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2024-07-10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精选8篇)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篇1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协作发展问题及对策

作者:陈小丽 张英 汪瑾

来源:《当代经济》2011年10期

【摘要】 自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战略实施以来,圈内各方在旅游政府协作、资源协作、市场协作、交通协作及线路协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可操作性的协作条款缺乏、协作深度不够、协作偏重于政府、协作缺乏利益补偿机制等诸多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强旅游协作发展的对策。

区域旅游协作,是指区域范围内不同地区间的旅游行政或经济主体,依据一定的协议章程,将资源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便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旅游经济活动。当今世界,竞争产生效益,合作更有利于实现规模效益,区域内协作整合被证明有助于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下简称鄂西圈)跨越襄樊、荆州、宜昌等8地,被湖北省委省政府作为一个整体区域,以旅游产业为引擎,来推动鄂西地区乃至湖北省经济发展,圈内各地就不再是一种独立的、竞争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关系。各地协作整合成效关系到鄂西圈乃至湖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研究当前鄂西圈旅游协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深化圈内旅游协作,提高协作效果。

一、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协作发展现状

1、旅游政府协作

鄂西圈8市(州、林区)都已经在不同程度上认识到区域旅游协作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在进行着区域旅游协作实践。如2009年8市共同出资组建了鄂西圈投资有限公司,进行相关的资本运作,扩大资本及资产规模,增强公司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投融资能力。此外,8市(州、林区)旅游局2009年正式签署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合作协议”,建立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合作协调会议制度,每年轮值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重大问题。

2、旅游资源协作

鄂西圈8市(州、林区)各自拥有互补性或相似的旅游资源,但各自的旅游资源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都不具有绝对优势,因此只有重新整合这些资源才可以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如鄂西圈内,宜昌、荆州、襄樊等地都拥有部分三国遗址,在未协作之前,它们各自宣传自己的古三国遗址旅游文化,建立协作关系后,把三国文化旅游整合成一个拳头产品推向市场,从而成为了一个品牌。

3、旅游市场协作

旅游市场协作主要包括各协作方互送客源、共同进行市场促销和旅游形象推广、共同建立圈域旅游协作网络信息平台等。如8市(州、林区)旅游局正式签署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合作协议”,就8地旅游市场开拓与整体促销作出了明确规定;2009年,8市(州、林区)旅游管理部门及旅游企业负责人共同组建促销团前往西安开展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在旅

游协作信息平台建设方面,启动了鄂西圈公众服务网建设项目,进一步整合鄂西圈经济社会、资源、生态、文化旅游、交通等方面的综合信息资源,不断提高鄂西圈旅游服务水平,扩大鄂西圈知名度和影响力。

4、旅游交通协作

自2008年湖北省政府提出构建鄂西旅游圈的政策以来,鄂西旅游圈在交通方面进行了很大协作。如2010年武神(武当山—神农架)公路竣工,不仅使武当山至神农架旅程由6小时缩短为4小时,而且串起了鄂西旅游圈内几大知名景点,兼具旅游走廊和交通通道双重功能;沪蓉西高速通车,让恩施至武汉车程由12小时锐减至6小时,让“快旅慢游”成为可能;宜万铁路通车,宜昌由过去的旅游终端变成了旅游集散中心,拉长了鄂西圈的旅游线路,游客参观完三峡大坝、三峡人家,可以经由宜万铁路,继续到恩施旅游。

5、旅游线路协作

目前,鄂西圈8地根据旅游市场需求,整合了圈内协作前各自分散的一些旅游线路,推出了一些特色鲜明,具有较高比较优势的精品线路、主体线路。如推出随州炎帝神农故里—擂鼓墩曾侯乙墓—京山屈家岭—大洪山风景区—枣阳雕龙碑遗址—古隆中—襄阳古城—谷城薤山、南河风景区—神农坛景区炎帝神农故里寻根谒祖线;恩施鱼木寨—大水井—腾龙洞—沐抚大峡谷—唐崖土司城遗址—清江闯滩—巴土圣山—下钟家湾长阳人遗址—撒叶儿荷—清江画廊—长阳清江古城—愚人岛—宜都天龙湾—柴埠溪大峡谷清江巴土民俗风情线;襄樊隆中风景区(三国文化园)—襄阳古城—南漳水镜庄—徐庶庙—明显陵—荆州城墙、关帝庙、关羽祠—华容大道—绣林镇—当阳长坂坡、关陵、玉泉寺—猇亭古战场三国文化线等多条旅游线在内的跨省区精品线路,把鄂西圈内各地景点串联在一起,整体扩大知名度,并延长游客旅行时间。

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协作发展存在的问题

1、缺乏可操作性的协作条款

鄂西圈各地都充分认识到了协作发展的重要性,也想通过与其他地方协作来促进本地旅游经济发展,但在具体实施时由于缺乏可操作性的、实实在在的协作条款,故而影响协作成效。目前鄂西圈专门的旅游协作机构是湖北省鄂西圈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鄂西圈建设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市(州、林区)及其县(市)级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实施的具体衔接落实工作,但未能在圈域范围内制定出专门的协作章程和具备可操作性的协作条款和规章制度,以指导圈内各地更好地进行协作实践。如有些旅游资源在地理范围上跨越不同的行政区域,因缺乏具体的协作办法和规章制度,各地为争得资源的开发权和收益权互不相让,影响规模收益获得。

2、协作深度不够

区域旅游协作应坚持旅游要素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旅游资源具有不可移动特征,但区域旅游资金、从业人员等要素应充分放开,体现出市场竞争的公平与合理原则。当前,鄂

西圈内旅游协作更多地体现在旅游资源的整合、旅游市场的联合促销及旅游线路的协作上,而在旅游其他要素协作上表现力度不够,如旅游资金各自筹措,旅游企业各自为营,旅游从业人员在圈域内未有序流动,也未打造鄂西圈整体旅游形象,树立鄂西圈旅游品牌等,从而影响了鄂西圈协作发展的效果。

3、协作偏重于政府

区域旅游协作的主体由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两方面组成,区域旅游协作需要政府介入,没有政府的相关政策,协作就缺乏必要的基础和条件。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企业应该是区域协作最重要的主体,区域旅游协作最终要落实到旅游企业上,光有政府的积极性而没有企业的积极性,区域旅游协作是不可能持久的。现阶段鄂西圈旅游协作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政府,旅游企业为辅助角色,旅游协作呈现出明显的政府行为色彩。旅游企业多在旅游政府部门的倡导和组织下进行协作活动,企业定位不清晰,角色边缘化,导致旅游企业在旅游协作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协作缺乏利益补偿机制

对于鄂西圈内各地而言,它与圈内其他地方进行旅游协作的积极性在于这一行为能否给它带来收益,预期收益越大,协作意愿就越强烈。鄂西圈涵盖湖北8个市州,旅游产业协作发展牵涉到不同行政主体和经济主体的利益,各协作方会更多关注其现实和未来利益,从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进行决策,如果与其他地方协作得不到任何利益甚至会损害自身利益,那么该地就不会主动参与协作甚至拒绝协作,从而给协作带来难度,影响鄂西圈协作成效。

三、加快鄂西圈协作发展的对策建议

1、提高协作可执行度,拓展合作深度

要促进圈内旅游协作发展,必须尽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协作章程和协作条款,内容包括鄂西圈旅游协作的目标及范围、协作对象、协作参与者、协作项目、协作可行性、协作的预期效果、协作方式、协作时间、协作进度、协作法律法规、协作后续利益分配等,否则就只能流于表面或口头,不具备可操作性。在旅游资源协作、旅游线路协作和旅游市场协作的基础上,将圈内旅游协作的领域逐步向旅游基础设施、旅游连锁经营、旅游行业标准、旅游信息平台、旅游专业人才、旅游生态环境和旅游结算、投诉体系等领域全方位地拓展,建立统一的旅游人力资源流动和培训机制,建立统一的旅游研发咨询和旅游求助平台,建立统一的旅游形象和品牌等,积极有效地促进人力、资本、信息、技术等旅游生产要素在整个区域的流动,从而实现资源最优化的配置。

2、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提高市场化水平

针对很多行政办法、管理办法、法律办法缺乏内在的、自发的动力等问题,鄂西圈的发展应以市场的利益共享为原则,以市场为整合的力量,冲破区域的范畴寻求优化;加快要素市场化步伐,发挥企业的主导优势,激发地区协作活力。让旅游企业唱主角,旅游企业是圈内旅游协作的主要实施者,圈内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等旅游要素的整合都可通过旅游企业间的协作来实现。进一步明确政府和市场主体在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面的分工及投资范围,继续加大为生态文化旅游配套服务的公共设施的投资力度,为旅游市场主体投资经营创造良好的硬环境。按照“谁开发、谁投资、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各类经济成份投资鄂西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经营。

3、建立协作利益补偿机制,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目前,鄂西圈关于利益补偿的合作协议还是空白,这个空缺必然造成旅游协作过程中的不合作或抵制行为。因此,要在市场原则的指导下,以优势资源流动为核心,以间接调控为主,综合运用财政、税收、信贷、贸易、价格、土资、社会保障等多种政策,通过在各市区实施有差别的政策,引导资源和企业的流动,从而达到资源在区域之间的合理配置。建立圈内利益补偿机制,制定合理的制度,让获利较大的地方政府,对在合作中让渡自己权利、资源和利益的地方政府在经济、财政或政策上作出相应的补偿,主要方式包括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向受益多的地区征收调节税等,以体现合理、公平,把圈内协作建立在圈内利益互补、共赢的基础上,从而提高圈内各地协作发展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范春:我国区域旅游协作发展现状及对策[J].商业时代,2005(33).[2] 赵丽华:环青海湖旅游圈合作发展机制探讨[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3] 高明、刘俊杰:环北部湾旅游圈协同发展动力机制探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9).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篇2

关键词:鄂西,旅游圈,生态文化,比较

1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内涵及意义

1.1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内涵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地域范围包括襄樊、荆州、宜昌、十堰、荆门、随州、恩施和神农架等8个市 (州、林区) 。其主要内涵是:以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发达的旅游业为引擎, 推动鄂西地区区域联动、资源整合、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促进鄂西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半年来, 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决策和部署的指引下,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开局良好。

1.2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意义

目前对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而言, 还没有形成合力, 暂时不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优势。省委、省西圈是湖北地区各类丰富文化资源的蕴藏地, 楚文化底蕴深厚, 三国文化独树一帜, 政府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有利于圈内生态文化资源的整合, 有利于推进圈内经济一体化发展, 有利于打造全省旅游精品名牌, 推动全省旅游经济上新台阶, 更有利于整个湖北的均衡协调进步, 实现全省经济发展大跨越。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提出, 将极大地推动该区域的改革开放。有利于促进鄂西地区的思想解放和体制创新, 有利于在更大的范围内整合资源, 有利于产业转移。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建立, 必将使鄂西资源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 这也给文化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一是鄂西有着独特的生态资源。鄂西有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0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分别占全省自然保护区个数的90%和59%, 加上市级和县级自然保护区共有自然保护区近50个。这些良好生态资源的为文化休闲娱乐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鄂西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鄂巴土文化特色鲜明, 宗教文化源远流长, 集中展现了荆楚文化的多样性特色。这些资源的整合将更有利于文艺精品创作生产, 更有利于传统文化产业的整合和发展。

2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比较优势

2.1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文化资源

鄂西生态文化局旅游圈的文化资源赋存深厚丰富多样, 具有鲜明荆楚特色、重要的文化会聚价值和巨大的经济开发价值。荆楚文化源远流长而博大精深, 文化资源丰厚, 文化生态系统多姿多彩, 文化结构形态多维一体, 标志和展现了湖北文化的基质性能和精神风貌。从湖北文化的结构类型来看, 主要有楚文化和三国文化资源、武昌首义文化和现代革命文化特色资源、清江巴土文化特色资源、名人文化特色资源、以三峡工程为代表的现代工业文化资源、文物遗址特色资源和旅游文化特色资源, 这些充分展示了湖北特色文化资源的多样性、差异性、互补性、和谐性优势。突现出荆楚文化独具的精神特质和文化性格, 是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有宝藏。

2.2 “1+8”城市圈特色文化交流

“武汉城市圈”悠久的文化历史、丰厚的人文基础和文化资源, 为九城市文化部门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城市圈各类文化企业比较齐全, 文化文物资源极为丰富, 代表性地方艺术品种多, 社会文化事业网络比较健全, 文化设施总量占全省50%以上。城市圈的发展势必打破现有的体制障碍, 深化文化体制, 完善文化产业政策, 重新整合文化资源, 培育新的文化产业主体。随着“1+8”城市圈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 必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增加文化产业的辐射力, 城市圈的文化资源将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有效的利用, 这给湖北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2.3湖北高科技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

目前, 国家光纤通信技术工程中心、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中心, 等8个国家级重点研发机构布点在湖北, 有近3万名科技人员从事电子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工作, 是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人才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武汉邮科院是我国光通信的发源地和研发基地。华中科技大学在计算机网络、光通信、激光应用等领域的技术开发运用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武汉大学在3S软件、多媒体通信技术等方面处国内领先水平。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集中了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总量的60%, 已是我省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初步呈现产业群聚发展雏型。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已形成以武汉为中心, 以襄樊、宜昌、荆州、随州、孝感、黄石、荆门、鄂州等城市为补充的产业布局。这为基于高科技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统筹规划, 打造旅游圈精品

规划体现了统筹规划、有序发展,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改革体制、创新机制, 突出特色、打造精品, 资源共享、开放合作, 保护优先、和谐发展等原则。规划确立的总体发展思路是, 将内生增长方式建立在圈域生态、文化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基础上, 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 整合生态、文化和其他产业资源, 借助于旅游产业发展平台, 发挥圈域特色资源的综合效益, 实践圈域内生增长方式的全新内涵, 创新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投融资体制, 形成支撑圈域内生增长方式的原动力。通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形成合作和利益机制, 优化产业结构, 调整和完善鄂西圈域的经济空间布局, 打造“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产品——产业——营销——消费——效益”的鄂西圈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同时借助于武汉城市圈乃至省外资源, 形成新的发展机遇, 实现与武汉城市圈呼应互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参考文献

[1]程海林.森林旅游应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发挥支点作用[J].现代农业科学, 2008, (10) :147-148.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篇3

关键词: 地方政府合作;利益差异;影响因素

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优化全省区域发展格局,统筹协调区域发展,创新发展战略,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策略。充分发挥鄂西圈的生态文化资源优势,以旅游业为重要着手点,以惠民富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统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发展。在鄂西圈内地方政府的合作已经迈出了步伐,并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势态。但目前在圈内地方政府合作还存在着各种困难和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解决。下面是对影响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地方政府合作的因素的分析。

一、政府行政人员管理因素的分析

在一个企业中,要发展,要做大做强,必须要有一个英明的决策层,制定高远的企业发展方向和计划;必须有一个坚实能干的团队,坚决贯彻执行决策层领导制定的各项企业发展计划。在政府结构中,行政管理工作就好比润滑油,适量的润滑可以使车轮跑的更轻、更稳、更快。随着政府行政部门构成的不断调整,政府行政职能的不断完善,政府行政人员的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鄂西圈地方政府合作方面,政府行政管理人员自身的因素和行政管理的体制方面,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阻碍着地方政府的合作发展。

(一)行政人员观念的落后

观念是一切制度的基础,目前圈内大多数政府部门没有形成合作共建,互利共赢的理念。而对一个地方来说,生产力落后并不可怕,而思想观念落后就很可怕了。想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就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其次,需要重视政府行政人员的管理。传统的人事管理观念习惯于把人看作是成本,而不是把人视作能动的、需要激励和发展的资源。目前鄂西生态文化圈内政府机关的人力资源得不到应有的关注、重视、开发和利用,而大量闲置、萎缩,行政人员思想、观念守旧,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没有做到与时俱进。这里可以将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推行到圈内政府行政人员管理中来。

(二)行政人员选拔机制的落后

目前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内政府行政人员选拔机制仍然比较落后。其中在一些重要的行政部门里,论资排辈、任人唯亲、裙带关系等人事观念在人员选拔中相对占主导地位,这种现状阻碍了人才的成长,使人才错失发挥才能的机会。要克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需要不断地深化改革选拔制度,采用多渠道的公开招聘,吸纳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并在市场经济中有实际经验和能力的人胜任职位。建立健全考核录用、优胜劣汰、激励保障与监督制约机制等。

二、圈内政府行政效能低,缺乏执行力

目前在鄂西圈内行政人员存在着责任缺失,干事创业劲头不足。部分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精神疲沓,任务观念、时效观念、标准观念淡薄的现象。一些重要工作交办了,一两个月还没有任何动静,既没有办事结果,也不反馈情况。作风涣散,纪律松弛,执法不公等问题,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成为制约发展、阻碍发展。倘若党风、政风不正,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徇情枉法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就会严重影响广大行政人员的积极性,腐蚀机关工作人员队伍,影响国家机关内部组织的健康。

在一些行政部门有的干部坐而论道,有的作风不实、工作不细,不愿到一线,不去现场,不重视也不善于解决具体问题。有的好做表面文章,只顾上、不顾下,部署工作斩钉截铁,抓起落实虎头蛇尾,收到的成效微乎其微。部门之间不注重协调配合,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各自为政、互不通气、互不买账、各行其是,甚至相互拆台,影响工作的整体效率。更有执法不公,不依法行政的现象出现。

三、地理因素的分析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主要地形为层峦叠嶂的山地。处于内陆腹地,具有相对封闭性。其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使得目前鄂西地区的比较优势尚未有效发挥,许多高品质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尚未实现向旅游资本的转变,而且还面临着环境保护与脱贫致富的双重压力。导致地方政府的合作倍受阻碍。

鄂西的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老、少、穷、库”等山区,交通、通讯、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设体系不健全,导致旅游目的地尚未真正形成,过境游、接待游、出差游等现象突出。景区公路等级低。鄂西地区到核心景区的高等级公路少,路况较差。武当山——神农架——宜昌之间距离不足400公里,由于道路等级较低,通达时间达8小时以上,导致景区分立、市场分割,三地旅游资源难以集成规模效应。据对神农架、武当山两地游客行程调查统计,80%游客因交通不够快捷,游完一个景区就原路返回。同时,配套设施建设滞后。鄂西地区大部分是山区,一直以来各地对旅游的财政投入非常有限,许多景区的通讯、市政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落后,食、住、娱、行、购、游的配套水平较低。这些地理环境和客观发展因素,阻碍着地方政府的合作与发展,要建设出一个高效的旅游圈,地理交通因素应该是政府首先考虑到和解决的。

四、民族文化因素的分析

鄂西生态文化圈内民族众多,境内有土家族、汉族、苗族、满族、蒙古族、侗族、壮族等二十多个民族生活在圈内。其中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一州两县”就在其中。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丰富,待开发的潜力巨大。省委、省政府做出的《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决定》,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

湖北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需要保护的民族文化遗产种类繁多,相应的保护任务十分繁重。但目前鄂西圈内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长期处于相对落后状态,不仅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全国其他民族地区比较也处在靠后的位置,且差距还在拉大。地方政府财力十分薄弱,基本上是吃饭财政,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难以建立正常的投入机制和保障机制,导致许多保护规划和发展规划无法落实。同时,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严重缺乏,青黄不接,从事并热爱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的专业人才寥寥无几,导致许多种类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失传与灭绝的危险。

保护传承、开发利用、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对促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具有重大作用。结合民族和宗教委员会打造鄂东禅宗文化和鄂西少数民族文化的工作思路,湖北省政协陈春林副主席带领民族和宗教委员会部分组成人员,于2009年9月,到宜昌市、恩施州及长阳、五峰等县市区,就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中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应当注重开发利用鄂西圈内民族文化优势,使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旅游蓬勃发展。民族地区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推动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相结合,不断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促进了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因此,加快鄂西圈内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鄂西圈内政府必须抓住机遇,围绕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探索建立政府牵头,并进一步围绕切实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的民生问题推进民族工作,帮助解决少数民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机遇,整合资源,加快发展,推进湖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力争湖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各项工作进入全国民族地区前列。

参考文献:

[1]赵凌云.推进——两圈一带——总体战略引领湖北科学发展[J].学习月刊,2009(3).

[2]李春明.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J].世纪行,2008(10).

[3]陈新剑.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创新之路[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

榴园生态文化旅游区 篇4

枣庄冠世榴园生态文化旅游区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区南部、峄城区西部的群山之阳,东西长45华里,南北宽6华里,面积达12万亩。该园区有榴树530余万林,48个品种,始建于西汉成帝年间,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素以历史之久,面积之大,株数之多,品色之全,果质之优而闻名海内外,为目前我国最大的石榴园林,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证为“基尼斯之最”,因而被誉为“冠世榴园”,并被列为“花之路”旅游热线上的重要景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3A级景区,是一处集自然山川,生态园林、民俗宗教、人文历史、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她像一颗随节令变幻色彩的璀璨明珠,镶嵌在鲁南的青山绿水之间,而掩映在这座山川园林中的一处处人文古迹,是鲁南文化史的缩影,引发着不同层次的游人发思古之幽情。

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互为促进下、当地政府在园内先后投资3000余万元开发了青檀寺、一望亭、园中园、三近书院、匡衡祠、仙人洞等景点,更有幽谷异洞、奇石怪峰。流泉飞瀑、古木奇树、碑碣石刻等点缀其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交相辉映,蔚为壮观。不断建设发展的冠世榴园目前已形成旅游综合功能日益增强和环境设施逐渐配套齐全的旅游区。古老的石榴园旧貌换新颜,焕发出更加迷人的魅力,正以崭新的姿态和绮丽的风采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石榴园从开发至今,知名度和吸引力日益扩大和增强,共接待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人,年接待游客达50万次,年旅游收入逐年较快增长。

游览枣庄石榴园,从东向西,穿过高大古朴的冠世榴园牌坊,第一个景点即青檀寺。该寺始建于盛唐开元年间,原名为云峰寺,座落在楚、汉两山峡谷之中,因山谷中长满青檀树后改名为青檀寺。如今经过修复、完善的青檀寺,为鲁南地区香火最旺盛、发展佛教文化旅游的名刹圣地。到青檀寺游览,一是观赏千年古檀;二是朝佛,领略远离尘嚣的清幽和静谧。生长在青檀幽谷中的数十棵千年古檀,由于饱经风霜,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岁月的沧桑雕塑成了一件件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而寺院内的千年银杏,雌雄连理,荫遮庙宇,古意盎然,使这座佛家寺院多了一缕人间烟火和文化张力。金秋送爽之时,层林尽染,丹霞万朵,山谷中的红枫、银杏、青檀红黄绿三色交相辉映,倒映在波光潋滟的青檀湖水之中,别有一番情境,幽谷、古寺,湖光山色构成了古峄县八景之首一一“青檀秋色”。这里,是人文景观和自然山水完美结合的地方。

在寺院的大雄宝殿后边,有一座为纪念民族英雄岳飞而建于北宋年间的“金界楼”,当地人称此楼为“岳飞养眼楼”。楼后蝙蝠溶洞为石榴园内唯一的天然洞府,堪称奇观。枣庄国际友谊书法碑廊依山傍水,掩映在绿树丛中,融中国古典园林风格和日本和式建筑风格为一体,集中国古现代诗词艺术和书法艺术之大成,是收藏国内外著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的宝库,为榴园增添了诗情画意,丰富了榴园景区的文化内涵。应运而生的以石榴为主题的书画艺术提高了榴园景区的文化品味。被誉为“江北第一高塔”的七层八角“报国塔”,巍峨屹立在青檀峡谷尽头,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听风观雨赏青檀的绝佳去处。榴园景区旅游道路、环境、购物、餐饮,通讯等配套设施日臻完善。

一望亭耸立于石榴园的制高点上。榴花盛开季节,登亭远眺,万亩榴园千壑吐翠、万株流丹、繁花似锦的壮美风光尽收眼底,让您尽情体验“一望亭上踏榴林”之感。

石榴园的精华之处是园中园,园中园是石榴园的发祥地,是榴园原始风貌保存最完好的园区。这里三面环山。古木浓荫,曲径通幽,古朴典雅。据记载,汉丞相匡衡当年从皇家禁苑中引来榴种,首先在这里建立品种园,然后以此为基点历经数代不断栽培、发展,逐渐形成今天闻名遐迩的万亩园林。因为榴园依山傍水,榴树造型奇特古朴,且花木枝叶俱美,形成了四季皆宜观赏的景观,犹如打开了一幅风情画卷,向游客展示着天地造化与地域文化交汇的神秘魅力。石榴文化的精髓便是石榴盆景艺术,它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有“无声的诗”、“立体的画”之美誉,峄城石榴盆景堪称盆景艺术的奇葩,屡获国内外大奖。

园中园内的大部分石榴树的树龄都在三百年左右,榴树密布,千姿百态,苍劲奇崛,错落有致,依山石溪流的地势而生,形成了曲折蜿蜒之势,是一处独特典雅的组合园林。园内有圣水泉、恩赐泉、滚锅泉,终年不涸,潺潺流泉,汇成青龙溪。传说中的石榴仙子偷撒石榴籽于山川,赐福人间,她是榴园的守护神,如今在龙池的北面塑有美仑美奂的石榴仙子的雕像。另外,园中园内还有茶社、会议室和别墅区等,是休闲度假和举办中小型会议的理想去处。

园中园以西两华里的两壁巨石之间,有一处石屋山泉,根据明代大文学家贾三近留下的文献资料,在泉边建起了“三近书院”,再现了贾三近当年舞文弄墨、著书立说的场景,是飘着书香的圣地。榴园南部匡衡祠内,西汉著名经学家、“一代名相”匡衡凿壁偷光、发奋读书的精神,激励着后人勤学奋进。

峄城区农业生态旅游线路及内容

A线为峄城西部线路,以石榴生态文化旅游为主,使游客在参观石榴产业化的同时,领略到石榴生态文化旅游的独特感受和乐趣。该线14处景点分别是:

1、石榴人家,游客在此既可游览石榴专业村风貌,又可以休憩和品尝农家乡土菜肴;

2、青檀湖,游客可在湖畔休憩,观赏湖光山色,水上游乐;

3、榴园碑林,主要展示国家领导人、国内外书画名家的书法作品,游客在此可以学习欣赏书法艺术,品茶休憩;

4、千年古檀,让游客观赏到国内罕见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古木奇树,领略到“不管东西南北风,咬住发展不放松”的“青檀精神”;

5、青檀寺,是鲁南苏北地区香火最旺的千年古刹、宗教旅游圣地,每年两次庙会:

6、报国塔,为冠世榴园标志性建筑,是我国江北第一高塔,具有观景、宗教、爱国主义教育等功能:

7、一望亭,处于榴园的最佳观望点上,登临一望亭,榴园风光可尽收眼底,附近有石榴林果示范区、名优苗木繁育区,可以体味到浓厚的榴乡田园风味;

8。园中园,是榴园的发祥地,在这里可以观赏百年古榴树,具有较浓厚的石榴文化氛围和较高的观赏性;

9、石屋山泉,游览内容主要为泉、湖和为纪念明代大文学家贾三近而建设的三近书院;

10、权妃墓,游客在此可以游览榴园西端的山野田园风光,观赏狮、象二座象形山、二龙戏珠泉水奇观;

11、棠阴石榴饮料厂,主要展示石榴饮料、茶叶生产工艺流程;

12、匡衡祠,是汉代从皇家禁苑引种石榴于峄地的先驱、“一代名相”匡衡的祠堂,是凭吊先贤、激励后学的理想去处;

13、康居生态园,由500个生态庭院组成,在这里可以观赏到一种新型的生产、生活与生态完美结合的生态庭院经济模式;

14、石榴盆景园,融石榴盆景制作、展示、交易为一体,让游客欣赏到“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B线土要为峄城东部生态旅游线路,11处景点分另别是:

1、坛山森林公园,古峄县八景之一“仙坛晓翠”,为省级森林公园,是人们登山揽胜、健身休闲、森林旅游的好去处:

2、石榴酒厂,主要参观石榴干红酒生产工艺;

3、左庄花卉基地,游客在此可以观赏大棚花卉;

4、仙人洞,主要游览内容为峄城东部的万亩榴园、田园山水风光、道教庙会,游客在此可以休闲游玩;

5、无公害蔬菜基地,主要游览闻名遐迩的“萝藤”牌无公害蔬菜、西瓜、芸豆、有机花生种植区:

6、甘沟万亩桑园,游客在此可以观看桑蚕种养的场景;

7、底阁塌陷地水产养殖区,在这里可以观赏到利用石膏塌陷地开发池塘发展水产养殖的特色景观:

8、枣庄农业高科技示范园,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高科技生态型园区,是峄城发展观光农业旅游的重点景区;

9、石榴盆景园,游客在此可以观赏国内唯一的石榴盆景园林,学习交流盆景园艺;

10、石榴人家,让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游榴乡田园,购榴乡特产”,让城里人“体验石榴人家生活,乐在榴乡农家”;

11、青檀寺,是一处极具观赏游憩价值的精品特色景区。

C线主要是城南远古文化生态旅游线路,8处景点分别是:

1、枣庄农业高科技示范园,是集农业科研开发、良种繁育、种植推广、试验示范、技术培训、农业观光于一体,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高科技生态型园区;

2、文峰山,为苏鲁边境第一高峰,具有雄、险、奇、秀的特点,枣庄八景之一“文峰观湖”;

3、红土埠遗址,是原始社会晚期一个有代表性的重要古遗址,1992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女娲冢遗址,传说中的女娲补天处,冢穴遗迹尚存;

5、阴平万亩枣园,为鲁南地区最大的枣果基地,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以开展采摘、生态旅游活动:

6、石榴盆景园,向游客展示体现石榴文化精髓的石榴盆景艺术,独具一格的专业石榴盆景庭院经济模式;

7、青檀寺,主要内容是观赏千年古檀和朝佛;

康定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文化产业 篇5

康定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文化产业

一是搭建统一融资平台,集中投向重点景区,完成跑马山核心景区开发,配套完善木格措、塔公旅游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接待档次和能力,努力把三个重点景区打造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面提升以“情歌故乡”为核心的旅游品牌形象;二是打通木塔(木格措-塔公)旅游环线,启动沙德-莲花湖旅游通道建设,力争实现玉龙西泉华滩、莲花湖、野牛沟、雅拉神山等条件成熟景区的招商开发;三是强化旅游市场管理,加强涉旅人员队伍建设,大力发展以旅游主干道沿线为主的民居接待,力争年内新增成规模、上档次的民居接待点50户,全面提高旅游接待水平和服务质量;四是办好以“康定情歌节”为重点的节庆活动,大力发展演艺、娱乐、工艺、音像等民族文化产业;五是加大宣传促销力度,积极拓展入境旅游,年内实现进境旅游人次80万,力争达到100万,实现旅游总收入7.3亿元,力争达到8亿元。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篇6

为加速融入全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和承德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发展大局,做大做强金山岭长城休闲旅游板块,提升“金山岭”旅游文化品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结合“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工作布局,滦平县委、县政府对金山岭长城及其周边区域发展进行了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确定了打造承德金山岭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区的战略。

承德金山岭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区现为市级文化旅游经济区,涵盖滦平南部两镇三乡,规划总面积789平方公里,区域内长城历史文化、御路皇家文化、潮河生态文化积淀深厚,独具地域特色,亟待发掘整理;白草洼森林公园、碧霞山、观星台等景区景点分布在周边,形成了旅游文化资源的聚集效应。

一、发展定位

以长城御道文化和自然生态为主题资源的国家4S级生态文化旅游区,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上的生态休闲区,景区型旅游目的地。以文化旅游、生态农业、有机食品为主导方向的特色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滦平南部的生长极,滦平产业结构转型和环首都绿色经济圈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区和示范区。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将金山岭生态文化旅游区打造成为国家5A级精品旅游景区、世界级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和首都世界城市和承德国际旅游城市皇冠上的“靓丽明珠”。

改变两镇三乡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局面,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金山岭生态文化旅游区成为滦平县的新经济增长点。金山岭生态文化旅游区生产总值高于滦平县平均水平,约占滦平县30%。

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综合功能和带动作用,将旅游业培育成为两镇三乡的战略性支柱产业。2015年游客年接待量达到1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达到5亿元;2020年游客接待量达到2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达到20亿元;2030年游客接待量将达到4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将达到80亿元。

2、品牌目标

国际5A级旅游景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国家级景区型旅游目的地;

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国家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处:巴克什营镇、两间房镇; 国家级特色景观旅游名村3个:红石砬、缸房、偏桥;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处:付营子、长山峪各一处。

3、社会、文化与环境目标

推动农民增收和素质提高,建设文明、好客、安全、游客满意度高的旅游地。依托旅游发展促进社会就业,富民强

县。旅游业带动星级酒店就业约8千人,旅游产业直接社会就业约达1.7万人,旅游业带动间接就业人数约达6.8万人。

通过发展旅游业推动特色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等的挖掘、继承与发展。形成滦平县的特色旅游文化。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大前提下进行旅游开发,实现依托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以旅游产业支持生态涵养投入的良性循环。建设环境友好、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态区、低碳区、宜居区。

三、发展重点和发展举措

全面实施金山岭生态文化旅游区“升级转型”发展战略,通过区域性旅游服务平台构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特色旅游文化品牌创建,旅游与相关产业联动,多层级区域旅游协作,将金山岭生态文化旅游区建成景区型旅游目的地。

1、打造景区型旅游目的地

转变观念,将旅游开发重点从单一景区开发转型到目的地建设上来,开发主题化的特色旅游吸引物体系,以金山岭品牌为主线,以资源和环境基础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以长城、御道、生态、民俗为主题的旅游吸引物体系。重点塑造“登金山长城,探绿野皇踪”的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媒体与营销组织资源,建设高效市场化营销网络系统。

2、做实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内涵

严格保护与有效利用金山岭生态文化旅游区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资源,通过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以及生态

环境、自然元素与旅游产品的相互交融和时尚包装,融合现代时尚旅游文化,强势打造参与性、体验性强的旅游项目,展现金山岭生态文化旅游区多元文化和多样生态的魅力与活力。

3、旅游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

精细开发农业观光和休闲农业旅游项目,推动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形成旅游与第一产业的互促和互动;围绕土特产品加工、旅游商品制作等特色产业强化手工制造业;立足产业融合,重点强化旅游与会展、文化、体育、医疗等服务业的互融与联动发展,培育旅游新业态。

4、营造与构建和谐发展的区域旅游空间网络

围绕旅游总体定位,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形成独立性、共享性和融入性三类旅游功能空间,重点发展规模化的旅游产业集聚区,通过旅游交通与线路的连接构筑旅游空间网络,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支撑;对接区域旅游线路,纳入旅游竞争与合作体系,增强区域旅游竞争力。

5、转型升级旅游产业的运行体制和管理体制

要进一步通过改革和开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旅游资源集约和配置上的基础性的作用,尽快通过市场的力量形成旅游产业发展要素的配备;管理体制上,在“大产业——强政府”的模式下强化政府对旅游产业的主导作用。建设旅游产业发展所需的公共基础设施,培育旅游经济主体或企业主体,培育旅游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的人力资源队伍。

四、发展现状

按照高水平、高标准编制环首都经济圈规划的要求,已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金山岭生态文化旅游区规划文本,县领导、承德市政协领导及专家顾问对规划文本共同研究探讨,又经过多次沟通协调,最终完成了旅游区的总体规划成果,目前已达到审批条件,待专家论证通过。同时,该区域的开发企业也同中规院进行了全面对接,指导分片区域内相关规划的编制,加快了规划等前期工作的进度。

该区域范围内现有入区企业7家,已累计完成基础设施等项目投资共计约5亿元,完成土地收储1200亩。2012年开工建设的亿元以上项目中:续建项目6个,计划总投资111.5亿元,新开工项目9个,计划总投资259亿元,通过开工建设侯营至偏桥隧道工程、潮河治理、东川河滨河景观、101国道景观整治、皇家御道、滦涝线百里画廊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和行宫酒店、国际企业会所、偏桥御花园、健康生态谷、凤凰谷生态农业休闲庄园、滦阳溪谷滑雪场、金山岭全球候鸟文化旅游产业园等重点文化旅游项目,使园区2012年投资总额达到20亿元以上。

四、近期开发的文化产业项目

1、“行宫八旗”舞台演出项目:该项目拟选址在滦平县两间房乡,计划总投资1.5亿元,占地200亩,以皇帝驾临行宫的各类歌舞、军事活动为主题,以类似音乐剧的形式展开,融合舞蹈、戏剧、歌曲等多种艺术形式,采用量身打造的舞台灯光布景,视频影像与舞美相结合,打造演出效果

堪比梦幻的舞台艺术巨作。项目建成运营后年可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00万元。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篇7

城市视觉形象的构建与推广是一个较为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 从旅游层面对游客的视觉感官以及影响与体验度来说, 在不能轻易改变现有城市规划与城市建筑的基础上, 对城市的标志系统、导示系统、宣传系统的细节构建, 无疑是比较直观, 并且能见到实效的展现城市形象与软实力的方法。

一、 标志系统

目前, 鄂西圈以及圈内的城市都没有完整的标志系统, 城市形象的模糊, 导致每座城市原本具备的特点并未完全展现出来, 无法从视觉符号的层面对一个城市进行识别。以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市为例, 近几年由政府主导编制了与城市视觉系统相关的《宜昌城市色彩规划》, 以及《宜昌市旅游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建设方案》《宜昌市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方案》《宜昌市旅游厕所标准化建设方案》等旅游标准化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规划, 标志着宜昌市已经着手于城市公共系统的视觉改造。但是, 宜昌市的城市标志一直是空白,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宜昌市整体视觉形象的形成及推广, 在城市范围内没有形成视觉元素的系统感知。

鉴于宜昌城市本身的特质, 笔者认为宜昌市的城市标志符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一) 地理地形方面。宜昌古称夷陵, 水至此而夷, 山至此而陵。宜昌上控巴蜀、下引荆襄, 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 作为长江中上游一个重点节点城市, 境内有长江及清江两大水系, 以山水交融的地形符号可以表达宜昌城市概念。

(二) 市树市花方面。2011 年7月5日, 宜昌市政府第71次常务会议上, 对推荐市树市花进行了充分讨论, 会议同意将橘树、栾树定为宜昌市树候选对象, 将宜昌百合与腊梅定为市花候选对象。以上四种植物在宜昌城区或是相关山地均有种植, 而且柑橘也是宜昌市的地理标志之一, 这些植物在不同的季节都能给游客带来良好的观赏体验, 由其提炼的符号亦能与城市的气质相融。

(三) 特有物质符号方面。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中华鲟” (湖北省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 唯一国家级) 以及其他具有特殊性、独有性的物质符号能够反映宜昌特色。

(四) 抽象表达方面。宜昌城市旅游口号为“金色三峡, 银色大坝, 绿色宜昌”, 从类似的理念化的概念中剥离视觉符号来表达城市形象也是途径之一。

二、导示系统

导示系统是视觉形象设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城市来说, 导示是一项庞杂但又必不可少的规模设计, 它能减少游客到来后的陌生感与手足无措, 即便现在的卫星地图比较发达, 但是直观准确的导示系统的即视感也不是地图能够完全替代的。从宜昌市当前的具体情况出发, 按照旅游的特性大致可以分三级规划:

(一) 门户导示。宜昌市经过葛洲坝以及三峡大坝建设的两次机遇, 尤其是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地位确立后, 过去偏居一隅交通较为闭塞的小城, 现在已形成了以三峡机场、宜昌东站、宜昌汽车客运中心站、秭归茅坪客运旅游港等为主体的水陆空立体化交通体系。而这些区域作为一个城市出入门户窗口, 一般都是游客首次到达频次最高的地方。为了方便游客能便捷地到达下一目的地, 并且能较为清晰地了解主要的食、宿、游、购等方面在城区的分布情况, 就有必要在这些交通窗口以及游客集散地设置醒目且明确的导示系统。这样不仅能方便游客出行, 而且在一定层面上是城市细节的体现, 对城市的形象推广百利而无一害。

(二) 城区导示。在一个旅游发达地区, 核心城市是游客到达、停留和转换的主要地点, 相应完善的城市硬件配套设施自然必不可少。但是, 让游客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不至于云里雾里不知所踪, 则凸显了城市内部导示系统的重要性。诸如道路指示、公共交通指示、城市公共设施导示、建筑指示等导示系统的设置, 必然会增加游客的亲和感以及融入度, 并且也能与门户导示做一个完善的衔接, 也就自然体现了城市形象的整体感。

(三) 景区导示。旅游者的最终目的地当然是景区, 让游客在景区内不失方向并且能从容游览, 景区内的导示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宜昌市域内现有4 个5A级景区, 11 个4A级景区, 其他类别则更多。丰富的旅游资源与旅游类型的差别, 也造成了导示系统规范化、系统化的难度。再者, 不同景区千篇一律的导示系统设计也容易造成景区特点的缺失, 以及游客识别记忆的模糊。鉴于此, 建议在进行景区导示系统设计时, 在景区入口等一级导示区域, 按照城市视觉识别系统的统一规范化设计, 而景区内部则遵循景区文化、风格、类型等特点, 针对不同景区进行有区别的设计, 而不必强求完全的视觉形象的统一。

三、宣传系统

如果单从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来讲, 宜昌市作为国内一线旅游城市当之无愧。但是, 如果从旅游产业、旅游经济、旅游效益等方面来说, 则显得有些默默无闻, 似乎有些“怀才不遇”或是“藏在深闺无人识”的遗憾。这样的局面是由于多年来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造上, 而对于城市的旅游推介有些无暇顾及所造成的。因此, 不少游客不知“三峡大坝”在宜昌。如今, 宜昌市的相关旅游资源开发正在逐步完善, 尤其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设立更是一个重大利好。借此春风, 全面地进行相关旅游宣传推广理应推上日程。

当前, 宜昌市的城市知名度相对于自己市域内的某些景区来说偏低。要打破这种尴尬, 首要的一点就是要让更多的游客知晓这些景区在宜昌市。应以景区依附城市、城市视觉先行的方法进行推广, 而不是单纯的以景点为主要推介手段, 这也符合将宜昌市打造为旅游目的地的初衷。一个旅游城市的形象推广主要可以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城市视觉形象推广。宜昌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文化的城市, 但是放之于全国, 宜昌市的历史与一些著名旅游城市相比则显得不那么厚重。因此, 将宜昌市的推广定位在一个有历史有故事的新兴现代生态旅游城市则更为合适。在视觉表现上, 可以有意识地摒弃那些堆砌历史人物、传统纹饰等元素的传播手段, 使用当前比较流行的、结合宜昌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播手段则更符合宜昌的城市气质。二是景区视觉形象推广。景区宣传推广可以集体联合和分散个体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在不同的季节或是节假日期间, 以主题或话题的方式进行推广。三是旅游商品推广。旅游商品是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 旅游商品的包装更是流动的城市宣传品。宜昌市目前旅游商品特色并不明显, 与其他旅游地区的差异化也不突出, 更是没有专门的旅游产品品牌。但是, 宜昌当地特产还是比较丰富的, 尤其一些农业产业化的小商品比较具有地方特色, 将这些小商品以组合包装、分类系列包装、精品个性化包装等形式来满足不同受众个体的需求, 也能起到一个良好的推广作用。

四、结语

旅游城市的视觉形象推广将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工作。当前, 丰富的媒介体系为城市推广带来了诸多便利。电视台、报刊杂志、互联网相互配合, 通过大众传播进行旅游推介的格局已初具规模, 作为一个有着丰富旅游资源的内地城市, 宜昌市需要的就是继续坚持整合推广、以局部特色的方式在细节上展现城市独特的视觉魅力。

参考文献

打造湿地生态文化旅游品牌 篇8

特色文化:盐城湿地生态文化旅游的精神底蕴

被誉为“东方湿地之都”的盐城,文化形态也是多元的和充满个性的。红色文化、海盐文化、绿色文化、情爱文化、环保文化、淮杂文化互相交融,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动人心弦的文化画卷。作为“海盐文化”的凝聚点,盐城城市浸染、衍化的痕迹清晰可辨。作为苏北“红色之都”,我们可以从新四军纪念馆、军部旧址泰山庙以及散落的红色印迹中读出那段激情澎湃的辉煌历史,感受弥漫其间的红色文化。同时,盐城的“水上人家”尽显地方风情,杂技、淮剧演绎地方文化,“枯枝牡丹”占尽地方特色,名人故居点染地方历史。糅合时尚元素、自然元素与人文元素的水绿盐城、生态盐城,以其独特的地形地貌、自然风情、人文历史,造就了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是发展湿地生态文化旅游的精神底蕴。

文旅融合:推进湿地生态旅游产业跨越发展

当前,盐城旅游产业发展正进入提档升级的关键时期,在实施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建设大背景下,必须大力拓展特色文化内涵,增强文化底蕴,提升旅游文化品位,以大旅游推进大融合,以大融合建设大产业,以大产业促进大发展,全面增强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打响“湿地之都,水绿盐城”湿地生态文化旅游品牌。

抓好湿地生态旅游重大项目建设。坚持以红色文化引领旅游文化,以特色文化对接全球文化,着力打造湿地生态旅游精品工程。一是推进情爱文化项目建设。一方面发挥丹顶鹤保护核心区湿地、森林、海洋三大生态系统均已具备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休假旅游、休闲旅游;一方面融入特色文化优势,特别是结合以丹顶鹤为形象符号的情爱文化,开发一系列主题游如情爱主题游、爱情旅游专线等,让游客体验夫唱妇随、其乐融融、和衷共济、珍爱一生的温馨感受。二是推进世界级滨海湿地旅游度假地建设。发挥大丰国家级麇鹿自然保护区和中华麋鹿苑国家AAAA级景区、亚洲东方最大的滩涂湿地典型地貌、周围4万公顷森林公园环绕的资源优势,以及拥有上海“飞地”的区位优势;大力宣传“鹤鹿同春”的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大力宣传推介盐城百岁老人占全省25.36%,位居全省第一的长寿优势,将地方特色文化元素深植长三角精英休闲度假基地、长三角国际养老基地、长三角水上运动基地、湿地文化博览园、生态农业体验区等项目之中。三是建立盐韩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挖掘特色文化附加值,积极寻求与韩国环境保护、生态文明、道德伦理等文化创意产业交融的价值空间,开启盐韩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新模式。

加快湿地背景的影视文化基地建设。加快中国知青影视文化基地、盐都影视城、新东方影城1号景区建设,借助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兄弟》在全国荣获电视专题片一等奖,中央电视台武警部队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与盐城合作的机遇,推进大纵湖中国最大影视拍摄基地建设。强化相关影视产品的宣传。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和华夏电视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拍摄的《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是我市本土企业涉足影视文化产业的开山之作,我们通过加强后期制作、市场推广和形象包装,使地域原创作品在全国影视界一炮打响。同时,强化以知青文化和湿地风情为背景的《蛙女》三部曲之《北上海1950》、《游击兵工厂》等影视片宣传,强力推介湿地生态文化的良好形象。扶持涉盐影视明星发展,放大《闯关东》男主角朱亚文的效应,培养更多国内外走红的盐城明星。借导演陈凯歌投资盐城文化产业的机会,为本地影视人才成长提供更好舞台。

推进红色文化旅游发展,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湿地讲堂”。红色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增长点,作为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富民工程、民心工程,对地方经济具有强大的综合带动作用。我们按照先进文化价值要求,牢固确立红色文化主导地位,发展富有盐阜特色的红色文化主题游。实行“1+N”的“主体馆+互动区”的旅游项目运作模式,以新四军纪念馆为主体,结合盐阜地区重要战场、著名人物、重点事件,开辟情境游、角色游等红色文化互动区。在保护与开发现有红色纪念馆和设施基础上,系统梳理全市红色文化资源,让在地方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红色人物、事件均能通过一定载体得以呈现。开展“我心向党,天天向上”主题游,融入全国30条爱国主义教育精品线路。开设新四军北上抗日旅游线,从茅山革命根据地出发,经镇江至扬州参观江泽民旧居、朱自清故居,到泰州参观胡锦涛旧居,到姜堰白马庙海军诞生地纪念馆,至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结合旅游线路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爱国主义、革命理想教育,打造红色文化宣传教育的“湿地讲堂”。

创新理念:开创湿地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

发展文化产业离不开规划的引领、龙头的带动、科技的创新、政策的扶持。近年来,我们通过城市形象营销、体制机制、研发体系、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创新,使湿地生态文化旅游这篇大文章不断做深做细,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

创新城市形象营销方式。明确城市定位,塑造盐城湿地生态文化旅游的品牌形象。实施与“好客山东”差别化的定位,推出“鹤舞盐城,有爱人生”的城市形象。制作“盐城映像”大型文艺剧目,演绎盐城特色文化完美内涵。实施旅游组合营销,一方面进入央视“幸福江苏”组合宣传,另一方面在“有爱盐城”旅游品牌统领下,创建县、市、区旅游品牌,培育企业品牌、节庆活动品牌、旅游服务品牌,从而形成以城市旅游目的地形象为支撑,以企业旅游品牌为基础的“有爱盐城”文化旅游品牌体系。

创新湿地生态文化旅游管理体制。组建由市宣传、文广新、旅游、教育、环保部门组成的协调机构,优化资源配置,集中优势力量,齐心协力做大做强湿地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建立富有活力的发展机制。市相关部门通过联合、重组、兼并等方式组建文化和旅游产业集团,逐步建立协调统一、富有活力、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文化旅游产业运作机制。充分发挥相关行业部门在旅游文化发展中相互促进、彼此协调、综合配套的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投资文化旅游、开发文化旅游、经营文化旅游。

创新湿地生态文化旅游研发体系。充分发挥文化、方志、文史、院校等部门单位作用,成立文化旅游研究所,集中一批大专院校和从事文化研究的专家,加强对盐城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研究,为科学、合理开发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提供依据,促进文化与旅游高度融合,塑造生态旅游品牌,提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创新湿地生态文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市文广新、旅游、教育部门和有关高校合作成立文化旅游人才培训中心,培养一批懂业务、善经营、会管理的文化旅游人才,提高全市文化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推进文化旅游教育国际化,提高人才培养规格,与全国文化旅游学院合作,与国外院校联合办学,打造全国、乃至亚太地区文化旅游教育高地;推进文化旅游教育全民化。接轨国际旅游目的地双语化教育惯例,推广《旅游英语100句》、《旅游韩语100句》学习,动员全民接受英语旅游、韩语旅游教育,在全市营造浓厚的重旅、亲旅氛围。

上一篇:幼稚园大班毕业典礼教师发言稿2分钟下一篇:村党支部党小组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