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精选8篇)
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 篇1
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表现?人类应该如何应对并妥善解决这些问题?谈谈你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建议。参考文献要3—5篇。
人类污染、全球变暖、能源紧缺、土地沙漠化
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如何应对及妥善解决论文
浅析我国环境保护的形势及对策
【摘 要】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环境管理严重滞后,与环境保护任务要求不相适应,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当前环境保护要切实解决好防治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核与放射污染,以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等突出问题。加强环境保护必须采取有力的对策措施:健全环境保护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健全环境管理体制,完善环境监管制度;建立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增加环保资金投入;实行有利于环保经济政策,加快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推动环境科学进步,加强环保队伍建设;落实环境保持责任制,强化环境保护成果效应。
【关键词】环境保护 战略位置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污染治理 生态保护
环境、资源、健康被国际社会认为是可持续发展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环境保护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这是“十一五”时期我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要求和指导方针。我们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为我国防治污染、保护生态、实现环境根本好转做出贡献。
一、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势在必行
(一)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十五”环境保护计划指标没有全部实现,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了27.8%,化学需氧量仅减少2.1%,未完成削减10%的控制目标。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以下简称“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和区域的治理任务只完成计划目标的6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环境污染严重。全国26%的地表水国控(国家重点监控)断面劣于水环境V类标准,62%的断面达不到III类标准;流经城市90%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污染,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30%的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不到III类标准;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不容乐观;46%的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一些大中城市灰霾天数有所增加,酸雨污染程度没有减轻。全国水力侵蚀面积161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许多河流的水生态功能严重失调;生物多样性减少,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一些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退化。农村环境问题突出,土壤污染日趋严重。危险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污染持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显现。我国已进入污染事故多发期和矛盾凸显期。
(二)当前我国环境管理工作严重滞后
环境形势严峻,保护环境紧迫又重要,但目前我国环境保护的法规、制度、工作与任务要求不相适应。一些地方对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重GDP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法制不够健全,环境立法未能完全适应形势需要,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较为突出;环境保护机制不完善,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多,污染治理进程缓慢,市场化程度偏低;环境管理体制未完全理顺,环境管理效率有待提高;监督能力薄弱,国家环境监测、信息、科技、宣教和综合评估能力不足,部分领导干部环境保护意识和公众参与水平有待增强。
(三)加强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20年来集中出现,呈现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未来15年我国人口将继续增加,经济总量将再翻两番,资源、能源消耗持续增长,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必须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加强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坚持执政为民、提高执政能力的实际行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加强环境保护,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有利于带动环保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加就业;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人均寿命;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工作,痛下决心解决环境问题。
二、当前必须切实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
(一)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
一是要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建设好城市备用水源,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二是要坚决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严防养殖业污染水源,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三是要尽快改善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环境质量,加大“三河三湖”(淮河、海河、辽河、太湖、滇池、巢湖)、三峡库区、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和南水北调水源地及沿线等水污染防治力度。四是要把渤海等重点海域和河口地区作为重点,加强海洋环保工作。五是要严禁直接向江河湖海排放超标的工业污水。
(二)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重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一是要加快原煤洗选步伐,降低商品煤含硫量。二是要加强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新(扩)建燃煤电厂除燃用特低硫煤的坑口电厂外,必须同步建设脱硫设施或者采取其他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措施。三是要在大中城市及其近郊,严格控制新(扩)建除热电联产外的燃煤电厂,禁止新(扩)建钢铁、冶炼等高耗能企业。四是要根据环境状况,确定不同地区的脱硫目标,制订并实施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规划。五是要制订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治理规划,加大烟尘、粉尘治理力度,采取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六是要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能源,积极发展核电,有序开发水能,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三)以防治污染为重点,加强城乡环境保护
一是要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二是要在建设中注重保护自然和生态条件,尽可能保留天然林草、河湖水系、滩涂湿地、自然地貌及野生动植物等自然遗产,努力维护地区的生态平衡。三是要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超标耕地综合治理,污染严重且难以修复的耕地应依法调整。四是要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防治农用薄膜对耕地的污染。五是要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与生态农业,加大规模化养殖业污染治理力度。六是要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搞好作物秸秆等资源化利用,积极发展农村沼气,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和污水,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
(四)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重点,强化生态保护
一是要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重点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二是要优先保护天然植被,坚持因地制宜,重视自然恢复,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天然草原植被恢复、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防沙治沙、水土保持和防治石漠化等治理工程,严格控制土地退化和草原沙化。三是要使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建设节约型社会。四是要加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加强矿产资源和旅游开发的环境监管。五是要做好红树林、滨海湿地、珊瑚礁、海岛等海洋、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
(五)以核设施和放射源监管为重点,确保核辐射环境安全
一是要全面加强核安全与辐射环境管理,国家对核设施的环境保护实行统一监管。二是要科学制订核电发展规划,核电建设要充分考虑核安全、环境安全和废物处理处置等问题。三是要加强在建和在役核设施的安全监管,加快核设施退役和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步伐。四是要加强电磁辐射和伴生放射性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监督管理,健全放射源安全监管体系。
三、加强环境保护的对策措施
加强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工作,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完善监督体制,建立长效机制,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
(一)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
一是要抓紧制订有关土壤污染、化学物质污染、生态保护、遗传资源、生物安全、臭氧层保护、核安全、循环经济、环境损害赔偿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修改并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做出加大对违法行为处罚的规定,重点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
二是要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不执行环境影响评价、违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制度、不正常运转治理设施、超标排污、不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在自然保护区内违法开发建设和开展旅游或者违规采矿造成生态破坏等违法行为,予以重点查处。
三是要加大对各类工业开发区的环境监管力度,对达不到环境质量要求的,要限期整改。四是要完善对污染受害者的法律援助机制,研究建立环境民事和行政公诉制度。
(二)健全环境管理体制,完善环境监管制度
一是建立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加大国家对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情况的监察力度,强化中央政府协调解决跨省界环境问题的能力,督促检查突出的环境问题。二是要地方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组织落实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任务,监督下一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环保工作落实情况,查处重点单位环境违法行为。三是要各类法人和其他组织负责解决自身的环境问题,承担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四是要强化环境管理,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把防范范围由建设项目扩展到宏观经济发展的源头,由投资领域扩展到消费和对外贸易领域,构建全方位的环境防范体系,体现“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实现环境保护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削减和全程控制转变的目标要求。
(三)建立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增加环保资金投入 一是要加大政府环境保护投资力度,各级政府要将环境保护投入列入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内容并逐年增加,加大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保试点示范和环保监管能力建设的资金投入,要严格执行国家定员定额标准,确保环保行政管理、监察、监测、信息、宣教等行政和事业经费支出。
二是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城乡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有关工作的投入,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鼓励各类所有制经济积极参与污染治理设施投资和运营,支持有条件,具备专业化经营管理的环保企业发行债券、股票上市等,也可以借助体育彩票、福利彩票等融资方式,广泛募集社会资金投资建设污染治理设施。
(四)实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经济政策,加快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
一是要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税收、信贷、贸易、土地和政府采购等政策体系,政府定价要充分考虑资源的稀缺性和环境成本,对市场调节的价格也要进行有利于环保的指导和监管,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的企业,不得审批用地,并停止信贷,不予办理工商登记或者依法取缔。
二是要按照污染者负担、治理者受益的原则,全面实施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加快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按照谁开发准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五)推动环境科技进步,加强环保队伍建设
一是要强化环保科技基础平台建设,将重大环保科研项目优先列入国家科技计划,积极组织对重大关键和共性技术的科技攻关,重点组织对饮水安全、污水深度处理、资源循环利用、燃煤电厂脱硫脱硝、汽车尾气净化处理等重大环保技术的科研开发和产业化示范,加快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环保技术。二是要健全环境监察、监测和应急体系,规范环保人员管理,强化培训,提高素质,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的环保队伍,要求县级以上要设立独立的环保机构,配备必要的执法人员,将环境监察人员纳入公务员管理,明确执法地位,严格岗位标准,规范执法行为。
(六)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强化环境保护成果效应
一是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和本系统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要提高环境意识,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认真抓好环境保护工作,并抓出成效。二是要把环境保护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将考核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和奖惩的依据之一。三是要坚持和完善地方各级政府环境目标责任制,对环境保护主要任务和指标实行目标管理,定期考核,并公布考核结果。四是要建立问责制,切实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干预环境执法问题,对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环境事故,严重干扰正常环境执法的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要追究责任。五是要在评优创先活动中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而对环保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参考文献:
[1]赵永新.我国进入环境污染高发期[N].人民日报,2005-12-02(6).[2]编写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05:112-123,137-144.[3]解振华.为什么要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N].经济日报,2004-12-14(5).[4]农业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课题组.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N].经济日报,2005-11-17(12).[5]新华社.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N].2006-02-15(8).[6]梁沂滨.指导环保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国家环保局长周生贤答记者问.经济日报,2006-02-15(8).[7]中国环境保护部.国家环保“十一五”规划[R].2008-01-18.1.城镇绿化规划方案
结合晋江市市区、镇区绿化基础与现状,以及市、镇区性质与规模,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等实际情况,近期目标不宜订得太高,以经过努力可以实现为宜,中、远期则应与省的指标相吻合。
根据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的经验,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成熟度的情况下,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城市绿地建设是否合理。晋江在今后的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中,都要最大限度的提高城市的绿地率,至少保持在30%。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和物种选择应满足环境美化、污染防治和舒适性营造等多方面的功能要求,结构应以大型带状绿地形成的网络为基本框架,块状绿地尽量与带状网络联系在一起,在这种大型绿化系统建设的基础上,辅助点状绿化、小品绿化、庭院绿化、墙面和屋顶绿化等多种绿化形式。要抛弃传统的点、线、面结合,见缝插针的绿化形式,通过合理的设计,把绿地建设工作有机地结合到城市建设中去,使晋江的城市绿地建设达到国内的先进水平。2.市域造林绿化方案 晋江市是一个城乡结合型的城市,目前尚有40%左右土地为有农作物覆盖的农业用地。但是,农作物和林木是两类不同的植物,两者在形态上的差异,使得林木比农作物具有更大的生态振幅,对环境更广泛的适应性,因此两者在调节生态平衡方面的功能是不可代替的。结合晋江市实际情况,近期市森林覆盖率达25%,中期达30%,远期保持在35%以上。为实施以上规划目标采取以下措施 ①巩固和完善防护林体系
根据晋江市实际情况,防护林建设应以提高防风固沙,农田防护和水土保持能力为主。在晋东南海岸新营造防风固沙林,进一步完善沿海“绿色长城”。在今昔丘陵台地重点建设保持林工程,并以九十九溪干、支流两侧一重山和水土流失严重的丘陵、台地、赤土*等水土保持绿化工程为主。同时要抓好老林带的更新改造。②大力发展水果种植业
晋江市水果种类多,品种资源丰富,是全国有名的龙眼生产基地县之一。要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大力建设水果生产基地。对于一些严重缺水,土层浅薄,广种薄收的三级台地和沿海沙滩,可通过合理规划,适当地退耕还林。3.自然资源保护 自然资源作为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其永续利用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理基础。同时,构成自然资源的各种物质和能量,也是人类生存必须的环境因素,从这个角度讲,保护自然资源,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
晋江市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城市,可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却普遍存在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现象,资源浪费严重,这不仅导致资源基础不断削弱,加剧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而且也是造成近年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所以,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环境问题。为此,只有坚持贯彻执行“保护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增殖并重”的方针,以及“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的政策,真正把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放在核心地位,才能突破资源条件的限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①土地资源
晋江市土地总面积72165公顷,人均土地0.073公顷。耕地面积2622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35.4%,人均耕地0.024公顷,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037公顷/人),仅为全国平均水平之三分之一。根据晋江市土地局1996年调查资料,全市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利用率达92%,与
环境、资源、健康被国际社会认为是可持续发展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环境保护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实施为龙头,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体系。从国家到地方,我们都已经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尝试和探索,环境领域在依法治国的支撑下从理论到实践都已提升至一个全新水平。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等原则越来越得到认可,越来越成为共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认真贯彻执行这些原则,为我国防治污染、保护生态、实现环境根本好转做出贡献。
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 篇2
关键词:渔业生态环境,问题,保护措施
1 我国渔业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有机物污染问题与营养过剩
在目前的养殖技术条件下,生产操作缺乏规范性,残剩的饵料、鱼类以及各种水生物的排泄物,渔业药物、各类生物残体等在渔业养殖环境中会产生一些污染,随着污染物的增多,营养盐也会逐渐增加。养殖水体需要保持良好的水质,而目前的情况呈现有机负荷增大,水体易呈现高营养负荷状态,此时,水体中的pH值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溶氧也出现明显的变化,垂直差别较大,处在下层的水体氧气逐渐减少,一些污染物沉积在水中形成了许多有机物和硫化物,导致微生物数量不断增多,这给鱼类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由于缺氧的原因,水体底部甚至在底质中的有机物容易累积到一定时间产生对于有不良刺激的腐败毒物,如果情况较严重,鱼类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类毒物的影响,它们的进食能力减退,抗病能力持续下降。环境条件中还有其它一些不好的影响也因此会逐渐地凸现出来。
1.2 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给水体带来的危害最严重,许多污染物中都夹杂着重金属,这类污染物中的毒素较多,它们的危害较大,持续时间长,重金属的影响作用具有隐蔽性,通常很难发现重金属的污染过程,当产生污染后,就无法再使水体恢复到之前的状态,这类污染物在破坏食物链后,会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
重金属污染物给环境带来的破坏作用较大,这类污染物包括铅、镉、锌等。我国一些江河底部沉积了大量的重金属,这类污染物的污染率超过了80%,太湖底部的铜、铅含量已经达到轻度污染状态。黄河、珠江等河流将许多重金属污染物带到海中,这些污染物总重量超过了3万t,给海洋带来了巨大的污染和破坏。
1.3 农药污染与激素污染
当前,我国在发展农业时使用的农药较多,喷洒的农药进入到地表,会随着径流流到水域中,给水体带来巨大的污染,水环境因此遭受破坏。生活、工业等使用的激素较多,在倾倒废物、排泄污染物后,它们会渗入到水体中,这会影响水生生物的健康成长,也会使水质不断下降,并且会给水产品质量带来影响,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将遭受诸多阻碍。
1.4 大气污染
大气中有许多污染物,包括CO、SO2、粉尘等。CO2与水相遇会产生酸雨,酸雨被称为空中的死神,它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很大,土壤河泊会出现酸化现象,动植物受害,鱼类死亡,甚至建筑物也遭到破坏。如果粉尘一直存在于大气中,阳光的照射强度会下降,水域将无法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水体中的氧气将逐渐减少,这会给鱼类等水生生物的健康成长带来影响。
2 渔业环境保护措施
由于我国的开发工作不合理,导致渔业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且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渔业环境,为使渔业实现健康发展,社会各界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一同采取措施,积极改善渔业环境,为渔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1 加大宣传力度,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积极开展有关环境保护的教育和宣传活动,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社会各界对渔业生态环境投入更多的关注,公众要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使渔业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推动水产业的健康发展。各级管理部门和机构也应该转变管理理念,既要重视渔业生产,也要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履行自身的职责,运用多种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宣传保护渔业环境的重要性,提高社会的环保水平,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让社会各界了解有关保护渔业环境的法律和制度,确保养殖者、工人、居民等对渔业环境保护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不断改善我国的渔业生态环境,促使渔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2.2 加强渔业环境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按照世贸组织和环境管理制度的要求,将渔业法和其他法律作为基础,构建科学完善的法律体系,使渔业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利用法律手段维护和改善渔业生态环境,为渔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改进执法手段,完善执法设施,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在此基础上下大力气加强渔业环境执法工作,完善监察制度,规范执法程序,加大上执法监察力度,对于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2.3 修复渔业生态环境,保护渔业资源
相关部门可结合现实情况制定保护渔业发展的政策。依照规定,对渔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限制,使渔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采用科学、高效的养殖方式,对养殖密度进行控制,使养殖布局达到规范、科学的要求,采用多种养殖方式,如立体养殖、轮养等,使海洋资源得到有效利用。采取措施保护特殊物种,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选定一些代表区域,设置生物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使濒危动物得到有效保护。
2.4 加强渔业环境科学研究,加大综合整治力度
在发展渔业的同时,必须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投入足够的关注,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各类环境污染问题,相关主体在开发渔业资源时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保护好渔业环境,避免渔业环境遭受严重破坏。防止出现随意排污,随意填海的行为,在开发和建设海岸工程时必须做好论证工作,避免海洋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采用先进的方法和手段监测海洋环境的变化情况,防止海洋环境恶化,建立污染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污染源,采取措施消除污染,为渔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陶晓丽,程海云,夏宝东.加强渔业水域环境保护促进渔业健康发展[J].黑龙江水产,2008(3).
[2]陈书全.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06(6).
[3]李靖.浅议我国渔业环境现状及保护措施[EB/OL].[2013-8-10].http://wenku.baidu.com/view/de91e5156c175f0e7cd13725.html.
[4]罗卫江.浅谈我国渔业环境现状及保护措施[J].内陆水产,2007(12).
武汉城市圈主要生态问题成因分析 篇3
【关键词】 生态问题;生态意识;生态制度
一、武汉生态环境主要突出的问题
1.工业生产方式粗放
工业化初期的经济发展模式基本上是以资源型、高物耗、高能耗、重污染的重化工产业为主,其特征就是资源耗费高、环境污染严重。如从1985年到2008年,湖北工业废气排放总量逐年增加,23年里已增长了3.5倍,城市圈内的排放量占到全省的60%余。又如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全省增加了60多倍,城市圈内的产生量占到全省的70%余。尽管加强了废物利用和倡导循环经济,排放量逐年在递减,但与国内先进省份及国际水平相比依然有着很大的差距。
工业生产方式的粗放还表现为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合理。由于在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指导下,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利益最大化为驱动,不考虑外部经济性,忽略了资源代价和环境成本,造成了对现有资源的利用不充分、浪费极大且污染严重的后果。最能综合反应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是“能源利用率”,自1990年以来,湖北能源消费量增加了1倍多,单位GDP的能耗虽经努力有所下降,但新世纪后下降幅度却停滞不前。以节能减排的要求看,湖北能源利用率始终维持在全国平均水平,这与城市圈及湖北的科技力量在全国排位居前而不相称,也是城市圈试行“两型社会”的严峻挑战。
2.资源污染严重
武汉城市圈虽得千湖之省之利,有长江和汉江贯穿境内,湖泊遍布,降水充沛,水资源丰富,但经1950年以来的填湖造地已使湖泊面积缩小了四成多,加上工农业生产方式粗放,灌溉设施不齐全,管理不当,水资源的浪费现象严重。还因人口增长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淡水资源的需求量急骤增长,人均拥有的水资源储量持续递减,加上地区间、年际间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导致了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用水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尤其是工业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使水资源的紧缺雪上加霜。自1985年以来,湖北废水排放总量增加了近3亿吨,年均增加1 000多万吨,城市圈占全省工业废水排放量的近60%。除长江为Ⅱ类水质外,境内多数支流的污染物排放已超过环境容量,水质型缺水现象突出,主要水库、湖泊水质大部分已不能满足功能区划的要求,城市内湖和纳污河渠几乎全部受到严重污染。预计未来10年湖北生活污水排放量还将增加36%,其中污水中的COD排放量将增加17.5%。得利于水资源丰富的武汉城市圈,也因水资源污染而负荷甚重。
尽管近十来年城市圈排放达标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4个百分点,水污染的点源治理初见成效,生活污水排放又成新的难点,一方面生活污水占废水排放量的比重逐年加大,比1980年年代增加了1.6倍,成为主要的污水污染源;另一方面全省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仅为1/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每年尚有11多亿吨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一些城市相继建了污水处理设施,却因污水处理收费过低等原因难以正常运转。
3.城市病加剧
首当其冲的是耕地锐减。在城市扩张和农村乡镇企业的兴起中, 各类基础设施、重点项目、新建企业以及民用住房等建设用地需求膨胀,这些用地往往是在城市周边或交通便捷之处,这正是大量优质耕地所在;被占用的土地也存在利用结构不合理,如工业用地比重过大,道路及绿化用地面积偏小,城乡居民点用地外延扩展过快,内涵挖潜不足等。近三十年里,湖北的人口数量与耕地面积呈反向增长,即人口持续增加,耕地持续减少。尽管近年来湖北努力将人均耕地面积维持在0.8亩左右,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直逼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人均耕地面积0.8亩的警戒线,直接影响到粮食安全。武汉城市圈近年人均耕地面积仅0.66亩,如何节约耕地已成为城市圈未来发展中亟待解决的战略性问题。
城市病还广泛表现于环境质量问题。如湖北城市空气污染较严重,在17个监控的重点城市中,仅10个城市符合国家二级标准,7个城市符合国家三级标准。又如,湖北1/3的城市为轻度至中度声污染。城市环境保护中布局性、结构性污染问题日趋突出,治理难度加大。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以年均8.1%速度增长,而湖北垃圾处理率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4.农村生态形势严峻
仅就化肥农药的使用来看,自1980年代以业,化肥施用量年年攀升,已增加了2.5倍,农药施用量增加了近7倍,更何况如此高的化肥农药施用量与耕地面积锐减保持着同步,这就意味着单位耕地面积的农药和化肥施用量在迅猛增加。一方面化肥替代厩肥且超量使用,使土地本身具有的保水、保肥、抗旱、抗涝和通气性减弱,土地的净化和分解功能丧失,土壤质量不断恶化,造成大批优质耕地向劣质地蜕变,使本来存量递减的耕地成为更加稀缺的资源;另一方面化肥农药的超量施用,直接导致了土壤及水体的污染,使农产品质量下降,食品安全也受到威胁,也使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受到严重危害。
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还因农用塑料薄膜的成倍使用,使其残留在土壤中难以降解,造成了更深重的生态危机;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水随养殖业的扩大而增加,1990年代至今湖北增长了50%以上,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加剧了农村的面源污染。农村的面源污染不仅破坏性极大,且治理难度大,这也是武汉城市圈在建设“两型社会”中不得不关注的重点内容。
除了上述四方面突出问题外,工业化以来所培养的社会成员以消费主义为特征的生活方式,也是造成生态危机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另有生物多样性锐减、湿地的萎缩等都是不可轻视的生态失衡问题。
二、造成武汉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
在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中伴生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所导致的生态失衡问题,主要源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主观认知不足和实际措施不力,前者表现为生态意识的欠缺,后者表现为生态制度的缺失。生态意识的欠缺表现为,没有真正认识到,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才是奠定人类社会和谐的前提条件,生态文明才是构建社会文明的必要条件。生态危机实质上是人类社会的危机,是人类文明的危机。
生态危机源于工业化实践中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本质的忽视,最突出的表现是对单一经济指标GDP持续增长的执著追求,在经济快速增长和扩张中,不计成本地片面追逐产值和速度,加之经济和政治体制的原因,各级政府一直围绕着GDP大做文章,GDP一路攀升的工业化初级阶段,没人去关注为此而付出的生态环境代价,外部不经济性几乎被整个社会所熟视无睹。不仅影响到当代人生活品质的全面提升,还直接威胁和侵占了后代子孙的生存权利。随着生态失衡问题的显现,各级政府也设置立了一些相应的指标,试图增加对经济发展中资源和环境的监测和考核,遗憾的是,这些指标因其缺乏刚性,没能坚定地落实。
三、武汉生态问题的制度缺失
毫无疑问,不计成本的经济增长和不可持续的发展并不能带来社会的进步,如何将单纯依靠有形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结构优化、体制优化和提高效益的轨道上来,在实现增长方式的变革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点的历史史命。生态制度的缺失表现为,缺乏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相关联的维护生态平衡的规范体系,它既包括社会生活中人们言行规范,也包括因制度建立而形成的各类维护生态平衡机制。
首先,是生态制度体系的缺失。在工业化进程中,如何认识发展、引导发展,是需要公共管理部门不断由实践上升到理论、由发展观念上升到发展原则、由现实社会问题上升到政策和制度导向所要探讨的内容。各级政府应通过制度创新来加强其管理和服务工作,如全面加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科学和社会总体协调发展战略制定和实施;寻求自然资源不断增殖和永续利用,做好资源综合开发规划,探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制度创新有效地保护好生态环境,将其纳入政府管理职责之中等。由于生态意识欠缺以及经济政治体制原因,这些工作非但没能与工业化发展同步,而且是远远地滞后了。尽管生态制度的建立健全并非一蹴而就,但制度制定的周全性和严肃性,执行中的权威性和坚定性则应一以贯之。
其次,是市场机制的缺失。如何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机制配置自然资源,促使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趋合理,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遵循的经济规律。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资源无价、原料低价、产品高价的倾向却长期维持,既抑制了人们对资源再生产的积极性,也因消费需求不断高涨时,引发了资源的无序开采和惊人浪费,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环境被严重污染、某些资源临近枯竭,使可持续发展陷入困境。
由于体制变革的复杂性,建立资源市场的工作举步维艰。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不仅可以通过市场调节调控资源的优化开发和配置,还有助于政府利用资源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强化资源系统管理,进而建立一整套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资源开发规划、法规、程序、技术经济政策等,因历史原因和体制障碍使此类工作迟迟难以突破,实现市场机制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充分发挥其特有作用仍然任重而道远。
再次,是监管机制的缺失。以肩负主要监管职能的环保部门为例,自身面临体制障碍:横向看,环保部门与其它诸如水利、林业、农业、建筑、电力等多个部门由于权限、职责边界不清或划分不合理,形成了相互掣肘,生态环境的监管难以全面统筹,跨区域、跨部门的环境问题难以协调。纵向看,环保部门属地方政府下辖工作部门,政府出台地方政策,招商引资降低环保门槛,环保部门无法履行监管职能。也面临工作障碍。从软件看,随生态环境问题的凸显,环保队伍从素质和数量上都没能跟上,使得各地庞杂的环保工作难以应付,直接影响着行政执法效力;从硬件看,公共财政对环保事业投入不足、欠账过多,无论是监测设备和预警、突发事件应急装备,还是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技术装备及自动化水平等都明显不足,影响和制约了环保监管能力。还面临手段障碍,环保部门长期来主要运用行政手段实施监管职能,随经济市场化、法治化的转型,遵循经济和自然规律,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手段相结合实话监管仍是当前环保的弱项。
最后,是激励机制的缺失。市场经济中,企业为追逐生产与消费过程的利益最大化,往往只重视内部成本核算,无视外部的不经济性,由此导致企业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资源利用率低下以及粗放开采造成周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等现象,当破坏资源环境的现象没能被严惩,保护资源环境的事得不到保障,必然导致社会生产生活中追逐私利的放任自流,更有甚者,不少地方出现了“老板赚钱,政府埋单”的怪事。政府应通过建立各类激励机制和资源补偿机制,敦促和引导企业既重视内部成本核算,也关注外部生态环境成本,力求将外部不经济性向企业内部成本转化。发达国家在生态激励机制的制定和运行中有三个特征,一是政府主导、多方参与,二是以法规为核心,三是以市场为主、辅以调控。 这是值得借鉴的。
参考文献
[1]孙伊然.《节能激励机制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经济纵横》.2008(2)
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 篇4
我们认为,现行课程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评价功能失调,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激励、发展的功能。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学生只关心考试得了多少分,排在第几名,而很少关心考试中反映出来的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评价重心仍过分关注活动结果(如学生学业成绩、教师工作业绩、学校的升学率等),忽视被评价者在活动的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忽视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忽视对教育活动发展、变化过程的动态评价。
3.评价主体单一,基本上没有形成学生、教师、管理者、教育专家、家长等多主体共同积极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忽视了评价主体多源、多向的价值,尤其忽视自我评价的价值。
4.评价标准机械、单一,过于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学生、教师、学校的个性发展和个体间的差异性。
5.评价内容片面,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对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和培养起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评价或者相对忽视,或者缺乏有效的评价工具和方法。
6.评价方法单调,过于注重量化评价和传统的纸笔测验,对体现新的评价理念的新质性评价方法(如成长记录袋评价法、表现性评价法)不够重视。
7.忽视对评价结果的反馈和认同,使评价的激励、调控、发展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8.评价对象基本处于被动地被检查、被评判的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对评价往往特一种冷漠、应付、对立、讨厌、拒斥或者害怕、恐惧、逃避的态度,甚至出现欺骗、弄虚作假的行为。
(-)在评价的功能上,由侧重甄别和选拔转向侧重发展 根据《纲要》的基本精神,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教师、学校、课程的发展,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的状况。传统教育评价有这样一个基本的假设,即在一个群体中只有极个别的个体是优秀者,大多数人都只能达到中常水平。而评价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把这少数的优异者选拔出来。
(二)在评价的对象上,从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逐步转向关注对过程的评价 传统教育评价由于其目的重在甄别、选拔,所以只关注教育活动的结果,对教育活动过程很少关注。而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是以促进发展为基础的过程性评价,认为只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其实是对“过去”的关注,并不利于促进发展。评价是一个过程,不仅仅发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之后,同时也应伴随和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促进发展的评价不仅需要终结性的结果评价,更需要形成性的过程评价,应是通过关注“过程”而促进“结果”的提高,评价的重心在“过程”。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评价应更多地关注学生、教师以及学校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
(三)在评价的主体上,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的多源化,重视自评、互评的作用
传统教育评价的评价主体是比较单一的,一般都是由教师评价学生、由校长评价教师、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评价学校这样一种单一模式,缺乏学生、教师、学校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学校之间的互相评价,也缺乏家长和社会各界对教育评价的参与。这样的评价模式,使评价信息来源单一,评价结论很容易出现片面、主观等问
题,难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而且这种评价模式所体现的评价价值取向实质上还停留在目标取向的评价水平,即使有时我们强调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理解,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仍然是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被评价者仍然只是被评价、被理解的对象,处于消极、被动状态。这样的状态往往造成被评价者对评价的对立、拒斥心理,非常不利于评价结果的反馈、认同,不利于评价的改进和发展功能的发挥。随着教育过程民主化、人性化的发展,这样的评价状况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如,在美国、英国等欧美国家,学生和家长可以共同参与对教师的评价,还可以参与各种评价体系或评价指标的建立,并可就教师对自己的评价结果进行申诉,发表不同的意见等等。在这里,传统的被评价者成为了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并在主动参与中加强了各评价主体彼此之间的互动。我国的新课程改革顺应了这一评价改革的潮流,强调改变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实施多主体评价,即加强学生、教师、学校的自评和互评,倾听家长和社会对教师、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和呼声,畅通多方面信息反馈的渠道,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专业人士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使评价信息的来源更为丰富,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加全面、真实,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被评价者自我评价、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有利于评价各方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技巧的增强。
(四)在评价的结果上,不只是关注评价结果的准确、公正,而是更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以及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和对原有状态的改进
传统教育评价的目的主要是检查和评比,因此非常关注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公正性和客观性,视之为评价的生命。为了保证这种准确、公正和客观,人们要求评价者做到价值中立,运用各种标准的评价工具进行纯客观的评判;拒斥被评价者对评价的介入,不允许被评价者之间的相互交流探讨,反对被评价者与评价者之间的沟通与协商,使评价变为了一个机械、死板、对立的过程。在这样的评价过程中,被评价者极容易对评价活动和结果产生对立、反感、抵触情绪,非常不利于评价结论的反馈、认同,更谈不上根据评价结果实施改进。为了克服传统教育评价的上述弊端,新课程的评价理念非常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即如何使评价对象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并在反思中变“结果”为“新起点”,在更高水平上获得发展。在这里,虽然仍然强调评价结果的准确、公正,但这已不再是评价的最终目的,而只是通过评价发现问题、实施改进、促进发展的基础和手段。为了达到更好的认同效果,新课程评价注重被评价者在评价中的作用,鼓励被评价者本人对评价的主动参与,强调评价过程中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性,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以及被评价者相互之间的双向沟通和协商。
(五)在评价的内容上,强调对评价对象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察
课程评价的内容,是与教育发展的功能与目标相一致的。与传统教育发展目标的狭隘性相对应,传统教育评价的范围是比较狭窄的,只注重对评价对象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发展情况的评价,以偏概全,结果往往对教育教学活动产生错误的导向作用。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则与此不同,它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强调对评价对象各方面活动和发展状况的全面关注。例如,传统课程评价过于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而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却或多或少地被忽略。与此相对应,传统学生评价只着重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的学力水平所达到的程度,确认学生适合于哪个阶段的学习;而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的功能和目标作出了重大调整,强调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与这种调整相对应,在新课程的评价理念中,则强调从德智体等各方面去全面评价学生,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情感体验、较强的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评价内容综合化已成为各国课程评价改革的共同方向。如在美国国家评价所组织的21个州参与的“评价发展”计划中,就要求对学生的评价不仅包含学科内知识,还要有跨学科以及学科外的知识;法国非常强调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把它放在第一位,而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则放到了第二位;日本对小学生的评价也包括了考试成绩、学习情况、品行与性格三个方面;英国在1999年新颁布的国家课程标准中强调四项发展目标和六项基本技能,而传统的学业成就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六)在评价的方法上,强调评价方式多样化,尤其注重把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起来,以质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
发轫于20世纪初的现代教育评价,是以整个世纪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为背景的,因此,从其产生之日起,它就以科学所崇尚的客观、量化为标志。因而,追求客观化、量化一度成为各国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量化范式下的标准化测验、常模测验一度成为世界范围内盛行的评价工具和手段。然而,对教育而言,量化的评价是把复杂的教育现象加以僵死化、简单化和表面化,或者只评价简单的教育现象,它不仅无法从本质上保证对客观性的承诺,而且往往丢失了教育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这样,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被抽象成一组组僵硬的数字,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和进步也被简化为可能的几个数量,教育的复杂性和学生状况的丰富性则泯灭于其中。20世纪中期以后,受到哲学和社会学发展的影响,质性评价的方法逐渐发展起来。尤其是近30年来,质性评价的方法以其全面、深入、真实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的优点而受到普遍欢迎,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评价方法。如,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提供的评价方法除了纸笔测试以外,还包括平时的课堂行为记录、项目调查、书面报告、作业等等开放性的方法;美国各著名高校在录取学生时不仅要求学业成绩,通常还要求学生提交一份短文(选题通常极具开放性)、有关人士的推荐信,并要求面试;英国则强调在学校建立评语制度,以激励性的评语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在教师评价中强调面谈、行为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性。在我国,近年来质性评价方法也逐步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重视和认可,并成为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评价方法。目前,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表现性评价、情景测验、行为观察等质性评价方法已在各个新课程改革实验区得到普遍推广和运用。
计算机与数学教学的整合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如何看待计算机和教师的作用,如何评价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传统教学。有两种极端的意见:一种是过分夸大计算机技术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有人提出信息时代的教学应该与粉笔与黑板说声“再见”了!持相反意见的人则认为传统教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实践已经证明了这种教学是成功的,为什么要否定行之有效的传统教学呢?特别是数学教学是训练人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他们担心计算机的引入可能要带来负面的影响。
其实以上两种意见都有一定的片面性,事实上,一方面教育需要技术,信息时代的数学教育需要计算机技术,但是任何先进的技术都不能取代教师。至于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也不是非此即彼,为什么不能来个优势互补呢?所以需要对问题作具体的分析。
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 篇5
朱总理多次强调:“要进一步整顿市场、规范流通和建筑领域秩序,强化市场监管……坚决制止各种分割、封锁市场的地方保护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保证正常的公
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建立。现在,建筑领域的问题相当严重,非大力整顿不可。要健全和规范有形建筑市场,严肃查处建设单位规避招标或搞假招标的行为,坚决制止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转包工程和违法分包的做法。今年要在整顿建筑市场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要加强对建设工程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都要对建设工程负责,对违反工程质量规定的,必须坚决依法惩处”。可以说,朱总理的指示既表明了党中央对整顿建筑市场的决心,又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认为,要全面落实朱总理的讲话精神,建立有利于我国建筑业健康发展的、规范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建立有利于加入WTO后我国建筑业能迎接国际大承包商挑战的机制,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提高对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的认识
无论是从世界现代文明史的发展演变进程来看,还是从当前我国实施的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来看,抑或是从我国建筑业从业的人数、创造的价值诸方面来分析,都十分清晰地说明,建筑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现代化建设的支柱产业。尤其是我国在相当长时间内在实施“赶超战略”与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基本建设与建筑业在其中重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国家要“工业化”、“现代化”,建筑业首先必须“现代化”。只有这样,才能有实在的“现代化”工程,才会出现一流建筑企业,所以,国家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更加予以倾斜,措施上要更加有针对性,而不能钭其视为一般产业,更不能视其为解决下岗职工、农民进城的“就业行业”和技术含量低下的劳务密集型行业。
建立规范的管理体制
国家基本建设及工程项目的管理体制、国家建筑管理体制、建筑行业的施工、监理、设计等管理体制如何与市场经济接轨均还没有很好地完成。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单位等建筑市场各方行为主体未形成相互协作的健康运行体系。出于局部利益考虑的条块分割、条条分割、块块分割的现象非常严重地存在。统一的大市场管理体制格局远未形成。而未形成的大市场管理体制是不能适应加入WTO后国际大市场对中国建筑业的要求的。所以,加入WTO,不仅是对中国企业的一个考验,也是对中国管理体制的一个考验,更是对制定市场管理体制的中国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一个考验。
规范立法,严格执法
计划经济时代,长期不把建筑业当成支柱产业,以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过程中,当投资规模加大,需要投资拉动国民经济加速发展时,如何通过法律、法规维护基本建设健康进行、推动建筑业发展,就显得十分滞后和苍白乏力。而滞后的立法,便自然存在着相当严重的法规不健全和执法不严格的现状。比如,千呼万唤近几年来才相继出台的《建筑法》、《招投标法》尽管在推进我国建筑业在法制建设轨道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至今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建筑法》被业内人士评价为“半部建筑法”,其原因就是《建筑法》只对城镇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主要对施工单位进行了规范,建筑领域中相当大部分未涉及到,且对项目法人、材料供应商等市场行为主体没有具体的约束机制。《招投标法》对建筑业来说,也是具有深远影响的,但实施以来,暴露出具有肢解工程进行发包的重大法律漏洞,且更有执法不严,落实不够的问题。
由于法规不健全,监督不力,执行不严,各地便从各自的利益与需要出发,又制定了一些地方保护性质的政策、条文等地方性法规,直接与国家统一法规相对抗,形成了新的地方割据。这必然阻碍市场体制的建立,必然打击先进,保护落后,代价也必然是中国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受到影响。
所以,规范立法,严格执法,是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需要,也只有规范立法,严格执法,才能规范政府、投资、企业各方行为,从法律制度上彻底打破地方保护、行业保护的壁垒,最终消来建筑腐败。
规范企业行为,促其在提高竞争力上下功夫
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 篇6
目前主要环境问题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这是我国的又一基本国 情,从这方面看,中国无疑是“地大物博”,这是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也是中国人引以为自 豪的。然而,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致使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又是我 国自然资源的劣势。“总量大”与“人均占有量少”形成强烈反差,加之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平衡,气候、地理条件的限制,以及多年来一切利用不尽合理、科学,造成资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长期面临严峻的资源紧缺形势。所以,如何开发利用和有效地保 护资源,已成为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要重视环境问题,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我国目前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环境问题,造成环境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来自人 口的压力,构成了对中国生态环境最大的威胁。加之中国的工业化起步晚、起点低,而且面临快速发展的形势容易使人们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注重经济而忽视生态,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种种原因导致了我国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目前的环境状况主要数据如下: 1〕大气环境污染
* 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1997年,我国城市空气质量仍处在较重的 污染水平,北方城市重于南方城市。二氧化硫年均值浓度在 3~248 微克/m3范围之间,全国年均值为 66 微克/m3。以下是近期一些图表显示了污染的程度。(图 1 和图 2)
* 我国目前的空气污染相当于发达国家五六十年代污染最严重时的水平。大气污染以煤烟性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为烟尘和二氧化硫,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约占70%。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大气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对局部地区和全球气候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从长远的观点看,这种影响将是很严重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导致全球温室效应,也给全球环境以及人类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 大气污染导致酸雨的形成,2004 年我国酸雨污染加重,环保总局近日公布的 《2004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04 年我国酸雨污染略呈加重趋势。统计显示,2004年我国出现酸雨的城市有 298 个,占全国 527个统计市(县)56.5%。全国的降水年均 pH 值小于 5.6(酸雨)的城市达 218 个,占统计城市的 41.4%。与上年相比,出现酸雨的城市比例增加了 2.1 个百分点;酸雨城市比例上升了 4 个百 分点,其中 pH 值小于 4.5 的城市比例增加了 2 个百分点;酸雨频率超过 80%的 城市比例上升了 1.6 个百分点。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区是长江以南的四川盆地、贵州、湖南、湖北、江西,以及沿海的福建、广东等省,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0%,对我国农作物、森林等影响巨大。仅江苏、浙江等7省便因酸雨而造成农田1.5亿亩减产,年经济损失约37亿元,森林生态效益损失54亿元。下图为酸雨危害:
2〕水资源和水环境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文件公布,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水污染最严重的国家和地区之一。目前,城市污染的成分十分复杂,受污染的水域中除重金属外,还含有甚多农药、化肥、洗涤剂等有害残留物,即使是把自来水煮沸了,上述残留物仍驱之不去,而煮沸水中增加了有害物的浓度,降低了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溶解氧的含量,而且也使亚硝酸盐与三氯甲烷等致癌物增加,所以,饮用开水的安全系数也是不高的。水的污染,又影响人民生活,破坏生态,直接危害人的健康。水资源具体现状如下:
* 我国水资源紧张,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4;
* 全国3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近百个城市严重缺水,每年因缺水而减少的产值达1200亿元;
* 我国著名的5大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的蓄水量都在减少,湖面缩小了1/4甚至一半,见下图;
* 我国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8%的城市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源,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工业较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突出;
* 我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次序为: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从河流的氨氮、高锰酸盐、挥发酚等主要污染参数来看,水质情况普遍不好。有些河流中铜、氰化物、汞有超标现象。城市河段悬浮物超标现象普遍,主要污染物是耗氧的有机物和氯化物等。
* 主要大淡水湖泊污染程度的次序为:巢湖(西半湖〕、滇池、南四湖、太湖、洪泽湖、洞庭湖、镜泊湖、兴凯湖、博斯藤湖、松花湖、洱海。主要淡水湖泊水库磷、氮污染面广,部分湖泊和水库汞或其他重金属污染严重; * 城市中80%以上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水体,使流经主要城市的70%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物来自化工、石化、造纸、食品、制革、纺织等企业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和大量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
* 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还在逐年递增,目前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5%,绝大部分直接排入江河湖泊中。生活污水加上化肥和农药中氮、磷的流失,促使了我国的湖泊富营养化; * 50%的城市饮用水源受到污染;
* 地下水因过量开采,形成地面下沉和水质恶化; 我国四大海域(东海、渤海、黄海和南海〕的近岸海域污染加重,无机氮、无机磷和石油类污染普遍超标。3〕固体废弃物
* 我国废弃物排放量大,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大都堆积在城市的郊区和河流荒滩上,已成为严重的污染源,由于综合利用和处置率低,累计堆存量达65亿吨,占地5万余公顷; * 随着中国化学工业的发展,有毒有害废弃物也有所增长。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都未经过严格的无害化和科学的安全处置,成为中国亟待解决并具有严重潜在性危害的环境问题; *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1.2%,全国有2/3的城市陷于垃圾围城。露天简单堆放的垃圾不仅影响城市景观,同时污染了大气、水和土壤,成为城市发展中棘手的环境问题之一;
* 全国有1/4城市垃圾粪便不能日产日清。
4〕环境噪声
* 我国噪声污染较严重,2/3的城市人口暴露在较高的噪声环境中; * 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不到50%;
* 90%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超过了国家规定的70分贝,全国每年因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导致的经济损失约合人民币216亿元; * 社会生活噪声呈明显上升趋势。
5〕乡镇工业污染排放惊人
* 我国乡镇企业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全国污染排放总量30%,局部地区占50%以上;* 全国已有2/3的河流和1千多万公顷土地受乡镇企业污染;
* 小造纸、小印染、小电镀、小化工、农药、小制革、小酿酒、小化肥、食品等使农林地区的水受到严重污染;
* 小冶炼,如土炼硫、土炼砷、汞等导致周围区域植被死光,成为生态死区; * 小土焦、小水泥、石棉等行业造成大气污染。
6〕土地资源
*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0.085公顷,是世界人均的1/5;
* 全国耕地面积以每年平均30万公顷左右的速度递减,主要原因是基本建设占用耕地上升;
* 我国耕地土壤质量呈下降趋势。全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平均已降到1%,明显低于欧美国家2.5%-4%的水平。东北黑土地带土壤有机质含量由刚开垦时的8%-10%已降为目前的1%-5%;
* 盐碱化、沙化、水土流失在继续吞噬大量耕地。目前全国受盐碱化威胁的耕地约有1亿亩,受沙漠化威胁的农田近6千万亩,见下图:
* 全国约有1/3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每年流失的土壤约50亿吨,相当于在全国的耕地上刮去1cm厚地表土,所流失的养分相当于全国一年生产的化肥氮磷钾含量。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很大部分是由于不合理耕作和植被破坏造成的;
* 我国遭受工业“三废”污染的农田达1亿多亩。被重金属镉污染的耕地有20余万亩,涉及11个省25个地区。被汞污染的耕地有48万亩,涉及15个省21个地区;
* 大量使用农药使土壤有毒物质含量加大,同时也杀死了大量害虫天敌和有益动物; * 由于农用薄膜的大量使用,用后不加回收,废膜已成为我国新的土壤污染物 7〕草原资源
* 我国草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0%,然而,由于风蚀沙化、植被破坏、超载放牧、不合理开垦以及草原工作的低投入、轻管理等,致使草原严重退化。草原退化面积达9千多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3以上,平均产草量下降了30%-50%。中国百亩草地产肉量只25.5公斤,产奶26.8公斤,毛3公斤,仅为相同气候带下美国的1/27,新西兰的1/82; * 预计到2000年,草原牧草产量可能比目前下降30%。8〕森林资源
* 我国森林覆盖率约为13%,居世界第121位;
* 我国人均森林面积约0.11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森林面积的1/9;
* 海南岛的热带雨林在过去四十年中由1300多万亩减至367万亩,森林覆盖率也由26%降至7.2%。由于大量垦荒,种植橡胶等,热带雨林被砍伐面积达500多万亩,其中利用292亩,200万亩被沦为不毛之地;
* 我国宝贵的原始森林长期受到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森林火灾与病虫害的破坏,原始林每年减少5千平方公里;
* 占国土面积50%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覆盖率不足1%,许多地区无林可言; * 酸雨带来的酸沉降正在导致大片森林衰退消失,森林受害面积128.1万公顷,年木材损失6亿元,森林生态效益损失约54亿元。
9〕近海环境
* 我国的近岸海域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特别是与大中城市毗连的海域、海湾、入海河口处的污染与生态破坏已经比较严重,入海污染物中来自陆上的占80%以上;* 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海区中,近岸海域石油类污染普遍严重,并存在不同程度的有机物污染和富营养化,部分近岸海域水质和底质的重金属污染也比较严重。1990年,在中国沿岸海域从南到北相继发生赤潮34起,为1961-1980年平均值的30倍;
* 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了沿岸、近海渔业资源衰退,生物种类减少,水产品质量下降,养殖滩涂大片荒废,海水养殖污染损害事故不断发生,造成经济损失几亿元; *近岸海域以有机物污染和石油类污染为主要类型的污染有加重趋势,沿海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将加速海洋环境污染由沿海城市毗连海域向沿海农村近岸海域扩散;
* 中国近海长期过度捕捞渔业资源致使一些传统经济鱼类种群生态衰退,如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和休养生息,中国近海渔业资源将难以恢复其再生增殖能力;
* 南海的珊瑚礁和红树林近年来被开采砍伐,不仅破坏了这些宝贵的资源,而且使红树林和珊瑚礁鱼类失去生存环境和营养供应地,种群也在消退;
* 若对江豚、海豹、海龟及玳瑁等珍稀动物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它们有在中国近海逐渐消退的危险。10〕生物多样性与物种保护
* 中国是世界上动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居全球第八位,北半球第一位; * 中国有高等植物32800种,占世界总种数的12%,仅次于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其中,被子植物24500多种,裸子植物236种,苔藓植物约2000种,蕨类植物2600余种,植物药材4773种,淀粉原料植物300种,纤维原料植物500种,油脂植物800种,香料植物350种,已开发利用的真菌800种。我国特有的植物约有200个属(万余种〕。银杉、水杉、水松、金钱松、台湾松、银杏、珙桐、水青树、钟萼木、香果树等都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树种;
* 中国是世界三大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水稻、大豆、谷子、黄麻等20余种作物起源于中国。中国拥有大量栽培植物的野生亲缘种,如野核桃、野板栗、野荔枝、野龙眼、野杨梅、野生稻、野生大麦、野生大豆、野生茶叶、野苹果等,是珍贵的野生植物资源。中国常见的栽培作物有50多种,果树品种万余个;
* 中国动物种类约10.45万,占世界总数的10%。脊椎动物4400多种,占世界总种数的10%以上,其中两栖类210种,爬行类320种、鸟类1186种、兽类500种、鱼类2200余种。分别占世界总数的10%、13%、5%、7%、10%。昆虫约10万种;
* 中国有鹤类9种、雁鸭类46种、食肉类54种、雉类276种、灵长类190种; * 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以及环境污染和自然生态破坏,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损失严重,动植物种类中已有总物种数的15%-20%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水平。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所列640个种中,中国就占156个种; *近50年来,中国约有200种植物已经灭绝,高等植物中濒危和受威胁的高达4000-5000种,约占总种数的15%-20%。许多重要药材如野人参、野天麻等濒临灭绝。《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确定珍稀濒危植物354种,其中,一级8种,二级143种,三级203种;中国近百年来,约有10余种动物绝迹,如高鼻羚羊、麋鹿、野马、犀牛、新疆虎等。目前,有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雪豹、白暨豚等20余种珍稀动物又面临绝灭的危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确定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75种,其中一级96种,二级161种。丹顶鹤、台湾猴、扭角羚、白唇鹿、华南虎、褐马鸡、黑颈鹤、绿尾红雉、扬子鳄、中华鲟等属于我国100多种珍稀动物之列;
* 全国自然保护区763多处,珍稀濒危动物人工繁殖场106个,珍稀植物引种栽培场7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6618.4万ha,占国土面积的6.8%。11〕气候变暖与自然灾害
*近40年来中国的气候存在着变暖的总趋势,80年代的年均气温值比前30年的平均气温值高0.21摄氏度;
* 气温增高可增大地表水的蒸发量,从而加重中国华北和西北的干旱、土地沙化、碱化以及草原退化的危害;
*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受高温季风气候的影响,可能导致台风侵袭沿海的频率和强度增加,从而加重沿海地区的风灾和暴风洪涝灾害;
* 气候变暖可能对中国西北、华北、东北、西南、华中的夏季气候造成影响,使农业病虫害频繁产生;
* 气候变暖将会造成海平面上升,这对三角洲地带和平原沿岸危害最大,而这些地区都是中国经济密集、比较发达的地区,海平面上升,必将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解决环境问题的主要政策
我国的环境管理政策核心是采取防范措施和加强环境管理,办求不产生或少 产生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一、主要措施
1、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在经济发展中防治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使环境管理沿着法制化和规范化轨道发 展。
3、健全环境管理机构。从中央到省、市、县四级政府建立了环境管理机构,这些机构依法行使环境管理权力。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大中型企业也建立了相应的 环境管理机构,管理本行业和本企业的环境问题。
二、在环境经济政策方面,主要包括资金投入和税收优惠政策
1、企业将防治污染所需资金纳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2、列入国家重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项目,国家给予资金支持;城市政府 将城市维护费用于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国家征收的排污费用于污染防治。
3、国家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所得税优惠:对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 物作为原料进行生产的,在 5 年内减征或免征所得税;
三、实施环境技术政策的目的在于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 放
1、工业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时,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
2、按照环保法律有关规定,对企业浪费能源和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工 艺和设备实行限期淘汰;
3、企业在生产中应该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原料。改善水环境问题的具体对策
根据我国政策,针对水资源水环境污染的解决对策进行重点的论述:
1、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和切入点,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实践证明,以牺牲环境换发展,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是行不通的。必须在全社会树立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忧患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使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条件、环境状况相适应。经济建设要充分考虑水土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确定与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加快发展,根据水资源条件确定重点发展区域和发展重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要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结合起来。对于污染严重地区,应将改善水环境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果断地关停严重污染环境的小企业,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水利部“三定”规定的要求,全面开展水资源保护规划工作,逐步建立完整的、科学的全国水资源规划体系。组织开展水功能区的划分和控制向饮水区等水域排污的工作;做好江河湖库的水量水质监测和评价工作,审定江河湖库等水域的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的意见;及时发布水资源状况公报;维护江河湖库水资源的使用功能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努力使水的资源属性与环境属性相统一。减少污染物排放是改善水环境的根本措施,实施总量控制、严格排污管理最有效的办法是根据流域水环境容量确定污染物允许排放量,以控制进入江河湖库的污染物。将排污总量指标层层分解,由县以上人民政府根据上级政府制定的污染物控制计划,组织制定辖区内排污总量控制计划,并将排污总量指标分解到每个排污单位,纳入目标责任制管理,同时加强对入河排污口的监督性监测与管理,控制退水中污染物总量不超过规定指标。另外,还可以根据需要与可能适时适度调水,改善湖泊水质,防止湖泊富营养化。
2、建立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保护管理模式,实行水量水质统一管理,健全流域水环境监测网络,实行动态监测、区域联防
要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加强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当前,尤其要注意强化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管理,供水与需水统一管理,水量与水质统一管理。搞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保护,努力提高水资源的科学有效利用和保护水平。流域是一个完整的水资源系统,水环境状况是流域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指标。当前应加强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的作用,发挥水利部门水量、水质同步监测、统一管理的优势,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强化水污染治理力度,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改善流域水环境,加强地下水的保护、抑制超采区地面沉降。为了防治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引起的地面沉降,各级水利部门要认真加强对地下水的监测和采补平衡分析,提出回灌规划,充分利用洪水及间隙期多余的水量,采取各种补给入渗技术回灌地下水,争取地下水早日恢复平衡,抑制地面沉降的发展。流域水环境监测网是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的尖兵与耳目,应该优先建设,先行发展。重点加强现场测试能力与快速反应能力,在有条件地区建设自动测报与预警系统。对跨界河流与重大污染事故实行动态监测,定期向社会公布水环境信息。近期应加强省际边界水体的监测,积极开展跨省的污染联防。
3、要大力做好节约用水和污水资源化的工作
当前,国用水浪费严重,全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大多只有0.4,而很多国家已达到0.7~0.8; 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l03m3,是发达国家的10~20倍,水的重复利用率 国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为75%~85%。因此,要下最大的决心,做好节约用水工作,要把节水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要以节水灌溉为重点进行灌区建设。节水工作要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土洋结合、讲求实效、农民欢迎的原则。要把建立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节水型社会作为全社会的共同目标。要大力提倡清洁生产和污水资源化。目前可将经处理的工业废水作为低质水源,用于火力发电厂的冷却水、炼铁高炉冷却水、石油化工企业中一些敞开式循环水等,在石油开采中回用水还可用作油井注入水;生活污水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而重金属、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浓度较低,可用于农田灌溉;处理后的污水还可用于地下水回灌,用于养殖水生生物,用作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水源、旅游水和景观水等。
4、依法治水,完善水资源保护立法及法律修改工作
依法治水,是改善 国水环境的关键所在,各级水利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取水许可审批管理的力度,强化取水许可的管理,严格控制取水量,限制耗水量大、污染严重的企业用水,还要对退水水质进行严格管理。对新申请取水许可证的单位,严格按照取水许可水质管理规定,必须提交取水和退水对环境影响的分析报告,方可办理取水许可申请审批手续。对逾期仍超标排污的单位和企业,要坚决依法吊销其取水许可证。要尽快修改《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理顺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的内外关系,制定流域及区域各种配套法规,如:《供水水源地管理办法》、《水资源保护条例》、《入河排污口管理办法》和《保护水资源经济补偿办法》的起草工作,使水资源保护工作法制化、制度化。另外,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项目审批过程中,要对治污的投资比例提出明确规定。
5、团结协作,科学治理
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 篇7
1 我国环境监测的发展分析
在环境监测工作日益深化的背景下, 我国环境监测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些重要的阶段, 具体表现如下:
1.1 我国环境监测的开始阶段
1973年8月份, 国务院召开了首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通过会议制定《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它是我国第一部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法规。同年11月份, 颁布了《工业三废排放标准》[2]。到了1979年9月, 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它是我国第一部环境保护基本法。除此之外, 一些重点城市, 例如北京、上海等, 均构建了环境监测站, 对污染源调查及区域环境质量控制等工作进行了开展, 同时有了相应的环境保护规划, 落实了污染源限期治理等制度。
1.2 我国环境监测的加强阶段
1980年12月。我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监测会议, 构建了初步的监测网络, 即“四位一体” (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 , 同时对环境要素的常规监测工作进行了开展。到了1984年10月, 我国开展了全国环境监测会议, 明确规定了环境监测规划与质量控制等内容。1988年3月, 正式成立了国家环境保护局。
1.3 我国环境监测的深入阶段
1991年1月, 国家保护局颁布了《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暂行管理规定》, 对环境监测过程的具体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 对环境监测过程当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给予了充分强调。到了1996年8月, 国务院实施了两项制度, 即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与《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 这两项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等。
2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究
虽然我国环境监测有了一定的发展水平, 但就目前而言,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还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
2.1 环境监测结果不具代表性
其一, 环境监测项目针对性不强, 例如一些污染程度较轻的项目需经过多次监测, 而对于一些毒害污染物项目却没有规划进监测范围当中。其二, 环境监测频次不够, 在具体环境监测中常常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 例如:技术、人力及财力等。尤其是对于污染源的监测, 其监测频次明显不够。其三, 环境监测要素不具全面性, 现状下我国开展了常规的例行监测, 主要的监测对象是大气和水体等, 但是对于一些固体废弃物与土壤等却未开展常规的例行监测, 从而导致对区域环境总体质量在认识上尤为不足。其四, 环境评价方法缺乏客观性, 在对大量的环境监测数据进行评估时, 主要方法是与特定的标准值进行比较, 进而用超标与未超标对环境质量情况进行定性评价, 显然此种评价结果不具客观性。
2.2 环境监测手段不具科学性
其一, 主要的分析方式为实验室手动分析, 对于现场分析与连续自动分析, 没有与之充分结合仪器。对于极易受到损害或污染的样品, 如果使用单一的实验室手动分析, 便很容易使样品遭遇损害, 进而致使分析效率普遍较低。另外, 手动分析工作量非常大, 要大批监测人员, 在监测人员水平不足的情况下, 便极易造成监测失准等不良情况。其二, 在以单一的点式采样为主的情况下, 匮乏线上与面上采样分析[3]。一些极易流动的污染物, 若使用单一的点式采样, 则对环境影响的考察极为不利。其三, 对于环境样品, 主要的监测方式为ppm级的常量监测, 没有较为科学的微量或痕量样品监测。其四, 环境应急监测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不能相适应, 对于一些突发环境事件, 无法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 从而导致环境污染严重。除此之外, 现状下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系统还不具完善性, 缺少标准的监测方法, 并且有些配套的监测方法与现场快速与动态测定不能相适应。
2.3 监测频次偏低和监测要素不足
由于人力、物力、才力的限制, 目前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频率偏低, 这样导致结果不能准确完整的反映实际环境质量和污染状况。导致环境质量在环境质量评价和企业排污行为判定上的被动。在监测要素上, 仅对水、大气等环境要素展开例行检测, 而未系统监测土壤、固体排废弃物等、大气颗粒等诸多环境要素中要害物质, 这样导致缺乏对区域环境总体质量的有效把握。
2.4 环境监测方法不完善
自从我国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之后, 基层环境监测部门的工作压力无形加大。由于过去采用的监测方法比较简单, 而且获得的数据准确性不够, 所以原有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环境发展的需要, 改善监测的方法势在必行。因为旧的标准在制定对未来趋势的把握的时候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现有的国家监测方法标准性不足, 样品的种类不同, 浓度水平不同, 有时会产生很大的诧异性。另外, 还有仪器设备的限制, 对污染物标准尚无定论。因此, 我们更需要改进落后的监测水平。
结束语
通过本课题的探究, 认识到目前我国环境监测技术所存在的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 因此针对问题的存在制定有效的改善及强化措施便显得极为重要。然而, 这是一项较为系统的工作, 不能一蹴而就, 希望从多方面进行完善。例如:实施科学监测机制, 以不同地域的污染特征差异为依据, 进而选取不同的环境监测项目;努力提升自动化连续监测水平;使各种监测手段有机结合在一起, 如物理性监测、生物性检测与化学性监测等;对环境监测数据的数理及评估能力进行强化。又如:强化快速监测水平, 落实监测工作之前准备好应急监测标准及方法, 并配套相关设备及工具等。对于自动化与快速环境应急监测设备的研发进行强化, 使所研发的设备具备简便性、高效性与自动化等工作, 进而使其与环境应急监测需求充分符合。
参考文献
[1]祁春满.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广东科技, 2013, Z1:150-151.
[2]张震南.试论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22:135-137.
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 篇8
中图分类号 S1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9-15-02
1 安庆市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化肥的影响 据调查,安庆市常年化肥施用量达到60万t,折纯也达到27万t。目前,氮肥利用率为30%,磷肥为15%,钾肥为35%,大量盲目施用化肥不仅难以推动粮食等农作物增产,反而破坏了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同时导致大面积水体的富营养化。而大量焚烧秸秆又烧掉了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失去了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科学适量施肥,大力发展秸秆还田,补充土壤营养,优化农田生态环境已是当务之急。
1.2 农药的影响 安庆市农药年使用商品量达到9 900t左右。由于农药施药机械、施药技术和施药观念落后,乱用、滥用农药现象严重。据调查,农药利用率只有30%,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和人畜中毒,而且影响防治效果、增加生产成本、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
1.3 规模养殖的影响 近年来,安庆市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已经达到120多家,每年排放的污水及粪便总量超过
1 400万t。这些粪便倒入河流或渗入浅层地下水后,大量消耗氧气,破坏了水体生态环境,从而产生严重的“有机污染”。另外,大量使用饲料添加剂,通过畜禽粪便造成土壤污染。
2 安庆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设想
2.1 基本思路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特色产品和优势来占领市场;以资源为依托进行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对土地、水、生物进行有效保护。同时,以先进科技和成果为支撑,加强对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发展专业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提高农民抵抗风险能力,全面推进全市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
2.2 基本途径 一是尽可能能减少化学投入品的投入,通过增加自然肥料防止施肥过量,维护生态平衡、维护生态链的自然连接,达到保护生态的目的。二是走现代集约化道路。依靠生物技术提高土地产出率,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集约农业。三是制定一整套扶持政策,对实施生态耕种的农场和种植大户进行补贴,刺激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四是发展多功能生态农业。
2.3 基本设想
2.3.1 大别山区 安庆市的大别山区包括岳西、太湖、潜山、宿松、桐城市的黄甲等地,这些地方过去经常毁林开荒、乱砍滥伐,造成水土严重流失,泥石流现象多发。这些地区是安庆贫困人口集中区域。由于山多田少,可以采取以下发展模式。一是以发展名、优、稀、特农产品为主体,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茶叶、高山蔬菜等特色高附加值农业,在提高产品档次、提高资源利用率上下功夫。二是探索与林业协调发展的生态立体农业。以山腰种植果树、圈(栏)舍养殖畜禽、池塘养鱼、水面养鸭鹅等种养殖方式,立体布局,循环发展,达到土地利用率、投入产出率、劳动生产率、环境生态保护的最优化。三是发展生态旅游业。用生态概念包装旅游资源,将生态观念和农耕文化融入旅游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用生态的观念塑造人文景观,使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成支柱产业。围绕天柱山、花亭湖、司空山等打好生态牌。四是发展适度规模的生态种养大户和专业协会(合作社),发挥生态农业的规模效益和社会影响。
2.3.2 沿江平原区 包括枞阳县沿江地区、迎江区、大观区、望江县、宿松县等地,地貌以冲积平原为主,水网、圩区、岗地交织,湖泊星罗棋布,城镇密集,交通便捷,经济发达,土地利用率高,是重要的农业产区,宜采用发展粮食和经济作物并驾齐驱。一是加快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速农业科技向生产力转化,发挥科技在生态农业发展中提质增效作用。二是积极推广“猪—沼—粮、菜、果、鱼”和“稻田立体养殖”等生态农业模式,遏制“三废”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三是以稻棉、蔬菜等粮经作物种植和畜牧水产养殖为基础,保持种植业平衡发展、促进养殖业快速发展,建设投入合理的高产稳产低耗的农田生态系统和农牧农水结合的良性循环农业经济系统。四是发挥人才、资金、技术和招商平台优势,加强农业技术投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拉长产业链,发挥农业的比较优势。
2.3.3 丘陵地区 包括枞阳县、桐城市、怀宁县等,是耕作区,人多地少、中低产田比重大、部分流域水系污染严重,这些地方生态农业发展宜采取以下模式:一是强化生态农业产业化基础建设,把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扩大稻田养鱼、立体种养等技术。二是在现有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基础上,合力推动从生产模式到生活模式全程生态化,提高农村环境质量。三是推进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搞好生态农产品与大中城市集贸市场的有机对接,以生态、环保、优质农产品的市场效应带动生态农业大发展。四是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如休闲垂钓、草莓采摘、桃花观赏、水果采摘等。
3 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3.1 严格控制农业投入品数量 扩大测土配方肥的施用面积,将配方肥拓展到所有农作物,充分发挥配方肥在化肥减量、农田减污方面的作用。加大商品有机肥的补贴推广,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减少化肥施用量。加强缓释肥的推广。缓释肥通过减缓肥料养分特别是氮素的释放速度,可将氮素利用率提高到60%以上,从而减少传统施肥造成的氮素流失。遵循“源头控制、防重于治、综合调控”的生态植保理念,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实施农药减施工程。加强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严格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减少用药频次。加快病虫害统防统治步伐,提高农药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2 大力推广健康水产养殖模式 要把维护渔业生态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加大现代渔业投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生态渔业发展道路。对大水面,要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合理、统筹兼顾”的发展思路,该退的围网区坚决退出,变“大养蟹”为“养大蟹”。同时要集约要素、园区化发展,做大、做强水产产业。
3.3 加强畜禽养殖场(小区)的污染治理 以沼气工程为纽带,实行种养结合,发展循环农业,是解决大中型养殖场污染的重要途径。将养殖场冲洗的污水通过沼气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既是解决养殖场污染的根本措施,又能为农作物提供优质有机肥料。推进畜禽粪污无害化、资源化利用,也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走持续发展之路的有效途径。
【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推荐阅读:
我国主要环境问题10-26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分析07-20
新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09-20
读后感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08-31
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09-12
【地理】湘教版必修2 第四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案)09-13
热带雨林的主要生态特征09-26
环境生态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