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管理(精选8篇)
兽医管理 篇1
兽医保健工作在畜牧生产中占一定主导地位,牛群的保健包括对传染病,内外寄生虫及普通病的预防和治疗。牧场奶牛保健工作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为了加强兽医管理工作,结合本牧场实际情况,参照《奶牛饲养技术规范》制定本规章制度:
1. 兽医保健工作由生产部门经理负责组织协调和实施。
2. 兽医保健工作范围从病历卡的建立到疾病治疗全过程与预防的相关工作。参与生产管理及对员工进行技术指导
3.药品计划采购使用贮存管理制度
3.1 计划:由生产部经理每月底根据奶牛发病规律计划下月药品采购申请单上报,由仓管员根据仓库库存情况填写物资采购申请单经生产副总签字后采购。由公司采购人员负责。
3.2 领用:由生产部经理按照物资出仓有关手续办理药品出仓,按药品种类贮存对剧毒品和激素类药品,要有专门药柜,专人负责。急救药品堆放在方便使用位置。兽医根据处方领用药品做好记录。剧毒药品和激素类药品领用必经主管签字后方可投入使用。
3.3 贮存:按药品品种用途进行分类堆放。
4.器械管理
4.1普通器械管理责任到人。每人设立器械领用清单,以旧换新,如有遗失照价赔偿。
4.2手术器械由技术副场长负责保管。
4.3各种器械要做到进、出库登记工作,做到帐物相符。谁负责谁承担。
4.4如需补充器械由技术副场长申请。场长签字后方可采购。
5.兽医临床主要工作
5.1兽医要加强与生产主管及员工的联系。每潮次必须巡栏一次,观察牛只神态、采食等。如有异常及时诊疗。
5.2犊牛出生后一周内建病历卡每天发病牛只必须填写发病台帐及疾病统计日报表和日药耗表填写病历卡,病历卡必须及时完成。病历卡应规范记载病史及用药情况,一旦病牛痊愈或停止治疗时病历卡归还原处,对于淘汰及死亡牛只,将病史卡应于淘汰及死亡报告单同时归档妥善保管。
5.3每月一次SMT检测,并做好记录,如“++”的乳区隔二天重第一文库网新检测。如比例超过正常乳区12%。应及时与生产主管共同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对“+++”的乳区要进行治疗
5.4奶牛停奶前必须进行SMT检测。对于 “+++”以上的乳区需进行治疗痊愈后才可进行干奶,并做好记录,如治疗一个疗程未见好转的强行干奶并注意观察乳房变化。
5.5修蹄员必须每天全群巡视一次。早发现早治疗。每出产房牛只必须整蹄,全群每年必须普查二次。
5.6兽医对预产后不良牛只应提前填写淘汰审批表,并对治疗过程应用文字详细说明。
5.7做好器械消毒工作做到无菌操作。
5.8技术副场长每月必须做好奶牛疾病统计月报表工作,并用文字做简单说明。对重大病情检疫和免疫应在当月发病台帐记录,记录清楚,以便统计和核查。
5.9兽医对全场防疫起管理和指导作用。包括消毒范围、药物浓度、员工体检制度、灭蝇、灭蚊工作、门口消毒池药物浓度、外来家畜检疫、隔离等工作。
5.10所有保健工作记录工作要准确明了,便于统计分析,及时妥善保管或上报相关部门。
5.11做好交接班工作填写好接班记录本。
6. 各岗位兽医具体职责及管理条例
6.1 产房兽医
产房兽医必须熟知产房工作制度,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全权负责产房各项工作,做好牛只围产期观察、接产、挤奶、卫生及疾病防治工作,牛只调动,产犊记录等各项工作。
6.1.1 对调入产房牛只进行健康检查。包括四肢、乳房、膘情评定工作,建立病历卡,并将病历卡调入产房;
6.1.2 根据产房特点进行分群。分待产牛定位、新产牛定位及机器挤奶牛定位、有抗、无抗牛只定位
6.1.3 做好产犊记录工作。包括母牛号、产犊日期、犊别、接产员、排胎情况、开奶、副乳头。认真填写恶露状况表。对软产道损伤、胎衣滞留、恶露严重牛只要加强产科疾病治疗防止二次及交叉感染;
6.1.4 加强产房卫生工作,严格消毒制度。每潮次必须消毒。
6.1.5 每日必须巡视临产前1周牛及产后1―2 周新产牛。监察、诊断和冶疗牛只的临产时神态、胎衣恶露、乳房和代谢等前期征候,并及时采取措施,对产后三日内牛只,每日必须测体温一次并记录于病历卡;
6.1.6出产房遵守无病牛原则。做好新产牛只的子宫,产道,肢蹄的普检。转群时做好恶露状况表和病史的.移交,认真填写转群通知;
6.1.7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加强病牛护理工作;做好有抗牛只标识;
6.1.8做好产房办公室的卫生工作以及器械消毒,保管,以备随时可用。
6.2病栏兽医
6.2.1因病转群到康复牛舍治疗的牛只要组织会诊,对重大病例要有治疗方案及护理方案;
6.2.2对牛舍牛只每潮不少于2次巡视,及时发现病牛,及时诊治;
6.2.3做好病史卡记录以及卫生消毒工作,严格按规范操作;
6.2.4做好干奶工作,按干奶要求进行干奶,干奶后立即将干奶牛调往干奶牛舍,并认真填写调牛通知单;
6.2.5协助技术场长搞好牧场管理工作。
6.3挤奶台兽医
6.3.1负责全群牛乳房炎诊治工作。监督挤奶台挤奶员操作规范,把好牛奶质量关,以及上台异常牛观察。
6.3.2做好每月一次SMT检测。并做好统计工作。对“+++”牛只隔2天检测,结果相同牛只必须进行观察治疗;
6.3.3对需手工挤奶的牛只做好交接手续,及时移交病史卡,认真填写转群通知单;
6.4修蹄工
6.4.1负责全场牛只的肢蹄普检及蹄病诊治工作;
6.4.2加强巡栏工作。特别在挤奶台的观察,及时发现,及时诊治,对于需转群应及时转群,并及时通知各岗位兽医配合诊疗;
6.4.3协调好各部门工作,做好蹄病牛调动记录。
7.技术副场长负责全场的兽医保健工作及产房后备牛舍疾病的预防工作。
8.汇报制度
8.1各级兽医对本岗位工作,每星期一向技术副场长汇报。重大情况随时汇报。
8.2兽医主管定期把兽医工作向技术场长汇报
兽医管理 篇2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乡村兽医, 是指尚未取得执业兽医资格, 经登记在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的人员。
第四条农业部主管全国乡村兽医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乡村兽医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乡村兽医监督执法工作。
第五条国家鼓励符合条件的乡村兽医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 鼓励取得执业兽医资格的人员到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
第六条国家实行乡村兽医登记制度。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可以向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申请乡村兽医登记:
(一) 取得中等以上兽医、畜牧 (畜牧兽医) 、中兽医 (民族兽医) 或水产养殖专业学历的;
(二) 取得中级以上动物疫病防治员、水生动物病害防治员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的;
(三) 在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连续5年以上的;
(四) 经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培训合格的。第七条申请乡村兽医登记的, 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 乡村兽医登记申请表;
(二) 学历证明、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培训合格证书或者乡镇畜牧兽医站出具的从业年限证明;
(三) 申请人身份证明和复印件。
第八条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审核合格的, 予以登记, 并颁发乡村兽医登记证;不合格的, 书面通知申请人, 并说明理由。
乡村兽医登记证应当载明乡村兽医姓名、从业区域、有效期等事项。
乡村兽医登记证有效期五年, 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的, 应当在有效期届满三个月前申请续展。第九条乡村兽医登记证格式由农业部规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统一印制。
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办理乡村兽医登记, 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第十条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将登记的乡村兽医名单逐级汇总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乡村兽医只能在本乡镇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 不得在城区从业。
第十二条乡村兽医在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的, 应当有固定的从业场所和必要的兽医器械。
第十三条乡村兽医应当按照《兽药管理条例》和农业部的规定使用兽药, 并如实记录用药情况。
第十四条乡村兽医在动物诊疗服务活动中, 应当按照规定处理使用过的兽医器械和医疗废弃物。
第十五条乡村兽医在动物诊疗服务活动中发现动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 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立即报告, 并采取隔离等控制措施, 防止动物疫情扩散。
乡村兽医在动物诊疗服务活动中发现动物患有或者疑似患有国家规定应当扑杀的疫病时, 不得擅自进行治疗。
第十六条发生突发动物疫情时, 乡村兽医应当参加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组织的预防、控制和扑灭工作, 不得拒绝和阻碍。
第十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制定乡村兽医培训规划, 保证乡村兽医至少每两年接受一次培训。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培训规划制定本地区乡村兽医培训计划。
第十八条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和乡 (镇) 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 优先确定乡村兽医作为村级动物防疫员。
第十九条乡村兽医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给予警告, 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情节严重的, 由原登记机关收回、注销乡村兽医登记证:
(一) 不按照规定区域从业的;
(二) 不按照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的要求参加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扑灭活动的。
第二十条乡村兽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原登记机关应当收回、注销乡村兽医登记证:
(一) 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踪的;
(二) 中止兽医服务活动满二年的。
第二十一条乡村兽医在动物诊疗服务活动中, 违法使用兽药的, 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二条从事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的乡村兽医由县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办法的规定进行登记和监管。
乡村兽医管理办法 篇3
第一条为了加强乡村兽医从业管理,提高乡村兽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保障乡村兽医合法权益,保护动物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乡村兽医在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的,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乡村兽医,是指尚未取得执业兽医资格,经登记在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的人员。
第四条农业部主管全国乡村兽医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乡村兽医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乡村兽医监督执法工作。
第五条国家鼓励符合条件的乡村兽医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鼓励取得执业兽医资格的人员到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
第六条国家实行乡村兽医登记制度。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向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申请乡村兽医登记:
(一)取得中等以上兽医、畜牧(畜牧兽医)、中兽医(民族兽医)或水产养殖专业学历的;
(二)取得中级以上动物疫病防治员、水生动物病害防治员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的;
(三)在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连续5年以上的;
(四)经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培训合格的。
第七条申请乡村兽医登记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乡村兽医登记申请表;
(二)学历证明、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培训合格证书或者乡镇畜牧兽医站出具的从业年限证明;
(三)申请人身份证明和复印件。
第八条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审核合格的,予以登记,并颁发乡村兽医登记证;不合格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乡村兽医登记证应当载明乡村兽医姓名、从业区域、有效期等事项。
乡村兽医登记证有效期5年,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3个月前申请续展。
第九条乡村兽医登记证格式由农业部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统一印制。
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办理乡村兽医登记,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第十条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将登记的乡村兽医名单逐级汇总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乡村兽医只能在本乡镇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不得在城区从业。
第十二条乡村兽医在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的,应当有固定的从业场所和必要的兽医器械。
第十三条乡村兽医应当按照《兽药管理条例》和农业部的规定使用兽药,并如实记录用药情况。
第十四条乡村兽医在动物诊疗服务活动中,应当按照规定处理使用过的兽医器械和医疗废弃物。
第十五条乡村兽医在动物诊疗服务活动中发现动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立即报告,并采取隔离等控制措施,防止动物疫情扩散。
乡村兽医在动物诊疗服务活动中发现动物患有或者疑似患有国家规定应当扑杀的疫病时,不得擅自进行治疗。
第十六条发生突发动物疫情时,乡村兽医应当参加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组织的预防、控制和扑灭工作,不得拒绝和阻碍。
第十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制定乡村兽医培训规划,保证乡村兽医至少每两年接受一次培训。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培训规划制定本地区乡村兽医培训计划。
第十八条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优先确定乡村兽医作为村级动物防疫员。
第十九条乡村兽医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给予警告,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情节严重的,由原登记机关收回、注销乡村兽医登记证:
(一)不按照规定区域从业的;
(二)不按照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的要求参加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扑灭活动的。
第二十条乡村兽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原登记机关应当收回、注销乡村兽医登记证:
(一)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踪的;
(二)中止兽医服务活动满2年的。
第二十一条乡村兽医在动物诊疗服务活动中,违法使用兽药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二条从事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的乡村兽医由县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办法的规定进行登记和监管。
县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登记的从事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的乡村兽医信息汇总通报同级兽医主管部门。
兽医实验室管理制度 篇4
1、主任岗位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法令、法规、政策,领导全体职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负责实验室的行政、业务管理工作。
(3)运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掌握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
(4)负责组织开展本实验室的科研工作。
(5)负责审批和抽检检验报告,考核各类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对本实验室发布的检验结果负法律责任。
2、副主任岗位职责
(1)在主任领导下,组织实施全所工作,协助主任抓好各项工作。
(2)协助负责实验室的行政、业务管理工作。
(3)不断修订、完善本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组织落实。(4)协助负责本实验室发展的计划、工作总结等项工作。(5)负责各室的协调工作。(6)完成主任交办的其它任务。
3、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
(1)协助主任编制业务技术发展规划、工作计划。
(2)负责本实验室技术管理工作,组织研究解决检验工作中的技术问题。
(3)负责审定检验操作规程和检验记录表格。(4)签发检验报告。
(5)负责制定业务培训计划与实施,提高实验室检验技术水平。
4、质量负责人岗位职责
(1)负责检验质量的监督与检查工作,对本实验室检测质量工作全面负责。
(2)对检验人员的检验质量、检测设备仪器的使用、维护、保养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审核检验报告。
(4)组织处理动物疫病诊断方法的投诉、检验结果的异议。(5)组织中心检测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5、实验室检验人员岗位职责
(1)在中心主任的领导下,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努力完成各项任务。
(2)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动物疫病诊断、检验标准规定的方法检验,注意观察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及时做好记录,不得抄写和追记。做到记录原始真实、计算正确、字迹清晰、书写工整,并对各项检验结果及结论负责。
(3)熟练掌握各种疫病的检验方法,熟练使用仪器设备,做相应实验时,应在指定区域内进行,并注意安全操作,严防差错和事故发生。
(4)爱护仪器设备,使用前要进行校检,使用后要进行登记,不使用未经鉴定和不合格的仪器,并做好仪器的清洁及保养工作。
(5)复核人员复核检验记录时,要注意样品名称、规格、批号检验目的与委托书(检验卡)是否一致,是否遗漏;记录是否完整,计算是否有误,全部检验结果与报告结论是否相符。
(6)积极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7)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守则,不受贿,不徇私枉法。
6、样品管理员岗位职责(1)负责样品接收和保管工作。
(2)负责样品保管环境条件符合有关规定,保证样品的原始质量状况。
(3)负责检余样品的保管、回收、处理工作,做好记录。(4)做好样品资料档案保管工作。(5)负责通知检验收费。
(6)完成主任交办的其他检验工作。
7、仪器设备、计量监督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编制仪器设备、计量器具鉴定计划并组织实施,及时贴上合格、准用、停用证。
(2)负责仪器设备的验收、技术档案的填写、在用仪器的日常保养、故障排除等。
(3)完成主任交办的其他检验工作。
8、药品、器械、毒品、危险品保管员岗位职责
(1)负责药品、器械、毒品、危险品的入库、登记、保管。(2)负责药品、器械、毒品、危险品的领用和发放。(3)编写药品、器械、毒品、危险品的购臵计划。(4)负责药品、器械、毒品、危险品的安全。(5)完成主任交办其他检验工作。
9、技术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负责收集、保管有关诊断、检验工作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文件等资料。
(2)负责受检样品技术资料、原始记录、检验报告、仪器档案的建档、管理。
(3)负责档案资料的借阅、查询、处理;(4)负责档案室的安全保密。(5)完成主任交办的其他任务。
10、实验室安全管理员岗位职责
(1)按照有关规定,对实验室水、电、气进行日常检查。(2)负责实验室的安全检查工作,发现不安全的苗头及时解决或向有关部门汇报,避免影响检测工作。
二、实验室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1、原始记录是动物疫病诊断检测工作各环节结果的真实记录,必须做到准确、完整。
2、原始记录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填写。
3、各环节诊断检测工作结束后,要认真、如实填写原始记录。填写要做到内容详细、项目齐全、格式规范。实事求是,要有检测人员的亲笔签字。
4、原始记录由实验室技术负责人核对,不仅要对检测结果核对,也要对结果的真实性核对。
5、检测工作结束后,工作人员要以原始记录为依据进行汇总并形成实验室检测报告。
6、原始记录、检测报告必须由专人负责存档、保管,不准作为个人资料私自保存,更不准私自外借(传)。
7、原始记录、检测结果等不允许无关人员和无关单位随意查阅,如确实需要,由领导审批。
8、原始记录、检测结果等每年整理一次,归档保存,保存期应不少于两年。
三、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为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规范使用操作,合理利用,特制 定本制度。
1、各级实验室应建立《仪器设备保养登记卡》,其内容包括;设备名称、制造商、型号、产地、售价、购买日期、保修截止日期、提供零部件和维修保养单位、电话、传真、要求维护项目、使用地点、仪器保管人员等。每物一卡,长期保存。
2、仪器设备的使用和保管要实行“三定制度”,即定位(固定放臵位臵)、定人(固定管理人员)、定规(操作规范)。
3、使用、保管有关仪器设备的人员,须熟练掌握有关仪器设备的操作程序和保养要求,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4、设立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登记簿。每次用毕,使用人员须登记仪器使用情况。
5、各种仪器设备须定期维护、校正,不能超负荷运行,有封印或标记的不可调部分不得擅自调动。
6、仪器设备故障时应立即组织维修,并填写《设备维修单》。所有维修情况均应有记录,凡属影响性能故障,在修复后应重新校正或检定仪器。
四、药品试剂管理制度
为加强实验室药品试剂的管理,规范使用和保存,制定本制度。本制度所指药品试剂为实验室诊断、检测过程中使用的所有生物和化学试剂与制剂。
1、实验室购进的试剂须为有关部门注册、批准生产的产品。
2、所有购迸、领用的试剂须登记造册,其内容包括,名称(商品名、化学名、英文名及分子式)、规格、数(重)量、质量等级、有效期、购买/领取人、存放地点、供货单位名称联系电话等。
3、所有试剂必须妥善保管。化学试剂应保存于干燥、避光、阴凉处并远离火源;生物制剂按其特定要求存放;易燃易爆药品、氧化剂、腐蚀性药品须分别存放,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及灭火器。
4、危险物品的管理:易燃、易爆、腐蚀性、放射性药(物)及剧毒药品均属危险物品,必须由专人专库专帐保管,经批准后万可出入库。
5、危险物品必须贴有完整清晰的警示标志,严防误用。
6、危险物品的存放保管要按其理化性质采取相应的安全操作,严密封固。
7、危险物品的领用须填领用单,领取后末用或用后剩余的未经污染的危险物品应注明数量及时退回库房,使用后的有毒残液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8、试剂须由专人保管。保管人员要定期核查,对过期、潮解、变质的试剂要及时清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9、对贴有有毒有害标记的化学和生物试剂,在搬运和使用过程中要配备防护用品,做好个人防护。
五、病料采集、保存及运输制度
1、采集前应准备好经消毒的器械和容器。
2、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在解剖前,必须做血液涂片,染色镜检,排除炭疽后方能解剖取样。
3、病料的采取,须于动物死后6小时以内进行,如果时间过长,由于肠道微生物的侵入,使尸体易于腐败,不利于病原微生物的检出。
4、采样时必须做到无菌操作,采集有病变的脏器和组织,应尽早送检。
5、为了提高病原微生物的阳性分离率,采取的病料要尽可能齐全,除了内脏、淋巴结和局部病变组织外,还应采取脑组织。
6、天气炎热或不能马上送检的用作细菌检验的材料,可用30%甘油缓冲盐水保存;作病毒检验的材料,可用50%甘油缓冲盐水保存,并要求低温保存传递。
7、盛载病料的容器在装病料后应加盖并用胶布或蜡密封,在容器外壁贴上标签,注明病料的名称、采取日期。
8、认真填好病料送检单。送检单上应详细记录病料的来源、时间、地点、畜主、送检单位、发病动物的流行病学、症状、病理变化等情况。
9、在解剖采样过程中必须穿戴工作服和手套,注意个人卫生防护。
10、病料采集后要及时对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被污染的场地要
进行彻底消毒。
11、病料严格密封运送,避免泄漏。如病料能在采后24小时内送抵实验室,可放在4℃左右的容器中运送;24小时内不能送抵实验室,须在冷冻条件运送。
六、实验室工作制度
1、实验室设更衣室(间),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必须更换工作服、鞋、帽,必要时戴防护面罩、手套。
2、工作人员工作服等防护性用品要保持清洁整齐。
3、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需经批准,并遵守实验室有关规定。
4、讲究个人卫生,在实验室内禁止会客、吸烟、饮食、随地吐痰等。
5、实验室仪器设备、玻璃器材、药品等应摆放整齐,布局合理,保持洁净;经常清理消毒培养箱、冰箱等,并及时消毒处理使用过的培养基、试管及其它物品,防止腐败变质。
6、实验完毕及时消毒处理使用过的实验用品,清洗、包装、消毒后备用。
7、定期全面保洁,保持办公区、实验区等公共场所卫生。
8、工作人员人员须经实验技能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七、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1、指定专人负责实验室安全工作。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各种危险品的性质、使用要求及各种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培训及有关中毒、受伤急救措施的培训,做好个人防护。
2、实验室要保持实验台面、地面、各种仪器设备的干净、整洁。禁止在实验室内大声喧哗、吸烟、饮食。实验操作时须穿戴工作衣、帽、手套。
3、无菌室、无菌罩、超净工作台应保持清洁,定期做熏蒸消毒处理。每次使用前用紫外灯照射30分钟,使用后用70%的酒精消毒台面,对实验废弃物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4、检测烈性传染病、外来病或新发疫病时,做好个人防护,做好工作记录。用过的工作衣、帽须高压灭菌后方可再次使用。
5、常规实验用过的培养基、试剂、试管、平皿、吸管等实验用品须经有效消毒处理后方可丢弃或清洗。
6、每日上班后检查温箱、冰箱的工作情况,并建档记录温度升降情况。下班前检查水、电、气、门、窗,确保安全。发现隐患,及时报告主管领导。
7、在存放操作毒种、菌种、病料的设备上和可能对工作人员健康造成危害的地方加贴危害标记和安全提示语。
8、易燃、易爆、剧毒物品应严格按 《药品试剂管理制度》的各项要求执行。
9、实验室应配备适用于各种火灾情况的小型灭火器,所有实验室人员都应熟知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发现火灾及时报警。
八、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一、着装:
1. 进入实验室前要摘除首饰,修剪指甲,以免刺破手套。长发应束在脑后,禁止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
2.在实验室里工作时,要始终穿着实验服,实验室外禁止穿防护服。皮肤受损时应以防水敷料覆盖。
3.当有必要保护眼睛和面部以防实验对象喷溅、或紫外线辐射时,必须要配戴护目镜,面罩(带护目镜的面罩)或其它防护用品。
4. 实验室工作区不允许吃、喝、化妆和操作隐形眼镜,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内的任何地方贮存人用食品及饮料。
5. 实验室防护服不应和日常服饰放在同一柜子。个人物品、服装和化妆品不应放在有规定禁放的和可能发生污染的区域。
二、洗手
1.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际或可能接触了血液、体液或其他污染材料后,即使戴有手套也应立即洗手。
2. 摘除手套后、使用卫生间前后、离开实验室前、进食或吸烟前、接触每一患者前后应例行洗手。
3. 实验室应为过敏或对某些消毒防腐剂中的特殊化合物有其他反应的工作人员提供洗手用的替代品。
4. 洗手池不得用于其他目的。在限制使用洗手池的地点,使用基于乙醇的 “无水”手部清洁产品是可接受的替代方式。
5.当实验过程可能涉及到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有传染性的材料或被感染的动物时,必须要戴上合适的手套,脱手套后必须洗手。
6.实验人员在操作完有感染性的村料或动物后,离开实验室工作区之前必须进行“六步法”洗手。
7.每日工作完毕,所有操作台面、离心机、加样枪、试管架必须擦拭、消毒。
三、操作准则
1.所有样本、培养物均可能有传染性,操作时均应带手套。在认为手套已被污染时应脱掉手套,马上洗净双手,再换一双新手套。
2.不得用戴手套的手触摸自己的眼、鼻子或其他暴露的黏膜或皮肤。不得带手套离开实验室或在实验室来回走动。
3.严格禁止用嘴吸液。实验材料禁止放入嘴里。禁止舔标签。4.所有样本、培养物和废弃物应被假定有传染性,应以安全方式处理和处臵。
5.所有的实验步骤都应尽可能使气溶胶或气雾的形成控制在最小程度。任何使形成气溶胶的危险性上升的操作都必须在生物安全柜里进行。有害气溶胶不得直接排放。
6.应尽可能减少使用利器和尽量使用替代品。包括针头、玻璃、一次性手术刀在内的利器应在使用后立即放在耐扎容器中。尖利物容器应在内容物达到三分之二前臵换。
7.所有溅出事件、意外事故和明显或潜在的暴露于感染性材料,都必须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此类事故的书面材料应存档。
8.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干净,当潜在的危险物溅出或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工作台表面应消毒。
9.所有弃臵的实验室生物样本、培养物和被污染的废弃物在从实验室中取走之前,应使其达到生物学安全。
九、实验室安全操作规定
一、取试剂
1、手应该保持清洁 干爽,瓶盖不准乱放,取过试剂后应立即封闭瓶盖。
2、取固体试剂时,应该用清洁的小勺取用,取强缄试剂后应立即清洗干净小勺。
3、取液体试剂时,取液体试剂的吸管在没有洗干净的情况下不准进入别的液体试剂中。
4、所有配制好的试剂应该有标签并标有配制的时间、日期和配制的比例。
5、配制的试剂应按所需的配制,不要配制太多,以免造成浪费。
二、配制好的试剂的保存
1、易腐蚀的(氢氟酸、氟化钾、氟化铵、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等)等配制好的试剂应放在塑料瓶中。
2、见光易分解(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氯化亚锡、硫酸亚铁铵、氨水、乙醇等)等配制好的试剂放在避光的棕色塑料瓶中。要封闭好。
3、各种有挥发性的试剂应放在通风 干燥 避光的地方保存。
4、有毒的化学试剂应有专人保管。
三、配制试剂时注意事项
1、配制硫酸溶液时应将硫酸缓慢的加入有冷水的耐热玻璃容器中。
2、取各种酸性液体时应注意,不要溅出来,最好是戴防护手套。
3、取高氯酸时不准戴手套操作。
四、安装仪器时的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装配说明或装配图装配。
2、装配玻璃器皿时要小心轻放,往管道里装时要沾涂润滑剂(肥皂水洗涤剂),以免弄伤。
五、使用分析天平时要先校准后再使用。
六、化验室化验人员在当班时要注意安全,在当班时要离开的人员要交代清楚后方能离开。
七、化验室化验人员下班时要检查水 电 气,关好水源,切断电源,关闭氧气后方能离开。
八、化验室应保持清洁 干燥 通风。无关人员不准随便进入。
十、实验纪录、检验报告审核制度
1、检测报告由电脑打印,由相关人员签名;实验记录由中心统一印制,检测人员应严格按规定格式填写,字迹工整、清晰。
2、检测报告由质管室填写,主检人签字,检测数据要与原始记录相一致,填写时不得涂改。
3、原始记录应包括:样品名称、样品编号、检测项目、送检日期、检验日期、审核人员、检验方法、使用仪器设备、及检测环境,如发现原始记录有误需要更正,可将错误文字中划一横线,在横线上方写下纠正文字,并由本人签名。
4、检测完毕,主检人应汇总原始记录,检测报告及有关标准资料经校核人员审查签名,再交质管室填写检验报告,最后经技术负现人终审签发。实行三级审管理制度。检测报告一般在收样后一周内发出,批量检品例外,特殊检品另行预约,食物中毒样品应及时检测,及时报告。
5、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由质管室登记编号,并分类存档三年,检验报告应按规定经有关人员签名后,由中心办公室负责盖章发出,否则所出具的报告没有公正性。
十一、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
1、实验室接收检验样品后认真填写样品登记卡。登记卡上应详细记录样品的来源、时间、地点、畜主、送检单位等情况。保存、发放无误。
2、所有送检样品均应制备副样。副样以原始状态密封保存,并由专人负责保管,启用副样需经相关负责人批准。
3、样品的保存时间:根据样品性质不同,制定不同的样品保存期限。
4、样品的保管须分类、分标、按序、按格有序存放。
5、样品的保管要做到按相应的温度要求存放。
6、样品室要做到器具整洁,定期清理消毒。
7、超过保存(质)期的样品,要及时报批,并由专人进行无害化处理。
8、样品的处理要做好登记。
十二、菌(毒)种管理制度
1、除国家规定可保存菌(毒)种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保留菌(毒)种。
2、菌(毒)种由指定的专人统一登记、保存和管理,按时传代,定期鉴定,并做好详细记录。
3、保存菌(毒)种如发生变异和死亡,应及时提出报告。
4、本单位使用菌(毒)种,须填写出入库单并经主管科室领导批准,保管者要对菌(毒)种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用完后立即销毁,销毁时,应有二人以上参加,并做好登记。
5、对甲类菌(毒)种的移植、使用,必须严格掌握,慎重处理。
6、向外单位索取或发放菌(毒)种,均须按国家有关甲、乙类菌(毒)种的规定手续办理。
8、在工作中分离出的菌(毒)种地方株,按国家规定及时上送;因工作需要、经同意暂时保存的地方株,亦应按上级规定的时间销毁。
十三、实验室剧毒药品管理领取使用制度
一、剧毒品管理必须按照公安部门的管理要求,坚持五双制度。即双人收发、双人记帐、双人双锁、双人运输、双人使用。
二、购买运输不得自行运输,必须由相关资质的运输单位运输。
三、剧毒品的申购、领用要坚持专人审批、专人领用、专人保管。用多少领多少,剩余物品及时入库,做好全过程监控和记录工作。定期检查,做到帐物相符。
四、使用剧毒品的人员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防护眼镜、手套等劳动防护用品;剧毒品使用必须遵守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建立事故应急处理方案和措施。
五、包装容器一律不得出厂,由仓库统一回收,送有资质处理的单位处理。
六、剧毒品应严格管控,发现剧毒品丢失、被盗时,应当立即报告相关部门。仓库钥匙应妥善保管,钥匙遗失应立即上报并及时更换门锁。
十四、实验室废弃物及污染物无害化处理制度
实验室是病毒、细菌、寄生虫和其他致病原集中的重要地方,从事实验室工作的人员自始至终要有防止病原从实验室扩散的良好意识,为此必须遵守以下制度,1、废弃病料、实验动物应根据其危害性不同而采取销毁、高压消毒、煮沸消毒、加消毒药等措施进行无害化处理。
2、采取病料、玻片染色等相关程序所涉及的污水应专用容器或排入专门排污道内进行无害化处理。
3、盛放过病原微生物的器皿及废弃的培养物,应先行消毒,再洗涤。用过的污物和废物必须投入容器集中焚毁,禁止乱放;
4、被病原微生物污染过的样品、物品等应严格高温消毒,以防扩散病原。当发生病原微生物污染屋面、地面、衣服和器械等时应立即采取消毒措施。
5、实验室排污处理系统工作运转正常,处理后排放的污水符合国家要求。
十五、疫情保密制度
1、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保密法令,法规及保密制度。
2、从事疫情测报的人员应接受保守国家机密的教育,加强保密观念,自觉遵守保密制度。
3、疫情发布必须遵守有关规定,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对外宣布疫情。
4、各种动物疫情按病种类别划分,凡是上了密级的疫情,均不得以任何形式擅自泄漏。
5、各种疫情资料要及时归档,不得随意放臵,散失要追究责任。
6、与测报工作无关人员,不得随意查阅动物疫情资料和档案,如工作需要,须经主管领导批准。严禁复制疫情资料。
7、外单位人员查阅、索要、复制档案资科的,须凭单位介绍信和办理批准手续。
8、发生失密,泄密事故,视情况轻重,要对责任人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以至追究刑事责任。
广州市个体兽医管理暂行办法 篇5
【发布文号】穗府办[1987]76号 【发布日期】1987-07-02 【生效日期】1987-07-0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广州市个体兽医管理暂行办法
(穗府办(1987)76号一九八七年七月二日)
第一条 第一条 为加强对个体兽医的管理,促进畜牧业发展,依照国务院颁布的《家畜家禽防段条例》和农牧渔业部颁发的《家畜家禽防段条例实施细则》,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范围为个体兽医(含个体兽医联合体)和个体畜禽阉割者。
第三条 第三条 个体兽医和个体畜禽阉割者的业务主管部门是市、区、县畜牧部门。乡、镇畜牧兽医站负责管理和业务技术指导。
第四条 第四条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开业:
(一)持有从事兽医实践二年以上的单位证明,经广州市畜牧总公司统一进行的理论考试及格证明,个体兽医主管机关发给的兽医技术操作合格证明的。
(二)持有畜牧兽医中专以上学历或具有助理兽医师以上职称证明,个体兽医主管机关发给的兽医技术操作合格证明的。
(三)持有乡镇畜牧兽医站发给的禽畜阉割许可证明的。
第五条 第五条 下列人员不得开业:
(一)未经单位同意,擅自离职的国家(含集体所有制单位)畜牧兽医机构的工作人员;
(二)不服从国家分配,毕业未满五年的大、中专毕业生;
(三)未满服刑期或被剥夺政治权利者;
(四)医德不良或不宜从事兽医工作者。
第六条 第六条 凡开业须持本人正式户口薄及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有关证明,到当地畜牧部门领取个体兽医或畜禽阉割开业证明书,方可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开业。
第七条 第七条 个体兽医和禽畜禽阉割者,必须按核准的业务范围执行,并出示开业证明书和营业执照。
第八条 第八条 遗失开业证明书须在一个月内登报声明作废并向发证部门申请补发新证;若事后又找回原证,应即缴销。
开业证明书不得伪造、转借和涂改。
需停业或更改执业地址的,应提前十五天向发证部门缴销开业证明书或作变更登记。
若开业者死亡,其亲属应在一个月内向发证部门缴销开业证明书。
第九条 第九条 开业者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收费。收费标准由广州市畜牧部门拟定、广州市物价部门审批。
第十条 第十条 开业者应每月向畜牧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各按收益金额的百分之零点五计缴管理费。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原属集体所有制单位人员,退休后从事此业者,应向原单位缴纳退休基金(最高不超过本人退休金的百分之八十)。否则原单位可以停发退休金。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个体兽医必须认真履行当地畜牧兽医站安排的畜禽防疫卫生宣传和突击性防疫医疗抢救的义务,并建立和健全处方等诊疗工作制度。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开业者在诊治畜禽疾病中发现或怀疑是传染病时,应采取隔离消毒措施,并及时报告当地兽医防疫部门。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凡有下列规定之一者,由主管部门分别给予经济处罚;触犯刑律的,由当地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一)对出诊不带开业证明书的罚款五元;
(二)对不按时换发或缴销开业证明书的,每逾期一天罚款一元;
(三)对不依时缴纳管理费的,每逾期一天加收滞纳金二元;
(四)对不及时报告疫情、病疗疫治流行或不履行第十二条所规定的义务而造疗损失的,罚款三百元至二千元;
(五)对无证从事兽医和畜禽阉割者,除没收其非法所得外,并处以罚款一百元至五百元。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凡对处罚不服者,可在接到处罚通知第二天起十五天内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诉或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否则,对拒缴罚款者,执罚部门可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罚没款应全额上缴地方财政。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广州市畜牧总公司解释。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过去本市颁布的有关规定如与本办法有抵触的,执行本办法。
兽医实验室信息化管理论文 篇6
兽医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兽医实验室管理的自身特点,兽医实验室存在采样困难,样品保存困难,实验研究定量分析较难等特点,兽医实验室人员经常外出采样,实验信息分散性,不利于实验室管理的高效运行。使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兽医实验室,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兽医实验室管理过程中,随时产生大量数据,包括样品信息、实验结果、仪器记录等,以往使用手工进行统计和记录,不利于实验人员操作,容易产生错误,使用计算机自动记录和管理,可以大大缩短实验人员记录时间,同时,提高了实验结果记录的准确性。在兽医实验室工作中,即时进行的实验记录是保障实验正确进行和实验对比分析的重要手段,然而使用传统的纸质记录,给实验操作带来不便,也为实验室生物安全带来风险,设想当兽医实验进行中,操作细菌和病毒时,频繁的进行实验记录,会为实验记录介质带来传播病原微生物的风险,使用LIMS系统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通过实验室专用计算机登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录入实验过程记录和实验结果,同时,还可以查阅实验方法标准,待办任务,实时接收到实验室信息系统的操作提示,所有数据通过局域网传递,避免了危害性生物因子溢出的风险。在兽医实验室管理中,还存在实验管理要素相互衔接的问题,例如一份样品需要进行多项实验,样品量是否满足,实验室试剂、耗材如何合理分配,不同实验项目时间长短如何合理安排,实验仪器设备如何配备等,这些方面都可以通过实验室管理系统快速解决。使用LIMS与仪器设备相连,实验人员可以不必始终守在仪器旁进行实验,可以远程控制仪器设备,读取实验结果,当仪器设备出现意外情况是,系统自动报警,提高了实验效率。实验室管理系统与监控装置相连,可以远程监控实验室温度、湿度、压力等环境条件,为实验室维护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执业兽医管理办法 篇7
第一条为了规范执业兽医执业行为, 提高执业兽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保障执业兽医合法权益, 保护动物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动物诊疗和动物保健活动的兽医人员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执业兽医, 包括执业兽医师和执业助理兽医师。
第四条农业部主管全国执业兽医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执业兽医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执业兽医的监督执法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对在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执业兽医,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六条执业兽医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按照有关动物防疫、动物诊疗和兽药管理等法律、行政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 依法执业。
执业兽医应当定期参加兽医专业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教育培训, 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第七条执业兽医依法履行职责, 其权益受法律保护。
鼓励成立兽医行业协会, 实行行业自律, 规范从业行为, 提高服务水平。
第二章资格考试
第八条国家实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由农业部组织, 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考试。
第九条具有兽医、畜牧兽医、中兽医 (民族兽医) 或者水产养殖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人员, 可以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
第十条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内容包括兽医综合知识和临床技能两部分。
第十一条农业部组织成立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委员会。考试委员会负责审定考试科目、考试大纲、考试试题, 对考试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和确定合格标准。
第十二条农业部执业兽医管理办公室承担考试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负责拟订考试科目、编写考试大纲、建立考试题库、组织考试命题, 并提出考试合格标准建议等。
第十三条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成绩符合执业兽医师标准的, 取得执业兽医师资格证书;符合执业助理兽医师资格标准的, 取得执业助理兽医师资格证书。
执业兽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助理兽医师资格证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颁发。
第三章执业注册和备案
第十四条取得执业兽医师资格证书, 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 应当向注册机关申请兽医执业注册;取得执业助理兽医师资格证书, 从事动物诊疗辅助活动的, 应当向注册机关备案。
第十五条申请兽医执业注册或者备案的, 应当向注册机关提交下列材料:
(一) 注册申请表或者备案表;
(二) 执业兽医资格证书及其复印件;
(三) 医疗机构出具的6个月内的健康体检证明;
(四) 身份证明原件及其复印件;
(五) 动物诊疗机构聘用证明及其复印件;申请人是动物诊疗机构法定代表人 (负责人) 的, 提供动物诊疗许可证复印件。
第十六条注册机关收到执业兽医师注册申请后, 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材料的审核。经审核合格的, 发给兽医师执业证书;不合格的, 书面通知申请人, 并说明理由。
注册机关收到执业助理兽医师备案材料后, 应当及时对备案材料进行审查, 材料齐全、真实的, 应当发给助理兽医师执业证书。
第十七条兽医师执业证书和助理兽医师执业证书应当载明姓名、执业范围、受聘动物诊疗机构名称等事项。
兽医师执业证书和助理兽医师执业证书的格式由农业部规定,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统一印制。
第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不予发放兽医师执业证书或者助理兽医师执业证书:
(一) 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二) 被吊销兽医师执业证书或者助理兽医师执业证书不满2年的;
(三) 患有国家规定不得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的。
第十九条执业兽医变更受聘的动物诊疗机构的, 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重新办理注册或者备案手续。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将注册和备案的执业兽医名单逐级汇总报农业部。
第四章执业活动管理
第二十一条执业兽医不得同时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动物诊疗机构执业, 但动物诊疗机构间的会诊、支援、应邀出诊、急救除外。
第二十二条执业兽医师可以从事动物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开具处方、填写诊断书、出具有关证明文件等活动。
第二十三条执业助理兽医师在执业兽医师指导下协助开展兽医执业活动, 但不得开具处方、填写诊断书、出具有关证明文件。
第二十四条兽医、畜牧兽医、中兽医 (民族兽医) 、水产养殖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执业兽医师指导下进行专业实习。
第二十五条经注册和备案专门从事水生动物疫病诊疗的执业兽医师和执业助理兽医师, 不得从事其他动物疫病诊疗。
第二十六条执业兽医在执业活动中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 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管理规定;
(二) 按照技术操作规范从事动物诊疗和动物诊疗辅助活动;
(三) 遵守职业道德, 履行兽医职责;
(四) 爱护动物, 宣传动物保健知识和动物福利。
第二十七条执业兽医师应当使用规范的处方笺、病历册, 并在处方笺、病历册上签名。未经亲自诊断、治疗, 不得开具处方药、填写诊断书、出具有关证明文件。
执业兽医师不得伪造诊断结果, 出具虚假证明文件。
第二十八条执业兽医在动物诊疗活动中发现动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 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者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并采取隔离等控制措施, 防止动物疫情扩散。
执业兽医在动物诊疗活动中发现动物患有或者疑似患有国家规定应当扑杀的疫病时, 不得擅自进行治疗。
第二十九条执业兽医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合理用药, 不得使用假劣兽药和农业部规定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
执业兽医师发现可能与兽药使用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的, 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十条执业兽医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要求, 参加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活动, 其所在单位不得阻碍、拒绝。
第三十一条执业兽医应当于每年3月底前将上年度兽医执业活动情况向注册机关报告。
第五章罚则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办法规定, 执业兽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八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 并报原注册机关收回、注销兽医师执业证书或者助理兽医师执业证书:
(一) 超出注册机关核定的执业范围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
(二) 变更受聘的动物诊疗机构未重新办理注册或者备案的。
第三十三条使用伪造、变造、受让、租用、借用的兽医师执业证书或者助理兽医师执业证书的,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当依法收缴, 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八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四条执业兽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原注册机关应当收回、注销兽医师执业证书或者助理兽医师执业证书:
(一) 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踪的;
(二) 中止兽医执业活动满2年的;
(三) 被吊销兽医师执业证书或者助理兽医师执业证书的;
(四) 连续2年没有将兽医执业活动情况向注册机关报告, 且拒不改正的;
(五) 出让、出租、出借兽医师执业证书或者助理兽医师执业证书的。
第三十五条执业兽医师在动物诊疗活动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给予警告, 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或者再次出现同类违法行为的, 处1000元以下罚款:
(一) 不使用病历, 或者应当开具处方未开具处方的;
(二) 使用不规范的处方笺、病历册, 或者未在处方笺、病历册上签名的;
(三) 未经亲自诊断、治疗, 开具处方药、填写诊断书、出具有关证明文件的;
(四) 伪造诊断结果, 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
第三十六条执业兽医在动物诊疗活动中, 违法使用兽药的, 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七条注册机关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不依法履行审查和监督管理职责, 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或者徇私舞弊的,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八条本办法施行前, 不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但已取得兽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 可以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
第三十九条本办法施行前, 具有兽医、水产养殖本科以上学历, 从事兽医临床教学或者动物诊疗活动, 并取得高级兽医师、水产养殖高级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具有同等专业技术职称, 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考核合格, 报农业部审核批准后颁发执业兽医师资格证书。
第四十条动物饲养场 (养殖小区) 、实验动物饲育单位、兽药生产企业、动物园等单位聘用的取得执业兽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助理兽医师资格证书的兽医人员, 可以凭聘用合同申请兽医执业注册或者备案, 但不得对外开展兽医执业活动。
第四十一条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 可以决定取得执业助理兽医师资格证书的兽医人员, 依照本办法第三章规定的程序注册后, 在一定期限内可以开具兽医处方笺。
前款期限由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确定, 但不得超过2017年12月31日。
经注册的执业助理兽医师, 注册机关应当在其执业证书上载明“依法注册”字样和期限, 并按执业兽医师进行执业活动管理。
第四十二条乡村兽医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农业部另行规定。
第四十三条外国人和香港、澳门、台湾居民申请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注册和备案的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四十四条本办法所称注册机关, 是指县 (市辖区) 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市辖区未设立兽医主管部门的, 注册机关为上一级兽医主管部门。
兽医管理 篇8
【关键词】兽医诊疗管理;问题;对策;管理体制;技术人员
随着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对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得到明显加强。农业部将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对地方的督促检查力度、争取尽早把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等工作落实到位。并提出建设现代农业基地,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目标。改革开放之后,畜牧部门的主要力量都集中于动物检疫和防疫工作中,动物诊疗所占的比重减小。但是,兽医诊疗工作的工作量却大大增加,同时,兽药的经营权不断扩大,随着所需要的兽医诊疗人员也就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兽医诊疗队伍迅速扩大,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这些人中有畜牧站的在岗人员,有卖兽药的直接从事兽医诊疗工作的人员也有“自学成才”的人,兽医诊疗队伍冗杂,严重影响了兽医诊疗管理水平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养殖业的增长速度。
1.我国兽医诊疗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兽医管理体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使我国在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得到明显加强。农业部将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对地方的督促检查力度,争取尽早把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落实到位。并提出 “建设现代农业基地,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口号。
1.1机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
兽医工作没有统一机构管理,导致管理体制不顺。目前, 我国兽医管理工作分散到多个部门,不能实施统一管理, 职责不清。多头管理,职能重叠,造成管理效率低,资源浪费。如内外检分设、商业部门目前还管理部分屠宰企业屠宰检疫、部分畜产品在流通环节的卫生监督仍由卫生部门管理, 防疫工作难以统一协调, 给防检疫工作也带来很多矛盾和困难, 降低了作效率 管理机构设置混乱,职责不清, 行政效能不能正常发挥。
1.2缺乏专业人才与技术
据统计在我国县乡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28%,36-45岁的占31%,46-60岁的占41%,年龄结构趋于老化。我国一些基层的兽医工作者,很多没有经过专业学校系统培训。而从畜牧专业学校毕业的人员,多数在县级和较大的乡镇工作,由于缺乏进修和技术更新,知识严重老化。目前,乡镇防疫技术力量薄弱,很难承担繁重的疫病防治工作任务,堵、防、检、控等综合措施的落实,缺乏应有的人员和技术支撑。部分在农村的基层工作人员私自把不明来源的疫苗注射到动物的体内,疫苗的质量以及注射的剂量的得不到有效的保障,部分疫苗注射之后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药物长时间在动物内,减弱了动物的免疫机能,给国家计划免疫工作的具体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解决我国兽医诊疗管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2.1加强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建设
根据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职能分开的原则,积极推进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按乡镇或区域设立畜牧兽医站,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承担动物防疫、检疫和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职能。要将原由乡镇畜牧兽医站承担的诊疗服务等经营性业务进行科学界定,并与公益性职能合理分离,使其走向市场。鼓励和引导乡镇畜牧兽医站分流人员创办经营性兽医服务实体。进行兽医登记应该来说是农村兽医管理制度的基础。凡是在农村从事兽医诊疗人员必须到相应主管部门进行兽医人员的登记。只有符合条件的工作人员才能发放登记证,同时要加强对登记信息的管理,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同时加强农村兽医的培训,对于每一位上岗的农村兽医都必须经过考核方能持证上岗,其次,根据各农村具体情况制定培训规划,不断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兽医培训,提高农村兽医基础技能,结合职称晋升前的岗前培训。不断加大业务技能培训力度,让每一位兽医执证上岗,逐步强化农村兽医业务技术水平,提高兽医诊疗综合能力。
2.2加强兽医队伍建设
我国动物诊疗机构有1万多个,兽药生产企业1700多家,其中生物制品企业近百家,这些单位和企业,都配备有相应的兽医人员。我国有各级兽医行政、执法、技术支撑等单位兽医工作人员约26.5万人,承担着政府兽医服务职能;有64.5万名村级防疫员,协助承担着一线防疫任务。这三部分总合超过100万人。虽然数量达到了一定规模,但从人员素质看,尚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兽医服务提出的基本要求。为此,应逐步推行官方兽医制度,逐步实行执业兽医制度。各地要通过成立兽医行业协会等方式,实行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提高服务水平。切实加强兽医工作能力建设。要重视和加强兽医教育,保证人力资源储备,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兽医科学研究,完善动物疫病控制手段,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提高科学防治水平。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兽医事务,跟踪研究国际动物卫生规则,及时调整和完善国内相关政策。针对兽医工作人员少的现状,可以适当提高农村兽医工作人员的收入待遇,吸引部分兽医人员向农村发展。其次可以吸引大学生兽医想农村支援,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大学生兽医给予相应的补贴与优先政策,让农村能都吸引大学生,让毕业了的大学生愿意去农村从事兽医工作。同时,还可以吸纳中小型农场的农场主从事兽医工作,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强化兽医队伍。
2.3健全兽医工作体系
2011年12月10日,第二次全国执业兽医师考试成绩正式对外公布了。作为我国执业兽医师准入制度确立后进行全国性考试的第二年,报名人数和考试人数较第一年都有了一定程度的降幅。国家对于执业兽医师的要求,也从原先的省级扩展到全国范围。并且明确规定,从2013年开始,所有从事动物诊疗工作的兽医工作人员必须获得“执业兽医师”资格证后才可上岗。执业兽医师将逐步走向专业化、规范化的进程。建立健全兽医行政管理机构。中央一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列入农业部的内设机构。省以下兽医行政管理机构由省级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养殖业发展情况和兽医工作需要确定,并按程序报批。上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对下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负有指导职责;各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对动物防疫、检疫工作负有指导和监督职责。要加强兽医医政、药政管理,实施官方兽医制度。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強兽医诊疗管理,对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畜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农村兽医诊疗的管理,可以提升整个农村兽医行业的从业人员素养,健全相应的机制。也希望相关工作者共同努力,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健全机构、明确职能、理顺关系、完善法规,逐步建立起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科]
【参考文献】
[1]王仲兵.我国兽医防疫管理体制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2]雷桂明.加强兽医诊疗管理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J].农技服务,2014(10).
[3]赵亚玲.提高我国兽医诊疗的管理,促进畜牧业的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13(24).
[4]赵亚玲.浅析动物防疫监督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应对策略[J].农民致富之友,2013(10).
【兽医管理】推荐阅读:
兽医管理10-25
兽医管理体制10-20
国外兽医管理体制现状10-30
兽医防疫管理体制现状及对策论文07-09
中兽医与现代兽医08-21
兽医工作07-20
兽医人才10-17
畜禽兽医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