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演讲稿)

2024-08-05

创新教育(演讲稿)(共12篇)

创新教育(演讲稿) 篇1

大家好!

我来自教体局,叫XXX,创新教育演讲稿。

我选了个题目叫“明职尽责,用心创新教育”。用心,就是一门心思地想着要把事情办好;创新,就是要找到比以往更好的解决办法。

为什么要选这个题目呢?因为,我认为,明职尽责,贵在尽责。明职责易,尽职责难。要尽好职责,必须用心,必须创新。

现实中,我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工作时用心不够,创新不足,没有很好地尽职尽责。

我举教育上的二个例子。先说一名教师。在我们前不久的一次教育督导检查中,发现河南某学校有一名教师,他一学期总共批阅了三次学生作业,批阅的月号,一个是放寒假的日子,还有一个是2月17日。2007年2月17日是一个什么日子?那是大年三十除夕夜啊!我知道这事后,很气愤,局里对这名教师也进行了严肃处理。但这件事也让我不得不深深感慨:作为一名教师,你不及时、认真批改学生作业,你已经是严重地不尽职责了。你连应付检查作假都懒得让脑子转一圈,你还要脑筋干什么呀?你也太不用心了!

我再举一个校长的例子。我到一所中学去检查,让校长给学校的管理制度、工作方案拿出来。他找了半天,没找出来,最后还是从教务主任那儿拿来三页往年的东西,只是改成了今年的日期。我当时,也是很有感慨:怪不得你这所学校这么乱、这么差、这么落后呢!学校是个什么地方呀,是个必须有严密、系统的制度、规定才能搞好的地方呀。那么多教师、那么多学生、那么多事务,你不认真研究、明确规定、细致安排,你能搞好一所学校吗?你能让学校不断发展吗?你这名校长也是太不用心了!

一名教师的不用心会影响到一个班级;一名校长的不用心会影响到一所学校。而一名科级干部的不用心则会影响到一个县的某一个方面的工作。

每一名科级干部的职责应该是明确的。但我们这些科级干部在尽职责时,关健也是要真正用心,不断创新。用心,你才能集中精力;用心,你才能创新;创新,你才能有效地尽职责。

实践也证明,再难的工作,只要真正用心去做,创造性地去做,是能够做好的。

从全县来看,新一届县委在用心推动工作。我还在县委办的时候,我可以亲眼看到张书记及其他县委领导是如何经常性的工作到深夜,甚至放弃节假日,认真分析、研究全县的重大工作,可谓呕心沥血,用心尽责啊!一次都夜里十二点了,张书记一个人还在办公室工作,我提醒张书记休息。我说:“别人一天工作8个小时,您今天工作了18个小时。”张书记说:“谁让你是县委书记呢!县委书记就要用心工作。”

还有一次,我在湖北省委拜见一位专门研究政府改革的学者、领导时,我介绍说,我们息县新一届县委组建不久,全县的干部作风、工作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那位教授领导很快就说:你回去看看吧,他们肯定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之举。新局面不会随便形成的。没有改革创新,就没有大的变化。回来一看,我们新一届县委的做法和作风不是与以前大不一样了吗?每一项工作不都是在创造性地开展着吗?创新工作成为新一届县委的突出特点,也是取得今天可喜局面的根本原因。

以张书记为代表的新一届县委在用心工作,创造性地工作,使我县许多以往看似不可能做好的工作如信访、城建、卫生、招商引资还包括教育等等,一年后,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都变得越来越好了,变得让大家更满意了。

搞好全县的工作,需要县委用心、创新。搞好部门的工作也是一样,同样需要用心、创新。我举几个我本职工作中的实例。

第一个是许店中学教师分流。我去年八月底到教体局,九月份确定对许店中学教师进行人员分流。这是我到教体局后遇到的第一项硬任务。之所以说它硬,是因为此前开展的人员分流工作都进行得很费劲,甚至出现多次反复,甚至造成群体上访,演讲稿《创新教育演讲稿》。此项工作,我必须用心去搞。进行密集座谈,广泛了解该校的具体情况之后,我们精心制定了一整套工作方案。在制定方案时,很注重创新,针对特殊问题,采取了特殊的应对办法。比如,这个学校中有一部分教师,学历条件不达标,但工作态度和教学效果特别好,是学校的顶梁柱,学校少不了。另一部分教师,大家都认为是学校的捣蛋虫,是学校混乱和不稳定的根源,校内校外都知道。但他们个个学历条件不错。按照一般的筛选分流办法,学校需要的教师留不下来,而最需要流走的教师却一个流不走。我们需要想个新的办法。最后,我们搞了师德师风社会评议。规定,评议名次居前5名的,直接留校上岗;后5名的,直接离岗分流。让县、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干部、中心校人员及村小校长、本校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评议。评议的结果与我们设想的结果完全一致,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同时,在整个工作开展中,我始终在场,并根据当时的情况,及时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不但使整个分流工作开展得特别顺利,还帮助学校解决了不少遗留问题。我感觉,用心工作,创新思路,是这项工作取得圆满成功的关键。

第二件是改进教育督导方式。教育督导就是督促、检查、指导、评价。以前的搞法是,每年组织一部分人,提前通知学校,下周要到你那个学校进行督导,各项工作要提前准备好,还要准备好专用车辆。这样,学校当然有时间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了,还包括生活招待准备好。乡里接待条件不行索性就拉到城里来,有的临走时,还送点小礼物。结果是,督导检查徒有形式,评价结果严重不实,工作做得较好的学校有时还没有什么都没有做的得分高。大家不服,意见很大。

去年秋季,局党委明确我抓教育督导的时候,我感觉担子很重。因为,我深知,教育督导太重要了。不抓好教育督导,想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工作状态是不可能的。针对以往教育督导做法中存在的问题,我认真思考我们下一步的教育督导该怎么做。结论是,必须全面创新,在督导工作的各个工作环节上都要做出新的改进。那么,我们现在的教育督导是怎么搞的呢?基本做法是:“随机督导、不打招呼、不在被督导学校吃饭、全程录像、定期展播、全县通报、不定期复查、及时处理到位。” 现在的督导,谁也不知道啥时候会到你那里去。一旦去了,会给你的问题查得一清二楚。查完就走,你没有任何“做工作”的机会。检查结果全县通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到位。这样做了之后,督导效果也就随之出来了。“天天防贼,夜夜防火,日日夜夜防督导”已经逐渐成为教育界的口头禅。张书记到教体局参加党员学习日活动时,还专门表扬了教育督导工作,说我们的《教育督导》通报他每期必看。可以说,息县的教育督导工作,通过近一年的用心操作,创新工作,已经发挥出了其重要作用,我县的教育督导工作已经是全市做得最好的了。

我再说一下今年的高中招生。我联系高中教育,我特别操心高中招生。因为,我知道,高中招生工作实在是太重要了,对打息县教育翻身仗太关键了!如果今年不能将息县的优秀初中毕业生招进本县的高中去,即使三年后,息县的教育翻身仗还是没法打。马上就要中招考试了,外地的各类学校已经开始在我县开展抢招活动。如何将我县的好学生留下来,如何让我县的各所高中都招满,这些问题整天萦绕在我的脑海。我每天都在想,日夜都在想。我爱人深夜问我:“你肯定工作上有事。什么事呀?”问过几遍之后,我说:“是高中招生!”我在用心思考这件事,通过与大家广泛座谈,也确实想出了许多新的办法,并拿出了一整套方案。如果按照这套新方案进行,我相信,今年的高中招生效果将是非常好的,三年后,打赢息县教育翻身仗是完全有可能的!

用心决定成败,创新筑就辉煌。通过用心工作,创新思路,我相信,息县教育系统的干部职工一定能够对全县人民尽好职责,一定能够办出让全县人民比较满意的息县教育!

谢谢大家!

创新教育(演讲稿) 篇2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从创新教育走向教育创新 篇3

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信仰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注入了重守成轻创新的基因,儒家“言必称师”、“以六经为准绳”、“师道尊严”的传统又使之变成了我们的一种社会遗传。这不是孔子的错,而是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性。改革开放后,虽然我国的政治经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处处充满了创造性,教育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但由于教育发展固有的滞后性和久经不退的考试压力,我们的教育仍然是守成有余,而创新不足。难以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对大量创新人才的需求。开展创新教育,把创新性培养明确地提出来,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并要求在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加以培养提高,对传统教育具有巨大的冲击力和创造性。

首先,创新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才、教育、教学、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的新理念,冲击了陈旧的人才观、教育观、教学观和师生观,会直接引发教育观念的创新;其次,创新教育特别强调为学生的怀疑、提问、发言、创新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倡导学术面前无权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将极大地冲击师道尊严的旧传统,开创教育民主化的新时代。第三,创新教育,包括创造教育,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已经在教育管理制度、课程编制与实施、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理论和措施,这些凝聚着古今中外优秀经验的科研成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能够加速我国教育在相应方面的创新。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于强调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创新性学习方式,从而对旧课程和旧的教育教学方法造成了巨大冲击的现实已经说明了这一道理。特别是关于学生创新性的评价与测量方面的改革,必将引起我国考试制度与内容的重大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创新教育的教育创新价值。

小学教师创新教育演讲稿 篇4

五月的无锡,百花吐艳,清香四溢,林木葱茏。在繁华的市中心,有一座闹中取静的校园,在这个钢筋水泥的城市中显得格外醒目,靓丽,这就是后西溪中心小学。

推开校门,四目展望,“尊师,守纪,勤学,求真”的校风映入眼帘。整洁的校园环境,错落有致的建筑结构,参天的大树,婆娑的树影,洒落校园的阳光,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人感到校园建设者的独具匠心。漫步后小,你处处能听到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看到孩子们阳光般的笑容。

你看,教室里,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袁泓老师正在黑板上书写着生字,孩子们跟着一笔一画的写着,那模样透出了好学上进的心情。

快瞧,操场上,孩子们跟严伟亮老师在学习做操,随着老师的口哨声,那一举手,一投足,大有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气势。

轻轻地走过教室走廊,电脑房里,孩子们用幼嫩的双手敲打着键盘,徐佳栋老师在孩子们中间指导着,哒哒的敲击声透出了孩子们欢快的心声。

英语课上,孩子们用稚嫩的童声跟着王丽珍老师学说着“a,b,c,d„„”

队日课上,孩子们神气地站在讲台前,讲着“三顾茅庐”的故事,台下看到的是孩子们聚精会神的小脸和秦正老师会心的笑容。

多媒体教室内,孩子们头戴小动物的头饰,和着音乐,表演着课本剧,响起海量资料分享 的是老师为他们骄傲的掌声。

„„

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洋溢着澎湃的生命活力,浓缩着后小团员老师的教育理想和不懈追求,探索一条让学生有健康的体魄,有健全的人格,有探究的意识,有创新的精神的素质教育的新路子。

我们树立创新的理念: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如果没有创新,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发展。现代教育重视学生的主体发展,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养成独立自主、创新探索等素质。那就要求老师首先要有创新的理念。这种创新理念是丰富多彩的,是时代要求的,这种理念主要体现为:要对自身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的束缚,紧跟时代步伐的新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为学生创设无拘无束,和谐美好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尽情地参与和创造。

我们的校园充盈着创新的气息:新的时代创造着新的世界,新的世界期盼着新的一代,如何使学生成为既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具有现代精神的人才?那就需要创造内涵丰富,不断创新的学校文化氛围,促使师生共同协调发展。

漫步于后小,处处体现着一派生机。校门口的喷水池水花交织,鱼儿在自由的游着,显出校园悠然的气质。楼梯口处,“请轻轻行走”“请小声说话”等温柔,亲切的提示语提醒孩子们遵守规范,与环境友好相处。“让每一堵墙都说话,提供师生更多展示自己的舞台”是学校领导的共识,在学校的橱窗里,走廊上,墙壁上,布满了学生的书画作品,活动剪影,构成了艺术的海洋。正是这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让后小的老师和学生时时处处受到善的启迪,美的熏陶。

海量资料分享

我们的课堂涌现着创新的活力:后小的团员老师都深深的明白,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是文化传递,交流,创新的殿堂。因此,每个后小的团员老师都充分挖掘课堂中的文化因素,使每一堂课都体现出创新的活力。

镜头一,我们在生活中学习。看,元圆老师正带领着孩子们在展示“今天我做饭”的活动呢。孩子们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做菜工具摆放整齐,配料一字排开,有模有样地做起了小厨师。课堂成了“舞台”,学生人人参与,个个争着表现。他们小脸通红,争着让老师尝尝自己亲手做的小菜,每个孩子在展示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学会了帮助父母做家务的本领。

镜头二,我们在情境中学习。快听,一年级2班传出了法官的声音,“鼻子”和“耳朵”正在控诉小主人对自己的暴行。原来这是袁泓老师帮孩子们创设的学习情景。孩子们争着说自己的看法,新鲜的说法,充满童趣的语言,使课堂充满了欢笑。在双方律师的辩论中,爱护鼻子、耳朵的感情自然滋生,人人成了维护正义的小法官。

镜头三,我们在游戏中学习。一只只小兔子在操场上欢奔乱跳,是严老师带着孩子们在学蹲着跳呢。“同学们,请你们自己来练习打靶”,杨佳老师正在电脑室教孩子们学习打字。每次打对了字母,电脑都会有鼓励性的话语,孩子们听了越发起劲了,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着原本枯燥的打字练习。

镜头四,我们在网络中学习。“神州五号”顺利升空,安全返回,民族英雄杨利伟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这一个个生动的画面通过网络展现在每个孩子面前。这是唐敏老师上的一堂综合实践课。孩子们通过网络自己寻找关于航天的知识和图片,根据自己的理解向同学们介绍,做到了资源共享。

新的学习方式与课程的整合,使我们有利的对传统的课堂重新进行审视、认识,对课堂进行全面的彻底的系统的革新,架构一种“新课堂”。“新课堂”以生海量资料分享

本教育理念为架构的基石,以学生好学为基本价值取向,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学生当作课堂最为重要的资源,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种架构努力使课堂从教师表演的舞台变为师生互动的平台,从知识传授的场所变为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从训练的工厂变为个性发展的天地。教师成为了帮助学生“寻求源泉”的引导者,“授之以渔”的启发者,“教其游泳”的指导者。

我们积极展示着创新的成果:墙上是孩子们自己书写的字画,黑板上是孩子们自己动手设计的板报。橱窗里贴着孩子们自己创办的小报。团员老师们配合学校的教育,还引领着孩子们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艺术节上,在诗朗诵比赛中,在硬笔书法比赛中,在美工作品展览会上,到处都有老师精心指导下的优秀作品。体育场上,孩子们矫健的身手,灵活的动作都浸透着老师的心血,每一块金牌中都有老师的汗水。每一张奖状里都有老师的功劳。

播撒点点希望,育得桃李芬芳。五月的阳光暖暖的,柔柔的,亮亮的,洒满了整个后小的校园。培育人才,传承文明,发展创新,与时俱进,是我们后小团员老师永远坚持的教育信念。我们愿意用我们的青春在校园的百花丛中喷绘最鲜艳的色彩,谱写最灿烂的诗句。我们的青春和希望一起飞扬!

创新教育(演讲稿) 篇5

我相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我们公司是从成立于19的庆云宏泰公司发展而来,是一家集建筑建材、宏泰彩砖厂,铝塑门窗厂,现浇水磨石施工,市政工程施工,宾馆洗浴,建材技术中心为一体的,用积累发展方式,从来没贷过款的创业型企业发展而来。我们秉持质量第一 、信誉第一 、服务第一 的经营宗旨; 做一流产品 、树一流品牌 、创一流业绩的企业理念 ; 让客户满意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的服务理念; 求精品 、求节能 、求环保 、求完美 的质量方针; 观念创新 、计划周全 、行动迅速 、日事日毕 、注重结果 的工作作风; 忠诚勤奋 、遵章守法 、严于律己 、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我们公司同样坚持创新,经过长期努力,拥有雨水节能卫生间、建筑垃圾再利用设备、集成节能建筑多项发明专利。研制发明了专利产品“建筑垃圾再利用分类设备”,实现了建筑垃圾的分类处理。董春泽利用分类好的建筑垃圾,运用科学的制作工艺,制成的路沿石不但质量高,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因粉碎建筑垃圾所需的能源、工人工资及设备磨损。这一结合利用建筑垃圾生产的“路沿石”也已获得国家专利,并被节能环保部门予以推广。利用雨水的整体式节能卫生间”,一改传统的非水冲式厕所,依靠收集雨水或利用山泉水冲厕,对消灭蝇蛆,减少传染病,减少空气污染做出了巨大贡献;“集成节能建筑”获得发明专利并已广泛投入生产使用,房屋建造速度快,一天时间即可完成,内外装饰风格多样,太阳能自发电,收集雨水冲厕,粉煤灰墙板保温性好,严密性强,可拆卸回收再次利用,便于运输,减少雾霾,节能环保。发明了“平板三轮车”,这一专 利令弱势群体自食其力,感受到做人的尊严,减轻了家庭及国家的负担。

如果我们想使一个企业成功,获得可观的利润,那么我们就必须在创新上不仅关注其播种、成长,更要重视收获结果。只有搞出来的创新可以解决顾客的问题,真正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实现商业化运作,才能更好的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创新演讲稿 篇6

什么是当前共产党员所最应该具备的素质?”围绕这个问题,前不久我们党群工作部在公司党员中间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有92的党员回答出奇的一致,那就是“开拓创新”。

当今时代,创新作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已成为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风尚。江泽民同志指出: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

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攠创新的意义还不止于此。“依靠独创技术求生存”,这是著名化妆品牌“花王”在高度饱和的市场竞争中提出的经营战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创新在某种程度上正成为企业生存的第一要务。

创新需要坚实的基础。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曾经这样讲:“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的确,丰富的知识底蕴对于创新而言无疑是金字塔的基石。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和娴熟的工作技能,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时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所从事的金融领域更是瞬息万变。作为共产党员,要保持我们的先进性就必须与时俱进,就必须踏踏实实地走好脚下的每一步。在我们公司就有这样一些队伍,他们有的认真实践“三个代表”,明确提出创建“学习型”支部,让每位党员把学习当作是一种习惯,把学习看作是一种乐趣。有的积极响应市委关于凝聚力工程建设的意见,努力尝试创建“凝聚型”支部,还有的是则积极探究“业务型”党支部的创建。有理由相信,这些党支部一定是一个个出成果出效益出人才的党支部,必将会成为我们公司创新发展的排头兵。

创新需要热情和胆略。因循守旧、得过且过、安于现状是没有事业追求或理想抱负的投影,如果没有将个体成长融入整体发展的思考,将失去蓬勃向上的朝气和昂扬进取的锐气,就不会有开拓创新的渴求。现实中,静止可以减小阻力求得稳定,而创新则可能意味着风险系数的提升。两者折中妥协便容易产生狭隘的“创新”,但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创新意味着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和行动导致史无先例的变化,并产生显著的效果,这是一种质的飞跃。事实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和我们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对大胆创新意义的最有力的诠释。

创新需要脚踏实地地落实。“追求创新攠如果仅停留在意识层面,将会成为一句最缺乏搣创意攠的口号。创新应该是学习与工作的结合,是智慧与经验的升华,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结晶。有了创新的能力和意识,就应该在工作中大胆的实践,多听、多看、多思考,做一个工作中的有心人。对于我们这些青年党务工作者而言,更需要把创新的意识纳入到实际工作中。工作效率的不断提升,政治思想工作和企业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党员群众交流沟通平台的搭建,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创新。

创新思维与创新教育 篇7

创新思维应具有思维的新颖性、思维的发散性、思维的变通性、思维的准确性和思维的流畅性的特质, 它是思维品质的高级阶段。那么, 培养创新性思维在创新教育中具有怎样的地位和作用呢?

1.1是适应新世纪素质教育的需要

新世纪是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更高更快发展的时代, 是由产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型的时代, 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高了, 对有开拓精神、敢于冒险、敢于求新的创造型人才的需求更迫切了。因此, 肩负培养人才的学校教育, 就要适应时代的需求, 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创新精神就是勇于探索、不断求异的精神, 探求本质、追求最佳的精神, 努力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 献身事业、服务社会的精神。这些精神或者说能力不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 而要靠后天的培养。这种培养又必须从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开始。

1.2是英语教学最终目的的需要

大纲强调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获得交际能力。可以说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本质功能。教材也适应大纲的要求, 设计了大量的听、说、读、写综合训练, 为交际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并把训练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但这种交际训练绝不是几个句式简单的重复、机械的操练, 而应建立在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上。教师继呈现操练后, 应通过对话、表演、介绍等形式把所教的知识融会贯通, 选择开放性话题, 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 提供创造性思维的实践机会, 最大限度地开发智力, 提高运用语言进行实际交际的能力。因此, 交际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创造性思维, 应根植于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中。

1.3是学生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

现在的中学生敢想敢干, 他们想象力十分丰富, 创造能力逐渐增强, 他们的智力已接近成熟。他们喜欢标新立异, 不落俗套, 追求新颖独特, 敢于动脑想象, 好奇心强, 善于观察和提出问题。同时, 经过一定的外语学习, 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言材料。此时的外语课如果一味地机械重复, 照抄照搬, 了无新意, 就不能满足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久而久之他们会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 也束缚了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 教师要想尽一切方法活跃课堂气氛, 鼓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 通过传授知识和创造性的活动, 促进思维能力和个性品质的发展, 使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得到锻炼和提高。

2创新思维的培养

由于人的思维发展过程有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内在约定性, 是客观的, 它总是遵循由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再到创造思维这一过程。因而,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就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形象到抽象、从低级到高级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2.1形象教学, 启发创造性思维

对绝大多数初中生来说, 英语基础薄、思维能力弱, 因而应首先重点进行形象思维训练, 用形象思维来引导他们学习, 把抽象化、概念化的语言文字变成具体的形象、图像或行为动作, 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 激发其头脑的活动, 使其对所接受的新语言理解准确、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从而产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采用下面一些方法:

2.1.1充分利用实物教学

把那些新颖别致或日常生活所熟悉的吃的、用的、玩的等实物引进课堂, 不仅给学生以新奇有趣的情景, 更使学生把有关英语词语和与其相应的具体事物直接联系、对应起来, 输入大脑, 让他们直接感知、理解词语的意义, 减少母语的中介作用, 进而培养其英语思维能力。

2.1.2利用行为动作的演示作用

由于有些语言的意义适合于动作、表情、手势、姿态等演示, 因而可以运用英语教学的全身反应法, 帮助学生把具体的行为动作与相应的英语词语建立直接联系, 消除母语的中介作用, 强化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2.1.3利用图画、录像、幻灯等手段辅助教学

图画具有形象、生动、具体、对学生吸引力强的特点, 有利于学生进行形象思维训练。可以经常使用简笔画、彩色挂图、插图及各种卡片进行教学, 达到强化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2.2进行抽象思维训练, 培养创造性思维

抽象思维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主体和关键, 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抽象思维包括多种形式, 其训练也有多种方式, 因而在具体教学中可全面灵活地运用各种抽象思维训练方法, 全方位、多层次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

2.2.1概括、归纳等综合思维能力的训练

概括、归纳、推理、论证、总结等是抽象思维能力的体现, 也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的基本功。教学中可采用诸如组织学生作结构相似类型题的练习, 安排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等训练, 提高归纳、概括、整理等能力, 同时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2.2.2联想思维能力的训练

可以利用同类词练习训练学生的纵向联想思维, 利用同义词训练横向联想思维, 利用反义词训练逆向联想思维。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以及自由联想, 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广阔性。

2.2.3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

发散思维可以在同一客体不变的事物中求变化, 并以此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和广阔性, 使之能从不同的角度, 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和表达问题, 克服思维定式。比如, 教师在句型教学中使用发散式习题, 引导学生从“发散点”出发进行各种表达练习。教师的提问应一改过去判别性、叙述性、说理性问题, 而可以设计成多种答案的发散性问题, 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 不拘泥于课本和教师的束缚, 使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前所未有的独创的想法。这类提问所激发的正是发散思维。因此, 这种提问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潜能具有更直接更现实的意义。

2.3培养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强化创造性思维

中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困难之一是汉语和英语之间的差异较大, 而学生总习惯用母语思维, 按照母语的惯性学习英语, 影响学习效果, 影响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 英语教师要千方百计营造英语的语言环境, 逐渐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2.3.1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上课是师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最好机会, 所以, 教师在课堂上力求用英语来组织课堂教学, 应尽可能让学生多听、多讲英语。这样, 既能增加课堂的英语气氛, 又为学生创造了语言环境, 增加了听说机会, 有利于用英语进行交流。使用课堂用语必须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 经过日积月累, 随着学生反应能力的增强, 自然就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他们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2.3.2充分利用第二课堂

一是举办英语角。在课余时间, 举办定期英语角, 以本教学班为主, 可以适当吸收外班甚至校外学员参加。在这里, 大家用英语进行日常生活、课业甚至时事交流, 各尽自己所能, 不必顾及对错, 没有因说错而“不好意思”、给老师留下坏印象的担心, 此举不仅能有效地锻炼口语, 而且, 可以产生英语环境这样的小气候, 可以促进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二是组织英语课余活动小组。在小组活动中, 大家一律用英语交流, 无论制定规划、组织活动、进行总结, 都用英语进行。三是举办英语晚会。让学生用英语表演对话、讲故事、猜谜语、唱歌, 还可以请家长参加, 在欢歌笑语中增强英语思维能力。

摘要:创新思维是思维品质的高级阶段, 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必不可少的手段。创新思维要通过形象教学进行抽象思维训练, 让学生用英语思维等手段来培养创新思维。

依托“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学生 篇8

一、一个转变

一个转变就是教育思想的转变,在许多师生家长心中,还存在不同程度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升学就是目标。对“创新力”“创新思维”、“创新型人才”等不甚了解。因此要进行“创新型”学生培养,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

1、培养目标转变,努力把培养目标从片面追求升学率思想包袱中解放出来。现代社会,劳动者不再仅仅被理解为四肢健全、肌肉发达孔武有力的人,而是知识化、技能化、富于创造力的人,也就是新型劳动者,是善于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劳动者,所以我们教育的培养目标要实现实践能力与理论能力并举的新型劳动者。

2、教学地位转变,切实把学生从消极被动状态中改变过来,培养他们主动进去,创造探索精神,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在教学中切实改变过去的填鸭式教学,利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讲解教科版八年級思想品德《交友的智慧》一课时,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将自己在生活中交朋友的困惑与课本知识相结合,自编自导自演,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表演积极性和自我表达欲望,不仅牢牢记住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

3、教学方式转变,教师要以课堂为平台,从单纯传授“知识型”教学模式中提高层次,不断改进,并创造新的教学方法。

在讲解教科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交友的智慧》一课时,我将整个课堂模式转变为一个谈话类节目,选择一个同学做节目主持人,我做嘉宾,另外选一个同学做专家讲解,用于丹的《益者三友》引入本课,以一个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交友的困惑为主线,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分析,将困惑提出,结合“割席绝交”的动画故事,让学生们从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合理化建议,评价他们之间的点滴,在这个过程中允许错误的观点存在,然后由我运用课本上的知识解答他的困惑,由专家最后给出建议和意见,从而得出要善交益友、乐交诤友、远离损友的结论。在本节课中,让学生做主体,我只是引导,在准备阶段学生的热情也很高,不断出谋划策,这样课堂的气氛很活跃,整个课堂学生积极踊跃地发言,也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二、两个结合

1、教育与教学相结合。在教学中,把培养“创新型”学生作为一座桥梁,把两者连接起来,注意培养能力。在教育中贯穿知识性,也要在教学中强调思想性。在讲解《交友的智慧》时,我转变思路,将安全教育与政治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了教育与教学的双结合。

2、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第一课堂是基础教育,大好全面发展基础,第二课堂是侧重于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个性使他们能即使获得科学技术新发展,一个创新型学生应该同时受到两个课堂的培养,使他们从两个渠道中获得信息,丰富知识、培养发展动力、引力、智力、魄力等,真正成为创新型学生。在讲解知识之前,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搜集各种教学需要的素材,每周都有一节第二课堂,让学生展示自己一周的进展,这样在有形的教学模式中无形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开展“三创新”教育,积极培养“创新型”学生

1、进行创新性志向的教育。志向是一种内在强大动力,没有创新志向,就不会有创新的行动。创新的志向不是本身固有的,而是来源于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思想政治课主要是对学生开展理想教育,培养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首先,开展社会调查激发爱国热情,如何引导学生振兴中华的勤奋学习,为祖国、为人民而开拓创新,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一个新课题,如果学生没有爱国之心,就谈不上为未来而创新,为此,我结合学生的思想,在思想政治课的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到新农村建设基地,亲眼目睹家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面貌,同学们让学生观察思考中提高觉悟,同学们一听介绍一边看变化,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其次树立创新性学习的典范。在这方面,我注意发扬不同类型学生创新性学习方法,增强说服力,让那些既能发扬效率学习,又能正确处理学习与体育训练典型学生在课上介绍自己的经验。这样,在班级内出现了进行创新学习的热潮。

2、培养学生创新的才干。怎样使学生在创新性教育增长才干,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我是从三个方面开展的:

第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在教学中,我把学生推到第一线,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能力,每周拿出一节课交给他们自由支配,自己准备一节课轮流上台执教,三周后交流经验,这样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培养了他们的才干。

第二,在第二课堂中,增长学生才干。我认为第二课堂是补充第一课堂的不足而开设的。因此第二课堂是指在教学大纲以外,为了启发求知欲,发挥特长,提高素质有要求、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活动。第二课堂学生比较自由的天地,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开展创新性活动。这是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志向,培养创新才干的天地,要培养创新精神,就要把创新性活动开展来。我结合学科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小制作、小论文、演讲比赛等活动。在教学中,每周拿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讲解一节课,提出自己的思路,选择一种他们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模式,打破课堂界限,运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像谈话类节目,模仿情景模式、针对一个观点展开辩论赛,让学生自己搜集素材,这样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总之,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的各种科普教育活动,促使学生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把他们的精力引导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创新能力这一目标上来,造就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创业创新演讲稿 篇9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和参加演讲的选手们,大家好,今天我所演讲的题目是“给自己的人生多点色彩”。

创业、创新,创造新业绩,对此,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在我看来它的意思已经从这几个字中表达的很直接、很明白了。简单的说就是不管你是一名普通工人、一名技术人员或者是一名领导决策者,不

要对你已经取得的成就感到满足,只有不断的进取、不断的创造,才有更美好的未来。这对于个人来说是这样的,对于一个企业也同样如此。

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离开创造现在的社会会是怎么一种情景!大概出门不是坐车,而是骑驴骑马,这样倒也悠然自得,还可以欣赏美景,只是速度却让人不敢恭维。如果遇上象前些天那样炎热的天气,我想不出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也只能一天到晚待在水里避暑了。而现在我们呢?出门当然是车来车往,更远的地方同样是可以旋即抵达,日行千里已不是痴人说梦话;如遇上高温天气还是可以在家里抱着被子安然地做着美梦。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让我们只要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了解世界,纵览天下大事,真正做到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

我们之所以能够如此方便和舒适的享受着一切,这都是因为前辈们的不断创造与创新。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理应站的更高,看的更远。我想各位不会甘心于做刘阿斗那样的“安乐王”,只是弄个“乐不思蜀”的笑柄而留给后人作为饭后谈笑取乐的话资。

但是我们都清楚,创造是需要付出艰辛的,我们现在所享用的一切文明,都是几千年来,多少代人不懈努力的积淀,如果可以掰开看看的话,里面凝集的是汗水,是心血,甚至是生命。多少伟人为了这一信仰,为了给自己的人生多一点色彩,他们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相比他们,现在我们所要付出的艰辛和奉献是显的如此的苍白和微不足道。因此我们没有坐享其成的理由,更不能让一代代留下来的东西被我们挥霍光,相反有的却是更充足的理由去创造,因为现在我们所面对的世界,已经为我们创造了从未有过的大好局面,机会就在我们的面前,但是机会又是公平的,它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作为我们年青人,我觉得我们最需要学的是那种敢于正视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有了这样的勇气和毅力还有什么困难会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畏首畏尾,怕东怕西的结果只有一种——“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位教师这样说评论我们“80”后的大多人都贪图安逸,缺乏朝气和进取心!他的话虽不尽然,可我们却又不得不承认这的的确确反映了一部分人的精神状态,很多父母为了不让子女受苦,宁可选择差一点的学校也不让他们远离自己的保护圈,可他们真正的忽略了外面的世界更能锻炼一个人独立和毅力。著名教育家陶行之曾经说过: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难道我们缺乏成为一个好汉的勇气吗?难道我们可以在父母建造的温室里躲一辈子吗?难道我们甘心于家乡的建设落后于别的地方吗?从我们的温室里面走出来吧,外面是自由的天空,是你纵情发挥的天地。为了家乡的建设、企业的壮大、祖国的腾飞,让我们共同接受艰辛和毅力的考验,让自己的人生多点、再多点色彩吧。

开拓创新演讲稿 篇10

大家好!

为什么世界越来越美好?为什么世界越来越富裕?因为――创新。对了,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达尔文年轻时通过“母鸡下蛋”发现了胚胎定律,爱迪生通过数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莱克兄弟通过观察鸟类的飞行发明了飞机.创新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可能有人会说:“我还年轻,创新这么难。等我长大了再说。”但不知道创新是思维的碰撞和探索。它需要敏锐的观察事物的能力,而不考虑年龄或知识。他只是一个普通人。有一次,他用电脑存储数据,但是空间太小,根本无法存储这么多数据,这让他很苦恼。于是他想:怎么才能把重要的信息放到不容易丢失的东西上呢?有人说:“换个内存大一点的电脑还不够!”但他知道这种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反复思考,多次实践,终于发明了我们现在经常存储数据的――盘。这个创新的人就是从石门县皂市镇走出去的刘国顺,他的专利也让他上了中国名人榜。

创新就像屋檐上的水,一点一滴。乍一看,它可能看起来不起眼,但它确实可以通过岩石滴水。一点一滴的创新不如整体创新,但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我们不能整天沉溺于幻想而不思考,期待创新而不行动,所以永远不会有创新。相传刘贵妃在吃鱼的时候,发现鱼骨的轮廓很奇怪,就让人挑了几把鱼骨梳来试试用。用过之后,她觉得很好用,就让丫鬟用鱼刺梳头发,但是丫鬟梳的头发越来越乱,有的甚至梳头,说不好用。刘贵妃想出了用木头代替鱼骨的主意,让木匠做出鱼骨形状的梳子。这是我们现在用的木梳。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创新就在身边,关键是要有一颗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心。

创新的培养需要创新的教育 篇11

关键词:创新教育;教学发现;默会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1-01

相对于显性知识,默会知识更加丰富更加深刻,我们的教育要培养有知识能创新的人才,就必须关注默会知识及其技能的作用。教学中关注默会知识与技能对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研究和建议是:

第一,让默会知识显性化的方向。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坚实严密的显性知识和丰富的默会知识及技能作为基础,且默会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存在着转化的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应当尽可能地让默会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无论是教师默会知识的部分以“身教重于言教”的方式,还是以“学徒式”的传帮带行为去影响学生,其作用都是不可估量的。学生的默会知识有可能在某种情境下被教师“肯定”或“挖掘”到,教师常做的工作就是“因材施教”、“寻找学生身上的亮点”以及与之相应的“激励”、“赏识”等方法。学生的默会知识往往表现为一种特长的发展或熟能生巧的技能,教师就要依据科学的原理、公式、数据、文字等而对之加以说明、论证,对不能论说的但确实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部分要加以肯定,让学生继续探索,寻找解答,从人的成长发展角度看,是否找到解答不是最重要的,最珍贵的是让他们保持有所思考有所探寻的这种精神和信心。在科学探索和创新的道路上,鼓励是最珍贵的。研究默会知识的英国学者波兰尼在研究个人知识的时候曾注意到默会知识与教学的关系,他非常重视默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认为显性知识主要通过教学活动得以传递,同时认为这种显性知识的传递只有通过默会知识的应用才能获得成功。他甚至指出:“教学的活动只有以这种默会的‘潜在知识’为基础,才能使师生双方意识到自己的‘潜在力量’”。

第二、探寻学生默会知识是教师取之不尽的课题,也是教育的“真正本质”。随着科技的发展,对前人已总结的显性知识的表述、原理、公式、数据甚至学科知识体系很容易通过信息技术媒体和设备存储、学习和使用,现今出现的远程教育、“反转课堂”、可汗学院等使得学习过程在即便没有教师的情况下也可办得到,但教师的作用永远无法用机器设备替代,因为他的作用不仅仅是重复先前的显性知识,更要面对无数个个体的无数种默会知识的可能,即教师的作用由传统的“授业”转向“发现”,引导学生去解惑,培养学生解惑的能力,探寻创新的品质和能力。中华古圣先贤老子《道德经》中有“道可道,非常道”之说,如果单纯以显性知识的视阈看,“可以言说的‘道’,不是‘常道’”似乎讲不通,但从默会知识的视域看,就完全可以理解了,即“我们可以用言语符号等表达出来的‘道’,不是‘恒常的道’,真正‘恒常的道’,是不可以言说的默会的‘道’”。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先贤哲人对人文学科的深刻理解。

第三、教师尽量创设不同的情境,开展丰富的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运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展示多方面的特长兴趣,给学生的场景越多,默会知识“显现”的机会就越多,在某种情境中某个学生的某方面的默会知识与技能会莫名其妙地显露,有时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完全是“触景生情”式的,这种稍纵即逝的现象在个体那里很容易忽略,但对群体而言相对就成了较为普遍的不可忽视的现象,不同的情境也许有不同的学生个体的默会知识的显露,那么情境越多、活动越多、变化越多,则默会知识和技能就会显现的越多,我们使得默会知识成为显性知识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学生的“高分低能”,因为僵化的课堂教学统一模式、同一场景几无活动和实践操作机会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群体中默会知识显现的可能,剩下的就只能是重复先辈们早已总结出来的“经典”了。

第四、关注学生默会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化、共享、重组与整合,甚至超出知识界限的“奇妙体验”的可能。作为教师首先认可教学活动中存在大量默会知识,有关注学生默会知识和技能的理念,“放任”学生拥有默会知识和技能显露的机会,甚至有意无意的“引发”它,“为学生的特长或兴趣发展营造适宜的环境”,不去刻意塑造什么,但有意识地让它自由发展生成,“教育就是发现”。“教师应该关注由于生活境遇特别是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所带来的默会知识差异以及由此造成的学生个体解释或理解教材知识时认识框架和行为的不同。对这种不同的认同、尊重和关注可能是真正地实施‘因材施教’原则的思想前提。”

第五、把学徒制与现代教育形式有机结合,培养默会知识丰富、显性知识系统、科技创新“发散”的人才。对于显性知识的掌握和跟随师傅服从权威式的“学徒制”模式二者的结合才使得人才的培养有全面发展的可能,这首先是承认了看不见的默会知识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但我们“不能够详细描述的技巧也不能通过规则的方式加以传递,因为它不存在规则。它只能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加以传递,包括那些连师傅也不是非常清楚的技巧。”由此可知,我们今天实行的班级授课制只能适应工业化时代的批量人才培养,而对于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是多么不相宜。

创新教育不是精英教育 篇12

创新教育是国家“ 双创” 的最基础一环, 为未来蓄势

在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印象中, 创新教育并不陌生。1999年6月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之后, 创新教育就与当时的“减负”“素质教育”一起, 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也是当时基础教育领域喊得非常响亮的口号。时至今日, “创业”“创新”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异常火热的词汇和最强音符,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也已深入人心, 这既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大潮流、大趋势, 也反映出我们国家新的发展取向和迫切的现实需求。但相对于创业, 创新才是“里子”, 是创业的“地基”。从某种意义上讲, 只有包含“创新”的创业, 才算是真正的创业, 或者说这种创业才有发展的希望和潜力。在不久前发布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 就强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创新本是人的一种本性。而对于中小学校来讲, 创新教育不是精英教育, 更不是一些所谓的优质学校开设的“天才班”或“实验班”, 而是重在孩子的创新素质的养成。有研究表明, 幼儿就有创新意识的萌芽, 可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训练和培养。至于小学生, 则有比较明显的创造性表现, 而中学生则带有更大的主动性和有意性, 能够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去解决新的问题。可以说, 儿童和青少年是创新素质养成和发展的重要启蒙期和关键成长期。

目前, 创新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共识, 包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在提倡并实施不同形式的创新教育。我国除了在20世纪末以来颁布一系列有关推进创新教育的指导性政策之外, 最近还以国务院的名义下发了 《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提出要“把创业精神培育和创业素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以“加强创业创新知识普及教育”, 但这对中小学校来说, 只是给出总体的要求和规划, 具体的实践还有待出台细化的方案和措施。

开展创新教育, 如何处理与应试教育的关系难以回避

创新教育的最高境界, 就是为师生创造宽松且具有活力的教育环境, 把学习本身转化成为一个学习者创新的过程, 从而可以激活学生的创新念头, 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在其周围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那么, 对于接下来具体实施创新教育的中小学校来讲, 如何有效地开展创新教育呢?

虽然,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创新教育应该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培养创新人才应该从基础教育抓起”这些话早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共识, 但与高校相比, 创新教育的角色在基础教育领域还很模糊, 创新教育在以往的中小学教育实践中不被重视是普遍现象, 更多时候仅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理念而被提及。一方面, 学校对创新教育尚未形成一定的思路和模式, 大多是自说自话;另一方面, 创新教育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压制, 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考试, 学校平时的教学安排普遍也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为目标。在此主导下的创新教育, 即便有所涉及, 往往也是浅尝辄止, 专业、深入的创新教育在学校极为少见。

客观地讲, 即便在目前国家“双创”的大东风下, 开展创新教育也并非易事, 小学、初中阶段可能由于功课不太多, 还可以勉强为开展创新教育提供一些时间和空间, 但到了初中毕业年级以及高中阶段, 因为升学压力大, 应试教育的地位难以撼动, 创新教育如何与其和谐共存, 二者关系如何处理, 就成了难以回避的大难题。否则, 所谓创新教育终究还是服务于应试教育, 比如以“发明创造”为由的中、高考加分现象。在此格局下, 如果再继续沿袭以往的方式推行创新教育, 要么额外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要么创新教育就成了纯粹由学生自主安排“放羊式”教育, 或者仅仅成了应付上级检查的表面文章。

推进创新教育, 需要聚焦三个方面问题

推进创新教育, 重在平时, 着眼长远。在既有的教育格局下, 如何避免中小学校在推进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新鞋走老路?以下三个方面问题的解决一定是最主要、最关键的。

其一, 如何“进课堂”?目前, “进课堂”已经成为教育界的时髦话语, 如“传统文化进课堂”“法律知识进课堂”“生命教育进课堂”等, 并往往被视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大改造, 这对创新教育来讲同样也是如此。中小学生一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 绝大部分时间都跟课堂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所以, 课堂必然也是推行创新教育的主战场、主阵地。但又不能仅仅依靠多媒体工具等这种教学模式上的改变, 这对于那些偏远地区的薄弱学校来讲更是不可能, 也不能试图从语文、数学等这些关系到学生中高考成绩的主体学科中割下一块肉, 补给创新教育, 更不能依赖另行开发创新教育的专门教材, 那样只能增加孩子们的学习负担。对此, 最有效也是最重要的做法, 就是把有关创新教育的思想、内容、方法植入到各科教材中, 并以教材内容的不同呈现、配置来导向师生课堂交流方式向探究式、启发式转变。应该说, 我国中小学教材经过近些年的几轮改革和调整, 有所改观, 当前需要做的就是继续加大创新教育在教材中的植入度, 如多加入一些能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课程, 多设置一些以前沿性、开放性问题为导向的课程作业。

其二, 如何做到“人人参与”?创新教育要做出实效、起到提升素质教育水平的作用, 就一定是普及性的, 只有少数人参与, 是搞不好创新教育的, 也违背了创新教育的初衷。因为创新教育对中小学生来讲, 不是只有功课好的学生才有“创新基因”, 不是一定要发明、创造什么别开生面的新东西, 也不是冲着获取某个科技比赛的名次, 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让他们养成勤动脑、动手的好习惯。为此, 就要尽量让全校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 就是要利用好课堂内外的时间, 立足中小学生自身的实际, 从他们的兴趣和需求出发, 利用他们生活中已有条件以及可以随手找得到的材料, 从小制作、小养殖、小种植、小创意、小发明、小报告和小论文等这些小打小闹式的“微创新”做起, 力戒“曲高和寡”。此外, 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学校, 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等形式, 让学生接触更多的生产、生活实际以及最前沿的科学和技术, 若从中遇到不喜欢、不满意的, 就要鼓动学生想办法去改进它。如此这样, 创新教育才不只是少数人的活动, 人人有创意、个个争发明才能成在校园里为自觉和时尚。

其三, 如何成为“学校的日常规定动作”?从以往经验来看, 一项教育改革能否执行下去并取得成功, 关键都要看学校能否做到天天讲、日日抓, 而这又依赖于校方、教师、家长的重视、支持及配合程度。对创新教育来讲, 我们过去一直就有一个悲观论调, 认为创新教育是大学阶段的事, 因为基础教育阶段最终都会被高考这个“牛鼻子”牵着走, 什么样的创新教育计划或方案最后都是“瞎折腾”、走走形式和过场而已, 如一些学校按照上级要求布置的社会实践作业, 大都由担心耽误孩子学习的家长代劳。其实, 我们不妨换一个思路, 不要把创新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起来, 更不要与我国教育体制里搬不动的中高考这一“定海神针”对立起来, 而是完全可以利用中高考这一指挥棒的效应, 稍稍在中高考试题中做些文章。如可以多设置一些体现创新教育思想、内容、方法等方面的试题, 今年学生可能做不出来而丢分, 明年就会有很多学校来专门辅导学生, 开辟类似的教育活动了, 老师、学生及其家长也就有动力了, 平时的课堂教学、作业布置、年度考核评价自然也会朝着这一方向调整。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击鼓传花》含反思下一篇:李白诗歌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