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走向生本

2024-06-10

语文教学走向生本(精选8篇)

语文教学走向生本 篇1

语文教学走向生本

沈大安

现代教学论认为,构成教学活动有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对这四个要素之间关系的认识,体现了不同的教学理念,也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我国的教学历来重视知识的传承,容易成为以教学内容为本;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容易成为以教师为本。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过于强势,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地位,是一个突出的现象。

发展是硬道理。教育的硬道理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发展的过程不是教师灌输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的过程。课堂不是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课堂教学不能以教师的思路和自己的设计为本,不应该让学生成为帮助教师完成预定设计的‚配角‛。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利用学习环境,自主建构,实现知识、能力、方法、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发展。我们要尊重学生,更多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是怎么学的,寻求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

一、转换角色,从学生的立场读好文本

文本解读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教师解读文本最好能经历‚普通读者——教师——学生‛的角色转变过程,其中必不可少的一步站在儿童的视角读文本,考虑儿童的已有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和情感诉求:如果让孩子们来读这个文本,哪些地方是他们自己可以读懂的,可能会有哪些读不懂?哪些地方他们会觉得有趣,哪些地方会受到感动?可能产生哪些多元解读,又可能发生怎样的理解错误?怎样让孩子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升?等等。

《三个儿子》是一个俄罗斯儿童故事,讲的是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沉甸甸的水桶回家,这时迎面来了她们的三个孩子,一个翻着跟头,一个唱着歌,另一个接过妈妈手里的水桶提着走了。一个妈妈问在一旁看的老爷爷:‚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怎么样啊?‛老爷爷说:‚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这篇课文理解的重点和难点都在老爷爷说的这句话上,教材也通过‚学习伙伴‛提出了一个问题:‚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从教师的角度看,我们会觉得答案十分简单。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二年级孩子会怎么读这篇课文?他们会怎么理解这个句子?我在听课中记下了孩子们的一些说法:

——‚老爷爷年纪大了,眼睛花了,没有看清楚。‛

——‚从课本的插图看,老爷爷走在后面,他只看见一个孩子。‛ ——‚老爷爷的说法不对。在妈妈累的时候,翻个跟头给妈妈看,唱个歌给妈妈听,都是好的。‛

一个班有几十个孩子,在语文学习中,孩子们的视角、阅读经验、认识能力都会跟我们教师有差异。正确估计他们的现实发展水平,我们的教学才能针对学生可能产生的问题,引导他们阅读、思考,掌握阅读策略,形成阅读能力。可惜在很多时候,学生的这种现实发展水平被忽视,只是让学生按着教师预设的思路去学习,得出跟教师‚一致‛的结论,便认为教学任务已经完成。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时刻不能忘记的是我们面对的是6—12 岁的儿童,他们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我们不能把成人的认识强加给他们,或强制牵引着他们向前。法国思想家卢梭在他的名著《爱弥儿》中写道:‚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儿童是有他特有的想法、看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想法、看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想法、看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师的自身文化水平在提高,有的老师对文本的解读相当深刻和独到,但如果教学时要求学生也要达到跟自己一样的认识水平,恐怕就不恰当了。儿童就该有童心,就该保持着童真童趣,无忧无虑,似懂非懂,不能过于‚早熟‛,教师也不应去做‚催熟‛的蠢事。不久前看到一节五年级的语文活动课实录,主题是‚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学生在课堂上交流的诗词中有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我觉得这节课从主题到一部分语言材料都有成人化的倾向,属于‚儿童不宜‛。小学语文教学贵在符合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能够化难为易,深入浅出。

由于儿童认识水平的限制,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不可能跟老师完全一致,可能会出现多种情况,有的是对文本的独特感受,也有确实是理解的错误,我们可以根据对学生学习水平的估计预设不同的对策,并在课堂中按学生的实际状况及时调整。教学《三个儿子》,当有学生说‚在妈妈累的时候,翻个跟头给妈妈看,唱个歌给妈妈听,都是好的‛时,有位老师是这样处理的:‚是的,在妈妈累的时候,翻个跟头给妈妈看,唱个歌给妈妈听,都是好的。不过,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第8自然段,想想在‘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的时候,妈妈最需要的是什么?三个孩子中哪一个的做法最好?‛通过重新阅读和讨论,孩子们认为这时候妈妈最需要的是有人帮她提水。第三个儿子这样做了,是个好儿子。还有学生认为,如果那两个翻跟头、唱歌的儿子能帮妈妈提水,也是好儿子。这位老师既尊重学生的已有认识,也巧妙点拨,帮助学生在认识和情感上有发展,表现出很高的教学智慧。

二、关注价值,为学生发展选好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有一个特点,就是语文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对教材作二度开发。大体上说,我们可以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年段目标,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什么或不教什么,但具体做起来却并不那么简单。我们要细细思考,这个教材中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什么是有价值的东西。这种‚价值‛,可以从人文熏陶和语言习得两方面去考虑。

课文《检阅》中‚这个小伙子‛和‚这些小伙子‛都棒,但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我们究竟是以‚这个小伙子‛为重点,还是以‚这些小伙子‛为重点?我发现老师们的处理各不相同:有的详讲‚这个小伙子‛,略讲‚这些小伙子‛;有的略讲‚这个小伙子‛,详讲‚这些小伙子‛;还有的干脆平分秋色。‚这个小伙子‛博莱克是个左腿截肢的孩子,他经过刻苦锻炼,终于和全队保持一致,接受检阅,他的自强不息精神对学生无疑是有价值的。但从课文的详略和作者的倾向看,‚这些小伙子‛信任同学、尊重残疾人的精神教育价值更大。我觉得这篇课文最值得细读的是‚这些小伙子‛的想法:

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

这样5个连续问句,学生不容易读好,更重要的是这5个问题提供了孩子们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一事当前,我们要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这种角色的转换,会有利于很多问题的解决,避免不必要的矛盾与冲突。学生学会了这种思维方式,对处理人际关系,在未来社会里立足、生存和发展是很有用的。

从语言习得的角度,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语言现象作为教学内容?我以为有两种语言现象特别值得关注:一种是有规律的语言现象,一种是‚陌生化‛的语言现象。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规律的语言比比皆是,却需要我们留心去发现。《花钟》的第1自然段如果让学生细细品味,可以学到汉语表达方式的许多规律: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花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这一段除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移情的观察角度、多样化的表达方法,仅就‚时间‛的写法来说,就有几点值得学生注意:一是按时间顺序写,这才便于读者想象成‚花钟‛的开放;二是用上了‚左右‛,使表达更加准确,而且有的加上‚左右‛,有的不加‚左右‛,避免了累赘重复;三是表示时间的词语在句子中的位臵有变化。这第三点看似平常,但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却很有价值,因为它体现了汉语中时间状语位臵的一般规律——或在句首,或在句中。

‚陌生化‛的语言是指我们平时比较少见的表达方法,它们较多地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如《慈母情深》中有一个语段: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延伸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这个语段的写法跟我们平时习惯的表达方法不同,既有排比,又有倒装,好像电影的一段慢动作,表现了‚我‛感受到的母亲劳动条件的恶劣、工作的劳累,生活重压下母亲的疲惫、迟钝、衰老……如果细细品味,学生可以学到怎样用特殊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

不论是规律性的语言还是‚陌生化‛的语言,对学生的语言发展都有较高的价值,我们在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时不要错过。

三、真实教学,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

语文课堂教学实际上存在着两种状态:一种是以教师自己的设计为主,让学生跟在教师后面走;另一种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制订三维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好几种预设,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实际随时调整,达成教学目标。语文教学走向生本,就是让教学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充分展开,从错误走向正确,从朦胧走向清晰,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

我们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教学,让课堂呈现真实的状态。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我们要问一问,学习这个文本,学生的原有基础是什么,哪些是学生已经知道的,不需要我们再讲、再问;在这个学段学习这个文本,课标的要求有哪些,学生的需求是什么,有什么困难,哪些地方容易发生错误,哪些地方容易忽略,我们怎样帮助他们。比如在阅读教学中,初读课文后充分让学生谈感受,学生已经知道的、已有共识的就无需再纠缠。学生学习的潜力是很大的,千万不要把学生当‚零起点‛。再如,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并把质疑贯穿始终,教学开始可以质疑,中间可以质疑,学完了还可以质疑。要鼓励学生提出‚真问题‛,千万不要‚为老师而发问‛——揣摩老师希望我们提什么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问题,分清主次,努力在课堂上解决重要的问题。

我国的小学阅读教学,长期以来形成一种教学模式,大致是‚初读——精读——总结‛,基本上没有跳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苏联‚《红领巾》教学法‛的框架。这种模式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较多考虑的是一般的阅读过程,较少考虑儿童的阅读心理和文本的个性,长期使用这种模式会让学生对阅读教学望而生厌。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突破这种模式,构建以学生自主探究的阅读模式?这种模式当然不止一 种。比如:

1.这篇课文我自己读懂了什么?

2.我还有什么问题不懂,需要跟大家讨论?(筛选出几个问题集中研读)3.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学些什么?(这一步更多地需要老师帮助)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教师的任务是‚让学‛——‚他得学会让他们学‛。教师把课堂的舞台让给学生,课堂就成为学生发展的广阔天地。课堂上既要有时间让学生交流分享,更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细细地读书,静静地思考。要减少那种低效的提问和讨论。教师‚该装傻时就装傻‛,教师‚示弱‛,是为了让学生‚逞强‛。像上面说的《花钟》第1自然段有许多有价值的语言现象,怎么教呢?一种是由教师提问和讲解,一个劲儿地‚灌‛给学生;另一种则是让学生慢慢读,细细想,自己去‚发现‛这段话的‚好处‛,然后交流,教师帮助他们总结,并试着用这种写法写一两种花。我觉得后一种更符合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最好采用‚先试后导‛、‚先学后教‛的方法,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尝试——探究——运用‛的过程。

一个真实的课堂,要重视学生的错误,并把错误看作重要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五年级《人物描写一组》中有一则《临死前的严监生》。老师都知道严监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典型的守财奴、吝啬鬼的形象,但让今天的小学生阅读,不少学生会认为严监生是个‚节约‛的人。有的老师为了防止学生出错,一开始就告诉学生严监生是个吝啬的人,然后让学生说说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这样做得出结果是快了,学生自己并没有经历一个充分的认识过程。有一位老师先让孩子畅谈对严监生的看法,多数同学认为他很节约,也有个别同学认为他很小气。究竟是节约还是小气?这位老师让学生再读课本上的导语,了解《儒林外史》是一部讽刺小说,注意‚在小说里,严监生是个很有钱的人‛这句话;然后让学生细读课文,想想一般人临死前会挂念什么,严监生却挂念什么;同时老师说明灯草在当时是不值钱的东西。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慢慢领悟到作者是借一茎灯草讽刺严监生的吝啬。末了,教师有引导学生把‚节约‛跟‚吝啬‛两个近义词作了比较。这位老师正是利用了错误这个资源,引导学生认识讽刺手法、掌握阅读方法、领悟词义差别,实现了一举多得。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心中有教案,眼中有学生‛,而不是不管学生的感受,一味按自己既定的设计教学实施。如果一个阶段的目标已经基本达成,见好就收;如果学生还有弄不明白的地方,需要改变方法,努力达成目标。这是一个好教师应有的‚课感‛。真实教学是基于学生学习起点的教学,并不排斥教师的适度点拨和引导。促进学生发展的点拨和引导恰恰是教师教学智慧之所在。

四、顺势而导,用宽容的态度评价学生

日本现代教育家小原国芳认为:‚儿童是哲学家。……他们是真理的热爱者,疑问丛生,一个接一个,就像连珠炮。其中有异常宝贵的东西在闪耀,有无数神秘的萌芽。然而这些却被麻痹的、平庸的、愚蠢的大人即教师所践踏、压抑。‛教师要尊重儿童,平等地看待他们,努力去理解他们,用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这种现代教师应有的对待学生的态度,在评价中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教学的前辈斯霞老师曾经举过几个小学低年级学生习作的例子:

(1)昨天,有个法国阿姨,到我们学校里来参观,法国阿姨是女的,我们请她坐小汽车。

(2)向日葵一天一天的长大了,有的比老师还高,有的比同学还高。

(3)……有一天,我下课的时候,到厕所里去小便,看见一个小朋友小便在外面了,我就对他说:‚以后不要小便在外面。‛

斯霞老师认为,这几个句子都有可以修改的地方,但是如果从学生角度看,孩子们的想法自有他们的道理,就可以尽量给予保留。(1)句中‚法国阿姨是女的‛斯霞老师本打算删去,但想到这是一年级的孩子写的,是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阿姨是女的‛的结论,也不容易,到了二年级,他就知道不需要说了,所以让它留着。(2)句是从孩子的眼里看去,向日葵有的长得高有的长得矮,跟老师、同学的高矮相仿,这是儿童特有的视角,需要保留。(3)句中‚小便在外面‛用语不规范,但意思大家看了都明白,也可以不改。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这就是前辈名师给我们的启迪。

对孩子的反馈评价要坚持热情鼓励,耐心辅导,哪怕是看似荒唐的问题,教师也要理解孩子,保护他们发问的积极性。教《三个儿子》时,有学生提出问题:‚一桶水很重,连妈妈都拎不动,一个孩子怎么拎得动?‛咋一看,这个学生提出的问题跟课文没有多大关系,有的老师可能会觉得学生无事生非,火冒三丈。一位老师是这样处理的:‚你说得对,一桶水妈妈拎不动,孩子也拎不动。(认同孩子的说法,绝没有居高临下的态度)这个孩子拎着水,也许只能走几步,就停下来歇息了。(沿着学生的思路,设想一种可能性)但是,他为什么还要帮妈妈去提呢?‛(话音一转,顺势而导)学生说他哪怕只能走几步,也可以让妈妈少累几步。(巧妙地把一个看似‚打横炮‛的问题回归到课文的主旨上来)这样的处理,既需要教师有尊重儿童的理念,又要有教学的机智,这种机智需要在实践中磨练。

提倡鼓励性评价不是无原则的溺爱或放任自流。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既要热情鼓励,耐心辅导,又要坚持标准,积极引导。在反馈评价上,肯定正确、激励自信,暴露错误、引发深思,揭示矛盾、引起争议,鼓励求异、寻求最佳,延时评价、形成悬念等,都是好的做法。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形成一种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合作探讨相互砥砺的学习氛围。

新课程下的阅读教学提倡感悟,但不是一味让学生去感悟老师感悟到的东西,而是在学生感悟到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地点拨和提高;新课程的作文教学也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我们教师要善于‚顺势而导‛,而不能‚拔苗助长‛。一个好的小学语文老师一定是不急不躁,循循善诱,慢慢地引领不懂事的孩子步入祖国语言文字的殿堂,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快乐,健康成长。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现实是费时不少、负担不轻、效率不高。语文教学走向生本,也许不能完全改变这种状况,但至少是向着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跨出了一大步。

参考文献:

1.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朱自强小学语文教育与儿童教育讲演录[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9.4.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语文教学走向生本 篇2

关键词:生本语文课堂,自主预学,问题导学,多元评学

谈到课堂教学, 我们不禁想起了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的一句话, “小立课程, 大作功夫”。[1]转换为当下的语境, 即教师传授的知识要精要, 教学要拿出尽量多的时间和精力组织学生活动。可见, 古人早已深刻认识到“学”的重要性, “教”必须皈依于“学”。当前, 我们的语文教学现状仍不尽人意, 费时多、见效慢、效果差。“如果学校不能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成功的体验, 他们就会既在学校内也在学校外都完全以拒绝学习而告终。”[2]如何使课堂具有吸引力,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我们尝试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一、自主“预学”, 转变备课重心

(一) 设置前置性作业, 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生本教育的倡导者郭思乐教授认为设置前置性学习的作业很重要。我们依据郭教授提出的低入—多做—深思—高出的原则来设置前置性作业。以文言文教学为例, 我们要求学生读准字音, 读通课文, 并根据课文注释, 借助古汉语词典, 不依靠教参资料裸读课文。教师编制好预学作业, 内容包括文中重要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词、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重要句子翻译等文言基础知识, 要求学生对此进行自我检测。并设计一个主观性作业:写出你预学后有困惑的问题。对于现代文, 我们借鉴曹勇军老师的经验, 要求学生采用五步自主学习法:概括每一段意思, 梳理清楚文章的思路;记叙类文章概括文章的中心, 议论类文章写出观点;写出你认为的文章写作上最主要的特点;选择你认为的最有特色的一两段进行赏析;写出阅读中感到有疑难的内容或要质疑的地方。五步自主学习用书面作业形式, 在新课学习前三天布置, 学生完成后上交老师批阅。通过设置此类前置性预学作业,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二) 梳理预学习疑惑, 搭准课堂教学脉搏

通过批阅前置性作业, 教师才能清楚了解哪些是学生学习困难的, 哪些是学生感兴趣的, 哪些是学生可以通过自学掌握的, 哪些是学生学习中有困惑且有价值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准确把握学情, 那么教学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以教学师陀的小说《说书人》为例, 有位教师是这样设计教学流程的:首先让学生谈谈阅读《孔乙己》的体会, 激发阅读兴趣;其次让学生比较孔乙己之死与说书人之死, 讨论人物形象的异同;再次让学生就“长衫”“铜钱”两个重要道具, 讨论人物的悲剧命运;最后进行学法指导, 强调认识“道具”在小说阅读中的意义。教师的设计富有新意, 意图让学生从“长衫”“铜钱”两个重要的道具入手, 分析落魄知识分子在世态炎凉的社会中不可抗拒的悲剧命运, 但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却很冷淡, 思维比较被动。原因在于这一设计只是教师基于自己解读文本后的设计, 而学生阅读中其实并没有注意“长衫”“铜钱”, 他们甚至对“长衫”“铜钱”十分陌生, 学生需要补充相关背景资料才会理解。[3]该教学设计远离了学生的“学”, 出现课堂的冷场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 我们只有梳理清楚学生预学习中的疑惑问题, 根据文本价值、单元价值、学生学情, 来发现符合教育规律、有价值的教学问题。只有搭准课堂教学脉搏, 才能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 寻找教学切入点, 研制最佳教学方案

这里说的教学切入点, 不仅是指教师解读文本后为教而寻找的突破口, 而且更是指教师根据文本价值、单元价值、学生学情, 发现有教学价值的问题后思考学生应当学什么、教师应当教什么、应当如何进行教学, 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效突破口。比如傅海峰老师在教《长亭送别》时, 通过汇总学生的问题, 发现学生对这篇文章不太感兴趣, 主要原因是文章“啰哩啰嗦”, “离别”得太烦琐, 情节“一点也不生动”。学生所认为的“啰哩啰嗦”, 其实就是文章的最大魅力所在———抒情, 可学生对文章的抒情并不买账。傅老师从学生的问题中发现了教学的契机, 找到了帮助学生激活文本的最大兴奋点, 用“泪”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欣赏一个关于“秋天·离人·眼泪”的故事———《长亭送别》。文章直接描写眼泪的语句不少于7处 (PPT展示相关语句) , 将眼泪写得如此多姿多彩的作品还真不多见, 你特别欣赏哪一句呢?在顺利完成课堂兴奋点激活这一重要步骤后, 傅老师又通过“泪”的赏析、“泪”的理解两个教学环节, 使学生保持兴奋点, 最后通过引领探讨, 引领写作, 深化学生的兴奋点。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4]该案例启示我们, 如果我们找到了巧妙的教学切入点, 研制出最佳教学方案, 就能激发学生兴奋点,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这样设计教学, 既能突出实效性, 又能显示艺术性, 让课堂生发活力。

二、问题“导学”, 重塑教学关系

以教为本的课堂, 教学关系是连动式的, 老师是大齿轮, 学生是小齿轮, 教师转动, 学生跟动。以生为本的课堂, 教学关系是触发式的, 教师是汽车钥匙, 学生则是动力系统, 一旦启动, 学生就会迸发向前的强大动力。教师如何点燃学生思维引擎, 把准前进方向, 我们设计了有思维张力的问题, 驱动、引导学生进入求知学习状态, 重塑和谐的教学关系。

(一) 呈现预学问题, 引发学生专注学习

如何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呢?我们要巧设问题, 用问题引领学生, 让学生动起来。有效的课堂教学问题, 应是从教学实际出发, 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涵, 教材重点及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 尤其要重视源自前置性作业中暴露的问题, 源自学生预学后提出的疑难问题。比如我们在教《沁园春·长沙》时, 要求学生熟读诗歌后, 根据上下两阙的内容, 完成一副对联。批阅学生作业后, 我们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梳理, 选出两类典型问题用PPT在课堂上呈现, 并组织学生讨论。第一类, 上阕:绘景, 描绘橘子洲头秋色图;下阕:抒情, 感慨峥嵘岁月春色图。第二类, 上阕:独立洲头看湘江秋景引深沉思索。下阕:忆同学少年抒豪情壮志作鸿鹄大志。课堂上, 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 兴趣浓厚, 思维活跃, 发言积极, 很快发现了问题:第一类问题, 内容表述不合逻辑;词性不一, 上下不工。第二类问题, 词性不一, 字数不等, 不符合对联要求。学生们从问题中探究出了撰写对联的注意点:上下联字数相同, 词性相对, 结构相称;要内容相关, 善于联想想象;要避免重复, 语意通顺, 符合逻辑。我们在学生自我总结的基础上, 再补充有关对联平仄的要求, 进一步完善对联的知识。从课后练习反馈来看, 学生掌握了如何写好对联的基本要求。正因为课堂教学中呈现了来自学生的问题, 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 学习专注度、课堂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二) 展现疑难问题,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就是释疑解难, 教师要组织好对疑难问题的教学, 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使生生之间有合作碰撞, 师生之间有交流质疑。比如我们在教《劝学》一文时, 发现许多同学都把“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译成“蚯蚓没有爪牙的锋利, 筋骨的强壮。”面对学生翻译中的疑难, 如何让学生认识并掌握定语后置句式呢?我们并没有简单地灌输知识, 而是设计一系列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师生一起交流: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锋利”“强壮”是什么词性?它们前面都有一个“的”字, “的”字是什么标志呢?定语修饰什么?把“之”看成在主谓之间, 符合句法要求吗?如把语序换一换, 试试看翻译是否通顺了?这个句子的结构形式有什么特点?请翻译两句来自初中教材中的文言句子“郑人有欲买履者”“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通过学生合作讨论, 师生互动交流, 同学们明白了文言文的定语后置, 记住了一些标志, 如“之”“者”“之……者……”, 课堂教学中, 只有尽量让学生自主体悟, 让学生讨论交流, 让学生归类总结, 他们才能习得知识, 吸收内化, 他们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三) 追加生成问题, 引领学生深入探究

观察当下的课堂, 师问生答成为常态, 但学生的主体性未必真正得到充分体现。在互动交流中, 教师要敏锐捕捉学生思维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适时点拨和追问, 激活学生思维, 解决问题, 生成新的认识。我们在教《留侯论》时, 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文章第三节写荆轲、聂政, 与写张良有何关系?”有学生马上回答:“起对比作用。”我们没有轻易放过这一错误答案, 没有批评这位学生, 更没有另换其他学生来回答, 而是继续提问这一学生:“什么是对比手法呢?”该学生想了想, 说:“要有正反放在一起, 才叫对比。”紧接追问:“文中荆轲、聂政与张良有正反吗?”学生马上认识到自己理解错了, 他调整思考方向, 重新回答:“用了反衬手法, 突出张良年轻气盛, 鲁莽无知。”在肯定答案并表扬该生后, 又追加了一个问题:“文中第三段写张良不会忍, 第四段写张良能忍, 用了什么手法?”该生随即回答用了对比。我们再问:“你能说说对比与反衬有什么区别吗?”通过教师不断质疑追问, 学生对对比与衬托的理解由混沌逐渐变得清晰:对比的两个事物是并列的比较关系, 不分主次;衬托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事物和被衬托事物, 有主次之分。在课堂中, 学生正确的回答往往会得到老师的肯定, 精彩的回答往往会得到老师的表扬, 但在对话交流中出现的错误往往会被一些老师忽视, 甚至遭到批评指责, 这样不但会挫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而且会错失引领学生深入探究的良机。教师要善于通过追问引导, 纠正学生认识上的误区, 弥补学生知识上的漏洞, 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提高学生辨识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三、多元“评学”, 引领个性成长

教育一词, 英语为“education”, 由拉丁文“educare”而来, 意为引出。由此可见, 教育不是灌输, 而是激发, 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启迪。生本课堂的教学过程, 应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构建的过程, 是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索的过程, 是学生学习乐趣得到激发、个性得到张扬的过程, 是爱好得到发展、才能得到展示、成就感得到满足的过程。我们以学生主动、学会、成长作为评价视角, 多元“评学”, 回归教育引领学生不断成长的本质。

(一) 积极主动参与, 发挥自我主体作用

平时往往会听到有的教师这样评价一节课:这堂课学生没配合好。此话差矣!课堂, 不是教师展示个人才华的舞台, 教师不是课堂主角,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表现: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时表现如何, 看学生对教材的感知如何, 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 看学生的练习状况如何, 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思维是否活跃, 看学生发言、思考问题是否积极, 看课堂上学生的参与面是否广、参与人次是否多, 看各类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积极性是否被调动起来, 看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交流是否融通, 看课堂学习气氛是否浓厚, 看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好, 看学生自学习惯、读书习惯、书写习惯是否养成……一句话, 看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 而非诱导者, 不能一步步将学生引入自己精心设计的预设中。课堂教学绝不能以损害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代价, 要给学生真正的话语权, 唯有如此, 学生才能主动学习, 才能自由发展, 健康成长。

(二) 形成能力方法, 学会建构知识体系

“教育以学为本, 而且我们所谓教的行动, 不过是为学设置而已;教的目的, 教的过程的核心, 教的实际价值的体现, 全在于学。教学的本质是学, 教要转化为学。”[5]生本课堂, 极易陷入两类误区, 影响“学”的效果。比如:师生互动是生本课堂常见的, 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形式, 但观察平时的语文课堂, 教师满堂问的现象比较普遍, 但问题缺少思维含量, 一望便知, 看似热热闹闹, 实际是追求一种表面的浮华和喧闹, 学生在热闹过后什么收获都没有。再如:生本课堂讨论是常规, 但在实际教学中, 合作学习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一是不管问题是否具有探讨的价值, 动辄就采用合作学习, 小组讨论;二是讨论过程中没有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深思熟虑, 有时讨论不到两三分钟就叫停, 纯粹为了形式而讨论, 没有真正让学生融入讨论, 学生各说各的, 各做各的, 甚至有些学生置身事外, 看似热烈讨论, 实则一盘散沙;三是教师完全脱离于讨论之外, 没有给学生必要的辅导指点。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结合教学任务, 设计一些有思维含量的问题, 让学生深入思考;设计一些创造性问题, 让学生深入探究;把握讨论的时机, 组织好讨论形式, 让学生形成能力方法, 学会建构知识体系。总之, 互动也好, 讨论也罢, 丰富的形式要产生积极的效果, 要能训练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能力, 要注重学生学会, 要把知识建构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三) 产生内在需求, 完善健康生命个性

叶澜教授认为一节好课, 对学生学习来讲, 有三级意义:初级意义———学到东西;中级意义———锻炼了能力;高级意义———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学生的生命个性张扬, 继续学习的内在需求, 需要我们以文本为抓手, 进行一些思辨性阅读。比如我们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 该文描绘了一个敢于进谏, 而且善于进谏的邹忌形象。教完课文后, 我们问学生喜欢邹忌吗?学生异口同声说喜欢, 因为他真诚、睿智, 阳光。我们指出课文选自《战国策》, 其中还记载着邹忌另外的故事, 请同学们去读一读, 去发现邹忌还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勾了起来, 产生了强烈的学习需求。他们读了《战国策》中邹忌设局陷害田忌的故事后, 了解到邹忌阴险、卑鄙的一面。通过阅读, 学生明白了人往往有两面性, 人性之善恶, 常常并存于一体。知人识人, 应多一分客观真实。再比如教《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时, 学生读到的杨荫榆是鲁迅笔下“可恶的人”。我们进一步告诉学生, 杨荫榆是我们无锡人, 杨绛的姑姑, 她是否真是一个“可恶的人”, 让学生阅读杨绛先生的《回忆我的姑母》, 自己找答案。学生迫不及待读完《回忆我的姑母》后, 果真读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杨荫榆。杨荫榆的遭遇、人格、品质让学生为之动容。以生为本的语文教育, 主张以读引读, 主张大阅读。不管是思辨性阅读, 还是主题单元阅读, 或是同一作家作品阅读, 我们都应该通过具体的文本阅读, 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强烈需求, 促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认知水平、思维能力, 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领学生生命个性的健康成长。

第斯多惠说:“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6]“当教学设计只对教师教好负责, 而不对学生学好负责时, 我们的教学思路、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就会与‘学习’愈行愈远。”[3]只有以生为本, 课堂教学才能达到有效, 走向高效, 彰显教与学的和谐生态, 回归教育本质。当然, 重视学并不是弱化教, 唯有以学定教, 以教导学, 转变课前备课的重心, 转换课中教师的角色, 转变课堂教学的评价, 才会切实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才能教学相长、师生共进。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教皈依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林格伦.课堂教育心理学[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3.

[3][7]陆锋磊.教学设计, 请离学习近一点[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6, (5) .

[4]傅海峰.追寻语文课堂教学的兴奋点[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5, (8) .

[5]郭思乐.以生为本的教学观:教皈依学[J].课程·教材·教法, 2005, (12) .

语文教学走向生本 篇3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本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30085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走向“生本”,其核心是突出学生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真正做到教学为了学生、教学依靠学生、教学成果由学生共享。

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先让学生自学、探究、发现、尝试、解决,然后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有针对性、突出重点地进行精讲总结和提升拓展。因此,教学把原来重教师的“教”转变为重学生的“学”。

《消费及其类型》【教学片段1】

教师:通过课前自主学习,你有哪些难以理解的问题?

学生1:未来收入预期怎么理解?

学生2: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如何区分?

学生3:恩格尔系数与消费结构是什么关系?

教师:有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答疑解惑?

学生4:我来讲讲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区别……

教师提供了某家庭2012年和2014年的消费情况表,并设置三个问题。1.请你计算出该家庭2012年和2014年的恩格尔系数。2.从数据的变化中,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3.你认为消费结构改善以及消费水平提高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

【教学片段分析1】

通过学生的先学、质疑和探讨,教师充分了解学情,在教学中对消费类型一带而过,而把教学重点放在影响消费的因素和恩格尔系数的内容上。此外,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没有照搬书本知识呈现的顺序,而是根据学情和实际按“消费类型—恩格尔系数—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的顺序展开,真正做到了以学定教。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合作小组为基本教学组织单位,以探究学习为基本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以此来探究、验证和拓展教学内容。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更有利于让学生体验到帮助别人获得的幸福感和被他人认可的成就感。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片段2】

各小组收集生活中不理智的消费行为并作交流展示。

小组1:讲究面子、注重排场的消费现象。

小组2:就餐过程中造成白色污染的消费现象。

小组3:生活中盲目跟风冲动消费的现象。

教师:结合各小组列举的事例,选择其中一到两个分析其受到哪些消费心理的影响并阐述其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你认为应如何做一名理智的消费者?

学生:讲究面子、注重排场的消费是一种由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不仅会加重个人的负担,还会助长奢侈消费之风……

教师:我校有位老师准备明年结婚,现在就开始着手准备住房、家用电器、婚宴等。请你为他的消费支出提几点建议,并说说你提这些建议的理由。

【教学片段分析2】

以“现实生活中不理智的消费行为”为主线,按照“确定目标—教给方法—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探讨分析—归纳总结—巩固运用”的流程开展教学,让学生先列举生活中不理智消费的现象,进而再探究其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并分析其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后提出解决的对策或得到的启示。这样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层层深入,不仅深化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更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三、生活教育、活动体验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简单地说,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教育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目的和归宿。因此,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学生的活动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收获和成长。

《企业的经营》【教学片段3】

带领学生到当地著名的企业特别是校友企业,如江苏常发集团有限公司等参观考察,聆听企业负责人艰苦创业、成功经营的事迹。走进生产第一线详细了解企业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探寻企业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应对产业转型升级和如何通过提高质量、优化服务、承担社会责任等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教学片段分析3】

如所言:“我听到的,我会忘记;我看到的,我会记住;我实践的,我能理解。”带领学生走出校门、深入企业,不仅能使学生零距离地感受和了解企业经营的相关知识,更能以学长、杰出校友这一身边的榜样引领和感召学生志存高远、奋发有为。

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带领学生“走出去”虽然是困难的,但并不是没有可能,教师一定要敢“想”。再退一步讲,如果不能“走出去”,那就更多地“引进来”,把著名的校友企业家、税务局等政府机关人员、商业银行的部门经理等邀请到学校,让他们以“客座教师”的身份走进课堂,就相关知识与学生对话交流。这样别开生面的课堂教学,学生一定会倍感新鲜、终身难忘的。

四、多元主体、过程评价

教学的质量不仅反映在教学的效果上,也反映在教学的过程中。评价不仅是对学习结果的价值判断,还对学习过程有明显的导向作用。评价的过程与学习的过程交织在一起,成为学生发展的必由之路。开展多元主体、过程评价,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和调控作用,更有利于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促进功能。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片段4】

教师: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共涉及60项改革任务。作为一名学生,你最关注国家在哪些方面的改革?

学生1:我关注教育,希望通过改革能进一步减轻我们过重的课业负担。

学生2:我关注食品安全,现在食品越来越不安全。

学生3:我关注环保,现在雾霾天气时常出现……

教师:同学们关注的改革,既有个人层面的也有社会层面的,不仅关注现在更关注未来,同学们强烈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老师刮目相看,更为之钦佩和感动。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家长关注度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教育、收入分配和医疗,和同学们关注的内容略有差异。请大家想一想,收入分配为什么会受到家长们的高度关注?

学生4: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收入稳定并不断增长,家庭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才能有保障。

学生5:我不完全赞同他的观点,高度关注收入分配,不单单是收入多少的问题,还有分配不公的原因,俗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嘛。

学生6:我赞成上一位同学的观点,分配公平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收入的多少,更影响到劳动积极性……

教师: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剖析得也很深刻,有运用、有反驳、有补充、有延伸,不仅能联系实际,更能学以致用,实在是难能可贵。

……

教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们有了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

学生自我评价、反思(具体内容略)。

【教学片段分析4】学生关注教育不关注收入分配,这都在课堂预设之中,但远远没想到学生还如此关注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针对这一动态生成,及时、恰当给学生以诚恳、激励的评价,就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的热情。围绕家长高度关注收入分配的原因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互评,转教学设问为“话题讨论”,变探究交流为“头脑风暴”,改单向讲评为“多维评价”,进而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走向“生本”的实践之路虽然漫长、曲折、艰辛,但只要我们不忘初衷、勇于实践、砥砺前行,就一定能在高中政治“生本”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收获师生共同成长进步的快乐!

教育走向生本 篇4

《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郭思乐教授所提出的“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生本教育体系的理念让我重新审视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一、一切为了儿童的价值观

郭思乐教授在书中提到:“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主体”。生本教育的特征之一,就是真正认识和把握儿童这个本体,把一切为了儿童作为教育价值原则。我们每天都在面对教育对象,但传统观念使我们对教育对象缺乏完全而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并没有把儿童当作活生生的人;我们的教育过程,并没能从对象的生长和生成规律去设计;我们的教育常常为社会习俗所左右,从而偏离了教育对象的本体。我们常常有这样的认识,把教师的教育设计误认为是为儿童设计的,教师的意志误认为是儿童的意志,教师的兴趣误认为是儿童的兴趣。现在,我们教师迫切需要的是把为教者设计的教育,转变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即是把师本教育转变为生本教育。而我们目前教育的模式,正是忽视了教育主体这一点。在日常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备课,以自己的内心想法去揣度学生的内心想法,这是有所欠缺的,并不能完全做到以学生为本,学生学习的效果当然也不会太好。

要想提高孩子的学习效果,首先要知道孩子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学习最有效,那就是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是最有效的。这就要求我们应充分调动孩子的快乐情绪,运用能激发孩子快乐情绪的方式方法,让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主动地去学习。任何生命都会对某些对象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一旦他们发生兴趣时,也就是教育的好时机。“兴趣是学习和求知最大的动力”,这句话在今天和以后都不会过时,这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它所包含的是人类知识获取的一个古老而充满智慧的法则。同样,“诱导是教育和培养孩子的最好的方法”,这句话今天和以后都不会过时。

教育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人,他们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种。儿童的潜能是不可限量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既不能像裁缝那样对儿童进行裁剪,也不能像理发师那样对儿童进行修剪,更不能像牙医那样对儿童进行打磨。我们要改变的不是儿童的外部,不是装饰儿童,而是改变儿童自身。我们可用语言来影响他,用环境来教育他,用活动来培养他,但就是没有办法像裁缝、理发师、牙医那样地对儿童进行裁剪、打磨。我们所做的,全都要通过儿童自己去最后实现,这一点似乎有点无奈。然而,一旦我们醒悟这一过程的必然性,就会明白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原来就是儿童自己,我们教师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所有教师都应力争做到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教学中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

二、高度尊重儿童的伦理观

郭思乐教授在书中提到:“对学生的尊重是生本教育的本质和基本原则,其关键是从内部和外部去了解孩子。”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的天性是活动的、创造的,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如,人在成功时获得的快乐;在自我实现是得到的高峰体验;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的充实感。都说明儿童无时不刻地在运用自己的思维跟物跟人打交道。儿童的这种天性,需要教育者去引导,正确地对待与呵护,才能长久地保持。儿童的潜能无限。人的潜能无限在于人是一个可以自激励的系统。如果你有了成功的表现,你又受到激励,你就会走向更大的成功。

英国斯宾塞在快乐教育这本书在论述儿童的潜能无限时写道:当人类没学会开发石油时,不能说这里没有石油的存在,这个地方不储藏石油,也不能说这个地方没有储藏其他有价值的东西。这说明人的潜能不是不存在,只是一个等待人去开发,等待人去激发的过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给出时间、空间和氛围去激励它。教育者不能代替学习者对他们自身的潜能进行开发。苏格拉底说,教育者这种地位犹如产婆。产婆再辛苦,也只是助产,而不是自己生产。教育的本体是儿童,而教师只是服务于这个本体的。教育最终不是为了发挥我们教师的聪明,而是要通过教师,去最大限度地发挥儿童的聪明才智。

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为了培养孩子适应未来生活所需求的身体、心智与道德。它不是一种用固定模式进行简单的复制的过程,而是一个反思,实践,再反思的历程。而自我教育,是儿童自主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推动一生的力量。在自我教育方面,我认为,应该尽量鼓励孩子自我发展,应该引导孩子自己去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从人类获取知识的方式看,最主要的获取方式是自我教育,而且取得了最好的效果,孩子的知识获取与能力培养也应该参照这一方式。这一点,在许多靠个人奋斗而成功的人身上已不断得到证实。一些从学校练习中教育出来的人,总以为教育只有在那种方式下才可能实现,总觉得让儿童自己做自己的教师是不可能有希望的。其实这的确是一个误区,要相信孩子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并促成他在这方面的愿望,要尽量培养他这方面的能力就像他的身体一样灵敏,一个从来没有上过学的孩子,他的生存能力和面临各方面考验时所表现出来的智慧,甚至让成人都感到吃惊,同样如果有一天你让孩子完全自由地表达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敏锐,生动也会使你吃惊。

三、全面依靠儿童的行为观

郭教授还指出:“生本教育的方法是全面依靠儿童。”因此我们活动过程中应让儿童有独立有效的思维时间。教师不应全面控制整个活动过程,让儿童做思维的奴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当然这里我们应该这样认为,儿童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需要通过自己的内化,因而这个最后过程并不是教师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的获得最终不是依靠教,而是依靠学。

儿童不仅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资源。儿童的全部既有经验、智慧、知识和学习的内在积极性都应为教师的教学所用,应当成为动力之源、能量之库。而且它不仅是教育的一般性资源,更是基础性资源。生本教育体系的重要思想,就是借力,依托儿童资源来进行教育,而获得事半功倍之效。长期以来,师本教育总是把儿童的蕴藏看作与正规教育无关的,它对教育过程的认识是单向的,认为教育的主要资源是教师和教材、活动室设备等。它对极其丰富和生动的儿童资源视而不见。在这样的状况下,依靠儿童资源来时行教育,就变得更有潜力。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 篇5

最近读了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一书。

让我体会最深的是这段表述生本教育的话——奥修把这样一句话称为伟大的祷文:“当鞋子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它给予了我深深的启迪:脚被忘记,也可以说是脚处于“忘我”状态,忘我地工作,工作得非常好。反之,如果鞋子不合脚,脚疼了,脚就被时时记起,就走得不好了。今天,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需要提供给儿童适合的教育,当教育适合儿童时,我们也就可以看到儿童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这时人的内部自然起作用了,儿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空前提高了。所谓适合儿童的教育,就是生本教育。我们只要给了儿童生本教育,他们就会忘我地活动和游戏,也就是进行忘我的学习,这是一种忘我的境界。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

环顾田野,鸟在鸣转,花在开放;一头鹿,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灵活敏捷。自然界的一切是如此完美,玫瑰不用去考虑自己该如何生长才是最美的,人为什么不能呢?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花朵能盛开,是因为它处在合适的周围环境中,它根本不必关顾自己,它的能量没有被别的目标所挥霍和涣散。其实,在课堂上我们的学生得到充溢的生命状态的自然、活力和喜乐,这就足够了。他们就不必去思考自己:我是否被人们认可,是否会被人说好话或坏话,我将得到多少分,我怎样才能得到这个分数,我处在何种位置等等。他们不必把情感与能量消耗在此。反之将会全心沉浸于所面对的学习之中,走向卓越和高级,走向纯洁和透辟。在心理学上,这种“忘我”的状态就是“注意”,高度的注意就是忘我。在忘我的时刻,儿童的能量就不会被其他的东西,包括大人们的说教、烦人的竞争所消耗,甚至出现投入的着迷的境界。

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生本课堂的讨论中,教师会遇到学生提出的许许多多的问题,可能会经常面临难以回答的情况。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学生能诘难老师,能提出别开生面的问题,乃是我们教学的成功。

生本教育就是真正认识把握学生这个本体,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价值原则。教育必须尊重学生,必须依靠学生,必须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其目的是造就终生爱好学习的自主学习者,而非被动的高分低能者。学生可以参与教学,而非一味服从或适应教材;教师由知识的灌输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朋友;由知识生产者变为知识生产过程的管理者。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有更强的换位意识,一切从学生出发。例如通过角色对换,让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观点上,考虑如何让学生更易理解掌握与灵活运用;同时,又让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希望教师怎样教,自己才能提高兴趣。《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

时常在想,教师与一般职业的确是不同的,因为大多数职业一般是需要从业者个人努力从而求得成功,只要从业者个人业务熟练,技艺精湛,对待工作认真勤恳,必然会有所收获。然而教师职业的成功与否指向者并不是教师自身,而是学生,是另外一个个独立于教师之外存在的个体,教师无法包揽代替这些个体的态度、想法、情感等,而教育并非万能。正如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序言中所说:“假如你是一个裁缝,你给儿童做衣裳;假如你是理发师,你给儿童理发;假如你是牙医,你给儿童打理牙齿,这些职业都是改变儿童的外部。我们教师既不是裁缝,不是理发师,也不是牙医,是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改变的不是儿童的外部,不是装饰儿童,而是改变儿童自身。我们用语言来影响他,用环境来培养他,用活动来培养他,但就是没有办法像裁缝、理发、做牙那样地对儿童剪裁、修剪、打磨,我们所做的,全都要通过儿童自己去最后完成,这似乎有点无奈。”

这无奈应该困扰过许多老师,尤其是当我们在面对传统意义上的“坏学生”“差生”时,这种无力之感尤为沉重,这时我们往往会抱怨教育的苍白,学生的品性,然而郭教授却认为这更证明了“生本教育”理念的重要性。他认为正因为“我们所做的,全都要通过儿童自己去最后完成”,因此“一旦我们醒悟这一过程的必然性,就会明白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原来是儿童自己,我们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否则,我们的教育工作就会做不对、做不好、做不了了。”

我觉得这也许就是教育家之所以成为教育家的缘由吧。教育家是智慧的,他不会被无力与苍白压倒,他会努力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不断探索总结,就算是逆境,也要开拓出一片希望的曙光之路,而不是怨天尤人。翻阅着这本书,感受着生本教育的神奇:一二年级才六七岁或刚刚八岁的孩子能写出洋洋洒洒数百上千字,充满创意的作品;汲取着生本教育的种种理念: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人人可以创新„„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教育家,但教育家的智慧可以感染人,改变人的认识。必须先有“形而上”的意识形态的改变,方才能够指导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粗浅地谈谈我的几点认识吧:

一、为学生的设计

真正把师本和生本分离出来,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了解为教师的设计和为学生的设计是不同的,两者有着巨大的差异。(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

我认为,为教师的设计和为学生的设计并不完全矛盾。所谓的为教师的设计即一切指向教师,以方便教师教为主旨,以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为主的设计;而为学生的设计则在这一基础上将学生的认识水平、思考方式等等考虑进去,从而对设计进行调整,使其更适合儿童学的设计。郭教授赞同为学生的设计,因为学生是教育过程的终端,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资源,是一个个生命实体。

作为教师,备课是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去询问一个教师“你会备课吗?”,可以说是一种侮辱——备课是教师的基本技能。然而看了上文郭教授的这段话,我们不妨再问问自己:“我会备课吗?”我们的备课多考虑的是自己怎样教还是学生怎样学?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是否只关注了自己和文本,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认识的基础等等?

说到这里,又想起了沈大安的一段话:

有人说教师解读文本,要有普通读者、教师、学生三种身份,我觉得说得很好。毕竟,教师读文本是为教学服务的。所以,我们在阅读文本时必不可少的一步是换位思考:如果让孩子们来读这个文本,他们会怎样解读?他们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他们会提出什么问题?他们会误读吗?如果发生理解错误,我们怎么去引导?„„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篇课文《三个儿子》,课后的思考题是“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按我们成年人的估计并不难,因为第三个儿子帮妈妈提水,孝顺妈妈,才是真正的儿子。可是我就听到课堂上有学生说:“老爷爷年纪大了,眼睛看不清,只看见一个儿子。”我们备课时应当考虑,如果儿童解读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去引导,而不是一味往深处走。“文本”很重要,但“生本”更重要,语文教学要从“文本”走向“生本”。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这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如果在备课时遵循“为学生的设计”这一原则,课堂自然会以学生为主体,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是真正学会了备课。

二、自由与限制

教育总是要对人进行限制的。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教育就是限制。

教育在给人以限制的时候,同时也要给人以自由,好让他们用自身的内存、自身的自然物,去获得外部的知识、外部的自在物。(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

初看起来,这两段话是矛盾的,细究一下,其实并不,关键在于处理好自由与限制的度。

教育是限制,郭教授举了一个学单词的例子:看到一个单词,我们要学生按照人类的规范去读它和理解它。我们要让学生去认识和掌握人类认识的一切有用的东西,要适应人类的社会生活,这就需要有某种制约。

教育要给人以自由,郭教授举了一个更为形象的例子:插秧与抛秧。与插秧讲究整齐、细密相比,抛秧无疑是自由的,随心所欲的。不再需要规范,那样随意地一抛一撒,任它落于何处,任它东倒西歪,然而带来的却是丰收。这看起来不是很奇怪吗?其实,这不正是因为插秧过多地限制、束缚了秧苗,而抛秧则给了秧苗自由生长的空间吗?

那么到底如何处理这个度?我认为还可以用插秧与抛秧的例子来谈。抛秧固然是自由的,然而这个自由依然是相对的——你抛撒的范围应该是在你的这一片水田之内,而不是信马由缰,海阔天空。这一片水田就是限制,在限制的范围内给予最大程度的自由。延伸到课堂上,作为一个引导者,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限制:不偏离文本与某一阶段应解决的问题或应习得的本领。而在此基础上,则应允许学生的讨论、争议以致与教师不同的见解,给其最大的思考、发言空间。

掌握好自由与限制的度,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记得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在我抓住肖邦临终前的遗言引导学生体会他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时,一个学生举手发问了:“肖邦死后他的姐姐真的把肖邦的心脏带回了波兰吗?”问得我一愣,而好几个学生举手发表意见,但几方也是各执一词,有的说是肖邦的骨灰被带回了波兰,有的说肖邦就葬在巴黎,但姐姐把他坟前的一掊土带了回去„„且各方都说自己查阅过资料。课前我并没有准备这方面的资料,因此也无从判断。快速思索后,我没有简单地支持哪一方,而是问学生:“无论这几种说法孰真孰假,我们都能从中体会到

什么?”这样将这一问题依然回到对肖邦爱国情的体会中来,并生发了一个新问题:既然并非只将心脏带回去,文中为什么要这样说呢?让学生在不断思考中进一步感悟肖邦对祖国全心全意的至爱真情。现在回想起来,正因为课堂中给了学生自由,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更上一台阶,而体会爱国情这一不变的目标不就是学生自由思考、发言的限制吗?

三、学做一个会“偷懒”的聪明人

我们的校长、家长,还有教师自己,一直以为教师做得多,是一种光荣传统,是服务充分的表现,教育质量会由此提高。然而,现实却使我们开始怀疑,今天我们是不是教得太多了。(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

这段话可以说是一个颠覆性的认识了。一直以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任劳任怨的老黄牛”都是人们歌颂的教师形象,郭教授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质疑呢?书中引用了两个故事。一个是广东茂名市南区公馆中心小学莫云老师的,他曾因工作繁忙采用过让学生课后辅导学生的方法,结果学生成绩优异,因为想更上一个台阶,第二年他更加勤奋,凡事亲力亲为,学生成绩反而退步了;他按自己的方案认真教导学生仪仗队操表演时,效果很不好,而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并采用其中一条方案后,学生获得了比赛第二名。另一个故事则是一位高中数学教师的,他在两个班上同样的课,第一课由于自己的失误只好请学生自学,第二节课由于吸取了教训,讲授十分顺利。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教学效果反馈考察,胜出的是第一个班!

这一正一反两个故事的确会让我们发出如上文郭教授一样的感慨。由此,我不禁联想到老子“无为而治”的法则,老子强调治理天下要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教育何尝不是如此呢?学做一个会“偷懒”的聪明人,并不是倡议我们做一个无责任心,凡事马虎的教师,并非将勤奋踏实与聪明对立起来。聪明地“偷懒”是让我们信任学生的自然学习能力与创造力,给学生展示才华的空间与舞台,是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参与、投入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更牢固的知识技能。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然而一群人的力量是巨大的。“懒“能享福,但这懒,要偷得智慧,偷得巧妙,什么懒得,什么懒不得,这中间的的分寸就是智慧。

教师的“懒”往往能锻炼学生,造就学生。一个“懒”教师,会把班级工作分成若干份,寻找若干个负责的学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样即算教师不在,学生自己也能将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一个“懒”教师,会在课堂上抛出问题,等待学生的思考与解答,这样教师不用讲得那样辛苦,学生体会却会更深刻;一个“懒”教师,组织活动时会甘愿退居幕后,放手让学生“折腾”这样,教师间或充当“军师”或“裁判”的角色,学生的智慧、个性、创造力被激发„„“懒”教师并不整天忙得像陀螺,却依然可以收获多多。反之,如果一个教师事事放不下,事事都要自己去操劳,结果不仅自己疲于奔命,学生也会在长期“保姆式”的教育方法中学会了被动地接受与等待。正如民间俗语所言“勤娘养个懒孩子,懒娘养个勤孩子”,又比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何等神机妙算,何等惊世才华,何等忠肝赤胆,《出师表》流传后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成为代代美谈。的确,诸葛亮在世时事必躬亲,蜀国虽未必能称霸于三国,自保是无忧的,然而他最终却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英年早逝难道与他平日操劳过度无关吗?更可悲的是,诸葛亮一死,他苦心孤诣保护的蜀国也如同散沙一盘,刘后主“乐不思蜀”的典故世人皆知。试想,如果诸葛亮稍微“懒”一点,刘后主是否会出息一些?或者至少,蜀国的天撑起的人会更多一些?这样亦不至于擎天柱一倒,大厦便倾了。

读《教育走向生本》有感 篇6

童义明

前段时间翻阅了郭思乐先生的《教育走向生本》,感触较多。全书贯穿了“在教育中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新理念,观点新颖,论述独到,内容丰富,是一部哲理性强而又生动活泼的学术专著。《教育走向生本》具有突破性的贡献,根据我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五点:

一、关于两种教育体系

作者认为,师本教育体系和生本教育体系这两种教育体系的存在是事实。“仅仅是零敲碎打的改革,已经不足以解决今天的问题了”。因为过去基本上是一种师本的教育体系——“一切都是为老师好教而设计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我们需要设计一种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生本教育体系“不仅在方向上强调学生为主体,„„而是要彻底解决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整个体系问题”。的确是这样,如果不从体系上解决教育改革问题,事实上课程,方法,管理评价,总是相互制约,我们还是要长期被师本教育体系紧紧地捆绑着。例如现在许多教师在会议上、文章中观点往往非常正确,而在现实工作中总跳不出原来的阴影。原因之一就是新理念对于有的教师还仅仅是显性知识,而他的行为仍然被师本教育体系的隐性(缄默)知识所左右。

作者能揭示出两种教育体系,是以深入的研究作为基础。例如对成人的理智律和演绎为主与儿童的情感律和归纳为主的区别;接流式和源流式教学的区别;连动式机制和激发式机制的区别都做了有价值的探索。

“师本体系”和“生本体系”的区别具体体现在理念、课程观、方法论和管理和评价等方面。

二、关于两种不同的理念

生本教育的价值观是“一切为了学生”。作者分析了许多偏离本体的现象,说明寻找到本体,真正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并不容易。这点我深有体会,例如“走教案”现象的产生,就是“师本体系”评价造成的。那种为了评选而精心设计的教案,课堂上教师关心的是如何展示自己的风采,让学生“出彩”也是为教师设计的教案服务。表面看,这样的课,教学目标正确,一切按计划进行,学生也在参与,也有收获,高高兴兴,热热闹闹,天衣无缝,准时下课。但是教师实际上事前不向学生进行调查,课上也不关心学生在想些什么,这样的课怎么能使每个学生得到主动发展?

生本教育的伦理观是“高度尊重学生”。而师本教育常常看到的是这样的现象:“同学们,现在可以上课了吗?”,有些教师连上课都要征求学生的意见,好象相当尊重学生了,其实这是一种肤浅的理解,好像在“做秀”。本书鲜明地指出:“高度尊重学生”就应该是相信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人人可以创新”,“潜能无限”。

我体会应该区别的是:老师是在尊重学生的独立见解(虽然可能是幼稚的),是认真地发现、理解学生自己的思想火花;还是视而不见,急忙,甚至强硬地让学生去“痛饮”教师准备的那“一桶水”(包括有时是让学生高兴地去“痛饮”)?这其实是“师本体系”和“生本体系”两种不同对待学生的态度。

生本教育的行为观是“全面依靠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就是不仅认识到学生是教育对象,还要认识到学生更是教育资源。教师是在充当泥瓦匠,辛苦地塑造、雕凿学生?还是在艺术地调动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自我发展?这些都是两种不同教育体系的理念在教学行为中的反映。

三、关于两种不同的课程观

“生本教育”主张“小立课程,大作功夫”。“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要尽可能地精简,而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地进行活动”。“使整个教学过程体现‘教少学多’”的原则。

“生本教育”主张“学科内部整合和整个课程整合”。例如语文,主张“教导学生认好字,写好字;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进行自主的写作实践。其他环节则是要么是不必要的,要么是可以精简的,要么是不必现在就教的”。“生本教育”要探索“在突出三大语言(词汇语言,数学语言,艺术语言)的前提下整合整个课程”。

在探索、形成“生本教育”的课程观时,作者在多年实验中“感悟”出的一些创见是极有价值的。如“整体领悟与知识生命”一节中论述的“儿童的思维是成胚胎式发展的”,作者用“输赢球”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例子,确实使我们深深感受到“在美丽的教育世界里,两个生命——儿童的生命体和知识的生命体在嬉戏激荡,构成了整体领悟的教育乐章”。

四、关于两种不同的方法论

“生本教育”主张“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以学定教”。这一系列相关的方法是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的,“比如,小学低年级学生进入写作阶段时,我们让他们进行顺应儿童心理的作文,整体输出,写自己喜欢写的、印象最深的语话,这就是作文的‘做’;而作文的‘学’,即总结作文的规律,等等,则完全可以待之来日”。贯彻了这些方法才能保证“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的落实。

“生本教育”的方法论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学习的核心部分应该是感悟”,感悟会“成为他们进行更广泛的高级学习的重要动力”。他们的实验已经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五、关于两种不同的评价与管理

评价与管理现在成为改革的一个“瓶颈”。不同的理念必然产生不同的评价。“生本体系”主张“无为而为”原则。主张老师“不给儿童过多的干预,而是给他们学习尽可能多的自主”,而坚持“师本体系”就有可能给以他们“没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评价。

“生本体系”的课,“没有把知识和行为变成一个一个细密的目标,对学生提出十分细密的要求”,没有一步一步地牵着学生走,如果按照“师本体系”来评价,这样的课恐怕就不会是好课。因为“师本体系”主张学生要跟着老师,一个一个知识点地学那些经过教师过度分析过的教材。

总之,评价是按照一定的理念进行指挥的指挥棒,如果不同“师本体系”彻底决裂,即使有很好的课程、课本,难免迈不开步子,所以必须跳出“师本教育体系”评价,走向“生本教育体系”评价

关于管理,作者明确地主张:学校以上要加强校本管理,学校对教师实行人本管理,教师对学生实行生本管理。我深信《教育走向生本》来自实践,积极为实践服务,有很强的生命力。因为和所有具有突破性的新事物一样,它一方面尽管有许多闪光点,但另一方面肯定不完善,迫切需要更多的人给予关注。一个开始蹒跚学步的孩子,迈的每一步不一定到位,但只要方向正确,人人都会认为他前途无限。

《教育走向生本》里有段话是这样表述生本教育的:奥修把这样一句话称为伟大的祷文:“当鞋子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脚被忘记,也可以说是脚处于“忘我”状态,忘我地工作,工作得非常。反之,如果鞋子不合脚,脚疼了,脚就被时时记起,就走得不好了。今天,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需要提供给儿童适合的教育,当教育适合儿童时,我们也就可以看到儿童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这时人的内部自然起作用了,儿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空前提高了。所谓适合儿童的教育,就是生本教育。我们只要给了儿童生本教育,他们就会忘我地活动和游戏,也就是进行忘我的学习,这是一种忘我的境界。

可以这样说,我对生本教育的认识,是认为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时老师也提供了恰当的教育方式。这种适合表现为学生勤奋地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同样,学生学得差,极有可能是教师提供的教育方式不适合学生的学习,学生提不起兴趣,教师工作起来也就事倍功半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是一个很广阔的空间,因为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其独特的地方,教师要尽可能地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所谓因材施教大概也就是如此了。

工作中我常常感叹部分学生缺乏责任感和荣辱观,现在想来,自己身上确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是自己没有把握住学生究竟想要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每一位学生都有着他自身独特的地方,作为教师的我还没有真正与学生打成一片,进入

他们的内心去感受他们的所需所好,把文本和生本真正地融合为一体,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教师的终身学习观念当永不放弃。

走向“生本”课堂 篇7

走向“生本”, 这是进行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 是对学生的全面负责。生本教育, 首先让学生能够自主, 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他们会像在卡拉OK厅的人们一样, 虽然他们不一定是职业歌手, 不一定受过专业训练, 但他们都能放开喉咙唱出自己最拿手的歌曲, 而且能把自己对这首歌曲的理解经过加工在饱含激情中唱出, 这样一来, 卡拉OK厅的聚会自然变成了一台丰盛的文化大餐, 一场全明星阵容的文艺晚会, 在快乐中他们都成了导演和明星, 把自己潜在的学习天性、本能和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永远也不会疲乏。

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 高度尊重学生, 全面依靠学生, 完全相信学生”;在技术层面上的核心是“以4~6人的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具体操作遵循“先做后学, 先会后学, 先学后教, 不教而教”;最理想的结果会是“全面挖掘学生的潜能, 开启全体学生的智慧, 达到人人能学, 人人好学, 个个有创新”。

一、教师角色的转换

从常规课堂教学到生本课堂教学, 需要教师的角色转换。老师要当好一堂课的总策划师, 设计好每个人都能说、都愿意说、有兴趣想说的前置作业, 前置作业既要简单, 还要空, 以求低进入, 不断生成;有时是客串点评家, 不断帮助学生提炼升华;老师有时必须充当剧务, 提供学生需要的一切;需要时也要当星头, 把所有明星聚在一起, 唱好每一台戏;还要当好向导, 不时掌控学生展示交流的动向, 引导并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总之, 老师虽然退出了导演和主演的角色, 把教室真正归还给学生, 但对老师的要求更高, 需要的知识面更广, 判断和决策能力更强, 调控机制更灵活实用, 前瞻性更远, 包容性更大。

二、学生角色的转换

教室本来就是为学生准备的,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 小组合作学习是“生本”教育最根本的课堂模式, 小组内, 学生有明确的分工, 每个学生都有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 每个人都是管理者, 也都是合作者, 他们在课前一起查找资料、分析整理资料、预习新课、共同完成前置作业, 他们在不断交流、讨论、互评中快乐地成长, 在课堂上, 他们更是精神焕发、跃跃欲试, 各小组争先恐后到讲台上展示成果、与其他小组辩论、评价其他小组的成果, 多渠道、多方式获得大量信息, 由被动吸收变成了主动吸取, 由在压抑的气氛中去听、记、练、考转换为轻松愉快地、积极地参与, 用眼看、用耳听、动手做、开动脑筋想、认真记、激情地辩, 全方位展示各自的才能, 他们都在交流中定位自己的角色, 在思考中积淀学科知识, 在张显个性的探究中锻炼能力, 他们没有失落和遗憾, 乐于学, 好于学, 学得好, 学得轻松开心。

学生在合作和交流中, 他们的智慧和知识的“广博性”相互感染, 常常会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出现无法预知而令人心灵震撼的场面, 他们个个都是“小”演讲家、“小”博物学家、“小”工程设计师……

三、生本教育的课堂给我们展示了别样的天地

进行生本教育, 学生不只是从简单层面上获得了知识, 让考试分数得到提高, 而是在日常的合作学习中, 学会了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活非常有趣, 在盎然的兴趣中, 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和分享成果中, 学会了资源共享、团结协作, 在分享同伴学习成果的同时, 实现了人的完满发展, 课堂上洋溢着蓬勃的生命活力, 每个学生心里又充满了对学习的渴求和内化的强大动力, 课堂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 巨大的引力吸引他们不断去探索、去发现, 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学习知识, 快乐的成长。在相互评价中, 学生永远处于主动探索的地位, 小组内的生生交流、小组间的交流、老师与学生的交流、老师与小组和班级的交流, 达到了生生互动、生生互帮, 师生互动, 形成了多元化、多渠道的信息交流, 师生在不同层次上都得到了提高和升华, 能最好的实现学生的积极、快乐、高质、高效的学习。同时, 在合作学习中, 还能增强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荣誉感, 他们在合作和交流中, 会深深地体会到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集体的智慧却无穷尽, 他们会主动把自己融入集体中去, 积极地维护集体的利益和荣誉。

四、素质教育必须走向生本课堂

教育改革提倡进行素质教育, 要求学生全面发展, 平衡发展, 教育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是为了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 而不是限制学生。素质教育将必然走生本教育的道路。把课堂放手还给学生, 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主动的探究, 主动合作、主动展示, 甚至主动评价学生学习的知识, 让学生保持天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使每个学生都能高质、高效、生动、快乐的自主学习。只有走生本教育, 教育的春天才能真正来临, 教育才有出路, 才会彰显教育独特的人文魅力。

参考文献

[1]《视听教学》.

走向生本 激扬生命 篇8

一、生本理念下的“备课”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备课”要求教师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把握知识要点、备大纲,备教材,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学习的内容和方式,紧紧抓住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去设计活动和过程。生本课堂教学是开放的、灵活的、变化的,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引领要把握尺度,既能让学生够得着,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去想象、讨论、归纳和总结,当生本课堂上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很多奇思妙想迸发,那么学生内在的潜能就真正被激发了,这就更肯定了教师的“备课”。正因为教师是有“备”而来,胸有成竹,生本课堂教学,才会孕育出勃勃的生机,充满生命的神奇,充满无限的精彩!

二、生本理念下的“教师”

生本课堂上,教师的角色具有多重性:活动的促进者、平等的合作者、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赏识者、得体的协调者、资源的开发者、得法的组织者。教师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积极地旁观;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并时时留心学生的学习动态,刻刻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帮助、引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教师是“牧者”,是导航灯,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严格来说,应理解为“导”——引导、诱导,它以学生为本,高度尊重学生,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教师,应重视 “该讲什么”,“怎么去讲”,真正的“导”入学生的学习;教学是否成功,要看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学习积极性等是否被激发了出来,激发了多少;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没有体现,体现了多少。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尖锐地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生本课堂主张教师不给儿童过多的干预,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保证他们有独立的活动空间、人格空间和学习空间。在生本课堂上,不是“教”决定“学”,而是“教”引导“学”,“教”为“学”服务。

三、生本理念下的“学生”

生本教育的核心是接近自然,放飞孩子的天性。让学生学会学习比学到知识重要千万倍。比如教会他们如何上网查找相关资料、通过文字或图例表达自己的意见;课堂上如何聆听老师、同学的讲话、上讲台如何口头表达自己的意见、如何对别人的观点提出质疑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这一理论最根本的出发点就在于,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在每篇课文的学习中,我都会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仔细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你最喜欢哪个句子或词语?并说说理由,你想怎样学习本文?你有哪些好的学习建议?我也尝试着与学生互换角色,让学生成为老师,让他们自我表现,结果非常可喜,上台来的学生,不但没有一点胆怯,反而自信大方,下面学生的反应比平时都好。以前,我总怕学生理解不透彻,耽误上课时间,事实证明我错了,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是有无限发展潜力的人。就因为我们没有给出时间、空间和氛围去激励它,所以才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四、生本理念下的“教学”

在农村小学,我觉得阻碍生本课堂发展的问题主要有:①前置性作业质量存在问题。农村的学生视野狭窄,走不出门前的大山,只能坐门观天,网络资源有限、只能靠报刊杂志搜集资料,从而导致课前没有做好深入研究,课堂上学生对知识点不能准确理解,拓展延伸局限性大。②后进生成为小组学习中的旁观者。生本课堂上的诸多问题是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中解决的,而那些中上等生或性格开朗的学生非常活跃和积极,而后进生或性格孤僻的学生却在充当着旁观者的角色。③教师受教学进度的制约,不能保证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对此,我在教学中的主要策略有:①我班共有学生二十七人,我按每小组4-6人将全班学生分成了六组,前置性作业我让学生小组内合作完成,针对农村孩子的特点,我利用有限的网络资源、报刊杂志,和他们一起搜集有实用价值的东西,应用于教学中,同时在教学中去挖掘他们的潜能素质,并且展示它、发展它。一段时间过后,学生学会了如何完成前置性作业,而且质量越来越好,结果很令我吃惊!我突然间有了一种“待到山花烂漫时,独在丛中笑”幸福与成功感。②关注所有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度。我在学生小组讨论的时候,时常走到不爱发言、性格内向的学生身旁,鼓励他们在小组中勇敢发言。只要是结合生活实际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并能说出原因,我都给予肯定和表扬,并让全班同学用热情的掌声鼓励他们。使他们体会到被关注的快乐。让他们在小组中找到归属感,时间不长,那些学生终于动起来了,虽然,他们的回答不是那么准确,但我很满足,因为他们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我如释重负,万分欣喜!③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安排学习进程。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总是被 “计划”、“进度”所牵制,不能随机应变,那么我们在无形中又会走向迷途,所以,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内容,我会把教学进度放慢点儿,多安排些时间给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五、生本理念下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育观念下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主宰一切,控制一切,是权威。教师的表演占据了舞台,学生是观众,机械、被动地接受教师倾囊而出的知识。生本教育的师生关系是:融洽互动、平等和谐、尊重赏识、信任友爱。教师是引导者,同时又是学习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舞台上的主演,师生在愉悦、宽松的氛围下学习,学习的情境是积极的、主动的、高效的。课堂不再是教师单极表演和学生被动静听的场所,而是师生共同交往、对话、沟通和探究互动的舞台。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才能真正走出师本,走向生本。

上一篇:争分夺秒的近义词成语有哪些下一篇:闽北畜牧业生产出现的污染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