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生本理念教学

2024-07-10

初中数学生本理念教学(精选12篇)

初中数学生本理念教学 篇1

新课程改革使教师在课程的预设上下足了功夫, 但是不管教师怎样预设, 在课堂的生成上都会和教师的预设有着一定的不同。教师要善于使有效预设与生成融会贯通, 让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利用课堂教学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以生为本, 精心预设, 选择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方 法。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通过教研组集体备课确定教学目标, 紧扣教学重点, 紧抓教学难点, 制作导学卡。教师要深入了解本班学生的数学能力, 思考学生在对教学内容的学习上会遇到哪些问题, 在掌握重点, 突破难点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在这个基础上, 教师要做好预设, 要精心准备课上会出现的各种问题, 使课堂教学能够井然有序。另外, 教师要选择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方法, 使学生能够在每一次课堂思考中更好地提升数学能力。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数学《勾股定理》之前, 教师首先要搞好组内教研, 通过集体的智慧思考导学案。在这个基础上, 教师要根据本班同学的数学能力做出适当的调整, 要让最后定稿的导学案真正适应本班学生, 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而在导学案的安排上,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预设。一般情况下, 学生容易将勾股定理与后面要学习的逆定理相混淆, 教师在预设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将易混淆的概念通过强化训练让学生明确勾股定理的使用范围。另外, 教师还要考虑本班学生在理解勾股定理推导过程中将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提前预设, 思考教学环节, 甚至要预设每一个教学环节所需要的时间, 以便让学生顺利把握教学重点, 突破教学难点, 构建高效课堂。

二、在课前精心预设, 在课堂上积极促精彩生成。

预设和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 生成是预设的升华, 精彩预设也要依靠课堂生成来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 积极思考。因此初中数学教师不但要重视课前的精心预设, 也要关注课上的精彩生成。预设精彩而不断生成的课, 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使师生的思维能够在课堂碰撞中得到高效发挥。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促进预设和生成的融合, 积极开发课堂有效资源促进课堂生成。在课堂上, 学生作为一个活动的个体, 不会完全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思考探究。在学生课堂活动中, 课堂会随着思考的推进不断变化。尽管教师在课前已经针对学生学习方式做了相应的预设, 但是学生课堂上的思维碰撞会产生预设所没有预料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随着学生的思维不断调整预设的教学环节, 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在课堂上完成自主探究, 获取数学知识的建构。在《勾股定理》课上授课的时候, 尽管教师在课前已经预设的教学环节, 但是学生在学习中迸发出来的数学智慧却是教师事先没有想过的。教师要想办法加大预设和生成之间的融合, 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构建勾股定理的知识。如教师在课前预设了学生活动的教学环节, 让学生拿出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并通过不同的拼法思考探索勾股定理的不同巧妙证法。在拼图过程中, 可能就会有学生出现了与教师预设不同的拼法, 当课堂产生这样的生成后, 只要学生的做法正确, 教师就要给予鼓励, 让学生真正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 从而理解勾股定理, 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巧用课堂生成, 进一步深化学生数学思维。

教师精心预设了课堂提问, 并通过环环相扣的讲解让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不但要紧扣教学目标预设课堂提问, 还要抓住教学重点难点进行课堂提问, 让学生在教学中积极思考,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课堂上, 学生常会出现一些奇思妙想, 这些动态生成展现了学生的动态思维, 教师要在课堂上不断观察学生, 倾听学生, 发现学生的有效思维并要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当学生出现有价值的课堂生成的时候, 教师可以适当改变预设的教学环节, 将课堂生成展开, 进一步研讨,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学中, 当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不同的图形, 并引导学生探索勾股定理的形成过程时, 可以设计问题情境, 让学生探索“数”与“形”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在多种尝试中得出勾股定理的结论。接下来教师要引导学生证明勾股定理。教师在预设的时候可以想办法引导学生利用四个全等的三角形拼出的弦图所示方法, 并使之亲自验证勾股定理。但是课堂上学生在利用五巧板进行拼图的时候会拼出不同的图形。那么教师就要善于利用学生拼出的不同图形尝试验证勾股定理。这样教师善于发现有价值的 课堂生成, 引导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形成新的能力。

总之, 生本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 教师不但要善于在课前精心预设, 还要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训练中学会反思, 在与师生的互动中提高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魏宏哲.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作用[J].中学教学参考, 2012年07期

[2]赖琼, 邱际禄.“因预设而存在, 因生成而精彩”方法初探[J].学生之友 (初中版) , 2011年06期

[3]汪明春.课程目标:在预设的基础上生成——杜威教育目的观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 2011年08期

[4]郭召翠.让“预设”与“生成”和谐共振[J].考试 (教研) , 2011年08期

初中数学生本理念教学 篇2

吴雪球

生本教育就是倡导教师的教育教学一切以学生为本,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自己成长,生本教育就是要教师从传统的以师为本解放出来,将学习真正交给学生,以生为本。它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能让教师找回教书育人的乐趣和幸福。下面是本人经过半年的探索和实践,对生本教育下教学存在着不和谐因素的反思。

今年我所任教的两个七年级班我尝试用生本教育理念进行教学,与传统的教学相比,真是冰火两重天,反思颇多。

1.学生前置性作业准备不充分。我们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农村学生,谈不上课外上网查找资料,学校也没有像样的图书馆。很多学生并且是留守生,家里的爷爷、奶奶根本帮不上孩子的学习。而生本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设计的前置性学习任务,必须是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自己解决,教师要把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充分挖掘出来。如果课前没有做好准备,学生在课堂上很难对知识进行准确理解,更不用说对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了。

2.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少数学生不积极主动,参与意识差。在具体的英语教学活动中总是被动,怕出错或采取观望的态度。而生本教育中的“小组合作探究”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常规。每个英语活动都是由各个学习小组合作完成。有问题找学生,学习小组中肯定有英语基 础好的学生,某个学生学习有问题,教师千万不要插手,让它们小组学生之间自己解决。学生之间用学生的语言和学生的方法去相互帮助解决问题,学生也容易理解接受。小组合作探究最大的作用在于:学生通过相互合作学习,同学之间找到了差距,能相互取长补短,团结协助,共同达到学习目标。这样教学才能真正达到事半而功倍,3.学生上台展示成果放不开,面临挑战不能应对。生本教育英语课堂有一个重要环节是„成果展示‟。而我们的学生在台上展示成果时没有自己的特色。互动交流简单化、机械化。这也直接反映出我们的学生英语口语差,不能随机应变,面临挑战不能应对。生本教育理念在实践中认为学生之间在交流、争论和辨析的基础上学生学习才能共同提高。生本教育英语课堂不回避„矛盾‟,矛盾越多学生接触的知识越多,假如一个班有45人,分成9个学习小组,一个英语活动就有9种活动剧本,比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剧本要多得多。所以对那些总是想从老师那里得到权威答案的学生来说,生本教育无疑是一个挑战。

初中数学生本理念教学 篇3

[关键词] 初中数学;生本理念;内涵;原则;策略

迫于升学压力和中考方案中知识考查的要求,初中数学课堂大部分教师仍然采用“题海战术”和“应试教育模式”,学生机械地、被动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各种教学任务. 课堂上,学生死气沉沉,教师厌教、学生厌学情绪迷漫课堂,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不尽如人意. 面对这样的教学窘境,生本教育正好迎合了广大师生发展的需求,有效解决了当前应试教育的各种弊端. 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贯穿生本理念,意义十分重大.

生本教学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

堂教学内涵

所谓生本教育,其实是一种高度尊重生命、尊重自然,根据学生需求而实施的一种教学理念. 这种教学理念强调学生要在做上学,教师要在做上教,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渴望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教学做合一”的良好教学氛围. 倡导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的“学”,它打破了传统教育对学生自我发展意识的束缚,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地将学生培养成为爱学习、会学习的新一代接班人.

生本教学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

有效实施的原则

一是注重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教师要求学生讨论的主题和讲解的知识务必是正确的,总结概括提出的定义、概念不能有歧义,内涵和外延应明确具体,并且语言表述要规范;引用的事实要有科学根据,推理的步骤应确保正确无误、逻辑严密. 例如,学习苏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第十三章——概率时,要充分结合学生玩耍中常用的“石头、剪子、布”原理以及彩票中奖的概率,发挥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和教育功能,适时教育和引导学生要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二是注重启发性. 教师在准确掌握学情的基础上,要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主动创设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同时,要抓住知识之间相互联系的特点,启发学生应用已学知识积极探索,进而解决新问题. 如学习苏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第五章——走进圆形的世界时,教师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列举出自己身边的圆形图形,一旦有学生列举出椭圆、半圆等图形时,教师以明知故问的态度提出疑问,引导学生分析出圆形的本质.

三是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 数学中的概念、原理往往较为抽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物,通过看一看、做一做等亲身体验的方式,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使其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和认知结构. 例如,学习苏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第八章——中心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实物、教具等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让学生通过“折一折、剪一剪”的方式,自己动手感受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

四是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一些新的概念、知识是建立在已学概念、知识基础之上的. 教学中,要按照数学的逻辑关系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熟练地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特别是对于一些外延广泛、内涵丰富的概念,应按照循序渐进、分层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

生本教学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

理想建构策略

介绍概念、讲解例题、习题训练是传统数学的授课方法,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然而,在生本理念下,需要将教师灌输式的教转变为学生自主性的学,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我探究和讨论. 所以,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应用生本教学理念,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作业前置,自主先学

生本理念下的作业前置并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教材,而是教师根据新课程知识精心设计作业,使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先行学习,把疑难问题和需要探讨、补充的知识做好记录. 因此,前置作业的设计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地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例如,在苏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第11章——图形的全等知识学习过程中,教师设计的前置作业问题是:(1)结合自己身边的材料,制作出2个全等三角形,并在课堂上说明制作的步骤.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有几条?分别是什么?(3)只有一边和一角相等,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4)在教材上标记出本节学习过程中自己的疑惑.

2. 分组讨论,汇总问题

问题讨论是生本教育的中心环节,由于前置作业是教师在课前提前布置的,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并且在自学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知识基础等各不相同,所以每个学生的研究成果和疑难问题也各不相同. 因此,在上课5分钟左右的时间内,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交流、讨论前置问题,挑选优秀、中等、较差三类学生上台进行前置作业问题示范解答. 对于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鼓励小组内部采用互相帮助的方式解决;对于一些意见分歧较大或者难以理解的问题,由组长汇总记录,并上报教师进行引导启发,或在全班进行探讨、讲解. 通过示范解答、分组讨论的方式,能够迅速地暴露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漏洞,为教师下一步精讲释疑和点拨引导做好参考.

仍以学习“全等三角形”为例,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制作了2个全等三角形,并在课堂上阐述自己的制作理念. 学生甲:将两张纸片重叠放置,通过剪切的形式,复制出两个全等三角形. 学生乙:应用长度两两一致的6根木条,粘贴出两个全等三角形. 学生丙:两边做成相同长度,并且要求两边之间的夹角也相等.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动脑探究制作全等三角形的过程,教师不难发现这些做法正是全等三角形的特殊性质. 学生甲叙述的是全等三角形完全重合的性质;学生乙叙述的是“SSS”,学生丙叙述的是“SAS”. 但是,在示范解答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时,部分学生概括得不够全面和完整,这时应将学生在示范解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精讲释疑的切入点.

nlc202309081836

3. 精讲释疑,巩固练习

对于分组讨论阶段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应预留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由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共同探讨,不但要探讨问题的本质,还要及时补充相关知识,抛弃传统“填鸭式”的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本节知识的难点和重点. 例如,学习苏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时,对于学生而言,一元一次方程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教师应及时补充该概念产生的背景,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并应用教材中商品促销等具体事例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知识,强化学生主动学习数学、探究数学的能力.

例如,学习“平方差公式”时,某同学将(a+b)(-a+b)计算为a2-b2,这时教师应不立即给予错误的评价,而应让做错的学生阐述自己生搬硬套的做题方式,阐述完后由其他学生以找茬的方式进行纠正,引导学生发现平方差公式的本质,最后,由做题犯错的学生总结平方差公式的本质,即一定是相同项的平方减去相反项的平方,并提醒其他学生在做题时务必认真审题,理解每个公式所代表的具体含义,培养出严密的逻辑思维. 这也正是“生本教育”理念中学生是教育资源的体现.

4. 总结提升,构建体系

总结是教师课堂教学惯用的一种手段,在生本教育中同样适用. 在巩固练习后,预留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及时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体回顾,促使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实现思维方法的理性层次跃迁. 首先随机抽取一名学生进行发言总结,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以及需要自己在哪方面进行提高. 这个环节,能让学生进一步反思,并加深对已学知识的印象,建立系统化的知识结构网络. 其次,教师应进行总结性的概括,指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弱点,讲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补充、归纳出本课时教学内容的体系结构,使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以上四个教学环节是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数学的基本操作流程,教师应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特别是对于时间的安排,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调节.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虽然生本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众多的不足和弊端,但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了一种教师爱教、学生爱学、学生爱做的课堂教学氛围,有效地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初中数学生本理念教学 篇4

古人云“文章不厌百回改”,宋代诗人吕本中曰;“文字频改,功夫自出。”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这都突出了作文修改升格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这明确了作文修改的必要性。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应做到以生为本,作文教学也一样,作文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修改升格作文的能力。

本人通过探寻总结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总结了一些升格作文的有效方法,养成了学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实现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升格。

一、佳作引领,让学生升格作文有源可循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修改也一样,要让学生有修改作文的能力,首先要让学生热爱文学,培养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让他们心中有大量的美词佳句。只有通过佳作的引领,孩子们才能做到“胸中有美文”,才能知道怎样的语言是美的,怎样的表达是生动的,怎样的构思是吸引人的……只有通过佳作的引领,孩子们才能够知道修改作文的重要性。通过阅读,孩子们会知道《红楼梦》是曹雪芹在悼红轩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心血;会知道“僧敲月下门”是贾岛斟酌推敲后的结晶;还会知道《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反复修改七次的巨作。了解了这些修改的经典事例,孩子们就会对作文的升格渐生兴趣。

本人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让学生走近阅读,沉浸阅读。

1. 开设阅读课

从初一开始,我们就开设了阅读课,每周一节。我组织学生到学校图书馆借书阅读,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本阅读。这样,他们就能静下心来,沉浸其中。下课前五分钟,请两位同学说说阅读收获,这样既推荐了好书,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了分享。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的胸中渐渐有了积累。

2. 做读书笔记

我经常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要求他们在阅读中看到优美的词句、精彩的片断、动人的篇章就摘抄下来,每周不少于500字,并学会归类整理。每天语文课上用5分钟让学生朗读背诵,强化积累。同时要求学生,积累的这些美词妙句佳段,要经常翻阅背诵,不断加强巩固。大量的阅读、不断的积累,滋养了学生的心灵,丰富了他们的语言。这样就慢慢解决了学生不会写作、语言乏味的问题,使他们的写作素材丰富起来,使他们的写作语言灵活起来。

3. 举行交流会

在班级定期举行读书交流会,比比谁读得多,赛赛谁读得透。学生都有好胜心,在这样的活动中,多鼓励多表扬,他们的阅读兴趣就不断提高了。他们逐渐喜欢上了阅读,阅读面广了,文学素养不断提升。因为阅读,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丰富了起来;因为阅读,孩子们的语言功底丰盈起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阅读,学生心中有了积累,作文修改也就有了目标和方法。

二、授之以渔,让学生升格作文有径可循

著名教育家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更重要的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生本教育,强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认识到老师只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自己才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作文升格训练的最终目的是教给学生作文升格的方法,唤醒学生自我升格的意识,养成作文升格的习惯。

无锡市中考作文形式一般是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学生在审题上没有什么障碍,故研究过程中重点抓住语言和构思这两个方面。

1. 传授“亮”语言之法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强调了语言对于作文的重要性。语言是作文的外衣,新课标也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要想做到语言的生动、活泼,充满灵气与文采,锤炼语言的功夫必须具备。

语言的升格方法主要结合课内文章的教学进行。如教授《春》时,告诉学生,要使作文语言优美,必须善于运用多样的修辞,善于进行多角度描写;教授《往事依依》时,告诉学生化用引用古诗词会让语言文采斐然;教授《安恩和奶牛》,告诉学生人物细致刻画很重要,多种人物描写方法的综合运用会让作品中的人物“活”起来;教授巴金的《繁星》,教会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虚实结合的方法会使你的文章充满灵气……在学课文的同时让学生进行仿写,把学生仿写的优秀作品整理打印并展示,学生们慢慢地就会拥有美化语言的意识,握住心灵的妙笔,创造出个性化的文章。

2. 传授“亮”构思之方

朱光潜先生说:“文艺不必止于创造,却必始于模仿。”初中生写文章,首先应学会模仿。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课内外优秀文章中的句式、段落、结构或写作方法,仿照构思一个或多个相似的句式、段落、结构或写作方法。模仿构思的过程是读与写相结合的过程,模仿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长久训练,学生的表达会越来越流畅,构思会更有条理。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文本模仿意识,要不断地进行模仿作文写作的训练。

比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告诉学生只要融入真情,即使是朴实的语言,即使是琐碎的小事,一样可以写出感人肺腑的好文章;学习《荔枝蜜》,引导孩子懂得欲扬先抑这种写法的妙处;学习《变色龙》,告诉学生契诃夫笔下的警官穿大衣、脱大衣的细节描写有画龙点睛的效果;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要引导孩子体会对比这种写法的精妙……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中外大家的巧妙构思,让他们了解如何把平凡小事写得细致入微,来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要在课堂教学中多加引导,善加点拨,学生一定会慢慢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三、构建模式,让学生升格作文有迹可循

叶圣陶先生说过:“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以生为本的写作教学,应强调学生作文的主动钻研精神,采用多种方法批改作文。教师应有重点有选择地批改学生作文,做到教师批改的示范作用。同时贯彻“作文批改的优先权属于作者本人”的教学理念,建立新的作文批改模式。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我们在老师批改的基础上尝试让学生自批、互批作文。本人的作文升格课堂一般有四步:学生自批——同学互批一教师点评——自我升格。

1. 学生自批。

学生完成作文后,要求学生在作文上交之前做一次修改,重点从语言、立意、构思等方面进行再次推敲与修改。努力做到减少语病、错别字,解决浅层次的问题,争取做到语句通顺、详略得当。

2. 学生互批。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之间互相修改作文。每位同学修改两篇,分四步进行。第一步,明确目标。老师出示明确的批改要求,同学根据要求进行有目的的批改和讨论。第二步,静心修改。如批改《你是我的一本书》,我出示了三个要求:对象明确吗?中心突出吗?语言具体生动吗?其中第三点批改难度较大,老师可适当提示:要让读者具体感受到“你是一本书”,就意味着“你”应给人启迪,能让人获得知识,懂得道理……故作文必须对“你”进行生动具体的描写,才能给读者深刻的印象。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朗读文章,找出描写生动具体的语句,用“____”划出,旁边做简单点评。第三步:小组交流。由小组长主持,每个小组成员轮流发言,并有选择地做好记录。要求学生发言时用这样的语言:我认为哪句话好,它运用了怎样的方法,具体生动地写出了对象的什么特点。第四步:全班交流。请每一小组发言,推荐优秀佳作。

3. 教师点评。

分四步:佳作推荐;佳作共赏;升格指导;合作升格。

第一步:“佳作推荐”是将此次作文在选材、立意、结构、语言等某一方面比较好的作文及作者,通过学生互评后推荐,然后老师进一步挑选后,公布优秀作文及作者。

第二步:“佳作共赏”是从一个班级选出二至三篇从内容到形式都很优异的作文,让作者自己朗读作文。读完后教师向该生提出三个问题:(1)本文是如何构思的?(为其余学生提供构思上的事例和导引)(2)你认为本文的优点是什么?(3)你认为本文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得更精彩些?由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和当堂评价。

第三步:“升格指导”是从大多数学生容易共同存在的问题中(如选材的陈旧、结构的平淡、语言的无味等)选出二三篇示例,作升格的反面借鉴。

第四步:“合作升格”是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升格意见,然后完成升格作文。

以上四步,一般第一、二两步是每一节作文课必有的,第三、四步根据课堂情况适当调整,有所侧重。

4. 自我升格。

在教师充分讲评的基础上,升格作文可以让学生在课外一挥而就。如果是上午做的讲评,学生利用中午间隙即可将升格作文完成。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通过作文升格课堂教学的模式化探索,能够让学生在自改、互批中共同提高,共同成长。

通过升格训练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需要日积月累,长期坚持。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是写作的至理名言。作文水平的提高,需要教师长期的努力,引导学生广博涉猎,增长见识,积累素材,丰富情感;指导学生读写结合,坚持写作,学会升格。只要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收获。

参考文献

[1].郭思乐《谛听教育的春天——郭思乐生本教育思想随笔》,《现代教育论丛》2008年第8期。

[2].[美]坎贝尔《多元智力教与学的策略》(第三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金凤琴《中考作文语言升格新策略》,《语文学刊》2005年第6期。

初中数学生本理念教学 篇5

【关键词】 数学教学;生本教育;教学内容;实际情况;原则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1―0097―01

生本教育是时代发展之下的衍生物,作为新型的一种教育理念,它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基于此,教师要从学生生命的这一实体基本的意义层面上出发,高度尊重学生,尽可能地将学生无限的潜能激发出来。下面,笔者就生本教育理念下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择,谈些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教学内容

只有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那么,究竟该如何设计教学内容,进而最大限度地将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发挥出来呢?

(一)深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进度,并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课堂节奏。

(二)课堂教学内容要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教学“角的认识”这一节内容时,笔者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对于角的认识都是停留在练习册、课桌等小物品的认识上,而对于抽象的一些直角、锐角和角度等没有一个基本的概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带领学生实地观察特色建筑,通过观察让学生对角有了全新的认识。

(三)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专题教学。教师应时刻把握学生的接受状况,对于复合性比较强的知识点在教材以外搜集相关的教学资料和测验资料,组织进行专题教学。

二、生本教育理念下设计教学内容应坚持的原则

(一)坚持“以学定教”的原则。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外,还应当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思维方式,领悟学习方法,最终掌握“学法”,并具有自学、主动学习的能力。如,教学“分类”这一内容时,笔者首先要求学生将自己书包里的衣服、文具以及其他物品等全部拿出来并摆放到课桌上,随后询问学生课桌上的东西能够划分成几类。此时学生们会给出不同的回答,笔者便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一件一件地将物品选择出来,并记录在黑板上。待活动结束以后,归类的物品达到了两百多种。最后笔者引导学生将这些小物品?w纳成几个大类,分别有图书、书包、衣服以及文具等。

(二)坚持先学后教的原则。“先学后教”主要是指在课堂上,教师先将学习目标确定出来,引导学生探索和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观察者的角色,观察学生在整个自主学习过程中所显现出来的学习兴趣,随后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进行有效引导。如,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内容时,在实际的教材中出现的练习题型较少,学生学完后普遍表现出对数字敏感度的缺乏。在此情况下,笔者合理地对该课时进行了拆分,并将有关的知识点在课后练习题的结合下布置给了学生,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三)结合课堂内外。如,教学“乘法”这一知识点时,将教材中重要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以后,还要求学生回家将这一知识点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并在第二天数学课上将自己运用的过程以及感受分享给其他学生听。有的学生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分享了自己帮助家里人算水电费以及超市购物算账等经历,并从中感受到了数学带来的乐趣以及成就感。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生活阅历,使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当然,除了上述的两个有效途径以外,学生主导性在课堂评价中的充分展现也是主要方法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的评价中有意识地将学生主导元素渗透进去,这样有助于学生检验习惯的形成和学习兴趣的激发。适当的评价还有助于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在掌握知识点的时候,能够不断地对自己的能力进行锻炼。由此可见,只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着手设计课堂内容,就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数学生本理念教学 篇6

【关键词】自主学习 探究实践 合作

初中数学的学习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合作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而数学前置作业的设计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其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课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让互动成为教学的前提

初中数学越来越涉及到理论性的知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需要设计前置作业来引领他们进入数学教材课题。教师对这一方面的设计需要把师生的互动放在第一位,因为在互动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才会提高,教师在学生积极性高涨的情况下才能使教学课堂更加活跃,学习效率也才能提高。例如苏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的“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师针对这样的课题,可以先邀请学生在黑板上用直尺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且要求学生测量出每条边的长度,比如量出来的长度分别为6cm,8cm,10cm。这时候教师可以问同学:“你们能够找出这三条边的关系吗?”教师用问题去鼓励学生自己动脑筋思考,并且讨论问题,得出结论。这个过程就是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过程,不难得出,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关系存在着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也就是“勾股定理”所要表达的含义。教师设置的前置作业就是学生通过自己画图、测量能够对三角形产生一种认识,这样的前置作业引领学生理解“勾股定理”,达到学习的目的。

例如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型问题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x”这个字母。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问:“兄弟俩有10个苹果,弟弟比哥哥少两个,请问哥哥和弟弟分别有多少个苹果呢?”学生根据这样的问题形成小组讨论,如何能够得出哥哥和弟弟的苹果数量。教师把这样的问题作为前置作业提出来,让学生跟家人或者朋友进行互动性学习,共同探讨问题的结果,也锻炼了学生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体现了生本理念中互动性研究和互动性运用的问题。

二、自主探究,自我认识

基于生本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学习方法转变为自主性学习,在实践探究中去获得数学知识。例如苏教版初中数学中的“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对于“相似三角形”这个概念,学生一定是不理解,所以教师需要通过前置作业来让学生了解相似三角形。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比较一组共一个角度且对应边的比例相同的三角形,观察这组三角形的形态特点,然后根据这些特点来自己总结出一些关于三角形对角情况、面积大小的规律,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自己的总结来给出规范的答案。学生自我探究的过程便是完成前置作业的过程,学生不仅对“相似三角形”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对课堂听课和学习有关理论性质有了充足的准备,推动了整个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这个方式也贯彻了教育生本理念,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也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乃至终身的发展。

又例如学习“反比例函数”,教师可以举出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在一段公路上,小车的速度与行驶时间成反比”、“总价一定时,单价和数量成反比”、“长方形的面积一定时,长和宽成反比”……通过这些实际例子,学生能够从中启发,自己思考举出其他类似的例子。从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对生活实际的探索和思考,举一反三,明白了反比例函数的含义。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到达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也是教师在备课环节应该对前置作业的探讨和研究。

三、服务学生,以人为本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管是备课还是教课亦或课后监督,都要体现出学生在这个环节中的“主人翁”地位,因为教师的职责是让学生发展得更好,所以教师的角色除了是指引人外,更要偏向于服务人,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学生的生活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例如苏教版初中数学中的“认识概率”这一章节的学习。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可以就学习本身作为课堂教学的例子或者材料来体现。比如在学习“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情景来与概率相结合:“全班同学在同等体育素质和同等赛道的情况下,男生获得50米短跑比赛名次的概率是多少?”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学生举行一次短跑比赛,记录下前三名次赛跑人的性别,得出概率。并且这种活动也是对“概率”课堂的预习和了解,作为前置作业也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理论的意义。通过实际操作来得出某一次的概率情况,不仅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尝试、自己计算,也激发了学生兴趣,在实践中获取真理。同时也突出了生本理念中“以人为本”的观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目的。

四、总结

教育生本理念在以学生为根本的基础上,对学生数学的前置作业问题做出了详细说明。生本理念下的前置作业设计不仅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有在益于学生的同时更要发展他们的学习自主性、思考独立性。只有这样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健康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模式才能促进初中学生的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承绪、赵祥麟 编译.《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 朱永新.《新教育之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初中数学生本理念教学 篇7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法与质量虽然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但是,我们在承认其进步的同时,也必须要意识到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通过研究总结,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学模式单一,应试倾向严重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最为严重的一个问题。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教师的教学往往是以考什么为中心,而不是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的,而这与语文科目本身的学习中心思想是不相符的。其次,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比较薄弱。由于初中学习时间紧张,对于语文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上都是在老师的指示下进行的,很少有学生自主地进行语文课的预习与学习。再次,生本教育的应用很难得到有效的评价,教师的矛盾心理严重。很多教师都意识到生本教育的作用和优势,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愿意将生本教育应用到教学中去,但是又害怕教学方法改变后学生的考试成绩不理想,这种矛盾的心理是生本教育难以实施的一个重要阻碍。

二、提高生本理念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1. 构建多元的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即便是有高考的压力,教师也应该将教学的模式多样化。当前的语文高考已经不再是以往运用题海战术就能将成绩提升起来的考试,在很大程度上,语文考试的题目是在素质、能力的基础上设置的。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地将生本理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转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促进多远教学模式的发展,使得教学的内容丰富化、教学的方式灵活化、高效化。例如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探究归纳法,将课堂的中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与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进行阅读时对教学的内容如写作的背景、文章的内涵等先不告知学生,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阅读,并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思考。又如还可以运用话剧教学法,由于初中学生正处于想象力丰富、表现欲强烈的时期,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好这一特性,在进行一些故事情节比较完整的阅读文本教学时,采用话剧教学法,让学生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在表演的过程中更加明确人物的形象,进而把握文章的内涵。也可以使用小组教学法、辩论教学法,等等,这些都是体现生本理念的教学方法,同时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作用较大。

2. 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

生本理念的中心思想就是要以学生为本,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去,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要为学生构建一种和谐、轻松的教学气氛,在这样的气氛下引导学生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例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对遇到的问题先让小组进行讨论,再选出一名学生作为代表发表意见,在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指导性的意见,再让学生进行讨论思考。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团结,同时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师改变教学观念

时代在不断的发展,教师的教学观念也要进行一定的改变。在素质教育的今天,高考的压力虽然存在,但是其考试题目的设置也是在素质、能力的基础上进行设置的。所以,教师要大胆地将生本理念应用到教学中去。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种方法来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能力。例如让学生当老师,老师当嘉宾;让学生先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再评论;学生先动手实践,教师再指导,等等。

生本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篇8

关键词:高中数学,生本理念,教学思想,运用研究

“生本理念”作为我们高中数学的主要教学理念, 坚持以学生为本, 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对这一点还并不能够做到充分, 教学方法还存在很多的不足需要我们去面对。本文就结合这一课题展开相应的研究与论述过程, 希望能对今后继续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

一、“生本理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生本理念”对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都是要对于自身学习过程提出很高的要求, 同时也是形成自己独特学习方法的关键所在。以学生为本, 让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够自由发展,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教师注重对学生的研究与发现设计相应的教学过程并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段, 这是我们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重中之重。“生本理念”恰恰是对以上这些能够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 从此我们也能够看出其重要性所在。

二、以往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主要弊端

1.教学主体观念比较模糊。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之所以不能很好地落实“生本理念”实施教学, 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自身对于教学主体的认识程度还有待提高, 同时对于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教师起主导作用的意识没有真正形成, 很多教师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以要求学生以及规定学生为主, 并不能够将教师主体思想摒弃, 导致了教学过程过于死板, 学生能力培养受到了一定的阻碍。这是落实高中数学“生本理念”教学中我们应首先解决的一个问题所在, 同时也是我们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应该得到转变的教学思想。

2.对学生与教师互动教学环节较为忽视。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之中, 对于学生进行的教学过程我们还是以单纯的知识传授倾向为主, 而对于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教学环节是我们普遍缺少的, 同时也是学生自身学习积极性和能力培养不足的主要方面。在教学中教师所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往往还是可以要求为主, 没有让学生通过互动环节来体现出重要性所在, 学生的学习过程往往都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层面上, 而主动学习的观念并没有得到学生们的重视, 同时也是我们在落实“生本教学”理念的过程中主要的问题所在, 也是需要我们应该注重的地方。

3.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比较老套落后。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过程时,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教师对于知识点的传授过程一向比较单一, 教学方法也是比较枯燥的, 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很难做到。同时学生对于教师过于传统的教学手段也会逐渐产生不良厌烦情绪甚至是抵触情绪, 这是我们在教学中会经常出现的教学现象。传统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需要, “生本理念”教学自然也并不能够得到很好地落实, 这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落实“生本教学”理念应该尽快转变的一个方面所在, 希望广大教师能够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4.教学实施过程过于简单死板。在高中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实施过程我们以往的做法还是比较死板的, 这对于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并不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同时会给学生学习造成一种心理压力, 同时也使学生不愿意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和参与到教师教学过程中, 出现了不配合教师的情况, 其主要原因我们还应该从教师教学实施过程来找。如何转变教师教学过程中死板现象的出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希望我们广大教师对于这一点还应该加以充分的重视, 在后边的研究与论述中对于这一系列问题就会进行相应的研究和论述。

三、“生本理念”教学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1.加强学生主体观念意识的提高。在进行“生本理念”教学过程中, 我们首先应该强调的就是以学生为主体, 这是落实“生本理念”教学的重要前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围绕学生身心特点来设计教学过程是我们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 同时也是我们在新时期为学生设计心的教学思想的重要保证。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是我们进行“生本理念”教学的关键, 同时也是关注学生以及深入了解学生的一个基本过程。对于这样的思想认识我们还应该进行相关的教学培训以及增加教师间的相互交流来完成。

2.将问题情境教学过程融入到教学中去。在教学中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使其对高中数学能够产生学习主动性的基本手段之一, 同时也是我们不断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办法, 通过问题的设计使得问题与生活能够机密联系在一起, 同时情境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会将问题带入整个课堂教学中, 同时也会让学生展开积极的思考。这是我们落实高中数学“生本教学”理念的主要方法之一, 希望能够对我们今后的教学起到一定的作用。

3.“探究式”教学法应得到最大化普及。“探究式”教学是让学生学习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的关键手段之一,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主要手段。在教学中我们通过问题的提出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和解决, 教师观察学生的思考方向并且加以充分的引导, 这样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得到充分的提高, 同时也是我们落实“生本理念”教学的主要体现形式之一。

4.“合作学习”过程应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中, 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沟通以及合作交流能力的主要方法, 同时也是我们全方位培养学生问题思考能力的基本手段。在此之中学生会倾听其他学生的意见与建议, 使问题解决过程更加的完善, 同时也是加强学生之间思路借鉴的主要方法, 是高中数学教学中落实“生本教学”理念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手段之一。

初中数学生本理念教学 篇9

一、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基准, 创新教学观念

初中思想品德内容包含道德、素质教育、人文精神等等, 知识繁琐且记忆性强, 在传统教学中, 不乏教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使得学生对思想品德教学产生畏惧情绪, 其思想品德思维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和运用, 加之教学中教师的主宰现象, 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而生本教育理念, 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 诱发学生自主掌握知识, 形成一定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因此, 作为教师应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内容, 清楚地认知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和作用, 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基准, 最大限度地挖掘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资源, 强化自身的教学使命感, 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死记硬背”等教学观念, 创新教学模式, 变传统教学中学生单一、被动的接受式教学为多元化的、多样化的主动学习式教学, 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让学生自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等, 促使课堂教学的主体得以回归。

二、以学生为中心, 构建自由、民主的教学环境

一位学者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内容涉及许多严肃的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以教学内容为中心, 往往使课堂呈现出严肃、紧张的教学环境, 很容易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样是不利于学生发展思维、学习知识的。因此, 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 放下“师道尊严”, 构建自由、民主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要认真地倾听学生的观点并及时地给予评价, 走进学生, 倡导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 允许学生的求异思维, 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促使和谐课堂环境的有效形成,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 在学习关于“意志”的教学内容时, 其中涉及了“愚公移山”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出现在此的用意是让学生了解和认知愚公带领一家老小不畏艰难、不怕辛苦, 和大自然斗争, 坚决挖门前那座大山这种“意志”。在教学中, 笔者给予学生自由, 让学生大胆地提出疑问, 大多数学生都提出了共同的疑问:愚公这样蛮干的方法可行吗?愚公的这种行为有点愚蠢。对此, 笔者并没有忽视、批评学生的这种观点, 而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思维, 让他们对移山提出自己的办法, 学生结合目前经济背景提出了搬家、开发旅游、开隧道等等多种答案。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和希望, 促使学生产生了主动学习的意识, 诱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围绕学生的个性特征, 开展多样化的思想品德实践活动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内容丰富, 涉及许多人文知识, 综合性很强, 其主要教学作用在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深化其民族精神。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内容源于生活, 与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新课程倡导思想品德教学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教师可以将学生身边熟悉的时事热点问题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推动学生个性的有效发展, 为学生认知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笔者在教学中, 围绕学生的个性特征, 结合教学内容, 开展多样化的思想品德实践活动, 借以来激发学生探究、学习思想品德知识的欲望和兴趣, 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 可以说这正是生本理念下教学的关键所在, 同时, 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体验, 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从真正意义上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如, 笔者在教学“自觉磨砺意志”教学内容时, 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增强自我意志的方法和途径, 结合全体学生的个性特征, 设计了一个“意志诊断与治疗”的表演活动, 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角色:意志薄弱者 (负责叙述“病症”) 、心理医生 (结合病情进行诊断分析并对症下药) 、心理学家 (对病情诊断以及治疗进行评价和补充) , 这样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自编自演, 就能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和了解自我, 促使学生自我坚强意志力的形成和提升。

此外, 对于初中思想品德内容涉及法律知识的教学, 笔者经常开展一些“讨论”“座谈”“辩论”“模拟法庭”“今日说法”“法律顾问”等等模式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受, 发展学生的思维, 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学生通过实践真实地感受到思想品德教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进而形成正确学习思想品德的态度, 同时, 不断地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四、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 整合教学资源

俗话说:“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不教”。生本理念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发展。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内容涉及面较广, 如, 历史知识、人文知识、法律知识、经济知识、道德知识、伦理知识等等, 时空跨越也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生本教育对于教师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单一的书本、教材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而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可以说:“学习的自主性是学习者搞好学习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 是决定学习效果的一种关键主体变量。”因此, 教师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来整合教学资源, 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知识。笔者在教学中, 秉承“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 让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方式、途径来自主地总结、分析一些思想品德教学知识, 使学生逐渐地形成主动获取知识的良好习惯。总的来说,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教学, 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会”, 更重要的是“会学”。

综上所述, 生本理念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教师应全面认知和了解这种教育理念, 进而在教学中切实以学生为中心, 整合教学资源, 开展教学活动,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 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促使生本教育理念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从而让生本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确保思想品德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初中数学生本理念教学 篇10

职业教育从字面的意思上看, 就是为学生提供与职业发展有关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养,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某类职业所要求的技术知识, 从而投入实践. 数学作为一门公共课程, 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基础成分, 为了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 就需要重视数学教学的特色和针对性拓展.

近几年来, 随着“生本教育”理念的提出和不断的传播, 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和研究学者开始注意这一名词的实际意义, 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发现, 由于没有实际的学习标杆和好的实践例子, 这一教学理念很难开始实行, 也成为了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阻碍. 在我看来, 特色教学是一个可以尝试的突破口, 由于职业教育对象面对的是各具特色的职业类型, 对于数学知识的要求各有不同和侧重点, 因此, 需要在现有的数学教学模式中加入特色元素, 结合“生本教育”理念, 从而为提高学生专业素质而奋斗.

二、生本教育的概念

“生本教育”理念最开始是由郭思乐教授提出的, 现在的生本教育体系已初具模型. 郭思乐教授在最初的研究中就发现, 在一定的教学模式基础之上, 低龄儿童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使得很多原本枯燥无味或难懂的知识点轻松学到手, 表现出极高的学习效率. 过去传统的教学理念更多地是认为教师是学习的中心, 学生应当完全适应教师的教学手法去学习, 任何的教学都是以教师容易操作为出发点, 完全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甚至有不少的人将教师容易操作的观点等同于学生容易学习的观点. 而生本教育与传统教育最大的不同就是在这两个概念的区分上, 生本教育理念认为教学的主体和服务的对象都应当是学生自身, 教学方法的选择标准不应当是教师是否容易操作, 而应当是学生是否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是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是否容易接受和理解. 学生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终端, 是教学的主要对象, 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角色定位, 做到以学生为本, 才能真正体现出生本教育的价值, 真正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三、“生本教育”理念下中职数学教学研究

1.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中职数学教育不同于其他的数学教育, 它有着自身的特点, 即职业教育的特点, 中职数学教学的重心应当是数学的实践, 而不是单纯的理论的运用. 因此, 要保证生本教育理念的贯彻, 就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的过程中, 理论的基础的知识应当尽可能的精简, 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对于已学的知识加以运用, 通过开展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之中, 这样才符合中职教育的特征. 在教学的过程中, 还必须要引用实际的问题, 这样往往才能使得学生有更加具体的认识, 才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该数学问题的兴趣.

2.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生本教育所强调的是对于学生资源加以充分的调动和利用, 在生本教育理念中,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应该尽早的把学习交付于学生, 使得学生能够独立地学习和探索, 而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和答疑的作用. 但是当前的中职数学教学往往是忽略了这一点内容的, 他们所选取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传统的讲学方式, 这样既不利于教师对于课堂的把控, 也不利于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 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有所创新, 不能一味地使得学生进行跟随性的学习, 这样的教育往往是缺乏吸引力的. 在教学方法的选取上, 应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程度和灵活性, 不能束缚于传统, 对于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要加以充分的利用, 使得学生有更多实践的机会, 将他们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中, 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

3. 注重教学过程

在对中职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想贯彻和落实生本教育理念, 就必须要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加以突出, 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使得学生清醒的认识到学习的内容与自我的关系. 这样学生才能对于自己和对于学习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使得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运用数学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生本理念的运用在于教学的过程, 数学教学非常重视教学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 使得师生在课堂之余还能有更多的了解, 这样能够便于教师制定相应的教育模式, 使得教学的过程更为丰富.

四、结语

总而言之, 对于中职学校学生的数学教学我们必须遵循生本教育的理念, 必须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定位, 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 必须始终以学生为根本, 把学生视为教育的中心, 在教学工作中始终贯彻和落实生本教育理念. 只有通过生本教育理念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才能使得中职学生提高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 从而有效提高其数学的学习效果. 使其更加满足其职业需求.

摘要:由于受到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影响, 我国的中职学校在进行数学知识的教授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和专业的特定要求, 教学模式单一, 教学方法老套, 教学理念陈旧, 教学内容过时.由于现有的数学教学模式过于强调统一的一般化的教学大纲, 忽视了针对学生的自我的考虑, 缺乏个性化和教学特色, 因而逐渐偏离科学的教学轨道, 不再符合现有教学要求的标准, 不能完全满足数学教学的要求和教学目标.所以, 更加科学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需要得到研究和实行, 从而真正实现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生本教育,中职数学教学,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梁秀梅.专业背景下中职数学的应用性教学[J].科学时代, 2012, (9) .

[2]宋玲玲.中职数学教学的改进对策[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 2012, (7) :72-72.

生本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学探微 篇11

关键词 生本理念;初中化学;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运用生本理念进行初中化学教学已经成了初中化学教学的主旋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有效掌握本班同学的实际的化学能力,根据本班同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创建高效化学课堂。

一、生本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要以生为本

(1)生本理念要强化教育的主体地位。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也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主体。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教师要高度尊重学生的知识储备水平和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要能在初中化学课堂上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课堂上获得最大的知识和能力的效益。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角色,不论是在课前备课还是在课堂生成上都要坚持以学定教的原则,不断通过触摸学生的知识链条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师生、生生之间的双边互动中达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承担起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要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2)通过导学案,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导学案可以帮助学生课前预习,更好地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自学中思考,在思考中生疑,然后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堂,更好地在课堂上积极合作思考。同时,学生可以根据导学案在课后拓展中更好地拓展复习,体验方法和技能的形成过程。教师在编写导学案的过程中,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导学案中体现学生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程序以及问题设计的引导。在学生完成方式的设计上,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的呈现阶段指导学生自主选择独立完成以及合作完成导学预习案,有效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实现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探究

(1)生本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生本理念下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有效参与,要重视学生的能力训练。因此,教师要能以学生主动学习为出发点设计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如教师在课堂上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努力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难易适度的问题情境中解决化学问题,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化学实验的设计性和探索性,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探究式教学中来。如人教版初中化学课本“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思考化学反应的原理,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

(2)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初中化学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提问方式,对于简单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单独提问的方式来完成。对于有些难度的化学问题,教师可以选择小组讨论式教学完成。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进来,并在讨论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积极引导,让小组中每位学生都能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同时,教师要能突出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合作,并对每个学生的参与性、积极度以及创新性思维进行有效评价,促使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思维的提升。

三、通过多媒体课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改进实验教学

(1)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下的网络信息资源素材库。教师不但要会制作多媒体课件,还要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搜集网络信息资源素材库中可以使用的教学软件,以及相关的教学资源,来满足不同的教学内容的需要。

(2)教师要通过多媒体课件优化教学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多媒体课件以其图像、声音、视频的综合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通过多媒体课件理解抽象的化学知识。如在类似于“原子的构成”这样一些抽象的化学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优化教学过程,这样多媒体课件中大量的色彩鲜明的、活泼有趣的画面会使情景更加生动,这种课堂展现形式是教师的语言所无法比拟的。学生在这种情境下自然会随着教师的讲解间或思考、间或讨论,很容易步入问题的探索中。

(3)生本理念下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改进实验,培养学生创新实验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改进实验。一些化学实验,因为所用到的化学物质有毒、有害,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如果操作不当,极易发生意外事故。而随着互联网在课堂中的渗入,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实验过程,还可以将步骤分解,将实验过程的动作放慢,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实验内容。如在“铁的冶炼”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形象地展现每一步生产过程,并对重点环节局部放大,加强学生的感知,强化学生的记忆。

四、生本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要能增大教学容量,使授课形式从单一化变为多样化

教师要增大教学容量,强化学生的课堂练习。教师要加强化学课堂的表现力,要有效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增加教学容量。教师要寻找恰当的表达方式,借助多媒体来拓展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将头绪多、容量大的教学内容有机地排列整合,让学生能够根据有针对性的化学内容的练习,巩固化学知识。

初中数学生本理念教学 篇12

本文笔者以《牛津初中英语》 (译林版) 9A Unit 5《Films》Reading (1) 为例, 探讨和分析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化难为易,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使他们敢学、愿学、乐学, 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一、教学思路回顾

本文笔者引用的案例是一篇人物介绍, 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好莱坞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的一生, 以及她的演艺事业和对慈善事业做出的贡献。通过对赫本一生的介绍, 让学生掌握根据时间顺序描述人的一生的技能;对赫本成功经历的了解, 让学生感悟获得成功的秘诀。

本课教学设计实施五步法:

第一步:课前预习 (小组分工合作上网或从报刊杂志上搜集赫本的相关信息) ;

第二步:读前导入 (组长整合赫本信息, 集体展示预习成果) ;

第三步:读中信息输入 (小组合作交流, 理出文章主要框架, 找出赫本的三种身份、主要的代表作及慈善方面的成就) ;

第四步:读后语言输出 (组长协调分配, 全员合作, 根据时间、关键词复述赫本一生) ;

第五步:情感升华 (教师点拨、组长引领, 感悟赫本成功的秘诀) 。

二、教学设计分析

1. 读前:

小组合作预习是阅读教学有效的前提。生本理念倡导的是“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学生的“先学”是为新课做预备、做铺垫、做指引的。尤其是学困生, 课前对新知识预习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他们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程度, 影响课上读中活动的顺利开展, 所以教师要督促组长对组内学困生进行必要的指导, 使他们在合作学习中获得知识, 感受学习的快乐, 这样他们在学习新课时不会觉得无所事事而置身事外。下面笔者就谈谈本课课前预习设置的做法。

由于笔者考虑到课文主人公与学生的时代距离, 同时观察到了文章中许多会影响学生整体理解的生词、短语、句子, 所以事先根据课堂教学需要, 对学生进行分组 (笔者组建的小组, 每个小组一般都包含4个人。其中1号组长, 2号副组长, 3号、4号一般是基础薄弱的学生) , 要求学生利用小组, 完成预习任务: (1) 学生自主拼读生词表上的单词, 并熟悉含义; (2) 组内互帮互读, 由1号、2号充当小老师, 帮助3号、4号纠正读音; (3)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 画出不懂的单词、短语或句子, 之后组内交流, 将能解决的问题先解决; (4) 组长根据组员的实际情况, 合理分工, 上网或从报刊上搜集赫本的相关信息, 然后正副组长合力将搜集到的信息整合。课上, 主要由3号或4号学生来展示, 其余补充。

2. 读中:

小组合作讨论是阅读教学有效的关键。课堂设计的合理性会直接影响到小组合作讨论的效果, 进而影响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笔者以此为鉴, 从整体性、层次性、多样性三方面来设计本课阅读阶段的教学。

活动一:笔者首先将学习目标呈现给学生, 由组长根据组员的实际能力, 对任务进行合理分工。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阅读较长较难的段落, 基础薄弱的学生则阅读较短、生词较少的段落;通过合作, 找出每个段落的大意, 然后组内汇总整合。经过有目的、分工明确的合作讨论活动, 学生既可以了解文章的基本框架, 又可以为接下来实施分步阅读教学打下伏笔。

活动二:笔者根据活动一划分的四个部分, 利用以下四个环节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阅读, 以获得最有效的信息。

第一环节, 笔者以听导学, 让学生获取赫本的知名度及三种身份的信息, 然后在组内快速交流答案。因内容简短, 笔者指定每组4号学生展示, 以此增强学困生的信心。

第二环节, 笔者采用T or F的形式, 让学生自主从文中迅速搜寻下面两个句子的答案, 由正副组长帮助学困生找出句子原型, 通过合作, 让学生对赫本的了解更进一步。

(1) She wanted to be a ballet dancer when she was young.

(2) Audrey Hepburn had been a writer before she became an actress.

第三环节, 根据“生本教育是以学生好学为根本出发点”, 笔者在这一环节利用表格的形式对本部分进行整理, 引导学生学会根据关键词获取赫本演艺生涯及其成就的信息。因表格信息跨度大, 薄弱学生操作有难度, 笔者刻意设计组内一对一的合作, 使学生参与面有所扩大。

第四环节, 笔者将课堂的提问主动权还给学生, 让学生对赫本的晚期生活做一了解。先两两一组自主提问, 接着组内交叉问答, 然后组间相互提问, 以此形成组内学生与学生之间、组与组之间多边多向的互动。

3. 读后:

小组合作巩固是阅读教学有效的提升。生本教育的教学模式是“学生自学→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答疑解难→评价小结→检查反馈”。这种模式注重先学后教、当堂巩固。笔者考虑到本课的目标之一是要求学生根据时间顺序来描述人的一生, 为此笔者设计了下面的活动。

笔者将上述时间和关键词分成4组, 要求组长根据内容难易及组员的实际能力, 合理分给组员, 使得人人有事做。先个人准备, 后组内交流, 这样的组内交流讨论, 同伴间的及时纠错, 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思维碰撞;学困生也有事可做, 有话能说, 同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得以进一步深化。

三、教学结果反思

笔者从此次教学实践中深切领悟到:小组合作阅读教学和传统阅读教学相比, 有以下三大明显的优势。

1.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降低阅读的难度。

牛津版教材的阅读课知识点多, 容量大, 词汇复杂, 所以有些阅读任务不可能单凭某个学生个人的努力就可以完成;尤其是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 若强行要求他们完成, 就等于变相使他们放弃。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使学生与学生联合起来, 为了共同的活动目标而进行合理的分工合作, 利用集体智慧来完成任务。

2.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由于阅读篇幅的增加, 词汇量的增大,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容易分散注意力, 并感到烦躁, 渐渐失去阅读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 适时引入小组合作机制, 可以改善教师和学生个体交往的单一模式, 形成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边、多向互动。

3.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参与度。

上一篇:选择性输卵管造影下一篇:科技保险与税收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