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素养教学

2024-10-09

生本素养教学(精选7篇)

生本素养教学 篇1

前阶段爆炒一则网料——一个60后父亲与自己的80后孩子谈论新旧教育制度的本质性比较问题。当孩子羡慕地说:如果也能像父亲那样, 通过高考毕业后能分配到一个比较稳定的工作, 那该多轻松啊!而父亲则说:孩子, 你们不会知道。在今天的时候, 你们可以跨专业好好就业, 或许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成就一番事业, 至少能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 以此来充分地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实力;而我们则是不可能这样的。透过对话我们不难发现, 能力与素养对人们一生的发展是何等重要啊!本文结合自身的实践与体会, 试从以下四个方面粗浅阐述——在讲求生本素养目标下, 如何才能生动有效地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活动。并以此期盼获得抛砖引玉之论。

一、尊重学习主体地位, 努力让教学关系活泛起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识增加, 到了高中阶段, 学生的身心发展已经相对成熟, 他们对学习的环境、要求以及自觉意识与以前相比大有不同, 这就需要执教者必须潜心研究和注重把握此类特点, 努力创设有利于教学关系趋向统一的和谐氛围, 以不断赢得最大的合力效应。首先, 要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基调, 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的教学关系。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应努力废除“讲读”而积极倡导“议读”模式;要珍视学生的个体阅读感悟, 而切不可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去强行压制或者“人为规范”他们, 以不断培养学生的多向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其次, 要坚持激励性的学生评价机制和学习评价机制, 尤其对那些成绩落后、基础薄弱、能力不强和学习品质较差的学生, 更要从关心和保护的角度出发, 以调动其积极性、增强其学习信心为手段, 逐步形成良性循环的心理现象。再次, 努力以良师益友的态势出现在学生面前, 对他们的一切要本着宽容气度进行有效地教化和引导, 而不能动辄作出否定性的批评、指责甚至惩罚。实践证明, 影响教学的情感因素除了教学魅力, 教师的人格魅力也能充分发挥亲师信道作用。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努力让教学情境活泛起来

我们并不否认传统教学模式固然有自身的优势和长处, 但是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信息教学手段, 却更能以其独特的先进功能发挥无可比拟的重要辅助作用, 为高中语文教学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活力支撑。例如, 在关于《江南的冬景》一文教学中, 由于学生对江南冬景缺乏一定的生活体验, 虽说他们借助教学挂图和文字描述对课文内容能够有所感知, 但是难以在内心产生强烈的情感应和, 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 笔者不是开门见山地进入教学程序, 而是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 直观演示了一段江南美丽冬景的动态影视画面, 并播放与之相适宜的媒体音乐, 让学生在如诗如画的观赏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使得课堂教学很快达到了和谐而热烈的状态。先声夺人的情境势必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两相比较, 孰优孰劣, 自是不言而明。

三、优化教学方法手段, 努力让学习过程活泛起来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在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 善于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励和鼓舞他们自觉投入到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之中, 努力增强教学互动性, 以充分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三维教学目标”。例如, 在阶段性复习教学中, 执教者可以事先设计一些主要内容的提纲挈领, 让学生客串教师角色, 对某一方面或某种类型的语文内容开展反串教学, 从中获取“以生教生、以学促学”的良好实效。

四、构建立体教学空间, 努力让课程实践活泛起来

有人说过:过去语文书是学生的世界, 而今要努力把世界变为学生们的语文书。尤其对于身心成熟、能力具备的高中生来说, 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学习和知行统一显得既十分重要又非常必要。一方面是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活动, 有效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不足和部分学生未能满足的学习需求, 一方面又可以促使学生在课外实践中获得进一步的深化, 以逐步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和素养。比较可行的语文课外活动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探讨类。如在教学《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之后, 引导学生通过课后的口头辩讨和群体交流, 使得道理越辨越明、信心越变越强。二是知识类。如修辞学用探究小组、语法学用探究小组、文言文学用探究小组等形式活动, 对高中学用语文知识有百利而无一害。三是阅读类。如组织古文典籍阅读兴趣小组、课外各类知识阅读互补兴趣小组等。四是写作类。如组织高中生长期进行习作创新评比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举办文学社团, 开办校园刊物等。

培养核心素养, 打造生本课堂 篇2

(1) 案例:

学生初中学过史铁生另一篇赞美母爱的散文《秋天的怀念》, 为此, 课前, 我利用学生对原有作品的印象和认识, 让学生预读《合欢树》并提出阅读中的困惑和疑问, 生成自己的问题, 引导学生主动走近文本, 熟悉文章, 大胆质疑。在分类汇总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 我结合教学重难点, 按照学习目标的预设最终锁定了两个问题。

当我在多媒体上打出第一个问题:母亲生前的哪些话、哪些事至今还缠绕着“我”时, 出乎我意料但更令我欣喜的是, 学生并没有按照惯例简单勾画文中表现母爱的句子:我的胯被烫伤, 妈妈昼夜守护我;她到处给我借书;顶雨冒雪推我去看电影等这些表现母爱的细节, 而是把关注点集中在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十岁那年, “我”在一次作文竞赛中得了第一, 但母亲没有表扬“我”, 而是急着跟“我”说她自己小时候作文做得还要好。很多同学在强调这些细节的同时还提出质疑:母亲为什么当时要说这些貌似格格不入的话呢?这和母亲的慈爱无私的形象大相径庭啊!?看到学生疑惑不解的眼神, 我没有急于抛出所谓的正确答案, 而是“示弱”说:有哪位同学能帮助老师回答这个老师都不曾发现的问题呢?学生都沉浸在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中, 经过几分钟的沉默, 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并展开了争论。

有学生提出“追忆”说:认为, “我”作文获奖, 引起了母亲少年时的美好回忆。那时的母亲年轻性急, 还不懂得“我”需要表扬的心理, 只顾夸说自己得奖的事。

有同学提出“嫉妒”说:认为母亲的回忆中潜藏着韶华已逝的忧伤, 这对当时“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的爱美爱生活的母亲来说是多么残酷的事情。

有同学则提出“严慈”说:对待年少得志的我, 母亲采取的办法是泼冷水, 这是“严”。对待因残疾而绝望的我, 母亲则鼓励“我”把写作之路走下去, 可见母亲的良苦用心, 这是“慈”。

看到同学们如此积极、深入地去思考, 我没有按照课前预设的问题展开, 而是产生了趁热打铁的冲动。我问:同学们的见解都很不错, 帮助老师解决了内心的困惑, 大家再想想看, 我们能把这三种意见统一起来吗?

我的问题把大家从争论的兴奋中拉了回来, 学生们又陷入了沉思。看到气氛有点儿沉闷, 我说:大家不妨听听老师的意见。于是, 我谈了自己的看法:就形式而言, 作者在构思时采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就内容而言, 至今还在缠绕着“我”的既有母亲的慈爱、教子之道, 还有母亲爱美之心的体现和生活重负的悲伤。看到学生频频点头, 我感觉到他们不仅打消了阅读文本时的一些困惑, 而且对母爱的认识理解感悟也更深刻了, 更好地实现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随后我提出第二个问题:怎样理解作者的“合欢树”情结呢?学生在讨论时也没有按照我的课前预设去用一些空洞的标签式的语言分析“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而是对文本中两个地方写到的孩子眼中的合欢树的情节安排感到意蕴更深, 纷纷提出了一些相关问题。

有同学说, 母亲虽然已经去世了, 但她还活在人间, 就活在那棵合欢树里, 母亲当初呵护备至才使这棵树存活下来, 枝繁叶茂。小孩看到的树影, 不仅仅是树影, 更是母亲的身影。

另一位同学迫不及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在“我”心中, 那棵合欢树是不平凡的, 看到合欢树, 就如同看到了母亲;但是在那孩子心中, 他已经不知道树是谁种的, 怎么种的, 传递出人事代谢的无奈之感。

“一千个读者, 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这一回合的讨论, 我没有试图去总结, 更没有按照我的课前预设去生搬硬套, 而是给学生留下进一步琢磨、品味的空间。

(2) 课后反思:

《合欢树》意蕴深远, 情感丰富, 是引导学生进行多元解读的典型文本。在本课的教学中, 我打破教学中原有的教学定势, 课前利用学生对原有作品的印象和认识, 让学生预读《合欢树》这一作品并提出阅读中的困惑和疑问, 生成自己的问题, 也达到了生本课堂的效果。在分类汇总学生提出的问题基础上, 我结合教学重难点, 按照学习目标的预设最终锁定了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是学生熟悉的事物, 引发了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识的矛盾冲突, 讨论得风生水起。使得对话教学能够引发学生认识和道德上的冲突, 因而展开论辩, 便于教师对学生的辩论予以积极的引导。

“生本化”品德教学策略 篇3

一、创设认知情境, 促思品教学情感化

道德情感是道德认知的催化剂, 是架设在认知和行为之间的桥梁。伟大导师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而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心理学家包诺维奇指出, 如果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道德教育就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 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想方设法创设良好的认知情境, 激发学生产生情感体验, 引起情感共鸣。

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 常用的是画面情境和问题情境, 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鲜明的画面构图, 逼真的形态色彩, 美妙的音响效果, 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 引导他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还有一种是科学地处理和使用教材, 将教材表达加以改变, 形成只有事实情节而没有结论的问题情境, 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 较多的是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如教学《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一课时,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人们在乘车时不遵守公共秩序, 互不相让, 挤得车门口水泄不通, 过了好一会儿, 上车的上不去, 下车的下不来;还有看电影时边吃边讲话;乱扔垃圾, 路人受伤等几个场景。再看看学生们此时的表情, 有的皱眉, 有的摇头, 有的唉声叹气, 有的甚至显出愤怒的神情, 正当激起学生的共鸣之时, 我因势利导, 提出问题:此时此刻, 你有什么话想说?假如你当时在场, 你会有什么表现?这样的问题本身没有答案, 却能激起学生对当时人们行为的极度不满。学生反应热烈, 深有感触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从而理解了课文中蕴含的道德观点。因此,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 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 以情入理, 情理交融。

二、营造讨论氛围, 促思品教学主动化

要想上好一堂课, 必须投入很多精力, 但传统的教学方法因为少了学生的参与, 常常达不到预期效果。教师要转变观念, 鼓励学生动起来。讨论能集思广益, 是调动全体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有效手段。讨论既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 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在思想品德教学中, 我们要将教学过程设计成对道德问题的探讨式、问题解决式的认知过程,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 以提高道德认识。为此, 要多让学生进行讨论活动, 讨论要有明确的主题, 或是老师精心设计的, 或是学生的不同观点。讨论的方式要民主, 学生可前后左右结队, 也可东西南北联合。教师要主动介入讨论, 及时做好引导工作, 但讨论的主动权应在学生, 见解让学生讲, 理由让学生找, 完全尊重学生的个性, 努力创设一种亲切、和谐、平等、互助的课堂气氛。如教学《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一课时, 学了毛泽东遵守秩序的故事后, 设计这样的讨论题:听了毛泽东的一席话后, 联系录像中人们的表现, 你有什么想法?然后, 就课后的“选一选”设计讨论题:假如你是一名观众, 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内心的激动之情?

我还鼓励学生带上“道具”, 把当时的情境配以动作、语言、神态表现出来。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高涨, 在讨论学习的氛围中, 学生真正从教学的客体变为主体, 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有效地使外部学习活动逐步内化为道德认识, 成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驱力。

三、加强实践体验, 促思品教学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指出,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 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 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 要创设各种实践体验的机会, 通过来源于生活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积累感性认识, 从而转化为实际行动, 使学生愿意行, 乐意行, 并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实践体验要创设一定的情境, 通过内心体验、角色体验、活动体验等各种形式, 引起学生的心理变化, 这样就能收到将心比心的效果, 使学生的内心受到熏陶、感染, 心灵得到净化, 对行为指导起到催化作用。如学完《自觉遵守公共秩序》这一课后, 我让学生组成几个小队, 到街上当一天“小警察”, 并以“我当小警察”为题写一篇作文, 写出自己当小警察这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学生接到任务后, 利用星期天, 欣然行动。一星期后, 学生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带来, 并与大家讨论、交流, 学生们看到了许多不文明的行为, 有的学生义愤填膺, 一直在批评这些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 他们从内心感受到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于是, 有几个组自发组成了假日小队, 有的来到公共场所, 一边捡垃圾, 一边告诉人们乱扔垃圾的后果;有的来到公交车站, 当起了小小“宣传员”和“执勤员”。这样的结果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吗?“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品德教育光靠课堂上的参与是不够的, 必须向课外延伸, 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延伸, 开展各种活动, 营造参与氛围, 扩大参与范围。只有亲身体验才有对道德概念最真最深的感受和理解, 从而影响今后, 乃至一生的品德行为。

四、组织自主评价, 促思品教学互动化

传统教学过程中, 学生只是评价的“客体”, 教师才拥有评价的权利。新课程标准指出, 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 也是评价的主体, 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等多种方式。我们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尊重学生的评价, 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会倾听, 而且使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提高辨析、判断能力, 真正实现把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重视自主评价, 让教师与学生转换角色, 也就是由学生上台当老师, 唱主角, 它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性教学, 鼓励学生从台下走到台上, 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审视自我, 评价自我, 形成新的道德认识, 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如教学《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一课时, 让学生回忆自己平时在公共场所的表现, 以及当“一天小警察”中所见的人们的各种表现, 运用所学的新知识、新观点进行评价, 在评价中, 学生兴趣高涨, 各抒己见, 既加深了对道德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又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道德行为素质, 升华了道德情感, 提出了行为要求, 这正是思想品德教学的落脚点, 实现了学生为主体, 评价促发展的目标。

生本课堂 教学高效 篇4

生本教育是郭思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被不同地区的越来越多的学校尝试和认可, 它倡导“以生为本”理念, 以尊重学生为前提, 主张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组织下的自主学习, 从而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的发展。生本课堂首先是营造了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 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 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参与的深度与广度, 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 教师要转换角色, 从 “知识的神坛” 上走下来, 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 组建起 “学习共同体”, 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探讨, 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奇特的想法, 暂缓批评, 激励善待学生, 创设一种 “心理自由和安全” 课堂教学环境, 让学生的心智和心灵能自由自在的放飞。

生本课堂不同于传统课堂, 它具有四个 “突出” 的特点:突出学生, 突出学习, 突出合作, 突出探究。既关注教师教的方式, 又强调学生学的过程。它倡导 “全面依靠学生”, 教师应是“无为而为”, 处于 “帮学”地位。先做后学, 先学后教, 少教多学, 以学定教。教学的出发点及归宿点都应是在学生的发展上。

二、探究提升, 生本生成

1. 合理利用教材, 创设导入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数学来源于生活, 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因此在课堂中要选取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辅助教学, 导入新课环节的情境创设就是能否调动起学习兴趣, 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一步。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 “发现法” 理论, 提出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 经过数十年的实践与发展, 已被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成功地运用于课堂。创设有效的导入情境能第一时间调动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让课堂教学成为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的关键环节。

2. 鼓励质疑和思考, 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式学习。 《课标》要求数学学习活动要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的开展能大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对学” “群学”是 “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 适用于学生探究新知识的过程。在 《执教分数的基本性质》 这一课中, 孩子们通过小组动手操作表示出分数, 学生们在自主观察、归纳总结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二、八分之四, 这几个分数有什么特点、你有哪些发现? 能用语言表述出来吗? 让学生小组研讨、学习、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在全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了合作探究的生本课堂的快乐。在整个过冲中展现了生本课堂的特点。生本课堂强调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进行学习, 低入口、大感受、深探究。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老师在认真倾听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进行 “点火”, 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发挥与拓展。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情境、条件, 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通过互动和沟通学会表达数学、交流数学、理解数学、掌握数学。生本理念的指引下, 只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中真正地关注学生的需要, 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 努力营造动态生成的课堂氛围, 用心去感受学生身上的每一点变化, 就会不断地找到灵感, 课堂会不断地焕发出新的 “活”力。

3. 方法引领, 自主生本。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生本课堂教学每一分钟都在孕育着创造, 都将可能诞生一种新的方法、新的思想和新的创意, 已由完全地预设不断地走向动态生成, 时时在彰显着课改的多彩魅力, 演绎着课改的新理念。

生本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那么学生怎样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体, 怎样才能自主学习, 这需要数学教师在每一节数学课堂中给学生一个学习方法的引领, 让学生将学习方法运用到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时候, 一般老师是开始做习题了, 而我却认为学生对性质的认识还是粗浅的, 在这里又体现了一种方法的引领。我让学生拿出笔和小组同学圈一圈、画一画性质中与哪些重点词语。你能举例说明吗? 孩子们抓住了 “同时” “相同的”“0 除外”这三个词语, 通过举例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为运用打下坚实基础。这时教师总结: 抓住重点词语的方法不仅是语文课中的方法, 在数学课中一样可用, 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性质、概念、定义、法则等, 同学们在以后的数学学生中要广泛运用呦!

生本课堂的出发点及归宿点都应放在学生的学上, “教”只是实现 “学”的一种服务手段, 因而主张 “先做后学”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最后实现 “不教而教”的目标。

因此, 高效的生本课堂应该是我们的学生学习有热情, 上课有思考, 探究有方法, 参与有经验。

作为教师, 理性地看待生成, 有效地应对生成, 是我们的追求。面对课堂, 我们教师要有弹性地预设, 更要关注动态的生成, 要用我们的智慧引领生成, 开放地接纳生成, 科学、艺术、有效地应对生成, 我们课堂才能让人看到令人叫绝的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才能让人聆听到生命成长的声音, 才能捕捉到生命绽放中最精彩的音符。

总之, 生本课堂的探索还在继续, 一线教师的实践还在进行, 相信在转变教育观念, 实施新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 成长的不仅仅是教师, 受益更多的将是学生。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

实施生本教学所得 篇5

一、注重自主与合作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要求学生先自学,为了达到有效的自学, 在学生自己预习好的情况下,对有疑问的就需要学生小组之间合作讨论了。已有的研究也表明,在竞争、合作、个体化三种目标结构中,竞争的情境容易激发能力差异观念,导致学生的成绩目标定向。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时,当学生提议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为其他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多组三角形,在小组内通过拼一拼、 摆一摆,看看把三角形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并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表。然后由代表上台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索,拼出了不同的图形,得出不同的发现。发现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这样的学习,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学得愉快,知识掌握得更扎实、牢固。

二、注重知识反馈的及时性和全面性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小组长、小老师的作用,要求人人参与, 及时把在小组讨论交流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地反馈出来,在学生没有提到的问题,或提出的问题不够全面时,教师应作以补充,学生在讨论中遇到的疑难可以在小组内进行解决,也可以跨组解决,还可以师生共同来解决,不能学生一遇到问题了,教师就一股脑自己承包了,这样不仅没有帮学生解决问题,反而使我们的教学出现了知识不透彻的现象,老师要从侧面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积极动脑的习惯。

三、注重问题的归纳与知识的深化

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后,把他们发现的、提出的问题,教师应作一总结归纳,要有条理。数学语言的组织是数学学习的难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达意思,准确,有条理地作以归纳,把学生把握不全面的、不深刻的,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培养学生在数学语言方面做到准确、精简的效果。

浅谈“生本化”作文教学策略 篇6

为此, 笔者进行了“生本化”作文教学研究, 旨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习惯, 让他们有话乐意说、有情乐意诉, 从而真正把写作内化为生命成长的需要。

一、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同行

1. 关注自己的言行。

学生平日生活中的“一句话”“一举手”“一投足”, 都可以入文。

例如, 有一位学生写参加体育考试的经历:“重回起跑线, 默念老师强调的重点:‘双手尽可能向上摆, 全身运动起来。’我双臂弯曲, 以肩为中心, 大幅度地前后摆动, 并带动全身运动, 然后双脚猛地蹬地。‘啪’地一声, 一切似乎都定格了……回首, 那根合格线咧开了嘴, 送给我一个大大的笑。”这样的文章就显得鲜活生动。

2. 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关注身边的人, 观察他们的言行, 将其作为写作的素材。

例如, 有一位学生的手生了冻疮, 妈妈为她涂冻疮膏;可是细心的她却发现妈妈手上的冻疮更严重, 愧疚之意油然而生。于是, 她在随笔《共享一支冻疮膏》中写道:“我的鼻子忽地一酸, 握住母亲冰凉的手, 有些霸道地将其浸在热水里, 噙着泪花, 学着母亲的样子把药膏涂在她的手上, 一遍一遍地画着圈。握紧的手心里沁出了细密的汗珠, 温暖了母亲干冷的手……”

3. 关注周围的景。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公园一隅、紫藤花旁、银杏树边、桂花树下……只要我们用眼看、用耳听、用鼻嗅、用手摸、用口尝、用心悟, 这些, 都可以成为点缀习作的“星光”。

例如, 有一位学生在写《四季牵动了我的情思》一文时, 使用了这样的开头:“当春光轻轻跳动, 当蝉鸣嘤嘤成韵, 当落叶徐徐飘零, 当冬雪漫天飞舞, 四季过去了, 我又长大了。”这样, 文章从一开始就极具意境。

4. 关注社会热点。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道出了千古文章为时而作的不破真理。如果初中生在写作时, 能把眼光投向社会, 渗透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就可以超越一般, 彰显高远与厚重。

例如, 笔者组织学生收看《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后, 要求他们写文章, 先说了如下的开场白:“坐在教室里静静地看完颁奖典礼, 你的心中是否会产生这样的滋味:是什么样的情怀造就了他们如此浩瀚广阔的精神世界?是什么样的原因使他们令神州大地动容?请拿起笔, 走近他们, 叩问自我, 在感动中找寻本真。”笔者发现, 学生写的文章, 无论主题还是文字, 都比以往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二、与学生的经典阅读同行

阅读是“活水”, 能陶冶情操、丰富情感、提升素养, 重要性不言而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的生动叙述, 进行仿写。例如有一位学生在《记忆深处的花香》中这样写道:“当我靠近花瓶时, 年幼的心灵第一次受到了震撼, 我竟然闻到了熟悉的香味!这花香, 比我平时闻到的更为浓郁。馥郁的花香氤氲在室内, 那是孤独的香, 是寂寞的花, 是花的精髓!”这里, 小作者就巧妙地化用了《雪》中的句子。

三、与学生的心理需要同行

1. 用心呵护学生的内心世界。

在日常生活中, 学生肯定会有点点滴滴的感悟,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感悟, 其实都是写文章的情感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练就一双慧眼, 观察生活, 认真品味, 捕捉这些场景, 将其写入文章中。

2. 主动参与学生的写作过程。

有一位学生和外婆相依为命, 平时性格较为内向。一次, 笔者布置了题为“我最想依靠的人”的作文, 她写得情真意切, 读来让人潸然泪下。笔者就此鼓励她多写写与外婆在一起的生活。于是, 那个星期她写的随笔更让人感动:“借着暗黄的灯光, 我看见了岁月留给外婆的银丝与皱纹, 她眼窝深陷, 老态毕现。这些, 我以前怎么从未留意过呢?一阵愧疚之情涌上心头。我该为外婆做点什么呢?待外婆洗完脚, 我赶紧走上前:‘外婆, 让我为你修指甲吧。’不料, 年近70的外婆竟似小孩般忸怩起来。最终, 因为我的坚持, 外婆终于瑟瑟索索地伸出了脚……”

四、与学生的评价机制同行

1. 适时激励评价, 促进“增长点”。

笔者在阅读学生的习作后, 总会写上一两句贴心的评语。每次发作文时, 笔者悄悄地关注学生的表情, 发现他们的眼神里透着激动和笑意。这些适时地激励评价, 成为了学生写作的动力, 促进了他们写作兴趣的提高。

2. 建立写作档案, 描绘“增长线”。

教师既要帮助每一位学生建立写作档案, 也可以把写作能力相当的学生编成一个写作小组, 共建写作档案, 凸显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轨迹线”。

3. 引进多方评价, 扩大“参与面”。

教师应当把教师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相互评价结合起来, 甚至可以让包括家长在内的更多的人参与评价学生作文, 从而使评价从课内走向课外。

4. 拓宽多元途径, 搭建“共享平台”。

教师要设法拓宽途径, 为学生搭建“共享平台”。例如, 可以在网络班级中开辟习作专栏, 让学生在网络上互动交流;可以在班级里设置习作园地、编写“班刊”, 让更多的学生有展示的机会;可以通过文学社团、校园电视台、宣传橱窗等推介学生的优秀作品, 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评价等。

总之, “生本化”作文教学倡导作文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要尊重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情感, 赋予作文教学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样, 学生写出来的就不仅仅是“文章”, 而是“生活”, 是“人生”。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司庆强.生本化作文:“我”感!“我”思![J].语文教学通讯, 2008 (15) .

生本教学:概念与行动准则 篇7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 即生本教学 (Student–oriented Instruction) 。生本教学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当代教育教学的主流, 也必将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走向。本文仅就以学生为本、生本教学的基本内涵和生本教学行动准则作粗浅探讨。

一、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 (教学) 思想由来已久。然而, 不同时期, 人们对其有不同的理解与诠释。今天, 以学生为本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尊重学生

尊重是人的基本需要。尊重学生是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内容之一。尊重学生就是要求教师做到:

(1) 自我尊重。教师自尊是尊重学生的前提。教师自尊的内涵是很丰富的, 主要包括道德品质方面要自律, 专业发展方面要提升, 教学艺术方面要提高, 教育技术方面要与时俱进, 教学研究方面要有所建树等。

(2) 尊重学生的存在。作为教育的对象, 学生是真实的存在者, 是发展中的人。因此, 他们有许多教师认为不如意的地方。尊重学生的存在, 就是要正视他们存在的缺点, 包容他们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尊重学生的存在, 还要强化学生自我存在的认识, 使其认识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提高自我存在的责任感与义务感。

(3) 尊重学生的自尊。教师在要求学生尊重自己的同时, 必须尊重学生。如, 课堂教学讨论时, 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学生问候教师时, 教师要回礼, 甚至主动问候学生。

(4) 尊重学生的劳动。微笑着聆听学生回答或提出问题, 认真、按时批阅学生作业, 诚恳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都是对学生劳动的尊重。

(5) 尊重学生的权利。学生有自己的权利, 如受教育权、人格尊严权、身体健康权等。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这些权利。如, 不能因为某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差, 而不允许该生参加考试, 也不能因为某生上课违反纪律, 就将该生逐出教室。

2. 教为学服务

教为学服务, 简称教学服务。教学服务是指教师为学生学习提供劳动, 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活动。教学服务是教师职业的实然属性。因此, 对教师而言, 教学服务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 是无条件的。一般地, 教育越发达, 教学服务要求则越高。

从教学的社会性上看, 师生关系存在着一种心理契约关系, 师生关系一旦确立, 就意味着教师与学生“签订”一种心理契约, 即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达成一种预期的目标。教师履行心理契约实质, 就是践行教为学服务。

从教学本体意义上看, 教为学服务是一种应然的教学关系。以学生为本, 就是要将此应然关系变为实然关系。

教学服务质量决定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为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必须不断实现专业发展。有效地引导、激发和强化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之一。教学服务的最高境界是教师高度满足学生所需的各种服务。

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学研究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水平, 而且还能满足自我存在[1]。从这个角度上看, 教学服务在满足学生学习与发展需求的同时, 也满足了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3. 促进学生最优发展

以学生为本, 是以维护学生的根本利益为目的。学生的根本利益就是发展。因此, 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发展的内涵是丰富的, 它包括以下几方面。

(1) 主动发展。发展是学生的天然属性, 也是学生的一种主体性活动, 因而, 学生的发展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教育的意义在于维持和强化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与意识。

(2) 全面发展。学生需要在身体、心理、道德、智能等各个方面及领域都健康发展。

(3) 最大发展。最大发展, 即潜能的最大发挥。学生潜能的开发具有一定的规律。其一, 学生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儿童 (学生) 的认知具有阶段性的发展规律。其二, 学生潜能的开发具有时效性。学生的潜能是多元的。每种潜能的开发都具有一个最佳时段。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抓住这个最佳时段, 适时地挖掘这种潜能。其三, 学生潜能的释放, 既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也是学生在教师引导、督促下的他主学习过程。在他主学习过程中, 教师既要把学生视为“种子”, 创造条件, “引发”学生成长;又要把学生视为“材料”, 按照学校的意图, 进行“雕塑”与“外铄”。其四, 学生的发展是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的辩证统一。离开了社会需要, 个体发展就失去了意义与价值。因此, “外铄”是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但是, “外铄”必须是要以“引发”为前提的, 同时, “外铄”又必然加快“引发”。因此, “外铄”与“引发”是辩证统一的。

(4) 协调发展。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实现均衡与协调发展。

(5) 个性化发展。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与梦想。

(6) 持续发展。在哲学意义上, 学生是未完成的、有待完善的社会存在。教育的意义就在于使学生的潜能得到不断的、最大限度的开发, 使其不断发展, 终身发展。

潜能发展不是盲目的, 当潜能发展与适应性发展相协调, 才能不断增强人的创价意识, 实现人的价值。持续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的价值不断增值的过程。因此, 学生发展是一项持续性、长久性的工作。

(7) 全体发展。学生发展, 绝不仅仅是“精英”学生的发展, 而是每一个学生, 特别是“学习困难”学生和“心理困难”学生的发展。“每一个人的发展是一切人发展的前提和条件。”[2]人类社会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体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4. 以学生最优发展作为教学评价的价值标准

价值观是以科学和价值的统一为原则的, 即主体价值需要的满足建立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教学的价值在于遵循学生心智发展规律, 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促进学生发展。高质量的教学, 应该是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因此, 检验教学质量高低与教师教学效果的标准是学生的发展。只有学生的发展需要得到满足, 教师的劳动才有价值。

总之, 以学生为本就是指教师通过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发展水平, 创设特定的情境, 开展相应的活动, 引导、激发、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全面、协调、个性化、最大、最快、持续地发展。

二、生本教学

教学是一种过程, 教学过

程由若干有着内在联系的活动组成。然而, 由于教学设计过程及其活动的教学价值取向不同, 教学的效果就不同。基于以学生为本教学价值取向的生本教学, 是指在教师的帮助下, 学生在各个领域主动实现最优发展的学习活动。

(1) 教师的有效帮助是生本教学的前提条件。没有教师的有效帮助, 就没有学生的最优发展。教师对学生最优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和高水平的专业发展是教师有效帮助的基础。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帮助, 在教学上表现为教学作用。教学作用是教与学的耦合作用, 其耦合关系越紧密, 教学质量就越高。

(2) 学生主动发展是生本教学的核心内容。学生发展的主动性、自主性, 既取决于学生内在的动因, 也决定于教师对学生已有学习兴趣与动机的强化、激发。

(3) 生本教学是一教学思想体系, 它包括生本认识观、生本教学观、生本教师观、生本学生观、生本师生关系观、生本教学材料观、生本教学评价观等[3]。

(4) 生本教学是一套教学方法论, 它包括生本课程、生本管理、生本指导、生本评价等。

三、生本教学的基本准则

生本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思想、一种教学方法论, 还是一套教学行动准则。

从教学思想的视角看, 生本教学回答了“生本教学”是什么的问题。生本教学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 在其各个发展领域, 主动实现自主发展与最优发展的学习活动。

从教学方法论的视角看, 生本教学回答了如何开展“生本教学”的问题。生本教学是以教师优质教学服务为基础, 以“班级—小组”为教学组织形式, 以学生发展为评价标准, 以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教学为依托, 以学生群体自主管理与责任共担为管理策略的教学。

从教学行动的视角看, 生本教学阐明了生本教学行动的基本准则。概括起来, 这些准则是:

1. 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

浓厚的人文关怀是生本教学的本体属性。所以, 愉悦的教学氛围既是生本教学的条件, 又是生本教学的内容。教师是创设生本教学氛围的首要责任者, 为此, 生本教师要做到:第一, 主动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第二, 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第三, 对教学充满激情, 充满信任, 充满期待;第四, 具有较高的营造愉悦氛围的教学管理艺术。

2. 师生交互作用, 形成学习共同体

早在2 000多年前, 苏格拉底就主张, 教育不是知者带动无知者, 而是师生共同寻求真理[4]。教与学本是一体的。教与学的相互作用, 我们称之为教学作用。

教学作用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相互作用 (师生教学作用) 。师生教学作用是以教学内容为媒介的交互主体作用。在这一过程中, 师生互为认识的主、客体, 即师生在教学认识过程中, 通过“对话”、相互观察等认识手段, 实现主、客体位置相互交替, 不断互换, 从而形成交互主体[5]。交互主体的相互作用, 一方面, 使得师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达成一致, 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达成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另一方面, 使学生的思维与教师思维 (基本) 实现同步, 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 学会思考, 学会批判, 使其认识能力、解决问题的问题、创新意识得以有效发展 (隐性目标) 。

交互主体中, 教师既是学习共同体中的一个普通成员, 与其他成员一起同步思考着同样的问题, 又是学习共同体中的一个特殊成员, 引导着其他成员在茫茫大海中, 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交互主体不同于主体间性。在交互主体教学作用中, 教师的“思维”要穿插到学生的“思维”中去, 牵引着学生的思维不断向前发展。

交互作用的形式是民主“对话”。同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性的、先验性的和知识性的“对话”教学不同, 生本教学“对话”是建立在平等与民主的基础之上的。因而, 具有如下特征: (1) 学生体验到的是尊重、信任、理解与宽容, 其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乐于助人的、有责任感的人生态度; (2) 生本教学“对话”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意义建构。这种“对话”将传统意义的师生变成了现在的教师—学生和学生—教师, 二者之间失去了绝对的对立, 共同构成了生本教学“对话”交互主体 (Turn–subjectivity) ; (3) 生本教学“对话”纠正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话语“霸权”, 但它更加强调教师在“对话”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师生交互作用过程中, 教师要适时地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充分发挥知识传递者等传统角色的基础上, 还要适时地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激励者、促进者等角色。

3. 开展“因‘材’施教”

生本教学对“因材施教”中的“材”赋予两种含义, 一是学生学习基础, 二是教学内容。

因学生学习基础差异而开展的“因材施教”, 我们称之为差异教学。差异教学具体体现在差异性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作业, 甚至差异性的考评方式。

因学习内容差异而开展的“因‘材’施教”, 我们称之为分级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差异, 我们将教学分为低、中、高三个级别。对于陈述性 (特别是事实类) 知识的教学内容, 我们建议采用讲解、自学等教学方法完成, 此类教学属于低级教学;对于程序性知识 (逻辑性知识) , 我们建议采用对话教学, 此类教学属于中级教学;对于隐性知识 (包括思想性教学内容) , 我们建议采用批判式 (或辩论式) 教学, 此类教学属于高级教学。

4. 以学习小组为最小评价单元

生本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前提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是学习与评价的基本单元。小组教学既是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又是一种课堂教学策略, 它是基于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的一种博弈。在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第一, 目标明确, 主动、尽快地达成教学目标是小组每一个成员的共同目标;第二, 协同学习, 小组各成员角色不同, 角色互助, 主动对话, 相互教学, 意义共享;第三, 自我管理, 各小组均有自己制订的小组学习规则, 在学会相处的基础上, 各成员之间相互激励、相互提示、相互督促;第四, 荣誉共享, 小组是班级学习评比的最小单位, 每个成员所取得的成果均归为所在小组的成果, 小组内部各成员只有合作, 没有竞争, 各小组之间则既存在着合作, 又存在着竞争, 在合作中竞争, 在竞争中合作, 实现共同进步。

5. 自我管理与他人管理相结合

教学管理既是教学的内容, 又是“教学”的手段。没有高效的管理, 就没有高效的教学。生本教学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其基本要义有四点。第一, 对“管理”赋予新的含义, 变“指挥、检查、控制”为“理顺、预防、协调”, 以从根本上预防甚至消灭违纪现象;第二, 变“他管”为“自管”与“他管”相结合, 即便是“他管”, 也是智慧性的提示, 而不是简单的批评与训斥。如, 某个学生无故连续两次迟到, 那么, 教师 (或负责考勤的同学) 就可在学生进入教室时说, “大家看, 某某同学来到了。他的到来, 使得我们班团圆了。为我们班的团圆鼓掌!也希望某某同学以后能按时来到我们的课堂!”;第三, 班级学习, 责任分解, 使每一个同学都是责任的监督者与被监督者。

6. 构建“结构—解构—建构”学习模式, 促进认知结构整体优化

学习, 即知识的有效积累与认知结构的整体优化。

知识是人们认识的结果, 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所获得的、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存在及变化规律的系统化与结构化的信息。

知识是生本教学内容的主体。生本教学过程, 就是教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结构—解构—建构”的过程, 其基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优化。

知识教学, 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第一, 知识积累的过程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在 (同一类) 知识积累的初期, 其积累的方式是“粘贴”“储存”;相应的学习水平, 属于低级学习阶段。在知识积累的中期, 其积累方式是“同化”与“顺应”;相应的学习水平属于中级学习阶段。在知识积累的后期, 其积累方式是“批判”“反思”, 其学习水平则属于高级阶段。高级学习阶段的知识积累模式是“结构—解构—建构”。第二, 知识积累的过程是一个生态过程, 而不是简单的“储存”与“堆砌”。生本教学知识积累不是追求知识数量的简单增长, 而是知识结构的整体优化。第三, 充分利用知识负载的隐性教育价值。一方面, 要通过挖掘知识之间的联系,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 要深入挖掘知识中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思想与方法。

开展生本教学既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走向, 又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围绕生本教学开展生本 (教学) 思想、生本课程、生本指导、生本管理及生本评价等研究, 建构具有时代意义的生本教学理念、生本教学策略、生本教学模式和生本教学评价, 必然对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Thomas, R.M.Teachers Doing Research:An Introductory Guidebook[M].Boston:Pearson Education, Inc., 2005:5.

[2]吕世荣.关于以人为本的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6) :79.

[3]常华锋.生本教学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88.

[4]王承绪, 赵祥麟.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344.

上一篇:知识价值链下一篇:酶解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