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阅读素养

2024-09-26

教学阅读素养(共12篇)

教学阅读素养 篇1

21世纪电子科技的飞跃发展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对我国外语学习者来说, 阅读的基础地位在21世纪电子信息时代愈显重要。传统的纸张阅读到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超文本阅读的过渡, 对学习者的自主阅读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1 信息素养的界定

21世纪网络科技日新月异, “literacy”一词的含义也有所变化。传统意义上的解释是指“读写能力”。但随着多媒体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社会的到来, “literacy”又有了新的内涵, 比如“计算机素养、网络素养、电子素养和信息素养”等。

从广义角度来讲, 信息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且动态变化的概念。目前受到普遍认可的定义是由美国图书馆协会作出的, 即:具有信息素养的人, 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 并拥有寻找、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从根本意义上说, 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是那些知道如何进行学习的人。那么具体到外语阅读教学领域, 对学生信息素养的要求则是如何在浩瀚的网络中迅速找到、阅读、评价并利用所需的英语信息。从狭义角度来讲, 信息素养指的是电子素养, Keith J.Topping认为电子素养是通过计算机或其它电子设备而不是印刷文本进行的读写活动等。这里需要区分几个概念, 一是印刷课本与电脑屏幕的区别。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 学生接触的是书面印刷材料, 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在计算机辅助英语阅读教学中, 学生面对的是电脑, 具体来讲是浩瀚的网络资源、眼花缭乱的页面等。二是印刷文本与电子文本、超文本的差异。前者是按照线性结构编排的, 学生阅读时的思维框架势必会受到一定的束缚。但超文本的出现, 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也彻底改变了人们对“literacy”一词的认识。超文本给学生提供了无限探索的可能。通过超链接学生可以在文章或网页间任意漫游, 汲取知识。学生与文章的互动性加强, 学生不再仅仅被动地阅读, 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文章的创作过程中。

2 我国高校信息素养的现状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使信息素养能力成为每个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然而从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和大学生目前信息素养的现状来看, 还存在诸多问题 (吴丹, 2000;韦亿烛, 2006;傅芝芬等, 2007) :信息教育内容的局限性;信息意识淡薄 (对信息素养理解有偏差, 简单地认为信息素养就是会操作计算机和会借阅书刊资料) ;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觉性较差 (无法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快捷、高效地从海洋资源中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缺乏分析、鉴别、评价信息价值的能力;很少有人把网络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体和信息交流与获取的渠道, 把网络作为解决自身学习、研究、扩展知识的主要目标) ;信息道德有待提高。总体来说, 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仍处在文献检索与利用的初级阶段, 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等还很低, 这与信息时代对大学生的信息素质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3 信息素养与外语阅读教学

网络时代, 人们对以英语为载体的信息需求量日渐增大, 网络阅读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网络环境下的英语阅读, 要求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和阅读达到快速搜寻、获取并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这就将信息素养与英语阅读紧密联系在一起, 两者缺一不可。相应地, 高校英语阅读教学面临许多挑战。

外语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使得信息素养和听、说、读、写能力一样, 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能力。在新型外语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有助于他们迅速、准确地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并完成意义建构, 提高语言运用及阅读能力。然而, 目前有关这方面却还未引起足够重视。从国内主要文献来看, 国内对信息素养的研究和培养主要是由作为信息素养教育基地的高校图书馆来承担。在网络和英语普及的今天, 外语教学更应同图书馆一起积极地面对挑战。外语教学要充分利用本学科语言优势, 尤其是在阅读教学的实践过程中, 将对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 我们对信息素养及其现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及网络环境下的英语阅读能力, 成为摆在外语阅读教学面前的一个新挑战、新课题。

参考文献

[1]傅芝芬, 徐兰芬.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缺失与策略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7 (3) .

[2]韦亿烛.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探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6 (82) .

[3]吴丹.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研究-基于高校在校本科生信息素养调查分析[J].图书馆建设, 2000 (4) .

教学阅读素养 篇2

摘 要:高中英?Z课程目标从原来的“双基”“三维”转向“核心素养”提升。将宏观抽象的核心素养融于英语课堂的每个教学环节,首先必须将核心素养进行分解,形成层级结构;然后根据层级结构,确定教学目标;最后依据学习材料和分解细化了的核心素养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阅读教学;层级分解;活动设计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文中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1]修订后即将面世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将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定为“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

要将核心素养落实渗透于学科教学,首先,必须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学习话题、学习内容结合起来。其次,核心素养非常宏观抽象,只有将核心素养进行层级分解和细化,才能将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到教学的每一环节。最后,必须将核心素养转化为教学目标。根据分解和细化了的核心素养,制订教学目标,以目标为标准来进行教学设计,以目标引导和评价教学。

下面以浙江省三门中学王文召老师就NSEFC Book 3 Unit 5中“A trip on ‘the True North’”在仙居中学执教的阅读研讨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进行指向于核心素养的英语阅读教学。

一、分解核心素养 确定教学目标

毋庸置疑,将素养转化为可以导向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目标,是教学设计的难点和重点。但是,借鉴目标分解的方法,我们可以将核心素养进行分解,形成素养层级结构,即分解成多级结构的细化指标,便于师生结合教材对照,确定教与学目标。分解素养形成层级结构,是指向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最为重要和关键的环节,也是检验教学设计是否指向核心素养的标准。

首先,我们依据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即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确定匹配学习内容的一级目标。然后,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分解为相应的二级目标。接着,依据教学内容和二级目标,再进行三级甚至四级分解(详见表1)。

由表1可见,原来强调学科知识与技能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转变成为聚焦培养整合三维目标的学科素养,显然这是一个立体的培养目标。

二、围绕素养和目标 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把核心素养分解细化为教学目标后,犹如课堂教学有了导航灯。王文召老师围绕分解后的教学目标,将这节40分钟的课设计了四个教学步骤,七个教学活动。

(一)导入

在导入环节,王老师设计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作为热身要求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包括城市、江河、山脉、旅游、农业和文化等。

活动一 介绍自己的家乡

T: Xianju is a beautiful city.Would you please introduce it to your classmates? What would you like to introduce to us,the city,mountains,rivers,animals,agriculture or local activities?

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和预习内容,踊跃发言,介绍家乡仙居。之后进行第二个活动。

活动二 预习反馈

T: Compared to Xianju,what do you know about Canada?

学生给出有关加拿大的位置、城市、河流、山脉、特有动物、枫树等地理知识时,王老师接着问:How do you know so much about Canada?学生回答:From the Internet.From the map of Canada.From...显而易见,第一个活动既为学生学习加拿大地理热身,又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地理文化打下伏笔。第二个活动更是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典型例子,学生课前通过预习自学、课外课程资源搜寻,自学加拿大相关知识,达到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除此之外,两个活动都指向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能初步运用相关词汇介绍家乡和加拿大地理方位、山河湖泊、自然景观等信息。

(二)文本解读

在文本解读环节,王老师设计了三个活动。

活动三 标题解读

T: What else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Canada? Let’s go into the reading passage.What is the title? What is “the True North”?

王老师在导入环节结束后,通过问题“你还想知道更多有关加拿大的信息吗?”引入课文,进行文本解读。解读从文章标题入手,阐释标题的文本意义和真正内涵。

活动四 读图

T: Who is going on the trip? What is the route to the destination? Let’s look at the map.Could you please pick out the names of the mountains,cities,rivers and lakes Li Daiyu and her cousin will go through and draw the line or route to the destination?

王老师的这一问题,表面上看是让学生运用语言描述加拿大是个怎么样的国家,但实际指向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地理时空思维能力――通过对加拿大的自然资源、江山河湖、主要城市等信息描述加拿大的自然特征;概括能力――用几个词来概括加拿大是个怎么样的国家;分析推理能力――通过文本提供的信息推断出加拿大是个怎么样的国家。

(四)评价与创新

在评价、创新环节王老师设计了一个活动。

活动七 输出运用

T: The world is so big that it is worth a visit.Suppose you are Li Daiyu,and you are interviewed by a journalist from a local English TV program.You are asked to recommend places to visit and give your reasons.Would you please work in pairs to make up a conversation?

学生听到指令后马上两两对话,比较当地城市,推荐访问加拿大的胜地,并给出理由。

学习的最高境界在于综合评价和创新[2]。王老师设计的输出运用符合第二语言习得“输入――内化――输出”的规律[3]。从预习输入、文本梳理输入到师生讨论内化后再进行语言输出,这一活动不仅要求学生运用本单元新学词汇、语法结构,更是要求学生重组语言描述他们心中喜爱的加拿大城市或景点。输出过程中,他们还需要分析、评价为什么推荐这些地点,而不是其他的胜地。陈述这些因素时,学生还融入了文化元素。最重要的是,学生根据本单元内容,开展了最高级别的甄别与比较,借鉴与包容,将地理概况的描述创造性地迁移到其他类似旅游国家、城市、山脉、湖泊等描述。一言以蔽之,这一教学设计涉及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融入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元素,融入了国际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核心素养元素。

语言学习不是孤立学习词汇、语法和课文,而是通过一定社会情境、话?}内容进行语言理解、内化、重构语言意义的过程,最终运用语言进行思维,形成文化品格,提升学习能力,培养跨英语学科综合素养。学科素养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在新情境中应用知识的能力[4]。核心素养,看似宏观抽象,摸不着、够不到,但只要我们分解素养,形成素养层级结构,核心素养还是能被融入、浸润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每一教学设计都隐藏着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

参考文献:

重视阅读教学 提升语文素养 篇3

一、语文教学目前的现状

自从实行标准化考试以来,作为展现学生个性和思想的语文学科,也受到了不少的冲击。比如,选择题的标准化答案、诗歌鉴赏的答题模式、现代文阅读题的固定答题思路以及展现学生个体思想灵魂深度的作文,也进入了“华而不实”、“无病呻吟”、“机械模仿”、“假、大、空”等怪圈。每年高考之后,一些报刊杂志上选登的所谓优秀作文不是有许多就是如此吗?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刻意追求,在“如此高分”的吸引之下,无数中学语文老师和备考的高三学生“为模式竞折腰”。在阅读的主要群体——师生记住几种答题模式、背过几种写作模式就比较容易得高分的情况下,在紧张备考、分分秒秒都不可耽误的情况下,谁还会去阅读?谁还会去体味心灵,去陶冶情操?

二、阅读在高考中的重要性

即便是在一个浮躁阅读的大背景下,作为备战高考的中学生,学会阅读,重视阅读,不但不会耽误时间,反而会提高语文成绩。纵观历年来各地的语文试卷,有多少字、词、句来自课内?何况同一个省份也存在不同的版本?有多少体现时代感的试题材料来自课内?想一想,教材多少年以来一直是一种面孔,而每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又有几个不是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记题模板”,从小处说是很难提高语文成绩的,若从大处说,不懂得“文以载道”的“书呆子”又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多大的贡献呢?

三、语文备考中的阅读教学

这些年来,一直在尝试和探索阅读教学的一些做法,也收到了一些毕业生的积极反馈。具体做法如下:

1.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精读侧重于教科书,因为无论是哪个版本的语文教科书,总会有数篇经典的美文。比如,《荷塘月色》《兰亭集序》等,既描写了优美的自然风光,又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感情。细细品味,感受文章的自然美、情趣美、语言美。对于这样的文章,需精读才会有更大的收获。而对于人教版的《语文读本》以及学校订阅的《中国青年报》《语文报》以及学生手中的各种期刊,一般要求略读。运用从精读方面取得的知识和经验去独立阅读,灵活性比较大,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兴趣的培养。

2.积累和写作相结合。大量的实践证明,语文学科学习成绩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一定要动眼,动脑,更要动手。每人准备一个本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到边读边积累字词句段,夯实语文基础。在丰富语文积累的同时,也要以读书心得或感悟的形式进行练笔,既提高了写作水平,又升华了自己的思想。

3.专题和分散相结合。对于阅读教学,在时间上可以采取专题和分散的方式进行。每周拿出1-2节课,老师和学生一起针对某个专题进行阅读、讨论、练笔。比如,散文专题的阅读,从材料的选择、主题的表现、文章的结构等多方面进行系统的学习。除此之外,在每天课前5分钟,针对一些时事要闻或者小品文等进行阅读,从词语、素材等方面进行学习,做到天天坚持,日积月累,也会有很大的收获。

教学阅读素养 篇4

一、“板块式”教学模式

“板块式”教学模式是余映潮老师从中学语文教研员的角度, 在对自己多年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板块式’教学模式是将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明显而彼此之间又密切关联的教学‘板块’, 即教学的过程、教学的内容呈‘板块’状并列而各个板块之间又一步一步地逐层深入的教学设计思路。”“板块式”教学模式有效地解决了语文课堂繁乱无序的问题, 给人以看得见、想得到、用得着的整体感, 体现了思考与领悟的统一、积累与整合的统一、高效与创新的统一。

从理论上来讲, “板块式”教学模式确实可以避免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无序, 而且这种设计方法也正好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功能, 那就是深入挖掘课文, 精心设计, 提炼话题, 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下进入课堂, 进入思考, 深入探讨, 循序渐进。从实践情况来看, “板块式”教学模式实用性强, 有助于教师的教, 更有助于学生的学。笔者在江苏省盱眙县第一小学为期两个月的实践证明, “板块式”教学模式让课堂思路清晰, 秩序井然, 让教师把握课堂中心, 学生掌握课堂主题, 简约而不简单。语文教学不必面面俱到, 而应删繁就简;不必冗繁复杂, 而应明快单纯;不能顾此失彼, 而应追求浑然一体。

《散步》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可以讲解的内容较多, 余老师分成三个板块——理解文意、朗读课文、品味语言。第一个板块实际上是指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如果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中心, 把握了文章主题, 接下来文章就很容易理解了。这个板块的设计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 而且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第二个板块是在第一个板块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充分阅读。余老师让学生分三种方法来读课文, 进而深入体会文章的主题, 读出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第三个板块是品味语言、欣赏语句。通过对语句的斟酌, 把握人物的情感态度。在这个板块中, 学生对语句的理解和品味都十分精彩。

二、“主问题式”教学模式

余映潮老师曾说:“所谓‘主问题’, 指的是课文研读教学中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提问的少、精、实、活, 是高效阅读教学的一种保证, 是激活课堂、创新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以‘主问题’为线索的阅读教学, 能有效地克服语文阅读教学中肢解课文、一讲到底、零敲碎打等种种弊端, 遏制教师过多的讲析,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有序学习活动的主体。让那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课型与课堂教学结构脱颖而出。”

“主问题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有三个作用:1.在理解课文时, 吸引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品读;2.在教学过程中, 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教学板块;3.在课堂活动时, 让学生积极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用几个“主问题”串起整个课堂教学, 表现出一种“线索”之美, 表现出“贵在这一问”的独特创意。

提问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 教学过程的拓展主要靠提问来支撑。好的提问是教师研究教材与设计教学的精华, 在教学中能发挥出高质量的引导、激发、带动作用。

目前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存在碎问、浅问等低质量的滥问现象, 这种情况不但导致课堂繁乱, 教师无法控制课堂, 也导致学生找不到课堂中心, 不能把握课堂主题。而余老师的课堂问题总能把学生引入课文, 发现真正需要学习的有价值的内容。因为这些问题是经过余老师思考、概括、提炼的, 是他在精细阅读课文后思考教学的结果。

如执教《散步》时, 余老师在每一个板块中只用一个“主问题”来领起全文的教学:

1. 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标题, 并说明你的标题能够表示你读出了课文的味道。

2. 怎样朗读。请一位学生示范朗读, 做一下小老师。

3. 以“字、词、句、段对人物的表现作用”为话题, 自选文句并联系上下文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评点。

第一个问题实际上是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个问题的设计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深入课文内容。从学生的回答中, 我们看到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给出了标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第二个问题并不很难, 学生通过示范朗读课文, 把握文章思路。余教师对朗读的要求层层递进, 逐个提出朗读的要点, 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认真地加以点评, 并对学生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独特的建议。不是简单谈谈, 而是指导到位。第三个问题, 品味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感情。问题难度有所增加, 需要学生理解品味。余老师首先进行示范、帮助, 接着让学生在自己探究的基础上和周围的同学交流、讨论, 然后表述了自己的观点。最后, 学生对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得也比较全面。三个问题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自主学习、发现探究的平台, 让学生一次次走进文本, 获取新知。同时, 几个主问题由易到难, 从感性到理性, 有梯度地递进, 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中探索创新的科学理念。

三、“朗读式”教学模式

朗读是阅读教学方法之一, 即将书面的语言有声化, 将无声文字变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方式。余映潮老师说过:“朗读教学, 既是语感的、技能的, 又是审美的。”其实, 不管是语感还是技能、审美, 最重要的是领悟情感的方法。朗读将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个语句包含的意蕴领悟在心中。这里还有一种创设情境的意义, 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将作者内心要抒发的情感表达出来, 能在学生之间产生共鸣, 从而引领学生进入文章的主题, 感受到主题情感的意义。所以千姿百态的“读”应成为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教读, 析读, 品读, 研读, 辨读, 评读, 说读, 写读, 听读, 背读。”不同的教师, 针对不同的文本, 设计出不同的朗读要求。让朗读成为教师活跃课堂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一种教学手段, 让学生充分地占有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体, 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 让语文课堂在真正意义上成为有声朗读。

教师在学生朗读时应起到引领的作用。首先, 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朗读训练, 学会基本的朗读技巧和方法;其次, 朗读活动要多种多样, 分清层次, 逐步递进, 体现不同文体的特色;另外, 教师也要握住朗读的中心, 将朗读的中心视点放在“教学思路”上, 与听、说、读、写、思等结合起来, 使朗读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有助于学生的语言积累。

在执教的《散步》一文时, 余老师巧妙地用朗读引领学生进入语文课堂。他建议学生这样朗读:

第一步:中速、深情地朗读课文, 好像作者写完文章后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这一步是为了让学生读起来, 带着作者的口吻欣赏作品。学生不仅从中感受了人物形象, 也感受了课文中的情感和作者的表达意图。在第一步的基础之上进入第二步——读好文中的波澜, 好像学生自己在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一样。以故事中角色的身份来读课文, 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第三步——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不仅要求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课文, 也要求学生将自己从课文中读出的感情传递给其他人。这三个步骤的朗读设计步步加深, 最后得到升华, 让学生深深地理解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四、“话题式”教学模式

“话题式”教学模式:“用设置‘话题’的方式, 让学生在理解话题、展开话题的过程中完成对课文的分析与品读, 完成知识的迁移与扩展。这种手法能够比较好地表现‘对话’这一理念, 同时让阅读课的教学设计表现出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这种话题讨论的本质特点是文本解读, 表现在《散步》教学中的第三个环节, 就是对文本进行整体把握。这样的活动主要以学生为主体, 在活动中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课文材料, 进行课堂阅读教学对话。在《散步》教学的第三个环节, 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以“字、词、句、段对人物的表现作用”为话题, 自选文句并联系上下文, 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评点。余老师从整体感知课文的角度提出话题, 比问答形式更让学生感到为轻松, 回答也更容易。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后, 先自由讨论, 然后在课堂上讨论。这类目的性极强、不是很难但又有一定思维强度的话题, 使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只见学生纷纷举手, 争先恐后地“说话”。在说完话题之后, 余老师又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评点, 不但让学生理解作者对文中人物的刻画, 也让学生尝试点评作者的语言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散步》这节课中, 余映潮老师用他的教学经验和智慧, 轻松地驾驭着课堂, 引导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打破了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死板、枯燥的氛围, 立足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值得广大语文教师认真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慧莲《诵读、积累、实效——板块式教学设计的三个基点》, 《中学语文》2007年第5期。

[2].余映潮《对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河南教育》 (基教版) 2008年第3期。

[3].叶正科《案例与叙事》, 《湖南教育》 (语文) 2007年第10期。

教学阅读素养 篇5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创新思维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要着眼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要突出“以学为主”,积极倡导个性化的阅读。

一、激发阅读兴趣是激活阅读教学的源头活水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教师应在阅读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下工夫。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产生猜想。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着课题,想想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读读课题,猜一猜课文会怎么写?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浓厚的阅读兴趣。

二、积极营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阅读

作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先要与文本对话,即通过先行阅读,全面把握教材。“把握教材”一方面意味着把握课文作者的思路和意图以及教材编者的思路和意图,从而明确教学的目标要求;另一方面还意味着了解学生阅读的前提条件和准备状况,从而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当然还要与学生对话,根据学生的阅读心理和学习语文的规律,指导他们正确地读书,顺利地实现“内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个有利阅读主体情绪化的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地读、专注地读、兴致勃勃地读,鼓励学生对自己喜欢的段落、篇章进行反复阅读,从而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例如在教学《燕子》这篇课文时,学生需要通过有感情地重复朗读“: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过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文章里蕴涵的思想感情,充分认识到文字的变化多姿和鲜活美丽,这比教师千百次的枯燥分析更能使学生从心灵上接受与理解。

三、在阅读教学中挖掘创新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有层次的,我们应该从各年级段发展的连续性上整体把握,不要只盯着本年级的目标。如低年级学生阅读课文,可以按“读准――读通――读懂”这样几个层次进行;中高年级也可以按照“读通――读懂――品读”这样几个层次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这里强调“品读”,按照年级的不同有一定的培养欣赏、评价能力,这样逐步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我们应尽可能挖掘课文中蕴含的创新点,启发学生想象,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课,作者在第一段写看到许多人都来追悼伯父鲁迅先生,“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做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作者当时不明白。在此我们可以问学生:“你想可能因为什么,鲁迅先生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呢?”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引导学生学课文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在学生理解课文基础上,我们也可挖掘一些创新因素,设计一些“扩展性练习”,让学生对课文中的潜在的情节等,进行富有创造而合理的想象,形式有句段扩写,留白(省略号)补写,结尾续写等等。

四、注重积累,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一)打好基础形成阅读良好习惯。在小学低年级拼音教学完毕后,就要不容置疑的开始引导学生阅读注音读物,比如有趣的童话等,读完后要引导学生汇报你都读懂了什么。不论学生汇报的怎么样,都要运用正强化使学生感到读有所获。

(二)坚持阅读,日积月累。要舍得放弃课文,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勇于割舍,敢于替换。从各种书籍和网络上寻找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及书目,印发给学生,引导学生充分的阅读,加大阅读的量,当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时自然而然就拥有了热爱阅读的好习惯。

(三)阅读链接。以课文为基点,向整篇原著扩展;以作者为起点,向这位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以文本为基点,向同类题材扩展;以内容为基点,向其他作者、不同文本扩展。例如学过《月光曲》这篇课文,就围绕月光曲这个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古今中外有哪些作家的文章涉及月亮的,顺势引导学生归纳出李白的《静夜思》、白居易的《琵琶行》、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等一大批描写月光的优秀佳作。然后顺势引导学生去思考不同作者怎样从不同的角度去赞美、描写月光,这样,学生又会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阅读的天地。

(四)读整本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大语文”观为理念,立足于课堂,着眼于课外,结合语文教材的特点,寻找合适的教材的“延伸点”,利用《课外补充阅读》等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进一步运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训练,以此来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在兴趣盎然的课外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

阅读教学中习作素养的渗透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 阅读 写作 习作素养 意义 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与写作,阅读是“写码”的过程,写作是“编码”的过程,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阅读积累的越多,写作根基才会越深厚。在苏教版语文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坚持“长短结合”“大小结合”的策略方针,将阅读与写作按照单元形式编排在教科书中,从教学实际目标出发,促进学生阅读与习作水平的提高。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阅读,导致阅读教学与习作训练的内容之间存在脱节现象,阅读与写作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影响到语文的教学效果。为了改善阅读教学与习作训练的不足,必须要把两者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坚持读写结合,认识到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意义。

一、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素养的意义

1.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素养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理念的完善

在最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与写作都有详细的目标和要求。同时,苏教版语文教材的教学理念要求进一步摆正阅读与作文的地位,使作文训练与阅读教学齐头并进。教材将作文训练列为专门的课文,单立课型,自成体系,与阅读课文双线并进,使阅读与写作既紧密结合,又相对独立。苏教版语文教材坚持“读写结合”策略,将学生写作培养渗透到阅读教学中,与其教学理念不谋而合,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2.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素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语言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脱离语言运用的实际情况,容易导致学生语言训练不到位,降低学生写作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渗入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对课本语言有更深刻地理解与思考,做到举一反三,提高语文的实践应用能力。

3.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素养有利于学生阅读与写作水平的共同提高

虽然阅读与写作有着各自的特点,但双方相互促进,可以共同进步。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为习作积淀丰富的内涵价值。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道德情操,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同时,在苏教版三至六年级的写作题材中,写人8篇,写事10篇,写景1篇,说明11篇,想象8篇,应用文8篇。这些不同题材的习作练习,既是阅读所学知识的消化和应用过程,也是学生内心情感的表达手段。在写作过程中,为了丰富文章的创作,学生会主动地通过阅读来寻求写作材料,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数量与水平。

二、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素养的策略

1.坚持阅读鉴赏与写作实践相结合

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通过开设专业的阅读训练课,选取精美的文章或优美的句子让学生反复诵读,例如《西湖》《拉萨的天空》《黄山奇松》《师恩难忘》《黄果树瀑布》《北大荒的秋天》,这些精美阅读文章有助于学生学习文章语言,积累阅读经验,养成阅读习惯,提升阅读水平。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最终找到结合点,把读写结合起来,将阅读中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实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融合。

2.坚持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内学习,课外阅读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需要让学生接触到课外书籍,进行广泛阅读。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地阅读课外书籍,为写作积累更多的经验。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好充足的生活体验的积累,组织现场观察课、动手操作课、参观访问课、社会调查课、人物采访课等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进而促进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

3.培养终身阅读与写作学习的观念

“终身教育”是新时代语文教学的要求。“活到老学到老”应该作为终极理念贯穿在学生学习生涯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主动接受“终身教育”的理念,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体系。其次,教师要以“终身教育”思想原则为指导,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指导学生牢固地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和意识,帮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从而为学生未来一生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坚实的根基。

【结 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读写结合”的策略,坚持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方针,发挥双方的作用,不可偏废一方,不能让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脱节。对于学生来说,阅读是理解吸收知识的过程,写作是表达输出知识的过程,两者之间联系紧密。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学习,对提升学生的习作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而且有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孙娟.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09)

【2】袁和祥.语文课中“读写结合”链接点探寻【J】.基础教育研究,2015(02)

教学阅读素养 篇7

关键词:高中教学,阅读教学,语文素养

阅读是人们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活动, 是继承优秀文化财富、获取知识信息的基本途径。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会通过阅读文本分析、收集、处理与文本有关的信息, 受到情感的熏陶, 思想的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 丰富精神世界, 并形成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提高其人文素养。然而, 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形势不容乐观。如何改进阅读教学, 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有效的人文教育, 是摆在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课题。

一、创新阅读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以下误区:一是教学目标偏离, 忽视、轻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地位;二是教学过程简化, 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以程序式分析代替学生个体化的认知;三是教学方法单一, 往往拘泥于课文、局限于课堂、偏重于考试, 未能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因此, 高中语文教师要创新阅读教学理念, 构建一种“期待—反思—批判”的阅读模式, 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改进阅读教学方法

要大力倡导指导参与阅读教学法, 在动态的教学中注重保护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情感体验。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 以学生为本, 做引导学生质疑解难的引导者与组织者。指导参与阅读教学法是对传统阅读教学法的挑战和颠覆, 它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诞生并赋予教学新的视野。其方法大致有:1、整体感知法。教师确定阅读内容及阅读时间, 提供整体感知的参考方法;学生运用教师提供的方法或自己独特的方法, 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文章主旨。2、理清思路法。教师提问作者是按照怎样的思路来写的, 提供理清思路的方法;学生运用教师提供的方法或自己独特的方法弄清作者先写什么, 接着写什么, 最后写什么, 为什么这样写。3、概括要点法。教师概括文章或语段的内容, 讲解概括要点的方法;学生运用方法概括文章或语段的内容要点。4、筛选信息法。教师讲解筛选信息的基本方法, 提出问题让学生训练;学生带着问题运用所学的方法或自己的方法阅读文章解决问题。5、揣摩语言法。教师提供文章、语段、句子、词语的揣摩方法, 并提出相关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6、探讨领会法。教师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提供给学生探讨领会的方法, 并安排一定的练习;学生运用方法阅读相关内容解决问题。7、分析评价法。教师提供对文章思想内容、写作技巧、语言特色等分析评价的方法, 并以具体的文章进行训练, 要求要以正确的立场、观点评判文章, 评价要有理有据, 评价要尽量具体, 要大处着眼, 小处入手;学生根据提示参与阅读后师生共同交流。8、读书笔记法。此种方法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较佳方法。教师讲解读书笔记法的重要性, 提供学习的方法, 并提供文章和书籍训练;学生运用此法或自己的方法, 参与到阅读之中。9、撰写论文法。教师介绍一般论文的写作方法, 并以具体的文章来指导学生通过写论文来阅读文章;学生则反复深入的阅读文章并查阅一定的资料撰写论文。

三、增强阅读教学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建议”第四条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 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

一要激发兴趣乐读。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有人曾进行过一次主题为“我与语文”的问卷调查, 从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 大部分学生厌烦学语文, 害怕学语文。为何如此?究其原因, 是他们觉得学好语文投入太大, 收获太小。其实, 这主要是由学习效率低所导致的。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要激发其学习兴趣, 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多读书、读好书。

二要选取经典精读。要注意筛选一些文笔优美、内涵丰富的课文来指导学生精读、鉴赏、仿写、吟咏、背诵, 提醒学生注意课文的修辞、句式、韵律、词语的运用。要整体把握, 对课文写作手法进行分析, 如课文是否采用了小中见大、对比、象征、巧合、衬托、托物言志、悬念等写作手法, 以便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同时也使他们能够领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哲理。“写”的过程是“读”的深化, 要指导学生写诗词鉴赏文章, 让他们将自己的理解、感悟化为文字, 培养阅读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篇8

关键词:阅读,提高,素养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语文素养:它是一种内在的养成, 不像货物直接用衡器称出来, 只有经过长期的熏陶感悟和不断的学习实践才能形, 并逐步升华提高。在“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中, 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列为第一条, 可见, 它在整个《标准》中处于核心地位。

语文教学中, 曾经存在两种倾向:第一是抹煞语文课程特点, 人为强化语文政治因素;第二是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 忽视语文学科内在的人文性, 扼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并突出强调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 挑战传统语文教学, 大胆走进新课程, 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 是当前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

阅读活动可以让人及时接收信息获取知识, 更可以体味人生, 陶冶情操。但更多的应在教师的不断激励和正确引导下没让学生保持良好的阅读兴趣, 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大纲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 要求学生充分的读书, 是一个培养语文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相统一的重要过程和方法。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 也是构成阅读能力的基本要素。在课堂上, 老师应该是学生脑力劳动的指挥员。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其实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阅读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同样相等。单靠课内是不行的, 必须课内课外两手抓。学生往往得法于课内, 增益于课外。例如:在学习七年级第三单元《春》《济南的冬天》《夏感》《秋天》时, 这个课文都是文情并茂的优美篇章, 多数出自名家之手, 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欣赏这几篇课文, 既是提高读、写、听、说能力的重要途径, 又是一次美的巡礼;从中既可以得到语文的滋养, 又可得到审美的陶冶。学到《秋天》时, 我让学生走出教室, 到植物园;利用课余时间到市场;到棉田;到大自然中去体会, 让学生去写《家乡的秋天》。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美、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并去体会父母劳动的辛苦和丰收的喜悦。有关这些季节的美文, 让学生找来去欣赏, 让他们亲自走进大自然中, 去领悟大自然的美, 再让他们写出自己眼中的美景。这样不断指导, 授以方法, 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提高语文素养。

大语文教育提倡语文知识的积累来源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要以课堂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伸展开拓, 课本之外的世界很精彩, 但也很浩渺, 面对茫茫书海, 应如何指导中学生选择自己的课外读物, 一个事半功倍的方法是把课外读物作为课内学习的延伸和发展。例如, 学习了《狼》这篇课文, 学生了解到对待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教师再介绍《狼三则》中的另为两则, 引导学生去读《聊斋志异》的精选本, 领悟蒲松龄写鬼写妖, 实为刺贪刺虐的良苦用心。教师在讲解课文的同时适时推荐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文章, 课堂教学中的有意渗透, 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使其更深入的理解课本知识。当然, 教师应避免教学中阅读指导的随意性和零散现象, 要力求有一定的指导体系。能系统的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方法进行点拨。

教师创设情境, 提倡开放性朗读, 指导学生朗读必须“入情入境”。叶圣陶曾说:“读书心有境, 入境始为亲。”朗读教学十分注重创设情境, 把文字符号变成活生生的、具体可感的形象, 让学生在全方位的直接感知和思维中, 进入形象化、有感染力的场景, 使学生由一个旁观者变为一个当局者, 去亲近人物, 为接下来的感情朗读做好准备。在这种情境下, 有感情朗读就水到渠成了, 老师万万不能越俎代庖., 让说话匆匆而过。

阅读的意义不仅仅是通过阅读活动来获取知识, 汪汪还在于将阅读获得的信息与老师同学和家人相互交流, 一起分享从书本上获得知识和观点后的愉悦。教师应当把握好这个交流与共享的契机, 设计好活动方式, 以此来进一步促进阅读活动的开展。每两周举行一次阅读欣赏课, 在选择读物时采用教师推荐和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的原则, 重在每节课上学生有所交流, 有所收获。成功的阅读交流活动, 能够赋予阅读者以愉悦的心境, 大大的提高了阅读的效益, 是阅读活动更有情趣和生命力。

读书能益智, 读书能养性, 读书能提高学生素养。但是作为语文教师, 有必要加强指导, 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 阅读绝不只是在学校里读完课文就了事, 要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要有选择性的阅读。罗曼·罗兰说过:“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 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井”。专门读通俗的浅层次的休闲书, 等于在凿一口口没有水的浅井, 永远也喝不到甘甜的清泉, 作为想武装自己的中学生, 必须把课余时间的主要精力与时间花在读高质量, 高档次的书籍上。高质量的读起来肯定要艰难些, 但其滋味往往是越啃越浓, 越嚼越香。教师要指导学生读一些名著, 这对人生是极有益处的, 因为名著是经历历史长河淘洗过的生活经典, 是文化的精华, 真理的载体。阅读要严格要求, 而且要认认真真, 踏踏实实, 仔仔细细地去读, 绝非一日之功。要持之以恒, 唯有这样才能推动阅读能力的提高, 塑造完美人格, 提高语文素养。

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篇9

一、让兴趣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文的动力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提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 兴趣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无穷动力所在。若学生对学习没有热情和趣味, 那么, 他们对学习语文就会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厌恶, 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是不利的。因此,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 应想方设法, 激发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学而有所趣, 学而有所乐。

例如, 在教学《颐和园》一文时, 在充分指导学生朗读文本后, 我便相机引导学生当一当导游, 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景点介绍给同学。通过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 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而且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对祖国优美语言的感受, 培养了语感, 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总之, 教师在教学中, 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或是质疑激趣, 或是情境生趣, 或是表演产趣。这些都能给语文课堂增添无穷情趣。

二、在朗读中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故教师在阅读教学中, 应重视指导学生把书读好, 读准字音, 把句子读顺, 把课文读通, 在读中积累语言,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想象画面, 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例如, 教学《观潮》第3、4自然段时, 我通过自己的范读和多媒体播放课文录音, 让学生明白朗读时要注意语速和语调, 有些词语要读得重些, 有些词语要读得轻些, 注意抑扬顿挫, 要通过朗读把钱塘江大潮那种壮观气势的情景表达出来。于是, 我又让学生练读了一下, 然后, 播放乐曲, 让学生披情入文, 达到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目的。

又如教学《颐和园》时, 我认真地对学生进行了朗读指导, 精心设计了“五读”:一读, 让学生把这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我巡视相机正音;二读, 说说重点写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三读, 想想作者是怎样写这些景点的?按照什么顺序来观察的?四读, 让学生听我的示范朗读, 然后,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颐和园的美景;五读, 在乐曲中背诵课文, 想象颐和园的画面美。通过这样的朗读训练, 不仅能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了课文, 而且还积累了优美的语言, 培养了语感。

三、用训练来强化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应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应重视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1. 重视对字词句的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句的意思,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 理解生词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 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句。

如教学《中彩那天》一课时, 文中有这么一名话:“是呀, 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 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这句话怎么理解呢?如果不联系文本, 就无法理解这句话。我让学生联系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引导他们感受到了这句话讲“我”长大后对母亲教诲的深刻体会。父亲打电话通知对方, 领走的是中奖的车子, 但得到的是人情和道义, 是更多真正的朋友, 是心灵的宁静和快乐。这同样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是金钱所买不来的。

2. 重视训练学生的说话。

什么是语文?教育家陶行知对“语文”一词的解释是:“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 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 文就是书面语言, 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 就是语文。”可见, 口头语言的重要性。所以,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教学《詹天佑》一课结尾时, 我抓住这句话:“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 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 都赞叹不已。”发问:“外宾会怎样赞叹呢?”激发学生的想象, 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样, 不仅发展了学生口头语言, 而且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让他们更进一步地感受到了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3. 重视训练学生的写话。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在充分指导学生朗读中, 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 相机安排一些练笔, 或是段落的仿写, 或是篇章的仿写, 这样, 做到在读中写, 在写中读, 读写相结合, 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

如教学《猫》一课后, 我让学生回家后认真地观察一些动物, 抓住它们的外形特征, 以及生活习性, 写一篇介绍动物的文章。因为学习了《猫》一课, 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写作经验, 基本上掌握了介绍动物的方法, 所以, 学生把从课堂上学到的写作方法, 用到自己习作中, 是行之有效的。这既增强了学生运用语文的意识, 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在质疑中培养学生学习的思维能力

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 疑则有进, 小疑小进, 大疑大进。”因此, 学生在学习中没有问题就没有兴趣、没有思维、没有创新。故教师应引导学生学而思、思而疑, 只有质疑才能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 才能另辟蹊径, 勇于创新。

在《搭石》一文导入时, 我先让学生读读课题, 接着引导学生质疑:“什么是搭石?围绕搭石发生了什么事?”然后,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深入文本去学习。这样, 学生才会在学中有所问, 在问中有所思, 在思中有所获, 从而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

五、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文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 教师应树立大语文观念, 语文即生活, 生活即语文,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在生活中运用语文。

如, 教学《自然之道》一文后, 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设计了这样一次语文实践活动, 让学生走进大自然, 观察动物植物的生长, 或其他自然现象, 看有什么发现, 受到什么启发。通过这样语文实践活动, 培养了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篇10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要有浓厚的阅读兴趣, 以读书为乐事是阅读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因。学生对某一事物有了兴趣, 就会主动了解它, 在了解的过程中就会专心致志, 就会有持久性。所以,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 创设各种生动活泼的氛围, 让学生多读教材, 把握语文的思想蕴含和文化内涵, 领悟阅读的乐趣, 并以此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 我教学鲁迅的《故乡》时, 为了让学生有浓厚的阅读兴趣, 我是这么开课的:

我给大家朗诵一首诗:“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这时, 全班学生都按捺不住了, 跟着我齐声读道:“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我就趁势引入新课:“这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歌。大家还知道有哪些这样的诗句呢?”引导学生背诵了几句描写故乡的诗句后, 我又充满激情地说道:“故乡, 是离家游子永远的牵挂, 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最美的地方。今天, 让我们一起去鲁迅笔下的《故乡》看看, 感受一下那里的人情故事。”如此一来,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来了。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 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而阅读习惯是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养成的。作为学生阅读的引路人, 我们应该跳出课本, 通过课外阅读, 拓展学生的眼界;通过语文知识的积累, 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语言文学的学习要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只有养成了这种习惯, 才算是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 90%以上的学生都来自农村家庭, 可以说, 他们几乎没有条件进行课外阅读。为了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发动学生从初一开始收集课外读物, 在教室开辟出一个“阅读角”, 学生均可以在这里自由阅读。每周我上一节正式的阅读课, 大家畅谈阅读的感受。日积月累, 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增加了, 知识面也拓宽了。

三、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完整的阅读过程是感知——感悟——理解——评价——再创造的过程。阅读的重点不在读, 而在用心思考。学生的阅读是教师不能代替的, 教师只能从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方面对学生的阅读加以指导, 引导学生大胆思考, 敢于质疑, 充分让学生去感知、理解、发现, 让学生的思考独立化、个体化, 以获取更多的更高层次的知识以及人生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 我先整体把握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然后引导学生在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等阅读实践活动中学会阅读;接着, 根据课文的内容设计问题, 以阅读实践活动为纽带, 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 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细读的过程也就是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过程。指导这个过程时, 我会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还是以《故乡》为例, 我引导学生理清了小说的线索和情节后, 就对学生说道:“我们对课文已比较熟悉, 现在我们来看看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塑造的。”就开始引入对闰土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我先让学生找到描写闰土的段落并自由朗读, 随后就启发学生理解前后对照的写作方法;再接着我引导学生:“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对照的?通过对照突出了什么?”学生经过一番思索、讨论之后, 很容易就会归纳出:课文从外貌、动作、对话对照以及闰土对“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对照来进行描写, 让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样, 学生就能深刻地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带领学生开展阅读活动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学生有了阅读方法的指导, 还要在实践中提高阅读素养。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 如阅读竞赛、知识辩论赛、习作交流会、诵读会等, 在班级内部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让学生们自由交流、互谈感受, 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局面。

为了让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步提高, 我还特别提倡美读。我经常让学生欣赏一些名家名作, 听美文朗诵, 边听朗诵, 边欣赏画面, 感受意境, 融会贯通, 让他们在阅读中体会到快乐, 打下深厚的文化基础。阅读以后, 我还让学生写读书笔记, 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帮助记忆。

在阅读教学中构建学生语文素养 篇11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句话深刻地阐明了阅读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体现了阅读教学在语文素养整体构建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构建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立足课堂教学,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学法指导

语文教学是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文本为凭借,实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同时,实施“语文素养”观,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怎么教的问题,需要我们对语文教学方式进行调整。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首先要转变师生关系,把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让学生多体验语文的情感因素和人文因素,多交流,以期得到认同与共鸣。这要求在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多鼓励、多信任、多帮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讨论、沟通。

1. 保证自学。应给学生一定的自学时间,朗读并感悟课文。对于一些重要的训练活动,教师应在提示学习要求和方法后,给学生留有充足的自学时间,不要急于集体讨论和指导回答。在这里,针对当前一些语文课堂上盲目讨论与形式化合作的教学活动,笔者表示质疑。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思考时间,是保证学习主体进行有效合作探究的前提与基础。

2. 精讲多读。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要看学生学得是否主动;而要让学生学得主动,教师就要精讲,把学习时间、学习自由、学习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传统教学中通常是教师问、学生答,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而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对文本产生一连串的疑问,当然也包括了对老师的讲解,对同学理解上的质疑。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要真正做到与学生的平等交流、善于放低姿态,敢于接受学生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质疑,真正做到与学生平等交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情感體验,鼓励学生有独特的见解和感悟,以此搭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快乐平台。

4. 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在这里,我将教几年来学习并总结得出的一些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写出来与教育同仁共议:

(1)猜读法。即看文题猜文意。这种阅读方法的好处是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审题能力,又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课文角色,抓住阅读文本的主要信息,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对阅读文本的预见力。例如,我与学生共同阅读《风的记忆》一文时,作为情感的载体,“风”引起了学生们丰富的联想与想象,通过对文题的猜想让学生们领悟到这可能是一篇情感类回忆性文章,继而联想到自己可能有过的情感体验,然后带着迫不及待的心情阅读文本,情感体验自然深刻。随后,我又让学生在受此文题的启发下拟出意义含蓄又优美的文题,结果我看到了《飘逝的梦》、《雨的倾诉》、《花儿哭了》等颇有文采的文题。

(2)概括文意提取信息法。为消除学生阅读时的浮躁心理,要求学生在初读文本后即概括出文章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作者的思路与情感,这也体现了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精神。

(3)意象联想阅读法。在教授学生阅读古诗或散文时,我会通过语言、音乐等各种情境的创设引导,激发学生对文本中意象的感悟与想象,进而更容易把握作者的情感,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如,教读《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描绘的是空明澄澈、疏影摇曳、清丽淡雅的境界。对这种境界与作者心情的体验,仅凭初中生的知识水平与人生阅历是很难把握到位的。这时,我制做并启用flash动画效果,向学生们展示苏轼笔下优美的艺术境界,学生顿时豁然开朗,内心的感悟喷涌而出,课堂效果激情喜人。

(4)文体特色阅读法。不同体裁的文章写作思路及表现手法,艺术特色各有不同,结合典型的文本内容教给学生必要的写作基础知识,可以给学生带来高屋建瓴的愉悦体验。

二、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以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专长,对全面提高其语文素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 以课本为引领,做好课内外阅读的衔接。 如在教读《纸船》时,引导学生读《繁星》、《春水》等作品;在教读《论语八则》时,引导学生阅读于丹写作的《论语心得》等。通过课外阅读,使学生对课内的知识有了深入的理解,既做到了课内与课外的互动,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上好阅读指导课,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中讲授一些阅读方法并设计相关的阅读训练,同时指导学生如何写读书笔记、编写阅读提纲等。

3. 培养阅读兴趣,开展多种活动,组织学生交流阅读心得,提高阅读效果。教学中,我除了有意识地向学生推荐内容健康、情节感人、有浓郁生活气息的课外书籍,还为学生搭建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平台。具体做法如下:

(1)组织每天十分钟演讲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口语表达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阅读量。(2)组织各类课外阅读竞赛。如知识竞赛、朗读比赛等,对优胜者及时给予鼓励。(3)举办课外阅读心得交流会。在每学期期末都举行一次课外阅读心得交流会,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

三、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

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不可能有阅读能力的“质”的发展,就谈不上丰富的个性体验。成功的阅读教学实践表明,在丰富的积累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是构建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重要条件。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有效的方法做指导,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升学生对文字和生活的悟性。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构建。

教学阅读素养 篇12

英语报刊选读课程在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一般设定为一门专业必修考查课。该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阅读英语报刊的能力,形成自己对时事和文化的鉴赏力,了解知名的英美报刊企业,掌握阅读英语报刊的技巧和方法,客观地评价时事,持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学生通过对英语报刊的阅读和学习,激发了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文化意识和语言意识,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世界,扩大学生视野,为英语教学提供更多资源及更广阔的平台,达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实现语言和文化双收益。

通过该课程学习,期望学生应获得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有:进一步掌握英语文学、英语国家文化和英语语言学基础理论知识;了解美英政府的组成、体制、党派、社会、科普、宗教等重要文化知识;能够通过浏览英文报刊迅速查找相关信息,能够独立阅读相关内容的英语报刊文章并归纳出大意;能够分析英语报刊文章,把握英语报刊写作的文脉;了解新闻的采访及写作过程和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

媒介素养是学习英语报刊的支点,是把握英语报刊阅读形成个人批判的基础。英国学者大卫·帕金翰博士(David Buckingham)曾经指出: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是指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

就新闻媒体知识而言,要了解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报刊和媒体。美国有The Wall Street Journal《华尔街日报》,New York Times《纽约时报》,Reader’s Digest《读者文摘》,National Geographic(Magazine)《国家地理》;英国有Financial Times《金融时报》,The Times《泰晤士报》,Guardian《卫报》,The Economist《经济学家》,The Spectator《旁观者》。具有影响力的媒体有英国的REUTERS(路透社),英国广播公司(BBC);美国有美联社(AP),合众国际社(UPI),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美国广播公司(ABC),美国有线新闻电视网(CNN)等。

就英语新闻写作知识方面而言,要了解新闻价值是怎样构成的。新闻的时效性、冲突性、名人效应、轰动效应、猎奇性、针对性等等是构成新闻价值的主要因素。新闻的种类可以有:硬新闻、软新闻,以及新闻综合。新闻体裁有News Story(新闻报道)、Feature(特写)、Editorial(社论)、Commentary(评论)等。

具备读懂标题的能力。掌握标题写作的基本方法:定冠词、不定冠词的省略,系动词be的省略,to V不定式表示一般将来时,V-ed2表示被动语态,标题中的逗号表示“and”,等等。

具备读懂导语的能力。导语(The Lead)是简洁、明晰的陈述新闻报道的概述,一般在20—25词左右,置于标题之下。导语通常包含以下要素:何人(Who)、何事(What)、何时(When)、何地(Where)、何由(Why)等。导语的编写一般规范是要涵盖报道的全部要点,要以最为重要内容开头,尽可能使用主动语态、要提纲挈领、避免提及受众不熟悉的人名等。

在大的背景下透视和理解新闻报道。就新闻记者而言,要切记自己担负的社会责任感,恪守新闻道德,写出真实客观反映现实的报道。这就需要学生正确理解和解读“新闻就是置于现实前面的一面镜子”和“历史是新闻永恒的背景”的真谛。

具备必要的读报知识。新闻知识涵盖量很大,涉猎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体育、娱乐等各个领域,是读报的必备知识,也是用于分析和理解报章语言点的基础,更是需要通过博览群书,收听收看媒体新闻,以及互联网上学习才能够不断积累和充实的知识。

国际组织、机构:APEC(The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亚太经合组织;BRICS(Brazil,Russia,India,China and South Africa)—金砖五国;G7—七国集团;G20—20国集团;Boao Forum for Asia—博鳌亚洲论坛;ASEAN(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东南亚国家联盟;OAS(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Countries)—美洲国家组织;SCO(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上海合作组织;EU(The European Union)—欧盟;NATO(The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北约;IMF(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Permanent members of the security council)—安理会常任理事国;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IOC—国际奥委会;NASA—美国宇航局;CIA—中情局;FBI—联邦调查局;等等。

经济术语:Trade Surplus贸易顺差;Trade deficit Federal贸易逆差;Federal Reserve Board;联邦储备委员会;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新股;exportoriented economy外向型经济;virtual economy虚拟经济;NAFT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fixed asset固定资产;value added tax增值税;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基础设施建设;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自主知识产权;minimum living低保,等等。

人物:Ban Ki-moon(secretary general of the United Nations)潘基文;Gary Locke骆家辉;David William Donald Cameron卡梅伦;Elizabeth II伊丽莎白二世。

中西方文化概念不同,价值观也不尽相同,对待同一事件的态度和立场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必然会导致文化概念、价值观、观点和立场等方面的冲突。

再者,有些常用词汇的词义面在新闻领域扩大。例如run→跑→竞选;juice→果汁→神通;bill→账单→法案;speaker→发言人→议长;chemistry→化学→关系;story→故事→机密;establishment→建立→界、当权派、势力集团;interest→利益→机构,等等。

修辞借代用法广为使用。所谓借代,是指借用某个物名来表示某个意思,这实属新闻英语的一个独创。借代分为借喻和提喻。借喻Metonymy是指借一事物的名称指代另一事物。例如:The Crown喻皇室事务;提喻Synecdoche是指以局部代表全体,或以全体喻指部分。例如:Broadway指美国戏剧业。

英语报刊中经常借用的人名、物名、建筑物名称乃至别名等专有名词是普遍的做法。类似的例子有:Blue helmets蓝盔帽→联合国维和部队;Downing Street唐宁街(伦敦一街道)→英国政府,英国内阁;Fleet Street舰队街(伦敦一街道)→英国新闻界,英国报业;Big Apple大苹果→纽约市;Dice City赌城→拉斯韦加斯市;Foggy Bottom雾谷→美国政府;Scotland Yard苏格兰场→伦敦警察局,伦敦警方;Quaid’Orsay凯道赛码头→法国外交部,法国外交政策,法国政府;Elysee爱丽舍宫→法国政府;法国总统。

新闻的信息功能及新闻语言对文风的影响决定了培养媒介素养的重要性,英语新闻报道理解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也影响着国际间的信息交流和语言文化交流。在当今信息化互联网极度发达的时代,获取信息的手段极为便利。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机会可以接触到大量报刊文章和资讯。熟悉和了解英语报刊文章排列的体例、语言风格,加强对新闻专有项的思辨能力,有效地处理文化差异,实现顺畅的文化交流。

摘要:英语报刊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媒介素养为基础,了解英语国家具有影响力的报刊和媒体,了解知名英美报刊企业,掌握必要的阅读英语报刊的知识,形成自己对时事和文化的鉴赏力、判断力,以及正确的立场和观点,培养学生阅读英语报刊的能力,从而实现语言和文化双收益。

关键词:英语报刊阅读,媒介素养,培养

参考文献

[1]David Buckingham.Media Education-Literacy,Learning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M].Cambridge,UK:Polity Press,2003.

[2]周学艺,赵林.美英报刊文章阅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郝瑞松.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的英译探讨[J].长春大学学报,,2015,25(01):46-49.

[4]郝瑞松.翻译阐释活动探索意义和真理探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5(12).

上一篇:思维导图模式初中历史下一篇:课堂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