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电力公司历史沿革

2024-09-20

省电力公司历史沿革(共11篇)

省电力公司历史沿革 篇1

历史沿革

福建省电力工业起始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到1949年底,全省电力装机8656.6千瓦,年发电量860万千瓦时。解放后,先后归福建省人民政府实业厅、省工业厅、省水利电力厅、省水利电力局管辖。1980年8月,形成全省统一电网。1983年1月,在福建省水利电力厅电业管理局的基础上正式组建福建省电力工业局,上划中央管理。2000年6月26日,福建省电力工业局正式改组为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8月31日,挂牌成立了福建电力行协;有关政府职能移交后,于次年6月11日撤销了福建省电力工业局。2003年网厂分开改革中,省公司所属的28个直属及参控股电厂移交给中国华电、中国国电投和中国国电等3个发电集团公司或股权留待划转辅业公司,移交总装机容量为342.18万千瓦,其中水电厂17个、容量178.03万千瓦,火电厂9个、容量162.95万千瓦,风电厂2个、容量1.20万千瓦。

电网现状

500千伏电网已成为省内南北电力交换以及福建与省外联络的主通道,省内500千伏电网形成沿海2~4回较为坚强的主干网架,并形成福州~宁德~南平~三明北部环网,同时由宁德变至浙江双龙变的2回500千伏线路并入华东电网。各地市220千伏受端主网均已形成环网结构,覆盖了全省全部九个地(市)。截至2009年上半年,全省发电装机容量达2839.6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1082.2万千瓦,火电装机1719.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38.4万千瓦。全年新增发电装机212.9万千瓦,其中水电新增24.4瓦千瓦,火电新增182.4万千瓦,新能源新增6.1万千瓦。全省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1794小时,比上年同期下降358小时,其中火电设备利用小时为2212小时,比上年同期下降373小时。

2009年上半年,全省全社会用电量504.91亿千瓦时,比上前同期减少1.7%;公司售电量407.69亿千瓦时,比增0.4%;省电网发电最高负荷为1795万千瓦,比增7.2%,省电网用电最高负荷为1719万千瓦,比增0.3%。2009年预计全省全社会用电量1115亿千瓦时,负荷1890万千瓦,分别增长3.8%和7.6%。企业规模

截至2009年6月,公司管理员工总量57251人,其中长期职工34183人、农电工16050人;合并口径资产总额672.69亿元;省公司拥有调峰调频发电装机容量153万千瓦;500千伏变电站13座、容量1780万千伏安、线路总长度2904公里;220千伏变电所105座、容量3144万千伏安、线路总长度7704公里;省电网直供区电力客户411万户,用电容量6442万千伏安。

截止2009年6月,公司拥有直管单位31个、二级单位6个,控股、参股单位53个。

组织机构

省公司本部设总经理工作部、发展策划部、人事董事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基建部、生产部、安监部、营销部、农电部、调通中心、审计部、政策研究与法律事务部、监察部(与纪检组合署办公)、思想政治工作部、离退休工作部、交易中心、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等18个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公司本部还设立了科技与信息中心、机关事务中心(与机关党委、机关工会合署办公)、新闻中心、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资金管理中心、客户服务中心、电能计量中心、福建省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福建省水电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福建省电力建设定额站、福建省特高压工程建设办公室等专设机构。公司层面设立福建省电力公司工会委员会(内设一室三部)、省公司直属机关党委、省公司团委(公司系统团委);在省公司本部设立机关党委、机关工会和机关团委。

主要荣誉

全国文明单位(2005年)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03年)

全国厂务公开先进单位(2003年)

福建省党建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四届,全省各行业唯一)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十佳单位(2005年)

“模范职工之家”(2006年)

“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2006年)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2006年)

2005–2006省十佳职业道德先进集体(2007年)福建省第二届最佳信用企业称号(2007年)

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2007年)

福建省“平安建设先进单位”(2008年)

全国电力行业AAA级信用企业(2008年)

全国模范职工之家(2008年)

2005–2007年全国内部审计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行风建设“九连冠”(2001-2009年)

省电力公司历史沿革 篇2

2010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 安徽省电力公司、甘肃省电力公司、浙江省电力公司、江西省电力公司, 相继启动了ERP业务审计系统推广实施项目。大力推进审计工作创新是今年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审计工作的总体要求, 而审计信息化建设是核心工作之一。

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第一批推广实施的单位, 安徽省电力公司、甘肃省电力公司、浙江省电力公司、江西省电力公司, 已全面完成了前期准备阶段各项工作任务, 项目按计划有条不紊推进, 将按要求于2011年1月底实现系统的试运行, 实现审计业务与公司紧耦合业务应用的融合, 满足审计信息化需求。

省电力公司历史沿革 篇3

【关键词】Dataguard 最大保护模式 最大性能模式 最大可用模式 数据容灾

一、项目背景

X省电力公司自2010年以来开始实施ERP,其 ERP系统后台采用Oracle 10.2.0.1.0数据库,数据库数据存放在一台HP EVA8400上。以HP MSL6030磁带库作为数据的日常备份手段,从而保证数据的存储安全。

我们可以看到,在承载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层面,即存储层面,一旦存储设备出现故障无法使用,那么我们所有的数据库系统将会无法使用,严重影响到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给我们的生产系统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项目的数据容灾是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利用Dataguard实现数据容灾的过程做一个详细的阐述。

二、系统容灾实施前的设备及架构

ERP运行在一台IBM X3850服务器上,数据库服务器是一台HP RX8640,存储是一台HP EVA8400,数据库服务器和存储之前通过两台光纤交换机进行连接。

三、实施思路

为了保证数据的容灾,我们通过Oracle Dataguard技术实现生产中心与容灾中心的数据同步,在容灾中心(在一个独立的容灾机房)购置一台主机和一台存储设备。实施后的拓扑图如图:

四、Dataguard三种保护模式

Dataguard有三种保护模式可以选择。我们可以根据应用的不同,选择合理的保护模式。

最大保护模式 -- 这种保护模式可以确保主数据库的数据不会丢失,即便在发生故障的时候,数据也是安全的。它要求主库端的数据在提交之前必须同步到备库端,如果由于网络中断等原因导致主库端的数据无法同步到备库端,则数据将无法提交,从而保证主库数据不会丢失。同时,这种保护模式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一旦主备库端无法同步,主库端将会关闭。

最大可用性模式——这种保护模式提供了尽可能高的数据保护模式。这种模式是介于最大保护模式和最大性能模式之间的一种模式。在网络正常的情况下,主库和备库之间可以正常的数据同步,将以最大保护模式运行,确保主库的数据不会丢失,一旦由于网络中断等原因导致主库和备库间无法同步数据,则会按照最大性能模式运行,主库不会发生关闭的情形,确保应用的正常运行。等待主库和备库之间的数据同步恢复正常的时候,又会按照最大保护模式运行。

最大性能模式——这种保护模式是配置完毕DataGuard之后默认的保护模式,也是大多数项目采取的保护模式。这种保护模式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在任何情况下,保证主库的正常运行,主库端的性能得到最大的保护。

五、实施步骤

(一)打开主库的logging功能;(二)创建备用的日志组;(三)创建备库控制文件;(四)创建备库的密码文件;(五)编辑listener.ora,添加包含备库SBDB的监听内容,确保可以监听到备库;(六)编辑tnsnames.ora,添加包含主库PROD和备库SBDB名称的tnsname;(七)创建主库参数文件initPROD.ora,编辑initPROD.ora参数,特别需要注意添加以下几个参数:DB_UNIQUE_NAME,LOG_ARCHIVE_CONFIG,LOG_ARCHIVE_DEST_1,LOG_ARCHIVE_DEST_2,FAL_SERVER,FAL_CLIENT,STANDBY_FILE_MANAGEMENT;(八)同步相应的文件从主库到备库服务器上;(九)修改备库上的参数文件initSBDB.ora,并对相应的参数进行修改;(十)配置DG。启动备用数据库到standby模式:alter database mount standby database;启动MRP进程:alter database recover managed standby database disconnect from session;然后重启主数据库;(十一)测试DG。在主库上执行:alter system switch logfile;分别在主库和备库上执行:select max(sequence#) from v$archived_log;观察主备库是否同步。至此,创建已经成功。

六、结束语

利用Oracle DataGuard来实现数据容灾所具有的优点是非常明显的,它可以保证容灾中心的数据和生产中心保持一致,一旦生产中心数据丢失,容灾中心数据可以马上进行恢复。它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安全性,对系统的性能影响较小。

参考文献:

[1]李涛;刘晓洁(著) 《信息系统容灾抗毁原理与应用》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10-01

[2]高俊峰(著) 《高性能服务器构建》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01-01

省电力公司历史沿革 篇4

2008年,“三年再上新台阶”战略目标的提出,为省电力公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也给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今年上半年,省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同业对标为抓手,不断推进招投标精益化管理和应急指挥体系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科技创新求发展

今年上半年,省公司锐意创新,全面实施“SG186”工程,全力建设ERP项目,推动科技信息工作再上新台阶。

早在今年年初,省公司就提出建设“河南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实时预警预控系统”、“数据中心”和“企业门户”3个金牌项目,全力推动科技信息工作迈上新台阶。

年初,结合生产经营管理实际,省公司对科研攻关方向、试验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定量、定性要求,对具体的实施指标进行精细分解。提高试验研究能力,组织申报国家电网公司重点实验室。拓宽合作领域,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展专业技术研究。重视标准建设,编制省公司10千伏户外环网柜验收标准和城区110千伏城区变电站典型设计实施方案。

采用大兵团作战方式,全面实施“SG186”工程。修订完善《省公司“十一五”信息化发展2008~2010年滚动规划》,并顺利通过国家电网公司专家组审查。建立“SG186”工程集中办公区,从全省范围内抽调技术人员,组建一体化平台工作组,并完成了各项目技术实施方案,目前,各项目可研报告也已经完成。完成了内、外网站的建设,升级任务和公司本部无线局域网的安装实施及投运工作,“企业门户”项目正在实施,3个试点单位已经上线试运行。

构建项目管理机制,ERP项目建设全面启动。启动ERP项目各大模块建设,在公司本部、郑州供电公司、鹤壁供电公司进行试点。经过近3个月的建设,ERP项目前期准备等工作已经完成,总体运行态势良好。

双网隔离工程进展顺利。组织人员编制省公司信息网络安全隔离方案,并顺利通过国家电网公司专家组论证,目前已完成项目可研报告和预算审查,进入招投标阶段,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同业对标创佳绩

瞄准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的目标,积极推进二维对标工作,同业对标工作再创佳绩。完成内部创一流同业对标评价。在2007年同业对标数据报送任务完成后,省公司迅速在各供电企业开展内部同业对标评价工作,按照既定的评价办法,对18个供电企业2007年指标数据完成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评价,编制完成2007创一流同业对标综合评价报告。

确定了同业对标工作目标和指标改进与提升计划。省公司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2007创一流同业对标评价报告,对公司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对200759项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和2008目标进行了逐项梳理,从中筛选出有提升潜力的指标,列入2008重点提升计划。

二维对标工作扎实推进。2008年3月12日,省公司邀请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郭继洲等3人,对公司员工进行二维对标基础知识培训;组织人员到山东淄博供电公司进行二维对标考察学习;组织试点单位人员参加国家电网公司在武汉举办的分区域培训,其他单位数据采集人员的培训正在筹备中。公司还制定二维对标工作计划,对二维对标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提出六步实施方案,明确各个阶段核心任务和阶段目标,为开展实质工作创造条件;确定了二维对标6个试点单位,目前试点单位数据采集已基本完成。

省公司同业对标工作进展顺利,成果丰硕。继今年1月份首次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综合标杆单位”称号之后,又于4月份荣获国家电网公司“同业对标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招投标管理精益化

以精益化管理为抓手,深入落实“五统一”管理办法,持续推进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招投标管理水平。在招投标工作上,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供应商投标成本,建立有序的供应商信用管理机制,今年年初,省公司全面启动施工、监理入围单位的资格预审工作。通过精心安排、有效组织,及早完成了110千伏变电站建筑工程施工,220千伏、110千伏电网建设项目施工安装、建设监理资格预审工作。同时,为强化招标采购精益化管理,省公司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具体程序和规则,目前已出台招标工作指南、合同统一签订工作指南等。深化招标后续跟踪管理,加强招投标档案管理工作。组织开发的“招投标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已投入试运行。进行国家电网公司采购平台建设调研材料的整理和草拟工作,编制省公司2008招标分析报告。

加大框架招标、集中规模招标力度。今年上半年,省公司共组织集中规模招标14批,招标金额37.49亿元。其中,物资类集中规模招标 11批,实际招标金额20.46亿元;非物资类集中规模招标3批,实际招标金额17.03亿元。

在合同统一签订上,省公司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合同签订流程,为公司带来了直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今年上半年,省公司共完成12批合同的签订工作,统一签订合同2417份,金额62.47亿元。加强主要设备监造工作,加快构建完善的监造体系。省公司加强主要设备监造工作,针对监造项目多、监造地点分散的实际情况,采取分区域设置监造组、委托代理监造、单一项目监造的方式,提高设备监造工作效率。目前,省公司已与主设备供应商签订监造协议91份。4月份至6月份,省公司驻山东、江苏、广东等区域设备监造组正式挂牌,标志着省公司主要设备集中监造工作全面启动。

应急机制趋完善

7月5日,在河南电网进入迎峰度夏、奥运保电、防汛抗洪的关键时刻,省公司召开2008年第九次总经理办公会,专题研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省公司总经理李同智总结抗冰抢险和抗震救灾工作经验,明确提出“建设一个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两级应急指挥中心、三个应急物资储备库、五个应急体系、六个应急协作区,把握应急处理的四个重要阶段”。这一目标的实现,标志着省公司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完善。突发性自然灾害是电网安全运行的最大威胁。建立紧急情况下快速有效的事故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理机制,全力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是电网安全运行和可靠供电的有力保障。早在今年1月份支援湖南抗冰抢险之时,省公司就成立了抗冰雪保供电应急指挥中心,统一指挥各单位、各部门开展抗冰抢险工作。在抗冰抢险中,应急指挥中心建立了高效快速、协同作战的应急指挥体系,建立了统一顺畅的信息沟通体系,积极协调设备生产和后勤保障工作。

随后,抗冰抢险应急指挥工作的先进经验在公司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工作中得到应用,省公司凭借援川抗震救灾应急指挥中心的科学指挥、灵活调度,不仅保证了救援工作的全面胜利,还做到了让前线人员有饭吃、有衣穿、有帐篷住,不和灾区人民争资源,保证了援川人员平平安安地去、健健康康地回,救灾不添乱。

迎峰度夏、防汛抗洪是电网企业每年必然要经历的“考试”,加上北京奥运会的来临,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和奥运会期间有序供电的任务十分艰巨。

为了做好保电工作,省公司党组英明决策,全面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建立了一个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建立省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和各基层单位的应急指挥中心;按照“先眼前后长远、先物资后建库、先简易后完善”的原则,迅速在豫北、豫中、豫南建立三个物资储备库,有针对性地储备防汛抢险等物资;把握好应急处理中事前、事发、事中及事后四个重要阶段,提高对各类事件的预警能力、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建立调度运行、用电服务、安全保卫、防灾救灾、公关舆论五个应急体系,全面做好应急工作;建设豫北、豫南

一、豫南

省电力公司历史沿革 篇5

xxx市供电局学习《xxx总经理在河北省电力公司2006年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情况汇报 2月14至15日,国家电网公司召开了2006年纪检监察工作会,3月1至2日,省公司召开了2006年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纪检监察会议,纪检监察会议的召开,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两级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纪检监察工

作会议的要求,全面部署新形势下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后,我局班子非常重视,于3月28日召开领导班子会,对省公司xxx总经理的讲话精神进行学习领会。通过学习,班子成

员一致认为,xxx经理的报告全面客观地总结回顾了200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所取得的成果,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对企业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的影响,明确提出了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克服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同时报告提出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组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xxx总还提出纪检监察工作如何适应“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的需要,为公司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服务和保障中更加充分地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的纪检监察工作始终要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准确把握公司发展过程中反腐倡廉工作的阶段性特征,适时调整工作重点和工作方法,多谋创新之策,多出创新之举,超前防范,有效预防,为推动“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作为县级供电企业,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李总的讲话精神,认真谋划好今年党的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面部署新形势下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经过班子讨论,结合工作实际,我局提出: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以学习贯彻党章为重点,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三是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重要内容,强化执行力建设,确保公司上下政令畅通。四是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积极构建诚挚和预防腐败体系;五是加强组织领导,重视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六是广泛宣传,将会议精神传达给每一名职工,利用党员上党课、简报、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的精神,在全体员工中掀起学习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的热潮。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关键之年,做好新形势下的纪检监察

2014三省三校三模历史答案 篇6

24——28:CDADC29——33:CBACB34—35 : BC

40(1)制定并调整适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计划;建立相关的管理部门和制度;加入关贸总协定;提供资金援助。(8分)

(2)贸易立国:日本岛国经济的特点;战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扩大了日本出口贸易规模,促进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增加经济发展风险。(8分)科技立国: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中东石油危机爆发(能源危机);企业、民间研究机构的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提高了日本科技水平,增强了日本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日本经济持续发展。(9分)

41.观点一:是为祸。政治方面:与列强联系加强,便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控制,如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的主权进一步丧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国反动势力联合,共同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经济方面: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沦为列强原料、商品市场,阻碍了民主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6分)

观点二:是为福。与列强联系加强,便于向西方学习,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如在经济上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军事与民用工业,迈出了中国工业化的第一步;在教育上,创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在传统的教育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有利于教育的现代化。在军事上,创建三支海军,增强了军事势力,有利于军事上的近代化。在思想上,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对“闭关锁国”而言,是一大进步。(6分)

观点三:福祸兼有。(作答标准可参考前两者内容)(12分)

45.(1)变化:由蔑视到称赞。(2分)

原因:从传统来看,北魏是夷狄之邦,荒蛮之地,落后而愚昧。从现实来看,北方战乱频繁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4分)

(2)原因:孝文帝从小学习儒家经典,对汉文化产生浓厚兴趣。执政后为巩固统治,认识到必须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3分)尊儒崇经,兴办太学,恢复汉族礼乐制度(6分)

46.(1)革命派主张政治革命与种族革命是革命的两个方面,革命必须鼓吹教育发动国民;保皇派认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不能同时进行,倡导政府改革。革命派认为,革命的目的就是要以民权建立共和政体;保皇派认为必须实行开明专制。革命派认为必须进行社会革命,解决社会问题;保皇派认为社会革命只会煽动群众,引发社会动荡。(9分)

(2)根本问题是要不要实行三民主义。这次论战客观上使三民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为辛亥革命的发动作了舆论和思想准备。(6分)

47.(1)对日本,侵略势力开始染指东北,为此后的九一八事件埋下伏笔(2分)对俄国,积极发展欧洲外交(2分)3.对清朝,有识之士看清政府无能,决意变法或革命(2分)

(2)高层战术指导思想陈旧(3分);对原有武器性能盲目自大(3分);二战期间日本自身生产加工能力制约。(3分)

48、(1)政治改革优先,再推广到农、工、商、学、军各界,维护清朝统治(3分)张之洞的“新政”主张,与后来的清政府推行的“新政”的具体措施相似,具有时代的进步性,湖北新政实践效果明显,推动了湖北的近代化进程(3分)

省电力公司历史沿革 篇7

1 跨省集中竞价交易模式

跨区跨省发电权交易是指, 省电网电力交易中心作为省内电厂的委托代理, 在区域电力市场平台中通过双边交易的方式, 组织省内小容量、低效率、不环保的小火电机组参与跨区、跨省电能外购交易, 逐步减少省内小火电的发电利用小时, 外购跨区、跨省高效能、环保火电或丰水期富裕水电的电能, 减少省内能源消耗, 实现省间的“水火置换”或“以大代小”的发电权交易。

跨省集中竞价交易模式主要优点体现在:买卖双方在同一平台上交易, 能够有效地促进市场交易公平、公开、透明和规范;市场参与方众多, 市场竞争激烈, 对各方的竞争压力较大;利用竞价交易平台可以开展日前、实时等多种交易, 有助于维护市场供需平衡, 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水平。

跨省集中竞价交易模式缺点体现在:需要建设专门的交易技术支持系统, 建立一系列配套的市场机制, 投入较大, 交易成本比较高;过程较复杂, 市场竞争激烈, 市场波动较大, 交易风险较高;需要一定的交易规模, 否则市场竞争不充分, 市场流动性不足将影响市场交易的正常进行, 不如双边交易方式简单、灵活。

2 跨省集中竞价交易模式节能减排效益分析

跨省集中竞价交易模式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可以使高效、节能、环保机组参与的跨省跨区电能交易 (外送电交易) , 能够促进大火电和小火电之间、大水电和小水电之间、水电和火电之间、一次性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之间、不同流域水电之间的相互补偿和优化配置, 实现水火互济、丰枯互济、峰谷互济, 缓解供需矛盾, 促进节能减排和更大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 发挥突出作用。

跨省集中竞价交易模式对于节能减排将起很大作用。华东电力已经通过跨省集中竞价交易实现送电, 减少了燃煤运输压力, 减少了受端二氧化硫排放。此外, 水电外送对节能减排效益影响更加明显。通过区域跨省联网, 有效的减少了燃烧标准煤量, 减少了二氧化硫排放量以及烟尘排放量, 降低环境污染的损失。

跨省集中竞价交易模式在华东电力市场的推进, 有助于更好地开放华东电力市场, 形成有效竞争, 淘汰低效高耗能的机组。并且能够有助于可再生资源的发展, 能使它们获得一个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提高它们的资源利用率, 吸引更多的电力投资, 进一步解决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资金问题。

另外, 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看, 跨省集中竞价交易模式带来的节能减排效益能够实现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要求, 从对一个行业、一个区域的影响扩大到其他行业、全国范围。我国当前面临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目前我国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达到自然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极限, 为了使经济增长可持续, 缓解巨大的环境压力, 必须以环境友好的方式推动经济增长。节能减排能够从从源头预防污染产生, 最有效地减少资源消耗, 不排放废弃物, 从而真正解决当代中国的发展困境。

3 深化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建议

3.1 实施节能减排目标监督考核, 推行清洁生产

建立并实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环保评估和审查制度, 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盲目发展, 加强源头控制。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 减少或者消除它们对人类及环境的可能危害, 同时充分满足人类需要, 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生产模式。加强电力规划, 积极推进电力行业结构调整。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 有序发展水电, 积极推进核电建设, 大力开发以风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发电, 不断提高煤电发电效率和清洁利用, 开展“上大压小”, 提高热电 (冷) 联产的比例。

3.2 进一步重视节能减排新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

加强经济有效的节能减排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提高电力企业整体技术水平的同时, 又将从源头上降低能耗、减少排放。同时,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应进一步巩固新能源发展成果, 促进新能源的持续健康发展。

3.3 加快推进电力市场建设

不论从发达国家经验看, 还是从我国的实践看, 在节能减排方面, 市场机制仍然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应进一步扩大发电权交易, 利用市场杠杆调节资源, 完善能源管理法规体系, 加强制度设计, 制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从机制上、政策上保障电力需求的管理的有效实施。一方面, 扩大发电权交易的范围, 将发电权交易的重点从关停机组电量转移到在役机组电量, 从省内交易扩展到区域内交易, 充分利用高效机组, 进一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增强节能减排的整体效果。另一方面, 推进用电力市场机制的建立, 在用户侧引入市场激励机制, 鼓励电力用户改善用电特性, 消峰填谷, 从机制上鼓励用户自觉实现节能减排。

电力市场建设要服务于国家宏观产业政策, 否则将失去电力市场建设的目的和意义。因此, 加快电力市场建设, 要在节能减排上寻求新的突破, 要想实现长期稳定推进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 就必须将节能调度手段与电力市场的建设相结合, 不断完善市场机制作为节能减排的基本手段, 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宏观产业政策。

参考文献

[1]薛鹏.节能减排的一个宏观解析[J].财经问题研究, 2008 (9) :19~23.

[2]米建华.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在行动[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07 (8) :16~17.

省电力公司历史沿革 篇8

第一节 总则

第一条 电力生产企业必须坚持安全生产和节约并重的原则,努力节约燃料和电力,降低成本,增加积累提高电能质量,做到安全经济多发多供。

第二条 各电力网和火力发电厂都要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安全生产和省煤节电为重要内容的增产节约运动。要动员群众依靠群众做好省煤节电工作。要深入细致要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加强运行管理,不断提高运行技术水平,积极开展经济调度,做好准备维修和热力试验,开展技术革新,开展小指标竞赛,切实做好燃料管理工作,杜绝不应有的损失。

第三条 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奖励制度,正确调动广大职工节约燃料、电力的积极性。

第四条 为综合衡量省煤节电的效果,对电力网和火电厂考核供电煤耗率。发电厂煤耗率和厂用电率作为参考指标(参照附录二)。

第二节 组织领导

第五条 各电力网和火电厂都要把省煤节电工作做为一项经常性的大事来抓,负责生产的局、厂长和总工程师要定期讨论和经常检查省煤节电工作。各电力网和火电厂都应设有专责人员负责省煤节电工作,各电力网调度所要有专人负责经济调度工作。要定期分析指标,研究存在问题,制订措施,交流技术情报,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以保证省煤节电计划的完成。

第六条 各电力网局要认真抓好全网的经济运行。要按微增效率,有条件的要按微增长成本进行经济调度,合理分配各发电网综合煤耗和运行费用。各网局、省局应经常对所属各火电厂省煤节电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第七条 各火电厂应搞好安全生产,按电网统一安排的调度计划,以最合理的运行方式进行机组和辅机的经济调度;要通过检修和革新改造不断提高设备的经济性;要加强计划、定额管理和统计工作;协调各分场及时开展机组运行状况的安全经济分析活动,努力使全厂热效率和各项消耗指标达到设计水平。

第八条 统计分析是指导电力网和火电厂经济运行、考核国家计划完成情况的重要依据,必须做到全面、准确、及时。各火电厂应系统地积累、整理、统计分析运行资料,结合热效率试厂的发电(供热)负荷,合理调度水电和油电,尽量提高高温高压机组的发电比重,保证全网有最经济的运行方式,不断降低电验的结果和制造厂设计资料,按最合理的运行工况制订在各种运行条件下的运行小指标定额,做为运行人员操作的依据。还可根据实际运行资料的分析及试验结果,制订小指标和运行参数等的变化与全厂省煤节电关系的资料,供运行人员改进操作时参考。

要按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经济指标管理网,开展群众性的运行指标分析活动。除专业人员必须经常分析外,一般厂部每月进行分析,车间、运行值每周进行分析,班组每日进行分析,岗位当班进行分析。要组织运行值之间、班组之间、机组之间进行经济指标的竞赛,及时分布指标完成情况,交流经验,共同提高。电网也要定期分析全网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时提出改进的措施。

第九条 各火电厂的热力试验组要配合运行、检修人员,搞好主辅设备的调整试验和经济分析工作,更好地掌握设备特性,及时发现省煤节电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研究改进操作和改造设备的措施。

第十条 中心试验所应积极配合电厂搞好热力设备的试验,做好技术指导,培训和情报交流工作,并负责新技术的攻关、鉴定和推广等工作。

第三节 指标管理

第十一条 火电厂应根据年度计划及电网调度计划的要求,分别编制季、月计划指标,并发动群众讨论,制订各项计划措施。指标应按月、按季考核、分析和总结完成的情况。

第十二条 火电厂除煤耗率、厂用电率指标外,至少还应统计、分析和考核以下各项小指标、并把小指标层层落实到车间、值、班组和岗位。

锅炉:效率、过热汽温、过热汽压、再热汽温、排污率、炉烟含氧量(或二氧化碳量)、排烟温度、飞灰(灰碴)可燃物,煤粉细度、制粉耗电率、风机耗电率、除灰耗电率、点火助燃用油(或天然气)量等。

汽机:效率、汽耗率、真空度、凝汽器端差、凝结水过冷却度、给水温度、给水泵和循环水泵耗电率、高压加热器投入率、除氧合格率等。

燃料:检车率、亏吨率、亏卡率、配煤合格率、输煤耗电率、掺矸率等。

化学:酸耗、碱耗、润滑油耗、制水合格率、自来水率、补充水率、蒸汽品质合格率等。

热工:仪表投入率、仪表准确率、热工自动装置投入率等。

以上各项小指标,各厂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减。

为了促进省煤节电工作全面开展,各火力发电厂对各机组计划大、小修间隔、全年检修停用时间、全年平均和最高速续运行时间(母管制系统的机炉分别统计)、非计划停机次数及停用时间、机组可调小时、全厂全年平均可调出力等指标也应停统计和分析,研究改进措施。

各火力发电厂要把实际达到的供电煤耗率同设计热耗水平和历史最好供电煤耗水平进行比较和分析。如设备和运行条件变化(新机组投入、在电网中改带尖峰负荷、燃料、冷却条件变化等)由主管局核定合理的供电煤耗水平代替历史最好水平。一部分小指标也要和历史最好水平或合理水平进行比较和分析。

各电力网也要考核全网供电煤耗。各局还可规定一些参考指标(如高压机组可调小时、高压机组发电量比重、燃料的炼油比例等)。

第十三条 仪表是运行人员的耳目,是经济分析活动的重要手段,必须加强管理。主要仪表应装设齐全,准确可靠。要不断提高仪表投入率和精确度,应定期进行仪表检验和经常维修,使精确度保持在合格范围之内。要下力量搞好燃料计量,燃煤量较大的、铁路运煤的电厂,应争取装设轨道衡。燃油系统必须装油量表或计量箱。

第十四条 要认真做好燃料和灰渣的化验工作。对入炉煤和油化验的要求,见附录一《燃料管理办法》。对灰中可燃物分析、燃料分析、煤粉细度的化验要求,各厂可按有关规程规定执行。

第四节 运行工作

第十五条 电力网全体运行人员要树立全局观点,认真执行调度命令。要严肃调度纪律,电厂要服从全网的经济调度,机组要服从全厂的经济调度,努力做到高效机组、烧煤机组多发电,并合理利用油电和水电,低谷时合理停用低效机组。

电力网和火电厂均应制订经济调度方案,按等微增率或经济调度计算进行电、热负荷的合理分配。要合理推行机炉滑参数启停,做到运行经济、潮流合理。

第十六条 运行人员应发扬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和“三老四严”(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的作风。值班时应全神贯注,精心操作,做到“四勤”(勤检查,勤分析,勤联系,勤调整)、“四稳”(汽温稳定,汽压稳定,水位稳定,负荷调整稳定),保持电厂的热力系统在最佳工况下运行。

值长及班组长负责协调各岗位的省煤节电工作,并组织全值、全班(组)经济分析活动。

对运行工人,应加强培训,特别是新工人必须经过严格培训。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功,达到思想红、作风好、技术精。

第十七条 要认真总结各班组、岗位先进操作经验,开展技术交流和评比竞赛活动,学先进,赶先进,不断缩小各项指标的差距,提高运行水平。

第十八条 搞好辅机经济运行和经济调度。努力提高风机和水泵效率,改进运行方式,保持最有利的给水温度和汽机真空度,以不断降低辅机耗电率,在输煤、制粉、除灰系统出力有裕度的情况下,要通过试验进行间断运行,避开电网用电高峰。

第十九条 热工自动调节装置应力求灵敏可靠,运行正常,要努力提高全厂热工自动调节装置的投入率。

第二十条 要努力争取火电燃料品种固定,做到长期定点,稳定供应。要千方百计多烧煤少烧油,并采取措施节约点火用油和助燃用油。各火电厂都应根据《燃料管理办法》的规定,做好燃料的验收、计量、配用、贮存、保管、盘点等工作,做到燃料收支清楚,煤耗计算准确,减少损耗。

第二十一条 热电厂要加强供热管理,要与热用户协作、采取积极措施。保证按设计(或协议)规定数量返回合格的供热回水,并努力增加回水量;要保持供汽(水)额定参数,减少供热损耗。要尽量避免通过减温减压器供热。

第二十二条 加强化学监督,搞好水处理的工作,防止锅炉汽机、凝汽器腐蚀、结垢和积盐。减少各种汽水损失,合理降低排污率。要做好机、炉等热力设备的疏水、排污及起停时的排汽、放水的回收。发电厂汽水损失率(不包括排污以及供热与燃油用汽的不回收部分),逐步降到2%~3%以下。

第二十三条 注意点滴节约。要杜绝“长明灯”、“长流水”、“长跑汽”等浪费现象。要严格控制非生产用汽。非生产用汽必须单独计量防止滥用,并注意回收凝结水。除生产必须外,严禁使用电炉。

第五节 设备维修和试验

第二十四条 检修人员要以一丝不苟和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做好设备的维修工作,努力提高设备健康水平,确保设备安全经济运行。要经常开展技术练兵活动。不断提高检修工艺水平,确保检修质量。

第二十五条 要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努力保持设备的设计热效率。要消除七漏(漏汽、漏水、漏油、漏风、漏粉、漏煤、漏热),阀门及结合面的泄漏率应低于千分之三。要定期清洗锅炉受热面、汽机叶片、凝汽器、加热器、除氧器等,保持设备受热面清洁。

要改进管路系统,降低汽、水、烟、风的管道阻力;要减少水泵和风机的富裕压头,努力提高风机、水泵效率,更换(改造)容量过大的电动机。

要保持各种类型的回热设备完好,不断提高各种加热器的投入率。

设备与管道保温应保持完整。

要保持冷水塔(喷水池)各部结构完整,冷却效果良好。

要建立试漏、堵漏制度,及时发现和消除锅炉漏风和汽轮机真空泄漏。

锅炉检修后,漏风系数一般不应超过下述规定:

炉膛

0.10

过热器、蛇形管省煤器(每级)

0.02

管式空气预热器(每级)

0.05

板式空气预热器(每级)

0.07

再生式空气预热器

0.20

每十米烟道

0.01

除尘器(每级)

0.05

制粉系统

0.20

汽轮机检修后,真空系统漏真空速度每分种不超过3~5毫米汞柱。

第二十六条 机炉大修前后都应做热效率试验,并进行工况分析,主机与重要辅机大修后应鉴定综合效率,综合效率可以通过计算或试验得出。五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在进行及机组热力特性的重大改进项目前后,必须进行热力试验。各种分析、鉴定、试验的结果及发现的问题都应认真记入设备档案,以便下次检修时加以改进。

第六章 技术革新

第二十七条 技术革新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途径,是提高电力生产经济性的重要途径,推广省煤节电的成熟经验,并不断创新。

在节煤方面的技术革新活动,应以消灭锅炉排烟温度高、飞灰可燃物高、补充水率高、汽机汽耗高、凝汽器端差高、给水温度低、汽机真空低和锅炉漏风大等现象为重点,在节电方面应以降低给水泵、循环水泵、送、吸风机、排粉风机、磨煤机的用电单耗为重点。在节油方面应着重改进燃油喷嘴,减少锅炉点火用油和助燃用油。

第二十八条 在技术革新活动中,要实行干部、工人、技术人员三结合的原则,要充分发挥技术人员和老工人的作风。要重视群众性的小改小革。对于较大的革新项目应慎重从事,应通过校核计算和技术经济比较然后确定方案,应力戒盲目大拆大换。凡涉及改变主要设备铭牌参数的改革,必须报主管局及部批准。

第二十九条 锅炉、汽轮机、发电机、主变压器、冷水塔、热力系统及主要辅机革新改造前后,必须经过鉴定试验,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提高。

第三十条 对技术革新卓有成效者,可由本单位或上级主管单位给以奖励。

2014省分公司调研提纲 篇9

为了更好的推动银保/经代业务快速发展,认真落实上级公司和省分公司总经理室的各项要求,我部于4月10-11日在你司进行督导调研工作,请做好准备,具体内容如下:

1、你司银保/经代业务发展情况?主要工作亮点有哪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县域银保业务覆盖率是多少?哪个支公司还没有银保业务?

3、你司银保业务管理部门与意外险部联合推动借意险情况?

4、你地区银行分支机构有多少家,每一家全称是什么?合作率是多少?

5、人保财险河北省分公司与农行河北省分行2014年代理财险业务竞赛活动落实情况?

6、你司银保/专代专管专营情况?

7、你司是如何落实《2014年银保渠道业务维护费用配置办法》的?

省电力公司历史沿革 篇10

上一篇 / 下一篇2007-03-22 10:41:56

查看(130)/ 评论(0)/ 评分(0 / 0)

公司送变电分公司为全面落实

省公司基建工作“里程碑计划”狠抓落实

建设新闻网讯:公司送变电分公司认真学习了公司九届四次会议暨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领会并认清了2007年电网基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紧迫形势,按照公司2007年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全力扩展市场、落实开发成果;深化内部改革、创新管理机制;改革思想观念、提升执行能力;加强成本控制、争创更大效益。使全体职工要树立起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用求实的态度、严谨的作风践行好自身的职责;用科学的发展观,通过抓细节、抓落实、求实效,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证安全稳定;打造精品工程,赢得用户满意。全面系统的部署了送变电分公司以实现省公司“里程碑计划”为控制对象,以330kv线路施工为控制重点,以控制安全、质量为创优达标为手段的工作计划和措施。

1、深刻领会韩君总经理和李生海副总经理的工作报告,按照省公司基建部2007年基建工作重点,结合火电公司九届四次职代会精神和公司张西绪经理的工作报告,动员分公司全体职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明确任务、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勇往直前,努力实现公司“和谐发展”目标,在思想上、行动上与省公司、公司保持一致,建设

“小而强”现代公司。认真学习,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围绕基建建设服务于生产运行的理念,进一步统一建设思想,抓住电网建设大发展的机遇,保安全、严质量、抓管理、抓进度,夯实基础管理,全面完成年度里程碑计划建设任务,提高分公司基础管理水平;

2、以在建工程330kV线路工程为重点,强化工程质量的全过程管理,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建设质量责任管理办法》;实现承建工程零缺陷移交,按照火电公司2007年工作的基本思路,全力扩展市场、提升执行能力;加强成本控制,克服工作中的“六种”倾向,认真对待在建和新建工程,补充并完善规章制度、措施方案,依据施工合同重新排定工期,按照里程碑计划实现提前或按期投产移交。

3、严格实施基建工程项目质量目标“合同履约率100%,送变电工程单位工程优良率大于95%,顾客满意度大于85分,330kV德—格线路工程实现创优达标投产,所有送变电工程质量评定为优良,全面完成省公司确定的工程质量目标。

4、按照省公司基建安全工作要点和目标:确保“七个不发生”不发生人身死亡事故;不发生因基建引发的重大电网、设备事故;不发生负同等级以上责任的重、特大交通事故;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不发生基建施工重大机械设备损坏事故;不发生由于高原病引发的人身死亡事故;不发生施工现场重大传染病事故,人身重伤、轻伤控制在0.5次/千人以内。努力做到“六化”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设施标准化、现场布置条理化、机料摆放定置化、作业行为规范化、环境协调化。

认真落实2007年安全重点,抓好“双基”管理推行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杜绝人身事故,夯实安全基础管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全年施工安全,保持基建安全长治久安。

5、认真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开展的“爱心活动、平安工程”《加强基建安全管理工作》和《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反违章”活动》实现公司“五零二控”目标(人身重伤以上事故为零;重大机械事故为零;重大火灾事故为零;重大交通事故为零、重复性责任事故为零;)“两控”(轻伤率控制在5‰以内;一般交通事故控制在两次以内)杜绝环境污染事故及排放的各类污染物不超过国家和地方标准,实现环境目标,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指标分解到各工程项目,通过安全、质量管理的技术、技能培训,明确各级人员的施工责任,加强规程、规范的应用与执行能力,充分利用公司的人力资源优势,合理协调电气、自控专业人员,承接更多的送变电工程项目,为公司创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6、通过技术培训,提高执行和运用规程规范的能力,通过技能培训,提高班组规范施工和工艺施工的能力,一是通过施工组织设计强化分部、分项工程专业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二次策划,提高施工工艺和文明施工管理水平;二是遵循“三级质量检验”查找工程质量缺陷和质量管理漏洞,通过“自检、复检、专检”规范施工行为,细化每一个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强化专业技术的编制与交底,使工程内外观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质量符合规程、规范;三是正确应运规程、规范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施工管理能力,四是通过每月一次的分公

司、工区质量、安全例会,分析质量缺陷和文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根源,制定纠偏措施与方案,落实整改时间、责任人和整改后的质量、安全效果,使施工质量、安全施工管理形成闭环,通过“一抓、一提、三结合”抓工区、项目的安全、质量理论水平和个人素质。全面提高分公司的安全和施工质量整体素质,使分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预控、可控和能控。确保承建的各工程项目实现达标,力争创优。

7、夯实基础管理,编制科学具有可操作的技术、安全施工方案,优质完成承建的各项施工任务。2007年是安全工作的“落实年”和“攻坚年”同时面临十分繁重的施工任务,为了进一步规范安全施工行为,重点抓好以下安全的基础管理工作,一是通过培训,使“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规范个人行为,提高安全技术方案的编制水平和交底能力;二是不断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技术、理论水平,具备驾驭现场安全管理的能力;三是深化责任追究,建立健全各级安全责任制和奖惩制度,根除隐患,杜绝事故发生;四是规范班组建设,建立班组(队)安全台帐,从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入手,使安全工作长治久安;五是建立各施工设备规程,正确使用与维护;六是严格实施公司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与手册,建立每15天一次的项目安全检查、每月一次的分公司安全检查和每月一次的项目、分公司安全例会,通过例会检查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分析分部、分项工程和专业工种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防范和改进措施;七是建立不同专业的危险源、危险点控制措施,变电施工采用钢制的安全围栏对施工场所的“危险源”进行防护,并悬挂警示标志,对不断变化的危险点进行预警与监督,无论作业区大小按照标准化施工的要求圈设安全范围,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和安全作业区,送电施工按照基础工程、组立塔工程、放紧线工程、给附件工程逐项进行控制,重点控制基础开挖的塌陷和基础钢筋的放置,组立塔、给附件重点控制高空作业与安全带、速差保护的检验与正确使用和放紧线工程的机械操作与信号;八是建立各专业的安全应急预案;九是实施分公司抓工区,工区抓项目,项目抓班组,班组抓个人的基础管理;十是建立全员的签字承诺制度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使安全检查的整改与反馈形成闭环,按照“谁管理、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狠抓双基管理,扎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使安全管理“横到边,纵到底”。

8、遵循工程技术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并完善送变电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严格实施标准化施工与标准化管理,着眼于规程、规范的实施和零缺陷工程,明确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和工程质量目标责任制,依据施工总设,编制不同专业的施工作业指导书,重施工图的学习与方案编制和技术交底,按照“执行到位”的思想,用规程、规范指导施工,建立每月一次的分公司、工区质量例会,查找管理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公司组织的质量内审与外审,提高分公司质量体系运行的能力,为了进一步抓好施工管理工作,一是通过施工总设和分部、分项工程的二次策划,提高现场的规划和文明施工管理水平,二是遵循“三级质量检验”查找工程质量缺陷和质量管理漏洞,三是通过“标准化施工与标准化管理”规范施工行为,四是正确使用规程、规范提高

兆丰公司省平安建设事迹材料 篇11

-------承德兆丰钢铁集团平安企业事迹材料

承德兆丰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2000年9月份由信诚钢铁水泥公司转制后逐步发展集矿石采选、烧结、炼铁一条龙的企业集团,总部设在板城镇,下辖9个子公司,全厂职工2450人,2006年实现产值14亿元,同比增长 77 %,缴纳税金10500万元,同比增长49%,利税合计1.85亿元,同比增长70%。近几年,我公司按照县、镇党委、政府和综治部门的安排部署,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创建工作作为营造企业发展环境的重要措施,列入议程,摆上位置,以“双四体系”建设为措施,以“法定代表人重视、综治组织机构健全、四项机制具备、四个体系完善”为创建标准,以层层动员,全员投入,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全公司发生治安案件6起,刑事案件1起,同比下降40%、67%,未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和重大安全事故。通过开展平安创建工作,促进了企业各方面的工作。我公司先后荣获省市优秀私营企业、承德工业15强、安全文明企业、内保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董事长孙兆海获省市优秀企业家、省十大青年民营企业家等称号。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建立健全综治工作组织,落实组织领导措施。公司组建了综治委办、综治工作中心、保卫处、经济护卫队、治安联防队、人民调解委员会、企地共建小组以及普法、帮教、流动人口管理等组织。综治委定期不定期地召开例会、分析治安、稳定形势、研究、部署综治工作任务。

二、建立健全综治工作制度,落实制度保障措施。主要建立综治委定期例会、综治办协调、督促检查、信息报告、治安形势分析和矛盾纠纷月排查、档案管理、治安保卫、法制宣传教育、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刑释解教人员帮教、流动人口管理、安全生产等制度。

三、建立四个体系,落实综治措施。四个体系是: 一是建立教育体系,落实教育措施。教育是综治的根本措施,也是解决员工思想意识问题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重点开展了四项教育:实施综治意识教育。向员工讲明,开展综治进非公企业工作,既不是党委、政府插手非公企业自主经营管理的乱作为,也不是非公企业可抓可不抓的问题,而是非公企业的一项法定责任和义务,是一项必须抓而且必须抓好的工作,树立“抓综治就是环境,抓稳定就是抓发展”的意识。开展法制教育。重点开展安全生产、矿产资源、土地、森林、环境保护、保险等企业常用法律的普法活动。通过普法教育,增强企业员工尤其是企业负责人的法制意识。落实“重点人”教育。每季初组织保卫科长、调委会主任、企业班组负责人开展一次对刑释解教人员、轻微违法犯罪人员、闲散青少年、“法轮功”等邪教人员、吸毒人员、流动人口排查,分别建立排查台帐。对“重点人” 逐人建立帮教小组,逐人落实帮教措施,逐人建立帮教档案,每季度考察一次。强化治安防范知识教育。对企业员工进行防盗、防火、防安全事故、防交通事故、科技防范等宣传教育,增强员工防范意识。二是建立治安防控体系,落实防范、打击措施。强化治安警卫,做好外来人员登记盘查。落实重点时间、重点部位、重点地段的治安巡防。加强爆炸物品管理,按公安部门规定落实,做到炸药库2名以上保安人防、物防、技防和犬防的落实,仓储、运输、支领、使用环节规范和安全。内外结合搞好治安联防。建立联系制度,及时沟通治安情况,开展治安联防。实施“六员八网”防控模式,即以车间班组为单位配备综治员、治安员、调解员、普法员、帮教员、安全员“六大员”,以企业为单位建立排查信息网、巡逻堵卡网、重点人教管网、重点物品管理网、矛盾纠纷调解网、普法教育网、科技防控网“八大网”。配备“六大员”共380人,经济护卫队150多人,投资85万元,安装闭路电视监控设施,覆盖厂区和办公区。实现了“一遏制四个不发生”的防控目标:遏制盗窃案件并及时发现和打击;不发生重大以上抢劫、抢夺案件;不发生爆炸物品流失案件及其引起的爆炸案件;不发生重大以上火灾;不发生重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今年查处偷、盗案件16起。2006年7月21日上院矿业赵金凤与其小舅子、姐夫3人到矿业大库偷盗塑料管子及其它物品,价值1840元,丢失后查阅监控镜头,一眼就认出了赵金凤(小舅子、姐夫外乡人)。2006年8月16日,凌晨2:30分左右,矿业二选厂张永国班组4名岗位工王井明、衡丙振、袁海贵、袁瑞宝在刘学军的指挥下,将车间1.5寸沙浆泵盗走,价值1800余元。案件发生后,矿业保卫科立即组织人力,对此案进行调查、了解,并对案件嫌疑人进行讯问,刘学军、王井明等5人对自盗案件供认不讳。此案刘学军、袁瑞宝在案件中系主谋盗窃行为人,开除工职并扣除8月份工资。王井明、衡丙振、袁海贵每人罚款1200元,计3600元,并写保证书存档备查。张永国身为班长,未能发现本班的盗窃案件,负有领导责任,罚款500元。没收卖沙浆泵非法所得500元。三是建立矛盾纠纷“三位一体”调解体系,落实调解措施。建立和实行日常排查、月排查、集中排查制度和八项“三位一体”调解衔接制度,开展矛盾纠纷“三位一体”调解工作。企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时排查调解内部和周边的各类矛盾纠纷,发挥自身的人民调解作用。对需要企村联合调解的纠纷,由企地共建协调小组,协调企业和周边行政村开展联合的人民调解。对需要乡镇所站行政调解配合的、基层法庭司法调解指导的,以及需要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报请乡镇调解中心协调,在法院驻乡镇人民调解指导员指导下,开展联合调解。对县直、乡镇行政部门需要企业配合调解的矛盾纠纷,企业人民调解委员会要积极配合。对法院委托企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纠纷案件,要及时调解并反馈。对法院邀请企业调解员参与调解的纠纷案件,要及时派员参与调解。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台帐、受理调解台帐、受理记录、调解记录、回访记录、移交记录、口头调解登记、人民调解卷宗档案,按月及时向乡镇调解中心报送排查及调解的全部案件情况,由乡镇调解中心按月通报给行政部门和基层法庭。对企业人民调解具备效力要件的人民调解协议书,司法部门要依法予以确认法律效力。对不具备效力要件经行政部门、司法部门指出缺项的,要重新调解。今年以来,共排查出矛盾纠纷75起,其中人民调解24起,行政调解49起,司法调解2起。2006年1月9日,我公司与岔沟村三组及村签订了征用山场、林木补偿协议。协议规定:山场及地面附着物实行一次性补偿,即一次性补偿126000元,4月12日去征占的山场修路,三组村民数人前去阻拦不让我公司修路。企业调委会几次调不下来,找到镇调解中心,镇调解中心组织几次联合调解也没成功,6月5日公司向法院起诉,法院邀请企业、岔沟村、板城镇调解人员共同调解,终于把这起纠纷圆满解决。四是建立部门齐抓共管和社会管理服务体系,落实管理服务措施。在县综治办协调下,十几个县直部门就综治进民营企业,进行了管理服务责任承诺,并开展了治安、纠纷调解、安全、环保、保险等一系列管理服务工作。在企业内部,首先落实内部治安管理。以落实《治安管理处罚法》、《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等相关治安法规为重点,落实门卫、值班、巡查、技防、工作生产经营生活场所安全管理、消防、交通安全管理、治安防范教育培训、治安与刑事案件报告、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治安隐患排查整改等工作,加强对涉爆人员的教育培训,采取了储存库派驻保安员、支领药刷卡、安装远程视频监控报警系统、运输车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等新举措,使爆炸物品管理更加规范、有序。3个爆炸物品储存库均安装了监控报警设施,派驻了保安,落实了人防、技防、犬防措施。其次落实保险管理。以落实《工伤保险条例》等法规为重点,发挥社会保险、商业保险参与综治的作用。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扩面各达到2500 人。再次强化安全管理。开展尾矿库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开展了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应急救援演练活动。此外还加强了环保管理。加大尾矿砂和固废清理整顿力度。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产生。贯彻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

四、建立与企业经营管理相适应的综治工作机制,把综治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融成一体。建立综治工作长效机制,是平安建设的根本保证。我们重点建立四项机制:一是建立法定代表人责任制,形成综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机制。公司法定代表人孙兆海高度重视综治工作,积极履行综治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建立完善了公司各种综治组织,建立健全了企业综治工作责任制,建立了企业治安防范、调解、管理、教育和奖惩机制,研究和解决了企业综治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分管领导吴云峰积极履行综治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亲自抓大事难事,亲自抓各项综治措施的落实。二是建立部门责任机制,形成综治工作的齐抓共管机制。企业管理、企业文化是综治进非公企业的最佳结合点。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同综治的管理、教育在内涵上有很多相通之处,是综治进非公企业的最佳结合点。因此我们借助于企业管理抓综治,把综治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资财务成本管理、物资仓储管理、生产管理、供销管理、安全管理等各项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借助于企业文化建设抓教育,把综治教育与企业理念、团队精神、诚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此外,我们还注重把综治工作与企业党建民兵、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党群组织在综治工作中发动各自群体参与综治的作用。具体做法是规定和明确企业内设部门的分工责任,实行目标管理。把综治工作贯穿于企业各项工作之中,比如企管处把综治工作目标与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把综治岗位责任制纳入生产经营责任制。人力资源处和工会在企业文化教育中,教育引导员工树立综治意识、法制意识、防范意识、安全意识,发挥企业文化建设对综治的促进作用,对员工的关心、教育、激励、凝聚、提高、发展作用,打造了一支遵纪守法、诚信道德、文明向上的员工队伍。三是建立四级全员岗位责任机制,形成综治工作的群防群治机制。企业结合厂规厂纪、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制定《企业治安综合治理全员岗位责任制实施细则》,建立企业厂长层、职能科室层、车间班组层 和企业员工层“四级岗位责任制”。通过这一机制,调动了各层员工抓综治保平安的积极性,涌现了一批像王再秀、金锋同志的先进典型。四是建立一票否决、责任查究制,形成综治工作的奖惩机制。把综治责任落实好坏与单位的荣誉,本人的工资、奖金、评优、晋职晋级直接挂钩,对不履行责任导致发生重大案件和事故的,予以一票否决,扣发当月奖金和年终奖金,取消评优、晋职晋级资格。今年全公司共否决月奖金20多人次,金额近万元。通过这一机制,调动了各层次、各岗位员工既分工负责又齐抓共管的积极性。

上一篇:蚕丝晒课教学设计下一篇:为了梦想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