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评价表格

2024-10-04

小组合作评价表格(精选8篇)

小组合作评价表格 篇1

小组合作评价

教师应该对学生展示中特别有新意和创新想法的做法给予最中肯的表扬,教师的激励是任何加分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教师的表扬必须态度中肯,表扬的时候必须对学生的什么做法作出具体说明,这样一方面这名同学才知道自己什么地方是好的,以后他定会找准方向做出更多的努力。同时其他同学也有了非常明确的努力方向。具体内容如下:

一、对于小组合作的各种规范,比如:预习、展示、交流中的各种要求,不要急于求成,应该分阶段逐步给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分数具体到个人,汇总到各个小组。分数可以让班长或者值日班长作好记录,每周汇总排出名次。适当的鼓励或者表扬。注意评价要及时、公平公正。

三、对于小组过于重视分数的评价,可以采取每月重新分组的方法,并且要让学生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在小组合作与竞争中不脱离个人的目标为原则。

具体的组织方法是:

1、班主任负责学习小组的组织、组长的选用、组员序号的排列。负责统计每天、每周的评价结果,每周五下午放学前总结公布。

2、各小组根据小组情况,制定周发展目标和学习计划。

3、各小组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组长督促组员认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确保组员不掉队、本组无差生。相互监督作业独立完成情况,及时向课代表举报抄袭作业的现象。

4、每节课前,各小组轮流互查导学案完成情况、学具准备情况、知识复习巩固情况,做好检评记录,及时向值日班长汇报。

5、课上合作学习时,组长主持,讨论分析问题,组长汇总组内同学的观点、学习成果,并决定小组发言人,积极展示集体学习成果,提出小组的疑难问题。

6、教师评价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情况,评价小组发言、汇报、展示以及测试情况,评价小组学习纪律,量化赋分。

7、教师课上评价要公平、公正、公开。提问时,让各组机会均等、难度相当,提问学生水平相当,尽可能平衡提问几率。

8、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合作学习时间,并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内容(可自主学会的内容不必合作),杜绝教师主讲,倡导教师主导。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9、组长评价内容与方法

(1)组内设组员情况记录本用于记录小组和各组员加减分情况。

(2)评价组内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自主学习情况,课前准备情况,桌上物品摆放情况,小组合作学习参与情况,课堂及自习纪律、劳动卫生。以上各项完成不好、不积极参与、违纪或劳动不积极、卫生较差者,酌情减1-3分,一周一总,作为评选优秀组员的依据。

小组合作评价表格 篇2

关键词:小组合作,教学改革,评价机制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法, 它以显著的成效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它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 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 为兴趣和快乐而竞争, 主动地进行独立学习, 并把“不求人人成功, 但求人人进步”作为追求的目标。作为学习系统的反馈调节机制, 学习评价在学习与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学习评价, 可以了解学生达到的水平, 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学生在学习上的难点是什么、有那些不足等, 并据此分析其成因, 确定学习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时, 应当采取适当的评价机制, 力求对合作学习小组及其成员做出准确、恰当、有效的评价, 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优秀学习行为习惯的目的。为此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教师评价与小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学习、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师的评价要有鼓励性、针对性和指导性, 力求多角度、多层面的评价学生。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 教师多侧重总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为此, 教师应采取适当的评价方法加强过程性评价, 成长记录袋评价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过程性评价方式。它把发展性评价的结果以成长记录袋的方式呈现, 成长记录袋一方面能够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成功与挫折, 让学生体验成功, 真实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另一方面它也为教师和其他人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评价材料, 使教师能够更加开放地从多层面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其次, 评价过程中, 教师更要注重对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 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 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

合作学习的评价要求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强调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过程。因此, 教师要改变单一由教师评价学生的倾向, 创造条件让学生成为参与评价的主体, 将评价机制有机融入教学过程, 加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 鼓励学习小组和小组成员进行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以此为出发点,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时, 可采用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小组互评相结合的多主体评价方法。

二、评价的整体性与开放性

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评价为主要形式, 评价时要面向小组内的所有成员, 把学习小组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评价。特别要注意避免组内所有任务都由优生包办的现象, 否则学习后进生在组内的学习将会陷入被动与消极。学习过程中应先请对问题认识理解可能有不足的学生回答, 再让其余组员共同补充完善, 如此以来, 学习后进生得到重视, 他就会在组内学习讨论时变得格外积极主动, 并且也让优生通过帮助其他同学的方式, 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师评价时应多一些面向学习小组的评语, 如“这一小组的同学团结互助, 这么难的问题马上就弄懂了”“这小组的同学真是好样的”, 通过评价学习小组这一整体,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小组合作学习还应具有开放性, 开放评价的人员、评价的时间和评价的空间。从评价人员上讲,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打破了单纯教师评价的局面, 评价主体多样化, 小组成员、每一个学习小组都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从评价时间上来看, 小组合作学习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互为补充;从评价空间上来说,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由封闭的教室、学校延伸到广阔的家庭、社会。极具开放性的评价方式便于各种评价因素有机融合, 形成教育合力, 引导激励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三、评价方法与评价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要把评价方法的多样化与评价方式的灵活性结合起来。

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多变的过程, 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小组与小组间的合作以及师生互动充满了整个学习过程, 这个特质决定了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方式的灵活性, 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调查问卷法适宜于在课程开设之前、课程之中和结束之后进行, 通过比较分析调查问卷的结果, 可以了解学生学生合作学习的情况, 既有助于评价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又为采取有针对性方法进行教学提供了借鉴。因为合作能力是内隐的个人品质, 很难对其进行直接定性评价, 而且简单地用一个分数表示是不科学的, 这样做无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或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只有将量化的评价方法和定性的评价方法结合起来, 才能达到有效地描述学生发展状况的目的。

评价的方法要灵活多变, 书面评价、语言评价以及其他评价手段应因时因地制宜。“要让每一个人都抬起头来走路” (苏霍姆林斯基) , 本着这一教育原则, 教师在评价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多欣赏学生、鼓励学生, 多用赏识激励性的方法做出正面评价, 慎用批评、指责性的语言。这样做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 而且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从而促进学生愉快、和谐地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策略 篇3

关键词:小组合作; 课堂评价; 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042-001

随着课堂改革的推进,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种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也不断涌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也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更受到众多一线教师的青睐。在如火如荼的课改中,优质课、示范受创很多,学习之余总感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准备的很充分、学生讨论的也非常热烈,但是在课堂教学重要的环节——课堂小组合作活动评价上总是欠缺些什么?

很多教师在小组合作中对学生的课堂小组合作评价往往很随意:课堂中对于学生的表现仅仅是一般性的强调学生回答的结果;或者是对学生的学习不做评价;或者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随意的以得分的形式进行量化评价。课堂教学活动中这种评价方式很多时候起不到评价的作用。

一、课堂评价的目的意义

新一轮的课改把课堂评价观的转变作为改革的目标之一,指出评价的本质在于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要突出评价对教学的反思、调节、激励、导向等功能,实现评价对于学生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发展的基本目标。

课堂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运用现代教学理论,采用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主要是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的评价。课堂评价的主要作用是:

1.适时适当的评价能够真实反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课堂活动中的优点和缺点。学生能够及时充分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促使学生在巩固已有的学习结果时,努力解决自己学习上仍存在的问题。

2.课堂评价不仅仅看到学生参与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参与的过程。科学的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更好的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真正体现教育是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这一目标。

3.课堂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一个生成知识的过程,对学生的中肯评价、用发展期待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同时也会让学生对自己有期待,给他们前进的动力。

针对目前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现状,笔者认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一、要做到评价的客观性——教师做小组合作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将结果放在首位,而是注重过程,突出学生在学习讨论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因此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试着参与到某个或某些小组的讨论活动中,认真倾听,了解其讨论的具体情况。同时也可以就学生的议题进行适时引导点拨。教师可以更客观地了解和把握小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况。这种做法有利于教师对小组合作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

二、要做到评价的公正性——教师要制定恰当的激励机制

教师的点评会对学生起到监督和强化作用,学生通过评价体会到成功的愉悦,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许多教师也认识到评价激励的作用。因此在课堂评价中采取得分制即量化评比,以此鼓励学生。由于教师对于问题设置的评分标准不一样,因此在不同小组回答问题时就会出现分值的差异。这种做法会让学生觉得老师的做法有失公平。教师可以根据小组的个数,分别设置一些问题,由每个小组必答,必答题的设置分数一样。讨论没结果的让其他组同学抢答。教师分配给每个小组的必答题难易水平要相当,然后教师根据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评判得分。

教师在课堂中除了针对学生回答问题进行量化以外,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的参与程度进行积分评比。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课堂综合评价会充分激励学生小组合作的热情。

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体现在课前、课堂中、课后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局限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无论是课前的预习,还是课后的复习都会有小组合作。现在许多学校在课前学习中都设计导学案,学生在完成导学预习的过程中会有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时就需要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同样课后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及学科练习的过程中也会要发挥合作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记录。由于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要注重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相结合,特别要关注对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创新意识、合作方法、参与程度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交流协作情况。因此对于学生的评价可以是课堂上的量化评比和课后的定性的语言性评比相结合。这种评价结果如量化,评比课堂活动结束进行公布评价结果。定性评比可以每周或每月公布评比。教师在授课前一定要首先强调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标准,让学生认识到每个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四、评价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

在对学生的评价中既要对个人进行评价,又要对小组进行评价,推动“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新局面的形成。学生需要鼓励与欣赏,因此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感到被肯定,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评价要进行激励,并不意味着就是一味给学生表扬肯定,教师也应该指出学生的错误与不足。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从而发现自己的潜能。

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的评价仅仅是一个方面,评价的主体也要多元化,除了教师评价,也需要学生自评,小组集体评价、组间互评。学生作为学习活动参与的主体要对自己的活动过程进行反思,做自我评价。这样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和完善自己。小组内的互评和组间的评价会使每个同学更客观的看待自己,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间共同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考核方案 篇4

一、课堂评价

1、小组合作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并作板书、讲解,每次加2分。

2、个人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回答观点明确,表达流畅,每次加1分。

3、帮其他小组补充回答问题或纠正答案,每次加0.5分。

4、主动提出疑问每次加0.5分,回答同学提出的疑问加1分。

5、课堂上收交作业最快、最整齐的小组,每次加1分。

6、课堂上完成合作学习任务最快、组织最有序的小组,每次加1分。

7、课堂上讲闲话或不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者,每人每次扣1分。

8、教师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点名抽问或随机抽问,回答不上或回答错误者,每次扣1分。

二、作业评价

1、按时完成并上交作业者,每次加1分;答案正确、书写工整者,再加1分。(每组副组长负责作业收交及质量初查)

2、不交作业者,每次扣2分,当天补交后加回1分。

3、作业书写不工整,每次扣1分,并罚抄字帖一篇。

4、作业中有错误或答案不完整,每次扣0.5至1分。

5、周记(日记)按要求认真完成并上交者,每次加1分,质量较好或进步较大者,每次加2分。

6、当天内不及时订正作业中的错误者,每次扣1分。

7、组长(副组长)负责批改或督查的作业内容,有批改错误或检查不认真的,每次扣1分。

8、同学之间互相批改或检查的作业内容,批改完成后,必须签字,并交由组长复查,若有批改错误,每次扣1分。

9、作文中有“亮点”,被老师点名表扬或被小组推荐出来全班交流的,每次加2分。

三、背书、听写或默写评价

1、按时到指定组长处(小组交叉)完成背书内容,每篇加2分,否则每篇扣1分,并到老师处补背。

2、听写或默写全正确者,每次加1分,若有错误,每个口0.2分。

3、听写或默写错误在5处以上者,当天放学前到组长处重新听写或默写;错误5处以下者,在听写本上改错,每个改3遍。

4、每周五统计,本周最先完成背书内容的小组,小组加2分。

四、考试评价

1、平时测验得“优”者,每次加2分,进步明显者加2分。

2、考试成绩与前一次考试相比较提高5分以上者,加1分,提高10分以上者,加2分;反之,下降5分以上者扣1分,下降10分以上者扣2分。

3、小组中实行“一帮一”结对互助,被帮助者成绩提高,帮助者也给予同样加分;反之,则同样扣分。

五、奖惩措施

1、每周小结:本学科得分前三名的小组为本周“优胜小组”,得分后三名的小组为“整改小组”,分别在黑板或评比栏中公布出来。

2、每月评优:本学月(4周)总分得分前三名的小组为本月“优秀小组”,由教师发给奖状、奖品,予以鼓励,“优秀小组”写出经验总结,并在全班作 2 交流;得分后三名的小组为“整改小组”,由组长组织召开小组会(老师参加并提出改进意见),写出反思及整改方案。

3、半期评比:小组半学期得分=组员半期考试成绩平均分+前半学期小组合作学习得分。半期得分前三名的小组,将获得奖状及奖品,组织将获得“优秀组长”称号。

4、期末总评:小组期末得分=组员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后半学期小组合作学习得分。期末得分前三名的小组,将获得奖状及奖品,组长将获得“优秀组长”称号。

小组合作评价方式 实施方案 篇5

一、选题的背景

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形式的出现最早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起源于美国,它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我国新课程改革其实也就是为了转变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合作和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强调“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加强形成性评价”,“突出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教师们在思想认识上是认同这一主张的,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却不知道如何去体现、实施。特别是开展“126”学习实践以来,班级普遍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教学,对学生小组合作的评价更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教师要么顾及整体而忽视了个体,要么顾及个别学生而忽视了小组,要么顾及统一而忽视了差异,教学评价表现出了盲目、随意、低效。要想切实发挥评价的导向、诊断、调节、激励、反思等促进发展的功能,教师要有整体观念,全面地看问题,有创新意识,创造性地实施小组评价。

目前正在我们沂南县推广的“126教学策略”正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其主要的课堂组织形式,而建立科学的评价方式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重要要保障。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是一个系统过程,而评价是整个系统过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必然离不开评价,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质量并使教学不断改进和完善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从而更好地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

二、课题的界定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指教学中教师按座位将学生就近编成学习小组或者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并以小组活动为主体,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活动。也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评价方式可实行周评、月评、其中评价、期末评价相结合。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遵循的原则

(一)理论依据

1.合作学习理论。

2.做中学的理论。

(二)遵循的主要原则

公平性原则:所分配的小组具有相当的实力,从同样的起跑线出发。

竞争性原则: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思想等各个层面上的竞争,以竞争促发展,以竞争显活力。

合作性原则:小组合作学习突出组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团队作用。互补性原则:在小组当中尽可能的集中更多的优势并被所有组员共享。固定性原则:小组应尽可能的趋向于固定,更好的增加小组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四、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探索总结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方式的有效策略和机 1

制。

2、通过本课题研究,课堂教学中师生行为得到较大改观,合作学习成为师生的自觉行为,课堂文化以合作学习为主要特征,合作学习效果好。

3、通过本课题研究,学生主体地位有效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有新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有效提高。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课题研究优化教师的教学设计,提高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5、通过课题的研究,帮助教师实现角色的转变和教学行为的转变。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合理分化小组的研究。

2、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的理论的学习与研究。

3、探索适合我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策略与机制。

4、有效合作学习的小组评价标准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于2013年3月开始,2014年3月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筹备阶段):时间为2013年3月至2013年4月。

这一阶段主要工作是组建课题组;设计课题实施方案;完善管理制度;为实施阶段的研究做好基础工作。形成《小组合作评价方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申请书、开题报告和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启动与研究阶段):时间为2013年5月至2014年1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下发学习资料,讨论开展研究的实施方案。使所有教师明确该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任务。调动教师开展该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按照课题实施方案开展研究。我们主要探索适合我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的策略的研究。在实践中以班级为单位,不断完善和补充策略;以案例为载体反思。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时间为2014年2月至2014年3月。这一阶段主要工作是收集整理课题资料,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报告;整理教师论文集和案例集,表彰先进,请专家评审、召开结题会。形成课题各类成果汇编。

七、可行性分析

(一)课题负责人情况

课题负责人袁中梅,对语文教学高度负责,并对教科研有着浓厚的兴趣,她负责的市级研究课题《课外练笔的实践操作与理论探索》、县级研究课题《名著的悦读探究》都已顺利结题,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了学校发展内涵。

(二)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课题组人员构成情况

本课题组将实施以实验教师总结经验策略带动全体教师全员参与的教学改革研究,主要参研人员在以前参加的县市级课题研究中取得良好成效;积累了研究经验,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思想观念新,接受新事物快,有较强的吃苦钻研精神、团结合作精神,教科研意识浓,再加上校领导的直接引领、管制,大力的支持和全组队员的不懈努力,因此完全有能力将本课题顺利完成。

(三)所在单位条件

我校是省级规范化学校,在校园建设及硬件设施配备上都较先进。目前,学校已配备了多媒体教室、微机室等,并组建了校园网,可实现网络共享,我们可借助先进的现代化网络手段捕捉新信息,了解外地的研究动态。我校注重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和指导,因此,每年征订各种教科研杂志10多种,我们将进一步搜集有关资料,加强学习,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八、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通过研究,探索和总结出适合我校的可实践、可操作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评价机制和评价方式等。

2、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力求全面实施“126”教学策略。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合作将成为教学的主要方式。

3、解决大班额学生的全面、个性化发展,实现班级内部教育均衡化。通过此课题的实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合理运用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那么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本能和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内驱力,实现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最终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有新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有效提高。

九、课题研究的基础:

1.领导的有效选择、前瞻性和有效调控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学校已经掀起了学习“126”教学策略,实践“126”的热潮,带领教师学习先进理论,进行座谈,确定实验教师,修订完善实施方案;听、评教师常态课,发现问题,寻求对策。这些工作都为该课题研究做好了铺垫。

2.专业发展成为教师的内在需求,为课题研究取得实效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刚刚结题的《悦读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总结和实践的有效策略:以撰写“教学案例”为基点,培养教师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研究意识;以记录“教学日志”为载体,记录、反思教师的成长历程;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记载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和成果。以上工作为课题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3.我校把评价变成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这将成为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掌握方法的催化剂和手段加以实施和运用。

十、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

为保证课题顺利扎实的研究,我们成立课题领导小组,明确研究任务。

1.专家指导组

徐一山高明薛敏

2.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杨月平(教学副校长,全面管理、调控课题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对课题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保障,把握研究方向)

副组长:岳晓蕾(教科室主任,具体领导、参与课题工作)

3、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袁中梅(主要负责课题方案的设计,撰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和阶段总结报告以及具体阶段布置)

其他实验教师(负责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个案研究和以及个人成果经验的总结)

十一、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为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我们制定课题管理制度,形成规范的研究机制。

1、学习培训制度。课题组成员和参加课题研究的学校教师要按时参加各种学习培训等活动,并自学相关理论文章,交流经验体会。

2、交流研讨制度。每一阶段完成后,课题组成员和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都要交流汇报阶段性的课题研究情况。

3、总结反思制度。课题组成员要按照阶段研究要求进行阶段性课题总结,形成文本资料。

主要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小组合作评价表格 篇6

教师评价办法实施细则

为将新课程改革推向深入,让学生学有所得,不断进步,早日形成自学学习、自我发展的良好学风,特制订本办法。

高一学年每班每小组每周确定基础分100分,任课教师根据学生预习、听课、巩固情况根据评分细则进行“扣分或加分”,对学生学习情况给予评价,每日累计,直至一周结束。累计分数以班为单位分组上报学年组,进行综合评比。每周一,学年组公布评比情况,按分数列出全学年8个班级48个小组的得分情况,取前八名予以奖励,颁发“最佳学习小组流动红旗”。教师具体评分原则如下:

一、预习检测评分:

1、小组组员学案完成态度不认真,每人次扣0.5分;学案内容,字迹工整,独立完成,不理解问题能够写出不理解的具体“环节”,视为优秀学案,小组优秀学案达到半数以上加1分,全组组员均为优秀学案加5分。

2、小组组员能够结合学案预习,围绕规定任务,能够进行积极思考,利用课余时间或规定时间探讨,能够得出一致合理的结论,能够积极将发现的问题及探究过程梗概在课前板书于后墙黑板,并能在课上合理展示分析过程,使其他同学接受、信服,加3分;

二、课上参与评分:

1、听课状态评分

(1)课上睡觉,小组每人次扣1分;课上趴桌子,小组每人次扣0.5分;

(2)课上不积极听讲,不能根据讲课内容随时记录或整理学案每人次扣1分;

(3)课上看其他课外书籍、玩手机或做其他与当节课不相关的事情,每人次扣5分;

(4)不听从教师指挥,与任课教师及同学发生矛盾,每人次扣8分;

(5)积极思考,能够积极准确回答“加分问题”,每小组每节课只限定一人次,加1分。

2、课堂展示评分

(1)课前,小组不能充分利用展示黑板,将负责问题及时进行板书,扣1分;

(2)课堂小组展示合作学习结果,讲解板演,其他小组组员不能认真听取的,不能配合学习活动的,扣1分。

3、合作探究,讨论评分

(1)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活动,存在不参加讨论或讨论离题甚者扰乱正常合作讨论情况的,扣5分;

(2)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活动有序进行,每一位组员积极参与,将讨论问题落到实处,成效显著,加2分。

三、课后巩固评分

(1)小组成员都能认真完成各科习题作业,讲过课程的学案都能坚持再阅读,再完善——用其他颜色的笔对没有掌握或不理解内容进行思考重点标注的,周评比该组加5分。

浅谈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与评价 篇7

一、必须建立科学的合作小组

根据“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的原则, 我一般是将3~5个学生分为一组, 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了不同的分工, 有组长、记录员、总结发言员等, 让学生明确各自的任务, 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可以互帮互助, 让学生意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 增加了学生相互之间的感情。同时我会提醒学生首先要独立思考, 不管自己思考的结果是正确还是错误的, 不能一提出问题就直接问优等生。

二、合理安排教学任务

不少学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导致很多教师盲目跟风, 不管什么教学内容课堂上全部要小组讨论一遍, 发现时间不够用了又马上制止学生讨论, 或者拖拉当堂课内容, 课后也没有及时布置作业做巩固, 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会提前告知学生下堂课讨论时需要准备的小工具和资料等, 避免讨论时一片茫然不知所云, 同时给学生们设定一个合理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的情况下全员参与到讨论中来才算完成任务。同时课后每组组长要及时和小组成员沟通, 避免小组成员因为课堂讨论引起的争执产生不友好的想法。我们必须明白小组合作学习法不是万能的钥匙, 需要与其他方式相结合, 比如配合情景教学法、设置悬念法、趣味教学法等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三、教师指导与总结

小组合作学习法打破了教师一人表演学生观看的旧模式, 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不能干等着, 可以走到小组当中细心观察, 看哪个小组遇到了问题, 哪个小组进展的不错, 避免走马观花, 流于形式主义。

我一般会做课堂总结、周总结、月总结, 同时把小组合作学习的成绩记录到期末评价成绩当中去, 告诉学生每一次小组合作没有绝对的成功和失败, 只要积极参与都是值得表扬的, 鼓励学生不怕做不到, 就怕想不到, 让学生都积极地开口说。

正如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小组合作学习也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 任何盲目照搬照抄成功模式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 它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因地制宜地运用到不同的课程内容中去, 在合作中学习, 在学习中合作。

摘要: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称得上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它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升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让学生之间互帮互助, 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浅议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篇8

一、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理念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诊断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全面了解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与学习伙伴合作方法或习惯上的长处和不足,形成对小组合作学习积极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逐步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技能、技巧,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

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要关注小组成员个体的表现,更要关注合作小组集体的成绩。无论是过程评价还是结果评价,也无论是对小组集体的评价还是对个人的评价,都必须把“小组合作表现”列入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中。例如,小组成员的差异性,小组分工的合理性,小组成员的合作方式,集体研究活动的形式、内容、频次、效度,小组成员的参与度,达成小组研究结果的方式等,都应当成为对集体的过程评价的重要观察视角;个人对分担任务的态度、执行及完成情况,小组集体活动中的表现,如何与同伴互助合作,个人对研究话题的贡献,个人达成研究结果的方式以及对集体研究结果的作用等,则应当成为对小组成员个人评价的视角。具体地说,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加强和削弱,应体现为下表所示几个方面的变化。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应加强与削弱方面对照表

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特点

1.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主体有别于传统的教学评价主体,评价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或学生小组;评价对象可以是学生评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自评、组内互评或小组互评。有些小组学习活动甚至可以请家长或其他相关的人员来评。

2.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内容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态度。它可以通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来判断,如是否认真参加每一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是否认真努力地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是否做好资料积累和分析处理工作,是否主动提出自己的问题、观点、建议并采纳他人的意见,组内成员合作是否协调,合作是否愉快等。

(2)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这主要通过学生的自我陈述以及小组讨论记录、活动开展过程的记录等来反映,也可通过行为表现和学习的结果反映出来。

(3)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技能。要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各个环节中掌握和运用有关方法、技能的水平进行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小组成员之间的学习活动相互调整、相互改进、互补共效的过程。每个组员的学习行为将会不断受到来自伙伴的建议、提醒和修正,同时每个组员也要关注他人,经常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就要求同学之间学会尊重,善于接纳、尊重他人的劳动和业已作出的努力,尊重他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坚持真理的过程中,认真虚心接纳他人的合理化建议,甚至敢于否定自己。在直言不讳而又从善如流、主动配合、和谐默契的心理氛围中,每个人的创造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4)小组合作学习中个体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考查学生在合作学习活动中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也要通过活动前后的比较和几次活动的比较来评价其发展状态。

(5)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形式多样,从大的方面讲,它可以是一篇研究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件模型、一块展板、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本研究笔记,也可以是一项活动设计的方案。从小的方面讲,它可以是在平时教育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结论、一个答案、一项作业等。教师需要灵活掌握评价标准。

3.评价手段、方法的多样性。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做法。

三、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价值取向问题

教育目标是教育价值取向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评价标准、评价指标体系编制的基本依据。小组合作学习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教育价值。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价值取向,在重视“双基”的基础上,进一步的选择是:

1.更重视过程。传统的学习评价,也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但是重视的是学习结果,通常的形式表现为考试尤其是升学考试的分数。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也关心学生学习的结果,即每次小组合作学习的报告、论文、作品、制作甚至答案等也进行评审,但是主要以过程评价为主,主要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能力的生成变化。

2.更重视应用。传统的学习评价,也注意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应用,但这种应用的范围,更多的是在理解中的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强调通过鉴别、评定学生的参与行为、效果,给予价值肯定,以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引导学生的学习探究行为在科学、正确的轨道上进行,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不断“碰撞、对接、融洽”,促使小组达成有效合作。

3.更重视体验。传统的学习评价,也注意学生学习中的体验,但不是评价中价值取向的重点。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要非常关注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对合作过程、方法等的体验。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既发展了观察、思维、操作和交流等基本能力,更获得了大量的感性认识。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更强调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体验。

4.更重视全员参与。传统的学习评价,也注意全体学生主动学习。然而,由于学生个别差异的客观存在,往往力不从心,评价中价值标准比较单一,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中,强调以全组表现为基础,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研究达标。使每位学生在小组中都能发挥独特的作用,做到扬长避短,人尽其才,使每个人的价值作用相互依存,相得益彰,使小组合作学习互动增值,互补共效。

上一篇:飞机安全知识的重要性范文下一篇:大学生财务实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