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议论

2024-10-10

小组合作议论(精选8篇)

小组合作议论 篇1

既然写作需要师生两者的互动与配合, 那就必须从教师与学生互动这两方面着手, 通过师生共同努力来实现, 高中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的提升。

一、教师应如何进行有效的写作能力提升的教学

1、加强写作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训练, 把写作与学习基本语言训练相结合

学生在用议论文写作时往往受到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双重制约。思维能力不佳者, 他们的文章前言不搭后语, 跑题现象严重;表达能力不佳者, 他们大多是因为语文储备不够。当前中学议论文教学中, 虽说学生的练习比以前多了许多, 教师的教学重点仍然放在简单的读写练上面, 对学生进行孤立、烦琐而机械的训练讲解, 忽视了学生用议论文思维的能力培养, 从而导致学生的思想与情感的表达与议论文学习相脱节。因此,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 把基础语言表达与用议论文思维的习惯结合起来。教师应立足教材, 让学生动笔之前就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 充分进行小组口头讨论, 为学生的书面表达作好铺垫, 写作就不会感到无从下手了。

2、加强写作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尤其是学生情感因素的开发

研究表明, 社会文化、大众传媒、学习心理、认知策略、人格因素、学习动机、学习情感等因素对语言学习者的写作有巨大的影响。传统的儿童心理学研究认为, 有效的施教法应当基于儿童的认知发展基准的测定。受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影响, 新的语言学习理论认为, 有效的语言学习方法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协作学习的原则, 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 强化小组讨论的功用, 提倡同伴合作精神, 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教师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挖掘教材中具有探究价值的内容, 发动学生收集相关资料, 在阅读的基础上展开交流和讨论, 积极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 将教学活动生动活跃起来。

3、加强训练学生的语言基本技能

学习议语文的基本技能有“听、说、读、写”, 这是四种最基本的技能, 读写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听与说在我们的写作教学中却长期被忽视, 那么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是否可以把这四种技能巧妙地有机结合起来, 从而让学生的写作能力上一个新台阶呢?

一是听与写相结合。我们上课前彩课前分钟的值日生报告形式。这种形式往往会让老师做成一个流程, 值日生报告完或其他学生听完以后, 什么印象都没有留下, 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因此我们试着让学生听完值日生的介绍的优秀作文以后, 以书面形式用完整的句子把事先写在小黑板上的问题的答案写下来。或者有时候我们选取一些适合学生阅读水平的文章, 事先设计一些问题, 让学生听完后作答, 然后让学生思考, 这篇文章与我们练习过的那次作文训练同属于一个母题, 如何加以改造成为自己写作的助力?听与写相结合的好处是:能在听与写的练习中培养锻炼学生听的能力, 又可以培养学生谴词造句的能力。

二是说与写相结合。Britton (1970) 指出:“学生口语句型结构和表达方式往往是他们学习习作的基础。”Tough (1997) 不仅强调了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之间的重要联系, 而且指出:“教师必须在教授写作的同时, 帮助学生提高和丰富其口头表达的技能。因为口语中往往包含了大量还似于书面语的结构措辞。”可见写作与口头表达能力是紧密相关的。可以这样说, 一个学生, 如果他的口头表达能力很差, 他的作文水平肯定好不到哪儿去。因此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是写作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我们的教师在上课时, 都时刻注意着要让每个学生都尽可能有多的机会开口说, 例如, 提问题时, 回答问题, 可以采用辩论的形式。当然, 如果出现冷场, 我们也设置一些的问题, 让他们先小组讨论, 集中意见, 然后派代表作陈述。当然, 教师不能只当旁观者, 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 教师就应适当点拨, 慢慢引导, 挖掘其内涵。

二、在修改中不断提升写作的技能

议论文写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学生在完成初稿后, 提交之前不妨借用以下各种技巧, 完善自己的作品。

1、做好订正工作

每次教师仔细批阅过的作文发回来后, 认真阅读老师指出的不足, 在旁边写上更好的片段。有空亲时不时拿出来看看。以便在以后的作文中不要出现相同或相似的错误。

完成作品后, 缓慢大声地朗读自己的作品, 甚至在订正完文章后, 可以先把它放在一边, 等过了几天或更长的时间后, 再回过头来通读全文。这样会使你对刚才的作文有一个全新的感受, 你会发现在写作时可能疏忽的错误, 如用词、举例, 乃至逻辑结构上等各方面的失误。妙招四、积极参与自评与互评活动。

2、利用小组合作, 做好订正工作

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有限, 难免在给评语的时候千篇一律, 千人一面, 缺乏针对性。我一般都仔细地给他们作文中的错误或圈或点或改正, 费很大力量批改, 然后发下去给他们订正, 自觉的学生还好, 会自觉修改, 可是对于部分缺乏自觉性的学生来说, 我的认真却被他们完全忽视了。

后来我发现有一个更好的做法。就是把每个人的文章中的错误集中到一起, 板书在黑板上, 上课时集中批改文中的错误, 然后对号入座, 订正自己的不足。因此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自评与互评活动, 可以不断地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小结

总之, 高中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其绝招多多, 然而, 要真正提升其写作能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它是一项系统的建筑工程, 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积累训练过程。学生本人应加强写作意识, 教师要转变指导思想, 把小组合作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并且要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的进行。靠的是坚持不懈和日积月累, 方能达到不期而然的境界!

摘要:写作需要师生两者的互动与配合, 必须从教师与学生互动这两方面着手, 通过师生共同努力来实现高中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合作形式,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

小组合作议论 篇2

华阳学校 王永平

根据课题工作计划,我们如期完成课题中期的各项工作,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并且结合本课题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跟踪被调查学生的一部分,通过观察课内学生的表现,课后和学生谈心,利用双休日和部分学生的家长沟通,听取同班同学的介绍,课题组成员如实撰写《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能力》案例分析8份。从案例分析材料中看出老师们认真对待此项工作,重点抓住被研究的学生群体的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个案进行比较分析形成他们学困的原因所在。为我们下一步课题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了基础。

同时我们在2015年2月份至2015年3月份着手在华阳学校四至八年级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学生152名,从调查问卷中的各个围度进行仔细分析形成学困的主要原因,并且根据各调查组的调查情况分段写出《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能力》调查报告6份。《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能力》案例分析9篇。

1、在这一阶段的研究过程中靠近了这些目标:

(1)科学地分析合作学习在当今课堂教学中适用性,班级学生数足的情况下如何编排小组,避免形式主义小组合作。

(2)不断更新教师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参与的程度,改变一些教师顽固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愿接受新的教学方式的思想保守观念,积极地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尝试新思想、新观念。

(3)深入研究合作学习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形成、学习自尊心的养成的作用,把学生学习与社会、家庭和生活环境结合起来,不把学生学习知识当作学习过程中唯一标准。

(4)深入研究合作学习在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情感态度的转变与价值观的提高的作用,把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敢于表达不同观点结合起来进行教育,不把满足学生写好作业、听教师的话当作评价一个好学生标准。

2、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了这些内容;(1)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的编排

科学、恰当的排编小组组员,以便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让小组中每一个成员都能自己尽自己最大努力发挥其极大的作用。

(2)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时机对合作学习的影响和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发挥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特征

即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小学数学教材中不是所有内容都可以进行合作学习,必须筛选适合进行合作学习的内容,这样可以避免形式主义。

(4)探索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探讨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人际交往以及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献身品质方面的作用。

(5)研究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高 即怎样教育学生尊重别人意见,倾听与思考别人观点,敢于表达不同观点等方面做法,以养成良好学习品质。(6)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

即教师适用小组合作学习技能形成,改变教师多少年来作有领导者、指挥者和统治者的身份为参与者、合作者和学习者。

3、在研究过程中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教师在小组合作中观察、记录、获得第一手资料,以便研究。

(2)实验法。“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内容。包括:时机、内容、有效性合作。

(3)个案法。抓住好、中、差几个学生,跟踪调查,观察、研究与测试。

(4)总结法。1)教案设计;2)活动记实;3)听课、评课记录。

4、研究过程与效果

在全面进行课题研究中,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文章,定期组织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交流有关实施研究情况和问题,并组织一些课堂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观摩活动,并进行及时总结,在总结中,推广成功做法,修改存在的问题,重新完善方案,课题成员每人都要做好总结,并撰写专题教学论文。

整个活动中参加课题研究人员都能积极参与研讨,自觉学习相关理论,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撰写组织合作学习体会和存在的问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根据研究的重点,主要抓课堂教学中选择恰当合作时机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小组编排、小组合作时教师角色的扮演等几个方面研究看对学生学习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高有什么影响,我们注意到教师传统教学模式对我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影响,注意到了小组合作中小组的编排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注意到了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成为学生无结论的口头交流,对出现的各种情况我们进行了反复思考,方法不断改进,工作不断尝试。通过研究,我们在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中重点在:“小组编排、方法训练、意识培养、合作时机、教师角色”方面进行尝试。

小组编排,通过研究我们在小组编排上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成绩等方面的差异合理搭配划分小组,同时也要注意到组间之间学生学习成绩大体差不多,即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编排原则,这种方式能保证组内各成员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同时又有利于开展小组之间合理、公平竞争。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小组间出现差异,我们再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再作适当调整,每学期进行一次调整。

方法训练,对于学生在合作学习方法上除了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利用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有意的开展一些相关的活动,如测量、郊游、野炊等主要指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如何倾听别人意见、如何敢于表达不同观点、如何与他人配合等。

意识培养,通过课堂教学各环节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渗透合作学习教育,让学生具有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愿意与他人合作,尊重别人发表的意见。

合作时机,即选择恰当时机和适宜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数学教材中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进行合作学习,只有恰到好处在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的情况下,选择一定知识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这样学生合作学习质量高、效果好,又能照顾到一些参与性差、接受知识不太灵活的学生。

教师角色,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候,教师:

(一)、要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经;

(二)、要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能力;

(三)、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

(四)、要参与其中,发挥好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

(五)、要即时的了解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为引导交流总结打好基础;

(六)、要善于小结,要注意:1)积极引导小组间的意见交流;2)指导好小组内的发言补充;3)把握好讨论过程的度,调控好时间分配;4)及时评价学生学习及合作情况;5)引导好总结。

5、研究中期的成效

(1)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学会合作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因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合作将是未来社会的主流,而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方式。

(2)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合作小组的异质性决定了学生在共同活动中必须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对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求。可以使学生在交往中产生心理相容,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对集体的形成和巩固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在上交作业时,规定每个小组只交一份共同完成的作业。在共同完成这一份作业时,学生需要互相讨论、争辩、向专家请教,取长补短,集中小组成员的智慧。由于讨论与作业同步进行,差生可随时提出问题,小组成员可以及时地解决,带动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作业,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通过集体完成作业,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加强了相互之间“荣辱与共”的关系。

(3)培了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偏重知识的学习,这与当前知识经济时代注重人的创新能力格格不入,因而素质教育就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相互教学中,能够发展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自我监控等方面的能力。运用讨论法,可帮助学生进行诸如类推、深层了解和解释正反面的争论、预测情境等较具深层思考意义的活动,同时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综合能力。

(4)培养了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传统教学中,教科书和教师的教案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这种状况使学生知识面狭窄,易对教材产生依赖心理,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知识爆炸”局面。因而,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广泛查阅书籍,进行电脑及专家咨询,去博物馆、实验室等,拓宽了知识来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的能力。(5)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高科技时代是人才的竞争,没有竞争,时代不会向前发展。虽然合作学习,强调学生间的合作,但并不排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只是合作学习中体现的竞争取代了学生为了获得承认和评级而进行的竞争。因为只有学生具备较深层次的集体主义观念,竞争成功的可能性才更大。经常的、合理的评价,可使学生的竞争意识不断得到增强。在合作学习中,具体的评价可在三个层面上进行:小组评价、组内成员评价、组间同等水平的学生评价。这三个层面的定期评价,能激发各组奋勇争先的积极性,形成组间明争暗赛的竞争局面,增强学生个人进取向上的竞争意识,也使每个学生都有竞争对象,有追赶的目标,使学生始终处于竞争状态中,不断强化其竞争意识。合作和竞争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合作学习主张“组内合作,组际竞争”,合作是以优良人品作前提的,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相互谦让、相互欣赏是其主要的精神品质。合作学习中的竞争是外向的,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学生个体之间的学习竞争,这种竞争大多是分层次进行的。由于个体素质的差异,优生之间、优差生之间都可以出现竞争的现象,形成一种竞争进步的态势,并在竞争中锻炼其品格,磨炼其意志,培养其人品,“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学会生存》;二是组与组之间的学习竞争,这种竞争能强化小组结构,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更认真、更投入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在组织学习时,要注意防止学生中出现互相拆台的不良现象,注意从正面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公平的竞争,在竞争中建立良好的合作学习关系,使合作学习形成一种“合作——竞争——合作 ”的良性循环,更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使竞争成为促进学习的手段。

(6)培养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小组、小组与小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多得多。在合作学习中,师生间的关系不再是教师一味传授,学生只管倾听的传统模式,而是师生间平等交流与互动的新模式。教师更多的是一个顾问和指导者,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及学生之间的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提供了一种师生互动的新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师生间能够平等对话与交流,真正体现教学的民主。

(7)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小组合作学习是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指导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做到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的分层效果,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6、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改进的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体现,是对当今课堂教学改革而言,其意义是很大的。通过学习和研究发现,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还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但却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问题,如只有形式上小组活动,没有实质的合作;只听或看一位好学生的操作或发言,没有学生间的互动;学生间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等。

(1)没有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对教材重点内容编排意图的理解和设计是影响合作学习非常重要的因素。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及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并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一但让每个小组的代表发言汇报时间不够时,就匆忙结束合作学习,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实际上这是教师没有完全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和重点,没有很好地设计怎样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没有向学生说清楚合作的要求和目的是什么。(2)评价和奖赏重整体、轻个体。我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团体的成绩作有评价标准,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把评价和奖赏过多地放在小组整体上,从而忽略个体的发展。我们都知道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它是为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服务的,教师应想一想怎样才能处理好小组合作与个体发展之间的关系。

(3)教师监控不够。“自然”合作时,在一些课堂上,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后,立刻简单地让同桌或前后桌的学生组成小组,展开讨论。教师既不指导学生如何相互交流,也不监控学生在小组内的交往活动。小组活动表面上热热闹闹,气氛高涨,一改以往静听——接受的学习方式,但是小组内学习效率低下。

(4)合作价值不大的学习任务。小组学习任务通常根据教材、教参来设计。若既不考虑学生的实际兴趣和需要,也不考虑合作学习的特点,结果往往是:学生对任务缺乏兴趣和准备,合作学习积极性不强,一些原本只通过简单讲授就可以让学生获得的一般性知识技能,偏偏要花时间、费力气,在小组内反复讨论交流。

小组合作议论 篇3

一、合理设置学习小组

笔者采用 了以六人 为一个学 习小组组织合作学习,全班形成有十三个学习小组组成的团队。六人小组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较多的同学,也有了向同学展示 自己 , 发表自己 观点的机会。 在六人一组的小集体中,同学们积极思考 ,操练所学的 知识技能 ,充分展示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然后,在小组间讨论,进行活动时 ,每个成员 轮流在班级中展示自己。这样一来,小组合作学习大大弥补了大班上课的缺点,同时使完成《标准》提 出的让每 一个学生 走进课堂有了实现的可能。

首先,组建学习小组。组建学习小组时, 可以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在实际的教学中,根据所教班学生的 学习水平、个 体差异、班 级座位格局等因素,组建5人或7人学习小组。在组建学习小组时,笔者尽量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有时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 也可以组建同质小组)的分组原则,帮助学生进行分组。“组内异质”就是对于每个小组成员来说,他们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各项能力的发展也有着高低之分,他们都有自身独特的方面 , 学生与学 生之间是 各不相同的;“组间同质”则是指就每个合作小组来说 ,它们之间在 人员数目 、小组综合实力等方面是相等的,各组间无明显差异 ,小组之间不存 在优劣之 分 ,力求均衡,便于公平竞争。每组成员均分配角色、分享 领导 ,按照“组内异 质 ,组间同质”的分 组原则构成 的合作小 组 ,能充分调动每个小组成员的参与意识,避免小组在完成任务质量上的明显差异,还有利于教师对小组展开评价,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

比如 ,根据学生 的知识基 础、兴趣爱好、学 习能力、心理 素质等进 行综合评定,然后笔者把全班学生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组员的学习能力及水 平力求使 其具有一 定的层次性,这样就能使小组成员间实现学习的互动。每组均设有组长、副组长、记录员、发言员 ,也就是陶 行知先生 所创导的“小先生制”。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组内进行 轮换(开始时担 任同一角 色 ,时间稍长,以后逐渐缩短轮换时间)。建组做到相对平衡 、自愿与调 整结合、保 持动态(可以是组内角色转换、位置轮换、组间位置轮换、个别学生调整等)。

学习合作小组组建后,要求每个小组中的成员 相互友爱、坦 诚相见、民 主平等。作为教师,我会适时组织一些游戏,在各个学习小组间进行,如“绿色教室布置评比”“植 物园环保游 ”“小组经典诵 读对抗赛”等 ,使学生在 游戏中时时 体会到小 组合作成 功的喜悦 和互相关爱的真挚情感,既学会了合作又增强了自信心。

其次 , 应精心巧 妙地编排 学生座位。根据我班学生的人数情况、教室设计、学生学科特点等排列座位。 学生座位的这种编排,使我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信息交流,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单向或双向交往, 而是呈现了师生、生生、学生与老师间的双向、多向、立体多层多向的交往。在这种交往中,教师成为群体中普通的一员, 师生间平等、广泛的进行信息交流,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有效学习方式。

同时,力求使每个学习小组的水平(智力基础、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等 )保持相对均衡,亦即每个小组都有一定数量的学优生与待优生,男女生数量相对平衡。这样建组的好处是每个小组都能讨论起来,小组里学生间能相互帮助和深入交往, 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更有利于小 组之间在 同等条件 下展开公平竞争和相互帮助。 学生都是在基本自愿的基础上 作适当调 整参加各 自小组的。这样做的好处是能更充分地调动每个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当然,学习小组组建后,并非一成不变。通常笔者会在一学期内变动两至三次,及时从人员结构上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展开。

二、培养学生在小组里进行学习的合作技巧

学习合作 技巧是顺 利进行合 作的前提保障。一般的合作技巧有:表达感谢—对感谢的应答; 注意听他人讲话;赞扬—对赞扬的应答;耐心等候—尽量不让他人 等候 ; 求助—提供帮 助 ; 道歉—接受歉意;鼓励他人参与—对鼓励参与的应答; 提问—对提问的应答;拒绝—对拒绝的应答;有礼貌地打断别人的讲话—有 礼貌地接 受被打断 ; 提建议—对建议的应答;询问原因—提供原因 ;寻求反馈—提 供反馈 ;批评—对批评的应答;有礼貌地表示不赞同—对不赞同的应答;让小组返 回活动 ;观察和评价小组活动;说服他人;解释、妥协等。

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小组成员之间的学 习活动相 互调整、 相互改进、互补共效的过程。每个组员的学习行为将会不断受到来自伙伴的建议、提醒和 修正 , 同时每个 组员也要 关注他人,经常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就要求同学之间学会尊重、善于接纳、尊重他人的劳动和业已作出的努力,尊重他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坚持真理的过程中,认真虚心接纳他人的合理化建议,甚至敢于否定自己。在直言无忌而又从 善如流、主动 配合、和谐 默契的心理氛围中,每个人的创造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开展多维评价方式,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评价是 一盏灯 , 能点亮学 生学习前进的方向。”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教师要采取正面激励性的评价,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小组活动。笔者在实验 中对学生 采取正面 激励性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小组活动。

在教学活动中,笔者既评价学生个体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又评价学习小组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通过实验,我深切地感受到 ,教师适时、多 维的期待与 评价对参加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来说,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因此,合理运用多维评价,是提高小组 合作学习 模式有效 运用不可缺少的一环。

笔者在教学时,采用了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从评价方式看 ,有个人评价 与小组评 价、自我评价与 同伴评价 、学生评 价与教师 评价 ,这几组评价以 前者为主 ,但又可多重 结合;从评价内 容看 ,有过程评 价与结果评 价,其中以过 程评价为 主 ,主要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能力的生成变化;从评价的功能看,主要有鉴赏 功能(通过评价 鉴别、评定学生的参与行为、效果,给予价值肯定,以促进相互学习)、导向功能(通过评价引导学生的学习探究行为在科学、正确的轨道上进行,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不断"碰撞、对接、融合")、激励功能(通过评价使被评价者得到鼓励与精神支持,使其充分发挥 更大创造 潜能和合 作积极性)。

能否用好评价机制,是小组合作成效高低的关键,同时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 集体荣誉 感 ,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尤为有效。正确的评价与被评价也是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

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⒈处理好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分配

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只有把合作学习与集体教学有效结合在一起,才更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人数较多的班级,处理好二者之间的时间分配关系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须根据所教的内容,对小组学习和集体教学所需要的 时间进行 科学有效 地合理分配。

2.教师应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

刚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时,在课堂上常会出现 学生因不 清楚要干 什么而乱作一团的局面, 这会令教师措手不及。因此 ,每次展开小 组合作学 习时 ,教师首先要提出明确的任务和要求,让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合作。教师所提的要求要有梯度,在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形式时,不要提太高的要求, 要随着学生合作技能的熟练,逐渐增加要求。

3.引进竞争机制和激励性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对于组内成员来说,是他们之间的合作,但对于组与组之间来说,还必须有竞争。只有建立“组内是合作,组间有竞争”的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合作学习的功效。对于表现好的小组,教师要及时 给予鼓励 和表扬 ,激发他们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根据各组记录情况,教师参考小组互评的结果每月评出 :最佳小组、学 习达人并 及时给予表彰。

4.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小组合作议论 篇4

教育要有鲜活的生命力,就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一种竞争与合作,这种竞争与合作必须在课堂实施,这是一种特定的教育规律的命令。在竞争中,使学生懂得合作的重要;在竞争中,促使学生学会合作。健康的课堂学习应该是: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由此,笔者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有意引入竞争机制,以竞争促合作,使班级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扎实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明显实效。

笔者在《中学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课题实践活动中, 结合教学实际就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操作策略作探讨。

一、科学建组,明确要求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基础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分组往往直接影响学生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大多数老师通常是按前后桌4至6人组成小组,很少关注小组成员之间的情况,然而“合作学习小组的内部构成如何,是学生合作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分组时应在综合考虑学生学习情况、性格爱好、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基础上,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组合成小组。

1.科学建组,合理分工。任何一个班级的学生基础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将成绩好、中、差学生搭配在一起,利用学生间的年龄差别不大、理解能力相近这一有利条件,使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获得从老师那里无法获得的学习方法以解决实际问题, 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鉴于以上思考,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成绩好、中、差把班级学生分成固定的6组,8人一组。分工时,根据组内学生的差异进行适当的角色分配,努力实现组内的差异互补,避免小组合作流于形式。给学困生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使他们感受小组学习的成功快乐,引发学习兴趣。

2.明确要求 ,激励竞争。为营造比学氛围 ,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笔者将竞争机制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制订《小组合作学习评比细则》,并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明确具体要求。同时结合思想教育,讲透评比活动的目的与意义,激励学生树立集体观念,树立合作精神,主动参与竞争。《小组合作学习评比细则》使小组合作学习评比有章可循,学生自觉按照要求操作,避免课堂出现喧哗、跑题的现象。竞争促进合作,有了评比的鞭策,学生合作意识更强,大家争先恐后,合作学习、互帮互助的热情高涨。

二、互助分享,鼓励竞争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关键

语文课程的学习是一个聚沙成塔、积累渐进的过程。有些语文知识教师不讲怕学生不能掌握,可是教师苦口婆心、口干舌燥地讲解,收效并不明显。仔细分析,语文学科的知识大多数属于程序性知识,需要学生在语言实践中逐渐领悟、操练而获得,而真正需要老师“讲”的那部分内容可以通过“生教生”的形式完成。因此,教师尊重学生的理解水平,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把学习、发现、互助、分享的权力放给学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切切实实的学习实践习得知识,形成能力。

试卷讲评课是语文教学中教师最伤脑筋的一种课型。在试卷讲评课上,学生只关注正确答案是什么,当老师讲评到自己做对的题目时更是漠不关心,老师讲得辛苦,收效却不佳。怎样才能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效率呢? 笔者尝试采用小组分享式自主学习的方法,收到明显的成效。

首先, 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八名组员围坐在组长周围,由组长依据质量分析表格,对组员试卷各大题完成质量分析。其次,组长组织讨论,各大题得分最高者逐一发言,解答组员疑问,组长对组员仍不能理解的问题做好记录。最后,有问题需要解答的小组,组长作为发言人向其他小组提问;老师记录小组无法解答的问题,在课堂上统一进行评讲。在这个环节中,老师适时引导,依据评比细则,对正确回答问题的小组进行表扬奖励,激励竞争,鼓励合作。

这样的试卷讲评课,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自主解决问题,学生互助互学,学优生成为学习榜样,学困生得到帮助;教师的讲评富有针对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强化评价,实现共赢是对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升华

有学习,就有对学习的评价。学习评价是对课堂学习行为及其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必不可少。适时适当的评价激励,使每个小组都能真切地体验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从而产生进一步合作的欲望;评价本身具有的竞争性,使评价的激励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推动学生更注重合作。

在考评时,我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注重两个方面的评价:一是对小组的评价,鼓励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二是对个体评价,指出学生在小组参与过程中的表现,明确学生哪些理解独特、深刻,哪个问题或想法有价值。同时, 改变过去由教师一人评价的传统模式,把评价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也在课堂上参与评价,完成自评与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范围内的评价,发挥师生共同评价机制带来的优势,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学生合作学习后, 教师不仅要及时引导学生归纳合作探究所得出的成果, 而且要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进行简要评价。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有一双慧眼、一对聪耳和一颗善于感受的心,及时捕捉和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信息,并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点拨。有了竞争机制的引入,评价产生的鼓励作用和激励效果充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优化。当然,教师的评价不一定用语言来展现,有时也可以运用体态语言:期待的眼神、赞许的微笑、鼓励的表情等。总之,教师对学生的参与要给予各种方式的鼓励,保护学生直接、平等地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曾经这样说过,称赞对鼓励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植物需要阳光一样。

小组合作议论 篇5

参考文献

[1]李炳亭.杜郎口“旋风”.

小组合作议论 篇6

一、小组合作教学在英语阅读课中的现状

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也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展开活动的重要途径。在英语教学实践中, 笔者有意识地将小组合作学习引入英语阅读课堂中, 但在实施过程中, 发现很多教师往往只重形式, 不重效果。

1. 分工随意, 不均衡

课堂上教师只简单地让同桌或前后桌组成小组, 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小组活动富于表面, 流于形式, 看似热热闹闹, 实为摆架子、走过场。同时由于小组活动前个体的准备不充分,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只能各自为政或以小组个别学生为主, 很难起到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

2. 教师没有在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没有在学生小组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没有在活动中给予学生引导、点拨。在活动过程中, 教师只是观望;小组讨论时, 教师没有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校对完答案后, 教师也没有做仔细分析, 学生理解不够透彻。这样的阅读课, 很难产生满意的效果。

3. 评价单一, 较肤浅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过于简单化, 表面化, 不够深刻, 没有针对性, 只是用了Very good, Clever等, 这种评价扣在哪里都适用。好在哪里?聪明在哪里?教师根本没有仔细去考虑, 只是为了赶下一个步骤匆匆应付一下学生。学生会觉得老师的评价很假很虚, 不容易在学生内心产生涟漪, 对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没有太大好处, 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英语阅读小组合作教学问题的应对策略

1. 分组合理化, 任务分配恰当

没有组织的学习会使课堂变得嘈杂而散漫, 小组编排合理是英语阅读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首要前提。教师应在了解摸清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基础上, 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应是一个班级学生的缩影, 组员最好按成绩的好、中、差合理搭配, 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对每个学生的阅读水平心中有数。不同层次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可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2. 充分发挥教师作用,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 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成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环境的编导者、探索解决问题的引导者、学生小组活动的指导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

首先, 教师要努力制定行之有效的合作学习规则。建立有效、科学的合作学习规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小组活动应是各成员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完成任务和分享讨论成果。各个小组可以民主推选学习基础好、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组长, 可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定为每组的副组长, 以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促使他们迅速地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其次, 问题的设计要合理。教师设计的合作学习的问题要结合教材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 在难度适中的基础上, 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难度应该不脱离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 不超越学生当前的认识能力。同时问题的设计也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贴近生活, 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热情。

最后, 教师要积极参与, 及时调控。在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中, 当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 教师往往会不自觉地松一口气, 似乎这是课堂中得以放松、休息的机会, 只要给学生做一个纪律维持者就可以了。教师没有正确把握好自己的角色, 没有做好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共同学习的合作者, 从而降低了合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 教师应积极参与到每一个小组的合作中去, 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管理, 帮助学生发现问题, 引导他们解决问题, 以确保各组活动的顺利进行。

3. 完善评价机制, 激发学生兴趣

科学的评价体系要多元化。以往单一的评价体系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因此, 在英语阅读合作教学过程中, 从评价方式看, 有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所以, 在完成阅读之后, 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 让他们进行小组评价及小组个人评价, 最后由教师和学生们共同评出本节课的最佳小组和最佳个人, 并进行奖励。教师对小组合作成果应及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

总之, 交流和互动一直是英语阅读课堂的目标, 从这个角度来说, 小组合作无疑是一个有效的教学策略, 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提供实际使用语言的机会。

摘要: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 教学的研究重点正从以教师为主转向以学生为主, 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能力培养。在这个转变过程中, 人们发现学生能力形成的关键来自于实践当中, 而几乎所有的实践活动都涉及与他人的合作。因此, 合作教学的研究便成了目前教育者的研究方向与重点。本文分析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现状和对策, 在仔细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教学过程中的对应策略。

关键词:小组合作,英语阅读,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丁侠.谈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 1.

[2]梁承锋, 张丹.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J].2004, 5.

小组合作议论 篇7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 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合作过程将直接影响探究效果, 而兴趣是影响学生参与度的内部因素, 对此, 在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前, 教师还得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教学内容, 以话题、活动、故事等多种方式创设情境, 借助情境来引入新的学习主题。在思想品德课堂实践中, 虽然导入环节占用的课堂时间不多, 但对课堂气氛的调节、学生兴趣的激发有着积极作用, 教学中不可因怕麻烦或急于组织学生探究而省去该环节。

创设情境的方法较多,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结合教学需要来科学选择。如在《和父母平等沟通》的教学中, 可以采用话题“两代人的矛盾” (引导学生说说和父母之间有什么矛盾, 遇到矛盾时是如何处理的) 进行导入, 或者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某个学生和父母吵架的视频, 然后根据视频追问学生导致吵架的原因是什么, 也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父母进行评价, 根据学生的发言询问学生为什么会对父母有意见, 由此引入“矛盾”的主题, 对形成代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二、紧扣目标, 逐层提问

当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到新主题学习后, 教师接下来就需要紧扣目标来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 问题必须紧扣目标展开, 否则学生虽然也在积极地参与讨论, 但问题脱离目标, 多而繁乱, 学生讨论后很难从中获得相应的知识点。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可根据教材的板块设计来逐一提出问题, 然后组织学生展开交流活动。

以《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责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为例, 在第一个环节中用地震视频来引入“在救灾过程中, 哪些人承担了责任?他们分别承担了什么责任?”的问题, 组织学生对领导、消防员、医生等所承担的责任进行讨论, 突出“每个人都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的目标。通过借助小组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明确“不同身份有不同责任”, 追问“是不是只扮演着一个角色呢?”引导学生从自己和父母、老师、同伴等的关系来展开讨论, 再过渡到责任的来源的环节讨论中。这样, 根据目标和板块设计逐层进行提问, 更利于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三、师生互动, 点拨指导

实施小组合作教学, 很容易出现“学生活跃, 教师无事可做”的现象, 即学生在对问题进行交流, 而教师却不知要做什么的现状。其实,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学生在进行讨论交流时教师并不是孤立于学生之外的, 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交流活动进行监控, 还要及时结合学生的讨论情况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 针对讨论中存在的难点以及教学重点对学生进行点拨。

首先, 要注重以互动方式引导学生在讨论基础上总结。如在《优良的意志品质》的教学中, 教师以案例加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后, 要及时引导学生对良好意志品质的特征进行归纳, 且要注重以板书或幻灯片方式呈现, 帮助学生识记。其次, 对于教学重难点、学生讨论中依然存在的问题, 教师可采用精讲方式进行讲解, 并结合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点拨。如《积极的生活态度》一课中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难点, 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自立歌后, 可以先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家务经历, 进而补充说明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和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必要性。

四、当堂练习, 巩固提高

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后, 课堂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在以往的思想品德课堂中, 练习多以书面形式进行, 活动较少, 而应用小组合作模式则需要发挥好小组作用, 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完成练习, 以此帮助学生巩固提高。需要指出的是, 一些教师认为课堂中应多留时间用于讲解, 而不应把课堂时间用于练习。其实不然, 当堂检测可及时帮助学生巩固, 让学生完成从知识到技能的过渡。

在课堂中设计练习, 方式要多样化。如对基本概念的巩固, 可小组间相互提问, 也可在组内成员之间相互出题考对方。为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也可组织学生进行竞赛, 但这需要教师在课前设计好相应的竞赛问题, 在课堂中以多媒体方式呈现。除了基础知识的巩固, 还应以案例分析方式组织学生合作完成。如《学会承诺》一课围绕“承诺时要量力而行”、“学会承诺要尽力而为”和“不能践诺时, 理解是关键”出示案例, 组织学生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议论 篇8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新授中的运用———探求新知,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地掌握新知识, 有的知识教师可以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 有的知识光靠教师苦口婆心地讲, 学生反复机械地训练, 即使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 学生也不一定能掌握得好。教师可以在新授内容中有所选择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所学的知识, 有时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如我在教一年级《20以内的减法》时, 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列出算式“12-5”, 再让他们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独立思考答案, 然后在学习小组中交流自己是怎么算的。由于学生先是独立思考, 所想的方法也就不一样, 在学习小组中大家一起讨论、比较、判断, 得出了好几种办法。在小组讨论时, 学生要把自己想到的办法说给组员听, 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并且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自己解决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认识到了退位减法算得快, 进位加法也要算得快。不用我多说, 下课后, 有的学生已经找出了进位加法卡片进行练习。我在新授元、角、分这一内容时选择了为希望小学“献爱心”这一题材, 让学生分小组捐款, 并要求每个人都做好统计, 小组工作完成后, 学生不仅熟悉了元、角、分, 而且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新授课中合理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 能让学生拥有主动权, 改变了单纯的教师教算法, 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凡是通过学习小组能解决的问题, 就放手让他们自己解决, 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练习中的运用———互帮互学, 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

上一篇:IC卡智能电表下一篇:文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