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固定合作论文

2024-06-23

小组固定合作论文(精选6篇)

小组固定合作论文 篇1

如果说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 那么自主合作探究就是学习的核动力。激发学习兴趣 才能让学 生在学习 中找到乐趣,拥有学习的 成就感 ,但只有具 备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才能持久有效地学习并一生受益,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的核动力。本人自实行小组合作教学以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探究,取得了一些点滴的进步,在此谈谈体会和大家共飨。

一、合理设置学习小组

笔者采用 了以六人 为一个学 习小组组织合作学习,全班形成有十三个学习小组组成的团队。六人小组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较多的同学,也有了向同学展示 自己 , 发表自己 观点的机会。 在六人一组的小集体中,同学们积极思考 ,操练所学的 知识技能 ,充分展示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然后,在小组间讨论,进行活动时 ,每个成员 轮流在班级中展示自己。这样一来,小组合作学习大大弥补了大班上课的缺点,同时使完成《标准》提 出的让每 一个学生 走进课堂有了实现的可能。

首先,组建学习小组。组建学习小组时, 可以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在实际的教学中,根据所教班学生的 学习水平、个 体差异、班 级座位格局等因素,组建5人或7人学习小组。在组建学习小组时,笔者尽量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有时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 也可以组建同质小组)的分组原则,帮助学生进行分组。“组内异质”就是对于每个小组成员来说,他们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各项能力的发展也有着高低之分,他们都有自身独特的方面 , 学生与学 生之间是 各不相同的;“组间同质”则是指就每个合作小组来说 ,它们之间在 人员数目 、小组综合实力等方面是相等的,各组间无明显差异 ,小组之间不存 在优劣之 分 ,力求均衡,便于公平竞争。每组成员均分配角色、分享 领导 ,按照“组内异 质 ,组间同质”的分 组原则构成 的合作小 组 ,能充分调动每个小组成员的参与意识,避免小组在完成任务质量上的明显差异,还有利于教师对小组展开评价,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

比如 ,根据学生 的知识基 础、兴趣爱好、学 习能力、心理 素质等进 行综合评定,然后笔者把全班学生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组员的学习能力及水 平力求使 其具有一 定的层次性,这样就能使小组成员间实现学习的互动。每组均设有组长、副组长、记录员、发言员 ,也就是陶 行知先生 所创导的“小先生制”。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组内进行 轮换(开始时担 任同一角 色 ,时间稍长,以后逐渐缩短轮换时间)。建组做到相对平衡 、自愿与调 整结合、保 持动态(可以是组内角色转换、位置轮换、组间位置轮换、个别学生调整等)。

学习合作小组组建后,要求每个小组中的成员 相互友爱、坦 诚相见、民 主平等。作为教师,我会适时组织一些游戏,在各个学习小组间进行,如“绿色教室布置评比”“植 物园环保游 ”“小组经典诵 读对抗赛”等 ,使学生在 游戏中时时 体会到小 组合作成 功的喜悦 和互相关爱的真挚情感,既学会了合作又增强了自信心。

其次 , 应精心巧 妙地编排 学生座位。根据我班学生的人数情况、教室设计、学生学科特点等排列座位。 学生座位的这种编排,使我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信息交流,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单向或双向交往, 而是呈现了师生、生生、学生与老师间的双向、多向、立体多层多向的交往。在这种交往中,教师成为群体中普通的一员, 师生间平等、广泛的进行信息交流,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有效学习方式。

同时,力求使每个学习小组的水平(智力基础、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等 )保持相对均衡,亦即每个小组都有一定数量的学优生与待优生,男女生数量相对平衡。这样建组的好处是每个小组都能讨论起来,小组里学生间能相互帮助和深入交往, 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更有利于小 组之间在 同等条件 下展开公平竞争和相互帮助。 学生都是在基本自愿的基础上 作适当调 整参加各 自小组的。这样做的好处是能更充分地调动每个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当然,学习小组组建后,并非一成不变。通常笔者会在一学期内变动两至三次,及时从人员结构上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展开。

二、培养学生在小组里进行学习的合作技巧

学习合作 技巧是顺 利进行合 作的前提保障。一般的合作技巧有:表达感谢—对感谢的应答; 注意听他人讲话;赞扬—对赞扬的应答;耐心等候—尽量不让他人 等候 ; 求助—提供帮 助 ; 道歉—接受歉意;鼓励他人参与—对鼓励参与的应答; 提问—对提问的应答;拒绝—对拒绝的应答;有礼貌地打断别人的讲话—有 礼貌地接 受被打断 ; 提建议—对建议的应答;询问原因—提供原因 ;寻求反馈—提 供反馈 ;批评—对批评的应答;有礼貌地表示不赞同—对不赞同的应答;让小组返 回活动 ;观察和评价小组活动;说服他人;解释、妥协等。

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小组成员之间的学 习活动相 互调整、 相互改进、互补共效的过程。每个组员的学习行为将会不断受到来自伙伴的建议、提醒和 修正 , 同时每个 组员也要 关注他人,经常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就要求同学之间学会尊重、善于接纳、尊重他人的劳动和业已作出的努力,尊重他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坚持真理的过程中,认真虚心接纳他人的合理化建议,甚至敢于否定自己。在直言无忌而又从 善如流、主动 配合、和谐 默契的心理氛围中,每个人的创造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开展多维评价方式,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评价是 一盏灯 , 能点亮学 生学习前进的方向。”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教师要采取正面激励性的评价,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小组活动。笔者在实验 中对学生 采取正面 激励性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小组活动。

在教学活动中,笔者既评价学生个体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又评价学习小组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通过实验,我深切地感受到 ,教师适时、多 维的期待与 评价对参加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来说,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因此,合理运用多维评价,是提高小组 合作学习 模式有效 运用不可缺少的一环。

笔者在教学时,采用了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从评价方式看 ,有个人评价 与小组评 价、自我评价与 同伴评价 、学生评 价与教师 评价 ,这几组评价以 前者为主 ,但又可多重 结合;从评价内 容看 ,有过程评 价与结果评 价,其中以过 程评价为 主 ,主要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能力的生成变化;从评价的功能看,主要有鉴赏 功能(通过评价 鉴别、评定学生的参与行为、效果,给予价值肯定,以促进相互学习)、导向功能(通过评价引导学生的学习探究行为在科学、正确的轨道上进行,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不断"碰撞、对接、融合")、激励功能(通过评价使被评价者得到鼓励与精神支持,使其充分发挥 更大创造 潜能和合 作积极性)。

能否用好评价机制,是小组合作成效高低的关键,同时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 集体荣誉 感 ,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尤为有效。正确的评价与被评价也是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

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⒈处理好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分配

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只有把合作学习与集体教学有效结合在一起,才更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人数较多的班级,处理好二者之间的时间分配关系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须根据所教的内容,对小组学习和集体教学所需要的 时间进行 科学有效 地合理分配。

2.教师应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

刚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时,在课堂上常会出现 学生因不 清楚要干 什么而乱作一团的局面, 这会令教师措手不及。因此 ,每次展开小 组合作学 习时 ,教师首先要提出明确的任务和要求,让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合作。教师所提的要求要有梯度,在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形式时,不要提太高的要求, 要随着学生合作技能的熟练,逐渐增加要求。

3.引进竞争机制和激励性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对于组内成员来说,是他们之间的合作,但对于组与组之间来说,还必须有竞争。只有建立“组内是合作,组间有竞争”的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合作学习的功效。对于表现好的小组,教师要及时 给予鼓励 和表扬 ,激发他们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根据各组记录情况,教师参考小组互评的结果每月评出 :最佳小组、学 习达人并 及时给予表彰。

4.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合作学习被引进课堂教学,也是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适应学习的需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了合作技巧, 除了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之外,还可以增强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多种机会,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技能。

小组固定合作论文 篇2

一、合理分组

在教学班内将学生分成6—8个学习小组,将学生按照学力水平和学习成绩分为A(学困)、B(中等)、C(学优)三个层次后,进行平行的“异质分组”,各小组的成员构成要均衡。一般为C层学生1—2名,A和B层学生共3—5名。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是我校学习小组构建的基本原则。也就是小组成员在学习基础、学习风格、年龄、性别、个性等方面应该具有差异性;而各个小组之间应该大体均衡。

二、分工明确

小组的分工有多种,最常见的是设小组长、记录员、监督员、第一发言人、第二发言人等。小组长由小组民主选举和班主任授权,需要一定的权威,并有较强责任心,在小组内有较好人缘,学习成绩中等以上,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小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监督员负责维持纪律等。第一发言人汇报完后,第二、第三发言人可进行补充。记录员、监督员、第一发言人、第二发言人由小组其他成员轮流担任,一般一个月轮换一次。

学校有些班级在小组成员分工方面做了很多有益尝试,如有的小组以学科划分,设置学科组长,负责收发作业、督促小组成员完成任务、帮助教师检查任务等;有的小组按照功能划分,专门设置纪律委员、清洁委员、宣传委员、体育委员、文娱委员等,各司其职。

小组组建后要能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使小组成员之间形成默契和较强的认同感,最大程度激发他们的积极性、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当然也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三、制订小组规范

小组合作需要学生们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怎样才能使课堂活而不乱,动而不散,这就需要制订有效的小组规范。

1.参考了杭州市某实验学校的小组讨论规则,具体如下:

①每位小组成员在发言时,应该控制好时间,做到言简意赅,不啰嗦;

②当小组某一成员发言时,其他组员应该认真聆听,不插嘴,等到他人发言完毕,才能进行补充、评价;

③每位小组成员在发言时,应该控制好自己的音量,做到既能让小组内其他成员听到,又不影响到其他小组的讨论;

④未经允许,不得发言;

⑤不讨论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2.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

学生最容易受影响和模仿的对象就是教师。教师应为学生树立榜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小组规范的形成,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教师在听取学生意见时非常有耐心,不打断发言,那么学生就会无形中形成认真听取他人意见,尊重他人的习惯,而在小组中那些不尊重他人的态度就会受到来自组内其他成员的批评。

四、增强小组的凝聚力

1.制订合理的小组目标

合作学习的小组目标既要使学生在认知上有所发展,即合作学习的学术性目标;也要保证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成长,即合作学习的合作性目标。因此,在制订小组目标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小组的目标分为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两个部分,例如,教师可以将集体目标定为小组内合作氛围的形成、小组在班上的排名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具体的考虑,考察学生个体对知识的把握、能力的发展、人际关系情况等。集体目标与个人目标相辅相成,小组的凝聚力自然得到了提高。

2.学习小组绝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还应体现在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团队意识深入人心。

①组建小组后,进行小组文化建设,每个小组根据本组情况,依据学生意愿,确定小组名称,还可以设计小组口号、LOGO等。

②在班级事务管理中采取小组形式,如值日、做卫生、办班级板报等,都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轮换,让学生在日常班级事务中增进了解。

③在校级事务中,尽可能采取小组形式,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如以小组为单位参与一日志愿者、校运动会、元旦汇演、诗歌朗诵、户外远足等各项活动。

④有意识地安排组织一些拓展活动。例如学校2013级高二(6)班的班主任每月会安排一至两节活动课,带领学生到操场进行拓展活动,“水果蹲”、“松鼠大树”等轻松活泼的小游戏不仅使学生在紧张繁忙的学业之余得到了放松,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小组成员间相互关爱的真挚感情。

五、关注全体,评价多样

合作学习的评价内容不仅仅包括任务的完成情况,更应包括学生的参与态度、合作意识等。应采取个体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的办法,保证学生个人和合作小组共同发展。

学校制订了学习小组成员课堂学习评价表和学习小组课堂学习评价表,据此可将我校小组评价体系用下图进行示意:

小组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追求目标,我们要坚持根据新课程理念和小组合作宗旨指导课程改革,在实践中继续探索适合校情的学习小组的建设,以期发挥其最大功效。

(作者单位: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

小组固定合作论文 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探讨

一、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都是老师教授学生记录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节课下来老师口干舌燥学生筋疲力尽, 教学效果微乎其微, 所以就引进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 那么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呢, 就是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的时候, 不要去借助老师的讲解, 而是把问题与自己小组内的同学拿出来进行探讨交流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为数学课上开发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是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最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手段。

二、怎样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一) 教师充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并不是不需要教师的参与的, 教师作为合作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调控者, 要充分地做好自己的职责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地开展进行。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 老师应该是其中的一位成员, 在小组遇到疑问的时候及时提供帮助。同时, 教师也是小组合作中的引导者, 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例如:在进行解方程的时候, 老师可以多列出几个方程:8x=5x-3, 7- (2x-1) =x- (x-3) ……先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这几个方程有什么样的不同, 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及时出来解决疑惑, 最后引导学生去一步步解决这个方程,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保证小组合作完成的质量。

(二) 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的意识

如何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呢, 首先老师要创造情境, 激发学生合作的兴趣, 学生只有对合作学习感兴趣了, 合作学习才能更好地开展进行, 那么, 老师该如何创造小组合作的氛围呢, 就比如说在学习平均数的概念的时候, 老师可以这样举例, 咱们班学生的平均身高和体重是多少呢, 大家算一算, 这样, 学生就会自己成立小组, 把自己所拥有的数据结合到一起进行计算, 合作小组自然也就形成了。另外, 在小组合作中, 经常会有同学表现出不配合的样子, 因为有的人会怕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去告诉了其他人别人就会超过他, 这个时候老师就要充分去给学生讲解小组合作的好处, 大家都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分享出来, 其实是一个共同进步的过程, 在学习的过程中, 同学与同学之间都不是敌对的关系, 都是同一个战场上的战友, 只有大家都强大了, 那么, 学习才是有效果的, 老师要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 以防学生会排斥学习小组。

(三) 合理地利用小组合作进行教学

怎么样才能做到合理地利用小组合作进行教学呢,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无论多么简单的问题都进行小组合作的话, 那么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很有可能失去兴趣, 因为太过简单没有讨论的必要, 如果特别难懂, 大家都不会的问题去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话, 那么小组讨论一节课也没有能有一个结果, 学生会对小组合作失去信任, 所以, 老师要合理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太过简单的问题让个别不会的学生私下问问题就可以了, 太过复杂的问题老师一定要先对学生进行点拨, 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思路之后再让学生自己进行小组讨论, 这样, 教学的效果才会更高。例如: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一般平面几何的难度比较大, 尤其是在学生对个别平面几何习题进行解题的时候, 往往是毫无头绪的, 需要往哪儿加一条线才能把这个题解出来或者是这个图形要怎么划分才能得到答案呢, 学生往往是没有头绪的, 老师可以给学生一点提示, 而不是直接帮助学生把这条辅助线给画上, 而是告诉学生可能要借助一条辅助线, 让小组内部进行讨论, 看看这条线作在哪里才能把这道题解出来。

(四) 小组之间进行激励机制

课堂上总是要有比赛效果才会更加明显,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一个争强好胜的年纪, 老师可以让小组之间举行比赛, 看哪个小组能够更快更好地完成教学的任务, 给予一定的奖励, 让其他小组的同学向他们看齐。同时, 在班里的一角可以设置一个PK台, 把每个小组的名字、口号、得分都公布出来, 这样每个小组都能关注到其他小组的动向, 从而更好地完成任务, 加强自己小组内部的学习。这种激励的机制, 对于小组教学来讲, 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帮助小组内部提高了效率, 节省了时间。

三、小组合作学习所带来的课堂效果

在小组合作进行学习的模式开展以来, 收获了很好的效果, 它摒弃了填鸭式教学留下的糟粕, 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老师“一手遮天”学生“一脸茫然”的现象, 为初中数学的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此同时, 学生成为了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在小组合作教学的过程中自己去努力思考, 而不是等待老师进行讲解, 在这个程度上, 小组合作的模式开发了学生的思维, 为学生思考能力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 同时, 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教学的氛围融洽了, 学生之间的情谊也加深了。

总述: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 小组合作进行教学的模式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为初中的数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希望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充分利用好小组合作这个学习模式, 让我们的教学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小组合作学习初探 篇4

我们班共有56名学生,我总体实行大班“小班化”管理,将其划分为旗鼓相当的两个大组。每个大组选择思想品质好、学习成绩拔尖、具有专长、有一定组织能力,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的学生作为固定的大组长,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平时,一些简单的问题就由大组长全面负责。每个大组的成员按综合评定给他们一一编订学号。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将每个大组又分7个小组。制订好切合我班实际的小组合作学习公约及评分规则和评分表,没有特殊情况,每一周小组总分评比一次,评出小组第一名和第二名,予以奖励。倒数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小组,予以惩罚。每一学月大组总分评比一次,差的一组的被罚物品奖励给好的一组。

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教学监管力度。因为一个人的能力和思维方法是有限的,一个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面对几十个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管理上就会出现很多漏洞,很多细节的地方我们不能及时注意,尤其是在平时的作业方面,学生有很多时候为了省事就不去思考,不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知识掌握能力。在进行课文背诵上,老师是不能进行逐一检查的,很多学生就会钻空子,对老师完成的任务不重视。当我们进行分组教学的时候,开展“二关”互检互助的合作学习活动:第一关是本组组长关;第二关是别组的组长。一个小组长就相当于小老师,可以及时地监督小组成员学习,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任务进行及时的抽查,这样就保证了每个学生都能够去认真学习,为了能够顺利地完成抽查,学生就会主动进行学习。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们在进行平时教学的时候每个班级都会有几个不是很主动的学生,上课的时候学生喜欢开小差,喜欢玩东西。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以后,当老师布置了一道题,小组长可以监督做题情况,有不理解的大家可以进行讨论,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学生会很主动地进行思考。老师可以统计学生出现的问题,并统一起来进行回答,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学生在进行思考的时候会有很大的进步,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进一步地提高,那么学习成绩也会提高。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我们要提高教学效率,不断地进行方法的优化。我们在进行新课程建设的时候,要不断加入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教师提出的任务和问题单独让一个学生来做,会很浪费时间,而且思维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开展小组讨论的话,效果就会有所不同,可以调动学生思维活跃性。我们要在合作学习当中让学生进行方法的掌握,通过学习方法的交流,在对比中可以找到合适自己的方法,这样学生就能够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

总之,在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这样学生可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得到增强。

参考文献:

小组固定合作论文 篇5

参考文献

[1]李炳亭.杜郎口“旋风”.

合作小组在行动 篇6

合作小组的成员中有专家、园内指导师、骨干教师、一线教师、实习指导师、实习教师等,他们根据研究内容形成不同的组合。如,专家引领式合作小组由专家、园内指导师、一线教师组成。园内指导师助动式合作小组由园内指导师、骨干教师、一线教师组成,骨干教师示范式合作小组由骨干教师、一线教师组成。教师间互助式合作小组由相同志趣和相同工作年限教师或不同工作年限教师组成,实习指导师式合作小组由实习指导师、园内指导师、一线教师、实习教师组成。

合作小组的成员在小组活动中都要认真倾听、积极反思、大胆交流、耐心接受、互帮互助,同时他们又有着不同的任务,如专家要在理念和理论上作引导,梳理、提升教师的实践经验,引发教师思考,解决情境性问题。指出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或要点,评价教育活动是否有效,等等。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专家,除了高校教师、研究人员外。还包括我园那些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和一定理论水平的实践专家。园内指导师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选择相应的专家并与之交流,在专家与教师之间架起桥梁。及时总结概括,等等。骨干教师要收集筛选一线教师存在的共性问题,与大家合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实践操作中起示范、引领作用。一线教师要针对实际问题,与同伴合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付诸实践,从中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实习指导师要及时给予实习教师点评和点拨。帮助实习教师发展。实习教师要在观摩、分析指导老师教学实践的同时。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找出自身教育行为的不足及其原因。不断积累经验,提升实践水平。不同的组合形式为教师互相学习提供了平台。如一个一线教师在有的合作小组里是实践者,在有的合作小组里是指导师。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职责,这样有利于教师提高综合能力。

专家引领式的合作小组会定期讨论、学习,有时学文章,有时抛问题,有时剖析一个活动,有时讨论一个主题展开的方向……大家通过相互提问、交流、探讨,形成共识。例如,在中班关于同伴关系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孩子在集体中不受欢迎,常常被孤立、受冷落。于是。有些教师想从培养孩子表扬的技巧入手,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归因,促进孩子的交往。这样的策略是否适宜呢?我们把这一问题交给由心理学专家引领的合作小组去研讨。刚开始。合作小组内很多人提出质疑。认为培养孩子的表扬技巧和自我归因能力很难。甚至还有人认为那些不受欢迎的孩子是由其气质类型决定的。很难改变。后来,在专家的引领下,大家学习了相关心理学知识,重温了表扬的技巧和方法。经过多次讨论,大家达成了共识:让孩子从表扬自己开始,意识到每个人都有优点;然后让他学习夸别人。发现别人的优点。最后,合作小组共同设计了主题活动“竖起你的大拇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孩子们逐渐形成了良好的自我归因。并接纳了那些不受欢迎的孩子。

园内指导师助动式合作小组成员的教学经验、综合能力等均不相同,他们在一起交流会产生许多金点子、新思路。如,对“皮筋乐”主题活动,有人认为它只是体育活动,从皮筋的跳法入手即可:有人则认为它是一个综合活动。应从准备材料人手。到底该如何设计、开展这一主题活动呢?园内指导师助动式合作小组开展了研究:这个主题到底想给孩子什么?孩子能得到什么?怎样最大限度地挖掘活动的价值?然后合作小组根据两种建议设计了两个主题线索,引导小组成员进行多次研讨。最后大家本着促进孩子发展的目标形成了主题展开的新思路:准备材料——探索皮筋制作方法——玩皮筋——记录皮筋的玩法——分享、交流皮筋的玩法——听音乐创编皮筋舞——讨论舞蹈创编的合理性——展示。结果孩子们对这个主题活动兴趣很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身体协调性、音乐感受能力、合作能力等均得到了发展。

在教师间互助式合作小组中,每个成员的经验就是,一种资源,每个火在合作小组内都是“投资者”和获益者,他们相互分享,扩展各自的经验。例如,很多教师对“屡教不改的孩子”显得有些无奈,教师互助式合作小组便对如何帮助这些孩子进行了研讨。很多教师除了介绍暗示提醒、榜样示范、冷处理等具体方法外,还进一步研讨、摸索。如先找原因,分析是个性和气质类型上的原因还是习惯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从提高孩子认知水平、改变环境、引导孩子练习、尽早干预等方面下功夫,使那些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许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发现有这么多方法可以借鉴,豁然开朗。

记得一位实习老师在组织“花”的活动时设计了说花、唱花、表现花等形式,但由于孩子没有充足的经验积累,整个活动看似热热闹闹,实则对孩子的发展没有价值。这时实习指导师式合作小组就发挥了作用,从孩子的学习特点入手,帮助这位教师确定目标。设计内容,把活动变成“选班花”的主题活动:布置选班花任务——孩子收集有关花的资料——互相介绍自己喜爱的花——欣赏有关花的文学作品——选班花、说理由——统计并确定班花——在环境布置中突出班花的特色。每个环节层层推进,激发了孩子主动学习的愿望,孩子在活动中积累了许多关于花的经验,这比仅仅组织一次“花”的活动有价值多了。经过这轮研讨。这位实习老师也得到了较快的成长。

又如。一位有经验的中班教师发现班上的孩子容易兴奋,以致于经常影响集体活动。对此,我们组织了临时合作小组解决这一难题,先对每个孩子的气质类型进行测查、分析,发现这个班里的难养型孩子特别多,于是合作小组就制定了教养方案:首先,改变环境。如将活动室的色彩纯度减弱,重新分割孩子的活动空间,努力降低人员密度;其次,改变教师的行为,如放慢语速,多用肢体语言提醒。多采用开放式提问;第三,在日常生活中增加一些调节训练,如走蒙氏线、闭眼数数等;第四,开展一个关于“耐心”的主题活动。方案做好后。教师便开始实施。头几天有点效果,但几天后,活动室里又是一片沸腾。合作小组再次研究孩子的心理,认为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前几天的训练让孩子感到压抑,因此,合作小组建议借助贴近孩子生活的故事。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合作小组还建议每天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以满足孩子发泄情绪的需求。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孩子们积累了一些控制情绪的方法,班级气氛有了很大的变化。

上一篇:卷烟下一篇:高压带电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