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安全管理措施(共8篇)
公路安全管理措施 篇1
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各园区(新城、风景区)管委会,有关单位:
为全面提升道路交通安全保障水平,促进全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推动平安、枢纽 建设,根据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渝府发〔 〕14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314”总体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围绕推进“平安 ”、“枢纽 ”建设,按照“落实责任、夯实基层、打牢基础、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要求,全面落实道路交通从业单位(企业)和个人的主体责任、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进一步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长效机制,加大科学技术应用力度,切实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总体水平,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
二、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人、车、路、场站、运输企业、路检路查、环境条件“七个要素”,进一步构建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安全监管、安全教育、科技支撑“四大体系”,力争到2012年,全区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防范能力全面提升,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达到主城领先、全市一流,基本建成安全保障型城市,实现“安全区”、“放心区”的工作目标。具体目标为:
——全区道路交通事故总量、死亡人数、万车死亡率逐年下降,力争到2012年,万车死亡率比 年下降50%,不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
——深化“平安畅通区县”创建活动,到2012年,达到“平安畅通区县”一等标准(部级)。
——推进道路客运企业安全标准化,大力推进客运企业隐患台帐、驾驶员台帐及车辆监控体系建设,全面实行客运企业等级管理,到2012年,全区道路客运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达到100%。
三、工作任务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构建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体系
1.全面落实道路交通安全领导责任。一是各镇街、园区(新城、风景区)、区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的行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其他领导承担分管工作范围内的“一岗双责”安全责任。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领导,建立并落实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开展月、季、半年、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分析研判,研究重大问题,制定道路交通安全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检查和督促落实。要把道路交通安全作为安全生产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全区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按管理层级分级实施考核。二是区政府安委会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区政府有关部门和各镇街、园区(新城、风景区)切实履行道路交通安全领导责任,协调解决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区公安分局要牵头建立和完善道路交通安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区交委要建立道路隐患排查整治联席会议制度和客运企业、客运场站联系会议制度;建立联络员会议制度,检查督促联席会议落实情况,评估月度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工作建议。各镇街、园区(新城、风景区)要建立本地区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组织落实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具体措施,切实形成政府领导有力、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
2.全面落实道路交通安全部门监管责任。按照“部门依法监管,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谁审批、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依法落实道路交通安全监管责任。
安监部门:负责全区道路交通安全的综合监督、协调、指导工作,负责查处客货企业安全事故和责任追究。
公安部门:负责牵头协调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全区道路交通路面执法、车辆登记、注册管理、机动车驾驶证核发管理等工作。
交通部门:负责道路运输管理、公路养护、公路安全防护设施维护监督管理,督促运输企业、客运场站、公路业主落实交通安全各项制度和防范措施。
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将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纳入基本建设项目计划,监督建设单位将安全设施投入纳入道路建设项目概算,将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和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等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纳入发展计划,并协调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市政部门:负责城市道路及安全防护设施和道路排水、窨井盖、桥梁和道路照明等市政基础设施的维护监督管理工作,督促道路业主落实交通安全各项制度和防范措施。
农业部门:负责拖拉机登记注册和拖拉机驾驶证核发管理工作,督促拖拉机所有人、驾驶人及运输业主落实交通安全各项制度和防范措施。
质监部门:负责机动车安全技术监督管理工作,督促机动车检验机构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保证机动车安全技术状况良好。
教育部门:负责教育系统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工作,督促各类学校落实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和防范措施。
旅游部门:负责旅游企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督促旅行社、景区等旅游企业落实道路交通安全各项制度和防范措施。
气象部门:及时向媒体、道路业主及运输业主、场站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醒交通部门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督促检查道路业主、客运企业、场站道路交通安全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设施建设、管理。
卫生部门:负责建立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机制和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护救援工作。
工商部门:负责机动车及零配件、危险化学品生产、运输、经营企业合法性的监督管理。
林业、煤矿、非煤矿山、水利、电力、港口、码头和沿江下河道路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别做好有关道路的交通安全管理,督促道路业主落实道路交通安全各项制度和防范措施。
3.全面落实道路运输企业交通安全主体责任。运输企业是道路交通安全的责任主体,要切实贯彻执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和行业标准,对本单位的道路交通安全承担主体责任。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是企业道路交通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其它分管负责人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要建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生产与安全分管负责人参加的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协调领导机构,负责本企业道路交通安全生产管理各环节的组织、协调、隐患排查,加强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责任落实情况的常态化检查。要依法制定完善规章制度,将安全生产责任分解落实到各级负责人和有关部门、岗位、人员,做到企业生产和安全效益紧密挂钩、协调发展,坚决杜绝重生产、轻安全的弊病。
4.严格落实学校包车、校车及危险化学品运输车安全管理责任。一是学校要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严禁使用校车运送学生从事旅游和跨区县运行。校车载运师生参加相关教学活动,学校应将车辆安全性能、驾驶人资质、运行线路、时间和载运人员情况等报教育主管部门审批,并将车辆安全性能、驾驶人资质、运行线路分别抄告学校所在地质监、公安交管、运管等部门。学校包车载运师生应当使用合法客运企业具备资质的客运驾驶人和车辆,并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批。严禁学校租用社会车辆集体出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包车、校车及驾驶人的安全管理,督促学校建立包车和校车管理制度。二是承担学校学生包车的客运企业要建立包车交通安全责任制,明确责任领导和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包车驾驶人的资质审查,凡不合格的,一律不得驾驶学生包车。要建立并落实车辆安全检测和出车前安全检查制度,车辆必须上线检测,经检测合格并出具检测合格报告的,方能准许包车客运。客运企业从事学校学生包车客运的车辆、驾驶人资质、运行线路等,按交通运管部门包车管理规定办理。严禁任何单位的自备客车从事学校学生包车或运送学校师生进行长途和跨区县运行。三是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要严格内部管理,规范运输工作流程,认真执行安全运输规章制度,在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上安装GpS或行驶记录仪,检查运输行驶线路,确保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
5.全面落实道路业主交通安全主体责任。公路、城市道路、港口、码头和沿江下河道路、旅游景区道路、林场、农场、水库、电站、矿区、非煤矿山等道路业主是道路建设、维护、管理及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必须接受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新建、改建、扩建道路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做到“四同时”,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
6.全面落实其它行业、部门道路交通安全主体责任。旅游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和运输企业、机动车生产和维修企业、机动车检验机构、学校、医院等与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有关的行业和部门,应当遵循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规定和行业标准,落实交通安全各项制度和防范措施,接受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7.严格重特大交通事故责任倒查和责任追究。各镇街、园区(新城、风景区)和有关部门要按照事权划分和职能职责规定,依法承担相应的事故预防责任。运输企业和场站主要负责人作为道路交通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承担事故预防的主要责任;负责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的分管负责人要承担事故预防的直接责任。区监察、安监部门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对3人以上交通事故和运输企业车辆重大事故开展责任倒查,要依照《 市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市人民政府令第225号)等规定,严肃追究事故有关单位领导和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
(二)强化“双基”,严格监管,构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体系
1.加强驾驶人安全监管。一是驾驶人培训机构(学校)要严格按照培训考试要求,组织驾驶学员培训,着力提高驾驶培训质量,增加交通安全教育课比重,增强驾驶人的驾驶技能和综合素质。驾训机构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完善培训质量考核评比制度,建立驾驶培训学校准入和退出机制。公安交管、农机部门要严格审核驾驶证申请人条件,规范考试程序,严格考试标准,严肃考试纪律,严把考试质量关。二是交通运管部门要严把客运驾驶人从业资格关,建立客运驾驶人从业资质审验制度,对不符合营运要求的驾驶人取消营运资质。完善驾驶员准入机制,提高准入门槛。督促客运企业建立客运驾驶人退出机制和“黑名单”制度,将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责任交通事故、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等情况记录在案,并报送交通运管部门、企业主管部门备案,同时录入 市驾驶员安全信用平台,实施累计处罚,对屡教不改的客运驾驶人实行“终身禁驾”规定。运输企业要抓好所属驾驶人的日常管理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工作,每月至少组织1次安全学习,将学习情况与驾驶人的绩效考核挂钩。交通运管部门要将客运企业和场站对客运驾驶人安全生产考核结果作为每年定期审验营运资质的依据。三是农机部门要会同公安交管部门对上路行驶的拖拉机及其驾驶人实施安全监管,并与公安交管部门建立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定期互通驾驶证发放资料、数据以及对驾驶人的处罚情况。
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它组织要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政府有关规章、制度等规定,加强自备9座以上客车及其驾驶人的安全管理,对车辆安全技术性能进行常态化检查,严禁从事有偿服务;跨省(市、区)及区县(自治县)运行,必须将运行线路和时间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交通执法、运管部门要严厉打击自备车非法营运。旅游企业要按照客运企业的管理要求,加强旅游客车及驾驶人管理,严格遵守客运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
2.加强车辆安全监管。一是交通运管部门要严把营运车辆市场准入关、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督促客运企业在长途客运车辆上安装使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行车记录仪或GpS。质监部门要严格客运车辆安全技术检验,杜绝不符合安全技术条件的车辆通过安全检测。二是车辆所属单位要建立健全机动车辆管理、使用、维修、保养、检测制度,淘汰、更新老旧、报废车辆及车辆安全运行技术档案;定期开展车辆安全检查,确保车辆安全性能良好,严禁不符合安全技术条件的车辆上路行驶。三是工商部门要依法查处销售未经国家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许可生产的机动车辆和非法回收、销售报废汽车、非法拼装车辆的行为。四是质监部门要对生产不符合国家安全技术标准车辆的厂家依法进行查处;对检测设备未通过检定、未取得计量认证证书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依法进行查处;对不执行国家安全技术标准、出具虚假检测报告、只收费不检车的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和未取得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资格许可的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要会同公安交管部门依法进行查处并责令其停止检验工作。五是农机部门要严格核对拖拉机参数,对不属于拖拉机范围的车辆,不得为其办理注册登记,对违反规定办理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回拖拉机号牌和证书,依法严格追究登记机关的责任,并责成车辆所有人到有关主管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农机部门要与公安交管部门定期互通拖拉机登记、安全技术检验资料、数据和拖拉机交通事故等情况。
3.加强道路安全监管。一是各镇街、园区(新城、风景区)、区政府有关部门及道路建设、经营管理单位、道路业主,加强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管理范围内道路及设施的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管理人员和经费,加强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日常巡查。道路新建、改建、扩建必须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交通安全设施,凡未同步设置交通安全防护设施的,一律不得投入使用;对需要建设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设施的,应当纳入道路新建、改建、扩建安全设施范围。二是交通、市政部门要对所有通行客运车辆的国、省、县道和属于“五纵五横”道路及城市街道定期开展隐患排查,督促道路业主进行整治,按计划分步落实6米以上高路堤通行客运车辆的道路安装防撞护栏。四级或四级以下道路和6米以上高路堤未安装防撞护栏的道路,一律不得通行9座(含)以上客运车辆。严禁三级或三级以下公路在晚上22时至次日早上6时通行客运车辆。要加强对临崖、临水、急弯、陡坡、桥梁等危险路段的排查整治,并优先计划安装防撞护栏,逐步拓展“公路安保工程”覆盖面。三是公路、旅游景区、林业、农场、煤矿、非煤矿山、水利、电站、港口、码头和沿江下河道路的主管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督促道路业主整治隐患。公路、市政道路主管部门要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接收、发布制度,加强汛期以及雨、雾、冰雪恶劣天气下的道路安全隐患排查,制订整治方案并及时整治。对危及行车、行人安全的漫水路、漫水桥等道路交通安全气象灾害敏感点,公路、市政道路及气象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设施和完善安全警示标志的督促、检查。各镇街、园区(新城、风景区)负责镇村道路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改善农村道路的交通信号和安全设施,规范“村村通公路”建设,并组织有关部门对镇村道路管理范围进行清理,建立台账。公安交管部门要加强对事故多发路段的排查,提出针对性的整治、预防措施报当地政府。要严厉打击损坏、盗窃交通标志标牌、护栏等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违法行为,涉及交通肇事损坏公路安全设施的,应告知路政管理部门协助处理。
各级道路主管部门应按职责和事权加强占用、挖掘道路施工以及道路养护施工的审批和监管。施工单位必须采取确保道路安全、畅通的措施,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采取防护措施,施工作业完毕后要立即清除道路上的障碍物,消除安全隐患。
安监部门要督促有关部门、各镇街、园区(新城、风景区)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道路交通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有关业主单位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检查验收隐患排查整治情况。对未按要求排查整治的,要责令相关部门和业主单位及时排查整治,因排查整治不力引发重特大事故的,要严格责任追究。
5.加强路检路查。一是公安交管部门要狠抓路面管控,从严查处机动车超速、客车超员、货车超载、酒后驾驶、无证驾驶、无牌无证车辆和报废车上路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大力规范路检路查工作,实现路检路查制度化、常态化。二是交通部门要继续加大机动车非法营运打击力度,开展长效治理,建立长效机制。三是各镇街、园区(新城、风景区)及公安派出所要按照《 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要求,履行镇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职责,加强镇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加强隐患排查,强化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加大对区间客车超速、超载、低速货车、拖拉机载客、摩托车超载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公安、农机部门要加强协作,共同做好对上道路行驶拖拉机的安全监管工作。
(三)以人为本,广泛宣传,构建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体系
1.各级各部门要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本地区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规划,安排必要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经费,将交通安全宣传融入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机关文化中认真组织实施。到2012年,力争全区道路交通安全法制宣传教育普及面达95%以上。
2.驻区部队,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村(居)委会以及其它社会组织要认真落实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责任,建立健全宣传教育组织体系,对本单位职工及社会车辆驾驶人每月开展不少于2次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学习。要明确专人,层层落实责任和任务,建立健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
3.公安交管部门要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突出对重点群体的交通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宣传教育的可接受性,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交通安全知识,传播和谐交通理念,倡导文明交通风尚,抵制不良交通行为。
4.司法行政部门要将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纳入普法内容,组织开展经常性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
5.教育部门应制定学校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规划,指导和督促学校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将学校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情况纳入学校考评工作。学校应根据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规划,制订学年交通安全宣传教学计划,开设交通安全教育课程,切实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
6.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部门和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要对社会公众进行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普及交通安全知识,发布道路交通安全公益广告,宣传道路交通安全信息。宣传部门要对主流媒体落实道路交通安全宣传的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7.运输企业要对本单位驾驶人、安全管理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事故预防专门知识教育、道德和责任教育等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培育安全诚信理念,强化安全道德意识,广泛开展“零死亡”活动,构建富有特色的企业交通安全文化。
(四)依靠科技,强化运用,构建道路交通安全科技体系
1.加强道路交通科技应用和信息建设。一是公安、交通、气象等部门要加快推进道路交通智能化系统(ITS)建设和道路交通安全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设施建设,完善道路安全电子监控系统,加强对车辆、道路的自动化检测;建立交通事故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道路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接收和发布系统,增强道路交通安全预防动态预警功能。二是交通运管部门要督促运输企业建立运输车辆动态监控系统,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汽车行驶记录仪和GpS,通过推广使用科技手段加强对车辆和驾驶人的动态监管。三是安监、交通运管、公安交管等部门要整合客运驾驶人、客运车辆、客运场站安全管理信息资源,建立客运驾驶人安全信用信息管理平台和客运车辆安全运行动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对客运车辆、企业和场站的动态监管。
2.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科研建设。区政府安委会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和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交通事故预防、交通事故处理、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等专家库,定期组织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学术和研究水平,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提供决策咨询、安全标准制定、安全评价评估、安全检
测检验、事故调查、隐患治理、专业人才培训等技术支撑。
3.加大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设施建设力度。有关部门要加强道路交通信号灯、交通监控、电子警察等交通管理设施建设,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等予以实施。增设中小学、幼儿园附近机动车道行人过街设施,提高安全系数。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事关党和政府形象、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把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领导、政策、体制、经费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以更加严密的管理、更加科学的方法、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道路交通安全与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强化法制保障。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执行道路交通安全地方法规、行业标准、规章和规定。进一步强化各级综合安全监管部门和行业监管部门安全监管职责,加大安全监管和执法力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安全评价制度,严格安全资质审查;建立安全资质淘汰机制,坚决依法取缔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按照 “四不放过”原则,严格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严厉查处违法违纪和失职渎职行为。
(三)加大经费投入。各镇街、园区(新城、风景区)应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大道路交通安全预防性投入。要将道路交通安全专项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规范管理,专项用于道路安全隐患治理、交通安全宣传、科技建设、装备建设、人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应逐年保持一定比例的增长。
(四)抓好专项整治。各镇街、园区(新城、风景区)和有关部门要组织公安、交通、农机等部门,对农村地区无牌无证摩托车、机动车非法营运和拖拉机交通违法等开展经常性专项整治,切实解决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净化交通环境,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五)严格督导检查。区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及时分析、分类指导、突破薄弱”的原则,集中抓好薄弱区域、薄弱镇街、薄弱企业的道路交通安全督导检查工作。区政府安委会办公室要组织区政府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经常深入薄弱区域、薄弱镇街、专业运输企业及农机重点行业,进行检查指导,帮助分析原因、查找问题,督促整改落实。公安交管、交通部门要针对“五一”、“十一”、汛期、冬季等不同时期、不同季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特点,认真开展督导检查并及时通报有关情况。
范文网
公路安全管理措施 篇2
因此, 构筑和强化公路特别是高等级公路建设的机务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1 公路施工机务管理的含义与必要性
1.1 机务管理的含义
筑路机械机务管理一般指筑养路单位不仅要对车辆、设备进行购置、安装、调试、保养、修理, 还要对适应高等级公路建、管、养、收的车辆、设备进行科学合理规划, 做到技术操作、工艺施工、点检定检、视情修理、核定定额等全过程的管理。
1.2 多样性决定机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筑养路机械相比其他设施具有自身特点:结构零件多、装配精密, 综合技术含量高, 设备价值高, 品种门类多。从工作部门分类有养护设备和筑路机械;从作业部门对象分类有土石方机械和路面机械。机械本身的特点与工程施工特点相结合, 决定了机务管理部门必须采用相应的合理方法对机务工作进行管理和指导。
1.3 高等级公路施工中做好机务管理的必要性
(1) 筑养路机械是完成公路施工、养护的重要物质手段, 是参与公路建设市场竞争的主要工具。筑养路机械化是确保公路、特别是高等级公路实现良好、快捷和安全运输的必要条件, 高等级公路作为深化经济发展的纽带, 对机务管理的要求较高。 (2) 科学的机务工作是确保筑养路机械充分发挥最大效能、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减轻劳动强度的重要保证, 是实现传统筑养路方式向现代筑养路方式转变的物质基础。
2 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管理机制不能完全满足新形势的要求
当前, 公路施工企业性质完全呈多元化, 其中大部分为以前的各级国有公路建筑企业演变而来, 就这些企业而言, 在计划经济时期, 管理模式以“计划——传达——执行”的形式运作, 束缚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一切依赖上级部门的指令, 企业面对市场时的开拓经营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较差, 缺乏市场竞争力。当前市场经济已经取代了计划经济, 民营、国有等建筑企业同台竞争, 如果企业思想僵化, 不考虑通过科学的机务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在市场竞争中只能处于劣势, 甚至被市场淘汰。
2.2 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 缺乏精细化管理, 机械使用率低
筑养路机械设备及车辆的保有单位自身没有把机务管理纳入正常工作的议事日程中, 机械发展缺少规划, 管理松懈, 只讲保障使用, 不抓日常维修。施工中追求进度, 拼机械、拼设备。作业中与工程人员交流多, 征询机务人员意见少, 不注重设备的保养, 不按科学规律管理机械, 致使机械实际利用率偏低, 管理成本大, 经济效益低下。另一方面, 施工单位由于施工性质的变化, 原有机械不能适应新的施工需要, 要变卖处理这些设备, 报批手续复杂, 从而使这些设备不能及时处理变现, 形成了不良资产。
2.3 机务人员的地位与业务水平需要提高
与类似技术工种相比, 机务工作没有受到相应重视, 混同于驾驶或维护交通工具, 钻研机务工作的人很少, 机务人员流动性强, 在岗时间短, 一般不愿意进一步钻研。与此相辅相成的一个现象是机务工作人员尤其是机械操作和维修人员, 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福利待遇低, 与同行业其他工种相比差距大, 广大机务人员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 缺乏主动性和能动性。
2.4 核算不到位, 降低机械的使用效率
一方面, 管理者不重视核算工作, 核算往往流于形式, 起不到奖优罚劣, 节奖超罚的目的;另一方面, 由于体制方面原因, 在对机务管理全过程工作中存在很多漏洞;再者, 由于机械的多样性, 工程任务的多样化, 具体的施工条件变化等, 很难对每一台机械在不同工地中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核算依据, 即考核定额。核算工作不扎实, 措施和手段不能行之有效, 机械产生的效益必然得不到应有的体现。
3 加强机务管理工作的主要措施
机务管理是一个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系统管理, 较其他方面的管理要复杂得多, 必须抓住要点, 理清思路, 建立管理的基本理念。
3.1 转变观念, 提高人员素质
(1) 转变观念, 从具体设备管理转向资产管理, 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假如管理部门管的太细、太多、太死就会严重束缚基层施工单位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使基层施工单位消极应付, 出现走过程现象。实现目标管理就是根据各单位机械价值和状况下达具体指标, 如工作量、产值、利益、消耗成本、设备安全等。开展量化考核, 各基层单位将过程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逐级分解、细化到每一台机械, 由操作手自己完成对机械设备的具体管理。由于是定人定机操作, 考核量化, 既充分调动操作驾驶人员的积极性, 又保证了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寿命。
(2) 机械操作人员不仅要懂得机械的结构、性能, 掌握操作技术, 还要懂得施工工艺、方法, 以最小的消耗获得最佳的效果修理人员既要有机械构造知识, 又要有熟练的诊断和拆装能力;机务管理人员要懂机械也要懂技术, 既要有机械管理知识, 还要有经济管理知识, 并掌握一定的工程技术知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机务管理者要具有双重职称——机械工程师和经济师, 机务部门应协调职教部门制定培训计划和考核办法, 使得每一个机务工作者水平得到提高。此外, 结合设备的定额管理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考核要与机械的实际工效挂钩。
3.2 完善制度, 统一管理
(1) 集中统一管理: (1) 统一规化, 筹集资金, 壮大设备力量, 激活机务管理活力; (2) 实行设备监理机制, 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增强质量意识; (3) 促进改革发展, 挖掘潜力, 发挥机械设备能动性; (4) 便于施工组织机动灵活的开展工作。
(2) 精化车辆 (设备) 管理: (1) 对精、尖设备的维修、保养要及时, 尽早恢复使用; (2) 充分发挥车辆 (设备) 与人的效能, 提高维修经济性; (3) 面向市场, 拓展思路, 创造财富, 确保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3) 制定适合的机械工效定额。制定适合的机械工效定额是进行工程计划和管理考核的参数, 只讲机械设备运转台班数而不讲实际工作量与定额工作量之比是不可取的。工效定额的制定应以理论计算为依据并结合技术性能、作业对象等因素 (如机械累计运转时间、修理次数等) 来确定。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机械台班定额, 机械设备的台班定额是进行计划施工、考核机械设备的依据。合适的定额有利于机械循环运作。台班费定额的制定要结合当地的经济状况, 涉及到折旧、保养、修理、消耗、人工等, 并使其成为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进行休整的动态定额。使用部门应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意见考虑本地区实际情况, 及时调整台班费以用于施工预算、租赁等核算。
(4) 从具体设备管理转向资产管理。现代设备管理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充分发挥机械效能;二是实现机械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作为管理部门, 要对每台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等进行具体管理, 从而实现管理目的, 要实现发挥机械效能和固定资产保值增值, 必须把机械真正作为资产管理。同时, 需要运用一些市场经济手段, 如加速对各种机械设备的折旧、变无偿使用为有偿使用、建立机械设备的调剂市场等。
3.3 以效益管理促进机务管理效率
(1) 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要创造效益, 必须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 目前公路系统状况是:一方面在工程急需的时候, 机械少, 跟不上;另一方面, 全年利用率低, 机械闲置, 机械的综合年利用率只有30%左右。具体提高效率的做法: (1) 在工程安排上尽可能先后错开, 不要全面铺开, 同时搞好维修保养, 提高完好率; (2) 加强时常信息交流, 开展各种形式出租业务。首先要提高自身实力, 操作技术要过硬, 设备要精良, 服务要热情。其次要以适合的租金和良好的信誉来开拓和赢得市场; (3) 成立“机械设备公司”。对于整个公司来说, 可以将分散在各单位和经理部的大型机械集中起来管理, 建立“机械设备公司”, 此方法已在省内外不少地区实行。“机械设备公司”应集中技术精良的操作手、修理工、统计员、工程师、经济师等, 实行独立核算,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 做好设备的施工现场管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施工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 要想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设备的现场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施工现场是企业生产三大要素 (劳动力、设备和原材料) 进行组织生产、完成产品和取得经济效益的舞台, 也是衡量机务管理人员技术水平高低、设备功能发挥程度的重要场所。在施工现场, 根据工程量、地形地貌、交通条件、工期要求、自然环境, 恰到好处地分期分批地组织各类施工机械进入施工现场;按作业性质及施工进度表选用最恰当的设备, 采用最佳的施工方案等, 都要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周密计算, 稍有疏忽就会造成设备供应不足, 或是积压闲置浪费, 影响全局。因此, 在施工现场, 对工程质量、进度、经济效益来说, 设备管理是关键要素。
4 结语
(1) 在工作实践中, 坚持“规划、使用、维修”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高等级公路工程建设中离不开机务系统管理的规划、使用、维修三维一体的管理模式。全体员工都要进行相应的教育与培训, 建立并执行相应的制度与管理手册, 比如:引入ISO管理体系认证。
(2) 转变企业经营思路, 以市场经济体系为导向。随着公路养护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 组建公路养护机械化实体成为改革公路养护运行机制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以前非核算单位或者非法人的公路养护单位将被更多的现代企业——养护公司所代替。在市场经济下, 企业要实现经济效益, 承担社会责任, 就要建立以宏观管理为主, 以资产管理为主, 实现机械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 形成提高机械使用效益和做好服务相结合的机务工作运营模式。
(3) 提高养护机械的使用效率与经济效益, 是机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做好机务管理工作, 进而实现公路养护机械设备效益的最大化, 是关系到公路养护单位今后能否立足市场、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 因此如何加强和完善对机械设备的综合管理, 降低机械设备维修费用, 进一步提高机械设备的经济效益, 就显得特别重要。
摘要: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公路机务管理的相关工作经验, 以筑路机械机务管理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当前机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分析了机务管理的意义, 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改善机务管理的措施, 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公路施工,机务管理,措施,观念
参考文献
[1]何祖林, 赖仁凤.公路施工企业机务管理的困境与改革[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03 (1) .
公路安全管理措施 篇3
关键词: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养护;措施
公路是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方便的,供过往车辆通行使用,然而近年来,随着交通量的递增,其对公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就更需要我们做好公路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进而保证公路能符合规定的强度,而且在施工完以后的日常使用中,还要做好公路的养护工作,及时将出现的病害进行处理,充分保证车辆的运行安全,那么具体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本文就将对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措施进行简单的阐述,供参考借鉴。
一、公路的施工技术管理分析
1、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在公路正式进行施工之前,我们一定要做好技术准备工作,这对保证公路的质量也是极其重要的,首先我们就应该对整个项目先进行一下初步的了解,对其施工环境、施工要求、施工中的重点难点方面进行分析,进而编制出合理的、具有执行性的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表,而且还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和图纸会审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施工中所需要的各种材料也要进行检查,确保进场的材料质量合格,数量充足,对施工中需要用到的机械设备,也要提前进场,对于施工人员,有必要提前对其进行技术培训,尤其是对于一些重要工序工作的技术人员,更应该提前对其进行培训指导,使其能胜任自己的工作,还要注意施工现场的环境,及时将施工现场的杂物等清理干净,为施工的正常进行提供最适宜的条件。
2、公路施工中的放样技术管理。放样工作就是通过反复的测量和调整来确定中心线的位置,保其准确性,所以对于公路的施工,放样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放样是需要具有一定的技术的,放样工作做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工作的开展,放样是最基础的工作,所以我们一定要保证放样工作的准确度,所以这就需要在放样施工的过程中,严格做好放样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使其施工完全按照施工技术要求进行,进而充分保证放样的准确程度,从而为后面工段的施工奠定基础。
3、公路施工中的路基施工技术管理。在公路的施工过程中,路基施工是及其重要的一部分,路基是公路的基础,其直接代表公路的质量,所以我们对于路基施工必须加以重视,一定要做好路基施工的技术管理工作,路基的填挖、排水及防护等都需要依托施工技术,只有保证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才能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加快施工进度,如果路基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没有做到位,那么就将耗费工时,而且质量得不到保证,这样一来后期的养护工作也就需要加大力度,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路基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最新技术进行施工,充分保证施工质量,进而保证这个公路的质量。
4、公路施工安全技术管理。保证施工安全,是最重要的工作,所以我们还需要做好公路施工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首先我们应该树立“安全第一”的原则,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要建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让施工人员严格执行,而且对于一些重型机械和操作起来有一定危险性的机械,一定要提前为施工人员做好技术指导工作,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安全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充分保证施工安全。
二、公路养护措施分析
1.、建立健全公路养护管理体系。我们要建立健全公路养护管理体系,规范对公路的养护管理,充分保证公路养护的时效性、全面性和有效性,进而确保其公路功能的良好发挥
2、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我们在公路还没有发生病害之前,就应该提前对公路进行养护,对公路的早期养护可以弥补设计不足引起的道路积水问题和施工过程中残留下来的一些小缺陷、小问题,进而防治这些小问题随着通车二扩大,大大减轻后期的修复工作量,而且我们要随时对公路进行动态检查,一点发现任何病害,一定要及时进修复,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早发现、早解决,将病害扼杀在萌芽阶段,将养护工作做到位,充分保证公路的质量。
3、采用先进的公路养护技术。在公路的养护工作中,我们要尽量使用最先进的养护技术,在进行养护工作时,我们可以选择最先进的材料供工艺,这样能大大提高公路的养护质量,而且我们还可以推广使用计算机与信息系统,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对公路进行定期的智能化检测,便于我们及早发现公路存在的病害,及早进行病害的处理,而且结合定位系统,可以很好的对病害位置进行定位,进而提高我们养护工作的准确度,而且我们还要注意一定耀尽量使用先进的养护技术进行公路的养护,把养护工作做到位。
4、确保公路养护的及时性。目前公路的车容量都比较大,而且过往的车辆数目很大,所以对于公路的养护工作,我们一定要确保时效性,我们要及时对公路进行养护,包括日常养护、病害修复及防撞栏的维修和绿化工作等,而且我们还有必要制定一套突发状况应急措施,这样再有突发状况发生时,我们就会有所准备,不致慌乱,妥善应对,保证养护工作的及时性,进而保证公路保持畅通状态。
5.、建立高素质的专业养护队伍。我们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性较强的公路养护队伍,制定养护人员技术培训计划,定期对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及时提高他们的综合质素和技术水平,还要组织好对公路养护人员的能力培养工作,对于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我们都应该及时传授给养护人员,对于先进机械的使用,也应对专门的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而且还可以定期对公路养护人员进行知识考核,以保证他们能更好的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也能使他们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进而使我们的公路養护队伍更加专业和高素质,使公路的养护工作更加高效、有序,进而提高公路的质量。
综上所述,公路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很重要,同样的,公路的养护工作也很重要,我们只有将这两方面的工作都切实做好,才能充分保证公路作用的发挥,充分保证公路的质量,进而才能更好的为车辆的安全行驶提供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吴耀举.浅谈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技术与市场,2011(08).
2温忠兰.公路施工养护技术管理及防治措施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3)
公路运输安全管理体制及措施论文 篇4
公路运输管理已不仅仅是交通部的问题,安全的公路运输是人们口中的热点话题,所以现在公路运输管理由很多部门,如交通部门、公安部门,各司其职并相互合作,逐步改善先前出现的各种弊端,建立完善的体制,营造一个安全、有条理的交通运输体系。
一、公路运输安全的内容:
1.安全方便性:对旅客及货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供尽量周到的服务。例如,在组织旅客及货主购票、办手续、托运、出站、提货等,手续简便、正确。
2.安全可靠性:在运输过程中,确保承运对象空间和时间上不出故障的特性。空间上的安全可靠性是指保证运输对象安全完好抵达目的地的特性。时间上的安全可靠性是指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准时完成运输的全过程。时间上的安全可靠性不仅体现出运输时间的质量指标,而且给货主或旅客一种安全感。
3.安全防护性:在运输中,确保承运对象身心不受侵害的特性。例如,旅客乘车、货主托运心情舒畅,感觉良好,预防旅客途中因过度颠簸、疲劳和乘坐环境的损害而导致身体和精神上的疾患;严禁旅客携带危险品乘车;禁止车辆违章装载和超速行驶等。在公路运输过程中,对可能导致各类事故的诸因素,必须采取强而有力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事故。
二、公路运输安全管理体制:
1.安全管理机构的组建原则:公路运输具有流动、分散、多单车生产的特点。这种生产形式既需要高度集中,统一调度指挥,又要求机动灵活、随机应变地处理和解决问题。所以公路运输企业的安全职能机构应采用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根本组建原则。公司一级的领导职能机构负责作出安全决策,制订政策和确立规章制度等工作,使整个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纳入统一领导、统一政策、统一认识、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的轨道上来,确保整个企业的安全管理活动的一致性、有效性。
2.安全机构的设置:公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机构,一般由一级企业的安全管理委员会及下设的安全管理办公室和二级企业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及下设的安全管理小组等组成。目前,我国多数公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机构,仍采用单线多头管理制的组织形式。这种分散管理安全的方式,多头重叠,职责不清,往往流于形式,因此在安全组织的管理上需要进行改革,目的在于把整个企业的安全质量问题,纳入统一的轨道,提到企业的`最高一级,从组织上保证安全质量管理的有效推行。
3.安全保证体系:公路运输的安全保证体系是为了确保运输生产过程中旅客及货物的安全,所建立的一套严密、协凋、高效的安全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明确规定每个部门、每个人的任务、责任和权限,并对每项安全管理工作制订计划,确立岗位安全作业标准、检查,校核办法和信息反馈处理方式,确保企业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三、公路运输安全管理措施:
1、改善制度,建立合理的体制:完善好各个阶级的管理制度,一级到一级,有条不紊,层次分明。如政府、企业、业户、自己,明确各自的责任,并建立明确公正的奖惩制度。通过一些中介组织的力量,宣传安全运输的中心思想,加强审核标准,选择出一些信誉好,实力强的保险公司,加以宣传,做出表率。按照运输的危险货物的程度进行分类,建立管理体制,提出相应的安全运输的措施;对每次的交通运输事故进行客观深刻的分析评估,建立事故处理分析体制,比较异同,提出改善方案。通过实事问题的处理,不断完善各体制的内容和任务,如教育体制,责任保障体制,制度管理体制等。加强他们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让每一环节顺利的进行下去。
2、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加强货物的监测工作,从安全性、经济性、环保行、节能性综合考虑。对发生的重大事故实行责任连带制度,让他们能够互相监督,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关系,同时也能够鼓励一些,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的生产方。对高速公路上的运输实行严格的限制,尤其是旅客方面;对危险物品的运输要仔细检测,不能遗漏一点细枝末节;减少一些性能技术比较差的车辆的使用,逐步淘汰这些落后的产品。
3、建立安全认证制度:对进入市场的人员实行严格的资格认证制度,为安全运输管理提供必要条件。对市场进入进行严格的把关,坚决禁止一些没有安全保障措施的业务者进入市场。明确公路运输过程中每一部门的职权范围,实行动态管理体制,加强管理措施。对场站的生产环节加强安全检查,健全运行商的交通安全的意识,对运输企业和运输工具进行全方面的管理,严格执行事故连带追究的制度。
4、宣传教育:通过有关部门,大力宣传运输安全方面的知识,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对驾驶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严格执行,不容马虎,全方位的提高其综合素养,为他人和自己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山区公路长大下坡路段的安全措施 篇5
山区公路长大下坡路段的安全措施
介绍了山区高等级公路长大下坡路段避险车道的设置原则,提出了山区公路长大下坡路段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对道路设施的.管理、对超载的管理、对驾驶人的管理和加强道路养护与管理等,从而保证长大下坡路段交通安全.
作 者:韦振勋 WEI Zhen-xun 作者单位:新疆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6刊 名:山西建筑英文刊名:SHANXI ARCHITECTURE年,卷(期):200935(14)分类号:U417关键词:工程措施 避险车道 管理措施
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及措施论文 篇6
1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
1.1事前参与
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事前参与”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设计图纸会审。即对公路施工的图纸设计进行一个符合技术规范的检查和审核,对于公路的尺寸、坐标、轴线等进行一个系统的踩点分析,对公路的外部主体结构和内部管线走向进行一个设计图形的排查。让公路施工图纸更加的精确,符合工程学的标准。(2)施工方案编制。即依据相关的设计图纸进行公路施工方案的确认工作。在考虑经济效益实现的同时,保障公路建设的质量安全,按照施工单位的自身水平,来挑选出最优的公路施工方案。(3)施工技术交底。即按照最优的施工方案进行一个施工技术的交底工作,让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对自己的工作任务、施工要求有一个准确的认识,提高公路施工的安全质量。
1.2事中控制
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事中控制”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1)制定施工技术标准。通过施工技术标准的树立,可以让整个公路施工的过程有一个可以依据的技术标准,防止权力的滥用与谋私。同时施工技术标准的存在也便于技术管理人员对公路施工项目进行阶段性的技术评估,让每个技术岗位的负责人都能够以身作则的投入到公路施工的技术管理工作中。(2)定期进行施工技术检查。通过对施工测量结果的双效核对与交叉检查,来加强对公路精细化质量标准的`把控;通过对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的抽验检测,来杜绝公路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漏洞,同时相应的检测结果还可以为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调整提供有用的参考数据。
1.3事后监督
公路施工机械管理措施分析 篇7
机械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其性能的发挥关系着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机械的使用, 解放了大量的人力劳动, 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我国交通运输工程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公路施工机械体积大、负载大、运行环境恶劣, 长期的使用容易导致配件老化, 若不对其进行科学的维护管理, 就会降低设备的运行性能, 影响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2. 公路施工机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方面。首先, 管理意识薄弱。施工企业管理层对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和施工成本的关注力度较大, 而对机械的管理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导致机械的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降低了机械的经济价值, 间接增加了施工成本, 影响了企业经济利益。其次, 养护维修意识较差。公路工程施工机械的运行环境较差, 多为露天作业, 且地质条件、天气条件的变化还会对设备的运行产生影响, 加速了设备的磨损、腐蚀和老化进程。企业由于成本预算的限制, 常常会减少机械养护和维修资金, 设备超负荷作业、带故障作业的情况屡有发生, 增加了设备的故障率, 缩短了其使用寿命, 严重时还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 给工程质量和工作人员带来严重伤害。最后, 管理体系不完善。多数施工企业仅关注眼前的经济利益, 忽视了人员素养的培训, 尤其是技术人才的缺乏, 影响了先进机械功能的发挥。
2.2 设备方面。首先, 设备更新慢。我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 同时对公路的等级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引进更先进的机械, 以满足现代化公路工程建设的需求。当前企业资金不足, 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设备引进资金的投入力度不大, 导致施工机械的发展进程要落后于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进程。设备更新缓慢, 造成了设备与工程等级不匹配的问题, 这不仅影响了机械功能的发挥, 更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 不利于公路工程的建设。其次, 设备闲置问题严重。公路施工机械性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多数企业采用自购设备进行单一的工程施工, 就会造成购置设备的数量远大于工程施工实际需要的数量, 进而引发了设备闲置问题。
2.3 人员方面。我国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体制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 而对设备管理人员的要求相对较低, 直接导致现有的设备管理人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的现状;机械操作人员没有得到及时的岗位培训, 更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3. 公路施工机械管理对策
3.1 规范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公路施工机械的管理制度, 选用具有高度责任感、高专业技术以及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设备的管理。针对设备功能不同, 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案, 满足施工要求的同时, 还能降低企业设备管理成本。对于使用频率高、技术含量低的设备, 可由基层部门人员负责管理;而对于技术含量高、费用高的设备则应由企业统一监督管理, 以便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设备利用率, 降低企业施工成本。
3.2 科学配置施工机械。在配置机械时, 应坚持“能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任务的前提下, 确保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的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引下, 施工企业应根据施工质量要求、施工工期、工程量多少以及施工经验合理配置机械;选择设备时, 不仅要考虑设备的性能参数、数量和型号, 还要考虑运输成本以及后期的维修成本, 将各项参数进行有机融合, 制定最优方案配备机械。组织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测, 杜绝漏滴油设备、高能耗设备、严重老化设备进入施工现场, 做好施工设备的选配工作。
3.3 设备维护管理。施工机械运行条件差, 其性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为保障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应定期对机械进行养护和维修。公路施工机械的维护管理主要分为故障维护和预防性维护, 其中故障维护也称为事后维护, 是指设备在出现了故障之后进行的一种补救措施, , 该类维护技术属于被动维护, 不利于施工进度的控制, 已经逐渐淘汰;预防性维护是主动维护, 是在故障发生前进行的定期维护, 防止或延缓故障的发生。预防性维护对定期维护的时间间隔要求较高, 时间较长会造成维护不足, 时间过短则会导致维护过度, 不利于设备性能的维护和企业成本控制。针对以上两种维护技术的不足, 先进的动态维护管理逐渐兴起, 在线监测设备的使用, 可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设备的运行性能, 以便于制定科学、及时的维修策略。
3.4 机械管理人员的培养。施工机械管理是一项复杂且专业性较高的工作, 对人员的要求较高。企业应重视机械管理人员的培养, 使其充分认识到岗位职能的重要性以及自身价值, 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组织多种形式的岗位培训、职业素养培训以及管理理念的培训, 提高员工的多方面素养, 激励员工创新精神和责任意识。
结语
随着我国公路工程建设规模和建设速度不断加快, 公路工程施工行业的机械化发展也得到了充分发展, 对施工工艺水平的提高、施工进度控制以及施工成本控制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公路工程施工机械自动化、智能化和数控化水平越来越高, 机械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复杂, 给设备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贾亚利.公路施工机械管理的综合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 (河北) , 2007.
[2]王茂.浅谈公路施工机械维修和保养措施[J].四川水泥, 2015, 10:315.
[3]李庆宇.影响公路施工机械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J].交通世界 (建养.机械) , 2015, 06:16-17.
公路工程桥梁施工管理措施 篇8
关键词:公路工程;桥梁施工;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TL3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7-87-2
0 引言
我国基本的交通设施设备之一就是公路桥梁,它的施工质量会对人们出行的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公路桥梁的结构不稳定、承压能力下降问题的多数原因是施工单位的偷工减料和施工人员的操作不当。所以要加强公路桥梁施工管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贯穿监督管理工作。对于公路桥梁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质量直接决定了公路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
1 公路工程桥梁施工的特点
公路桥梁的施工是比较长期的户外施工项目,复杂的地域和气候环境等因素给公路桥梁的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部分公路桥梁要在水域环境中进行施工,例如长江大桥、跨海大桥等;还有部分公路桥梁不仅要在陡峭的山脉中进行施工,还要面对昼夜温差大、高海拔的气候环境形成的冻土层等各种环境因素,例如青藏公路桥梁。因施工地域的不同,影响公路工程桥梁施工的环境因素也不同,所以就算是同一种类型的公路桥梁施工在实际情况中也有非常大的差异,导致对公路工程桥梁施工的管理无法统一。
1.1 施工流动性较强
一般来说,公路桥梁的实际施工是没有固定场所的,施工的流动性较强。这种施工的区域流动性会对现场施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产生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增加了对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难度。这是因为针对不同的施工环境,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施工规划,导致了施工规划的复杂性。
1.2 施工期较长
相比其他工程来说,公路桥梁的现场施工期一般都比较长,而在公路桥梁的现场施工中,施工的项目管理人员和现场施工人员经常会进行更换,导致现场施工人员结构不够稳定。在公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如果项目管理人员发生了变动,可能整个现场施工管理风格都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现场施工人员无法适应,对项目工程的施工进度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还可能会加大整个公路桥梁施工管理的难度。
1.3 施工计划缺乏多变性
公路桥梁项目的建设都是在户外完成的,正常的施工工作计划时常会被恶劣的气候环境或地域环境打乱,所以在公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施工计划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不断的更换,这就要求施工计划不仅要有较强的预见性和可行性,还要能完全适应实际施工情况。
2 公路工程桥梁施工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2.1 公路工程桥梁施工管理的现状
我国的公路桥梁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对安全和质量加以重视,对于公路桥梁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并没有真正的实现,监督管理部门无法完全介入到施工过程当中。很多施工单位在前期投标时申报的资料与其实际的施工水平不符,导致在实际的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因施工单位的整体素质水平低下而无法保证公路桥梁施工的质量。还有些施工单位刻意瞒报、虚报施工材料的价格和施工的总花费,使用价格低廉,质量较差的施工材料进行公路桥梁的施工,监督管理部门无法深入到公路桥梁工程中,也无法具体了解到这种情况。在我国的公路桥梁施工中出现了很多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现象,造成了很多公路桥梁成为“豆腐渣工程”,甚至造成公路桥梁安全事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2.2 公路工程桥梁施工管理中的问题
2.2.1 缺乏规范的施工管理设计
对于公路桥梁的施工管理需要明确的施工管理设计,在设计阶段、投标前、实施阶段都要对施工设计进行编制。但在实施阶段没有全面、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内容,致使施工管理工作没有顺序可言,对施工管理设计产生了很严重的影响。
2.2.2 施工难度较大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比较复杂,也比较繁重,同时这种工程涉及的范围非常广,问题也相当多。所以在公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事先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导致施工管理的难度加大。管理方面和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比较明显,还有对于施工进度的控制不够严格的问题,会导致施工工期延长。
2.2.3 缺乏安全意识
虽然企业和政府都同时强调安全施工、文明生产,施工质量监管部门也对公路桥梁工程进行了安全管理,但在公路桥梁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仍然有非常多的安全事故。造成这些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施工人员没有明确的安全意识或安全意识比较淡薄。
3 加强公路桥梁施工管理的措施
3.1 加强质量管理
由于公路桥梁的施工比较复杂,所以在工程质量的控制方面比较困难。若想培养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制度和施工方案;就必须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加大公路桥梁工程质量意识的宣传,使质量意识能够融入施工的每一个环节,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还可以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将考核成绩纳入年终考核中。在前期招标方面,公路桥梁建设工程应该实施统一招标,这样才能保证建筑材料的统一,同时帮助施工管理体系规范施工标准,从而使施工的成本最大程度的降低。还要加强对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控制材料的采购,才能保证所用材料的质量和工程的整体质量。对于材料的运输、加工、存储方面,也要建立专门的管理制度,避免材料的变质和浪费。对材料的检测和验收工作进行加强,严格根据国家规定的验收标准进行材料的检测和验收。
3.2 加强安全管理
公路桥梁施工单位要深入理解并加深对安全的认识,要从国家、社会和人民的角度出发,深刻认识施工安全管理的问题。所有施工人员都要树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系统管理、以人为本”的理念。据调查显示,大部分施工单位内部出现的事故都是由于操作者没有按照施工单位要求进行操作而造成的,所以在调查公路桥梁施工事故的过程中,要注意调查事故当事人在事故发生时是否出现了违规操作。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大量的高科技机械设备也在各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新的设备也带来了新的安全操作问题。所以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工序和工种来进行班组编制。将安全教育工作贯彻落实到每一个班组,使公路桥梁施工中每一个操作者的安全意识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还要对公路桥梁施工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在施工现场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这样才能完全保证施工安全管理。
3.3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加强对公路桥梁施工的技术管理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施工成本、提升工程质量,同时使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提高、施工进度加快。工程技术部门要在施工前编写好施工组织设计,再由项目总工程师审定,最后经过项目监理批准。项目总工程师要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会审图纸的工作。在会审图纸时需要注意图纸设计的清晰度和明确度是否存在矛盾,还要对施工中复杂部门进行操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采用详图和对其进行核对。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应用新技术前要对其进行试验,保证技术可行才能投入使用。技术部还要对施工队做出技术交底,保证施工人员能够完全领会设计图纸;对于施工班组技术部也要进行技术交底,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4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管理,能够有效的保证公路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提升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加强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规范施工人员的工作行为,最大程度的降低公路桥梁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率,保证公路桥梁工程的质量和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
参 考 文 献
[1] 梁明新.路桥施工企业材料设备管理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30).
[2] 沙锋.新形势下路桥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J].湖北农机化,2011(4).
[3] 崔龙云.加强路桥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的举措[J].中国科技信息,2010(22).
【公路安全管理措施】推荐阅读:
公路工程安全保证措施08-27
公路运输安全管理体制及措施论文05-24
公路施工质量管理措施10-19
高速公路施工管理措施11-05
公路安全管理10-22
山区公路安全12-15
公路安全台账目录08-28
公路客运安全07-15
公路安全生产10-15
高速公路安全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