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运输安全管理体制及措施论文(通用11篇)
公路运输安全管理体制及措施论文 篇1
公路运输安全管理体制及措施论文
公路运输管理已不仅仅是交通部的问题,安全的公路运输是人们口中的热点话题,所以现在公路运输管理由很多部门,如交通部门、公安部门,各司其职并相互合作,逐步改善先前出现的各种弊端,建立完善的体制,营造一个安全、有条理的交通运输体系。
一、公路运输安全的内容:
1.安全方便性:对旅客及货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供尽量周到的服务。例如,在组织旅客及货主购票、办手续、托运、出站、提货等,手续简便、正确。
2.安全可靠性:在运输过程中,确保承运对象空间和时间上不出故障的特性。空间上的安全可靠性是指保证运输对象安全完好抵达目的地的特性。时间上的安全可靠性是指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准时完成运输的全过程。时间上的安全可靠性不仅体现出运输时间的质量指标,而且给货主或旅客一种安全感。
3.安全防护性:在运输中,确保承运对象身心不受侵害的特性。例如,旅客乘车、货主托运心情舒畅,感觉良好,预防旅客途中因过度颠簸、疲劳和乘坐环境的损害而导致身体和精神上的疾患;严禁旅客携带危险品乘车;禁止车辆违章装载和超速行驶等。在公路运输过程中,对可能导致各类事故的诸因素,必须采取强而有力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事故。
二、公路运输安全管理体制:
1.安全管理机构的组建原则:公路运输具有流动、分散、多单车生产的特点。这种生产形式既需要高度集中,统一调度指挥,又要求机动灵活、随机应变地处理和解决问题。所以公路运输企业的安全职能机构应采用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根本组建原则。公司一级的领导职能机构负责作出安全决策,制订政策和确立规章制度等工作,使整个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纳入统一领导、统一政策、统一认识、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的轨道上来,确保整个企业的安全管理活动的一致性、有效性。
2.安全机构的设置:公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机构,一般由一级企业的安全管理委员会及下设的安全管理办公室和二级企业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及下设的安全管理小组等组成。目前,我国多数公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机构,仍采用单线多头管理制的组织形式。这种分散管理安全的方式,多头重叠,职责不清,往往流于形式,因此在安全组织的管理上需要进行改革,目的在于把整个企业的安全质量问题,纳入统一的轨道,提到企业的`最高一级,从组织上保证安全质量管理的有效推行。
3.安全保证体系:公路运输的安全保证体系是为了确保运输生产过程中旅客及货物的安全,所建立的一套严密、协凋、高效的安全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明确规定每个部门、每个人的任务、责任和权限,并对每项安全管理工作制订计划,确立岗位安全作业标准、检查,校核办法和信息反馈处理方式,确保企业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三、公路运输安全管理措施:
1、改善制度,建立合理的体制:完善好各个阶级的管理制度,一级到一级,有条不紊,层次分明。如政府、企业、业户、自己,明确各自的责任,并建立明确公正的奖惩制度。通过一些中介组织的力量,宣传安全运输的中心思想,加强审核标准,选择出一些信誉好,实力强的保险公司,加以宣传,做出表率。按照运输的危险货物的程度进行分类,建立管理体制,提出相应的安全运输的措施;对每次的交通运输事故进行客观深刻的分析评估,建立事故处理分析体制,比较异同,提出改善方案。通过实事问题的处理,不断完善各体制的内容和任务,如教育体制,责任保障体制,制度管理体制等。加强他们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让每一环节顺利的进行下去。
2、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加强货物的监测工作,从安全性、经济性、环保行、节能性综合考虑。对发生的重大事故实行责任连带制度,让他们能够互相监督,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关系,同时也能够鼓励一些,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的生产方。对高速公路上的运输实行严格的限制,尤其是旅客方面;对危险物品的运输要仔细检测,不能遗漏一点细枝末节;减少一些性能技术比较差的车辆的使用,逐步淘汰这些落后的产品。
3、建立安全认证制度:对进入市场的人员实行严格的资格认证制度,为安全运输管理提供必要条件。对市场进入进行严格的把关,坚决禁止一些没有安全保障措施的业务者进入市场。明确公路运输过程中每一部门的职权范围,实行动态管理体制,加强管理措施。对场站的生产环节加强安全检查,健全运行商的交通安全的意识,对运输企业和运输工具进行全方面的管理,严格执行事故连带追究的制度。
4、宣传教育:通过有关部门,大力宣传运输安全方面的知识,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对驾驶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严格执行,不容马虎,全方位的提高其综合素养,为他人和自己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5、人才管理:相关企业制定合理的目标,并根据目标,制定运输行业人才发展的规划,将业内人才的管理也纳入制度化管理的轨道。将社会招聘、定向培养和继续教育的方式有效的结合起来,加强整个行业的梯队管理体制。并对企业的有关部门的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如运输安全管理人员、车辆维修人员、技术检测人员等,实行考核上岗制度,优胜劣汰。建立一支团结合作,努力进取,不怕困难,无私奉献的职工团队;建立一支执法严明、保质保量、作风严谨、服务热情的法制团队;建立一支执政为民、高效廉洁、立场坚定、刚正不阿的领导团队。
公路运输安全管理体制及措施论文 篇2
关键词:高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措施
交通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是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的, 而且资金的投入是非常的密集的。在进行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时候, 为了更好的进行施工建设, 一定要从建设方面进行管理, 研究高速公路的建设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这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中, 一直都是被忽视的部分。在进行高速公路建设的时候, 对运营进行管理时, 对经济管理进行研究也是十分的缺乏的, 因此在对高速公路进行建设的时候, 一定要对经济管理方面进行研究。
1 新时期对经济管理的新要求
1.1 市场进程下的经济管理要求
经济的快速发展, 使得很多不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 已经逐渐实现了市场经济体制发展, 这样就使得经济管理一定要进行提高, 满足市场化的不断发展。在现在, 经济管理已经不能停留在原有的阶段, 一定要实现全方面的管理的, 同时在管理观念上也要进行更新, 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保证企业可以更好的发展。
1.2 经济全球化下的经济管理要求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使经济在发展的时候实现了全球化, 经济的全球化给企业的经济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而且这种挑战影响是非常大的, 为了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企业一定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环境。在企业经济管理的时候, 一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措施。
1.3 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之下的经济管理要求
信息时代的来临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分不开的, 在企业经济管理的时候, 一定要对新的技术不断的应用,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更好的发展。在经济管理中不断应用网络技术, 可以使管理更加的迅速, 同时对企业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2 高速公路实施经济管理体制的意义和必要性
2.1 高速公路实施经济管理体制的意义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很多的行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 高速公路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高速公路的建设不仅仅能够促进经济更好的发展, 同时对社会的建设也是非常有帮助的。高速公路的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得到体现, 因此高速公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速公路的建设是非常有利的, 而且高速公路的建设对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也是非常有促进作用的, 使得我国的经济得到了更好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是一项资金非常密集的项目, 因此在施工建设的时候一定要提高建设的水平, 保证高速公路的建设质量。在进行高速公路建设的时候, 一定要对公路的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更好的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高速公路的建设。
2.2 高速公路实施经济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使得高速公路在建设的时候要实施经济管理体制。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出现了市场经济, 因此, 市场经济是要立足于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在进行生产的时候, 无论是私有制还是公有制, 一定要以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基本的要求。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使得市场中竞争更加激烈, 而且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推动经济实现了全球化, 这样企业在市场中发展的时候面临的竞争更加的激烈, 因此, 为了更好的发展经济, 一定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断完善, 使得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便利。在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现在, 经济管理体制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速公路建设领域实行经济管理体制是社会不断发展和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行经济管理体制是为了更好的保证公路发挥它的作用, 保证人们的出行。在我国, 高速公路一直实行的是全封闭的收费模式, 这样就使得高速公路在市场中是具有排他性的, 与此同时, 高速公路也是具有非竞争性的, 因此, 在进行高速公路建设的时候, 一定要保证施工的质量, 同时要保证高速公路的功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3 实施高速公路经济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
3.1 法律层面有效措施分析
高速公路经济管理法律层面上的有效措施包括立法层面和执法层面两方面的内容。就立法层面来讲, 法治经济即是市场经济, 高速公路立法对于高速公路的健康发展和科学管理体制的建立都是必不可少。当前, 我们应该从法律的政策和法规入手, 对其充分运用和遵循的同时, 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 对高速公路活动中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加以明确, 从而使得人们在交通行为中实现了有章可循, 进一步避免和减少了相关纠纷的发生。立法层面上的目标是高速公路管理和建设的科学化、法制化, 为在高速公路的经济管理中有法可依。就执法层面来讲, 高速公路经济管理中的执法问题, 应作为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点内容来抓。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即是行政管理体制的相关问题, 应对公安部门和交通部门的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 进行高速公路管理模式的建立统一, 真正做到统一、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在实际的工作当中, 进行统一调度、综合执法, 整合管理资源和各种力量, 培养应变能力。与此同时, 应加强高速公路的安全管理, 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以提高路政部门的执法效率, 且需要加强新建管理配套设备进一步的投入。
3.2 经济行政层面有效措施分析
同传统的公路一样, 高速公路是亦经济社会活动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措施。高速公路具有规模性、公共性、不可替代性和非盈利性、建设周期长、起始投资大、经营风险大、投资回收慢等特征。这些特征的存在使得一些企业因无利可图或无力经营而不愿进行与其相关的活动。而这时政府的干预无疑是必要的, 由政府进行高速公路的组织建设, 进行良好交通服务的提供, 对一些特定企业赋予经营垄断权。高速公路在经营主义上, 应当具有特许经营机构非盈利性的主要特性。一般意义上来讲, 其又区别于特许经营, 而是一种由政府进行参与和授权经营的特许经营模式, 但是其主要目的并不是盈利。
3.3 成本层面的有效措施分析
高速公路经济管理成本层面的有效措施应从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入手。对于成本的管理主要包括成本相关费用的预测和计划, 即预算成本和计划成本两个方面。在实际中, 应对施工预算加以编制, 且做好相关的成本管理工作, 搞好相关预算, 完善资本定额, 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来对中标价进行确定。高速公路的计划成本指的是在实际的成本发生之前对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机械成本、材料成本、链式工程成本进行预先的编制, 做好项目的成本计划可以有效避免失误的发生。高速公路的成本控制包括控制和预算两方面内容, 成本控制要求当目标成本确定之后, 各部门、各岗位和各职工间应对成本的进化加以控制。
4 结束语
在进行高速公路建设的时候, 逐渐采用经济管理体制, 是为了使高速公路的建设有更大的发展, 而且是为了保证高速公路的建设可以更加的完善。在进行高速公路建设的时候, 依靠合理的经济管理措施, 可以使高速公路的建设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梁慧娜.论我国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J].经营管理, 2009.
[2]彭春莉.浅谈我国高速公路经济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
公路运输安全管理体制及措施论文 篇3
【关键词】高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必要性;措施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速公路事业迅速发展起来,其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国民经济发展。高速公路作为基础的交通设施,具有投资大且回报慢等特点。因此,需要建设经济管理体制,使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到充分体现。
一、高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首先,高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然需求。商品经济社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产生市场经济,只要是基于社会生产的商品经济,不管是公有制体制,还是私有制体制,都要遵循市场经济体制。高速公路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加剧,加上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压力,要求高速公路实行经济管理体制,这也是现代生产力发展为社会形态的趋势和要求。
其次,高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是公众出行利益得到保障的需要。由于高速公路具备外部性、公益性以及网络性等特点,这些属性决定着其属于准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排他性等。在我国,一般情况下,高速公路的收费方式为全封闭制式,所以符合排他性条件。同时,高速公路也符合非竞争性条件,即与交通量相适应,高速公路消费带有共享性特点。可见高速公路属于准公共产品,因此要求必须满足公众对出行的需求。而只有建设更加合理、科学的经济管理制度,才能保障高速公路的长足发展。
最后,高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是国有资产安全得以保障的要求。由于高速公路属于国有资产,这就要求利用经济管理体制对国有资产进行保护。现阶段,不管高速公路的投资、经营管理涉及到哪方利益,也不管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形态如何,其资产也应为国家所有。在此基础上,对高速公路资产进行依法管理和保护,保障其设施的完整与安全,利于其技术处于良好状态,这也是资产拥有者需要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二、高速公路经济管理的具体措施
1.健全法律措施
现阶段,高速公路管理相关法律仍存在一定漏洞,管理制度上也并不完善,难以切实保障高速公路的稳定运行,还对高速公路经济进步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这就要求我国高速公路从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中借鉴经验,再与我国经济管理现状相结合,对高速公路相关法律措施进行完善,形成一整套与我国国情相符合的用于高速公路管理的法律体系。
事实上,经济管理与高速公路建设之间存在着诸多矛盾,这也需要通过法律措施进行处理。健全的法律措施应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相适应,在现有法律法规前提下,修改并完善制度中存在的矛盾之处和漏洞。对于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可适当地有针对的增加新规定。另外,管理人员还应大力宣传经济管理,及时做好新规定的普及工作,使各主体的义务和权利更加明确,依法办事。
2.优化成本管理制度
在高速公路经济管理工作中,成本管理是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做好成本管理制度的优化工作。首先在施工预算方面,应先进行实地调查和调研工作,确定最佳建设方案。其次对各项目所需成本以及整体成本进行合理规划,做好施工所需材料、人工、设备、机械以及管理费用等内容的规划工作。在成本核算之后,删除不必要项目,对成本计划进行完善,使成本管理体系得到优化。
以成本计划为依据,施工人员可分析施工中的实际成本,并找出减少实际成本的有效措施,若无法减少成本,则要对施工成本进行严格控制,不能超出预定额度。要想完成这一计划,需要对成本进行实时监控和定期核算,并将监控与核算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始终。高速公路项目建立完成之后,应对其整体运营情况进行审核与分析,做好竣工核算,对成本管理经验进行总结。
3.经济措施与行政措施
高速公路作为基础设施之一,具有投入多、工期长、收益时间长、养护费用高等特点,与其他基础设施有明显区别。现阶段,高速公路一般是由国有企业担任投资与经营工作。而高速公路的根本属性是国有资产,这也决定着在其管理方面,国家需要承担主要责任。国家作为高速公路产权所有者,应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可通过经济措施以及行政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完善。如省市级政府、大型国企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将部分投资经营权利交给大型国企,使高速公路经营管理责任、义务更加明确。但政府部门应做好适当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使高速公路在有序、安全的条件下发展经济。
4.提升经济管理机构的工作水平
在高速公路经济管理工作中,经济管理机构的工作水平直接影响着资金的合理运用,同时也决定着高速公路预期经济效益能否实现,所以经济管理机构应提升管理力度,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力求低投资、高质量。另外,管理机构还应大力培养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使管理效率得到提升,落实经济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责和监督职责。
三、结语
高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直接影响着高速公路建设和发展,这也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公众出行利益得到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得以保障的要求,应从健全法律措施、优化成本管理制度、经济措施与行政措施、提升经济管理机构的工作水平等方面出发,做好经济管理工作,为交通运输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任萍.高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及经济管理的具体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3).
[2]鞠婧.高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及经济管理的具体措施[J].财经界,2015(17).
[3]赵国芳.高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及具体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4).
公路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及措施 篇4
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是施工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安全生产,更好的提高我标段经济效益,共同至力于公司发展,为此,安全措施必须进一步规范管理。工程建设的关键:“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安全第一”与“质量第一”是并存的,安全是为了质量服务,质量亦需以安全做保证,安全也是质量的特点之一,抓住质量与安全这两个环节,工程施工就能顺利进行,就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自觉地重视安全生产,树立良好市场信誉和公司对外形象。
一、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安全组织和管理
1.安全生产责任制
项目经理对本标段工程项目安全负责。在其领导下,工程技术人员、班组长、操作工人,逐级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管理人员坚持安全生产“五到位”原则,即:健全机构到位、批阅文件到位、深入现场到位、检查到位、处理问题到位;并实施“四全”管理制度,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
2.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为了确保各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顺利实施,由项目经理领导各工区的安全工作。加强对起重机械、电器、配电设施悬臂施工挂篮等的安全检查,消除一切安全隐患,施工现场设安全标志,危险作业区要悬挂“危险”或者“禁止通行”、“严禁烟火”等标志,夜间
设红灯示警。工地布置符合防洪、防火、防雷击等有关安全规则及环卫要求。火工民爆、仓库、油库的设置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安全技术措施保证制度:制定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投入必须的安全设施,为参加施工人员、机械设备、车辆以及进入现场的其他人员创造一个安全可靠的施工环境。施工技术难点工序、新技术、新工艺和高空、起重作业,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有专人组织实施。做好安全用电工作。工地的电力设备、线路必须由电工统一架设及管理,闸箱、开关应防雨且安全牢固,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锁”,做到经常维修,保持良好状态。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电动设施及电力线路不得使用。非专业电工严禁随意接线,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坚持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各项目处每星期一次,工班一日一次。检查时领导带队,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将处理意见填入检查记录表中。重大问题,要签发安全隐患通知书,采取相应对策,限期整改落实,并进行复查。
(二)公路施工的安全生产教育 1.公路工程发生事故的诱因分析
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上的缺陷,是诱发事故的主要成因,因此安全教育既要从提高安全生产意识,也要从增强安全生产技术知识方面着手。考虑到目前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安全生产教育应在施工企业内部和施工工程项目上同时抓,同时管。前者的重点是抓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教育;后者是抓行为、技术、管理措施的应用和自我与群体保护能力的提高。应特别注重民工教育。现在许多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的一线施工人员大部分是民工,这些人如果不经过正规培训,往往事故会增多。本着谁使用谁负责安全的原则,加强对民工的教育。实行安全培训考核上岗制,建立健全民工安全培训档案制度。
2.公路施工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1)各岗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操作现场安全规章制度;(3)特殊工种的安全知识及自我保护意识;(4)新工艺、新技术实施中特定的安全技术规定;(5)特定环境中的安全注意事项;(6)工人改变工种时新工种的安全技术培训;(7)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要求;(8)事故发生后的安全再教育。在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安全生产教育中,应以项目经理为主,实行多样化的安全教育形式。如对新职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对经常性的教育采用“安全活动日”、“安全交流会”、“事故现场会”等方式进行。一般安全知识教育包括项目施工流程、特点,诱发安全事故的人、物、环境等因素分析。专业安全知识教育是指公路施工各专业工种必须具备的专业安全知识教育,对于从事特种作业的如特种机械操作人员,还需进行专门的训练及获得专业操作上岗证。
(三)公路施工的安全设施管理
公路工程施工项目常见的安全设施有:脚手架、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操作平台、防护栏杆、临时用电防护等。
1.脚手架是桥梁、公路护坡、隧道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临时设施。对脚手架的基本要求是:①坚固稳定。②装拆简便和能多次周转使用。③其宽度应满足施工作业人员操作、材料堆置和运输的要求。使用的脚手架及搭设方案须经设计计算,并经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搭设。脚手架的设计不但要满足使用的要求,而且首先要考虑安全问题。设置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如防护栏、挡脚板、安全网、通道扶梯、斜道防滑、多层立体作业的防护,悬吊架的安全销和雨季防电、避雷设施等。
2.对安全帽的要求是:① 安全帽须经有关部门检查合格后方
能使用。②正确使用安全帽并扣好帽带。③ 不准使用缺衬、缺带及破损的安全帽。
3.对安全带的要求是:① 安全带须经有关部门检查合格后方能使用。②安全带使用两年后,必须按规定抽检一次,对抽检不合格的必须更换安全绳后才能使用。③ 安全带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仓库内,不准接触高温、明火、强酸碱或尖锐的坚硬物体。④ 安全带上的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除,更换新绳时要注意加绳套。
4.对安全网的要求:① 网绳不破损并生根牢固、绷紧、圈牢,拼接严密,网纲支杆用钢管为宜。② 网宽不小于2.6m,里口离墙不得大于15cm,外高内低,每隔3m设立支撑,角度为45°。③ 立网随施工层提升,网高出施工层1m以上。网下口与墙生根牢靠,离墙不大于15cm,网之间拼接严密,空隙不大于10cm。桥梁、隧道、护坡地面的周围均应设置防护栏杆,并随工程结构的进度而立挂安全网封闭。
5.施工用电安全保证措施(1)支线架设
A、配电箱的电缆线应有套管,电线进出不混乱,量电箱上进线加设滴水弯。
B、支线绝缘好,无老化、破损和漏电。
C、支线应沿墙或电杆架空铺设,并用绝缘胶固定。D、过道电线可采用硬质护套并作标志。
E、室外支线应用橡皮线架空,接头不受拉力并进行绝缘处理,架设净空满足相应要求,施工现场架线规划进行,满足走线清楚,接线方便,节约用线,使用安全。
(2)现场照明
A、现场一般均采用220V电压照明。危险、潮湿场所和手持照
明灯具应采用符合要求的安全电压。
B、照明导线应有绝缘胶固定。严禁使用花线或塑料胶质线。导线不得随地拖拉或绑在钢管脚手支架上。
C、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或接零。单相回路内的照明开关箱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D、室外照明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3m;室内距地面不得低于2.4m。(3)架空线
A、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或脚手架上。B、架空线应装设横担和绝缘胶,其规格、线间距离、档距等应符合架空线路要求,其电板线离地2.5m以上并加设绝缘胶。
C、架空线一般应离地4m以上,机动车道为6m以上。
(四)公路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 1.土方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① 土方工程施工前,应详细分析与核查各项技术资料(如实测地形图、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资料、原有地下管道、电缆和地下构筑物资料及土石方工程施工图等),进行现场调查并根据现有施工条件,制订合理的土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如需边坡支护则应根据相应规范进行设计。② 挖土深度超过1.5m时,应根据土质情况按规定放坡或加设支撑。开挖深度超过2m时,必须在基坑(槽)边沿设立两道防护栏,人员上下要有专用爬梯,夜间加设红色灯标志。③ 开挖的基坑(槽)应与临近建筑物保持一定的距离和坡度,以免在施工时影响临近建筑物的稳定。如不能满足要求,必须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并报上级安全技术部门审批后方可施工,在施工中要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④ 挖基坑时,施工人员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机械挖土时,挖掘机间距应在大于10m,挖土要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的危险作业。⑤ 挖土时,如发现边坡有裂缝
5或有土粒连续滚落时,施工人员应立即撤离施工现场,并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⑥ 必须在雨季进行基坑施工时,应在距基坑边一定距离(如1m)处挖排水沟或筑挡水提,防止雨水灌入基坑。坑底四周设置集水坑和引水沟,并将积水及时排出。当基坑开挖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取适当的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⑦爆炸安全管理措施:
A、爆破工作要根据批准的设计文件或简明的炮眼布置说明书,以及有关技术规定进行。每个爆破工点指定人员负责炮位选择,进行药量计算和安全警戒工作。
B、从事爆破工作的人员必须受过爆破技术培训,熟悉爆破器材性能操作方法和安全规则。本工程项目严禁使用新爆破人员担任爆破工作。
C、爆破器材的采购、运输、保管、发放必须符合国家《爆破安全规程》规定的要求。建立台帐,严格审批制度,防止多领少用,私藏余料,杜绝流失和被盗。
D、进行爆破作业要严格控制用药量,禁止无证人员参加爆破作业,并按规定的警戒距离、时间,设置安全警戒人员。爆破在施工前要制定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指导全过程施工作业。
F、爆破安全管理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破施工管理的有关规定标准(GB13349-92),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特采用如下安全管理措施:建立爆破安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与布置实施各项爆破工作。建立各种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并组织检查实施,做到安全制度化。定期召开安全评议会,抓事故苗头,杜绝事故发生。建立爆破器材库管岗位责任制: 负责指定仓库建立完善管理细则:督促检查爆破的器材保管员(发放员)的工作;及时上报质量可疑及过期的爆破器材;督促检查库区安全情况、消防设施和防雷装置,发
现问题及时处理;爆破器材保管员负责验收、发放、统计和保管爆破器材,对无爆破作业资质的人员予以拒绝;爆破器材库选点远离居民点,炸药与雷管分开存放,并设危险标志,非有关人员勿进;警戒与信号;爆破工作开始前,确定危险区的边界设置明显标志。爆破前,同时发出音响和视觉信号,使危险区的人员都能听到和看到。第一次信号——预告信号,第二次信号——起爆信号,第三次信号——解除警戒信号。装药时无关人员全部撤离至炸区范围以外。使用木质棍装药,装药后保证堵塞质量。对大型爆破作业,施爆前两天,安全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安全防护工作会议,请有关单位参加,并检查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爆破后组织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并进行安全评估。⑧ 为防止基坑底的土被扰动,基坑挖好后要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如不能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要预留15~30cm厚覆盖土层,待基础施工时再挖去。
2.路基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
① 在使用场拌设备拌和时,一定要按稳定混凝土拌和设备的操作规程作业。拌和场设位适中,车辆装运、出入有序,有专人指挥调度。② 混合料的配合比、含水量达到设计标准,混合料的粒径要符合稳定土拌和摊铺设备的拌和、摊铺要求。③ 在路基摊铺作业时,要严格按照摊铺机的操作规程作业。在自卸车与摊铺机配合卸料时,要有专人指挥,以免自卸车与摊铺机发生碰撞。④ 按照摊铺机的要求配置不同能力的碾压设备,确保压实度达到设计标准。⑤ 摊铺机摊铺作业时,应与路基边沟或路缘石至少留100mm的间距,以确保摊铺机的安全距离。⑥ 压路机作业时,在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碾压,并注意与摊铺机的安全距离,避免发生碰撞。⑦ 在边施工边通车的路段作业时,施工路段两端应设置专业保通人员,并做到24小时值班。⑧ 摊铺路段具有防雨雪的装备。⑨ 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
照明设备。
(五)高空、运输、机械操作的安全管理措施
起重机械必须符合GB6067—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的规定,安全限位装置必须安全有效,操限吊装设备应制订切实可行的吊装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保证吊装安全。
起重机严禁超载吊装,满载工作时,左右回转范围不得超过90°,禁止横吊,以免倾翻。
机械操作人员严格遵守安全规范,按程序操作,文明驾驶,礼貌行车。
严禁机械带病运转、超负荷作业,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
高处作业必须设置防护措施,并符合JBJ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按照GB3608—83《高处作业分级标准》实行三级管理:2—5m为一级管理,由专业工长负责;5—15m为二级管理,由施工负责人负责;处长对该工程的高处作业 安全技术负责。安全防护措施应由负责人组织验收,因工作把必须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可靠措施;操作人员高空作业时,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具和用品。
脚手架的搭设必须符合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立杆间距、杆件联系、剪力撑安设要按规定执行,立杆底设垫块,在适当位置按照安全操作要求设置安全网和拦杆挡板,并经有关技术人员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脚手架拆除时,下方不得有其它人员,并按照后支先拆、从上到下的原则进行;
雨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措施。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从事高处作业。强风暴雨后,应对高处作业设施
逐一进行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等现象,应立即修理完善。
(六)施工中的其他注意事项
(1)爆破施工时,控制爆破规模及爆破方向,防止对周围的民房破坏,以及危及不地居民的生命安全。
(2)支架的搭设应对基础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承载力能够满足支架受力要求,并随时对支架进行观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3)挂篮的安装、行走、使用、拆除必须按照制定的挂篮操作规程进行实施,随时对挂篮的节点、构件、焊缝进行安全检查。(4)箱梁的悬臂浇筑对称进行,偏载大小应不大于设计规定要求。
(5)机械使用、用电等遵守相应安全操作规范进行。
(七)民工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1)工程开工前参加本工程的全员进行安全教育,组织学习有关技术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殊途同归=规定。
(2)制定分项更详细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由主管工程技术人员和专职安全员进行技术交底和讲解,并结合本项目各阶段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重点进行教育和宣传。
(3)各项目处每周组织一次安全讲课活动;作业班组每天班前进行安全操作讲话。
(4)对特殊工种,如:爆破工、起重工、电工、电焊工、各种机械操作司机等进行培训,持证上岗。
二、夏冬季节安全管理
公路运输安全管理体制及措施论文 篇5
目前应急救援车辆有一辆平板拖车、一辆24座客车、一辆汽车吊、两辆8吨卡车和两辆皮卡车,均停放在沧浪区凤凰广场救援队基地,由应急救援队派专人驾驶、保养维修和清洁。
应急救援车辆专管司机必须做好车辆日常保养工作,保持车容整洁。出车前要坚持勤查,做到机油、汽油、刹车油、冷却水备齐,轮胎气压、制动转向、喇叭、灯光完好,确保车辆处于安全、准确、可靠的良好状态。抢险出车时一定要证件齐全,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谨慎驾驶,严禁开快车、故障车和疲劳车,不准危险驾车(包括爬头、紧跟、争道、赛车等),杜绝酒后开车;不准在危险地段停车;严格按照预定线路行走。凡是发现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酒后驾车、危险驾车及疲劳驾车,每次对其罚款100元。出车回来,要检查车辆水、电、油及其他性能是否正常,发现不正常时,要及时加补或调整。车辆有损坏、有故障或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要及时报告及时处理解决,不得隐瞒不报。
应急救援车辆由专人驾驶,司机不得将车辆随便交给他人驾驶;严禁将车辆交给无证人员驾驶。
公路运输安全管理体制及措施论文 篇6
1.1 公路施工管理中所存在问题
对于有些公路养护机构而言,虽然有相关管理规章制度的设立,但是并未根据制度执行,或者并未设立相关管理规章制度,甚至有对技术规范问题片面理解情况存在。从当前情况而言,公路施工及时的相关工法说明比较缺乏,并且个别规定在一些特殊工程或者特别地区并不适用,在有些管理部门内强制化且神圣化规范指导所具有作用。另外,对于公路施工管理人员,其整体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当前很多施工人员的理论知识比较缺乏,或者动手能力不强,造成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很多施工人员并未经过正规培训。除此之外,公路施工管理人员在价值取向方面也有变化发生,由于经济收入问题,公路施工行业很难将优秀技术人才以及复合型管理人才留住。
1.2 公路养护方面所存在问题
当前情况而言,我国与公路养护相关法律法规还比较缺乏,对于在公路养护过程中所出现一些问题,并无明确内容进行规范,由于约束力比较缺乏,导致在技术以及资金方面对于公路养护均无清楚要求,从而导致出现有些部门对养护费用随意决定现象,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同时,在公路养护方面缺乏一定标准进行考核,所造成结果就是养护质量达不到合格标准,出现以次充好现象,无法使资源优化配置得以实现。另外,对于我国公路养护业务而言,目前尚无专业化市场体系形成,更加缺乏公开性,有一些较大事业型养护机构存在,但其发展空间有限,并且市场上缺乏较高水平对其进行监管,并且养护模式落后,与当前市场经济模式严重脱离。
同时,我国的公路管理部门以及养护机构均为事业单位性质,在申请养护费用时,要通过一系列审批之后才能够得以划拨,这种模式比较陈旧,已经无法与现代开展以及管理养护工作相适应,并且也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因此应当对公路养护机制加强改革以及创新,从根源上对公路养护机制进行改革,从而使公路养护质量得到提高。最后,在我国公路建设方面,其理念是对前期建设比较重视,但往往将后期的养护忽略,更不存在预测,因为存在这些缺陷,造成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往往无法对公路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在建设公路工程过程中,对工作放松要求,缺乏相应目的进行监督及管理,造成无法有效开展公路管理,更加对后期养护忽视。这些问题均影响顺利开展公路建设,对其公路正常使用产生十分不利影响。公路施工管理及养护有效途径
2.1 公路施工管理有效途径第一,将公路管理意识提高。
对于现代公路建设项目而言,其属于十分重要的一项工程,在社会发展方面有着具有十分有利作用。因此,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应当使施工人员以及监理人员对于质量管理重要性有清楚认识,对自身质量管理意识加强提升,对自身任务以及职责明确。对施工管理意识进行培养属于一个比较漫长的持续性过程,应当以施工人员理解能力以及文化水平为依据,在宣传过程中选择小品及歌舞等娱乐性方式,投资方以及建设方应当培训施工人员,并且要将责任在每个人身上落实,避免互相推卸责任。
第二,对施工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在现代公路项目建设施工工程中,工程建设主体为施工人员,其与施工质量之间有着密不可分关系,应当对人的能动性加强注意,对人加强管理。对现代公路建设中相关质量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及完善,防止人多事少现象出现,尽可能实现供需平衡。将相关奖惩制度建立起来,并且要严格落实,应当及时奖励有贡献员工,将员工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应当依据情节轻重对违反制度行为进行惩罚。管理者应当将责任范围落实,以便能够将施工过程中所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将施工管理制度所具备操作性以及有效性提高。
第三,对施工现场加强管理。首先是检测施工图纸,在现代公路项目施工方面图纸为主要依据,在进行施工之前,应当与地形实际情况结合,会审图纸,若发现不合理之处,应当及时上报,待设计单位经过修改之后再进行检测,直到不存在不合理现象。其次是控制工序质量,在现场施工管理方面,监督及控制属于有效加强措施,在现代公路项目建设中属于十分重要部分,在施工现场应当加大力度进行监督及检查,对于施工现场所存在不合理之处应当及时上报,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2.2 公路养护有效途径第一,实行预防性养护。在公路养护管理方面,首先应当科学进行决策,选择先进检测设备,对于较准确技术检测数据及时掌握,从而在公路管理优化以及科学化养护管理的实现方面奠定基础。在公路养护过程中,应当使养护制度实现科学化,对相关养护流程进行规范,不仅要对养护时机进行科学化管理,同时也要对养护资金进行科学化管理,使公路管理体系得以不断完善。在当前公路养护方面,由于未合理投入资金,往往有失养的现象出现,在今后管理中要使得养护投资实现科学化建设,尽量使预防性养护得以实现,使每个公路在其设计期间,能够控制自身养护费用达到最低,从而使全面预防性养护得以实现。第二,对养护制度进行完善。在公路养护过程中,不能只进行短期的养护工作,应当对长效机制加强重视,结合中修及大修综合进行考虑,将养护年限明确目标制定出来,通过合同对养护部门行为进行约束,使公路养护质量得到保证。同时,应当对公路养护部门不断进行鼓励,对新型养护技术进行学习,将新型养护工艺掌握,从而使长效养护机制能够形成,进而使良性循环模式得以形成。结语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及创新体制 篇7
关键词:养护管理,问题,创新体制
前言
2001年在江西南昌召开的全国养护管理工作会议上, 提出了“建设是发展, 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新发展观和“以人为本, 以车为本”的新服务观。新发展观, 既关注建设, 又强调养护管理, 较好地把握了建、管、养三者关系, 体现了两个并重;“以人为本, 以车为本”的新服务观, 摆正了人、车、路三者关系, 体现了对交通发展规律性的把握和服务社会公众的理念, 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现在看来, 这些理念不仅没有过时, 而且愈发显现旺盛的生命力。新阶段的交通发展, 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继续遵循“建设是发展, 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理念, 继续体现“以人为本, 以车为本”的服务意识。
1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异常迅猛, 传统的、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验型养护管理模式, 已不能适应其发展要求, 目前暴露出的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养护管理体制不顺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与一般公路的养护管理一样, 大多仍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 不能反映高速公路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要求;养护经费来源仍采用拔款方式, 不能适应高速公路管理企业经营性要求, 这些方面已严重影响了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1.2 养护运行机制落后, “重建轻养”思想严重
对养护管理强制性要求, 缺乏足够的认识及有效的法律约束, 主要表现为对养护责任事故追究不力, 监管不严, 处罚过轻;对养护资金投入不足, 对科技进步重视不够, 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1.3 缺少养护定额与规范
截止目前, 针对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特点的全国性或地方性统一的养护定额与技术规范尚未出台, 养护工程费支出缺乏严格的考量标准, 随意性较大;养护质量的考核仍沿用一般公路养护的“好路率”指标, 不能满足高速公路全方位养护的客观要求。
1.4 养护机械配套率不足, 养护科技含量低
虽然一些地方, 一些高速公路配备了从国外引进的大功率综合性养护机械, 但对机械适应能力差, 对机械性能的开发严重不足, 使用频率低, 设备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大多养护作业仍采用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组织, 对国外已有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只处在试验阶段, 还没有大规模推广使用。
1.5 养护管理人员总体素质普遍偏低
上述问题造成了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技术落后, 已严重制约了高速公路安全、快捷、舒适、经济等性能的充分发挥, 已形成我国公路事业发展的瓶颈。
2 创新体制推动养护工作更上新台阶
2.1 管理创新:细化管理流程, 任务分配到人
管理创新, 首要的是管理体制创新。结合高速公路养护实际, 每年初讨论确定当年《养护工作实施计划方案》, 坚持班子例会制度, 定期研究养护工作计划的新变化, 制定新方法、新思路, 解决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精、细、严、实”为标准, 层层落实责任, 指标分配到人, 细化管理流程, 严格检查评比, 使养护管理逐步实现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
2.2 用人创新:打破雇佣长期的劳务队伍模式
高速公路养护施工经常是作业周期不稳, 工艺杂, 工种类型需求多, 工作地点远近不一等, 过去的雇佣长期的劳务队伍模式也逐渐暴露出不足。怎样做到既满足工区劳务工需求又降低养护成本呢?推出了一种全新的用工模式, 即采用统一承包, 按日计酬的方式来运作。该模式实现了满足工区劳务工需求与降低养护成本双赢。
2.3 项目管理创新:全面推行养护项目经理责任制
高速公路新建工程有项目经理, 养护项目也有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全程负责从工程项目开工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全过程的所有工作。其中包括协调工作、质量控制、工期控制、成本控制、安全控制及廉政监督等。这种体制打破了传统的养护管理模式, 有效的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促进和提高养护资金使用效益, 节约了养护成本。
2.4 定额管理创新:四道关卡节省费用
第一道关是工区坚持“深入一线, 逐段核实, 现场办公”的原则, 组织人员认真核实路况, 将正常养护细化为:路面、路基、桥涵、附属设施、公路绿化美化五个类别计40多个小项, 每个小项明确规定了作业内容及质量标准、作业起止时间、生产日定额、生产周次及生产单价定额。
第二道关是根据养护项目的结构类型、工期等情况等制定科学的养护方案, 运用科学的方法, 如盈亏平衡分析法、分解估算法、定额估算法等进行成本指标的测算, 编制养护成本计划, 在直接费、管理费上确定适当的成本降低率, 作为项目成本的行动纲领和日常控制成本支出的依据。
第三道关是进行养护成本的过程控制, 从原材料采购、工艺流程、合同管理等控制养护成本。在材料的采购上, 通过招投标程序确定供应商, 并签订合同。从而保证了价格公平合理, 材料优质可靠。
第四道关进行养护成本事后评估控制, 根据成本计划和成本降低率, 通过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 检查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 进行分析, 找出成本支出的主、客观因素, 总结经验, 制定下步降低成本的具体措施, 寻找最佳途径。
2.5 机械管理创新:四级保养制让机械设备可随时“出勤”
高速公路养护要提高效率, 不可没有机械设备。因此, 做好养护机械的管理也是做好养护工作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根据养护工作特点, 建立了一套具有自我特色的车辆保养体制。即为四级保养:例行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三级保养。并专门成立例保小组每周进行一次检查, 确保设备车辆的完好率达93%以上。
2.6 质量管理创新:质量控制“无声渗透”到养护的每一个细节
质量是养护的生命, 也直接影响到高速公路能否安全畅通。为保障养护工程质量, 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保障体系, 严格施工流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在材料源头上, 控制工程质量, 严格要求碎石料供应商安装水洗设备, 工区并派驻技术员工进驻料场仓口进行管理, 进行材料的24小时、现场、随机管理, 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出库材料的质量;在材料储藏方面, 中心投资近百万元建有封闭式、标准化、规范化料仓, 对场地进行严格硬化, 所有细集料入仓存放, 减少养护材料受二次“污染”, 有效的保证了材料的质量;在成品材料使用上, 对工程所需成品材料进行严格质量检验, 检验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规范进行, 没有半点马虎, 经检验合格方可使用。不合格材料绝不出厂、不合格的材料绝不上路;在施工过程中, 该工区严格贯彻落实标准、规范的施工工艺, 工区根据《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结合实际和多年的养护经验, 编制了《高速公路养护指导手册》, 以此规范了施工现场的每个细节, 指导现场施工流程, 把路面厚度、级配、含油量、压实度、平整度等控制在标准的参数范围以内, 确保了养护工程高质量。
3 结束语
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是体现、发挥、强化公路功能的重要保障。各地各部门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高度, 深刻认识加强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 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理念, 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统一思想认识, 采取有效措施, 摆上重要议程, 给予高度重视, 切实抓紧抓好。
参考文献
[1]余光祥.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工程与建设, 2008, (03) .[1]余光祥.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工程与建设, 2008, (03) .
公路运输安全管理体制及措施论文 篇8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及养护管理;措施
引 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材料、机械、设备工业相应发展,再加上广大桥梁建设者的精心设计和施工,使我国建桥水平已跃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但是长期以来,“重建设、轻养护”这个问题在我国公路桥梁管理中一直表现得比较突出,桥梁存在的问题也就比较多。因此,公路管养部门必须重视强化公路桥梁的养护与管理,提高桥梁的养护水平。
1 现行桥梁施工及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桥梁施工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桥梁建造领域日臻成熟,某些技术方面已经赶超发达国家。而我国桥梁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建造环境特殊,就桥梁建造环境而言,我国地域辽阔,多山岭重丘,建设工地多位于人少林密山高的地方,生活条件差,交通不便,另外我国横跨三个温度地带,温度、湿度、以及天气的多变,加之桥梁自身结构特性较复杂,这都对桥梁的设计施工带来众多的影响。另一方面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目前我国近些年桥梁的建造事故,往往还是由于施工人员麻痹大意,对桥梁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没有重点注意、工程监理工作敷衍了事、个别人员存在偷工减料、中饱私囊、以次充好等现象引发。
1.2 桥梁养护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2.1 橋梁养护管理现状
现阶段,我国桥梁极大部分已经服役时间较长,加之现今运输业出现的超载、超限现象日益严重,大部分桥梁已经超负荷运转,另外,由于存在“重建设、轻养护”的错误思想,桥梁没有得到及时的养护,存在的安全问题较多。有很多桥梁不堪重负,质量状况下降,最终使我国的桥梁多出现老桥、病桥、危桥,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隐患,所以,桥梁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显得日益突出。
1.2.2 桥梁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技术力量薄弱。
目前,对于桥梁养护工作,有关部门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相对于公路养护,桥梁的养护管理投入力量很小,桥梁检测仪器极为有限,养护人员对桥梁进行常规检查时主要靠目测,另外,对技术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不高,甚至往往工作人员都为临时工,其对如何维护以及如何评估一座桥是否能够安全运转这些基础知识一片空白。这就直接导致一些细微的危害没有找到或者处理不当,使桥梁的病害继续加剧,待到发现病害时已经无法弥补,从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2)维护管理不及时。
目前,各地公路桥梁养护机关以及相应地方部门对桥梁现状的监管不到位,造成了桥梁建造完成以后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到位的显现,诸如:桥面污染,没有专门人员进行清理、桥梁栏杆破损没有及时进行修补、桥梁两端与公路连接处建造时没有完全平整,造成车辆颠簸、桥孔淤塞没有及时清理等等现象,这势必会对桥梁的正常运转造成危害,减少桥梁使用寿命,同时也会对桥梁的使用者带来安全隐患。
(3)对桥梁使用以及病害监察力度不够。
桥梁建设完毕投入使用后,维护人员在日常的养护中监察力度不够,在安全巡查中,仅凭目测或敷衍了事,只是细微处得不到检查维护,或在桥梁使用过程中,超高超限车辆增多,未及时进行加固防范,久而久之成为重大安全隐患,再进行维修时,花费巨额的资金,给国家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2 加强公路桥梁养护与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2.1 建设桥梁养护工程师队伍和养护队伍
公路交通的迅猛发展,必然要求强化组织管理。在桥梁管养方面,应根据养护里程、辖区内桥梁数量设立若干名专职桥梁养护工程师,并保证其工作性质的相对稳定,不能随意换动。从目前的养护队伍现状来看,养护工人素质参差不齐,很难做到真正的专业养护。这就要求各级公路部门高度重视,针对桥梁养护工作的需要,要逐步培养骨干,成立专业养护队。桥梁专职养护,要突出的是一个“专”字,努力做到专业人员、专门程序、专用方法,以保证桥梁工程师的工作部署落实到位,随时掌握桥梁的使用状况,处治各种危急突发事件,并使队伍逐渐从日常养护过渡到具备进行桥梁中、小修甚至大修的能力。
2.2 建立健全完善的桥梁档案
桥梁档案是桥梁的历史足迹。公路竣工验收后,管理单位应及时要求建设单位提交完整的竣工资料,还要与建设单位技术人员一起,按照相关资料,对所有桥梁进行一次全面详细的检查。需要提供的竣工资料包括:每座桥的原设计、变更设计、竣工图纸、隐蔽工程图片和检测资料以及桥下河流的水文计算等。对桥梁的检查,应按照桥梁定期检查的要求进行,检查结果交管理单位留存。管理单位要按照桥梁管理系统的要求采集桥梁的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建立数据库,输入计算机立档保存。这可为以后桥梁的维护提供资料支持。
2.3 加大桥梁维修加固费的投入
为保证桥梁的正常运营,延长桥梁使用寿命,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在每年的年度养护工作计划中,应该安排一定经费保证桥梁检查、维修及加固工作,保证桥梁养护与维修加固资金的合理与充足使用。同时,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目标与措施,从而促进桥梁改建、维修与加固工作。国家投资重点倾斜以及集资渠道的多元化,将为我国公路桥梁发展提供资金保证。
2.4 加强措施,严格检查
严格的检查措施是保证桥梁维护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法。养护队应对桥梁以及各种防护设施坚持日常养护巡查,注意观察桥梁的使用状况,尽量做到1次/天养护巡查,并做好巡查记录,同时各级桥梁养护工程师应分别组织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和专业检查。一是经常性检查。要由县级桥梁工程师组织实施,以目测为主,配合简单工具,至少每年度一次,填写“经常性检查记录表”上报。检查应拍摄总体照片,填写“桥梁定期检查数据表”,并提交检查报告。二是专业检查。凡遭受意外损害、定期检查中难以判明损坏程度以及决定改造之前均需进行专业检查。
2.5 全面落实危桥改造的措施
在检查后,发现的存在符合《公路养护技术规范》桥梁技术评定标准中四类危桥状态的桥梁均系危桥。主要包括桥梁重要部件出现严重的功能性病害,且有继续扩展现象,关键部位的部分材料强度达到极限,出现部分钢筋断裂,混凝土压碎或压杆失稳变形的破损现象,变形大于规范值,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不能达到平时交通安全通行的要求,以及承载能力比设计降低25%以上的类型。这些桥梁必须尽快实施加固、维修和改造,以提高其承载能力。
3 结束语
桥梁的安全使用是公路的生命。公路桥梁的养护与管理依旧是当前公路养护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加强其管理工作,我们要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抓好公路桥梁养护与管理的质量,不仅可以尽量减少和避免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对于促进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侯国杰.公路桥梁的养护与管理[J].广东科技,2007(8):10~11.
[2]杨光华.论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J].工程技术,2009(11):4~10.
铁路运输管理体制改革论文 篇9
0引言
铁路事业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承担着重要的使命。随着社会体制的不断变革,如何应对当前格局的变化,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铁路运输管理体制的变革和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当前铁路运输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即体制如何面向市场化,实现自主经营,如何寻求自身的发展等。这些都是我国推行政企分开后,铁路总公司应该承担和面对的风险和问题,该如何明确自身的职责,打破传统的管理理念和体制,勇于创新,实现铁路运输管理的科学和持续发展。
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研究论文 篇10
高速公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和高速公路网的不断完善,专业化的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保障高速公路的良好运行、发挥最佳的经济效益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高速公路的路政管理作为一门专业化的行政管理,它除了具有管理的一般规律外,还具有社会性、政策性、复杂性和特定性的特点,是一门相互联系的系统工程。
由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普遍采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方式,使高速公路管理体制也处于一种多元化的状态,有时候会造成高速公路的路政管理主体不明,严重影响了高速公路路政管理的效率并对高速公路的良性发展和经济效益的发挥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国外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体制
在管理、服务形式上,国外高速公路一般可以分为收费高速公路和不收费高速公路两类。不收费高速公路一般由中央或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筹资建设,委托地方公路部门管理和养护。收费高速公路则是由国家吸收社会、民间资金的方法建设高速公路,再以特许收费经营的方式来组织运营管理。
国外高速公路的历史较为久长,其管理体制经过实践积累已基本成熟,路政管理是公路管理的一部分。由于国情、社会文化以及经济发达程度的不同,高速公路管理体制也存在差异,并各具特点。概括起来,国外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有以下几种形式:
(1)事业型管理
事业型管理按垂直划分可以分为中央集权式和地方分权式两种形式,中央集权式指国家统一计划、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例如意大利免费高速公路;地方分权式指中央资助地方建设、建成后交地方管理,例如德国免费高速公路。按横向划分可以分为与普通公路统一管理和高速公路专门管理,与普通公路统一管理是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由同一个机构管理,只是机构内部设专门部门管理,例如英国免费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专门管理指高速公路与一般公路由相互独立的机构负责管理,各州内设高速公路管理局和公路局分别管理高速公路和一般公路,例如美国的高速公路。
(2)公司型管理
公司型管理分为一个公司统一管理和多家公司独立管理,一个公司统一管理指在政府监督下,组建道路公团统一筹资、建设、经营管理高速公路,例如日本的高速公路;多家公司独立管理指在政府监督下,组建不同的公路公司,各条公路独立运作,例如法国的收费高速公路。
3、国内高速公路管理体制
现阶段我国的高速公路管理处于体制转变的起步阶段。由于各省份地区的历史、经济、文化的差异,各地的高速公路管理体制亦有所差异。归纳起来,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大体上可以分为统一管理型、加强行业管理型和属地行业管理型三种类型。
1.统一管理型
全省高速公路建立一支统一规范的行政(路政)执法机构(除交警外),省交通厅将高速公路部门的执法权限相对集中,把路政、运政、稽政等交通部门的行政职责合并统一担负起来,建立起快速反应、职责统一、分工协作一致的“三级管理,四个层次”的行政执法管理机构。体制结构如图1所示。其特点为:
* 省高速公路行政(路政)执法机构对全省高速公路人、财、物进行统一管理领导,执行业务统一规范;
* 交通执法人员编制按公路车流量、车道数和公路里程三个参数值定编;
* 经费来源采取先从高速公路过路费收入提取百分比逐步过渡到财政拨款来解决;
* 根据国家规范和省高速公路主骨架建设情况,全省高速公路行政执法实施统一规范管理,省高速公路行政执法机构下设的支队以省高速公路主骨架为主,沿线高速公路的分支路段按区域管理为辅。
图1 统一管理型体制结构
Fig1 structure of overall management system
2.加强行业管理型s
这个体制是结合省高速公路管理实际出发,照顾到省高速公路主骨架管理的连续性和省高速公路管理的统一性提出来的。加强行业管理型的行政执法机构在对省高速公路(即省厅单位参与合股、合资、合作等方式筹建省高管高速公路)进行统一管理(跨地市管理),对地市高速公路进行业务规范指导管理(属地管理)监督及协调。
这种行政执法的管理模式,可以发挥省高速公路主骨架作用,对高速公路主干道的连续性、畅通性和省主干道高速公路运行机制整体运行规范有利,避免了属地管理的矛盾和弱点,同时又考虑了地市级高速公路分支属地管理的特性,是以统一管理为主,属地管理为辅,相辅相成,彼此各负其责,避免了机构重叠,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又结合了省高速公路管理特性的措施,是现阶段初期改革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和可操作性。体制结构如图2所示。其特点为:
* 省高速公路执法机构对属地管理的地市级高速公路机构实行业务规范领导(指导)监督及协调,属地管理的高速公路其路政、运政、稽政等由属地执行具体的组织与管理;
* 省高速公路执法机构对省直管的高速公路支队、大队的管理实行统一领导,部分地区路政管理部门是单独成立;
* 编制、经费来源与“统一管理型”的运作模式较为类似;
图2 加强行业管理型体制结构
Fig2 structure of strengthening industry management system
3.属地行业管理型
这种管理体制似于普通公路管理。省设立一个高速公路路政管理行业规范指导机构,对全省高速公路分地、市、县界限划地界,划地段,进行属地的行政执法指导,各地、市、县建立相应的`高速公路执法机构,对区域内的各高速公路划界分管,其体制结构如图3所示。
该管理体制对于普通公路是非常适宜和成功的,但这样的管理体制经过江苏省高速公路的实际运作,已经发现用属地管理来管理高速公路较难适应高速公路的发展,不利于协调指挥,对高速公路
经营企业来说,也不符合“精简、高效能”的原则。
图3 属地行业管理型体制结构
Fig3 structure of local industry management system
以上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三种形式,按高速公路管理特征,统一管理型和加强行业管理型能基本达到高速公路管理目标的实施,在职能划分方面,责、权、利统一,政令畅通、指挥灵便、步调一致,管理幅度调整比较容易,可使各级路政管理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有效的开展工作,防止因职责不明而造成滥用权职或互相推诿的现象。
4、关于高速公路体制改革的一些建议
1、理顺管理体制
理顺管理体制即是明确高速公路到底由哪个机构来管理,该机构又由哪个单位负责。不能出现多头管理的情况。在大体方向上应该实行垂直的、独立的管理体制。
2、明确高速公路路政管理的主体
管理主体不明确带来执法尺度不一的问题,导致部门间工作难以协调,在一些情况下难以正确有力的执法。如在高速公路上发生违章、损坏设施等情况,路政管理部门没有检查、扣车、扣证等权,因而对违章行为难以管理,也影响了路政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明确高速公路的管理主体,以实现统高速一、集中管理。
3、给予高速公路管理机构明确的权力
在明确公路管理主体以后,要明确规定高速公路管理机构的权限范围,并给予高速公路管理机构一定的强制执行权。现在有的地方的高速公路管理机构责任太大,权力太小。让人觉得什么都能管,什么都不能管,这就是管理机构权力太小的结果。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给予管理机构相应的权力和一定的强制执行权。
5、结语
高速公路的管理究竟采取何种管理体制,要针对具体的社会环境、经济地理环境以及投资建设中的其他多种客观要素来确定。本文分析总结了国内外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并对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可供各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参考用。
参考文献
[1] 王进思,公路路政管理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编委会,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公路运输安全管理体制及措施论文 篇11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养护特点;重要作用
高速公路养护一定要把“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作为方针, 对于养护技术的应用,应当坚持“调查研究、科技创新、协调发展”的原则。从而满足我国公路快速发展的需要,以高质量的服务标准满足广大人民的出行需要。
1.高速公路养护管理
(1)养护管理就是通过管理数据库和有效的评价预测系统,建立优质高效的机械化养护方式,同时应用一些先进的技术及工艺,以最经济的方式保证路面平整、畅通,设施完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使高速公路养护维修达到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高机动性的要求。
(2)养护管理目的和主要任务。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目的,就是保持高速公路处于良好的运营状态,提高公路的使用质量,延长公路的使用期限,保持公路及沿线设施的完好状态。并对出现损坏的地方进行及时维修,从而保证高速公路具有安全、快速畅通的使用功能,以提高公路的运营效益和社会效益。
(3)高速公路养护工作迫切性。高速公路自建设开始起就暴露于严酷的自然环境中,经历暴晒、寒冷、雨水、降雪等自然现象的反复侵蚀,还受到高速度、大负荷、大流量的交通荷载的反复作用,其路面、桥梁、交通工程(监控、通讯、服务设施等都会因交通、气候、设计、施工、材料等因素的影响而逐渐损坏,路面开始出现车辙、裂缝、剥落、坑槽等病害,并且经过雨季和冬季后将迅速发展和扩大,并逐步进入下面的结构层,造成整个面层甚至基层、路基的损害,从而导致高速公路服务水平的下降。因此,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就涉及到高速公路的养护问题。
2.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作用
(1)正确了解评价公路的运营状况及服务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创建畅、安、舒、美的良好行车环境,及时安排道路养护维修。
(2)发现和弥补因设计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道路、设施的先天不足及使用缺陷,形成高速公路完善的使用及服务功能。
(3)减少并杜绝因道路和设施维护不当,给用户和使用者带来的意外损害,避免因此引发的不必要的各类事故。
(4)预防道路和各类设施病害的发生,及时修复出现的道路病害、设施损坏,延长道路和设施的使用寿命,延缓大修周期,降低运营管理成本。
3.高速公路养护的特点
3.1养护工作的及时性、经常性
由于我国高速公路是国家基础设施.同时又具有收费的特性.因此,必须经常保持高速公路的完整状态,及时修复损坏部分。小修及日常保养的特点是工期跨度大、突发问题多、养护成本高。对养护工作的任何懈怠和疏忽,不仅会对道路及其设施本身造成潜在危害,也会对高速行车的驾乘人员构成严重生命威胁。
3.2高速公路车速快、行车密度大,养护工作具有较大的危险性
3.3养护的高成本性、复杂性及科技性
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工序复杂,标准高、机械规模使用比例大,成本高。同时为适应发展应不断探索和推行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
3.4养护对象的广泛性
高速公路的养护是一个整体的养护工程,对象除道路、桥涵、隧道及其沿线附属设施之外,还应当包括交通工程设施,监控、通信,照明设施,绿化、环保、园林设施,棚亭建筑设施,以及各种生活服务设施等。这些设施的养护和管理几乎涵盖了道桥、建筑、园林、机电、光电、机械、计算机等多种专业,形成了一个内容广泛、互有联系、缺一不可的综合养护体系。
4.公路养护原则及常见病害的处理
随着运营时间的推移,交通流量的增长和设施使用频率的增加,高速公路会出现路基下沉、路面沥青老化,出现坑槽、车辙、桥头沉降、路面积水、桥梁承载力下降等常见病害及配套设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高速公路养护必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方针,坚持“机械化养护为主,防止中断交通”的原则。
4.1沥青砼路面
沥青砼路面常见的病害很多.日常养护中涉及最多的就是坑槽的修补。修补时一般采用乳化沥青、热沥青砼,改性沥青砼和冷补料养护。养护中应强调的是坑槽修补及时,轻微路面坑塘在发现之时起48小时内修复,大面积严重路面坑塘在发现后24小时内修复。坑塘修补中应保证混合料的质量,避免离析,各项试验指标要达到要求,施工中要保证足够的压实度和平整度。
4.2硬路肩
按现行公路设计规范,硬路肩的路面结构形式与主车道是不同的。硬路肩的问题主要是由路基引起的沉降。硬路肩部位是一个薄弱环节.如果处理不当.将会给以后的养护带来难度。
4.3桥梁、通道及涵洞
通道及涵洞的养护主要是清疏工作。日常工作中,加强公路桥梁养护的效果控制,实现桥梁养护工作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将公路桥梁养护安全事故的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4.4桥梁伸缩缝
桥梁伸缩缝使用寿命首先应决定于采用的伸缩缝型式及材料,产品规格选择不合理,就直接影响伸缩缝装置的使用效果,同时选择时还应考虑梁、板间伸缩装置间隙量大小,以保证伸缩缝装置与梁、板两端有充分锚固,才能达到最佳使用效果。橡胶伸缩缝已不能适应高速公路大交通量高速行车的需要,可选择其他新型产品以适应日异月新飞速发展的高速公路工程。
4.5安全设施
波形护栏及防眩设施、标线、交通标志波形护栏、防眩设施的养护。主要是事故损坏的更换和日常保洁。
4.6绿化
包括中央分隔带、边坡树木和植被的日常养护,及修剪、治虫等工作。还应根据气候变化和当地的实际隋况对不适合的树种和植被进行更换。
5.现今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养护不及时,养护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低。
(2)养护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职工素质不适应高速公路养护科学化、现代化水平要求。
从事养护的技术人员少,掌握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能力差,直接影响了养护的质量和水平。
(3)养护工作的科技含量低,缺乏对高速公路总体养护管理状况的研究、了解。
(4)规范建设不完善。
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养护管理办法、技术规范、质量评定标准等,使具体工作内容不统一,标准不一致。
(5)内部体制建设不够完善:
内部关系不理顺,工作效率低下,没有建立工资与养护工程的数量、质量挂钩,按劳计酬,奖勤罚懒的分配机制。单位内部缺乏活力和竞争力,从而影响到养护工作的总体水平。
6.提高高速公路 养护管理措施
6.1转变“重建轻养”思想做到建养并重
从某种意义上说,养护与建设是同等重要的,甚至比建设还要重要。只有高效的养护管理,才能保证公路充分发挥出良好的使用状态和服务水平,从而可以提供安全、快捷、舒适、经济、优美的行车环境,进而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办事效率,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于养护,我们必须从建设开始就重视公路的养护管理,遵循建养并重的方针,摈弃重建轻养的观念,树立“养护也是发展”的新观念。
6.2加大推进先进养护技术的使用
近年来,许多地区公路推行快速养护方法,其目的是通过采用高效率、高技术含量的养护设备,从而提高养护施工的效率和质量,进而达到延长道路使用年限,压缩养护施工时间,减少工程事故的目的。我们应着重做好现有设备的维护保养,使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并开发利用好设备资源,加强设备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路面维修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努力保障交通安全。
7.结语
【公路运输安全管理体制及措施论文】推荐阅读:
煤矿运输一队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及措施10-21
成品油公路运输论文07-18
公路运输管理08-01
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07-11
公路交通运输管理研究10-19
高速公路运输管理08-09
国内公路运输经济管理11-06
公路运输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浅析论文10-15
市公路运输管理处工作07-19
公路运输管理所客运股职责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