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环保意识的培养(通用11篇)
化学环保意识的培养 篇1
谈谈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因环境污染引起的突发事件不断增加,已影响到我国的可持性发展战略和社会的稳定。不可再生资源遭到掠夺式开采,能源消耗几何级增长,环境污染程度大大超出了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中学化学是一门与环境最有关系的基础学科,作为高中化学教师,更应该在传授学生化学知识的同时,把环境保护贯穿到化学课堂教学中去,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环境现状,提高他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倡导绿色消费的新观念,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一、从目前的环境问题看加强环保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源源不断地产生了大量的工业“三废”,使得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据有关资料记载:1952年12月5日至8日在英国伦敦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在日本,曾因含汞废水通过生态系统食物链的转移、循环、累积而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水俣病”事件;由于全球温室效应,引起人体组织缺氧,导致头痛、神经麻痹,甚至危及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我国的上海、兰州等工业城市上空已出现了浓重的化学烟雾;我国长江以北的地区已找不到一条未被污染的主要河流;我国的一些大工业城市近年来连降大量的“酸雨”„„显然,环境的污染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严峻的环境危机,使得加强环保教育成为我们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由此可见,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势在必行。
二、明确教育教学目标,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为培养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化学教师要制定好环境保护教育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建立起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观念。(1)让学生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传统的化学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和危害。使学生理解绿色化学的重要性,学会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会运用化学原理消除污染。(2)充分利用教材、网络和社区资源,参加社会实践,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三、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很多理论都要通过实验去验证,因此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教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做实验时,教师应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则,注意减少污染,将环保教育融入其中,学生自身环保意识得到提高,养成了良好的化学实验习惯,自觉把废液、废渣倒入废液缸中,减少对水体的污染。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实验课渗透环保教育意识。在实验教学中,经常向学生介绍常用化学试剂的有关性质、贮存和使用知识,以及预防环境污染的措施。如贮存硝酸时,要用棕色瓶存放在暗处,以免硝酸见光分解及挥发,污染空气。再如液溴贮存时,要用水液封和用蜡封瓶口,溴水现配现用,防止溴蒸气逸散到空气中而造成污染。在制备H2S,SO2,Cl2及做铜与硝酸,浓硫酸的反应等实验时,产生了有毒且污染环境的气体,直接影响师生健康。我们在实验中应尽可能使用微型实验(如氯离子的检验,碘升华实验),这样不仅节约了药品,同时减少废液、废渣和有害气体的产生;实验后的废液、废渣尽可能回收利用,若不能回收利用的,则应倒在规定的地方,切勿乱扔乱倒。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渗透环保问题,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还能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四、利用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的教育
化学课堂教学虽然是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途径,但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所以还应在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把环境保护教育与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以适应中学生求知欲望强烈、思想活跃、兴趣爱好广泛的特点。我们可以利用节假日、夏令营,组织学生对当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水土保护区和环境污染区等进行实地考察,使他们认识到人与气温、气候、空气、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及环境保护等都存在密切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开展有关环境污染与保护知识的问答。例如,酸雨是如何形成的?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什么?防治途径如何?另外,还可开展环境保护小论文竞赛,举办环境保护知识讲座,利用橱窗、黑板报、墙报进行宣传和展览等,寓环境教育于知识性、趣味性的各种活动之中。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把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巩固和升华,另一方面更能引起广大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增强了参与意识。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认识到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进一步了解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和政策,认识到破坏环境是一种不道德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
总而言之,环境污染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它需要全人类都来关注。作为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化学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材料、能源、健康、环境的密切联系。使学生知道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社会要可持续发展,就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人人要保护环境,为我国乃至全球环境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二中学)
化学环保意识的培养 篇2
一、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在化学、化工的生产过程中, 会产生很多污染物, 针对这一情况, 在每一章节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从化学角度出发, 说明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危害, 使学生顺其自然地认识到化学产生的有害物质及如何对污染物进行处理, 同时可以从杜绝或减少污染物的来源来考虑。例如, 在教材的第一章节中, 在讲到“空气成分的发现”时, 可以借由空气的组成让学生认识空气中的污染物, 首先从日常空气质量日报开始, 结合日趋严重的雾霾天气, 这些学生都是深有体会的, 同时对可吸入颗粒和NO、CO、SO2这些有害气体的危害也可以做相关介绍, 像汽车尾气的排放, 工业废气的排放, 燃料的不完全燃烧, 都和生活密切相关, 学生接受起来也会感觉很亲切。而像二氧化硫会带来酸雨的影响, 如果教师在课前收集相关资料图片, 就可以更形象生动地传播这一知识。只有充分认识其危害性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进而解决如何减少其排放以及可以用哪些措施减少排放, 也可以考虑变废为宝。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 在教师的归纳总结后如果可以安排相应练习, 那么, 既让学生认识到了环境污染的危害, 又能拓宽其知识面, 能够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环境保护意识。
又如, 在讲到“金属的防护和回收”时, 对于废弃金属的处理问题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强调, 废弃金属带来的环境污染是一个国际性问题, 废金属被随意丢弃后会造成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以废电池为例, 因废电池中含有大量汞、镉、锰、铅等重金属, 如果是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土壤里, 可以使一平方米土地失去利用价值; 而一个扣钮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通过这些例子 , 学生能深刻地认识到做好金属的回收利用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在实验中培养环保意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 实验的方法也很多, 无论是演示实验, 学生实验或是家庭实验, 都可以深化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下面我就课堂中的几个实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1.实 验 室 模 拟 工业 炼 铁
这个实验中, 对于CO的使用 , 在教学过 程中 , 我通常用“早出晚归 ”进行概括 , 很显然 , 学生能很快认识到CO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其使用量远远大于理论用量。所以, 联系CO作为一种有剧毒的气体, 能和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使血红蛋白丧失输氧的功能, 大量吸入后, 人会因为缺氧而死亡。因此, 对于实验过程产生的大量尾气, 就必须进行处理, 通常用点燃的方法, 但是直接燃烧也是能量浪费。改进后, 可以用一根直导管引向酒精喷灯加热处再点燃, 这样燃烧产生的热量就直接用于加热了, 当然还可以考虑用气球收集或者是排水法收集, 都是从变肥为宝、节省资源的角度考虑的。
2.硫 在 氧 气 中 燃 烧
因为S燃烧生成的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SO2, 所以在演示这个实验时, 我先给学生观察集气瓶中的少量水, 让学生观察完实验, 得出生成物的结论之后, 再交流讨论水的作用, 而学生在学习完了“空气的成分”后已经知道了SO2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会随着降雨形成酸雨, 所以这个实验中的水就是用来吸收生成的SO2的, 这样就避免了直接排放造成污染。
3.加 热 氯 酸钾 制 氧 气
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很多, 在了解了常见的三种方法后, 当演示高锰酸钾制氧气时, 就可以引入所用发生装置相同的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一般情况下, 若氯酸钾固体中混有可燃性杂质, 则加热时极可能发生爆炸, 而且利用此方法制得的氧气往往含有一种有毒的杂质气体—氯气, 所以, 无论是从实验的安全性, 还是从生成物的无污染考虑, 学生都更能了解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优点。
三、做好环保知识的普及工作
为了使学生深入认识和理解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强化环境保护意识、树立环境保护观念, 我认为需在学校工作中把环保教育融入每个学生的心中。例如:可利用晨会课、班会课等时间, 宣传环保知识, 还可以通过墙报等形式普及环保知识, 这些举措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环保热情。而在生活中, 我们应提倡学生节约用电, 因为电是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到的, 也是学习生活离不开的。在我国发电主要依靠燃煤, 煤中的一些元素燃烧后的生成物都会形成酸雨, 从而腐蚀建筑物, 使土壤和水质酸化, 导致粮食减产鱼虾死亡。所以节约用电, 就是节约用煤, 就是减少大气污染。同时由于煤燃烧的主要产物是CO2, 而空气中CO含量的增加, 会使全球气温升高, 进而出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土地沙漠化等现象, 因此提倡低碳生活也是保护环境的一种措施, 因此可以鼓励学生出行尽量步行, 多植树造林, 家用电器不用时应关掉电源开关, 把空调设定在符合实际的温度范围, 改用节能型照明灯, 使用可降解的环保袋, 丢弃塑料袋, 不用一次性筷子等, 这些都是可以从身边做起的环保行为。
化学教学中环保意识的培养 篇3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建立环保理念:现行初三化学教材中提供了:空气、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氢能源;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温室效应;臭氧;肥皂和常用洗涤剂;农药和化肥等内容。在进行这些教学时着力渗透环保教育。建立如下环保理念。
1.空气污染主要来自不洁燃料:煤、石油等的燃烧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含硫含氮的氧化物,钢铁冶炼、化工生产排放的废气以及粉尘等。空气污染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危害人类的健康。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寻找替代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氢能等绿色环保能源。有效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实施绿化工程。
2.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生产的必要条件。水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三废”,城市生活污水,农村农药化肥等对水的污染。我们必须采取净化污水,防止水源污染等措施。
(二)精心制作课件,优化环保教育手段
1.收集有关环保的图片资料、新闻报道制成各种展板。如淮河、颠池、太湖的污染和治理,成都盆地焚烧麦秆造成停航事件,化工厂、造纸厂对河流的污染。我国西部大开发的生态环保建设:退耕还林工程内容有选择地制成几块展板。2.剪录有关环境报道的电视片,对周边工厂的污染排放情况,空气污染情况等摄制成录像。
二、在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
1.开展《我与环保》主题班会活动。
2.组织参与环保行动
(1)到工厂参观、调查、取样分析。我们先后组织学生到天然气净化厂参观天然气净化处理设备。到炭黑厂了解粉尘对周边环境的危害。到仙鹤盐化公司对排放的废水取样分析。
(2)和同学们一道参与实验室的废物回收处理。
3.开展环保小论文、调查报告、环保广告词、制作节水徽记等竞赛活动。
4.成立“校环保队”对学校环境监督管理,出版环保小报。
让同学们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在校园内制造一种良好的环保文化氛围。在活動中培养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自觉形成环保思想。养成爱护环境,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化学环保意识的培养 篇4
师范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绿色化学意识研究
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它将给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希望.我国的`绿色化学研究和开发刚刚起步,师范化学教学理应承担起普及、宣传绿色化学的任务.在教学中,可通过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利用实验教学、联系生活实际等培养学生绿色化学意识.
作 者:高宝平作者单位:吕梁高等专科学校汾阳师范分校数学与科学系,山西・汾阳,032200刊 名:科教文汇英文刊名:EDUCATION SCIENCE & CULTURE MAGAZINE年,卷(期):“”(7)分类号:G652关键词:化学教学 培养 绿色化学
化学环保意识的培养 篇5
关键词:环保意识、化学实验教学、环境状况
主要论点概述:我们每一个公民必须努力增强环境意识,自觉培养保护环境的道德风尚。作为化学教师,如何培养每一个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成为我们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教学中应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联系环境保护的知识。我们化学教师应转“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寓环保意识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使学生了解环保知识,是中学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了做好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我们每一个公民必须努力增强环境意识,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态度积极参加各项环境保护活动,自觉培养保护环境的道德风尚。作为化学教师,如何培养每一个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成为我们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环保教育要从孩子抓起,从课堂抓起。现在的中学生是21世纪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环保意识不仅影响着我国未来的环境保护而且在环境保护中起决定性作用。化学教学中应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联系环境保护的知识,介绍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这样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下面是我对加强学生环保意识的几点看法。
一、当前全球环境状况及强化环保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1、当前全球环境状况及环境污染的危害。
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有四大要素: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界。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利用,人类既是环境的创造物,又是环境的创造者。在工业发展带给人类物质文明的同时,能源结构的变化,化学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的排放,化肥、农药的利用又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断地危害人类的健康,阻碍了工农业及科技的发展。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生存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尽管使人类较大程度地获得了生存自由,然而越来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仍然时刻带给人类不期而遇的灾难,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人类要生存,就必须保护好自然环境,所以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据有关专家估算,我国由于环境污染导致的损失每年达2800亿元,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脆弱的生态系统呼唤公众生态意识的觉醒。每一个环境污染的实例,是大自然对人类敲响的一声警钟。但是大多数人们的环保意识却是相当淡薄人类的大多数还没有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环保教育迫在眉睫!
为了防治环境污染,我国相继颁布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法律。1994年,我国政府制定了今后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行动指南——《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和未来发展的要求,而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因此作为新世纪的化学教师,就需要站在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做一名维护人类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卫士和坚定的环保教育工作者。
二、在日常化学课堂教学中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化学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可能造成什么样的恶果,以及如何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首理,深入浅出地阐明环保工作的重要意义。为了做好环保教育工作,作为化学教师平时应等收集、积累环保信息和先进科技成果,把收集到的材料自然渗透到教学中,使化学教学要为生动活泼,紧密联系实际。
目前,我国尚未有专门对环境保护教育的教材和大纲,而化学学科与环境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渗透的内容很多。因此寓环保于化学学教学中,使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是十分必要的。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很多,其中与化学科学密切相关的有利用化学净化来消除环境污染和发展绿色食品等。在教学中,尽量结合教学内容,多给学生介绍些环保知识,例如,讲解“化学与环境”一节时,讲到工厂任意排放有毒气体,导致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鼓励学生自己搜集这些材料,课上交流,以此来学习环保知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三、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的教育内容
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怎样才能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应做到适时,适当。在教学进程中,当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如:氧气、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金属的冶炼、煤、石油等内容时,就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学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在教学中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来加深印象,拓宽视野。
若实验过程中产生一些有毒物质(气体、液体)时,要不断改进实验装置,尽量避免气体外逸或液体泄漏乱淌。对有害尾气要增加吸收或转化装置,不能任意排入大气中。如验证空气的组成时,红磷燃烧会产生五氧化二磷污染空气,我们应优化装置,不让五氧化二磷排到空气中。观察硫的燃烧时将产生的二氧化硫用碱液吸收。
同时在实验教学中,经常向学生介绍常用化学试剂的有关性质、贮存和使用知识,以及预防环境污染的措施。如贮存硝酸时,要用棕色瓶存放在暗处,以免硝酸见光易分解或挥发,污染空气。浓盐酸也要封闭保存,以免挥发的氯化氢气体污染空气。
在实验操作中,还要教育学生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学生一昧追求趣味而乱动手摆弄。要求学生在制取有毒气体时,尽量利用少量的反应物来制取少量的有毒物质,把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观察硫的燃烧的现象时,尽量控制反应物的用量,只要能得到正确的有明显的结果,学生能观察到其物质的存在,了解和掌握它的性质就可以了。还要要求学生,每次实验完毕后的废液,一定要按指定处倾倒或回收。然后统一处理,严禁随意胡乱倾倒。
四、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验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
把环境保护与丰富的课外活动相结合,适应中学生的求知欲望强烈、兴趣广泛的特点。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团结互助。关心集体、热爱家园的优良品质,更增强了学生保护环境、热爱绿色、热爱地球的环保意识。开展研究性学习,联系当地环境状况,加强环保意识教育。
在化学教学中除了结合课堂内容进行环保教育渗透之外,还可紧密联系当地实际,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使学生亲自体会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例如:给学生介绍本地区的资源特点,工业状况,环境现状及本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水质的污染阻碍了农业、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严重危及人的身体健康。要求住在造纸厂、水泥厂附近的同学,注意观察水泥厂、造纸厂排出的废水、废气的情况。为了使环保教育更结合生产实际,可以到现场去教学,可以带领学生到一些工厂去参观,(如化肥厂、农药厂、造纸厂、制革厂等)。去看一看,了解工厂在处理工业“三废”方面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用什么样的设备来转化“三废”,还可以指出尚有哪些不足之处,让学生开动脑筋,设想对尾气的处理意见和废这些耳闻目睹的环境现状都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好素材,使学生了解当地环境污染现状,更加增强了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通过这样的环保意识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对和平的向往和集体主义观念等美德。通过环保意识教育还能培养学生对世界现状的深深的危机感,激发学生树立起对自己、对国家、对世界负责的态度,自觉地思考环境和生存的联系,关注科学技术革命,关注可持续发展战略,并要尽自己的努力,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为保护环境尽自的一份力。
化学环保意识的培养 篇6
环境保护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能源、环境)之一,因为环境是跟人类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地球只有一个,地球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能不能继续生存下去的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已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环境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生态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列为主要工作,并推行了一系列环境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计划,将1990―1999年作为“环境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十年”。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化学污染物对环境,对人类健康,社会发展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同呼声。为此,寓环境保护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于化学教学之中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我们中学化学教学中,怎样渗透环保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我们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怎样才能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应做到适时,适当。在教学进程中,当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如:氧气、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电镀、电解、金属的冶炼、煤、石油等内容时,就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教学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在教学中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来加深印象,拓宽视野。
如高一化学课本,在硫酸的工业制法这一节,介绍了环境保护初步知识,在授课时我们可列举一些实例,比如,列举远的“世界上著名的八大公害”。近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海湾战争”,大范围的“外国、外盛外地区”,小范围的`“本盛本区、本乡甚至本校”。再增加一些具体数据,比如每年全世界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约有一亿五仟万吨,产生的废渣超过30亿吨,废水6000~7000亿吨。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而每年损失达15亿元等。使学生对环保知识学习既见“森林”又见“树木”,即生动又能激发兴趣,印象至深,再对照结合课本内容。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当然在补充介绍这些内容、实例时,要注意体现常识性,不要超越学生的可接受性,适可而止。
另外,结合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回收处理,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思考,例如,在生产和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废气,为了不使它们扩散到大气中去,你用什么方法将它们分别除去?又怎样利用这些废气制得有用的化工产品?在组织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最后归纳为:对于酸性物质,一般可用碱溶液吸收或制成相应的化工产品(如NO、NO2、可用NaOH溶液吸收)。同理碱性物质通常就用酸液来吸收(如NH3用浓H2SO4吸收)。某些有毒物可使它转化为沉淀或可溶物(如H2S可通入CuSO4溶液中,转化为CuS沉淀)等等。这样使学生掌握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的简单原理。使他们明白,既要消除污染,又要使废物得到充分利用,变废为宝。
此外,还可以结合平时作业,单元练习,单元测验,在不偏离教材和大纲要求的前提下,穿插安排除杂质气体,提纯溶液和消除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思考题、习题。以便巩固保护环境的知识。
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环保意识培养 篇7
一、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中的重要地位
当前社会面临环境日益恶化、能源短缺、生态平衡被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环境保护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涉及许多学科的综合问题,其中许多与化学有关,而中学阶段的教育又是开展全程性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环节,对中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化学教育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所以,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和物理、生物等都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学科。许多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形成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和如何防治,等等,都与化学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初中化学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出,化学教育应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
二、在化学教育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1. 在课堂教学中联系实际,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使整个社会对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有一个新的正确的理解和态度,使人们了解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激发人们关心环境、爱护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增强对环境问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 通过化学实验进行环境教育。
科学探究作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其在教学过程中是以化学实验的形式出现的。因此,实验探究作为进行科学探究的有效方式和重要的学习内容,应为广大师生所重视。但是,由于进行化学实验活动本身需要花费一定的资金,也容易造成污染情况,因此,如何通过“控污减排”教育,即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控制或减少学生做化学实验时产生的污染物,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实现对学生的环保教育,对学生今后学习化学和走上社会参加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学生刚学化学实验时是一张白纸,教师如果从一开始就抓好学生实验的常规教育,重视学生实验的养成教育,环境保护的意识就能深入学生心田。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职责,并且较之课堂教学更具有直观性。一方面,教师可以以环境污染物为实验样品,进行观察分析与研究。另一方面,教师在自己做或指导学生做实验时,也可以切实地进行环境教育。例如在做有毒性气体放出的实验时,可增加尾气处理装置,以减少有毒气体排放。对实验结束后的试验废液、废物应放入指定地点,这样既可减少污染物污染,又可教育学生环境保护要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3. 在兴趣小组活动中加强环境教育。
(1)通过各式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直接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例如:让学生通过测定水源的颜色(与自来水参照比较)浊度气味、p H值,了解简易测定水质污染的方法,进一步加深了解酸雨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从而认识到控制SO2、NO2等有害气体排放的重要性。
(2)举办专题报告会,阐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以及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等知识,着重介绍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和方法,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发展与治理同样并重的方针,让保护生态环境、防治“三废”污染在生产生活中得到真正落实。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开展环境保护活动。另一方面,教师要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时刻牢记环保使命,充分利用节约能源(如节水、节电、充分燃烧煤气、石油液化气等),合理分类存放生活垃圾(如电池回收、不乱到污水等),不使用污染环境的物品(如含磷洗衣粉、喷发胶等),敢于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努力将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篇8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应该抓住教学中的各个方面,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1.抓住教材中的环保内容渗透环保教育
国家应把环保教育列入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和考试栏目中。在此之前,我们化学教师应该结合化学教材中的许多章节向学生介绍环保的相关知识。如高中阶段结合氯气、硫化氢和苯蒸气等有毒气体的教学,在课堂上介绍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和相关的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结合硫酸、硝酸的工业制法及炼钢炼铁的工业流程,介绍工业污染及废气、废渣的处理;结合重金属元素的教学,介绍重金属对水的污染并给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结合硫、氮的氧化物,介绍酸雨的形成及其危害等等。课堂是教学的第一阵地,作为化学教师,我们要抓住这一阵地,紧密联系教材,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理解环保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逐步培养起环保意识。
2.在实验教学中推进环保教育
作为化学教师,我们要利用实验教学,让学生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实践中来。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实验习惯,如在密闭系统或通风橱中操作有毒气体,对反应后的尾气进行吸收,不让其扩散到空气中,反应后的废液、废渣不随意倒入水池,而是分类回收等等,使学生养成环保的好习惯。其次,要帮助学生学会从环保角度设计、改进、挑选实验方案,选取实验药品,使学生尽可能采用一些无毒无害、低污染、低能耗的实验方案和选择一些无污染、可回收、可循环利用的药品,从小培养学生在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上的环保意识。
3.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强化环保教育
环境保护试题自1988年“露面”以来就一直是高考化学试卷中的“常客”。这些题有的落点仍在化学的基础知识上,有的直接考查环保常识,有些知识教材都没有提到。命题者的意图是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和教育功能,引导学生关心社会、了解社会,推动中学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近年来,高考中环保试题向着综合型发展,难度有所提高,范围更加广泛,促进我们更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鼓励学生多了解环保常识,多把书本中的理论与社会实践相联系。我们要在平时就注重把身边实际与知识相结合,在日常考试练习中给学生营造一个重视环境保护的外部环境。如1989年8月宜昌县鄢家河段公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县消防中队副指导员认为磷能肥田,应该没有毒,所以下令将车上未燃烧完的黄磷全部卸入河中,造成重大污染。此案例可以以试题形式出现在考试练习中,让学生分析一下。我们的学生都是宜昌人,对这样触目惊心的事实会激发他们有意识地去了解环保,培养自身的环保意识。
4.利用丰富的课外活动开展环保教育
根据现行中学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应该把环保活动作为化学课外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作为一个重要目标来认真有效地实施。
①专题讲座。结合国内外重大的环境污染问题和重大的环保活动举办专题讲座。如结合6月5日“世界环境日”向学生介绍当前世界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有哪些;结合9月1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向学生介绍臭氧层的相关知识及其被破坏的原因和氟里昂的应用及其替代技术,等等。
②组织参观活动。我们可以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附近典型的污染工厂(如钢厂、石墨厂)和受污染湖泊等处参观,与厂里工人和技术人员及湖泊周围的居民交谈,明确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和环保的紧迫性。
③组织进行小课题调查研究。a.组织学生对雨水、江水和工厂废水、民用废水的pH值测定后进行比较;b.了解空气质量是怎样评估的,API值与空气质量级别的对应关系,什么是TSP;c.调查目前各品牌冰箱中氟里昂的使用情况,与以前情况对比如何;d.查资料了解2000年元月31日发生的欧洲蒂萨河80%魚类暴死的原因;e.对比小白鼠在不同空气质量、不同酸度的饮用水的条件下的生长情况;f.调查繁忙公路边民警、商店职员的身体健康情况,明确铅的危害;g.从环保角度改进课本上一些实验,并进行讨论研究。
通过上述这些课外活动,让学生把平时所学的化学知识用到实处,亲身参与环保活动,真真切切体会到环保任务的艰巨性,有利于学生把被动地培养环保意识转为自发主动地培养自身的环保意识。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在短时间内走完西方发达国家一两百年走完的发展路程,就要走出一条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齐头并进的新路。作为化学教师,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使他们懂得去爱护我们的环境、我们的家园和我们共同的地球。
(作者单位: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
教师服务意识化学教育论文 篇9
一、课堂教学中教师服务意识缺失的表现
(一)“师尊生卑”的思想
这种思想在很多教师中都存在着,化学教师也不例外,特别是岁数较长的化学教师。在化学的课堂教学中,化学教师基本都是站在讲台上居高临下的讲解,没有尝试着走到学生中间位学生讲解。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教师没有摆脱“师尊生卑”的观念。其中还有一些教师认为要做演示实验与书写化学方程式也没有那个必要走向讲台。这些化学教师在课堂上抱着这种观念,将化学课堂变成自己的“一言堂”。他们很少给学生提问的机会,而提问也多是“对不对”、“是不是”一类的,给学生的形象也是十分的威严,让学生感受不到一点亲切感。
(二)课堂教学方法上缺乏服务意识
虽然课改在执行,但是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仍然是“填鸭式”的方法用的较多。“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服务意识融入其中。例如在做演示实验的时候,教师在讲台上自顾自的做实验,偶尔插上几句解说,中间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而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也是自己做自己的,不与同学交流、也不与教师交流。而教师也不走到学生中间对学生进行指导,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没有主动的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服务意识。
(三)师生之间缺乏交流
随着社会对知识层次要求的提升,社会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值在无形之中增大。教师为了达到教学效果,逐渐倾向于使用高压的教学方法,最后组建使得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交流,从而产生情感上的隔阂。不管是从课堂上还是课外,化学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都非常的少。课堂上,教师采用“一言堂”的方法将各种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课后批改学生作业时,不分析学生对错的`原因,不与学生进行交谈了解学生知识的漏洞。
二、提升化学教师服务意识的对策
面对教师的服务意识的缺乏,应该积极的进行改变。但是中考、高考这些制度我们无法改变什么,我们中有从我们身边想办法。
(一)转变观念,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
教师缺乏服务意识最主要的原因是思想观念的落后与保守。因此,应该从思想观念上着手,改变传统的观念,特别是“师尊生卑”的观念,确立全新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服务意识。学生应该尊敬老师,但是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尊敬,而不是表面上所表露出来的畏惧。在教育中教师必须用自己优质的服务来满足学生的需要,这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教师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有着过硬的专业知识的人,所以要注重服务理念和职业伦理,也就是要特别强调服务或奉献的专业道德。特别是在一些概念性的化学教学中只有转变观念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例如在“走进化学”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够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应该试着转变自己的观念,让学生去感受化学的魅力。
(二)改变对学生的“服务态度”
光有理念还不行,还需要实际的行动。这就好比一个宾馆,只有好的服务意识还不行,还必须将服务意识渗透到行动中才可以。学生到学校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成绩和名次,他们还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欣赏等等。例如化学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多一些微笑;将一些有趣的化学小实验引入到课堂中,让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当学生对某个化学概念或者是某个化学反应等不了解而提问时,化学教师应该不管这个题目的深浅程度都耐心的倾听;对于学生的作业要仔细的批改,如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条件是否正确,化学反应的现象描述是否正确,方程式的书写是否存在未配平的现象等等。
(三)让学生有选择的权力
教师既然是服务者,而学生是教师的服务对象,那么学生就应该具有选择的权力。在这种选择的压力下,教师会被迫放弃那不合时宜的师道尊严,主动的对学生的需求、成长进行关注,从中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观念、方式是否有缺陷,是否需要改进。当教师在改变中获得学生的回报的时候,也主动的进入服务者的角色。当然学生并不都是理性的个体,因此这个选择的权利也只能够是相对的。
三、结语
化学环保意识的培养 篇10
【摘 要】加强对中学生的绿色化学观念教育,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和习惯,是改善我国公民环境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学化学教师的职责。现将本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观念的几点做法总结如下。
【关键词】化学教学;绿色化学观念;环境保护
随着21世纪环境污染问题的加重,绿色化学被提出,绿色化学也叫环境友好化学,它是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新兴学科。绿色化学观念确实应该提倡,它是我们通向美好生活的必经之路。而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观念,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对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观念是每一个中学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观念
中学化学教材中潜在环境保护教育的素材很多,教学中教师要把绿色化学观念科学地、巧妙地渗透各章节的教学之中。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的初中学生,要尽可能多举事例,以生动、活泼的形象教育进行绿色化学观念教育,借以提升学生环保意识。初中化学新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很多,怎样才能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进程中,当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时,就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绿色化学观念的教育,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主要应抓住以下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观念:学习“空气组成”的知识时,除了给学生讲述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大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还列举了1995 年 6 月 20 日我国上海市发生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和日本“四日气喘病”等污染事件;在学习“氧气”后利用教材对“臭氧”的介绍,指出冰箱、空调等的使用,已造成大气臭氧层的破坏,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教材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知识的教学中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例如在学习了
“煤和石油”的知识后,可以介绍“酸雨”“温室效应”的成分、形成、事实及危害,消除措施。在讲《水》一章时,淡水资源的危机、水体的污染便可蕴涵其中。从全球来看,淡水资源短缺,分布又不均匀,而水污染又在进一步加剧,造成淡水供需矛盾尖锐。这样尽可能地让学生认识到污染给人类造成的极大危害,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保护自身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二、在化学实验中融入绿色化学观念
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实验探究活动中,也应重视融入绿色化学观念,意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初中学生刚接触化学,必须指导学生要严格按照实验操作的程序,正确地闻气体、取药品。虽然所做实验毒性不大,但为了加深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没有废水回收流程这一前提下,每次学生实验都提供一个回收仪器,对收集的废液稍作处理后再行排放。实验结束后把仪器洗涤干净放回原处,擦洗干净实验台面。这样从一开始就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比如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时,强调硫的用量并在集气瓶中事先放入少量碱液教材在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的同时,也注意改进实验装置,以吸收实验中所产生的有毒气体。又如在做一氧化碳的还原性、硫在氧气中燃烧、红磷的燃烧等实验时,往往会使教室、实验室的空气受到污染,直接影响师生健康。我可将实验过程中多余的气体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尽可能作化学处理,以消除或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在进行化学实验时,不断改进化学实验,或尽可能采用微型化学实验。这样不仅节约了药品,同时减少废液,废渣,和有害气体的产生。在实验过程中,注重环保问题,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能使学生经常地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三、在课外活动中设计绿色化学活动
化学课堂教学固然是进行绿色化学观念教育的重要一环。但课外化学科技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也可为进行绿色化学观念培养搭建很好的平台。在化学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知识竞赛等课外活动的设计中,我以地球化学知识为基础,生态系统中物质循
环和能量流动为线索,讲授空气、水体、土壤、森林、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增加了包括环境保护、新能源、卫生保健食品等方面内容,展示好的生态小环境和污染严重区的对比,简明介绍当今世界关注的环境问题,以讲座、竞赛等形式让学生提高认识,使学生深切地感到绿色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了学生环境保护的习惯和绿色化学观念
四、在考试练习中强化绿色化学观念
初中化学新教材中涉及环境教育的内容很多,作为中学化学教师应该把环境保护的知识贯穿于始终,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指导工业生产,优化产业结构,变废为宝,保护环境,美化地球。我在教学中结合平时作业,单元练习,单元测验,在不偏离教材和大纲要求的前提下,穿插安排环境保护和消除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思考题、习题、考试题,以便巩固学生保护环境的知识,强化绿色化学观念。
五、在调查研究中增强完善环保意识
教师要尽量因地制宜地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环境污染的调查,例如:在教学中就提出了农村的饮水问题、沼气池的建设、化肥厂的排污、西北的沙尘天气、家乡的空气污染等学生关心的小课题,让学生进行调查。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写出调查报告、提出解决方案、撰写环保小论文的活动,学生积极性高,收效良好。比如:我在教学中就提出的农村的饮水问题,事先列出调查提纲:﹙1﹚本村(或家)的水井建在什么地方?(2)你认为是否受到污染?(3)取水的方式是怎样的?(4)如何防止井水污染?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认真观察思考,写出调查报告。通过调查,学生们清晰认识到农村吃水的问题多:有些水井建在低洼的地方,如池塘边、农田里,不同程度受到了农药化肥或其他有毒物的污染;有的村几百人共用一口井,又都是沿着台阶到井里用自家的桶直接取水,结果是井洗百家桶,人吃洗桶水。台阶上的垃圾有不可避免地被水冲到井中,造成污染。而有些农户先在无污染的地方,一家打一口井,将井口用盖子封闭起来,再装上摇式活塞抽水机,随用随抽,比较清洁卫生,值得借鉴推广。通过一些社会调查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
力,增强了学生的环境意识。
化学环保意识的培养 篇11
环境意识是指环境在人脑中的反应,即人们对全部环境——自然环境和人类环境,包括生态、经济、政治、社会、技术、立法、文化、美学等方面的认识或见解。环境意识是环境行为的先导,影响和指导人们的行为标准和规范。提高学生环境意识是环境教育的核心,对防止环境恶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他们的变化规律的科学,而环境的污染、环境质量的优劣与环境中各种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组成结构、性质以及他们的变化直接相联系。化学教学内容为培养环境意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化学的研究方法也为环境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有效途径。因此,化学教育为学生环境意识提供便利条件。
结合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化学学科的特点,在化学教育中注重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近几年来,我国的环境状况很令人担忧。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已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灾害性影响。曾经风景如画的南京十里秦淮,如今已是垃圾充溢臭气熏天的“龙须沟”,淮河水无法饮用,大运河鱼虾绝迹,1997年的黄河断流,1998年的长江洪水,近几年的沙尘暴等等,其后果已是触目惊心。至于城市的酸雨、近海的赤潮、湖水的干涸等,早已不再是新闻。因此,提高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摆上了国民教育的重要议事议程。而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环保意识一旦形成,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无疑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一件事关未来、影响深远的大事。
二、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是化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日常生活和生产等各个领域,许多污染物的成份、特性、形成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等,都与化学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高中化学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提出,化学教育应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因此,化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一项重要任务。
三、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良好的环保意识
1教师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我们许多正在执教的化学教师在中学和大学时接触环境保护的知识太少,对其了解不深,难以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所以当务之急是我们教师需要重新学习有关环保方面的知识,多读书、多看报、拓宽自身的知识面,真正认识到环保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主动地担负起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责任。学校和教委也应注重对在职教师进行环保方面的培训,力求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2教师要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作为化学教师,我们实验时,常用到各种会污染环境的化学物质,实验时怎样确保有毒害物质不扩散到空气中,尾气如何吸收,反应后废液如何处理等等这样几乎每次试验都会碰到的问题,我们化学教师正确的处理习惯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逐步培养环保意识。不仅如此,日常生活中教师良好的环保习惯,如不用一次性方便饭盒等等也会言传身教逐步影响学生,使之养成良好的日常习惯。目前,各级化学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对化学实验进行改进,其目标之一就是增强环保意识,相信会令更多的化学教师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进而影响更多的学生。
(二)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应该抓住教学中的各个方面,全方位进行环保教育
1抓住教材的环保内容渗透环保教育
国家应把环保教育列入中小学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考试栏目中。在此之前,我们化学教师应该结合化学教材中的许多章节向学生介绍环保的相关知识。如高中阶段结合氯气、硫化氢和苯蒸汽等有毒气体的教学,在课堂上介绍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和相关实验的操作注意事项;结合硫酸、硝酸的工业制法及炼钢、炼铁的工业流程,介绍工业污染及废气、废渣的处理;结合重金属元素的教学,介绍重金属对水体的污染并给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结合磷酸盐的相关知识,介绍湖泊水质的富营养化;结合烃的有关知识介绍光化学烟雾的几次事件及其原因;结合有机物中高聚物的内容介绍白色污染及其危害和解决方法等等。课堂是教师的第一阵地,作为化学教师,我们要抓住这一阵地紧密联系教材,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理解环保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逐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在化学实验中推进环保教育
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职责,并且较之课堂教学更具有直观性。为了改进实验教学,在一些涉及有毒物质的实验时,要不断改进实验装置,尽量避免气体外逸或液体泄漏,对有害尾气要增加吸收或转化装置,不能任意排入大气中。如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时,在尾气处理装置的设计上,作为开放性问题,要启发学生大胆设想,设计出减少有毒气体排放的装置,防止一氧化碳逸散空中污染环境。在实验操作中,还要教育学生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尽量利用少量的反映物质,要求学生,每次试验完毕后的废液,一定要按指定处倾倒或回收,统一处理,严禁随意胡乱倾倒,力争把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这样既可以减少污染,也教育学生环境保护要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
3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强化环保教育
环境保护试题自1988年“露面”以来,就一直是高考化学试卷中的“常客”。这些题有的落点仍在化学的基础知识上,如1999年高考卷上海卷的第25题,有的试题直接考察环保常识,如1999年高考全国卷考察了“城市禁用含铅汽油的原因”,1995年高考上海卷考察了“光化学烟雾”,有些知识教材都没有提到。命题者意图是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和教育功能,引导学生关心社会、了解社会,推动中学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近年来高考中环保试题向着综合型发展,难度有所提高,范围更广泛,促进我们更要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鼓励学生的环保意识,多把书本中的理论与社会实践相联系。我们化学教师要在平时就注重把身边实际与知识相结合,在日常考试练习中多给学生营造一个重视环境保护的外部环境。如1989年8月宜昌县蔫家河段公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县消防队副指导员认为磷能肥田,应该没有毒,所以下令将车上未燃烧完的黄磷全部卸入河中,结果造成了一起触目惊心的重大污染事件,类似这种重大污染的案例可以通过试题的形势出现在考试练习中,这样会激发他们有意识的去了解环保,培养自身的环保意识。
4在化学课外活动中,加强环保教育
一方面,可以通过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开展环境保护活动。例如:组织学生测定大气污染物浓度;组织学生对雨水、江水和工厂肥水、民用废水的PH值测定后进行比较;了解空气质量是怎样评估的,API值与空气质量级别的对应关系,什么是TSP;调查目前各种品牌冰箱中氟利昂的使用情况,与以前情况对比如何;查资料了解2000年元月31日发生欧洲蒂萨河80%鱼类暴死的原因等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污染的程度及其危害性,增强环境观念。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时刻牢记环保使命,充分利用节约能源(如:电池回收、不乱倒污染物等),不使用污染环境物品(如:含洗衣磷粉,喷发胶等),敢于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努力将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通过实地环保教育,对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掌握一些实际的环保知识是非常有好的。
【化学环保意识的培养】推荐阅读:
化学中的环保教学07-12
环保意识化学06-25
化学教学与环保意识07-03
环保教育化学研究11-25
化学环保教育教学管理08-16
学生化学概念意识培养10-29
学生化学应用意识培养论文11-13
素质教育下环保意识的培养08-02
公众环保意识培养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