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意识化学(共12篇)
环保意识化学 篇1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化学污染物对环境、对人类健康、对社会发展的危害, 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同呼声。为此, 寓环境保护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学化学教师要在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教育的同时, 将环境保护的知识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 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所以加强环保意识教育和环保法制的教育, 已显得特别重要。为了教育学生, 强化环保意识, 在化学教学中, 我从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一、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中学化学教材中, 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 怎样才能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就应做到适时、适当。在教学进程中, 当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时, 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化学与环境的关系, 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 可能造成什么样的恶果, 以及如何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道理, 深入浅出地阐明环保工作的重要意义。为了做好环保教育工作, 作为化学教师平时应收集、积累环保信息和先进科技成果, 把收集到的材料自然渗透到教学中, 使化学教学变得生动活泼, 紧密联系实际。
例如, 学习了“煤的燃烧”的知识后, 介绍“酸雨”。
酸雨的形成:含硫、氮燃料的燃烧, 化工生产中废气的任意排放。
事实及危害:上世纪40年代英国工业城市伦敦的“酸雨”, 50年代美国某工业城市的“酸雨”。80年代以来我国南方重庆、贵阳等工业城市大面积的“酸雨”。“酸雨”可以使工业机械锈蚀, 寿命缩短;可以使河流、湖泊中沉积的某些重金属元素化合物溶出, 从而进入鱼、贝体中, 这些有毒的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的健康;可以使土壤酸化, 造成农作物的大幅度减产;还可以使一些价值很高的古文物腐蚀。
消除措施: (1) 减少污染源, 采用低硫的煤, 或者对含硫燃料进行脱硫处理。 (2) 开辟新能源, 如太阳能、地热能的开发利用。 (3) 优化产业结构, 对工业废气进行综合处理, 提高回收利用率, 化害为益。
二、结合化学实验进行环保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 也应重视环保教育, 意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以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
在实验教学中, 经常向学生介绍常用化学试剂的有关性质、贮存和使用知识, 以及预防环境污染的措施。如贮存硝酸时, 要用棕色瓶存放在暗处, 以免硝酸见光易分解和挥发, 污染空气。在实验操作中, 要教育学生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防止学生一味追求趣味而乱动手摆弄。要求学生在制取有毒气体时, 尽量利用少量的反应物来制取少量的有毒物质, 把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还要要求学生, 每次实验完毕后的废液, 一定要在指定处倾倒或回收。然后统一处理, 严禁随意倾倒。为了改进实验教学, 在制取一些有毒物质 (气体、液体) 时, 要不断改进实验装置, 尽量避免气体外逸或液体泄漏。对有害尾气要增加吸收或转化装置, 不能任意排入大气中。如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参与反应时, 对其尾气的处理, 可用点燃的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 注重环保问题, 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 而且能使学生经常地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
三、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
课堂教学固然是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一环。但课外活动形式多种多样, 丰富多彩, 所以还应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我们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 (如参观造纸厂、水泥厂、化工厂, 调查周边的水环境等) , 使学生了解周围环境污染原因及对策, 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 也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出专栏, 办展览和小报, 聘请环保部门的专家来校做讲座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扩大环保教育的影响,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以上活动,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认识到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进一步了解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和政策, 认识到破坏环境是一种不道德行为, 是一种违法行为。
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环境教育的内容很多, 教师要尽量因地制宜地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环境保护教育, 只有上下一致, 通力合作, 从小抓起, 从我做起, 使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树立起强烈的环保意识, 人人爱护环境, 保护环境, 防止环境污染, 才能创建一个美好的劳动生活环境, 才能拥有一个充满生机的地球。
环保意识化学 篇2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课程中,化学课程一般情况下被作为选修科目的课程完成实际的教学任务,但有许多相关专业如:化工、食品、医药等都涉及到化学知识的专业性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因以上专业与环保主题密切相关,因此,高职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有效途径加大在化学教学中对环保知识的渗透与应用,挖掘教材内容,结合环保知识,通过教学中日常实际生活案例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逐步加深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培养。这既实现了教学改革中所倡导的情境教学模式,也促进了学生对化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2.2实验教学中贯彻环保教育
首先,高职化学的实验教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教学工作,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掌握程度有限,因此,化学教师在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规范实验操作流程,并要指引学生养成良好的化学实验操作习惯,对废物、污水进行相应的回收与处理,以免造成废液的排放污染问题,实验仪器更是要充分洗涤,干净整洁地存放,保证实验台的清洁干净,形成直观的环保教育理念。其次,化学实验教学中,经常遇到有毒气体与有毒物质对环境所产生的污染问题,在化学教师进行教学演示与讲解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这些知识点讲述在日常生活中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可通过微型化实验与封闭实验进行目的性的开发与推广,同时对实验过程以及完成反应后的废物进行合理处置,由此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危险实验的演示与讲解,充分让学生掌握与理解化学实验内容,并树立科学的、绿色的环保意识。最后,高职院校只开设与化学相关专业的化学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对环保意识的培养应该是全面性的,可以通过组织社团课程进行相关环保知识的教育与宣传,秉承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积极开展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应用与实践,从化学视角给予科学的判断与分析,并在宣讲过程中渗透环保意识的培养,将环保理念传递到各个专业中。还要带领学生们积极的参加社会实践,在社区进行环保知识的宣传,在企业分析环保设备的应用原理等,强调低碳、节能的环保意识的培养,加强从我做起的提升自身素质的教育,由此奠定环保意识的教育基础。
3结束语
在高职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展开环保意识的培养,是国家、学校与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的体现,高职化学教师应积极响应与配合这一教学目标的完成,肩负使命,尽己所能地将环保理念贯穿于高职化学的教学与实践的全过程,重视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有效提升专业化教学素质,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并由此扩大环境保护的宣传范围,奠定生态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化学教学中环保意识的培养 篇3
关键词:环保意识教学环境保护循环利用
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21世纪,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素质标准也在不断地更新。享受这些科技成果的同时,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遭受破坏,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污染、噪音污染、光化学污染等日趋严重;而许多污染与化学密切相关,为增强国民的环保意识,减少环境污染的危害,提高人们的责任感,我认为必须从化学教育抓起。作为中学教师,加强环保意识的培养是化学教学中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下面就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课堂教学中环保知识的渗透
化学教学内容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化学的研究方法也为环保提供了有效途径。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学化学教材中环保知识内容,让学生加强环保意识。例如,《空气》一节的教学,有关空气的污染和防治,首先指出自然界的自净作用。如果大气污染物的数量过多就会超过自净能力,就会造成大气污染。然后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污染源,矿物燃料燃烧和工厂的废气,生活中随意焚烧垃圾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即使产生无害的气体,大量的二氧化碳也会产生温室效应。再用多媒体播放空气污染对人类造成危害的录像使学生加深印象。如,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生成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问题;如何消除二氧化硫的污染,经过分析二氧化硫能溶于水,能与水和氢氧化钠反应(以后介绍),因此在收集氧气的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之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在《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一章中,介绍水的污染和防治。有关工业的“三废”、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水的严重污染,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展开讨论,如何有效地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水污染进一步造成水的危机。学习《金属和金属材料》时,对金属资源的保护、废旧金属的回收和利用,不仅保护了金属资源,还减少了一些重金属对水和土壤的污染。在中学的化学教学中,环境保护话题切入点非常多,在教学实践中,应该紧扣教学大纲,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探讨课本中环境教育的因素,详细列出各章节中可进行环保教育的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施以环保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不但功在当代,而且利在千秋。
二、实践教学中环保习惯的培养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从我做起,势在必行,从学校、教室、实验室做起,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从教师演示实验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给学生做出表率。在学生的分组实验中,指导学生回收实验剩余药品,处理废液、废气、废渣,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例如,药品的取用要规范,要节约药品,试验完成后要进行药品回收,制取氢气锌粒的回收,粗盐提取食盐的回收,还原氧化铜中的铜粉回收等等。尽管回收很不方便,但如果贪图方便,实验室下水道的污染物就会积少成多,就会给实验室造成危害、遗留隐患。如,下水道中的废酸与铁管道产生氢气有可能引起爆炸。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室也是污染源,对实验室中的“三废”处理就是为了防止环境污染;让学生认识到,在化学家眼中,没有废物,只有物质的循环利用。
三、 习题中环保意识的强化
学生做习题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设计习题时把环保知识精心安排在一些习题中,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如,
1、 环境保护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汽车尾气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B、焚烧秸秆,以减少垃圾的运输量
C、加高烟囱,减少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D、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保护水资源
2、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条件,下列选项中对新农村建设没有促进作用的是()
A、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
B、垃圾进行无害处理,减少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C、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D、大量使用化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 在工业中硫酸铜有不少用途。某工厂用废铜制备硫酸铜,拟选择两个方案:
方案一、利用废铜屑跟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硫酸铜。
Cu+2(浓)=+↑+2
方案二、将废铜屑在加热条件下在空气中氧化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酸铜。请你从安全用药、环保等方面进行评价,较好的方案是,理由是,,。
环保知识题目在中学化学涉及的还有很多,以上只是其中几例。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环保知识得到了提高,环保意识也得到了强化。
四、 课外活动中环保素质的提高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保素质,我们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例如,对校园内的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处理,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认识到通过他们的劳动,不仅节约、保护了资源,美化了环境,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组织学生进行环保调查,举办环保讲座,环保知识小竞赛,举办专题演讲会,宣传栏等。通过举办这些活动,扩大了学生环保知识面,增强了环保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环保素质。
总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小培养爱护环境,改善环境的意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培养具备环保素质的新一代,我们的环境才会更优美,祖国的天空才会更蓝,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
参考文献:
[1]江自伟.浅谈高中化学新教材(人教版)的使用[J].新课程(中学),2012,(1).
[2]周梅英.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J].河南教育,2004,(10).
化学教学中环保意识的培养 篇4
一、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在化学、化工的生产过程中, 会产生很多污染物, 针对这一情况, 在每一章节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从化学角度出发, 说明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危害, 使学生顺其自然地认识到化学产生的有害物质及如何对污染物进行处理, 同时可以从杜绝或减少污染物的来源来考虑。例如, 在教材的第一章节中, 在讲到“空气成分的发现”时, 可以借由空气的组成让学生认识空气中的污染物, 首先从日常空气质量日报开始, 结合日趋严重的雾霾天气, 这些学生都是深有体会的, 同时对可吸入颗粒和NO、CO、SO2这些有害气体的危害也可以做相关介绍, 像汽车尾气的排放, 工业废气的排放, 燃料的不完全燃烧, 都和生活密切相关, 学生接受起来也会感觉很亲切。而像二氧化硫会带来酸雨的影响, 如果教师在课前收集相关资料图片, 就可以更形象生动地传播这一知识。只有充分认识其危害性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进而解决如何减少其排放以及可以用哪些措施减少排放, 也可以考虑变废为宝。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 在教师的归纳总结后如果可以安排相应练习, 那么, 既让学生认识到了环境污染的危害, 又能拓宽其知识面, 能够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环境保护意识。
又如, 在讲到“金属的防护和回收”时, 对于废弃金属的处理问题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强调, 废弃金属带来的环境污染是一个国际性问题, 废金属被随意丢弃后会造成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以废电池为例, 因废电池中含有大量汞、镉、锰、铅等重金属, 如果是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土壤里, 可以使一平方米土地失去利用价值; 而一个扣钮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通过这些例子 , 学生能深刻地认识到做好金属的回收利用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在实验中培养环保意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 实验的方法也很多, 无论是演示实验, 学生实验或是家庭实验, 都可以深化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下面我就课堂中的几个实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1.实 验 室 模 拟 工业 炼 铁
这个实验中, 对于CO的使用 , 在教学过 程中 , 我通常用“早出晚归 ”进行概括 , 很显然 , 学生能很快认识到CO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其使用量远远大于理论用量。所以, 联系CO作为一种有剧毒的气体, 能和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使血红蛋白丧失输氧的功能, 大量吸入后, 人会因为缺氧而死亡。因此, 对于实验过程产生的大量尾气, 就必须进行处理, 通常用点燃的方法, 但是直接燃烧也是能量浪费。改进后, 可以用一根直导管引向酒精喷灯加热处再点燃, 这样燃烧产生的热量就直接用于加热了, 当然还可以考虑用气球收集或者是排水法收集, 都是从变肥为宝、节省资源的角度考虑的。
2.硫 在 氧 气 中 燃 烧
因为S燃烧生成的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SO2, 所以在演示这个实验时, 我先给学生观察集气瓶中的少量水, 让学生观察完实验, 得出生成物的结论之后, 再交流讨论水的作用, 而学生在学习完了“空气的成分”后已经知道了SO2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会随着降雨形成酸雨, 所以这个实验中的水就是用来吸收生成的SO2的, 这样就避免了直接排放造成污染。
3.加 热 氯 酸钾 制 氧 气
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很多, 在了解了常见的三种方法后, 当演示高锰酸钾制氧气时, 就可以引入所用发生装置相同的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一般情况下, 若氯酸钾固体中混有可燃性杂质, 则加热时极可能发生爆炸, 而且利用此方法制得的氧气往往含有一种有毒的杂质气体—氯气, 所以, 无论是从实验的安全性, 还是从生成物的无污染考虑, 学生都更能了解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优点。
三、做好环保知识的普及工作
为了使学生深入认识和理解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强化环境保护意识、树立环境保护观念, 我认为需在学校工作中把环保教育融入每个学生的心中。例如:可利用晨会课、班会课等时间, 宣传环保知识, 还可以通过墙报等形式普及环保知识, 这些举措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环保热情。而在生活中, 我们应提倡学生节约用电, 因为电是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到的, 也是学习生活离不开的。在我国发电主要依靠燃煤, 煤中的一些元素燃烧后的生成物都会形成酸雨, 从而腐蚀建筑物, 使土壤和水质酸化, 导致粮食减产鱼虾死亡。所以节约用电, 就是节约用煤, 就是减少大气污染。同时由于煤燃烧的主要产物是CO2, 而空气中CO含量的增加, 会使全球气温升高, 进而出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土地沙漠化等现象, 因此提倡低碳生活也是保护环境的一种措施, 因此可以鼓励学生出行尽量步行, 多植树造林, 家用电器不用时应关掉电源开关, 把空调设定在符合实际的温度范围, 改用节能型照明灯, 使用可降解的环保袋, 丢弃塑料袋, 不用一次性筷子等, 这些都是可以从身边做起的环保行为。
环保意识在化学教育中的运用论文 篇5
摘要:
高校化学教学中涉及到很多化学实验、化学药品,化学专业毕业所从事的行业中也涉及到大量的化学物品和实践工作,而化工行业的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或者污染物,这些废弃物以及污染物的排放极易对人类生存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进而影响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所以在高校化学教育中必须要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成为绿色环保的践行者。因此主要对高校化学教育中环保意识的提升策略进行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
高校化学教育;环保意识;渗透;策略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的实验教学内容,同时也是现代工业的基础。化学工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先进、便捷,但是也为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极大的威胁,其生产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和污染物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环境。因此我们需要适当的放缓化学工业发展的脚步,将环境保护融入到化学教学中,提升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强化学生们的生态理念。
1化学课堂教学中融入环保教育
课堂教学是高校化学教学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学生们学习化学知识的主要形式,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需要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好基础知识以及应用知识,还需要能够引导学生将化学与环境保护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的.基础上也能够关注到化学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程度等。在高校的化学教材中存在很多的阅读材料,这些材料是对化学知识的延伸,不仅能够拓展学生们的视野,同时也能够将化学与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结合。比如在学习关于氮元素的相关知识时,就可以通过其在战争中的应用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等方面知识的阅读,来将化学知识与环境保护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看到化学的工业介质以及化学污染对环境的危害等,帮助学生树立起环保意识。比如在学习有机化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有机化肥工业的相关内容,为学生设置研讨课,要求学生自行设计有机化肥厂的地址、需要注意的问题等,要求通过学生的设计既要能够保证化肥厂的效益,同时也能够做到对环境的保护。
2通过化学实验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重点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高校的化学教学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来对相关的化学知识进行验证以及理化性质的分析,通过对实验的操作和现象的观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化学反应情况以及实验操作能力,为培养实践型人才奠定基础。高校的化学实验室中具有大量的实验药品和仪器,使用的频率也比较高,但是同时其中也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化学药品的无公害处理,有毒有害气体的收集装备等都不够完善,容易对实验室中的人员造成身体上的损伤。因此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通过对实验的改进和创新来提升学生们的环保意识。比如对于一些产生大量废气物的实验,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减少药品用量的方式来进行实验,开发微型实验,进而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对于能够生成有害气体的实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气体的性质,研究气体收集装置来减少气体的污染。此外,在化学实验中还可以采用真实与模拟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比如对于一些危害性比较大的化学实验,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参观实验器材和装置,然后通过虚拟实验的方式用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播放,这样学生既能够观察到实验程序以及现象,同时避免了环境的污染。对于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开发出模拟软件,使学生通过计算机的操作来完成实验,体现真实实验的过程。
3通过社会实践鼓励环保行为
通过社会实践能够使学生将学校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社会的工作中,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等综合能力。在传统的高校化学教学中,都是通过理论与实验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使得与社会实践分离,不利于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无法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化学,更不利于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所以在高校的化学教学中,还需要能够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使学生通过实践更好的应用化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够直观的看到环境的污染情况,进而为学生树立环保理念。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一些化工厂进行参观,在参观的过程中要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以及这些物质的处理方式等,同时还可以带领学生到一些被污染的河流附近进行调查,使学生认识到化学污染对环境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直观的看到化学生产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使学生在认识到化学价值的同时也能够认识到其对环境的污染,并鼓励学生能够根据化学生产或者环境的具体污染情况,设计一些能够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或者修复环境的相关实验设计,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能够有意识的将环保作为生产的第一考虑要素,能够科学的设计化学反应和化学生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化学专业是培养化工行业的理论研究人才以及技术生产人才的主要途径,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其创造出很多的新型材料、物质等,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新的生机,但是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威胁着人们的生存环境,甚至殃及子孙后代,所以在当前高校的化学人才培养中,需要能够渗透环保意识,使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较高的知识基础和技能,同时还能够具有理性的化学研究思路,保证化学工业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培丽,孟继本,黄华鸣,等.浅析高校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教育的探索和应用[J].能源与节能,,(7):72,94.
初中化学教学中环保意识的渗透 篇6
关键词: 初中化学;环保意识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环境,在中学阶段,化学是与环境联系最紧密的自然科学,素质教育下的化学教学,我们不但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更要注重加强环保意识的渗透,以此增强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一、结合教材内容,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首先要使学生对环保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环境危机是当前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难题,而环境危机的形成有很大一部分可以用化学知识来解释和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时刻的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既能适度拓展教学内容,又能增强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
例如,在讲解“空气”相关内容时,笔者除了介绍空气的主要成份以外,还重点介绍了空气污染,特点强调了工业生产是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工业生产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工业大气污染物种类繁多,有烟尘、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化物、碳化合物等,其中有的是烟尘,有的是气体,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大量的触目惊心的图片,学生逐渐懂得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如,在讲解有关水的知识时,笔者也是认真钻研教材,与学生深入探讨课本中所涉及的环境问题,在充分的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笔者明确指出,“中国一个水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4,我国434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达188个,年影响工业产值200多亿元,我国不仅水资源不足,而且工业‘三废’、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也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据统计显示,我国污水排放约416亿吨,其中45%来源于城市污水,55%为工业废水,”学生在了解上述情况后,会无形中接受环境教育。
二、改进化学实验,强化环境教育
化学实验总是伴随着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生成,这些产物中许多是有毒或有害物质,如果散发到空气中或水中无疑会造成环境污染,在不影响实验结果、观察效果的前提下改进实验内容及仪器装置,或变化实验的形式,从而尽量减少实验产生对环境的污染,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更是对学生加强环境教育的极好机会。
如,许多实验中的毒气外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装置漏气,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严格教育学生,在实验前首先要做好气密性检验,在一些有毒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里,增加尾气处理装置,或者及时烧掉,把有毒气体转化成无毒气体或毒性降解物,如,浓硫酸与铜的反应、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中,将尾气用碱液吸收,有效防止实验过程中有毒气体的泄漏,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和和对师生的伤害。
当前,微型化学实验作为一种新型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正在国内外迅速发展,这种实验具有操作简捷、反应迅速、现象明显、节约药品等特点,如果把此项技术引入中学实验势必会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提高化学实验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三、创新教学形式,树立环保意识
仅仅在化学教学中讲解世界的环境状况,用直白数据说明环境危机有时还不能让学生产生切肤之感,于是,笔者根据初中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例如,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室内装修与环境污染”的专题调查活动,学生可以自由组合编成调查小组,编制调查问卷,深入装修现场和社区居民家中,了解家居装修材料的性质撰写调查报告。
事实证明,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学生了解到了很多的环保知识,如地面装修选用大理石会增加氡污染,墙面漆的使用会挥发四醛、三氯甲烷等影响身体健康的有机物,通过调查和翻阅资料,学生还提出了很多减少室内污染的办法,如尽量少用中国传统的爆炒做菜方式,以减少油烟的排放量;做菜过程要充分利用油烟机减少CO2、CO、NO2的产生,时刻注意家电所产生的电磁波污染等。
在讲解元素与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时,笔者通过课堂研讨的方式让学生辩证看待化合物的使用,如,磷元素是植物生成的营养元素,含磷化合物进入水体,少量促进植物生成,过量则水中植物疯长,引起水体负营养化,造成水体变黑、变臭,我国前些年生产的洗衣粉大多是含磷洗衣粉,它们的大量使用是造成水体污染的重要因素,而水体污染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成与发展,再有,结合一些重要化工原料的工业制法,引导学生用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来分析这些传统工业,强调在生产过程上要注意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能耗,并进行“三废”的合理回收和再利用。
四、通过宣传和课外活动,渗透环保意识
教育者仅仅靠在课堂上渗透环保意识是不够的,还要充分利用宣传和课外活动进行环保教育。如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法规的宣传,利用3月12日植树节、3月22日世界水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渗透环保意识;还可以组织学生对当地某次降雨的雨水PH值进行测定,看是不是酸雨;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去收集废旧电池;让学生去调查周围因施用农药而中毒的人数,使用污染物品如含磷洗衣粉的人数等。
化学教学中的环保意识教育 篇7
1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我国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已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灾害性影响。曾经风景如画的南京十里秦淮, 如今已是垃圾充溢臭气熏天的“龙须沟”, 淮河水无法饮用, 大运河鱼虾绝迹。至于城市的酸雨、近海的赤潮、湖水的干涸等, 早已不再是新闻。因此, 提高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 已经摆上了国民教育的重要议事议程。而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环保意识一旦形成, 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无疑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是一件事关未来、影响深远的大事情。
2 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环境意识中的重要地位
化学学科的特点, 决定了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环境意识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同物理、生物等都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学科。许多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形成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等, 都与化学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初中化学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提出, 化学教育应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
3 化学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在化学教育中, 化学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概括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3.1 结合化学教材内容, 培养环保意识
中学化学教材中, 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 要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就应做到适时, 适当。在教学进程中, 当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 如:氧气、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煤、石油等内容时, 就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使学生明白, 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 就一定要保护环境。在教学中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 介绍一些实例来加深印象, 拓宽视野。
如在学习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回收处理时, 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思考, 例如, 在生产和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硫化氢,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废气, 为了不使它们扩散到大气中去, 你用什么方法将它们分别除去?又怎样利用这些废气制得有用的化工产品?在组织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最后归纳为:对于酸性物质, 一般可用碱溶液吸收或制成相应的化工产品 (如NO、NO2、可用Na OH溶液吸收) 。同理碱性物质通常就用酸液来吸收 (如NH3用浓H2SO4吸收) 。某些有毒物可使它转化为沉淀或可溶物 (如H2S可通入Cu SO4溶液中, 转化为Cu S沉淀) 等等。这样使学生掌握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的简单原理。使他们明白, 既要消除污染, 又要使废物得到充分利用, 变废为宝。
此外, 还可以结合平时作业, 单元练习, 单元测验, 在不偏离教材和大纲要求的前提下, 穿插安排除杂质气体, 提纯溶液和消除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思考题、习题。以便巩固保护环境的知识。
3.2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 渗透环境教育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 包含许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 例如作为大气污染物中的头两号“杀手”SO2和CO, 在初中课本中都做过初步地学习。教师在讲授相关内容时, 就应给学生讲清SO2和CO的产生、特性及对人类的危害, 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讲解如何避免SO2和CO的产生及SO2和CO中毒后如何处理等。并由SO2的特性讲解“酸雨”这种污染物的形成及危害, 从而提高学生对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
3.3 在化学实验过程中, 进行环境教育
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职责, 并且较之课堂教学更具有直观性。一方面, 教师可以以环境污染物为试验样品, 进行观察分析与研究。例如测定空气的污染指数、测定雨水的PH值等等。另一方面, 化学教师在自己做或指导学生做实验时, 也可以切身实地的进行环境教育。例如在做有有毒性气体CO放出的试验时, 可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以减少有毒气体排放。对实验结束后的试验废液、废物应放入指定地点, 这样既可减少污染物污染, 也教育学生环境保护要身体力行, 从自身做起, 只有这样, 才能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3.4 在化学课外活动中, 加强环境教育
一方面, 可以通过化学课外兴趣小组, 开展环境保护活动。例如组织学生测定附近河、沟水的酸碱度, 到附近工厂进行污水排放观察及污水处理参观, 利用节假日到野外收集废电池等等, 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污染的程度及其危害性, 增强环境观念。另一方面, 要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从自身做起, 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时刻牢记环保使命, 充分利用节约能源 (如节水、节电、充分燃烧煤气、石油液化气等) , 合理分类存放生活垃圾 (如电池回收、不乱到污水等) , 不使用污染环境的物品 (如含P洗衣粉、喷发胶等) , 敢于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努力将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 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初中化学教学中环保意识的培养 篇8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
课堂教学是目前我们开展化学教学工作的一个最重要的形式, 课堂教学在整个化学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因此, 我们要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定要抓紧课堂教学这个重要机会,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渗透环保意识.例如, 我在讲到“化石燃料的利用”时就会给学生介绍一些由于碳排放造成的二氧化碳, 从而所产生的温室效应, 以及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对于空气的污染等, 而在讲到化肥磷酸盐的时候, 就会给学生介绍一些由于磷酸盐的过度排放而造成的水质富营养化等问题.
二、理论联系实际, 从生活实际中入手进行环保教育
在初中化学中, 有很多的知识都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 例如, 化学中所学习的空气、水、碳的化合物、各种燃料等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这些东西每个学生都会接触到, 并且对他们非常熟悉.因此, 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时候就要注意把化学理论知识同生活实际相联系, 从学生们熟悉的实际生活入手去进行环保教育, 例如, 我在化学课上就曾经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讨论活动, 像是在我国的过年过节时燃放烟花爆竹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为什么我们现在倡导使用无磷洗衣粉?我们的国家为什么每年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对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进行治理?学生通过对于这些发生在身边事物的讨论和思考, 不但可以让他们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树立一定的环保意识, 同时也加强了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三、适当开展一些环保专题讲座, 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化学教学中, 我们除了可以结合中教材和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 我们也可以在一些比较特别的时间举办一些专题讲座, 例如, 我们可以在3月12日植树节这天给学生讲一讲水土流失的问题, 在5月31日世界无烟日给学生开设一些关于大气污染的专题讲座等.与平时的渗透式教育不同, 这种专题式的环保讲座可以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并且以这种专题讲座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 也可以丰富化学教学活动的形式, 开拓学生的眼界, 激发他们对于环保以及化学学科的兴趣.
四、在实验教学中加强环保教育
化学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在开展化学实验的过程中, 或多或少都会给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因此, 实验教学也就成为了我们开展环保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与其他的环保教育不同,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践行环境保护,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学生的环保教育.
1.合理控制实验药品的用量
在化学实验中, 我们会用到各种实验药品, 而如果我们在使用药品的时候用量过大, 这本身就是一种不环保的行为.因此, 我们在化学实验教学中, 要让学生学会合理的利用实验药品, 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情况下, 要把实验药品的用量控制在最小化, 这样的实验显然会更加环保.当然, 我们也可以通过改进实验装置等手段来降低实验药品的用量.
2.对实验素材进行循环利用
在化学实验中, 有很多的实验素材是可以循环利用的, 因此, 我们在处理实验垃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垃圾分类整理好.例如, 把金属、塑料、纸等分类存放, 这样便于在以后的实验中把这些实验素材进行循环利用, 这样既减少了污染, 又节约了实验成本,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3.对化学实验中产生的有害物质进行无害处理
在化学实验中, 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实验药品和产物, 而这些产物中有很多是对人体和自然环境有害的, 而这些物质又很难被循环利用, 这个时候我们不能把这些实验药品和产物随意丢弃, 而是要对其进行无害处理.例如, 我们可以用熟石灰中和残留的酸, 然后把其掩埋, 又或者我们对于实验产生的二氧化硫用高锰酸钾溶液处理等, 通过这些无害处理, 本来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物质就不会存在了, 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环境污染.同时, 这种对有害物进行处理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学习和实践的过程, 有利于学生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的增强.
如何在化学教育中传递环保意识 篇9
一、在化学课堂教学中, 充分利用教材形成环保意识
化学教材中, 化学知识与环保密不可分, 如何把这些内容与环保意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并做到适时、适当, 是个难题。在讲相关联内容时, 首先讲清该知识点, 然后及时将环保意识教育加进去。在选择内容时, 化学教材的内容要与所传递的环保意识要紧密结合, 否则就会流于形式。如通过《硫、硫酸》一章的学习, 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产生、转化、危害以及酸雨、硫酸盐颗粒物的形成过程及危害;在氮族元素学习时, 抓住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产生与危害;就钢铁的生产, 结合教材讲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危害。利用这些知识点旨在形成学生环保意识, 不宜过多阐述, 话多生厌, 这些知识点对学生来说是现阶段他们最关心的, 他们对未知知识充满渴求。所以,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 要把握适时适度的原则。
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的方式传递更多环保知识, 比如让学生了解植物、绿化在环保过程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绝大多数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有害气体, 释放氧气, 起到净化空气的效果。例如吊兰能吸收氮氧化物和甲醛气体等, 在新房放置吊兰能减少新房装修对人体的污染;月季、玫瑰、丁香能吸收二氧化硫, 使得居室内空气清新, 同时伴有淡淡的花香;多数仙人掌和多肉植物都能有效地减少电脑等电器的电磁辐射。这些拓展的知识点在课本没有出现, 在学生环保意识教育中能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因为当学生接受了这些知识, 会马上实践, 也很容易实现。理论本身就是为实践服务的, 只有学以致用, 形成的环保意识才更加强烈。
二、利用化学实验增强环保意识
当前, 要重视化学实验。通过化学实验, 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通过化学实验, 可以进行环保教育, 能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化学实验总是伴随气体、液体或固体产物的生成, 其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环境污染物。化学实验室的污染源多, 国家提出的居民区大气中的有毒物质有21种, 化学实验室里就有14种。例如, 氯气制取和性质实验中的余氯、制取溴苯实验过程中逸出有臭味的溴蒸气, 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直接影响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 散失到空气中就造成大气污染。在这些实验中传递环保意识显得非常重要, 并且感同身受, 从而提高学生接受环保教育的自觉性。在实验中, 教育学生要做到: (1) 设法改进实验仪器装置, 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争取达到无污染的状态。 (2) 妥善处理好化学实验的废弃物, 力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验完毕, 废弃物要集中到指定的容器中, 能回收的尽量回收, 以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3) 节约试剂, 倡导进行微型实验, 以达到减少污染的目的。
三、开展多样的活动宣传环保
学校要积极开展各种活动, 宣传环保知识,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将环保变成自觉行为。比如“植树节”“环保日”“禁烟日”等到来时, 开展各种渗透环保教育的化学专题讲座。例如《森林与环境保护》《吸烟与健康》《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与酸雨》《新能源与人类》《绿色化学与绿色食品》《土壤酸碱度测定与土壤污染》《白色污染与废旧塑料的开发利用》等内容, 都是环保教育的极好题材。同时,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 像上街宣传废旧电池的危害并收集废旧电池。通过专题讲座, 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 参加公益活动让学生的环保意识变成自觉行为。
四、结合身边的环境, 将保护大自然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们生存环境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雾霾天气, 是近些年出现的非自然天气。所谓的霾, 也称灰霾 (烟霞) ,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 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 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 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 (Haze) 或灰霾 (Dust-haze) 。针对身边的环境出现的这种现象, 结合化学内容, 我们可以给学生分析其原因, 并指出其危害: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 对人体有害。霾会影响身体健康、影响心理健康、影响交通安全、影响区域气候。所以, 提倡平时出行时, 尽量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或骑自行车、走路;看到肆意排放废弃物的现象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力, 向有关部门反映。当这种意识深入学生的头脑中, 环保就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 希望每个学生从自身做起, 将保护大自然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然, 在化学教学中传递环保意识还有很多途径和方法。其实, 很多学科都可以进行环保意识教育。教师要将学科知识与生产生活联系起来, 向学生不断传递环保意识, 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最终变成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环保若从小抓起, 让人人树立环保意识, 并把环保当做自觉行为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才能经常看到蓝天白云, 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中职化学课堂中环保意识的提高 篇10
1. 在中职化学课堂中提高学生环保意识的必要性和意义
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和环境在高压人口下形成社会问题。国家领导人关于环境问题也提出相关国策予以解决,坚持走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道路,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全球10大环境问题都与化学学科息息相关,所以强化环境教育与化学学科的联系是教育工作中不可推卸的责任。虽然我国近年来越来越重视环境教育,但中等职业学校在此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提高中职学生的环保意识非常重要。由于化学学科与环境科学知识有着较大的交叉性,部分中职学校并没有单独开设环境教育课程。因此开展环境教育的知识基础可设立为基础化学知识,深入地挖掘教材中环境教育素材,准确找到化学知识与环境科学知识的交汇点,尽可能地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落实环境教育。在中职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使学生逐渐了解环境污染及危害,准确认识到环境问题与日常生活、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增强参与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2. 在中学化学课堂中引入环保意识的教学原则
( 1) 量力性。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并使用教材及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分类教学,避免出现学生接受的知识程度和教学内容相脱离的情况。例如,许多中职化学教材中都加入了《化妆品化学》一课,此节内容主要分为化妆品与化学的直接联系及间接联系。其中直接内容有化妆品色素、防晒品与臭氧空洞关系、添加剂对人体危害等。而间接内容有白色污染、水体污染及能源等。第一部分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第二部分则是对第一部分知识的补充和扩展,从而实现让学生养成环保习惯和提高环保意识的教学目的。
( 2) 道德性。环境保护在于让学生了解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并不是单纯的口号行动。只有具备了意识才能更好地采取实际行动,以自身行动带动周围人群。学校环境教育要引导其将道德情感迁移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使受教育者形成环境道德,并逐渐养成在道德方面对环境的高度敏感性。
( 3) 理论联系实际。中职化学课堂中环保意识的渗透既要补授一些简单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挖掘生活和学生专业实践中的一些素材,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在课外学习和学习实践中环境保护的紧迫性。环保意识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将课堂与实践活动互为补充,加强人们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技能。所以,环境教育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教材中课堂知识的传授,适当引用和环境息息相关且学生熟知的教学案例,以此提高学生环保认知。此外,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以当地实际情况作为环境知识的引例,鼓励学生参与关于垃圾分类存放、社区知识宣传等环保实际活动,凸显教育效果。
3. 中职化学课堂中提高学生环保意识的措施
( 1) 结合教材引入环境内容。教学的主阵地就在课堂,该如何利用课堂时间渗透环境教育,进而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知识的同时提高环保意识是当前教育的重要部分之一。一方面,教师要利用各种渠道广泛搜集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知识,树立环境教育的责任感,之后在化学课堂中渗透此类知识。另一方面,对化学教材中的化学知识给予充分挖掘,找到和环境知识的契合点。例如在学习“防晒”“增白”等功效化妆品时可渗透臭氧空洞环境知识,以及化妆品中重金属离子对人体的危害等。在学习化学《溶液》一课时,就可渗透水体污染及相关保护措施等知识。在讲授有机化学知识中可渗透酚类、居室污染、温室效应等。当前中职化学教材中已经编排了和环境相关的内容,所以,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深化相关知识点,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环境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 2) 应用故事教学法。故事教学法是在课堂中教师根据所传授知识内容穿插简单明了的故事,以说明注解强调所讲内容,激发学生听课兴趣,从故事中启发学生思考,并掌握其中的知识技术等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在化学课堂中应用故事教学法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环境污染带来的全球性问题及污染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师在教学的导入阶段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因为能更贴近学生生活,调动其学习兴趣,有利于在头脑中更快地形成环境意识。
例如,某中职教师在讲解化学中《环境污染》一课时,就引用了20世纪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作为课程导入。1955 ~ 1975年日本富士山地区有一条清水河,这条河流是此地区唯一的灌溉用水。后来日本某个工厂就在此河流附近建设炼锌工厂,导致这条河流中融汇了大量的含镉选矿废水和尾矿渣,河流周围农田中产出的米由于受到这条河流的影响,称作“镉米”。当地人们饮用镉水,食用“镉米”,长此以往就出现了腰背痛及肩、膝及髋关节等疼痛的怪病,后来引发全身疼痛,此病导致81人死亡。通过故事案例让学生知道环境污染的问题,只有深刻认识到人类生产生活中环境的基础作用,才能进一步深化环境保护的作用。通过故事载体能让学生感受到提高环保意识的迫切性,并从自身行动投入到环境保护中。
( 3) 利用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使其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此教学方法在于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些线索,情境所提供的线索能起到一种启迪作用。
例如,某中职教师在讲解完环境问题后就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中的“三废”,并在课堂中开展与此方面相关的化学实验,利用化学实验设备让学生参与实验教学过程,使其在实践中增强环保观念。首先向学生展示四川九寨沟湖水照片,并逐渐引出城市污染河流中的污水,以鲜明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环境污染带给人类的危害。其次,讲解废水来源主要是由居民生活生产产生,还包括初雨径流及工业废水等,对人体及社会有极大的危害性。最后,利用多媒体设备幻灯片演示膜技术实验,然而此实验运行成本高,技术投资大,尤其其水质回收利用标准要与相关水环境质量标准相契合,因而有人建议采用超滤系统或连续膜过滤。幻灯片可将此实验关键步骤演示出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环境污染及防范措施,增强其环境意识。
高中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篇11
关键词 高中化学实验环保意识 安全意识 培养
化学实验活动是培养学生探索求真精神和科学严谨态度以及优秀思想品质的良好途径。因此,我们在利用化学实验多渠道提高学生素质培养能力的同时,更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安全和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一)重视安全意识的培养是保证实验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
化学实验常用玻璃仪器,经常接触酸、碱等强腐蚀性药品,在学生实验中事故隐患的确很多,容易造成或轻或重的实验事故,事故一旦发生就会给我们正常的实验教学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有些学校,教师甚至因噎废食,因害怕学生出现伤害事故而减少学生操作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实验的减少,使教学效果受到很大影响,同时也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和思维的空间。其实,我们都知道多数学生实验只要严格按照正确的操作去完成,一般是不会出现伤害事故的,危险源于不规范操作。例如:“玻璃仪器轻拿轻放,避免破损”;“金属钾、钠取用适量”;“切不可往正在进行加热的盛有苯酚甲醛混合物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盐酸催化剂”等等。我们教师只要防微杜渐,未雨绸缪,重视安全 教育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就能从根本上杜绝实验中伤害事故的发生,保证实验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二)重视环保意识的培养是社会赋予教育的责任,目前环保已成为全球全人类的共同问题
教育影响着一代人的思想,因此,我们责无旁贷,而所有学科中与环保关系最密切的当属化学。近二十年来中国工业迅猛发展 ,人们在享受着它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遭受着严重污染的危害,臭氧空洞,温室效应,淡水资源缺乏,酸雨肆虐,光化学烟雾……虽然有的老师会说,这些我们都在讲,可是这远远还不够。比如:有的学生把废旧电池随手乱扔,某早点铺,学生吃完早饭把塑料袋随手抛在桌下;天安门广场随手丢弃的口香糖,电影院的座套上被口香糖污染。这些严重污染环境的现象,反映了我们较差的环保意识和做人的素质问题。我认为这是一个对待环保的意识问题和行为习惯问题,作为一名教师应该首先意识到下一代环保意识的匮乏,我们实验教学中除了教给他们实验技能之外,还应该大力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为他们将来能拥有高质量的生活环境着想。
二、关于培养学生安全和环保意识几点建议
(一)加大实验改革力度应当从教材入手
教材是教师施教的依据,从我国现行化学教材来看,学生实验的编写一般是由目的、原理、仪器、药品、步骤等几部分组成。我认为应当适当增加安全和环保方面的内容。我们现在的实验教改方向是逐渐从验证性实验向探索性实验过渡,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探究。而我们的思路一般是目的原理→实验用品→步骤→结论,而忽略安全和环保。在我们平时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时,可行性往往是以步骤设计能否满足目的原理为标准,我认为应该引起同行们的思考和重视。
(二)教师当“从我做起”言传身教
教师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思想、言行对学生有最直接最有效的影响,从“安全意识”的培养角度来说,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 一丝不苟做好演示实验,教师在演示实验中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学生动手实验时的态度和方法,因此,哪怕是最常用仪器的使用也丝毫不能大意,对于一些有危险隐患的实验更要充分备课,引导学生把不安全因素想全想透。
2.合理使用反例。对于一些可以在实验室模拟的错误操作导致的后果,教师可设计一些错误的反例加以验证,以加深学生印象。如不纯的可燃气体点燃爆炸,水倒入浓H2SO4中进行稀释的后果;加热时先撤酒精灯导致水回流引起试管炸裂等,只要条件允许,装置设计合理,不会引起事故的均可一试。
3.严格监督,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学生进入实验室亲身体会的印象是最深的,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什么都好奇,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因此,在平时学生实验中除了讲清楚规范操作,安全要求外,加强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4.增强防范意识,培养自救能力。例如:强酸、强碱溅到身上时的处理,偶遇紧急情况时应如何处理和进行自救。 从“环保意识”的培养角度来说,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 立足教材,常规教学中多渗透环保 教育 ,教材中有关环保的课题很多,教师应准确把握,妥善利用,如《硫酸的 工业 制法》《炼钢炼铁》《石油和石油产品概述》《电解电镀》等章节涉及到很多与生活相关的实例,教师在处理这部分教材时最好能结合本地情况加以分析,有条件的可以实地考察,或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树立从我做起的环保意识。
② 开展研究性学习,也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可结合本地情况,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环保方面的研究性课题,例如:燃料使用及其污染,干电池污染,本地区主要工业污染源及其污染物的處理调查等,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合实际情况,使学生了解书本以外的环保知识,对于帮助他们树立环保意识很有效果。
③ 教师应关注环保方面的有关知识,能够及时准确地把环境 科学 的 发展 动态传递给学生,这是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化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篇12
一、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人类的环境状况并不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已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灾害性的影响。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发生了世界有名的八大公害事件,其中五件是大气污染造成的,三件是水体和毒物污染,导致人类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环境进一步恶化,全世界多次发生重大污染事件。而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环保意识一旦形成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甚至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无疑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一件事关未来,影响深远的大事件。
二、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中所起的作用
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决定了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环境意识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形成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等,都与化学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化学教师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思想、言行对学生有着直接最有效的影响,化学教育应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
三、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
苏教版《硫、氮和可持续发展》这一章中,教材中讲解了酸雨,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对人类的危害及采取的措施。教师可设计情景教育,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于火气中的另一杀手——光化学烟雾,教师也可以放一些1942年的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的幻灯片,给学生讲清其形成过程及危害,从而提高学生对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
另外,结合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回收处理,教师可提出一些问题让同学们思考。使他们明白,既要消除污染,又要使废物得到充分利用,变废为宝。
此外, 还可以结合平时作业, 单元练习, 单元测验, 在不偏离教材和大纲要求的前提下, 穿插安排除杂质气体、提纯溶液和消除环境污染等方面的 (思考题、习题, 以便巩固保护环境的知识。
四、开展研究性学习,实施环保教育
教师可结合本地情况,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环保方面的研究性课题,例如,组织学生测定大气污染物浓度,测定附近河、湖水的酸碱度,到附近的工厂进行污水测量,及时向有关单位提出合理化建议,撰写小论文,办专栏,办展栏。使学生了解周围环境污染程度及相应的对策。在进行环境教育的同时也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总之,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责任重大,这是摆在我们化学教师面前的一个大问题,希望每一位学生都树立起环境意识。只有爱护环境,防治环境污染,才能创建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才能拥有一个充满生机的地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