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我们的环保意识(精选12篇)
唤醒我们的环保意识 篇1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 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 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 才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一位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 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 乐此不疲, 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在歌曲, 游戏中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年龄特点, 中学生大多喜欢听音乐和歌曲, 鉴于此, 导入新课及复习旧知都可以通过歌曲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导入新课时唱英语歌能巧妙自然地引出新授课内容。把确定的教学目标, 需要学生掌握的单词、句子配入学生熟悉的曲调, 学生既感到熟悉, 又有些新鲜, 在轻轻松松中掌握了新知识。例如教数词one到ten时, 播放一曲《Ten Little Indian Boys》, 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从演唱中感知, 直到熟练。这样在优美的旋律和和谐的氛围中把学生带入英语知识的殿堂。直至授课结束时, 学生还沉浸在艺术享受之中, 情绪仍然是那么兴奋、激昂, 嘴里哼唱不止, 体验了学英语的快乐。复习旧知更是学生大唱英语歌曲的好时机。一曲曲优美、熟悉的旋律, 把学生带入到以往的日日夜夜, 引发了他们美好的回忆, 曾经学过的单词、句子如潺潺的溪水潺潺流出。从学生的面部表情及“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姿态中可以看出, 他们是那样兴奋, 那样自如, 那样怡然自得, 一种成功感、自豪感、快乐感洋溢于学生的眉眼中。在这种情境氛围中, 那些先前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
爱玩游戏是学生的天性, 设计寓教于乐的游戏式教学活动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 不知不觉地学知识, 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实现了“游戏”与“教学”巧妙结合。例如在教授“现在进行时”时, 用学生学过的动词在纸上写出一些指令, 如swim, clean theclassroom, play basketball等, 然后叫一名学生上台任意抽一张纸, 照纸上所写的指令做“哑剧”动作, 同时发问:“What’s he/she doing?”学生们被滑稽的哑剧动作逗乐了, 纷纷回答:“He is swimming.”“She is cleaning theclassroom.”等等。学生在游戏中轻松自如地用上了新学的现在进行时的句型。通过唱歌、游戏等活动, 启发了学生在喜悦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满足了学生好动、好奇和好问的心理要求。因此,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在情境中激发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 情境是学习英语必须创设的, 因为这样能使学生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和熏陶, 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掌握知识, 教师也可以从单纯的传道授业中解脱出来,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理解得更快, 更深刻, 有利于记忆。在每堂课的对话中教师都让学生创设出情境, 让他们理解。如在讲有关“birthday”的内容时, 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生日聚会的氛围, 让他们很容易融入到这个环境当中去, 又如, 在教授“I want to be an actor”一课时, 讲完新课后, 我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梦想, 然后让他们大声念出自己的梦想学生有的梦想自己成为一名医生, 给病人看病, 有的梦想自己成为一名宇航员, 就像杨利伟、费俊龙叔叔那样飞上天空, 探索太空的奥秘, 为人类做出贡献。学生绚丽多彩的梦想及精彩的英文解说, 把课堂活动推向了高潮。
三、利用手势语, 电教媒体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学生正在由感性知识向理性知识过渡, 因此在教学中需采用一些直观性的教具和配有相应的手势语, 能够激发兴趣, 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在教给学生单词时, 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汉语意思, 一些抽象的可以得用一些卡片, 在教室里容易发现的门, 窗, 桌椅等直接利用这些实物, 在教小动物这些单词时, 教师尽量模仿动物的声音和动作, 例如在教monkey这个词时, 教师做了一个猴子的动作, 然后自言自语Iam a monkey。同时下面的同学也来了兴趣跟着一起做了起来, monkey, I’m a monkey, 也跟着说了起来, 这样monkey这个词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了。所以说, 运用手势语也能激发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突破了以往课堂教学空间与时间的局限, 具有信息储存量大, 变换速度快、反应灵敏、视听效果好等特点, 能使声音和形象、视觉和听觉、语言和情景有效结合, 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同时它还能够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 使学生兴趣盎然, 思维活跃, 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优化了教学过程, 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在感受成功的喜悦中培养兴趣
学习是艰苦的脑力劳动, 知识的获得来自于思维活动过程。学生一旦通过艰苦的思考, 找出问题的答案时, 会产生成功的喜悦, 同时会更加激进对进一步学习的渴望, 形成学习过程中的“引起兴趣——探索新知——问题解决--激发兴趣”良性循环。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向学生提出一些“跳一跳, 够着果子”的问题, 引发启发学生通过思考, 自己得出结论不断给予成功的机会, 借以培养学习的兴趣。
总之, 营造英语课堂气氛, 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利用中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 采用游戏歌曲, 创设情境, 电教媒体, 感受成功的喜悦等一系列的教学策略来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唤醒我们的课堂。
参考文献
[1]牙丽英.用兴趣引领学生步入英语殿堂[J].广西教育.2011 (02) .
唤醒我们的环保意识 篇2
远处又传来了那熟悉的歌声:感恩的心 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 感恩的心 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感恩的心 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 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 感恩的心 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 我一样会珍惜。
每次听到欧阳菲菲的这首《感恩的心》,我内心总会产生一阵无名的悸动!水滴感激大海,因为大海让它永不干涸;花朵感激绿叶,因为绿叶使它如此艳丽;小鸟感激蓝天,因为蓝天任它自由翱翔……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尚且知道感恩,那我们岂不更应该学会感恩,常怀感激吗?是的,感恩,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铭记的,生活中有很多的事都值得我们去感恩,关键要靠我们用我们的眼睛去唤醒那颗感恩的心!在我们五山的宿舍楼下,有一对为奇康饮用水公司的送水员,我们要饮用水时,就在楼下的宿管处登记好,然后他们就帮我们挑水到我们的宿舍门口,他们有时候一天要挑二三十桶水。有时候看着他们挑水上楼梯,我不禁为他们担心,因为他们瘦弱的身躯给两桶重重的水压着,他们走上楼梯的步伐都有点颤抖,他们走得很慢,一步、两步、三步〃〃〃〃〃〃,汗水一滴,两滴,三滴〃〃〃〃〃〃从他们的脸颊留了下来,汗水是他们辛苦的见证,在他们的辛勤劳动下,我们不用花力气就能够喝得上饮用水,我们有个成语叫:饮水思源。在饮水的同时,我们是否要感谢一下为我们送水的叔叔阿姨呢?我们在物质上不能给他们什么,但我们在精神上可以给他们一点欣慰,在他们给我们送水来的时候,我们
应该和他们说声:辛苦了,谢谢您!我相信,就是这么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语,肯定可以给他们心灵上带来很大的欣慰!他们会觉得他们的付出没有白费!
在教四上课时,我经常看到教室的椅子的抽屉里有很多垃圾,这些都是我们当中的某些同学们的杰作,带着早餐到教室里吃,美味吃完了,人走了,但是,垃圾却留了下来,不知道同学们是否了解,我们的教四这一整栋教学楼都是由一对夫妇负责清洁卫生的,而且他们的清洁工作还是在同学们下课回宿舍晚睡的时候才开始的,如果教学楼的垃圾过多而且如果大部分垃圾还是在椅子的话,他们的工作量就会大大的增加了,这无疑给他们打来了沉重的负担,在我们学校做清洁工作的叔叔阿姨大部分都是从外省来广东打工的,他们或许为了家里的孩子能够生活好一点、能够上学,不用担忧经济问题,不惜离乡背井来到广东打工;离开家乡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一件心酸的事了,如果来到学校这里还要做那么沉重辛苦的工作,想到这里,我自己都觉得心酸:为什么他们在为我们服务,我们却不懂得感恩一下?我们随手可以做的事:把我们带来教室的垃圾带走。这一点很小的事,却可以为清洁人员带来很大的方便,我们为什么不做呢?让我们从现在做起,让我们的教四更加的整洁,让我们的清洁人员感觉到人性的温暖!
唤醒我们柔软的心弦 篇3
在当下的传媒时代,一切都好像成为秀场。这使得灾难成为秀的一部分,而反过来,灾难也在被秀的过程中被凸显、被关注。常常会在网上看到汶川地震中的照片,钢筋水泥的缝隙中伸出的小手,废墟旁一排排失去了主人的书包,让人揪心。揪心是一种心理描述,也是一种生理描述。那种心被揪起来的感觉是实实在在的。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内心生发出来的,对于他者的感同身受,是人们善良行为的原动力。在一场大灾难面前,人们内心深处存在的良善与慈悲被激发出来,甚至有残疾的行乞者前往捐款。深处社会底层的人们,他们承受了更多的苦难,也更能理解苦难。
在痛苦之中,人能更深刻地体会自我。在社会的苦难面前,人们也能更深入地思考我们的社会。
一
一股风吹进窗子,有点儿凉,我不由得打了个寒战,便起身披上一件衬衫,也顺手拿起毛巾被给女儿盖在身上。她还在梦中,她冷吗?她没有说,但是我能感受得到。
爱是一种能力,是人感受他人的能力。曾有位清华自动化教授说,没有科学依据证明动物有痛觉。该教授又说,你不是动物,你怎么知道动物有痛觉。这种子非鱼的逻辑貌似智慧,但是彻底否定了我们感知自我之外事物的能力。照此逻辑,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是不可能的。你不是你妈妈,你怎么知道你妈妈爱你?但是事实上,我们都知道我们能够感受到其他人的感觉。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让我们感到安慰,感到温暖。所谓心领神会,是超越语言,超越逻辑的。
我们能够感受他人,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把他人当成自己。我们以对待自己的方式去对待他人。天冷了,我们感到冷,我们在冷风中紧抱双臂,反过来,当我们看到别人在风中紧抱双臂,我们也能感到他们的冷。即使他们在电视画面中。
同样,我们能够感受到一只狗的痛苦。很多养过狗的都知道,他们能够与狗进行交流,有行为的交流,也有情感上的交流。当我看到一只狗腿上流血,瑟瑟发抖,我知道它疼。这事不需要理性证明,我能够感受得到。
二
张艺谋的《红高粱》里面有一段话剥人皮的镜头,我常常在上课的时候发问:“有谁在看这个镜头的时候没有捂上眼睛,一直看了下来?”我们为什么会捂上眼睛?因为我们于心不忍,因为我们不是嗜血者,因为我们柔弱的心无力面对这样的场面。在刀子落下去的时候,我们的心能够感觉到疼痛,真实的疼痛。以前电影里常有这样的台词:伤在儿的身上,疼在娘的心里。这不是比喻,是写实。
我们的内心由于他人的痛苦而引起的真实的疼痛,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当我们失去了这种疼痛的感觉,我们也就失去了道德;当我们失去了这种疼痛的感觉,我们也就失去正义行为的原动力。
一个有道德的社会必然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这个社会的大多数人有成为一个好人的自觉。虽然好人这个概念可以有多种多样的解释。
三
在上帝未死的时代,人的道德来自于神,来自于星空,这使得人的合道德的行为具有了神圣的根基。在上帝死后,道德则蜕变为社会契约,成为力量博弈中的结果,人的行为失去了与神的关联,好人就成了精于计算利弊得失的会计师。在根据阿西莫夫《我,机器人》改编的电影《机械公敌》中有这样一个段落:一辆汽车失事落水,一个男子与一个女孩儿同时命悬一线,及时赶到的机器人果断地救出了那位成年男子,因为它迅速算出,男子的成活率为百分之七十,而小女孩儿只有百分之五。如果一种行为是否符合道德,可以通过某种理论模式进行计算,这种道德,恰恰是没有道德。
让我们比较这样两种情形:在一个社会里,孩子们被教育要做一个好人,因为做一个好人本身是好的;在另一个社会,孩子们被教育做一个好人,因为选择做好人,是最好的利益博弈策略,亦即可以获得最大的利益。哪一个社会的道德更加稳定?
虽然,一个好的社会,应该通过各种法律政策,使得大部分遵守道德的人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但是,道德一旦建立在利益博弈上,人也就失去了道德。如果人们心中不再有做好人的自觉,一旦利益关系发生改变,博弈策略发生变化,原来合乎“道德”的行为,就不再合乎“道德”,就会被毫无留恋地抛弃。因而,这种社会的道德注定是不稳定的,它已经失去了道德的根基。
事实上,在很多时候,道德与利益,尤其是与个人当下的利益,是有冲突的。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意味着要承认他人的权利,主动让出自己的一部分利益,并在这种让度之中感觉到自己是在做一个好人。虽然,自我牺牲,并不必然意味着在做一件好事儿。
四
感受到他人的疼痛,因为他人的疼痛而疼痛,这不仅促人为善,也会阻人行恶。在冷兵器时代,杀人必须面对面进行,杀人者能够亲眼看到对手的鲜血喷涌而出,听到对手痛苦的呻吟,这常常会对杀人者的内心构成巨大的打击。有很多类似这样的故事,一次,一位弹无虚发的老猎人遇到一头鹿,鹿没有跑,却向着他,跪下了,就在他犹豫的时候,子弹已经本能地射了出去。鹿应声倒地,他发现,这头鹿怀孕了。猎人深受刺激,从此放下了猎枪。当我们的行为给他人造成痛苦时,我们会感到自责、内疚,也会感到深深的疼痛,正所谓伤人八百,自损一千。
但是,这个世界上同样还有一些人,他们对他人的苦难无动于衷,甚至,他们享受他人的苦难,从他人的苦难中获得乐趣。很多现状常常让我感到愤怒和困惑。农民工已经处于社会底层,生存都不能得到保证,但是还有包工头忍心扣下他们的血汗钱,让他们空手而归。那些身处资本上游的人们,怎么敢于制造如此大的民怨?一些房地产商在开发中,强行搬迁老住户,只给人很少的补偿费,甚至不惜动用暴力。那些开发商已经很有钱了,为什么还要为了再多一点儿钱,不惜制造他人的痛苦?我常常听到这样的感叹,这些人心太狠了,太硬了。
如果这个世界有心肠的话,我想这个世界的心肠在变硬。
五
人之初,性本善,这不是一个事实判断,而是一个对于人性的期盼。这个期盼曾经写在我们的蒙学课本中的第一句,这不是在对孩子的知识进行构造,而是在构造孩子们与世界打交道的基本方式。因为相信这个判断的人,
更能够以良善之心对待他人,从而使这个社会多一些善,少一些冲突。
然而,现在整个社会的趋势确实相反。在大城市里生活着的人们,有越来越多的隔膜,越来越多的防范。从防护栏,到防盗门,再到门镜,人们谨慎地把自己与外界隔离开来。在我儿时受到的教育中,人应该助人为乐,雷锋叔叔帮助陌生人都不惜余力。但是现代社会则教育我们不要与陌生人说话。一位著名演员被杀死在家中,警方分析,是她没有防范意识,为陌生人开了门。大众评论说,她观念还没有来得及更新,她在家乡的古道热肠,到了大城市,就成了害死她的原因。
在所谓的现代社会中,分工日益严重,人性也被分裂成一个个碎片。我们被制度性地要求冷漠。在你遇到抢劫的时候,美国警方的建议是,听从劫匪,保证自己的生命最为重要。同样,当你看到别人遭遇抢劫的时候,你能做的最大的好事儿就是报警。如果你的血液里尚存路见不平的豪侠之气,你应该做的是审时度势,克制住它们。与此同时,那些被救助者反过来诬陷、讹诈救助者的各种事件,让那些想见义勇为、与坏人坏事作斗争的人们迟疑起来。
当整个社会失去了面对不平的血勇之气,把日常行为完全建立在严密运作的法律之上,这个社会就成了一个庞大冷漠的机器。
六
道德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生的?道德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进入一个孩子的内心的?
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我与邻居的孩子一起玩,他捉住一只青蛙,手法利落地把它的皮整个剥了下来。他的手法过于迅捷,以至于我在意识到他在做什么的时候,青蛙的整张皮已经被他拿在手里。他把青蛙又放回水里,说,它还能活。那只没有了皮的青蛙迅速消失了。这件事折磨了我很久。小时候很怕疼,手指破了一点,都会疼很久,而那只青蛙竟然失去了全身的皮,我想,它一定很疼,它不敢碰任何地方,一直疼死。但是这样想,会让我也感到疼,我就换一种方式想,也许青蛙真的就不会疼,没有皮也能活,或者能够再长出皮来。我真诚地这样希望,我内心的疼痛也就得到了缓解。
在我上中学的时候,有堂实验课让我们解剖青蛙,我们每两个人分到了一只青蛙,很多女生尖声大叫,不敢下手,男生则表现出了十足的勇敢,高声炫耀。那时我似乎已经忘了那只无皮青蛙的疼痛,冷静地,至少表现得很冷静,按照教科书的要求,用刀子划开了青蛙的身体,观察他的身体结构,与教科书对照,还把他的腿切下来,用两种不同的金属触碰它,观察它的生物电现象。事实上,对于这件事儿我已经记得不大真切了,也不记得,在我解剖那只青蛙的时候,我是否感受了它的疼痛。
我的心肠变硬了,可能就在那个时候,我已经开始认为,学习科学,掌握科学,是比那些青蛙的生命更为重要的事情吧。事实上,那时我是喜欢吃青蛙的,我在吃青蛙的时候似乎也没有感到青蛙的疼痛。事实上,直到现在,我才把这两件事儿联系到了一起。
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中,灌输知识成了最重要的事情。学校不再关心矫正孩子的行为,奖励合道德的行为,惩治不合道德的行为,使道德潜移默化地进入孩子的内心。所谓的道德,蜕化成无情感的说教与麻木的背诵。
在现代社会,人类的情感神经愈发脆弱,也愈发麻木。我们期盼更好的技术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我们期盼更好的制度使我们的生活更有秩序,但是我们感受他人痛苦的能力,我们感受自身幸福的能力,我们爱的能力,都在萎缩。
在根本的意义上,人权和自然权利都是要建立在情感之上。当我们心中柔软的心弦被唤醒,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他人的疼痛,也能够感受到被追杀的狗的疼痛,感受到在被电锯截断的树的疼痛,感受到被水坝拦住的河的疼痛,感受到森林被砍光的山的疼痛,直到最后,我们能够感受到大地女神盖娅的疼痛。
唤醒环境保护的意识 篇4
地理作为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有责任、有义务唤醒学生及全人类环境保护的意识,努力探索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课标”明确提出:“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虽然说是“必修课程”,但是目前并未列入中考考试科目,在基础教育阶段,部分地区素质教育尚未真正积极推行,而在应试教育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对“课标”课程目标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觉得更应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课标”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提出四点:
1.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审美情趣。
2.关心家乡的环境和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4.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非常重要。面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作为地理教师有责任唤醒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学生一旦形成这种情感,自然就会主动去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重视学习的过程,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
那么,如何唤醒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呢?环境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因此教学中应从学生身边谈起,密切联系实际,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
一、自然环境的恶化导致人们对家园和故土情感程度的降低
众所周知,优美的环境会使人产生亲近感和信赖感。可现实是,洁净而优美的自然风景越来越少:空气、土壤的变质,森林绿色的锐减,河流、海洋的污染,野生动物的濒危,赤潮、旱涝、酸雨、沙尘暴、泥石流的侵袭,化学性疾病的泛滥……“垃圾”无所不在地充斥我们的视野,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的生态标志。有几个数字更能说明问题:中国的荒漠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28%;人均水资源量不及世界人均值的1/4;森林占有量仅1/5;全球15个污染最重的城市13个在亚洲,而亚洲最大的污染地又首推中国;我国动物中的15%、植物中的20%濒临灭绝,世界公认的640个濒危野生物种,中国占了156个……当代人对地球资源的过量使用和消耗,已损害和危及了子孙后代生存的利益和发展权利,为了保证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的利益不受侵害,我们必须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点,改变生活和经济发展模式,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保护生态,治理污染,促进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们有很多的高科技产业和高效经济类专业,可从事环保生态研究的机构与人才寥寥无几。有资料表明,世界上的野生动物(尤其是珍稀类)消费地在亚洲,尤其以香港、广东、台湾为盛。
二、恶化的更有人间机制、社会游戏规则和人生竞争环境
我们不能不承认,当今中国,虽然生产力锻造了物质的空前繁荣,身体的居住空间亦不断得以扩大,但精神的居住环境却常常是迷茫、低回、狭仄的。
有一个现象颇说明问题:尽管我们有数不清的“楷模”,尽管不停地宣传和呼吁“奉献精神”,尽管职能部门煞费苦心地组织各种“志愿服务”、“爱心工程”,但在环保、公共卫生、职业信誉、文明习惯、公益支出、义务捐款等方面,我们反映出的公民道德水平和自觉意识仍有许多差距。
其实,这不仅仅是个伦理水平问题,更包含着个体对生活的感激和回报,乃至内心情感和道德能量向外界的自然转化。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纳税意识的唤醒 篇5
摘要:个人所得税征管之难,难在它的纳税人兼负税人直接是具有能动性的个体。短浅的私欲为其挖空心思逃避税负提供着无限动力。面对这庞大的个性化队伍,与其他税种相比,以思想——纳税人意识的提高进而规范为立足点和突破点进行有益的探讨,对个税税收实现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研究目标以纳税人需求为起点,唤醒纳税人意识,保持和提升纳税人意识进而提高税收实现、推动税制完善。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意识;唤醒
一、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主动申报现状
2007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达3185.58亿元。但换个角度看,这个数字并不乐观。2007年全国税收总共达45621.97亿元,个人所得税仅占全部收入的6.98%,印度在1992年就达到了7.68%,发达国家平均为30%,1999年中国个人所得税还是400多亿元时,国家行政学院博士焦建国曾测算过个人所得税的实际总量,认为流失税款在500亿元左右。
二、目前我国个税纳税人意识偏低的主要原因
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我国公民纳税责任意识与纳税人权利意识的整体水平普遍滞后。主要原因在于:
(一)我国个税费用扣除现状无助于纳税人意识苏醒
费用扣除的设置对纳税人意识的影响可以这样概括:正向不明显,负向强烈。即费用扣除设计得完美无暇,纳税人的基本需要完全得到保障,也不能明显地使纳税人产生交税的愿望。费用扣除设计不当,侵蚀到纳税人的基本需要,随其侵蚀感的加强,纳税人对税之不满情绪渐强,直至转变为逃避税负行为。故个税中的费用扣除是影响纳税人税收环境知觉的最敏感因素之一,考虑不周,对纳税人意识的负作用是根本性的。
(二)税率设计不合理
税率设计不合理具体表现在:第一、高边际税率的存在,让纳税人望而却步。纳税人的直观感受是:既要拿出近半的所得交税,又要自己大量为生计买单。从而易引起纳税人潜意识对税的抵触。第二、税实践中工资薪金的适应税率,大多集中在25%以下,税负本不算高。第三、税率结构的不合理腐蚀着纳税人意识。真正的高收入阶层基于收入来源多样化与我国个税的过多分类,以致工薪阶层成为个税承担的绝对主体。强烈的反差无疑加重了个税的负担感,消减着部分纳税人仅有的交税积极性。
(三)我国税收收入透明度较低及政府的税收宣传不到位
税收收入透明度较低及政府的税收宣传重在强调纳税人的义务,而对纳税人权利重视不够。在这样的前提下,个税自行申报无疑将纳税人的责任与权利联系在一起,主动纳税与税收的知情权联系在一起。导致我国许多公民不清楚税收的一些基础知识,更谈不上利用纳税人权利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随之而来的问题必然是:“我为什么要纳税”;继而使纳税人更加关注政府对于税收收入的使用范围及效率与效果。
三、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意识唤醒的对策与建议
(一)恰当满足纳税人的基本需要
增强全民纳税意识,促使纳税人自觉纳税,是搞好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不仅为唤醒纳税人意识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提升纳税人意识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在税收实践中,如何分辨出不同纳税人的不同需要和共同需要,怎样创设和改善税收环境,在满足纳税人多层次需要的同时,以“税收价格论”为基础使交税转变为纳税人之需,从而使其由感而及,(自觉)实施交税行为。恰当满足纳税人的基本需要马斯洛认为,越是低层次的需要,若是得不到满足,其激发出来的力量越是强大。生理需要是个体的首要需求,如今通常由个体自行解决。现实中,国家提供的公共产品(服务)虽包含了纳税人生理需要层次之物,但因其或惠及大众并不被显著感知,或显著被感知而仅有少数人享有,难以让个体纳税人自愿在这个层次上为其买单。因此,唤醒个税之纳税人意识,首先要体恤民生,保障纳税人最基本的需要得到满足,尤其不能以税之名肆意干扰。只有个税的征收不侵入纳税人生计保障线才能为个税纳税人意识苏醒创造顺境。
(二)创造性满足纳税人的高层次需要
物质性的考虑对纳税人的激励作用固然很大,但是随着低层次需要满足程度的不断提高,激励作用必然会减弱,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则会成为纳税动力的新源泉。这时,应该创造适宜的条件,满足公民作为纳税人的高层次需要,即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当前,纳税人高层次需要在税收中主要为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对称诉求。他们希望从税的付出中,体味到自尊和社会与政府对自己的尊重。纳税人权利没有得到落实位居影响纳税人不交税的因素之首;纳税是公民行使权利的前提,因此,应对纳税人的高层次需求要多做研究、不断探索。
总之,只有唤醒纳税人的纳税意识,纳税人才可能自觉地缴纳税款,否则就逃税,产生“搭便车”行为。相对于个人收入而言公平合理的个税税负是纳税人交税的心理前提。换言之,个税欲取得纳税人心理认同,首先要合理地考虑纳税人的基本需要。个税设置及执行中所体现的对纳税人基本需要的考虑,对纳税人意识的发展十分重要。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和我国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个人所得税制应做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以便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的公平作用,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作。
参考文献:
[1]宋健敏等编著:《中国财政发展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2条。
[3]郭庆旺、苑新丽、夏文丽编著:《当代西方税收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杨继元等编著:《新一轮税制改革的理论设计与政策选择》,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P220.[5]翟继光编著:《个人所得税政策解析与案例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6]刘剑文主编:《税法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张正军编著:《个人所得税实务全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梁俊娇(2006年),《纳税遵从意识的影响因素》,《税务研究》,第1期。
[9]珠海市地方税务局“提高税收遵从度”调研课题组(2008年),《借鉴税收遵从理论提高纳税人税收遵从度》,《涉外税务》,第11期。
唤醒沉睡的道德意识 篇6
关键词:道德危机;儒学出路;修身;中庸;生命
中图分类号:B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047-02
一、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
(一)道德沉睡的假象
人们习惯于将现代人道德问题的出现归咎于社会的急速发展和变更。诚然,随着科学技术、经济等方面的革新,社会整体发展的步伐在不断加快,这在很大程度上促逼着意识体系的逐渐演化。一方面,社会现象传达出的虚假信息使人们感觉到道德利用与欺骗的伤害,伪善的面孔使道德成为激发利益的廉价工具。面对一再出现的各种现象,道德关怀与道德救济只能被动地隐匿。
当然,社会条件的影响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因素是自我道德责任被自主无条件分解和转移。当一个随即形成的群体面对同一事件时人们习惯性地将道德责任分解成无数个支离破碎的点,正像相同大的压力在受力面不断增大的前提下压强会成反比的不断减小的道理,人们将每个人应该选择和坚守的道德责任平分、切割,从而减小自身的道德压力,甚至可以逃脱道德的观望。这还只是道德行为前的抉择,而之后呢?人们更加害怕,害怕善的行为没有产生与之相应的结果而是相反,道德对人们来说已经不是一种责任而是一种压力一种不知所措,之所以现在社会面对不断出现的需要道德救济的现象无人理睬,很大程度上是道德观念的封藏以及与现实碰撞的阻力使人们无法做出明智的道德抉择。
(二)道德意识的外向转移
马歇尔·麦克卢汉在他的著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曾经论述道:“这是一个黄金时代的形象,一个将自然完全变形或转换成人为技术的世界,它已经近在咫尺,我们的电子时代已经伸手可及这样的世界。”当今社会无疑是网络信息的时代,符号则理所当然地成为社会快速发展和革新的主要工具,而媒体的传输也逐渐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伯纳德·威廉斯在他的著作《伦理学,哲学的限度》中认为在哲学问题和它关注的中心方面,存在着古代和现代的张力;在现实的生活中,存在着反思和实践的张力。人们时常抱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如果道德与现实总是充满矛盾不相符合,那只能说明这种道德视角不能正确地反映现实,而不是在现实中将道德舍弃或者篡改。媒体作为当代社会最发达的传播工具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的外露提供了最佳的场所,隐身、自由阐述、没有现实场景和时效判断的压力,往往对于某件事情的发生,容易在没有辨别信息真假的情况下就进行道德评判,媒体的复杂性、多元性和随机性促使信息广泛快速传播同时也为人们搭建了一个迅捷的道德情感抒发的平台,也将内在的道德力量转化成一种不可抗拒的舆论压力。因此,对于道德的内在性和外在转化过程的变化我们需要合理引导和抒发,而不能仅依靠欲望或者外在杂念的影响做出背离道德的选择。
二、现代社会道德危机的儒学出路
(一)以“修身”为始
《礼记·大学》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里所讲的修身就是道德修养,从终极关怀的角度看,宗教有神论讲求皈依上帝,老庄追求返归本原,在儒家看来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实践道德。牟宗三先生认为,“儒家的功夫,为以恢复人的真实本体为目标的道德实践。所谓恢复真实本体也就是恢复就‘道德的善、‘道德的创造性而说的‘天命之谓性的性。此复性或尽性之功夫,亦即践仁体道。”这就需要在道德实践的过程中发挥人的主观性,“修己以安人”。而儒家把“内圣外王”作为人生奋斗的最高目标,三纲领八条目也正是从这个根源上要求人们首先进行个人自我反省。
孔子讲仁者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仁”是儒家伦理学说的中心,孔子把人从人性与人际关系的利益上引申为“兼善天下”的层次,强调要将内在的精神修养扩展到位他人、为国家、为天下做贡献。而只有将内在的道德情感、道德理念的“仁”与外在的伦理规范与制度规范结合起来才能保障道德秩序的有序和谐。孔子讲:“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人的视、听、言、动都要受到“礼”的约束,符合于“礼”的事情可以去做,不符合于“礼”的事情就坚决不能做。儒家有“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主张,在强调道德的内在驱动力要求人们充分发挥道德的自律自省与自觉性。孟子认为,道德是人的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人间的正道,“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只有长期持存这种道德,并不断进行自我修养,唤醒内在沉睡的道德意识,才能真正解除所谓的道德压力或者道德束缚,做出德性的人合理的道德行为。
(二)以“中庸”为度
孔子讲:“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东汉郑玄对“中庸”的解释是:“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也就是以中为用,以中和之常道处事,这与子思所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的思想一致,它要求万物普遍并恒久地中正、中和,这是中庸的本体论意义的显现。而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就需要将至德的本体论回归到现实社会,实现“天人合德”,也即在具体的道德选择中适度把握,按照适中方式做事,并力求保持在一个合情合理的范围之内。
对于处于后现代的我们来说,欲望仅仅是作为想要进入虚无主义、意义的颓废与死亡和后现代的社会价值的一个潜在的前奏。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中庸提醒我们要学会洞察自然中人类的本性,并且使我们重新建构被遗忘的道德价值。而这不仅仅是指儒家所强调的“德治”即强调教化的程序,更要重视人这一主体的道德发展,孔子既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不损害他人、不损害社会,即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肯定;又要求“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而对于具体的道德实践,需要做到“允执其中”,“过犹不及”。《张子语录》记载说:“性、情、心,惟孟子、横渠说得好。仁是性,恻隐是情,须从心上发出来。横渠曰‘心统性情者也。”又讲,“性者,心之理;情者,心之动。”“情是遇物而发”,是受到外界的刺激而导致的。因此,对于事件的发生,媒体的报道,大众的趋同,我们需要理智地进行道德意识的梳理,防止做出过激的道德行为。儒家反对“狂”,但也反对“狷”,“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孔子对这两个极端都反对,而主张处事要合乎中道。从辩证法的角度讲,“中庸”是主张在事物对立的两个极点的中间设置一个标准,即是“度”,遵守这个标准就是“中道”,把握好这个度,认识到物极必反的道理,就会使得“性之德也,合内外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三)以“生命”为本
牟宗三先生在区别中西哲学的分际时讲,中国文化在开端处着眼点是在生命,由于重视生命、关心自己的生命,所以重德。他明确指出:“它(中国哲学、儒家思想)的着重点是生命与德性。它的出发点或进路是敬天爱民的道德实践,是践仁成圣的道德实践,是有这种实践注意到‘性命天道相贯通而开出的。”
中国哲学是安身立命的生命学说,它从一开始就面向“人道”,将道德观与宇宙观、认识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易传·系辞》提出:“天地之大德曰生”,“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就把创作生命看作是宇宙最崇高的德性。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它注重生命的基本前进轨迹,强调人要以自强不息为务,重礼崇仁,一方面推崇救世的外王品格,一方面又提倡自省的内圣取向,“尊天命”、“尽人事”,是从感性的、具体的经验性的视域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历史考察的,是在“仁、义、礼、智、信”的儒家传统伦理基本范畴中体会、领悟和践行的。按照牟先生的诠释,“仁以确定成圣目标和遥契性与天道为其内外作用,智是生命的通体透明,仁、智、圣是真实的生命领域,而可由仁一观念总涵着说:仁是真实的本体、真实的主体、真实的生命。”生命的本质在于它的超越性,儒家把对这一超越性的理解和追求融入到至高的“天人合德”的境界之中。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也提出“圣人与天地合其德”的思想,在儒家看来,这种“德”是一种生生之德。张载指出:“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人只要充分发挥主体性,通过不断的努力,就能达到“诚”的境界,而“诚”可以贯通天人,达到“天人合一”。无论是朱熹将“理”看作是“天人合一”的前提,还是王阳明把人心看作是人和宇宙这一整体“发窍之最精处”,宋明理学时期的儒学家都承认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有其内在价值和生命,因此要求人类把自我人心之爱扩展到自然界的每个生命体中,实现真正的“天人合德”。儒家讲“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孟子·告子上》),“仁义礼智根源于心”。(《孟子·尽心章句上》)这也是儒家思想对道德主体性的一种重视,牟先生认为,其本质意义,即在开启正视生命的自我觉悟,其所展现出来的道德实践,即不断地直往外通万物上通天道。这个心路指向与生命境界自然是主客融合、天人合一的,也就是个人生命应与宇宙生命取得本质上的融合无间。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
[2]Bernard Williams. Ethics and the Limit of Philosophy[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5.
[3]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4]张载.张载集·张子语录[M].北京:中华书局,1978.
[5]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篇7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充分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为首要任务,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这节作文指导课中,夏老师体现出了唤起学生主体意识的主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更重要的是唤醒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因为最好的学习是学生对所学有内在的兴趣。从事件中的教学设计可以看出,夏老师将学生在作文中人物神态描写的难点化解于学生的表演中,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教学情境。
此次突发的教学事件,更是充分展现了夏老师的教学艺术。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对学生的评价要倾注更多的情感与人文色彩。一个肯定的目光,一句激励的话语,一次赞美的微笑,都会为孩子的生命注入无穷的动力。学生小W拙劣的肖像画引起了同伴们对他的嘲笑,但夏老师看见的却是画中“那个小人眉头紧锁,眉锋夸张地向上扬起,怒目圆睁,嘴角紧闭,表情非常生动”。她随即将“怒发冲冠”一词巧妙引入课堂,不仅让学生对该词温故而知新,还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小W所想表达的对“愤怒”的理解。小小的举动体现着教师的教学魅力。夏老师用激励性的语言树立起小W的自信心,使师生、生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我们是在做唤醒灵魂的教育吗 篇8
在教育上, 除了享受12 年的免费教育之外, 澳门的学生只要想读书, 基本上都能上大学。除了本地的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学院等高校外, 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葡萄牙等都有面向澳门学生的招生计划。
除了没有升学压力, 另一个让人羡慕的因素是这里基本没有就业压力。澳门的工资水平全球领先, 哪怕是娱乐场发牌的普通员工, 一个月的收入也相当可观。
但是在澳门的课堂上, 老师滔滔不绝, 学生去见“周公”的场面并不少见。一天上午是阶段测试, 我在一个班级数了一下, 32 个人的班级, 有17 人趴在桌子上一动不动, 监考教师也无动于衷。这里的同事告诉我:因为没有压力, 所以孩子们缺少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说到这里, 我有些糊涂:一个人对知识的追求和探究的热情究竟依靠什么来支撑?压力的有或无, 为什么能成为学生是否愿意学习的理由?如果说, 澳门的孩子因为没有生存压力“自甘堕落”, 那么在经济更为发达、社会福利更为优厚的欧美国家, 那些孩子会不会真的就成为“垮掉的一代”?
但仔细审视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 情况好像并不是这样, 欧美国家的孩子大多视野广阔、思维活跃, 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和长远目标。他们的学习生活看起来轻松自在, 其实, 一些孩子写作业到夜里一两点也是常有的事。
的确, 如果我们把孩子厌学的原因都归结于外在环境, 那么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呢?教育又有什么作用呢?我们是否推卸了自身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实际上, 很多孩子不愿或不会学习, 与教师的教育理念、理想信念、人格魅力和职业精神有很大关系。看看我们周围, 有那么多的人把教育当作西西弗斯推石上山的煎熬, 早已经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中迷失了自我。
马克思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 教育之为教育, 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是的,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灌输, 教育需要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焰。问题在于, 如果自己的人格都不健全, 那又如何去唤醒和点燃学生的心灵, 又如何能让他们享有“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
初中语文课程创新意识的唤醒 篇9
一、激发学生求知兴趣
当学生对一件事物充满浓厚的兴趣时, 大脑就会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 这时学生会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创新精神。因此, 在初中语文课上, 教师要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对课堂内容充满强烈的学习兴趣。
1. 创设教学情境。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 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内容, 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 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性, 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深入体会课文的情感内容,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以此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进行课文内容的讲解时, 可以利用PPT、视频、挂图等多种教具创设教学情境。例如, 某初中语文教师在讲授《变色龙》一文时, 准备了六幅挂图, 每一幅图都与课文前后的情节密切相关, 随着课文的深入, 学生能全面地认识到主人公六次见风使舵的变化, 使学生在理解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 并加深认识和理解。
2. 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 引起了现代语文课堂十分重要的一次变革, 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 丰富了教学手段。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 不仅能将初中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经过多次实践发现, 结合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对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明显效果。例如, 笔者在讲解《活板》一文时, 利用多媒体影像资料, 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伟大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 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培养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 只有首先对一件事物充满好奇或质疑, 才能在观察、分析、研究的过程中有所发现, 进一步创新。笔者在进行每一篇课文的教学时, 都会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前给出恰当的阅读要求和方法, 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 对课文要点进行归纳和概括, 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例如:对课文不理解的部分设疑、对课文本身设疑、对教师的指导内容设疑等。初中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不仅可以表现自己, 还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因此学生在提问题方面都非常积极。在不同的学生心中, 对于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不尽相同,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还能将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转变为主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同时,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问题的提出可以引出学生的争论, 互相交流自己的不同意见, 最后大家共同在讨论中得出合理结果。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注重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 在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同时, 也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注重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无法将自己脑海中所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所以必须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学生在掌握学习方法之后, 也就能真正地打开创造之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独特性。例如在学习课文之前,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构思精巧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让学生在思维矛盾中带着好奇与兴趣进入课文之中。并且,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课题、课文、课后思考等处寻找问题, 进而独立思考,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肯定学生的思维成果, 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思考被重视, 能够更加乐于思考问题。语文具有多元化的特性, 教师要让学生知道, 每一个人对语言的理解都可以不同, 学生需要敢于争论, 将自己的不同见解发表出来, 在挑战权威的过程中唤醒其创新意识。
四、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在学生求学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 教师要善于引导, 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生活情况。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都是独特的, 观察方式、思考方式和学习方式都不相同, 教师要从尊重学生意愿出发,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在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1. 增强互动。
互动式的教学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 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 才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轻松的发展环境。例如, 在学习《威尼斯商人 (节选) 》这篇课文时, 某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要求每组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排出一场戏剧, 并且所有学生必须全部参加。学生在排演过程当中, 气氛非常活跃, 不仅有效增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还展现出了学生强大的创造力。
2. 实践学习。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外实践课程也不能忽视。课外实践课程能让学生提前适应各种社会情况, 拓展学生视野, 对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例如, 校外采访、编辑校报等课外实践课程都能有效结合课堂学习内容, 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教师必须重视语文课外实践课程, 充分发挥语文综合能力, 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要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 篇10
在我们的教学中, 教师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和习惯思维去教, 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去学。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按教师的主观意愿就是:我是老师, 我这么教你就得这么学, 就得把这些知识记住, 按老师的习惯就是我的老师怎么教我的, 我就这么教学生, 我是这么学会的, 你们也得这么学会。教学能力的提升就以老师的最好的老师为目标, 这种教学法才会代代相传。这是一种简单易学的工序, 但绝不是从人性来进行人的工作, 这不是教育, 是生产零件。
我们的教学很少考虑学生的主观意愿, 并没有把学生当成个体来教。新的教育思想要求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势必要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
我们的教育没有把学生的自我意识唤醒。我们让学生上学, 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为了学生的个体发展。“少年强则国强”嘛。所以我们逼着学生接受义务教育, 我们在国家教育思想的指导下, 逼着学生在课堂上学习, 后来发现学生不爱学习, 于是国家法令又逼着我们爱学生, 怎么爱呀?于是我们接受了“打是亲, 骂是爱”的“恨铁不成钢”的教育方式。这是不符合人性的, 人性的特点是“追求快乐, 逃离痛苦”, 我们并不是因为吃不饱饭才痛苦, 很多时候, 我们是因为被人强迫做这做那而痛苦。痛苦可以克服, 但在痛苦的状态下人不会坚持, 也不会做到最好。
学生不愿意学习, 主要原因是他们在学习上得到的是痛苦, 考试与同学比自卑, 家长要唠叨, 老师要催促, 这些都是学习不好带来的, 所以很多学生都期盼着能有一个取得高分的终南捷径。博学的人都知道:学习是没有捷径的。
如果我们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做主, 学习不好了要自己继续努力就行, 并不是“天塌下来了”, 也不是父母老师的责任, 就能引导学生从自身找出学习问题的根本原因, 这就是所谓的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 这种自我意识能让学生学生“愿意”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参与学习。学生学习是一种思想的行为, 在学习的问题上, 家长和老师都是旁观者, 只能起到影响的作用, 不能起到决定的作用。我们可以强迫他们坐在课堂上, 但我们不能强迫他们听课, 思考和记忆所学的知识。因为这些思想的行为取决于人的意愿, 当我们强迫学生做的时候, 即使他知道是为他好, 他也不愿意做, 久而久之, 他就不会认为这是为了他好, 他会因为这事的“痛苦”而逃避。强迫的作用可以使我们明明很有兴趣的事变成痛苦。
我们知道, 学生一到放假回家时兴高采烈, 一旦学生犯错误被停课的时候, 同样也是回家, 学生会有高兴的感觉吗?学生被监督着学习, 觉得自己没有一点自己的空间的时候, 多么期盼着能有一点儿时间谁都不管, 让他独处一会儿, 什么也不做, 可真到犯错误停课罚站的时候, 可以闲着什么都不做了, 你看他们感到快乐了吗?就象现在有人休息时到海上冲浪, 欢快, 甚至疯狂, 可是几百年前, 冲浪是一种很残酷的刑罚。
在我们强制下教育出的学生可能出现两种形式的结果:顺应的人和逆反的人。第二种人会一点儿都不学, 几年的教育不仅没学知识, 连做人也没学会, 还是那个未受教化的小动物, 而第一种人是听话的人, 老师怎么教, 我就怎么学, 老师夸我刻苦, 我就点灯熬油, 最后取得一个好成绩, 给家长争脸, 给老师争光, 即使考个好大学, 培养出几个这样听话的人, 绝对是教育的失败。我们可以看看他们的未来:很多在校时很听话的学生, 考上的学校不错, 毕业也找到了工作, 但朝九晚五, 喝茶看报, 碌碌无为, 他们不懂得个人奋斗, 托门挖窗找到的工作就是为了一辈子有个铁饭碗而已。我们应该还记得“揠苗助长”故事吧, 强制教育的结果就象这个故事一样, 它的严重后果不是苗能不能结出果实, 而是这些苗失去了生机。
教育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 让他们把焦点关注在追求个人的梦想上, 用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 使自己进步, 而不再为父母高兴, 为老师放心, 为和同学比较, 和与自己水平相当的人比较, 再比也不会强到哪去。为了自己而学习, 渐渐就会产生内动力, 如果学生能自己学好了, 再为父母, 为老师, 为国家, 什么都达到了。
怎么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呢?我的构想是:老师依然是主导, 引着学生转换注意的焦点, 看到学习的快乐。真正的学习是快乐的, 做一件事是快乐还是痛苦, 其实就是我们内心的选择。
以“趣”激学,唤醒我们的课堂 篇11
【关键词】兴趣 激活 教学策略 唤醒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一位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在歌曲,游戏中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年龄特点,中学生大多喜欢听音乐和歌曲,鉴于此,导入新课及复习旧知都可以通过歌曲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导入新课时唱英语歌能巧妙自然地引出新授课内容。把确定的教学目标,需要学生掌握的单词、句子配入学生熟悉的曲调,学生既感到熟悉,又有些新鲜,在轻轻松松中掌握了新知识。例如教数词one到ten时,播放一曲《Ten Little Indian Boys》,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从演唱中感知,直到熟练。这样在优美的旋律和和谐的氛围中把学生带入英语知识的殿堂。直至授课结束时,学生还沉浸在艺术享受之中,情绪仍然是那么兴奋、激昂,嘴里哼唱不止,体验了学英语的快乐。复习旧知更是学生大唱英语歌曲的好时机。一曲曲优美、熟悉的旋律,把学生带入到以往的日日夜夜,引发了他们美好的回忆,曾经学过的单词、句子如潺潺的溪水潺潺流出。从学生的面部表情及“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姿态中可以看出,他们是那样兴奋,那样自如,那样怡然自得,一种成功感、自豪感、快乐感洋溢于学生的眉眼中。在这种情境氛围中,那些先前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
爱玩游戏是学生的天性,设计寓教于乐的游戏式教学活动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学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实现了“游戏”与“教学”巧妙结合。例如在教授“现在进行时”时,用学生学过的动词在纸上写出一些指令,如swim,clean the classroom,play basketball等,然后叫一名学生上台任意抽一张纸,照纸上所写的指令做“哑剧”动作,同时发问:“What’s he/she doing?”学生们被滑稽的哑剧动作逗乐了,纷纷回答:“He is swimming.” “She is cleaning the classroom.”等等。学生在游戏中轻松自如地用上了新学的现在进行时的句型。通过唱歌、游戏等活动,启发了学生在喜悦中理解和掌握知识,满足了学生好动、好奇和好问的心理要求。因此,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在情境中激发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情境是学习英语必须创设的,因为这样能使学生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和熏陶,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掌握知识,教师也可以从单纯的传道授业中解脱出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理解得更快,更深刻,有利于记忆。在每堂课的对话中教师都让学生创设出情境,让他们理解。如在讲有关“birthday”的内容时,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生日聚会的氛围,让他们很容易融入到这个环境当中去,又如,在教授“I want to be an actor”一课时,讲完新课后,我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梦想,然后让他们大声念出自己的梦想学生有的梦想自己成为一名医生,给病人看病,有的梦想自己成为一名宇航员,就像杨利伟、费俊龙叔叔那样飞上天空,探索太空的奥秘,为人类做出贡献。学生绚丽多彩的梦想及精彩的英文解说,把课堂活动推向了高潮。
三、利用手势语,电教媒体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学生正在由感性知识向理性知识过渡,因此在教学中需采用一些直观性的教具和配有相应的手势语,能够激发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在教给学生单词时,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汉语意思,一些抽象的可以得用一些卡片,在教室里容易发现的门,窗,桌椅等直接利用这些实物,在教小动物这些单词时,教师尽量模仿动物的声音和动作,例如在教monkey这个词时,教师做了一个猴子的动作,然后自言自语Iam a monkey。同时下面的同学也来了兴趣跟着一起做了起来,monkey, I’m a monkey, 也跟着说了起来,这样monkey这个词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了。所以说,运用手势语也能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突破了以往课堂教学空间与时间的局限,具有信息储存量大,变换速度快、反应灵敏、视听效果好等特点,能使声音和形象、视觉和听觉、语言和情景有效结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同时它还能够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优化了教学过程,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在感受成功的喜悦中培养兴趣
学习是艰苦的脑力劳动,知识的获得来自于思维活动过程。学生一旦通过艰苦的思考,找出问题的答案时,会产生成功的喜悦,同时会更加激进对进一步学习的渴望,形成学习过程中的“引起兴趣——探索新知——问题解决--激发兴趣”良性循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向学生提出一些“跳一跳,够着果子”的问题,引发启发学生通过思考,自己得出结论不断给予成功的机会,借以培养学习的兴趣。
总之,营造英语课堂气氛,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利用中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采用游戏歌曲,创设情境,电教媒体,感受成功的喜悦等一系列的教学策略来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唤醒我们的课堂。
参考文献:
唤醒我们的环保意识 篇12
一、带给儿童一个图画的世界
学生生活在五彩斑斓的世界中,花鸟鱼虫,风雨雷电,无所不包。他们每天都会接触到无穷的事物,而且还会经历很多的事情,应该说拥有丰富的“图画”资源。一张照片,一处建筑,一件物什,甚至还包括一首歌曲(想象的图画),都可以把故事、记忆、感情、想法、判断“勾引”出来。
笔者在组织学生写“秋天的树叶”时,就采用了“图画”之法,即让学生通过做“叶贴”的方式把经历和树叶图像化,带来了一段不寻常的写作故事。
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学生的叶贴作品:
表现事物型。这类叶贴主要是以单个的事物为表现对象,重点突出事物某一个方面的特点,如 “ 舞蹈的女孩 ”。
展现情景型。这类叶贴作品注重了事物组合形成的图画,于是叶贴本身也就具有了故事性。如《春天的舞蹈》,美丽的郊外,鲜花盛开,树木葱茏,蝴蝶翩翩,小女孩轻盈起舞……
讲述故事型。这类作品的创意来源于一些经典的故事,用叶贴的方式加以讲述,如《皇帝的新装》。
有了图画,就有了故事。有的写出了创作过程中的茅塞顿开:
到家后,我看着眼前一堆乱糟糟的叶子,毫无头绪。万般无奈之下,我随便拿起一片叶子玩弄起来。这是片银杏树的叶子,绿中透出淡淡的黄色,边缘的黄色更浓一些———咦?这不正像裙子的边儿吗?这真是个奇妙的发现,困扰我多时的难题一下子解决了。我拣出几片银杏叶在白纸上飞速地贴出几个女孩跳舞的模样,越看越觉得像,越看越觉得有意思。
看来,大自然的秘密有好多好多,只是它们个个深藏不露,只有用心观察,才会发现它们的美。(郭蕊)
有的写出了自己创作叶贴的详细步骤:
说起叶贴的制作过程,那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够说清楚的,采叶子,晒叶子,粘叶子,晒叶贴,哪一道工序都需要细心和耐心。下面就跟随我来看看制作的过程吧。记住,我的制作工序可不是轻易就告诉别人的哦。(黄果)
图画是把“回忆”性写作转变为“经历”性写作的最佳路径。教学时,我们要努力把学生们的世界“图画”起来,这些直观形象、伴随体验的图画是学生丰富写作内容的生发器。
二、教给儿童一个图画的思维
笔者认为写作具有两种基本方式:叙述和描写。前者与事理相关,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线性表达;后者与细节描写、形象刻画密不可分,更多地体现为立体表达。下面,笔者就从“图画”的角度对两者进行一番考量。
1.叙述是“组图画”现象
叙述是叙事的重要方式,即将事情的前后经过记录下来或说出来,着眼于整件事情,具有整体性。在写作中具体表现为线索、结构、条理、情节等整体框架,以不同的方式(顺序、倒序、插序、补序)将一幅一幅图画(事件)串起来,形成一个连续的结构图画,从而实现叙事功能。笔者称其为“组图画”。
笔者特别强调“组图画”的显性表达,把音像、图片、照片、实物展现于写作课堂,引导学生把其进行序列化处理,弄清楚叙述的顺序、叙述的重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字写作。随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组图画抽象水平的发展,提纲、结构图等显性或隐性的图画思维也将相应提高。
2.描写是“聚焦图画”现象
描写是重要的叙事策略,与细节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其有相对的局部性和典型性,我定义为“聚焦图画”。“组图画”着眼于叙事的完整性、结构性,“聚焦图画”则注重于叙事的聚焦性、形象性。其实写作和画画是有着很多的相通之处的,浓淡、疏密、虚实、形神兼备,作文只不过是用语言来画画而已。
我们先来看一看课本中给人印象深刻的“聚焦图画”。
在《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中,谈迁花费心思著成的《国榷》被偷,课文是这样写的“: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谈迁为了重写《国榷》,四处寻访“:他一袭破衫,终日忙碌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细细读来,真的有“如见其人”之感,给读者带来的震撼远远大于“痛苦“”辛苦”这样干瘪的表达。这就是图画的魅力!
“聚焦图画”的写作是有着内在的言语规律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要调动起生活画面。生活是最有亲切感的图画,上述两句话中的“茶饭”“寝”“热泪”均饱醮着生活的味道。
其二,要落实到物。“茶饭”“热泪”“破衫”“风沙”均为具象之物,真切可感。
其三,要引发想象。图画包括形象、意象和想象,用文字唤醒学生的图画想象是写作永恒的追求。如“泪”为什么是“热”的呢?到底“热”的是什么?“衫”为什么是“破”的呢?能不能改成“长衫”?这样的追问会激起学生的想象,进而把图画向着意象化的方向推进。
其四,要有多种感官的沟通和互动。图画不仅仅是视觉的产物,听觉、味觉、触觉都能够带来图画体验,所以在“聚焦图画”时要打通各种感官。如在《月光启蒙》之中,作者这样写母亲的歌声:“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像三月的和风”倾向于触觉,“小溪的流水”倾向于听觉,“芳香的音韵”倾向于嗅觉,感官的互通将图画表现得有声有色。
“聚焦”就是凝望,就是专心地凝望。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凝望的气质。教室的窗外有几株不知名的树,让学生写,他们都显迟疑。笔者请他们抬起头,放下笔,侧过身,什么都不做,专心凝望。15分钟后,让他们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用语言“画”出来:
(1) 我在窗前凝视着你与你的伙伴们,你们枝繁叶茂,浑身翠绿,就像一架十来米长的绿色屏风横在了学校围墙与小区之间,在阳光下是那么耀眼,远远望去,煞是好看。(冯英豪)
(2)窗外的那棵树,枝干细细的,还带有褐色的条状斑纹,密密层层的绿叶堆积在枝杈间,像是大自然赐予树的最美的装饰品。(刘淑慧)
(3) 枝叶在灿烂阳光的照射下,像镶了一道亮闪闪的边儿,发出耀眼的光芒。(董欣欣)
这是富有图画感的言语表达,喷发着鲜活的生命气息,是图画的整合作用所带来的效果。
【唤醒我们的环保意识】推荐阅读:
唤醒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怀07-01
唤醒意识09-16
唤醒生命的秘方08-04
唤醒自主的力量08-28
唤醒教师沉睡的潜能09-29
语文教学个性的唤醒10-15
用爱唤醒沉睡的心灵06-02
《唤醒心中的巨人》读后感07-03
唤醒每个学生的生命感10-18
唤醒内心的巨人读后感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