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设置与快乐学习(共11篇)
情境设置与快乐学习 篇1
合理设置教学情境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小学语文论文
唐山市开滦赵各庄矿第三小学 李书辉
教育过程的实质是受教育者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实现其心智结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小学阶段,正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积累知识、探求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以后的终生学习打下扎实基础的关键阶段。针对小学生年龄较小,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学习虽有一定目的,但目的并不明确,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常是在教师和家长的强迫下学习。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只有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游戏、玩乐、操作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下面就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 设情境巧导入,激起求知欲望
少年儿童的特点,就是好玩、好动,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抓住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兴趣,在合理的情境中导入新课。那么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引入新课之前,课一开始,不是直扑课题,而是针对小学生爱听故事,爱看表演的特点,课一开始,找一名学生装扮成时间老人,一手拿一个钟,然后放录音,听故事(龟、兔赛跑),同时多媒体演示画面,此时时间老人手中的两块大表随着龟兔的跑而自己闪动。这时,同学们心里会想,老师让我们听故事干什么呢?真好玩!注意力非常集中,等看、听完之后,及时打出问题:(1)它们跑过的路程一样吗?(2)它们所用的时间一样吗?你怎么知道的?借助学生的疑问引出“钟表”,揭示课题:时、分的认识。这样在学生好奇之中,提出问题,学生的求知欲望就会明显增强。学生正是怀着这种好奇,听课时注意力高度集中,为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创造了条件。
二、设情境,巧布置,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传统的教学思想是教师在新授课时,要么是灌入式,一味向学生灌输,要么是教师问,学生答,形成一问一答的问答式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提问,没有丝毫的创造性,学习兴趣不浓,缺乏主动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惟此,我紧紧把握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的这一特点,合理设置情境,巧妙布置疑问,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
例如,在教学十几减七的内容时,激趣导入,引导学生复习之后,说,小朋友们,你们可真聪明,为了奖励你们,我带你们到后花园玩一玩吧!智慧老人的后花园特别漂亮,你们看,有草地,有清清的河水,还有美丽的荷花,这时候,有几只猴子也跑来了,他们在草地上尽情地玩耍,你们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猴子?(12只)对,其中有8只小猴子爬到了树上,那么现在草地上还剩几只小猴子?应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出来的?那么十几减七怎样计算呢?看我们大家谁最聪明,能用学过的方法做一下呢?这样激起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就会积极动脑,借助于摆圆片,摆小棒的方法得出结果、总结规律,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做到让学生主动探求,学生学习的兴趣才日益浓厚,而由自己探求,所得的知识,掌握得才扎实。
三、设情境,悟学法,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如果说学生主动探求知识是自主学习的关键,那么学生在学习知识后,由所学知识,悟出学习方法,掌握学习的技巧,就应是自主学习的升华,它是学生创造思维的源泉和动力,使学生享受到成功喜悦,为巩固学生兴趣创造了条件,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就应在学生了解知识的基础上,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中掌握学习方法,从而变学会为会学。如在教学分数除以整数一节时,把 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2份,求一份是多少,学生借助于实际操作,画线段图,了解了计算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是用分数分子除以整数而分母不变。这时,我在对它进行肯定之时,没有让学生直接考虑有无其它解法,而是出示了一道“把 米的铁丝平均分成4段,每份是多少?怎样计算?”学生用已经知道的方法解答,得出了分子是小数的分数,产生了茫然若失的感觉,纷纷说,这怎么办?此时因势利导,让学生考虑有无其它方法,如此学生积极动脑,想出了 ÷4= × =&
[1] [2]
情境设置与快乐学习 篇2
一、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享受”数学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 诱导学生置身于故事情境中, 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将生活化的情境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引入, 达到生活与数学的完美融合。
二、让学生在游戏情境中“参与”数学
游戏情境作为深化教学内容的一种重要手段, 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通过小游戏, 可以刺激人的大脑去思考问题, 探索问题, 发现事物的变化规律。所以, 教师在课堂上应创设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游戏情境, 帮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 将他们带入一个富有想象力的空间, 使学生在玩中学。
三、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验”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 寓于生活, 抽象的概念在生活中往往能找到原形, 而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又常常是杂乱无章的, 所呈现的信息往往多余或不足, 如能对具体的生活情境加以提炼, 在课堂上模拟出来, 让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更加贴近,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 又能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四、让学生在质疑情境中“思索”数学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是思维的出发点。有问题才会有思考,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设疑是指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通过设疑, 把需要解决的问题, 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符合学生实际的基础知识之中, 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 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 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产生急于探究解决办法的情绪, 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情境设置与快乐学习 篇3
【关键词】情境教学 设置 应用
人们常说“国内三年不如国外三个月”,这充分体现了情境教学的重要性。“情境教学”是指教师用各种方式给学生营造一个语言环境,使学生仿佛置身国外的一种教学法。让同学对学习往往从兴趣出发,如何使我们高效学好应学的知识呢?我国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如果教师能合理的组织教学,创造一个真实的生活情景,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记忆英语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充分地理解表达。以下是我在观察老师英语授课环节中,对情境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Warm-up
英语教学中的热身环节是教学中关键的第一步,该环节教师要注意呈现方式形象直观、生动活泼,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和准备。
【教学案例】在一节主题为Adventure Travel的课堂上,主要是介绍到了两种新型的旅游方式hiking和rafting,老师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有效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并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旅游方式,为此,老师在热身环节部分给我们播放了一段关于旅游方式的英文视频,让我们对此有初步的了解并联系到自身的旅游经历,然后通过这段视频提问我们视频里展现了什么样的旅游方式以及平时出游时我们会选择什么样的出游方式。由于视频直观生动,并且其中涵盖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新型旅游方式,所以很容易就可以引出目标语言,而且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同学们畅所欲言。
【教学分析】在此次教学中运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视频的展现,使教学过程有序化、整体化、形象化、趣味化,同时激发了我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但是经分析后发现,此环节如果设计为老师展示自己旅游的照片并给学生介绍自己的旅游方式,瞬间就将学生带入旅行的情境中去,然后提问学生关于他们的旅游经历,相信会有很多学生跃跃欲试。最后再引入本节课所要介绍给学生的两种新型旅游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兴趣。相较之下,我认为后者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更能有效将学生带入情境并自然导入新课。
二、Presentation
新知呈现环节,是一节课的精髓部分,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学生要攻克本节课的重难点,这其中不仅包括新的词汇,还有新的句型。而任何年龄段的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的时候,虽然有好奇心,但对于新知识也会有陌生和恐惧的心理。如果老师们能够以新奇有趣的方式呈现学习内容,将我们带入生活情境,将会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同时也会事半功倍。
【教学案例】在一节英语课上,老师需要教授 “Whats your trouble?”、”Whats wrong with you?”以及 “stomachache”、”headache”、”toothache”等词时,如果仅仅是直接告诉学生单词及句型意思和使用方式,让学生跟读从而完成新授环节的话,学生会很快失去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将教授单词时搭配动作,让一个同学和老师进行合作,该生问老师”Whats your trouble?”,老师做出相应动作并说出相应单词,之后和更多学生互动教授其他新单词从而完成新知呈现环节,这样的方式同学们欣然接受,并尽快掌握了所学知识。
【教学分析】在此次教学中,老师运用了动作直观的教学方法,生动活泼,激发了我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帮助我们迅速理解所学内容,将英语单词和相关的动作联系起来。
三、Practice &Production
巩固操练环节主要目的是在于帮助我们进一步消化和内化所学的知识,将学到的东西充分理解掌握,而此时老师若能创设真实的情境进行教学,就会使我们对文本知识的巩固与内化大有裨益; 生成拓展环节是让我们在掌握所学东西的基础上,学以致用。此时老师如果能创设真实情境,不仅可以消除我们运用新知识时不熟练的紧张,而且帮助我们将知识由理论转化为实践。
【教学案例】在一节关于中西方table manner的课堂上,老师直接让同学们小组合作进行角色扮演。同学们将所学到的餐桌礼仪运用到实践中去,并设置自己的情境,小组中有人扮演侍者,有人扮演中方顾客,有人扮演西方顾客,有人扮演厨师,小组内各角色设计自己的对话完成角色扮演。在此环节中,我们不仅练习到课本中所需掌握的重点句型,同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成功将所学知识用在相应的情境中。
【教学分析】在此次教学中,老师通过运用角色扮演、体验情境的方法,调动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中去,使同学们都能够进入角色、状态和情境中,在真实的情境中使用英语进行交际,同时激发同学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建对话。
此外,情境教学也应该与我们实际的学习与生活环境紧密相连,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难度应从低到高,长度应先短后长,呈现方式应从直观到抽象,使我们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快速掌握所学并学以致用,锻炼了我们听说读写的能力。让我们告别“哑巴英语”,趣味学习。
参考文献:
[1]代惠平.探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读与写:上,下旬,2014.
[2]徐妙青.情境教学策略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J].英语教师,2013,13(12):45-49.
情境设置与快乐学习 篇4
商丘市民主路二校
曹继玲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它既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组成部分,也是语文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成败。因此,我认为首先必须重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一、以点带面,提问要“准”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过:“附词会义,务总纲领。”意思是调理文辞,处理内容,重要的是抓住纲领,举“纲”以张“目”。题目有“题眼”,作品有“文眼”,文章有“线索”,教学如果能以“眼”或“线”为中心问题,既能避免浅、碎、平的教学弊端,又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直接接触课文,参与教学过程,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最佳结合。具体来说,提炼以点带面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以“题眼”为中心问题
题目是全文的“旗帜”,抓住题目,尤其是题目中的关键词(即题眼),常常能得其要旨,理出主线,串起全文。因此,根据题目设问,能达到以问促读的目的。如《草船借箭》的“借”,明明是“骗”来的箭,为什么偏偏用“借”?不但点出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而且“既借则还”,暗示了这些箭在将来作战时要“还”给曹操——曹军造箭射自己!可见,题眼是课文中的关键字,有表情达意的突出作用。
2.以“文眼”为中心问题
“文眼”是指文章中体现其思想感情的词句段,是文章的“窗户”与灵魂。对于有“文眼”的文章,只要慧眼识“窗”,破“窗”而人,设计中心问题,找到激发学生学习思维的火花,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钓鱼的启示》一课有这样一句话: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可抓住“鱼”和“诱惑”这两个重点词设问:那是一条怎样的鲈鱼?有什么诱惑力?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是怎样做的?在引导学生讨论理解的过程中,学生弄清了“鱼”与“诱惑”的关系,加强了思维训练,又透彻理解了文章内容,深刻领会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以“线索”为中心问题
线索是贯穿情节发展过程的脉络,作者借助它把零碎的内容连珠缀玉地交织起来,使文章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教学中,我们可以以课文的“线”为中心问题,顺藤摸瓜,使头绪纷繁的课文条理化、简约化。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课文一般都是按事件的发生发展、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来写的。如《田忌赛马》一课,根据“赛马”这一事件的发展顺序可设计以下提问:课文讲了几次赛马?每次赛马的情况是怎样的?同样的马为什么比赛的结果会不一样?田忌赛马这件事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解答,学生既读懂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明白了作者的写作目的,从而自己也受到了启发。
二、激发思考提问要“活”
课堂提问如果启发性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思维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寻求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抓住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点、难点有着紧密联系的问题进行提问,才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根据我的经验,以下六种提问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
1.层递式提问
这种提问方式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让学生从易到难“爬楼梯”,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能有力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如《晏子使楚》可设计这几个环环相扣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晏子到楚国去见谁?遭到了楚王的什么?楚王几次侮辱晏子,是怎样侮辱的?晏子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国家的尊严,是怎样反驳的?结果怎样?只要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学生就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懂了全文。
2.曲折式提问
它是指问在此而意在彼,让学生开动脑筋,通过一番思索才能回答的提问。这种提问富于启发性,吸引学生研究与发现,激起学生的思维浪花,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效果。
3.矛盾式提问
矛盾式提问就是有意从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以制造矛盾,引发学生展开思维交锋,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4.比较式提问
是指将相互联系或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对比而设定的提问,旨在使学生认识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鸟的天堂》一文中,“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为什么前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后一个不加引号?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含义?通过讨论,使学生体会到,这句话中出现的两次“鸟的天堂”意思并不一样。前一个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作者引用别人的话,指天马河上的那棵大榕树,表示一种特定的称谓,是对大榕树的一种夸张的形容;而后一个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因为作者亲眼见到被人们誉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后,感到鸟儿们的生活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在天堂中一样,所以在作者心里,大榕树是确确实实的鸟的天堂。这种提问,能使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获得对事物清晰完整的认识,从而得到新颖而有价值的思维成果。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扩展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
5.想象式提问
不局限于课文内容,而是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想象这样的提问,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更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6.拓展式提问
在文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加深与拓宽,对课文中的人物、情景、场景等进行补充扩展。学生的学习来源于课本知识,也来源于社会这个大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学习语文时,许多问题的认识都要结合实际来理解。
情境设置与快乐学习 篇5
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教授教学一样,合作学习模式同样需要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合作学习模式下,需要预设学习目标,选择有价值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将原来由教师主讲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语言表达、语法特点等知识点,通过组内、组间探究、交流、分享等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之达成。
要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合作学习的情境创设尤为重要。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及媒介的广泛应用与普及,为情境创设提供了更好的物质环境。可以通过音乐、画面等元素应用于教学课件中,创设学习氛围,使学生较易进入教学情景。例如,在古文教学中,在布置课前预习题目时,可引导学生自行了解文中主要主人公的人生传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将课前预习的主人公人生联想至一首诗词、一个歌曲,将这些相关素材加工并植入于教学课件中,既能激起学生的认同感,又是对学生的`探究式合作学习成果的一种肯定。
有效的小组这一问题的解决,要依靠几个关键点的把握。
合理分组
在一般情况下,中学语文教学“合作学习”采用交叉分组形式。在交叉分组中,要充分重视和凸显不同层次学生的角色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学习目标及任务。其中,对于优等生而言,在多数情况下可委以本组组织者的角色,除积极表达对问题的看法和意见外,更重要的是组织组内成员围绕目标共同学习,充分发挥组织者的作用,不是简单地为本组问题找到答案,是组织和协调本组全部成员,共同探究问题共同得出结论。对于中下生而言,在优等生努力创设的共赢氛围中,要积极发言,主动学习,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优先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学习成果,体会合作学习带来的成功体验,久而久之,这种横亘与优等生与学困生之间的合作藩篱就会被合作的氛围逐渐消弭甚至消除。
交互感应
合作学习必须激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借助情境教学的吸引力和教师情感的推动力,达成组内认知与情感互相渗透。为更好地实现交互感应,提高组内成员的共同目标达成的同步性,对于学习成果可尝试分工汇报的形式。汇报学习成果时,组内成员按照及分工又合作的方式(分工——每人负责阐述自己负责的部分,合作——将本人学习成果融入整个学习小组的成果之中),以达成自我知识的构建及合作学习成果的双重实现。
科学管控
合作学习模式必须重视引导,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笔者认为,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综合素质等特质,尝试选用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为组内核心,对于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选择值得信任组织能力强、时间把控能力强的学生作为本组的主核心,对于普通难度教学目标的合作学习,可以尝试选用中等生、甚至下等生作为组内的组织者,不求组织者成为本组学习的核心,但求锻炼其组织能力及探究能力,在提升素质能力的同时,用实际行动激励中下生,形成共同进步的长效机制。
如何设置连锁店的快乐工作氛围 篇6
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之后,企业接着应该建立快乐工作的氛围。如何建立快乐工作氛围呢?应该包括三个方面:设置快乐机制,提供自信基础和重复工作不重复。
1、设置快乐机制
在卖场工作,员工难免会出现倦怠、消沉和精神不集中等,如何进行改变呢?这需要店长对员工进行持续的鼓励和沟通。常用的方法是卖场可以通过设置快乐的工作岗位与工作方式来对员工进行激励,例如你去家乐福买东西,有时候就会发现一些负责店面联络的员工,脚踏滑轮在店面穿梭格外引人注目,通过增加工作的趣味性以及这种作“焦点”的感觉,使得这个原本枯燥的工作充满快乐;或者当你去苏武牧羊吃饭的时候,也会发现他们送菜的服务员也都是踩着旱冰鞋在店面穿梭来往的,这不但增强了员工工作的乐趣,也使得他们的工作变得更轻松。当然,卖场也可以以每天表现最好的店员进行命名,例如Lily表现最好的话,那么今天就是“Lily’s Day”等,以此来激励员工。
也有的连锁卖场设置一个“虚拟岗位”,叫“鼓励者”,由卖场员工轮流担任,专门负责卖场同事的情绪鼓励,将“快乐情绪”作为一个重要的管理标的。
2、提供自信基础
一般来说,卖场员工从事的是基础性作业方面的工作,所以比较容易缺乏自信,也容易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岗位缺乏自豪感,没有自信,很难有快乐而言,使员工充满自信,提供自信的基础是快乐文化非常重要的内容。
笔者有个顾客,他树立店面员工自信的方法比较独到。比如,虽然相对其它企业来说,他和自己的员工出去聚餐的次数要少,但是每的他都会选择比较高档的酒店,同时他给企业的员工安排的也是比较好的公寓,这使得他的员工在与其它店面员工相互比较的过程中更有自信。因为,店面员工之间是经常会做这样的比较的,要知道那些在某某大酒店吃过饭的员工,往往会觉得他们比那些只在某小饭馆吃饭的员工更加体面、更被自己的企业所重视,自己所在的企业更有实力。这往往就会成为他们自信的来源。自信来源于认
同。要使员工自信,企业必须让员工知道,他们的工作是整个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每项工作都有其自身的意义。如一位低薪员工说:“老板有次对我说:‘这些都须在下午之前装进盒子,打上标签,装进货箱后运到车库。等你做完了,还有些别的事需要你帮忙。’然后走开了。这让我感觉到自己是程序中重要的一环,老板相信我能做好。我由此得到激励,要证明自己能做好,不让他失望。”同时,在店员表现出色时,要毫不吝啬地公开给他表扬和掌声,让他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充满自信,积极争取更好地成绩,成为众人学习的榜样,也可以借此鼓励其他员工。对员工的认同可以只是一句“谢谢”,也可以是来自高级管理层的一封个人信件,或者更简单,公司的总经理能够叫出每一个员工的名字。给人亲切感的最好方法就是以名相称,特别是对那些和你没有工作来往的人。在卖场里,一声面带微笑的“早安,莉沙”会缩短你们之间的距离。莉沙回到家后会告诉她的丈夫:“信不信由你,我们工程部主席居然认识我,他叫了我的名字。我可只是100个卖场员工中的一名小人物啊!”
连锁卖场服务运营过程中,必须要明确一个思想,自信的卖场员工才会真正开心乐业,才会真正散发出迷人的微笑,才会真正提供优质的“人的服务”,作为经营管理人员,提供给卖场员工自信,是非常重要的必修课,这是很多企业所谈的“以人为本”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3、重复工作不重复
任何人都不喜欢单调的东西,如果长期地面对单调的工作,会使人觉得枯燥乏味,产生厌恶情绪。而变化繁多的事物总能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吸引人探究的兴趣。
同样的道理,倘若卖场员工对工作有兴趣,再加上工作富于变化,那做起事情来就会着迷,去从事复杂、困难之事。当事人之所以斗志高昂,那是因为工作富于变化,可使人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缘故。管理者要想有效激励员工,还需做到以下几点:
-改变作业氛围。如更改展示柜、收银台位置或店铺布局,使气氛焕然一新。
-改变工作内容。如理货工作与销售工作每半天或一天交换一次,即可发生变化;还可以改变促销的形式。很多连锁卖场有这样的安排:这个月是“质量月”,下个月是“服务月”,如此的安排,对于连锁卖场员工来讲,无疑会感觉到工作的新鲜,工作的氛围自然会比较轻松活泼。
-将工作分成几段。在短时间内将容易完成的小目标一个个分开,使员工时时感觉到收获和成就。
-工作时提供暂时的休息时间。如十分钟的喝茶、读书看报的时间,以增加一点乐趣,让店员暂离单调的工作。派
克鱼街市的故事
《鱼》的主人公玛丽·简的困境:恩爱的丈夫因病去世,留下一大笔拖欠的医药费,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更糟糕的是,接手一个“反应迟钝、争权夺利、贫乏消极”的团队。对于工作的环境,玛丽·简在日记中记录道:工作中发生的任何情况都不能使他们兴奋起来。我下属有30名员工,其中多数做事情缓慢,工作不饱和,工资很低。他们中有些人好几年都是按同样的方法重复着节奏缓慢的工作,简直是无聊之极,当我在小工作间走动时,空气中所有的氧气都好像被抽走了,令人几乎不能呼吸。
一次午餐时间,为了逃避“三楼”那令人窒息的气氛,玛丽·简离开了办公大楼。闲逛中,走进了派克街鱼市。“一条飞往明尼苏达州的鲑鱼”;站在柜台后的那个家伙单手接住飞来的鱼,收到众人的喝彩;在收银台边上用螃蟹变戏法的年轻工人;„„使得这里充溢着的快乐情绪与充满活力的气氛,也深深地打动着玛丽·简。一个叫罗尼尔的鱼贩子向她讲述了这里的曾经和现在,她才了解到派克街鱼市也曾经和其他市场一样,简单重复的工作、百无聊赖的时光,但一次讨论却改变了这一切,并使得派克街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此后在反复的接触中,玛丽·简从鱼市场学到了这样几条重要的经验:
选择自己的态度,即使你无法选择工作本身,你可以选择采用什么方式工作,用玩的心情对待你的工作,快乐每一天;带着阳光、带着幽默、带着愉快的心情对待每一个人;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快乐工作上,就会产生一连串积极的情感交流。总之,当重复的工作变的不重复时,工作的激情就会自然流露,快乐的工作氛围自然会形成。
4、日常激励
激励无时无处不在,我们应该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员工足够的关心,跟他们结成要好的朋友,建立一种与员工共同努力、良好服务的家庭氛围与“兄弟”感情。在员工难过或者繁忙的时候,主管或店面的经理人员若能适当地给他们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一定能让他们处境变得好一点,不但如此,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你对他们的关心和细心。如:替员工取信,亲自送给他们
-给心情不好的员工一份不署名的小礼物送员工一本他(她)喜欢的书籍、杂志-外出午餐时,带一份冰激凌给值班的员工 „„
5、打造激励士气的文化
企业可以建立激励为顾客服务的文化。服务的企业文化是卖场员工的价值观念、信仰、态度和习惯的融合,是企业在创立和发展中形
成的植跟于卖场员工头脑中,并支配着全部卖场服务运营活动与行为的文化观念体系。具体可参考如下几种方法来激励士气。
-训词来激励士气。即把文化浓缩成精炼的表述价值观念和信仰的训词,使之成为卖场员工顾客服务的座右铭,比如大家熟知的“沃尔玛呼”。
-以歌激励士气。解放军的拉歌文化,军歌嘹亮就是通过唱歌来鼓舞队伍士气的典型。国外许多著名的大企业都用主题歌来体现文化精神,有的每天早晨上班都要唱主题歌,使企业创造优质顾客服务的文化深深渗透到卖场员工的内心里。
-以故事激励士气。文化精神最集中体现在优秀人物事迹和历史优良传统中。要将他们编成故事公布在企业内部刊物上,并在员工中传颂,为大家树立学习的榜样。
情境设置与快乐学习 篇7
的时间内自由选择。下面仅以一个作业题目来说明“作业超市”的类别和梯度。比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 文中写到捉鸟雀那一段时, 作业可以有几种留法:A.背诵捉鸟雀这一段;B.写一个捉鸟雀的片断;C.完成以下填空:“ () 开一块雪, () 出地面, 用一枝短棒 () 起一面大的竹筛来, 下面 () 些秕谷, 棒上 () 一条长绳, 人远远地 () 着, () 鸟雀下来啄食, 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 将绳子一 () , 便找 () 住了。”在填空时还可进一步提出不同的要求:a.所填的词句可以全部选用课文中的;b.所填的词句可以一部分是课文中的, 一部分是自己填;c.所填的词句全是自己想出来的。学生选择哪个层次、哪种类别的作业可量力而行, 不做硬性规定。即使稍显枯燥繁重键阶段。教师在教学中, 应该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合理设置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让学生掌握知识, 提高能力, 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一、设情境巧导入,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中小学生的特点就是好玩、好动, 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合理的情境中导入新课, 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引导课文《海底世界》时, “同学们, 你们喜欢大海吗?”学生答道“喜欢”, 接着老师兴致勃勃地说:“我也喜欢大海, 今年暑假我还特地去看过大海。大海是那样辽阔美丽, 白帆点缀着碧蓝的海面, 洁
的练习也会变得简易有趣, 又能使学生从对比中感知原文的深意, 还能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 让学生在不同梯度上均得到适度地提升。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提倡的因材施教, 成为教育教学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这里的“材”就是指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并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 是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和教学的主要依据。同时, 研究和掌握人的个性心理, 就是为教育实践服务。因为, 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 既是教育的结果, 又是教育的前提条件。只有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 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责任编辑牛宾国】
白的海鸥在海天之间翱翔。望着这美丽的景色, 我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这大海海底究竟是什么样子呢?那里有没有阳光, 有没有声音?有没有深山峡谷, 有没有动物、植物和矿产呢?我是多么想知道这一切啊!同学们, 你们和老师想的一样吗?”。这样, 在学生好奇之中提出问题, 学生的求知欲望就会明显增强。学生正是怀着这种好奇, 听课时注意力高度集中, 为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创造了条件。
二、设情境巧展开,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传统的教学思想是教师在新授课时, 要么是灌入式, 一味向学生灌输, 要么是教师问, 学生答, 形成一问一答的问答式教学, 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提问, 没有丝毫的创造性, 学习兴趣不浓, 缺乏主动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 教师应合理设置情境, 巧妙置疑, 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例如, 教学《阿Q正传》之《革命》这一节。老师说:“鲁迅的小说中像阿Q这样的人很多。如果穿着长衫而又站着喝酒的孔乙己, 麻木、迟钝的老年闰土, 善良、愚昧、麻木的祥林嫂, 把先烈的血当作治病良药的华老栓们, 也来到了《革命》的情节中, 在“革命”的现场, 他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呢?”于是, 一组生动热烈的教学镜头出现了。学生们从鲁迅先生所说的“我的取材, 多来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 意在揭示病苦, 引起疗救的注意”的话语出发, 详细构想了当辛亥革命波及到这些人以后, 他们在革命中的种种“表现”, 并以口头交流的方式“发表”出来。课堂上学生心情放飞, 笑语不断。在热烈的“表演”之后, 师生才进行总结归纳。事实上, 尽管各人“表演”的细节不同, 但“革命”中, 人物的麻木愚昧的生活不会改变, 悲惨的遭遇不会变化, 病苦的生活环境还是依然如故。在这样的境界中,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达到了较高的层次了。在这样的阅读境界中, 学生会生出对问题本质的认识。教学只有做到让学生主动探求, 学生学习的兴趣才日益浓厚, 而由自己探求所得的知识, 掌握得才扎实。
三、设情境悟学法, 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如果说学生主动探求知识是自主学习的关键, 那么学生在学习知识后, 由所学知识, 悟出学习方法, 掌握学习的技巧, 就应是自主学习的升华。它是学生创造思维的源泉和动力, 使学生享受到成功喜悦, 为巩固学生兴趣创造了条件。为此, 教师在教学中就应在学生了解知识的基础上, 设置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学习方法, 从而变学会为会学。如教学《世上最美的坟墓》时, 一位学生说:“这样朴素的坟墓实在没有什么风景, 对那些喜欢热闹的游客来说, 又为什么能吸引他们去呢?我想, 只有作者这样对托尔斯泰特别喜爱的人才想去。”老师说:“单纯从游玩的方面看是少了一些风景, 但我们可以对此进行挖掘啊。如果你是导游, 你将如何向游客推介呢, 怎样让游客满载而归?”于是, 老师把这群在托尔斯泰墓前瞻仰过的“游客”, 变换成一名导游, 要他们综合运用刚才掌握的信息, 制作一份“旅游策划”或者“解说词”, 以吸引世界各国的人去参观托尔斯泰墓。这时, 学生的学习热情再次被唤醒。一位同学拿出了她的“旅游策划”:你想聆听列夫·托尔斯泰最后的愿望么?你想去感受列夫·托尔斯泰最后的辉煌么?你想知道文学巨匠告别人世时最伟大的计划和设想么?你想知道列夫·托尔斯泰梦想实现了么?请你参加“列夫·托尔斯泰墓地之旅”。一位同学这样陈述他的“解说”经过:出发前, 我从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说起, 讲述他在文学上创造的成就;行进中, 介绍托尔斯泰的生平及思想, 也可以让游客描述一下想象中的托尔斯泰墓;到达墓地, 介绍外孙女说的那个故事, 让大家自己体会那份宁静、朴素和伟大;结束时, 让游客默哀三分钟, 来缅怀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人。这样, 游览就十分充实。这样设计学生不仅学习兴趣浓, 而且对知识记得牢, 掌握得扎实, 要解决实际问题时就会得心应手。如此长期训练, 学生就会掌握学习的方法, 为学会学习奠定基础。
四、设情境巧延伸,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
当一节课结束以后, 一般认为学生掌握了课堂所学知识, 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 是一节好课。但对于当前教育来说, 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在每节课或每段知识结束时, 设法在学生心理上留点余味, 为以后的课蒙上一层神秘面纱, 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一些所需素材, 使学生有“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之感, 不管是课前、课后, 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如, 在《最后一课》的教学结尾时, 老师对学生们说道:“有人认为小弗郎士的可贵在于命运大转折的时刻, 终于明白了学习是与侵略者作斗争的武器。而有的人却认为早知如此, 何必当初呢?等到做了亡国奴这一天才明白这些道理有什么用啊!同学们, 你们对此有什么感触?”学生听了都想发表自己的见解, 但下课时间到。学生们在课下通过讨论, 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他们对“爱国”这一概念又有了新的认识———借以让学生感到课已尽, 而思未止。教学中只有把握延伸点, 合理设计问题, 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激起学生思维火花, 使学生勤于自主学习。
情境设置与快乐学习 篇8
关键词:商务英语 情境教学 个性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a)-0067-01
在现代商务英语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营造良好的氛围,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教师在将情境教学运用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实施个性化的情境教学。情境教学与个性化教学的融合必将成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习得商务语言知识的有效方式。
1 实施课堂情境设置下的个性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1.1 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因此,在商务英语的教学中,积极引入情境教学,通过模拟不同的情境下的对话方式,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刺激,来提高学生商务英语的学习能力,并通过这种模拟实践,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1.2 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多种智能,这些智能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发展的,但每个人各项智能的发展却表现出不同的优势或优势组合。他还指出人的智力并非是以整合方式存在的智力,而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着的一组智力。多元智能理论为教育教学提倡的个性化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每个学生都拥有不同的“智能”,学习方式方法也各有千秋,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优势,结合他们自身的兴趣以及思维特点,用个性化教学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的热情。个性化学习的提倡,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对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大有裨益。
2 实施课堂情境设置下的个性化教学的必要性
商务英语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外贸商务的操作能力。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商务英语教学应该以英语语言为基础,以英语在商务情境中的应用为核心,培养商贸操作能力为主线。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实施情境教学就成了商务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之一。同时,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种,是在特定环境—— 商务环境中运用的语言。该专业强调的是英语在商务环境中的应用,因此,情境教学也为学生提供了语言应用的环境。情境设置下的个性教学将教学情境与学生个性融为一体,具有较强的直观性、趣味性、多样性和科学性,使学生仿佛置身其境,并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容易内化语言知识和商务知识。
3 课堂情境设置下的个性化教学的实施方法
3.1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情景教学
在商务英语课堂中,计算机网络和商务英语教学的有机结合,将商务活动方方面面的情景真实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找到关于接待、谈判、仲裁、装运等各种商务活动的文字材料,也可以找到相关的视频和音像资料。这些资料中商务术语和商务知识的重复出现,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另外,通过计算机网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实时地进行国际贸易业务实训,或通过教学软件进行贸易流程的训练。这种真实的商务英语材料不受课本知识的局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将理论知识和真实的商务环境连接起来,帮助学生有效地克服环境休克现象。
3.2 利用話题进行情景教学
在商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设置不同的情境,比如创设一些和商务背景相关的话剧、小品、相声、歌舞剧、商务谈判等,通过这些情境,让不同的学生在其中担任不同的角色,实现角色扮演。学生在准备这些情境短剧的时候,就会主动的去查阅相关资料,收集相关信息,从而掌握情境短剧的知识点。这种方法,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加能够锻炼学生寻找知识、筛选知识的能力,为未来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3.3 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进行情景教学
商务英语教学不是简单地传授商务知识,而是在具体的商务情景中教授英语,培养学生的英语流利程度和商务活动专业技能。我们应该尽可能的用真实材料或具体个案来组织教学。案例教学是把学生置于接近现实的商务情景之中,引导学生对教师所设置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辩论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在近似真实的商务情景中进行学习、活动,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和解决商务问题的能力。
4 结语
结合商务英语的专业特点以及学生个性多样化的现状,将课堂情境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相结合,以情境为依托激发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以学生的个性特点为依据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这种课堂情境设置下的个性化教学能够强化学习过程,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释放个性,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能够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实现多样化交互学习,提升探究合作意识;能够扩大学习空间,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更科学更全面地动态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给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反馈。
参考文献
[1] Building an Understanding of Constructivism[J].Classroom Campass, 1995,1(3).
[2] Camobel,L,Campbel,B.& Dickinson,D.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rough Multiple Intelligences[M].Boston: Allyn & Bacon,1996.
[3] 胡琰.浅谈商务英语课堂虚拟情境教学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8(12).
情境教学,快乐作文 篇9
阳江市阳东县合山镇中心小学 钟凤媛 邮编:529933 电话:0662-6361543 [摘要]:作文在许多孩子的心里一直是件可怕的事。作文教学对许多教师来说也是一件不轻松的事。如何让教师轻轻松松教作文,学生快快乐地写作文呢?如果在作文教学中能创设相应的写作情境,就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优化学生的写作心境。使学生消除畏惧的心理,自由快乐地作文。
[关键词]:情境激趣 快乐作文
假如,我们的作文指导也像动画片一样吸引小朋友;假如,学生写作文也像玩游戏一样投入,一样有激情。那么,学生将会感受到作文课的幸福、快乐。这也是作为一名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师的追求。在新课标理念的引领下,我借鉴了李吉林老师情境教学的成功经验,潜心研究如何把情境引入作文课堂,优化学生的心境,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学作文,写作文。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标指出习作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学习是一种心智活动。赞可夫认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昂的气氛里进行的。良好的教学环境对优化教学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良好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根据学生的需求,教师要积极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联系生活、运用生动的语言、运用实物演示、借助图画、播放音乐、角色表演,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手段,营造各种生动活泼、具体形象、民主和谐的良好情境氛围。拉近学生习作学习和现实生活的距离,为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更有利于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动口,引发表达的兴趣。如教学观察作文“不倒翁”,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下面是一段课堂实录。老师:(微笑地走进教室)孩子们,你们从老师脸上发现了什么?学生:老师脸上挂着微笑。老师:美吗?学生:很美。老师:谢谢大家。老师:就要过新年了,我给你们带来了新年礼物,猜猜看是什么样的礼物。学生:是书本、布娃娃、文具„„。老师:(出示一个笑咪咪的不倒翁)孩子们,你们喜欢吗?请你们认真观察,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音乐响起,不倒翁在孩子们的手里传递)孩子们观察的很仔细,教室里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在交流时,孩子个个跃跃欲试,绘声绘色地描绘心爱的不倒翁,有的孩子还发现了不倒翁不倒的秘密。通过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观察、探究、交流的兴趣。孩子不仅感受到微笑的不倒翁给人带来幸福快乐的感觉,还有了新的发现,增长了知识。
二、创设情境,自由命题
新课标指出:习作指导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实突破传统的旧的命题方式。解放孩子的心灵和大脑,释放孩子的嘴,开拓视野,把命题的自主权让给学生,引导学生从独特的生活经历选取话题,从独特的心理感受中发现话题。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由命题、自由作文。比如在一次作文教学中,教师出示“梦”要求组词或补充成一道题材不同的选题。题目给学生留有许多的空间,许多学生思维活跃。出现了“美梦”、“恶梦”、“梦乡”“梦的解析”“梦的启示”等命题。孩子对做梦有很大的好奇心,为什么会做梦呢?对自己做了什么样的梦都愿意和同伴分享。在交流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班里笑声不断。这样让学生写自己的生活。许多学生消除了对作文的恐惧,发现自己都有东西写,也非常乐意写。我们老师经常会这样说:你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会怎么写。这并不是自由作文,反而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点,激活思维,激发欲望,表达生成,自由写作。如孩子都爱看动画片,我就选用了动画片《猫和老鼠》的配音,让学听音乐、编写一集新版《猫和老鼠》。孩子听一段,编一段,鼓励新颖、创造。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为源头活水来。”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通过各种形式,创造不同的情境,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鼓励学生从不同的侧面感受生活,从不同角度抒写自己的感受,选择不同的命题、自由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三、创设情境,获取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到学生作文时指出:“宜令学者随时随地探求事物之精髓,且必经己之思考而得答案,然后陈事说理自能确切而畅通。”游戏活动就是学生模拟社会实践。做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也是他们童年生活中最绚烂的部分,从学生的游戏生活入手,可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教学“石头、剪子、布游戏大赛”。我选择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常玩的游戏“石头、剪子、布”作为教材,设计了游戏闯关活动:(1)“小试牛刀”,(2)“高手过招”(3)“巅峰对决”。寓教于乐,寓教于玩。引导孩子学习认识生活,体验游戏生活。长一双“亮眼睛”学会观察、认真思考。同时品味游戏,感受游戏。这样以“玩”“乐”为载体,创设活动的情境让孩子体验生活,在生活中训练孩子的观察力、创造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角色塑造能力。既训练作文能力又培养人。
四、创设情境,启发想象
新课标指出:“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儿童最宝贵的思维品质就是爱想象、爱幻想,而且孩子是乐于想象、善于幻想的。在孩子的心中,一切都是活的,都是有生命、有感情的,都是可以和自己对话的。在他们的心目中,想象仿佛就是真实的,美好的幻想是可以变成现实的。因此,在教学中就要突出想象,注重想象。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进入想象的世界,使学生的思维在想象中空前活跃和丰富起来,追溯过去,展望未来,重新组合相关信息,创造出具有独特审美意味的新形象。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可以借助一定的载体创设相应的情境,形成适合的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想象的通道,使其思绪如飞、文思如泉,使他们能愉快地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想表达的内容。注重发展个性,展现学生作文的童心、童真、和童趣。如一次想象作文教学,我记录了这样的一段课堂教学实录。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两个圆)我画的是什么呀!学生:两个圆圈、两枚鸡蛋、两个球、两块石头„„。老师:你们说的都对,就根据你们所说再想想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学生:啊?老师:别急,老师的画还没画完呢,根据你们剧情的需要画完这幅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还可以画成连环画的形式。我放了首轻柔的钢琴曲,孩子 一边想,一边画,最后出示孩子的作品,请孩子介绍自己的画说说他们想象的故事。想象最忌让学生凭空瞎想象,那就是妄想了,教师一定适时启发、点拨、引导,给学生想象需要的推动力,减轻学生在作文上的压力。
五、创设情境,创意表达
表达是一种内在的需要,是一种迫切的欲望。创设情境能形成一种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氛围,激发强烈的表达欲望,乐于表达,自由表达,创意表达。
在作文教学中,经常创设不同的情境,使学生有特定的角色,并且不断地转换。根据儿童的心理需要,充分调动儿童语言的天赋,鼓励学生在习作训练中自由表达,个性表达、创意表达。如作文教学“介绍我自己的真本领”,老师采取了比赛的形式,高调亮相,这课的开头白是:“有请各位选手隆重登场并作自我介绍。”我可爱的学生是这样表达的:“我是1号选手,我本领高强,不信,呆会让你一饱眼福。”另一学生:“牛皮不是吹的,废活少说,看我的真功夫吧。”又另一学生:“各位观众朋友,支持我的有大礼相送,请记住我是战无不胜的3号选手。”学生们一边介绍,还一边表演,他们的表演十分有趣。台下一片热闹,全班乐开了花。一场别开生面的鼓吹表演触动了学生的心弦,一触而发,创意表达。
六、创设情境,多元评改
自评自改是提高学生自由习作的有效途径,也是习作训练的目的。自改,就是让学生寻找作文中的错误,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自觉解决问题。自评,教师引导学生把自评作文当成是一次对习作过程的反思,当成是与读者的对话。怎样才能培养主动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让他们在自我欣赏中感受快乐,在反思中提高习作能力?我认为应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活动。比如开展“找别字大赛”“妙手回春”、“啄木鸟医标点”等活动。把文字训练与趣味活动结合起来,调动学生自改作文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修改作文的能力。对学生的要求不能太高,刚开始鼓励学生借助字典及一些工具书进行修改。从字、词、句、段逐渐过渡到篇。教师要不断肯定、鼓励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你看这个标点改得多好啊,这样 一改,整句话的语气就不一样了,表达的意思就完全不同了。”“你真是火眼金睛,这样的小毛病也被你找到了,而且改得正确,你真行!”教师要相信学生的修改能力,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修改,要相信他们会写出更精彩的作文。学生修改完作文后,谈谈自己的感受,夸夸自己的得意之笔,说说感到困惑的地方。以自己写评语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悟。如有一个学生在自评中写道:“不知道你们看了文章有什么想法,我一直担心写得不够好,所以认真地修改了3遍。我认为文中描写“大力”单手举桌子时的脸部表情写得很精彩,希望读了文章的同学能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这样的评语是他的心理话、真心话。在全班交流会上,许多同学向他提出了建议。经过再次修改,他的作文发表在本班的“学习园地”上。就这样从自批自改升级到互评互改的高度。学生之间互相鉴赏、交流、修改,推荐出大家认为写得较好的作文,在全班诵读,赏析。在评价别人的同时,完善自己的作文,这就是资源共享。
把情境引入作文课堂,还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有趣味性、新颖性、多样性、时代性,更要考虑科学性、思考性、针对性、实效性。教师只有对教学内容孓然于胸,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不断有灵感产生,将生活中的情境“信手拈来”不着痕迹地巧创佳境。
[参考文献]:
①、《语文课程标准》第十七、八页。②、朱熹《观书有感》。
情境设置与快乐学习 篇10
(2)在values中新建xml文件
fill_parentwrap_contentmonospace#00FF0020sp#00FF00wrap_contentwrap_content48dp148dp#ACBDEC#b0b0ff@color/custom_theme_color@color/custom_theme_color
(3)如果要修改Android默认的主题需要在清单文件中修改,下图圈出的位置就是需要修改的地方
设置教学情境 提高教学实效 篇11
【关键词】品德课 教学情境 设置
情境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利用能引起学生知识、情感、行为变化的自然、社会现象或人为创设的具体场景,激发起学生的内心情感,引导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以达到知、情、行最佳统一效果的一种教学活动。情境模式的目的在于以通过创设的情境,激发学生直接经验,提升学生的直接经验,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种论述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情境教学法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就是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包括直接和间接形象),一则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二则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情境教学能够陶冶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早在春秋时期的孔子就把它总结为“无言以教”、“里仁为美”;情境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保加利亚暗示学家G.洛扎诺夫指出:“我们是被我们生活的环境教学和教育的,也是为了它才受教学和教育的。” 教学情境创设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要提高初中品德课教学的实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有几点是要注意的:一是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应建立在掌握课程标准和教材重点的基础上充分备课;既要关注学生对情境材料的准确把握,又要关注学生从材料中提炼观点,提升认识,做到寓正确的观点于生动活泼的材料之中;二是所创设的教学情境要切实体现德育原则,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指导学生行为,培养学生习惯;三是所创设的情境要适度,不能冲击正常的课堂教学结构;四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还应设置好科学有效的导向信息,使学生知道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什么”、“怎么学”、“如何动”。
在实施教学活动中,我从以下方面尝试了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1、问题情境法
教师应善于灵活应用课本、联系学生实际,设置一些有层次的、引人入胜的启发式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质疑能力,并进行合作、探究的学习。比如:在教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华民族历经磨难、饱经沧桑,抗洪救灾、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抗旱救灾……中华民族凝结起了一种感动苍生万物的伟大精神力量,请问:这种“感动苍生万物的伟大精神力量”是什么?怎样理解?学生积极主动地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认识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体会了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2、形象情境法
合理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以有效的提供大量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包括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等。使原本抽象的内容生动、具體化,促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帮助学生缩短理论与现实、课本与生活的时空距离,提高学习效率。在引入《合理消费》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我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一桌豪华的满汉全席,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桌豪华宴席让你感受到了什么?从而,在生动、形象的氛围中自然引出了“消费”这一话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3、故事导入法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屏弃传统的说理呈现方式,大多以故事或小材料为呈现背景,让我们的初中学生从故事中或材料中阐明道理,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运用一些精彩动人的笑话、幽默故事或趣闻轶事来进行教学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在教学《承担社会责任》时,我先用多媒体展示了汶川地震的一些画面,然后让学生讲述在抗震救灾中涌现出来的动人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承担社会责任。
4、实例表演导入法
初中品德课在内容上,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在教学中,我通常把那些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内容,让学生自编自演,学生在表演中得到情感体验。比如,在教学《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时,我先用多媒体展示小品《超生游击队》给学生示范,然后让学生表演自己编排的节目,从而,让学生深刻认识中国面临的人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