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论述类阅读教学设计

2024-10-13

一般论述类阅读教学设计(精选8篇)

一般论述类阅读教学设计 篇1

一般论述类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了解考纲对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要求,掌握解答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的必备技能。

教学重点:掌握一般论述类阅读的解题方法及技巧。教学方法:题组训练—方法总结—巩固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从一般论述类文章的特点说起

二、考点解说:

《考试说明》明确规定对科技说明文的考察,改为对一般论述类文本的考查,考查角度上,文中重要词句的理解、信息的筛选整合、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考查的重点,注重考查学生正确理解辨认、筛选整合、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

三、题组训练,方法探究

例题训练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题。2010全国课标卷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从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古代称好的书法作品为“法书”,是说这件作品足以为法,“书法”、“书道”、“书艺”是指书写的方法;现在合二为一了,一律叫做“书法”。书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从书法作品、艺术装饰到书信往来都要用到书法,同时书法活动既可以培养艺术情操,又可以调心养气,收到健身的效果。北朝人曾经说过:“尺牍素书,千里面目”。看到一封来信,感到很亲切,如见其人。书法被人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摘编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

1、下列关于“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汉语中,“书”既可以指文字符号,也可以是文字学的“六书”之“书”,本文则是从书法艺术上来讲,所谓“书”就是书法。

B.在甲骨文中,不论是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已经很好看了,可见汉字刚一出现,就有了“书”这一方面的要求。

C.在历史上,“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D.真书书写方便,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出现,形成颜体、柳体等不同的字体,这些字体是依据“书”的艺术风格划分出来的。

【试题答案】 B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

【试题解析】语词是构成语篇的基本单位,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准确把握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衡量阅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所谈的“书”究竟指哪些方面的内容,要求考生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本题的四个选项从不同角度分别表述“书”,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答案是B。B项原文是说由于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才使得“书”“金”“石”“画”并称,并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原文并没有说“金”“石”“画”在历史上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因而B项与原文意思不符,属“无中生有”。从文化常识看,虽然在历史上“金”“石”“画”的影响也较深远,但是跟书法相比还是有相当的距离。

例题训练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题。2011全国课标卷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宗和“替献曲”或“睃贼”、“曚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泰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贼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贼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贼诗言志”。这种“贼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贼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成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寰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贼《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一个叛臣。

诗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文言文艺术 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 在社会上的实际 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 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 ?孟子回答 道:“国群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 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2、下列 理解 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 的一项是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有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来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文言文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了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的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 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试题答案】 C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C级。

【试题解析】 “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有误。原文中说:“子晨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表意不符,犯了“曲解文意”的错误。例题训练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2008全国课标卷

所谓“变形”,是相对于“常形”而言。“常形”是指显示生活中客观物象的正常自然形态;“变形”是指客观五香反映带艺术中的形态的改变。在显示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物象的形态有时会出现变异,例如两头蛇、三脚鸡等,这种“变形”虽然怪异,但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艺术美学所研究的,是正常的自然形态在艺术边县中的变化及其美学意义。

艺术上的“变形”氛围广义和狭义两种。从广义上说,任何种类和流派的艺术,不论其创作思想和手法多么不同,它所塑造的形象较之原形都会有某些强调、选择、集中乃至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变形乃是不是艺术反映生活的一种普遍现象。不过一般地说,艺术上关于“变形”的观念是指狭义的“变形”,它表现为客观物象的几何图形所发生的改变。例如杜甫的《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宋代科学家沈括(字存中)分析道:“四十围乃是径七尺,无乃大细长乎?此亦文章病也。”沈括生得太早一些,他不懂得艺术变形的美学意义。比沈括稍晚的王观国有所不同,他:“„四十围‟、„二千尺‟者,姑言其大且高也。诗人之言当如此,而存中乃拘拘然以尺寸较之,则过矣。”其实,湖带诗歌中这类“变形”甚多,诸如“黄河之水天上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等等都是。当然古代诗人很懂得运用夸张的手法,可是未必有自觉的“变形”观念。

宋元以来,“变形”的美学观念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到明清戏曲中,舞曲程式和脸谱等都是对生活常怒的改变。如脸谱中用红表忠诚,白表奸诈,舞蹈动作鸣冤叫屈时甩发,生离死别时跪步等,这些“变形”大大丰富和增强了戏曲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力。

艺术作品中的“变形”是创作者主观感受的一种强化,因此艺术家们常用“变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清初八大山人的《鸣鱼图卷》,鱼、鸭的眼眶变成了圆形,眸子有的画成绿豆小点,有的画成圆弧线,传达出“白眼看天”的蔑视情绪。这种“变形”美学的本质,是对于传统道德,特别是对于理学的反叛,是人性的高标,个性的张扬。

(摘编自曾祖荫、曾新《怪异:明清启蒙美学之特征》)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上的“变形”是相对于客观物象的“常形”而言的,可以说“变形”来源于“常形”,有时甚至“变形”就是“常形“。

B.在艺术上,广义层面上的“变形”是艺术反映生活的普遍现象,而狭义层面上的“变形”只是前者的一种特殊现象。

C.王观国认为沈括对于杜甫诗的批评是“拘拘然以尺寸较之,则过矣”,看来王观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变形”美学观念。

D.大致上,中国古代的“变形”美学观念在宋元时代受到人们注意,而到明清时候这种观念在实践中得到了大量的运用。

【试题答案】A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解析】本题要求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是A。A项的表述,“艺术上的变形”是相对于客观物象的“常形”而言的,可以说“变形”来源于“常形”是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正确归纳;但是“有时甚至‘变形’就是‘常形””则脱离了原文的话题背景,偷换了概念。

四、方法总结

选择题答题技巧:

①筛选定位:找准、找全与选项对应的原文。

②对照比较:看选项的话题、说法及遣词用语与原文相比在语言文字上有无变化,如何变化,变化后的内涵外延等是否相同。

③排除确认:每个错误项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排除的。

注意:干扰项的设置方式主要有:过于绝对、以偏概全、混淆时间、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强加因果、答非所问等。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2008全国课标卷

1、下列关于“变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观物象在显示中具有正常的自然形态,艺术上所谓的“变形”,是指客观物象在艺术中表现出来的形态的改变。

B.在现实生活中客观物象的形态偶然会出现变异,由于这一现象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所以人们并不把它称为“变形”。

C.关于“变形”,艺术美学所研究的是正常的自然形态在艺术表现中所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美学意义。

D.艺术上所说的“变形”往往是指狭义的“变形”,即指在艺术表现中客观物象的几何图形所发生的改变。

【试题答案】B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解析】本题要求选择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正确答案是B。本题意在考查对于文中的重要概念“变形”的理解。从原文来看,“变形”指的是艺术“变形”。文章主要从艺术“变形”的实质、艺术“变形”在美学范畴的意义、艺术“变形”的广义狭义划分以及艺术“变形”在艺术中的具体表现和功能等几个方面来展开论述的。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变异,虽然与文章中的艺术“变形”相区别,但是原文在谈到他们时也说“这些„变形‟”,可见,这种变异也被一些人称为“变形”。因此,B项的表述“人们并不把它称为„变形‟”是不正确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杜甫诗“黛色参天二千尺”、李白诗“白发三千丈”等,都只是夸张手法,不见得是自觉的”变形”观念。

B.相对于现实生活,明清戏曲中的舞蹈程式和脸谱是一种典型的”变形”,这种„变形‟有利于戏曲的发展。

C.艺术上的„变形‟是创作者主观感受的强化,艺术家们只有采用这种办法,才能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D.清初八大山人的《鱼鸭图卷》表现了一种蔑视情绪,反映了他对于传统道德,特别是对于理学的反叛意识。

【试题答案】C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的语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和C级。

【试题解析】本题要求选出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正确答案是C。C项的表述,原文中与其内容对应的语句是“艺术作品中的„变形‟是创作者主观感受的一种强化,因此艺术家们常用„变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对照原文,可知这一项的表述实际上将原文中的“常”换成了“只”,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条件关系迥异,也就“变形”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绝对化了。因此,C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

一般论述类阅读教学设计 篇2

第一,要在阅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本,引导学生概括、提炼文本的思想观点,努力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处理好整体把握文本与局部切入分析的关系。

这里的整体感知,主要是指通过朗读等方式初步把握和感受某个文本的基本思想情感。现代阅读学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对文本的阅读一般有四个层次:直觉的阅读、理性的阅读、评价的阅读和创造的阅读。初步的整体感知属于直觉的阅读,是文章阅读的基点,也是阅读者理解和感受的起点。学生在阅读论述类文本的初始阶段,要对文本形成一个整体感知,这既符合阅读的基本规律,也是深入理解文本的前提。

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课,首先,教师要做到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本的思想观点。在简短的导课后,教师便用“读完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一问,迅速引导学生先从整体上感知本文“重点写了马克思的伟大精神和贡献,恩格斯表达出自己的深深悼念和赞美”;接着,教师又通过追问“除了恩格斯的悼念与赞美之情,你们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进一步引导学生提炼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也就是整体评价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的语句“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样,学生便从整体上迅速把握住了文本的中心内容。其次,在学生初步把握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后,教师追问“除此之外,还有叙述马克思贡献的句子吗?”引导学生根据论据认识到马克思是一个思想家、科学家、革命家,也较好地把握了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再次,处理好整体把握与局部切入分析的关系。整体把握与局部切入分析,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整体与局部也并非绝对的,文本的各层次相对于整个文本来说是局部,但相对于其内部的层次来说又是整体。

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课中,学生首先对文本形成初步的整体感知,即明了本文“重点写了马克思的伟大精神和贡献,同时表达出恩格斯自己的深深悼念和赞美”;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文本进行更进一层的局部分析,认识到本文写马克思的伟大贡献,主要体现在其革命实践和理论贡献两个方面;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分别就马克思的革命实践和理论贡献进行具体的深入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其革命实践体现在“他一生所做的主要事情是从事人类的解放事业”,其理论贡献体现在“他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等等。如上所述,从阅读的思维过程看,阅读文本大体都要经历“整体—局部—整体”的认知过程,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粗入细,再由细致到完善的认知过程。高中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中,重视和加强这两个不同层次,尤其是后一层次的整体感知,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第二,要引导学生品味文本语言,体会论述类文本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处理好概括提炼与感受体验的关系。

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教学,虽然偏重内容逻辑方面概括提炼的功夫,但也要同样重视对文本的感受体验的过程。教师要反对浮在文本表面的干巴巴的抽象概括,对于那些文学性较强的论述类文本(如演讲稿等),更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品味语句中包含的思想和情感。

首先,体现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要“体会语言的准确性”的要求。论述类文本讲究观点科学、鲜明,说理严谨,因此准确是论述类文本语言的生命,如果不准确,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品味“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这个恩格斯对马克思深情地赞美和悼念的句子,进而追问:“江总书记在邓小平同志的追悼会上说的是‘邓小平同志永垂不朽’,他没有说‘将永垂不朽’。同学们想想,这里恩格斯为什么要说‘将’永垂不朽?”这句巧妙的对比追问,激发了学生对“将”字的好处的品味和体会。其次,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品味语句中包含的思想和情感。我们知道,虽然论述类文本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讲究准确、严密地阐明事理,但它还要以情动人,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说理时往往要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和适当的修辞手法,来增强说理的感染力,这就体现出语言的生动性。正如老舍先生所说:“我们的最好的思想、最深厚的感情,只能被最美妙的语言表达出来。若是表达不出,谁能知道那思想与感情是怎样的好呢?”

第三,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所阐发的观点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处理好基本理解与多元解读的关系。

高中语文必修课程中所选的论述类文本大都是经过时间检验的或经得起推敲的典范文本,与文学类文本相比,论述类文本在理解上有相对确定的特点,这类文本的阅读教学当然大多以肯定其中的观点为主。教师更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探究,对文本阐发的观点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不迷信不盲从,通过深度的自主合作探究,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更新、丰富、纠正文本中陈旧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观点,补充、发展、完善文本正确的观点,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特别是批判性思维;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辨明真问题和伪问题,防止牵强附会式的无意义的批判。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教学设计中,也鲜明地体现了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基本理解与多元解读的关系,特别是在本堂课的学习即将结束时,教师可以用一个富有情感冲击力和思维启发力的问题进行引导:“走进马克思的心灵就是对马克思最好的悼念!他的伟大是跨越时空的美丽!在我们的心中,马克思的形象越来越清晰,请大家四人一个小组思考交流一下,你心目中的马克思是怎样一个人,另外,如果用一个比喻句来形容他,你会把他比喻成什么?”二十多位学生分别用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马克思的看法,这些比喻无一重复,使马克思的形象渐渐丰满起来,强有力地体现了多元解读和个性化解读的巨大生命力,同时,这些比喻又都表现了作为思想家、科学家、革命家的马克思的崇高、伟大、无私、无畏……,都符合历史上马克思的真实形象,都符合文本内在的基本理解,因而很好地体现了基本理解与多元解读的关系。

论述类文本对于培养和发展高中学生概括、提炼、分析、判断、综合等抽象思维能力,深化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和认识,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作用必将越来越突出。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 篇3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它由运用竹签作筹码来进行运算的“筹算”演变而来。《老子》中提到“善计者不用筹策”,《孙子》《管子》等著作中也有“算”“筹”二字出现,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筹算已比较普遍。唐代末年,已见筹算乘除法的改进,到宋代产生了筹算的除法歌诀。但由于史料匮乏,珠算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算盘是何人发明也无从考察。

从现有资料看,“珠算”一词最早见于东汉徐岳《数术记遗》“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可见东汉已出现了珠算方法及理论。北周甄鸾为此作注说:把木板刻为三部分,上下两部分用于停放游珠,中间部分用于确定算位;每个算位各有五颗珠,上面一颗,作数五,下面四颗,每颗作数一。但这种计算工具与现代算盘形制不同,现在通行的“穿档算盘”,算珠穿在“档”上,可以沿档上下滑动。档中横以梁,通常梁上方每档穿两珠,每珠作数五,梁下方每档穿五珠,每珠作数一。定位后拨动算珠,就可做加减乘除及开乘方等运算。“算盘”名称最早见于宋代算书《谢察微算经》,因此可以确定至迟在宋代算盘就已出现。

1921年在河北巨鹿宋人故宅出土的一颗木制算珠,鼓形,中间有孔,与现代算珠相似。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药铺的柜台上有一形似算盘之物,经中日两国珠算专家确认,那就是与现代算盘形制类似的穿档算盘。宋末元初学者刘因的《静修先生文集》里有以“算盘”为题的五绝一首,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引用时谚说:“凡纳婢仆,初来时日擂盘珠,言不拨自动;稍久,日算盘珠,言拨之则动。”元代谚语把资历渐老的奴婢比作算盘珠,也表明此物当时已很常用。此外,宋代算盘从形制看已较成熟,没有新生事物常有的那种笨拙或粗糙。因此,许多算学家认为,算盘的诞生还可上推到唐代。因为宋以前的五代十国战乱不断,科技文化发展滞缓,算盘诞生的可能性较小;而唐代经济文化发达,需要有新的计算工具,算盘在这时被发明极有可能。珠算因计算工具简便、数理内涵独特而被誉“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元世祖忽必烈时,科学家测定地球公转周期为365.2425天,距近代观测值仅差26秒,这样精确的计算就是利用珠算完成的。我国研发第一颗原子弹时只有一台计算机,为应付庞大的计算工作,就出现了众多算盘高手齐聚一堂演算原子弹数据的场面,最后的计算结果准确无误。但随着计算器、计算机的普及,古老的珠算在当今社会似乎已无用武之地。尽管在韩国、日本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珠算方兴未艾,连美国都要引进珠算作为新文化;但我国学珠算的人却越来越少,算盘也越来越罕见。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项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美国《大西洋月刊》近日评选出“50个最伟大发明”,中国算盘也入选其中,并被评价为“第一批能够提高人类智力的工具之一”。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副会长苏金秀认为,看待珠算,不要仅限于其计算功能,而应看到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科学研究证明,珠算心算对幼儿和青少年有开发智力的作用,对特殊儿童有智障补缺与康复的作用,对老年人健脑和延缓衰老也能发挥作用。很多珠算“粉丝”也相信,就像有了飞机、汽车,照样还需要自行车甚至步行一样,珠算与电子计算器并不矛盾,它们各有各的功能,相得益彰。

(選自《指尖的文化:算盘的历史》,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持“至迟在宋代算盘就已出现”这一观点的证据是( )

A.1921年在河北巨鹿宋人故宅出土的木制算珠与现代算珠相似,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算盘也类似现代算盘,可见宋代算盘的形制已较成熟。

B.宋末元初学者刘因有一首《算盘》诗,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引用的元代谚语以算盘珠来比喻资历渐老的奴婢,这些都说明算盘在宋元时已很普及。

C.宋以前的五代十国战乱不断,科技文化发展较为滞缓,算盘不大可能诞生于此时;而唐末已见筹算乘除法的改进,到宋代产生了筹算的除法歌诀。

D.在元世祖忽必烈时,科学家测定地球公转周期为365.2425天,距近代观测值仅差26秒,能利用珠算完成这样精确的计算,说明宋元之交珠算已很发达。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筹算是用竹签作筹码来进行运算的一种方法,从《老子》《孙子》《管子》等著作中可以看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筹算就已被广泛使用。

B.文中的“珠算”和“算盘”并非一个概念。珠算是一种计算方法,算盘则是珠算的工具。从现有资料看,“珠算”一词比“算盘”一词更早见于文献。

C.从北周甄鸾对“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这句话的注解来看,当时的算珠计数法已经与现代珠算相同,都是上面部分的一珠作数五,下面部分的一珠作数一。

D.中国珠算申遗成功以后,迅速传到韩国、日本、东南亚甚至美国;但在中国,随着计算器、计算机的普及,古老的珠算却日渐衰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算盘发明之初可能没有“档”,算珠也没有穿在档上,而后来的“穿档算盘”都是算珠穿在档上,可以沿档上下滑动。这种改进使算盘在携带和使用时更加方便。

B.“筹算”演变为“珠算”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而珠算产生之后,又对社会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研发也有它的功劳。

C.中国珠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入选《大西洋月刊》“50个最伟大发明”,这表明它独特的文化价值已得到了国际认可。

D.在电子时代,算盘计算迅速、携带方便的优势已很难体现,因此我们不应再关注其计算功能,而应开发其在教育启智等方面的价值。

论述类文本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篇4

——论述类文本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华南师大附属中学 李芸

教学目标:掌握现代文阅读部分的一般论述类文本(必考)的阅读方法,重点是快速、全面、准确地把握文意。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读书切戒太慌张,涵咏工夫兴味长。——南宋·陆九渊)做题切戒太慌张,涵咏工夫兴味长。把握文意方动笔,磨刀不误砍柴忙。

二、具体过程

(一)明确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的三步骤,指出本节重点是第一步(从标题入手梳理思路),及该步骤的具体用时。

(二)针对“标题入手,梳理思路”进行具体指导 1.按图索骥

明确论述类文章文体特征,包括“针对何问题”“论述何观点”“怎样论述”。2.删繁就简、求同存异

(1)以2007年语文高考广东卷《创新与想象》一文为例,要求学生在3—5分钟内画出大概的思路层次图。

(2)请学生到黑板上公布自己的答案,进行集体讨论,重点是总结规律:如何“快”。注意引导他们如何删繁就简、求同存异。

(3)当场梳理、总结学生的思考,形成数条规律。不求全尽,但求能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大致如下:

关注文体,抓“总分”(“分总”)构思。关注位置,抓总起句、总结句等的位置。

关注标志词,筛选重要语句中的关键词,比如关联词、反复出现的同(或近)义词等。注意有详有略,比如“总说为主,阐述(例)次之”等。3.咬文嚼字,消除难点

(1)再以2008年语文高考广东卷 《诗与直觉》一文为例,要求学生限时完成思路分析,把握文意。

(2)在学生普遍反映困难的情况下,再进一步指导学生:①平时要多关注相对较难的层进式结构的论述类文本。②巩固“从标题入手”的观念,本文关键词依旧是“诗(诗境)”“直觉”。③学会使用“概念替换”,例如将文中看似眼花缭乱实则皆为“直觉”的诸多表述,替换成“直觉”,降低阅读难度。④若有时间,可考虑介绍“句式变换”(如何掌握表述不同实则大意相同的句子)。

(三)总结方法,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一个“三无”人员的教学反思

华南师大附中 李芸

对于一般论述类阅读,我可谓是个“三无”人员:了无经验,毫无兴趣,暂无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接到市中心组的这一节教研复习课任务,我实在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实事求是地说,不要讲学生倍感枯燥,就是我自己也对此题型兴趣索然,加之又是第一次完整地接触新课程新高考,本身还没很好地对近年来的所有高考题型进行梳理,自己感觉压力巨大,头绪多,无从下手。好在中心组的李月容老师、尹燕宏老师,我们学校的科组长邹寿元老师一再地鼓励我,并且在讲课思路方面给以我非常多的启发。10月份的这一堂公开课,我总算是勉强完成了任务。在此,务必向他们,向诸位热心的前辈们表示衷心感谢。

这一次课,我有几点收获和思考,特记录在此,不讳浅薄,以求众人斧正。

一、整体把握,是阅读的重器。

几年来的教学,前辈们的提点,让我对这样一个观点的感触越来越深刻:语文教学应该是语感教学,整体教学。寻章摘句,拘泥于细枝末节的解释分析,往往叫学生抓不住整体,抓不住中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此教学,很可能使学生与生活中的阅读实际相背离,形成一种非良性的阅读习惯,这样不但对高考的阅读备考无利,而且对孩子本身的未来发展也多有阻碍。因此,在教学中我非常强调整体把握文章,只是在考试中在阅读题中如何去实施,如何去强调,却还没有很好的想法。这一次课,正好强迫我提前去思考,相对系统地思考,相对完整地思考。

尽管是摸索,尽管还是遗憾多多,但对于我那两个先于年级其他班接触一般论述类阅读的班级来说,却是一次相对成功的启发,颇有一点小效果。记得第一次月考时,两个班的一般论述类阅读得分都比年级平均分略低;到讲完课后的第二次月考时,居然暂时位列于省招的创新班后,比平均分高出一分多。学生们普遍反映,这一次读起文章,感觉快很多,顺很多。这对我来说,不啻是一次非常大的鼓舞。

二、快速阅读,是阅读的利器。

当时备课,尽管很快确定了重点,只讲“整体把握”,但如何去讲,还是头绪太多。无法做到一课一得,是我心头最为惴惴惶恐的事情。这种“便秘”感,直到中心组李老师、尹老师第一次来听准备课前的半小时,我才忽然灵光一闪,骤然消除,有了一点主意:“快”。抓快速阅读,抓限时阅读,对学生来说有一点点新鲜感,同时也更符合高考应考的实际。在这样的前提下,要求他们去寻找快速确定文章思路的规律,他们也更有动力。

由于想法是最后时刻才“便秘”出来,所以非常粗糙,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依旧出现了不少拖沓、重复的环节,对学生的一些疑问还是不能做到应对自如。这一点,应该要通过阅读一些如何快速阅读的资料来获取更多灵感,对“快”字做法做更准确、更系统的思考和梳理。

三、虚心凝听,是阅读的态度。

论述类文本阅读学案 篇5

论述文学案--正确比对

在论述类文本中,因果论证是一种重要的论证方法,使用相当广泛,一般有三种:

①强加因果。就是两者根本没有因果关系,扯在一起纯属“拉郎配”。例如2016年山东卷第6题B项。原文:它(指古体诗)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

选项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分析:选项中加的“因而”就是强加因果关系。②倒果为因。例如:

原文:至于悲剧和喜剧这一对范畴在西方美学思想发展中一向就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悲剧和喜剧都属于戏剧,在分谈悲剧与喜剧之前,应先谈一下戏剧总类的性质。戏剧是对人物动作情节的直接摹仿,不是只当作故事来叙述,而是用活人为媒介,当着观众直接扮演出来,所以它是一种最生动鲜明的艺术,也是一种和观众打成一片的艺术。人人都爱看戏,不少的人都爱演戏。戏剧愈来愈蓬勃发展。黑格尔曾把戏剧放在艺术发展的顶峰。

选项:因为黑格尔曾把戏剧放在艺术发展的顶峰,所以在西方美学思想发展中,悲剧和喜剧这一对范畴一直以来就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

分析:“在西方美学思想发展中一向就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是因,“黑格尔曾把戏剧放在艺术发展的顶峰”是果,选项把这一因果关系说反了。

③因果绝对。一事之生,往往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可命题者往往把其中一个原因绝对化了,或者故意漏掉多种原因中的一个。例如:

a.原文:当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产生之时,与它同时并立的还有老子所代表的道家思想、墨子所代表的墨家思想等等。正是由于虚心向道家、墨家等学说学习,认真从中吸取思想营养,儒家思想才成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首屈一指的“显学”。

选项: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之所以能成为“显学”,只是因为儒学学习了其他诸子百家的学说,并从中吸取了思想营养。

分析:原文是正常的因果表述,而选项中多加个“只”一词,就把这个原因当成了唯一的原因。b.原文:但皇权体制的“超稳定性”,决定了它必然要采取保守的社会政策,对于任何社会变革的潜在趋势持强烈的阻滞立场。而专制体制内部的腐败问题也日渐严重,导致社会矛盾激化。这些都使得任何皇朝难以长盛不衰,终归覆灭。

选项:专制的、保守僵化的皇权体制虽然绵延不绝了两千余年,但因它内部的腐败,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最终走向了灭亡。

分析:原文是“这些”原因,有两个,到了选项中故意漏掉一个。边练边悟

比对一下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看句中的因果关系是否成立,如果不成立,具体说明理由。

(1)(2016·全国乙)原文: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

第1题选项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文:我们常说宁死不屈,不是想死,而是不愿屈辱地活着。所以傅山不是反对美而要丑,而是反对媚俗、轻滑、安排。傅山强调真情,大巧若拙,是真实自我再现,朴实无华,是“精雄老丑贵传神”的美。

选项:因为我们常说的宁死不屈,表达的是不愿屈辱地活着的意思,所以傅山要用丑反对媚俗、轻滑、安排。这体现的是一种可贵的精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6·全国甲)原文: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

第2题选项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文:以和为贵不是单纯的美好愿望,是以对宇宙的根本认识为基础而提出的根本价值观。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提出了“和实生物”的观点。指出宇宙万物都是不同成分和因素和谐共存的统一体。从自然到人类社会,从家庭、单位、社区、社会、国家、国际,以至生态,都是如此。世界是和的世界;万物以和为基础,存在于和的状态中。以和为贵是在这一根本认识基础上提出的,就是以和为最高的价值。和的实质是各得其所,以和为贵就是要在承认差别的前提和基础上求各得其所。

选项:因为以和为贵是以对宇宙的根本认识为基础而提出的根本价值观,所以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提出了“和实生物”的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比对因果关系重点练

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看因果关系是否成立,如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1.原文:“宋学”立足于传统儒学,又从佛道两家摄取偏重于义理和心性修养等方面因素,所以也可把它称为“新儒学”,它与汉唐儒家们时经书的注释繁琐章句之学有着本质不同。

选项:“宋学”被称为“新儒学”,主要是因为立足于传统儒学,又从佛道两家摄取义理和心性修养等方面因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文:诚然,法治的概念是一个外来词,中国虽然有法制,但并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法治。自清末变法以来,我们的法律制度也主要是借鉴大陆法系国家的成文法经验,从而也被纳入大陆法体制之中。选项:自清末变法以来,我们的法律制度主要借鉴了大陆法系国家的成文法经验,因为中国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我们的法律制度被纳入到了大陆法体制之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文:非虚构文学,作为近几年才在国内被频繁提起的概念,总是容易被和虚构文学对立起来谈。作

家一方面被吸引,因为它在短时间内引起的关注要大于虚构性文学,并且里面似乎包含着某种朴素且深远的品质;另一方面又有所疑惑,认为它与文学的本质,即虚构性,不相符合。但我认为,通往文学的道路有多条,好的文学作品总是能够挑战既有的文学概念,从而使我们对文学本质、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行新的思考和辨析。

选项:作者认为非虚构文学与虚构文学是对立的,这样就使我们对文学本质、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行新的思考和辨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文:儒家思想与中国文化发展的进程具有一种内在的联系,是中华文明时代初期以来文化自身连续发展的产物,体现了三代传衍的传统及其养育的精神气质,儒家的价值观也就成为中华文明价值体系的主流。

选项: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时代初期以来文化自身连续发展的产物,体现了三代传衍的传统及其养育的精神气质,因而儒家价值观成为中华文明价值体系的主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原文:但是,以《春秋》名孔子为史家似乎也有点勉强。首先,孔子著《春秋》一事实有争议。《春秋》是鲁国史书,历来被理当认为由鲁国史官所为;可历代史家、学者又以为是孔子所修。《左传·成公十四年》载“君子曰:《春秋》„„非圣人谁能修之”。“圣人”就定指孔子吗?所以,这里不足为明证。倒是孟子言之凿凿:“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孔子惧,作《春秋》。”算是敲定此事。孟子齐人,距孔子百多年,近圣人之居,史料当丰,传闻即真,况孟轲崇信求义,可信度应是很高。再有《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道:“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故西观周氏,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大抵也能杜左右之口。当然也有折中的说法。两边都讨好,各方不得罪:《春秋》原为鲁国史官所写,后经孔子修订成书。虽万分稳妥,可如此一来孔子有嫌假他人之功。

选项:左丘明认为《春秋》出于“圣人”的编纂和撰写,却言辞含混约略,未能言明具体的编撰者,以致为后世留下一桩谜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洞晓诸多设题陷阱综合练

比对原文与选项,看看选项与原文是否一致,如不一致,请说明错因。

6.原文:就消费者而言,由于文化消费品位是在消费过程中形成,那么文化消费品位与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消费者的文化是文化消费品位形成的基础。但是消费者有了某种文化并不一定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

选项:消费者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建立在其具备一定文化水平这一客观基础之上;消费者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就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原文:即使是非虚构写作,也只能说:我在尽最大努力接近“真实”。在“真实”的基础上,寻找一种叙事模式,并最终创造出关于事物本身的不同意义和空间,这是非虚构文学的核心。

选项:非虚构文学的核心就是在“真实”的基础上,寻找一种叙事模式,并最终创造出关于事物本身的不同意义和空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原文:宋朝把有馅的食品叫作馒头。宋朝太学与国子监食堂例行加餐,春秋两季加炊饼,冬天供应太学馒头。

选项:馒头在宋朝指的是有馅的食品,宋朝太学和国子监食堂在冬季都例行加餐供应馒头。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原文:宋朝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朝代,每一个节日都被宋人发挥到极致。清明节是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各种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读《水浒》我们可探寻出宋朝清明节的习俗,除了传统的祭祀祖先外,更多的是纵情取乐,宋朝的节日已经走下了宗教的圣堂,成为老百姓外出娱乐的载体。

选项:宋朝的清明节,人们进行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等活动,说明宋朝的节日已成为百姓娱乐的载体,不再有宗教般的神圣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原文: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黄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选项: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原文:每次语言变迁都带来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和变化。初期现代小说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

选项: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运用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进而推动了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原文:根据《左传》《国语》的记载,春秋时期人们讲《周易》要讲八项。然而,在每次占筮时,并不会八项内容都讲,因为甲项与乙项的结论很可能不一致,甚至是对立的。选择哪项或哪几项来讲,先秦史官往往依据自己的意图来定。占筮的结果,也可以依据多个方面来解释,只需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来作论断。

选项:《周易》内容丰富,春秋时学者讲《周易》要讲八项,但各项内容很可能不一致,甚至还会出现两项之间矛盾对立的现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原文:所谓“坊市制”,即城中之“市”集中在一个限定的范围之内,“市”与“坊里”一样,都是方形,四面筑有围墙,并开有市门。唐代的市场交易限定在市内进行,并限定交易时间。在市民居住的坊中,一般是不允许开设商业店铺和手工作坊的。但在“市”周围的坊里,往往由于有商人和手工业者居住,所以有例外。如东市南面的宣平坊中有卖油者,升平坊北门旁有胡人鬻饼之舍,西市东面的延寿坊中有鬻金银珠玉者。

选项:在唐初长安中的坊里,普通居民不能开设商业店铺和手工作坊,但商人和手工业者则可在所居住的坊里开店经营。

语文论述类阅读答题技巧 篇6

2 规范解答:点题.分条(很重要,防止遗漏关键点,提高老师对你的印象分。).升华(由小我到大我,由小家到大家,由家庭到社会等等。)

3 举例解答:连自己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最可怕,所以李逵还是活在书中的好。这句话如何理解?(08江苏卷)

一般论述类阅读教学设计 篇7

面对变化,我们必须研究试题可能呈现的方式,探究相应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使备考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2011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考查要求表述为:

论述类文本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实用类文本包括传记、新闻、访谈、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

考查材料可以选用论述类文本,也可以选用实用类文本。

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重要概念指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概念。要注意这些概念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重要句子指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考查重点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2.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重点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文章结构是文章思路的具体展现。重点考查把握段落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以及把握文段内部结构层次的能力。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要求归纳某一片段的思想内容或整篇文章的中心。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直接表述,有的间接表述;有的集中,有的分散;有的明朗,有的含蓄。要求能够筛选和辨析,并加以分析概括。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我们可以据此对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考查大致呈现的几种常规题型作以下预测:

1.词句理解类题型

江苏高考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不涉及词句的理解,而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考查正好填补了现代文阅读对词句理解考查的空白。

词语的理解主要是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理解,重在把握其语境义;而对句子的理解,往往也落实在几个关键词的理解上,解题时要对句子作切分,找出每个段落中的关键词并加以解说,分析句子的作用及表达效果,领悟句子蕴含的哲理,谈谈对关键句子的认识,一不要人为地“拔高”;二要学会多角度分析。

试题呈现方式:

(1)“……”的含义是什么?

(2)如何理解“……”的含义(内涵)?

(3)……指(代)什么?

例:(2010年江苏卷)17.作者所说“静趣”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懂得小林一茶的俳句就懂得“静趣”了?(6分)

[答案](1)“静趣”是指心界空灵(或摆脱物界喧嘈),在悠然遐想中获得无穷妙悟。

理解词句的含义,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联系要理解的词句的上下文,分三个层次揣摩它的意思:

①字面义;

②语境义(临时义),包括修辞义、指代义、概括义等;

③深层含意,包括主观精神层面的意义和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等。

2.筛选信息,归纳要点类题型

试题会涉及文章的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可能是文章某一片段的思想内容,也可能是整篇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态度。这就意味着试题的答案有的可以从文中直接筛选归纳得到,有的要根据文章内容分析概括得出。

试题呈现方式:

(1)为什么说……

(2)作者说……的理由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

(3)请概括……的原因。(……的原因有哪些)

(4)文章从哪几方面论述(介绍)……

例:(2010年江苏卷)17.作者所说“静趣”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懂得小林一茶的俳句就懂得“静趣”了?(6分)

[答案](2)作者心界空灵,由眼前的苍蝇而悠然遐想,悟得万物平等真谛,泯灭了益虫、害虫的功利观念,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苍蝇的自在情态,由此而获得的情趣正是作者所阐述的“静趣”。

答题要找准题目涉及的区间,在分析层次的基础上筛选信息,概括要点。

3.分析结构思路类题型

题目会涉及整篇文章的结构思路、写作顺序、层次关系等,或要求分析某个内容在文章中的作用。

试题呈现方式:

(1)概括本文的思路。

(2)文章为什么从……写起(以……结尾)?(某个内容的安排顺序能否调整)

(3)文章写……内容有什么作用?(……内容能否删去?是否偏题)

(4)文章为什么要写……(举……例)

例:(2010年江苏卷)16.文章题为“谈静”,但最后一段才写到“静”,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6分)

[答案]先由人生乐趣谈起,提出人生乐趣一半来自于感受;再阐述感受力有强有弱,感受力强,能“处处领略”,就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最后阐明领略趣味要“静”中得“趣”。

文章常按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情感变化、认知规律等顺序结构全篇。结构思路的语言表述模式有:

(1)文章以“……”为线索,选取了……材料,开头(首先)写……(以……引出),接着(其次)写……,最后……,从而揭示(表现)……主旨;

(2)引出话题——分析论证(事例—论述)——拓展反思(联系现实)——总结。

分析某个内容的作用要从内容(主旨表达)和结构(与标题、上下文关系)两方面考虑。

一般论述类阅读教学设计 篇8

【关键词】文本分类 得分统计 “点、线、面”理论 答题技巧

广东语文高考必考题“论述类”文本阅读是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中难度较大的一道题,从近五年来的《广东高考年报》的统计结果看,本题“试题难度大、学生得分低”。因此,作为高三一线语文教师,如果我们只是就事论事、遇到一篇解决一篇,不能从理论方法的高度寻求一种普遍适用的方法,那么我们将不能很好适应未来考试的方向和学生长远发展的要求。为此,我把自己从教学实践中得到的一点思考拿来与同行共享,并以此就教于方家。

一、试卷文本与应试情况分析

1.分析考纲:广东省《考试大纲》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分为:“理解”和“分析综合”两个层面,而“理解”的能力层级要求为B,要比“分析综合”高一个层级。着重于考查考生对文本中的概念以及重要语句的理解,这些都是筛选整合信息、理清结构、把握文章主旨和作者观点并最终组织答案的关键和基础。

2.分析文本:为了更宏观、全面地把握文本,我们把分析范围扩大到全国考题。综观全国近五、六年来的真题,论述类文本的题材类别大体可以分为三种:一是经济、社会类,二是学术研究类,三是科学技术类。

全国绝大部分省市的论述类文本选材集中于“学术研究类”,而该类文本的特点是写作对象相对单一,涉及课外阅读、知识积累及延伸的面较窄,阅读难度较大,但反过来也为考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平台,降低了由于考生的阅读背景和社会生活差异所带来的不公平因素,更倾向于在规定范围内考查考生对文本本身的理解能力、解读能力及表达能力。

那么,考生应试的整体情况怎么样呢?我们以广东省五年来该类题目的应试情况为例来作个具体分析:

广东省五年真题集中于“学术研究类”,其中除2009年的《自由与科学》一文约略涉及自然科学发现与发展等一般规律外,其他几年的文本都只限于文中所探讨的具体社科类知识本身,而这篇有关自然科学的文本也只是普遍意义上的综述,并不涉及某个学科领域的具体概念和理论。也就是说,从过去的几年来看,自然科学类选文的阅读难度并不大,比如2009年该题全省的平均得分为5.05分,高于前、后两年。

我们知道,有些同行认为自然科学类文本比社会科学类文本的阅读难度要大,所以要在前者的阅读上多下些功夫。但从我们看到的资料及分析结果来看,考生的实际的应视情况却并不是这样。查阅广东省近五年的《高考年报》,该题目的得分情况如下表:

注:该题目笔答题总分为8分,表中的“得分”为各年度全省平均分,“比率”指的是该年度平均得分与总分之比。

3.结果和意义:综合以上考题的文本分析与考生的应试情况,我们认为,论述类文本阅读题选文的学术性、专业性较强,与中学生的实际生活和阅读距离较远,考查目标不仅在于考生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它更倾向于引导考生独立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的意识、能力的养成——尤其是那些有关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热点的文本阅读。

因此,高考命题的角度、目标和思路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具体的知识和答题技巧,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习惯。针对论述类文本阅读来说,仅仅教给学生如何分析文本是不够的,还应该引导他们学会分析文本的结构,进而认识与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并能够在自己的写作中进行模仿和运用。

二、“点、线、面”结合的应对策略及其运用

基于以上思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总结出了一些比较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姑且命名为“点、线、面”理论,图示如下:

具体教学步骤是:(1)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用不同的标记符号将文中出现的概念及主要信息勾画出来。(2)在每段旁边作旁注,边读边记下该段的主要意思以及自己在阅读时所想到的内容。(3)纵向联系各段的主要内容,通过抽象概括得出全文脉络及文章主旨。

“点、线、面”理论的依据是:论述类文章的一般理解过程是由具体的概念认知到组群性的信息认知及逻辑分析,最后上升到抽象性的联系、判断并得出结论。具体而言,综观历年考题,论述类文本的设题思路大致是由易到难,一般来说,首问会涉及文中的具体概念,或专业性的新名词、新信息,然后难度上升,转而问及有关核心内容的概括、理解问题,诸如“……包括几个方面”、“……有哪些因素”等等,最后问题达到认知的至高点——综合理解文章所述并针对某个观点作出评价或分析,有时要求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有时也要求结合现实或自身体会。

我们以2009年广东真题为例来具体演示一下“点、线、面”理论的运用(真题略)。

这篇《自由和科学》的考题是:“13.下列对第二种‘外在的自由’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这是一道涉及文中具体概念的“点”性问题,按照我们总结的答题口诀“看问题、找出处,原文抄下来”,当然,因为此问是客观选择题,所以无需抄原文,只需根据问题出处选出正确选项——“外在自由”这个概念出现于原文第四段的末尾,此处只有B项符合文意。

接下来的题目是:“14.根据文意,可能影响‘内心的自由’的主客观因素主要有哪些?”很明显这道题虽然无需概括全文,但它也不是一个只需把握某个概念或名词就能回答的“点”性问题,而是一个需要局部概括并运用抽象思维的“线”性问题,这类问题要以全文的脉络为基础来整合有效信息、分点作答。具体说就是以第4、5自然段的有关内容为基础来概括、整合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有关内容,分三点组织答案。

最后一题第15题类似于第14题,但难度等级最高,因为“创造性思想的发展”是一个需要全面理解、把握全文内容的“面”性问题,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综合理解全篇的核心主题与内在的逻辑、理论关系,以免因概括不全而失分。

总之,这类“线”、“面”性问题的答题技巧是“准确定位、分点作答,使用关键词”,当然,“准确定位”之后要联系上、下文,因为它不是“点”性问题,不能只局限于“点”性范围。另外,“分点”的依据是作者行文的思路与表述,考生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分点。而“使用关键词”的目的是为确保答案的准确、简洁并紧扣得分点,考生要尽量使用相关的原文关键词和核心信息,诸如文中出现的新名词、专业名词等。

三、“点、线、面”理论的作用及意义

从教学实践来看,我们总结的“点、线、面”理论的主要作用有以下两点:(1)有助于破解现代文阅读中难度较大的学术研究、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类专业论文的阅读与答题方法,便于学生反复练习,提高分数。(2)有助于训练学生阅读理论性较强的文章,并通过书面和口头答题来提升他们的抽象概括与表述能力。(3)有助于梳理思路、结构文章的能力,这也是一种逆向性写作训练的辅助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一篇好文章的标准——决不只是语言流畅、内容真实,还要有合理的内在构架、清晰的思路与严密的逻辑性。

总结全文,我们认为“点、线、面”理论的长远意义在于:(1)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有利于现阶段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应试,另一方面可以为他们进入大学阶段的学习,尤其是论文的选题和写作提供思想与方法的“启蒙教育”,以期实现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初步接轨;(2)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可以使教学目标多样化,一举多得,将备考的专项复习与夯实学生基础的日常训练结合起来,为进一步探索教学方法的实践提供一些可操作性思路。

上一篇:普洱茶市场分析报告下一篇: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情况的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