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

2024-06-28

论述类文本阅读(共10篇)

论述类文本阅读 篇1

一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材都非常注重文学类文本的选编,特别是高中语文教材,80%以上的课文都是文学性很强的作品。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也将大量的时间花在如何让学生品味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人物形象、语言风格上,至于那些论述类、实用类文本则被忽视了。事实上,论述类、实用类文本是锻炼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读写水平的非常重要的媒介。我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教学谈谈我的思考。

第一,要在阅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本,引导学生概括、提炼文本的思想观点,努力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处理好整体把握文本与局部切入分析的关系。

这里的整体感知,主要是指通过朗读等方式初步把握和感受某个文本的基本思想情感。现代阅读学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对文本的阅读一般有四个层次:直觉的阅读、理性的阅读、评价的阅读和创造的阅读。初步的整体感知属于直觉的阅读,是文章阅读的基点,也是阅读者理解和感受的起点。学生在阅读论述类文本的初始阶段,要对文本形成一个整体感知,这既符合阅读的基本规律,也是深入理解文本的前提。

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课,首先,教师要做到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本的思想观点。在简短的导课后,教师便用“读完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一问,迅速引导学生先从整体上感知本文“重点写了马克思的伟大精神和贡献,恩格斯表达出自己的深深悼念和赞美”;接着,教师又通过追问“除了恩格斯的悼念与赞美之情,你们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进一步引导学生提炼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也就是整体评价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的语句“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样,学生便从整体上迅速把握住了文本的中心内容。其次,在学生初步把握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后,教师追问“除此之外,还有叙述马克思贡献的句子吗?”引导学生根据论据认识到马克思是一个思想家、科学家、革命家,也较好地把握了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再次,处理好整体把握与局部切入分析的关系。整体把握与局部切入分析,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整体与局部也并非绝对的,文本的各层次相对于整个文本来说是局部,但相对于其内部的层次来说又是整体。

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课中,学生首先对文本形成初步的整体感知,即明了本文“重点写了马克思的伟大精神和贡献,同时表达出恩格斯自己的深深悼念和赞美”;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文本进行更进一层的局部分析,认识到本文写马克思的伟大贡献,主要体现在其革命实践和理论贡献两个方面;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分别就马克思的革命实践和理论贡献进行具体的深入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其革命实践体现在“他一生所做的主要事情是从事人类的解放事业”,其理论贡献体现在“他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等等。如上所述,从阅读的思维过程看,阅读文本大体都要经历“整体—局部—整体”的认知过程,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粗入细,再由细致到完善的认知过程。高中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中,重视和加强这两个不同层次,尤其是后一层次的整体感知,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第二,要引导学生品味文本语言,体会论述类文本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处理好概括提炼与感受体验的关系。

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教学,虽然偏重内容逻辑方面概括提炼的功夫,但也要同样重视对文本的感受体验的过程。教师要反对浮在文本表面的干巴巴的抽象概括,对于那些文学性较强的论述类文本(如演讲稿等),更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品味语句中包含的思想和情感。

首先,体现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要“体会语言的准确性”的要求。论述类文本讲究观点科学、鲜明,说理严谨,因此准确是论述类文本语言的生命,如果不准确,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品味“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这个恩格斯对马克思深情地赞美和悼念的句子,进而追问:“江总书记在邓小平同志的追悼会上说的是‘邓小平同志永垂不朽’,他没有说‘将永垂不朽’。同学们想想,这里恩格斯为什么要说‘将’永垂不朽?”这句巧妙的对比追问,激发了学生对“将”字的好处的品味和体会。其次,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品味语句中包含的思想和情感。我们知道,虽然论述类文本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讲究准确、严密地阐明事理,但它还要以情动人,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说理时往往要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和适当的修辞手法,来增强说理的感染力,这就体现出语言的生动性。正如老舍先生所说:“我们的最好的思想、最深厚的感情,只能被最美妙的语言表达出来。若是表达不出,谁能知道那思想与感情是怎样的好呢?”

第三,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所阐发的观点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处理好基本理解与多元解读的关系。

高中语文必修课程中所选的论述类文本大都是经过时间检验的或经得起推敲的典范文本,与文学类文本相比,论述类文本在理解上有相对确定的特点,这类文本的阅读教学当然大多以肯定其中的观点为主。教师更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探究,对文本阐发的观点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不迷信不盲从,通过深度的自主合作探究,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更新、丰富、纠正文本中陈旧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观点,补充、发展、完善文本正确的观点,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特别是批判性思维;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辨明真问题和伪问题,防止牵强附会式的无意义的批判。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教学设计中,也鲜明地体现了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基本理解与多元解读的关系,特别是在本堂课的学习即将结束时,教师可以用一个富有情感冲击力和思维启发力的问题进行引导:“走进马克思的心灵就是对马克思最好的悼念!他的伟大是跨越时空的美丽!在我们的心中,马克思的形象越来越清晰,请大家四人一个小组思考交流一下,你心目中的马克思是怎样一个人,另外,如果用一个比喻句来形容他,你会把他比喻成什么?”二十多位学生分别用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马克思的看法,这些比喻无一重复,使马克思的形象渐渐丰满起来,强有力地体现了多元解读和个性化解读的巨大生命力,同时,这些比喻又都表现了作为思想家、科学家、革命家的马克思的崇高、伟大、无私、无畏……,都符合历史上马克思的真实形象,都符合文本内在的基本理解,因而很好地体现了基本理解与多元解读的关系。

论述类文本对于培养和发展高中学生概括、提炼、分析、判断、综合等抽象思维能力,深化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和认识,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作用必将越来越突出。

参考文献

论述类文本阅读 篇2

论述文学案--正确比对

在论述类文本中,因果论证是一种重要的论证方法,使用相当广泛,一般有三种:

①强加因果。就是两者根本没有因果关系,扯在一起纯属“拉郎配”。例如2016年山东卷第6题B项。原文:它(指古体诗)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

选项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分析:选项中加的“因而”就是强加因果关系。②倒果为因。例如:

原文:至于悲剧和喜剧这一对范畴在西方美学思想发展中一向就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悲剧和喜剧都属于戏剧,在分谈悲剧与喜剧之前,应先谈一下戏剧总类的性质。戏剧是对人物动作情节的直接摹仿,不是只当作故事来叙述,而是用活人为媒介,当着观众直接扮演出来,所以它是一种最生动鲜明的艺术,也是一种和观众打成一片的艺术。人人都爱看戏,不少的人都爱演戏。戏剧愈来愈蓬勃发展。黑格尔曾把戏剧放在艺术发展的顶峰。

选项:因为黑格尔曾把戏剧放在艺术发展的顶峰,所以在西方美学思想发展中,悲剧和喜剧这一对范畴一直以来就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

分析:“在西方美学思想发展中一向就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是因,“黑格尔曾把戏剧放在艺术发展的顶峰”是果,选项把这一因果关系说反了。

③因果绝对。一事之生,往往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可命题者往往把其中一个原因绝对化了,或者故意漏掉多种原因中的一个。例如:

a.原文:当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产生之时,与它同时并立的还有老子所代表的道家思想、墨子所代表的墨家思想等等。正是由于虚心向道家、墨家等学说学习,认真从中吸取思想营养,儒家思想才成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首屈一指的“显学”。

选项: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之所以能成为“显学”,只是因为儒学学习了其他诸子百家的学说,并从中吸取了思想营养。

分析:原文是正常的因果表述,而选项中多加个“只”一词,就把这个原因当成了唯一的原因。b.原文:但皇权体制的“超稳定性”,决定了它必然要采取保守的社会政策,对于任何社会变革的潜在趋势持强烈的阻滞立场。而专制体制内部的腐败问题也日渐严重,导致社会矛盾激化。这些都使得任何皇朝难以长盛不衰,终归覆灭。

选项:专制的、保守僵化的皇权体制虽然绵延不绝了两千余年,但因它内部的腐败,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最终走向了灭亡。

分析:原文是“这些”原因,有两个,到了选项中故意漏掉一个。边练边悟

比对一下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看句中的因果关系是否成立,如果不成立,具体说明理由。

(1)(2016·全国乙)原文: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

第1题选项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文:我们常说宁死不屈,不是想死,而是不愿屈辱地活着。所以傅山不是反对美而要丑,而是反对媚俗、轻滑、安排。傅山强调真情,大巧若拙,是真实自我再现,朴实无华,是“精雄老丑贵传神”的美。

选项:因为我们常说的宁死不屈,表达的是不愿屈辱地活着的意思,所以傅山要用丑反对媚俗、轻滑、安排。这体现的是一种可贵的精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6·全国甲)原文: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

第2题选项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文:以和为贵不是单纯的美好愿望,是以对宇宙的根本认识为基础而提出的根本价值观。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提出了“和实生物”的观点。指出宇宙万物都是不同成分和因素和谐共存的统一体。从自然到人类社会,从家庭、单位、社区、社会、国家、国际,以至生态,都是如此。世界是和的世界;万物以和为基础,存在于和的状态中。以和为贵是在这一根本认识基础上提出的,就是以和为最高的价值。和的实质是各得其所,以和为贵就是要在承认差别的前提和基础上求各得其所。

选项:因为以和为贵是以对宇宙的根本认识为基础而提出的根本价值观,所以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提出了“和实生物”的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比对因果关系重点练

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看因果关系是否成立,如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1.原文:“宋学”立足于传统儒学,又从佛道两家摄取偏重于义理和心性修养等方面因素,所以也可把它称为“新儒学”,它与汉唐儒家们时经书的注释繁琐章句之学有着本质不同。

选项:“宋学”被称为“新儒学”,主要是因为立足于传统儒学,又从佛道两家摄取义理和心性修养等方面因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文:诚然,法治的概念是一个外来词,中国虽然有法制,但并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法治。自清末变法以来,我们的法律制度也主要是借鉴大陆法系国家的成文法经验,从而也被纳入大陆法体制之中。选项:自清末变法以来,我们的法律制度主要借鉴了大陆法系国家的成文法经验,因为中国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我们的法律制度被纳入到了大陆法体制之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文:非虚构文学,作为近几年才在国内被频繁提起的概念,总是容易被和虚构文学对立起来谈。作

家一方面被吸引,因为它在短时间内引起的关注要大于虚构性文学,并且里面似乎包含着某种朴素且深远的品质;另一方面又有所疑惑,认为它与文学的本质,即虚构性,不相符合。但我认为,通往文学的道路有多条,好的文学作品总是能够挑战既有的文学概念,从而使我们对文学本质、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行新的思考和辨析。

选项:作者认为非虚构文学与虚构文学是对立的,这样就使我们对文学本质、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行新的思考和辨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文:儒家思想与中国文化发展的进程具有一种内在的联系,是中华文明时代初期以来文化自身连续发展的产物,体现了三代传衍的传统及其养育的精神气质,儒家的价值观也就成为中华文明价值体系的主流。

选项: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时代初期以来文化自身连续发展的产物,体现了三代传衍的传统及其养育的精神气质,因而儒家价值观成为中华文明价值体系的主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原文:但是,以《春秋》名孔子为史家似乎也有点勉强。首先,孔子著《春秋》一事实有争议。《春秋》是鲁国史书,历来被理当认为由鲁国史官所为;可历代史家、学者又以为是孔子所修。《左传·成公十四年》载“君子曰:《春秋》„„非圣人谁能修之”。“圣人”就定指孔子吗?所以,这里不足为明证。倒是孟子言之凿凿:“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孔子惧,作《春秋》。”算是敲定此事。孟子齐人,距孔子百多年,近圣人之居,史料当丰,传闻即真,况孟轲崇信求义,可信度应是很高。再有《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道:“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故西观周氏,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大抵也能杜左右之口。当然也有折中的说法。两边都讨好,各方不得罪:《春秋》原为鲁国史官所写,后经孔子修订成书。虽万分稳妥,可如此一来孔子有嫌假他人之功。

选项:左丘明认为《春秋》出于“圣人”的编纂和撰写,却言辞含混约略,未能言明具体的编撰者,以致为后世留下一桩谜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洞晓诸多设题陷阱综合练

比对原文与选项,看看选项与原文是否一致,如不一致,请说明错因。

6.原文:就消费者而言,由于文化消费品位是在消费过程中形成,那么文化消费品位与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消费者的文化是文化消费品位形成的基础。但是消费者有了某种文化并不一定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

选项:消费者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建立在其具备一定文化水平这一客观基础之上;消费者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就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原文:即使是非虚构写作,也只能说:我在尽最大努力接近“真实”。在“真实”的基础上,寻找一种叙事模式,并最终创造出关于事物本身的不同意义和空间,这是非虚构文学的核心。

选项:非虚构文学的核心就是在“真实”的基础上,寻找一种叙事模式,并最终创造出关于事物本身的不同意义和空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原文:宋朝把有馅的食品叫作馒头。宋朝太学与国子监食堂例行加餐,春秋两季加炊饼,冬天供应太学馒头。

选项:馒头在宋朝指的是有馅的食品,宋朝太学和国子监食堂在冬季都例行加餐供应馒头。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原文:宋朝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朝代,每一个节日都被宋人发挥到极致。清明节是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各种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读《水浒》我们可探寻出宋朝清明节的习俗,除了传统的祭祀祖先外,更多的是纵情取乐,宋朝的节日已经走下了宗教的圣堂,成为老百姓外出娱乐的载体。

选项:宋朝的清明节,人们进行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等活动,说明宋朝的节日已成为百姓娱乐的载体,不再有宗教般的神圣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原文: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黄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选项: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原文:每次语言变迁都带来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和变化。初期现代小说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

选项: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运用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进而推动了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原文:根据《左传》《国语》的记载,春秋时期人们讲《周易》要讲八项。然而,在每次占筮时,并不会八项内容都讲,因为甲项与乙项的结论很可能不一致,甚至是对立的。选择哪项或哪几项来讲,先秦史官往往依据自己的意图来定。占筮的结果,也可以依据多个方面来解释,只需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来作论断。

选项:《周易》内容丰富,春秋时学者讲《周易》要讲八项,但各项内容很可能不一致,甚至还会出现两项之间矛盾对立的现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原文:所谓“坊市制”,即城中之“市”集中在一个限定的范围之内,“市”与“坊里”一样,都是方形,四面筑有围墙,并开有市门。唐代的市场交易限定在市内进行,并限定交易时间。在市民居住的坊中,一般是不允许开设商业店铺和手工作坊的。但在“市”周围的坊里,往往由于有商人和手工业者居住,所以有例外。如东市南面的宣平坊中有卖油者,升平坊北门旁有胡人鬻饼之舍,西市东面的延寿坊中有鬻金银珠玉者。

选项:在唐初长安中的坊里,普通居民不能开设商业店铺和手工作坊,但商人和手工业者则可在所居住的坊里开店经营。

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 篇3

陨石坑:地球上的宇宙礼物盒

杨弦章

2013年2月,俄罗斯中部的一声巨响震惊了全世界。一颗带着耀眼火光的陨石突袭地球,并在空中解体爆炸,无数建筑的玻璃瞬间粉碎,千名居民受伤。

牵动全球神经的还有去年的一则爆炸新闻——俄罗斯政府曝光了被雪藏30多年的“玻普盖钻石矿”。据报道,这个藏身于西伯利亚东部大陨石坑中的富矿,储量估计超过万亿克拉,比目前已知的全世界钻石矿储量总和还多10倍。

如果说陨石是宇宙送给地球的礼物,那么这些大大小小撞击坑就是独具匠心的礼物盒,在这场宇宙的馈赠事件里,“椟”和“珠”都价值连城。

所谓陨石坑,就是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等小天体超高速撞击行星及其卫星表面形成的凹坑或环状地质构造。据研究者估计,在40亿年前太阳系形成的早期,宇宙间的陨星撞击频率可能比现在要高出1000倍,并对太阳系行星的形成和演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有研究者声称,每6500万年,一次灾难性的撞击事件就会强势改变地球的命运。许久以来,恐龙灭绝之谜也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一派学说认为,一个直径约10公里的陨石在地球上形成了一个直径近200公里的陨石坑,将大量碎片和灰尘送入大气层,从而引发了一连串的大海啸、全球性火灾和酸雨,遮挡太阳光数周乃至数月,一举终结了恐龙时代。

散布在地球各处的陨石坑多数有亿万年的高龄,可直到近几十年,相关研究才突飞猛进,人们惊喜地发现,陨石坑确实与“宝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陨石坑为何与矿产如影随形?其中的原因很复杂,简单来说,陨石特别是巨型陨石撞击时形成的瞬时极高压高温作用于地壳,会形成一系列特有矿物,如陨击金刚石等。此外,撞击作用也可能诱发大规模的构造岩浆活动,将地底深处的成矿物质挤压到近地表。再者,陨石坑本身的形态和构造特征也可进一步调节和控制矿产,如冲击岩石层带的裂缝、孔穴以及特定的时间和压力都是孕育油田的摇篮,

陨石坑带给人类的宝藏绝不仅限于矿产。加拿大的曼尼古根陨石坑是地球上最醒目的陨石坑之一,它有着独一无二的环形水系,冬季,在加拿大魁北克省茂密的原始森林暗绿色的背景上面,冰封的环状银白色湖泊闪闪发光,成为地球上最绮丽的自然景观之一,加拿大政府在曼尼古根河上修建了三座水电站大坝,将这个陨石坑湖变成了世界上第五大水库,350亿立方米的湖水所发出的电不仅点亮了魁北克,还输出到美国东北部。

陨石坑并不都在荒凉之处,世界上还有一个“繁荣文明的陨石坑”。那便是德国的里斯陨石坑——四周的山冈像盘子边,古镇纳德林根就坐落在盘底。除了拥有“城堡之乡”的美誉外,它还被称为“躲在陨石坑里的小镇”。从三千多年前的古代凯尔特人到古罗马,从中世纪到现代,里斯陨石坑地区都是欧洲中部重要的文化中心,大量的古代教堂、城堡和修道院遗址见证了它文明的辉煌。

陨石坑还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它们带来的丰富的宇宙信息也异常珍贵,在美国,陨石坑是航天员们重要的训练基地,也是研究宇宙飞船如何软着陆的试验场。

陨石坑,地球上宇宙礼物的魔盒,它们还会带给人类怎样新鲜的宝藏,激发出怎样的惊喜呢?

(节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13年8月21日)

相关链接:

①关于地球生命进化的争论从未停止,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倾向于相信地球生命来自外太空,德国研究人员在两块陨石样本中发现。其氮含量与人体和地球大气层中的氮含量很类似,证明地球大气层现存的氮很可能来自早期的陨石雨,

(摘编自《科技日报》)

②陨石是地球以外未燃尽的宇宙流星脱离原有运行轨道飞快散落到地球或其他行星表面的石质、铁质或是石铁混合的物质,也称“陨星”。大多数陨石来自于火星和木星间的小行星带,小部分来自月球和火星。陨石内含数十种已知和未知的矿物。科学家说,地球每天都要接受5万吨这样的“礼物”,

(摘编自《百度百科》)

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开头援引两则发生于俄罗斯的牵动全球神经的新闻,分别介绍了陨石强大的破坏力和陨石坑的惊人价值,引出说明对象,

B.据研究者估计,在40亿年前太阳系形成的早期,陨石出现的频率高,频繁引发大海啸、全球性火灾和酸雨,强势改变地球命运。

C.陨石撞击作用可能诱发大规模的构造岩浆活动,将地底深处的成矿物质挤压到近地表,进而形成钻石、石油等各种矿产“宝藏”。

D.陨石坑多数有亿万年高龄,散布于地球各处,繁华之地也有它的身影,拥有“城堡之乡”美誉的德国古镇纳德林根就坐落其中,

E.文章兼顾科学性和趣味性,多处运用列数字的方法准确说明陨石坑的特点,还运用了描写以及比喻、拟人的手法,增强可读性。

2.文章第三自然段说“‘椟和‘珠都价值连城”。“珠”(陨石)有何价值?请根据文章和链接材料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

3.文章结尾说陨石坑是“地球上宇宙礼物的魔盒”。请探析陨石坑被称为“魔盒”的原因。

答: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下一代触屏手机什么样?

吕之品

不管触屏手机多么方便,有一点你不能不承认:你手指下的东西,一支笔也罢,一片树叶也罢,摸起来全像玻璃。因为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赋予虚拟物体以真实的质地感。人有5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对触觉的模拟还处于初步阶段,味觉和嗅觉则还完全没有。

下一步我们将有望进入超级触屏的时代。未来,虚拟事物将更加逼真地呈现在你的面前,对它们的操作几乎可以跟操作真实物体相媲美。在指尖这么小的方寸之地,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呢?唯有借助触幻觉。

有一种触幻觉叫电振动,这一现象是在1953年偶然发现的。一天,美国化学家爱德华,马林克罗德特接触了一个黄铜制的插座,他注意到,当灯亮时,其表面给人的感觉好像要粗糙些。通过进一步的实验,他发现正是微弱的交流电导致了这种幻觉。我们知道,交流电以某种精确的频率振荡。当你把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由于静电吸引,在你手指皮肤下面就有电荷堆积起来。电荷的数量将随着交流电一起振荡,所以在你手指和屏幕之间的静电吸引力也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当手指在屏幕上移动时,这个静电力将吸住你手指的皮肤,阻碍它移动:由于静电力是周期性变化的,这将诱导你手指上的皮肤也发生周期性振动。这种轻微的振动将会被手指上的触觉感受器探测到。由于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像木头、砂纸等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大脑就把它解释成了你在触模质地粗糙的物体。

2010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测试表明,一般来说,高频电流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模起来更光滑些。比如,当电流频率在400赫兹时,屏幕模起来像一张纸,而在80赫兹时,则像凹凸不平的皮革。原则上,设计者还可以用这个效应来设计具有不同质地感的网页或者应用程序。例如,我们可以把电子书的页面做成像真实的纸张一样粗糙。当然了,这种虚拟的质地感目前让人感觉还不太自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未来的手机或者ipad上,任何图标再不会摸起来千篇一律都像玻璃了。

在现实世界中,一个装满东西的筐总比没装东西时提起来更加费劲些。可是在触屏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一个文件夹不论空的还是满的,用指尖拖动起来并没有区别。这说明,目前的触屏比起真实世界来还缺少一样元素:力感。

美国科学家伊德科格特正致力于改进虚拟键盘,使它用起来感觉更像真实的键盘:当你按下一个键的时候,你的手指会感到有一股轻微的抵挡力。伊德科格特的设计也用到了电振动的原理。他设计的振动发生在两个方向:垂直于屏幕的方向和沿屏幕的水平方向。所以,最后的效果是两个方向上的振动之合力。我们只要事先把两个振动调整到合适的“步调”(在物理学上称为相位),这股合力就可以把手指一瞬间推向左边,一瞬间推向右边。由于振动频率非常高,我们最后所能感觉到的平均效果是,手指在垂直方向遇到了一股阻力。经测量,这个力大约70毫牛顿,大致相当于按下一个真实的键时所受的抵抗力。通过这种技术,我们就可以在虚拟键盘上获得真实的按键体验,

总而言之,未来触屏技术将极大地改变我们跟数字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对于信息,我们将不仅局限于看和听,还可以触摸。在真实世界日益虚拟化的同时,虚拟世界却日益真实化了。

[选自《大科技(科学之谜)》2013年第1期,有删改]

1.下列关于“触幻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借助触幻觉,在触摸屏上。你手指下的任何东西,无论是看、听,还是摸、闻都可以像一件真实的物品。

B.在指尖大小的地方,要达到对虚拟事物的操作与操作真实物体差不多的效果,唯有借助触幻觉。

C.灯亮时插座表面好像变粗糙了,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移动时会感受到轻微的震动,都可以表明正是交流电导致触幻觉的产生。

D.2010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的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有5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味觉和嗅觉还完全没有,而对触觉的模拟已经开始,

B.由于大脑能把手指皮肤的周期性振动解释成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所以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

C.一般来说,高频电流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来更光滑些。设计者可以用这个效应来设计具有不同质地感的网页或应用程序,

D.在触屏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一个文件夹不论空的还是满的,用指尖拖动起来并没有区别。这说明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让人产生力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

A.在即将到来的超级触屏时代。触屏手机将极大地丰富人们的触觉体验,使人们对虚拟事物的操作跟操作真实物体毫无差别,

B.伊德科格特设计的振动发生在两个方向:垂直于屏幕的方向和沿屏幕的水平方向,而我们最后所能感觉到的平均效果是,手指在水平方向遇到了一股阻力。

C.在真实世界日益虚拟化的同时,虚拟世界却日益真实化了。因此,未来的世界将不会再有虚拟与真实的区别。

论述类文本阅读 篇4

1.曲解原意,无中生有

故意歪曲篡改原文的意思,甚或选项所述内容在原文中根本就找不到依据,纯属命题者故意提出来迷惑考生的。

例如:1992年的高考题第27题的ACD三项都是对原文中“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一句的曲解。这句话正确的理解应是:徐文长先生画雪竹,先用明代的瘦笔、破笔、燥笔和断笔这·四·种·技·法画出枝节叶片,乍看上去绝对不像竹子;然后用淡墨勾画渲染,枝节叶上处处是雪,竹子的整个形体·若·隐·若·现。而选 项A却说“他 画竹时,取材不限于·一·类竹子,因而能使人隐约感到全体竹子的形象”,C项说“他画的竹虚实结合,因而不像竹子”,D项说“他能用不好的笔,画出极为精绝的艺术珍品”。这三种说法都是对原文意思的曲解:原文中的“类”是“像”的意思,而A项却将其说成“一 类”,把它当“类型”讲了;原文中的“隐约”意为“若隐若现”,而C项却把它说成“虚实结合”了;原文中的“瘦笔破笔燥笔断笔”当是绘画的几种技法,“绝”是“绝对”的意思,而D项却将“瘦笔破笔燥笔断笔” 说成“不 好的笔”, 把“绝”理解成了“精绝”。这是典型的曲解原意。(着重号为笔者所加,后同。)

再如:2010年四川卷《书画的装裱》第7题D项———清代古朴庄重的“京裱”的出现能够使书画装裱成本下降。原文中只说“书画装裱能够更好地表现书画的艺术魅力,使书画得以长期保存,对繁荣传统文化发挥着独特作用”,而D项“使书画装裱成本下降”的推断,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也属无中生有。

2.以偏概全,一鳞半爪

选项有意把原材料中对某类事物所作的一部分判断扩大到某类事物的全体。或者选项所述内容,原文虽然涉及,但仅是只言片语,不能表达题目所要求的完整意思。

例如:1993年高考题第25题的A项———·凡·是称以“生物降解”的塑料产品都根本不能降解。原文第二段是这样表述的:“利用能随时降解的普通有机物质(如纸和木屑)的细菌所进行的试验表明,包括塑料袋垃圾、‘用后即丢’的尿布、饮料瓶在内的大多数产品并不是可以生物降解的。”而A项却把原文中的“大多数”说成了“凡是”;把“并不是”说成了“都根本”。这是典型的以偏概全例子。

再如:2011年浙江卷第9题 ,题干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能概括全文 主旨的一 项”。B项说“真理是整体的”,D项说“使真理向人类敞开”。原文与这两项对应的信息在第一段:“只有当这种技术的后果呈现在人类面前,被人类充分意识到,人类才看到自然向我们敞开的完整真理,黑格尔说‘真理是整体的’, 就有这个 意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而是人类适应与协调自己与自然的关系。‘改造自然’的本质是人要以自己的意志和愿望为目标,让自然服从自己,而不是在天地间不可逆转的规律之内,争取人与自然的共济。”这段话的末句“人与自然的共济”才是全文的主旨句;而“自然向我们敞开的完整真理”“真理是整体的”虽是文中的原话,但并不能表达题目所要求的完整意思,只是作者用以证明观点的论据。所以BD两项明显犯了“一鳞半爪”的毛病。

3.片面绝对,顾此失彼

选项所述太片面,太绝对;或对并列概念观照不周,导致顾此失彼。

例如:2013年江西卷第9题。题干:“从全文看,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 的一项是 ”A选项说 :“‘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的’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实际上病毒是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与该选项对应的信息在原文的倒数第三段:“有一种曾经很流行的说法,认为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的。这种说法现在看来不太好,一种更可信的可能性是说病毒是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两相对照,不难发现该项的表述显然太过绝对。

再如:2012年湖南卷第14题。题干要求“根据原文信息”,选出“推断正确的一项”。B项“生态建筑的声环境控制与一般噪声控制不同,因而传统声学控制措施·都·不·能·用·于生态建筑”的说法就太过绝对了。原文第一段末句说“生态建筑的声环境控制有别于一般的噪声控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影响它的因素,可能采取的措施,尽量与其他生态技术 (如自然通风) 相协调”。由此可知,“生态建筑的声环境控制”并不排除“传统声学控制措施”,只是要将其“与其他生态技术 (如自然通风) 相协调”。D项“通风隔声窗容易导致通风效率的降低和声衰减两大弊端,所以在技术方面还亟需改良”的说法便犯了顾此失彼的毛病。“通风效率的降低”是弊端;而“声衰减”正是利用通风隔声窗隔声要达到的目的,不是弊端。

4.偷梁换柱,鱼目混珠

将原文中有关的内容偷换成别的内容,或者在符合材料原意的内容里掺杂不符合材料原意的内容,即选项中的词语同原文的词语不是等值概念的交换。

例如:1994年高考题第25题的C项就属于偷梁换柱一类。主要是用“身体各部位的化石”偷换原文中的“头骨化石”,扩大了范围,改变了原意。

再如:2010年安徽卷第8题的B项——因时间推移和历史进展,传统远离原本后就·自然丧失了原本的特征。原文说“远离,是指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可见,“消失”指的是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不是“原本的特征丧失”。故该选项犯的也是偷梁换柱,鱼目混珠的毛病。

5.张冠李戴,南辕北辙

把本属于甲的内容移位 作乙的,或者意思与原文恰恰相反。

例如:1993年高考题第25题的E项就属于张冠李戴一类。题干要求选出与K大学研究人员的试验结果有关的说法正确的项,而E项所述 (这些塑料产品在物理上发生变化之后就可以生物降解) 都是厂家的说法。

再如:2012年辽宁卷 (《克罗齐的求索》) 第12题第 (1) 小题。题干要求从五个选项中选出“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E项说“克 罗齐主张 ,历史与艺术都着力于表现普遍法则,都以人为焦点,历史与艺术的区分界限在于真实和虚构”,与该项对应的 信息源在 原文第二 段 :“他发现,历史与艺术都以人为焦点,着力于表现独特而个别的事实,不关心抽象概念·或一般法则。”选项与原文意思刚好相反,犯了南辕北辙的错误。

6.丢三落四,断章取义

故意漏掉文中的关键信息,不顾文章的完整意思。

例如:2009年湖北卷 (《数字海洋》) 第4题的B项——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海洋环境并不存在矛盾,因为·数·字·海·洋·可·提·供·科·学·的·开·发·和·保护海洋的最佳方案。原文中说对“数字海洋……·进·行·综·合·测·评 ,为决策者提供最佳方案”,“既避免了海洋开发的盲目性,也为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选项所述,把对“数字海洋……进行综合测评”这一重要条件给忽略了,纯属丢三落四,断章取义。

7.把条件当结果,把假想当现实

例如:2008年北京高考模拟卷A卷第15题。阅读材料中与选项对应内容是:“生命可能起源于另一行星(特别是某一恒星的卫星),·问题是有机体要经受长时间宇宙射线·和·紫外线照射,被辐射压力推送到地球·上,继续生存的可能性极小。”

15题的第 (3) 小题的题干是:第一、二自然段用来说明地外生命可能存在的证据是(不止一项)。C项说:“宇宙射线和紫外线照射的推送作用。”由材料可知,C项所述只是假想的地外生命被推送到地球上的条件,显然是把条件当成结果了。

再如:2009年浙江卷第10题C项———目前大学者的最大问题总是在于偏离社会良知,导致民族命运被操纵于资本逻辑之手。与该选项对应的信 息源在原 文的第二 段 :“·一·旦民族的所有成员都充分融入到社会的利益体系中去,社会良知就·将推动其表达器官,民族的命运将被无声地操纵于资本逻辑之手。”信息源“一旦……将……”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而该选项却说成了既定的事实,把假想当成了现实,把未然当成了已然。

8.颠三倒四,虚假因果

选项在因果关系处理上,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变成“果”,或者把“果”变成“因”,故意颠倒事理顺序,或强拉因果关系。此类例子在高考卷上屡见不鲜。

例如:2009年四川卷 (《抗生素滥用与DNA污染》) 第8题C项———检测牲畜排泄物中有无耐药基因即可断定其饲料是否添加了抗生素。该选项颠倒了逻辑关系,原文第五段说的是“在饲料中添加了抗生素……但同时也会使牲畜体内的病菌产生耐药性”“其中 (人畜粪便) 的细菌就更加容易繁殖和传播其耐药基因”,选项反过来根据“检测牲畜排泄物中有无耐药基因”来判定“饲料是否添加了抗生素”,关系颠倒,属颠三倒四之类。

再如:2010年四川卷 (《书画的装裱》) 第6题的A项———·用·纸·托·裱·画·作的装裱方式使得我国·古·代珍贵名画能够幸存至今”,与该项对应的信息在原文第三段:“·宋·代……书画装裱工艺进 入成熟阶段……随着丝织技术的发展,各种质地花纹的织物为书画装裱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被广泛用作装裱材料。不过,著名书画家米芾认为:绢比纸耐磨,书画展开和卷起过程中二者的相互摩擦容易导致书画磨损。因而,他主张·以·纸·来·托·裱·书·画,他的这种观点·对·后·世·书·画·的·保·存·产·生·了·重·要·影·响。”可见“用纸托裱画作”始于宋代,这种装裱方式“对·后·世书画的保存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与我国·古·代 (·含·宋·代·以·前) 珍贵名画能够幸存至今无因果关系,属“虚假因果”之类。

9.扩大范围,添油加醋

选项所述故意扩大原文限定的范围,或在原文的基础上故意增加一些成分,改变原意。

例如:2013年江西卷第8题。题干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A选项说:“一旦·病·毒依附上了细胞,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方·法·就·是,将它们的包膜融合而使它们进入细胞。”与该项对应的信息在原文的第3段:“一旦病毒依附上细胞,它·有·几·种·方·法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在细胞膜上开一个小洞让它进去,·有·脂·肪·包·膜·的·病·毒能将它们的包膜与细胞膜融合而使它们进入细胞。”选项将原文中“·有·脂·肪·包·膜·的·病·毒”说成了“·病·毒”,扩大了原文限定的范围,所以“不正确的一项”应选该项。 (另外,原文说“有几种方法”,而该项却说成“方法就是”,犯了片面绝对的错误。)

再如:2013年安徽卷第1题。题干要求“联系上下文”选出“对第2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A项说“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构建严谨完整的科学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充·分·表·达个人感情的”,与该项对应的信息在原文的第2段:“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有另一个特征。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选项将原文中的“不表达”篡改成“不充分表达”,增加了“·充·分”二字,纯属添油加醋。

10.混淆概念,搅乱关系

选项所述偷换原文概念或关联词,导致概念混淆,关系错误。

例如:2013年浙江卷第8题。题干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不能支持‘·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这一观点的一 项”。D项说 :“·传·统·建·筑如人类身体和骨骼一样稳定,难以对其做进一步改进。”与该项对应的信息在原文的第二段:“·在·古·典·柱·式·中,建筑找到了它的最高表达方式:即使天才们也不能再对它做进一步的改进,就如同无法再改进人类的身体和骨骼一样。”选项将原文“·古·典·柱·式”偷换成“·传·统·建·筑”,混淆了概念,扩大了范围。

再如:2013年辽宁卷第1题C项。题干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出“关于中华饮食的表述,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的一项”。C项说:“·任·何·一·个·厨·师,·想·要制作出真正的中华美食,·就·必·须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起来。”与该项对应的信息在原文的第三段:“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选项将“·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偷换成“·任·何·一·个·厨·师”,扩大了范围;将表必要条件的关联词“只有……,才……”换成了表充分条件的关联词“(想) 要……,就 (必须) ……”搅乱了关系,违反了逻辑。

11.答非所问,文不对题

选项表述与题干设置的问题风牛马不相及,不是题干规定回答的问题。

例如:2009年浙江高考卷第7题。题干是“下列对今天重提知识分子这一要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的·原·因解释恰当的一项”。而D项“大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市场经济中获取自己地位的能力”说的是大学教育的方向和目标,根本不是对原因的解释,犯了答非所问、文不对题的毛病,不能作为本题的选择答案。

再如:2011年浙江卷第8题。题干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不属于‘对真理开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的·原·因的一项”。而B项“洪水、海啸等诸多自然灾害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自然是不可改造的”说的不是“原因”,而是结果,属答非所问,文不对题,故而应选该项。

这类题目,若不顾题干的答题指向,仅将选项与原文相应内容对照验证便得出答案就会出错,必须警惕。

论述类文本阅读 篇5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一、考点解读

分析综合C掌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阅读的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方法。因为“文章的思路”是阅读的“纲”,“纲举”则“目张”,思路把握住了,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也正基于此,高考的题目,也常常在“把握思路”这一点上设题。

二、学习目标

1、高考关于这一知识点命题的大致方向;

2、论述文的思路和结构的大致规律、方法;

三、题型展示

1、文章题为“谈静”,但最后一段才写到“静”,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6分)(2010年江苏卷朱光潜的《谈静》)

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4分)(2011年江苏卷鲁迅的《捧与挖》)

3、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6分)(2012年江苏卷伍尔夫《笑的价值》)

四、命题方向

论述类文本贵在把所论问题一步一步说清楚,所以要重视对文章思路的理解。高考也特别重视对思路的考查,江苏卷2010至2012年连续三年考查它,凸显了这一考点的重要性。江苏卷命题角度有二:整体概括全文论述思路和局部分析某段的论述层次。

五、知识储备

论述文的思路和结构的大致规律

论述文都是以议论为主,都是通过事实材料、引用材料和逻辑推理来解释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阐明某个道理,证明作者一定的见解和主张,表明赞成成什么或反对批驳什么。

阅读论说文,首先要扣住文章的题目,题目或点明中心论点,或提出论述的问题,或点出议论的范围(话题)。

其次要抓住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抓住作者反对批驳的错误观点,这也就把握了文章的中心。中心论点或出现在题目,或出现在文中开头(首段),或归纳于文尾(末段);分论点往往位于文段开头或结尾。

再次是论据,也就是用来论证论点的材料,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包括引用材料)、正面论据和反面论据。论据在文章中主要起证明或反驳论点的作用,有时也会丰富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增强文章的文采和可读性等。

第四是论证,也就是结合论点或分论点对材料的分析,包括分析方法和分析过程、效果。论证的思路一般是先提出论题、概述议论范围,或点明中心论点、交代写作目的;然后运用举例、引用、对比、比喻等方法对提出的论点进行论证和分析;最后或归纳论点、总结全文,或明确任务、提出做法。

论证的结构一般有总分、并列、层进、正反四种形式。一般来说,大多议论文的整体结构属于总--分--总结构,在分说部分,往往会采取或并列、或层进、或正反的结构模式。还要注意的一种是驳论文,一般会采取或先驳后立、或边破边立的结构;驳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驳斥对方错误,即驳错误论点、驳错误论据、驳错误论证(推理过程),然后由此确立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六、典题例析1、2012年江苏卷伍尔夫《笑的价值》

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6分)参考:首先提出就本来面目看人是嘲笑的前提;接着阐述妇女和儿童能看清人的本来面目的原因;最后阐述妇女和儿童的嘲笑具有令人惧怕的力量。(解析:本题通过分析论述层次来考查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前两句为第一层,是提出嘲 1

笑的前提:要做到能够嘲笑一个人,你首先必须就他的本来面目来看他。引出本段的论题:妇女和儿童对人具有更强的观察力。第三句至第五句为第二层。剩下的句子是第三层。联系现实阐述孩子和妇女的笑让人惧怕。归纳层意时,要着眼于全段的中心,三个层次形成内在的逻辑关系。)

2、2011年江苏卷鲁迅的《捧与挖》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4分)①首先,指出人们对可能危害自己的人物常取“捧”的做法;

②其次,分析人们“捧”的动机;③再次,用例证揭示“捧”的后果;(解析:议论文通常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段式”结构模式。本文先从中国人一贯的做法引出下文,提出人们有爱“捧”的习惯,并指出“捧”的实质和后果,并举三例给予佐证,而后提出“挖”的观点和具体做法,最后再回到批判现实中来,收束全文。)

七、方法归纳

(一)整体把握

1.分段或分层阅读全文,逐段或逐层概括段意或层意。遇到个别语句不懂时,可以先跳过去,等读完全文,再回读。

2.要抓中心句和关键句,尤其是起始句、结束句和结论句,明晓每段要表达的意思;找出作者的观点(分论点和中心论点),明确作者要论证、阐发什么,是怎样论证、阐发的,用了哪些论据和方法,论点和论据有怎样的联系等。

3.要把握论证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清论证结构(并列式、递进式、总分总式、对照式)。

4.要特别注意信息的标志。可以作为标志性的词语有: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范围词、类别词、过渡词,以及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阅读时要特别将它们圈画出来。

八、牛刀小试

1、阅读下文,给下文分段,并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1)科学的规律是铁面无私的,只允许人们遵守,不容违反。(2)没有精细、严格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科学工作习惯,就不能取得任何科学成就。(3)只有“精”字当先,“严”字当头,精密地推理论证,精细地测量计算,精确地搞好试验,才能在科学规律面前获得“自由”。(4)科学研究中,在同一现象面前,粗心的人不以为然,或视而不见;细心的人则抓住不放,以此为追求新发现的端倪。(5)这粗心和细心,差距如天上地下。(6)德国化学家维勒在研究一种铝矿石时,漫不经心,失掉了研究发现“钒”的机会。

(7)瑞典化学家肖夫斯特姆抓住苗头不放,精心研究,终于发现了“钒”。(8)德国化学家李比希研究海藻时粗心大意,浅尝辄止,与元素“溴”失之交臂。(9)法国科学家波拉德破除常规,细致钻研,成了“溴”的发现者。(10)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科学是严肃的、严格的、严密的,是不允许马虎的,所以科学工作者必须首先有良好的科学工作习惯,要有条理。”(11)这句话应该成为科技人员的座右铭。

【答案】这是一段议论文,第1~3句话为一层,先提出观点,然后从反面、正面对论点进行阐释;第4~9句话为一层,举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对论点进行论证;第10句、第11句是第三层,引钱学森的话论证论点。

2、请简要分析该段的论述层次。

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济慈名句所谓:“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时他不了了之,引得你遥思远怅:“美人卷珠帘,„„不知心恨谁。”“松下问童子,„„云深不知处。”这“不知”得多撩人!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试举一个很普通的例子。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来慨叹死亡的不饶恕人。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诗都利用过这个公式,而最妙的,莫如维荣的《古美人歌》:每一句先问何处是西洋的西施、南威或王昭君、杨贵妃,然后结句道:“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

(选自钱钟书《读中国诗》)

答案 首先通过引用诗句提出本段论述的中心:中国诗富于暗示。接着通过比喻、引用解释“富于暗示”的内涵。最后具体阐述中国诗“富于暗示”的三种表现手法(方式):一是语言文字中包含无穷;二是诗意不了了之,任你猜想;三是结句用疑问句,以问为答。

解析 该题关键在于第三层次的分析,只要注意抓住“有时候”“有时”等层次标志词即可。该层第三小点用了比较的方法,论述较为详细。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本色与文采

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元人杂剧之不同于其他历史时期的文学(如唐诗、宋词、明清传奇),就是它慷慨悲歌、本色当行的时代风貌。当时杂剧创作的主要流派——以关汉卿为代表的本色派,集中表现了这种时代风貌。同时,随着杂剧创作的发展,以王实甫为代表的文采派也逐渐形成。

关于这种流派划分,前人已有论述。如王骥德《曲律·论家数》认为“曲之始,止本色一家„„然文人学士,积习未忘”才产生了文采一家。臧懋循《元曲选·序》说:“曲有名家,有行家。名家者,出入乐府,文采烂然。行家者,随所装演,无不摹拟曲尽,使人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故称曲上乘,首曰当行。”

当行指适应于某一行业的要求,就戏曲说,主要指善于运用语言来刻画人物,曲词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和个性,能为展开剧情和刻画人物性格服务。本色一般是就语言的自然本色,贴近生活,很少装饰说的。戏曲脚本最初总是为舞台演出写的,最早的脚本往往只是舞台演出的记录。如果不本色,群众听不懂,看得也莫名其妙,它就不能适应舞台演出的要求。因此最初从民间产生的戏曲总是本色当行的。关汉卿的《窦娥冤》重于叙事,直抒胸臆,言言曲尽人情,字字当行本色,就堪称本色派的“第一杰作”。

比之关汉卿,王实甫的戏曲作品则在本色的基础上作了较多的设色加工,给人一种“文采烂然”的感觉,代表了杂剧文采一派的最高成就。他的代表作《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讲述张生与崔莺莺相爱,崔老夫人知道事情已无可挽回,便催张生进京赶考,莺莺与张生在长亭依依而别,语言铺叙委婉,华丽秀美,既能把优美的诗词语言熔铸成明快流畅的曲词,也能将日常生活语言点化为清丽谐美的唱段。王实甫的剧作有着优美的抒情诗的特色,朱权《太和正音谱》评价其“如花间美人”。

本色派与文采派,春兰秋菊,各有特色,共同代表了元人杂剧的艺术成就。

(1)全文采用了什么结构方式?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参考:(1)全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引论提出元代杂剧创作先后出现的两种流派——本色派和文采派,中间本论部分分别分析这两派各自的特点,最后结论总结并深化观点:两派“各有特色,共同代表了元人杂剧的艺术成就”。

(2)文章中间的论证过程采用了什么结构方式?

参考:(2)文章中间的论证过程采用了对照式,将本色派的特点与文采派的特点进行对照分析,突出了二者的关系和各自不同的特色。

九、巩固训练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崇尚简单

国 风

读刘大櫆《论文偶记》,上面写道:“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神远而含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

洞观古今世事,大凡至善至美,皆简单。土地质朴无华,能养育万物;真水无色无香,能孕育生命。一部《周易》,玄而又玄,变幻无穷,离不开阴阳二卦。《老子》被誉为哲学的哲学,只有五千言。阿拉伯数字只有十个,能算尽人间的全部数量关系。电子计算机每秒处理上百亿兆的数据,原理只是数学上的二进制。所以,要求得真谛,就应向简处着眼。圣雄甘地说:“简单是宇宙的精髓。”

简单是一种美德。当领导的人简单,就会减轻下属的负担,引领出好的作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各种讲话、汇报、文件,上面一页纸,下面就会一本书,“文山会海”就是这样形成的。

生活简单的人,目标会更明确,志向也会更坚定。诸葛亮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司马光教育儿子:“奢则多欲,多欲则居官必贿,居乡必盗。”俭则必简,简则必俭。

生活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中的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成了物欲的奴隶。在私利的驱使下,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同情关爱,只有竞争算计、巧取豪夺。为什么新闻记者要说谎?企业要给奶粉中加三聚氰胺?金融家要诈骗?一切为了钱,人人都相信现实的幸福必须在这里面寻找。金钱崇拜,使得人类不计后果地向大自然无限索取。人们只知道砍伐森林,却忘了自己也要呼吸;只知道污染江河,却忘了自己也要喝水„„

我们是否可以让生活简单一点?

我的一位朋友,是国内外很有影响的作家,也是高级领导。多年来,他就只穿一双部队的胶鞋,从不穿袜子,冬天也只穿一件外套。下去检查工作,都是自带面包和方便面,在车上就餐。他有一个信念:物质上求简单,精神上求丰富。人一旦变成物欲的奴隶,就失去了心灵的自由。

简,犹药也,力行,可以洁身正性,清心明志。简亦为生活尽境,人生幸福莫过于崇尚简单并身体力行。

答案 首先,由刘大櫆的话引出关于“简单”的话题。其次,从“至善至美皆简单”“简单是美德”“生活简单的人目标会明确志向会坚定”三方面论证为何要崇尚简单。再次,论述了让生活简单一点是摆脱金钱崇拜带来的生存困境的有效途径。最后,总结全文,得出“崇尚简单”的结论。

2、请分析第三段的论证思路。

与细节真实并行更值得重视的另一审美趣味,是对诗意的极力提倡。与上述的孔雀升高等故事同时也同样著名的,是画院用诗句如“踏花归去马蹄香”等做题目,要求画师既含蓄又准确地表达诗意。画面的诗意追求开始成了中国山水画的自觉的重要标准。

这种审美趣味在北宋后期即已形成,南宋时达到最高水平和最佳状态。创造了与北宋前期山水画很不相同的艺术意境。

从马远、夏珪等南宋许多名家的山水小品如深堂琴趣、寒江独钓等来看,这一特色极为明显。它们大都是在工致精细的,极有选择的有限场景、对象、题材和布局中,传达出某种特定的浓郁的诗情画意。细节真实和诗意追求正是它们的美学特色,与北宋前期那种整体而多义、丰满而不细致的情况迥异。它们在对有限对象的细节忠实描绘里,表达出某种较为确定的情调诗意。比起北宋的意境,南宋山水画题材、对象、场景、画面更小了,一角山岩、半截树枝都成了重要内容,占据了很大画面,但刻画却更精巧细致,抒情性更浓厚、鲜明。像被称为“马一角”的马远的山水小幅里,空间感非常突出,画面大部分是空白或远水平野,只一角有一点点画,令人看来辽阔无垠而心旷神怡。南宋山水画把人们审美感受中的想象、情感、理解诸因素引向更为确定的方向,导向更为明确的意念或主题,这就是宋元山水画发展历程中的第二种艺术意境。

(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答案 ①举马远和夏珪的例子提出观点“诗意追求特色明显”。②具体分析这种特色并与北宋山水画对比剖析,进一步阐明这种特色。③得出南宋山水画已发展到第二种艺术意境的结论。

解析 只答“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总—分—总”不可。

十、总结与反思

论述类文本阅读例说 篇6

【2011年高考全国大纲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回放】: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上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新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摘编自叶朗《说意境》)

【阅读方法】:

1.阅读一篇论述类文本,要关注文章的题目或出处。因为它们往往提示着文章的论题或论点,从本文的出处可知该文的论题是“意境”。

2.阅读文章第1段,通过勾画关键词,理清句与句间关系,从而提取出关键信息。

3.阅读第2段,凭借语感可以判定首句为关键句,具体解释“意境”这一核心概念的内涵是“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因为,论述类文本是议论文体,整体把握时分清楚观点与材料,可以快速而有效地把握信息。下文很明显是材料,“相反”“也”清晰地显示着材料间的关系。

4.阅读第3段,根据文章的核心论题是意境,论述类文本往往围绕论题的内涵、特质、发展、意义等角度展开论述。再者,特殊的语言标志——即在一篇文章中多次出现的同一或相似的词语或句子,也可帮助学生迅速把握关键信息,即意境作品的特质:“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上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所以”引领的是以这一特质为前提的结论,后文则是这个结论的材料。

5.阅读第4段,“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是关键信息,“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是说因为西方艺术中的有些作品也“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也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自此,可以探讨出有效的阅读方法:即通过关注文本的题目与出处,抓住关键词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关注概念的内涵及概念间关系,注意文中前后照应的关键词句,快速而准确地从整体上把握全文。

论述类文本阅读 篇7

一、 题干意识

“题干既是命题者对考生的限制, 又是命题者对考生隐藏的提示。” 考生在仔细阅读题干时, 往往能通过一些关键词或句, 捕捉其中隐含的重要信息, 并揣测出命题者的命题意图, 提示自己解题的技巧和范围。 而考生却往往忽略题干要求, 以至于所问和答案有部分偏离或完全偏离的情况出现。 如2015 年江苏卷论述类文本 《罗丹的雕塑》 中的第 (2) 小题。

(2) 罗丹给雕刻带来的 “ 根本性的变革” 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简要概括。

这是一道典型的概括题, 主要考察学生的筛选概括能力。 大多数学生能快速圈定答题的区域, 画出关键句子, 并做适当的整合概括, 而本题的得分却很不理想, 先来看看考生的答案。

学生答案: ①以雕刻家的个人的认识和深切的感受作为创作的出发点; ②其作品包涵了个人的生命全景; ③大胆改造人体, 恣意表现生命, 白由表达想象中的诡奇形象;④雕刻融入了造型艺术, 侵人诗, 侵人哲学。

这个考生的答案极具代表性, 多数考生都能把要点筛选出来并加以整合。 从考生的答案看, 只是罗列了 “根本性的变革” 具体表现, 这是属于筛选范畴, 却忽略了筛选后的概括。 什么是概括? 就是把具体的变成抽象的。 我们可以从文本的一些前后关联、 词语表述中概括为雕刻观念、雕刻内容、 雕刻形式等方面。

由于不少考生缺乏题干意识, 不能把握题干要领, 往往造成了很多无故的失分。 考生在平时的文本训练中一定要有能读题、 会读题的意识, 只有审清题干, 才能言其他。

二、 文本意识

文本意识是在阅读过程中对文字、 符号等文本内容自觉关注的心理倾向。 考生在阅读时, 文本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答题质量的高低, 很多考生阅读一遍文本之后, 完全凭着感觉去作答, 根本不在文本内容中寻找依据或支撑点。 考生更多关注的是题干问了什么, 却忘记了问题的提出是以文本内容为依托的。 如2012 年江苏卷论述类文本《笑的价值 》 中的第 (1) 小题。

(1) 文章中 “笑的价值” 包含哪些内容? 请简要概括。

这一道概括题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 参考答案赋分设置了3 点, 每点2 分。 大多数考生基本上都能写出这3 点, 但是也有一部分考生却只能得到4 分, 先来看看考生的答案。

学生答案: ①笑主要是而且纯然是属于人的; ②笑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 ③笑可以揭示人本来面目。

从考生答案看, 多数学生失分在第一点上, 文本中强调了 “笑尽管没有言辞, 却是除人以外任何动物都发不出来的。” 接着又用狗来举例子, 证明如果狗笑的话会让人惊惧和恐怖。 再结合题目中的 “价值” 一词, 我们应该得出“笑可以使人与动物相区别” 的结论, 而不是 “笑主要是而且纯然是属于人” 的结论。

这是因为多数考生缺乏文本意识, 只顾在文本中筛选有关信息, 而不懂得相关信息的内在联系与作用。 所以说只有考生在平时的文本训练中加强文本意识, 注重文本的每一词句, 每一标点以及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样才能做到从容不迫、 有的放矢。

三、 取舍意识

在筛选概括题的作答时, 千万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 分不清主次, 找不到重点。 考生在作答之前, 不仅要弄清题干要求, 还要理清文本思路, 这样才能准确地划出作答的区域范畴, 从而进行筛选概括。 而在现实生活中, 考生只是凭着初读文本的感觉进行寻找, 或凭空想象, 或跳跃摘录。 如江苏省宿迁市三校2015 届高三下学期3 月质量检测论述类文本《杂文·糠菜团子·豆腐渣》中的第 (1) 小题。

(1) 眼下, 能称得上 “ 匕首” “ 投枪” 的杂文, 寥若晨星。 在作者看来, 当下 “杂文” 有着怎样的特点? 请结合文章作简要概括。

这是道概括题审题点很多, “当下”“杂文”“特点”等都不可忽视, 若少其中任何一个词都会导致作答的偏离。本题有一定难度, 得分更是不理想, 先来看看考生的答案。

学生答案: ①吞吞吐吐, 拐弯抹角, 个人叹唱; ②无病呻吟, 不痛不痒, 隔靴搔痒; ③人云亦云, 四平八稳, 游离时代。

从考生答案看, 第一, 缺乏题干意识, 没有概括杂文的特点; 第二, 就是缺乏取舍意识, 不能合理划定作答区域。 本篇论述类文本共分为六段: 第一段是眼下 “匕首”“投枪” 的杂文, 少而寡, 寥若晨星: 第二段是如今杂文多了 “媚”“刺”, 像糠菜团、 豆腐渣: 第三段是眼下的杂文是一种悲哀和尴尬; 第四段是我们要寻觅真正的杂文; 第五段是当下缺少好的杂文有时代和杂文家的两个原因; 第六段是目前的杂文有太多的不如人意。 从题干来看, 本题属于局部筛选概括题, 首先, 考生要根据文本思路划定的作答区域应该为第一段到第三段, 并在其中筛选之后进行概括。 而从学生答案来看, 考生显然只划定了第三段, 忽视了第一二两段。 第二段中有一处 “多了些 ‘媚’, 少了些‘刺 ’” 显然是当下杂文的特点。 而这处较为明显的答案是以一多一少形式呈现的, 所以我们又得关注文本第四段真正杂文有哪些特点, 并从正反两个方面考虑概括, 而作答区域自然又扩大为第一段到第四段。

取舍意识是筛选的关键节点, 如若取舍不当, 所筛选的要点就会出现错误或有所遗漏。 平时复习与训练中, 考生必须加强对取舍意识的强化训练, 这样才能确保筛选的准确性。

四、 整合意识

在筛选概括题中, 筛选相对于概括来说是较为简单的, 很多学生都能准确地筛选出文本中关键的词语或句子。 而这些筛选出来的词语或句子往往是零散的、 交叉的、 繁复的, 这就需要我们在筛选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整合。 而多数考生往往缺乏整合意识, 把筛选的信息一一罗列出来。如江苏省南通市2016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论述类文本《我们所希望的国画前途 》 中的第 (3) 小题。

(3) 作者提出了哪些可以 “ 给予中国绘画一个光辉的前途” 的具体办法?

这是道筛选概括题, 在审题上没有设置任何障碍, 考生只需关注 “哪些”“给予中国绘画一个光辉的前途”“办法” 等三个关键就可以了。 本题难度不大, 但是从得分来看又有些不理想, 先来看看考生的答案。

学生答案: ①重视绘画写形的基本练习; ②尝试创新绘画材料和工具; ③区别于书法的技法与方法; ④符合自然事物特点, 再寻求抽象写意。

从考生答案看, 考生对文本把握较好, 能从 “为矫正这些毛病, 我们所望于中国绘画之前途, 还有话说的” 这句过渡性话语锁定作答区域为第五段到第七段, 但是学生不能很好地把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合理的整合。 考生答案②③都来自于文本的第六段。 第六段大概意思是画家之所以囿于传统、 模仿、 抄袭, 是因为原料、 工具, 而原料、工具的使用, 又与书法有很大关系。 从第六段的内容看, 答案②③是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的, 一般情况下不可拆分开来。 故参考答案给了 “尝试或创新区别于书法的绘画材料和工具”。

整合意识是概括的关键节点, 也是答案形成的重要所在。 如若整合不当, 就会导致考生作答的混乱, 甚至是遗漏作答的要点。 平时复习与训练中, 考生必须加强对整合意识的专项训练, 这样才能确保所形成的答案准确、 规范。

五、 规范意识

语文考试不像其他理科考试, 语文考试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文字表述, 整个卷面的文字表述一般不少于1500 字。考生卷面呈现的字迹是否工整、 作答是否规范, 直接影响语文考试的分数。 所以说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乃至于高考语文作答时, 考生必须要工工整整地书写每一个字, 要保证字与字、 行与行之间的间隔。 同时, 还要分点作答, 每点之前要有序号标注, 每小点之间尽量保持一到二个字符的间距, 以便阅卷者清晰准确地看清作答的呈现。 这样才能优化考生的作答, 争取最大化的得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 篇8

面对变化,我们必须研究试题可能呈现的方式,探究相应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使备考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2011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考查要求表述为:

论述类文本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实用类文本包括传记、新闻、访谈、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

考查材料可以选用论述类文本,也可以选用实用类文本。

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重要概念指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概念。要注意这些概念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重要句子指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考查重点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2.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重点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文章结构是文章思路的具体展现。重点考查把握段落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以及把握文段内部结构层次的能力。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要求归纳某一片段的思想内容或整篇文章的中心。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直接表述,有的间接表述;有的集中,有的分散;有的明朗,有的含蓄。要求能够筛选和辨析,并加以分析概括。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我们可以据此对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考查大致呈现的几种常规题型作以下预测:

1.词句理解类题型

江苏高考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不涉及词句的理解,而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考查正好填补了现代文阅读对词句理解考查的空白。

词语的理解主要是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理解,重在把握其语境义;而对句子的理解,往往也落实在几个关键词的理解上,解题时要对句子作切分,找出每个段落中的关键词并加以解说,分析句子的作用及表达效果,领悟句子蕴含的哲理,谈谈对关键句子的认识,一不要人为地“拔高”;二要学会多角度分析。

试题呈现方式:

(1)“……”的含义是什么?

(2)如何理解“……”的含义(内涵)?

(3)……指(代)什么?

例:(2010年江苏卷)17.作者所说“静趣”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懂得小林一茶的俳句就懂得“静趣”了?(6分)

[答案](1)“静趣”是指心界空灵(或摆脱物界喧嘈),在悠然遐想中获得无穷妙悟。

理解词句的含义,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联系要理解的词句的上下文,分三个层次揣摩它的意思:

①字面义;

②语境义(临时义),包括修辞义、指代义、概括义等;

③深层含意,包括主观精神层面的意义和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等。

2.筛选信息,归纳要点类题型

试题会涉及文章的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可能是文章某一片段的思想内容,也可能是整篇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态度。这就意味着试题的答案有的可以从文中直接筛选归纳得到,有的要根据文章内容分析概括得出。

试题呈现方式:

(1)为什么说……

(2)作者说……的理由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

(3)请概括……的原因。(……的原因有哪些)

(4)文章从哪几方面论述(介绍)……

例:(2010年江苏卷)17.作者所说“静趣”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懂得小林一茶的俳句就懂得“静趣”了?(6分)

[答案](2)作者心界空灵,由眼前的苍蝇而悠然遐想,悟得万物平等真谛,泯灭了益虫、害虫的功利观念,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苍蝇的自在情态,由此而获得的情趣正是作者所阐述的“静趣”。

答题要找准题目涉及的区间,在分析层次的基础上筛选信息,概括要点。

3.分析结构思路类题型

题目会涉及整篇文章的结构思路、写作顺序、层次关系等,或要求分析某个内容在文章中的作用。

试题呈现方式:

(1)概括本文的思路。

(2)文章为什么从……写起(以……结尾)?(某个内容的安排顺序能否调整)

(3)文章写……内容有什么作用?(……内容能否删去?是否偏题)

(4)文章为什么要写……(举……例)

例:(2010年江苏卷)16.文章题为“谈静”,但最后一段才写到“静”,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6分)

[答案]先由人生乐趣谈起,提出人生乐趣一半来自于感受;再阐述感受力有强有弱,感受力强,能“处处领略”,就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最后阐明领略趣味要“静”中得“趣”。

文章常按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情感变化、认知规律等顺序结构全篇。结构思路的语言表述模式有:

(1)文章以“……”为线索,选取了……材料,开头(首先)写……(以……引出),接着(其次)写……,最后……,从而揭示(表现)……主旨;

(2)引出话题——分析论证(事例—论述)——拓展反思(联系现实)——总结。

分析某个内容的作用要从内容(主旨表达)和结构(与标题、上下文关系)两方面考虑。

论述类文本阅读 篇9

一、课中指导 习得方法

1.在图文阅读中捕捉信息

图文类非连续性文本图文并茂,图和文之间往往呈现出一种互补关系,缺一不可 。 文字说不清楚由图来补充,图不能表现的由文字来解释 。 因此阅读这类非连续性文本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字叙述的信息,并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抓住文中负载信息的关键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词句,从文本中筛选提取关键信息 、 核心信息 。

如 《 北京市2011年度健康 “ 白皮书 ”》 中,将北京居民膳食现状作了统计,并与膳食宝塔作比较 。 在看到这样一份图文类非连续性文本时,学生首先要能看懂右边的数据表示国家标准中每人每日应摄入的食物种类 、 合理数量,而左边是北京居民每人每日的摄入量,看懂了这个,再进行比较,才能形成自己的判断:目前北京市居民的油 、 盐摄入量偏高,鱼虾 、 大豆坚果 、 奶类的摄入量明显不足 。

阅读此类文本,观察图画同样非常重要,因为很多内涵与信息都是通过图画传递出来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图画,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读懂图画蕴含、暗示的信息。如《绿色交通低碳出行》的图文广告,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画面构图和色彩的内在含义:自行车的车轮、把手、坐垫等都是由鲜花、藤条编制而成,而且整个画面只用了红、绿两种色彩,由此可以领悟到图画中传递出的主旨:采用骑车、步行等低碳方式出行,减少污染。

最后,基于图文类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教师还应引领学生图文对照,理清文字信息和图信息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图文结合所要揭示的信息。如要读懂《全国最低气温预报图》,光看地图是不够的,还要关注图例中的文字部分,才能看出哪些城市的气温最低,哪些城市气温在零度以下,只有图文结合,读读文字、看看图画,才能形成正确的判断。

2.在联想中丰富内涵

图文类非连续性文本给学生提供的信息是多元的,特别是一些以图为主的漫画类、图标类文本,往往留有空白,需要学生调动想象进行多元解读,不断丰富图文内涵,提炼出有效的核心信息。虽然阅读此类文本需要调动学生个人的经验与想象,但要达成目标还是有一些基本路径的。

比如说对于图标的理解,教师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从形状、色彩、意义方面进行联想;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联系图标所表现的本体的历史和文化等方面去展开想象,不断丰富图标的内涵。

如下面是国家“防灾减灾日”图标,看到这个图标,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获得基本的信息:5月12日为国家防灾减灾日,图画上画着彩虹、两个人共举着一把伞,当然学生如果仅从图标中获得这些信息是远远不够的,还应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理解画面的丰富内涵。如启发学生思考讨论:结合防灾减灾说一说,为什么画面上画着两个人共同举着一把伞?伞在这里有什么特别的含义?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可以明白这一图标的美好寓意:彩虹象征着美好、和谐的生活,双人执伞代表全民携手,共同参与防灾减灾。图标以蓝色为主,配以红黄绿三色,更是给人明快、和谐的感觉。这种构图创意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学生调动自己的想象并加以分析的基础上,得以明晰。

二、巧妙勾连 加深理解

1.与连续性文本学习相结合,图文互换

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更要让学生学会创建。有些课文,若能让学生将连续性文本转化为图文类非连续性文本,有助于连续性文本的教学,也增加了对非连续性文本的理解。

如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颐和园》等文章时,笔者充分抓住游记的文体特点,让学生研读文本,根据课文绘出相应的游览路线图。学生先读课文再绘图,并借助导览图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然后通过导览图介绍景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同时对导览图这一类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进行说明文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画图的形式提取课文的重要信息。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上次第三单元《鲸》等四篇说明文教学中,可让学生选择一种事物,小组合作为它设计一张图文并茂的名片。

2.与习作表达相结合,读写联姻

在小学低年级经常让学生看图写话,或是画画写写,其实在高年级这种方式仍深受学生喜爱。因而教师可将图文类非连续性文本和习作教学有机整合,这样的习作往往让学生有话可说,乐于表达。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看说明书做台灯》教学中,学生先阅读书上的说明书及插图,了解小台灯的制作要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制玩具或小发明,然后把玩具或小发明的示意图画出来,再撰写一份说明书,把功能、制作过程、注意事项等用文字表述出来。

再如进行五年级说明文写作时,笔者发现学生虽然可以大致描述出所介绍的物品的外形、特点及功能,但不能具体、准确地介绍,鉴于此,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搜集自己要介绍的物品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在课堂上让学生先阅读资料,再来介绍这一物品,并写成作文。

除了结合课本中的一些习作,教师也可因时、因地让学生创编图文类非连续性文本。寒假,学生开展了种水仙的活动。笔者要求学生在种植的过程中将水仙的生长过程用相机拍摄下来或是用图画画下来,然后在旁边用文字记录水仙的生长变化。

三、课外实践 指导生活

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是为了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需要的技能而存在的一种阅读。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设情境、制造机会,让学生运用非连续性文本解决实际问题。

1.在生活中历练

图文类非连续性文本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教师要善于抓住这样的实践机会:学生要参观污水处理厂,设计一个让学生写“参观计划书”的环节,在写计划书的过程中,就可以引导学生读懂地图、公交路线图、污水厂示意图等,进而制定出合理的出行计划。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学会了认读地图,搜集公交路线,根据参观的地点选择合适的公交路线等。再如有外校客人要来参观学校,笔者就带学生先读懂“校园平面示意图”,然后,做小主人介绍学校布局。从网上买来的蚊帐、晾衣架等都有图文并茂的说明,怎么组装,让学生来试一试……

2.为生活而创作

如果学生能根据生活需要自由设计非连续性文本,则标志着学生的这种阅读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在学校举行“最美班级”评比之际,笔者就鼓励学生为自己的中队———“金苹果”中队设计队徽并写一写自己的构图创意。参加设计的学生将自己创作的队徽及设计意图贴在教室中供大家欣赏。读书节活动前,提前了解系列活动的时间、场地安排和要求,让学生为学校制作一份图文并茂的海报。在“与礼同行”活动月中,笔者让学生观察班级中的好人好事及一些不良现象,然后用漫画创作的方式表达出来,其他同学欣赏漫画,解读漫画……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三) 篇10

谁都不应阻止探求真相的努力

付小为

正当舆论众口一词谴责虐童行为之时,央视新闻调查记者王志安日前在微博上透露采访信息,“纠正”了几个引发网友愤怒的“虐童”细节。例如,“揪着耳朵提起来的孩子,放下来之后,笑了”,倒立在垃圾桶里的孩子,不是被“扔的”,而是被“放进去的”。他表示不能单看照片,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些“细节”抵达真相。不料,此举遭到大批网友炮轰,为平息争议,王志安不得不删除微博内容。

在质疑者看来,哭还是笑、扔还是放,不过是细枝末节,与孩子受到伤害、老师行为恶劣的事实不可同日而语。一些人因此进一步认为,抛出与核心问题毫无关联的细节,干扰大众判断。

应当承认,无论出于玩笑还是惩罚,教师对儿童做出类似举动,并毫不在意地将图片公之于众,本身就有违师道,我们也不为此辩解。但通过细节无限接近真相,仍然是判断事情严重程度的关键。在这个意义上,放和扔肯定有所区别,“虐”的举动和实质造成的伤害也不能混为一谈。可惜的是,舆论一致对照片呈现出来的影像极度愤慨,却极少过问那些照片上的儿童是否真的受到了身体和心理的伤害,伤害到了什么程度。

教育机构,甚至法律机构对这名教师作出处罚,相信也必须依据由细节还原的事实,而非公众的愤怒。这是现代社会保障个人权利和社会整体公平正义的一个重要基础。即便一个人的行为恶劣至极,依然要允许他有申辩的权利,依然要依据最细节的事实来确定他应受到何种惩罚。

新闻媒体之于社会的最重要功能,就是提供真相,让人们由此作出判断。原则上,强权的高压和多数人的情绪,都不能让新闻媒体畏于对真相的揭示。但事实上,这两种力量都有可能让追寻真相的步伐停滞,让冷静的声音缄默。一个社会的可怕之处,正在于此。无论是少数人的暴政,还是多数人的暴政,本质究竟有多大区别?

王志安的细节补充,是一种努力,还原更贴近真实的场景,它无关价值判断和有意图的辩解。实际上,如果最初的报道与表述文本取自这个事实,我们甚至无法推知,外界当下的愤怒是不是可以相对缓和。然而,从公众超乎寻常的情绪反弹来看,大众认知已经定型,此后,无论从判断,还是从事实部分作出任何程度的变更,都可能遭到普遍抵制和强烈不满。

这样的情绪反应并不特殊。事实上,在很多公共事件里,基于初略事实便作出对应判断的情况极为常见。它们时常由简单的正义感、社会成见或者集体化意识支撑而成。一些时候,判断失误或误解酿造,不在于事实不充分、没有理性的声音,而是真相、冷静思考和客观言论不被接受,无法进入主流话语体系。

在我们谈论言论钳制时,总是更多地看到少数人权力蛮霸的一面,却忽视了多数人情绪的压力,同样会形成可怕的沉默螺旋,把我们与开放包容进一步推开。而是什么原因让民间自发形成这种封闭、单一的价值“抱团”状况,其实亦值得思考。

(选自《长江日报》,有删改)

1. “一个社会的可怕之处,正在于此”中的“于此”指的是什么?

2. 为什么说“王志安的细节补充,是一种努力,还原更贴近真实的场景,它无关价值判断和有意图的辩解”?

3. 王志安希望大家能通过“细节”抵达真相,却遭到大批网友炮轰的原因是什么?

4. 教育机构和法律机构、新闻媒体、公众应该如何对待虐童行为?

答案见官方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098316424)

(作者:江宁,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上一篇:冷库管理下一篇:武侠世界与现实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