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认方向教学反思案例

2024-05-12

辨认方向教学反思案例(共10篇)

辨认方向教学反思案例 篇1

二年级数学下册《辨认方向》教学案例与反思

五叶小学

管丽君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教材的设计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为学生提供了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学生已能正确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了,因此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现实的活动情境,增加探索、体验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制作方向板,然后运用方向板在教室或者校园内认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教学流程:

一、出示学校附近的区域图如商店、小卖部、公路、电影院等,让学生说说这些建筑物的方向在学校的哪面。设疑:谁能指出电影院的方向,先实地指一指,然后在图上指出来。这样,使学生明白除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外还有东南方向。

二、让学生找一找老师家在什么方向,教师宿舍楼在什么方向,金宜公路在什么方向,通过活动交流出东北、西南、西北三个方向。

三、给定一个方向,组织学生制作方向板。

四、利用方向板在教室里辨认八个方向,并说说自己的哪一面坐着哪个同学。

五、到操场上去看一看,说说校园里的各个方向分别有些什么。课后教学反思: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我们知道,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教材不过是师生对话的一个“话题”,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情况,用活教材,使教材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本课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不仅要求学生能在平面图上认方向,还要求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而本课的活动主题图是一幅学生很熟悉的街镇生活图,一些比如图书馆、少年宫、动物园等,这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而且我们学生在图上认方向已经基本学会了,但是当老师要求他们说说自己回家的路线,并把这条路线画出来的时候,只有少数几个能画出来,这就说明学生不能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把主题图换成了一幅我们实际生活的主题图,当中以学校为中心,先让学生说说学校的东面、西面、南面、北面都有些什么主要的建筑物,学生一看都是我们生活当中找得到的,都很有兴趣,立刻说出了东面有金宜公路、西面是电影院、南面是小卖部等。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想一想体电影院在什么方向,然后紧紧抓住学生这份好奇心,设疑引思,如:老师的家在学校的哪一面?菜市场在学校的哪一面?用这些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旧知识并结合生活经验来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通过让学生先在教室中指一指

这些地方的方向,然后在图上添画上去。之后,再制成方向板。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使他们有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二、体现生活亲历性

低年级的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于周遭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我们就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情境。设疑引思,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旧知识并结合生活经验来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通过让学生指一指,认一认的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数学经验。

三、体现数学活动趣味性

“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兴趣是情感、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时,一定是注意力高度集中,记忆力增强,思维敏捷,信息传输系统处于最佳期状态的。”在让学生认一认各个建筑物在什么方向时,我设置了一个数学情境:“蜡笔小星要来咱们五叶小学看看我们的学习环境,但他不认识路,请你当导游员,给蜡笔小星带路。咱们第一站要去的是„„”

辨认方向教学反思案例 篇2

【案例背景】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是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1节内容, 其中“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异明磁极相互吸引”是本节课的重点, 所以这部分内容教师一般采用探究学习, 目的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而教师起引导作用。在做“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异明磁极相互吸引”分组实验时, 学生由于缺乏实际分析能力, 特别是实验前教师所提供的器材存在问题时, 常常会出现对“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论正确性产生怀疑。本案例讲述了一位老师在上“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中, 出现意外的事例, 在此谈谈个人的看法。

【案例描述】

展示:大家应该都知道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工具是司南,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司南的制作原理吧!

出示司南的幻灯片, 说明世界最早的指南针就是我国战国时代的指南针, 叫司南, 它是根据磁体静止时总是指南北的原理制成的。

提问:为什么天然磁石放在铜板上?若改成铁板如何? (会被铁板吸引住, 不能准确指方向。)

若也用天然磁石又如何? (可能吸住, 也可能排斥)

探究:磁极和磁极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提问: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 如果把两磁极相互靠近时, 会发生什么现象呢?下面请同学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学生实验:把两磁极相互靠近, 观察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学生归纳实验结果后, 归纳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就在这时, 突然有位男同学一边举手一边说:“我发现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结论是错的!教师对他说:“请你向同学们汇报一下你的发现。”这位同学站起来, 一边演示一边说, 我把两条磁体的N极相对放置, 发现它们互相吸引。当时, 老师还没有反应过来, 班上另一位同学说, 我这里也是这样的。老师拿起来也做了一下, 也是如此, 但是教师没有作解释。

……

【案例评析】

新课程要求我们应当正确处理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本节预设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规律。在上述案例中, 我们清楚地看到, 这个偶发事件实际上已经成为教学的一个新生长点, 它将师生引入解决“为什么会出现同名磁极相互吸引”这一问题情景之中。在教学中, 学生的困难得到了教师充分的关注, 这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得到具体的体现。更重要的是, 在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协作精神得到了较好的培养。这些意外的收获所蕴涵的教育价值是原来确定的目标所无法比拟的。然而, 本案例中教师没有抓住这一教育机智, 好好地引导学生, 从而使课堂变得有点沉闷。

【问题与反思】

1.抓住亮点, 激活课堂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是新课程下的教学指导性理论。课堂教学过程中蕴藏着多层次、深角度的知识点, 若能适时地引导学生去挖掘这些知识点, 哪怕学生了解到的仅是些浅层次的, 但我们仍旧会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想象空间, 以便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事先所未预料到的事情, 而这些也正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所引发的知识面, 也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种互动交流,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得他们更主动地去探索课堂的知识层面。诚如此堂课的探究实验时, 在探究“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异明磁极相互吸引”时, 学生中出现不同的答案时, 若教师抓住这个亮点, 让他们自己继续探究, 而后在相互间的互辩中明朗答案。这种紧紧围着学生而开设的课堂教学, 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并能树立他们对知识正确把握的自信心, 使得他们能更主动地活跃于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这样一来就使得课堂教学更有生机及活力。

合理地预设而并非全部概括的课堂教学, 则更能激发学生去挖掘深层次的知识点, 而这种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 对学生来讲才有真正意义上的价值。教师则要关注教学过程中所引发的知识冲突, 并及时引导学生对知识面的认知走向, 而这样一种课堂教学的走向能使知识内容更加鲜活、生动, 从而既激活了课堂的教学, 同时也调整和弥补了教学中的漏洞与不足。

2.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 让课堂教学出现思想相互碰撞

课堂教学是一个思想相互碰撞的过程。教师与学生, 由于知识水平与经验阅历的不同, 在分析问题与理解问题的能力上必然存在差异, 思想碰撞产生不了火花也是常情;同时,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 教师所面对的学生又是一个个彼此不同、异常活跃的个体, 教师的教案再详细、再周密, 也难以全面预见随时可能出现的思维变异和思维冷场。例如, 在案例中, 教师事先根本没有想到学生会大胆地提出这样一个令人咋舌的结论来, 但当时如果给学生泼一盆冷水, 无疑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并且使一些学生成为教师的应声虫, 从而折断其想象与创新的翅膀。因此, 在学生出现思维障碍的时候, 教师若能不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 顺着学生的思路, 随机应变, 因势利导, 则有可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使课堂教学向着预期的方向发展。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教学机智的魅力也在于此。

课堂教育教学是一个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过程, 随时有可能发生以上种种意想不到的事件, 这些事件有可能是外界环境的影响干扰, 有可能是教师对学生的预见不充分, 也有可能是教师与学生间、或学生与学生间暗藏着的矛盾。但无论是哪种情况引起的意外事件, 都需要教师对这些课堂意外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 并妥善解决, 以保证课堂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这种驾驭课堂的能力, 也即教育机智。

辨认方向教学反思案例 篇3

教材简析:

“辨认方向”一课是北师大版2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方向与路线”的起始课。这一课属于“空间与图形”范畴的“方向与位置”领域。它是学生在1年级学会用左右、前后、上下等术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和2年级上册认识了东、南、西、北4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4个方向,并为后续的学习(4年级的“确定位置”)打下坚实的基础。教材设计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为学生提供了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

学情分析:

学生已会辨认东、南、西、北,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图纸上,大部分学生能准确地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但由于时过境迁,现在有些生疏了,所以在新课伊始进行复习,为迁移新知作好准备。学生已能正确辨认东、西、南、北4个方向,因此教学中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现实的活动情境,增加探索体验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制作方向板,然后运用方向板在教室或者校园内认出东南、西南、东北、西北4个方向。

教学目标:

1.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7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初步体会方向的相对性。

3.发展积极的学习情感体验,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的7个方向。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生活中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4个方向,还记得是哪4个方向吗?

生:东、南、西、北。

师:我们在生活中怎样辨认这4个方向呢?

生:我们学过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生:可以看太阳,早晨的太阳在东面,中午的太阳在南面,傍晚的太阳在西面。

生:看北极星,北斗七星。

生:看指南针。

生:看大树叶子、年轮、树的影子。

师:你们的方法可真多。你能告诉我教室中的4个方向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辨认新的方向。(板书:辨认方向。)

【评析:谈话导入环节复习旧知,为新知的学习作铺垫,为知识的迁移作充分的准备。辨认方向各种方法的交流唤起学生的认知,有助于学生准确快捷地辨认教室里的方向。】

二、互动交流,探索新知

(一)活动一:辨认平面图上的方向。

1.观察情境图,复习4个方向。

师:首先老师带领大家到笑笑的学校附近参观。同学们看,学校坐落在小区的中心位置,你能用方位词说说其他建筑的位置吗?

生:体育馆在学校的(北)面,商场在学校的(南)面,医院在学校的(西)面,邮局在学校的(东)面。

师:你这么快说出来,有什么秘诀吗?

生:在平面图上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贴:

西东

2.调动原有经验,初步感知新方向。

师:(出示课件)大家看,学校附近又增加了一些建筑物,分别是什么?

生:图书馆、少年宫、动物园、电影院。

师:你最喜欢去哪里?

生:我喜欢去动物园。

师:想一想,动物园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呢?请你试着给这个方向起名字。

生:东北方向。

生:东和北之间的方向。

生:东北。

师:你怎么想到东北这个词的?

生:因为动物园在学校的北面,又在学校的东面,所以是东北面。

师:说得很有道理。以学校为中心点,画一个方向标。(点击课件。)动物园既不在东面,也不在北面,而在东与北之间。我们把学校东面和北面之间的部分都叫做学校的东北方向。(生齐读:东北。)其他同学喜欢去哪里?

生:我喜欢去图书馆看书。

师:图书馆在学校的什么方向?你能试着起个名字吗?

生:西北方向。

师:为什么是西北方向呢?

生:因为图书馆在学校的西面和北面之间,所以叫西北方向。

师:说得很好。(点击课件。)图书馆在学校的西与北之间,我们把这个方向叫做学校的西北方向。齐读:西北。

师:同桌之间说一说少年宫、电影院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生:少年宫在学校的西南方向,电影院在学校的东南方向。

(课件演示这两个方向的名称。)

【评析:本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感知新方向,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合理地进行知识的迁移。学生经历独立思考的过程,自主探求新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识记4个新方向。

(1) 板贴4个新方向。

师:我们回顾一下,确定方向首先要找到一个中心点,先确定东、南、西、北4个方向,再找其他方向。东与北之间叫东北。(板贴:东北。)西与北之间叫西北。(板贴:西北。)东与南之间叫东南。(板贴:东南。)西与南之间叫西南。(板贴:西南。)

(2) 借助手势帮助理解概念。

(3) 找规律。

齐读新的方向: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师:观察这4个新方向,它们的名称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生:这些新的方向都是两个字的,由以前的4个方向组成。

生:东和北之间就是东北,西和北之间就是西北,西和南之间就是西南,东和南之间就是东南。

师:也就是说,如果找东北方向,先找东,再找北,之间的部分就是东北,对吗?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新的方向由东、南、西、北组成,东和西都在前面,南和北都在后面。

师:你的发现真了不起!是啊,东西在前,南北在后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我们就这样记。

师:了解了它们名字的特点,现在说一说,哪些方向是相对的?(东——西 ;南——北;东南——西北;东北——西南。)

(4)只留下 北

西东

师:我来移动圆片,你说说它在中心的什么方向。(明确同一方向上有不同的点。)

只留下北辨认其余7个方向。

4.小结。

师: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几个方向?分别是什么方向?

生:8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师:这8个方向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四面八方。四面八方在生活中泛指各个方向。

【评析:遵循记忆的规律,通过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识记新方向,由无意识记向有意识记过渡,瞬时记忆向短时记忆过渡,提高学习效率。】

(二)活动二:辨认生活中的方向。

1. 制作方向板。

师:为了帮大家更快更好地辨认方向,我们把这8个方向汇在一张纸上,我们来制作方向板。

请同学们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教师演示。)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打开以后对角对折,最后摊平后,数一数从中间出发有几条折痕?

师:怎样更快更准地标出方向?先标什么,再标什么?

师:先标东、南、西、北,再标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学生活动标方向,同桌相互检查。)

师:谁愿意到黑板前面贴方向卡片?

2.利用方向板找教室的8个方向。

师:现在我们利用方向板找一找教室中的8个方向。大家想一想,这个方向板立着放还是平着放呢?(生:平放。)好,把你的方向板平放在桌面上。还记得教室的前面是什么方向吗?(生:北方。)把你的方向板的北方和教室的北方保持一致。现在你来找一找教室的8个方向。(学生利用方向板活动。)

汇报:同学开小火车汇报教室中的8个方向。

课间休息:我们来做一个关于方向的游戏。面向南——点点头,转向西——拍拍肩,面向北——拍拍手,转向东——扭扭腰。面向东北——点点头,向着西北——招招手,向着西南——拍拍肩,转向东南——扭扭腰。

利用方向板找8个方向离你最近的分别是哪位同学,和同桌相互说说。

汇报以接力的方式进行,提到谁的名字谁接着汇报。最后一名学生说说老师在你的什么方向,你在老师的什么方向。

师:大家要注意:方向和位置一样,都是相对的。要说清楚谁在谁的什么方向。

【评析:在趣味的活动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充分利用方向板来实现平面方向与生活方向的迁移。学生在活动中动起来,调动各种感官,将表浅的认识内化为需要,体验学习知识的价值。】

小结:刚才,我们利用方向板找到了身边的8个方向。还记得平面上的8个方向吗?(指板书)如果将来有一天你到祖国的各地去旅游,你能辨认出方向吗?我们先要学会看地图。

三、实践应用

(出示中国地图。)

1.先来找找首都北京在哪里。(红星闪闪在北京。)

2.我们的家乡在哪里?(生:黑龙江。)我们的家乡大致在北京的()方向?(生:东北。)我们去北京往()方向走?(生:西南。)为了看得清楚我们可以在北京上画一个方向标。(点击课件。)标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很快看出黑龙江在北京的东北方向。如果我们要从家去北京,该往西南方向走。

3.你知道小沈阳的家乡在哪吗?(生:辽宁省。)辽宁省在北京的什么方向?(生:东北。)你知道东北三省是哪3省吗?(生:黑龙江、辽宁、吉林。)这3省都在我国的东北方向,因此得名。

4.还记得美丽的日月潭在哪个省吗?(生:台湾省。)台湾在北京的什么方向?(生:东南。)台湾虽然很小,但它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我知道同学们都很关心四川的小朋友生活得怎么样。四川在北京的什么方向?(生:西南。)四川正在重新建设中,相信不久以后那里会建设得更加美好。

6.你们找一找我国最南面的一个省是哪里?(生:海南。)那里气候炎热,四季如春,你们喜欢吃的香蕉和椰子就产在那里。

7.你还去过哪个省?说说它在北京的什么方向。

小结: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秀丽,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评析:本环节的情境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了综合的练习与应用,由生活方向回到平面方向,进一步巩固平面上的方向,同时培养学生读地图的能力。不失时机地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辨认方向,不但找到平面上的8个方向,还找到了生活中的8个方向。希望大家多留心观察生活,学到更多的知识。

反思: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我创设了学生喜欢的学习情境,几个情境相互联系、环环相扣,突出情境的有效性。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知识,获得了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每个细节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实现了旧知向新知的迁移、平面方向向生活方向的迁移。

本节课课堂气氛融洽、动静结合,追求实效。前半节课学生经历探索新知的过程,独立思考、感悟新知。后半节课学生活动起来,经历尝试、体验、应用新知的过程,达到理解内化的目的。这样的动静结合,不流于形式又不乏童趣,真正追求课堂的有效性。

在研课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学期初,我们年组对“方向与路线”这一单元进行了认真细致的集体教研,并在鹤岗市第三合作体进行区域教研展示。在这次集体教研中,我们每个人都深入研究教材,剖析重难点以及练习题。在思维的碰撞中,我们讨论出书中的情境图方位很正,便于教学,掌握规律可以从特殊到一般,为了便于观察,可以将主情境图分成两部分出示:

先复习旧知,再引导学生探求新知。在“方向板制作”的问题上,我们讨论出用纸来折的方式,既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让学生经历思考、实践的过程。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在经历了集体教研后,我们再开展了个性化的教学实践就游刃有余了。感谢我的团队,我喜欢这样的研修!

总评:

陈伟老师执教的“辨认方向”一课追求有效的课堂,在教学中关注了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环节设计的有效性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性:

一、注重情境创设

本节课教师创设了观察情景图、制作方向板、辨认教室中的方向、辨认图上方向等有效的活动情境。学生在这些情境中观察、思考、合作、交流,形生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得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得以较好地突破。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依据给定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的7个方向,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每个情境的创设都紧紧围绕教学重点,每个情境中体现的都是数学本身的价值。

二、遵循学生认知规律

我们在教学中倡导板块式的教学设计,每个板块要注重联系性与递进性。由复习导入感知新方向,到识记新方向,再到借助方向板来辨认生活中的方向及实践应用,每个环节都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在每一个环节中,也遵循了这个规律(在利用方向板来找教室中的方向的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先确定一个方向,再确定4个正方向,最后确定4个新认知的方向)。教师引领着学生由已知走向未知,初步地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注重学科整合

本节课,陈伟老师自制教学课件,把原本抽象的问题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主动地学、生动地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信息技术在这节课中运用得恰到、好处,对提高教学实效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整节课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用表示方向的词来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时,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方向的相对性方面,渗透的还不是很充分,因为这必竟是本单元的第一节课时的教学内容。

辨认方向教学反思 篇4

1、 通过太阳的东升西落让学生在操场上找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通过游戏让学生更好的分清东、南、西、北,并能和左、右手联系起来,很快地分辨这四个方向。说说校园里的各个方向分别有些什么。

3、通过多种识图练习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体现出来,如学校、家、超市等,进行分辨方向和设计一些路线的练习,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使他们有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虽说低年级的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于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因而我就紧紧抓住学生们的这份好奇心,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了各种情境,设计各种疑问,引发他们思考。学生们看到熟悉的生活环境,自然而然的投入到设计好的教学环境中去了。之后学生们利用已经学过的旧知识并结合生活经验来探索新的知识,掌握了新本领。最后我又让学生们指一指,认一认让他们形成小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他们即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又获得了数学经验。

人们常说 “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兴趣是情感、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时,一定是注意力高度集中,记忆力增强,思维敏捷,信息传输系统处于最佳期状态的。”在处理游览野生动物园时,我设计了一个数学情境:“老师第一次来到这个动物园,对什么地方也不熟悉,想找一个小导游,谁愿意帮助老师?学生们各个跃跃欲试的争当这个小导游,说我们第一站要去的是……”

《辨认方向》教学设计 篇5

高婉丽

学情分析:

《辨认方向》这一课是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第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今天学习的四个新方向是给定位置的斜方向的,相对来说比较抽象,还有学生很容易把平面图上的方向和现实生活中的方向搞混淆。这一课的内容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具有一定难度的。

教学目标:认识四个新方向词(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

教学重点: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会用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八个方向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现实生活中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小朋友喜欢玩游戏吗?(喜欢)

我先说一下游戏规则:你们要做和高老师相反的动作:比如,我说东向东转,你们就说,我说西向西转。好不好?开始了:我说西向西转,我说南向南转……

从游戏中,高老师已经知道你们掌握了四个方向:东南西北。生活中是不是就这四个方向呢?肯定不是。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其他几个方向。(板书课题)

二、新课探究

(一)动物村。

1.我们一起先去动物村参观一下动物的家。(出示课件)在参观之前,先请小朋友说一说:看平面图的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依次出示课件)大象家在动物村的最中间,他的邻居都有谁呢?请你说一说大象的邻居(狮子,老虎,熊猫,犀牛)分别在大象家的哪个方向?(生自由发言)

3.小狗住在大象家的哪个方向呀?(小狗住在小象家的东面和北面之间的位置)。我们一起给东、北之间的方向起个名字(东北)。

4.现在小朋友已经了解到生活中的东北方向。那么再看看其他三只动物(海马,长颈鹿,鳄鱼)1

又住在大象家的哪个方向呢?学生同桌交流,(西北,西南,东南)引导学生发现:东南、东北、西南等方向。

5.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认识了八个方向,(出示方向图)一起读一读。

(二)出示教材主题图:学校的四面八方。

1、请用你的火眼金星找一下米老鼠的位置。(学校)米老鼠夸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聪明,他给大家准备了几个问题?(出示问题)你们能答吗?

请你说一说:以学校为中心,邮局、商场、医院、体育馆分别在学校的哪个方向?(师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示课件)

2、观察图书馆、动物园、少年宫、电影院在学校的哪个方向?和同桌交流。

三、联系生活

(一)老师组织学生制作方向板。

现在智慧老人要考考你们,他说:小朋友,你能做一张方向板吗?

(拿起方向纸)请小朋友照着高老师的样子把纸对折一下,再对折一下,然后打开。先确定一个方向,比如北,然后根据这个方向标出其它三个(东西南北)方向,最后再标出东西南北之间的四个方向。

这四条对折线末端分别写东西南北,这四个角分别写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现在我们开始吧,看谁完成的又快又好!(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

2、指名学生上台在黑板上贴方向卡片。全班交流。(师出示方向板的课件让生订正)

(二)完成试一试(1):

1.(出示课件)利用方向板在教室里辨认八个方向。

(1)师:谁来说说黑板位于教室中心的什么方向? 生:西方。

师:现在知道了一个方向,其他的方向同学们能说出来吗?和你的同桌试一试,如果有困难你们可以利用方向板来帮忙。(每个学生都在尝试辨认,师巡视指导。)师:谁愿意向大家介绍教室的各个方向?生1:卫生角在教室中心的西北方向。…… 师准备七个方向卡片分别发给7名同学,并请这7名同学站在卡片上的位置。

(2)在学生基本了解教室的方向后,师组织学生玩《反应快》的游戏:面向南——点点头,转向东——拍拍手,面向北——弯弯腰,面向西——请坐下。向西北——拍拍肩,向东南——招招手,向东北——拍拍腿,向着西南——跺跺脚。(引导学生发现:东南和西北相对,东北和西南相对等)。

4.试一试(2):(出示课件)找出自己身边八个方向的同学。

师:你能不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向你的同桌介绍你的八个方向分别有谁?在玩之前,老师 2

有个小小的要求:先由你的同桌当小裁判评一评,然后再交换。当小伙伴遇到困难时你可以帮帮她。下面就请同桌两人先相互说一说。(生同桌互动后,再指名说一说。)

师:刚才我发现,有的同学在观察的过程中聪明的利用了自己制作的方向板,那么你们知道在使用方向板来辨认方向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吗? 生:方向板摆放的位置应和生活中的方向相同。

四、巩固练习

1.出示广东省地图:请小朋友说一说,深圳在广州的什么面?广州又在深圳的什么面(他们是两两相对的)。

2.观看教材P29《中国地图》:了解我们所处的位置广东省在北京的方向,并完成这一页的练习。(生独立完成书上,全班再交流)

3.观察动物园的方向图,并和同桌说一说,然后集体交流。

五、课时总结

今天上课小朋友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

大家的收获真不少!下课以后请小朋友们到操场上去走一走,站在操场中心你看到的8个方向都有些什么,把它画下来,标上名称,自己制作一副地图,比比谁认得方向最准确,谁画得最好。好了,行动吧!

教学反思:

我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着力体现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在活动中学的教学方式。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创设现实的活动情境,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通过一系列既联系生活实际又具有实践性的活动建构新知,让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师生互动交流的一个过程。在教学中, 重点处我采用为学生创设情景的方法处理;难点处我采用游戏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予以突破。以达到生动、直观、形象的教学效果。

辨认方向 篇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20页“辨认方向”。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的情境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名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2.技能目标:借助辨认方向,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情感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结合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2. 难点:用所学的方向词描绘物体所在的位置。教学方法:提问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具准备:课件、小卡片。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复习说一说,我们上学期学过哪些方向?再说一说位于自己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二、新授1、 引入。师:在生活中,除了听说过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之外,还听说过哪些方向词?(板书: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现在我们就来认识这些方向。2、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你看到什么,并说出它们的方向。让学生将自己置身于学校这个位置,用已经学过的方向知识,说一说 体育馆、商店、医院、邮局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教师先让学生4人一组说一说,再由教师指名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教师让学生观察剩下的4个建筑物所在的方向与以前所认识的方向有什么特别之处。发现剩下的4个方向分别在学校的斜方向的位置上。也就是在两个方向的中间。如:图书馆在北面和西面的中间。说一说:少年宫、电影院、动物园所在的方向。师:这样描述方向真是太麻烦了,请大家分别给这4个方向取名字问:你们是如何得出这些名称的?教师让学生多说一说这4个建筑物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最后教师总结。师生共同制作方向板,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指导,先将8个方向的点找出,并将北的方向给出,再让学生自己写出剩下的7个方向, 3.试一试(1)利用方向板说一说教室里8个方向分别有什么?(2) 让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师给出班级面朝的方向,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3) 使用方向板时,教师应让学生注意方向板中的方向应与现实中面朝的方向相符。三.练一练教师出示地图,问: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地图的形状像什么?在地图上看到了什么?(教师可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在观察地图时,教师让学生注意面朝北的方向标。)教师说出一个方向,让学生在图中将其指出。 问:你还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四. 实践活动到操场上看一看,说说校园内各个方向分别有些什么?观察后,到班级交流观察的结果。五. 你知道吗?读书中的一段话后,说一说自己对指南针的了解,再让学生回家去找资料,查找有关指南针的知识,增强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六. 小结这节课,同学们都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呢? 学生活动指名回答。指名回答。4人之间互说,然后指名说说。学生口头回答后,学生填在书上,并在图中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标出。(学生顺着教师所指的4个方向观察)学生讨论后回答:少年宫在西面和南面的中间,电影院在东面和南面的中间,动物园在北面和东面的中间。小组讨论后,将所取名字写在书中的建筑物的旁边。学生讨论后得出:图书馆在学校得西北面。少年宫在学校得西南面。电影院在学校得东南面,动物园在学校的东北面。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教师让学生上台展示方向。(小组活动)小组活动后,指名说一说。学生回答师生互动。在图中指出北京的位置。再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中找出家乡的位置,并说一说家乡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北京在家乡的什么方向。生生互动。学生带上表格及方向板到校园中进行观察,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再请一名同学来说一说。备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辨认方向教学反思案例 篇7

【案例呈现】

地球不自转有昼夜交替现象吗?

地球的运动 (自转和公转) 问题一直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 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内容。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 讲到这一问题时, 我一直采用教具演示法来强调这一重点……在得出昼夜交替这一结论后, 为了激发学生思维, 每次我都会再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地球不自转, 会产生什么结果?学生们对这一问题都特别感兴趣, 思维被激活了, 发言非常激烈……总之, 结论就是:假如地球停止自转, 那么便没有了昼夜交替现象……

在这学期的教学中, 讲到这一问题时, 我还是用的这一方法, 前三个班都顺利地完成了我的教学设计, 到了最后一个班却出现了意外。这是七 (4) 班的课, 刚得出“地球不自转就没有昼夜更替”这一结论, 一个叫李明的同学立刻发言:“老师, 我觉得地球不自转也有昼夜变化”。我并没有感到惊讶, 只不过觉得是他出现了一个小错误而已……为了说服他, 我对全班同学说:“来, 刚才我们演示的是在地球自转状态下的情况, 现在我们来演示一下地球不自转, 只有公转时的情景。”

又一次拉上了窗帘, 我邀请李明来演示。在桌子中央的台灯 (已去掉灯罩) 的照射下, 他拿着地球仪沿着桌面自西向东开始作公转运动演示。我提醒同学们仔细观察地仪上光亮面及黑暗面是否有变化。当地球仪转动到公转轨道的四分之一时, 我已经明白了, 地球表面的昼夜发生变化了!瞬间我的思维出现了短暂的停顿, 旋即明白了我以前的引导一直是错误的……这一次演示结束后, 同学们的意见达成了统一。

我立即对同学们作了真诚的道歉……

课堂教学经常会出现各种“意外”。我遭遇的这次“意外”, 是由于过分相信自己的经验, 没有亲自动手去实验而导致的。通过这节课我认识到, 在今后的备课过程中, 我更应该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不要让自己的经验取代实验, 以免出现类似的科学性错误。当发现自己出错时, 应及时在班级加以纠正, 把错误变成培养学生坚持求真求实精神的好时机。

这次“意外”的解决也再次说明,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留给学生动脑思考的时间和动手解决问题的空间, 充分调动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从而培养学生养成科学思考的习惯。

一、教师难道真的讲错了吗

这篇教学反思文章有情节、有思想, 也有教师对教学的切实感悟, 它让读者看到了一位很有反思精神、能够敢于自我批判的教师进行自我剖析的过程。正因如此, 本案例得到了一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者的高度评价, 文章也被一家专业网站选用。

然而, 作为一名地理学科专业教师, 当笔者阅读到“瞬间我的思维出现了短暂的停顿, 旋即明白了我以前的引导一直是错误的”时, 不免大吃一惊:难道一名中学生的简单实验就这样推翻了地理教育界多年的结论吗?那位教师难道真的讲错了吗?笔者再次认真阅读了李明同学的演示过程, 也旋即发现:李明模拟地球公转的演示模型其实是错误的。

地球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 在以太阳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 (为了讨论方便, 本文以圆代替椭圆作为地球公转的轨道) 上的运动。从本质上看, 地球公转是数学中的旋转问题, 如果不考虑地球的自转, 地球公转的运动模式应该是这样的 (如图1) :中心为太阳, 地球上任意一点P点的运动轨迹是以太阳为中心的圆。在这样的运动模型中, 地球总是以同一个平面面对太阳。其结果将是:面对太阳的地球半球上的任意一点一直会是白天;背对太阳的地球半球上的任意一点一直会是夜晚。所以, 在不考虑地球自转而只考虑地球公转的情况下, 整个地球依然有昼夜之分;但是, 对地球上的任意一点来说, 就只有白昼或者只有黑夜, 没有昼夜的更替。

再来分析学生演示的地球公转模型 (如图2) :中心为太阳, 地球中心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但是地球上其他点, 如P点, 就没有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P点在从位置1到位置2、位置3、位置4的运动过程中, 与太阳的距离时刻在变化。根据这个运动模型, 当然可以得出“当地球仪转动到公转轨道的四分之一时, P点表面的昼夜发生了变化”的结论。但是这一结论的得出, 不是建立在对地球公转概念的正确理解之上的, 出现了“偷梁换柱”的错误。

二、反思为什么会无效

通过以上分析, 很多地理教师应该能够明白本案例中这位地理教师反思无效的原因。笔者在教学研究中发现, 在实践中教师反思无效的现象绝非偶然, 其原因在于教师在教学反思时存在以下问题。

1. 热情有余, 但在教学理念上误入歧途

笔者要肯定, 反思是一种能够促进教师成长, 进而帮助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因此, 反思的主张一被引入教师教育领域, 马上得到了广大教师的积极响应。

很多教师充满热情, 反思的积极性很高, 几乎每堂课都写教学反思。反思的领域也十分广泛, 有针对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的, 也有针对教学理念和方法的。这一现象反映了我国教师逐渐转变了“教师是权威”的思想, 开始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尊重学生发展和教育的客观规律。在面对课堂出现的问题时, 不再不懂装懂、搪塞学生, 开始理性地面对, 并积极思考解决的方法。难能可贵的是, 很多教师面对教学错误和不足, 态度极为诚恳, 不仅会及时更正, 还会真诚地向学生道歉。

但是, 透过一些反思的案例也能发现, 一些教师的反思理念误入歧途, 对学生主体的认识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去, 在教师的意识中, 教师是知识权威的代表, 学生要听教师的;现在, 一些教师不能正确理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开始高估学生, 认为现代社会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多、脑子活, 所以一旦学生提出质疑, 一些教师竟不敢反驳了。教师的这种不自信导致出现教学过程被少数学生牵着鼻子走的情况, 以致教学从针对全班学生变成了针对个别学生, 从结构性知识教学变成只深究某些特殊问题的教学, 班级教学的效率大打折扣。实际上, 大部分学生由于受到自身年龄、阅历的限制, 其心智发展水平和知识储备水平一般都不如教师, 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往往存在片面性。因此, 教师切不可学生一提出质疑, 就不假思考地颠覆经典的科学结论。

2. 急于改错, 却忘了正本清源才是关键

教师反思的目的, 在于吸取教训, 促进学生的学习。但本案例教师反思的结果则是, 最终正确的知识被推翻了, 错误的认识反而得到了认同与推广。这样的反思, 完全与反思初衷背道而驰。深思其中的症结, 关键在于教师对本学科基本概念的理解不够牢固。当学生提出质疑后, 这位教师虽然第一意识能感到学生可能犯了一个小错误, 但是在试图纠正学生错误的过程中, 教师却没有正本清源——先厘清“地球公转”这一科学概念的含义, 然后以科学概念为本去判断学生的理解是否正确, 以致教师不但没有能够辨析学生的错误所在, 反而还使教学出现了科学性错误。没有科学性, 教学就丧失了其根本;而脱离了科学性的反思也必定会对教学产生不良的影响, 其有效性还从何谈起呢?

三、如何避免反思误入歧途

要避免反思无效, 教师在反思时需要把握三点。

1. 在思想上, 正确认识影响反思的维度

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分析的过程, 其结果是将教师个人内隐、缄默的观念及相关知识外显化。因此, 教师的教学行为观念和学科知识的类型构成了影响教师反思的两大维度。

教师的教学行为观念具体包括教育性知识和教学策略:教育性知识是教师从事教学行为的一般性理论知识;教学策略取决于教师的学科性知识和教育性知识, 是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的产物, 它是随着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而产生的未明言的知识。

以上三种类型的知识决定了教师在面对具体的课堂情境, 特别是突发的教学事件时, 采取何种措施进行处理, 事后采用何种角度进行反思的过程。案例中的这位教师如果能够正确认识到这一点, 那么, 面对教学中出现的这一意外, 就会首先意识到, “地球不自转有无昼夜交替现象的问题”属于地理学科知识教学的范畴, 因而正确理解其中的科学概念——“地球公转”就是教学的基础。所以, 只有对教学意外发生的实质进行剖析、判断, 才能思考出科学的教学反馈策略。如果这位教师事先具备了这样有序的教学行为反应策略, 那么这堂课也就不会被一位学生的错误思维所牵引, 教学反思也不会走向无效。

2. 在知识储备上, 加强本学科知识的学习

学科知识是教学的基础, 对学科知识的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无论时代如何发展, 教育理念如何更新, 学科知识都是学科教学的根本, 是教学的“巧妇之米”。人们很难想象, 没有米的巧妇能够做出一顿好饭, 缺少学科知识的教师能够成为一位好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要准备一桶水。只有学科知识扎实的教师, 才能教出知识扎实的学生。

3. 在教学行动上, 三思而后行

只有反思, 没有行动, 反思就会走向形式化。但不假思考就行动容易导致南辕北辙。反思, 重点在思。面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教师要围绕“What (发生了什么) ——Why (为什么发生) ——H o w (怎样解决?效果如何?) ”三个问题分析教学过程, 要反反复复地思考与琢磨, 找出问题的根源。古人云: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只有多思, 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 想在惊鸿一瞥中就能抓住事情的本质, 这种想法和做法本身就不符合逻辑。

因此, 教师在反思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如果这位教师在“瞬间我的思维出现了短暂的停顿”之时, 停下来思考一下, 或许就不会出现科学性错误。当然, 如果教师在短时间的思考中, 还是不能够发现学生的错误, 那么, 他就可以把这个问题留给学生在课后讨论, 给学生以时间思考, 同时也给自己以时间斟酌与推敲。可以相信, 教师和学生在共同思考下, 一定会得出正确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写出的教学反思, 其效果将会有质的突变。

参考文献

辨认方向教学反思案例 篇8

1.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挂图。

学具:制作方向板的纸板。

切入举偶

出示课件,谈话引入。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熊现在站在哪里?(学校)

那么,在它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哪些建筑呢?

大家真聪明,你能填出下面四个建筑物的准确方向吗?

体育馆在学校的面,商店在学校的()面。

医院在学校的()面,邮局在学校的()面。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说一说。

通过看图,初步了解大致方向。

(1)同学们说得真不错,请仔细观察,在学校的周围还有哪些建筑物?

先自己找一找,再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2)这些建筑物又在学校的那个方向呢?请你仔细想一想。

2.议一议。通过议一议及亲身体验,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1)说一说。

你是怎样想的,在小组内说一说。

(2)议一议。

谁说得对?为什么?

(3)教师小结。

在学生议一议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小结,明确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3.做一做。

在做一做中,进一步明确八个方向。

用你手中的学具制作方向板。

学中做

1.试一试。

利用方向板。

(1)在教室辨认八个方向。

2.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那位同学。练一练。

完成书中练一练。

认识路线

教学目标

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准备

挂图、投影片。

切入举偶

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我们学校明天要来一批外地的小朋友,学校想让我们班的同学带着这批小客人乘坐1路车去动物园。如果你是小导游,你能向客人介绍一下1路车的行车路线吗?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说一说。

在小组互动中学会认识路线。

(1)请你在小组中说一说。

(2)全班交流。

2.填一填。

通过填一填,进一步明确行驶方向及路线。

(1)自己独立填一填。

(2)小组内说一说。

(3)全班交流。

3.玩一玩。

通过做游戏,是学生进一步明确行车路线。

(1)公布游戏规则。

说出游览的起点是什么站,终点是什么站,汽车怎样行驶的。前面一位同学行走路线的终点是后一位同学行走路线的起点,手尾接龙,依次进行。

(2)开始游戏。

(3)游戏小结。

学中做

1.试一试。

完成试一试中的3道题。

2.练一练。

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

做中得

1.综合练习。

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

2.实践应用。

完成练一练的第3题。

练习课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是同学进一步认识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熟练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体会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准备

挂图。

切入举偶

谈话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捷克我们来商议接练习课,看看数学知识与生活有哪些密切联系。

对话平台

学中做

1.说一说。

(1)你的家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向个有哪些建筑物?

(2)你的房间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向各摆了哪些家具?

2.完成练习四的第1题。

(1)先独立完成,在小组交流。

(2)想一想,再回答。

(3)议一议,再说一说。

(4)说给小组同学听。

做中得

实践应用。

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1.剪一剪。

2.按图中所给的信息贴一贴。

3.将剩余的图按自己的设计贴在小区中。

《认识方向》教学反思 篇9

上周,我上了《认识方向》这一课,上完后进行了自我反思,感觉有做得好的地方,也有还需努力的地方,当然还存有一些困惑。

本节课我由“四面八方”这个成语引入,复习生活中的四面:东、南、西、北,然后提问“八方”是什么?为学习新知埋下伏笔。再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认识并理解方位知识。我以教室里学生最熟悉的座位为情境,让学生观察薛佳欣的八个方向都是谁,然后在黑板上画出来。接着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八个方向都是谁,并让他们在自己本上画出来。这样,通过班里的座位,让学生熟悉了八个方向。接着我又提出学校的八个方向都有什么。让同桌两人合作,一人说,一人画。接着我出示了咱偃师3路公交车的路线图,让同学们同桌两人合作,一人说从火车站到顾县怎样走,一人说从顾县到火车站怎样走。

通过以上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议一议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了八个方向。

不足之处: 1.对于由空间方向转为平面上的方向,学生过渡的比较吃力,有的学生思维还是停留在空间,没有意识到空间与平面上的方向的不同。

2.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还需简练,精确。

初中数学“说理”教学案例及反思 篇10

去年5月份我面向全区八年级数学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说理”,这节内容是八年级十一章的第二节第一课时. 虽然学生在此之前很多地方都用到说理方面的知识,但学生对说理的必要性, 以及如何说理都不是很理解. 这一节的学习是为后面的证明服务的,因此让学生能真正理解尝试用说理的方法解决问题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

在备这一课后,我产生了迷惘. 本节课确实不太好上,推理的难度要求很高, 再加上现在的学生普遍推理能力薄弱,所以我不太敢冒险了. 由于本区实行讲学稿教学, 我便对教学过程作如下设计,以讲学稿为驱动,通过先练习启发学生思维,再通过思考、交流和实验等手段合作学习,从而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本节内容,完成学习目标.

二、案例描述

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熟悉的学习氛围,我在新课的引入时紧密结合课本,先出了上节课有关的两个判断题:(1)比较线段长短,(2)直线还是曲线. 从这着手:一方面纠正学生的常识性错误; 另一方面让学生领悟判断与说理的密切联系,引入课题. 从而减轻学生面临那么多听课老师产生的压力,活跃课堂气氛.

再以书上讨论的一条直道、一条曲径占用草坪的面积是否相等为主轴,创设问题.

师:(1)请同学们看图说出两条小道占用的草坪的面积是否相同?

生:相同(齐答). 教师原本以为学生经过思考以后会出现几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事实却出乎教师预料.

师:真的吗?

生:好像不等……(两三个人的声音,很低)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没有声音.

师:到底两条小道面积同不同呢?

生:相同! (很整齐很响亮)

师:那谁来说说看?

一名学生站了起来说,做两条线就可以发现相同. (与书上的分析不一样,当时我就没想到会直接说出答案,以为会出现教参上的曲路面积大呢)

师:请这名同学上讲台投影给学生看. 学生上来作图,讲解(学生用分割的方法把曲路转化成了直路).

师:哦,可以,这种方法不错. (师没有再清楚 地解释一下)接着继续下面的内容.

(2)请学生操作 ,用透明纸覆盖草坪的边框 , 拼合 , 你发现了什么? 操作快点的同学回答:可以拼成长方形. (可能是回去预习的结果) 师发现有的学生不会操作. 请了一名同学拿着书纸在实物投影上带领大家操作,画轮廓平移.

(3)拼合成的长方形的长、宽是什么 ? 面积呢 ?

(4)直道与曲径面积各怎么算 ? 怎么列式 ? 相同吗 ? 同学们还有疑问吗? 师板书两条道路都是b平方米,生说和看想.师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了一遍图形移动和式子表 达. 师小结:通过代数计算来说理使我们对结论确信无疑.

然后进行书上的探索题,计算代数式的值时我怕耽误时间,列成了表格让学生直接填答案. 有部分学生填错,师主要是校对了答案. 在后面说理时学生无从下手,老师也提示了,但时间不够,没等学生讲出来,老师直接列出式子说出了理由. 仓促总结说理是确定一个数学结论正确性的有力工具,可以利用反例来说明一个结论是错误的,也可以从正面来说明一个结论是正确的.

刚才我们用说理的方法解决了两个代数问题,能解释图形的问题吗? 一起走进数学实验室. 教师读题, 师生一起操作. 教师分析你是怎么得到长度相等的? 观察操作. 那继续旋转,再旋转呢? 你的结论一定成立吗? 有几种情况? 需要说理吗? 点P在角平分线上,你想到了什么? 图中有没有全等三角形? 能否构造一对全等三角形呢?

然后进行练习,第一题学生很快说出答案,老师再在黑板上列表讲解. 第二题一半学生得出了答案. 请一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答案. 师讲解,学生不一定都懂,此时已下课.

总结也很简短,作业没有布置,因为写在讲学稿上. 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先自我发现,讨论,学生尝试,然后教师再进行演示和讲解.

三、教学反思

这堂课虽然还是完成了,但上得平平常常,甚至有点不流畅,没能达到我的理想要求. 面对课中出现的冷场的局面,我感到有一种莫名的难受.

本节课从图形计算入手, 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降低学生学习新课、接受新知识的畏难情绪,希望能将学生不知不觉地带入到学习情境中,同时能更强烈地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相连,增强学生更深地体会说理学习的实用性.

我觉得本节课的难点在于让学生真正理解为什么要说理,也就是体验说理必须步步有据,在交流中发展有条理思考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因此在备课时, 希望能充分发挥课件的作用将(1)(2)两幅图拼合将两者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而达到相等的目的. 课上出示的几道例题,始终围绕说理的方法来确认一个数学结论的正确性,从而在数学课上,各门文化课上,生活中随时养成判断要说理的好习惯.

在教学准备上也花了一些时间,讲学稿,教案,课件的准备,各种教学方法,手段的整合运用.

本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组织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探究活动. 我首先让学生动手操作, 当学生积极探究后仍无法转化成功时, 再运用多媒体课件边演示边讲授.此时,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也极其活跃,这时的接受学习就显得非常必要和有效. 接着,在接受学习的基础上,学生通过猜想、小组合作探究把一般计算与代数式的计算相联系起来, 进一步验证了说理的好处. 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是刻板的,而画辅助线推导的过程却是鲜活、生动而有趣的. 在推导过程中,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观察、思考、操作、探究活动中,亲历“做数学”的过程,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上一篇:96胡萝卜种子教学设计下一篇:教师防溺水安全工作的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