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行无菌技术的原则(通用7篇)
施行无菌技术的原则 篇1
当以无菌技术进行换症是,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防止受照料者受到伤口感染。照料者应用肥皂和清水洗净双手,才进行换症。手虽洗净,也不能接触已消毒的敷料及溶液。如要拿取此等已消毒物品,应用钳子拿取。
为防止细菌感染伤口,要尽量避免尘埃和微生物在空气中飞扬,以致落在伤口上做成感染。在换症程序进行时,应避免不必要的谈话,以减低自鼻口呼出之微生物。
所有使用的敷料及钳子,溶液,必须预先消毒才可使用。凡无菌的物品,一经接触过未经过消毒处理的物品时,一概视为污染,不能在换症过程中使用。
提供无菌的换症范围。
避免阵风和过多的移动。如果房间要清洁,最好使用吸尘埃,并至少在换症前一个小时清洁打扫,以使房间内空气有中够时间平静下来。照料者应注意个人健康。如有患病不应进行换症工作。如用成敷料包,先查察有效日期,包装是否有潮湿的地方。
在危急的情况下,污染的仪器,可在沸水中煮沸不少于五分钟便可算消毒。已消毒的物件,只可以与已消毒的物品放在一起。
施行无菌技术的原则 篇2
当今药品市场竞争及日趋严格的法规, 推动着无菌药品制造商对各自工艺系统的严格审查, 并寻找可以使工艺处理系统更灵活、更可靠和更具性价比的途径。越来越多的药品制造商转而采用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 以满足分秒必争的生产速度, 并控制其运行成本。
创新的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 使得药品制造商能够更灵活地用类似塑料的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来代替传统不锈钢管道、设备以及相应工艺配套件。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由预先灭菌一次性连接件 (图1) 、预先灭菌一次性无菌软管、无菌连接等组成。大量的应用案例无不表明采用预先灭菌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的益处。但是, 如果无法以安全稳妥的方式将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与设备的各个部分连接以形成一个完全无菌的工艺, 那么这些益处是不复存在的。
设备间的连接方法可能只是整个工艺系统中的一小部分, 而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与设备管道间的连接或断开是进行工艺流体输送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说, 无菌连接技术是保持生产工艺无菌性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人们需仔细考虑合适的连接方案。
1 无菌连接技术
无菌药品制造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在设备操作内部或之间建立一个无菌连接, 正确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设备的工艺需求。然而, 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恰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一次性连接件之一的快速插拔式接头 (卫生级或鲁尔接头) 通常能和相应管道配套使用, 其使用过程需配备层流罩 (即需在层流保护下使用) , 这些一次性连接件可以实现快速、简便和安全的连接。
无菌软管管封器是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所用的装置, 其适用于0.5 in直径以内的热塑料弹性管道之间的无菌连接。无菌软管管封器采用经加热的可换刀片, 其既能将两根独立的管道焊接成一体, 又能保持无菌性。无菌软管管封器也可用于一次性在线蒸汽灭菌的连接, 可在各种一次性系统和不锈钢处理设备之间建立无菌连接, 其要求在连接点有纯蒸汽供应。
由于引入了无菌软管管封器, 因此无需使用层流罩保护下的管对管的无菌连接。这种创新性技术解决了在一般区域内的独立一次性系统之间实现无菌流体输送的方案。
除了上述管对管无菌对接外, 还有一种配有截止功能阀形的无菌插拔连接件, 即便是在非受控的环境中, 也能够在断开一次性管道连接以及断开之后保持此管道的无菌性。
确定最适合某个特定应用场合所用的无菌对接方案取决于诸多因素, 如所处理的流体、管道选择、流量要求、层流罩的可用空间、SIP或无菌软管管封器等。此外, 还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材料兼容性、产品可得性、连接方法是否已经通过验证、供应商的技术支持等等。
2 最佳实践指南
制药商难以在可用的解决方案中确定用于评估的最佳方案, 或者证明某特定工艺连接技术的合格性。生物制药系统联盟 (BPSA) 技术委员会也成立了小组委员会, 主要进行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的最佳实践, 一次性无菌连接件包括:薄膜和容器、过滤器、管道、连接器和接头。和传统的不锈钢管道与阀门相比, 一次性塑料连接器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 由各公司组成的专家小组制定了质量试验方法的指南, 用于解决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的关键性能问题。
此次协作努力的结果形成了一次性无菌连接件的通用试验模型、试验频率以及试验依据或行业标准总结等等。相关的试验包括:爆破试验、完整性 (渗漏) 试验、细菌挑战性试验/沾污试验、生物相容性试验、微粒试验、理化试验、流量试验/压降试验以及灭菌工艺的兼容性试验。当制药商制定选择、验证和批准一次性无菌连接方案所用的方法时, 该模型便成为绝佳参考。在技术评估的过程中, BPSA成员公司的代表也会向用户提供宝贵的支持和帮助。
3 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的应用
3.1用于不锈钢反应器的发酵种子培养
现代生物制药设备普遍采用容量1 000~25 000 L的生产生物反应器。要从几毫升培养菌中几百万个细胞的种菌放大到这些生产量, 这一挑战要求在种子培养沿线各点实现无菌输送。传统生物制药设备通过阀门以及刚性管道连接的专用不锈钢生物反应器系列实现放大。
为避免生产过程之间发生污染, 各生物反应器、容器和管道中都配有CIP系统, 用于清除剩余物料。每次培养开始时都通过SIP系统来实现无菌保证, 该系统由蒸汽管、温度传感器和冷凝液收集管道组成。这些CIP和SIP系统要求进行广泛的验证试验, 且系统中包含的阀门和管道可能还会形成附加的验证问题。此外, 在对连接管道和阀门进行重大维护或变动之后, 还必须对CIP和SIP系统重新进行验证。
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的进步促使生物制药工程师, 将多数存储容器和固定管网替换为一次性的存储系统和输送管道。一次性连接件的使用无需对诸多配件进行CIP验证。此外, 由于无需使用高价的不锈钢阀门以及管道, 因而又能降低维护费用。
图2为采用不锈钢反应器进行发酵种子培养的设备组成示意, 其为一台模型设备, 包括一次性生物反应器 (SUB, Single-Use Bioreactor) 和不锈钢生物反应器, 这两个容器结合了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用于细胞培养基的储存和关键管道的输送。细胞培养基保存系统在通往生物处理设施的时候使用伽马射线预先消毒, 通常配有集成过滤器、采样系统和连接器。通过采用一次性SIP连接件, 操作人员可以在事先经过消毒的一次性连接件和不锈钢生物反应器之间实现无菌连接, 进而实现细胞培养基的无菌输送。同样, 一次性输送管道还可以通过蠕动泵或头部空间压力, 在生物反应器之间输送种菌。这种输送管道可以减少输送所需的可重复使用阀门的个数, 并避免CIP和SIP验证的问题区域。在各个经过预先消毒的输送管道末端安装一次性SIP连接件, 可以实现和传统固定管道同等级别的无菌保障, 并且投资费用更低。
随着一次性生物反应器 (SUB) 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接受, 及其实用性的不断提高, 用户可以建立全部由各种容积SUB组成的或者由SUB和传统不锈钢生物反应器组成 (当容积较大时) 的种子培养系统。倘若, 将一系列SUB作为一个完整系统进行组装、消毒和安装是不切实际的。因此, 可采用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 通过工艺设备上安装的各个无菌连接件将其连接起来, 从而实现安全无菌工艺。如前所述, 可以通过快速连接件、无菌软管/无菌软管管封器/无菌软管焊接器或其他无菌连接技术来实现。如果将较小容积的SUB和较大容积的传统不锈钢反应器相连, 则可以将快速连接件或一次性连接件在层流罩配合下, 或者采用SIP连接件来实现无菌培养基输送。
3.2用于缓冲剂/培养基
内部培养基/缓冲剂制备要求在混合之后、保存之前进行在线无菌过滤处理。有不少制药商通过过滤完整性试验来确保产品纯度并降低产品损耗。过滤完整性试验用于确定所用的过滤器是否正常运行以及从滤液中滤掉的部分粒径是否最小。为确定在无菌方面的潜在违规行为, 以及如果需要重新运行分批工艺时, 可以在过滤之前、过滤之后或者在过滤之前和之后都进行这些试验。
由于不锈钢过滤外壳结构上采用配套可更换滤芯的严格的密封结构, 装配、验证和生产后清洁耗时较长。倘若, 在这些过滤完整性试验系统中引入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 可以降低发生污染的风险, 同时还能提高密封的可靠性。在过滤完整性试验中, 使用的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 包括一次性过滤囊、贮藏袋、管道、夹具和连接件等。连接件是过滤系统内各配件之间至关重要的接口, 可以实现以快速、简便的方式将子系统集成为更大的生产工艺。
图3为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在缓冲剂/培养基制备系统的应用, 其可代替缓冲剂/培养基制备所需的某一台或全部不锈钢设备。一次性使用袋或专用混合袋系统可取代固定放置的混合槽。采用一次性集成过滤囊的使用袋既可以取代不锈钢过滤外壳, 也可取代无菌持物袋。在工艺流体被滤入无菌持物袋中之后, 通过装有阀门的无菌插拔接头类一次性连接件, 即可快速、简便地将过滤器断开, 以进行滤后完整性试验。借助这种无菌插拔一次性连接件技术, 技术人员可以将过滤器拆下来, 而不会对保持袋中所存放的内容物造成污染, 同时还能保持过滤器潮湿以便进行完整性试验。在将过滤器拆下来之后, 可采用自动设备, 通过起泡点、气体扩散或降低压力的方法来进行测试。试验一经确认过滤器完好, 即可释放所存放的细胞培养基, 继续进行处理。
使用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进行过滤器完整性试验, 是制药商简化生产过程, 快速将产品投放市场的又一途径。
3.3用于一次性输送管道
上游生产完成之后, 必须以无菌的方式将含有蛋白质的培养基输送至生产设备中的不同位置, 用于进行最后的灌装生产。灌装工序可能在隔壁的房间中, 或者在更远的位置。传统工艺是采用不锈钢支管完成输送, 其中配有管道或者可重复使用的软管, 作为输送管道。在每次输送培养基之前, 整套系统 (含设备与管道) 需要在使用和进行无菌处理之前完成经验证的CIP或清洗步骤。
随着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被广泛接受, 工艺工程师们纷纷在工艺配套的生物反应器和输送容器之间采用一次性输送管道。通过采用经过预先消毒处理的一次性连接件和管道, 这样就无需对不锈钢管道或设备进行消毒处理, 即可将培养基从生产工序的连接件位转移至制备工序的连接件位。除了提高生产速度之外, 当制药商确定各生产使用的流程工艺后, 这些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又为制药商们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可移动性增大的同时, 也避免了密封管道可能会在生产设备上形成的一些限制。然而, 采用一次性无菌连接件作为管道工艺之间的接口, 可以降低交叉污染风险, 并提高药物开发安全性和输送的速度。
3.4用于灌装
在最终配置和剂量灌装过程中, 产品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和以往的应用类似, 传统灌装工艺系统包括通过可重复使用的阀门、硬管以及不锈钢管连接的不锈钢设备。同样的, 可以采用包括散装储存容器、过滤器、管道、连接器甚至是一次性灌装支管在内的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 来降低发生污染的风险, 并缩短运行停机时间。
图4为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在灌装工序的应用。其中, 采用了一次性支管系统以及无菌过滤器, 用于在散装存储袋和带RABS灌装机之间输送药液。为解决产品质量问题, 并减少废弃物, 可在最终生产阶段组合进行滤前和滤后完整性试验。在进行滤前试验时, 过滤器组件通过无菌连接件和无菌持物罐连接。经连接以后, 即用产品药液湿润过滤器, 然后再进行滤前试验。在确定过滤器完好之后, 对与冲洗袋相连的管道进行冲洗处理, 并以无菌的方式将过滤器组件连接至RABS灌装机上的输送管道。可采用SIP连接件将RABS管道预先安装到机器的灌装系统上, 以此来缩短停机时间。然后, 打开流量夹开始过滤。过滤完成之后, 可通过无菌插拔接头将过滤器从组件上拆下来, 以保持过滤器的无菌性, 直至可以进行滤后完整性试验。借助滤前和滤后完整性试验, 操作人员可确保在最终药物配制过程中产品的纯度, 并可以准备发行了。
4 结语
对于采用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或者传统不锈钢设备系统的无菌工艺而言, 连接和断开管道进行流体输送是无菌工艺的关键。无菌连接技术可以将不同的子系统或工艺组合起来, 从而提高了从上游发酵至下游灌装过程中的灵活性和效率。由于连接件是保持工艺无菌性的决定性因素, 用户需要仔细选择合适的连接方案和产品。
诸如BPSA等机构提供的行业支持以及供应商持续的产品开发, 一次性无菌连接件将进一步满足小批量生产产品转换, 使其更快对无菌处理的需求。而对处理能力更大的系统和管道范围而言, 可实现更高效的操作, 并为制药商们提供以更快的速度将产品投放市场时的灵活性。因此, 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有助于满足业界对快速药品开发、工艺可靠性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的需求。
摘要:从预先灭菌一次性连接件、无菌软管、接头、无菌连接等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介绍入手, 阐述了无菌连接技术, 概述了其最佳实践指南, 并分别从反应器的发酵种子培养、缓冲剂/培养基、一次性输送管道、灌装四个方面探讨了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在无菌工艺中的应用。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有助于满足业界对快速药品开发、工艺可靠性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的需求。
施行无菌技术的原则 篇3
【关键词】医学护理;无菌技术;使用技巧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295-01
无菌技术在医学护理中的作用身份重要,是护理人员不需掌握的一种医学护理技能[1]。无菌技术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无菌用品不受细菌污染,防止各种病原微生物通过无菌用品进行传播,以免造成医院感染,是医院感染的重要防御措施[2]。护理人员在进行医院护理工作时需要始终保持高度的无菌操作意识,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无菌操作技巧,以保证患者和医疗人员的健康安全[3]。本文选取我院60例护理人员,作为本次分析医学护理中无菌技术的使用技巧的研究对象,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护士60名作为本次无菌技术使用技巧分析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名,女性57名,年龄25-35岁,平均年龄(28.8±4.2)岁;护龄为3-10年,平均护龄(5.4±2.7)年。
1.2 考核方法
参加考核的所有护理人员均需完成以下考核内容:(1)用正确的操作手法打开一个无菌包,并用镊子夹取一张无菌巾,并进行无菌盘的铺设;(2)将无菌包打开,使用正确的操作技巧取出一个无菌碗,并将之置于无菌盘内;(3)使用正确的操作技巧打开一个无菌溶液瓶,并能够准确取用其中50ml的溶液倒入无菌碗中;(4)将无菌敷料罐打开,用无菌持物钳去除一开无菌敷料,用正确的手法技巧将之放入无菌盘,并盖上无菌巾;(5)使用正确的无菌手套佩戴方式。
1.3 观察指标
对护理人员的无菌技术操作进行评分,满分设为10,评分标准代用护理专业品分委员会的标准,以平均分定为最终得分。
1.4 统计学方法
对以上收集到的研究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示,采用t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无菌技巧操作考核结果如表1。考核中,无菌技术操作最高分为97,最低分为56。护理人员得分最多阶段为9>x≥8。其中因物品放置超出无菌区而导致扣分占比最大有32例,因佩戴手套而导致扣分的占比居于其次有24例,因无菌瓶开启而导致失分有15例,其他的情况有8例。
表1 无菌技巧操作考核结果
分数10≥x≥99>x≥88>x≥77>x≥66>x人数4341561占比(%)6.6656.6725.0010.001.673 讨论
3.1 无菌操作环境和准备
无菌操作环境的要求非常高,首先需要保证无菌操作环境的宽广和清洁,并在操作前30min停止后边环境的清洁活动,禁止所有人员的出入,防止出现尘土飞扬。无菌操作技术的操作平台也需要保持干燥盒卫生,操作前需要进行消毒擦拭[4]。在进行无菌操作前,护理人员需要先取下自身手部佩戴的饰品,防止尖锐的物品对无菌手套造成损坏,导致其受到污染,并检查自身支架的长度和手部清洁度,按照规定进行手部清洁,并带上口罩[5]。同时,检查无菌用品的包装的密封性,无菌手套的类型、大小以及有效期限。对各种无菌用品的完整度、干燥性、有效期进行检查。检查无菌溶液的瓶盖和瓶身时候存在松动和破损,并对其内的溶液是否存在沉淀、絮状物、变色等情况进行查看,同时检查其有效期[6]。
3.2 各项无菌技巧操作过程:
3.2.1 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方法[7]:无菌持物钳主要是用于无菌材料和器械的转移。将无菌持物钳的包装打开,将其置放于操作台上,并在标签上注明明确的开封时间,使用有效期为四小时。将标注过的标签粘贴在无菌持物钳的容器壁外侧,在使用无菌持物钳进行无菌材料和设备转移操作时,需始终保持将其前端闭合向下,避免无菌持物钳和容器瓶口有接触,在使用完毕后迅速将无菌钳收入容器内,并将之密封。在进行远距离物品转移时,应将无菌钳容器一起移至待转移物品附近再进行转移操作,在进行物品转移期间,需将无菌持物钳容器的瓶口密封,以免物品和容器壁发生接触。在此过程中需注意[8]:①无菌持物钳不能够和为灭菌的无菌产生接触,也不能共用与油纱布夹取;②无菌持物钳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保持高度始终在护理人员的腰部以上,避免有污染物对其產生污染。
3.2.2 无菌包的使用方法[9]:首先,在打开无菌包时,护理人员的手部不能够和无菌包内测发生接触,无菌包开封动作力度不能够太大,随后将系带轻置在操作台的侧边。无菌包中的无菌巾中的消毒指示条码能够变色。在用无菌钳对这些物品进行转移后,若无菌包内还存在未使用的无菌用品,则需要以原包装方式对其进行还原,其系带的结扎方向通常是横向,有效期为一天,使用时需要将标签粘贴在无菌包之外。
3.2.3 无菌容器的使用方法[10]:在进行无菌器的使用时,护理人员需要以手部托住容器底部,然后进行无菌容器物品外取,在进行物品夹取的过程中们需要将容器盖完全敞开,并注意避免物品和容器边缘发生接触,造成感染。物品取出后,即可将容器盖加置于容器上,进行密封,其有效期为一天。
3.2.4 无菌盘的铺法[11]:在进行无菌盘的铺设过程中,无菌盘上层向远端呈扇形折叠,开口变朝外,让治疗巾内侧形成一个无菌区域。无菌盘的铺区域必须拥有一个卫生、干燥的环境,无菌巾需要保持干燥,防止出现细菌滋生。当无菌包内的无菌用品一次性用完时,护理人员需要一手将无菌巾四角抓住,包裹住另一只手,拿住物品,将其放置在无菌巾内。在将物品放在无菌巾以后将成扇形折叠的无菌巾拉开,将其覆盖在物品之上,保持上下两巾边缘的对齐,将开口部分向上进行两次折叠,两侧则向下折叠一次,将治疗盘露出。在标签上将铺设时间记录下来,一份无菌用品只能够有一个使用护理人员和一个患者,有效期为四小时。
3.2.5 无菌液的取法[12]:在进行无菌溶液的取用过程中,需要先对溶液的瓶口进行消毒处理,护理人员需要使用一只手接溶液瓶盖,避免手部和瓶口和瓶盖内侧产生接触,另一只手将溶液瓶的拿住,瓶肩朝向护理人员的掌心,将溶液缓慢倒入弯盘内,倒完溶液之后,迅速将瓶盖塞好,并对瓶口进行二次消毒处理,防止无菌溶液出现污染。无菌溶液的使用有效期为一天。
注[13]:无菌包、无菌容器主要作用是防止无菌用品被感染,无菌巾的不舍能够形成一个无菌区,给无菌用品的放置提供一個无菌环境,以供患者治疗。
3.2.6无菌手套的戴法[14]:无菌手套主要作用是方便护理人员进行无菌操作和接触无菌用品,以此降低患者的感染风险。其佩戴方法主要是,先将无菌手套打开,将其包装扔进黑色垃圾桶中,将两只手套的翻折部分捏住,将手套取出。先用五指对准手套戴上一只,然后将带好手套的一只手伸入另一只手套的翻折内侧,另一只手五指对准戴好另一只手套。然后将手套翻边,扎住护理人员工作服的袖口,将双手交叉,对手套进行整理。取下手套时,护理人员需要将一只手捏住另一手套的手腕外侧,将其反着脱下,再用已经脱下手套的手,伸入另一只手套中,将其进行翻转脱下,将使用过的手套放在黄色垃圾桶中。
3.3 医学护理中无菌技术的使用方法与技巧对护理人员来说极为重要,医院需要加强护理人员的无菌操作意识,无菌操作技巧的难度并不大,只要拥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时刻保持高度的无菌操作意识忙就能够避免出现相关错误[15]。无菌操作技巧不达标,很容易造成医疗用品的污染,导致患者出现感染,给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为威胁。护理人员需要拥有熟练的无菌操作技巧,避免护理人员在拥有无菌操作意识的情况下,因操作技巧不达标而导致无菌物品出现污染的情况。本研究表明,因护理人员缺乏无菌操作意识导致扣分的情况和因技巧不熟练造成扣分的情况都比较讲多,需要对其进行无菌操作技巧的培训,并对医院护理人员随时进行无菌操作技巧的巡查,提高其无菌操作意识,锻炼其无菌操作技巧。
参考文献
[1]陶丽云.无菌技术的发展史与临床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2(03):36-37.
[2]陈惠芳,黎少英,刘扬梅.闭合式方法戴无菌手套对手术室无菌技术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09):115-116.
[3]陈红艳.医学护理中无菌技术的使用技巧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4):95-96.
[4]冯单云.无菌技术对计划生育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3):184-185.
[5]林芳.无菌操作技术临床模拟法在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01):116-117.
[6]赵丽,杨润芳,袁郝郝.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在提高医务人员无菌技术操作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2):3082-3084.
[7]魏清云.浅谈无菌技术操作在中医埋线疗法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4(20):2679-2680.
[8]宋玲玲.护理专业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J].科技视界,2014(27):198+268.
[9]姚玉美.医学护理中无菌技术的使用技巧探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06):98-99.
[10]张小丽,李冰,汪凤兰等.本科护生无菌技术操作考核中常见问题的分析[J].全科护理,2014(30):2859-2860.
[11]俞风华.试述无菌技术操作中无菌手套的配戴技巧[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23):72.
[12]周萍.护士无菌技术操作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J].现代护理,2003(02):110-111.
[13]彭春.常见护生无菌技术操作错误及分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135-136.
[14]吴德坤.医学生容易违反无菌操作原则的原因及对策[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04):94-95.
静脉输液反应与无菌技术的探讨 篇4
静脉输液是医疗工作中常用的治疗方法。用于补充体内水分提供营养, 纠正血流量。维持血液及循环灌流量。还可以排除体内毒素。输液反应是细菌污染有关, 所以输液的各种环节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加强消毒霉菌措施, 以减少输液反应[1]。
1 静脉注射时不良反应的因素
1.1 静脉注射时发热反应, 大多发生在开始输液后的15~40 min, 也可发生于输完后1 h。
其表现为面色苍白, 四肢厥冷, 烦躁不安, 严重者也可死亡的结果。注射输液发热反应因素主要来自革兰氏阳性细菌的内毒素, 但输液污染其他细菌或微生物, 如果病毒或霉菌时静脉注射后也产生热源反应。
1.2 静脉输液时异物进入人体后危害性很大, 可造成急性脉管炎毛细血管炎形成。
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是输液本身淀粉转化水解不够彻底其次是输液装置冲洗不净因素等[2]。还有来自与输液配伍的不准确。
2 输液污染热源的途径
注射用水含热源始输液反应的主要来源, 注射用水是直接影响到输液反应。
2.1 来源与容器及设备
配置静脉注射时所用设备, 一次性输液管、绵签、消毒容器不净, 会使药物污染热源, 回收输液瓶如洗刷不净会导致输液污染热源。
2.2 来源于注射
药物在其储存过程时间过长, 而且保管不当葡萄糖由潮解发霉的现象或包装破损, 原料受微生物的污染也能出现热源反应。
2.3 来源于环境
制剂室操作间温度高, 消毒不彻底有细菌污染等情况, 空气不流通使部分液体与外界暴露时间长, 热源的污染机会增加, 即使采取加压灭菌也在输液中残存少量的微生物, 也可产生热源。因此每次输液时制成品或各种消毒包, 可在8h内灭菌, 输液与制成品, 消毒包灭菌的好坏对消除热源提高药物的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2.4 来源与致敏物质与输液配伍的其他药物
如抗生素生物制品和其他类药物都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输液中含有异性蛋白的脑蛋白水解蛋白等也容易产生过敏反应。
2.5 来源于高压消毒不彻底
在制备输液过程只由于高压消毒锅, 柜内部温度不均匀和操作员排放空气又直接关系, 如另外在储存的过程中出现絮状物导致出现输液反应。
3 防止输液反应几个要点
在临床输液反应中细菌污染而引起的热源反应占主要地位, 因此预防热源反应占主要地位, 因此预防热源反应时减少临床输液反应的主要一环。首先对制剂输液单位加强管理, 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 增强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进入时必须要严格的检测药质量的热源。输液准备过程中机易污染细菌除工作人员个人卫生外还要特别注意工作间 (病房, 注射室, 观察室) 空气的消毒, 要装备空调, 并要经常保持卫生以免霉菌生长, 防止药液污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主页技术, 输液器具应少量输液冲洗排尽滴管内的空气以防空气和微粒进入血管产生不良反应。对联合用药者应严格注意药物配伍禁忌证, 即注意药的物理性变化。要注意输液环境的影响, 从排气针头进入液体产生热源反应, 这说说明输液环境好因此输液环境对输液时很重要的。
4 提高无菌技术的素质
提高护理人员无菌素质和知识要更新时保证消毒供应工作质量的又一关键, 所谓素质即包括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我们经常对工作需哦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克服悲观和无所作为的思想情绪, 确立自尊自信的观念, 加强责任心。严防差错的发生要求每个护理人员懂得无菌技术的致关重要性。同时我们护理人员进行业务训练, 定期护士长讲授消毒无菌, 有关院内感染专业知识定期进行业务考试, 组织全科护士参加科研项目的研究, 我们还注重知识更新, 逐步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理论和无菌操作水平。
5 培养良好的无菌观念
我们护理人员的无菌观念素质至关重要, 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培养, 教育逐步养成, 从操作角度说我们护理人员的健康很重要, 同时要注意调动每个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无菌操作观念。熟练的掌握无菌技术如各种无菌包, 用物准备, 各种物品的洗条, 消毒压力蒸汽无菌效果检测等等。随着医疗的不断发展有所更新都需要我们努力学习, 刻苦专研, 具有良好的无菌技术和业务素质, 不断改进工作良好的无菌技术和业务素质, 不断改进工作以提供高质量的无菌器材和物品为患者早日康复而贡献力量[2]。
总之我们经常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克服悲观的思想情绪确立自尊自理观念加强责任严防差错的发生, 要求每个人懂得无菌操作的至关重要性。同时我们对工作人员强制性进行业务训练由护士讲授消毒霉菌有关院内感染等专业知识定期进行业务考核, 组织全科同志参加可言啊项目的研究, 我们还主重知识更新如有关人员参加消毒方面的学习班参加其他医院无菌操作逐步提高了他们的无菌操作水平, 努力提高无菌素质, 包括无菌技术和业务素质, 要搞好这项工作必须用正确的思想来指导才会使工作目标护理工作也是这样搞好无菌操作只靠一两个护士不行的而是全体的护理人员共同努力, 我们科护士多是年轻的针对他们具有热情高, 干劲大, 但临床经验较少等特点, 给予准确引导, 使他们在政治上要求上进树立正确的无菌观念保持旺盛的斗志, 在无菌技术方面鼓励他们多看书多学习系统掌握无菌操作的特点, 治疗护理知识等并在实现中勤学, 苦练使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并和运用现代化无菌操作技术并用于革新, 创新及高质量, 高标准来完成无菌操作。
参考文献
[1]徐卫东, 曹桂兰.输液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2009, 6 (34) :138.
施行无菌技术的原则 篇5
关键词:鹌鹑蛋;无菌化;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S851.36;TS253.7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09.04.010
Comparative Study on Asepsis Technology for Outer Surface of Quail Eggshell
SONG Dong-liang1,2,FAN Wei-jie 1,SUO Xun2,PANG You-zhi3
(1. Department of Animal Science,Zhouk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Zhoukou 466002,China;2. College of Animal Medicine,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94,China;3.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Luoyang,Henan 471003,China)
Abstract:The comparative studies on asepsis technology were carried out on laying quail egg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methods could acquire good asepsis effect and the method which boiled the quail eggs in boiling water in an instant(3 s) and soaked them in ethanol for 1 min was the best one. An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microbe in shell eggs and on egg quality were found by the method.
Key words: quail eggs;asepsis;comparative study
国外在鲜鸡蛋上市前均进行蛋外灭菌处理与包装,从而保证消费者和与禽蛋直接接触人员的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在鹌鹑蛋上市前进行蛋外消毒与加工具有同等重要意义。
国内外对鹌鹑蛋的蛋壳外表面消毒或灭菌缺少研究。鸡蛋壳外表面消毒或灭菌的方法和药品多种多样,常用甲醛、过氧乙酸、高锰酸钾、季胺、洗必钛、酒精和抗生素等喷洒、浸泡或熏蒸等。Avoq曾用60 ℃油或水浸泡鸡蛋14 min进行蛋面灭菌,瞬间热处理(沸水浸泡15 s)后的鸡蛋,不管是在5 ℃还是在21 ℃均有优秀的贮存性能[1]。杨鸿等[2]、Sakchai 等[3]和Fajarido等[4]均采用开水浸烫法处理蛋外表面。Serrano等[5]用人工感染的方法研究了X-ray射线对鸡蛋表面灭菌的效果,结果显示0.5 kGy的小剂量即可杀灭所有的蛋表面分离株。王晓英等[6]用流水冲洗禽蛋并拭干后浸泡于75%酒精的方法进行蛋外灭菌。Gast and Holt [7]在研究蛋黄膜外表的肠炎沙门氏菌是否能够进入蛋黄膜并在蛋黄中生长繁殖时,采用的是在70%乙醇中浸5 s进行蛋壳表面消毒。刘会珍、高振江[8]对鲜鸡蛋不同的蛋外灭菌方法进行了比较,认为3 s开水浸烫效果较好。对于蛋质量、蛋壳厚度及蛋壳外表面积均比鸡蛋小的鹌鹑蛋来说,可否运用上述方法进行蛋壳外灭菌尚未见报。特别是最有效的开水浸烫法,对鹌鹑蛋的蛋内细菌检测结果和蛋的品质有无影响仍需研究。为此,设计并实施了本试验。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与设备
试验材料:20点采集鹌鹑蛋128枚,放置冰箱冷藏室(4 ℃)过夜。
化学药品:过氧乙酸、甲醛、高锰酸钾、95%乙醇、无菌水、生理盐水(0.9%氯化钠注射液)。
营养琼脂(Nutrient Agar)BR: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仪器设备:高压灭菌锅、水浴恒温振荡器、FA2004电子天平(精确度0.000 0 g,上海天平仪器厂)、普通天平(JPT-01架盘天平分度值0.1 g)、SZX-超净工作台、S-25型酸度计(上海理达仪器厂)、恒温鼓风干燥箱(1999年11月,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生产)、恒温培养箱(隔水式)、0~150 mm游标卡尺、1×1标准筛、九阳电磁炉、热水锅、培养皿、烧杯、量杯、量筒、离心管、玻璃棒等其它玻璃仪器,干燥法灭菌后备用。
1.2试验方法
试验分为灭菌处理和效果评定。
1.2.1试验设计采用单因变量,单因素,8水平2个重复的方案[9]。在试验中,假设培养出的菌落数为因变量,灭菌法为试验因子,不同的灭菌法为不同的水平,设置7个水平的试验组,1个对照组。不同的组采用不同品名的灭菌用品和不同的处理方法。同一品名,也可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或剂量进行试验。方案如表1。将128枚鹌鹑蛋随机分成8组。分别标记为k1、k2、k3、k4、k5、k6、k7和CK对照组,每组16枚蛋。根据表1中的计划,对蛋壳外表面做相应的处理。
1.2.2试验方法洗样制备:置样蛋于定量(60 mL)无菌去离子水中,用硬毛刷清洗,洗液用均质器振荡均匀。
洗样稀释:由于本试验除了CK对照外,都是经过灭菌处理后的蛋,所以细菌含菌量不会很高。采用3梯度稀释法,稀释、培养、计数。取10 mL蛋壳洗液,用无菌水以1∶10、1∶100和1∶1 000的倍数稀释。具体方法:从10 mL的检样中取1 mL放入灭菌试管,加9 mL无菌水稀释,摇振均匀后取出1 mL放入另一灭菌试管,同样加入9 mL的无菌水稀释,摇振均匀后待用。这样3个不同梯度即浓度为1/10、1/100和1/1 000的检样已备好。每个浓度梯度设置2个重复。
按说明书配制营养琼脂培养基。用酸度计测定pH,煮沸冷却到50 ℃待用。
制作平皿:吸取稀释液1 mL于灭菌平皿,每个稀释度做2个重复,3个稀释度共6个平皿,同时做一个不加任何样品的空白作对照。试验在超净工作台中进行。每个平皿加入15 mL 46 ℃的营养琼脂,转动平皿使其与检样混合均匀。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皿放入培养箱培养。
细菌培养:恒温培养箱内,倒置平皿,(37±1) ℃,培养48 h。
菌落计数:菌落计数方法依照国标GB/T 4789.2-2003和参考文献[10]进行。采用肉眼观察法,记下各平板的菌落数。求出同一稀释度2个平板上的菌落数的平均数[11]。
蛋内质量测评:蛋的新鲜度检测指标为蛋黄指数,浓蛋白含量和蛋白质pH值。
蛋黄指数测定:每组中随机选出3枚鹌鹑蛋进行蛋黄指数与浓蛋白含量测定。将被检测的鹌鹑蛋横向破蛋,将蛋内容物全部倾入玻璃平皿内,用精度0.1 mm的游标卡尺测量蛋黄高度与直径,蛋黄高度与直径之比为蛋黄指数。
浓蛋白含量测定:将测过蛋黄指数的每一枚鹌鹑蛋的蛋黄去除,剩余的蛋内容物倒入1 mm×1 mm标准检验筛,静置过滤0.5 min,滤去稀蛋白,所剩蛋白即浓蛋白,浓蛋白占总蛋白的百分比即为浓蛋白含量。
蛋内微生物含量测评:按蛋壳与蛋黄分别检测,综合评定的方法进行测评。
蛋黄微生物检测:用灭菌止血钳轻击蛋的钝端,有裂纹后,再用钳的棱角将蛋的硬壳去掉,露出蛋壳膜,蛋壳剥离成圆形或近圆,直径要大于胶头吸管的最大直径。然后用灭菌吸管将蛋清移出放弃,将蛋及蛋黄膜放在无菌烧杯中,将1组的蛋黄吸完后,用均质器均质,取10 mL悬液,同前法制成3个稀释度,1组2个重复,做成6个平皿,在营养琼脂盖板上培养计数。
蛋壳及蛋壳膜粉碎法检测微生物:将吸过蛋肉(内容物)的空壳先用无菌水清洗,去除多余的蛋白质,自然风干后称取25 g,用灭菌剪刀剪碎,放于含有225 mL灭菌生理盐水的灭菌乳钵内,充分研磨并在均质器中以8 000~10 000 r/mim的速度击拍1 min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用1 mL的灭菌吸管吸取1∶10的样品1 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 mL灭菌生理盐水的刻度管内(注:吸管尖端不要触及管内稀释液),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做成1∶100的样品稀释液。另取1支1 mL灭菌吸管,同上述操作顺序,做10倍递增样品稀释液,做成1∶1 000的样品稀释液。
根据食品卫生标准要求或对检样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2~3个适宜的样品稀释度,分别在做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吸管移1 mL样品稀释液于灭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样品做两个平皿即2个重复。样品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应及时取46 ℃营养琼脂培养基(恒温水浴锅或恒温箱内保温)15 mL注入平皿,转动平皿混合均匀。同时,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不加任何稀释液的灭菌平皿内做空白对照。待营养琼脂凝固后,翻转平皿,置37 ℃温箱内培养48 h。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的灭菌方法处理后微生物培养结果
不同的灭菌方法处理后,均采用洗涤法对鹌鹑蛋壳外表面刷洗,并制备检样。取各组检样在营养琼脂平板上培养,培养后菌落计数结果如表2。表2显示,各种灭菌方法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杀死蛋壳表面上的细菌,与对照组相比效果明显。但是无论采用哪种单独的灭菌方法均不能完全杀死细菌。刘会珍等认为最理想的浸烫法也没有达到完全杀灭鹌鹑蛋壳表面细菌的效果。而用开水浸烫与乙醇结合的方法达到了完全灭菌的效果。
2.2不同灭菌方法对蛋品质的影响结果
每个处理测得的蛋黄指数结果如表3。用SPSS 10.0 统计分析工具对蛋黄指数进行方差分析。齐次性检测结果表明:包括对照组在内的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sig.)=0.151>0.05,蛋黄指数共同属于一个总体。F检验结果为F=1.298
2.3不同的灭菌方法对蛋内微生物的影响情况评定结果
对各处理中的蛋壳和蛋壳膜以及蛋黄(包蛋黄膜和蛋内容物)微生物进行了培养与细菌总数计数。结果见表4,表5。
由表4可知,不同处理方法培养出的细菌总数均值稍有差异,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证明该处理方法对蛋内微生物的数量没有影响,蛋内检测到的微生物是蛋污染程度的真实反应,不受蛋面灭菌处理作用的影响,进而造成误差。表4显示了蛋外灭菌后,各处理对蛋黄内微生物影响情况,表6显示了蛋外灭菌后,各处理对蛋壳及壳膜中附着微生物的影响情况。由表4可知,除处理K2和K3外,其它的各处理与CK对照几乎没有差异。从表5也可以看出,K6、K7与CK极其接近,所以说K6和K7对蛋黄微生物数量影响最小。综合两者,K6、K7是较理想的蛋外灭菌处理的最佳备选方法。
3讨论和结论
3.1灭菌机理问题
煮熟禽蛋,蛋内微生物比未煮的鲜蛋少,用开水浸烫或酒精浸泡能使蛋内微生物减少,而本试验处理K7用两种方法相结合起到了更好的灭菌效果,而蛋内微生物所受影响最少这一问题值得探讨,其机理尚不清楚,也许是瞬间受热后,又在乙醇中瞬间冷却,使毫无保护措施的蛋壳外表面微生物因环境的剧烈变化更易致命,而蛋壳内的微生物因瞬间作用和蛋壳天然保护未受致命损伤的原因所致。
3.2蛋外灭菌的意义探讨
在欧洲和北美等国家将肠炎沙门氏菌病暴发和流行与蛋源沙门氏菌感染相联系以后,就积极对蛋壳外表面进行净化,各国净化的方法尽管有差异,但为确保餐桌安全,都已把蛋壳无菌化处理作为从禽场到市场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商品带壳上市前均经过一个十多道工序的加工过程,包括蛋的积聚、洗前加湿、初洗、再冼、消毒、烘干、上油、探测和照检、包装等[12]。在这些环节中使产品更安全可靠是最终目的,如果处理不当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消毒不仅要彻底还不能产生二次污然。用沸水瞬间浸烫和食用酒精处理应该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消毒或灭菌环节,无菌水清洗、烘干、上油等程序,为消费者提供了安全的保障。从养禽场到产品出售市场多一个无菌化处理与包装过程,便形成了一个新的行业或产业,扩大了对机械设备、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的需要,满足了一大批人员的工作需求,推动了机械加工业的发展。虽然鲜蛋的无菌化处理可能会增加消费者的消费成本,但是用较少的钱换取食品安全是值得的。因此,研究方法的应用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3.3种蛋消毒问题
本研究所取得的消毒方法能够有效地用于蛋外消毒,对鹌鹑蛋的产品质量也没有不利影响,而本方法可否用于鹌鹑种蛋消毒值得探讨。从其对鲜蛋内微生物无影响的情况分析,本研究所取得的方法对种蛋中胚胎的生命应该是安全的。但由于研究只限于蛋用鹌鹑蛋,缺少对鹌鹑种蛋的孵化试验,因此,推广应用于种蛋消毒或灭菌前,应该进一步试验。
研究证明,用各种蛋壳外表面灭菌法均能取得好的灭菌效果,两种方法重复使用,灭菌的效果更好。瞬间热处理加乙醇浸泡相结合的方法,经过蛋壳洗涤法检测,没有检出微生物,说明两者结合的蛋外灭菌效果最好,能把蛋壳外表面全部细菌杀灭,此技术还能应用于蛋内微生物监测。同时此消毒法无害无残留,对消费者没有不良影响,是商品鲜蛋进入流通环节前无菌化处理的理想方法,为鹌鹑蛋乃至其它禽蛋进入流通领域前的加工工艺提供了核心技术。对于切断蛋源性病原,保证公共卫生安全和新产业的形成及扩大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高卫英.鸡蛋的安全性控制及发展趋势[J].中国家禽,2005,27(15):38-43.
[2] 杨鸿,杨少林,王敏儒,等.畜禽疾病的消毒预防及消毒药的正确使用[J].广东畜牧兽医,2003,28(4): 15-16.
[3] Sakchai H, Hans R. Salmonella enteritisis implications for egg test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1999,49:161-167.
[4] Fajarido T A, Anantheswaran R C, Puri V M, et al. Penetration of Salmonella enteritidis into eggs subjected to rabid cooling[J]. Food Prot, 1995,58:473-477.
[5] Serrano L E, Murano E A, Shenoy K, et al. Values of Salmonella enteritidis isolates and quality attributes of ahend liquid whole eggs treated with irradiation[J]. Poultry Science, 1997(6):202–205.
[6] 王晓英,余东敏,刘秀梅.涂布平板计数法与MPN法量检测禽肉和蛋中沙门氏菌的比较[J].食品卫生杂志,2005,17(2):106-108.
[7] Gast1 R K,Holt P S. Assessing the frequency and consequences of Salmonella enteritidis deposition on the egg yolk membrane[J]. J Poultry Science, 2001, 80:997–1002.
[8] 刘会珍,高振江.鲜壳蛋蛋壳灭菌处理与鲜壳蛋保鲜效果对比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5(9):162-164.
[9] 吉田 実.畜牧试验设计[M].关彦华,王平,译.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21-39.
[10] 李松涛.食品微生物学检验[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5:198-201.
[11] 杜连祥,路福平.微生物学试验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13.
人工养殖无菌蝇蛆技术 篇6
1 材料及厂房准备
1.1 苍蝇食物的配料
苍蝇食物的配料 (以150 m2的养殖面积计算每天用量) :
(1) 经济配方:水5 kg, 红糖0.5 kg, 三十烷醇5 kg, 混合搅匀, 倒入食料盘。
(2) 高产配方:水2 kg, 红糖150 g, 三十烷醇5 g, 蛋氨酸5 g, 赖氨酸5 g, 鱼粉50 g, 鸡蛋1只, 蜂蜜15 g, 玉米面1 kg, 混成糊状, 倒入食料盘中。
1.2 蝇 房
蝇蛆的养殖可用砖砌边高为20 cm, 面积为1~3 m2的育蛆或用木搭架用塑料盘育蛆, 一个直径为50 cm的塑料盘可育蛆1.5 kg, 按自己的实际需要量来安排厂房的大小和数量。
蝇房要求室内空气新鲜, 温度保持在24~30 ℃, 相对湿度50%~70%, 每天光照10 h以上。室内有蝇笼、笼架、温湿度计及加温排风防逃等设备。
1.3 蝇笼制作
用粗铁丝或竹木条做成高宽各50 cm正方形蝇笼、外用塑料纱网罩住, 其中一面留一个直径20 cm的操作圆孔, 孔口缝按30 cm长的布筒, 平时扎紧。笼架上立体放三层蝇笼, 每笼可养种蝇1~1.5万只。
1.4 集卵物
集卵物就是能够吸引苍蝇到指定的地方取食和产卵的物质。集卵物的配方有①动物血5%, 麦麸95%;②鲜猪粪或鸡粪30%~60%, 米糠或麦麸40%~70%;③麦麸50%, 鲜羊粪35%, 鱼内脏15%, 用水调成80%的含水量即可。
1.5 温度调控
苍蝇产卵的最佳温度为25~30 ℃, 蝇蛆房的温度应控制在23~36 ℃之间, 温度高于36 ℃时, 要开窗通风换气;低于23 ℃时, 要密闭窗户升温, 温度不能低于20 ℃。
2 种蝇饲养
2.1 种蝇来源
首批无菌蝇可从示范基地引进也可用野生蝇自行培育, 方法是将蛆育成蛹或挖来的蛹经灭菌后, 挑选个大饱满者 (不要大头蝇) 放进种笼内羽化即成无菌蝇种。对于雌雄鉴别:
(1) 看个体:群体中个体较小的一般为雄性, 个体较大的一般为雌雄。
(2) 看肚子:雄性苍蝇的肚子小而扁, 雌性苍蝇的肚子大而圆。
(3) 看屁股:雄性苍蝇的屁股呈圆形, 而雌性苍蝇的屁股是尖型的。
2.2 饲养方法
笼养的目的是让雌蝇集中产卵。笼内放有四种功能各异的盘或缸:一是水盘:专供种蝇饮水, 每天更换1次;二是食盘:用无菌蛆浆、红糖、酵母、防腐剂、水调成的营养食料, 每天更1换;三是产卵缸:缸内装有麸皮加水与引诱剂混合物以引诱雌蝇集中产卵, 每天将料与卵移入幼虫培育盆内后更换新料;四是羽化缸:专供换代时放入即将羽化的种蛹。
2.3 种蝇淘汰
实行全进全出养殖方法, 即将20日龄的种蝇全部处死, 然后加工成蝇粉备用, 蝇笼经消毒等处理后再用于培育下一批新种蝇。
3 蛆的饲养
3.1 育蛆房
育蛆房与种蝇房相似, 室温保持在26~35 ℃, 湿度65%~70%, 室内有育蛆架、育蛆盆、温湿度计及加温等设施。幼虫怕光不需光照。
3.2 饲养方法
育蛆盆内先装入5~8 cm厚用禽畜粪为主配成的混合食料 (禽畜需要经过发酵处理) , 湿度为65%~70%, 然后, 按每1 kg食料放入1 g蝇卵的比例, 经8~12 h卵即孵化成蛆, 每1 kg猪粪可育蛆0.5 kg。用麦麸豆渣可将蝇卵和麦皮料倒入盘中, 加入酒槽、豆渣或麦皮等蛆料, 稍拌均即可。麦皮作蛆料, 一般1 kg麦皮可生产0.5 kg蝇蛆, 使用时需加水拌匀, 干湿度以手捏出水, 触碰即散为宜。如果有酒槽、豆渣等半干干湿料, 使用时不必加水即可培养。蝇卵不要露在蛆料表面, 以免失水而造成损失。蛆料内发酵温度不高于40 ℃, 不低于20 ℃为标准, 蛆料的厚度一般为5~10 cm, 夏季温度偏高蛆料要适当薄些, 反之冬季温度偏低蛆料可适当增厚些, 如果用人畜粪便要注意杀死细菌及寄生虫后使用, 其料与蛆的比例, 以鸡粪为例一般3.5~4 kg生产0.5 kg鲜蛆。不论用那一种原料养蛆, 蛆料的干湿度均应掌握在60%~65%为宜。
3.3 蛆类分离
蛆经5 d的养育即已老熟, 除留种需化成蛹外, 作饲料之蛆应收集利用, 方法是采用“强光筛网法”或“缺氧法”逼其逃离食料进行分离。鲜喂后余之蛆经烤干加工成蛆粉后即可代理鱼粉配制混合饲料。
3.4 蛹种选留
蛆化成蛹后用筛网进行蛹料分离, 然后挑选个大饱满者留种;暂不用之蛹可放入冰箱内存放15 d;冬季应将种蛹移入室内保温越冬
4 注意事项
(1) 苍蝇虽然繁殖力强, 家族兴旺, 但子孙后代有50%~60%由于天敌侵袭和其他灾害而夭亡。苍蝇的天敌有三类:一是捕食性天敌, 包括青蛙、蜻蜓、蜘蛛、螳螂、蚂蚁、蜥蜴、壁虎、食虫虻和鸟类等。二是寄生天敌, 如姬蜂、小蜂等寄生蜂类, 它们往往将卵产在蝇蛆或蛹体内, 孵出幼虫后便取食蝇蛆和蝇蛹。三是微生物天敌, 注意湿度的调节。
(2) 苍蝇的越冬方式颇为复杂。既能以蛹态越冬, 也能以蝇蛆、成虫方式越冬。在北方寒带、温带地区, 自然界看不到活动态的家蝇, 但在人工取暖的室内仍有成蝇活动, 蔬菜大棚温室往往成为翌年春暖时苍蝇大量孳生的发源地。在江南和部分华北地区, 冬季平均温度在0 ℃以下, 苍蝇能够巧妙地以蛹态越冬, 少数地区也能发现蛰伏的雌蝇被畜禽粪覆盖的蝇蛆。在华南亚热带地区, 平均气温在5 ℃以上, 苍蝇不存在休眠状态, 可以继续孳生繁殖。
5 经济效益
(1) 采用蝇蛆养殖的生物技术是处理禽畜粪便的有效途径。
(2) 蝇蛆蛋白是优质蛋白, 粗制的蛆干粉蛋白含量高达60%左右, 与进口鱼粉相当, 但每种氨基酸含量均而高于鱼粉, 必需氨基酸的总量是鱼粉的2.3倍, 蛋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均比鱼粉高2.6倍以上。这是提高家禽的产蛋率、产肉率和增重率, 并能降低养殖成本。
(3) 蛆壳和蛹壳是纯度极好的甲壳素原料。
施行无菌技术的原则 篇7
1 着力培养护生的责任意识
护理工作面向患者, 关系着患者的身体健康, 生命安危。护士被人们称为“白衣天使”, 它蕴涵着人们对护士无限的尊重和信任, 也体现了护士的责任所在。加强自身修养、增强责任意识, 是对护生的基本要求。因此, 在护理教学中要始终强调护理工作是全方位地为患者服务, 其责任重于泰山。在教学过程中, 要着重培养护生的责任意识, 要求护生无论是在理论课堂上还是在实训操作中都要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 学习时一定要刻苦认真, 熟记知识要点, 技术操作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要养成操作规范、动作优美、沉着冷静、语言流畅、着装得体的良好习惯, 尤其在无菌操作中, 更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树立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增强责任意识, 提高自身修养。
2 扩充护生的医院感染知识
针对护生普遍存在无菌观念不强的实际情况, 我们在护理教学中加强了对医院感染知识的讲授, 以扩充护生的知识面, 使其认识到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2.1 强调医院感染的危害
2.1.1 耗资增加
美国1985年报告, 因医院感染每年至少增加医疗费用40亿美元。据国内近年统计数据表明, 平均每例医院感染患者要延长住院时间15~18天, 增加医疗费用2 400~3 200元[1]。
2.1.2 死亡率增加
通过对全球人口的死因分析发现, 死于各种感染者占38%。英、美等国统计, 因医院感染造成直接死亡者占0.9%, 间接死亡者占2.7%。医院感染暴发对人造成的身心伤害是无法估量的, 其可对人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1]。
2.2 分析医院感染的因素
在护理教学中结合现代医院感染实例, 与护生一起分析、归纳医院感染的因素, 有如下几个: (1) 医院卫生设施不足或污物处理不当, 增加感染机会; (2) 医生大量使用新型广谱抗生素, 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并改变人体内正常菌群的生存状态, 使内源性感染几率增加; (3) 随着现代医学护理技术的进步, 过去的不治之症在现已可治愈或可大大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使易感人群增多; (4) 护理人员爱伤观念不强, 损伤性操作增多, 动作粗暴, 导致患者的皮肤粘膜损伤, 增加了外源性感染的机会; (5) 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健全, 消毒灭菌不严格、隔离措施不得当和无菌操作不规范导致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2]。
3 加强护生的无菌观念
在讲授无菌操作时再次让护生做细菌分布检查与消毒灭菌实验, 深化护生对无菌操作重要性的认识, 从而使其牢固树立无菌观念。
3.1 细菌的分布检查
按照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实验指导的内容, 让护生做空气和咽部细菌的培养检查。通过对细菌培养结果的观察, 使护生加深对空气和咽部有大量细菌存在的印象, 进一步增强其对手术室、治疗室、婴儿室等场所空气消毒和在医疗操作过程中戴口罩重要性的认识, 自觉树立无菌观念。
3.2 消毒灭菌实验
对消毒前后的手采样做细菌培养;对治疗室紫外线消毒前后的空气采样做细菌培养;对操作前无菌物品与操作过程中被污染物品采样做细菌培养;对有效期内和有效期外物品采样做细菌培养。通过对上述细菌培养实验的结果进行对比, 进一步增强护生对无菌操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并联系护理临床工作实际, 强调其在实施无菌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使其牢固树立无菌观念。
4 规范示教
(1) 在示教前教师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 如示教环境准备、物品准备、自身形象准备等, 做到万无一失。
(2) 在示教中, 教师首先要语言精炼、准确生动, 抓住重点和难点内容及关键问题, 边讲边操作, 反复强调关键环节。其次, 示教动作要慢、规范、准确、严谨、层次分明、一丝不苟, 使参与示教的每名护生都能看见、看清、看懂操作要领和程序。对关键的、难度大的环节要反复示教, 或分解动作一步一步示范, 使每名护生都能领会并掌握操作要领。
5 严把操作训练关
(1) 学校对护生的实训工作非常重视, 新开设无菌操作室3个, 每个面积达80 m2, 并配备了相关设备。护生每次进入实验室之前, 由实验员搞好地面、操作台的卫生, 并对实验室内的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 物品放置柜要贴有醒目的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标志, 物品放置要井然有序, 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无菌操作氛围。
(2) 操作用物的规格、型号要完全符合医院临床要求, 并且要用物齐全、数量充足, 避免学校护理实训与临床实际相脱节。
(3) 规范操作训练程序。以往护生在实验室练习无菌操作时, 所用物品都是非无菌物品, 并在反复进行操作训练时, 由护生自己准备用物, 缺少消毒灭菌这一环节, 这就给护生思想上造成了误区, 客观上淡化了无菌观念。为此, 我们利用一切有利条件, 规范操作训练程序, 强化无菌观念, 具体做法是:在操作训练中改变学生直接用非无菌物品包无菌包的做法, 由实训指导教师或实验员准备无菌包, 置于无菌准备室, 由护生自己从无菌室中取无菌物品, 准备用物, 然后到实验室操作, 操作完后分类整理用物, 将污染物放回污染间, 再由实验员或护生准备无菌包, 如此反复训练, 从规范中强化护生的无菌观念。
(4) 护生在操作训练的过程中, 实训指导教师要认真观察, 及时发现护生不规范的操作环节, 及时予以纠正, 对个别护生存在的问题, 进行个别指导, 对护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要分析原因并集中再进行示教、反复强调。
(5) 调整教材章节顺序, 巩固无菌观念。我们现在选用的教材是《护理学基础》 (第2版, 李晓松主编) , 此教材的编排顺序是无菌技术一章后面跟着清洁的护理、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饮食与营养等, 这些内容与无菌操作联系不紧密, 因此将其调到后面, 而把导尿术、注射法、静脉输液与输血等章节调到无菌技术之后, 使无菌技术与临床护理实际紧密结合, 这样有利于护生无菌观念的加强和巩固, 有利于其养成良好的无菌操作习惯, 教学效果更好。
关键词:无菌观念,护生,护理技术教学
参考文献
[1]李素英.医院感染控制[EB/OL].http://jjzdmg.hexun.com//5948655.d.htm, 2006-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