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环境论文

2024-09-17

无菌环境论文(共9篇)

无菌环境论文 篇1

技术人员需定期针对无菌室环境消毒效果加以认证评估, 从中提炼出迎合微生物检验要求的无菌环境最大风险数值, 凭借它判定整个监督检测工作的实效性。而质量控制图便是顺利贯彻上述指标的标准媒介, 针对其日后在无菌环境监控中的核心应用细节, 加以探索延展, 是十分必要的。

1 质量控制图无菌控制室内无菌环境监控过程中主流应用方式研究

1.1关键性数据搜集整理方面

1.1.1无菌室的全面消毒

要求技术人员联合全新生物无菌室监管准则, 进行使用前后全方位消毒。

1.1.2无菌室无菌程度的精确化检测评定

第一, 确认采样时间。采样工作主要在消毒处理和检验活动之间进行, 至于周期基本限定为两周一次。

第二, 选取取样位置点。主要是在无菌室内部设定一条对角线, 同时在其上部选取三个位置点, 主要就是在中心取一点, 之后在两端距离墙体1米处分别选定一点。

第三, 沉降空气。其主张将灭菌完毕的营养琼脂培养基, 向事先灭菌的培养器皿内分别灌入, 保证单位器皿内部盛装大约15 毫升左右的培养基, 并且放置在预设位置点距离地面80厘米处, 维持器皿保留时间15分钟之后, 做好封装工作。最终将一尚未开盖的琼脂器皿作为对比媒介。

第四, 计数培养。操作主体需要尽快地将培养成功地器皿放置在36摄氏度左右的恒温环境之下, 持续大约48小时之后, 细致观察内部菌落变化细节, 统计其总体数量。之后选取当中菌落数量最多的平皿作为此次无菌室洁净度校验媒介, 如果超出预设风险数值, 需要针对其滋生原委加以解析, 并结合最新技术手段和已有实践经验, 制定实施妥善的应对方案。

1.1.3质量控制图的详细绘制

现场操作人员须依照上述实验规范细则进行关键性数据提取整理, 设定实验结果为纵坐标, 实验次数为横坐标, 最终结果平均数值为中心线, 依照均值标准偏差进行控制界限确认, 最终绘制控制图。使用过程中, 切勿忘记适时地抽取关键性样本, 将实际测量的数据化作点, 在图上清晰地描述出来。关于控制状态是否正常, 则可透过点子超越上下控制界限和排列等状况, 加以综合审定。关于这方面基础性控制形式主要如下图所示:

1.2检验结果提取与科学性验证解析

首先, 关键性数据的统计和演算。依照事先设定的规章, 进行无菌室无菌环境系统化校验, 保证监测周期为两周, 每次都须在室内对角线之上选取3 个位置点, 分别记作是X1、X2、X3, 作为精细化监控无菌室无菌程度的主流媒介, 同时从中选取最大值记作是此类无菌室的洁净程度, 暂且设定为Xmax而空白对照记为X0, 整体监测时间依据实际状况而定, 通常状况下为一年。当中共收集20多组数据, 进行洁净度均值、标准偏差、上控制界限、上警告界限、上辅助界限等数据演算、之后配合菌落演算规章, 将获取的结果加以四舍五入并取整数。因为该室洁净度数值越小, 检测质量就越高, 所以关于下控制、下警告界限数值可以考虑忽略不计。

其次, 绘制质量控制应用图。操作主体可利用Excel软件程序进行以上数据整理, 包括中心线、上控制界限、上警告界限、上辅助界限等数据内容等, 之后联合不同组洁净度数据在预设图形之上进行点位标注, 由左至右进行各点衔接, 最终衍生出所需的质量控制图。关于该类质量控制图主要如下所示:

如若获取全新样式的洁净度数值, 只有是无法超出控制基础线且呈现持续下降迹象时, 证明该类无菌室消毒实效得以改善, 可以依照自身需求进行较小洁净度数值加以替换, 随后进行所需数据重新计算, 提供对应的质量控制图。

最后, 质量控制图的应用分析。此类控制图完全可用于日常样品分析事务之中, 具体工序流程, 便是在布置样品微生物指标检验方案期间, 精细化检验现场一切环境状况, 将实际监测结果打点, 并在事先提供的质量控制图内标注。如若打点结果未能超出预设警告上限, 即无菌室内部洁净程度维持在4cfu/dish时, 证明无菌环境质量还是比较可观的, 能够迎合微生物基础性检测诉求。当实际打点超出警告上限但始终维持在控制界限内部之时, 就是说无菌室洁净度大约4 且小于等于5cfu/dish, 证明内部无菌环境质量已经向恶劣趋势转变, 如若现场处理不当, 必定会陷入失控危机, 操作人员往往需要针对其最终结果加以重复检测。最后便是打点超出上控制界限时, 就是说无菌室内部洁净度超出5cfu/dish时, 无菌环境处于完全失控状态, 计数人员有必要开展全方位消毒活动, 必要情况下进行内部所有样品重复检验认证。

2 结语

质量控制图在无菌室无菌环境监控管理工作中的辅助功效异常深刻, 其能够更为细致地映射出无菌室内部消毒灭菌状况, 同时提供动态化预警信号, 保证在任何突发状况下都能够快速制定实施最新消毒举措, 提供合理的监测频率等, 借此主动迎合日后我国微生物实验室实际检测工作的各项需求。

摘要:笔者主张借助质量控制图技术理论, 进行特定无菌室无菌环境监控应用的全新策略制定实施, 使得各类无菌环境状态得到更为直接、动态的观察审视, 进一步辅助工作人员判定检测过程的受控结果。

关键词:无菌环境,监控应用,质量控制图,洁净度

参考文献

[1]俎建文.质量控制图在水中氟化物分析的应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9, 12 (08) :77-91.

[2]郭顺生.连续合格品链长控制图的研究与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 2009, 15 (04) :88-95.

无菌环境论文 篇2

一、选择题 [A型题] 1.无菌容器打开后,应记录开启的日期、时间,其有效时间不超过: A.4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8小时 E.48小时 2.铺无菌盘时,应注明铺盘的日期、时间,其无菌盘的有效期为:

A.4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8小时 E.48小时 3.下列哪项戴、脱无菌手套的操作是错误的:

A.戴手套前先将手洗净擦干 B.核对手套袋外标明的手套号码,灭菌日期

C.取出滑石粉,用后放回袋内 D.戴好手套后,两手置腰部水平以上 E.脱手套时,将手套口翻转脱下

4.清除物品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致病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A.灭菌 B.无菌 C.消毒 D.清洁 E.抑菌 5.下述哪项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A.无菌操作前30分钟清扫地面 B.无菌包潮湿待干后使用

C.取出的无菌物品未用立即放回原处 D.治疗室每周用紫外线照射一次 E.操作时手臂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

6.在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中,预防交叉感染的关键措施是:

A.操作区域要清洁、宽敞 B.取无菌物品时,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 C.一份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人使用 D.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 E.无菌物品疑有污染不可再用

7.下列哪项违背了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A.打开无菌容器盖时,盖的内面向上放置 B.手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边缘部分

C.倒取无菌溶液时,手不可触及瓶塞的内面 D.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另一手套的内面

E.揭开无菌盘时,双手捏住盖巾外面双角 8.下列哪项不符合无菌物品的管理原则:

A.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 B.无菌包上必须注明灭菌日期

C.已打开过的无菌包48小时后必须重新灭菌 D.取出的无菌敷料不得放回原容器内

E.无菌包的有效期为7天

9.佩戴口罩时要让口罩紧贴面部和完全覆盖:

A.口腔和鼻子 B.口腔和下巴 C.口鼻和下巴 D.口腔 E.鼻子

10.药物过敏试验或特殊护理技术操作前应备齐: A.所需用品和必要的急救药品、物品和器材 B.常用药品,以便抢救时用

C.常用物品,以便抢救时取用方便

D.所有过敏试验或特殊护理技术操作前都应备齐防护用具 E.给患者床边备好便器

[答案] 1.C 2.A 3.C 4.C 5.E 6.C 7.B 8.C 9.C 10.A

二、填空题

1.无菌操作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观念,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而不可或缺的技术。

2.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3.医院感染的感染源包括已感染的患者及病原携带者;患者自身;动物感染源;环境储源。

4.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为: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合理使用抗生素、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

5.正确的洗手步骤:六步洗手法大于15秒。7个动作:内、外、夹、弓、大、立、腕。每个动作5次。手卫生依从性≥70%

三、名词解释

1.无菌操作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

2.消毒:清除或杀灭环境中除细菌芽孢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过程称为消毒。3.灭菌:清除或杀灭外环境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的芽孢)的过程称为灭菌。4.无菌物品:是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物品。5.无菌区域:是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区域。

四、简答题

1.简述五大洗手时刻。

答: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病人后、接触病人周围环境后、接触病人物体物品后。

2.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实施哪些处理措施? 答:(1)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用75%酒精、0.5%碘伏消毒液伤口。----立即处理伤口

(2)进行患者与操作者相关的血液监测。----抽血(免疫、HIV抗体)

(3)报告科室、院感办。(4)填表登记。

(5)4小时内到疾控。

(6)定期追踪监测(6周、12周、6个月)、实施预防性用药。

五、案例分析

小张今天跟老师一起换药,她手持无菌镊从远处来回的夹取无菌棉球、纱布,从桌面拿起一瓶无菌溶液开启,并直接倒入无菌盘的治疗碗内,无菌溶液瓶的瓶口碰到了治疗碗,操作时老师戴的无菌手套碰到了小张的手。请问:(1)小张在上述过程中哪些地方违反了无菌操作原则?(2)她应该怎样做?(1)小张在五个地方违反了无菌操作原则:

①她手持无菌镊从远处来回的夹取无菌棉球、纱布,有可能导致无菌镊、无菌棉球和纱布的污染。

②拿取无菌溶液后没有检查溶液质量、生产日期、有效期。

③倒无菌溶液时,没有冲洗瓶口。

④无菌溶液瓶的瓶口碰到了治疗碗。

⑤老师戴的无菌手套碰到了小张的手。(2)正确的做法是:

①将无菌物品连同容器一起搬移至离操作最近的地方,就地夹取无菌物品。

②先检查溶液质量、生产日期、有效期后再开启。

③倒无菌溶液入无菌盘内的治疗碗前先冲冼瓶口。

④无菌操作时无菌物品不能触及其他任何物品,倒无菌溶液时溶液瓶口距治疗碗lOcm为宜。

⑤老师在进行无菌操作时小张和其他任何人都不宜在操作区或周围走动,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无菌环境论文 篇3

1 无菌技术

无菌技术包括无菌环境及无菌操作。

1.1 无菌环境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 在某一可控的空间内, 使微生物数量降到最低限度。

洁净室是根据需要对空气中尘粒、微生物、温度、湿度、压力和噪声进行控制的密闭空间, 并以其空气洁净度级别符合有关规定为主要特征。我国将空气洁净度划分为4个级别, 见表1。

对于制药车间来说, 一般要求达到300 000级到100 000级, 而对于检验用的无菌操作室, 要求达到10 000级, 局部100级 (操作台) 。为保持无菌环境, 防止污染, 人流通道应设2个缓冲间, 需经过换鞋、换衣、洗手、消毒等步骤方能进入;物流设传递窗, 物品经清洁、消毒后, 经传递窗进入。

1.1.1 物理灭菌法

(1) 干热灭菌:灭菌设备为电烤箱。适用于设备、器械、容器、耐热干粉药剂的灭菌。

(2) 湿热灭菌:以水或水蒸气为媒介, 通过加热提高温度, 达到灭菌效果。适用于设备、器械、耐热液体药剂、生药等的灭菌。常用的方法有煮沸灭菌法、流通蒸气法、间歇灭菌法、高压蒸气灭菌法、巴氏消毒法。①间歇灭菌法:当温度达到一定值, 保温一段时间后, 降至室温, 再继续加热, 温度达到一定值, 保温一段时间后, 降至室温, 这样反复操作几次, 直至达到灭菌效果。如灵芝孢子粉的灭菌:加热至70℃ (或80℃) , 保温1小时, 降至室温, 反复操作3次。这个方法适用于不耐长时间高温的物品灭菌[1]。②高压蒸气灭菌法:常用各类压力灭菌器, 在压力作用下, 可使蒸气穿透力增强, 温度提高, 极大提高灭菌效果。这个方法适用于耐高温的物品灭菌。③巴氏消毒法:最早用于牛奶的消毒。有两种方法:保持式巴氏消毒法和连续式巴氏消毒法。保持式巴氏消毒法即在62℃~65℃处理30分钟, 立即降温, 15分钟内降至5℃以下, 可杀灭致病微生物 (如结核杆菌、布氏杆菌、沙门菌等) ;连续式巴氏消毒法即在72℃~75℃保持15~16秒, 立即降温至10℃, 再继续加热至80℃~85℃, 保持10~15秒, 立即降温至10℃。而现在常用于血浆蛋白制品生产中的病毒灭活的巴氏消毒法是60℃保持10小时[2,3]。

(3) 辐射灭菌:医疗器械、容器、生产辅助用品、不受辐射破坏的原料药及成品等均可用本法灭菌。①紫外线灭菌:紫外线消毒灭菌 (UVGI) 定义为:使用紫外线光辐射进行空气和表面消毒杀菌的技术, 即利用紫外线C波段254 nm波长产生的紫外线破坏微生物的DNA或RNA, 达到消毒杀菌的效果。紫外线消毒灭菌是一种高效、广谱、无污染、经济简单的实用技术, 可广泛应用于水、空气的消毒杀菌, 是一项被医学界公认的最有效的广谱杀菌技术。其可在短时间内杀灭分布于空气及水中的微生物, 还能产生活性氧清新空气, 对洁净室来说能增加空气新鲜度、洁净度, 真正达到洁净卫生的空气品质, 并适用于物品表面的消毒[4]。②微波灭菌:微波 (Microwave) 是频率在300 MHz至300 GHz, 波长在1 mm至1 000 mm范围内的超高频电磁波。在微波辐射下产生热效应, 并使分子的运动加剧, 分子的平均能量增加, 瞬间提高温度, 达到灭菌效果[5]。③钴60射线灭菌:利用60Co-γ射线对细菌进行辐射, 破坏细菌的DNA和RNA, 使分子发生降解, 失去合成蛋白质和遗传的功能, 使细胞死亡, 达到灭菌效果。具有穿透力强、节能、安全、方便 (不必除去包装) 、高效、灭菌彻底等优点。一般选择辐照剂量为10 k Gy以下、辐照时间为5小时就能达到灭菌效果。对不能以常规方法灭菌的制剂, 可以采用钴60辐照灭菌[3]。

(4) 滤过灭菌:利用微孔滤膜 (0.22μm) 滤除细菌。常用于热不稳定的药品溶液或原料、生化药剂、水及空气的灭菌。

1.1.2 化学灭菌法

化学灭菌法可分为气体灭菌法和液体灭菌法。 (1) 气体灭菌法是指采用气态杀菌剂 (如臭氧、环氧乙烷、甲醛、丙二醇、甘油和过氧乙酸蒸气等) 进行灭菌的方法。该法特别适合环境消毒以及不耐加热灭菌的医用器具、设备和设施的消毒, 亦可用于粉末注射剂。 (2) 液体灭菌法是指采用液态杀菌剂进行消毒的方法。该法常作为其他灭菌法的辅助措施, 适合于皮肤、无菌器具和设备的消毒。常采用的消毒液有75%乙醇、1%聚维酮碘溶液、0.1%~0.2%苯扎溴铵 (新洁尔灭) 、2%左右的酚或煤酚皂溶液等。

1.2 无菌操作

无菌操作一般是指在无菌环境下, 使用无菌器材进行操作, 可保证操作中物品不被二次污染、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及检验人员的安全。无菌操作涉及的面很广, 现以药品检验中的无菌操作为例, 简述如下[6]。

1.2.1 实验前准备

消毒 (对无菌操作室地面、墙面、工作台面及灯具等进行消毒) →空间灭菌 (开启净化系统和紫外线灯) →经灭菌处理的实验器具与供试品进入无菌室 (通过物流通道) →操作人员进入第一缓冲间 (换鞋、洗手、用消毒液消毒手) →操作人员进入第二缓冲间 (穿戴无菌工作服、鞋、帽、口罩, 75%乙醇喷雾消毒手) →操作人员进入无菌室→点燃酒精灯, 用有消毒液的棉球消毒手→进行实验操作。

1.2.2 检验操作规程

(1) 实验全过程应在近火焰处操作, 动作要轻。 (2) 对供试品及实验器皿做标记。 (3) 对接种环 (针) 进行灼烧灭菌。 (4) 用吸管吸取供试液或培养液等。 (5) 用过的玻璃器皿应立即放入消毒液缸 (桶) 内进行灭菌。 (6) 在开启菌种管或其他供试品安瓿之前, 应用碘伏溶液、碘酒棉球消毒容器及刻痕用的砂轮、锯刀等, 安瓿切口通过火焰灭菌。 (7) 在接种霉菌、放线菌时, 应在铺有浸过消毒液的湿纱布上操作, 以防孢子散落传播。 (8) 培养皿开盖时开口朝向火焰, 不得将盖放在工作台上, 拔出玻璃容器塞子时应用小指夹住塞子拔出, 不得将塞子放在工作台上, 以免造成污染。 (9) 观察平板培养物时, 一般不宜开盖观察。如取菌落或菌苔涂片、染色, 或做玻片凝集试验时, 在近火焰处操作, 平皿盖可适当开启 (45°) , 开口朝向火焰, 挑取菌落。 (10) 在涂片、染色时, 应使用夹子夹持载玻片, 切勿用手直接拿载玻片, 用过的载玻片和盖玻片应放入消毒液中消毒后洗刷清洁, 再经消毒后再洗刷清洁, 最后放在固定处。

2 无菌观念的培养

临床上常由于操作人员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导致医疗、护理事故, 而在制药及药品检验上, 虽然不比医疗上会造成严重后果, 但同样也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如造成整批药品微生物限度超标而报废;又如因操作污染, 检验结果无效, 需要从头来过等。无菌操作看似简单, 但无菌观念的养成却并不简单。要应用好无菌技术, 就要树立牢固的无菌观念。无菌观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强化无菌观念是一个长期的、重要的任务, 需要不断学习、培训, 强化无菌意识, 还要建立严格的制度, 以制度管理员工, 才能使员工逐渐树立无菌观念, 做好每一步无菌操作, 生产出合格的无菌产品。

2.1 无菌知识的学习

药学人员应时刻牢记药品是特殊商品,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药品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只有了解无菌概念, 才能知道其重要性, 才能自觉树立无菌意识。在无菌操作中, 自觉做好每一步操作, 最终完成无菌操作全过程, 生产出合格的无菌产品, 产品的质量就会有保证。

2.2 灭菌技术及无菌操作的培训

无菌操作是培训重点, 仅学习几个概念、定义及条文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要加强灭菌技术及无菌操作的培训, 通过培训, 使员工清楚地了解怎么做是正确的、怎么做是错误的, 加深他们对无菌观念的认识和理解, 从而逐渐养成无菌操作的良好习惯。

以药品检验为例, 实习生及新入职的检验员都要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初上岗时, 需要教师带教, 对以下问题进行实地讲解:操作环境需要消毒, 如何消毒?所有物品, 包括检验器具、培养皿、吸管、稀释液、培养基都要消毒, 如何消毒?为什么消毒物品要装入容器内, 或用消毒巾包好?无菌物品在空气中能否暴露较长时间?无菌物品取出后能否放回无菌容器内?为什么手经过消毒, 还是不能接触吸管吸样品的一端?用吸管取样时, 能否用嘴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讲解, 以加深实习生及新入职检验员对无菌观念的认识。

2.3 严格的制度管理

员工经过学习和培训, 了解了无菌概念, 树立了无菌意识, 养成了无菌操作的良好习惯, 还需要严格的制度管理才能使无菌观念长久地树立心中, 顺利地贯彻执行下去[7]。其中, 无菌操作室管理制度包括: (1) 无菌操作室温度应控制在18℃~26℃, 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5%~65%, 并做到每天记录; (2) 级别不同的相邻房间的静压差应大于5 Pa, 无菌操作室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应大于10 Pa, 以保证空气新鲜, 并做到每天记录静压差; (3) 无菌操作室内空气的微生物数和尘粒数应符合规定并定期检查和记录。无菌操作室微生物数、尘粒数检测每年一次, 检测报告应归档备查; (4) 进入无菌操作室按规定穿洁净工作服, 工作人员应按个人卫生制度进行检查, 合格后方可进入洁净室。无菌操作室使用完毕, 应严格按清洁规程进行各房间、器具等的清洁工作, 实验前后均应对无菌操作室进行消毒, 并有清洁记录及消毒记录。另外, 人员出入均需登记; (5) 无菌操作室内严格控制人员数量, 无关人员严禁入内。工作人员 (包括维修辅助人员) 应定期进行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洁净作业等方面的培训与考核, 对进入无菌操作室的临时外来人员应进行指导和监督。

摘要:介绍无菌概念、灭菌方法及无菌操作规范, 强调培养无菌观念的重要性及基本操作训练、无菌室的制度管理。

关键词:药品检验,无菌概念,操作规范

参考文献

[1]萧莉.灵芝孢子粉低温间歇灭菌法除菌效果的考察[J].中国药业, 2003, 12 (1) :52.

[2]薛广波.现代消毒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

[3]张文福.医学消毒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2.

[4]严浩.紫外线消毒灭菌 (UVGI) 与 (过滤+UVGI) 洁净技术[J].机电信息, 2009 (29) :3-9.

[5]黄振洲.微波灭菌在医药工业的应用[J].医药工程设计, 2003, 24 (1) :16-18.

[6]孙亦群.医院制剂检验人员的岗位培训[J].现代医院, 2011, 11 (2) :131-132.

无菌术学习感想 篇4

曾几何时,外科医生一直是我的心目中象征着神仙,他们靠着自己精湛的医术,挽救着一个又一个生命垂危的患者的生命。也许在很多人们的心目中,直接把医生定义为外科医生。很荣幸这学期有机会学习了外科学实验,可以说终于离自己的梦想和偶像更近了一步。虽然这学期学习的内容很多,但像老师说的,掌握和培养无菌观念才是我们的重中之重。从迈进外科实验楼的那一刻起,老师一直反复强调无菌操作,乃至最基本的换鞋,穿衣服,并严格要求我们无菌消毒的每一步。如果无菌技术把握不严,并不影响过程,其严重的伤口感染后果往往在术后几小时乃至几天才能表现出来,并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在手术前和术中都必须重视无菌术,正是由于这种反复强调,课下我对无菌术进行了搜索,得到了更深刻的理解。

无菌术(aseptic technique)就是针对感染来源和途径所采取的一种有效的预防方法,是决定诊疗效果及手术成败的关键。一百多年前,伤口感染曾是外科医生所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1864年匈牙利的Semmelweis首先提出在检查产妇前用漂白粉溶液洗手,这是抗菌技术的开端。1867年英国外科医生李斯德(BavonJoseph Lister)奠定了抗菌技术的基本原则,被公认为抗菌外科创始人。1877年德国Berg-mam发明了高压蒸气灭菌法,建立了现代外科学中的无菌技术。无菌术是指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其中包括灭菌法、消毒法、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

灭菌是指用物理的方法,杀灭与手术区或伤口接触的物品上的一切活的微生物(包括芽孢等)。消毒是指用化学药物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胞等)。

无菌操作规则包括:

1.手术人员一经“洗手”,手臂即不准再接触未经消毒的物品。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后,背部、腰部以下和肩部以上都应认为是有菌地带,不能接触;同样,手术台边缘以下的布单,也不要接触。

2.不可在手术人员的背后传递器械及手术用品。坠落到无菌巾或手术台边以外的器械物品,不准拾回再用。

3.手术中如手套破损或接触到有菌地方,应另换无菌手套。前臂或肘部碰触有菌地方,应更换无菌手术衣或加套无菌袖套。无菌巾、布单等物,如已被湿透,其无菌隔离作用不再完整,应加盖干的无菌单。

4.在手术过程中,同侧手术人员如需调换位置时,应先退后一步,转过身,背对背地转到另一位置,以防止污染。

5.手术开始前要清点器械、敷料,手术结束时,检查胸、腹等体腔,核对器械、敷料数无误后,才能关闭切口,以免异物遗留腔内,产和严重后果。

6.切口边缘应以大纱布垫或手术巾遮盖,并用巾钳或缝线固定,仅显露手术切口。

7.作皮肤切口以及缝合皮肤之前,需用70%酒精或0.1%新洁尔灭溶液,再涂擦消毒皮肤一次。

8.切开空腔脏器前,要先用纱布垫保护周围组织,以防止或减少污染。

9.参观手术人员不可太靠近手术人员或站得太高,也不可经常在室内走动,以减少污染的机会。

每次做实验时,我们都把狗当一个有生命的朋友来看,每一个操作步骤都十分仔细,每次手术都完全模拟今后对待病人时做手术来操作,心里无时无刻都铬记无菌操作原则,既保障病患不受感染,也保护医护人员不被传染。每次实验完毕后,都必须给狗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以免伤口感染。一组一只狗让我们自己负责,这培养我们了我们的爱心和耐心,也让我们通过这种方式,逐渐理解一个医护人员最要的是要拥有责任心。

当我们站在洗手池旁边时,才第一次感觉到了原来洗手也有那么多的学问,一会是洗手的六步法,一会又得刷手,一会又还得泡手。当时天气还有点冷,大家把手洗好后,很多同学的手臂都是红红的,一堂实验课下来,虽然很累,但却获益匪浅,看得出同学们对外料手术还是有着很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也很是认真。

无菌、快速、准确、轻柔。无菌是每次手术都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在整个手术学的学习中,无菌术贯穿始终,如果无菌术技术把握又严,并不影响手术的进程但其严重的伤口感染后果往往要在术后几小时乃至几天才能表现出来,并造成严重的后果,导致手术的失败,所以无菌条件好坏关系到手术的成功与否,快速、准确的手术,是抢救的重要原则,是对机体损伤范围在原则。虽然手术的对象是动物,便作为医学生的我们,只要象对待病人一样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执行无菌术,认真正确地执行每一个操步骤,以培养自己爱护工作对象的观点,保持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这只是一个开始。不管是病人还是动物,在手术后都需很好的护理,动物的命同样是生命,一样的需要你、我、他的关怀。

通过对和术学的学习,我基本掌握了手术操作的基本原理和无菌观点,通过严格的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管理培养了我们高度的科学作风,与关于手术对象的负责精神。

在医生的操作中,不管是外科手术,还是内科手术,均是涉及病人的健康及生命,均需要我们有足够的严谨性和责任心。作为一位医学生我们都必须培养良好的严谨性及责任心,以保障病人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在手术过程中,我们应该小心谨慎,全神贯注,熟悉理论及解剖知识,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还应该具有很强的无菌观念和责任心。无菌观念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必备观念。

手术学是一门对动手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要自主学习,自我研究。做到真听、实读、勤思、善问、能议、巧动。手术课前预习,充分的准备,不但能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而且能培养自学能力和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对手术科学习的主动参与性。手术区是一个无菌的地方,就应该有严格的无菌观念。虽说狗是动物,但它们也是生命,我们也该重视,对它们负责。现在的实验课是为了以后我们上临床,面对病人打基础。生命是可贵的,生命是无价的,面对它们我们应抱尊敬的态度。身为一名医生,尤其是外科医生,如果他没有无菌观念,那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的外科医生。“无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要求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要格外的小心,稍一疏忽,便会造成严重后果。

无菌环境论文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在2个手术室实施596台择期手术的手术人员120名, 其中医师46名, 护士74名。医师男38名, 女8名;年龄:28~56岁, 平均年龄 (43.2±4.8) 岁;学历:硕士及以上24名, 本科22名;职称:高级18名, 中级22名, 初级6名。护士男11名, 女63名;年龄:23~48岁, 平均年龄 (36.1±3.1) 岁;学历:本科及以上26名, 大专及以下48名;职称:高级6名, 中级15名, 初级53名。将所有手术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61名和对照组59名。两组人员在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所有护士采用闭合式方法戴无菌手套, 手术医师仍采用传统开放式方法戴无菌手套。闭合式方法戴无菌手套[3]:护士穿无菌手术衣后双手不伸出袖口;一只手隔着衣袖取另一只手的手套, 将手套指端朝向手臂, 五指相对, 置于另一只的衣袖上, 用两手的大拇指隔衣袖扣住手套的反折部并将手套整个翻转包裹于袖口, 五指顺势伸入指套内。再用已戴好手套的手, 同法戴另一只手的手套。

1.2.2 对照组

所有护士和以上均采用开放式方法戴无菌手套。开放式方法戴无菌手套:手术人员穿好无菌手术衣后, 用消毒的裸手直接捏住无菌手套的反折部, 五指对准手套五指插入手套并戴好手套并将手套的反折部翻回以盖住手术衣的袖口。

1.3 观察指标

两组均记录同台手术人员的违规操作: (1) 徒手接触无菌区; (2) 徒手拿取无菌巾; (3) 徒手拿取纱布; (4) 徒手拿取台上的物品; (5) 徒手接触手术器械。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用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观察组护士的操作违规现象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附表。观察组所有手术人员的无菌意识提高, 护士在手术台上的操作变得更主动, 更会把握时机, 且使手术医师的无菌操作变得更确切到位。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3.1 全程无菌的观念的误解

无菌技术要求在手术的全过程保持无菌操作。但是据资料显示, 在临床实际中均大多数手术人员误认为只是在术前消毒、洗手, 就可以徒手接触手术台上的无菌器械物品, 从而导致在手术进程中, 手术室医师徒手接触无菌区或徒手拿取本应让护士传递器械和纱布等物品。手术室医师不严格的无菌操作行为同时也会对新毕业生、临床实习生或轮科生造成负面的影响。因此, 手术室手术人员在执行无菌操作时应当明晰只完成外科手术前消毒而未穿无菌手套的手是不能接触无菌区或拿取手术台上的器械、纱布等无菌物品。

3.2 闭合式方法戴无菌手套的应用价值

戴无菌手套是手术室最基本的无菌技术操作, 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传统开放式戴手套由于手套外面容易卷边而造成无菌手套污染。研究表明。闭合式方法戴无菌手套可减少术中袖口的暴露率和手套的卷边率, 保证袖口的无菌性, 降低切口感染机会,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4]。

3.3 闭合式方法戴无菌手套实操对他人的影响

手术室护士采用闭合式方法戴无菌手套可以让同台手术的医师知道与开放式方法戴无菌手套明显区别后, 意识到外科手即使在术前已消毒也不能徒手接触无菌区或拿取台上无菌物品, 下意识地将伸出去的手回缩, 减少徒手接触无菌区或拿取台上无菌物品等违规操作的发生。在本次研究中, 手术室医师伸手取物却又回缩的现象明显增加, 护士在观察到医师外科手回缩后, 立即把握时机提前洗手, 以闭合式方法戴手套后传递无菌物品, 主导手术团队无间隙全程无菌操作确切到位。

综上, 采用闭合式方法戴无菌手套不仅可提高手术人员的无菌意识, 而且能使护士在手术台上的操作变得更加主动, 积极把握时机, 同时也对同台医师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可有效减少医师违规操作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安堂, 张盈帆, 沈宏亮, 等.外科手术学无菌术教学中应强化几个观念[J].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1, 20 (4) :461.

[2]周萍.护士无菌技术操作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J].现代护理, 2003, 9 (2) :110-111.

[3]钮敏红, 谢小华, 闫晓霏, 等.自助密闭式戴无菌手套法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 2014, 2:56-57.

[4]俞风华.试述无菌技术操作中无菌手套的配戴技巧[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8 (23) :72.

无菌环境论文 篇6

注: (1) 轧盖前产品视为处于未完全密封状态。

(2) 根据已压塞产品的密封性、轧盖设备的设计、铝盖的特性等因素, 轧盖操作可选择在C级或D级背景下的A级送风环境中进行。A级送风环境应当至少符合A级区的静态要求。

A级:高风险操作区, 如灌装区、放置胶塞桶和与无菌制剂直接接触的敞口包装容器的区域及无菌装配或连接操作的区域, 应当用单向流操作台 (罩) 维持该区的环境状态。单向流系统在其工作区域必须均匀送风, 风速为0.36~0.54m/s (指导值) 。应当有数据证明单向流的状态并经过验证。

在密闭的隔离操作器或手套箱内, 可使用较低的风速。

这就意味着无菌原料药在除菌后的工序必须密闭, 暴露的工序应在A级下生产。这是对我国制药行业的又一次挑战。鉴于此对生产工艺设备如何满足《药品生产管理规范 (2010年) 修订》要求进行探讨。

非最终灭菌无菌原料药的一般工艺流程如下:

溶配———除菌过滤——结晶———分离———干燥———粉碎———分装取样———压盖———终产品。

按照《药品生产管理规范 (2010年) 修订》和欧盟GMP的要求各工序洁净度级别设置如下:

溶配设置在C级———除菌过滤设置在C级下的A级保护———结晶一般都是密闭化的罐类设备设置在C级———分离根据选用的设备密闭化程度设置为C级或这C、D级背景下的A级隔离器———干燥一般都是密闭化设备设置在C级———粉碎分装取样设置在C或D级背景下的A隔离器——压盖设置在C级下的A级保护。

生产设备流程设计:

1溶配——除菌过滤———结晶阶段设计 (图1) 。

2分离———干燥———粉碎———分装取样———压盖阶段设计 (图2) 。

三个流程各有优缺点, 流程1和2需要有位差, 洁净区需要楼上和楼下设置;流程3洁净区可在同一楼层, 但需要2个隔离器。可以根据产品的特性选择不同的分离和干燥设备。

随着GMP的不断发展, 人民用药水平的不断提高, 药品生产的环境、设备、工艺都要与之相适应, 一套好的生产设备流程会生产出更有保障的药品。

摘要:《药品生产管理规范 (2010年) 修订》自2011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介绍了在新版GMP规范下, 无菌原料药溶媒法生产工艺中, 其溶配、过滤、结晶、分离、干燥、分装的不同生产设备流程。针对不同产品特性, 可以选择不同的生产设备, 保证药品质量。

无菌概念贯穿始终 篇7

目前大多二、三级站微生物监测人员非在校专业毕业, 从事监测工作时间短、未接受系统培训、专业知识欠缺等原因, 这都必然影响细菌监测最终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往往一个不经意的行为就会给整个实验带来严重的误差。所以在在细菌学测定的工作中应牢记无菌概念、做好规定的质控措施, 注重监测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一无菌概念

无菌不是绝对的没有细菌, 而是在一定范围内细菌总量和菌尸总量低于一定的范围, .不同环境要求也不一样, 如环境监测无菌室要求含量需<5cuf/皿。这里的“无”是指“低” (足够低) 。

无菌操作指在操作过程中利用和控制一定条件, 使样品避免被杂菌污染的一种操作方法或技术。这里的“无”是指“防”。

现在这里提出无菌概念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一种技术, 是一种思想和认识。在细菌监测的全过程中 (包括实验室准备、采样、实验室分析、分析完成后样品处理) , 理解在工作中各个环节可能会带来的污染, 保证操作环境无菌的前提下, 运用无菌操作的技术, 尽量减小或消除这些干扰, 最终得到一个最接近样品实际值的结果。

二实验室准备及采样

2.1无菌室设置与日常管理

无菌室是细菌实验分析的重要场所, 规范的实验室设置和管理是获得样品准确结果的前提。一般微生物实验室由准备间、缓冲间、无菌室三部分组成。无菌室在最里面单独设置的小房间, 中间设置缓冲间隔开准备室。无菌室、缓冲间可用板材和玻璃建造, 两者门的朝向不能相同, 以免空气流动带进杂菌。其中无菌室面积不宜过大, 约4-5m2即可, 高2.5m, 无菌室墙壁需刷漆覆盖、地板要平整光滑防水, 不易藏污纳垢, 并便于刷洗和消毒, 试验台高度、宽敞适中, 台面用光滑、防水抗腐蚀、少缝。无菌室、缓冲间都得安装用于灭菌的紫外灯, 安装高度适中, 能保证整个房间的灭菌。此外在无菌室中严禁堆放杂物, 室内应常备工作浓度的消毒液, 如75%酒精等。

无菌室日常管理应设置专人负责, 保持房间清洁整齐, 定期用适宜的消毒液灭菌清洁, 在每天工作前后都得使用工作浓度消毒液擦工作台, 并用消毒液拖完无菌室 (拖布要专用) , 再开紫外灯灭菌30-60min。无菌室应每半月作无菌检查。方法:在完成以上灭菌工作后, 取90mm的无菌培养皿若干, 无菌操作注入适量冷却后至45℃的营养琼脂培养基, 放于台面四角, 自然沉降30min后, 盖好倒置, 于35℃左右培养箱培养24小时后取出检查。无菌实验室平板杂菌平均数不得超过5cuf/皿。如超过, 表明无菌室灭菌不合格, 应查找原因, 重新彻底消毒, 直至重复检查合格为止。

2.2样品采样和保存

有调查表明采样带来的误差在整个监测过程中是最大的, 由于细菌监测的特殊性, 采样器皿和工具都得按规定进行消毒处理, 处理后的样品瓶为无菌瓶, 在采集细菌样品时, 样品瓶不得提前打开, 以防空气中杂菌污染。与其他项目混采时细菌样品的首先采集。采集样品量不得过满, 有利于分析前震荡均匀。样品采集后应迅速送往实验室, 进行细菌学检验。一般从采样到检验时间不得超过2h, 否则需放在10℃以下设备中保存, 但不得超过6h。

三实验室无菌操作

分析当天需提前对无菌室进行灭菌。首先根据具体分析项目、样品性质和数量, 准备所需的物品和各种操作用品, 清点完毕后将其放置无菌室内, 然后开始灭菌, 灭菌方法见前2.1无菌室设置与日常管理。注意样品不得与其他物品一起放入无菌室消毒灭菌, 应在分析前先在缓冲间内揭去牛皮纸, 整个外瓶体用消毒液擦拭消毒, 特别是瓶口位置, 完成之后再拿进无菌室进行测定。

分析测试人员进入无菌室前, 应用肥皂洗净双手, 并用消毒液洗手消毒, 在缓冲间换专用的鞋、帽子、工作服和手套 (或用消毒液再次擦拭双手) 后方可进入。如实验过程中手被污染或进出无菌室都要重新对双手进行消毒方可继续工作。

在做微生物实验室酒精灯必不可少, 首先酒精灯在火焰周围一定范围能提供在无菌环境, 无菌操作都应在酒精灯火焰周围进行;其次在安装试管塞、打开或封闭瓶口都需在火焰上经过烧灼后进行。但要注意, 金属器械为防退火烧灼时间不宜过长, 另外胶塞过火焰时间过长, 烧焦产生有害气体, 危害培养生物。

无菌操作前用75%的酒精擦拭工作台及双手, 在工作台物品的放置原则遵循不交叉、方便原则。清洁区和污染区分开, 酒精灯位于中间, 右手使用的物品放在右侧, 左手左侧。在无菌室操作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走动、操作时动作要准确迅速, 但又不可太快;样品和培养液在未使用前不得提前打开, 使用结束后应立即封闭, 减少污染。工作中手和相对较脏的物品不能经过开放的瓶口上方, 也不能面向操作台讲话或咳嗽, 以免将唾液中细菌带入工作台面发生污染。吸不同样品、不同浓度样的吸管等物品不可混用。在操作过程中无菌室要有废物框, 将使用后的吸管等物品放入框中, 避免污染。

四实验末端无菌

实验结束后, 所有物品, 特别是培养后的呈阳性的培养基都得高温灭菌后才能倒入下水道或废弃, 这是很多实验人员常常忽视的细节, 经过培养后的样品可能含数量极多的高致病菌, 可能会污染实验室, 同时对实验人员安全也是一大隐患, 所以要特别注意。

结束语

无菌观念养成教育 篇8

1 对象及一般资料

本次比赛的任务,将高护专业的2006年级的2个班80名学生分成四个组,由各组人员分别扮演术前准备过程中的患者、护士、巡回护士,一助、术者、裁判人员、计时人员等角色,临床教师和实验教师负责监督、评叛。

2 操作程序

2.1 首先明确实训目的

无菌技术的终极目标要求术者要考虑每一个细节,包括患者疾病的评估,患者对手术耐受情况,术中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相应措施,培养细致地分析与手术相关的各个细节问题的能力。

2.2 实施方法

2.2.1 老师先期工作

教师首先熟悉掌握术前准备的基本内容、步骤、要求,并制订适合此项外科实训教学法的比赛程序和标准,以及比赛规则;要求按照要求修剪指甲、更换洗手衣→清洁洗手→深层刷手→擦拭→泡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冲洗的步骤进行,每个步骤1.5分,整个无误得12分,遵循无菌原则得4分,在有效时间≤30分钟完成计4分。

2.2.2 学生分组

从两个班选出4名参赛者,各班再分别选出20人分别扮演患者、术者、巡护人员、评委人、计时人员等角色,这些人中分别组成临时手术小组,其余学生扮演监督人员、评判人员、要求公正,按程序及比赛规则、进行评分,赛后评比小结,计时人员正确无误的计时。

2.2.3 评判方法

评委计时人员将4个组编号为A、B、C、D,评委人员,计时人员按照A对B,B对C,C对D,D对A的原则交叉分配,学生术者比赛操作,在比赛期间,教师与其余学生在旁监督,观察比赛。

2.2.4 结果

比赛结束后,各计时人员宣布比赛结果:一等奖为C组,得分80分;二等奖为D组,得76分;三等奖为A组,得72分;四等奖为B组,得分70分。并评出2、3、4等奖,获奖学生平时成绩分别加8分。

3 效果评价

在尝试运用这一实验教学模式中2006级护士两个班与先前采用的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的传统实验模式相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将比赛班的操作结果,通过以下表格作为反馈的依据。表1为技能比赛项目及评分标准表,表2为外科实训比赛教学反馈表。发放学生调查问卷80份,全部收回,回收率100%。

通过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不正确的操作结果对临床工作产生哪些影响?向学生强调正确操作的重要性,a.影响整个手术过程,b.对医疗疗效病情转归的影响,最终影响治疗方案的拟定和执行。

4 教学效果

在本次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均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操作参与讨论等活动,使他们及时发现并纠正一些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教师的观察,监督、指导并给予及时纠正,能够让学生形成规范的操作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凝聚力。明确了护理专业作为一个服务行业,不论医生和护士应具有的职业品德和职业操守。

摘要:针对我国高等职业医学教育和卫生事业改革的需要,结合高等职业医学院校医学生的职业素质现状,探讨培养职业院校医学生无菌观念的途径和策略。方法上采取操作竞赛法,对我校2006级高护专业的两个班80名学生进行分组,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发现问题,并发放问卷反馈实施效果。结果:我院学生无菌观念淡薄,缺乏合作意识,操作时间分配不合理,参与热情不高。通过实训比赛,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结论:转变实验教学观念,增加趣味性、探究性实验。

关键词:医学生,无菌观念,比赛操作,途径和策略

参考文献

无菌服洗衣机 篇9

(1)全电脑大液晶屏幕,人机对话操作界面,可实现智能化操作:自动加水、漂洗、漂白、过清、脱水、烘干等主程序的全自动化,除常用洗衣程序以外,还可根据实际衣物特性随意自定义洗衣程序,做到人性化操作。

(2)采用进衣和出衣双扉隔离结构,通过隔离墙将洗衣房分为洁净区和非洁净区,在非洁净区进行进衣、洗涤操作;洁净区进行出衣和整理包装操作,避免交叉污染。

(3)在线CIP系统,能清洁机器内外筒和内筒外壁,无死角。

(4)标配日本进口的高品质减震垫,超低震动无需做地基,大大提高了机器的稳定性。

(5)标配优质蠕动泵,自动精确加注洗涤液,并通过清洗管口直接注入内筒,高效清洁。

(6)整机与衣物接触部分全部采用优质不锈钢材料,耐酸耐碱防腐蚀;内转筒采用人工打磨和电抛光双重处理,表面光滑,不产生勾丝现象。

(7)备有VHP或臭氧水的灭菌口,为客户今后扩展在线SIP系统做好准备。

(8)多重安全连锁,具备振动检测和超振报警停机功能以及温度超温检测和报警停机功能。

温州亚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0577-88906886传真:0577-86906900

上一篇:维修性要求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预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