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控制

2024-08-06

无菌控制(共12篇)

无菌控制 篇1

技术人员需定期针对无菌室环境消毒效果加以认证评估, 从中提炼出迎合微生物检验要求的无菌环境最大风险数值, 凭借它判定整个监督检测工作的实效性。而质量控制图便是顺利贯彻上述指标的标准媒介, 针对其日后在无菌环境监控中的核心应用细节, 加以探索延展, 是十分必要的。

1 质量控制图无菌控制室内无菌环境监控过程中主流应用方式研究

1.1关键性数据搜集整理方面

1.1.1无菌室的全面消毒

要求技术人员联合全新生物无菌室监管准则, 进行使用前后全方位消毒。

1.1.2无菌室无菌程度的精确化检测评定

第一, 确认采样时间。采样工作主要在消毒处理和检验活动之间进行, 至于周期基本限定为两周一次。

第二, 选取取样位置点。主要是在无菌室内部设定一条对角线, 同时在其上部选取三个位置点, 主要就是在中心取一点, 之后在两端距离墙体1米处分别选定一点。

第三, 沉降空气。其主张将灭菌完毕的营养琼脂培养基, 向事先灭菌的培养器皿内分别灌入, 保证单位器皿内部盛装大约15 毫升左右的培养基, 并且放置在预设位置点距离地面80厘米处, 维持器皿保留时间15分钟之后, 做好封装工作。最终将一尚未开盖的琼脂器皿作为对比媒介。

第四, 计数培养。操作主体需要尽快地将培养成功地器皿放置在36摄氏度左右的恒温环境之下, 持续大约48小时之后, 细致观察内部菌落变化细节, 统计其总体数量。之后选取当中菌落数量最多的平皿作为此次无菌室洁净度校验媒介, 如果超出预设风险数值, 需要针对其滋生原委加以解析, 并结合最新技术手段和已有实践经验, 制定实施妥善的应对方案。

1.1.3质量控制图的详细绘制

现场操作人员须依照上述实验规范细则进行关键性数据提取整理, 设定实验结果为纵坐标, 实验次数为横坐标, 最终结果平均数值为中心线, 依照均值标准偏差进行控制界限确认, 最终绘制控制图。使用过程中, 切勿忘记适时地抽取关键性样本, 将实际测量的数据化作点, 在图上清晰地描述出来。关于控制状态是否正常, 则可透过点子超越上下控制界限和排列等状况, 加以综合审定。关于这方面基础性控制形式主要如下图所示:

1.2检验结果提取与科学性验证解析

首先, 关键性数据的统计和演算。依照事先设定的规章, 进行无菌室无菌环境系统化校验, 保证监测周期为两周, 每次都须在室内对角线之上选取3 个位置点, 分别记作是X1、X2、X3, 作为精细化监控无菌室无菌程度的主流媒介, 同时从中选取最大值记作是此类无菌室的洁净程度, 暂且设定为Xmax而空白对照记为X0, 整体监测时间依据实际状况而定, 通常状况下为一年。当中共收集20多组数据, 进行洁净度均值、标准偏差、上控制界限、上警告界限、上辅助界限等数据演算、之后配合菌落演算规章, 将获取的结果加以四舍五入并取整数。因为该室洁净度数值越小, 检测质量就越高, 所以关于下控制、下警告界限数值可以考虑忽略不计。

其次, 绘制质量控制应用图。操作主体可利用Excel软件程序进行以上数据整理, 包括中心线、上控制界限、上警告界限、上辅助界限等数据内容等, 之后联合不同组洁净度数据在预设图形之上进行点位标注, 由左至右进行各点衔接, 最终衍生出所需的质量控制图。关于该类质量控制图主要如下所示:

如若获取全新样式的洁净度数值, 只有是无法超出控制基础线且呈现持续下降迹象时, 证明该类无菌室消毒实效得以改善, 可以依照自身需求进行较小洁净度数值加以替换, 随后进行所需数据重新计算, 提供对应的质量控制图。

最后, 质量控制图的应用分析。此类控制图完全可用于日常样品分析事务之中, 具体工序流程, 便是在布置样品微生物指标检验方案期间, 精细化检验现场一切环境状况, 将实际监测结果打点, 并在事先提供的质量控制图内标注。如若打点结果未能超出预设警告上限, 即无菌室内部洁净程度维持在4cfu/dish时, 证明无菌环境质量还是比较可观的, 能够迎合微生物基础性检测诉求。当实际打点超出警告上限但始终维持在控制界限内部之时, 就是说无菌室洁净度大约4 且小于等于5cfu/dish, 证明内部无菌环境质量已经向恶劣趋势转变, 如若现场处理不当, 必定会陷入失控危机, 操作人员往往需要针对其最终结果加以重复检测。最后便是打点超出上控制界限时, 就是说无菌室内部洁净度超出5cfu/dish时, 无菌环境处于完全失控状态, 计数人员有必要开展全方位消毒活动, 必要情况下进行内部所有样品重复检验认证。

2 结语

质量控制图在无菌室无菌环境监控管理工作中的辅助功效异常深刻, 其能够更为细致地映射出无菌室内部消毒灭菌状况, 同时提供动态化预警信号, 保证在任何突发状况下都能够快速制定实施最新消毒举措, 提供合理的监测频率等, 借此主动迎合日后我国微生物实验室实际检测工作的各项需求。

摘要:笔者主张借助质量控制图技术理论, 进行特定无菌室无菌环境监控应用的全新策略制定实施, 使得各类无菌环境状态得到更为直接、动态的观察审视, 进一步辅助工作人员判定检测过程的受控结果。

关键词:无菌环境,监控应用,质量控制图,洁净度

参考文献

[1]俎建文.质量控制图在水中氟化物分析的应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9, 12 (08) :77-91.

[2]郭顺生.连续合格品链长控制图的研究与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 2009, 15 (04) :88-95.

无菌控制 篇2

一、选择题 [A型题] 1.无菌容器打开后,应记录开启的日期、时间,其有效时间不超过: A.4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8小时 E.48小时 2.铺无菌盘时,应注明铺盘的日期、时间,其无菌盘的有效期为:

A.4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8小时 E.48小时 3.下列哪项戴、脱无菌手套的操作是错误的:

A.戴手套前先将手洗净擦干 B.核对手套袋外标明的手套号码,灭菌日期

C.取出滑石粉,用后放回袋内 D.戴好手套后,两手置腰部水平以上 E.脱手套时,将手套口翻转脱下

4.清除物品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致病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A.灭菌 B.无菌 C.消毒 D.清洁 E.抑菌 5.下述哪项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A.无菌操作前30分钟清扫地面 B.无菌包潮湿待干后使用

C.取出的无菌物品未用立即放回原处 D.治疗室每周用紫外线照射一次 E.操作时手臂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

6.在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中,预防交叉感染的关键措施是:

A.操作区域要清洁、宽敞 B.取无菌物品时,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 C.一份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人使用 D.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 E.无菌物品疑有污染不可再用

7.下列哪项违背了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A.打开无菌容器盖时,盖的内面向上放置 B.手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边缘部分

C.倒取无菌溶液时,手不可触及瓶塞的内面 D.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另一手套的内面

E.揭开无菌盘时,双手捏住盖巾外面双角 8.下列哪项不符合无菌物品的管理原则:

A.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 B.无菌包上必须注明灭菌日期

C.已打开过的无菌包48小时后必须重新灭菌 D.取出的无菌敷料不得放回原容器内

E.无菌包的有效期为7天

9.佩戴口罩时要让口罩紧贴面部和完全覆盖:

A.口腔和鼻子 B.口腔和下巴 C.口鼻和下巴 D.口腔 E.鼻子

10.药物过敏试验或特殊护理技术操作前应备齐: A.所需用品和必要的急救药品、物品和器材 B.常用药品,以便抢救时用

C.常用物品,以便抢救时取用方便

D.所有过敏试验或特殊护理技术操作前都应备齐防护用具 E.给患者床边备好便器

[答案] 1.C 2.A 3.C 4.C 5.E 6.C 7.B 8.C 9.C 10.A

二、填空题

1.无菌操作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观念,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而不可或缺的技术。

2.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3.医院感染的感染源包括已感染的患者及病原携带者;患者自身;动物感染源;环境储源。

4.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为: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合理使用抗生素、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

5.正确的洗手步骤:六步洗手法大于15秒。7个动作:内、外、夹、弓、大、立、腕。每个动作5次。手卫生依从性≥70%

三、名词解释

1.无菌操作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

2.消毒:清除或杀灭环境中除细菌芽孢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过程称为消毒。3.灭菌:清除或杀灭外环境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的芽孢)的过程称为灭菌。4.无菌物品:是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物品。5.无菌区域:是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区域。

四、简答题

1.简述五大洗手时刻。

答: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病人后、接触病人周围环境后、接触病人物体物品后。

2.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实施哪些处理措施? 答:(1)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用75%酒精、0.5%碘伏消毒液伤口。----立即处理伤口

(2)进行患者与操作者相关的血液监测。----抽血(免疫、HIV抗体)

(3)报告科室、院感办。(4)填表登记。

(5)4小时内到疾控。

(6)定期追踪监测(6周、12周、6个月)、实施预防性用药。

五、案例分析

小张今天跟老师一起换药,她手持无菌镊从远处来回的夹取无菌棉球、纱布,从桌面拿起一瓶无菌溶液开启,并直接倒入无菌盘的治疗碗内,无菌溶液瓶的瓶口碰到了治疗碗,操作时老师戴的无菌手套碰到了小张的手。请问:(1)小张在上述过程中哪些地方违反了无菌操作原则?(2)她应该怎样做?(1)小张在五个地方违反了无菌操作原则:

①她手持无菌镊从远处来回的夹取无菌棉球、纱布,有可能导致无菌镊、无菌棉球和纱布的污染。

②拿取无菌溶液后没有检查溶液质量、生产日期、有效期。

③倒无菌溶液时,没有冲洗瓶口。

④无菌溶液瓶的瓶口碰到了治疗碗。

⑤老师戴的无菌手套碰到了小张的手。(2)正确的做法是:

①将无菌物品连同容器一起搬移至离操作最近的地方,就地夹取无菌物品。

②先检查溶液质量、生产日期、有效期后再开启。

③倒无菌溶液入无菌盘内的治疗碗前先冲冼瓶口。

④无菌操作时无菌物品不能触及其他任何物品,倒无菌溶液时溶液瓶口距治疗碗lOcm为宜。

⑤老师在进行无菌操作时小张和其他任何人都不宜在操作区或周围走动,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浅谈商业无菌 篇3

关键词:罐头 商业无菌 标准

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10-0031-01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食品要求进行商业无菌的检验,除了各种罐头还有纯牛奶等。但旧版的商业无菌的检验方法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今年对标准进行了新的修订。

1 各种标准对罐头食品的定义

现行的不同国家标准对罐头食品的定义也不尽相同。食品工业基本术语GB/T15091中,“将原料或半成品加工处理后装入金属罐、玻璃瓶或软包装容器中,经排气、密封、加热杀菌、冷却等工序,制成的商业无菌食品”定义为罐头食品。鱼类罐头卫生标准GB14939-2005中,“鲜(冻)鱼经处理、分选、修整、加工、装罐(包括马口铁罐、玻璃罐、复合薄膜袋或其他包装材料容器)、密封、杀菌、冷却而制成的具有一定真空度的罐头食品”。果、蔬罐头卫生标准GB11671-2003中,“以水果、蔬菜、番茄(蘑菇除外)为原料,经加工处理、排气、密封、加热杀菌、冷却等工序加工而成的水果、蔬菜、果酱的罐装食品、包括玻璃瓶、金属罐、软包装形式”。食用菌罐头卫生标准GB7098-2003中,“以食用菌为原料,经加工处理、排气、密封、加热杀菌、冷却等工序加工而制成的罐头食品”。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罐头食品商业无菌的检验GB/T4789.26-2013中,“各种密封容器包装的,经过适度的热杀菌后达到的商业无菌,在常温下能较长时间保存的罐头食品”。进出口罐头食品检验规程SN/T0400.1-2005中,“将原料经过处理、修整、烹调(或不经过烹调)装入罐头容器(包括金属容器、玻璃容器、复合材料容器或其它包装材料容器),经密封、杀菌、冷却或无菌包装而制成的所有食品”,定义为罐头食品。

因此,现行的各种标准对罐头食品的定义比较混乱,急需给出更加合理的定义。

2 2003版本标准存在的问题

因在实际操作中2003版本标准存在一些问题,故今年新修订了商业无菌的标准。下面介绍旧版本出现的一些问题。

(1)要求审查杀菌工艺记录才能判定是否符合商业无菌,但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对于进口罐头食品,难以得到杀菌记錄;……;抽样情况类似。(2)在检验开始前,必须依靠检验员的主观判断准确区分酸性食品、低酸性食品和预定要输往热带地区(40℃以上)的低酸性食品,但因为目前食品加工工艺和商品流通问题,具体实施界定很困难,从而导致检验中出现偏差;……。(3)必须在完成全部接种培养和密封性检验程序之后方可判定产品非商业无菌,需时较长、设备要求高,实际意义不大;(4)多处程序的细节描述不足,可操作性差,常引起争吵;……如“取样测定pH值,与同批中正常罐相比,看是否有明显的差异”,但明显的差异不好确定。染色镜检中,“判断是否有明显的微生物增值现象”,明显的增值现象也不好确定。(5)目前搜集到的数据表明,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进行保温5d-10d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在市场抽检中不合格率异常(统计值超过1%),表明现行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可能存在漏检现象。

3 新标准中的解决方法

新标准对检验程序进行了简化,让检验人员能更透彻的理解标准,进行正确的检验步骤。

(1)因在实际操作中拿到杀菌工艺记录比较困难,因此在新标准中把这一步去掉了,从检查样品完整性开始检验步骤。(2)酸性食品和低酸性食品比较难界定,而且即使用pH计测定也不一定准确,因为此处的酸性和低酸性食品的界定必须是天然的酸度,但大部分食品在后天都会加入一些添加剂改变了它的酸度。还有它是否输往热带地区也不能确定,因此,新标准做了修订,以后不用判定食品的酸度和是否输往热带等问题。(3)修订了检验程序,简化了步骤,不需全部做完就能判定。检验程序:标记→称重→保温培养→观察现象→再次称重→开罐检验→留样→感官检验→pH值测定→涂片染色镜检→结果判定。(4)新标准对一些模糊的地方进行了明确,如“取样测定pH值,与同批中正常罐相比,看是否有明显的差异”,pH相差0.5及以上判为显著差异;染色镜检中,“判断是否有明显的微生物增值现象”,菌数有百倍或百倍以上的增长则判为明显增值。(5)新标准简化程序后,更透彻,简明,让人易懂。让出厂检验合格率更真实可靠。

无菌药品生产洁净室控制 篇4

1 药品生产适用的洁净室

洁净室按用途分类可分为工业洁净室、一般生物洁净室、生物安全洁净室。工业洁净室以控制无活性的尘埃粒子为主, 其内部保持对邻室的相对正压, 适用于电子工业和精密工业等。一般生物洁净室主要控制有生命的微粒兼尘埃微粒对工作对象的污染, 除了其内部的材料必须用能耐受各种灭菌剂的侵蚀的材料外, 与工业洁净室相同。生物安全洁净室与一般洁净室不同的仅为其内部需保持对邻室的负压[2]。显然, 对非生物药品生产企业, 应按照一般生物洁净室加以控制。

2 药品生产相关规定

药品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中1502条款规定:“洁净室 (区) 空气的微生物数和尘埃粒子数应定期监测, 监测结果应记录存档, 洁净区在静态条件下监测的尘埃粒子数、浮游菌数或沉降菌数应符合规定。”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则中洁净室 (区) 的定义为“需要对尘粒及微生物含量进行控制的房间 (区域) 。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使用均具有减少该区域内污染源的介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3]。”

洁净室的污染源及其性质可分物理、化学、生物等, 直径在0.001~1 000μm的固态、液体或二者的混合物质, 包括生物粒子, 我们称为悬浮粒子, 微生物一般以无生命的粒子作为载体而悬浮, 以气溶胶形式存在于空气中, 1μm以下者悬浮, 10μm以上者会逐渐下沉, 被细菌附着形成菌尘[4]。

在新版GMP (征求意见稿) 附录1第9条中, 规定无菌药品生产所需的洁净区可分为4个级别, 各级别空气悬浮粒子的标准规定如表1[5]所示。

新版GMP征求意见稿附录1第9条规定应对洁净区的悬浮粒子进行动态监测。

新版GMP征求意见稿附录1第9条规定为评估无菌生产的微生物状况, 应对微生物进行动态监测, 监测的动态标准如表2[5]所示。

3 洁净室污染可分成外部污染和内部污染

3.1 外部污染

外部污染主要指大气污染, 我国大气尘埃粒子计数浓度可粗分为“工业城市”、“城市郊外”、“非工业区或农村”, 其≥0.5μm的微粒浓度分别为1×106粒/L, 2×105粒/L和1×105粒/L。现阶段控制外部污染主要是通过空调三级过滤系统完成;微生物包括: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菌类、原生虫类。但和洁净室有关的主要是细菌和菌类。细菌不能单独生存, 一般都附着在尘粒上面, 因此空调三级过滤系统在完成对尘埃粒子阻隔的同时, 也完成了对细菌的阻隔。

3.2 内部污染源

3.2.1 发尘量

洁净室内的发尘量的控制:

(1) 来自设备的发尘可考虑通过局部排风排除, 使之不流入室内;

(2) 产品、材料等在运送过程中的发尘与人体发尘量相比, 一般极小, 可忽略;

(3) 由于金属半壁 (彩钢夹心板) 的应用来自建筑表面的发尘也很少, 一般占10%以下;

(4) 发尘主要来自人, 占90%左右。在人的发尘量上, 由于服装材料和样式的改进, 发尘绝对量也在不断减少。1) 材质:棉质发尘量最大, 以下依次为棉、的确良、去静电纯涤纶、尼龙;2) 样式:大挂式发尘量最大, 上下分装型次之, 全罩型最少;3) 活动:动作时的发尘量一般达到静止时的3~7倍;4) 清洗:用溶剂洗涤的发尘量降至用一般水清洗的1/5。

因此, 在新版GMP (征求意见稿) 附录1第26条中对A/B级区工作服明确规定:“应用头罩将所有头发以及胡须等相关部位全部遮盖, 头罩应塞进衣领内, 应戴口罩以防散发飞沫, 必要时戴防护目镜。应戴经灭菌且无颗粒物 (如滑石粉) 散发的橡胶或塑料手套, 穿经灭菌或消毒的脚套, 裤腿应塞进脚套内, 袖口应塞进手套内。工作服应为灭菌的连体工作服, 不脱落纤维或微粒, 并能滞留身体散发的微粒。”目的就是减少发尘量。

3.2.2 发菌量

分析国外试验资料可以认为: (1) 洁净室内当工作人员穿无菌服时:静止时发菌量一般为10~300个/min·人;躯体一般活动时的发菌量为150~1 000个/min·人;快步行走时的发菌量为900~2 500个/min·人。 (2) 咳嗽一次一般为70~700个/min·人;喷嚏一次一般为4 000~62 000个/min·人。 (3) 穿平常衣服时发菌量3 300~62 000个/min·人。 (4) 有口罩发菌量与无口罩发菌量的比为1∶7~1∶14。 (5) 发菌量与发尘量的比为1∶500~1∶1 000。

所以, 在新版GMP (征求意见稿) 附录1第20条规定:洁净区内的人数应严加控制, 检查和监督应尽可能在无菌生产的洁净区外进行;第23条规定:高标准的个人卫生要求极为重要。应指导从事无菌药品生产的员工随时报告任何可能导致污染的异常情况, 包括污染的类型和程度。当员工由于健康状况可能导致微生物污染风险增大时, 应由指定的人员采取适当的措施[5]。

4 洁净室无菌控制的措施

通过以上对洁净室产生尘埃粒子和微生物污染源原因的分析, 可以看出, 产生污染源有物的因素, 也有人的因素;有硬件的原因, 也有软件的原因。因此, 对洁净室污染源进行有效控制, 应采取以下方面的措施。

4.1 保证洁净室空气净化的效果

空气净化系统的设计、安装、运行控制要达到无菌控制的要求。

首先厂房要按空气洁净等级的要求进行合理布局。对于不同剂型的生产车间、不同洁净级别的洁净室要严格按照风量、换气次数、温湿度等要求进行设计。需要局部高洁净度净化的区域, 采取层流罩等局部净化设备, 并注意气流的组织, 符合层流的流型。采取空调机组的功能段要齐全, 设计合理, 初、中、高效过滤器选用得当。洁净室 (区) 的称量室或备料室空气洁净度等级要与生产要求一致, 有捕尘措施, 有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应注意洁净空气回风直排不能代替捕尘设施, 首先应考虑捕尘措施, 不能避免交叉污染时其空气净化系统不利用回风, 防止交叉污染的另一个措施是与相邻的房间保持负压。

空调净化工程的施工要遵照一定的施工程序, 各专业要协调配合好。风管制作过程中要有严格的防尘、防污染措施。风管系统安装好以后, 应进行气密性检验。空调净化系统安装完以后, 要进行空调设备测试, 风量、风速、气流流型、检漏的测定, 洁净室空态、静态和动态测试, 微生物、噪声、照度的测定, 以上测定要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空气净化系统要按文件规定的方法和周期, 进行清洁、维修和保养, 初、中效应按规定定期更换。洁净室的空气要按文件 (标准操作规程) 规定要求进行定期检测, 检测的内容除进行沉降菌 (或浮游菌) 、尘埃粒子检测外, 还应包括换气次数、风速等。

4.2 从控制措施来保证洁净室的无菌效果

根据美国FDA数据分析, 在无菌室由操作人员引起的污染将达到总污染源的95%, 如何控制人员对药品的污染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因此, 为保证洁净室的无菌效果, 首先应从人的因素进行控制。进入洁净室的人员数量必须严格控制, 一般以4~6人为宜。人员的核定应按工作岗位的面积来确定该区域能够容纳的人数, 而不是整个洁净室 (区) 可容纳的人数。如果临时外来人员的人数超过所要进入区域的限定人数时, 可分批进入。在洁净区的人员尽量减少走动。必须走动时, 应尽量降低行走速度;人员身体不适时, 应避免进入洁净室。不同空气洁净度等级的洁净室 (区) 之间的人员和物料的出入, 要有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从物的因素上来讲, 洁净室 (区) 与非洁净室 (区) 之间要设置缓冲设施, 洁净室 (区) 的人流、物流走向要合理。人流、工器件传送、物料传送等要最大限度地防止药品的交叉污染和混杂, 应侧重人员更衣室的布局及面积、物料进入的方式及功能间的合理分布, 物料进入不宜用传递窗, 以缓冲间为宜。洁净室 (区) 要按文件规定定期消毒, 消毒剂不得对设备、物料和成品产生污染, 消毒剂的品种要定期更换, 以防止产生耐药菌株。消毒剂品种更换周期应有文件规定。

4.3 通过技术措施来保证洁净室的无菌效果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各项新技术的结合应用, 使得药品生产线无人化操作逐步成为可能。如国外已采用无菌隔离系统的粉针生产线, 实现了关键工序的无人操作, 杜绝了人在洁净室内操作给药品质量带来的风险, 消除了无菌生产中人对无菌环境的影响。

传统的无菌分装冻干生产中, 是由操作人员将半加塞的半成品从液体灌装机下载后, 人工搬运, 逐盘放置到冻干机的搁板上, 这种人工操作的弊端很多。首先是劳动量大, 效率低;其次, 从洁净室的无菌控制来讲, 冻干机装料和卸料的操作人员是冻干重要无菌控制区域最大污染源。而冻干机自动进出料系统可实现冻干生产液体灌装后洁净室内无人操作。上海东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首家研发出的冻干机自动进出料系统, 不仅填补了国内此项技术的空白, 而且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提高了劳动效率和制药企业的自动化程度。对于实现冻干机进出料无人化操作, 对保证洁净室无菌效果, 最大限度减少对药品的污染, 是质的飞跃。此种自动进出料系统已在国内几家大型制药企业得到应用。随着新版GMP的实施, 对洁净室的无菌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 此项技术在冻干制药企业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5 结语

本文从对洁净室污染源的分析入手, 提出了洁净室无菌控制的措施。首先, 从产品质量是设计出来的概念来说, 在洁净室的设计环节中就应保证洁净室的无菌效果。从方法环节上, 我们在管理上通过一定的控制措施, 如加强空气净化设施的维护保养、减少人员的出入、避免交叉污染、对无菌室的定期监测等, 减少了对洁净室的污染。随着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和无人化操作的实现, 必将消除洁净室最大的污染源, 也可从根本上保证洁净室的无菌效果。总之, 从洁净室设计、日常管理、技术措施等多方面进行控制, 才能保证洁净室的无菌效果, 为生产出合格药品提供确切保证。

摘要:根据药品生产相关规定对药品洁净室的需监测项目的要求, 剖析产生尘埃粒子和微生物的来源。结论:药品生产中对洁净室的控制, 不仅需按GMP、相关文件规定监测, 更需要从设计、运行、日常管理、技术措施等方面控制污染源。

关键词:洁净室控制,污染源,GMP

参考文献

[1]中国质量协会编著.全面质量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78

[2]苏德模, 马绪荣主编.药品微生物学检验技术[M].北京:华龄出版社, 2007.16

[3]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GMP认证检查项目[S], 2008

[4]姚祖华, 李亦德.洁净室质量控制及其检测方面的讨论[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0, 12 (1) :58~59

无菌术学习感想 篇5

曾几何时,外科医生一直是我的心目中象征着神仙,他们靠着自己精湛的医术,挽救着一个又一个生命垂危的患者的生命。也许在很多人们的心目中,直接把医生定义为外科医生。很荣幸这学期有机会学习了外科学实验,可以说终于离自己的梦想和偶像更近了一步。虽然这学期学习的内容很多,但像老师说的,掌握和培养无菌观念才是我们的重中之重。从迈进外科实验楼的那一刻起,老师一直反复强调无菌操作,乃至最基本的换鞋,穿衣服,并严格要求我们无菌消毒的每一步。如果无菌技术把握不严,并不影响过程,其严重的伤口感染后果往往在术后几小时乃至几天才能表现出来,并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在手术前和术中都必须重视无菌术,正是由于这种反复强调,课下我对无菌术进行了搜索,得到了更深刻的理解。

无菌术(aseptic technique)就是针对感染来源和途径所采取的一种有效的预防方法,是决定诊疗效果及手术成败的关键。一百多年前,伤口感染曾是外科医生所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1864年匈牙利的Semmelweis首先提出在检查产妇前用漂白粉溶液洗手,这是抗菌技术的开端。1867年英国外科医生李斯德(BavonJoseph Lister)奠定了抗菌技术的基本原则,被公认为抗菌外科创始人。1877年德国Berg-mam发明了高压蒸气灭菌法,建立了现代外科学中的无菌技术。无菌术是指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其中包括灭菌法、消毒法、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

灭菌是指用物理的方法,杀灭与手术区或伤口接触的物品上的一切活的微生物(包括芽孢等)。消毒是指用化学药物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胞等)。

无菌操作规则包括:

1.手术人员一经“洗手”,手臂即不准再接触未经消毒的物品。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后,背部、腰部以下和肩部以上都应认为是有菌地带,不能接触;同样,手术台边缘以下的布单,也不要接触。

2.不可在手术人员的背后传递器械及手术用品。坠落到无菌巾或手术台边以外的器械物品,不准拾回再用。

3.手术中如手套破损或接触到有菌地方,应另换无菌手套。前臂或肘部碰触有菌地方,应更换无菌手术衣或加套无菌袖套。无菌巾、布单等物,如已被湿透,其无菌隔离作用不再完整,应加盖干的无菌单。

4.在手术过程中,同侧手术人员如需调换位置时,应先退后一步,转过身,背对背地转到另一位置,以防止污染。

5.手术开始前要清点器械、敷料,手术结束时,检查胸、腹等体腔,核对器械、敷料数无误后,才能关闭切口,以免异物遗留腔内,产和严重后果。

6.切口边缘应以大纱布垫或手术巾遮盖,并用巾钳或缝线固定,仅显露手术切口。

7.作皮肤切口以及缝合皮肤之前,需用70%酒精或0.1%新洁尔灭溶液,再涂擦消毒皮肤一次。

8.切开空腔脏器前,要先用纱布垫保护周围组织,以防止或减少污染。

9.参观手术人员不可太靠近手术人员或站得太高,也不可经常在室内走动,以减少污染的机会。

每次做实验时,我们都把狗当一个有生命的朋友来看,每一个操作步骤都十分仔细,每次手术都完全模拟今后对待病人时做手术来操作,心里无时无刻都铬记无菌操作原则,既保障病患不受感染,也保护医护人员不被传染。每次实验完毕后,都必须给狗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以免伤口感染。一组一只狗让我们自己负责,这培养我们了我们的爱心和耐心,也让我们通过这种方式,逐渐理解一个医护人员最要的是要拥有责任心。

当我们站在洗手池旁边时,才第一次感觉到了原来洗手也有那么多的学问,一会是洗手的六步法,一会又得刷手,一会又还得泡手。当时天气还有点冷,大家把手洗好后,很多同学的手臂都是红红的,一堂实验课下来,虽然很累,但却获益匪浅,看得出同学们对外料手术还是有着很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也很是认真。

无菌、快速、准确、轻柔。无菌是每次手术都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在整个手术学的学习中,无菌术贯穿始终,如果无菌术技术把握又严,并不影响手术的进程但其严重的伤口感染后果往往要在术后几小时乃至几天才能表现出来,并造成严重的后果,导致手术的失败,所以无菌条件好坏关系到手术的成功与否,快速、准确的手术,是抢救的重要原则,是对机体损伤范围在原则。虽然手术的对象是动物,便作为医学生的我们,只要象对待病人一样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执行无菌术,认真正确地执行每一个操步骤,以培养自己爱护工作对象的观点,保持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这只是一个开始。不管是病人还是动物,在手术后都需很好的护理,动物的命同样是生命,一样的需要你、我、他的关怀。

通过对和术学的学习,我基本掌握了手术操作的基本原理和无菌观点,通过严格的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管理培养了我们高度的科学作风,与关于手术对象的负责精神。

在医生的操作中,不管是外科手术,还是内科手术,均是涉及病人的健康及生命,均需要我们有足够的严谨性和责任心。作为一位医学生我们都必须培养良好的严谨性及责任心,以保障病人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在手术过程中,我们应该小心谨慎,全神贯注,熟悉理论及解剖知识,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还应该具有很强的无菌观念和责任心。无菌观念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必备观念。

手术学是一门对动手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要自主学习,自我研究。做到真听、实读、勤思、善问、能议、巧动。手术课前预习,充分的准备,不但能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而且能培养自学能力和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对手术科学习的主动参与性。手术区是一个无菌的地方,就应该有严格的无菌观念。虽说狗是动物,但它们也是生命,我们也该重视,对它们负责。现在的实验课是为了以后我们上临床,面对病人打基础。生命是可贵的,生命是无价的,面对它们我们应抱尊敬的态度。身为一名医生,尤其是外科医生,如果他没有无菌观念,那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的外科医生。“无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要求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要格外的小心,稍一疏忽,便会造成严重后果。

真空包装未必无菌等 篇6

在这条新闻中,有一个营业员表示真空包装的产品“干净、坏不了”。对此,上海市食品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食品安全专家马志英表示,市场上的真空包装、盒装、铝箔包装等都属于预包装。预包装食品是指经预先定量包装好或装入(灌入)容器中,向消费者直接提供的食品。这种包装种类繁多,分为在常温、低温和冷冻条件下流通销售的几种包装。

上海市食品协会另一负责人也告诉记者,事实上,市场上的食品包装种类主要取决于产品本身及顾客需求等,可能会因为包装材质的好坏,比如透光度、透气性等差异略有好坏,但食品包装安全问题最主要取决于是否进行杀菌、灭菌的步骤。

相比较而言,马志英认为无菌包装或消毒灭菌包装等食品更安全,细菌含量更少。但他特别强调,所谓真空包装、充氮气包装等包装方式本身并不能起到杀菌作用,如果没有杀菌、灭菌这一步,而只是将包装中的空气抽尽,那真空包装的食物保质期其实也只有几天。

虽然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并不能直观辨别出熟食品是否经过杀菌、灭菌这一步,但马志英表示,市面上有些食品会在包装上标注产品已经过高温杀毒或巴氏杀菌等,消费者可以关注包装上的相关标示。

老来发胖易致残

美国弗莱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女性如果在接近退休年龄时患肥胖症,那么她们早亡的风险会较高,晚年生活中也会饱受残疾的折磨。

发表在《美国医学协会杂志一内科医学分册》上的这项研究成果显示:患有肥胖症的女性在晚年生活中患上一种残疾的可能性会高出3到6倍,这让她们很难四处走动。这种可能性会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而上升。

研究人员对近3.7万名老年女性的健康记录进行了分析,她们都参加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所资助的一项名为“妇女健康倡议”的长期调查。统计结果发现:患有肥胖症的女性中有25%~34%的人到了85岁时出现了残疾,她们的残疾发病率会随着病人身高体重指数的增加而上升。从总体上来看,腰围超过35英寸(约合89厘米)者早亡的风险较高、在研究期内患上新的疾病和移动功能出现障碍之间存在相关性。研究者认为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男性。(据《生命时报》)

降血脂要遵循八字要诀

近日一个高血脂患者找医生咨询如何降低血脂。这位患者是某处的一个处长,体形较胖,血脂升高已经有多年了,伴有血糖、血压升高。血脂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一直在吃药。降甘油三酯的西药很容易损害肝脏,他的转氨酶也有所升高。医生告诉他如果要想把血脂降下来,必须做到以下八个字:“收紧嘴巴,放开手脚”。

“收紧嘴巴”是指控制饮食,尤其是那些含胆固醇、甘油三酯的食物,也包括其他高热量的食物。“放开手脚”是要增加运动量。

“吃”是大部分高血脂患者的最爱,所以“收紧嘴巴”还真不容易做到。医生要求这位处长把测体重作为每日必修的功课,时刻提醒自己,并将体重的下降作为一个与血脂同样重要的目标。每餐只吃少量的米饭和肉类以保证身体必须的营养,胃部剩下的空间由蔬菜(油也不能多放)来填充;吃到七分饱时就离开餐桌,保持第二餐前一小时有饥饿感(肠鸣)。

有一些血脂高的患者本来就吃得不多,这就要从“放开手脚”方面下工夫。上述那位处长喜欢爬山,医生很赞赏,并鼓励他除了星期六、星期日爬山外。另外每天进行有氧运动半小时以上。一段时间以后。这位处长出现了膝关节活动疼痛,根据检查诊断为退行性关节炎(俗称关节老化),医生建议他把爬山、跑步改为游泳、太极拳等运动,时间仍然是每天半小时以上。

大概是四个月后,这位处长就给医生打来报喜的电话:不用吃调血脂药和护肝药,肝功能正常,体重、血脂、血糖、血压都降下来了。

他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四个指标全好转呢?”医生告诉他,高血脂会引起身体产生胰岛素抵抗,降低血脂后胰岛素的降血糖效率会增加。放开手脚、收紧嘴巴可使能量消耗增多、摄入减少,体重自然下降。体重、血脂、血糖的下降,加上适当运动带来的精神放松,血压也随之而降。(付海)

无菌控制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50名医务人员, 调查其对无菌器械、无菌物品、灭菌过程的了解程度;调查其实施质量管理前后的行为:包括接触无菌包、错发无菌包、职业暴露、自身防护行为、地上捡起放入无菌柜及一次性物品过期;并对2013-2014年的无菌物品进行检测。

1.2 质控管理方法

(1) 记录器械接受情况:严格按照要求记录接收时间、名称、数量及科室, 须双方签字。 (2) 对灭菌及监测记录进行完善:根据物品性能加强监控灭菌质量, 使用合适的灭菌方式;用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时, 要保证灭菌温度、时间、压力;B-D试验须每天进行, 每周对锅进行生物监测。 (3) 遵守灭菌相关规则:物品摆放、体积占比按规定;灭菌过程期间不得离开[3]。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 所有的数据构成比用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供应室医务人员无菌物品了解程度

50名医务人员中, 90%了解无菌器械, 10%不了解;82%了解无菌物品, 18%不了解;70%了解灭菌过程, 30%不了解灭菌过程, 见表1。

名 (%)

2.2 实施质量管理前后比较

实施质量管理后, 接触无菌包不洗手、错发无菌包、职业暴露、自身防护行为、地上捡起放入无菌柜、一次性物品过期比例与管理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名 (%)

3 讨论

无菌物品的质量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之一, 因此, 越来越受医院的重视[4]。在供应室人员进行各项操作过程中, 必须清楚无菌物品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减少差错事故的保障, 只有对无菌物品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 才可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 从而提高医院感染监控整体水平[5]。为此, 本研究通过从操作控制, 物品管理、发放, 操作规程等几个方面综合对供应室无菌物品质量进行控制, 取得了不错效果, 总结如下。

具体质量控制措施: (1) 无菌物品须有专人进行管理、发放, 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和使用过程, 减少污染[6]。 (2) 供应室人员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管理, 规范落实好无菌原则, 确保医疗安全。 (3) 严格正确的清洗方法与操作步骤, 根据要求选择对应的清洗剂, 清洗方法, 以确保清洗效果, 在清洗到存放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无菌原则, 确认其消毒有效期。 (4) 对于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 必须严查三证, 严格检查物品外包装和质检报告。一次性无菌物品必须由发放人和申领人共同核对, 签字存档。供应安排方面, 需要进行灵活掌握[7,8]。

本文研究表明, (1) 根据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 不了解无菌器械、无菌物品及灭菌过程的医务人员所占比例不少, 因此, 必须加强对无菌物品的质量管理规范, 确保供应室所有人员掌握并熟练操作。 (2) 实施质量管理后, 各项不规范操作均明显减少, 与实施质量管理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因此, 供应室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管理, 做好无菌物品的质量管理, 并对无菌物品的各项程序严格控制, 才可确保医疗安全。

综上所述, 供应室无菌物品的质量控制, 是医院确保临床供应的重点, 在避免了无菌物品供应不足的情况下, 控制供应室的无菌物品质量, 规范操作过程, 对减少微粒的危害、热源反应的预防以及减少医院感染对于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医疗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供应室无菌物品的质控方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50名医务人员, 调查对无菌器械、无菌物品、灭菌过程的了解程度及实施质量管理前后的行为;检测2011-2014年的无菌物品。结果:50名医务人员中, 90%了解无菌器械, 10%不了解;82%了解无菌物品, 18%不了解;70%了解灭菌过程, 30%不了解灭菌过程;与实施质量管理前比较, 接触无菌包不洗手、错发无菌包、职业暴露、自身防护行为、地上捡起放入无菌柜及一次性物品过期行为比例均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严格有效的控制供应室无菌物品质量, 是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供应室,无菌物品,质量控制方案

参考文献

[1]赵迎春, 郝冬梅, 刘卫, 等.浅谈医院消毒供应室的规范化管理[J].吉林医学, 2012, 33 (4) :892-893.

[2]殷玮玮, 戴霞, 施仲芬, 等.消毒供应室质量控制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与医院感染控制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 12 (36) :7157-7160.

[3]张俊英, 曹征豫, 汪丽香, 等.浅谈供应室无菌物品的监测及管理[J].医药前沿, 2012, 2 (13) :349.

[4]崔秋华, 王芹, 马秀梅, 等.消毒供应室的质量控制与医院感染控制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 (16) :4032-4033.

[5]Han D S, Han Y S, Park J H.A new approach to the treatment of nasal bone fracture:radiologic classification of nasal bone fractures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J].J Oral Maxillofac Surg, 2011, 69 (11) :2841-2844.

[6]陈莲.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山西医药杂志, 2011, 40 (6) :618.

[7]赵金花.供应室下收下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12) :178-179.

无菌控制 篇8

消毒供应中心的层流采用的是空气净化原理[1], 净化区域不但要求空气洁净度高, 而且要控制气流的流通方向, 使空气从洁净度高的区域流到洁净度低的区域。气流方式采用垂直层流, 在进风口安装初效过滤器, 天花板处安装高效过滤器, 在墙角处安装回风口, 以快速、高效、持续的净化空气对无菌物品存放区、检查包装区环境进行过滤, 除去空气中的尘埃、微粒和微生物, 为消毒供应中心提供一个良好的净化环境, 避免灭菌物品的二次污染, 保障消毒供应中心灭菌物品的质量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1 消毒供应中心洁净度等级要求

消毒供应中心对空气洁净度要求非常高[2], 无菌物品存放区和检查包装区为正压 (+5 Pa) , 使空气只能单向流动, 从而保证了空气的洁净度;检查包装区设为30万级层流、无菌物品储存发放区设为10万级层流[3]。消毒供应中心空气净化能达到无尘、无污染。无菌物品储存间的换气次数、新风量必须符合GB 50333—2002《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要求。空气净化的核心部件是过滤器, 过滤器分为初效、中效、高效3种, 可串联组合使用。初效过滤器可滤去直径>5μm粒径的尘埃, 过滤率不低于50%;中效过滤器可滤去直径≥1μm粒径的尘埃, 过滤率不低于50%;高效过滤器可滤去直径≥0.5μm粒径的尘埃, 过滤率不低于99.97%[4]。消毒供应中心必须制订科学的管理规范和制度, 才能符合消毒供应中心的层流净化要求, 使层流净化达到满意效果。

2 监测方法

(1) 所需材料:采用培养皿对区域内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的手做细菌培养, 并用Y09-6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计数。

(2) 采样方法:按医院感染要求进行风速、换气次数和静压差测试,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 再检测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数。布点方法:设置东、南、西、北、中5点, 距墙1 m, 不能设置在送风口下方, 测点布置在距地面0.8 m高的平面上;采用沉降法采样, 用直径9 cm的培养皿, 在空气中暴露30 min, 采样后送感染控制中心检测[5]。

(3) 结果判定:尘埃粒子数≤3.5×106个/m3, 静压差≥5 Pa, 空气菌落数≤5 cfu/m3, 物体表面的菌落数≤10 cfu/cm2, 清洁洗手细菌数≤10 cfu/cm2[6]。

3 结果

(1) 201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规定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存放区和检查包装区为Ⅲ类环境, 我们对空气、物体表面、清洁洗手等进行监测, 结果均符合Ⅲ类环境要求 (见表1) 。

(2) 尘埃粒子、静压差、温度、湿度、换气次数等检测由有资质的单位实施;各项指标必须符合GB50333—2002《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中所规定要求。一旦发现超标现象, 应立即排查, 及时整改 (见表2) 。

4 讨论

4.1 消毒供应中心层流净化日常维护

4.1.1 层流净化过滤器的管理

层流净化控制箱的面板上有相对应初效、中效、高效过滤器报警指示灯, 如报警灯亮, 则应及时更换相应的过滤器。一般情况下, 送、回风口及新风口每周清理或清洗1次;回风过滤器除按照常规更换外, 还应根据过滤器的污染程度进行更换, 对严重堵塞的应提前更换。层流系统每半年保养或专业维护1次, 每年至少对风机和风阀检查1次, 若发现风机电动机的传动带破损, 应及时更换;高效过滤器应每年更换1次。

4.1.2 加强空气净化区域的监测

监测温度、湿度、细菌菌落数、静压差、尘埃粒子、风量等。检查包装区的温度控制在 (20±2) ℃, 湿度控制在 (50±10) %;无菌物品存放区的温度控制在 (21±2) ℃, 湿度控制在 (60±10) %。2个区域应保持正压[7], 若其中一个风阀故障, 将会导致消毒供应中心静压差的混乱。当发现空气质量较差时, 应增加静压差的观察频率;更换袋式中效过滤器时应检查有无破损, 过滤器应水平垂直面放置。高效过滤器是影响尘埃粒子的关键, 每年尘埃粒子的测定均由维保单位做, 并出具正式检测报告;消毒供应中心应设置专职层流净化管理员, 负责检查控制面板的各项参数, 观察并及时记录, 定期汇总分析,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1.3 层流净化空调系统初次使用

层流净化空调系统初次使用时必须连续开机运行24 h, 方可进行空气细菌培养。为了保证无菌物品存放区和检查包装区的恒温、恒湿, 空调必须24 h不间断运行。

4.2 严格人员管理

4.2.1 人员培训

每周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学习理论知识, 熟悉层流净化空气的工作原理和环境要求, 掌握进入工作区域的要求和操作规范;尽量减少开关门的次数, 保持区域的相对密闭状态, 保证净化效果。

4.2.2 加强无菌物品存放区和检查包装区感染控制与预防

严格进行消毒供应中心的“三区”管理, 人流与物流分开, 气流、物流采用单向流动。无菌物品存放区、检查包装区保持相对密闭, 并禁止人员在不同区域随意走动。必须加强所有工作人员对层流净化系统的培训学习, 由消毒供应中心专职层流净化管理员负责组织实施。

4.2.3 严格着装管理

进入检查包装区、无菌物品存放区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科室内所备的专用衣裤和工作鞋, 如需跨区域工作时, 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即更换工作鞋、帽, 洗手, 离开时须将其放在指定位置。工作区域戴口罩、帽子。每季度工作人员手部需要做细菌培养[8]。

4.2.4 加强环境区域的管理

工作人员在规定的区域制作待灭菌包, 禁止将备用物品放置在回风口处, 以免影响空气过滤;敷料包与器械包的制作分别在2个区域内完成。

4.3 清洁卫生管理

4.3.1 加强卫生清洁质量控制

做到以湿式清洁卫生为主, 每日用消毒剂湿式擦拭清洁物体表面, 工作区域应每天清扫1次, 尤其是通风口, 清洗一定要彻底, 确保过滤效果;每月要进行大扫除1次, 清洁工具用低纤维絮织物材料[9];尽量使用一次性无粉手套;工作人员的拖鞋应每周用消毒液清洗1次。

4.3.2 放置无菌物品的架子和柜子须符合《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要求

制订书面清洁规程, 每日至少用消毒剂对存储柜 (或存储架) 、地面、天花板进行擦拭消毒1次, 每周对空气通风口的过滤网进行清洗。

4.3.3 强化和完善监督机制

消毒供应中心属于感控重点科室, 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强化和完善监督机制。由护士长、护士和感染质控人员共同组成感染控制小组, 负责科室感染控制各项指标的监测、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及日常感染工作的督促。

4.4 加强灭菌物品管理

4.4.1 灭菌物品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时须严格检查

灭菌物品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时, 要严格检查, 符合灭菌要求的方能进入无菌区存放。灭菌完成后, 要检查灭菌包的干燥度、完整性;同时检查灭菌包包外的化学指示物及标志、有效期是否显示清楚, 数量是否正确。合格的无菌包按时间先后存放于干净的橱柜内或架上, 并分类放置, 临床灭菌包均放入双门互锁传递窗内, 同时做好发放记录。

4.4.2 严格执行储存、发放制度

按照灭菌先后日期顺序储存, 发放时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认真做好三查七对制度[10], 严格按照消毒供应中心信息追溯系统发放。

4.4.3 无菌物品存放区的质量控制

菌落数是影响无菌物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尘埃粒子数、空气菌落数、物品表面菌落数、工作人员手菌落数等控制好, 才能保证无菌物品存放区的质量控制。

4.4.4 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存放

一次性无菌物品必须去除外包装后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 并且检查物品的密闭性以及有无破裂、损坏和变形;同时, 还应检查物品的名称、数量、规格、生产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等。如发现有不合格产品, 应当立即停止发放并报告感染控制中心。

5 结语

消毒供应中心通过加强对层流净化的管理与质量控制, 每季度的空气质量监测均符合《消毒技术规范》Ⅲ类环境标准要求, 各种灭菌包监测无细菌生长, 无菌物品合格率达到100%[11], 为手术室及临床提供了高质量的无菌物品。

摘要:目的 :为了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环境质量、减少污染, 对消毒供应中心层流净化管理与无菌物品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方法:按医院感染管理和质量管理要求对相关区域做空气、物体表面细菌培养及尘埃浓度测定。结果: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层流净化进行严格的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各区域空气、物体表面、细菌培养、尘埃浓度测定结果均符合环境和国标的要求。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质量控制措施, 完善质量控制方法, 不断提高层流净化空气质量, 减少了污染, 达到了医院感染控制标准。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层流净化技术

参考文献

[1]WS/T 368—2012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S].

[2]周刚, 李希兰.CSSD的设备配置、建筑设计与感染控制[J].医疗卫生装备, 2009, 30 (11) :113-115.

[3]WS 310.1—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S].

[4]李召勇, 任喜英.谈手术室的无菌管理[J].医疗卫生装备, 2005, 26 (9) :138-139.

[5]WS/T 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S].

[6]傅晓玲, 汪英, 杨琰.层流手术室清洁消毒过滤装置与空气监测的关系[J].中国消毒学杂志, 2003, 18 (5) :372-373.

[7]钟雪萍.消毒供应室层流无菌室的管理[J].中国消毒学杂志, 2009, 26 (2) :225-226.

[8]兰伟胜.层流净化技术在手术室/ICU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 2011, 18 (5) :778-779.

[9]杨晓丽, 马长林.加强层流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性质量改进[J].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3, 30 (4) :390-391.

[10]WS 310.2—2009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S].

无菌控制 篇9

1 微粒的来源

工艺有限药液中存在大量不容性胶体微粒。生产环境引入大量微粒。生产人员引入大量微粒。物料系统引入大量微粒。

2 控制措施

2.1 公用措施系统

2.1.1 厂房的设计要求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附录

(2010年新版GMP公示稿) 、《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57-2008、 (FDA) 化学原料药的检查指南、欧盟药品法规第4卷,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 等要求设计。厂房的设计:设置专门称量间, 洁净级别与生产区相同;车间环境级别适合生产工艺的要求;进入生产区的人流和物流分开;物料在洗瓶机的隧道烘箱、灌装机 (分装机) 、轧盖机之间的传递区域应为A级区且不应穿越级别较低的区域;胶塞及其它物料传递过程应有措施防止污染;洁净室地面、墙面、顶棚、门、窗、圆角等表面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 避免积尘, 便于有效清洁, 必要时能耐受清洗和消毒;设备容器的材料不吸附药物, 不与药品发生作用, 传动部件密封良好, 运转时对物料无污染;工艺用水点、排水点的设计符合要求等。

2.1.2 空气过滤器分为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

洁净室内气流应该最大限度地减少涡流;回流气流有效地将室内灰尘排出室外;气流方向能与尘粒的重力沉降方向一致;室内保持正压等。

2.1.3 纯化水系统设计要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附录 (2010年新版GMP公示稿) ;

欧盟药品法规第4卷,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 ;压力容器和特种设备中国国家制造标准;中国安全环保法规、ISO14001、OSAHS18001;中国药典2010版等标准进行设计。纯化水系统要求:连续运行, 产水电导稳定≤5.1μs/cm (25℃) ;连续运行, 产水TOC稳定≤500ppb;连续运行, 产水微生物≤100CFU/ml;系统设计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微生物生长的可能;避免对纯化水的意外的污染;保安过滤器之后应无系统死点等要求。中国药典2010年版) 要求水的来源为:为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方法制得的供药用的水, 不含任何附加剂。欧洲药典第六版) 要求水的来源为:由符合法定标准的饮用水经蒸馏、离子交换或其他适宜方法制得。美国药典 (USP32) 要求水的来源为:为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方法制得的供药用的水, 不含任何附加剂。

2.2 无菌衣料及手套

无菌衣面料的选择表面无纤维及耐磨、本身具有较好的弹性、耐洗的防静电面料。要验证无菌衣的使用次数, 以便及时更换。无菌手套需选用无滑石粉, 且及润滑性的。

2.3 更衣及操作更衣程序

更衣程序和操作方法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对操作者应进行严格的培训及考核。要对更衣程序进行验证, 确保程序的正确性。一般更衣程序:进入第一更衣室, 换第一更衣室拖鞋, 换下工服等, 消手;进入第二更衣室, 换第二更衣室专用拖鞋, 自上而下穿戴好无菌内衣和帽子。消手后进入第三更衣室, 自上而下穿戴好无菌外衣, 戴好口罩, 更换无菌室专用拖鞋, 消毒手后进人风淋室进行风淋。风淋后经无菌走廊进人无菌室。离开无菌室时按相反顺序脱下无菌衣, 拖鞋放回原处。人员经各更衣室的缓冲作用并经风淋室、无菌走廊的缓冲可降低微粒。在产品暴露于空气中时或取样操作时, 要让层流的净化效果得到最好的保证。

2.4 工艺物料系统

无菌室的物料均须用酒精擦洗消毒, 在传递橱内紫外线消毒, 方可进入无菌室。整个物料进出都需要验证, 以确保其无菌。

2.5 器具与设备

器具及设备等的清洗为易于清洗, 保证无菌化及不溶性微粒的控制直接接触工艺物料的设备、容器、管道都选用316L不锈钢, 并在使用前先钝化。所有用具设备生产前后均须清洗。可最终灭菌的容器等用注射用水漂洗3次, 后灭菌。设备与器具清洁方法都需验证。

2.6 消毒液

进入无菌去的消毒液需要过滤。消毒液过滤系统包扩:消毒液配制罐、消毒液计量罐、废液罐、消毒液输送泵、消毒液进料泵、消毒液过滤器 (除菌套筒内装0.22微米疏水滤芯) 、压力表、隔膜阀及配套不锈钢管路组成。消毒液过滤器一般要求:消毒液配制罐、消毒液计量罐、废液罐采用快开法兰耐压式人孔, 304卫生防爆射灯/视镜 (要求射灯与灯孔分体, 更换灯泡时罐体保持封闭) ;消毒液配制罐、消毒液计量罐、废液罐清洗球360度旋转;消毒液配制罐、消毒液计量罐采用差压式液位传感器 (防爆) , 双金属温度计 (0-100℃) ;消毒液过滤器为快装套筒式316L过滤器, 底部进出。采用疏水性聚偏二氟乙烯或疏水性聚四氟乙烯滤膜, 过滤精度0.22μm, 长度10in, 过滤面积0.7m2, 可在线蒸汽消毒。

3 讨论

本文介绍了几种微粒的控制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 有效地降低不溶性微粒的浓度。除上述措施以外还有其他可以控制微粒的措施。工厂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建立有效的措施。

摘要:本文对无菌粉针剂生产中不溶性微粒控制进行综述, 介绍了几种微粒的控制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 有效地降低微粒的浓度。

无菌控制 篇10

核心技术: 完全屏蔽的物料快速转移技术、远程监控和数据传输技术、无消耗无污染的自动灭菌技术。本项目在核心技术、创新性、产业化前景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而企业具有的产业化能力和技术支撑则为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证。

产品: 基于符合中国、欧盟和美国GMP标准及相关行业标准的紫杉醇, 多西他赛, Gemcitabine, Irinotecan, Oxaliplatin, 以及Doxorubicin, Vinorebine, Epirubicin等抗肿瘤类注射剂药物。

服务项目: 将成为国内承接国外先进生物制药技术的重要平台, 在规模化的靶点生物药物筛选和产业化方面为国内的相关企业、科研机构提供新药研发服务和技术支持; 为本领域理论与技术双栖性人才的培养提供基地, 提供关于抗肿瘤无菌药剂研发生产的相关咨询服务。

典型客户: 多西他赛: 主要治疗晚期乳腺癌、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对头颈部癌、小细胞肺癌患者;对胃癌、胰腺癌、黑色素瘤等患者也有一定疗效。

紫杉醇: 通过Ⅱ - Ⅲ临床研究, 紫杉醇主要适用于卵巢癌和乳腺癌患者, 对肺癌、大肠癌、黑色素瘤、头颈部癌、淋巴瘤、脑瘤患者也都有一定疗效。

Gemcitabine ( 泽菲) : 适用于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Irinotecan ( 抗癌妥) : 主要用来治疗大肠癌患者。

市场需求分析: 在2008 年世界畅销抗癌药中, 年销售额超过10 亿的药物已从2007 年的19 只猛增至25 只, 这表明国际国内医药市场对抗肿瘤药物的需求量在不断攀升。然而区别于其他一般抗癌药物的单克隆抗体肿瘤药物, 它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 不伤害正常细胞, 副作用小, 故单克隆体抗肿瘤药物在抗癌药物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预计在2016 年, 单克隆体抗肿瘤药物的国际国内市场销售额可以达到167亿美元。

主要收入来源: 四川汇宇制药致力于高端抗肿瘤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秉承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的发展理念, 将不断完善小分子化学药物和单克隆抗体生物药物两个技术平台, 开发抗肿瘤领域的创新药物。通过与英国斯达利康成立的合资公司, 汇宇制药将直接把7 个欧洲一线抗癌针剂的生产工艺转移到内江生产基地, 力争在内江建成中国第一家能通过欧盟GMP标准认证的抗癌针剂生产基地, 建成后将实现25 亿元人民币的产值, 其中80% 出口欧美等发达国家。

市场渠道营销: 四川汇宇制药将通过和其他企业的合作, 迅速建立并完善遍布亚洲、欧洲和美洲的销售网络, 力争把企业打造成为一家国际化的制药企业。汇宇制药与英国斯达利康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将负责汇宇制药欧盟市场的销售工作, 2013 年的订单为4000 万欧元。同时汇宇制药已经与ICE Pharma, Alvogen, RTM, Autumn MOON等公司在北美市场、拉美市场、中东市场和东亚及东南亚市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行业地位及与竞争对手竞争优势: 四川汇宇制药有限公司即将成为第一家国内获得欧盟GMP认证的医药企业, 故公司产品在欧美市场的定位是最有价格优势的产品, 在国内市场则为质量最好, 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在欧美市场的销售, 将通过公司在英国的投资伙伴, 一家经验丰富、拥有成熟销售网络的医药企业———英国斯达利康公司进行。凭借英国斯达利康公司多年的市场经验, 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市场竞争格局 ( 欧美市场不超过8 家竞争企业) , 以及完善的市场销售网络, 斯达利康公司预计公司产品上市3 年内至少可以实现全球3% 的市场份额。按照3% 的市场份额, 以及现有产品50% 的销售价格计算, 预计紫杉醇针剂在欧美市场上市后3 年内销量可以达到4. 9亿元人民币。

浅谈外科无菌技术教学体会 篇11

关键词:外科;无菌技术;教学体会

目前,很多医院的实习生对无菌技术并不了解,同时也不知道在哪些环境下必须采用无菌手段,对于无菌技术的严重性认识也同样不足。作为一名准外科医生,除了要掌握精湛的技术之外,还要对这些关乎职业素质的要素熟练掌握,这样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外科医生。

一、外科忽视无菌技术的原因

1.未接触无菌技术概念

实习生在学校学习的时候,老师很少讲到无菌技术,因为老师们觉得这些只要学生到医院参加实际工作之后,医生都会叮嘱的,因此并没有给学生灌输这方面的知识。而到了医院,医生以为这些本应该在学校就学习过,同样没有对这些方面进行教学,这就导致学生从头到尾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只有到了真正出问题的时候才会意识到。同时有些学生在接触手术的过程中会出现摸头、用污染器械夹取无菌物品,或者是使用用过的纱布等现象,只有当老师发现这些情况时,才会提醒,而以往发生的状况对病人造成的伤害我们却不得而知。

2.教学内容安排不够全面

上文中提到,学生并未接触无菌技术,就是因为学校和医院的教学过程存在漏洞,导致学生在这一方面知识存在纰漏。事实上,无菌技术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应包括完整的理论教学和一部分实践教学,这部分实践教学主要是针对动物进行模拟操作,这项学习任务可以建立学生的无菌观念,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尽量避免出现错误。而在医院,就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从而使学生确立无菌的意识。

二、加强学生的无菌意识,提高无菌技术

对于学生在医院实习或者工作中出现的错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纠正。

1.建立学生的无菌意识

无菌意识的培养需要导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经常性地提醒以及教导。作为一名医生,首先要遵守职业道德,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这样才能够为病患诊治疾病,减轻病人痛苦,最后让病人痊愈。而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医生首先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学习,积累经验,掌握需要具备的职业经验。例如,无菌技术,按条例办事,等等。因此要建立学生的无菌意识,导师的责任重大。

2.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无菌概念

除了要经常提及无菌意识,还要在日常的工作和手术当中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授课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保证操作手法,特别是第一次模拟操作。因为第一次模拟操作对学生来讲意义重大,也是记忆最深刻的。因此在第一次模拟操作过程中,老师需要细化每一个步骤,同时要耐心讲解,在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适当地提醒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意识到无菌意识的重要性。而在实践操作中,老师需要以身作则,不折不扣地按照无菌技术操作流程进行详细地讲解与操作,只有在这样日积月累的示范中,学生才会真正意识到无菌技术的重要性,才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树立无菌意识,掌握无菌技术。

3.加强对无菌技术的安全教育

这种教育不是在学校中上课,而是在医院进行安全培训,就像大型公司培训新职工。通过录像、图例、模型让学生真正地了解无菌技术,同时可以适时地安排学生参观医院的正规手术直播,同时加以导师的讲解。除此之外,还可以细数因为无菌技术操作失误或者不规范造成的医疗事故,以此提高学生对无菌技术认识的重视程度。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同时,无菌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导师也应该随时更新医院的数据库,并将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以此来保证学生能够掌握最新的信息与技术。

一种意识的培养不是通过简单的教学授课就能完成的,需要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而成。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无菌技术,同时还要使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无菌概念,让这种概念深入到他们的工作习惯当中,这样才能为他们以后参加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帮助他们实现从实习阶段向正式的工作岗位这一转变,进而成为一名合格的外科医生。

参考文献:

[1]向大勇,孙达成,李燕飞,等.无菌术中吸收教学初步改革探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8,17(2):120.

[2]刘安堂,张颖凡,沈宏,等.外科手术学无菌术教学中应强化几个观念[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20(4):461.

[3]范子双.无菌技术教学方法的改革体会[J].吉林医学,2011,31(30):541-543.

[4]胡继福,刘茂希,杨丽,等.外科学无菌技术教学的改革体会[J].中国医疗前沿,2011,18(6):79-80.

[5]柴枝明,钱大清,吴少云.加强手术学教学中学生无菌观念的培养[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2):241.

无菌控制 篇12

当今药品市场竞争及日趋严格的法规, 推动着无菌药品制造商对各自工艺系统的严格审查, 并寻找可以使工艺处理系统更灵活、更可靠和更具性价比的途径。越来越多的药品制造商转而采用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 以满足分秒必争的生产速度, 并控制其运行成本。

创新的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 使得药品制造商能够更灵活地用类似塑料的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来代替传统不锈钢管道、设备以及相应工艺配套件。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由预先灭菌一次性连接件 (图1) 、预先灭菌一次性无菌软管、无菌连接等组成。大量的应用案例无不表明采用预先灭菌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的益处。但是, 如果无法以安全稳妥的方式将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与设备的各个部分连接以形成一个完全无菌的工艺, 那么这些益处是不复存在的。

设备间的连接方法可能只是整个工艺系统中的一小部分, 而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与设备管道间的连接或断开是进行工艺流体输送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说, 无菌连接技术是保持生产工艺无菌性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人们需仔细考虑合适的连接方案。

1 无菌连接技术

无菌药品制造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在设备操作内部或之间建立一个无菌连接, 正确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设备的工艺需求。然而, 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恰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一次性连接件之一的快速插拔式接头 (卫生级或鲁尔接头) 通常能和相应管道配套使用, 其使用过程需配备层流罩 (即需在层流保护下使用) , 这些一次性连接件可以实现快速、简便和安全的连接。

无菌软管管封器是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所用的装置, 其适用于0.5 in直径以内的热塑料弹性管道之间的无菌连接。无菌软管管封器采用经加热的可换刀片, 其既能将两根独立的管道焊接成一体, 又能保持无菌性。无菌软管管封器也可用于一次性在线蒸汽灭菌的连接, 可在各种一次性系统和不锈钢处理设备之间建立无菌连接, 其要求在连接点有纯蒸汽供应。

由于引入了无菌软管管封器, 因此无需使用层流罩保护下的管对管的无菌连接。这种创新性技术解决了在一般区域内的独立一次性系统之间实现无菌流体输送的方案。

除了上述管对管无菌对接外, 还有一种配有截止功能阀形的无菌插拔连接件, 即便是在非受控的环境中, 也能够在断开一次性管道连接以及断开之后保持此管道的无菌性。

确定最适合某个特定应用场合所用的无菌对接方案取决于诸多因素, 如所处理的流体、管道选择、流量要求、层流罩的可用空间、SIP或无菌软管管封器等。此外, 还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材料兼容性、产品可得性、连接方法是否已经通过验证、供应商的技术支持等等。

2 最佳实践指南

制药商难以在可用的解决方案中确定用于评估的最佳方案, 或者证明某特定工艺连接技术的合格性。生物制药系统联盟 (BPSA) 技术委员会也成立了小组委员会, 主要进行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的最佳实践, 一次性无菌连接件包括:薄膜和容器、过滤器、管道、连接器和接头。和传统的不锈钢管道与阀门相比, 一次性塑料连接器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 由各公司组成的专家小组制定了质量试验方法的指南, 用于解决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的关键性能问题。

此次协作努力的结果形成了一次性无菌连接件的通用试验模型、试验频率以及试验依据或行业标准总结等等。相关的试验包括:爆破试验、完整性 (渗漏) 试验、细菌挑战性试验/沾污试验、生物相容性试验、微粒试验、理化试验、流量试验/压降试验以及灭菌工艺的兼容性试验。当制药商制定选择、验证和批准一次性无菌连接方案所用的方法时, 该模型便成为绝佳参考。在技术评估的过程中, BPSA成员公司的代表也会向用户提供宝贵的支持和帮助。

3 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的应用

3.1用于不锈钢反应器的发酵种子培养

现代生物制药设备普遍采用容量1 000~25 000 L的生产生物反应器。要从几毫升培养菌中几百万个细胞的种菌放大到这些生产量, 这一挑战要求在种子培养沿线各点实现无菌输送。传统生物制药设备通过阀门以及刚性管道连接的专用不锈钢生物反应器系列实现放大。

为避免生产过程之间发生污染, 各生物反应器、容器和管道中都配有CIP系统, 用于清除剩余物料。每次培养开始时都通过SIP系统来实现无菌保证, 该系统由蒸汽管、温度传感器和冷凝液收集管道组成。这些CIP和SIP系统要求进行广泛的验证试验, 且系统中包含的阀门和管道可能还会形成附加的验证问题。此外, 在对连接管道和阀门进行重大维护或变动之后, 还必须对CIP和SIP系统重新进行验证。

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的进步促使生物制药工程师, 将多数存储容器和固定管网替换为一次性的存储系统和输送管道。一次性连接件的使用无需对诸多配件进行CIP验证。此外, 由于无需使用高价的不锈钢阀门以及管道, 因而又能降低维护费用。

图2为采用不锈钢反应器进行发酵种子培养的设备组成示意, 其为一台模型设备, 包括一次性生物反应器 (SUB, Single-Use Bioreactor) 和不锈钢生物反应器, 这两个容器结合了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用于细胞培养基的储存和关键管道的输送。细胞培养基保存系统在通往生物处理设施的时候使用伽马射线预先消毒, 通常配有集成过滤器、采样系统和连接器。通过采用一次性SIP连接件, 操作人员可以在事先经过消毒的一次性连接件和不锈钢生物反应器之间实现无菌连接, 进而实现细胞培养基的无菌输送。同样, 一次性输送管道还可以通过蠕动泵或头部空间压力, 在生物反应器之间输送种菌。这种输送管道可以减少输送所需的可重复使用阀门的个数, 并避免CIP和SIP验证的问题区域。在各个经过预先消毒的输送管道末端安装一次性SIP连接件, 可以实现和传统固定管道同等级别的无菌保障, 并且投资费用更低。

随着一次性生物反应器 (SUB) 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接受, 及其实用性的不断提高, 用户可以建立全部由各种容积SUB组成的或者由SUB和传统不锈钢生物反应器组成 (当容积较大时) 的种子培养系统。倘若, 将一系列SUB作为一个完整系统进行组装、消毒和安装是不切实际的。因此, 可采用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 通过工艺设备上安装的各个无菌连接件将其连接起来, 从而实现安全无菌工艺。如前所述, 可以通过快速连接件、无菌软管/无菌软管管封器/无菌软管焊接器或其他无菌连接技术来实现。如果将较小容积的SUB和较大容积的传统不锈钢反应器相连, 则可以将快速连接件或一次性连接件在层流罩配合下, 或者采用SIP连接件来实现无菌培养基输送。

3.2用于缓冲剂/培养基

内部培养基/缓冲剂制备要求在混合之后、保存之前进行在线无菌过滤处理。有不少制药商通过过滤完整性试验来确保产品纯度并降低产品损耗。过滤完整性试验用于确定所用的过滤器是否正常运行以及从滤液中滤掉的部分粒径是否最小。为确定在无菌方面的潜在违规行为, 以及如果需要重新运行分批工艺时, 可以在过滤之前、过滤之后或者在过滤之前和之后都进行这些试验。

由于不锈钢过滤外壳结构上采用配套可更换滤芯的严格的密封结构, 装配、验证和生产后清洁耗时较长。倘若, 在这些过滤完整性试验系统中引入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 可以降低发生污染的风险, 同时还能提高密封的可靠性。在过滤完整性试验中, 使用的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 包括一次性过滤囊、贮藏袋、管道、夹具和连接件等。连接件是过滤系统内各配件之间至关重要的接口, 可以实现以快速、简便的方式将子系统集成为更大的生产工艺。

图3为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在缓冲剂/培养基制备系统的应用, 其可代替缓冲剂/培养基制备所需的某一台或全部不锈钢设备。一次性使用袋或专用混合袋系统可取代固定放置的混合槽。采用一次性集成过滤囊的使用袋既可以取代不锈钢过滤外壳, 也可取代无菌持物袋。在工艺流体被滤入无菌持物袋中之后, 通过装有阀门的无菌插拔接头类一次性连接件, 即可快速、简便地将过滤器断开, 以进行滤后完整性试验。借助这种无菌插拔一次性连接件技术, 技术人员可以将过滤器拆下来, 而不会对保持袋中所存放的内容物造成污染, 同时还能保持过滤器潮湿以便进行完整性试验。在将过滤器拆下来之后, 可采用自动设备, 通过起泡点、气体扩散或降低压力的方法来进行测试。试验一经确认过滤器完好, 即可释放所存放的细胞培养基, 继续进行处理。

使用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进行过滤器完整性试验, 是制药商简化生产过程, 快速将产品投放市场的又一途径。

3.3用于一次性输送管道

上游生产完成之后, 必须以无菌的方式将含有蛋白质的培养基输送至生产设备中的不同位置, 用于进行最后的灌装生产。灌装工序可能在隔壁的房间中, 或者在更远的位置。传统工艺是采用不锈钢支管完成输送, 其中配有管道或者可重复使用的软管, 作为输送管道。在每次输送培养基之前, 整套系统 (含设备与管道) 需要在使用和进行无菌处理之前完成经验证的CIP或清洗步骤。

随着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被广泛接受, 工艺工程师们纷纷在工艺配套的生物反应器和输送容器之间采用一次性输送管道。通过采用经过预先消毒处理的一次性连接件和管道, 这样就无需对不锈钢管道或设备进行消毒处理, 即可将培养基从生产工序的连接件位转移至制备工序的连接件位。除了提高生产速度之外, 当制药商确定各生产使用的流程工艺后, 这些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又为制药商们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可移动性增大的同时, 也避免了密封管道可能会在生产设备上形成的一些限制。然而, 采用一次性无菌连接件作为管道工艺之间的接口, 可以降低交叉污染风险, 并提高药物开发安全性和输送的速度。

3.4用于灌装

在最终配置和剂量灌装过程中, 产品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和以往的应用类似, 传统灌装工艺系统包括通过可重复使用的阀门、硬管以及不锈钢管连接的不锈钢设备。同样的, 可以采用包括散装储存容器、过滤器、管道、连接器甚至是一次性灌装支管在内的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 来降低发生污染的风险, 并缩短运行停机时间。

图4为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在灌装工序的应用。其中, 采用了一次性支管系统以及无菌过滤器, 用于在散装存储袋和带RABS灌装机之间输送药液。为解决产品质量问题, 并减少废弃物, 可在最终生产阶段组合进行滤前和滤后完整性试验。在进行滤前试验时, 过滤器组件通过无菌连接件和无菌持物罐连接。经连接以后, 即用产品药液湿润过滤器, 然后再进行滤前试验。在确定过滤器完好之后, 对与冲洗袋相连的管道进行冲洗处理, 并以无菌的方式将过滤器组件连接至RABS灌装机上的输送管道。可采用SIP连接件将RABS管道预先安装到机器的灌装系统上, 以此来缩短停机时间。然后, 打开流量夹开始过滤。过滤完成之后, 可通过无菌插拔接头将过滤器从组件上拆下来, 以保持过滤器的无菌性, 直至可以进行滤后完整性试验。借助滤前和滤后完整性试验, 操作人员可确保在最终药物配制过程中产品的纯度, 并可以准备发行了。

4 结语

对于采用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或者传统不锈钢设备系统的无菌工艺而言, 连接和断开管道进行流体输送是无菌工艺的关键。无菌连接技术可以将不同的子系统或工艺组合起来, 从而提高了从上游发酵至下游灌装过程中的灵活性和效率。由于连接件是保持工艺无菌性的决定性因素, 用户需要仔细选择合适的连接方案和产品。

诸如BPSA等机构提供的行业支持以及供应商持续的产品开发, 一次性无菌连接件将进一步满足小批量生产产品转换, 使其更快对无菌处理的需求。而对处理能力更大的系统和管道范围而言, 可实现更高效的操作, 并为制药商们提供以更快的速度将产品投放市场时的灵活性。因此, 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有助于满足业界对快速药品开发、工艺可靠性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的需求。

摘要:从预先灭菌一次性连接件、无菌软管、接头、无菌连接等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介绍入手, 阐述了无菌连接技术, 概述了其最佳实践指南, 并分别从反应器的发酵种子培养、缓冲剂/培养基、一次性输送管道、灌装四个方面探讨了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在无菌工艺中的应用。一次性无菌连接技术有助于满足业界对快速药品开发、工艺可靠性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的需求。

上一篇:低年级写话下一篇:文教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