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6年级数学练习题

2024-06-14

小学6年级数学练习题(共12篇)

小学6年级数学练习题 篇1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练习题(6)

班别:姓名:

1、打字员小蝶每分钟打字73个,小蝶1小时可以打字多少个字?

2、修路队5个工人6天修路900米,平均每个工人每天修路多少米?

3、商场运来大米和面粉各80袋,每袋大米重35千克,每袋面粉重20千克,运来的大米比面粉多多少千克?

4、刘大伯家有1940千克水稻,每25千克装一袋,至少需要多少只袋子将这些水稻装起来?

5、修一条长3000米的水渠,原计划60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修60米,实际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6、同学们排队做操,如果每行站24人,需要站36行;如果每行站32人,需要站多少行?

7、一套服装,上衣80元,裤子65元。①8套这样的服装要多少元?②690元最多可以买几套这样的衣服?

8、一瓶油,连瓶重700克,吃了油的一半后,连瓶还重450克。油重多少克?瓶子重多少克?

小学6年级数学练习题 篇2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数学老师每天都要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学生也会按照老师的具体规定按时完成,然而完成的质量各不相同。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负担也在逐年地加重,有的学生用各种手段逃避课外作业,比如:告诉老师,作业在家忘记带了,作业本丢了,或不动脑筋抄袭其他同学的作业。我想这种现象时常发生,都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比如:作业练习无趣,作业练习同一、低效等。

二、低年级数学练习设计的策略

1. 创设情境,练习设计突出趣味性

低年级段的学生年纪小,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但自觉性差,缺乏耐心和毅力,低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自控性较差,许多时候还是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如“小蝌蚪找妈妈”、“请你给红花朵配上绿叶”、“啄木鸟给大树治病”、“抢占高地勇夺红旗”等有趣活动。创设了如此的情境,既组织了教学,又使孩子们始终兴致勃勃地参与到练习当中去,使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达到了巩固和深化数学知识的目的。

2. 观察题型,练习设计培养观察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练习时往往不去认真看清题目的要求,提笔就做,这就导致了练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机械模仿例题的现象。稍有变化便错误百出,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养成认真练习的习惯,也容易形成消极的思维定势。如:学习一年级第一学期《物体的形状》时,我就让学生回家仔细看一看,家里哪些物体是长方体的,哪些物体是正方体的,哪些物体是圆柱体的,等等。通过观察型的练习,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观察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们发现,数学就在日常生活当中。

3. 因材施教,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性

建立开放式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这样可以让学生大脑形成优势兴奋中心,在兴之所至中产生超越“障碍”的力量,愉快地完成作业:①练习的内容要做到由易到难,从模仿到再造,再到创造性发展,做到环环相扣、逐步提高;②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以利于因材施教。

4. 题型多样,练习设计要有灵活性

设计的练习题要尽可能做到生动活泼,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无穷魅力。一是题型上,除采用计算题、应用题等形式外,还应设计一些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匹配题、改错题等概念性、思考性比较强的题目配合使用,还要加强对易混知识的对比练习、变式练习;二是性质上,应设计顺向性练习和逆向性练习、类比练习和对比练习、静态练习和动态练习、书面练习和实际操作练习,等等;三是结构上,应根据一定的目的,设计适量的题与题之间彼此相关的题组,使之能更好地揭示知识间的本质联系和规律,使所学知识趋向于系统化、网络化。习题要富有思考性、操作性、灵活性、迷惑性,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

5. 挖掘文本,练习设计发展学生思维

课堂上要让学生掌握基本方法,课后让学生温故知新。要实现从课内到课外、从点到线到面、从已知到未知的延伸,体现课程的拓展性:①动手操作,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如学习了人民币元、角、分后,老师布置学生,到超市购物,把自己购买的物品画一画,然后算一算一共花了多少钱,并记录下来;②习后反思,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如学习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后,我请每个学生收集平时在作业本上做错的习题并进行分析,有的学生说自己做题很粗心,经常会在横式上漏写余数,有的分析说在计算110÷5时,我把0的位置放错了,对除法算理理解还不够深刻;③知识交流,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6. 增强趣味,练习设计提高学生求知欲

增强趣味性,作业练习能使学生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也能促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教材在编排处理上给教师提供了创新的作业训练空间,教师应领会教材编排的意图,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计有趣的作业,让学生在玩中建构认知结构。

(1)练习设计具有游戏性。学习完9加几的进位加法后,在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设计游戏的练习——玩扑克:先找出一些数字扑克,同桌两人一组,当听到指令后,大家同时翻出一张扑克,算出两数之和。比一比,谁算得快又好。在紧张激烈的游戏中,学生既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又巩固了加法计算题,把学习的气氛推向高潮。

(2)练习、设计、演练相结合。复习“长度单位”知识后,我给学生介绍了“生活在线”——《小马虎的日记》: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卫生间,拿起15米长的牙刷刷完牙,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约有900厘米。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一根长3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拿出1毫米长的铅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

小学低年级数学练习的有效性 篇3

一、当前小学练习低效的原因

1.造成课堂练习低效的原因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与课改理念,但不顾学生和教学实际鼓励学生探究、合作、交流,练习也样样俱全,虽然整堂课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际上学生学习漫无边际,课后一无所知。长期下去,学生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造成课堂练习低效。

2.当前小学课外练习低效的原因

课外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但如果教师一旦把练习当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唯一法宝,无选择性地让学生陷于题海战,长期以往,必然会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力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甚至是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负面影响。

二、趣味练习,吸引注意力

低年级数学练习的设计应该充满童趣,在练习的选取和设计上要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实物、图形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题目;合理利用好一张图画、一段游戏、一个童话故事,并将这些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调动学生的思考兴趣。在练习题的设计上应有意识地将信息技术与数学知识结合,用色彩鲜艳、样式新颖的课件来安排练习,用学生喜爱的动画将整节课的练习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变成一个完整的活动过程。如在设计位置关系等题目的时候,可以用多媒体展现大桥、长江、火车、轮船、飞机以及各种实物,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名称填写,形成视觉上的参照,这样学生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位置”的含义,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练习的质量和效率。

三、练习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于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各年级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从一年级一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如开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10以内的数和加、减计算,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数的组成,就有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1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从一开始就有可能不自觉地把学生引向死记数的组成,机械地背诵加、减法得数的道路上去。而在一年级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手语操,可以一个人通过左右手玩,也可以两个人玩,不仅能玩20以内的加减,还可以玩乘法口诀。这样的练习,学生很乐意玩,使学生的心、脑、手协调并用,有效地培育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联系生活,注重应用性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练习的设计一定要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让生活和数学的学习连于一体,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且使他们在生活中看到一些事物时,能学着用数学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一来,学生便会觉得学习数学不仅有趣而且是有用的,他们将对学习数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在学习“千克和克的认识”后,教师可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称称家中物品的重量:一袋洗衣粉、一个鸡蛋、一袋水果、一只鸡……学了“面积单位”后,可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计算家中房间、桌子的面积等;学完“统计”后,可让学生在放学的路上计算路边或小区内停放的车辆数量;在学了长度单位“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可让学生测量同学的身高、教室门的宽度以及窗户的宽度等,以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巩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也能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物体的大小数据。这样的练习设计,不仅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现实,学生感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能应用于生活。能够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变枯燥乏味的数字教学和知识为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

每个人都具有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能力,成为富于思想与创造的人。正因为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具有一技之长。细心的教师会注意学生的“独特方式”,一旦发现他的某种特长潜能,就满腔热情地因势利导,运用肯定、鼓励以及创设条件等手段强化它、发展它。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强,自己并非事事不如人时,自信和勇气就油然而生,并逐步走向成功。

二年级数学2-6乘法口决练习题 篇4

1.看图,先写加法算式,再写乘法算式.

(1)△△△△△△△△△ 加法算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式计算.

(1)5个3连加是多少? 加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乘6,积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和2相乘,积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因数是2,另一个因数是6,积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图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并写出口诀.

(1) △△△△△ △△△△△ △△△△△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_______(2)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诀 ________________

(3)口诀4.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4+4+4=□×□ 6+6+6+6=□×□ 2+2+2+2+2=□×□ (1)(2)(3)

5.填写口诀.

(1)5×( )=15→口诀是( )(2)2×( )=12→口诀是( )(3)3×( )=12→口诀是( )(4)( )×6=24→口诀是( )(5)( )×4=16→口诀是( )(6)( )×3=9→口诀是

6.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2×( )=12 2×( )=104×( )=8 ( )×4=16 ( )× 6=24( )×( )=9 5×( )=20 ( )×6=30 3×( )=18 3 ×()=157.在□里填数.

8.在○里填上“>”、“<”或“=”.(1)2×5○5+2(2)5+4○5×4(3)34+2○64 (4)4+3○90-78(5)2×4○3×2(6)4×3○90-78(7)6-6○0 (8)6×6○6+6

练习六 (二年级)

一、在□中填上“+”、“-”或“×”号.

6□5=303□2=6 3□1=36□3=18 6□5=114□3=122□2=06□4=10 6□5=1 5□3=2 3□3=95□0=5 6□4=243□6=185□4=20 4□4=16 二、判断题

1.在正确答案的( )里画“√”. (1)和是8的算式:

4×2 6+2 2+6 2×4 4+4 ( ) ( )( )( )( ) (2)积是4的算式:

2+22×21+31×4( ) ( ) ( ) ( ) (3)一个因数是3的算式:

3×5 4+3 2×35-34×3( )( )( ) ( ) ( ) (4)一个因数是5的.算式:

5×2 2×5 6×55×35×4( )( )( ) ( ) ( ) 2.观察下面算式,可以改成乘法算式的画“√”,不能改的在上画“×”.

(1)3+3+3___________ (2)4+4+4___________ (3)5+5+5+6___________(4)2×2×2___________ (5)2+2+2+3___________ (6)6+6+6+6___________ 三、应用题 1.

①买3杯多少元?

②买4包多少元?

③买5个 多少元?

④买一个 和一包 、一个 共多少元?

2.二年级有3个班参加跳绳比赛,每个班选6个人参加,一共选多少人?

3.做一件上衣要5个扣子,做4件同样的上衣要多少个扣子?

4.有6个同学看卡通漫画,每个同学看2本,一共看了多少本?

5.小红每天折5只纸鹤,折了5天,一共折了多少只纸鹤?

6.同学们去公园划船,每条船上坐4人,3条船上坐多少人?

7.一根绳子,剪掉32米,还剩28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8.每个同学种2盆花,5个同学种多少盆花?

9.一只小花猫有4条腿,6只小花猫共有多少条腿?

小学6年级数学练习题 篇5

1.算术平方根:正数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读作“

”,a叫做。

0的算术平方根是。

2.平方根

正数a的平方根记为

。正数有

个平方根,它们,0的平方根是

;负数

。正的平方根就是算术平方根。

双重非负性:且.3.基本公式:=;

=

如:;

4.识记:,,,=,=,=,=,=,=,=,,。

【例题分析】

例1:4的算术平方根是,它的平方根是,的相反数是。

例2:

;=_

___;大于而小于的所有整数和为。

例3: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是它本身,则这个数是

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它本身,则这个数是

例4:在数轴上,到原点距离为个单位的点表示的数是

例5:若n为自然数,那么=

例6:的平方根是

;的算术平方根是,平方根是。

例7:下列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A.B.C.D.例8:如果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为和,请你求出这个正数

例9:一本书长是宽的1.6倍,面积为274平方厘米,则这本书的宽大约是多少?(精确到0.1cm)

例10:已知,求:的平方根

例11:解方程

(1)

(2)

(3)4(2x-1)2-16=0

【练习】

1.判断题.(1)

25的算术平方根是5;

()

(2)-25的平方根是-5;

()

(3)-5的平方是25;

()

(4)5是25的一个平方根;

()

(5)25的平方根是5;

()

(6)的算术平方根是-5.()

2.在两个连续整数a和b之间,a<

3.=;

=

;=

;=

;=;

4.若|a+3|=0

则a=,若=0,则m=,若,则

a=。

若|a-3|+,则代数式的值为。

小学6年级数学练习题 篇6

一、练习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练习课长期以来被定位为“ 教的补充”和“ 教的强化”, 因此, 出现了“ 练习课教学不用备课”的误区, 表现如下:

1.练习课=作业课

许多教师认为, 练习练习, 就是布置作业让学生练, 练完便就题论题, 很少有知识拓展和学法指导, 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重视, 整堂课完全是在“ 教练习”。 小学四年级数学“ 数与代数”的练习多以计算为主, 因此, 大量的独立计算任务使课堂气氛更压抑。

2.练习课无层次性

首先, 练习未分层。 许多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没有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 直接按教材编排顺序给学生布置练习, 因此, 在“ 数的运算”教学中出现先练竖式计算, 后练文字题, 再练竖式计算的情况, 让学生觉得重复无序。

其次, 学生未分层。 学生是个体, 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在练习课中对他们“ 一视同仁”, 则会导致基础较好的学生练习课轻松化, 而得不到更深层次的发展;基础较差的学生感到吃力, 仍旧一无所获。

3.练习课形式单一

单一的形式使得练习课枯燥无味, 在课堂中, 如果学生自始至终仅依照教材和练习册独立完成其中的练习, 练习的生活性和趣味性得不到重视, 学生便会对练习课毫无兴趣, 导致课堂效率不高。

4.忽略小结的重要性

在练习课中, 部分教师更重视学生多写多算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而忽略了小结的重要性。在小学四年级数学“ 数与代数”练习课中, 学生一堂课下来一直在计算, 期间或最后教师没有注意引导其总结和归纳方法, 导致学生为练而练, 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练习课教学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 我将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小学四年级数学“ 数与代数”练习课教学的策略。

1.练习课应体现“ 用练习教”的理念

练习课应该围绕练习目标组织内容, 针对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练习设计, 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方法。 其中, 练习的设计应当精练、得当, 过多或重复的练习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降低效率;过少的练习不足以使学生巩固知识技能。 练习课上, 教师不可以布置学生反复练习后就题论题, 完全不理会学法的指导和知识的拓展。

2.练习课要突出层次性

首先, 练习分层。 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应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将练习分层。 例如“: 数的运算”教学中, 教师的设计应从单纯的竖式题目开始, 再到简单的文字题, 最后到开放题。

其次, 学生分层。 观察学生平时在课堂中的表现和课内外作业, 将学生动态分层, 并随时注意学生的变化。 针对学生的分层, 教师在练习的布置方面也要分层, 这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或掌握基础, 或巩固知识, 或得到更好的发展。 教师偶尔也可以“ 用B级人做A级事”, 以激励其奋发进取。

3.练习方式多样化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针对小学四年级“ 数的认识”枯燥的练习内容, 教师应对各练习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方式, 寻找丰富的素材, 合理组织, 使练习课生动有趣。

在重视练习的生活性和趣味性的同时, 对练习的方式作出一些调整,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四年级数学“ 数与代数”的练习并非都必须以书面化的形式“ 算”, 读数、口算、估算等练习都可以让学生口头练习, 更能训练学生的口算、估算能力及思维能力。 小学四年级学生已开始有自己的“ 想法”, 把自己当做“ 大人”, 幼稚的教学设计只会让他们更反感。 但争强好胜仍是这一年龄段学生的特点, 教师可以以竞赛的方式设计练习, 比正确率和速度。这样, 既节约了课堂时间, 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组织形式上, 可以让学生独立练习和合作练习。

4.重视小结的作用

在练习分层的情况下, 课堂中的小结显得很有必要。 尤其是在运算中, 不能让学生盲目不停地演算, 在一类或一层题演算结束后, 教师应当分析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 另外, 小结的重点是总结由例及类的解题规律和方法。 一类问题得到解决后, 组织学生总结归纳解题规律和方法能更好地巩固和强化知识, 形成技能技巧。

总之,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小学四年级数学“ 数与代数”的练习课教学应当关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增强数感。 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教学的方式方法, 以取得较高的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 从而提高小学四年级数学“ 数与代数”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小学6年级数学练习题 篇7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 数学 课堂练习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12-021-01

随着年级的升高,高年级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会有很明显的表现层次差异,即掌握的知识、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层次差异会越来越明显。数学课堂练习环节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必由之路,是课堂教学目标的落脚点。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会使学生扎实牢固掌握并运用一节课的知识点。练习题的设计偏多或者偏难会使课堂难以达到短时而高效的教学目标,所以课堂练习只有依据不同课型科学合理设计,才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才会达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即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趣味题

在教学《数与代数》这种类型的课程时,学生往往会觉得比较乏味,所以要想在练习的环节调动起全班学生学习兴趣就要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兴奋点,调动起全班学生的“胃口”。

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意义》一课,完成了学生探究的环节,在让学生小组编题考完全班同学之后,我补充习题,设计了几个成语,让学生猜是哪个百分数。其实猜出成语是哪个百分数并不难,只是我在前面做了一些铺垫,看哪个组最快猜出来,就是我们班的猜谜语高手组,所以学生都认真听,当我说出第一个谜语“百发百中”时,全班学生争先恐后举手都猜中了是“百分之百”。

接着我又抛出了“十拿九稳”“ 一分为二 ”“百里挑一”等成语,学生的学习兴奋点调动起来后,紧接着我又很据本节的难点把易混易错的知识点变成了判断题,学生兴味盎然。所以学生在成功的欢乐体验中度过了本节练习环节,也把重难点的知识点记在了心里。

二、设计学生易于动手的操作题

数学知识的学习就是本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所以在课堂练习这个环节我更是注重联系生活,内化课堂知识。在教学《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时,我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密不可分,紧紧相连。我在教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时,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出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方法后,没有急着带领学生进行大量的习题练习,而是给学生一个大显身手的机会,我趁热打铁,让学生自己画出一个圆柱侧面展开图,半径和高的大小都有学生自己设计,设计完后裁剪粘贴成一个圆柱,并计算出圆柱的表面积。然后各小组派汇报员展示。表面上看似很简单,画完剪贴粘上然后算出表面积。但是实际上半径的设计还有圆柱侧面展开图长方形边长的计算都在考验着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也考验着小组学生的合作配合能力,因为毕竟有时间限制。看着学生小组成员认真研究、分工明确、缜密计算、配合默契完成后充满成就感汇报的样子,我知道这道练习题的设计是成功的,为学生搭建了一个锻炼与展示自我的平台,也将枯燥的计算提升为一种动手动脑结合能力。

三、设计层次分明的梯度题

我们的教学要讲究因材施教,要始终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所以一节好的课堂的习题设计一定要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让优秀的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不断提升中等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要夯实暂时稍差的学生的基础知识,所以无论采用哪种形式最好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提升。可以设计基础题型、综合题型、挑战题型、延伸题型、拓展题型、开放题型等等。根据不同题型可以设计填空、判断、选择、计算、综合运用题等等。

为了使一堂课的练习更短时高效,班级有大屏幕的可以设计成幻灯片,生动形象新颖图文并茂的幻灯练习,有时会更受高年级学生的喜爱。如果把难易不同的习题配上不同的分值让学生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自由选择,我想会给学生更大的自由选择的空间,他们会根据学习能力、分值高低选择适合自己的题型,也会更加激发起学生练习的兴趣,因为这会激发起他们竞争的欲望,从而推动学生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思考能力等多项能力的提升,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而不会疲惫的陷入题海战术,随着学习成绩的提升,学生也必定会对学好数学信心倍增。

无论是哪种数学课型, 数学练习题的设计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分析、善于动脑、学会探究的学习品质,而这样的学习品质,将是学生终身受用的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新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练习题只有生活味浓、探究性强、选择性多、灵活性大,众多精彩的练习题,才会真正使数学课堂更加有效、实效、高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6~9教案 篇8

一、谈话激趣,复习旧知?1?谈话激趣: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瞧,它是谁?(电脑演示可爱的动物狗贝贝及带来的数字娃娃)数字娃娃依次出示,并让学生根据出示的数练习认数、读数。?2?复习旧知:瞧,这些数字娃娃多粗心呀!连队伍都没有排好,谁能把它们从小到大排排队?引导学生复习5以内数的顺序。?3?谈话:今天老师带来了一袋漂亮的玻璃珠,同学们每人抓一次,看你抓到了几颗?引导学生初步接触6~9。?[评:通过多媒体课件复习旧知识和利用抓珠子的情境教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1?认识6~9。?(1)提问:(电脑课件出示:屏幕中有老师带领学生做套圈游戏)同学们,你观察到什么?小组交流。通过学生汇报得到:6名学生、7个人、8个套圈、9个套桩。?(2)在计数器上分别拨出6、7、8、9个珠子,小组里互相看看拨得对不对。?(3)从学具盒中分别找到这些数字卡片。教师说数,学生举相应的数字卡片。组长说数,组员举数字卡片。?(4)涂色游戏:看到相应的数,就在下面相应数量的圈里涂上颜色。(想想做做第1题)?2?学写6~9。?(1)提问:我们认识了6、7、8、9这4个好朋友,你觉得它们像什么?怎样把它们写好呢?鼓励学生采用自己独特的记忆方法。教师重点指导写数的方法,先讲清起笔、运笔,再临摹写在22页的田字?格里。??(2)谈话:今天我们的老朋友狗贝贝又给我们介绍了它的新朋友。我们来认识一下吧,(电脑课件出示鲨鱼、金鱼、虾、蟹)数数它们分别有多少?并把它们的数量写出来。你要写对了,它们就会吐泡泡向你表示感谢呢!(想想做做第2题)[评:这一层的设计,主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来获取新的数学知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6、7、8、9,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依据他们已有的经验设计了举数字卡片的游戏,来巩固学生的已有知识。并且注意分组合作交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写数对低龄儿童来说是比较枯燥的,这里设计了老朋友狗贝贝介绍新朋友,让学生反复学写数字,学生乐于接受,从而达到练习的?目的。?]?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讲述:我们认识并会写6、7、8、9了,下面狗贝贝想带领你们这些聪明的小朋友到闯关游乐城去玩玩,咱们出发吧!(电脑课件出示游乐城)?1?第一关:看数继续画。(想想做做第3题)?交代:每个同学有一张题纸请你帮贝贝继续画,要求看清上面的数。?学生做完到实物投影下展示,并反馈。?2?第二关:打扑克,比大小。(想想做做第4题)?交代:每个同学拿出数字卡片,同桌为一组,两人同时出任意一个数,同时说出比较的结果,快的一方获胜,可以得到对方的?卡片。??选几组学生汇报,学生可以互相评价。?3?第三关:找座位。(想想做做第5题)?(1)(课件出示:8说:我应该站在哪里?谁比我小呢?7说:谁比我大?我应该站在哪里?)学生小组讨论汇报结果。由于答案不是惟一的,所以只要答对就予以肯定。?(2)学生在题纸上填尺子刻度,并观察5离8近一些,还是离1近一些??4?第四关:吃水果。(想想做做第6题)?讲述:狗贝贝对每一位同学都很满意,它为每个小组拉了一车水果作为奖励,只要你答对了它的问题,就可以得到水果。?分小组合作练习,做完后学生互评。?5?按要求排队。?教师先选一组示范:第6个同学举手,前面8个同学向左转,第7个同学蹲下等。?以小组为单位排队,选出发令员提出要求,学生分组活动。?[评:教师把想想做做中的习题用闯关游戏的活动形式呈现,并安排了按要求排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始终在轻松的气氛中巩固所学知识,并把知识运用于生活。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要回到生活中去的理念。]

小学一年级数学练习题 篇9

一、填空题

83-6=□+(13-6)85-7=70+(□+□)74-6=60+(□-□)37-9=20+(□-□)

43-8=□+(13-8)52-4=□+(12-4)66-()=6035+()=65

76-()=30()+23=53()+5=60()+8=31.6+()=34

50+()=90()-8=30()-4=2472-()=2()+4=40

()-20=2080-()=840+()=58()+25=55

二、文字叙述题。

1.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一个加数是25,另一个加数是9,和是多少?

2.8与32的和是多少?

3.被减数是50,减数是6,差是多少?

4.62比7大多少?

5.一个加数是38,另一个加数是27,和是多少?

6.减数是19,被减数是91,差是多少?

7.75比57多多少?8.买一本6元,给售员20元,应找回多少钱?

三、应用题。(1-4题哪个条件合适,先在()里打“√”,再算出来.)

1.篮子里有20个苹果,.梨比苹果少几个?(1)8个梨.()(2)卖出8个梨.()

.2.菜站运来60筐青菜,.还剩多少筐?①又运来6筐青菜.()②卖出6筐青菜.()

小学数学练习题的设计五原则 篇10

要把知识变为技能,需要反复练习.单调重复的练习,学生会产生厌烦情绪,注意力不集中,有时白白浪费时间.根据巴甫洛夫学说,在学习活动中,如果有多种分析器参加,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促进暂时联系的形成;如果仅有一种分析器连续地进行活动,大脑皮层则容易产生内抑制过程.所以在组织课堂练习时,注意设计练习的趣味性,把个体的活动变为全班学生的活动,使每个学生的手、脑、口、眼、耳等多种感官都参与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注意力保持持久.这样,将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练习的效率.如:在背乘法口诀时,我编了拍手操.学生边拍手边背口诀,伴随着优美动听的音乐,张张可爱的笑脸随着节拍,左右晃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过去学生干巴巴地背口诀,有的滥竽充数,有的没有做到口诵心记,往往流于形式.如今这种活泼新颖的练习方法,学生十分喜欢,提高了学习效率.

趣味性的练习方式主要有:开小小运动会、打数学扑克、评选优秀邮递员、猫捉老鼠、夺红旗、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开数学医院、放风筝、摘苹果、开火车、接力赛等等.为了使练习更有趣味性,我制作了十几种小动物头饰,做游戏时,让学生戴在头上.无论是一面红旗或一个头饰,还是一幅色彩鲜艳的图画,都增强了练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做数学练习.

二、生活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将学生熟悉的蕴含着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就能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到处存在着数学问题”,可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计量单位”时结合日记设计一题: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起来,刷牙﹑洗脸后,坐在8米高的餐桌前喝了一杯250克的牛奶和一个65千克的鸡蛋.然后,背起3吨重的书包,向学校跑去.这是学生熟悉的场景,边读边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表象,学生根据已有认知,对不符合实际的计量单位进行订正,强烈的表现欲使大家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学习的积极性马上调动了起来.课堂中生活化的练习,不仅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从生活场景出发,更容易引导学生探索、巩固知识.

比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我把体育彩票拿到课堂上来,讨论中奖的可能性;在学平面图形面积,把学校征用的土地,家庭装修等搬到课堂上,讨论图形面积的有关问题;教学统计知识,把书店职员做的调查、统计、建议这一系列的工作让学生来做;从小朋友过“六一”节的场景引出幼儿(1)班买来64个苹果,160颗水果糖,平均分给班里的全体小朋友,刚好分完.这个班有多少人?”……形象、具体、生动、亲切的生活事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广泛的作用,理解了数学的价值,增进了对数学的热爱.

三、实践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此,倡导数学练习设计的实践性,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盘活知识,通过实践使之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这不失为一种好的练习方法.

如学习《千克和克的认识》后可以布置让学生调查物品的重量:一袋洗衣粉、一个鸡蛋、一袋大米、一台电视机;学了《数的组成》让学生探究商场里的商品为什么都包装成一包一包、一盒一盒和一箱一箱的原因;学了《认识钟表》后可以让学生在星期日记录整点时的活动;学习《统计》后可以让学生统计城市里主要道路上车辆通行的情况,为交通局制定车辆分流方案提供参考,这样的练习设计,引导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给学生以更广阔的学习数学的空间,学生学到的将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创新、实践等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和训练.

四、开放性

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因此练习的设计要减少指令性成分,增强练习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练习具有很高的创造教育价值,极富挑战性.它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能有效的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运用开放性的练习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学会筛选、学会思考、学会整合.

如教学“简单的统计”后,我没有复印大量的统计表让学生填写,而是设计了这样一个开放性题目: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统计某一类事物,并制成简单的统计表.还可以根据你所统计出的数据发表你的看法或提出你的意见.你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和同学合作完成.

通过调查,我发现学生都很喜欢这次作业,连平时一直作业拖拉的学生也早早的完成了.又如:设计一个逛花店的情境,在花店中有各种各样的花:康乃馨多少钱一枝、百合多少钱一枝、玫瑰多少钱一枝……让学生根据以上信息提出问题.学生的问题是丰富多彩的,而且又是非常现实的,若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经验解决这些问题,就可以了.这样的目标要求是开放的、动态的,更关注了学生发展领域的目标.

五、层次性

课堂上教师要始终面向全体,心中装着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进行全方位的运筹设计,确保各层次学生都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如“圆的周长”一课:对于能力较弱层面的学生让他们在合作学习初步认识圆周率,掌握圆周长计算公式,能进行计算即可;中等层面的学生要求在此基础上积极参与公式的推导,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经历观察、猜想、实践、证明等数学活动,培养其动手实践与合作学习的能力;而优秀层面的学生要求在经历了以上数学活动后能产生一些新的问题,如圆周长的一半也可以用字母πr表示,培养他们自主探索和善于创造性发现问题的能力.并且能把推导圆周长的活动过程由他们去引领其他学生从问题的产生推向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小学6年级数学练习题 篇11

[第一次执教]

2008年5月, 我在杭州市长青小学星级教师展示课暨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实习示范课上执教《数学思考》, 试图以学生的即时生成为主, 最大限度地展现开放式的教学方式。 (简要的教学设计附后。)

这一节课上下来, 第一感觉是累。课堂是生成的, 它不会按照教师事先预设的情境按部就班地推进, 从而导致教师在课堂上很难把握和调控。本次执教仅从文本出发, 教师只是按教材的内容与顺序执行了教学流程。整个教学过程只强调了学生的画一画, 没有深刻感知过程内在的变化联系, 解决这类问题“画”并不是一种好的策略, 得想办法找规律, 并感受到“数学思想”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这一切都让我在教学结束之后才有了更深刻的体味, 整节课下来就像是老师拖着学生往前走, 老师累, 学生困惑———这节课老师究竟要教会我们什么?

第二感觉是自己对数学教学理解的肤浅, 特别是对于知识大背景更是浮光掠影式的把握。忽视了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 (学生已会快速而准确地数线段) , 但教师还是将学生置身于一无所知的状态之中, 认为解决了连线段问题之后并通过机械练习, 就能把该种数学思想方法得到巩固。但没有想到的是在新的问题情境出现时, 运用原有解题模式进行分析、解答, 结果竟是几近全军覆没。难道是例题教学时学生没有掌握解题的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中去领悟, 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体验从现实生活开始……使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那些经验性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式上升发展为科学的结论。”对于点与线段之间的关系, 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因此, 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的知识起点, 教学的组织也应当站在学生的知识起点这一平台上来进行有效展开。

[第二次执教]

2008年6月, 我在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家长开放课上执教《数学思考》, 本次教学我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 同时更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像这种以几何形态显现的问题, 便于学生动手操作, 通过画图, 由简驭繁, 发现规律。特别是“做数学”成为当下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观点, 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 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学生在自然情境中, 在教师的帮助下, 在“做”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直接经验, 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等知识。 (简要的课堂实录附后。)

第二次执教的探索过程是: (1) 利用操作与图示进行转化, 并运用图形、符号使之数学化, 即6个点可以连多少条线段?8个点可以连多少条线段?2001个点、2008个点呢? (2) 通过操作、比较、分析, 建构基本的数学模型。第一步:以退为进, 从简单的数学问题想起 (即由简驭繁的数学思想) 。第二步:对比每次操作过程中点与所连线段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从而发现并揭示规律。第三步:建模, 如果平面上有n个点, 则可连线段的总条数就等于从1开始前 (n-1) 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也就是连续自然数的个数比点数少1。1+2+3+……+ (n-1) = (1+n-1) × (n-1) ÷2=n× (n-1) ÷2 (3) 解决后续问题:2001个点最多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2008个点最多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2001× (2001-1) ÷2=2001000 2008× (2008-1) ÷2=2015028

第二次执教中将知识的习得过程融合于具体的操作活动之中, 符合小学生从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体现了数学应用从“实际问题—数学模型”和“数学模型—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

类似这种以几何形态显现的问题, 便于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在生活原型与数学材料中进行积极的思辨, 通过握手、连线、画图, 由简驭繁, 在思维撞击中获得数学体验与收获, 从而发现规律。本次教学不仅强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 同时更关注学生以往知识学习的大背景, 把有效的数学活动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 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事物作背景, 然后提出有关数学问题,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极大热情。

“做数学”是目前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观点, 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 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时, 如果仅靠听和看, 最多能吸收30%的新知;如果动手做, 可以达到90%以上。在教学过程中, 借助于多媒体的演示, 将数与形的结合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使原本枯燥的知识更加直观。学生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图形的变化过程, 以及由图形到算式再到图形的演变过程。更加利于学生发现知识的本质, 体验到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实效性。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 学生在自然情境中, 在教师的帮助下, 在“做”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直接经验, 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等其他知识。

[感悟]

此次磨课带给我的思考主要有以下几点:

1.基于教学的学习, 还是基于学习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此, 教师不仅要考虑到教师的教, 更要考虑到学生怎样学, 使教学能真正立足学生的学, 能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 有的放矢进行教学设计。课堂上力求做到服务与指导相结合, 要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时间, 多一点活动的空间, 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 多一点体验感悟的愉悦。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数学教学活动成为学生自主探究下的一个“数学化”的过程。

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探索的权利真正还给学生, 学生的表现会令你瞠目结舌。在第二次执教中, 把学生真正当成了学习的主体, 学生在已有知识背景下, 发现问题、小组合作、协同研究都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大多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现, 与学生一道研究, 师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伙伴关系。而第一次执教中把学生学会解决具体数学问题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面对具体问题情境时, 甚至希望学生能尽快按照教师预先设定的“简洁”“明快”“合理”的方式来进行思考, 更是不允许学生的思维出现偏差。就知识技能掌握的角度来看, 第一次执教无疑具有简单、高效的特点, 也能提高学生解题应试的水平, 但却扼杀了学生的思维, 致使学生在遇到新的问题情境或问题情境发生变化时, 出现似懂非懂甚至措手不及也就不足为怪了。

2.基于文本课程的教学, 还是基于体验课程的探究?

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 更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的过程, 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改变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倾向, 注重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学科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服从、服务于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新课改背景下的课程不应只是“文本课程” (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科书……) , 而应该是“体验课程” (能让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体验到、感悟到、思考到的课程) 。

第二次执教中更多地关注了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注重引导学生借助“图示”与“操作”来提取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注重寻找数量关系与问题解决之间的联系,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这一过程就是“数学化”“模型化”的过程。在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 教师没有把知识仅仅作为文本课程来进行教学, 而是把思考的时间、探索的空间、交流的机会让给了学生, 既关注数学知识的习得, 更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体验, 让学生有展示创造性思维成功的平台。

3.基于知识结论的记忆, 还是基于数学智能的发展?

数学的教学有两条线, 一条是明线, 即数学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体现出阶段性的特点。另一条是暗线, 即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 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需要教师从整体上加以把握。以往的教材比较重视明线而忽视暗线, 新的教材比较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实际教学中两者往往会不断发生冲突, 容易致使教师陷入两难境地。第二次执教中通过变式、比较、分析、反思, 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 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特别是让学生树立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意识, 即在今后的学习中遇到类似复杂的问题时, 都可以采取以退求进的方式, 解决这类问题常用的策略是, 由最小的、最简单的情况入手, 找出规律, 以简驭繁、化繁为简。

结论与过程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一对十分重要的关系。从学科本身来讲, 过程体现该学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 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有什么样的探究过程和方法必然对应着什么样的探究结论或结果, 概念原理的获得依赖于特定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到社会上已远远不够用。人们只有不断更新知识, 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 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 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 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正因为如此, 新课程强调过程, 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当然, 强调探索过程, 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 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表面上却一无所获, 但是, 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

附:第一次执教教学设计

一、回忆引入:“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意图:这一基本原理由教师直接进行陈述, 从而唤起学生的知识回忆。

二、尝试

出示问题情境一:现在在黑板上任意画出三个点, 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

意图:通过任意三点连成线段, 让学生对本课要研究的内容有一初步的认识。

三、展开

(1) 出示问题情境二:任意的6个点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任意的8个点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2001个点、2008个点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

意图:用较大数目的点来连成线段, 挑战性更大, 期望学生能从数学思考角度找到方法和策略。

(2) 思考、讨论、汇报交流。

四、应用

附:第二次执教课堂实录

一、引入

师:把小组的每位同学看成一个端点, 去与能跟你自己连成线段的同学握一握手, 你和组内同学能连成几条线段? (学生“握手”活动)

意图: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原型作为课堂的引入, 从而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二、展开

A.握手问题

1.把小组的每位同学看成一个端点, 去与能跟你自己连成线段的同学握一握手, 但不要重复, 想一想再试一试, 小组内同学一共可以连成几条线段?

2.用下面这几个点, 请你想一想、连一连, 能画几条线段?

意图:提取存在于学生头脑中原有的认识。

B.连线段问题

1.下面这4个点, 请你想一想能画几条线段?

师:6个点可以连多少条线段?8个点呢?

2.根据以上规律, 你知道12个点、20个点能连成多少条线段吗?请写出算式。

3.我们用n表示点数, 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本题的规律吗?

4.通过以上的操作, 请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

5.2001个点最多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2008个点最多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

6.刚才同学们是怎样找到规律的?你有什么建议吗?

7.特别要注意的是把变化的过程记录下来, 不能只记录最终的结果, 这样便于我们发现规律。

意图:整个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思维而有序展开。

三、应用

(1) 10个老朋友见面, 每两人相互握手一次, 你知道一共握了多少次手吗?你能把你的想法与大家分享吗?

10×9÷2=45 (次)

(2) 从1, 2, 3, ……, 9这九个数中选出两个数组成两位数, 一共可以组出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想一想, 这和用点连线段有什么相同, 有什么不同?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3) 一条直线能将一个长方形分为两部分, 两条直线最多能将一个长方形分为4部分, 那么5条直线最多能将一个长方形划分成几部分?2008条直线最多能将一个长方形划分成几部分呢?

(4) 一张正方形纸, 用“十”字形连续均分 (如下图) 。均分2008次后, 这张正方形纸被分成了 () 个部分。

四、小结收获, 自我反思

小学六年级数学计算练习题 篇12

1.直接写出得数。

11323623×=7×=×=×=×12= 234994738

573324×24=÷2=12÷=1÷=×= 12104739

93477331÷=8÷=÷=÷=÷3= 105588424

2331143378×=-=×=240÷=×=345215742116

551314541÷=×12=÷=×=÷= ***3

4911551÷=÷3 =(+)×12=1-÷=7114666

55211131411÷×1=÷×=×÷=(+)×= 843663735582、求比值:1480.12 : 0.3 232

3.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5.6 : 0.715 : 12 46

4.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用简便方法算。

541531252315(1)×24(2)×(3)(-)×(4)××(5)(+)×28***4047

3331847421715(6)×+×(7)3-÷(8)×÷(9)× + ÷115454***6

93 51***5(10)(-)÷(11)(12)(13)(14)()÷ 481226***916812

5.解方程。

28354311(1)x=(2)+3x=(3)x(4)x 5106372146

5(5)x-50%x=12(6)(1+25%)x=10(7)χ-χ=2409

上一篇:郁南县历洞镇卫生院2011年卫生科教工作总结及2012年科教总结计划下一篇:新的起点,新的梦想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