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2024-10-09

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共7篇)

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篇1

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本学期工作的总体思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李克强总理来校讲话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使音乐学院的各项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一、学科与科研工作

1、整理登统我院教职工近十年科研成果集成目录;强化教师科研成果在教学当中的运用,使科研过程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聘请专家指导科研项目申报,做好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

2、针对研究生教学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做好调研,不断改善教学条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根据学校研究生导师的聘任条件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音乐学院研究生导师评聘管理规定”;聘请专家教授,做好对我院研究生导师队伍“研导”能力的指导;组织好研究生导师公开课。

4、做好在职研究生的开题和论文答辩工作。

二、本科教学工作

1、继续强化制度规范意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每一名师生都必须严格遵守,在此基础上才能考虑本院教学工作的专业特征,避免片面强调专业特征而忽视了学校的有关要求。

2、坚持“高起点、严要求、厚基础、重实践”的教学理念,配合学校“大类招生培养”方案,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将学科优势转化为教育教学优势。在已有的一门省级

精品课(《钢琴》)和二门校级精品课(《器乐》、《中华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做好其他精品课建设合格及即将验收精品课建设课程的督导工作,积极完成各级精品课的申报工作。

3、继续加强系级教学工作建设,提高教师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各系自主科研、教研潜力,提倡开展各系、专业内部教研活动。

4、配合教务处继续完善教师业绩考核系统,制定相关规定,使之成为教师评聘及职称评定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三、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1、学生学风建设。以搬入新校区为契机,优化学院学风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采取措施,完善“两个创建”即:学风星级班级暨“邓颖超”班的创建创评和无人监考班级的创建。评选“文化学习之星”、“专业学习之星”,建立优秀学生典型事迹宣讲团。建立学生参加专业比赛奖励机制,形成“以赛促学”的学风建设特色。

2、学生文化素质培养。针对音乐专业学生的薄弱环节,积极组织开展读书活动。开展传统文化、文学修养教育,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列出学生读书推荐目录,建立检查督促制度。邀请文科学院的专家学者举办高水平的人文知识讲座等。

3、学生艺术实践活动。积极开展校园艺术教育活动,举办“秋之声”音乐漫步展演活动。继续开展大学生艺术文化普及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艺术爱好,为大学生展现艺术特长提供平台。以音乐学院2012级学生为试点,成立艺术实践活动小组,实现艺术实践常态化。

4、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以举办高水平的讲座和报告为载体,做好2013级新生入学教育的各项工作;掌握各年级的特情学生状况,落实特情学生定期谈话制度,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摸清贫困生的底数,切实发挥贫困生自强自立的模范带头作用,完善贫困生激励机制和退出机制;加强宿舍卫生检查评比,重视宿舍文化建设,强化宿舍园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抓好学生的上课纪律和上课习惯,完善年级信息员制度,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将各类意外事件解决在萌芽阶段。

5、学工队伍建设。促进学工队伍的作风建设,开展好“三个一”工作,即一周听一次课,一周去一次学生宿舍,一周和特情学生谈一次话。培养辅导员在学生工作某领域的专业化水平,做好辅导员的考核评优工作。

四、行政管理与成教工作

1、严格考勤制度和请销假制度。学院行政办公室、教学办公室工作人员每天提前10分钟到岗,其他工作人员上午8:00、下午2:00前到岗,人员因故不能按时到岗要逐级请假,事后及时销假,确保学院正常办公和教学秩序。

2、以人为本,强化琴房的管理与维护。继续严格执行目前琴房的管理办法,实行流动与相对固定相结合的原则,学生凭“一卡通”换取琴房钥匙,无卡及其他无关人员禁止进入琴房。钢琴的管理与维护实行挂牌服务制度,将负责琴房管理与钢琴调律、维修的工作人员的姓名、联系电话张贴到每个琴房,保证联系畅通,确保教学的正常运行。

3、对服装库和乐器库进行整理、分类、上架,严格服装

和乐器的租借及登统制度。指定专人对服装库的服装分类整理,按照类别上架,对各类大型演出需要的服装单独存放,保障好演出所需服装的借用。对乐器库的各类乐器全部上架,做到账物清楚,租借和归还及时。

4、完善物业管理,对学院的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梳理。做好学院基础建设的收尾工作,包括多功能厅、录音棚、MIDI教室、艺术中心等;对学院的固定资产(如:钢琴、乐器、服装等)和办公设备(如:电脑、文件柜、办公桌等)进行整理登记造册;与物业公司多沟通,做到办公楼卫生保洁、水电维修、安全保卫、琴房管理和消防时刻保持良好的状态,确保出现情况维修维护及时,为学院创造良好教学、科研环境。

5、全员参与、探索创收渠道。努力做好国培项目,为今后申请更多、更好的培训项目打基础;在巩固原有创收点的基础上,发挥全院教职工的积极性,实行全员参与,继续探索创收渠道,力争创收登上新台阶。

6、丰富院工会活动,创建和谐教工之家。充分发挥院工会成员的积极性,认真组织、参与学校工会的各项比赛和活动,同时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适时组织全院教职工活动,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关心、关注教职工的生活与工作,为其排忧解难,提高学院的凝聚力。

五、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1、组织广大师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创新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继续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巩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成果,将大讨论活动取得的成果,转化为学院建设的精神动力和发展举措,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2、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准备及相关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教育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展现新气象,为推动学院建设凝聚力量。

3、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建设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和学生党支部委员培训等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4、继续推进师德师风和院风学风建设。教育引导全院教师为人师表、关心学生、严谨笃学,形成“重师表、爱学生、钻业务”的良好风气。教育引导全体学生刻苦学习、积极向上、举止文明,形成“学风浓、有活力、讲文明”的良好风气。

5、切实做好宣传、统战、工会等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凝心聚力的作用和统一战线联系广泛的优势,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为学院的发展贡献力量。

2013年10月22日

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篇2

一.“音乐大舞台”与大学精神同行活动的意义

“音乐大舞台”自创建以来, 以“提升校园文化, 传承大学精神”为理念, 以“立足校园, 辐射社会”为宗旨, 组织了多次精彩的文艺演出和各类活动,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音乐大舞台”这座艺术津梁经过四年的建设与发展, 不仅能切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而且把艺术实践作为传承大学精神的载体, 在青年学生培养和教育工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具有爱国情操、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社会实践能力, 勇于担当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全方位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 造成一种生机勃勃, 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机制, 有力地促进良好的教风、学风的形成。

3.树立了系院的文化品牌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 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构筑健康的人格,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我系通过开展音乐艺术实践活动, 把“音乐大舞台”这一品牌推向全院、全市甚至全国, 不断提升品牌价值。

4.提升了学院大学精神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大学的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 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 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 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 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

二.实施“音乐大舞台”与大学精神同行活动的具体内容

1.加强内涵建设

(1) 月月有主题

结合“爱心”、“技能”、“信仰”、“感恩”、“启航”、“爱国”“收获”、“梦想”等主题词, 每月开展一次主题活动, 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学习、舞台表演经验和社会实践能力等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周周有活动

在活动时间安排上, 结合各类演出时间合理进行安排, 尽可能做到“周周有活动”:首先是以系部为单位, 或由年级承办, 每月组织一次主题文艺活动;其次是以班级为单位轮流开展班级专业汇报或文艺演出, 每月1-2次;第三, 以各教研室为单位开展各项专业技能竞赛或专业文艺演出, 每学期1-2次;第四, 以指导老师为单位开展学生专业汇报会, 每学期2-3次;第五, 以学生自行开展个人或集体专业汇报, 每学期1-2次, 主要集中在毕业生年级。

(3) 班班有明星

通过开展各类活动, 在各班培养和推介一批专业素养较高、综合素质较强的学生, 在广大同学中培养声乐、舞蹈、器乐、朗诵、主持、小品表演等类型明星, 在学生中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4) 人人上舞台

在全系范围内倡导“人人上舞台”, 不仅鼓励每一个学生上台表演节目, 提升自信心和丰富舞台经验, 还鼓励他们从节目编排、舞台布置、服装道具、活动组织等方面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 努力培养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2.实现了外延拓展

(1) 走进广场

“音乐大舞台”通过走进广场, 将高雅艺术带入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促进专业艺术和群众文化共同发展。让市民在文化享受中得到实惠, 通过文化艺术的熏陶, 使市民们增进认知、培育精神、提升素养。

(2) 走进社区

“音乐大舞台”通过走进社区, 促进我系学生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的行列中, 与群众进行良好的互动, 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3) 走进企业

“音乐大舞台”通过走进企业, 进一步推动拓展校企合作内容, 加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文化交流, 既为企业奉献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 又可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

(4) 走进农村

“音乐大舞台”通过走进农村, 鼓励我系学生发挥专业优势和实践创新精神, 积极参与各项送文化下乡活动, 有针对性地为农村基层服务,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送去精彩的文艺演出。

三.实施“音乐大舞台”与大学精神同行活动的作用

1.育人效应

“音乐大舞台”与大学精神同行, 一方面立足专业优势, 努力传承良好习惯, 在我系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学术传统和思维方式, 并且代代相传, 相沿成习。另一方面将舞台做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把艺术实践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 通过多次实践和探索, 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和革新活动形式, 努力打造服务于青年成长、成才的育人平台。

2.品牌效应

“音乐大舞台”与大学精神同行, 举全系之力, 融合优秀音乐人才, 全面渗透品牌理念。把“音乐大舞台”的“提升校园文化, 传承大学精神”理念渗透到每一个教职员工和每一个学生, 并渗透到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 渗透到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深入挖掘品牌价值, 与全体师生达成共识, 最终形成了牌的核心竞争力。

3.社会效应

“音乐大舞台”与大学精神同行, 通过开展走进广场、社区、企业、农村活动促进身心健康、提升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四.实施“音乐大舞台”与大学精神同行活动的成效

衡阳师范学作为地方本科音乐教育的最高学府, 每年要为社会培养400多名音乐专业人才, 学生就业多偏向学校、琴行或文艺团体, 但由于每年各级各类音乐专业人才源源不断地涌入市场, 各对口单位的用人需要已趋于饱和, 就业形式严峻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 音乐专业的学生要摆正心态、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早作规划, 通过多渠道、全方位的艺术实践拓展自己, 提升自己的就业技能, 更好地与社会需求衔接, 才能在庞大就业大军中突围而出, 获取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艺术实践是一个不断提升艺术修养和舞台经验的过程, 对于每一个音乐专业的同学来说, 都需要在舞台上得到历练, 培养自己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因此, “音乐大舞台”作为一个艺术实践平台, 作为学生提升专业素养和舞台经验的第二课堂, 实现了与课堂教学相互补充和相互作用。

(一) 积极搭建了艺术实践平台

1. 配合并参与了学院组织的各项文艺活动

“音乐大舞台”创办以来, 承办了学院“我和我的祖国”建国60周年迎新晚会、迎新晚会、元旦晚会、“颂歌献给党”建党九十周年大型文艺晚会等, 举办了首届大学生音乐节, 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2. 认真组织了系部多项精品文艺活动

认真组织了多项系级精品文艺活动。自2009年来, 05级承办了毕业生汇报演出、06级承办了五四晚会、07级承办了元旦晚会、08级承办了迎新年晚会、09级承办了新生联欢晚会、10级承办了元旦晚会, 获得全系师生的一致好评。

3. 各班级团支部组织了文艺演出活动

多个班级团支部组织了文艺演出活动。自2009年来, 07级、08级、09级、10级先后开展了20多场次班级晚会, 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

4. 专业老师指导开展了多项汇报演出活动

专业老师指导开展了多项汇报演出活动。声乐、表演、器乐、钢琴教研室的老师们分别指导学生开展了“十佳歌手大赛”、“舞蹈生专场汇报演出”、至乐艺术团艺术实践活动及学生个人汇报演出共四十多场次。

5. 开展了个人演出专场

毕业生纷纷开展了个人声乐汇报演出、舞蹈专场汇报演出, 给低年级的同学起到了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二) 大力拓展了艺术实践空间

1. 参加省级、国家级艺术实践活动

①2008年第二届湖南省大学生艺术展演;

②2008年第五届湖南省音乐教育专业五项基本功比赛;

③2009年 (湖南) 红色旅游文化节暨千万青少年“同唱红色歌, 激情红色游”大型主题活动;

④2009年省教育厅举办的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红歌演艺”活动;

⑤2011年湖南省、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⑥2011年省教育厅举办的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永远跟党走”活动。

2. 参加了市级艺术实践活动

①衡阳市委、市政府2008年度十大劳模评选颁奖晚会文艺演出;

②第七、八届中国南岳衡山寿文化节开幕式, 为著名歌唱家蒋大为、殷秀梅、宋祖英伴舞, 得到艺术家的指点;

③2008年衡阳市金融系统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文艺晚会与歌唱家李谷一同台演出;

④湘台一家亲———2009年衡阳经贸洽谈会开幕式文艺晚会;

⑤2010年“雁翔云天·春满大城—万里衡阳雁”大型文艺晚会;

⑥2011年衡阳市第九届运动会开幕式演出;

⑦2011年衡阳市湘商大会开幕式文艺晚会;

⑧2011年衡阳市建市70周年———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演出。

(三) 不断丰富了艺术实践内容

“音乐大舞台”还将弘扬雷锋精神有机地融入到艺术实践活动中, 将大学教育思想、理念、教育意图变成一种精神文明的成果传承, 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 建设具有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1. 文化下乡———拳拳赤子之心回报家园

每年我系均积极参与团委的各项送文化下乡活动, 另外还自行回乡组织了社会实践服务站。2009年暑假参加的“重走长征路、穿越湘西南”社会实践服务团、2010年暑假组织的“歌声飘过希望的田野”社会实践服务分队、2011年暑假参加的“红色寻访、绿色同行”社会实践服务团均为革命老区的群众送去了精彩的文艺演出。

2. 慈善义演———颗颗仁爱之心凝聚力量

每年国家出现重大的自然灾害及院系出现急需帮助的学生, 我系均举行义演。如为经法系杨知广, 我系黄思同学、刘莎莎同学举行慈善募捐义演。

3. 走进民生———暖暖奉献之心服务群众

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 我系学生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的行列中, 利用周末时间排练节目送文艺进社区、进福利院、进特教学校等, 与群众进行良好的互动,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篇3

立足师范教育,培育创新人才

作为贵州地区教育领域内的龙头学校,贵州师范大学在发展的过程中,立足师范教育特色,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入手,倡导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学校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创新和改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是实现人才发展的重要手段,师范教育作为教师教育的重要形式,在促进社会发展、人才发展的问题上,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在发展师范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深刻认识到必须将人才的发展作为发展的核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正是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学校在正确的方向上不断创新,不断前进。

加強学科建设,推进“人才工程”。贵州师范大学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大师云集,自办学以来,为社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的教师人才。近年来,学校着力推进“人才工程”,把人才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战略。发展依靠人才,发展为了人才。在依托教师人才的基础上,学校积极推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建立了综合素质教育教学体系,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基础,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立足于三个方面:一是培育创新文化。近年来,贵州师大开展及参与各种学术科研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着力在校园内营造创新文化,助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二是立足民族文化。贵州师大是西南地区的老牌师范院校,也是民族教师培养的重要基地。在校学生中,民族学生的比例很大,29个社团中就有“苗族文化研究协会”“原生态少数民族文化协会”两个少数民族社团。为此,学校开展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活动,积极鼓励民族学生参与。通过这些活动,民族学生之间增进了交流和合作,多元文化思维的交融,更加有利于实现创新创造。三是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学校立足社会主义核心思想,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倡导爱国敬业、勤学创新。在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熏陶下,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走向社会,报效国家。

加强民族文化传承工作。贵州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区域,具有非常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了推动民族文化研究、保护工作,学校近年来给予音乐学院大力的支持,突破体制上的瓶颈,聘请了一批专家来校开设讲座(施沃尔、陈铭道——民族音乐学;高平——钢琴;翁镇发——古琴;布莱恩——声乐;杨燕宜——音乐教学法;樊祖荫——作曲;何心——小提琴等),在促进民族音乐文化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贵州师大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有所创新,在音乐专业教育中,积极引入民族音乐文化,着力打造民族音乐专业(中外民族民间音乐概论、贵州民族音乐历史与文化、贵州少数民族乐器与研究、贵州地方戏剧戏曲、民族音乐学概论等),为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学校不断投入师资力量,开展民族文化研究,推进民族文化的理论化和系统化,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教学需求,同时尽可能地保留民族文化特色。

坚持以人为本,打造特色课程

近年来,贵州师范大学致力于探索新型音乐素质教育模式,致力于将音乐教育与其他专业课程融合,形成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拓展音乐教育领域,、更好地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积极做各种尝试。

鉴于大多数学生来自于贵阳市周边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比例很大,校内文化具有多元性和民族性的特征,为此,学校在开展音乐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引入民族音乐文化,尤其是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展示和参与音乐活动,对于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文化认同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实践中,学校音乐学院充分发挥自身的师资优势和教学优势,积极从专业的角度去发掘民族音乐中的财富,将民族音乐转化成素质教育内容,推出了一套特色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如:中外民族民间音乐概论、贵州民歌演唱与研究、贵州民族音乐历史与文化、民族音乐采风、贵州少数民族乐器与研究、民族器乐、贵州地方戏剧戏曲、民族音乐学概论等课程。

事实表明,该课程体系以开展素质教育为核心,以音乐专业为依托,从创新课程入手,将课程内容模块化,从而使其能够有机地整合在其他专业教育中,为其他专业人才的发展提供服务。

与此同时,学校提出,课程内容应当突出地区民族音乐文化成果,以民族音乐文化作为音乐学院发展的新方向。为此,他们积极调整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将民族音乐教育课程模块,系统性、有机性地插入到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中。

近年来,音乐学院建立了各种实训基地(民乐乐队就是其中之一)和组织了各种民族音乐会,用一种直观的方式展示了民族音乐文化的瑰丽,在校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活动的过程中,少数民族的学生积极参与,与汉民族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完成演出。在课程设计上,教师充分吸取民族学生的意见,向民族学生学习他们的文化,尽可能地保留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

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学校充分尊重民族学生,引导民族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民族学生成为民族文化的代言人,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营造创新文化环境,提升人才文化素养

学校领导指出,开展素质教育不仅需要充分的物质条件,更加需要多元的文化环境。在开展特色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方面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引导广大师生积极着手文化环境建设,为校园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提高全校民族音乐文化意识。贵州地区有着极为丰富的音乐文化遗产,长期以来,由于地处偏僻,一些原生态的音乐已经消亡,还有很多正在消亡。为了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音乐学校成立了民族音乐文化研究基地,利用寒暑假时间带领院系学生开展野外调查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专业学生深刻意识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特性。同时学院组织学生将采风、三下乡获得的素材加以整理,以音乐节的形式集中向全校师生展示,有力地推动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和保护。

加强民族音乐文化宣传。近年来,学校音乐学院致力于向社会推广贵州地区的民族音乐,积极同社会上的文化机构开展交流合作,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展览、演出、讲座等宣传活动,从而使民族音乐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此过程中,专业学生深刻感受到民族音乐所具有的生命力,也更加热爱民族音乐文化,充满了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同时,学院将民族音乐推向社会,是实现民族音乐教育社会化的重要举措,为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及音乐师范教育多元化发展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篇4

【北京舞蹈学院排名】北京舞蹈学院特色专业-北京舞蹈学院录取分数

线

北京舞蹈学院,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学制式专业舞蹈院校。学院前身“北京舞蹈学校”,始建于1954年。文化部于1978年正式批准学校为北京舞蹈学院,并直属文化部。1999年,获得舞蹈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艺术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北京舞蹈学院由直属文化部转为“中央和北京市共建,以北京市管理为主”。同年被北京市评为“文明校园”,同时获文化部、人事部颁发的“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14人,其中高级职称75人。全日制在校大学生总数1804人,其中本科生1175 人,研究生138 人,继续教育学院在校生 491 人。另外,附中还有学生近千人。学 院现设有表演、舞蹈编导、舞蹈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公共事业管理五个专业,有九系(中国古典舞系、中华民族民间舞系、芭蕾舞系、编导系、舞蹈学系、社会舞蹈系、音乐剧系、艺术传播系、艺术设计系)、两部(公共基础部、音乐部)十一个教学单位,共十八个专业方向。还有继续教育学院、舞蹈考级教育管理中心、青年舞团和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中专的附属中等舞蹈学校。学院拥有舞蹈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下设36个研究方向,拥有艺术硕

士(MFA)的培养资格。

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篇5

一、学院概况

我院于1994年5月由原北京市教育局批准成立,校名为北京工商学院。2001年5月由国家教育部、市教委批准成为具有颁发学历资格的民办高校,校名北京工商学院。学院是以文、理、工、经、贸、艺、医为主的多学科学院。实行多层次办学模式:国家计划内招生由学校颁发毕业证书;计划外招生部分,学生通过学历文凭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资格。

计划内招生2001年开设英语、经营管理、计算机应用、网络与信息技术、服装工艺与设计五个专业,2002年增加了装潢设计、生物技术、建筑工程、电子商务四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学院计划内、计划外分别设系:外语、经营管理、服装设计与工艺、装潢设计、生物技术、网络与信息技术、计算机、建筑工程、医药、电子信息、国际贸易、文法、财政金融。2004年又增加了汽车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饭店管理、物流管理(物流与营销)等四个专业。计划内招生以高职专科为主,文考、高自考以专科为主,兼办少量本科,现有在校生近15000人。校园占地200亩(含2002年在昌平区沙河镇大学城南新购置校园一处占地120亩),建筑面积15.2万平方米。学院除院本部外还有一个南院教学部,4个教学点。办学19年累计毕业生4万余人,有叁千多名学生自费出国留学。校园内设有计算机室、多媒体语音室、电子实验室、模拟财会实习室、图书馆、阅览室等。为了提高学生的外语口语水平,特设宾馆、餐饮、经贸(购物、谈判)三个实习厅供学生模拟英语实习用。为了满足学生上体育课的需要,新校区还建有游泳馆、体育场等。由于学生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较强、适应性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经过社会双向选择,历届毕业生大多数被推荐到相应工作岗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与好评。由于我校办学十几年来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梳理出一些规律,初步探索出民办高等教育办学可行之路,多次受到党和政府的奖励和表彰。

1.1992年我校被评为北京市民办高校先进单位。2.1996年北京市教委评估,我校被评为优良学校。3.1998年校长蒋淑云教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4.1999年北京市市委、市政府奖励学校100万元。

5.2000年全国妇联授于蒋淑云校长为“巾帼建功立业标兵”称号。6.2000年北京市老教授协会授于校长蒋淑云教授为“民办高等教育工作优秀奖”。

7.2003年海淀区自考办授于我校“目标管理优秀奖”。8.2003年我院获北京市民政局的“防控非典先进集体”。

二、行政管理:

⒈领导班子:比较强而有力

⑴ 结构水平:我院领导班子是一个团结、创新、开拓、进取的集体。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办学指导思想。学校创办人、老校长蒋淑云教授,现为董事会董事长。她具有为教育事业做奉献的创新精神,不怕苦、不怕累、白手起家,带领全校教职员工把学校办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民办普通高等学校。

为了创办一流的民办高校,特聘请清华大学著名教授、英国剑桥大学克拉霍学院终身成员、原清华大学经济系和经济管理系主任董新保任院长,副院长10名,各负其责。其中易可佳为常务副院长,年轻 有为、思想解放、思路清晰、开拓进取、富有朝气。正、副院长均具有丰富的高校工作经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文化程度全部是大学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占98%,平均年龄59岁,基本上做到了老中青相结合,虽然有几位同志年龄超过70岁,但他们身体健壮、精力充沛,能坚持正常工作。可以说班子健全、思路清晰、富有创新性,符合上级规定的任职条件。

⑵ 办学宗旨明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学特色是:“素质教育为先导,专业知识为主体,英语、计算机为两翼,懂理论重实践为手段”,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学生成为“爱祖国、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外语水平较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强,能够打入国内国际市场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一批未来的实业家、企业家、贸易家”。

⑶ 严格依法办学:学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按照国家和北京市对社会力量办学管理的各项规定办学,每年年检合格,招生计划、招生简章、刊登广告、学生收费标准都是经过北京市教委批准后实施,无违法违规现象。2003年招生简章编制实事求是,印刷规范,受到市教委负责同志口头表扬:“北京工商学院就是在扎扎实实工作”。并推荐给其他兄弟院校参考学习。

2.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⑴ 管理体制:我校设立了董事会、院务委员会、教代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学院设立中共总支委员会,全院设十个党支部。学院设有团委、学生会,作为共青团员、青年学生的教育机构。

董事会是学院最高决策机构,讨论决定学院重大事项。董事长由 学校创始人,法人代表蒋淑云教授担任。

院务委员会由院长、副院长、系主任、处室负责人及教师代表组成。院务委员会是学院的执行机构。董新保院长任院务委员会主任。

教代会是学院党总支领导下的民主监督机构。是学院领导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办好学院的重要纽带和途径。

⑵ 机构设置: 院长 副院长

下设教务长、副教务长

学院设有:院办公室、教务处(下设教务科、考试科、学籍科、教材科、师资科、语音室和计算机室等七个科)、高教研究室、学生处、后勤处、基建处、人事处、财务处、保卫处、招生办、党总支办公室、团委、学生会。

各处室,设处长或主任1人,工作人员若干人,均选聘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热爱教育事业、责任心强、综合素质较高、具有一定决策能力、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同志担任,做到结构优化、职责明确、分工协作,责权利相配套。

⑶ 运行机制

① 逐级负责制: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在院长主持下,集体研究决定,层层把关各负其责,副院长向院长负责,院长向董事会负责。

② 实行激励与制约机制:实行双向选择,学院干部及工作人员每1~3年一聘,可连聘连任。

3、发展规划与规模 ⑴ 发展规划

学校有符合国情、市情、校情的发展规划,制定了“十五”时 期发展规划纲要。

在专业建设方面,2003年我校10个专业国家承认学历,即:工商管理、英语、计算机应用、网络与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生物技术、建筑工程、服装工艺与设计、装璜艺术设计、金融(财务)。)。2004年又批准新增4个国家承认学历专业,即:汽车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饭店管理、物流管理等。到2007年争取有25个专业国家承认学历。条件成熟时拟申办本科学历资格。我院还将继续招收高自考及文凭考全日制面授学生。

⑵ 在校生规模 计划内学生,2002年在校生665人;2003年又招收1545人,共计达到2210人;到2005年预计达到5000~5500人。

文凭考试、高自考在校生2002年8000多人。2003年又招收3693人,在校生达9500多人。以后逐年有所减少,到2005年将稳定到8000~9000人。

4、财务管理:

⑴ 机构与人员:学院设财务处,由一名副院长分管,下设处长1人、副处长2人、会计2人、出纳3人,均具有初、中级以上职称,人员配备齐全,符合上级规定要求。

⑵ 制度:① 建立了“财务一支笔制”,即由主管财务的副院长一人签字后,财务处才予支付,其他任何人的签字皆不予支付;② 建立“签字”、“盖章”、“会计”、“出纳”明确分工制,即将四种职能分别由四人负责,不得兼职,各按原则法规办事。并指定专人兼作审计监督工作;③ 建立健全会计科目、帐簿、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现金管理、物资管理、资金运作及会计报表、会计档案等符合上级规定的管理制度和办法;④ 会计核算除记帐凭证仍由手工制作外,其余全部使用计算机操作;⑤ 经北京中育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合格。

5、校园环境:⑴ 校园文化氛围:我院沙河校区校园整洁宽阔,花坛绿地配置有序,环境优美。门前还设花台,大门内两侧设有宣传栏,分为固定栏和活动栏。固定栏布置有我院简介、领导题词、办学方针及长远规划等内容。活动栏内容是经常反映近期校园活动的文字图片。校园板报、标语、口号力求紧跟时代脉博,语句精炼、醒目、感人,洋溢着青春气息,使人感受到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息。三义庙校区校园虽然较小,但仍建有绿化区,使校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在校门口建立校园板报群,板报内容经常更换,宣传内容力求紧跟时代脉搏。教学楼走廊、图书馆内悬挂了伟人、科学家画像,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精神。

⑵ 学生生活环境:沙河校区有学生公寓楼8座,合计建筑面积为37615平方米。设有公寓科承担学生公寓管理职责,设科长1人,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进行管理,配有专职清扫工,制订了多种管理规章制度,从组织上和制度上保证为学生提供清洁卫生舒适的生活环境。新校区建有三座校园餐厅,合计就餐面积4838.32平方米,设有膳食科,负责管理三个餐厅,均实行经济承包制,相互间开展公平竞争,保证饭菜质量,清洁卫生、价格合理。三义庙校区自有学生公寓一处(西外北下关)住房,面积近1万平方米,另有1处社会办学生公寓与我校签订了监管合同(即世纪城一处)。以上每处学生公寓每室均安装有电话,都有相应面积的食堂、餐厅、洗漱室、浴室、自习室、学生活动室、医务室、值班室、警卫室等。实行男区、女区隔开。男女管理人员各负其责。各岗位工作基本到位,并能提供优质服务,各种规章制度健全。

⑶ 治安环境:学院两校区均设有保卫处,由一名副院长分管,保卫处设处长1人,保卫科长3人,干事2人,院设治保委员会,定期 开会、定期检查,形成良好治安环境,学院还成立突发事件火灾、“非典”应急预案,院与各处室、处与单位职工、系与学生均签订安全合同书。同时,平时坚持保卫处干部24小时值班制,遇有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坚持院领导亲自带班制度。坚持对全院教职工、学生进行治安、保卫、交通安全教育,并坚持逐级签定书面保证书的制度。建立健全了各种治安保卫消防管理及安全防范制度。办学十几年来均未发生重大事故。

三、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主要围绕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提高管理水平为手段,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用现有教学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抓好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实践教学、学生管理、质量监控和制度方面的建设等,达到科学管理和管理高效的要求。

㈠ 管理队伍素质:

1、院系管理人员:院、系管理机构健全,人员配备整齐,在人员选聘标准上,主要看是否从事过高等院校工作,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热爱教育事业,品德高尚。例如计划内招生的八位系主任有五位是从清华大学有关系领导岗位刚退下来的专家教授担任,一位是从服装学院刚退下来系主任担任,生物工程系主任系由协和医科大学原副校长、中科院院士强伯勤教授担任。文凭考试、高自考十个系系主任,大多数是从普通高校退下来的教授或在我院办学多年的老同志主持各系管理工作,他们具有丰富的办学经验。院长每月召开系主任或行政干部会议,听取汇报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高自考、文考各系,学院每月召开一次系主任、专业主任、班主任教学工作例会,主要总结上月工作,布置本学、本学期、本月工作目标、计划安 排和要求等。

2、班主任工作:

⑴ 班主任素质较高。我院共聘139位班主任,其中沙河校区70位,三义庙校区69位。大专学历以上107位,占班主任总数的77%,中专以上32位,占班主任总数23%。本校毕业生留校的57名,占41%,其他多数来自普通高校、中学教师和机关干部。绝大多数从事过教育工作,热爱教育事业,工作认真负责,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跟班管理,严格要求,关心学生,会做思想工作,能胜任本职。

⑵ 主任管理规范。实行班主任制度是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管理工作、推进教学改革、优化育人环境、促进校风学风考风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好形式,对于民办大学尤其重要。

为此,我们制定有班主任工作职责和工作条例,建立健全班主任制度,无论学生、班级如何更替,班主任必须落实到位,以确保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班主任要明确职责,尽其职负起责,每月有汇报,半年有小结,年终有总结。

⑶ 班主任培训工作:为提高班主任的综合素质,每学年都组织班主任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培训。

A.按照班主任工作职责,专门进行培训。如:班主任的一般职责,班主任每日工作程序及要求;班主任应具备的政治品质和心理素质;班主任的文化素养与威信建立等。

B.根据形势和实际工作需要政治学习,班主任先学一步,以便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开展工作。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胡锦涛7.13讲话”精神的学习,载人航天飞行精神的学习等。C.开展评优活动:通过总结评比、评选先进班集体和优秀班主任活动,使班主任学有榜样,推动整体工作。今年评出先进班集体28个,优秀班主任43名。

D.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增强和提高班主任工作经验和能力。每年进行1—2次,两个校区分别进行。今年共召开2次,共有10名老师在会上介绍经验。

㈡ 教师队伍管理:

1、整体结构

我校师资库储备待聘教师14000余名。每年从中选聘任课教师约1000名,其中有半数是在本校执教三年以上,大多数是公立学校退休之后来本校任教或兼任系主任等职的专职教师。

沙河校区,计划内招收高职专科生,是我院办学的重点。为办好高等职业教育,学院确定了“请名师,育英才”的师资建设原则,为此,学院聘请清华大学董新保教授等一批著名教授任各系系主任,如计算机专家谢树煜教授任网络与信息工程系主任,又兼任计算机系专业课主讲教师;建筑学专家崔京浩教授任建筑工程系系主任,又任土木工程概论课主讲教师;生物技术专业由协和医科大学原副院长、中科院院士强伯勤教授任系主任并主讲专业课。

在教学管理方面,我们学习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名校治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在教师聘任方面严格按聘任程序进行。2003年共聘任1246名教师,经系主任、专家推荐介绍,考核合格后聘用,学院聘用的兼职教师,80%来自北京市各重点高校在职或退休的教师,副高级职称以上占82%,都与学院签订了聘任协议书,双方严格按协议书规定执行。

对教师教学管理均按管理制度执行,教务处按学期教学任务向每 位任课教师下发《教学任务书》,教师根据教学任务书向教务处及各系主任提交教学授课计划,教务处及各系与教师研究制订课表,同时教务处下发本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要求教师严格执行,教师每上一节课都要填写教学日志,各系每月向教务处上报教师授课情况表,每学期授课结束,教师要上交本学期授课总结。

2003年共聘用任课教师1246人(三义庙校区和校外办学点687人),在本校(三义庙校区)连续任教2年以上的专职教师413人,其中教授212人,占51%,副教授131人,占31%,共计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占专职教师队伍总数的82%。

2、基础与骨干教师

各学科都有一批任教时间长,教学水平高的骨干教师。公共政治课有姜士忠、乔昌福、李德新、朱勇辉、季仰群、樊献征等10多位教师,分别担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政治经济学、法律基础与思想品德修养的学科带头人。

理工类课程有李在庭、甘淑贞、徐德源、迟文信、王鸿漠、刘仲宁、李鸿屹、高湍堂、申红、候文超等25位骨干教师。

经济类课程有李颜庭、赵民杰、何世权、李文贤、徐建华、梁捷、王宏亮、姚宝英、石景光等20位骨干教师。

外语、法律、文学类有师尼罗、赵宝奇、谷园世、杜红、关化、李媛媛、章丽珍、杨雅贤、徐秋英、许骏等30位骨干教师。

艺术类有史玉琢、徐蓉、王树良、邱承德、何晓秋等10多位骨干教师。

以上列出的百余名教师,95%以上都是教授、副教授职称,长期在我校任教,为学科带头人,有的还长期担任系主任职务。

3、教师的选聘与考核 择优选聘教师是我校多年来坚定不移的聘师原则,把学识、人品、责任心作为聘师的重要条件,不仅要高学历、高职称,更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教学方法。老教师要考察以往任课的考试通过率;新教师要通过试讲,并经过一个月试用期,双方彼此满意,方签聘用合同。

在教师管理方面,校本部和各教学点的规章制度中都制定有明确的教师职责条例。有的教学点使用教师手册,规范对教师教学的管理,其内容包含教师学期工作计划;学生情况分析;大纲教材知识体系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要点;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个人学期教学研究课题等。学校还实行对优秀教师的奖励制度,如所教课程统考通过率达到60%以上就有奖,每高出10个百分点,奖金提高一个等级。通过率连续保持60%以上,经院长批准,课时酬金标准可上升一格,即讲师酬金升到副教授酬金标准,副教授升至教授标准。对教学效果不好,学生不满意的教师,将中止协议,另聘称职教师。

我校有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来自北京理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人民大学,可谓名校名师。他们理论功底厚实,驾驭教材能力强。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讲授语言表达准确,层次分明,逻辑性强,能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许多老师不仅教知识,还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育学生养成认真做学问的治学态度和学习风尚。

许多老师的课堂讲授犹如和煦的春风,自如而洒脱,学生听课好象滋润的雨露,愉悦而轻松,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㈢ 教学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根本保证,是学校信誉、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我校的一切工作都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各级领导与工作人员都倾注全力,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工作。

1、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由于目前学校仍处于计划内招生与计划外招生并存的发展阶段,每年都招收3000左右的计划外学生,学历层次有大专和本科。教育模式为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和自学考试全日制助学。

自考助学各专业有2—2.5年学制的大专教育层次,基本按照北京市自考办下达的各专业基础科开考计划、课程设置、学分数量、理论与实验学分比,再适当加开2—3门本校设置的专业特色课,安排每学期的教学实施计划,由教务处统一控制、指导、组织教学与应考。

大学专科学历文凭考试,目前我校开办16个参考专业。按市教委和市自考办下达的2001—2005时间段专业开考计划制订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分四大块:国考课3—5门,市考课5—7门,指定校考课5—6门,学校自设特色课和专业加强课4—6门,总学时数1800——2200之间,实践教学时数接近理论教学时数的1/4。有毕业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环节。

四年制大学本科多为文凭考专科段加自考独立本科段。由于近年本科生比例逐年增多,2003年有13个专业招有本科生,故此我们特制订了这13个专业的四年制教学计划。本科计划的优越性在于从文考专科段的第三学年开始就加开自考本科段课程,专、本毕业实践环节可以合并进行,提高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利用率,很受学生和家长欢迎。

上述教学计划每学年都按要求上报市教委高教处和市自考办计划科。学校的教学运行严格按计划走,如有调整,由所属系打报告,经 主管院长批准,教务处备案。

学历文凭考专业的教学大纲。国考课程共计八门,使用市自考办指定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市统考课程使用由市教委组织编写出版的教学大纲(基本齐全)和市自考办指定的考试大纲(尚不齐全)。指定校考课应由牵头院校组织编写,市教委审定发行,但目前尚无,只好采用自学考试的教材和考纲。校自设课程用自编教材、大纲或选用高自考的。

自考课程全部使用自考办指定的教材、大纲。

院、系给教师下达教学任务时,交付大纲、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教师按大纲要求和学期教学计划制定教学日历,经系主任审查签字后执行。教务处随时检查教学日历的实施状况。

2、教学管理制度与教学质量检查、监控

学校有一套完整的学籍管理制度,如学籍管理暂行规定与实施细则,学生考勤制度,课堂纪律规定,考场纪律与考试规则,学生奖励与处罚规定,奖学金与三好学生评定办法等。有关处室、系、教学班严格按照上述规章制度管理教学和学生。

我校已基本形成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院级质量监控机构由教学副院长、教务处主要成员,部分资深系主任组成。系成立质量监控小组,系主任主管教学的主任和教学秘书为基本成员。教学班班主任就是教学质量监控员,与班干部共同负责掌握本班教学质量情况和信息反馈。

沙河新校区计划内高职专科生,在教学运行管理的质量监控方面,教务处定期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教学检查,各系主任、教学管理人员都有听课记录,每学期进行两次学生问卷调查,有分析、有评估,并及时反馈到各任课教师,各系坚持召开学生座谈会制度,听取学生意 见,及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学院坚持期中教学检查,各系都做教学检查小结,教务处教学运行管理文件齐全。

文凭考试自学考试专业在教学质量检查、监控和教学水平考察考核方面,均有听课检查制度,校、系领导和职能处室人员每学期都有一个月深入课堂听课,填写听课记录单,评析课堂教学,写出检查总结,向全校教职工公布。有期中考试和教学检查制度,有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问卷调查,一般每学期进行一次,收集学生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组织观摩教学,使优秀教师的先进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得以传播、推广。各项教学检查工作都有完整资料可查。

三义庙校区从课堂教学的源头抓起,深入课堂听课,检查授课质量已经形成制度。2003年由教学副院长亲自带队,教务长、教务处主要成员、部分系主任参加共听课42门次。听后立即座谈评议,肯定优点,指出缺点与改进要求。听完一个程序后,汇总情况,写出课堂教学评析报告,发至每位课任教师阅读交流,使优秀教学方法得到推广,存在问题得以克服。对责任心不强,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教员立即撤换。

每学期文考、自考成绩下来之后,分别召开班主任、学生代表座谈,分析考试成绩,总结经验教训,教务处写成绩分析报告,指出提高学习质量和考试通过率的途径和办法。

由于坚持教学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严格教学质量监控,全院呈现出教学秩序良好,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率较高。2003年克服了“非典”疫情干扰的不利因素,仍保持了文凭考、高自考的通过率稳步提高。1月份文考及格率为45.1%,4月份自考及格率是33%;10月份文凭考及格率46.5%,自考及格率35%。

3、思想政治工作:我院从创建至今,一直把思想政治工作做为重要任务常抓不懈。坚持“政治建校、德育第一”的原则,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学生和教职工头脑,始终遵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育优良品德,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相结合;把个人成才同国家命运、社会需要相结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与健康水平,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奋斗。在总体思路上,执行《北京工商学院德育实施大纲》细则。全院上下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人才为中心,相互协调配合,认真落实“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宗旨。在抓好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教育的同时,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抓紧抓好。

我们的具体做法:始终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摆在首位,从领导抓起,院级领导组成学习中心组,坚持学习制度,认真学习,充分发挥领导在理论学习中的带头作用和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广大教职工和学生。我们把政治理论学习做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抓住不放,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具体要求:

⑴ 教材要体现时代特色。进教材,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是重要一环。“进教材”的第一步是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有机地渗透到相关教材中。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邓小平理论概论、法律基础与思 想道德修养、法学概论等。第二步对“两课”教学基本要求进行全面修订。第三步编写新教材(或采用新教材)。

⑵ 师资建设是关键

搞好“两课”教师的培训,提高“两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⑶ 进学生头脑是最终目的

A.在党总支领导下,请学生工作处、团委、学生会研究提出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班主任工作中,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途径和实施方案。

B.经常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C.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思想品德教育。自编了《思想品德教育》、《法规汇编》两本教材和一本《学生手册》,把法制观念、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做为学生必修课并考查记分;

D.坚持唯物论、无神论和崇尚科学的教育;

E.结合国内外形势和重大事件,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在形势教育中,充分利用校刊、板报、宣传栏、广播等形式,使教育及时快捷;如2003年10—11月全校分层次进行“十六大”知识竞赛活动;

F.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坚持“三会一课”的制度,严格按照中组部“十六”字方针和共青团推优的要求,认真做好党的发展工作;

7、定期培训党支部书记和班主任,院领导讲授与群众研讨交流经验结合,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

G.党总支加强对共青团和学生会的领导。根据学生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思想变化规律和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体活动、演讲比赛、社会公益志愿者等活动;

H.发动群众关心思想政治工作,做思想政治工作。党总支书记蒋 淑云同志提出:“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思想政治工作”。由于我院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了党的教育方针、路线、政策在我院的贯彻落实,保证了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

⑷ 学风建设:开始从制度上抓,逐步形成自觉的刻苦学习良好风尚。班主任抓出勤、抓课堂纪律、抓作业按时完成,系主任从理论上讲成才的意义,讲学习方法,团委搞知识竞赛,教务处抓英语讲演比赛、抓考风,学生处抓每学年三好生评比、优秀干部和优秀班主任评比,以及蒋淑云奖学金的评比,从各个方面促使良好学风的形成,促使学生自觉刻苦学习,走发奋成才之路。

⑸ 课外活动:以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拓展工程

做实社会实践,注重育人实效。广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升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进一步扩大社会实践的参与面。注重抓好平时的实践环节和各项活动;重点抓好大学生就业实践工作。使社会实践活动长期化、岗位化,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觉接受锻炼,增长才干。

A.做强科技创新创业,打造品牌项目。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创业活动,重点推进科技活动示范项目建设。激发、调动青年学生学习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倡导学生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开展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业活动,满足青年学生的素质拓展需求。参加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学校CS大赛、全国民办高校文艺汇演、海淀区文艺汇演、校园书市大派送等活动。

B.做亮校园文化,形成文化亮点。开展第四届校园文化节弘扬“敬业、求实、勤奋、创新”风尚。通过举办校园志愿者服务、歌手大赛、辩论赛、校园原创音乐大赛、模仿秀、拔河比赛、象棋比赛、羽毛球 比赛、飞镖比赛、化妆舞会、讲座、火花展、摄影书画展、电影公放、灯谜等系列活动,为广大同学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和文化环境。加大活动的娱乐性向思想性、科技性、知识性、文化性转换,推出文化精品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示范性导向,进一步构筑了我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平台,拓展了新的校园文化活动的体系。充分展现了广大学生的精神风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整个文化节期间共有10000余人次参与了活动,进而扩大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影响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C.做深志愿行动,弘扬文明新风。根据“着眼发展,着力建设”的基本思路,全面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进一步加强志愿服务的组织、项目、队伍和机制建设。

四、教学效果

1、学生满意率较高

学院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聚精会神地抓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材系统和教学大纲建设。努力稳定教学秩序,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特别是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在2002年的问卷调查中,学生对课堂教学和其他环节的教学质量满意率超过85%,2003年,由于“非典”的影响,未做问卷调查。

2、单门课程考试平均通过率:

我院对自考和文考课及格率相当重视,采取种种措施,例如召开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经验交流会、及格率与班主任酬金挂钩、对及格率高的任课教师实行奖励,学生及格门数多可享受奖学金,通过以上措施促使及格率有所提高,由于招生近几年学生素质有所下降,尽管千 18 方百计地抓了,但效果不十分明显,高自考和文凭考及格率按实际参加考试人数计算,2003自学考试及格率为33%—37.9%,文凭考试及格率在43.9%—46.5%之间浮动。

3、毕业取证率:自学考试由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较短,毕业以后继续考试,报名一般不经过学校,取证数无法精确统计。文凭考试报名都要经过学校,取证经过学校办理,每年取证数清楚。2002年文凭考试共办理了302个毕业证书。是历届最高的一次。取证率按应届毕业生计算为26.58%。但2003年由于“非典”影响,文考推后,至今未统计出来。

4、就业与升学率:

2003年我院毕业生共计2442人。对于我院来讲高职高专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学校采取各种方式择优向社会推荐,学生到人才交流中心自荐,学生家长协助等形式铺助学生就业。全院总就业率平均达到97.71%,(其中升本科率全院平均达到28.25%),比较理想。

5、社会评价:学校多次到用人单位征求意见,褒的多,贬的少。今年我们特意登门拜访征求意见,反映我校培养的学生专业知识面宽、上进心强、工作热情高、动手能力强、适应环境快,有吃苦耐劳精神,能在较短时间内做出显著成绩。毕业生在每一单位工作态度和业绩受到赞扬。

社会声誉:曾在1993年中央电视台在我校曾摄制办学过程,片名叫“教育改革的排头兵”。1992年科技日报经过社会调查发表一篇报道:《盛产经理的学校》。

自2000年普通高校扩大招生以来。在生源相当紧张的情况下,我院每年招生在3000人以上。2003年计划内招生1550人,计划外招生 3786人,共计招生5366人。许多学生家长说:北京民办高校我们考察了十几所,通过比较,还是选择了“北京工商学院”。有的家长说:“你们学校我们早就知道,我是带孩子慕名而来报名到你校学习的”。学校声誉好坏,学生家长的反映是试金石。

学院自1988—2003年有近70个新闻媒体报道我校办学特色和做法计130篇,杂志70多种,报道文章80多篇。这些报道,对我院是一种鞭策,鼓励我院继续把学院办好。

五、存在问题:

1、学院规模进一步扩大,基建任务很重,资金严重不足;民办学院申请贷款难度比较大,利息比较高,请求上级应按民办教育促进法“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的规定给予学校贷款优惠政策,发展教育事业应为低息贷款或无息贷款。

2、助学贷款难,至今未办下来。

3、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专、兼职人员队伍,特别是中青年接班队伍,使事业得以持续发展。但我院现无编制,又无落户北京指标,招聘应届毕业生或从外地引进教师,无法解决进京落户问题,请求上级予以协助解决。

六、2004年初步打算

㈠ 质量是民办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2004年是我们的质量年,质量是我们的生命线。

北京工商学院已走过19个春秋。19年的风风雨雨,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已成为北京民办高校“十强”之一,是一所文、理、工、经、贸、艺、医等学科相对较齐全的综合性民办高等学校。令世人赞叹:“不容易”“佩服”。然而,在通过率、取证率方面与强手比,我们还有差距,我们要虚心学习,向高标准看齐。全校上下要齐心协力,拼搏进取,奉献创新,把质量搞上去。

以质取胜,以量求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目前正处于从精英到大众化过渡时期,在激烈竞争的高等教育大潮中,质量问题必然成为高等教育竞争的焦点。如何保障和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质量是民办高校的生命线。我们学校更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

1、树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办学理念

所谓理念:是经过较长时期的办学实践及理性思考所形成的理论化、系统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的认识、理想和观念体系。涉及到办学性质、目的、使命和职能等。

十九年实践告诉我们,必须坚持“教书育人服务社会,依法治校,诚信办学”的办学理念。即以教学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专业建设为主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努力办好高等职业教育、自考文考教育和继续教育。立足首都,面向全国,奋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技术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2、突出教学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⑴ 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逐步开展全员参与,全员听课,逐个评分,共同研讨,优者重奖的评教评学活动,狠抓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适当时候建立以院领导(主管副院长、教务长)、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组、专家听课组、学生信息员五位一体的教学监控网络。班主任要着力抓一下学生出勤率、通过率、取证率,千方百计降低学生 事故率和流失率,稳定教学秩序。加强考试、毕业论文(设计)等教学环节的管理力度。

在资金允许的条件下,加快教学硬件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如添置教学仪器设备、改造扩建校园网、建设更多多媒体教室等。

⑵ 加强学科建设,强化科研氛围,不断提高教师整体水平。按照民办大学也要加强科学研究的要求,适当增加投入,用于院级重点学科、重点扶持学科、一般学科的建设。加强学科建设,推动科研工作开展,适当时候筹建《北京工商学院学报》编委会,不定期出版《学报》,激励教师热心科学研究,强化科研能力,提高科研水平,撰写论文,带动科研工作深入开展,提高教师整体水平。要注重学科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实行“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特聘教授”制度,鼓励人才脱颖而出。

3、坚持育人为本,强化实践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书育人以德为本。注意大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开展“今日我以北经院为荣,明日北经院以我为荣”活动及“热爱北经院、建设北经院”活动。开展学生德智体综合测评活动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学风、校风。

㈡ 优化内部管理模式,作到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管理的本质是决策,管理的哲学是系统论。决策正确,管理得好,系统功效就会1+1﹥2。决策有误,管理得不好,系统功效就会1+1﹤2。

实践告诉我们,民办高校管理体制,绝不能套用和沿用公办高校那样一套管理体制,而要创建一种完全符合民办高校实际需要的创新性管理制度。学习管理科学,加强科学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已成为我们的共识,民办高校管理者更是如此。

1、优化我院管理模式,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一定处理好如下几 个关系:

A.政府指导权与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关系 B.校内行政权与学术智囊团关系

C.党组织政治导向与行政机构管理权的关系 D.学院统一领导与系充分发挥主支性的关系 后者尤为重要,要处理好,运作好。

2、履行岗位责任制,全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根据产权制衡量原理要求,产权派生出来的自主权不能随意转移权力主体,而应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正确运用管理权,并由此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管理体制模式。全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各岗位均要履行责任制。该由谁做的事,就由谁做。不等、不靠、不推,且要积极主动地去做。在分工的基础上相互支持,彼此帮助,团结合作,共创佳绩。

北京工商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篇6

1 教师篇

“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可见教师在学校所担任的角色和承担的“教书育人”重要职责。教师, 努力培育着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教师肩负着祖国美好的希望和未来。教师的责任比天大, 教师的责任重于泰山。为营造学院和谐的文化氛围, 提高学院整体教师的素质, 向优秀的教师代表学习。

青年之星——教师基本功大赛:为促进学院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鼓励广大青年教师和新进教师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院每学年初在全院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活动, 考察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教学能力、组织方法、教学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青年之星——多媒体课件比赛:为促进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为选拔优秀者参加校多媒体课件竞赛, 学院每年在全院开展“多媒体课件竞赛”活动, 参赛作品可以是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使用的各种课件, 也可以是供学生课后复习、扩展知识面的网站。

运动之星——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通过赛事提高我院教师的凝聚力, 旨在提高教师的体育热情, 丰富文化生活, 增强体魄, 加强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 为教师提供一个可以发挥特长、增进友谊的平台。

文化之星——学院办公室文化建设:一个个办公室相互联系组成了一个学院, 学院文化的建设离不开每个办公室的共同努力, 因此我院加强学院办公室的文化建设。每个办公室以一句话形容、引导、指导办公室人员的工作方式和目标, 并进行装裱, 悬挂在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 让每个人员都能看到, 为每个人的工作做好引航!

2 学生篇

没有老师, 这不是一所学校, 同样没有学生, 这也不是一所学校,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和对象。大学生的任务就是培养高尚的品德;树立远大理想, 认真学习, 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寻求途径锻炼自己的能力;强健体魄, “养德、修学、储能、健身”, 养德以宽厚而博爱, 修学储能以实现厚积薄发凭实力应对重重挑战, 健身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完成肩负的使命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科之星——计科之星风采大赛:以“靓丽青春, 展现自我”作为计科之星风采大赛的主题, 着重体现学院学子朝气蓬勃的风姿,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念, 进一步推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闪亮红星——计科旗帜工程:学院党总支指导学院分团委和学生会联合开展“计科旗帜工程”活动, 强化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旗帜”意识, 使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主力军作用。

五月之星——团日设计大赛:在昔日革命气息浓厚的五月, 豪情壮志的青年挥洒着青春的汗水, 心怀着爱国的抱负, 为祖国未来的明天努力, 拼搏, 奋斗。学院每学年面向全院新生开展团日活动“活力青春, 洋溢五月”, 让他们对共青团有更深刻的理解, 为大学的新生活奠定基础。

家园之星——宿舍评比:规范宿舍文明建设, 丰富广大同学的业余生活, 提高同学们的生活热情, 增强各寝室间的凝聚力, 培养当代大学生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提高学生文明程度,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在活动中相互配合, 相互沟通, 共同营造出独一无二的“家”。

活力之星——学院运动会、班级篮球赛:每学年由学生会负责组织此项活动, 面向全院, 让同学们在强身简体、增强体质的同时能结识更多新朋友, 感受大学生活的多姿多彩;并希望同学们能在竞争中团结一心, 共同面对眼前的困难, 学会沉着冷静, 临危不乱。

科技之星——IT创新设计大赛:对于新入校的大一新生来说通过此次活动激发对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兴趣并快速的融入到大学专业的生活中;对于大二、大三学生通过此次活动进行项目规划, 从而为下一步的进入项目团队的立项做准备;对于大四的毕业生而言通过此次活动可以提出自己的创业计划, 为想创业的毕业生做一个详细的规划。

就业之星:每年的毕业都是检验学院四年工作的时刻, 有些学生在收获这四年来努力耕耘的果实, 有些学生大学的那块土地上则杂草丛生。学院在每届优秀的毕业生中, 推选出就业之星, 进行宣传报道, 为在校的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元旦晚会:自学院成立以来, 元旦晚会是每年都举办的重大活动, 这是在庆祝新年到来的同时, 展示我院一年来收获的时刻。

3 共创篇

学院是由教师、学生共同组成的大家庭, 他们的共同努力, 是创造和谐学院文化氛围的前提。教师们集思广益, 以德育人;学生们尊师重教, 懂得感恩, 共创学院和谐氛围。

“信中有你”生日贺卡活动:学院学生会每个月举行“信中有你”生日贺卡活动, 向这个月份生日的同学献上温馨祝福, 学子们在生日的时候, 不仅得到家人、朋友、同学的真挚祝福, 还收获了一份来自学院的一份精美礼物“生日贺卡”, 饱蕴温情, 寄托了学院对每一位同学的殷切关怀和美好祝福。

教师节活动:学生在9月9日这天手持一叠精致的卡片和怀抱一束束美艳的鲜花,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给每一位老师送上。当面对面地将鲜花与贺卡送到园丁的手中时, 学生的心情多了一份激动与兴奋, 更多的是对老师的敬佩之情。

端午情深、粽享快乐: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学院积极推动送粽子表心意、谢师恩的活动。在浓浓的节日气氛之中, 到处溢满浓厚醇郁的粽香, 老师和学生的欢声笑语, 展现一幅幅淳淳厚重的师生情谊的画卷!

一束鲜花、一份祝福——重阳节慰问活动:一年一度的重阳节, 在这充满感恩与思乡之情的节日里, 给我们传授知识及老教师们表达一份小小的心意, 感谢他们在节日里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学院团总支学生会用美丽的鲜花和精美的贺卡将学生对老师的祝福传送到他们的手中。

项目团队: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当中提供平台, 并代表学院参加相关比赛。如大学生ACM程序设计大赛、“博创杯嵌入式设计大赛”。在各项比赛中, 经过老师们的精心指导, 学子们的辛勤付出, 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篇7

学院位于四川师范大学东校区内,地处成都市向东发展的核心地带,交通便捷。学院东枕龙泉山脉,西依狮山锦水,是届繁华闹市而无喧嚣的读书胜地。校园环境优美,新楼林立,草坪青翠,林荫蓊郁,绿化面积达65%。学院教学大楼、各种实验室、微机室、书画室、图书馆、演讲厅、艺体馆、体育馆、标准运动场、游泳池、形体房、学生及教工宿舍、实习酒店等硬件设备设施应俱全,条件优良。

学院以“创办学生满意的学校、培养社会满意的学生”为办学宗旨,坚持“文以养德、理以求真、兼容并包、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坚持“是否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教育教学评价标准,奉行“以事为先,以业为大,以和为贵,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方针,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既具科学精神又具人文素养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在全院倡导和谐、学习、反思、服务、创新和发展。

学院现有本科、专科办学层次,以本科为主,涵盖文、经、管、法、理、工等6大学科,33个专业。现有在校学生9400多名。

学院教学、科研、行政、后勤及党组织机构健全,管理完善。下辖教学、科研单位14个:文学与传播学系、传媒系、管理系、外语系、经济系、政法系、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系、心理学系、艺术系、体育表演系、数学教研室、教育发展研究所、民歌研究所和策划经济学研究室;行政职能部门9个:教务处、政工处、院务办、教学督导办公室、学工部、科研处、招生就业处、合作处、计财处。

经过几年的发展,学院已建成了一支德才兼备、生师比匹配、年龄、学位、学缘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5D0余名,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占教师总数的44%,不少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在其专业领域亨有盛誉。学院不但注重多元人才的引进,丽目养用结合,着力打造专家型、学者型、学习型、创新型的师资队伍,以推进学习型、创新型学院的创建。

学院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并以科研促教学,在智能和人格两个层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懈探寻与企业、事业、政府等单位合作培养的新路子,逐步建立了各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架通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畅通学生就业渠道。同时,学院以开放的姿态、开明的态度、开朗的性情办学,主张多元文化的融合,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探索国际国内合作办学的新思路,已与国,人外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实质性的合作关系。

学院以“和谐教育”为理想,积极营造人文博雅的优良校风和学风,坚持教学科研的中心地位,通过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通过优良文化培育提升文化品位和格调,走内涵发展之路,矢志将文理学院办成新机制运行下的优秀高等学府。

学院设有奖学金(优秀新生奖学金、学习优秀奖学金、社会工作奖学金、文体奖学金等)、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四川省贫困大学生奖学金等)。学院还设立了勤工助学基金,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上一篇:梦想伴我成长作文700字下一篇:《啊呜》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