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学校

2024-05-23

北京师范学校(精选12篇)

北京师范学校 篇1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也是著名学者和教授。他生命历程中最光辉的时期是在大学里度过的。从1918年起, 李大钊先后受聘为北京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朝阳大学、中国大学等五所大学的教授, 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李大钊任教的五所大学中, 除北京大学外, 他付出时间和精力最多的当属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 又称“女高师”, 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所国人自办的国立女子高等教育学府, 其前身可以追溯到清末1908年设立的京师女子师范学堂, 1912年改称北京女子师范学校, 1919年4月正式更名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 1924年5月升格为“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 简称“女师大”。1927年8月, “女师大”并入“国立京师大学”。在20世纪早期, 女高师曾经是中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中心机构和早期女性知识分子的摇篮, 对其时的女性解放和社会发展起过积极的推进作用。李大钊在女高师工作的时间虽然短暂, 但对女高师教学、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致力于教学工作

李大钊开始在女高师任教的时间, 应该是在1919年下半年, 主要讲授社会学、女权运动史和伦理学等课程。

李大钊讲授的课程在当时来说多属于学科和社会前沿课题, 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但是他讲法新颖、方法多样、通俗易懂, 所以学生们都很爱听。难能可贵的是, 李大钊在教学中注重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他向来反对在课堂上死记硬背的问答式考试法, 他说:“学习一门课的知识是为了应用, 经过学生独自去思考, 提出自己的见解, 写出论文, 才有好处。”[1]

他还常常以同学们自己的切身问题为例, 批驳社会上种种不合理的现象和错误思想倾向。这使同学们对他备加钦敬, 感到他同别的教授有很大不同。譬如, 在讲到妇女解放问题时, 李大钊没有从纯粹的理论讲起, 而是对于束缚妇女的“家”, 从文字上作了一番解释。他说, “家”字由“宀”和“豕”组合而成, “宀”本是门的意思, “豕”是猪的意思, 所以, “家”就表示:妇女们成年累月关在家里, 喂猪养鸡, 操劳家务。因此, 妇女解放的关键问题在于, 妇女真正摆脱家庭的生活琐事, 参加社会活动, 并且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地位。深奥的道理在李大钊这里得到了清晰易懂的解释, 学生们对他的课更加喜爱了。即使在课间休息的几分钟里, 学生们也是一拥而上, 把李大钊围起来, 向他提出各种问题, 李大钊也总是给予耐心细致且令同学们满意的回答。又譬如, 李大钊在讲授“伦理学”时, 猛烈批判封建伦理道德, 指出忠孝节义的虚伪本质。他沉痛地说:“古代的‘三从四德’, 把千千万万个妇女都捆死了!新的伦理, 就是高举民主与科学两大旗帜。女性要争取婚姻自主, 可是, 据我所知, 同学们中就有许多由父母之命已订了婚约, 对方的秉性品貌, 都不了解, 怎么能糊糊涂涂地就与之结婚呢!”[1]

二、热情传播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不仅把大学课堂当作传授科学知识的场所, 还把它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 激昂地阐述革命的道理。在谈到十月革命时, 他深刻地指出, 十月革命的胜利, 是庶民的胜利;并且指出, 只有摧毁官僚、军阀、资本家和地主阶级的统治, 我们中国才有出路。在谈到国内形势时, 他激愤地说:“在中国, 首先要消除封建军阀、卖国官僚、投机政客。我们的政府, 是北洋军阀, 是帝国主义的走狗, 这样的政府会做有益于人民的事吗?”曾经就读于女高师的程俊英有这样的回忆:在“女权运动史”课上, 李老师介绍了各国妇女争取自由平等、女子参政、保护女工同工同酬等的动态。说明世界妇女已经觉醒和她们的迫切愿望。李老师又指出:“但这不过是企图枝节的改良, 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只有社会性质改变, 只有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妇女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他就是这样满腔热情地把革命的种子撒在我们青年同学的心里[1]。

五四运动后,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李大钊、陈独秀等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 批判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进化论的观点, 探索社会革命论和唯物史观, 鼓吹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在李大钊的影响下, 女高师进步学生许兴凯、贺凯、石评梅等先后成为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的会员。1920年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缪伯英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成为第一个会员, 并在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成为我党第一个女党员。1921年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支部, 缪伯英成为第一任党支部书记。这意味着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一批具有进步思想的师生开始认识和接受马克思主义, 而且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来观察、思考、分析和研究问题。尤其是在妇女问题上, 逐步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武器, 探索中国妇女解放的新途径, 中国妇女开始登上了中国的政治历史舞台[2]。

三、深切关怀帮助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李大钊不但在课堂上通过课程的讲授热情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解放”思想, 而且注重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促进学生们的成长与发展, 大力推动女高师各项事业的发展。

李大钊非常赏识那些好学上进的青年学生, 并总是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实现进一步深造的愿望。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学生林宝权、苏梅 (即苏雪林) 等赴法国里昂大学留学, 李大钊随即书信一封, 对已在法国的自己的朋友周太玄说, “到法时务乞为照拂一切”, 并强调“两君皆研究文学者, 关于学问上有所质询, 亦请随时赐教”[3]。

女高师学生李超“幼失怙恃”, 仍“矢志求学”, 但“不幸家庭之虐待, 横被摧残”, 终因“忧愤莫诉, 积悲成疾”而“赍志以殁”。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胡适等学界的知名学者和女高师学生共同发起于1919年11月30日为李超开追悼会, 李大钊参加并发表了演说。

缪伯英1919年考入女高师, 即参加李大钊组织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1920年11月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共产主义小组, 中共一大后转为正式党员, 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女党员。王一知曾住在李大钊家中, 常与缪伯英去女师大做女学生的工作, 开展妇女运动。

1919年秋, 张挹兰抱着教育救国的热望来北京求学。1920年秋, 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预科, 与缪伯英结为好友。1922年, 张挹兰考入北京大学教育系, 常听李大钊讲课, 在他的教育下, 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革命斗争。1927年4月28日, 和李大钊一起从容走上绞刑台, 壮烈牺牲。

李大钊积极支持由女高师进步学生发起成立的女权运动同盟, 1922年8月1日, 《晨报》第三版刊登了《女权运动同盟宣言》全文及《女权运动同盟会启事》, 13日, 李大钊出席北京女权运动同盟会在女高师大礼堂举办的茶话会并发表了讲话, 讲话的要点第二天也刊登在《晨报》上面, 表示了对男女平等的全力支持。

四、积极开展革命活动

1921年春, 内阁总理靳云鹏为应对财政危机停止了教育经费及教职员薪俸的支付, 造成学校教育无法维持、教职员生活陷于困境的地步。政府的停薪引起了广大教职员的极大不满。北京工业专门学校、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北京法政专门学校、北京大学、北京美术学校、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等所国立专门以上学校, 组织成立了“北京国立专门以上八校教职员代表联席会议”, 李大钊被推定为女高师代表。自4月27日, 因主席马叙伦生病缺席, 第二十三次会议开始由李大钊代理主席, 直至7月28日此次风潮告一段落。

1925年8月7日, 教育部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闹学潮, 一度予以解散并封闭校舍。李大钊为首的中共北京区委, 派出联络员刘清扬、夏之栩到女师大具体指导运动, 与军阀政府把持的“女子大学”相抗衡, 支持以鲁迅为中心的“女师大校务维持会”, 师生们赁屋另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 鲁迅和20多名教授接受了聘书, 义务授课, 不取报酬。1925年11月28日下午, 北京学生、工人及市民3000余人到段祺瑞住宅示威, 支持女师大, 段祺瑞政府始同意复校。

1926年3月18日下午, 在李大钊领导下, 北京各界群众数万人在天安门前集合, 举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游行示威活动, 要求拒绝帝国主义国家的无理要求。会后, 到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请愿, 游行群众刚到执政府门前, 军警竟开枪射杀游行群众, 当即死47人, 伤200多人。女子师范大学学生自治会长刘和珍及学生杨德群英勇牺牲, 史称“三一八惨案”, 鲁迅称“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参考文献

[1]朱杰人.程俊英逝世十周年纪念文集[C].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4.

[2]张红艳.民国时期的女子高等教育[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 (3)

[3]李大钊全集 (第5卷) [M].人民出版社, 2006.

北京师范学校 篇2

2011年12月1日,北京十一学校中堂实验学校签约仪式在北京嘉源置业投资有限公司中堂项目隆重举行。这是丰台、海淀区委、区政府落实北京九年制义务教育“十二五”规划、拓宽合作办学渠道、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又一成功尝试。该校坐落于丰台万丰公园内,建成后将招收40个初中班。

近年来,丰台作为北京市重要的城市拓展区,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教育事业也在迅猛发展。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丰台区的教育资源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相比,仍然有一些差距。随着丰台区每年新增大量人口,高层次人口教育的需求飞速增长,使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显得紧张。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拓宽办学渠道已经成为丰台区发展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这次和十一学校的合作办学,正是丰台区领导解放思想、勇于实践,打破条框分割,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推动丰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力举措。

十一学校作为北京名校,也是北京市唯一一所综合教育改革实验学校,有着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办学理念,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成为北京市家长和学生们向往的地方。该校作为深化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学校,十分支持丰台区的办学实践,将成功的办学理念和经验与社会分享,通过合作办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既支持丰了台区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事业,也扩展了自己的办学空间,对进一步扩大学校影响以及探索跨区办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这是一次政府、名校联合办学、共同发展的双赢,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探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阳光下最崇高的事业,不仅承载着每个家庭的期望,也代表着一个地区的发展品质,更决定着一个民族发展的未来。作为一个一直践行“责任地产”的开发企业,嘉源置业始终关注、支持教育事业。并把教育视为产品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属性,将其提升到“教育地产”的高度,不惜投入巨大的资源,在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全面改善其居住品质的同时,为客户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并为所在区域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北京联合大学学校概况 篇3

北京联合大学是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北京市属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其前身是1978年北京市依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0多所高校创建的大学分校,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紧紧围绕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建校以来,学校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为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应用性人才,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了“办学为民,应用为本”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发展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宗旨和“面向大众,服务首都,应用为本,争创一流”的办学定位,以及“学以致用”的校训。

北京联合大学下设16所学院,即应用文理学院、师范学院、商务学院、生物化学工程学院、旅游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信息学院、机电学院、自动化学院、管理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广告学院、东方信息技术学院、平谷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应用科技学院。

学校经过不断调整完善,形成以亚运村小营为中心,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学布局。现有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20余万册,有电子信息技术等8个校级实践教学中心和设备先进的计算中心,以及现代化的多媒体电化教室。学校还建有覆盖12个校区,有9000多个节点的校园网。

北京联合大学是北京市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市属高校之一,目前,共有全日制在校生近30000人,其中本科生20000余人,高职高专生8000多人,以及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学校还有成人教育学生6000多人。建校以来,共为国家培养出10万多名毕业生,90%以上在北京地区就业,是一所名副其实的为地方服务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以首都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重点发展北京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性学科专业体系。经济法学、计算机应用技术、食品科学等6个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还有21个学科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学校现有专门史、计算机应用技术和食品科学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设有55个本科专业,涉及到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8个学科门类,其中7个专业被评为北京市品牌建设专业。现有71个高职专业,其中4个专业为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重点专业,还有11个北京市级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北京联合大学拥有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目前有专任教师1707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115人,具有副高级职称的48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60人,硕士学位的教师82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12人,有12人在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中担任主任、副主任、委员等职务。学校拥有一批如全国著名计算机专家谭浩强、经济法、税法和银行法专家刘隆亨、功能食品专家金宗濂、台湾问题专家徐博东等著名专家学者,还有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外聘教师队伍。

学校一贯把教学放在全校工作的中心地位,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整合教学资源,形成领导重视教学、制度保证教学、经费支持教学、科研促进教学、全校服务教学的良好氛围,努力发展应用性教育,先后获得北京市级和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励多项。2004年,有3项教学成果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7项成果获二等奖。2005年,有一项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有3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13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83种教材被列入“十一五”规划教材选题项目,40本教材获得“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称号。学校一贯重视产学研合作办学,先后与德国SIEMENS公司、中国网通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办学关系,有多家企业如IBM、金隅集团等在学校设立了奖学金,推动了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发展。

北京联合大学多年来坚持以“突出应用研究、推动学科发展、坚持科技创新、服务首都建设”为宗旨开展科学研究,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检测机构(保健食品功能检测中心),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学研究基地和北京市政治文明建设研究中心),还设有台湾研究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所、应用性高等教育研究所等23个校级科研机构。学校近几年来获得的科研经费数额名列北京市属市管高校前列,2002-2006年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70项,近年来出版学术著作800多部,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7项,发表论文5800多篇,其中2006年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论文近50篇。学校曾圆满完成了第11届亚运会、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信息系统设计等研发工作。

学校实行开放式办学,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日本、荷兰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互派教师和留学生,通过“3+1”、“3+1+1”、“4+1”等多种形式开展与国外合作办学,培养开拓型、国际化高素质人才。学校重视学术交流活动,积极组织和参与了“北京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学术研讨会”等学术研讨活动。

今天的北京联合大学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努力开创建设应用型大学的新局面。

学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97号

(亚运村小营)

部门:招生就业处

电话:010-649009446490003864900013

传真:010-6490094464900056

网址:http:www.buu.edu.cn

http:zsjy.buu.edu.cn

http:210.82.53.11

贵阳学生共享“北京数字学校” 篇4

“北京数字学校”是北京市转变教育发展方式, 探索建立的一种首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新模式。共开发14000多节多媒体课程资源, 内容涵盖从小学到普通高中学校所有学科的课程, 均由北京市教育名师任教。

近日, 贵阳市教育局与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同举办“贵阳市中小学师生共享北京数字化优质教育服务”启动仪式。旨在加强与发达地区合作, 快速提升全市优质教育资源总量。贵阳市中小学师生将共享北京数字化优质教育服务。

据了解, 合作初期,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为贵阳市中小学师生免费提供4000个账号。据贵阳市教育局初步规划和构想, 下一步待条件成熟, 将与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深度洽谈, 签订升级版合作协议, 向贵阳市乡镇中小学8万多名学生推广, 使全市县以下中小学率先、优先享受北京市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 促进农村教育优质发展。同时将加强探索使北京市优质源本土化、接贵阳市地气的方法和途径, 积极搭建网络平台, 促成北京市专家名师与贵阳市中小学教师对话、沟通, 促进贵阳市中小学教师队伍水平提升, 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异, 促进中小学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北京私立学校排名 篇5

初中是中学阶段的初级阶段,初级中学一般是指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学,是向高级中学过渡的一个阶段,属于中等教育的范畴。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是北京私立学校排名,快来看看吧!

1、北京市朝阳区凯文学校(朝阳区)

北京市朝阳区凯文学校成立于2017年,占地约14.14公顷,总建筑面积28万平米,是一所K-12国际化双语学校,致力为学生提供严谨扎实的、中西融合的学术课程,拥有特色的体育、艺术、科创课程和创新的德育课程,致力培养学生成为学贯中西、学术卓越、富有领导力、创造力、创新力和幸福力的世界公民。

朝阳凯文收费标准

学前:18.8万/年;小学:20万/年;初中:21.3万/年;高中:23.8万/年

2、北大附属实验学校(丰台区)

北大附属实验学校是2001年经北京大学、北京市教委批准成立的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寄宿制学校。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北京市一级公园“中华文化园”东侧。学校依托北京大学的办学优势,共享北京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具备聘用外籍教师、招收艺术特长生、外籍学生的资质,是一所“师资一流、理念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现代化学校。

北大附属实验学校收费标准

3.12万/年-3万/年(各年级段学费不等)

3、北京海淀区尚丽外国语学校(海淀区)

北京市海淀区尚丽外国语学校创建于1993年,是北京首批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的全日制寄宿学校之一。董事长郑洪栋先生多年留学英国,并获硕士学位,且具有丰富的教育和管理经验。学校目前开设小学,初中,高中阶段。

海淀尚丽外国语学校收费标准

4.56万/年-7.80万/年(各年级段学费不等)

4、北京市中关村外国语学校(海淀区)

北京市中关村外国语学校是由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批准的[教社字F30028],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一所寄宿制(兼收走读)民办学校。学校设有小学部、中学部、国际部。小学双语班,初中英语特色班、高中国际项目是学校特色之一,并面向全国招生。

北京中关村外国语学校收费标准

3.8万/年-11.8万/年(各年级段学费不等)

5、北京君谊中学(大兴区)

君谊星星教育集团始建于1983年,是北京市历史最悠久的民办教育集团。集团于1993年成立高中部,1998年开设了初中部及小学部。2005年集团国际部正式成立。先后成为了北京科教所心理健康实验基地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俱乐部成员学校。

北京君谊中学收费标准

11.8万/年-16.8万/年(各年级段学费不等)

6、北京力迈中美国际学校(朝阳区)

北京力迈中美国际学校是一所面向国际的外语特色校。学校坐落在国家奥林克森林公园东侧,紧邻地铁5号线。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设备优良、环境优美宜人。学校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小学初中开设有国内班,并面向全国招生。

北京力迈中美国际学校收费标准

8万/年-13万/年(各年级段学费不等)

7、北京中加学校(通州区)

北京中加学校成立于1997年,是北京市第一所实施中外合作普通高中教育的新型学校,坐落在北京市通州区丛林庄园,占地110亩。合作办学的中方是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外方是加拿大纽宾士域省教育部和加拿大加皇国际教育集团。学校成立以来已有近万名学生毕业,毕业生升读国内外大学的升学率达98%以上,获国外大学奖学金率为毕业生总数的83%。

北京中加学校收费标准

6.9万/年-10.9万/年(各年级段学费不等)

8、北京博文学校(房山区)

北京市博文学校创建于1993年,是北京市首批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的全日制寄宿学校之一。学校坚持“学知求用,治学求实”的办学理念创新办学模式,走特色办学之路。学校目前开设有小学初中高中阶段,面向全国招生,不限国籍户籍!

北京博文收费标准

2.98万/年-8.8万/年(各年级段学费不等)

9、北京市私立汇佳学校(昌平区)

北京市私立汇佳学校创建于1993年7月,隶属于汇佳教育机构,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是一所充满现代气息、追求创新、高质量、高品位融合国际先进文化和教育思想的学校,具备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上乘的教育条件。开设小学,初中,高中阶段。

北京私立汇佳收费标准

11万/年-25万/年(各年级段学费不等)

10、北京市私立树人瑞贝学校(通州区)

北京市私立树人·瑞贝学校始创于1993年,为北京市首批私立K-12学校(含学前、小学、初中、高中)。作为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历史最悠久的私立学校,以及唯一一所能够招收国际学生的K-12学校,树人·瑞贝坐落于通州区艺术文化中心——宋庄小堡画家村,是一所国际化双语学校,同时招收中外籍学生。

北京私立树人收费标准

北京科技大学学校情况介绍 篇6

北京科技大学于1952年由北洋大学等5所国内著名大学的部分系科组建而成,现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1997年5月,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学校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

建校五十多年来,学校逐步形成了“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10余万人,大部分已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尤其是冶金、材料工业的栋梁和骨干。党和国家领导人罗干、刘淇、徐匡迪、黄孟复等都曾在校学习,另有31名校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大批校友走上了省长、市长的领导岗位,一大批校友担任鞍钢等国家特大型企业以及北大方正等大型高新技术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

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重点(专业)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8个部委级重点实验室,5个部委级研究中心。学校由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法学院、应用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以及研究生院、体育部、管庄校区、天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延庆分校组成。现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48个博士学科点,109个硕士学科点,另有MBA(含EMBA)、MPA和19个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3个本科专业。学校在冶金、材料、机械、矿业等领域的12个全国重点学科学术水平蜚声中外;管理、科技史等学科享有盛誉;控制、热能、力学等学科具有雄厚实力;一批新兴学科,如计算机、电子信息、环境工程、土木工程等焕发出勃勃生机。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其中本专科生13293人,各类研究生8278人(其中博士生1901人、硕士生4413人、专业学位研究生1964人),外国留学生318人;成人教育学院学生8489人,远程教育学生8881人。在站博士后110人。已形成研究生教育、全日制本专科、高职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多层次、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拥有一支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教职工总数2814人,其中专任教师1525人。专任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国家“973”首席专家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6人,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0人、讲座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人次,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5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343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504人。人才梯队正在壮大,一大批中青年学者脱颖而出。

学校的科研实力十分雄厚。1978年至2008年4月底,共申请专利1531项,授权专利792项;有100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委级等各种奖励,其中国家级奖励100余项(2006年:国家奖3项,省部奖32项;2007年国家奖6项,省部奖24项)。1999年教育部编辑的《中国高等学校科技50年高校获奖重大成果一览表》中收录北京科技大学12项重大科研成果,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据教育部统计,1995~2005年,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并列全国第1。据教育部的“2000~2004年高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统计排序”中,我校名列第11位。学校重视科技成果转化,“九五”期间应用成果平均转化率达到72.8%,为社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0多亿元。近几年学校“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制氧系统研制与应用”、“岩土工程特大塌方预防与治理综合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基础及材料性能特征研究”、“宝钢高等级汽车板品种、生产及使用技术的研究”等大批科研成果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2007年发布数据,2006年学校师生发表论文被“SCI”、“EI”收录数量分别居全国高校第34位和27位。

学校不断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与国内80多个省市区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同时,学校瞄准世界前沿,加强国际合作,先后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英国牛津大学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69所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

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学校学生在历年国家及北京市的各种竞赛中多次获得殊荣,特别是学校每年被评为全国高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学生代表队在全国第一、二、三、四、五、六届机器人电视大赛中稳居前三甲,两次获得冠军,于2005年参加亚太地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获得亚军。学校同时高度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努力营造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先后被授予“北京市文明校园”和“北京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校”等光荣称号。

北京师范大学聘任作家导师 篇7

中国作家网消息, 10月11日, 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主办的“北京师范大学首届文学创作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聘任仪式”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出席聘任仪式。据介绍, 北师大文学创作方向研究生面向全国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选拔, 今年共招收了10名学术型硕士。他们不仅能享受校内的导师资源, 同时还能以校外的作家、诗人为导师, 学习文学知识和写作经验。首次担任该方向作家导师的有李敬泽、格非、欧阳江河、邱华栋、李洱等, 莫言担任导师组的组长。同时, 文学院也根据创作专业的学科特殊性进行了创新的课程设置与管理。北师大教授童庆炳表示, 作家导师不仅能教授同学们成熟的写作技巧、创作经验, 更能培养他们理解问题的能力, 帮助他们形成独特的个人思想。李敬泽在聘任仪式上谈到, 虽然此前许多人认为“中文系是不培养作家的”, 但是对于文学创作者来说, 写作技巧的教授和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方法上, 如何从具体的创作规律出发, 对一个作家的思维方式、方法进行训练和引导, 对于创作者来说很重要, 在这方面应该借鉴美国的写作课程, 逐渐探索出一套办法和经验。邱华栋、李洱等受聘导师与在场同学分享了自己的写作经验, 北师大文学院的校内导师张清华、张柠、梁振华等也发表了自己对于文学创作教育问题的想法。

民国初期北京露天学校述论 篇8

一、露天学校的创办

民国初年, 时人认为我国“失学人之太众耳, 失学之人, 较在学之人既多, 其中最可怜者年长成人之外, 即此大多数之儿童, 以难得之光阴, 虚耗于街头胡闹之中, 童子何知, 任其日与。一般无赖之徒, 为伍不良之习惯, 有不深染者哉, 未几年长成人家庭之败子。即社会之败类图之不早, 世道人心之攸关, 系又岂浅鲜哉。”[1]如何改变这种局面, 他们认为“露天学校则以补助学校教育, 救济失学儿童为宗旨。其教授之旨趣, 专注于儿童的方面, 其为教育, 则似同而所期达之鹄的则少异也。”[2]也曾有人这样评价露天学校:它为普及教育之基础, 社会教育之先声也, 价值既高、法亦多种[3]。

因此, 民国初年, 京师学务局通饬各小学于附近广场, 仿通俗教育会组织露天学校, 用以救济地方失学儿童, 使略受普通知识[1]。

二、露天学校的招生及课程设置

北京通俗教育研究会成立以来先后创办北京露天学校多处, 先后对800余名失学儿童进行免费教育。创设之初, 这些露天学校均系所隶学区, 劝学员与依近各校职教, 分任管理教授一切, 办法悉根据教育部章订为露天学校办理之简章。逐渐扩充街头荒学之儿童[1]。主要招生对象为贫寒失学子弟, 他们一般都乐于来此学习, 当时南郊公立第一国民学校校长郎德钰记录到:“儿童来学者女子为多, 其勤学亦实堪嘉许。考其家境寒苦者最多, 每至上课, 家境稍好者, 先时来集其寒苦者, 铃声一震, 如捡煤核之男拾薪柴之女。遂即提筐携篮而至, 有时天气阴寒加以烈风, 亦争来恐后席地而坐, 非所宜也。于是添设长凳, 冰雪逼人, 不堪其苦也。于是, 开放校室因时调度, 必使不碍儿童之受教。是以隆冬听讲者仍不乏人。”[1]

露天学校所授功课分修身、国文、算术、乐歌等科。修身, 采取社会上及家庭间之事项为教材;国文, 按照简易识字课本酌量教授;算术一科, 珠算心算兼授以便于谋生计为宗旨;乐歌, 授以极平易之单音唱歌。

1917年8月—1918年6月京师公立第八附设露天学校近一年来听课的男学生1671人, 女学生1437人, 共3108人, 学生主要学习国文、修身、算术等课程[3]。从课堂讲解的内容看, 国文课中讲授的是普通的常识知识;修身课中讲授做人的基本道理, 如敬客、孝顺父母、信实、清洁、卫生、戒诳语等;算术课教给学生基本的数字和加减法的计算。通过学习, 很大一部分失学民众获得生活的基本常识。

三、露天学校的成效

露天学校自开办以来效果不错,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通过学习, 学生掌握普通的常识。如讲演结束后让儿童复述或书写, 能够叙述明白, 笔画无误者, 约占十分之六七, 这是读书识字方面取得的成绩;七岁上下之儿童, 二十以内之简单算法, 皆冲口说出, 这是儿童识数学算学的成绩。

二是通过学习, 学生懂得基本礼节。在露天学校开办之初, 入席听讲者多不规矩, 现在则端坐听讲, 稍知礼仪;开办之初, 有的失学儿童同坐听讲, 互相仇视, 今则皆知和睦;露天学校举办数月后, 原来轻视学校的学生, 通过学习, 知晓学校设施的相关内容, 渐去其藐视之心而生尊重之念。即使从前缺少教育的儿童, 他们有涂墙抹壁、谩骂私闻等种种恶习, 也都洗涤净尽, 规规矩矩, 显示出一种曾受教育的气象。所以时人莫不欣欣然, 奔走相告曰:“露天学校之举, 洵足以辅学校教育之不足, 树教育普及之先声, 为改良社会之基础。”[3]

当时主管社会教育的巡视员祝椿年查视露天学校, 在报告中说:“每一次上课, 学生均向教员行礼, 课毕排齐鱼贯而行, 虽不整齐, 尚具雏形。有一女生约十二三岁, 极为安静, 任散课篇, 散毕缴还余者向教员一俯首而退, 能娴规矩, 写字亦笔画完全是受过教育者。圈外旁观人老少约六七十人, 三十一校学生亦多, 每问一字, 学生在圈外答之, 年长者不乏学生家长看学生识字受教, 颇色喜也。”[4]另外, 露天学校在授课时, 经常有其他人在观看, “老翁抱孙旁听, 村妇乳儿看。”[3]未开办露天学校之前, 未读书之家, 多以学校为洋学, 不肯令其子弟入学读书, 今见露天学校所开设的功课, 于谋生上大有裨益;教师授课又和蔼可亲, 遂改轻视学校之意而起崇敬之心[3]。这一点说明露天学校的教育得到人们的认可。

四、露天学校开办的局限性

露天学校在开办的过程中, 有很好的成绩, 但也遇到一些如下困难, 受到一定的影响:

一是一般家庭孩子较多, 经常是稍大的孩子带着小孩去听课, 不懂事的小孩会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听讲儿童带着吃奶的小孩, 如果让吃奶的小孩回去, 那么听课的儿童也会跟着离开。如果让吃奶的孩子和儿童一起听课, 孩子的哭闹又会影响上课。”[3]

二是露天学校的教学大都在室外展开, 教学时常受天气的影响。冬日学校比较寒冷, 儿童入校, 路途又较远, 人数常常减少, 平均每次不过二十人;儿童平均虽在四十人, 但来往无定, 难以禁止, 因而所授课业难收完美之效果。还有因在室外授课, 每次都有参观者数人, “参观人拥立, 逼近儿童座次, 热气蒸腾, 于卫生不免有碍, 又该地土质松软, 来往人一经行动, 辄见尘扬[2]。

三是学生程度有很大差别, 如果统一教授, 难以普及。另外, 因为还是孩童, 难免顽皮, 每次发给课本, 还没等到家中, 就被撕毁。

但总的看来, 露天学校“用最浅的知识教育儿童, 把最正确主张, 发为论说, 灌输给他们, 对社会来说是非常有益。”[3]正如公立第七小学校高等三年一期学生王锡麒所道:“余观此露天学校, 其组织虽简, 然辅助社会教育甚大, 其集幼童于此圈内, 教之以字并唱歌、算术。若其家长在此, 知学校办法, 于幼童实有莫大之益, 必使其子弟入学, 即家贫不能入学亦必于每星期四日至此识字, 此亦教育普及之一良法也。”[5]

摘要:民国初年, 北京地区先后建立露天学校, 主要招收贫寒的失学儿童, 对其施以各种课程的教育。露天学校一方面让一些贫寒子弟获得普通常识, 提高其素质;另一方面, 极大地推动了当时北京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民国初期,北京,露天学校,社会教育

参考文献

[1]郎德钰.南郊露天学校记[J].京师教育报, 1915 (20) .

[2]赵崇华.西郊丰富营露天学校开幕记[J].京师教育报, 1916 (31) .

[3]北京档案馆.东、西、南、北四郊十四所小学校关于开办附设露天学校实况的呈文和登记表[Z].档号J004-001-00165.

[4]祝椿年.查视三十一学校露天学校报告[J].京师教育报, 1916 (32) .

班级博客北京中小学校新探索 篇9

建立班级博客, 是网络时代学校教育管理的新尝试。

在北京崇文区3所中小学, 班级博客、班级博客联盟吸引着师生。网络时代, 学校的教育管理模式打上了明显的网络印记。2 0 0 8年9月,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立项“班级博客在班级管理中应用的实践研究”, 并在北京市崇文区选定了前门外国语学校、革新里小学、北京市第5 0中学等学校为实验校。课题选定的实验学校包括了小学、初中校、高中示范校。课题组成员不仅有班主任, 还聘请了部分学生、家长直接参与研究。

目前, 课题选定的实验班都建立了班级博客, 前门外国语学校还建立了学校集中管理各班级博客的博客联盟。从反馈的信息来看, 学生、家长、教师都非常认可这种新颖的交流方式。部分实验班级博客点击次数在5, 0 0 0人次以上, 其中学生回帖超过1/3, 家长留言超过1/5, 初步显示出班级博客在引领学生健康上网、加强家校沟通方面的功能与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开设文学创作专业 篇10

《人民日报》消息, 日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新增一个硕士专业方向———文学创作, 并聘请格非、严歌苓、李洱等知名作家出任学生导师。此前, 北大、复旦等名校也曾开设写作专业, 但高调喊出“培养作家”的, 北师大还是独一家。这个全新的专业实行“双导师制”———一位校内导师加一位作家导师。第一批作家导师共有6位, 包括李敬泽、格非、严歌苓、李洱、欧阳江河与邱华栋, 每位带1- 2名学生。“文学创作”专业培养模式有何特殊?作家, 真可以通过大学教育来制造吗?北师大的尝试, 让这一争议多年的话题, 再次摆在人们面前。

北京师范大学迎来110周年华诞 篇11

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23年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1931年、1952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先后并入该校。110年来,该校共为社会输送了30多万名人才。

北师大在中国教育史上写下了数个“第一”:第一个制定大学章程,第一次招考研究生,第一次男女同校,出版了第一本数理领域的学术刊物,第一次授予教育学研究生学位,成为第一批派出留学生的公立大学。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新文化运动旗手鲁迅、著名语言学家黎锦熙、史学泰斗陈垣、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民族史开拓者白寿彝、国学大师启功等都曾在该校任教。

該校走出了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达、哲学家张岱年、艺术家王洛宾、美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王晓东等毕业生,走出了新中国正副教育部长近10位,培养了以新中国首批特级教师霍懋征、一生扎根西藏的次旺俊美为代表的数以万计的优秀教师。

北京师范学校 篇12

还记得一年多前的秋天/那时的我还背着大书包/没有大人陪也没有哭/更没有奔驰宝马来接送/可当初的我是那么快乐/虽然只有一个破书包/在街上在桥下在田野中/背着那永刻于心的课文/如果这秋天我学无定所/请把我留在那时光里/如果这一天我转身离去/该把我留在哪里

不再想那些逝去的秋天/那时的我有多么快乐/只有一学校只要有课桌/只有我形影不离的小伙伴/我觉得一切那么美/虽然我同样向往那名校/在清晨在夜晚在梦中/唱着那不让爸爸知道的歌谣

也许这一天我学无定所/我不怪爸爸只是打工者/如果有一天我终于离去/请把我梦想埋在秋天里/凝视着此刻丰盛的秋天/依然像那时温暖的模样/我丢弃书包收拾了行李/曾经的快乐都随梦而去/可我感觉却是那么轻松/拆迁留给我更深的感动/在这阳光明媚的秋天里/我的眼泪再为爸爸流淌

如果这秋天我学无定所/请把我留在那时光里/如果这一天我转身离去/该把我留在哪里/也许这一天我学无定所/我不怪爸爸只是打工者/如果有一天我终于离去/请把我梦想埋在秋天里/秋天里

上一篇:质量检验发展下一篇:以小博大的集团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