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

2024-07-23

湖州师范学院(精选11篇)

湖州师范学院 篇1

1 前言

体育节在高校日常生活中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 体育节是学校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 由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体育活动。学校通过竞技类赛事来引导学校师生投入到体育赛事和体育锻炼当中来, 根据学校的体育氛围和体育资源的现有条件来对学校师生进行合理的组织锻炼。通过这些活动让学校师生更有效的宣泄个人情绪, 促进校园和谐, 弘扬校园文化, 以及推动校园的全民健身的开展。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 对湖州师范学院体育节开展状况进行研究。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湖州师范学院体育节的开展状况

3.1.1 体育节赛事项目设置和内容

体育节目前的赛事项目分为体育专业组和公体组两大组, 体育专业组设置的赛事有:PUBA篮球赛、、排球赛、、足球赛、羽毛球赛、网球赛、乒乓球赛, 公体组设置的赛事除以上项目外还有拔河赛、定向比赛、师生趣味运动会、冬季踢毽子和长绳比赛。经采访发现湖州师范学院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篮球、师生趣味运动会、羽毛球、定向比赛和拔河赛。

3.1.2 体育节报名和团体计分

湖州师范学院的参赛规则都对报名人数进行了限制, 通过对收集的运动项目的策划书的分析发现:湖州师范学院体育节项目要求团体以学院 (系、部) 为单位, 每个单位限报一支队伍, 并规定了各队伍的参赛人数, 对于各单项的比赛, 如篮球、排球等项目都是按照各单项国际竞赛规则规定报名人数。举行趣味性比赛的学校对参赛人数要求各不相同, 但都在组织更多人参赛的情况下对人数进行了控制。在团体计分过程中, 除了各比赛单项和团体项目名次计入团体总分外, 还有开幕式的参与与表现、运动会期间的新闻稿件数、文明程度、啦啦队的组织等评分, 并设立了体育道德风尚奖、精神文明奖、MVP、等奖项, 给更多的参赛团队和学生以奖励和鼓励。

3.2 现行湖州师范学院体育节开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体育竞赛组织问题

经调查, 目前湖州师范学院体育节主要由湖州师范学院体育运动委员会, 共青团湖州师范学院委员会, 共青团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委员会, 湖州师范学院学生会,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学生会主办。由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和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体育系承办。从比赛的策划到比赛报名到比赛结束的颁奖工作, 只要有湖州师范学院校领导, 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辅导员和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专业老师直接参与颁奖。单项的比赛分为“师院杯”和专业组。裁判工作主要由体育学院学生完成。由于学生裁判的组织比赛经验及学生裁判员的执法水平、能力有限, 易造成学生群体之间、个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有时甚至会出现打斗现象, 影响了比赛的组织工作及比赛的顺利进行。

3.2.2 体育节宣传力度不够

在体育节开展过程中, 有部分学生想在某一赛事中积极展现自我, 却因为信息传递不及时或传递错误, 导致无法在比赛中展示自我;也有部分学生希望去观看某项赛事, 同样也是因为信息传递的原因, 无法及时观看。

3.2.3 体育节项目受限, 局限性较强

学校体育节设有的体育项目一般以传统的田径运动会以及三大球和三小球为主, 并且参与的运动员以男生为主, 很少女生能参与其中。而且学校体育节开展的项目都是以学生参与为主, 很少有师生能共同参与其中的赛事。

3.3 湖州师范学院体育节的改进对策

3.3.1 优化体育节的赛事组织安排

体育节的承办单位是体育学院和求真学院体育系, 体育学院的学生会需要负责整个学校体育节的策划、组织实施工作, 工作量比较大。建议学校在校学生会中抽调精通体育类赛事的干事组成体育节应急小组, 负责协助体育学院学生会完成体育节的全部赛事。

对于体育节各大赛事的宣传工作可以同过对内或者对外的多方合作, 运用一些高科技手段对学校体育节进行更科学, 更高效的宣传和推广。并且通过网络的方式对学校当前所举行的各大赛事进行及时的通知和赛后的新闻报道。

3.3.2 大力开发趣味性较强的体育项目

打破以往传统的观念, 大力开创集体娱乐性项目, 将竞技体育、健身体育和娱乐体育综合到一起, 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进去, 让优秀的学生参加到单项比赛中, 让一般的学生同样可以参加到集体的娱乐性项目中区。比如开展太极拳比赛、武术比赛、健美操比赛、踢毽子比赛、跳绳比赛等, 通过健身的方式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 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改善学生的身体机。第二, 通过娱乐性或趣味性项目的开设来丰富学生的生活、娱乐学生的身心、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项目应该设置的简单、容易掌握并且能让更多的学生能参与到其中。比如趣味运动会等。

参考文献

[1]王萍.北京部分高校举办校运动会现状与对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 2011, 5.

[2]张秀华.温州城市体育文化节幵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 2011, 11.

[3]严精华.王小安.对全国部分高校开展体育文化节的调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5, 3 (3) :57-58.

[4]周英华.高校体育节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30) :243-244.

湖州师范学院 篇2

2013浙江高校综合排名

省排名全国排名院校类型总分11浙江大学综合196.71269浙江工业大学理工24.77394浙江师范大学师范16.59495宁波大学综合16.585125浙江工商大学财经13.036128浙江理工大学理工12.567146温州医学院医药10.718180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理工9.159192杭州师范大学师范8.4310199温州大学综合8.2111227浙江农林大学林业6.6512240中国计量学院理工6.2313254浙江财经学院财经5.7614290浙江中医药大学医药4.615298中国美术学院艺术4.4316326绍兴文理学院师范4.0417350嘉兴学院综合3.618348湖州师范学院师范3.6619364浙江科技学院理工3.3720401浙江万里学院理工2.9621424台州学院综合2.7422487浙江传媒学院语文2.1723474浙江海洋学院农林2.24

来源:浙江高校排名

文章来源:高考gaokao.

湖州师范学院最有优势的.特色专业

湖州师范学院是一所师范类普通本科院校,拥有共2个最好专业(特色专业)。

湖州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小学教育等专业可以说是湖州师范学院最有优势的特色专业了,这些专业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和本校的专业建设与改革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最好专业的详细列表:

话说“湖州菜” 篇3

其实,湖州乃“傍湖之州”,依偎着辽阔的太湖,地处长三角轴心,不说“占尽天时地利人气之先”,也可说得天独厚。所在地为全国最富饶地区杭嘉湖平原中心,良田千倾,河溪纵横,塘荡遍布,物产丰硕,百姓富足,古训有“苏湖熟,天下足”,向有“天下粮仓”之称。同样的鱼虾禽蔬,只在经湖州人之手,就非同小可了。

正因为地域的富足,滋长了菜肴的精细,其特色是带有浓郁的江南水乡风味,雅致精制,色泽亮丽,味道鲜美,可谓独占鳌头。中学读书时,在课本上读到此话,不由纳闷,心想:“莫非苏州、湖州粮食丰收,天下芸芸众生就无忧饥饿了,果真有此等好事?”

后来,读到古书上记载的:“朝廷之税赋钱粮,十有八九取自江南,而江南者,则十有八九取自湖苏常松嘉五县”,才若有所悟,苏、湖等地之丰硕,乃国之所赖。难怪满清帝王康熙、乾隆要三番五次“下江南”,他们对江南之富饶美丽是如此恋恋不舍,情难割舍。

我们刚到湖州,东道主便说:“大家初来乍到,别的不敢夸口,对餐饮美食,保证列位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湖州最出名的菜便是太湖白鱼,早在隋朝,湖州的裹白鱼就已列为贡品;宋代《避暑录话》有“太湖白鱼冠天下”之句;每年五六月份是太湖白鱼的盛产季节,当地有“三月春江桃花水,白鱼出水肥且鲜”之说。

春时,白鱼价廉,菜场里铺天盖地,品尝白鱼已成为湖州人的习俗。

当晚入席,一盆“清蒸白鱼”便端了上来,定睛细察,只见菜色清丽多彩,汤汁奶白,鱼香扑鼻;众人举箸品味,果然鱼肉嫩滑,味鲜咸美,非比寻常。

服务员介绍道:“湖州人烹制此菜较别处为复杂,先将白鱼洗净,鱼身上切斜纹刀口,再将五花猪肉、火腿切成薄片,油菜片、香菇片、玉兰片分别铺在鱼身上;撒上精盐、味精、料酒、葱末、姜片;添鸡汁;等蒸锅上汽后,将鱼盆放入;蒸约20 min,将原汤浇上鱼身,便可上桌了。”

东道主又补充道:“蒸制此鱼,火候有讲究,过长,鱼肉变老,其味会大打折扣;时间不足,鱼肉拉不下来,因此,须以‘断生’为度,才能做到恰如其分”。

接着,我们吃的一盆菜“银鱼跑蛋”,此菜上桌,只见色泽金黄,黄、白、绿三色相间;入口,银鱼鲜嫩,鸡蛋松软,香鲜油润。细细察看,银鱼纤细,明莹如玉。

东道主说:“银鱼,湖州人叫‘王余’,相传吴王夫差喜食银鱼,属下闻讯,纷纷进贡银鱼以讨吴王欢心。夫差哪里吃得下如此之多的银鱼,便将其余的部分弃于水中,池中鱼儿纷纷争食,于是,得名‘王余’。湖州产银鱼犹以安吉梅溪捕获者为上品。”

东道主又说:“其实,刚才吃的两款食品,在湖州不过是大众食品罢了,价格相当便宜。如想吃上品菜肴,那就是‘鲈鱼烩’了。说到鲈鱼烩,不由想到古人张翰,其时在京城洛阳为官,每当‘秋风起,便思念起家乡的鲈鱼烩’,于是乎,辞官回乡耕读。鲈鱼烩乃唐宋名肴,南宋时,湖人善砍烩,缕切如丝,簇成人物花卉形状,杂以姜桂食之,鲜不可挡。可惜的是,此种进食方式,古人疏于记载,年久失传了。”

游客初临湖州,对于当地的一款“翡翠虾仁”,赞口不绝。此菜上桌,只见菜色鲜艳,虾肉洁白,青豆碧绿,火腿殷红,细细品味,口感滑嫩鲜爽,与杭州的名菜龙井虾仁相比,更胜一筹。

服务员说:“我们是在杭州龙井虾仁的基础上,做了改进。先将湖州的特产,荸荠去皮;与火腿分别切成仅1 cm的丁状,豌豆在油锅中跑一下;然后,将虾仁与菱粉、蛋精拌匀。”

他又强调说:“菱粉须附在每个虾仁上,然后,油锅五成热时,倒入虾仁,即用筷子将虾仁划散,去油,倒入火腿丁、青豆等;最后,将绍酒、精盐、鲜汤调成的芡汁烹入锅中,此菜就可以炒匀起锅了。”

湖州养羊历史达千年之久,积累的烹羊技艺非比寻常,当地著名的湖羊,有生长快、成熟快,繁殖力强,加上肉嫩味鲜的特点。宴席上,多取羔羊肉,世人称胎羊肉。湖人利用湖羊羔加当归蒸煮,再加上酱油、黄酒、姜丝、蒜叶、桂皮等为调料制作成菜。

此菜不仅香气四溢,肉嫩味鲜,美不可挡。民间土方,妇女产后血气不足;老人腰酸背痛;青壮男子新婚泄精过度,食此菜可以“大补”而恢复元气。

一款“湖州酱羊肉”端上来,令人拍案叫绝,观之,色泽红亮;闻之,肉香四溢;品之,酥而不烂,汁浓味醇,为湖州人秋冬季节的滋补佳品。

我们忙请教当地人,烹煮羊肉有何妙法,他们说,其实也不难,先将羊肉切块放入铁锅,加清水浸没肉块,煮沸后撇去浮沫,捞出羊肉;把羊肉放入竹箅子垫底的锅中,加入茴香、姜块、红枣、绍酒、精盐、红椒末、大曲,倒入羊肉原汁;羊肉块用块石压实;然后,密封煮沸,改用微火焖约2 h。

食时,拆去羊骨,切片装盘,淋上原汁,撒姜葱蒜末与胡椒粉等,即可上桌。

我们品尝此菜,不禁拍案叫绝,不仅汁浓味醇,且块肉不变形,入口,酥嫩绵软,就是老人、小孩也可以大快朵颐。

湖州的传统名菜中,以“烂糊鳝丝”最知名,此菜虽名称不怎么样,然而,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湖州太守令各县高厨献佳肴侍候,德清名厨的一款“烂糊鳝丝”,力战群雄而勇登榜首。乾隆皇帝品后,龙颜大悦,太守也官加一品。

此菜上桌,只见盘中的油仍在沸腾,菜色呈红、黄、绿、白、黑五色,色泽鲜艳,鳝丝柔软鲜嫩,清香油润。东道主说:“此菜一定要现做现吃,凉了,味道就要差劲许多。”

我们忙请教服务员,此菜的制法,他说,制作此菜不同于众,先将活鳝鱼放在沸水中氽一下;捞出,放在冷水中,划去鳝骨,切成丝状,用凉水洗净沥干。

然后,起油锅略为煸炒;烹入绍酒、酱油、糟油、白糖、姜汁;浇湿淀粉起锅,装盘,中间用勺揿一个潭;撒胡椒粉,淋芝麻油,并将炒熟的虾仁及各种丝料放在潭周围;最后取沸油浇入潭中,即可上桌了。

湖州的另一款名肴,称之“葱油核桃鱼卷”,此菜上桌,色泽金黄鲜艳,形如蚕茧,入口,外壳松脆香酥,卷内鲜嫩浓香。

服务员介绍道:“这道菜不仅色泽美,味道好,而且还具有补气健脾、平肝潜阳、滋阴润燥之功。”他又说:“要做好此菜,颇费心思与手艺,先将草鱼批成鱼片,再逐片放在案板上,加精盐、绍酒、干淀粉;再将核桃仁剁碎,放葱入碗,拌成馅,挤成圆子;把鱼片连馅卷成鱼卷;捏紧成蚕茧形,然后,将鱼卷逐个拖上蛋糊,滚上面包屑,炸至金黄色捞出,装盘即成。食时,蘸以番茄酱,其味犹佳。

我们还吃过一款佳肴,叫做“大头菜炒肉丝”。这是一款夏季早餐吃粥时的小菜。有人认为,此菜过于寻常而“不登大雅之堂”,未列入食谱,其实,此菜鲜咸得当,特具本地特色。湖州南浔大头菜为浙江名产。经腌制后,清香扑鼻,故而,湖人改叫“香大头菜”,

最后,大家吃的点心是糯米雪藕,湖州周围塘荡遍布,莲荷遍地,品种有红、白两种,湖州人以白荷为珍,其莲子嫩而酥甜。在湖州,白荷又有早白荷、迟白荷之分。老食客以早白荷所产之藕为上品,其味鲜嫩脆甜,多宜生食;迟白荷所产之藕,内含淀粉高,湖州人多取之熟食或加工成藕粉出售。餐馆供应的多是迟白藕,灌之糯米;食时,切片,淋上蜂蜜,观之,色泽晶莹,品之,鲜甜脆嫩。据说,乾隆下江南时,品后,大喜,遂列为贡品。

湖州的精美菜肴,名目不计其数,稍有名气者,诸如,千张包子、葡萄鱼、丁莲芳大馄饨、诸老大粽子等等。尤其以千张包子、大馄饨、粽子三款在外省开的分号最多。

湖州千张包子,取的本地产千张,皮白而薄,内馅选精纯腿肉,切成丁,然后,拌上开洋、干贝、嫩笋尖、芝麻等。食时,根据各人喜好,加辣酱、胡椒、蒜叶等调料。

众人举筷品尝,尚未启口,一股香气袭来,令人欲罢不能,堪称“江南一绝”。

湖州师范学院 篇4

体育教育以教学为主要途径, 以课堂教学或专门性辅导为主要形式, 以身体练习和卫生保健为主要手段。[1]体育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变了过于注重技能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正确积极的学习态度, 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念。[2]当前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要求下, 体育受教育者出现畸形, 这种现状是如何产生的值得我们研究。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湖州师范体育学生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⑴文献资料法。检索中国期刊网并查阅有关学生习得方面论文30余篇。⑵问卷调查法。问卷的设计严格按照问卷设计的一般原则, 然后实行了问卷调查。⑶数理统计法。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获得的有关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招生现状

湖州师范学院每年大约招收160名体育专业学生, 从投档分数线来看, 在浙江省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在招生过程中, 退役运动员和高水平运动员招不到, 是制约运动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 体育专业学生招生分数两条线呈倒V字形的形状, 体育技能分数和文化课程分数的投档分数线中等水平处于波峰位置, 从两条分数评价曲线的数值看, 其中优秀百分比例最少, 良好水平次之。

3.2 学生日常学习状态

从课程设置方面分析学生学习特征, 在日常的学习中, 学生更强烈的获得体育更高的技能, 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则漠不关心, 如图2所示, 46.5%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是有用的, 53.5%的学生反映所学知识无用。95.3%的学生反映开设的课程太杂, 只有4.7%的学生认为开设课程太少, 学生认为感兴趣愿意花费时间学习的课程太少。

高校的定位是培养综合性的人才, 在课程设置方面比较杂, 学到的东西广而不精是一个事实。所以建议高校体育教育要进行细分, 开设的课程也围绕不同的方向定位。

3.3 体育专业学生备考现状

根据问卷调查, 从学生每天在图书馆或教室复习的时间分析, 每天能有三个小时学习时间占3%, 有二个小时学习时间占5.6%, 有一个小时学习时间占10.3%, 有半个小时学习时间占15.1%, 没有花费学习时间占66%;从学习体育技能时间分析, 每天能有三、二、一和半个小时学习时间分别占20%、10.6%、40.2%和13.2%, 没有花费学习时间占16%;如表1所示。

由表1数据可知, 学生进行体育技能学习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文化理论学习。每天从事体育技能时间超过三个小时占20%, 这部分学生主要是参加校队训练的运动员;而花费时间进行文化理论学习的占34%。

3.4 学生考试违纪分析

严肃考风考纪一直是高校教学工作中重中之重的问题, 高校在施行过程中也下达了严惩不怠的态度, 对学生要求不所谓不严格, 可考试违纪行为还是屡见不鲜, 究其原因还是学风不正, 在现代应试教育下, 忽略了学生过程培养, 致使学生平时上课不认真, 考试的时候为达到到及格不得不挺而走险。

4 结论

⑴体育专业学生对体育技能的习得期望值远远大于理论学习的期望值, 每天花费时间学习体育文化理论知识的学生不到34%。⑵学生缺乏理论学习兴趣主要源于课程设置复杂, 教师组织教学模式单一, 师资水平能力不高, 不能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⑶学校疏忽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监控, 只通过期末考试或考察对学生进行评价, 致使应试教育的弊端加剧。⑷高校要加大学风整治力度。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湖州师范学院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教学组织模式、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学生对课堂期望和积极性进行研究, 揭示体育专业学生习得现状。

关键词:体育专业,学生,习得情况,现状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发权.浅析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与实践, 2010年第11期.

[2]余学峰, 等.素质教育与高等教育中的社会人文课程[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0年10月第17卷第4期.

[3]周林清, 等.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田径“技术学习行为”的归因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湖州:永远的陆羽 篇5

精茗蕴香,借水而发。茶是水最蕴藉唯美的表达。陆羽就像一枚茶叶,在湖城浸泡出了芳馥隽永的传奇人生,也为后世筑起了一座伟丽的精神殿堂。湖州成就了陆羽,陆羽也成就了湖州。于是,爱茶的湖州人,都十分珍视历史留给斯地的馈赠,除了自豪之外,他们还试图从星散在典籍的吉光片羽中去爬梳、考证、定位、恢复曾经的现场,使其在时光的断层中复现,并串起成为一条条清晰的脉络,为我们感知、触摸历史提供了现实的途径。

苕霅依旧,茶香泛起。不论是褶皱的波纹,还是雪白的沫饽,似乎都隐藏着历史的秘密。流淌的水把我们带回渺远的过去,也让我们在静止的茶汤里望见了永远的陆羽。

青塘别业

如果不知道确切的地址,初来寻访青塘别业的人就很容易被地图误导。当我按照地图的提示,兴冲冲地抵达时,才发现此地全然没有像皎然诗描的“门占春山”“篱边钓溪”,而是嘈杂的市井和尘土飞扬的马路。在彷徨之际,指示牌上的“青铜大桥”忽然提醒了我,使我联想到《湖州府志》中的一句记载:“陆羽别业在青塘门外”。青铜门正是青塘门的俗称,位于城西北,是唐湖州府城的九个城门之一。十多分钟后,一座质朴的石牌坊便兀立在眼前,为推出背后的青塘别业做了庄重的铺垫。然而,这栋黑瓦白墙的小楼并不起眼,它似乎更适合置于写意山水画中。相比之下,与它隔溪相望的浙北第一高楼却是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不过,后者代表的只是这座城市现代化的高度,而青塘别业代表的则是独一无二的茶道精神高度。

沧海桑田,别业的原址早已荡然无存,它是今人依据文献所提供的线索重建的。尽管如此,我还是愿意把它当成是千年前的旧迹,因为我知道脚下的路与不远处的苕溪是我们与陆羽感通的唯一媒介。楼前立着一尊陆羽的坐像,执着的目光永远定格在前方,仿佛在深思,又好像是在凝望,茶是他的全部。时空并没有硬生生地隔开古今。登上别业后面的桑苎亭,城市的喧嚣顿时收敛了许多。在幽静的空气中,一幕幕熟悉的场景如走马灯般在脑海中轮番上映:时而是陆子燃灯展卷、奋笔疾书的剪影,时而是群贤毕集、品茶赋诗的热络场面,时而是皎(然)陆(羽)啜茗玩月的情景……甚至连一碗一盏都清晰可辨。

青塘别业是一首未完待续的诗。它的斜对面,又有一幢刚竣工的唐式建筑,这里将作为陆羽茶文化展示馆,来续写人们对陆羽的思念。

杼山情

陆羽墓、皎然塔在妙西镇各有两处,一处在镇北,一处在妙峰山。究竟哪一处是“正统”的,学术界始终悬而未决。但是,和它们有关的文献与旧物却完全一致地指向了杼山。

这是一座多情的山,山上安眠着一对缁素忘年交,也安放着真淳的友情。读懂了杼山,也就读懂了陆羽。于是,在一个清冷的黄昏,茶友大茶做向导,带我们去妙西镇北的杼山。穿过一排农舍后,我们沿着落满枯叶的小径,向上走去,没多久,一座青石砌成的茶圣陆羽之墓就在眼前了。周围竹木茂密,墓穴更显幽深。它并不寂寞,毕竟还有皎然塔与它遥相守望。在有些肃穆的气氛中,默立凝思,旧诗行忽远忽近地在耳边回响:“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一碗茶毫不犹豫地消弭了年龄、身份的界限,将这两个爱香茗亦爱云水的山僧野老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三癸亭是见证杼山友谊的“点睛之笔”,因陆羽命名、皎然赋诗、颜真卿题匾而成“三绝”。它依杼山而建,登临远眺,风光幽绝。坐在亭中,山风吹寒,树枝摇曳,嘈嘈切切,仿佛在反复沉吟当年山亭初成、文士唱和时的欢愉。

“杼山已作冬令意,风雨谁登三癸亭。”天色向晚,杼山在张狂的夜色中慢慢隐去了轮廓,山下村合的灯火却早已点亮,透着暖暖的光晕。下山途中,大茶说,陆羽墓、皎然塔、三癸亭都是这里的村民自费筹资重建的,他们热爱陆羽、守候杼山,一如热爱守候自己的先祖和故园。

大唐茶江山

长兴县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杜使恩在说起顾渚山的时候,情不自禁地把声调提高了几分:“中国茶史上有三次贡茶的高峰,第一次就是在我们长兴的顾渚山!”的确,顾渚山不是一座普普通通的茶山,而是一个盛世的茶江山,并因陆羽和贡茶而变得神圣。

一条石径,蜿蜒着伸向竹林的深处,这是陆羽曾走过的路。时值隆冬,白瓣黄蕊的茶花已经挂满了路旁的茶丛,点缀着不再鲜嫩的枝叶。杜使恩说,这些茶树都是顾渚紫笋原生茶树的后代,在漫长的岁月中,它们近似完整继承了祖辈的良种特性。一路迤逦而上,天空如幕布般被轻轻拉开了,视野也变得开阔起来。一丛一丛高矮不同、呈披张型的茶树,如榛莽般生长于岩石之间。与人工垦殖的茶园不同,它们是不加任何修饰的,就像是国画上随心挥洒的苔点。“上者生烂石……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目之所及,都在逐一印证着《茶经》里的语句。也许,当年曾隐居在这里的陆羽正是以此为蓝本来著经的。

作为贡山的顾渚山承载了只属于贡茶的荣耀。自唐以来,共有20多位湖州刺史(太守)至顾渚山修贡,至今,9处摩崖上还留存了他们真迹的石刻。在金山外岗羊山石刻上,我们看到了袁高、杜牧的题字,袁高的隶书大字尚能辨识,而杜牧的正书却漫漶不清。抚摸着被风化的岩石,感到既亲近又遥远。古人把名字镌刻在石头上,欲流芳百世,却终究难敌时间的经年侵蚀。

其实,在古代的书写中,时间也常常被比作水。它可以毫不留情地带走一个人、一个时代乃至一切,留给我们的有时候只是故纸堆或者石碑上的几行文字。但,茶却是例外。它在绵亘千年的持久战中完胜了时间,因而当我们端起茶盏时,盏中荡漾的水色,让一张张模糊的面孔及其背景、时代变得鲜活起来,并有着真实的触感。

湖州师范学院 篇6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湖州师范学院乒乓球运动员14人。平均年龄21.8±1.23;平均身高163.2±4.58;4名国家二级运动员。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共67篇,为该文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2)跟踪调查法:经过1年的跟踪训练,练习频率一周三次,记录每次训练运动量强度和密度,以及击球成功率等,并利用发球机辅助训练。

(3)指标测试法:采用FINLAND生产的POLAR心率遥测仪,测定运动员训练前、中、后的心率,并使用其处理器进行分析、处理所贮存的数据;采用YSI-1500型乳酸分析仪测定;击球成功率以运动员有效回球进行统计,即有效回球/击球数*100%。

注:P <0.05

注:P <0.05

注:P >0.05

注:p<0.05

(4)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算平均数和标准差,并进行均数t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专项体能发展运动员 ATP-CP 系统供能能力

乒乓球比赛是间歇式、短时间爆发式的有球活动的竞技过程,采用多球训练可发展乒乓球专项所需的能量代谢能力,也能发展乒乓球专项基本素质,所以乒乓球多球训练已成为训练中的一种常用手段[4]。如表1所示,经过6个月专项体能训练,每次训练3组快速挥臂+步法移动、1/4台多球训练、1/2台攻球,练习时间30 s,组间30s以上间歇时间,运动员的专项素质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多球训练后血乳酸和心率都比6个月前下降,z这说明运动员对负荷的承受能力增强。此外,运动员的击球成功率也有一定幅度的上升,尤其是1/2台攻、拉球的击球成功率上升幅度较大。

2.2 专项体能发展运动员 ATP-CP/ 糖酵解混合系统供能能力

通过发展ATP-CP/糖酵解混合系统供能能力,以提高乒乓球运动员的快速移动和快速挥臂的耐受能力。在专项体能训练中采用30~60 S最大强度练习,每次练习间歇4~5 min,在连续间歇训练5次后,血乳酸可达更高值。如表2所示,运动员无氧运动能力明显加强,进行无氧训练时,由于身体欠下了大量的氧债,在血乳酸中出现高血乳酸水平,使身体耐受最大乳酸能力提高一倍,这样就能更好地发展糖酵解系统的供能能力和速度耐力。

2.3 专项体能发展运动员糖酵解系统供能能力

通过发展运动员糖酵解系统供能能力,提高机体耐酸能力的练习,为适应高水平比赛运动强度大的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耐酸能力,以保证在体内供氧不足的情况下仍能较长时间地保持高强度的运动。采用全力的拉冲扣、1/2台攻拉冲、推侧扑等方法,1~2 min大强度训练,4~5 min间歇休息,已达到机体在训练中忍受较长时间的刺激。如表3所示,推侧扑训练前后效果明显,速度耐力素质增强,具体地说,训练强度控制在血乳酸4 mmol/L以下时,可以提高乒乓球运动员有氧氧化系统供能能力和专项耐力。

2.4 专项体能发展运动员有氧系统供能能力

通过提高有氧代谢能力可推迟无氧酵解的启动,加快完成无氧代谢后的恢复过程,有效地提高肌肉中糖元的贮量,而肌糖元的贮量又与无氧酵解能力相关,因此,必须在发展有氧代谢能力的基础上再过渡到无氧代谢的训练,提高有氧代谢能力较为有效的训练方法是进行较长时间、强度不太大的练习。如表4所示,训练前后血乳酸、心率和击球成功率的变化不明显。

3 结论

(1)乒乓球运动员经过6个月的乒乓球专项体能训练,运动员的无氧代谢等专项素质得到明显提高,训练水平大幅度提升。

(2)运动员对负荷的承受能力增强,运动员的击球成功率也有一定幅度的上升。

(3)ATP-CP系统、ATP-CP/糖酵解混合系统、糖酵解系统训练前后差异明显,有氧系统训练前后差异不明显。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跟踪调查和指标测试等研究方法,对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训练过程进行研究。经过6个月的乒乓球专项体能训练,运动员的无氧代谢等专项素质得到明显提高,训练水平大幅度提升。结果说明,乒乓球运动员以无氧训练为主,结合多球训练模式,是发展运动员磷酸原、磷酸原糖酵解、糖酵解三大供能系统的有效手段,对乒乓球运动员专项素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高校运动员缺乏体能训练的系统性和技术发挥的稳定性等特点,制定训练计划,分析专项体能训练过程中生理学、训练学特征,为高校教练员监控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提供依据。

湖州师范学院 篇7

为深入了解高校教师发展现状和需求,2014年9月,笔者就“教师发展政策”“教师发展项目”“教师发展模式”“教师发展意愿”等问题进行调研。 随机抽样了浙江、安徽、江苏3个省份13所本科高校的在职专任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共发放问卷1300份,回收1173份,回收率为90.23%。 在调查与访谈的样本中,高、中和初级职称教师分别占25%、33%和42%, 男女性别各占47%和53%,年龄在45岁以上、35~45岁和35岁以下教师分别占27%、36%和37%。调查数据采用二分法进行统计。 调研发现,目前很多教师发展政策只看重培养学术精英,尚未顾及占绝大多数的普通教师的需求; 教师发展项目以学术提升为主,功利性色彩比较浓; 教师发展模式以理论主导为主,一元化倾向严重等。 “发展政策只注重学术精英”,存在高端化、精英化现象,忽略普通(大众)教师、青年教师的需求,说明政策制定中对发展主体的多元化关注不够;“发展项目以学术提升为主”,忽视教学提升、态度转变和情意发展,说明项目设计中对发展目标的多元化关注不够;“发展模式以理论主导为主”,忽视实践、 交流、观摩、研讨等方式的作用,说明实践中对发展方式的多元化和教师需求的个性化关注不够。这些问题造成了教师全员发展、全面发展、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得不到尊重和满足,影响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归根结底是地方本科高校教师多元发展体系的缺失问题。

一、教师多元发展体系的理论依据

1. 多维学术观理论 。 “多维学术观 ”是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前主席欧内斯特·博耶于1990年在《学术反思:教授的工作重点》中首次提出。“多维学术观”认为学术应该包含“探究的学术”“整合的学术” “应用的学术”“教学的学术”四个方面[1]。 它们彼此之间紧密联系又各具特点,“探究的学术”指的是对人类知识宝库的探寻与发现, 解决学术如何产生的问题; “整合的学术” 指的是整合跨学科知识的重要性的认识,解决学术如何创新的问题;“应用的学术”是指将知识应用于解决现实世界的各种问题,回答了学术该如何融入社会并为公众服务的现实问题;“教学的学术”并非传统的单纯知识的教学,应该包含“课程的设计,新的教学方法的探索,以及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解决学术如何传承的问题。“多维学术观”的核心价值在于明确和扩展了学术的内涵,拓宽了教师学术发展通道,有助于改变传统的学术观念,激发教师多维学术创造活力。 在博耶提出“多维学术观”后的20多年间,多维学术观在全球范围内对高校教师发展的理念与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高校教师发展工作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2. 多元智能理论 。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中提出的。 多元智能理论打破传统的将智力看作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这一认识,而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每个人至少有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视觉智能、 音乐韵律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沟通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存在智能等九种相对独立的智能, 而且这九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 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 使得每个人的智能都各具特色[2,3]。 加德纳认为:过去对智能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解决问题需要运用多种智能,人的各种智能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获得充分发展。 近几年来,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3. 对地方高校教师发展的启示。 博耶“多维学术观”和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引入,为高校教师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破除高校“学术”即“研究”的狭隘学术观,将教学、整合、应用同探究提升到学术层面去理解、正名并给予支持;打破了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二元智能”说,为教师“各方面水平的持续提高、不断完善”提供理论支持。两大理论对于构建教师多元化发展体系有着重要启示。 首先,高校教师发展要注重整体性。人的九种智能因素彼此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与协同,以多元方式存在的一组智能,只有将九种智能因素同等重视,给予同等注重力, 才能全面提升人的能力。“多维学术观”结构中的四种学术是紧密联系的和谐整体,没有“探究”生产学术成果,“教学”就是无本之木;没有“教学”对学术进行传承,“探究”就无从进行。学术“探究”能够促进学术“整合”与学术“应用”,反过来学术的“整合”与学术的“应用”又能促进学术的“探究”产生新的成果[4]。 “多元智能”与“多维学术”赋予了高校教师全面、整体发展的内涵和理论意义。其次,高校教师发展要尊重差异性。 尽管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九种智能,但由于受各种不同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制约,九种智能在个体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使个体的智能各具特点,这就是人的个体差异性[5]。 高等学校是多维学术的共同体,“多维学术观”不仅为高校教师所有学术领域正名,同时也支持高校教师群体的多样化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个性化发展。 再次,高校教师发展要突出实践性。 促进高校教师发展的教育、培训形式应融入实践性元素, 举办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体验活动, 在实践体验中充分展示特长、增强自信,使教师不断地进步与完善。最后,高校教师发展要强调自主性。文化是智能发展的影响因素,因文化背景和价值标准不同,导致智能的评价标准、智能的发展动机及发展水平不尽相同。 高校应该重视教师的自主性,强调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增强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教师多元化发展体系的内涵与特征

1.教师多元化发展体系的内涵。在博耶“多维学术观”的新学术理念和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思想指导下,从“多方位”的教师发展支撑保障体系、“多维度”的校本研训体系、“多样化”的教师发展模式和“多品位” 的校园文化氛围四个方面构建教师发展体系。 首先,“多方位”的教师发展支撑保障体系着重从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制度体系着手,通过建立“学校-职能部门-二级学院-教师个人” 相协同的教师发展组织体系,由学校顶层、中层、基层三级纵向组织和个人协同为教师全员发展提供支持;通过构筑“面-线-点” 相结合的教师发展制度体系,从面上拓展、线上深化和点上提高三个视角来保障教师的全员发展。 其次, “多维度”的校本研训体系根据教师入职时间、发展类型和专业发展程度三个维度,构建了分阶段(入校岗前阶段、上岗入职阶段、在岗职后阶段)、分层次(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分类型(知识更新、教学技能、学术能力、情意态度)的校本研训体系,确保教师全面发展。再次,“多样化”的教师发展模式以“强化差异化、共享差异化”的思路,通过搭建多样化的培训、 交流、研讨、合作平台,设计和实施符合教师个性需求的发展项目,尊重和支持教师个性化发展。最后,校园文化就是教师发展的土壤, 是教师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并具有强大的渗透性、持续性和稳定性。 多品味 “文化育人”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学生培养上,同样也作用于教师发展。

2. 教师多元化发展体系的特征 。 第一 ,体现 “自主性”。自主性特征主要体现在树立自主发展的理念、 创设自主发展的条件和尊重自主发展的选择。 第二, 蕴含“互动性”。互动性是指教师、学校、地方之间的互动。教师多元化发展体系为教师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障、丰富的学习资源、多样化的发展平台,创造团结向上、积极自信、尊重人才、人文氛围浓郁的文化环境,实现学校、地方与教师个人协同发展的良性互动。第三,具有“选择性”。教师多元化发展体系针对不同需求和个体差异实施不同的培养模式,建立多方位的教师发展保障体系和多维度校本研训体系,为不同发展类型与发展程度的教师提供不竭的动力。

三、教师多元化发展体系构建与院校实践

浙江湖州师范学院近年来根据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发展的基本特征、 生存状态和发展环境的特殊要求,构建和实施了教师多元化发展体系,从学校内部组织管理入手,改革现有教师发展模式,健全教师发展的支持体系,完善教师发展培训体系,营造回归教师本位的校园文化,回归教师发展的本真蕴义,在促进教师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构建 “多方位 ”的支撑保障体系 ,满足教师全员发展需求。地方本科高校的教师发展不但需要国家和社会层面的政策与条件保障,同时也需要学校层面的组织与制度保障。 从多维学术发展的视角,湖州师范学院建立“学校·职能部门-二级学院-个人”相协同的教师发展组织体系。学校按照“统筹规划、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工作思路,构建了“四方协同”教师发展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学校层面成立教师发展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教师职业教育和业务培训的政策研究、统筹协调和资源整合,督促指导教师发展工作;职能部门(如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地方合作处、宣传部等)根据业务范畴,履行促进教师发展的职责,从多个维度承担教师培养任务;二级学院作为促进教师发展的主体负主要责任, 设立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完善基层教学组织,做实老中青教师传帮带机制;教师本人是发展的主体,应增强自主发展意识,制订个人发展规划,自主参与进修、培训,提高个人职业道德素养与业务水平。“四方协同”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分担了促进教师发展的责任,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应用技术、师德修养等多个方位协同促进教师发展,从组织架构的角度将保障教师全员发展落到实处。

从多元智能发展的视角,筑起“面-线-点”相结合的教师发展制度体系。 一是实施“360培训制度”, 拓展面上发展。坚持德能并重、注重实效、全员培训原则,落实五年一周期在职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做到师德师风教育和岗位工作水平提升并举,教师培训与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有机统一,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二是做实“学术休假制度”,推进线上深化。学校实行常态化的“学术休假”评估制,要求休假前有针对性的研究计划,休假后有深入的反思与总结。 三是健全 “教师培养与评价制度”,引导纵深发展。 坚持发展性评价导向,通过实施培养制度,对教师实践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评价,激励与修正教师行为;通过实施奖励制度,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帮助教师查找自身的差距和不足; 通过实施分类分层晋升评聘制度、建立“双师”导向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激发教师发展内在动力,帮助不同类型与层次的教师明确发展方向, 引导广大应用型学科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向 “双师型” 教师转型。 四是创新 “高层次人才选拔制度”,引领点上提高。改革人才培养使用制度,以国家、 省级人才选拔为龙头,以厅、市、校级人才选拔培养为辅助,构筑人才高峰,不拘一格选拔和使用高层次人才,引领教师发展。

2.健全“多维度”的校本研训体系,满足教师全面发展需求。 学校根据入职时间、专业发展程度和发展内涵三个维度,为教师提供“科学探究”“教学研究” “学术整合”“技能应用”等多种维度发展平台,构建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型的校本研训体系,促进教师知识、技能、能力、态度和情意的全面发展。

根据教师入职时间长短, 开展分阶段校本培训。 岗前入职阶段新教师主要是接受良好的职业道德、大学教学基本规律和一般教学程序的教育,为从事教师职业打下理论基础, 为教师站上讲台做好岗前准备; 上岗入职教育阶段帮助教师储备克服教学、 科研、服务等实践困难和问题的能力与技巧,指导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以便有效应对职业压力与科学调试心理,迅速熟悉工作环境和学校的文化氛围,为尽快适应教师角色奠定基础;在岗职后教育阶段主要是基于实践问题,围绕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专业实践能力、服务应用能力发展实施常态化教育, 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深化专业能力,拓展专业优势。

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程度不同,开展了分层次的校本培训。 助教以提高教育教学核心能力为主,参加教学技能培训项目,在教学导师的指导下加强教学实践训练;讲师以专业能力的发展为重点,确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编入学科团队,在学术导师的指导下加强科研实践训练;副教授以深化专业能力为主,参加较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和培训班,掌握所在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 确定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和高水平目标,形成自身的专业优势,成为学术骨干;教授以引领学科或产业发展为主要任务, 确立在学科中的带头人位置,通过讲学、开办讲座,指导青年教师发展。

根据教师发展内涵组成要素的不同,开展分类型的校本培训。在态度情意发展方面,学校坚持“师之德乃教之魂”的宗旨,将师德建设作为校本培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能力发展方面,构筑“名师讲坛” “教学沙龙”等交流平台和“微格教室”“教学咨询室 ” 等服务平台,实施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培训;开设充满生机、富有吸引力的高端培训项目,实施教学精英培养计划。在学术能力发展方面,坚持每年举办“学术写作”“科技攻关”等专题报告和学术沙龙,培养教师问题观察、逻辑思维、文字表达能力,保持教师在专业研究领域的学术生产力。 在专业应用能力发展方面, 推行 “青年教师驻企业”“百名专家下基层” 专项行动,实施“企业家进校园”“教师业界脱产研修”工程, 开展科技攻关、联合开发、咨询服务、人才培训等服务,培养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高教师社会服务能力。

3.改革“多样化”的发展模式,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需求。学校从分析教师多元智能因素的个体差异入手,以不同的兴趣为横向发展目标,以“入门→合格→骨干→卓越”为纵向发展目标,帮助和指导教师制定职业发展规划, 明确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和方向; 实行“教学改革项目”研究计划,推出以“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改革为主的教学研究项目,支持教师依托兴趣,充分施展自己的个人专长,进行积极有效的个性化教学探究;设立“个性化教学实践”工作坊, 让教师尽情展示个性化教学探求历程和成果, 分享个人观点,在相互碰撞中开阔眼界,深化认知,从而提升自己个性化发展的能力。

共享教师差异化发展成果是推进教师个性化发展的一个出发点。 学校积极营造共享差异、互相学习的发展氛围,推出“治学·为师”宣传专题,分享优秀教师的心路历程与发展心得,用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引导教师学有对象,超有目标;开展“个性化教学”微课比赛,让教师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专长,推广改革成果与分享实践经验,激发教师发挥自身特长,探索个性化、有特色的教学改革;设立“湖师沙龙”展示平台,让教师们畅谈自己对教育的感悟;招募领军人物研究团队,允许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选择团队,并在其中向骨干教师学习,相互交流,为自己的科研能力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湖州师范学院 篇8

关键词:水产养殖学,建设,发展

“水产养殖学”是湖州师范学院于2012年新开设的专业, 作为农业专业的一部分深受传统“轻农、歧农”思想观念的束缚, 在该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很多困难:首先, 水产类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不高, 多数学生认为读此专业低人一等;其次, 考生和家长对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就业状况过度担忧, 由于对该专业的就业状况不清楚, 导致片面地认为水产类专业不好就业, 工作环境差和劳动报酬低等, 因此大多数学生不愿意报考本专业。近两年来, 我校水产养殖学专业生源第一志愿填报录取入校的较少, 许多是调整志愿无奈进来读的, 这些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 很多家长对水产养殖专业也不认同, 担心孩子读完大学仍旧无法“跳出农门”。这些可能会造成部分同学有转专业, 甚至退学的念头。

然而水产养殖业在我国大农业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水产养殖业是节粮节地型产业, 它既不与粮食争耕地, 又不与畜牧争草原, 可缓解粮食生产的压力。水产品是一种高蛋白质、高营养的优质食物, 被誉为“健康食品”[1]。目前, 我国的水产养殖规模世界第一, 2012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为5907.68万吨, 其中养殖产量为4288.36万吨, 均占到世界产量的70%以上[2], 水产养殖业已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之一。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认为中国对世界的两个重大贡献之一就是“水产养殖”。另外, 湖州师范学院背靠南太湖, 历来是水产养殖业发达的鱼米之乡, 具有得天独厚的办学地理位置, 水生生物学与水环境学科是我校重中之重的建设学科, 拥有水生生物学浙江省重点学科、浙江省淡水养殖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与开发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水产养殖学专业是我校要重点打造的品牌专业, 也是申报硕士点, 建设湖州大学的重要支撑之一, 拥有较好的科研实验条件和师资队伍, 这些为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针对我校新办水产养殖学专业建设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发挥我校水生生物学的优质办学条件和学科优势, 通过加强水产养殖学的专业宣传, 强化专业思想教育, 创立具有特色的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基础扎实, 适应面广, 富有创新能力的水产生物技术复合型人才, 拓宽就业渠道, 引导大学生创业, 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措施如下:

1 提高水产养殖学专业的生源质量

优秀生源是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通过加强招生宣传, 吸引优秀学生从事水产养殖学专业。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其一, 建设湖州师范学院水产养殖专业网站, 通过视频、图片和文字等形式对本专业进行全面详细介绍。通过招生宣传, 使考生和家长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对本专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全面了解, 包括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内涵、社会需求和发展前景等。同时依托本专业的养殖基地和养殖实验室, 普及水生生物学知识, 宣传渔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激发学生对水产行业的兴趣;其二, 挖掘专业发展的优秀人物及其成功事例, 组织编撰宣传材料, 提高专业的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

2 加强专业思想教育

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 例如在新生刚入学时就向他们系统地介绍水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 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熟悉本专业、进而热爱本专业。除了会议上、课堂上宣讲之外, 更重要的是通过请进来, 走出去的方式, 创立“名家论坛”, 请本专业相关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到校讲学, 介绍他们创业的经验, 同时组织学生到水产养殖及饲料和食品的龙头企业、相关科研事业单位等参观学习, 使学生真正看到水产业的希望, 增强学生立志投身水产养殖业的信心。

3 创立具有特色的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水产养殖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专业, 水产养殖企事业单位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一方面, 要求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要来之能用, 能够立即担当起技术指导工作;另一方面, 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创新精神, 能够将所学的知识逐渐转化到生产中, 做出其他非专业学生难以做到的创新性贡献。这就要求在水产养殖学专业的教学中,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开展导师制, 强化实践教学[3,4,5], 充分利用校内外科研、实训平台指导培养水产养殖学专业学生, 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3.1 实行导师制。

让学生一进大学就由本专业的骨干教师担任导师, 全方位引导和关心学生的成长。从大一第二学期起, 指导教师要为学生设立科研创新专项, 引导学生培养专业兴趣和科研技能;进入大二以后, 要组织学生申报各类课题, 参加各级学科竞赛, 指导学生发表论文、申请专利、服务地方等;进入大三以后, 指导学生确定就业和考研方向;进入大四以后, 指导学生生产实践、毕业论文、考研或就业等。让导师成为学生四年本科生活的“守护神”, 从而增强师生感情, 巩固专业在学生心中的地位。

3.2 充分利用水产养殖学专业依托的“浙江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与开发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和校内外的实践实训基地等有利条件, 设立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 引导学生培养专业兴趣。

3.3 强化实践教学, 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重理论, 轻实践”的现象在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 从课程体系设置到学时安排, 都比较注重理论教学, 而对实践教学环节往往不够重视。然而水产养殖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 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因此在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 需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为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6]。

3.4 利用生物科学学科优势, 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水产生物技术复合型人才。

强调水产养殖专业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原则, 夯实学科基础, 发挥本专业依托生命科学学院所具备的生物科学学科优势, 加强通识性课程的开设力度。

3.5 严格教风, 提高教学质量。

不断探索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要求专业教师教书育人, 坚守“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注重因材施教, 不断革新教学方法, 普及高效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4 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注重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 强化中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和实践中的基本功训练。建立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水产业精英人士或专家到学校兼职授课的机制, 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以政策规定和鼓励相结合的方法, 发动现有教师积极申报、参与各级别课题项目, 发表教学及学术论文, 编写教材、教学参考书和实验指导书, 不断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为本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5拓宽就业渠道, 引导大学生创业

良好的就业和发展前景是水产养殖学专业吸引优质生源和稳定学生专业思想的重要因素。因此, 要想方设法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可采取以下措施:其一, 引导学生考研继续深造。近年来, 本专业所在的生命科学学院学生的考研人数和上线率均在我校首屈一指, 这对本专业学生的考研有示范带动作用;另外借助生物学科的优势, 拓宽学生考研视野, 即本专业的毕业生既可以报考水产养殖相关专业, 也可以报考生物学、医药学等相关专业。其二, 充分利用师范院校注重师范技能培训的特点, 鼓励学生加强基本技能培训。如参加普通话、化学分析工、教师证、会计证等的考证培训, 为从事相关教育或其他工作奠定基础。其三, 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引导学生创业。鼓励学生“先就业, 后择业”。以水产业界成功人士的经历, 引导学生去基层, 去渔区, 去生物技术类企业创业, 在创业过程中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总之, 在我校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中, 应充分利用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科优势, 创立具有水产养殖学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水产生物技术复合型人才, 拓宽就业渠道, 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 以确保新建水产养殖学专业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麦康森.中国水产养殖与水产饲料工业的成就与展望[J].科学养鱼, 2010 (11) :1-2.

[2]农业部渔业局.2013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3:23.

[3]石耀华, 顾志峰, 王永强, 等.水产养殖学专业实践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初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 30 (8) :77-79.

[4]郑礼平.论科研导师制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6) :156-157.

[5]黄长沟.浅谈本科生导师制在高校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中的作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 (5) :76-77.

湖州师范学院 篇9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专业任课教师 (2011年—2013年) 三年间发表的科研论文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计量分析法

通过在湖州师范学院图书馆电子期刊检索下载相关文献资料, 进行文献的计量分析。

1.2.2综合分析法

对所查找的文献资料进行逻辑分析。

1.2.3数理统计法

应用Excel2003统计软件对文献资料和相关数据进行简单的图表处理。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从事科研的教师队伍状况

2.1.1人员年龄结构与职称情况分析

本研究课题针对的是体育学院专业教师的科研论文发表情况, 调查的人员主要指在职在岗教师 (含博士在读) 。经统计2011年—2013年间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教职工共计50人 (其中一名教师于2012年离职, 不计在内) , 从事体育专业教学的任课教师有40人, 从事非体育教学, 即行政工作人员10人。数据统计截至2013年12月31日。

从表1可以看出, 目前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作为地方院校的下属二级学院在教师配备上, 尤其是正教授、副教授等还比较稀缺, 这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可喜的是年龄在31岁至40岁间的讲师数量为22人, 占55%, 这些教师年富力强, 是学院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年轻是他们最大的优势, 但在研究经验、学术积累方面有所欠缺, 如果加强对讲师这一教师群体的学术能力培养, 对学院的未来发展及的学科的长远建设将起到支撑和促进持续发展的作用。

2.1.2人员学历、学位与职称情况分析

我国对高校教师在专业技术上具有一定的要求, 如需要晋级高级职称除了工作年限、发表的学术论文外, 还需要具备相应的学历、学位要求。因此, 教师的学历、学位成为评定其专业技能的衡量标准。通过对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从事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学历、学位及其两个方面与职称的相应关系, 可以从侧面反映体育学院在学科发展、学术研究梯队建设及在教学质量的提升等方面可能取得的成绩。从调查结果看, 目前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在高学历、高学位的学科带头人方面处于缺乏状态, 这对当前学院的学科建设、科研学术成果、教学改革研究等都具有一定的牵制影响。

从表2、表3看, 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专业教师在职称和学历、职称和学位上体现了我国各地方大学普遍具有的共性, 在数量上可以用倒U型曲线表示, “两头低中间高”。即在高学历、高学位的教师在教授、副教授这两个层级职称的数量较少, 而讲师级别的教师无论在学历和学位上都处于“峰值”。当然这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 各地区在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不足有关,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这一局面将会完善。

2.2发表的科研论文总体情况分析

通过在学校电子图书馆 (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 进行期刊文献检索, 在界面的时间段内输入为“2011”—“2013”, 范围输入为“全部期刊”, 再通过“作者” (教师姓名) +“机构” (湖州师范学院) 实现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从事专业教学的一线教师发表论文的各类信息的搜索。本次共搜索到发表在维普期刊资源整合平台的合作者中为本院教师、单位为湖州师范学院的论文共有113篇。对其进行归类统计后从: (1) 发表论文的各类资助基金 (课题) 情况; (2) 第一作者身份发文情况、作者论文发表合作度情况; (3) 论文收录在CSSCI、CAS、CSSD等的情况, 详见表4。

从表4可以得出在三年间总共发表的113篇论文中含基金 (课题) 资助发表的论文数量总计67篇, 占总论文数量的59.3% (部分作者论文的基金资助方为两个) 。由此可见体育学院教师参与的基金 (课题) 种类丰富, 教师参与科研的基金面广;这些基金资助项目占发表论文总数量的一大半, 从侧面反映了申请各类基金 (课题) 资助进行科研成为我院教师从事科研的一个重要方面, 应多鼓励教师参与各类科研。其中有27篇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体育总局课题等都是在具有教授、博士学历 (或在读博士) 等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参与下得出的科研成果。这充分说明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对提高整体学术水平的重要性, 应多鼓励教师进行自我提升, 如访学、攻读高学位进修等。

署名第一作者一般是资助基金 (课题) 的负责人 (课题主持人) , 能反映作者在这一领域具有的权威或研究特长, 也能代表某一机构在这一领域具有的研究水平。从表5看, 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教师以第一作者名义发表的论文, 占总发文数的42.5%, 非第一作者署名的科研论文也可能是同类课题里面的分阶段成果, 但是作者的署名情况反映的是研究者对该研究的贡献, 对作者排名应持客观谨慎的态度。

从表6看, 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专业教师在发文时倾向于独立研究成果的发表, 其中研究者为独立1人的总共48篇论文, 占66.7%, 这可能与体育学院的专业性格有关, 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其次是合作者为2人的署名论文占20.8%, 3人或以上作者署名发表的文章数量较少。分析认为, 首先合作共赢是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 从当前学术研究的发展看“单打独斗”搞研究不是最好的工作方式, 而重要研究成果的取得普有的共性是:寻求团队协作、发挥团队内各成员间的各自研究专长;其次, 通过与校内外、省内外甚至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建立起各种研究团队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助于提升我院整体的研究水平。

CSSCI (中国《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主要是指国内一级核心期刊, 如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等;CAS (美国《化学文摘 (网络版) 》收录期刊, 如《中国运动生理学杂志》等) ;CASD (中国《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能收录这些高要求的期刊说明了学术论文的质量, 但从数量上看目前我院教师的研究能力或者说是学术水平有待提高。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在2011-2013年从事专业教学的一线教师在年龄、学历、学位与职称方面具有一定的特点, 即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教师数量少、规模小;而中青年教师 (31岁至40岁) 比例大, 为未来学院发展的生力军“中坚力量”;同时在考察教师职称与学历、学位具有的特征方面具有我国各地方大学的普遍共性, 即高学历、高学位的教师在职称 (教授、副教授) 这两个层级的数量较少, 而讲师级别的教师无论在学历还是学位上都处于“峰值”, 在数量上可以用倒U型曲线表示, “两头低中间高”。

3.1.2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一线专业教师在2011-2013年三年间总共发文113篇 (基于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 国家级各类基金 (课题) 有27篇, 省级各类基金 (课题) 21篇, 市校级各类基金 (课题) 19篇, 其中以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为单位发问的第一作者的有48篇, 以个人独立署名形式发文的有32篇, 此中收录于CSSCI有8篇。

3.2建议

各地方院校在学术发展、学科建设等方面应重视对讲师这一“中坚”群体的培养, 增强年轻教师群体的基金 (课题) 申报能力, 鼓励其积极参与各类基金 (课题) 申报;鼓励科研以团队形式, 进行跨学科、跨地域合作, 实现“人尽其才、资源共享”;鼓励年轻教师积极提升自我、参与进修学习等。

参考文献

[1]庞俊鹏, 钟军.2003-2013年体育核心期刊刊载跆拳道科研论文统计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4.48 (10) :91-95.

[2]林骅.许金富.杨志锋, 体育志愿者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36 (08) :67-70.

[3]殷鹏, 王志强.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中有关高尔夫科研论文的统计分析——以2003年至2012年为例[J].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3 (S2) :9-14.

[4]王琪, 黄汉升.世界各国体育科学基金论文产出绩效——基于SCI数据库的统计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 2013 (01) :4-7.

[5]李培, 杨俊涛, 谭华.2001-2010年我国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被引频次统计分析[J].体育学刊, 2013 (01) :93-97.

[6]李凤华, 刘京力.北京高职院校体育科研论文成果统计分析[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11 (04) :136-139.

[7]刘志勇.1991-201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建设科研论文统计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 2012.9 (04) :146-147.

活化石的湖州土话 篇10

土话的用词用语不仅承载着一方小土地上的人文历史,它更是维系着世代人们的乡情、亲情、民族之情。唐代贺知章写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就道出了乡音的凝聚作用。一个人一旦在异国他乡的公众场所,一听到自小熟悉的乡音,那种他乡遇故知的心情便油然而生分外亲切。有个感人的例子:战争时期,某次战斗前,上级为防意外、下达了不得随意沿途停车施救的命令。但是,有一个驾驶员违反了命令,他的理由是:“我听到伤员说了我们家乡的土话,他一定不是敌人。”这就是乡音的价值。

前几年,有识之士提出了保留并研究方言的意见,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许多电台、电视台也播送、播放了用方言传播的节目,许多地方小学教小朋友学当地土话。这说明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要延续地方的人文遗产,如果失去了方言的支撑,想保持一地的民俗风情那也是不可能的。

我是北京的满族人,从军队转业到浙江湖州已经几十年了。起初,我以一种好奇的心情听着吴侬软语,一段时间以后听懂了,就被像蚕丝一样柔软缠绵的语言表达词汇所迷醉。慢慢地,我不仅会说吴语,而且还把它们用在了文学创作中,觉得不用方言土话就刻画不出人物的生动性格和地域风情。就这样,我也有意识地记录、收集、整理、考订起来,用十年的积累编著了《湖州土话》一书。我做的,仅仅是把湖州人嘴里说出来的东西变成文字,然后再还给湖州人。让湖州的文化历史上第一次有这样一本书,算我没白喝了这么多年的苕溪水、顾渚茶。

乡音土话和血缘一样是有根有源的。从远古的《诗》“风、雅、颂”里所采之“风”,到今天的土话,我在考订探源中并不感到有时空上的隔阂,它们是语言中的活化石。但考订工作常常没有现成参考书可查,只有像蚂蚁一样在仔细寻找各类书籍中有些微的发现叼取。只是土话收集还有一个问题是,用土话发音不一定找得出相应贴切来表达的文字,它仅仅是一个当地的土音。其中也许以前的古音韵中有,现在早作废了,写出来没人认识;再是以前就有人自己杜撰了一个字来代替那个音,现在也用不着而作废了。像俞平伯的一首诗:“虎阜山门小土宜,伊勿倒悦儿痴。惹人嫌絮津津谷,夕照车厢散学时。”这个是两个“或”字一正一倒重叠在一起的怪字,念作“拨”,湖州土话说“拨勿灵清”的“拨”,意思是说不明白、弄不清爽、与常理颠倒。

类似的怪字在湖州土话中还很多,如“囥”,读音“炕”,意思是藏起来;,形容女子好,就是今天的土话“赞”“崭”;,读音“吊”,意思是缝起来;,读音“额”,意思是嫌多了、减去一点,说成“脱点”,湖州长兴旧有“荡头”地名。老辈的人说,凡土话都会有一个字表示。这说明吴越文化的源远流长与深厚。

土话之“土”,也包括很不雅的粗俗字眼和词汇。但土话也有极雅致的。像湖州土话把虾说成“弯转”。可考其出典竟是形容像古代女子发髻上的弯簪。因为活虾出水时很像弯的透亮的润玉簪子。只是后来叫成了“弯转”。这些在今天日常生活中还广泛口头使用。我忠实地加以收录,因为这是一方人在一方土地上繁衍生息的本原,它也不会轻易更改或消失。

方言土话在情歌山歌中用得最广泛。老百姓即兴唱出的都是不加修饰的心声情思。他们用直接、生动和巧妙的谐音对抗着宋元以来的封建礼教。明代冯梦龙在《山歌》中收集的一首:“姐听情歌正在床上打昏哆(打呼噜),蓦得(突然)鸡叫又是五更头。世上官员只有钦天监第一无见识,你做闰年闰月为啥不做闰的五更头。”她骂掌管历法时辰的官员,把希望自己能和情哥多呆一会儿的心情表达得细微深刻。

湖州师范学院 篇11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全方位多层次的新常态, 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 党和国家对高职院校及高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中习总书记指出高职院校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发展目标, 2014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文件明确提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建立以培养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岗位实践能力、技术服务能力为主体的教师发展中心, 对推动高职院校教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职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教师个体发展模式转型

高职教师是不同于社会上其他行业的一种特殊职业, 承担着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职责, 然而作为教师个体的发展, 却没有专业的机构承担。教师个体发展的实现主要是依托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 通过交流学习、自省总结、不断探索等形式实现。这种自发性的发展模式,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同时对教师个体的自我约束力要求较高。在这种自发性的发展模式下, 教师个人发展呈现出一种无序、闲散的一种状态, 没有上升为教师履行职业的义务和责任。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高职院校办学规模、教师人数、学生人数都显著增加, 职业教育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规模的扩大, 使教师群体个体性的差异进一步拉大, 教师之间的知识理论水平、岗位实践能力、科技服务能力各不相同, 再加上学生人数的增长, 培养对象的差异性增大。这些变化使依靠个人的教师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高职院校发展。

20世纪80年代, 欧美国家一些著名大学开始建立教师 (教学) 专业发展机构以促进教师发展, 并取得了较好成效。2012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指出:“推动高校普遍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教学咨询等, 提升中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1]2012年10月31日教育发文批准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等30个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十二五”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2]从2013年起, 高职院校也陆续建立教师发展中心, 系统化、有组织地推动教师的发展。教师发展中心作为高校教师发展的组织载体、平台, 如雨后春笋一样, 出现在各高等院校。

高职教师发展中心是基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要求, 设立的服务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专门机构。高职教师发展中心的建立, 不但在组织建设上弥补了从事教师发展专业机构的空白, 而且通过完善中心功能、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等措施促使原有的教师个人自觉性的发展模式有序地转型成了有组织、有计划专业发展模式, 从而提升高职教师发展质量。

2 现实遭遇:矛盾、困境与瓶颈制约

高职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作为经济新常态下教师发展模式的制度创新, 是一个逐渐摸索的过程, 它离不开既有教师发展模式, 同时又要对既有的教师发展模式进行改革。高职院校现在所形成的师资状况是高职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现实困境。笔者对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近专任教师包含公共基础课教师、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实践指导课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数据分析, 厘清了教师发展的特点, 总结提炼了教师发展的现实困境。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84人, 专任教师学历结构呈现需两头尖中间大的分布状况, 教师中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分别占比:1.82%、41.67%、55.73%。高学历人才及专科学历所占比重较少。专业教师中以本科、硕士研究生为主, 其中本科学历所在比重最高。近五年专任教师人才引进的主要渠道是应届毕业生, 占据了引进总人数的64%, 从企业引进优秀人才所在的比重最低, 只有5%。教师中58.36%, 在近五年中参加过企业轮岗实践锻炼, 8.96%参加过省教育厅、高职高专培训基地组织的国培、省培。

虽然个案的教师发展数据不一定能概括全局, 但是个体数据是整体状况的具体表现, 从个案数据也能反映出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2.1 教师专业能力、职业素养不高

由于高职院校的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均不高, 在教师引进的过程中, 很难吸引社会上具有专业相关企业工作经历的优秀人才, 目前高职院校新进教师大部分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应届硕士毕业生, 这些新进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 但缺乏专业相关实践经历, 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不强, 专业实践经验和教学基本功相对薄弱。虽然各高职院校对新教师都会进行入职岗前培训, 但这些培训一般时间较短, 讲解基本的教学规范及学校基本的规章制度, 对新教师真正入职后的关注较少。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办学历史、办学层次等原因, 高职院校教师大部分学历不高, 主要以本科生为主, 本科生缺少学术规范训练, 学术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较弱, 急需参加各种形式有针对性的素质提升培训, 而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未建立科学完善的培训体系。教师培训大部分限于高职高专培训基地组织的专业培训、学术带头人、访问学者、访问工程师等形式, 这些培训虽然对教师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在参训的对象广度、培训内容的深度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教师引进渠道单一及后续在职培训体系的缺乏造成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岗位实践能力、技术服务能力不能适应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2.2 教师发展的积极性不高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必须不断进行自我发展, 始终坚持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理念。但随着高职院校规模扩大、学生人数急剧增长, 高职院校教师增长得速度远远不够, 师资紧张几乎是每个高职院校存在的普遍现象。师资紧张就会造成教师教学任务繁重, 业余时间较少, 客观上为教师发展造成了困难, 同时由于学校培训体系不完善, 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内容单调, 培训的针对性较差, 这也在客观上消弱了教师发展的积极性, 同时高职院校未形成系统的教师发展激励机制, 对教师发展没有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发展的积极性。

2.3 缺乏与行业、企业人才共享、相互合作与交流的平台

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职教的师资应具备比本科院校更多的行业气质, [3]职业院校的教师除了承担常规的教育教学工作外, 还要深入与专业相关的企业, 进行科技服务与指导。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致命弱点就在校企合作, 行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是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 是我们应当下大功夫、也是必须下大功夫去探索和解决的难点。[4]由于没有建立连接学校教师与行业、企业的平台, 教师深入企业轮岗锻炼大部分通过自行联系企业, 这种方式不但增加了企业轮岗管理的难度, 同时也不利于企业与学校的合作、互利发展。

3 突破、创新与拓展:多途径促进教师发展中心建设

高职教师发展中心旨在通过设计和实施一系列教科研活动, 区分培训对象, 丰富培训内容, 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岗位实践能力、技术服务能力,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以专业、兴趣为基础的学习发展共同体, 引导和帮助教师树立“积极培训、主动发展”的思维;创设教师企业轮岗实践锻炼平台。高职教师发展中心正是高职院校转变原有发展模式, 走内涵发展道路的客观需要。

3.1 准确定位、拓展功能, 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由于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办学宗旨、人才培养目标均不相同, 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教师发展的目标也不尽相同。因此,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定位要体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特点、功能设置围绕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岗位实践能力、技术服务能力。具体说, 就是要关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关注新教师入职前的岗位适应, 帮助每一位新教师认识职业教育, 转变理念, 同时做好新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加强在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 教育教学方法交流、教育教学规律研讨, 增强教学本领、提升教学质量氛围;建立教师培训需求采集、分析机制, 培训效果反馈机制, 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提高教师培训质量;开通企业技术服务需求通道, 及时收集企业技术服务需求通道, 结合学校师资, 针对性开展教师企业轮岗实践锻炼;建立教师业绩成果分享机制, 尊重教师发展成效、发挥成效引领作用。

3.2 自愿互助、形式多样, 构建学习共同体

教师发展是教师从自我主体性出发, 达到某种自我要求, 实现自我价值的动态过程。教师发展中心作为教师发展的专业服务机构, 其组织架构和管理方式不同于学校原有的教务处、人事处等职能部门, 学校职能处室部门更多是从师资管理、师资建设的理念出发, 以培训的形式, 将知识、要求内化到教师的观念、行为中, 这种组织形式带有一定的行政色彩, 较少考虑教师个人的自主性和特殊性, 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内容固定, 不易引起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在教师发展中心中, 教师以发展目标、兴趣爱好为基础建立多个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有多种形式, 可以是“午间沙龙”、“成长乐园”, 甚至可以是一些社交项目, 如“新教师联谊会”。在这些项目中, 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共同发展, 进而实现由“被动培训”到“主动发展”的跨越。

有调查显示, 在2003-2004学年被调查的美国132所高校中共有308个教师学习共同体在运行。[5]学习共同体的建立规避了个体学习的缺点, 在学习共同体中, 成员们找到了一种团队协作的感觉, 可以在谈论、交流、分享、辩论中提升综合素质能力, 也正是因此, 学习共同体的发展方式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 提升参加教师发展活动的积极性。

3.3 整合资源、互利互惠,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师发展的首要目标, “双师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行业、企业的真实环境, 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经济个体, 校企合作的前提是双方具有利益结合点, 教师发展中心可以利用自身组织优势, 了解教师企业轮岗实践锻炼的需求方向、汇总学校教师的专业特长, 同时收集企业的利益需求。在充分了解学校和企业各自需求后, 进一步分析校企供需匹配情况, 即寻求学校和企业在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利益结合点, 为学校选择合作对象、教师企业轮岗打好基础。在教师企业轮岗过程中, 教师发展中心可组织教师轮岗分享会交流会, 了解教师轮岗的状况, 轮岗结束后, 可组织轮岗汇报会, 总结提炼教师企业轮岗成效, 同时收集轮岗企业反馈意义, 为今后进一步合作, 打下良好基础。

教师发展中心通过这种“了解需求—供需匹配—反馈提高”的工作模式, 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拓宽教师企业轮岗实践锻炼途径, 提升教师企业轮岗实践锻炼成效。

摘要:教师发展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 也是高职院校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职教师发展中心的建立通过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构建学习共同体、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等途径, 促使高职院校教师个体发展模式的转型, 进而较好地推动高职教师发展, 促进高校院校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教师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2 (22) .

[2]红双.地方师范院校发展路径探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03) .

[3]金雁, 步雅芸.抓关键环节建设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J].中国高等教育, 2014 (20) .

[4]李君宏, 何丽琴, 张晓敏.浅谈校企合作机制在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中的运用[J].甘肃科技, 2013 (13) .

上一篇:高校科研预算管理下一篇:教材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