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绿色校园建设11

2024-07-17

论绿色校园建设11(共9篇)

论绿色校园建设11 篇1

论营造绿色网络协助校园德育建设 摘要:互联网时代,如何给孩子们一片洁净的网络天空?可分别从知法守法、增强未成年人自身的“抵抗力”、开设免费校园绿色网吧、营造绿色上网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培养健康向上的心理意识角度营造绿色网络,协助校园德育建设。

关键词:绿色网络 校园 德育网络是一片神奇而富饶的土地,它浓缩了人类文明,蕴涵着无尽的资源。网络不仅走进了平民百姓,也毫不例外地闯入了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我们新闻论文发表/xinwenlunwenfabiao/必须认识到:网络平台不仅是一个技术平台,而且是一个社会平台,是一个思想阵地。网络,是一把锋利的太阿宝剑,它既能促进孩子的成长,也可能使孩子陷入“误区”。

这就给我们德育管理者、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饮鸩止渴固然不好,因噎废食也不是上策,如何给孩子们一片洁净的网络天空?作为当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只有转变观念,适应时代要求,建立新的德育观和网络德育体系,并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这项工作当中,尽可能把工作做细、做实,并不断地总结经验,才可能切实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学生才能自信地迎接网络时代的挑战。

一、知法守法可举办网络安全知识讲座,推广普及网络法规,使学生们知法守法。就我国目前网络信息安全的发展趋势和学生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等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着重介绍网络安全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及网络犯罪对社会危害性的各种表现等,运用案例、图片及多媒体等形式说教,既使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了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又有效地提升了学生防范网络安全隐患的能力以及网络安全意识,倡导绿色、健康的网络氛围。

二、增强未成年人自身的“抵抗力”

面对网络给中学德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应该积极培养青少年的网络道德,增强青少年自觉抵御网上不良信息的意识。信息技术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并教会他们如何分辨其中有害信息的内容,利用信息技术课,增强未成年人自身的“抵抗力”。接受“网德”的教育培训。

我们在对学生传授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的同时,要对他们进行行为方式和道德价值方面的引导,把信息技术和网络“防害”以及网络道德教育等内容整合在一起,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综合性的教育和教学。

培养课外兴趣,推荐优秀的学生网站,让他们在文明网站上汲取健康的营养。

如向学生推荐雏鹰网、学生网、中国少年网、科技博览网、各大名校等网站,让学生在这些网上尽情遨游,享受在网络中学习知识的乐趣。又如教师可以搜集一些与中学生生活有关的网站,并介绍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

组织学生参加网络征文、电子作品制作。

学生电子作品是指学生在学艺术期刊/yslqk/科学习、合作学习以及社团活动中,将自己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的结果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资源表达出来的数字化作业。让学生把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整合出来的方案成果做成一份多媒体作品,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处理多种信息的能力,也会使学生学过的技能有一个充分展现和检验的机会。在汇报成果的时候可采用小组汇报的形式,由小组之间进行互评。实践证明,这样的切入点和上课形式、方法非常受学生的欢迎,互评也进行得积极而热烈,有的学生甚至能对其他同学的作品提出比较成熟的修改意见,学生们均收益匪浅。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要创设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去主动参与,把他们智慧的火花尽量激发出来,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

论绿色校园建设11 篇2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 各地的校园基础建设搞得有声有色, 有的是在原校址内改建、扩建校舍, 有的是在城郊结合部异地另建新校区。校园建设都基本体现了以人为本, 保护生态的原则。各院校从整体出发, 因地制宜, 结合实际地形地貌进行施工建设, 一个个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的新校园拔地而起。但建筑施工过程中必然产生环境污染问题, 如粉尘污染、噪声污染、污水泥浆等, 必须有专门的环境监理制度和部门来规范参建各方的施工, 实现校园工程建设对环境最低限度的破坏和最大限度的保护[1]。校园建设是百年工程, 要建成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美丽校园, 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国家未来的“栋梁”, 少不了环境监理的保障。在校园建设中重视环境监理和进行绿色施工不但是建筑行业的要求, 更是校园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建设的需求[2]。

2 环境监理的依据

2.1 法律依据

环境监理具有法律依据。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 第十三条规定:“建设污染环境的项目, 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 规定防治措施, 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并依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 计划部门方可批准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第二十六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 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 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3]

2.2 行政法规依据

与环境监理相关的行政法规主要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自然保护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防治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等。

2.3 其他依据

其他还有一些交通部和环境保护部颁发的管理办法, 环境保护的质量标准如《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方性的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工程标准规范和环境设计规范;工程设计文件, 监理合同。另外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批复也是环境监理的重要依据。

3 校园建设中环境监理的意义

3.1 全程监管工程建设, 确保落实三同时制度

校园基建尚无典型行业环境监理的样板。但校园建设中涉及到的项目多, 内容杂, 如食堂、住宅、水利工程等。在落实“三同时”制度时, “同时设计”可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和相关设计规范保障和制约。“同时投产使用”也有竣工验收的规范加以保障落实, 只有“同时施工”缺乏相应的监管。防治污染与校园工程建设如何齐头并进, 而不是项目完工后再来对环境造成的不可逆污染进行补救, 关键在于环境监理的全程跟踪管理。

3.2 为建设单位提供技术服务, 实现校园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目标

校园作为甲方一般会聘请工程监理来规范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参建各方的建设行为, 提高工程质量, 掌握工程工期, 保证校园建设的顺利完工。但校方委托的工程监理单位可能存在资质高低不齐的问题, 也缺乏专业的环境保护知识, 需要有专门的环境监理制度来规范参建各方的环保行为, 对工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生态恢复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等进行监督管理。环境监理单位按照“公正、独立、自主”的原则为校园建设提供技术服务, 对现场的信息进行规范化和系统化记录管理, 能更有利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的开展, 实现项目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4 环境监理是校园绿色施工的的重要保障

建设部2007年颁布了《绿色施工导则》,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 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 实现四节一环保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绿色施工的要求较高, 高于文明施工。实施环境监理是保障绿色施工的有效和重要途径。

4.1 减少污染排放, 提升工程质量

建筑行业是污染大户, 建设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废渣、噪声和泥浆水等。校园建设是长期工程, 新校区的建设也往往分工期, 不可能一劳永逸, 还有后期的修补工程, 改扩建工作有时也不能中断正常的教学秩序, 经常是校园中有工地。如何不对校园造成大的环境影响, 不对师生员工的身体造成伤害, 绿色施工是非常必要的。将可持续的思想运用于整个施工过程, 能有效减少三废排放, 不对校园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环境污染问题、环境监理单位也能立即通知施工单位整改, 不但要做到文明施工、更要绿色施工, 提升工程质量。

4.2 优化施工方案, 节约资金投入

绿色施工方案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 采取有效措施, 降低环境负荷, 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二是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 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 建筑垃圾减量化, 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三是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 制定节水措施。四是进行施工节能策划, 确定目标, 制定节能措施。五是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绿色施工实施过程中使用绿色材料和可循环材料能有效降低污染排放和减少资金投入, 环境监理的介入是绿色施工能否“达标”的重要保证。环境监理的工作内容中还要求“以老带新”、淘汰落后产能, 这些同样都是绿色施工的要求。

另外环境监理从设计阶段就参与, 也能有效规避风险, 减少资金浪费。校园建设设计中对于污染防范措施可能存在遗漏或变更调整, 雨污水排污口不规范, 污水收集管网采用地埋而未采用架空铺设等, 如不及时修改, 会增加建设单位的整改投入。环境监理单位能及时提出专业性的整改方案, 降低整改成本, 同时贴近实际及投资方的需求, 为今后的开工开好头。

4.3 协调各方关系, 强化环保意识

校园建设项目头绪多, 有特殊性, 比如各类实验室、实习工厂等。聘请的工程监理单位也可能不止一家, 谁来牵头协调各方关系, 保护校园的生态环境, 环境监理单位当仁不让。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中提出单位要大力发展现场监测技术、低噪音的施工技术、现场环境参数检测技术;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 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 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等具体要求。都需要具备较高水准的专业监理人才来监测和监督管理。环境监理时刻“敲警钟”, 就能强化建设单位的环境自律行为, 树立建设各方的环境保护意识, 从每个环节做起, 从日常点滴做起, 真正实现绿色施工。

5 结语

在校园建设中重视环境监理和进行绿色施工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虽无典型的模板参照, 但可参考其他行业环境监理的工作内容执行。同时建议各高校可依托自生的学术资源, 从相关的环境工程、环境监测和环境质量评价等专业拓展衍生, 培养专门的建设项目环境监理专业人才, 以适应可持续社会发展的需求。

摘要:指出了校园建设具有特殊性, 在校园工程建设中实施环境监理和进行绿色施工不但是建筑业的要求, 更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校园的需求。对校园工程建设中开展环境监理的依据和意义进行了阐述, 探讨了绿色施工的内容, 提出了开展环境监理是校园绿色施工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校园建设,环境监理,校园绿色施工,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岩.建筑行业环境保护与绿色施工[J].内蒙古环境科学, 2007, 19 (2) :108.

[2]石铁矛, 李硕.走向绿色校园-以沈阳建筑大学校园建设为例[J].工程力学, 2012 (29) :9~10.

论出版企业绿色文化建设 篇3

[关键词]出版企业 绿色文化 企业文化

21世纪以来,我国出版业产值每年呈现出较为强劲的上升势头。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的《2009~2010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显示,到2009年年底,我国新闻出版业总产值增长20%左右,突破1万亿元大关。然而有分析人士指出,出版业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金投入和相对稳定的垄断资源,科学技术和内容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出版企业的发展方式还处于资源消耗型的低水平阶段。因此,出版企业需要通过建设绿色企业文化,推进绿色管理,实现绿色出版。

一、出版企业绿色文化的概念

绿色文化是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提出的,其基本观点是把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作为人类的永恒追求。出版企业绿色文化是指出版企业及其员工在长期的出版经营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和遵循的,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及其与企业关系的一系列认识和行为的总和。出版企业绿色文化以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主要包括绿色出版理念、绿色出版战略、绿色选题策划、绿色装帧设计、绿色生产加工、绿色市场营销、绿色财务管理和绿色企业形象等。

二、出版企业绿色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出版企业绿色文化建设是我国出版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我国出版业的发展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前景看好,但应看到出版繁荣的背后,呈现出资源经营粗放、产业结构失衡、发展方式滞后等诸多不足。刚刚出台的《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在全行业推行“绿色出版”的环保理念,推广高效节能技术和产品的应用,以打造环保、绿色、低碳新闻出版业。因此,出版企业必须树立绿色经营理念,建立绿色企业文化,从而促进整个出版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2.出版企业绿色文化建设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随着出版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出版企业正面临着这样的市场局面:民营策划机构咄咄逼人,国外出版巨头虎视眈眈,数字出版方兴未艾,纸质图书阅读率急遽下降……出版企业要想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必须苦练内功,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绿色文化作为出版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出版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绿色企业文化,将改变出版企业原有选题策划、编辑加工、印刷和发行模式,在各个领域推动新技术和新业态的融合,从而提高出版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出版企业绿色文化建设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题中之义

出版企业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它首先是一个经济主体,赢利是其经营目的之一,但不是其唯一的目的。出版企业在履行经济职能之外,它还是一个社会性实体,它总是运作在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之中的。这就要求出版企业不但要追求经济效益,而且还要兼顾社会责任。企业的环境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企业的环境责任着重调整企业与自然界的关系,其目的是通过对企业行为的调整,达到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出版企业进行绿色企业文化建设是其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需要,只有把绿色文化深入到出版企业内部,才能更好地处理企业与自然界的关系。

三、出版企业绿色文化建设的思路

1.整合企业绿色价值理念,构建绿色精神文化

绿色精神文化是出版企业绿色文化的核心,也是出版企业绿色文化建设的基础。构建出版企业绿色精神文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出版企业的管理者要转变思想,树立绿色出版理念。管理者是管理理念的塑造者、倡导者和变革者,应走出“重投资、轻管理,重规模、轻效率,重体制、轻机制”的误区,树立“资源约束、资源优化”的新出版理念,充分利用现有基础,着重于创新、改造和挖潜,通过优化选题结构、减少低水平跟风出版,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来保障出版企业绿色、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2)出版企业要通过对员工的培训,使员工树立绿色价值观和绿色文化理念。通过培训,可以统一员工的步调,可以潜移默化地转变员工的观念,提高他们对新理念的承受能力。同时要督促企业员工不断开发绿色选题,积极传播健康向上的先进文化、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以高度的文化使命感和出版专业化要求,努力打造优秀的文化品牌,抵制“庸俗、媚俗、低俗”之风,切实发挥引导人、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

(3)出版企业要转变传统经营观念,由以前的单纯纸介质出版向纸介质出版、数字出版多元发展的格局转变。数字出版是建立在现代科技基础上,融合并超越了传统出版内容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出版业态,它带来的不仅是阅读媒介、阅读方式的转换,更是编辑内容、编辑手段的变革。它使出版的传播渠道通畅,速度加快,区域扩大,成本降低,资源实现重复利用,是实现绿色出版的重要技术手段。

2.健全企业绿色制度规范,构建绿色行为文化

绿色行为文化是出版企业绿色精神文化的折射,也是出版企业绿色制度建设的动态体现。构建出版企业绿色行为文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出版企业要建立健全选题立体式策划和系列化开发的制度,做到绿色选题策划。选题开发不但要有点、线、面,更要有“骨架和核心”,就像一棵绿色的大树,既要有树叶、树枝,更要有树干,即我们所说的“选题树”。以科技类专业“选题树”为例,其含义如下:“专业手册、专业词典、行业标准”是专业选题的“骨架和核心”,是“选题树”的树干;“专著、一般专业书、技术丛书、培训丛书、应知应会丛书、知识问答丛书”等是专业选题的“点、线、面”,是“选题树”的树叶和树枝。

(2)出版企业要完善图书质量控制系统,保证绿色健康的出版内容。出版企业要根据图书出版各个阶段的不同目标,应用各自的PDCA循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总结(Action)”工作循环),做到层层循环,形成出版过程中质量控制的立体循环套,达到横向和纵向上的层层控制、层层落实。大循环是小循环的母体和依据,小循环是大循环的分解和保证,各环都围绕着图书质量优良这个总目标方向滚动。通过连续循环,不断滚动,使出版企业全体员工、图书和各项出版工作有机地联系起来,彼此协同,互相促进,保证绿色、健康内容的出版。

(3)出版企业在营销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作者和出版企业自身的利益,而且要考虑读者利益和社会(环境)利益,将四者利益结合起来,遵循社会的道德规范,实现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在综合使用各种营销手段时应考虑以下绿色因素:一要注重绿色消费需求的调查与引导;二要在传统发行渠道的基础之上,走传统发行渠道革新、新兴发行渠道并举的道路;三要制定绿色价格,提供绿色服务,提高绿色出版物的市场占有率;四要开展绿色出版物的分销与促销活动,有效地实施绿色营销策略;五要通过寄送样书、赠送礼品、售后回访等形式与读者进行沟通,让读者体会绿色消费。

3.运用企业形象识别战略,构建绿色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表层企业文化,它包括企业生产的产品及提供的服务、企业的生产设施和环境、企业的媒介形象等。构建出版企业绿色物质文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出版企业要出版绿色产品,塑造绿色出版企业形象。绿色出版产品含义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出版内容要绿色、健康,二是出版物的材料和工艺要绿色、环保。绿色、健康的出版内容应该能够反映当代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反映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放映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绿色、环保的材料和工艺是针对印刷这个环节来说的,即印刷应注意印前、印中、印后各环节进行减排,加大再生纸、循环纸、石头纸的使用,大力发展柔印技术,引入数字印刷和网络技术印刷手段,做到按需印刷,尽可能降低能耗,减少库存。

(2)出版企业要美化环境,建立绿色的企业环境形象。出版企业绿色环境形象的目标是:注重全方位美化,塑造一种优美高雅、整齐有序、个性鲜明的文化企业环境,其中包括:企业建筑群落设计精美;办公室整洁有序;企业里各种装饰或雕塑具有创意和特色;企业内废纸、废水循环利用;等等。

(3)出版企业要通过媒体宣传,建立企业绿色媒介形象。出版企业塑造绿色媒介形象,首先,可通过有关公关活动来宣传企业的绿色形象,如通过大型书展、公益活动及慈善活动等开展有价值的绿色公关活动;其次,可通过一定的大众媒体开展绿色宣传,如通过新闻出版类专业报刊、行业参考资料、重要门户网站等;再次,还可通过广告来宣传企业在绿色出版方面的选题和有效做法,从而引发公众对企业绿色形象的认同感。

论绿色校园建设11 篇4

时间:2010年11月6日

地点:左营完小教务处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内容:

一、李校长给全体教师讲环保的重要性。

论绿色校园建设11 篇5

(一)艺术感觉的变异

情感,是一切艺术的核心。人的情感有纵深三个层次:最为表面的是感觉、感知;深入一个层次,就是情感;在情感的再深处,是人的智性、理性,包括人的道德观念、价值准则等。

作家的创造力不一定与其生活经历成正比,倒是和他感情的强度、活跃、丰富、独特、多彩成正比。感情活跃的表现,文艺学上叫移情,心理学上叫同化。没有某种“移情”或没有某种“同化”气魄的人成不了作家,不管其生活经历有多丰富。

情感是审美的核心,但是情感的直接表达是很困难的,直接抒发出来的感情也很难动人。作家的办法就是把主观的感情化为变异了的艺术感觉,感情不容易直接感染人,而感觉,尤其是被感情同化了的、变异、夸张了的艺术感觉却具有感染人的力量。有了这样的艺术感觉,读者不但能感觉到,感情上也能受到感染了。

导谬术(导谬法):

不直接反驳论点,而是顺着你的论点,推导出一个荒谬的结论来,从而证明你的论点是错误的。

诗歌只要表现诗人自己的感情和感受就行。

艺术感觉的特点就是不客观,被感情同化了。与通常的感觉相比,它是发生了变异的,甚至可以是夸张的、不“真实”的,但却最具有感染人的力量。

不论是阅读还是创作,只要抓住了感觉和情感,就触摸到了文本的生命。

从心理学来说,是由于深层情感的变化才引起了表层感觉知觉的变化。从文本分析来说,首先应该找到人物的感、知变异才能揭示其情感的变幻。

情感表层的感知系统牵扯的不仅仅是人物中层的情感,还有人物的动机、记忆、意志、想象、思维等情感深层要素,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催生、互相制约。这些要素构成一个系统,形成一个结构,我们称之为“心理结构”。

这个结构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动都会引起其他因素的相应变化。就像象棋里的“一子动,百子摇”。

附名词解释:什么是情感结构(心理结构)?

人物的情感(心理)结构,有纵深三个层次:最为表层的是感觉、知觉,中层的是情感;深层的是智性、理性,包括思维、想象、记忆、语言等。这些心理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催生,共同构成一个系统,形成一个结构,就是“心理结构”。这个结构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动都会引起其他因素的相应变化,就像象棋里的“一子动,百子摇”。

多种心理变动虽然无限复杂,但有时却表现在一个结果上。

把众多感知变异集中到一个焦点上加以表现。更适宜散文或诗歌意象的凝

练集中。

(二)艺术感觉的还原

指的是将作品中变异了的艺术感觉还原为“客观真实”,还原为生活现实本来的样子。

成熟的艺术形象都是一种自洽(自我协调一致)的完整结构。

为什么要还原?

①要改变阅读的被动状态,达到主动深入的分析境界,就不但要充分欣赏现成的艺术形象,而且要把作家构成艺术形象时排除掉的成分想象、还原出来。

把感情化为变异了的艺术感觉,是艺术家表达感情的基本方法。

只有从变异了的感觉中,读者才能体验到作者的强烈情感。

语文教师就是文学评论家。

为什么还原?

②不还原出艺术家感知世界以外的东西,就不可能真正理解艺术家感知世界以内的特点。

艺术家感知世界以外的东西,多数时候,是不会在作品中出现的,但在作品中出现的东西恰恰是感知世界以外的东西的索引。

八、情感逻辑的“还原”和比较

(一)什么是情感逻辑?

就是人物的情感在某一点上着迷,人物有一个着迷点。

创作,人物越是执迷不悟,越是生动;分析,越是抓住了执迷不悟,就越是深刻。

执迷不悟,并不是讽刺作品或反面人物所特有的现象,而是一切人物共有的规律。

在艺术创作中,善于抓住情感心理上的执迷不悟之处,就抓住了艺术的奥秘。

(二)情感逻辑的绝对化特点

情感逻辑的“还原”,指的是还原为“理性逻辑”,然后将二者进行比较。

对直接抒情的作品,应当用情感逻辑的还原这种分析方法。

情感逻辑的极端性、绝对性、片面性,是抒情类作品的普遍规律。

理性逻辑都有什么特点呢?

是客观的、冷静的、理性的,是排斥感情色彩的,是对任何事物都采取全面分析的态度的。

清代诗话家吴乔:“无理而妙”。就是用表面无理的形式来表现一种奇妙的情理。

宋朝诗评家严羽:“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沧浪诗话·诗辨》 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使用的逻辑和文学家在文学创作中使用的逻辑类型是决然不同的。前者:理性;后者:感性

(三)情感逻辑的自相矛盾特点

情感逻辑的特点之二是,它不像理性逻辑那样统一,它可以自相矛盾。

形式逻辑:

同一律,A就是A;

矛盾律,不能既是A又是B;

排中律,不能既是A,又是非A。

感情:不确定、朦胧、矛盾。

感情可以自相矛盾,无缘无故,凭直觉决定一切。理由有没有,理由充足不充足都无所谓。

(四)情感逻辑与理性逻辑的矛盾、扭曲

文学作品在情感与理性之间,有一种变异,有一种矛盾,呈现出两种逻辑的错位、扭曲状态。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写作活动就是将世界万物由现实层面上升为审美层面的过程。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就要善于还原。

(许多作家都在刻意追求人物性格的塑造。

文学作品中人物的个性是什么呢?是情感的个性。

作家要服从人物,主要是指服从人物的独特情感。

对情感自身独有的逻辑,不但是作家不能任意左右它,就是人物自己的意志和理性,也不能随便改变它。

从作者的角度分析。

要尊重人物的情感逻辑,就不要因为它不合理性而轻视它,更不能因为它不合自己心意去改变它。

从人物的角度分析。

按照这种情感逻辑,关公自己也控制不住自己,违反了自己的本来愿望和利益。

对于小说家来说,最危险的就是以理性逻辑去代替情感逻辑。

后果是,文学创作将流于概念化、公式化、脸谱化。)

情节的基本元素是 “结”和“解”。

所谓“结”,就是原因;所谓“解”,就是结果。

任何情节都是一种因与果转化的过程。

从理论上来说,构成情节实在非常容易,但实际上,要构成好的情节实在非常困难。

要构成动人的情节,要寻求的不是理性的因果逻辑,而是情感的因果逻辑。

是去发现属于“这一个”人物独有的情感因果。

理性逻辑和情感逻辑的区别:

光就因果关系的“因”而言,理性逻辑要求充足的、带普遍性的、科学的理由;而情感逻辑要求的则是特殊的、不可重复的、个性化、艺术的理由。

艺术理由可能是可笑的、不通的。

科学的理由,可能是不艺术的,艺术的理由又可能是不科学的。

祥林嫂是怎么死的?

①冲茶的短工回答:“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

物质贫困导致死亡 ——表面原因

问题是:

(一)她为什么会流落为乞丐呢?

(二)她本来不是很健康的吗?不是顶一个男人使唤的吗?

(三)她痛苦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而不能作一个平等的奴仆,死而不能成一个完整的鬼。

(四)这不是迷信吗?不是不科学、非理性的吗?

②更深刻的因果是,由于祥林嫂对损害她、摧残她的迷信观念缺乏科学认识而导致死亡。——精神痛苦导致死亡。

(五)这种迷信为什么这么厉害呢?居然能杀人。它仅仅是一种对鬼神(神权)的迷信吗?

也不全是。还有对夫权和族权的迷信。

《祝福》的深刻之处就在于,不但写出了封建礼教的残酷野蛮,而且写出了

它的荒谬悖理。

③更深刻的因果性:造成物质贫困和精神痛楚的原因竟是自相矛盾的、逻辑不通的封建礼教。

④封建礼教对广大群众思想的麻木、麻醉。

(六)“我”为什么有负疚之感?“我”对于小说是否多余,该如何解释?

祥林嫂的悲剧是没有凶手的。她是被一种封建观念杀死的,虽然这种观念是荒谬的。

鲁迅弃医从文,就是为了改造国民的劣根性,改造中国人的灵魂。

结论:

设计情节因果不仅仅关系到情感的生动,而且关系到思想的深刻。

合肥11.5大建设 篇6

“十一五”开局之年,合肥全面拉开打造现代化滨湖城市的序幕。3月16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合肥“十一五”大建设首批工程动员大会,号召全市上下切实增强“建设合肥、人人有责,奋力崛起、从我做起”的主人翁意识,积极投身、主动融入“十一五”大建设,尽快把一个独具魅力的现代化滨湖城市展现在世人面前。

会议由副市长安列主持;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存荣作动员报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金龙发表重要讲话。市领导黄同文、周富如、吴德珍、余成培,市委秘书长林存安参加会议。省委副秘书长李祖顺、省政府副秘书长余焰炉、省政协副秘书长汪沪敏、省军区后勤部部长茅昌林、省人大办公厅副主任杜延安、省建设厅副厅长陈素伟出席会议。

孙金龙深刻阐述了进一步加快合肥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说,把城市建设得好一些、美一些,能够进一步提升合肥对外形象,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有力拉动本地经济增长,壮大合肥经济实力,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能使市民有一个好的安居环境、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和心情。推进合肥“大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孙金龙指出,合肥是省会,是安徽对外的窗口,人们往往从合肥的风貌来感知安徽的发展和精神面貌。省委、省政府历来十分关注合肥的发展,对推进合肥现代化大城市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快合肥建设,是每一位干部肩上的政治责任,我们必须以更快更好的发展业绩来回报省委、省政府的重托。孙金龙还纵论了当前全国各地尤其是中部省会城市加快城市建设的态势,深入分析了目前我市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他说,放眼全国,加快城市建设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对合肥来说,加大城市建设力度,进一步拉开框架、完善功能,是推进合肥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一定要放眼未来、放眼时代潮流,不断与时俱进,让我们的家园一年更比一年好。

孙金龙指出,推进合肥“十一五”大建设,必须坚持“世界眼光、国内一流、合肥特色”的标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打造独具魅力的现代化滨湖城市,彰显合肥的城市个性和特色。“十一五”时期,要按照“新区开发、老城提升、组团展开、整体推进”的思路,推动合肥向“141”布局扩展,即改造提升核心主城区,在主城的东、西南、西、北方向建设4个城市副中心,沿巢湖逐步兴建一个生态型、现代化的滨湖新区,努力实现合肥向“环城河-滨湖-临江”的演变。今年的“大建设”重点是启动滨湖新区规划建设,拉开“141”城市发展框架,展现打造现代化滨湖城市的态势;在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高度关注民生,积极推进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加大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力度。未来3年确保城市建设投入平均每年达到100亿元以上。

孙金龙强调,在推进“大建设”的过程中,一要放眼长远,把好规划关。规划要高起点,建设要高标准,各项工程都要出精品,充分体现打造现代化滨湖城市的要求,真正对历史、对子孙后代负责,千万不能使我们今天的建设成为明天发展的障碍。二要精益求精,把好质量关。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从制度上、措施上加大监管力度,坚决防止出现质量不合格工程。各建设单位要把优化工程质量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力求尽善尽美地处理好每一个细节,确保每一项工程都经得起专家的“挑刺”、群众的监督和历史的检验。三要只争朝夕,把好进度关。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各项工作都要紧之又紧地向前推进,力求能快则快、既快又好。有关部门要将任务细化到人、责任到岗,加大对工程建设的督查和调度力度。各建设单位要倒排工期,科学安排,每项工程都要有明确的时间表,只能提前,不能拖后。四要细致稳妥,把好政策关。严格区分拆违与拆迁这两类法律上不同性质的问题,对各类违法建设,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拆违的一系列部署、步骤和政策,积极有效地依法予以拆除,决不能前后不一。属于拆迁的,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规定的有关政策给予补偿。要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深入做好释疑解惑工作,让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城市建设。五要创新思路,把好投入关。充分利用规划、政策等行政资源,土地、基础设施等经济资源,搞好策划运筹,促进资源整合,吸引更多外资、民资、社会资本参与合肥建设,努力探索一条以城养城、滚动发展的新路子。六要巩固成果,把好管理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尽最大努力减少工程施工对群众出行、居民生活和城市形象的影响。项目建成后,要建立健全依法管理、市场运作的长效机制,做到建管并重、以建促管、以管促建,使每一个项目不仅有一流的精品形象,而且有一流的管理水平。

孙金龙最后要求,全市上下一定要着眼于合肥跨越式发展的大局,着眼于展示省会新形象的要求,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切实把“大建设”各项任务落实好、完成好。要狠抓责任落实,逐级强化责任制,把压力层层传递到位,每一项任务都不能欠账,确保工程建设紧张有序地推进。要加大体制创新力度,进一步简政放权,逐步理顺市、区两级政府在城市建设管理上的职责分工,加快投融资体制、市政公用事业、土地使用制度等方面改革步伐,探索建立适应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发展需要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各级各部门都要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对“大建设”涉及的事情,要本着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该倾斜的要倾斜,该配合的要配合,该支持的要支持,为“大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各级党委要加强对“大建设”的领导,牢牢把握“141”的发展方向,严格按照总体规划,系统思考,统筹安排,有序推进,千万不能“打乱仗”;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负起责任,不论分内分外,都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既当好指挥员,又当好战斗员;要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决不能“一批工程建起来、一批干部倒下去”;要注意在“大建设”中锻炼干部、培养干部、发现干部,以此为导向,把全市广大干部的注意力和主要精力集中到推进合肥跨越式发展上来。

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存荣在动员报告中指出,各参建单位以及工程涉及的各部门、各有关单位要切实增强大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把自己的思路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上来,融入到大建设的浪潮中,全力以赴推进工程建设。他强调,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四个确保”:即以人为本,依法拆迁,确保工程按期开工;狠抓工程管理,建立监管机制,确保铸造精品;精心组织,科学管理,确保文明安全施工;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强化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使用效益。他要求,各区、各部门、各参建单位要迅速行动起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以大协作、大服务、大奉献的精神,建立统一高效的领导体制、顺畅协同的工作机制,严肃认真地执行目标责任制,营造全力支持、积极投身工程建设的浓厚氛围,确保圆满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论绿色校园建设11 篇7

一、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1. 生态与发展的逻辑联系

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的载体, 城镇化建设如果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地方改革实际, 且充分考虑对自然资源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承受力, 新型城镇化就会走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道路;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目标, 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将有利于增强城镇综合实力、优化城镇生态环境、打造城镇自身的特有名片。反之, 当盲目扩大城镇化建设、缺乏科学规划、严重脱离实际, 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生态利益, 就必然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破坏城镇生态环境, 也难以打造城镇品牌。因此, 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只有在新型城镇化推进中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 处理好新型城镇化道路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关系,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才能齐头并进、协同发展。

2. 处理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关系新思路

⑴转变观念, 强化理念。走新型绿色城镇化道路, 即逐步转变过度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的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 建设环境优美、干净舒适的宜居城镇, 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提高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最终实现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愿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绿色发展、一体化建设理念, 转变传统的大刀阔斧、不顾一切搞城镇化建设观念。

⑵合力推进, 注重保护。我国的城镇化率在近20年中, 每年以1%的速度增长。截至2014年, 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54%左右。在城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发展中取得较多可喜的成绩, 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警戒。准确拿捏城镇化发展与生态之间的关系, 同步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其中的经验总结之一。“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因此,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不能重蹈覆辙一边破坏一边建设的错误, 而是要保护好未被破坏的生态, 修复好已被破坏的生态, 在绿水青山中建设美丽新城镇。

二、城镇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1. 自然资源破坏, 新生态危机形成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为了活着, 聚集于城市;人们为了活得更好, 居留于城市。”意在阐释城市是人们聚集的地方, 也是人们向往的家园。但在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中, 虽然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钢筋水泥屡见不鲜, 但对生态环境、水资源、农田、森林等自然资源的破坏也触目惊心、比比皆是。在城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中, 伴随着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利用, 森林大地已被破坏、水土大量流失、废水、废气和废弃物剧增等问题, 生态环境受到连锁破坏, 进入水质恶化, 噪声污染、交通不便、空气浑浊、垃圾围城等各种城市病频发的恶性循环。在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工业污染物、新化学物质等都成为影响生态环境和损害公众健康的新威胁;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 农产品的品质却有所下降, 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城市的“十面霾伏”“热岛效应”以及“电磁辐射”也使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由此可见, 各种安全隐患已无处不在、无处遁行、无所不见, 新的生态危机形成、新的城市危机出现。

2.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对立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存在着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博弈, 如果把这两种效益对立起来, 则会得到零博弈结果。在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推进中, 城镇建设的范围不断延伸到城郊及乡村, 土地将被大量征用、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受到极大影响。在一些地方的发展实践中, 只追求经济效益, 注重GDP的增加, 关注城市经济竞争的增比进位, 忽视生态保护的重要作用, 最终只能自尝生态破坏的恶果。用“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等短利方式来占有资源和破坏环境, 这种急功近利的方法只会造成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对立和严重失衡。

三、生态文明建设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 促进城镇化持续稳定发展

城镇化的发展如果继续走资源消耗型的传统老路, 城镇化的建设也必将得不偿失。走新型绿色城镇化道路可以培育更具发展能力的绿色产业和企业, 夯实城镇化的物质基础;可以促进全社会资源的节约, 为城镇化发展提供长久持续的动力;可以促进节能减排, 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和生态收益, 从而促使城镇化的持续稳定发展。

2. 促进城镇化质量不断提升

生态文明能促进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一方面表现在:通过对青山绿水的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优化生产环境, 提高人民群众的居住质量;另一方面表现在:生态文明建设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粗犷型向集约型转变, 减轻城镇化发展中的环境和资源的压力, 形成全民爱护环境和保护生态的良好社会氛围, 使得绿色城镇化的观念植入人心, 内化为自觉的行为, 进而认可绿色城镇化的发展之路, 从而促进城镇化质量的提高。

四、新型绿色城镇化道路的现实选择

1. 完善法律法规, 绿色发展与依法治理相结合

法律法规能使城镇化的发展在法律的保护下, 始终以爱护生态为前提, 沿着绿色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前进。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政府、企业、公民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义务关系, 为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有序进行, 提供一个法律支持的框架和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体系。各级政府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推手, 一方面要完善城市的规划工作, 限制城市无序的扩张, 减少“空城”“鬼城”的出现;另一方面则要对现有的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 破除城乡制度政策之间的障碍, 通过对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基层自治制度等相关制度的调整和升级, 减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促进社会的公平。只有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法治行为的规范、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 才能为绿色城镇发展助力, 让绿色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2. 增强政府职能, 树立科学的政绩观

政府仍然是城镇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导者和领导者, 在城镇化推进和生态文明建设中肩负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因此, 政府一方面要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机制和生态目标责任制, 将生态保护逐步纳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 将生态保护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另一方面要完善“一把手问责制”和“工作成效奖惩制”, 通过这些制度强化政府的职能, 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和治理能力, 提高领导干部保护生态、治理环境的水平。积极打造城市发展的新品牌, 让山清水秀的家园成为发展的新势力, 成为引人入胜的新名片, 成为城镇化发展的新常态。

传统的政绩观唯GDP是瞻, 实践证明, 这样的做法过犹不及。因此, 新时期的领导干部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 切实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始终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相统一, 使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进行。树立青山绿水也是金山银山的政绩观, 把此作为指导工作的正确方向, 唯此, 才能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3. 打造生态城市, 推进绿色城镇化发展

绿色城镇化是一种低消耗、环境好, 生态美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生态城市的概念也正是基于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而得以提出的。推进绿色城镇化、建立生态城市, 一是要“调结构、转方式”,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转变工业发展结构, 优化第三产业发展结构;二是要抓住机遇和发展契机, 在规划和建设中注重以人为本、突出特色、文化保护等内容, 并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减少现代城市病的产生;三是要规范工业园区的建设, 引导各级政府理性考虑工业园区的建立, 加大对工业园区的监管力度以及污染控制力度。

4. 培养公民环保意识, 培育社会组织力量

通过媒体宣传和学校教育、社会舆论等渠道培养公民环境保护意识, 不仅能强化公民的环保意识, 把此固化为自觉的保护行为, 还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让绿色之风吹向神州大地。除此, 随着社会组织的壮大, 各种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已成为生态保护的有力捍卫者和新生强大力量。因此, 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有序、规范的发展, 引导环境保护协会及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相关社会团体茁壮成长, 引导相关行业协会制定合法合理的规章制度已刻不容缓。让人民群众通过社会组织的渠道表达诉求、参与治理、贡献力量, 也不失为一种明智之选。

走新型绿色城镇化发展之路, 是破除过去传统城镇化发展藩篱的新道路, 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新要求, 是生态文明大环境下的新选择, 是对社会难题的响亮回应。只有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才能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一个安定有序、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之中;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实现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才能奏响盛世中华的新乐章。

摘要:新型城镇化道路更加重视“人”的利益以及“质”的水平。在总结传统城镇化的发展弊端后, 我国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发展之策。本文基于生态文明的视角探索了新型城镇化的建设, 通过对新型绿色城镇化道路的分析, 对只有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才能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才能提高城镇化质量的论点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如松.解读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思路[J].城市规划通讯, 2013 (2) .

11项铁路工程获经典建设大奖 篇8

新建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市南山口,向南翻越唐古拉山至拉萨,全长1142公里。2001年6月29日开工,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创造了众多世界之最。

京津城际铁路:是我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始于北京南站,终于天津站,全长120公里,列车最高时速达350公里。2005年7月4日开工建设,2008年8月1日通车运营。

北京站:是20世纪50年代兴建的国内最大规模的客运火车站,1959年1月20日开工兴建,9月15日开通运营。北京站作为首都十大建筑之一,从动工建设到开通运营,仅用了7个月零20天,创造了新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大秦铁路及扩能工程:1985年正式动工建设,1992年全线建成,2004年开始2亿吨重载扩能改造。机车牵引重量由5000吨跃升至1万吨和2万吨,年运量从2004年的1.5亿吨增加至2008年的3.4亿吨。

南京站:南京站由老南京站改建而成,2002年改造工程开工,2005年9月29日交付使用。车站站房采用桅杆斜拉索悬挂结构,由18根桅杆斜拉起双曲面钢结构大屋盖,仿佛一艘桅杆高耸、风帆扬起的巨型帆船停泊在湖边。既具有江南文化特色,又融合现代化气息。

成昆铁路: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建设,1970年7月1日建成通车。全线2/3的地段通过山岭河谷,沿线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有世界地质博物馆之称。成昆铁路体现了20世纪60年代的最高设计、施工水平,是祖国20世纪60年代的工程代表作,被联合国宣布为人类征服大自然的三件礼物之一。

武汉长江大桥:全长1670米,为公铁两用的钢桁梁桥,上层为公路,下层为铁路。1955年9月1日开工,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有“万里长江第一桥”之称,是当时社会主义建设新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志。

南京长江大桥:1960年1月18日开工,1968年12月29日建成通车。是铁路公路两用桥,全长6700多米。是当时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施工,全部采用国产材料的两用桥,建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乌鞘岭特长铁路隧道:乌鞘岭特长铁路隧道位于兰新铁路兰武段,堪称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标志性工程和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关键性工程之一。2003年 3月30日开工,2006年8月23日建成通车,是我国铁路复杂地质长大隧道工程建设的新突破,大大促进了我国隧道建设水平。

芜湖长江大桥:1997年3月22日开工,2000年9月30日建成通车。是铁路公路两用桥两用桥,工程规模超过了武汉、南京两座大桥的总和。芜湖长江大桥采用了十多项新结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创造了我国建桥技术的多项第一,为我国桥梁建设的第四座里程碑,是我国20世纪桥梁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论绿色校园建设11 篇9

莫 付 欢

摘 要:沈从文的小说具有一种审美救赎的文化品格。沈从文通过对湘西“边城世界”的精心营构创造一个诗意的审美意象,给予现代人以一种“幻象性”的审美满足,他以“乡下人”的文化立场对“现代文明”所带来的人性异化进行坚强的审美抵抗,以“供奉人性”的精神旨向对现实的世俗社会进行审美救赎。

关键词:沈从文;审美救赎;乌托邦;文化立场;供奉人性

沈从文是中国20世纪最为优秀的小说家之一,其小说无论是对湘西“边城世界”那优美自然景观、淳朴乡土风情的深情描绘,还是对都市社会中人性异化、道德丧失的严厉批判,都彰显了文学审美救赎的文化品格。

一、乡土乌托邦:审美救赎的意象营构

在中外文学史上,“乌托邦”式书写模式一直是文学发展的一个主要路径,“乌托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审美意象或审美意识形态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文学的深邃之处就在于它是对人的心灵世界的一次次探险,是对人的有限性的一次次扬弃与超越,是对无限与永恒的理想性世界的追求。”无论是在意境设置上,还是精神意蕴构建上,沈从文小说中所营构的“湘西世界”则是对中国古代乌托邦社会理想的承接与超越。在沈从文精心构筑的“湘西世界”中,到处都弥漫着一股浓郁清新的乡土气息,在这里人们几乎处在一种诗意化的生存环境下,如同海德格尔所说“栖居于诗意的大地”。《边城》是沈从文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小说描绘了地处湘、川、黔交界的边城茶峒神秘优美自然景观,“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溪水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可以计数”,主人翁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人不发愁,从不动气”。《边城》的爱情故事也是美丽的让人心醉。翠翠与天保、傩送之间的爱情是那样的恬适、纯情、优美,“走车路”的恋爱竞争方式呈现出对手足之情与男女爱情的双重尊重;翠翠的母亲同茶峒屯防军人“不能聚首白头,便相约死去”,表现出爱情的忠贞不渝与神圣,即便妓女也是“重义轻义,又能守信自约”,在“相熟之后,钱便在可有可无之间„„相约分手后各自不许胡闹”,以后便“自己的心紧紧缚定远远的一个人。”“《边城》这样的诗化叙事总是在不经意间透露其对人生困扰的深切思量„„沈从文的小说在给人一种怀古的幽情„„对湘西的向往与肯定实际是这种生命意识的一种流露,以这种生命主题超越自己充满矛盾的乡土记忆与体验。”[2]正如刘洪涛所言,《边城》中寄喻的是一种“牧歌情节”,它“代表着对乡土和家园的守望,对民族身份的追寻对民族形象的诗性想象”[3]。《三三》中碾坊主人的女儿三三尽管是一个从未读过书一字不识的村姑,但她有一种诗人般的浪漫情怀,她生活在“屋墙上爬满了青藤,绕屋全是葵花同枣树”环境下,因为黄昏太美,而停在枫树下“还要母亲也陪她坐一会,送那片云过去再走”。其母亲同样具有一种诗一般的美丽情怀。她亲自为三三缝制新围裙,“裙上还扣了朵小花,式样秀美,充满了一种天真的妩媚”。三三家的水潭边,常有人来钓鱼,三三母女热情相待,还以土产相赠。客人们钓的鱼也分一些给三三家,这些鱼母女俩并不吃,而是用盐瞏了晒干,“等待有客时,这些干鱼同辣子炒在一个碗里待客。”在湘西这个“边城世界”中,1 [1]

人文景观优美和谐人与人之间淳厚古朴,俨然是一个活生生的世外桃源。“边城”意象无疑表达了现代人对诗意生存之境的梦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梦想”其实质就是一种文学“审美幻象”,这种“审美幻象是作为人类社会掌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作为个体与环境、[4]个人与群体相互沟通的情感性话语实践形式而存在的„„一种审美交流的媒介。”湘西“边

城世界”是沈从文营构乡土乌托邦的艺术符号或表征,它所呈现出来的审美意象给予人的是一种“幻象性”的审美满足。作者通过构筑一个诗意的乡土乌托邦,创造一个幻象性的审美场域,它向人们敞开了一个现代科学技术无法提供的关于生存意义的思考;同时又把人们带回到“本真”的领域,唤起人们去追寻被现代文明遮蔽、消解的人类真正的人格品质,重新确证自我存在的价值,从而实现对现代人类社会的精神救赎。

二、“乡下人”的文化立场:审美救赎的路径选择

美国文艺理论家雷·韦勒克说:“伟大的小说家都有一个自己的世界,人们可以从中看出这一个世界和经验世界的部分重合。但是从他的自我连贯的可理解性来说,它又是一个与经验世界不同的独特世界。”[5]如果说沈从文笔下所描绘的“乡土乌托邦”是其自身经验世界的集体表征,那么“乡下人”的文化立场则体现了他独特文学批判视角,这也是其小说审美救赎的独特路径。

沈从文不仅对湘西“边城世界”的自然山水和风土人情给予了钟情描述和深情赞美,而且对于现代文明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也给予应有的审视。在《长河》中沈从文曾对现代文明这样描述到:“表面上看来,事事物物自然都有了极大进步,试仔细注意,便见出在变化中堕落趋势。最明显的是,即农村社会所保有那点正直素朴人情美,儿乎快要消失无余。„„‘现代,二字已到了湘西,可是具体的东西,不过是点缀都市文明的奢侈品大量输入„„”。他说:“我是个乡下人,走到任何一处照例都带了一把尺,一把秤,和普通社会总是不合。一切来到我命运中的事事物物,我有我自己的尺寸和分量,来证实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我用不着你们名叫‘社会’为制定那个东西,我讨厌一般标准。尤其是什么思

[6]想家为扭曲蠹蚀人性而定下的乡愿蠢事。”在沈从文的小说创作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其“乡

下人”的身份意识。对于现代文明所滋生的各种弊端和都市上流社会人性的堕落与丑陋,沈从文予以了彻底的披露。在《有学问的人》中,沈从文形象的描绘了教授天福先生,在夜间上灯时分,趁着太太不在家,与太太女友挑逗暖昧的狠琐过程,揭露了知识分子的虚伪和丑陋。在《八骏图》中,是沈从文生动刻画了八位“人人皆赫赫大名”教授,他们或大谈泛爱主义,或标榜清心寡欲,或宣扬独身主义,或满腹社会道德。这些表面上的正人君子,其实质上是一群被“现代文明”异化而人性尽失的都市可怜虫。细细品味沈从文的小说,我们不难发现,在他的潜意识中建构出这样一组对抗性的文学审美形式:“边城”社会:人文景观——宁静、优美,人性表征——淳朴、善良,人际关系——互助互爱、和谐共处;都市世界:人文景观——喧哗、污浊,人性表征——自私自利、奸诈阴险,人际关系——尔虞我诈、勾心斗角。韦伯说:“在理智主义和生活的合理化的发展之下„„艺术变成一个以自身权利存在的越来越有意识地把握到的价值的宇宙。艺术已经接管了此世之拯救的功能,不论这种拯救如何理解。它提供了摆脱日常生活循规蹈矩,特别是从理论和实践理性主义压力中获得拯救的途径。”[7]沈从文通过“边城世界”与都市世界这样一组对抗性的审美形式来反衬现代都市文明的虚伪和堕落,他一方面以“乡下人”个体经验和

文化立场去反抗现代化进程对人性的异化,另一方面以审美之维来思考人类真正的生存方式和生命的价值,从而实现对在“理论和实践理性主义压力”下的现代人的精神救赎。

三、供奉人性:审美救赎的价值归依

在沈从文看来,作家应该是“人性的治疗者”[8]。他“不承认一切富人专有的‘道德仁义’,所理会的是一种自然道德形式”。他说:“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9]。

在沈从文的小说中,湘西“边城世界”无疑是其供奉人性的主体,而人性的供奉又是以“人性本善”的伦理道德为基准的。他说:“我活到这世界有所爱。美丽、清洁、智慧,以及对令人幸福的幻影,皆永远觉得是一种德性,也因此永远使我对它崇拜和倾心。„„我将在各个作品各个形式里,表现我对这个道德的努力。”[10]《边城》正是他构筑“希腊小庙”和表现“德性”的理想之作,在《边城》中他精心营构了一个德治的乡土乌托邦,“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11]。此外,沈从文在《龙朱》、《月下小景》等作品中所描绘的那种超功利性、诗意化的男女爱情观念,也体现了他对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执着追求。《月下小景》中所追求得是一种“不要牛,不要马,不要果园,不要田土,不要狐皮褂子同虎皮坐褥”的爱情。《龙朱》中所倡导的爱情是一种“抓出自己的心,放在爱人的面前,方法不是钱、不是貌、不是门阀,也不是假装的一切,只有真实热情的歌”。沈从文说:“在有生中我发现了‘美’,那本身形与线即代表一种最高的德性,使人乐于受它的统制,受它的处治。人的智慧无不由此影响而来。典雅词令与华美文字,与之相比都见得黯然无光,如细碎星点在朗月照耀下同样黯然无光。”[12]“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9]

纵观沈从文的小说创作,无论是对“边城社会”的热情讴歌,还对都市社会的严厉批判,都寄托他对理想生命形式的追寻和对人生意义与生命价值的终极性探究。“作为一个具有强烈人性意识的作家,沈从文的独特之处在于,既张扬顺乎自然的人性形式,把彰显自然人性作为其创作的核心命题,又能超越自然人性固有的局限,赋予自然人性以神性的光辉。”[13]可以说,“人性本善”和“人性皆善”始终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有一个重要主题,而供奉人性、彰显“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正是沈从文观照现实人生,实现审美救赎的价值归依。

参考文献

[1]冯陶.美的诉求与守望[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4.[2]叶诚生.诗化叙事与人生救赎—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审美现代性[J].文史哲,2008(6):75.[3]刘洪涛.“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88.[4]王杰.审美幻象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5](美)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238.[6]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10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香港:三联书店,1982:266.[7]汪行福.社会批判与审美理论[J].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08(6):124—125.[8]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17卷[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195.[9]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9卷[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2.5

上一篇:李胜男 走进窦桂梅下一篇:有一种爱叫唠叨五年级作文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