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论读后感

2024-10-19

自杀论读后感(通用7篇)

自杀论读后感 篇1

自杀论读后感

自杀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长久以来被看作是个人行为,认为那是个人的消极心理导致的,认为那是心理学的范畴。但在《自杀论》中迪尔凯姆将自杀看作是一种社会行为,而不是看作一个个孤立的事件。因为“社会学家研究的兴趣在于群体产生的影响的原因,而不是影响个人的原因”,社会学家研究的自杀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自杀,他们关心的是影响整个社会的因素,即影响自杀率的根本原因。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迪尔凯姆在书中批判了以个体心理学解释自杀现象的传统理论,建立了用社会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自杀的理论,阐述了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认为当个体同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或产生离异时,便会发生自杀现象。另外自杀不是个人的事,而是与他人、社会紧密相关的。

迪尔凯姆在《自杀论》中运用统计方法对自杀现象的研究。

迪尔凯姆在《自杀论》一书中,在第一编中,迪尔凯姆运用了排除法运用大量实证将非社会因素一一排除,最后得出社会因素是影响自杀的根本原因。另外迪尔凯姆认为牺牲也是一种自杀。

在该书的第二编中,迪尔凯姆从社会类型和社会因素介绍了自杀,并将自杀分为利己主义自杀、利他主义自杀、反常自杀,还介绍了不同自杀的形式,并认为自杀性质与选择的方式无关,自杀方式的选择是由社会原因决定的,例如书中所说“南方投河自尽的人比北方多,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南方比北方热,那么一次逻辑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寒冷的哥本哈根投河自杀的人不温暖的意大利的人少呢,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自杀者选择的自杀方式受习惯和准备工作的影响。

在前两编系统详细的铺垫下,迪尔凯姆在本书的第三编中回归主题,开始系统地介绍自杀的社会因素,分析了自杀与历史、犯罪等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并且得出结论自杀是社会病理学现象的一种。并且还讨论了如何消除自杀现象这一问题。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对于自杀的态度太过宽容,他还认为家庭、宗教团体、政治团体都不能阻止自杀,只有职业团体即行会。本书的最后迪尔凯姆号召我们要行动起来,更新行会制度,阻止自杀。

自杀类型而言,有利己主义自杀、利他主义自杀和反常自杀。我注意到:利己主义自杀是过分强调个性,它的本质是个人与社会的疏离,这种自杀与社会整合度有关;利他主义自杀与利己主义自杀相反,它是由与社会整合度过高,个性极度压抑所致,大多数是一种牺牲,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例如董存瑞、邱少云等,它们大多是我们心中的英雄;而反常的自杀是由于社会突然的失控,突然的转变是个人生活完全失衡,希望产生又幻灭,例如大危机时期很多破产的人自杀。

另外,我还看到“自杀者的数量之所以比以前大量增加,并不是因为我们的生存很艰难,也不是因为我们的需要未被满足,而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合法的界限,也看不到我们努力的意义。社会分工与协作的发展,增加了个人的财富,但同时增加了我们道德上的贫困,阿珍使者到的贫困令我们苦恼不安。”从这句话中,我既看到了事物的两面性,也看到理想、事业、成就对我们的意义。它们并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对我们非常重要。实现理想是增加我们的幸福感和自信;拥有事业使我们有归属感和努力的方向;成就是我们增加了得到的认同和瞩目,毫无疑问这些是我们快乐幸福得想不到死亡。所以,迪尔凯姆认为只有那些处于完整状态、具有极强凝聚力并可以节制各种情况的团体才能节制自杀,比如职业团体即行会。职业团体是实行专业性的地方分权,保持社会的完整性,它可以成为这一从业人员的统一的道德特征、集体人格,既有权利又有义务,有一定的统一性,可以预防集体性忧郁,阻止自杀。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就是更新

行会制度,使其符合现今社会的需求,充分发挥出相应的作用。

自杀论读后感 篇2

一、自杀的内涵和类型

自杀是一种个人因精神、人际及社会因素,而产生的一种生气、敌意或混乱的反应,是一种自我伤害的行为。自杀一般始于心理挫折,发生在摆脱抑郁和心理冲突的过程中。按心理类型,自杀可分为心理满足型和心理解脱型两大类。前者如为坚持某一信念的示威性、赌气性自杀;后者如由于挫折、厌世、自卑、绝望等,为排解心理抑郁而自杀。自杀首先表现为自杀意念,及自杀的想法、念头,然后促成自杀企图,这是尚未致命的自杀行为。如果是致命的自杀行为,就是严格意义上的自杀。

二、自杀者的特点与动机

(一)自杀者的特点

具体来说,有自杀倾向者通常有以下一些特点:(1)有关死亡的经历。以往有自杀未遂史,或虽然无自杀史,但其近亲中死亡常见,如在童年期就失去了父母,以及那些失去同胞或密友人,这些人较其他更容易产生自杀念头或更容易自杀。(2)有原发性或继发性抑郁症病史。约1/4的抑郁病人企图自杀,几乎全部病人都想到过自杀。严重的抑郁病人在病情突然缓解时最容易出现自杀问题;许多精神病分裂症病人,可为偏执或幻觉所驱使而结束他们的生命;对酒或药物有依赖的病人有较大的自杀危险,尤其在自动或被迫戒掉的时期,可能出现自毁行为。(3)具有其他严重的心理压力。许多长期压力和应激事件也可能触发自杀,如感情问题、社会经济问题。

(二)自杀者的动机

自杀动机是自杀者实施自杀行为的原动力,也是预防自杀的关键。自杀动机源于人对其他事物的思考,对生命产生了一种无力感进而失去了生存的意志。他们采取自杀行为表明其自杀的决心,在这一过程中自杀者是进行了激烈的动机斗争的。在生与死的斗争过程中结果是死的欲望战胜了生的欲望,这时他们才形成真正的自杀动机。自杀动机的资料大多是由自杀未遂者的事后回忆或自杀死亡者留下的遗书得来的。从资料显示来看,自杀者的动机是各不相同的:摆脱人世间的痛苦,逃避现实生活,实现精神的再生,认为死后可以进入天堂获得现实中得不到的温暖和快乐,惩罚自己所犯下的罪恶行为,保持自己道德和人格上的完美,向外界表达自己的困境以寻求同情和帮助,等等。

三、自杀行为带来的影响

自杀行为不仅仅是标志着个体生命的结束,作为社会环境网络中的一个结点,每个人的自杀都会给社会环境带来波动。

(一)自杀对个体的影响

自杀死亡者和自杀未遂者除对本人痛苦之外,周围更多的人在情绪和生活上也会受到长期和严重的影响。作为一种意外悲剧,自杀死亡者和自杀未遂者都会给他们的家人、亲友造成极大的痛苦。Cleiren等研究了自杀、车祸和长期疾病不治这三类死亡对居丧者的长期适应方面影响最大。自杀还使未亡人产生罪恶感,认为是自己平时做得不好,才招致亲人自杀。有的家庭成员会因为对死者自杀的原因认识不一致,出现相互埋怨、相互指责的场面,引起家庭纠纷。

(二)自杀对社会的影响

自杀首先影响的是整个社会的人口寿命,尤其是青少年方面。自杀还给整个社会造成了比较大的经济影响。自杀死亡人数的增加,势必造成人力资源的损失,尤其是年轻人的自杀死亡造成的损失更大。如果用每年生产力的丧失来评估,估计自杀的总体经济损失水平大约占疾病引起的经济负担的2.5%。除了降低人口预期寿命、增加社会经济负担,自杀还会给社会政治带来一些影响,自杀率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某一社会道德风尚的好坏以及社会制度的稳定与否。

四、自杀危机的干预策略

解决自杀危机的最有效的办法是预防自杀,自杀的预防比治疗还重要,有效的预防能减少病人和家属的痛苦及社会的负担。

(一)普及精神医学知识

自杀往往是某些抑郁症患者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症状,许多抑郁症在早期很难被发现,由于患者的主诉突出是躯体症状,而对抑郁的主观体验不明显,因而常被误诊或漏诊。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十分重要,当发现情感障碍如情绪低落、失眠,与人隔绝等应早接受咨询和治疗,及时中止抑郁情绪,以杜绝自杀的发生。

(二)开展心理咨询

虽然现代人生活更为方便、舒适,但同时也产生许多弊端。首先是单亲家庭增多。近年来我国离婚率逐年递增,2013年全国共有350万对夫妻办理离婚手续,单亲家庭累计超过2000万户。其次是自闭式的满足。高科技的发展,如电视、多媒体技术的出现,现代人沉迷于自闭式满足中,少有人去寻找社会的满足。而汽车、电话、方便食品的出现,邻里间的相互依靠减少。这些都使得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中良好的亲密性和稳定性遭到破坏。另外,由于社会变革所带来的社会结构重新组合,就业问题及价值观念的转变等,使人类许多社会情感如友谊、信任、同情心等都受到压抑。因此,缓解心理压力,消除心理困扰最好的办法是开展心理咨询和社区互助。通过心理门诊、电话及通信咨询,可以为有自杀念头者分担忧愁,鼓励其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建立自信心,然后提出适当的建议或解决措施,使自杀者度过高危过程。开展社区互助,也能缓解人际关系紧张,在一定程度上可消除人们的情绪障碍,减少自杀行为。

(三)建立社区危机干预中心

高危自杀人群往往想不出除自杀以外的其他解决精神痛苦的方法,称为认知缺陷。目前应付自杀的最可行的办法是在社区中建立危机干预中心,以危机干预电话的方式对企图自杀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救助,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在处于危急中的人打来电话时,接话员要登记以下详细情况:(1)来话日期、持续时间、是否第一次来话;(2)姓名、地址、电话号码;(3)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种族、职业;(4)资源情况,包括是否独居、社会交往、朋友、亲属以及经济收入;(5)是否存在药物依赖,如酒精、药品的使用情况;(6)自杀历史,包括何时第一次出现自杀念头,最近一次自杀念头的出现时间、出现的次数、行为上有无表现、是否已做计划等;(7)接受治疗的情况,是否住院或接受其他治疗;(8)目前的问题,是否存在情绪、心理及行为障碍;(9)解决办法,包括支持、鼓励,与应急服务机构或专家取得联系等;(10)对自杀危险性的评估,包括自杀的危险性以及提供应急服务的紧迫程度。

全国有不少青少年陷于自杀危机之中,让身边的朋友和亲人为之担心和困扰,同时也对国家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青少年摆脱自杀危机。

参考文献

[1]刘迎泽.心理访谈[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9.

[2]王登峰,崔红.心理卫生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自杀论读后感 篇3

关键词:女性自杀;迪尔凯姆自杀论

中图分类号:C9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036-01

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在著名的社会学著作《自杀论》中提出,自杀现象不是由心理原因和自然原因造成的,而是社会因素作用的结果。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是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疏远的极端形式,在这种环境中的个体极易同社会产生矛盾,而自杀就是这种矛盾发展到极至的表现。

一、我国女性自杀的特点

(一)年龄分布。我国自杀死亡者年龄分布有两个高峰, 15 ~ 25岁上升极快, 30岁以后缓慢下降,中年期相对稳定, 50岁以后逐渐回升, 60 ~ 65岁后急剧升高。我国75岁以上妇女自杀死亡率位居世界最高水平,是其他国家最高水平的6倍。

(二)文化水平。女性自杀与文化程度有密切的关系, 文化程度越低自杀率越高,他们考虑问题较片面, 认识范围狭窄, 思维方法单一, 易冲动, 遇到矛盾或纠纷不知道借助行政或法律手段, 动辄以死逃避和抗争, 造成自杀率偏高。

(三)婚姻状况。婚姻状况与女性自杀率有明显的相关性, 从我国自杀者总体数据来看, 已婚者多于未婚者。呈现出我国女性自杀与婚姻状况的独特模式, 表明中国已婚妇女受旧的传统观念的制约, 涉及家庭、婚姻纠纷较多, 长期心理不平衡而产生自杀心理。

二、影响中国女性自杀的生理因素

(一)生理因素。

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精神负担常是长期的、难以忍受的。疾病在女性自杀事件中起着重要作用, 并随着年龄增大而升高, 这可能是我国女性自杀在60 岁以后有一高峰的主要原因。

(二)心理因素。

有些人对挫折、打击、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非常脆弱,还有的人心胸狭窄,由对生活环境的不满意、不理解到心理不适, 逐渐变成心理障碍,感觉活得没有意思, 于是想到自杀。还有的自杀者一旦在现实生活中发觉自己追求的东西不能实现, 就会悲观失望而自杀, 比如追星族,法轮功的信仰者等。

三、影响中国女性自杀的社会因素

迪尔凯姆的自杀论使我们更加看清了社会因素作用于自杀者的机制,为理解我国女性自杀这一社会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社会性质保持稳定,自杀率也基本保持稳定;基本性质出现变化,自杀率也相应波动。迪尔凯姆认为,当每个社会有机体出现重大变化的时候,在原有的结构秩序被打乱而新的规章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情况下,社会成员失去了自己和社会发展原有的方向感,无法对自己的社会生活做出基本定位,要么放纵、要么克制,人们的各种欲望不断上升,这都增加了自杀的机会。

(一)性别角色的差异。受传统封建思想影响,我国平等的性别价值取向尚未真正的塑造起来,直到现在男主外女主内,夫尊妻卑,女人依附男人的思想还广泛存在。中国妇女结婚以后,婚姻生活成了多数女性生活的全部,她们生活圈子比较小,几乎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家庭、丈夫和孩子身上。这样,一旦婚姻出现什么变故,生活就会失去重心,同时对其心理造成很大的冲击甚至毁灭,最终走上不归路。另一方面,妇女在家庭中的弱势和依附地位,往往造成自己的被动受挫,甚至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如果是在投诉无门,有苦无处诉的环境里,再加上缺乏相应的社会救助机制,当矛盾激化时,就会采取自杀方式求得解脱。

(二)个性心理。中国的女性感情细腻、敏感、温和,长期以来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服从、恭顺、逆来顺受的性格,心理承受能力差,缺少独立性,她们渴望得到尊重和保护,而现实却往往是其更容易受到伤害。一旦面对伤害,女性性格上的缺陷就决定了倾向于采取自杀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对女性的要求促成中国妇女人格中的内倾性和自虐性,这决定了她们在充满自我牺牲和忍辱负重的生活中日积月累所积蓄的攻击性极易内倾化,即以最极端的方式——自杀表现出来。

(三)社会中的性别歧视。个人或群体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即社会劳动参与率、所从事的职业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地位和其在社会财富或资源分配中所处的位置。相对于男性来说,女性的就业率明显低于男性,就业结构方面也不如男性,所以女性的收入也普遍低于男性。这就造成了女性在经济上对男性不可避免的依赖,一旦失去了男性的支持,很容易就会陷入生存的困境,对于心理比较脆弱,经济不太独立的妇女,面对贫困,更容易走上绝路。

(四)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现状。目前我国正处于变革时期,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贫富不均,社会阶层急剧分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松散,人情淡漠,家庭关系弱化,个人很容易觉得自己变的孤立无援,产生各种心理疾病。女性本身心理受挫的承受能力就比较弱,这就导致了自杀率的上升。文明社会是反对自杀的,自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政治环境不健康的程度,以及该社会居民的精神、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这个角度说,自杀是有关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问题,是影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应引起公共领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张向葵 吴晓义. 文化震荡及其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4,2,:438-442

[3]张向葵, 田录梅.文化震荡对当代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 (6)

[4]杨功焕.中国人群自杀水平的变化趋势和地理分布特点.[J].中华流行病杂志 2012,25:280-284

[5]上官子木.中国人自杀现象的本土特点. [J].社会学研究 1995,(2)

《自杀论》书评 篇4

杨璟(武汉大学 社会学系,湖北 武汉 430072)[作者简介]杨璟,(1988—),女,苗族,湖南湘西人,武汉大学社会学系2010级硕士研究生,主要学习和研究城市社会学。

[内容摘要]迪尔凯姆是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自杀论》把“自杀”这一病态的社会现象作为分析研究对象,作者先对人们常常认为引起自杀的心理因素与自然因素进行否证,接着又对自杀现象的结果做出分类,由结果推论出自杀是因为社会整合程度过低或过高及社会规范出现混乱和真空引起的,从而实证自杀的社会归因,在否证与实证的过程中,迪尔凯姆的研究不仅体现出他一直以来的学术观点即社会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人生活,社会事实具有客观性,外在性,强制性的特点,而且作为实证主义研究的始祖,迪尔凯姆在研究中对数据资料的分析方法也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文是《自杀论》的书评,不仅会分析这本书的方法论意义而且会分析它的理论贡献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自杀 ; 自杀率 ;

社会整合 ; 自杀的分类

一、笔者未读该书之前及之后的不同心里感受

笔者相信,每个人应该都有遇到挫折、不幸,内心极度难受、极度痛苦以至于想要自己放弃自己生命的时候,我们大家都非常清楚自杀当然就是自己放弃自己的生命,放弃自己生命的人要不然就是经受了很大的挫折和痛苦,要不然就是心里有问题,人们更倾向于去相信和人为自杀的人是因为自己本身有问题无法得到解决,或者至少是在当时他无法解决和面对,从而选择用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去逃避,逃避自己无法解决的事情,或者已经预见到的将来自己不想也认为自己无法面对的事情。笔者以前认为自杀是一种逃避,或者是一种自我解放,逃避不想面对的事情,将自己从纷繁复杂的琐事中解放出来,自杀也有可能只是自杀者当时一种错误的心态,他们无法从那种错误的心境中走出来,或者没有人能够有效的劝导他们,将他们导向正确的心境。或者有时候自杀是人们无法理解和接受自己的一种状态,自己都无法接受自己,无法明白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将做什么,觉得自己很没用,活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价值了,等等,笔者认为大多数的自杀者不仅逃避现实而且不喜欢自己,至少对自己不满意,当然不同的人对自己满意的标准各不相同,当人们自己对自己极度失望的时候,也有可能采取了结自己生命的方式,但是可能很少有人将自杀归因于社会的原因。很简单的事情,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自杀”就是自己杀自己,自己了结自己的生命,与他人有什么关系,与社会就更谈不上什么关系了。

但是读了这本书后你会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任何人,只要他出生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那么他的任何行为,即使是在我们看来很私人的行为,必然已经打下了当时社会行为标准,社会规范,或者社会环境的烙印,因为从我们一生下来我们就生长在了特定的社会环境、历史环境或者自然环境中,这些我们都无法改变,在我们看来很理所当然的事情其实就是我们所生长的环境在不断塑造我们,影响我们,改变我们。哪个自己才是真实的自己,不被任何东西影响的自己,或者已经没有了吧,我们试图去发现和了解的是,社会环境是如何塑造我们,影响我们与改变我们的,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自杀论》这本书,从最初的看不太懂,到终于明白,还记得自己曾经在学校的食堂用《自杀论》这本书占过座位,远远的就看见周围的同学从旁边走过都会不由自主的被他的名字所吸引,忍不住会看两眼,或者目光停留在上面的时间总是比较长,可能所有人最初看见这本书时的感受都是一样的,大家心里肯定都在嘀咕着,还有这种书?还有专门研究自杀的?这样的书也可以是本名著?那这本书究竟写的都是些什么呢?难道是写人们是怎么自杀的?我觉得所有人都对自杀有着自己的理解,但

是我们或许很少去想自己认为很私人的行为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真的只有自己的行为和状态会影响吗?那自己的行为和状态又是怎么得来的呢?迪尔凯姆就是带我们去发现塑造或影响我们私人行为的社会原因。

二、本书概述

自杀作为一种病态的社会现象,在任何社会都存在,但人们往往把它归因于个人,认为是由精神错乱等心理因素或酗酒、仿效等个人因素引起的也有人认为是由自然原因如气候的变化等引起的,而迪尔凯姆的研究假设认为是由社会整合程度过低或过高,社会规范出现混乱或真空引起,迪尔凯姆先对心理因素和自然因素进行否证,然后又对自杀现象分类,由果溯因对引起自杀的社会原因进行实证,通过一驳一立使研究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下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1、概念的界定——操作性定义——对作者认为非自杀现象的排除

迪尔凯姆在书中对自杀现象做出这样的定义:“人们把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死亡叫做自杀”(《自杀论》,11)这样就(1)将当事人的意图或动机排除在外,而只根据当事人的行为与结果这两个外显的特征进行定义(2)排除了那些当事人没有意识到行为后果的死亡现象。

2、否证自杀现象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A、对精神错乱的否证:心理论认为,自杀现象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理由是,在统计规律上,有一些不正常的心理因素如精神错乱的年发生率与自杀现象一样,在某个社会里相对的稳定,而在不同的民族又有相当大的差别。而且,自杀和精神错乱一样,城市比农村多。迪尔凯姆认为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1)所有的统计资料都证实,在精神病院里,住院病人中女性略多于男性;由于推论,如果说自杀率与神经衰弱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的话,那么妇女的自杀率就必然高于男人的自杀率,至少应该一样高,但是根据自杀的统计资料来分析,在每个国家中,男性的自杀率是女性的4倍左右;(2)犹太教徒中的精神错乱病人比其他教徒中多得多,如果说自杀率与精神错乱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的话,那么犹太教徒的自杀率就必然高于其他教徒的自杀率,然而,相反的是犹太教徒中的自杀倾向却很微弱;(3)在所有的国家里,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从童年到老年),自杀倾向是逐步增强的,而在壮年时期更经常地突发精神错乱,如果自杀率与精神错乱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的话,这种统计结果同样也是无法解释的;(4)疯子最少的国家却是自杀最多的国家;(5)下层社会中精神错乱很少,自杀却时有发生。

B、对酗酒的否证:还有些人认为,酗酒是导致自杀的另一个不正常心理因素。迪尔凯姆用两个统计事实批驳了这种说法。(1)在法国国内,酒鬼最多的地区是自杀倾向最严重的地区,而酒鬼最少的地区也不是自杀倾向最不严重的地区。(2)比较不同国家情况,一个国家人均酒的消费量和这个国家自杀率之间也没有相关性。

C、对种族遗传的否证:接着为了排除自杀是由正常的心理因素如个人的体质所引起的这种可能,迪尔凯姆又进行了否证,因为自杀率确实因种族而异,而一个种族和另一个种族的区别在于它的身心特点。迪尔凯姆首先将种族的核心界定为遗传。(1)通过比较分布在不

同国家(社会)的同一种族人群的自杀倾向,结果相差很大,证实了种族和自杀没有关系;(2)自杀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有规律的增高。因为人体的一切都受着生命节律的支配,依次经过生长的阶段、停滞的阶段和最后一个衰退的阶段。由于没有什么心理或生理特点是无止境地发展的,所有的特点都在达到一个顶峰之后趋于衰退。相反,自杀却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才达到它的顶点。

D、对仿效的否证:(1)同首先对自杀现象进行操作化定义一样,迪尔凯姆还是先对仿效下了他的定义:“当一种行为有一种类似的,以前由别人完成的行为的表现作为直接的先例,没有明确的或不明确的思想活动介乎这种表现和实施之间来影响这种重复行为的本来性质,那么仿效是存在的。”(《自杀论》,114)(2)迪尔凯姆指出,仿效是一种纯粹的心理现象,它可能在没有任何社会联系的个人之间发生,他指出仿效必须先有被仿效的对象,如果自杀是仿效引起的,那么自杀率就应该以被仿效对象所在的地方为中心向周围逐渐减小,但是从自杀率的分布图上看,自杀根本不是围绕某些中心发生,从这些中心均匀的扩散开来,而是以差不多同样的数量成批的发生没有任何中心。

3、否证自杀现象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1)否证气候类型与自杀率之间的关系,自杀率同样高的地区可以属于不同的气候类型,意大利自杀人数最多是北方而英国和比利时自杀人数最多的却是南方。(2)对是否存在最有利于自杀的季节的证伪:迪尔凯姆按照温度的变化来排列一年中的4个季节和12个月份,并未发现季节或者月份的变化与自杀率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3)迪尔凯姆对统计资料显示人们倾向于在白天而不是晚上自杀的观点:他认为这不是自然因素的影响,真正的原因在于白天事务最繁忙,人际交往最复杂,社会生活最紧张。

4、实证——倒果溯因的分类溯因论证法

以上迪尔凯姆否证了精神错乱、酗酒、种族遗传、仿效等心理因素,也否证了气候、季节、温度、白天黑夜等自然因素,那么剩下的就只有社会因素了,而迪尔凯姆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是通过对自杀现象进行分类来寻找原因的,他认为各种原因之间的特殊差别意味着各种结果之间的特殊差别,通过探索不同自杀类型产生的社会条件,就将结果和原因联系起来。通过结果来寻找原因。

迪尔凯姆将自杀分为四种类型,即“利己主义自杀”“利他主义自杀”“反常性自杀”以及“宿命型自杀”。(1)利己主义自杀。其成因是个人与社会的疏离,所以那些不能很好的整合进较大的社会单位并盛行个人主义的集体、社区和群体,其利己主义自杀的比率一般都比较高;(2)利他主义自杀。它发生在“社会整合过于强烈之时”。此时,高度的社会整合使得个性受到相当程度的压抑,个人的权力被认为是微不足道的,他们被期待完全服从集体的需要和利益。(3)失范性自杀,主要发生在社会控制瓦解之时,在正常和稳定的社会条件下,个人的愿望总是受到由一般道德原则支撑的规范的调节的,他们保证了个人的愿望或抱负大体上于可以运用的手段相一致。但是,当社会控制减弱,上述规范受到破坏时,对个人愿望的制约就不复存在。此时,个人的生活目标和人生抱负失调,他们增长出难以实现的个人愿望,这必然导致挫折很多,以及自杀率的上升。(4)宿命性自杀。这种自杀的典型形式是那些倍受压迫和制约的奴隶采取自绝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们面临的是一些无法抗拒和改变的压迫。

社会整合和自杀率之间的关系:(1)利己主义自杀和失范性自杀与社会整合程度成反比,即社会整合程度越低,自杀率越高;(2)利他主义自杀与社会整合程度成正比,社会的整合程度越高,自杀率也越高;(3)自杀率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社会整合程度的变化,担不是惟一的经验表现形式。犯罪、越轨、酗酒、离婚率以及精神疾患的患病率的变化都能反映一个社会的整合类型与程度。

5、结论

(1)通过以上的论证,迪尔凯姆证实了他的三个命题:自杀人数的多少;A、与宗教社会一体化的程度成反比;B、与家庭社会一体化程度成反比;C、与政治社会一体化的程度成反比。

(2)自杀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迪尔凯姆认为自杀和杀人之间有关系而且要视自杀的类型而定。A、利己主义自杀和杀人呈负相关。因为有利己主义子自杀倾向的人所崇拜的是人的个性而不是社会的共性,既然尊重个性的张扬就不会看不起别人的生命。B、利他主义的自杀与杀人有着共同的机制,当自杀者认为自己在社会的压力面前是如此渺小,无能为力时,他也不会重视别人的生命。C、反常的自杀则要具体来说。反常的社会结构所导致的实际上是一种激怒或者厌烦的状态,这种状态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针对别人或者转而针对自己:前者引起杀人,后者则引起自杀。

(3)对自杀现象迪尔凯姆提出的解决办法:通过否证过去的宗教以及现代的家庭都不能成为维系现代人们关系的感情纽带,迪尔凯姆不是想把现代社会拉回到过去,而是坚决主张建立职业团体或行会以恢复社会对自杀的免疫能力,让人们在集体生活中找到已经失落的社会思想和感情。

三、本书在作者思想体系中的地位

1、社会的影响力,主导地位:纵观迪尔凯姆的学术生涯与著作,从《社会分工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社会学方法论准则》中我们都不难发现作者的思想一直都围绕着社会和个人的关系问题,他认为作为社会这个整体是高于个人的,并一直都致力于研究与证实社会生活是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决定和塑造个人的。在《自杀论》这本书中,迪尔凯姆将大多数人认为是由个人动机或行为等心理因素引起的病态现象进行分析,在否证与实证的过程中,在严谨的论证体系中让人们清晰的发现以前自己人知的错误,对社会的影响力有了全新的认识。

2、社会事实:在《自杀论》这一本书中,作者通过对自杀这一病态社会现象的研究,再一次以一种案例研究的方式向人们证实了他的思想:社会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客观性、强制性、外在性、普遍性的特点,它影响塑造着人们及他们的行为,因此只能通过一种社会事实来解释另一种社会事实,在书中,迪尔凯姆就用社会整合程度的高低来解释自杀现象及其类型。

四、本书的影响与意义

1、方法论意义:(1)清晰的概念定义:可操作化的定义是进行社会研究的前提,在书的开篇作者就对自杀现象做了自己的定义,排除个人的主观动机与行为及作者认为不是自杀的死亡现象,使自杀现象成为可具体研究的客观存在,而在之后对仿效的否证中作者也进一步对仿效做出常人可理解、可研究、解释、论证的操作化定义,并强调概念的界定对研究的重要意义,对后人的研究有重大的启发。(2)研究变量的引用:自杀率的引入将看起来是个人原因的自杀现象变为可用宏观社会结构来解释的社会事实。迪尔凯姆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将人们往往看来理应是由个人的心理或动机引起的个人自杀现象通过一个研究变量——自杀率的引入,变为可在不同城市、地区、国家之间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揭示影响自杀率变化之宏观社会结构的客观社会事实。让实证主义方法在社会科学中得到发展。(3)否证与实证相结合,强有力的论证脉络:通过前面的概述,我们发现迪尔凯姆先对人们常常认为可能影响自杀率的心理因素、自然因素等进行否证,当只剩下社会因素时,他就对社会因素进行实证,论证结构十分严谨以至于不少人认为“证伪”的思想不是被波普诺开创的,迪尔凯姆才是“证伪”方法的祖师爷。(4)共变和控制变量等实证方法的运用:由于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隐藏在大量复杂的可变因素背后,而社会研究又不能完全像自然科学那样获得能够严格控制各种因素的实验条件。因此,为了排除那些变量之间的非因果性相关,他采用了“共变法”、“控制变量”等分析技术。如:若自杀率与心理变态有关系,则精神并发病比率越高的地方自杀率越高;若自杀与仿效有关则必定使自杀率以自杀率最高的地方为中心依次向周围减小。而通过引入控制变量——年龄,他论证了不是婚姻本身,而是与子女的联系影响着已婚者自杀率的高低。(5)根据现象分类,倒果溯因,求因果关系:在《自杀论》中,对社会原因的实证方面,根据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不同的原因会引起不同的结果,从而通过对自杀现象的分类探讨引起这些类型自杀不同的社会条件从而探求出原因来。这种分类法,及倒果溯因的方法的运用也是实证社会学的一个里程碑。

通过将要检验命题的经验性事实累计整合或理论性推断并加以检验,使其具有可信度与包容力,是迪尔凯姆的《自杀论》教给我们的东西。

2、本书在社会学及整个社会科学中的地位:迪尔凯姆的《自杀论》是实证社会学的典型研究,其方法论意义与理论意义同样巨大,通过前面对其方法论的探讨,我们发现虽然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迪尔凯姆没有我们现在的统计软件,但他的共变法与控制变量的引入及否证与实证的完美结合却是现代社会学及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的方法论源头。

在理论方面,《自杀论》是迪尔凯姆通过对自杀这一病态社会现象的研究对他自己理论观点即社会生活对个人的影响决定作用,社会事实有客观性、强制性、外在性、普遍性,可用一种社会事实去解释另一种社会事实的案例诠释。他强调社会对个人的影响,将人们的视线引向社会这个大整体来,对社会整合需适度及社会规范是否稳定对自杀影响的讨论让人们对社会和个人,国家和社会关系又有了新的认识。迪尔凯姆在人和社会的关系讨论中对社会决定性作用的强调也引发了学者们的不同观点,从而产生了互动论、交换论、现象学等理论流派。

3、现实意义:书中迪尔凯姆区分了我们前面提到的四种类型自杀。由于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越来越疏离,我们确实应该看到利己型自杀与社会整合的关系及它的现实意义。而由于我国正处于改革转型时期,贫富差距、地域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社会规范对人的制约作

用,对人目标和价值的确立作用也经常起变化,因此反常自杀在我国社会转型这个特殊时期尤其值得我们关注。

五、自己的思考

1、主观的溯源分类法:大多数人认为迪尔凯姆在《自杀论》中主要是用了实证的方法,有很强的客观性,但我认为在他的书中也典型的采用了心理解释策略,有主观的成分,比如对自杀类型的区分,根据迪尔凯姆实证主义方法的一贯精神,科学研究应当从客观观察入手,根据对象所表现出来的可明确识别的外在特征来划分对象类型,这种叫做形态分类法。但在对自杀现象做出类型划分时迪尔凯姆并没有采用这类分类法,而是采用另外一种溯源学的分类法,他重点区分了利己型、利他型、和反常型自杀,显然这种分类具有心理溯源的性质

2、软实证的经验研究——从定量不知不觉走向定性:(1)社会整合的抽象概括,无法量化、测量与检验:经验研究的要义在于以存在的社会事实为根据,以现实材料为手段,通过实验、观察、搜集分析资料的方式对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象进行分析和归纳研究。但是通读该书,从迪尔凯姆的经验概推中我们不能直接得知制约自杀率的主要社会原因是什么,迪尔凯姆于是通过建立命题结构,提出了在经验命题中获得直观的最高假设:社会整合程度决定自杀率。这是一个在逻辑上能隐含经验事实但并不直接来自经验数据的一般性概括,它的产生不是通过归纳推导出来的而是哲学的思辨,并且社会整合的程度如何才算适度,不高也不低,并不能对之进行量化,测量和检验。

(2)迪尔凯姆在书中体现的社会与个人相互作用取向:我们的社会学研究常常探讨因果关系,一种现象是如何由怎样的另一种现象引起的,把一个事物的发生或演变与另一个事物的存在和运动联系起来,有明确的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把一种社会现象归结到另一种社会现象那里,不论这种解释充分还是不完全,都表现了某种决定意义。迪尔凯姆在本书中选择的解释项是“社会整合水平”,被解释项是“社会自杀率”,而自杀者则被当做一个潜在的被解释项,因而存在着两个相互关联的被解释项,当社会整合水平异常时,自杀者只有万分之几的比例,处境相同的多数人并未选择自杀。这一结果可能使迪尔凯姆意识到:作为潜在的被解释项的自杀者个人对环境的反应差异也影响着自杀现象。于是,迪尔凯姆是采用心理溯源性质的分类法,提示着社会与个人相互作用的意义,因此无意识的将决定论与相互作用论结合在一起,并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实证研究,互动论的学者是不是从这里得到互动论的启发呢?

最后,我想说虽然后人对迪尔凯姆的这本书还有很多批评,比如统计资料的失真,推论的失误(新教盛行国家的自杀行为并不一定都发生在新教徒身上,因此“新教盛行国家的自杀率高不等于新教徒自杀率高”)等,但是迪尔凯姆的这本书及其在社会学和实证社会科学中都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他严谨的科学实证态度和方法都值得后人钦佩和学习。

[参考文献]

埃米尔·迪尔凯姆[法],2005,《自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高琳,2008,《社会学研究与迪尔凯姆,<自杀论>的典范意义》,《社会学研究》2月。

路丹、张月,2004,《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论及其现在价值——<自杀论>的社会学方法论解读》,《东南大学学报》第六期。

李文华,2004,《<自杀论>及其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社会学·管理学研究》第六期。

唐斌,2005,《试析涂尔干<自杀论>中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上饶师范学院学报》,8月。

论中学生自杀 篇5

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地中学生自杀行为屡见不鲜且自杀率逐年上升,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进入“高发期”,中学生的自杀现象已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由于社会压力过大,家庭期望过高,中学生心里素质低下等种种原因导致中学生自杀率连年攀升。关键词: 中学生

自杀

现状

原因

对策

自杀为人类十大死因之一,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加剧,青少年的心理冲突问题越来越突出,由此而起引起的青少年自杀也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浅析我国中学生自杀现状及其心理,分析导致其产生自杀行为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一. 中学生自杀概述 1.我国中学生自杀现状

自杀起源于心理社会冲突,是有目的、有计划蓄意终止自己生命的毁灭性行为,也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伴随近年来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我国青少年自杀呈上升趋势,据多方面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是世界上青少年自杀第一大国自杀,自杀已成为中国十五至三十岁人群第一位重要的死亡原因。

根据在国内一些大城市及人口密集地区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3.2%—28.0%,自杀计划的发生率为5.0%—11.9%,自杀未遂的发生率为1.2%—4.0%,中学生的自杀率占总自杀人数的26.64%,换言之,每年中国的自杀人数中有近百万是青少年中学生,全国各地中学生轻生的新闻已屡见不鲜,这种自杀现象已到了惊人的程度。

2.中学生自杀的心理历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众多的青少年自杀者并非是在顷刻之间裁决自己的生死,即使高空一跃,临池一跳虽然几秒钟光景,然而在此之前还是经过较长的心理历程的。这种心理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自杀动机的形成,自杀彷徨即心理矛盾的冲突和自杀者平静阶段。个别中学生在遇到挫折和打击时,为逃避现实,将自杀作为寻求解脱的手段,萌生自杀的想法,形成自杀动机。如在一些案例中,有中学生因生活自理能力差,不适应课业繁多的状态,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自感生活毫无意义,便决定以自杀来寻求解脱,将自杀视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手段。再如,某位中学生父母离异,对其生活、学习不闻不问,给该中学生的心理带来很大创伤,在学习生活上几经挫折后,该生万念俱灰,想到以自杀来报复其父母。这些案例都说明在外界某些因素的刺激下,易形成自杀动机,这是自杀心里历程的第一步。自杀动机产生后,求生的本能可能使想自杀的中学生陷入一种生与死的矛盾状态中,难以最终做出自杀决定,这也称为自杀彷徨。此时,自杀者会经常谈论与自杀有关的话题,预言、暗示自杀,或以自杀来威胁别人,从而表现出直接或间接的自杀意图。实际上,我们可以看作是自杀者发出的寻求帮助或引起别人注意的信号。在自杀彷徨的阶段,任何一种能够因素都可能改变自杀者的想法,而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心智尚不成熟,行事易冲动,极易在冲动的状态下坚定自杀的想法,从而采取自杀行为。当自杀者似乎已从困扰中解脱出来,不再谈论或暗示自杀,情绪好转,抑郁减轻,显得平静。这样周围的人真以为他的心理状态好转了,从而放松警惕。但这往往是自杀态度已经坚定不移的一种表现,当然也不完全排除是自杀者心理状态好转的表现。因为发展到这个阶段,自杀者尤其是冲动的中学生,认为自己已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再为生与死的选择而苦恼。因此他们不再谈论或暗示自杀,甚至表现出各方面的平静。目的可能是为了摆脱旁人对其自杀行为的阻碍和干预。此时,他们的下一步动作就是采取自杀行为。二. 浅析中学生自杀的原因 1.中学生的个人因素

从中学生这一群体身心发展特点上看,中学生时期正处于个体身心发展的疾风暴雨、变化剧烈时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面临考试、升学、就业、交友、恋爱等诸多人生选择,各种心身矛盾和众多的心理欲求,使其经常体验到失望、痛苦、悲伤、悔恨、激愤等负性情绪和严重的挫折感、不满足感,而其心理又不成熟、情绪波动大、缺乏应对挫折的能力和技巧,因而是最易出现心理冲突和心理问题的“危机期”。自杀企图即是心理危机的一种突出表现。

此外,从中学生个体的人格特质来看,一部分中学生性格内向、孤僻,自我封闭不与人交往,或冲动、过激、偏执,神经质的人格特质;有的本身即是神经类型为弱型或强而不平衡型或过敏体质者,其耐受力较差,一个普通刺激就使其难以承受;有的内心有强烈的孤独感、痛苦感,这种体验长期积累达到一定极限时,一个偶然因素即可导致轻生念头的产生。2.中学生成长的家庭因素

从一些中学生自杀的案例分析中来看,中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对其是否采取自杀行为有很大影响,家长的教育态度、教育方法失当,过分溺爱娇惯或斥责、苛求、打骂,或家长期望值过高,一旦高期望变成高失望,付出与收获的巨大反差常导致父母心理严重失衡,这些又必然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明明暗暗的方式表露出来,都会使学生感到家庭的巨大压力而处于紧张、焦虑、不安之中。

另一方面,许多数据及案例事实表明,家庭不健全也是导致中学生自杀的重要原因,如果父母离异或一方或双方去世,生活在这种不健全家庭中的中学生更容易出现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处于这种生长环境中的中学生可能由于受到不全面的关爱,较敏感,自卑,相比其他同龄人更易陷入束手无策境地,倍感孤独无助,苦涩迷茫,更容易轻率的选择了不归之路。3.中学生所处的学校因素

学校是中学生最为重要的一个生活环境,由于现行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这一最为重要的生活环境又是其最感到压力的外界环境。而“压力”与“焦虑”是一对孪生兄弟,学校学习生活的巨大压力使他们经常感到情绪焦虑、紧张恐惧、身心疲惫。美国布洛姆(Brown,D.T.)的研究认为:学校的压力源,一是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二是同学之间的关系;三是成绩与考试;四是来自于学校的批评与处罚。来自学校的任何一方压力源,当其不堪重负时,就极有可能以死来逃避或抗争。此外,大多数中学学校更关注于学生成绩而忽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正确干预与引导。中学生面临着学习的巨大压力和成长的诸多烦恼,他们往往很难自己调适,免不了因为一些矛盾而导致心理的剧烈冲突,进而发生各类心理障碍。但又没有机会、或是没有专业的人士帮助他们及时解决。这就很容易导致中学生自己采取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三. 应对中学生自杀的对策

导致中学生自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解决中学生自杀问题也应该从多种角度入手。1.中学生个人方面。

青少年中学生首先应正确认识生命,学会欣赏生命、敬重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懂得生命的珍贵,树立起“生命只有一次,必须珍爱”的观念。其次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看到自己善良、宽容、坚强的一面,建立自信心。同时认识自己性格的缺陷,努力成长,提高沟通能力,主动与同学交往,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对他人求同存异,逐步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统,走出自我封闭的状态。最后,青年中学生处于人生的特殊阶段,要正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学会勇敢直面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不用逃避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懂得寻求帮助,不给自己施加太大压力,保持良好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及情绪。2.家庭及学校方面

中学学校应适应当前独生子女学生的群体缺陷和社会环境不良因素影响大的新形势,及时转变一些旧的教学观念。应该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仅局限在文化成绩上,注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平等的关注到每一位同学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中学校园应开设心理教育的课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干预,疏导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同时对教师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师生关系,做到平等教学,文明教学。转变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帮助学生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家庭在避免中学生自杀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学生的家庭教育不应过于严厉或过于功利,对中学生的成长监管不应过于专制也不应过于放任。家长不仅要给学生减轻课业负担,更应减轻心理负担,让中学生成长在一个民主、和谐而又不失规范的家庭环境中。家长要给中学生足够的关注与关爱,但不能过分溺爱,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向中学生传达正能量,引导中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引导中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此外家庭和谐也是避免中学生走上极端道路的重要因素,为了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家长应努力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3.社会及政府

社会应积极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如成都市为预防中小学生自杀将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并准备效仿日本、韩国建设大型青少年校外综合实践基地,不仅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也是开展生命教育、生存实践的平台,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抗挫能力,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此外,应在全国中学范围内建立有效的绝望心里防范机制,如全部中学生普及防范此方面的知识,设立个人心理危机咨询电话,建立中学生自杀行为快速干预和抢救系统等。在中学校园层面应有政府部门、教育部门、大众媒介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建立干预中学生自杀网络,加强中学生自杀危机的干预工作,建立自杀危机干预团队和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组建预防中学生自杀的社会安全网络,有效解决中学生自杀危机。

美国自杀协会前主席帕佛说:“防止自杀的最佳途径不是注意自杀本身,而是导致该行为的发生原因”。因此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导致中学生自杀的原因,只有从根本上阻止中学生产生自杀动机,悲剧才能减少。自杀是令人痛惜的,中学生的自杀更犹如开得正艳的花突然枯萎,令人惋惜。愿这类悲剧能少之又少,挽救中学生,防止中学生自杀,也是在挽救一个国家的未来!

参考文献:戴亚杰

《何苦自杀》

汪海燕 吴才智 《活着没商量—自杀心理及其预防》

埃米尔·迪尔凯姆 《自杀论》

张晓玲《中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论现代人的自我放弃自杀行为作文 篇6

7月14日中午,我的叔祖父去世了,人的生老病死原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可是这件事却在我们这里起了不小的轰动,原因就在他的死法上,他并不是安详的老死的,他是上吊自杀而死的。既然是上吊自杀就自然有遗书,遗书里,他对他自杀的行为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带而过,就一句话:“我现在是疾病缠身,不愿再拖累你们。”

关于疾病缠身这件事我问过我爸爸,他一听眉头皱的就像东非大裂谷一般,纹路狭长充溢着满满的惆怅,也饱含了心烦,他是这么解释的:“他哪有什么病啊,就是风湿病,前段时间又查出了颈椎骨质增生,就是脖子老是一阵阵的刺痛,真不是什么绝症!”

就像一个笑话一般,我听完后对他的死只想评论一句话,发自内心的一句话:“吃饱了撑的.!”心底满满的都是对这个老辈人的气愤,在他的丧礼上,大表姑哭得让人心疼,几次都差点哭背过气去,他的死给他的女儿们留下的只有自责和心痛。

现在每天的新闻中都会有自杀事件发生,都累见不鲜了,做出自杀这种最愚笨的自我放弃行为的人呈不断上升趋势,可这种现状到底是如何造成的?能做出什么挽回方法?

一是现代人的成长环境,现在城市人的成长环境可以用幸福来形容,他们在幼年的黄金教育时期没有经过什么磨炼,再加之多半是独生子女,父母过度的溺爱使之缺少了最基本的锻炼与磨砺,有句话说得好:“只有经过最高温度淬炼的钢刀,才是钢中之钢,刀锋中的刀尖。”不经过风雨,怎可见彩虹。没有经过大风大浪,必会被小雨点打趴下。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如今那么多大学生在面临毕业找工作时会选择跳楼自杀。

二是现代社会环境,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城市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物价越来越高,导致医疗费用水涨船高,有些老辈人患病,尤其是绝症时,害怕拖累子女,往往会选择放弃治疗等死或自杀。但是聪明人会明白现在墓地的价格都比治疗疾病的价格高,好好治病才是给子女减少经济负担咧!

城市发展速度快带来的另一个影响是教育业的迅速崛起,教育质量好,人才就多,人才多自然就业压力就大,每一年的毕业季伴随着骊歌响起,一大波毕业生就会迅速朝各大公司逼近,毕业于著名院校且学历高的必定优先录取,毕业于二本院校甚至是三本院校而且仅仅是个小本科的这类人就是找破头恐怕也没有几个公司会录取、敢录取。于是一些毕业生在高层建筑的楼顶徘徊就见怪不怪了。

还有就是不得不谈的房价,在一线城市想买个房子,有些人得奋斗大半辈子,有些人就只能等下辈子了,没不起房子,无法给亲人舒适的生活环境,来自各方的压力使之只能早点结束这辈子,快点投胎奔向下辈子!

解决方法也很简单,大部分人会自杀表面看起来是因为社会环境,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成长环境造成的心理承受能力差,只要在幼年时家长能赠予孩子一点,哪怕只是一点点挫折教育,这样的悲剧都不会发生。而剩下的小部分人,百分之八十是因为疾病,亲人一旦患上很难医治的绝症,要首先进行心理辅导,使其有着积极的心态,这样无论是对下一步的治疗还是预防自杀行为都有着极好的效果。

自杀 预案及程序 篇7

2011-10-14 09:32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应急预案:

1.发现患者自杀,应立即通知医生,携带必要的抢救物品及药品与医生一同奔赴现场。

2.判断患者是否有抢救的可能,如果有应立即开始抢救工作。

3.如果抢救无效,应保护现场(病房内及病房外现场)。

4.通知医务科或院内总值班,服从领导安排。

5.协助主管医生通知家属。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6.配合院领导及有关部门的调查工作。

7.做好各种记录。

8.保证病室常规工作的进行及其他患者的治疗工作。

程序:

1.发现自杀→与医生尽快赶赴进行抢救→上报医务科或总值班→通知家属。

2.发现自杀→与医生尽快赶赴进行抢救→保护现场→配合院领导及有关部门的调查工作→做好各种记录→同时要保证病室常规工作的进行及其他患者的治疗工作。

关于自杀事件的处置预案

大连翻译职业学院学生处 阅读:339次发布:2009-9-7 9:20:30

当校园内发生自杀事件时,应做如下处置

一、对正在实施自杀者,不管采取何种方法和手段,包括对其提出的条件 妥协,保证其生命安全为第一要务。

二、在报告学院领导的同时,立即组织思想工作得力、能言善辩及与其较为亲近的人员对其开展工作,稳定思想、稳定情绪、使其减缓,逐渐打消自杀念头。

三、对于登高轻生者,可向119求助或根据现场的条件,在其可能坠落的下方,铺垫相应的缓冲器材,以防不测。

四、对其实施24小时监控。组成专门工作小组,靠去做工作,帮助分析查找原因,阐述厉害关系,使其逐渐减轻心理压力,放弃轻生的念头。

五、通知家长到校,介绍情况,分析原因,共同做好稳定工作,并协助家长处理相关事宜。

六、认真查找管理工作漏洞,制定相关措施,防止此类事件再发生。

七、分析事故原因,搞好调查研究,对相关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上报学院领导。

学生自杀事件处置预案

2009-11-26 来源:成都大学

一、学生自杀事件处置领导小组: 组长:分管学生工作校领导

成员:党办、校办、保卫处、学生处、后勤服务公司、所在院系主任、所在院系书记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范围:成都大学各级各类学生,有自杀意向或行为、自杀未遂、自杀已遂未亡、自杀身亡等事件。

三、处置程序:

1、获知学生自杀信息后,知晓人员应立即报学校保卫处,保卫处应立即派出人员,同时通知学校医疗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人员即刻赶至现场,并报学生处、所在院系、党办和校办,各部门应立即向主管校领导汇报并立即赶至现场。

2、有关部门到现场后,对自杀未遂学生首先进行控制或心理疏导,尽力防止自杀行为的发生。对已经实施自杀行为的学生进行紧急救治(或急送医院)并保护现场。若发生严重伤害或身亡,由保卫处和学校两办及时报告公安部门和主管教育部门。

3、学校相关部门和院系立即查清学生基本情况,在确认学生身份后,学生处与学生所在院系对学生自杀原因展开调查。详细了解该学生近期思想状况、心理反应和交往关系,对可能原因进行分析。

4、由学生所在院系通知家长亲属或监护人来校,并安排专人认真做好接待工作,使其一方面配合学校调查,另一方面共同做好学生思想和情绪稳定工作。

5、学生处、学生所在院系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根据自杀原因,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帮助其尽快恢复身心健康。

6、根据学生身心状况和学籍管理规定做出妥善处理。若短期能够伤愈的,继续在校学习;若短期不能伤愈的,经学校同意,由家长或监护人带其回家休养;对比较严重的受伤害学生可办理休学手续。

7、若学生自杀身亡,学生所在院系应及时向学生家长或监护人通报情况,通知其到校共同处理善后各事项;学生处、学生所在院系及保卫部门共同做好身亡学生善后工作及身亡学生的经济、遗物等清理工作,并共同做好其家属思想工作及有关学生的工作。

8、自杀学生丧葬费用,按照教育部和学校有关规定办理。根据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可对自杀学生家庭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或慰问。

9、事件妥善处理结束后,学生所在院系负责写明有关情况汇报,汇总资料保存。需要向本院系学生通报情况的可予以通报,积极妥善地做好其他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

学生走失、自杀应急处理预案改

来源: 点击数:443 更新时间:2011-10-17 为进一步加大学院安全管理的工作力度,把加强学生人身安全防范教育落到实处,有效防止、及时处理学生伤亡、失踪等事件的发生,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学院的稳定,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院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和要求

(一)预防为主,加强教育

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常抓不懈,立足于防范、抓早、抓小,认真开展学生身心问题的观察和调查工作,强化信息的广泛收集和深层研究判断,争取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做到防患于未然,争取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加强对学生的尊重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各司其职,相关部门系统联动,协同配合,疏通信息传递的渠道,确保突发事件信息及时准确传递,应急工作快速灵敏,做到任何事件均有专人负责、有应对举措。

(三)反应快速,措施果断

一旦发生重大事件,及时上报,及时处理,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果断处置,力求将危害及其不良影响程度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

(四)控制事态,防止激化

事件发生后,应及时采取紧急救援等方式救助受伤学生,保护好现场,并通知有关部门,加强对其他学生的宣传教育,控制事态发展,防止因事件引起其他学生的情绪波动。

二、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学院成立学生伤亡、失踪等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柴世钦

副组长:朱向军 石俊云 冯正良 徐智辉 彭 军 胡黎明 刘佩永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主 任:石俊云(兼)副主任:邓宗国

成 员:王运政 李强玉 肖运泉 唐健人 卢成咏 阳继豪 熊子龙 黄 晔 曾 懿 孙 亮 陈为化 付远岗 主要职责:

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和领导学生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了解和掌握学生突发事件的情况,控制局面,防止事态发展,并研究突发事件处理的具体策略。

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和指挥各方面力量处理突发事件,并及时将重大突发事件向院领导小组和省、市相关部门报告;密切配合医疗、公安等部门处理事件;负责事件的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总结事件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和方案。

三、学生伤亡、失踪等突发事件及其应急预案

(一)学生自杀事件应急举措

1.学生发生自杀、自残、自虐性事件,知情人应尽自己所能立即实施救治,同时应及时将情况报告班主任或辅导员。2.班主任或辅导员获悉情况后,应立即向系党政负责人和学工办报告,党总支书记要及时将事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人员及时将伤员送至院医务室或邻近医院;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在半小时之内将情况报告院领导小组,并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3.学院应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并做好学生家长来校的接待和安抚工作。

4.领导小组办公室立即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开展调查,必要时配合公安机关做好情况不明案件的侦查工作。

5.学生所在系部应协助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查清学生自杀的原因和动机,并立即提出整改措施,加强对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教育。

(二)学生伤害事件应急举措

1.学生发生伤害事件,知情人应立即组织人员实施救治,将伤员送至院医务室或邻近医院(伤势严重的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同时应及时将情况报告班主任或辅导员。

2.班主任或辅导员获悉后,应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立即向系学工办和系党政负责人汇报;系总支书记应在半小时之内将情况报告学院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分管领导。3.如发生学生打架或群殴事件,知情人应立即报告院学工保卫处;班主任或辅导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应设法稳定局势,防止事态恶化。

4.如学生伤害较重,学院应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并做好学生家长来校的接待和安抚工作。

5.学院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尽早向目击者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及时查清伤害事件的原因和经过。6.如发生因学校教育教学设施不完善造成学生伤害事件的,学院应立即责成有关职能部门及时整改;如发生因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原因造成学生伤害事件的,相关系部应立即提出整改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三)学生走失事件应急举措

1.学生离校出走或失踪后,知情人员应及时将情况报告班主任或辅导员。

2.班主任或辅导员获悉学生离校出走或失踪情况后,应立即向学工办、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办公室要将情况向主管院领导汇报,并及时进行调查了解;对去向不明的学生,应及时查明学生的去向,立即组织人员查找。

3.在无法查明学生去向的情况下,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在半小时之内将情况向学院领导小组汇报,同时及时通知学生家长。

4.学院领导小组在2小时之内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及时报告省教育厅。

上一篇:天网工程竣工报验资料下一篇:四年级上鄂教版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