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预防论文

2024-07-09

自杀预防论文(通用9篇)

自杀预防论文 篇1

2006年1月3日, 清华大学一男生自杀;2006年3月1日, 华南农业大学一名学生坠楼身亡;2006年5月24日, 中科院福建省物质结构研究所, 一名学生因感情问题而轻生;2006年11月8日, 位于武汉某高校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一名学生在澡堂内自杀身亡;2007年5月15日, 北京师范大学一名学生从校内科技楼11层跳下, 当场死亡;2007年5月17日, 中国人民大学一女生从宿舍楼跳下身亡;2007年11月22日, 南京医科大学一名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女研究生跳楼身亡。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警示我们, 高校学生自杀率近十几年来呈上升趋势, 这已引起社会各界, 尤其是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同时, 也给家庭、学校、社会敲响了警钟。

自杀是一种有意杀死自己的行为, 它以主观上具有死亡愿望为特征, 表现为自我结束生命。大学生自杀, 既是个人的惨剧, 也是家庭的悲剧, 对社会更是极大的损失。

对大学生自杀人群的分析

(一) 大学生自杀的高危人群

疾病:精神疾病, 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药物滥用与依赖、躯体慢性和难治性疾病;性格:易激怒、冲动;既往史:既往有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者, 尤其是既往有多次自杀未遂史;生活事件:近期存在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 如丧失或分离等;家族史:家族中有自杀或自杀未遂者。

(二) 自杀危险性评估

自杀危险性的量表评估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 、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 (CES-D) , 贝克抑郁自评量表 (BDI) 等, 这些量表为我们发现自杀高风险者提供了科学的数据。应该看到, 这些量表能否有效地使用, 需要心理咨询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及时发现以及当事人的积极配合。

自杀危险性的临床评估强烈自杀或自我伤害者往往在情绪、认知、行为及躯体症状上表现出来。临床上详细检查往往可以有所发现。外表上:往往表现出疲倦、眉头紧锁、仪表不整、注意力不集中等;情绪上:抑郁、悲伤、紧张、烦躁等;思绪上:无助、无望、空虚及强烈孤独感、无价值感、自尊心差;行为上:可能出现立遗嘱、写告别信给至亲好友, 阅读有关死亡的资料, 突然的、明显的行为改变, 对所有周围事物失去兴趣;躯体上:出现失眠、早醒、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心悸、胸闷、头痛及全身不适等多种症状。这些临床表现多少反映出当事人内心痛苦与矛盾的感受, 往往是自杀或自我伤害前的警示信号。如果这些信号没有得到外界的重视和回应, 当事人会进一步加深无助和无望的感受, 惨剧往往就此产生。

对大学生自杀原因的分析

凡事皆有原因, 这是一条自然法则, 也是一条适用于人类行为的科学原理。自杀问题既是个人的精神卫生问题, 同时, 也是影响学校和社会发展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一) 应激、情绪对心理紊乱的影响

应激是日常生活中的部分内容, 考试、演讲、工作压力都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应激源, 强烈的焦虑对于情感冲动的影响是很明显的。然而, 抑郁经常引发焦虑, 导致了内疚和难过。因此, 抑郁更为复杂。对情绪而言, 可从乐观和悲观两个视角看。乐观主义者有可能一直关注问题, 尝试不同的策略, 或者向其他人求助;而悲观主义者更容易放弃目标, 更关注由此而引发的情绪。

(二) 自我的异化, 我与非我

自我的异化分为三个阶段:经验与自我的背离;威胁、焦虑和防御;解体。当大学生与自我的不一致非常严重, 在这种时候, 个体的防御过程往往就不能有效工作, 难以成功地掩盖经验与自我之间的矛盾, 就时候焦虑就产生了。焦虑程度的强弱, 取决于自我受威胁的程度。由于防御失败, 经验便被准确地符号化而进入意识, 对自我而言, 这是异己的、破坏性的力量, 使得作为一个统一体、一个格式塔的自我结构被打破、被肢解;原来那种通体相关、彼此协调的局面不复存在, 此即为解体。

(三) 社会转型和后现代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生存发展的影响

社会转型、市场经济和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所导致的直接社会后果表现为:其一, “趋利效应”中可以看出竞争与利己是休戚相关的, 人们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容易产生强烈的趋利心理和“道德边缘化”现象;其二, “不均衡效应”, 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也是一个连续性的破坏过程, 导致社会成员之间的心理失衡;其三, “陌生人社会”形成, 致使中国青年容易产生无助感、无力感, 心理问题高发;其四, “归属感的丧失”, 在目前社会条件下, 以地缘、血缘、婚缘为基础的纽带被割断, 情感化的交往被代之以中立化和契约关系。

预防大学生自杀的策略

(一) 识别危险人群

提高对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药物滥用与依赖、躯体慢性和难治性疾病等疾病的识别与防治, 消除或减轻精神疾病的社会耻辱感, 提高精神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比例。轻度抑郁症的识别和治疗是自杀预防的重要问题, 如能及时发现并早期予以治疗, 可降低自杀率。

(二) 促进良性自我同一性的建立

对自己的过去、现在作出全面而深刻的了解与评价, 分析自己的认知、情绪、情感、个性 (气质、性格、能力等) 的优异和潜在的危害, 实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过去自我、现时自我与将来自我发展的连续性, 设想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与别人对自己的期待的一致性。通过这些认知, 从而避免同一性拒斥 (过早地取消对同一性的寻求) 与同一性混乱 (对同一性寻求的无期限延长) 的产生, 此二者都会使大学生保持散漫而无所依赖的状态, 对前途焦虑、迷惘与失望, 出现个体社会化的危机与失误, 是导致青年人产生心理问题, 甚至误入歧途的深层次内部原因。帮助大学生尽快确立新的合理的目标, 促进良性自我同一性的建立。

(三) 进行社会整合

杜尔凯姆 (1951) 认为自杀频度随着社会整合力水平而变化, 社会整合力可以定义为两个维度:一是个体和他人的社会联系, 即个体对社会的感觉;另一是社会和个体的联系, 即社会对个体的控制。利已型自杀的根源在于团队的整合力削弱, 个人没有同社会融为一体, 与社会隔离, 与社会没有太多联系, 而身处于孤立和寂寞之中, 将个人限制在自己的小范围内的力量越大, 社会中的自杀率越高;而利他型与利己型是完全相反的。

(四) 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传统的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较难适应新的要求。从表面上看, 我们的教育抓得很紧, 但是只是分数和名次。比如, 某年考入清华的新生中, 35人有自杀倾向, 770多人自述有心理问题, 这是教育对人的漠视所造成的后果。21世纪新人文精神高扬生态意识, 超越工具理性, 呼唤审美智慧, 调节理性思维与精神信仰, 铸造不同于过去的精神世界。

(五) 提倡终极的价值关怀

当人生中出现困惑、遭遇挫折时, 所有的“底线”、“规范”、“法制”突然间无法解决大学生所面对的一切。问题出在哪里?为何我们在拥有物质财富和文化资本的同时, 内心仍然有不满足感?我们在遭遇困境的时候, 期盼获得支撑内心世界的力量在哪里?信仰是对某种终极价值的关怀, 信仰教育给人以价值方向和精神寄托, 使人的生活有航向、有目标。终极目标不仅使个体因为有了最后的价值前提而理直气壮, 而且使个体体验到一种超越有限和世俗生活的意义, 即人找到了“更大的生命”。

结语

许多人认为自杀具有二重对立的意义, 即最大的不幸和最高的善。一方面, 自杀是一切幸福、快乐、美好和舒适的毁灭, 自杀是人间最大的不幸。另一方面, 自杀也是一切痛苦、悲伤、邪恶的最终结束。然而, 消极自杀是一个沉重的社会包袱, 要靠我们每个人的爱心, 靠各级社会支持的全面调动。对每个学生深沉的爱, 是拯救社会问题的良药。

参考文献

[1] (美) 尼尔森.古德.心理学与人生[M].田文慧, 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09.

[2]杨雄.关注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8.

[3]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4]江光荣.人性的迷失与复归:罗杰斯的人本心理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5]张宁.异常心理学高级教程[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7.

[6]汤笑.死亡心理探秘[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3.

自杀预防论文 篇2

服务提供者  学习生活帮助  提供学校有关政策

 心理健康公共服务资源渠道 12355提供青少年法律,心理援助  心理辅导 支持者

 鼓励服务对象的自主决定  支持服务对象的自我服务行为  为服务对象创造自我发展的条件 倡导者

 倡导身心健康的行为

 倡导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求助行为  倡导学习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 管理者

 确保各类心理健康活动设计科学  合理安排心理健康服务资源

 管控各类活动的实施,确保安全(包括隐私安全)资源筹措者

 帮助有心理健康问题需求的同学筹措所需的服务资源  联络学校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必要的的转介安排  向校方申请可能的服务资源 政策影响者

 收集心理健康服务过程中的各类需求和问题并反馈给校方  为制定更加合理的心理健康服务政策提供建议 研究者

 总结有效的心理健康公共服务方法和技术

 为校方改善学生心理服务相关政策提供实践研究依据啊

工作内容

预防

 适应、学习压力、恋爱等 工作方法 个案

 支持性会谈

 个体心理辅导、咨询  信息收集访谈  个体心里测评 小组工作  特定主题班会  团队心理辅导  集体晤谈  团队心理辅导  团队心理咨询  团队心理测评 讲座  主题讲座  体验互动培训  主题工作坊 班级促进

 鼓励关注心理健康 促进同学参加活动 心理健康宣传  追踪随访  定期组织访谈  定期组织测评  重点对象的追踪

精神异常的识别

注意:有可能是生理问题!我文档

自杀风险的预防

自杀线索 语言

 我现在想自杀  什么都没用了 行为

 购买死后的物品  练习自杀 情景

自杀的心理与预防 篇3

在我国,尤其是最近几年,自杀的现象并不罕见。据四川省消防部门的介绍,他们一年中能接到一千多例准备跳楼自杀的案例。消防部门的职责是救火。但由于他们有登高的云梯,有绳索,消防队员又训练有素,这使人们见到有人准备从高处跳下自杀时,自然想到了具有专业技能的消防队员。

自杀是人精神崩溃的一种表现。当人遇到挫折的时候,难免产生激烈的心理矛盾,当实在找不出其他方法解决这种矛盾的时候,往往产生轻生的念头。这种想法可能延续几天,也可能延续数月甚至数年。当确认没有可行的办法解脱心理矛盾后,往往用自杀的手段将一切矛盾与冲突“彻底解决”。

在西方国家,自杀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例如,丹麦是世界上颇有美誉的“福利国家”。但让人想不到的是,丹麦人自杀的人数是创纪录的,它的自杀率是英国的3倍,挪威的2倍,居西欧之首。可见生活的贫困可能会导致一些人自杀,但又不是绝对的。困扰人的因素很多,而各种因素均可导致人的自杀。在美国,自杀已列为第9位的死亡原因,每年约有200万人企图自杀,其中2500人自杀身亡。有关研究表明,过去自杀者多系老人,而现在自杀者的年龄则日趋年轻化。

世上有许多事都可以使人们的心灵产生震撼,但没有什么比死亡给人们造成的心灵震撼更强烈了。那么人为什么要自杀呢?

要挟:有的人在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或饱受委屈时,因找不到其他的方法加以解决,往往采取“要挟”的做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例如,四川省成都市曾接连发生民工爬上高高的塔吊,然后要求老板付给拖欠很久的工资的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则民工极有可能跳塔自杀。

畏罪:有的人平时作恶多端,横行乡里,罪行累累,甚至伤害人命。当即将受到法律的严惩时,知道法网无情,而畏罪自杀。最近一些年,有些人利用手中权力和工作上的便利,大肆贪污受贿。当受到他人的举报或被立案调查的时候,往往寝食不安,甚至听到街上响起的每一声警笛声,都认为是冲自己来的,惶惶不可终日,又没有勇气投案自首,往往畏罪自杀。

厌世:有的人在工作上难展抱负,在生活中又缺乏驾驭生活的能力,经常遭到别人的冷言冷语或不公正的待遇。时间久了,就觉得自己生活的这个世界没有关爱,没有温暖,不值得留恋,甚至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把自己看成是多余的人,于是,采取自杀的方法脱离这个世界。

抗争:为抗争而自杀的人要数恋爱中的男女了。有一对青年男女十分相爱。但由于种种原因,双方的家长都不同意这桩婚事。双方的家长还没见面,就在电话中打起了嘴仗,使这对青年很为难,很尴尬。还没成婚,双方的家长就闹翻了脸,那么他们将来又怎么登对方的家门?于是,他们在悲痛绝望中,一起跳河自杀,使双方的家长悲痛悔恨不已。

冲动:在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同事邻里之间,往往会因一些事情引发矛盾。尤其当一方觉得自己受了气,吃了亏,受到冤枉,又没有得到他人的及时引导时,常会产生冲动,甚至丧失理智而自杀。这种自杀现象在农村女性中多见,有的竟是因一些小事怄气而自杀。

绝望:这类自杀现象多见于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如果儿女不孝敬,不赡养老人,老人又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时候,往往在绝望中自杀。有一位老人,她在年轻的时候,由于有儿有女,别人都说她的老年生活一定很幸福。可到了动不了的时候,儿女们却嫌她累赘,冷眼相看,不供衣食,结果她在绝望中自杀。

羞耻:有的人很注重自己的名声。当无意中做错了事,或工作中达不到预定的目标,或受到他人的诽谤打击后,自尊心受到伤害,甚至觉得在人面前抬不起头来,无颜见人而自杀。这样的自杀案例多发生在学生身上。例如高考落榜,被人无端指责作风有问题等,由于他们年轻,没有经历过大的挫折,往往想不开,而以死来表达自己的无奈、清白、悲伤和愤怒。

大学生的自杀心理分析与预防 篇4

一、自杀概述

自杀是一个人烦恼和苦闷的、发展到极点, 自己又无法解脱, 对挫折产生恐惧, 对生活失去信心感到没有生活与存在的意义时采取的极端的, 最后的“自我保护”手段。

按心理类型可将自杀分为心理满足型自杀和心理解脱型自杀。心理满足型自杀是指在社会习俗或群体的压力下, 或为追求某种目标而自杀。心理解脱型自杀主要是由于受到挫折、自卑感强烈、感到生活无意义、悲观厌世、对现实生活绝望或者生活、学习、交友、就业等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 长期处在一种心理抑郁的情绪中, 久而久之为了排解心理的抑郁或摆脱疾病的痛苦而自杀。

按照发展过程可将自杀分为冲动型自杀和理智型自杀。冲动型自杀又称情绪型自杀, 常常因爆发性的激情引起, 有明显的偶然事件。理智型自杀是自身经过我方面的评价和体验, 充分思考后逐渐萌发自杀意念, 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自杀准备而采取的行为。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 自杀已成为十分突出而为世人所关注的重大问题。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WHO) 提供的资料表明, 1950—1960年间, 全世界30多亿人口, 每年都有30万人死于自杀, 平均每天1000人, 几乎每1分钟就有1人自绝生命。1990年全球自杀死亡人数达140万。

在我国, 自杀的现象也较严重, 每年约有28.7万人自杀身亡, 也就是说, 每2分钟就有1人自杀。据原国家教委的不完全统计, 1987年我国有50名大学生自杀。1990—1994年4年间广东一个省就有10名大学生自杀身亡。2001年一年之内, 广东省高校有7名大学生自杀身亡, 大学生自杀现象呈上升趋势。

二、大学生自杀原因的分析

(一) 学业压力过大

学业压力过大是我国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因素之一。首先, 他们考上大学以后, 往往会碰到新的适应问题, 如专业不如意, 甚至根本就不喜欢, 学习方法不适应, 听不懂学不会, 成绩下降, 有危机感。其次, 如果想在大学里好好学习, 出类拔萃, 将来干一番事业, 势必带来多方面的竞争和压力。再次, 父母们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 使孩子感到难以达到就很容易陷入绝望而自杀。

(二) 就业压力过大

过去大学生就业由国家统一分配。现在就业市场竞争激烈, “双向选择”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 人际关系紧张

人际关系紧张是大学生产生烦恼而导致自杀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从中学到大学, 学习方式、管理方式有很大不同, 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区域的大学生, 他们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及习惯都不一样, 面临全新的人际关系问题。到大学后, 要处理宿舍里的同学关系、与老师的关系以及与异性的关系等, 处理不好容易使一些同学很苦恼, 从而产生严重的自卑感而导致自杀。

(四) 情感困扰

恋爱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自古以来, 为情所困而自杀者占了很大的比率。

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的逐渐成熟, 加之大学的生活相对自由, 不少人都会萌动芳心, 涉入爱河。然而, 任何事物都是辨证的, 有恋爱就可能会有失恋。失恋引起的主要情绪就是痛苦和烦恼。

(五) 家庭的不幸

家庭不和, 关系破裂, 往往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无形的创伤, 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甚至导致人格障碍。一旦生活中出现不如意的事情就容易走极端。

(六) 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差

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相对都比较优越, 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 情感脆弱, 承受挫折的能力差, 遇到某些困难和挫折, 往往感到难以承受, 丧失自信而轻生。

(七) 身体罹患疾病

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也是最常见的自杀原因。躯体疾病常常见于患有绝症的人, 如癌症、慢性疼痛、突然失明或其他残疾等, 精神疾病如人格障碍、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

(八) 遗传因素的影响

脑内的5-羟色胺浓度降低, 则自制能力下降, 容易引起沮丧情绪, 出现抑郁, 导致偏激行为。

三、大学生自杀行为的预防

对自杀现象的预防包括预测与防治两个方面。预测是指对自杀危险性的评定, 就是用各种方法预测出自杀的高危人群, 从而进行危机的干预。防治是指对已经有明显企图自杀或者已经采取过自杀行为和自杀未遂者进行干预和辅导, 防止自杀者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一) 大学生自杀行为的预测

自杀行为是可以预测的, 特别是对于理智型自杀, 往往可以发现其心理表现和心理过程。一般来说, 自杀者的心理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

(1) 自杀动机或自杀意念形成阶段。在各种负性因素的影响下, 容易感到非常无助和绝望, 于是萌生出自杀的想法。在这个阶段, 其内在的自杀动机和意念一般不易察觉, 但并非没有迹象。如自杀者常常表现出情绪低落、孤独、沮丧、沉默寡言、自我封闭等, 是可以察觉的。

(2) 矛盾冲突阶段。自杀者萌生了自杀的念头后不会马上就采取行动, 往往处于非常苦恼和徘徊之中。在生与死的面前, 想得非常多, 产生激烈的心理矛盾。这个时期求生的欲望特别强烈。由于求生的本能使自杀者陷入生与死的矛盾冲突中, 常常会谈论与自杀这有关的问题, 直接或间接地暗示自杀意图。

(3) 自杀的决定阶段。自杀者在经过生与死的抉择之后, 已从生与死的矛盾中解脱出来, 坚定了自杀的念头, 情绪会恢复, 表现出异常的平静、轻松、自然, 开始考虑自杀方式, 做自杀准备, 如写遗书、告别朋友, 无缘无故地送给他人礼物等。

(4) 自杀实施阶段。自杀者经过上述几个阶段以后, 往往采取比较果断、坚决的自杀行为。这时自杀的死亡率特别高, 而自杀未遂者自杀的复发率也很高。

一般自杀者多有以下性格特点:性格过于内向、孤独、情绪不稳定, 容易陷入焦虑与绝望之中, 不能自拔;思维刻板执拗;缺乏自信, 自暴自弃;悲观怯懦, 退缩, 不思进取, 把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都看成是不可克服的困难;性情暴烈而脆弱, 一旦遇到挫折和失败, 往往会走向极端, 情绪极度低落, 悲观失望, 心灰意冷, 企图一死了之。

(二) 大学生自杀行为的防治

对于自杀问题的防治, 我们要从社会, 学校及个人方面考虑。对于整个社会来讲, 有自杀趋向的人, 社会应该引起重视。周围的人应该多关心这类人, 多听他们的倾诉, 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对于学校来讲, 应该做到积极预防。建议每个学校配备心理咨询老师,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来预防。对于发现有自杀趋向的人应该密切关注他的言行, 必要的时候要采取强制手段。

对于大学生而言, 应做到:

1. 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自杀的许多因素中, 个人的心理素质和对问题的主观态度起着关键的作用, 因此, 最积极的办法就是要自觉地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

2. 提高自己的心理耐受力

从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来看, 一帆风顺的人毕竟是少数, 而挫折与磨难往往对人的成长和人格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意志比较薄弱的大学生往往缺乏受挫折的能力, 心理耐受力很差情绪具有冲动性、爆发性、和极端性等特点, 遇到挫折时用意出现过激行为。

四、总结

生命对于自然来说, 必然有它光亮的一面, 都有存在的空间和位置。我认为自杀其实是逃避现实对自我价值的检验。大学生活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珍爱生命, 正视挑战, 真正走过春夏秋冬的人生, 才会绚丽多彩。

参考文献

[1].宁维卫.《开掘心智的金矿》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6.

[2].郑日昌.《心理健康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2.

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及预防策略 篇5

(一) 社会转型期的剧烈冲击

我国目前正处于深度转型阶段,各种新思想、新 问题和新矛盾不断冲击着每一个人,传统文化出现断 裂,同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外来的新事物、新文 化也纷纷涌入,既有的平静状态被打破,整个社会呈 现出古今文化断裂、东西文化碰撞、价值多元化的复 杂局面,大学生身处其中,很容易变得无所适从、心 浮气躁,进而产生无助、失望和虚无感,严重的会导 致自杀行为。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就曾指出:“对平衡 的任何破坏,哪怕由此而导致更大的富裕和生活的普 遍提高,也会引起自杀。每当社会机体发生重大的调 整时,不管是由于迅速的发展还是由于意外的灾难, 人都容易自杀。” [3]

(二) 严峻的就业形势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高校招生规模急剧 膨胀,毕业生人数也相应剧增。据教育部历年发布的 《教育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4 至2009 年普通高等 教育毕业生数依次为239.12、306.8、377.47、447.79、511.95 和531.10 万人。[ 4] 毕业生人数逐年猛增,明 显超过同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对劳动力需求量 的增长速度,就业供求矛盾不断加剧,招聘单位对应 聘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就业 压力,部分学生甚至不得不面对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处 境。严峻的社会现实让大学生承受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三) 不利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

家庭环境,如家庭的亲密度、民主程度、适应性, 以及家庭的教育方式等,直接影响着家庭成员的心理 状态和人格特征的形成,与个体自杀意念的产生密切 相关。调查发现,高自杀意念大学生的家庭环境比正 常大学生的家庭环境显著缺乏亲密度和适应性。[ 5] 不 当的教育方式同样危险,一些家长以爱之名对子女采 取极端的教育方式,要么极度溺爱,一切事情包办代 替,一切要求尽量满足,造成孩子自我中心、抗挫折 能力差、缺乏独立性;要么期望过高,要求严苛,不 惜代价要把孩子塑造成自己心中理想的样子,给孩子 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些不利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 式会降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生存能力,淡化他们的 社会责任感,为以后可能出现的自杀行为埋下隐患。

(四) 学业失败的压力

大学是汇集全国各地优秀学子的地方,但各地的 教育水平、教学方式等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大学生的 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底子太薄,难以适应大 学的学习进度;有些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因不了解 情况而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导致缺乏学习兴趣; 有些学生习惯于高中时的灌输式教学,不适应大学的 自主学习方式。这些不适应都易导致学生成绩下滑, 使他们难以实现自身的期望值,并逐渐形成极大的心 理负担。南京危机干预中心的调查显示,学习压力占 大学生自杀原因的29.8%。[6]

(五) 恋爱失利的挫折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恋爱的美好季节,“据国内近10 年有关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调查研究指出,恋爱是 当代大学生除毕业分配外最受关注的问题。一项调查 表明,除10%左右的大学生因种种原因暂不考虑恋爱 外,90%的人都曾积极考虑或正在热恋中。” [ 7] 但是, 由于大学生彼此在恋爱的观念、态度与方式上存在偏 差,太多理想化的成分充斥其中,青涩的恋情最终往 往陷入困境或纠葛,从而对部分人的心理造成巨大冲 击。调查显示,恋爱原因占大学生自杀的44.2%, 是 导致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

(六) 人际交往的危机

自杀预防论文 篇6

抑郁症,是精神病的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处境不相称,常伴有焦虑不安、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以及相应的认知改变和行为改变。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经调查与了解发现,在自杀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患有抑郁症。抑郁症患者自杀的比例极高,有相关资料显示:有15%-25%的的抑郁症患者出现了自杀的情况。抑郁症的自杀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精神科护士必须掌握如何识别患者自杀的征兆,采用适当的措预防患者的自杀,帮助患者保持生命,健康与尊严

约有80%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在实施自杀行为前都曾表现过一定的自杀征兆,因此,应充分重视患者所有的关于自杀的语言和行为,当出现一些以下征兆可能预示着患者有自杀的意图1患者情绪低落,表现为紧张,无助,无望,经常哭泣

2失眠,体重减轻,以及害怕夜晚的来临

3将自己与他人隔离,特别是将自己关在隐蔽的地方或反锁于室内

4存在幻听,幻听的内容可能是命令患者去自杀

5在抑郁了较长一段时间后,突然显得很开心,且无任何理由

6问一些可疑的问题,如“值夜班的人员多长时间巡视一次”、“这种药要吃多少才会死”、“着窗户离地面有多高”、或“流血死亡需要多长时间”

7谈论死亡与自杀,表示想死的意念,常常发呆,如患者会说“我不想活了”或“这是你最后一次见到我”

8收集和储藏绳子,玻璃片,刀具,或其他可用来自杀的物品

对于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一般可从以下几点进行防范和护理

1心理护理:耐心帮助病人学会自我解脱,鼓励病人多与外界环境接触,积极主动地融入到集体活动中去,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和劳动,丰富生活,活跃病人的情绪,使其在人际交往中增强生活的自信心。家庭是一个集体,而病人只不过是集体中的一部分。一个不和睦的家庭,或某些成员的不良倾向、不良行为可以构成某些不良刺激因素,促使疾病的形成。在对抑郁症病人的治疗及护理上,应该让家庭成员一起分析、寻找病人发病根源,共同去除不良刺激因素,改善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创造一个和睦的家庭环境。

2睡眠的护理:抑郁症病人常拌有失眠,以入睡困难、早醒为多见。常表现入睡前忧心忡忡、焦虑不安。此时家人应多在起身边陪伴、安慰及劝导,这样能使病人产生一定的安全感,焦虑情绪也较易消除,对病人的睡眠也会有帮助。抑郁症患者常拌有早醒,自杀的时间多在清晨时分,所以对早醒的病人一定要给药控制,延长其睡眠时间。

3、强化重点时段的巡回与护理

要求护理人员做到心中有数,重点病人重点巡视,尤其是在自杀好发的夜间、凌晨、午睡、饭前、交接班、节假日及护理人员少的情况下,应特别注意防范。

4、加强病人的用药安全,严防藏药行为

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因此,病人对药物的反应也各不相同。故在病人服藥期间,应严格执行服药制度:发药到手,服药到口,看药服下,方可离开,确保病人按时按量服药。密切贯彻病人的用药反应,了解病人的心理和身体的状况,消除病人的不适,如有不不良情况,及时向医生反应。

5严格收集危险物品,严加管理

日常工作中,多注意周围环境物品是否保持完好,及时查找遗失、撕损物品。随时收集危险物品,抓住任何机会向病人、家属宣传禁止带任何危险物品的意义及重要性,病人进病房时主动交出危险品,竭力清除病人自杀条件。

6提高患者的自尊

企图自杀者一般自尊都较低,护理人员应将其看作值得关在的人来对待,因此护理人员应留意患者的优点,并真诚的给与表扬,以帮助患者建立正向的感觉和自信

自杀预防论文 篇7

一、关于自杀理论

1.“自杀的潜在倾向”说。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 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 就会发觉内心不断有一个个观念、意象或情感流过, 这种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叫做意识。精神分析学派认为, 这种潜在倾向的强度在婴幼儿时候即已形成, 其成因是家庭环境给个人造成的恐惧、忧虑, 失意及爱憎。那些因各自的欠缺而自卑的人具有相当的自杀潜在倾向;反之, 自杀潜在倾向较小。自杀尽管是自我毁弃, 但仍是一种自我表现, 是为寻求补过或解脱的唯一可行方式, 因而是“超快乐原则”的最高形式。

2.“自杀的遗传本源”假说。自杀在某个家庭有规律地重复出现, 甚至连自杀的方式都一样。比如, 美国作家海明威是自杀身亡的, 他的叔父和弟弟也以自杀结束生命。这些几代人都同时不断受到自杀冲动刺激的例子似乎证明了自杀确实具有一定的遗传性。

3.“自杀的病源”原理。精神病学家兹尔布格通过对大量的住院病历的研究指出, “自杀可看做是精神病人的本性发展过程的反作用, 它普遍地存在于各种精神病患者之中。”如临床上常见的躁狂型自杀 (因幻觉或谵妄, 病人自杀以逃避自己想象的危险和耻辱, 或者服从来自上苍的密旨等) ;抑郁型自杀 (极度沮丧和忧郁, 欢乐对病人已失去任何吸引力, 一门心思地唯求一死, 自杀竟成了思维无法控制的本能需要) ;冲动型自杀 (突然出现的一种病态冲动, 找不出任何自杀动机或原因) ;神经衰弱亦有可能导致自杀 (一个纷乱的外界刺激环境会令神经衰弱者衰弱的神经痛苦不堪, 因而便可能成为其自杀念头产生的温床) 。由此兹尔布格得出结论:“精神病学中不受自杀冲动影响的单一的精神病实例是不存在的”。

4.“自杀与天象因素有一定联系”的推测。也有一些研究认为, 气温气候对生物体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诱发自杀倾向的作用。原因是外在气温突然而剧烈的变化, 会扰乱生物体的内分泌和自律神经系统的活动, 如果此时不注意调节, 就有可能出现一种谵妄症, 从而产生自杀念头和行动。春季气候变化较大, 每年春季自杀率有所上升;过高或过低的气温也可能诱发自杀发生[1]。

5.“自杀是社会模仿”的理论。持这一理论观点的是法国社会学家加布里尔·塔尔德[2]。他认为, 自杀有很强的传染性, 这种传染性在天生易受他人影响的、特别是受自杀意愿影响的人当中格外普遍。有事例证实不同的自杀者总是相互模仿, 甚至达到令人吃惊的程度。“曾经在德国一家医院的一个黑洞洞的过道里, 有15个病人相继吊死在同一个挂钩上, 拔掉挂钩后, 自杀随之消失。”

6.“自杀与社会现实有关”。持这一观点的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爱米尔·杜尔凯姆[3]。杜尔凯姆用大量事实和统计数据说明:自杀不能用个人的形式加以解释, 从自杀的社会环境 (包括政治生活、宗教信仰、婚姻家庭、职业集团、经济活动) 中, 才能找到某个人自杀的根源和背景。根据诱发自杀的不同社会根源, 杜尔凯姆将自杀分为三类:利己型、利他型、动乱型。按照他的解释, 利己型自杀是个人与社会联系脱节, 缺乏集体支持和温暖以至滋生孤独感、空虚感和生存的悲剧感而造成;利他型自杀是个人为某种信仰或团体竭尽忠诚而献出生命;动乱型自杀则是社会大动荡时期, 个人感到社会适应不良甚至适应困难而产生极大恐慌、困惑时所致。

二、大学生自杀的心理因素

(一) 学业

1. 完美主义。

在校大学生的自杀率不断上升, 其中有关数据表明, 越是名校生越容易轻生。因为大学生是一个高自尊、高压力和高期望的群体, 家庭、社会和自己带给自己的高要求、高标准等, 导致他们产生追求完美主义的倾向。其完美主义主要表现为:自我强加的高标准、自我评价过于依赖成功与成就、较高的自我批评、恐惧失败等等。而当这些与现实出现矛盾的时候, 大学生的自杀意念或行为就会产生[4]。

2. 无法完成学业。

大学正是学生成材的关键时期, 无法完成学业对大学生意味着:辜负了父母的期望;没办法顺利踏入社会;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议论、嘲讽、没面子等等。此时的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 存在各种心身矛盾和众多的心理欲求, 使其经常体验到失望、痛苦、悲伤、悔恨、激愤等负性情绪和严重的挫折感、不满足感, 而且情绪波动大、缺乏应对挫折的能力和技巧, 因而处在如此逆境中的大学生, 最易出现自杀企图[5]。

(二) 情感

1. 家庭。

某些学生由于家教严格, 习惯于接受父母的安排, 顺应父母的意志, 从小到大都受到父母的高期望, 自己完成此种期望的原因是出自于父母的要求而不是自我实现的要求。一旦现实与父母的高期望冲突, 他们普遍害怕面对父母期望的眼神或是责难。要么, 认为自己没有做到父母所期望的“乖女儿、乖儿子”, 产生自责, 内疚等情绪, 认为自己永远也达不到父母的期望了, 从而绝望;要么, 产生逆反, 反抗的情绪, 认为父母的期望和自己要求的不一致, 想要自己做自己的, 但又不敢反抗父母的安排, 一方面想做自己做的, 一方面又怕父母伤心, 产生极度矛盾的情绪, 最后选择自杀作为自我解脱的唯一途径。

2. 人际交往。

某些学生由于自身性格内向, 孤僻, 不善于和他人相处。往往处于没有朋友, 一个人独来独往的境地。生活或是学习上有什么困难或是烦恼都处于无人倾诉的状况。自身负面情绪越堆积越多, 无处发泄, 心理失衡。和室友关系处理不善, 让这类学生觉得不愿意回到寝室, 和室友关系矛盾升级, 觉得自己在世上没有人能理解自己, 觉得自己做什么事情都不顺心, 产生极度挫折感, 什么都是自己一个人, 就某种意义上来说, 成为“独居者”。根据心理学理论, 独居的人比群居的人容易产生厌世倾向[6]。

3. 恋爱。

来自南京危机干预中心的调查显示, 恋爱和学习压力分别占大学生自杀原因的44.2%和29.8%。据《日本警察白皮书》报告, 自杀的青少年16.2%直接原因是失恋, 英国52%的青少年自杀与失恋有关。因失恋会导致抑郁, 又因其性格内向、心理承受力差等因素患抑郁症, 最终导致自杀行为发生。在我调查的案例中有的自杀者具有明显的抑郁症状, 有的甚至是处在极度抑郁状态之下, 这说明自杀与抑郁有很大的关联, 抑郁症状可以作为评定自杀危险度的重要指标之一[7]。由此可见, 失恋也是大学生自杀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 经济、就业

1. 经济。

贫困大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比其他学生要更容易受到来自经济方面的压力。过大的, 不易排解的压力容易导致他们心理错位, 心理失衡。由于家庭经济拮据的原因, 使得一部分贫困大学生心理消极, 悲观, 觉得自己前路茫茫, 不见希望, 最终绝望, 走上绝路。而也有部分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受到别人的歧视, 一旦遭遇挫折, 便认为是经济原因使然, 觉得自己在什么事情上都是因为经济原因而受到的不公平对待, 对世界、生活绝望。

2. 就业。

由于现代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 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都面临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压力, 即“毕业也就是失业”的情况。有部分心理脆弱, 独立能力较差, 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学生在面临毕业时对自己的前途一片茫然, 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对即将走向社会感到恐惧, 对新生活和状态表现出焦虑, 困惑, 不能适应, 害怕走出校门。也有部分学生因为无法忍受自己寒窗苦读十几年, 花费巨大的精力、财力、时间, 最后还是一场空, 对整个社会, 生活感到绝望, 也选择了自杀。

(四) 神经和精神疾患

不排除个别学生的自杀直接源自神经或精神方面的疾患, 此类疾病的独特作用如幻觉、谵妄或抑郁情绪长期积郁, 自杀念头长期酝酿, 无心体验也无法体验到生的美好, 在旁人看来根本无法理解的情境下告别生命、走向死亡。

三、大学生自杀的预防机制

1.开展生命教育, 了解生命可贵。干预大学生自杀行为的第一道防线应该是教育, 是生命教育, 诚如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言:“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 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

2.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积极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环境。我们要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丰富大学生课余的文化娱乐生活;大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 培养大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开展各种学术活动, 形成浓厚的校园学术风气;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社会、看待人生。

3.设立心理咨询机构, 加强大学生的心理耐挫力。心理咨询, 可持续、稳定地帮助大学生摆脱各种心理困扰, 消除各种心理障碍, 使之及时恢复心理平衡[8]。受不良心理因素困扰的大学生, 如果无法自我摆脱或及时得到帮助, 便可能出现自杀念头。有的即使已出现自杀念头, 通过咨询, 配合适当的心理疗法, 也能避免自杀念头发展到自杀行为。因此, 应在学校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 建立健全心理防治网络体系, 尽量做到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档案, 这样才能做到早期诊断与发现学生自杀的苗头, 早期危机介入。

摘要:当前在校大学生自杀问题的发展态势令人担忧。据不完全统计, 2002年是27起, 19人死亡;2004年为68起, 48人死亡;2005年, 媒体报道内地大学生自杀事件达到116起;2006年则增加到130起之多。大学生自杀现象不仅造成了个人、家庭和学校的悲剧。而且由于其群体的自杀特殊性、自杀动机、自杀方式、自杀后果和善后处理的复杂性而造成了巨大的社会震撼, 对高校的声誉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自杀,心理因素,预防机制,心理干预

参考文献

[1]Danuta Wasserman.自杀:一种不必要的死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

[2][法]加布里尔·塔尔德.模仿的法则[R], 1890.

[3][法]爱米尔·杜尔凯姆.自杀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

[4]崔玉花.大学生自杀者社会心理因素[J].中国心理学杂志, 2002, (6) .

[5]冯江平.挫折心理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1:163.

[6]翟书涛.选择死亡——自杀现象及自杀心理透视[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1.

[7]何兆雄.自杀与人生[M].广州:广州出版社, 1996.

自杀预防论文 篇8

自杀的因素

年龄:年纪大, 精力差, 行动迟缓, 兴趣低, 因感觉活着没意思, 会拖累社会及家人而自杀。

环境:医院有严格的服药制度, 为患者创造了藏药到一定量而自杀, 病房内得到自杀工具较多, 如:毛巾、床单、带、衣裤、床头柜、墙体等, 防不胜防。

反复住院:精神疾病治不好, 病程长, 反复住院而生不如死, 情绪波动大, 抑郁而悲伤, 对治疗丧失信心, 因感觉活着是负担而自杀。

疾病影响:自责自罪患者, 认为自己罪孽深重而自杀;受命令性幻听, 幻觉支配而自杀;被害妄想患者想与其被迫害死还不如自己先死;癔症患者以自杀来威胁, 弄假成真。

精神科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忧郁、焦虑, 头昏, 头疼等身体不适感导致难受而自杀。

预防

入院评估:做好入院评估, 根据评分判断其自杀的分级, 从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降低其自杀几率。

环境的安全性:做好入院及病房安全检查工作, 严禁将危险物品带入病房, 如刀, 剪、绳子等, 严格服药制度, 药研碎化为水服下。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消除危险物品, 防止家属探视时带入危险物品, 给患者制造自杀机会。

娱乐活动:病房内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鼓励参加其喜爱的活动, 并给他们一定的奖励, 以体现自身价值,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加强沟通, 了解其心理动态, 鼓励其倾诉内心痛苦, 使他们感到医务人员能够了解或分担其痛苦。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 做到对每个患者心中有数, 严格的交接班制度, 发现患者情绪波动大, 消极观念严重时, 对焦虑, 抑郁等患者及时做心理疏导, 重点交班, 加强监护, 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所遇患者采取的自杀行为, 必须保持镇静, 及时向医生报告患者的自杀企图, 尽快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1]。若发生了自杀行为, 要争分夺秒地进行现场抢救。

加强生活护理:特别注意观察和记录患者的饮食和睡眠情况。睡眠差时及时处理。

建立社会和家庭支持系统:加强与家人沟通联系, 到医院探望, 关心患者, 了解其生活需要, 尽量满足合理要求;待病情缓解, 鼓励参加社会活动, 让家庭社会接纳自己[2], 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

为了避免老年科精神病住院患者自杀, 安全问题是医护质量的一项重要方面, 它标志着医疗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是否到了一定程度。自杀事件是否降低或消失, 同时也代表一个医院的水平。所以加强安全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黄金.老年护理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10-30.

自杀预防论文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整群抽取安徽省3所医学院校 ( 安徽医科大学、皖南医学院和蚌埠医学院) 一、二年级学生共10 340名进行问卷调查, 剔除无效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10 297份。其中男生4 775名 ( 46. 4%) , 女生5 522名 ( 53. 6%) ; 一年级学生5 584名 ( 54. 2%) , 二年级学生4 713 ( 45. 8%) ; 平均年龄为 ( 19. 6±1. 3) 岁。

1. 2 方法 项目经安徽医科大学伦理学委员会审查并授权, 于2006年10月开展预调查, 2007年12月实施了基线调查。学生以班为单位, 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接受问卷调查。调查员当场核查并确认问卷无空缺及逻辑错误。调查所需时间为25 ~60 min。

1. 3 工具

1. 3. 1人口学变量采用自制一般情况问卷, 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生源地、父母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以及父母受教育年限。

1. 3. 2自杀行为[8]自杀意念条目为: “过去任何时候您是否想过自杀, 不论当时你是否真的去做”。如回答“是”, 则继续回答自杀念头最早、最近出现的时间。自杀未遂条目为: “过去任何时候您是否有喝药、割腕等自杀行为”。如回答“是”, 则继续回答最早和最近自杀未遂发生的时间。根据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最早和最近发生时间, 分别获得15岁之前和近1 a自杀意念、未遂的发生情况。

1. 3. 3早期不良经历 ( ACEs) 根据文献[9], 采用自编条目询问调查对象15岁之前的4种经历: ( 1) 是否目睹父母间暴力打斗行为? ( 2) 是否被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殴打过? ( 3) 是否经历感官或躯体的性侵犯? ( 4) 是否经历父母离婚? 条目 ( 1) 至 ( 3) 若被试回答“是”, 则进一步询问该种经历最早出现在被试年龄以及共发生的次数; 条目 ( 4) 被试若回答“是”, 则进一步询问父母离婚时被试的年龄以及离婚后和谁生活在一起。根据不良经历最早出现的年龄, 获得15岁之前的不良经历情况。

1. 3. 4亲属自杀行为史[8]自编条目询问调查对象的一级亲属 ( 父母、同胞和子女) 和其他血亲在过去是否有自杀死亡、自杀未遂及自杀意念的存在。考虑到亲属自杀死亡的样本很少, 将自杀死亡或自杀未遂合并为一个变量, 自杀意念则单列为一个变量。

1. 4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 3. 1建立数据库, 并用SPSS 11. 5进行数据分析。对大学生儿童及青少年早期 ( 15岁以下) 自杀史和近1 a内自杀行为进行描述; 以大学生近1 a内自杀行为 ( 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 的有无作为因变量 ( 0, 1) , 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考察儿童及青少年早期自杀史与大学生近1 a自杀行为之间的关联。

2 结果

2. 1大学生儿童青少年早期自杀史及近1 a自杀行为情况15岁之前发生自杀意念、未遂的人数分别为516 ( 5. 0% ) 和63 ( 0. 6% ) 人。女生15岁之前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报告率分别为6. 0%, 0. 7%, 男生为4. 1% 和0. 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χ2= 26. 96, P < 0. 01) 。有过“目睹父母暴力、躯体虐待、性虐待、一级亲属自杀死亡或未遂以及一级亲属自杀意念”经历的大学生早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报告率均高于无此经历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 ( ) 内数字为报告率/%。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近1 a内发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人数分别为360 ( 3. 5%) 和33 ( 0. 3%) 。其中自杀意 念男生146人 ( 3. 06%) , 女生214人 ( 3. 88%) ; 自杀未遂男生6人 ( 0. 13%) , 女生27人 ( 4. 09%)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χ2值分别为5. 08, 10. 58, P值均 < 0. 01) 。

2. 2儿童青少年早期自杀史与大学生近1 a自杀意念的关联性15岁之前有自杀意念史的大学生近1 a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1. 0% ( 57/516) , 同期有自杀未遂史的大学生近1 a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5. 9% ( 10/63) , 分别是同期无自杀意念或自杀未遂史的大学生近1 a自杀意念报告率 ( 3. 0%) 的4. 0倍 ( OR =4. 0, 95%CI = 3. 0 ~ 5. 4; P < 0. 01) 和6. 1倍 ( OR = 6. 1, 95% CI = 3. 1 ~ 12. 0; P < 0. 01) 。有自杀意念史和自杀未遂史的两组大学生近1 a自杀意念报告率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 ( χ2= 1. 28, P = 0. 26) , 两组大学生近1 a自杀意念可归因于早期自杀意念、自杀未遂的比例分别为75. 0% , 83. 6% 。在单独调整ACEs和亲属自杀史后, 自杀意念史和自杀未遂史与近1 a自杀意念的关联度均下降。联合调整两个变量后, 上述两个关联均只有调整前的一半, 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 3儿童青少年早期自杀行为史与大学生近1 a自杀未遂的关联性由表2可见, 15岁之前自杀未遂史的大学生近1 a自杀未遂报告率 ( 17. 5%, 11/63) 是同期无自杀意念 ( 0. 2%, 18/9 718) 和自杀未遂史 ( 0. 8%, 4/516) 大学生近1 a自杀未遂报告率的114. 0倍 ( OR =114. 0, 95% CI = 51. 3 ~ 253. 2) , 病因分值结果为99. 1%。OR值经过ACEs和亲属自杀史两变量的单独及联合调整后大幅下降, 但仍显示有关联 ( OR = 45. 9, 95% CI = 17. 7 ~ 119. 1) 。15岁之前自杀意念史与近1 a自杀未遂关联OR值为4. 2 ( 95% CI = 1. 4 ~ 12. 5) 。经过调整, 15岁之前自杀意念史与近1 a自杀未遂关联无统计学意义, 而调整变量ACEs和亲属自杀史在方程中仍有统计学意义。

注: OR1值调整人口学变量包括性别、生源地、父母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以及父母受教育的年限; OR2值调整人口学变量和儿童早期不良经历 ( 躯体虐待、性虐待、父母离婚、目睹父母暴力) ; OR3值调整人口学变量和亲属自杀史 ( 一、二级亲属自杀死亡, 自杀未遂和自杀意念) ; OR4值调整以 上所有变量。* 为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 15岁之前有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史与大学生近1 a自杀行为之间存在关联。相比15岁之前无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大学生, 同期有自杀意念史的大学生近1 a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风险均增加了3倍, 同期有自杀未遂史的大学生近1 a自杀意念、自杀未遂风险分别增加了3和113倍。与以往研究结论[5,6,7]相似, 即儿童及青少年早期的自杀行为, 尤其自杀未遂是后期自杀行为重要的预测因子。

上述关联在调整亲属自杀或ACEs后, 所有OR值均下降了50%。提示亲属自杀或ACEs是早期自杀行为与近1 a自杀行为间关联的两个重要混杂因素。根据自杀的应激—素质模型[10], 一方面目睹亲属自杀或经历ACEs短期内可能是促使儿童青少年发生自杀行为的应激性因素; 另一方面亲属自杀或经历ACEs则是构成了终生自杀倾向的素质因素。因此, 儿童及青少年早期自杀行为对后期自杀行为的稳定预测中可能部分混杂了“亲属自杀—后期自杀行为”以及“ACEs—后期自杀行为”两个路径的效应。

尽管15岁之前自杀行为史与大学生近1 a自杀行为间关联在调整后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但两者仍存在中等及以上程度的关联, 尤其是早期自杀未遂史与近1 a自杀未遂之间关联OR值为45. 9。鉴于儿童及青少年早期是家庭外生活应激以及精神障碍低发 ( 如物质滥用) 的阶段, 因此, 调整亲属自杀或ACEs后儿童及青少年早期自杀史与大学生近1 a自杀行为的关联很难用混杂来解释。虽然既往文献中显示有自杀意念儿童青少年多伴随明显的内化情感和外化行为问题[5,11]。但这些结果均来自横断面调查, 加之内化情感和外化情感问题多与亲属自杀、ACEs有关或是自杀意念、未遂的伴随症状。因此, 理论上不能将其视作儿童及青少年早期自杀史与大学生近1 a自杀行为间关联的混杂因素。此外, 纵向研究发现, 儿童青少年早期自杀意念能预测青少年后期认知、情感及行为功能的发育缺失[5,7,12]。基于以上分析, 认为儿童及青少年早期自杀行为史是青少年晚期乃至成人自杀行为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本研究是利用现况调查资料进行的二次分析, 研究对象对既往自杀行为、不良经历以及自杀家族史发生时间的回忆难免存在偏倚。此外, 由于本研究对大学生近期自杀行为发生的时间限定在过去1 a, 自杀未遂人数只有33人, 这可能影响了研究的统计效能。

总之, 本研究进一步支持儿童及青少年早期的自杀行为是后期自杀行为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对儿童及青少年早期自杀意念、自杀未遂的识别在大学生甚至成人自杀预防中有着重要意义。后续研究 应借助纵向设计阐明早期自杀行为导致后期自杀行为的中间机制以及早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导致后期自杀行为机制的差别。

参考文献

[1]WHO.Suicide rates and absolute numbers of suicide by country[EB/OL].[2012-02-15].http://www.who.int/mental_health/prevention/suicide/suicideprevent/en/.

[2]HAWTON K, SAUNDERS KE, O'CONNOR RC.Self-harm and suicide in adolescents[J].Lancet, 2012, 379 (9834) :2373-2382.

[3]DANESE A, MCEWEN BS.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llostasis, allostatic load, and age-related disease[J].Physiol Behav, 2012, 106 (1) :29-39.

[4]CEREL J, ROBERTS TA.Suicidal behavior in the family and adolescent risk behavior[J].J Adolesc Health, 2005, 36 (4) :352.9-16.

[5]HERBA CM, FERDINAND RF, van der ENDE J, et al.Long-term associations of childhood suicide ideation[J].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 2007, 46 (11) :1473-1481.

[6]FERGUSSON DM, HORWOOD LJ, RIDDER EM, et al.Suicidal behaviour in adolescence and subsequent mental health outcomes in young adulthood[J].Psychol Med, 2005, 35 (7) :983-993.

[7]REINHERZ HZ, TANNER JL, BERGER SR, et al.Adolescent suicidal ideation as predictive of psychopathology, suicidal behavior, and compromised functioning at age 30[J].Am J Psychi, 2006, 163 (7) :1226-1232.

[8]王声湧, 林汉生.伤害流行病学现场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9]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ation.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study[EB/OL][2013-01-18].http://www.cdc.gov/ace/index.htm.

[10]MANN JJ, WATERNAUX C, HAAS GL, et al.Toward a clinical model of suicidal behavior in psychiatric patients[J].Am J Psychi, 1999, 156 (2) :181-189.

[11]GOLDNEY RD, DAL GRANDE E, FISHER LJ, et al.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 of major depression for suicidal ideation in a random and representative community sample[J].J Affect Disord, 2003, 74 (3) :267-272.

上一篇:业扩供电方案下一篇:基层国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