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行为

2024-07-01

自杀行为(共11篇)

自杀行为 篇1

15岁以下是自杀行为低发的年龄阶段, 与该年龄段儿童青少年危险因素 ( 如物质滥用、情感障碍以及家庭以外应激事件等) 的暴露较少以及认知能力不足有关[1,2]。从发展的角度分析, 该年龄段发生自杀行为的儿童及青少年可能有严重儿童期不良经历 ( ad- 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CEs) [3]和明显的家族自杀史[4]。这二者皆为终生自杀行为稳定的倾向性因素[2]。近年来一些纵向研究提示, 儿童及青少年早期的自杀行为能预测青少年后期乃至成人期自杀行为及相关精神问题[5,6,7]。但这些研究均没有对ACEs和家族自杀史进行测量和控制, 因此, 不能排除存在ACEs和家族自杀史两个因素所致的混杂。为此, 本研究在控制ACEs和家族自杀史的基础上, 探讨儿童及青少年早期自杀行为史与大学生近期自杀行为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整群抽取安徽省3所医学院校 ( 安徽医科大学、皖南医学院和蚌埠医学院) 一、二年级学生共10 340名进行问卷调查, 剔除无效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10 297份。其中男生4 775名 ( 46. 4%) , 女生5 522名 ( 53. 6%) ; 一年级学生5 584名 ( 54. 2%) , 二年级学生4 713 ( 45. 8%) ; 平均年龄为 ( 19. 6±1. 3) 岁。

1. 2 方法 项目经安徽医科大学伦理学委员会审查并授权, 于2006年10月开展预调查, 2007年12月实施了基线调查。学生以班为单位, 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接受问卷调查。调查员当场核查并确认问卷无空缺及逻辑错误。调查所需时间为25 ~60 min。

1. 3 工具

1. 3. 1人口学变量采用自制一般情况问卷, 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生源地、父母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以及父母受教育年限。

1. 3. 2自杀行为[8]自杀意念条目为: “过去任何时候您是否想过自杀, 不论当时你是否真的去做”。如回答“是”, 则继续回答自杀念头最早、最近出现的时间。自杀未遂条目为: “过去任何时候您是否有喝药、割腕等自杀行为”。如回答“是”, 则继续回答最早和最近自杀未遂发生的时间。根据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最早和最近发生时间, 分别获得15岁之前和近1 a自杀意念、未遂的发生情况。

1. 3. 3早期不良经历 ( ACEs) 根据文献[9], 采用自编条目询问调查对象15岁之前的4种经历: ( 1) 是否目睹父母间暴力打斗行为? ( 2) 是否被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殴打过? ( 3) 是否经历感官或躯体的性侵犯? ( 4) 是否经历父母离婚? 条目 ( 1) 至 ( 3) 若被试回答“是”, 则进一步询问该种经历最早出现在被试年龄以及共发生的次数; 条目 ( 4) 被试若回答“是”, 则进一步询问父母离婚时被试的年龄以及离婚后和谁生活在一起。根据不良经历最早出现的年龄, 获得15岁之前的不良经历情况。

1. 3. 4亲属自杀行为史[8]自编条目询问调查对象的一级亲属 ( 父母、同胞和子女) 和其他血亲在过去是否有自杀死亡、自杀未遂及自杀意念的存在。考虑到亲属自杀死亡的样本很少, 将自杀死亡或自杀未遂合并为一个变量, 自杀意念则单列为一个变量。

1. 4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 3. 1建立数据库, 并用SPSS 11. 5进行数据分析。对大学生儿童及青少年早期 ( 15岁以下) 自杀史和近1 a内自杀行为进行描述; 以大学生近1 a内自杀行为 ( 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 的有无作为因变量 ( 0, 1) , 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考察儿童及青少年早期自杀史与大学生近1 a自杀行为之间的关联。

2 结果

2. 1大学生儿童青少年早期自杀史及近1 a自杀行为情况15岁之前发生自杀意念、未遂的人数分别为516 ( 5. 0% ) 和63 ( 0. 6% ) 人。女生15岁之前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报告率分别为6. 0%, 0. 7%, 男生为4. 1% 和0. 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χ2= 26. 96, P < 0. 01) 。有过“目睹父母暴力、躯体虐待、性虐待、一级亲属自杀死亡或未遂以及一级亲属自杀意念”经历的大学生早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报告率均高于无此经历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 ( ) 内数字为报告率/%。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近1 a内发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人数分别为360 ( 3. 5%) 和33 ( 0. 3%) 。其中自杀意 念男生146人 ( 3. 06%) , 女生214人 ( 3. 88%) ; 自杀未遂男生6人 ( 0. 13%) , 女生27人 ( 4. 09%)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χ2值分别为5. 08, 10. 58, P值均 < 0. 01) 。

2. 2儿童青少年早期自杀史与大学生近1 a自杀意念的关联性15岁之前有自杀意念史的大学生近1 a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1. 0% ( 57/516) , 同期有自杀未遂史的大学生近1 a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5. 9% ( 10/63) , 分别是同期无自杀意念或自杀未遂史的大学生近1 a自杀意念报告率 ( 3. 0%) 的4. 0倍 ( OR =4. 0, 95%CI = 3. 0 ~ 5. 4; P < 0. 01) 和6. 1倍 ( OR = 6. 1, 95% CI = 3. 1 ~ 12. 0; P < 0. 01) 。有自杀意念史和自杀未遂史的两组大学生近1 a自杀意念报告率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 ( χ2= 1. 28, P = 0. 26) , 两组大学生近1 a自杀意念可归因于早期自杀意念、自杀未遂的比例分别为75. 0% , 83. 6% 。在单独调整ACEs和亲属自杀史后, 自杀意念史和自杀未遂史与近1 a自杀意念的关联度均下降。联合调整两个变量后, 上述两个关联均只有调整前的一半, 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 3儿童青少年早期自杀行为史与大学生近1 a自杀未遂的关联性由表2可见, 15岁之前自杀未遂史的大学生近1 a自杀未遂报告率 ( 17. 5%, 11/63) 是同期无自杀意念 ( 0. 2%, 18/9 718) 和自杀未遂史 ( 0. 8%, 4/516) 大学生近1 a自杀未遂报告率的114. 0倍 ( OR =114. 0, 95% CI = 51. 3 ~ 253. 2) , 病因分值结果为99. 1%。OR值经过ACEs和亲属自杀史两变量的单独及联合调整后大幅下降, 但仍显示有关联 ( OR = 45. 9, 95% CI = 17. 7 ~ 119. 1) 。15岁之前自杀意念史与近1 a自杀未遂关联OR值为4. 2 ( 95% CI = 1. 4 ~ 12. 5) 。经过调整, 15岁之前自杀意念史与近1 a自杀未遂关联无统计学意义, 而调整变量ACEs和亲属自杀史在方程中仍有统计学意义。

注: OR1值调整人口学变量包括性别、生源地、父母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以及父母受教育的年限; OR2值调整人口学变量和儿童早期不良经历 ( 躯体虐待、性虐待、父母离婚、目睹父母暴力) ; OR3值调整人口学变量和亲属自杀史 ( 一、二级亲属自杀死亡, 自杀未遂和自杀意念) ; OR4值调整以 上所有变量。* 为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 15岁之前有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史与大学生近1 a自杀行为之间存在关联。相比15岁之前无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大学生, 同期有自杀意念史的大学生近1 a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风险均增加了3倍, 同期有自杀未遂史的大学生近1 a自杀意念、自杀未遂风险分别增加了3和113倍。与以往研究结论[5,6,7]相似, 即儿童及青少年早期的自杀行为, 尤其自杀未遂是后期自杀行为重要的预测因子。

上述关联在调整亲属自杀或ACEs后, 所有OR值均下降了50%。提示亲属自杀或ACEs是早期自杀行为与近1 a自杀行为间关联的两个重要混杂因素。根据自杀的应激—素质模型[10], 一方面目睹亲属自杀或经历ACEs短期内可能是促使儿童青少年发生自杀行为的应激性因素; 另一方面亲属自杀或经历ACEs则是构成了终生自杀倾向的素质因素。因此, 儿童及青少年早期自杀行为对后期自杀行为的稳定预测中可能部分混杂了“亲属自杀—后期自杀行为”以及“ACEs—后期自杀行为”两个路径的效应。

尽管15岁之前自杀行为史与大学生近1 a自杀行为间关联在调整后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但两者仍存在中等及以上程度的关联, 尤其是早期自杀未遂史与近1 a自杀未遂之间关联OR值为45. 9。鉴于儿童及青少年早期是家庭外生活应激以及精神障碍低发 ( 如物质滥用) 的阶段, 因此, 调整亲属自杀或ACEs后儿童及青少年早期自杀史与大学生近1 a自杀行为的关联很难用混杂来解释。虽然既往文献中显示有自杀意念儿童青少年多伴随明显的内化情感和外化行为问题[5,11]。但这些结果均来自横断面调查, 加之内化情感和外化情感问题多与亲属自杀、ACEs有关或是自杀意念、未遂的伴随症状。因此, 理论上不能将其视作儿童及青少年早期自杀史与大学生近1 a自杀行为间关联的混杂因素。此外, 纵向研究发现, 儿童青少年早期自杀意念能预测青少年后期认知、情感及行为功能的发育缺失[5,7,12]。基于以上分析, 认为儿童及青少年早期自杀行为史是青少年晚期乃至成人自杀行为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本研究是利用现况调查资料进行的二次分析, 研究对象对既往自杀行为、不良经历以及自杀家族史发生时间的回忆难免存在偏倚。此外, 由于本研究对大学生近期自杀行为发生的时间限定在过去1 a, 自杀未遂人数只有33人, 这可能影响了研究的统计效能。

总之, 本研究进一步支持儿童及青少年早期的自杀行为是后期自杀行为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对儿童及青少年早期自杀意念、自杀未遂的识别在大学生甚至成人自杀预防中有着重要意义。后续研究 应借助纵向设计阐明早期自杀行为导致后期自杀行为的中间机制以及早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导致后期自杀行为机制的差别。

参考文献

[1]WHO.Suicide rates and absolute numbers of suicide by country[EB/OL].[2012-02-15].http://www.who.int/mental_health/prevention/suicide/suicideprevent/en/.

[2]HAWTON K, SAUNDERS KE, O'CONNOR RC.Self-harm and suicide in adolescents[J].Lancet, 2012, 379 (9834) :2373-2382.

[3]DANESE A, MCEWEN BS.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llostasis, allostatic load, and age-related disease[J].Physiol Behav, 2012, 106 (1) :29-39.

[4]CEREL J, ROBERTS TA.Suicidal behavior in the family and adolescent risk behavior[J].J Adolesc Health, 2005, 36 (4) :352.9-16.

[5]HERBA CM, FERDINAND RF, van der ENDE J, et al.Long-term associations of childhood suicide ideation[J].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 2007, 46 (11) :1473-1481.

[6]FERGUSSON DM, HORWOOD LJ, RIDDER EM, et al.Suicidal behaviour in adolescence and subsequent mental health outcomes in young adulthood[J].Psychol Med, 2005, 35 (7) :983-993.

[7]REINHERZ HZ, TANNER JL, BERGER SR, et al.Adolescent suicidal ideation as predictive of psychopathology, suicidal behavior, and compromised functioning at age 30[J].Am J Psychi, 2006, 163 (7) :1226-1232.

[8]王声湧, 林汉生.伤害流行病学现场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9]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ation.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study[EB/OL][2013-01-18].http://www.cdc.gov/ace/index.htm.

[10]MANN JJ, WATERNAUX C, HAAS GL, et al.Toward a clinical model of suicidal behavior in psychiatric patients[J].Am J Psychi, 1999, 156 (2) :181-189.

[11]GOLDNEY RD, DAL GRANDE E, FISHER LJ, et al.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 of major depression for suicidal ideation in a random and representative community sample[J].J Affect Disord, 2003, 74 (3) :267-272.

[12]STEINHAUSEN HC, METZKE CW.The impact of suicidal ideation in preadolescence, adolescence, and young adulthood on psychosocial functioning and psychopathology in young adulthood[J].Acta Psychiatr Scand, 2004, 110 (6) :438-485.

自杀行为 篇2

一、画蛇添足

在求职过程中,有些求职者为了展示自己的能力而表现得太过了反而不好,针对于 招聘 方提出的问题尽量要回答得有针对性一些,也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解答,但是切忌自己另设一个问题而那里夸夸其谈,画蛇添足。

二、过于自负

“活到老,学到老”这一句不是应试语言,是非常实在的一件事。现在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每个人都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在面试中展出自己的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不能目空一切,过于自负。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相信每一个企业想招绝不是所谓的“最好”,而是一个有能力却还愿意学习的人,因为人的发展是没有极限的。自信是必要的,但是自负却是要不得的。如果你信心过度而表现出一副“唯我独尊,舍我其谁”的姿态,那么你的能力也很有可能就停留在这里,有才而谦虚者谓为真学者,过于自负很有可能就是你求职失败的原因,

三、喧宾夺主

“强势”、“气场”“Power”这些在形容职场人物的时候往往是带有很强的褒义性的,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能力的意思。而在求职过程不能为达到这一目的,为强势而强势,喧宾夺主,抢占话语权。特别是在 招聘 方组成一个面试组在对求职者进行考核时,面对众多的声音,求职要耐心听完考官的询问与质疑,不能打断考官的讲话,急于讲清自己的观点,而罔顾对方的意见。

四、不合时宜的卖萌

年轻的心态,年轻可爱的行为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的乐趣,在日常生活“卖萌”之风比比皆是,这确实能给生活带来许多活力,让人精神抖擞。但是在求职面试中最好还是收敛一下,最重要的学是呈现出能够胜任工作的稳定可靠的形象,而非是卖萌的可爱有趣形象。

五、刻意的做作

对于大学生自杀行为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自杀现象 原因 预防

一般来说,自杀的原因包含社会环境的因素和个体自身因素。我国当代大学生自杀率上升与社会的急剧变迁有关。社会的急剧变革造成社会文化呈现不稳定状态。如就业竞争加大,使得部分学生失去安全感和社会认同;外来文化冲击、拜金主义和其他一些社会消极现象,使得大学生价值观念发生扭曲;人际关系复杂化和生活节奏快速化,加剧了部分大学生的适应困难等。我国当代大学生自杀率的上升也与个体素质密切相关。自杀者个体素质在从自杀意念的产生到自杀行为的实施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导致自杀的不良个体素质主要包括:生理方面的缺陷,思想方面的人生价值观扭曲,精神方面的疾病,适应不良问题以及社会支持匮乏等。这些剧变的社会环境与个体的生理、精神、思想等相互作用,在应激源的催化下,就可能诱发某些大学生的自杀行为,导致大学生自杀率上升。

一、大学生自杀归因分析

(一)个人内因

1.心理因素

大学生大多数处于青年期,这个时期的内心世界逐渐变得复杂,易于激动、不安与烦躁。容易因一点小事振奋、被感动,或因一点挫折消沉。在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上常有片面性和认知模糊的现象。在自杀的学生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人格障碍和情绪失调现象。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在世界观、价值观、生活模式、行为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学生就业难度的加大及网络等现代传播工具的普及更容易使当代大学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给学生的各个方面带来冲击。种种的困惑与压力迅速凸显。这些心理特点使大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容易产生各种心理上的反差和各种挫折。是他们容易漠视生命存在,走向自杀。据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大学生中有焦虑、抑郁、人格障碍、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等心理问题的人数逐年增多。

2.生理因素

大学生的生理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两个方面。个体的遗传素质受父母遗传基因、神经类型、在胎儿时期所处内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个体差异。无数的科学事实和实践经验都表明,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是密切相关、相互依存的。当生理或心理一方面产生疾病时,另一方面也会受到影响。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

3.感情因素

大学生是青年中比较特殊的群体,生活在一个较为特殊的环境中。他们的生活相对比较封闭,主要集中在校园。从人际交往方面来看,同学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和学校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大学生处于希望被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心理正常发展具有幸福感、安全感、归属感的必然要求。在现在的高等院校中,大学生对爱情已经不像高中时期是一种朦胧的憧憬。大学生谈恋爱已不再是隐秘的话题,恋爱行为也已逐渐趋向公开化。许多大学生渴望与异性有接触。对于大学生来说,爱情是美好的、浪漫的、幸福的。但是任何事情的发展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爱情也一样,它也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问题,也是最容易对大学生产生心理困扰的地方。有些学生把爱情看成了自己生活的全部,遇到了拒绝、摩擦或者冲突,就感到万念俱灰,绝望和自卑,无法承受、走上极端。

4.性格因素

性格是人格的核心,性格决定命运。在大学生中间,由于从小各自生活的环境和家庭教育各方式的不同,当他们面对相同的生活中和学习上的问题时都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和思维方式。一些不良的性格特征更容易给学习生活带带来困扰和烦恼,形成自身发展的障碍。从很多自杀案例可以看到,学生心理问题与他们本身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比如胆小羞怯、内向多思,敏感多疑或者优柔寡断、依赖性强、抑郁悲观,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更容易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丧失生活的勇气,产生自杀的意念。

(二)综合外因

1.社会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和发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出现了一些暂时的问题,如:人口膨胀、升学失业、人际关系淡薄、文化转型、生活节奏快、竞争加剧等问题。从不同程度给大学生带了困扰和焦虑,加大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缺乏安全感。一旦这些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得不到及时的缓解和释放,就很容易形成焦虑、苦闷、烦躁、自卑等不良情绪和心理疾病,有些甚至引起自杀行为。

2.学校因素

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非理性走向理性的关键时期。大学学习是非常艰苦的,学习需要消耗大量的生理和心理的能量。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升学就业压力。他们更容易在现实生活中产生各种意想不到的心理上的反差和失落们脆弱的心理难以承受这些来自外界的沉重负荷时,便容易走极端。

二、预防大学生自杀的思考

(1)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

“教育是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活方式,以实现人的价值生命的活动。”学校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担负着培养人全面发展的责任,把学生培养为优秀的人才是大学的任务和责任。学校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学生技能知识,使他们能有一技之长,更为重要的使命是育人,要教会学生怎样正确面对生活,正确面对生命,正确面对挫折。让他们不管遇到任何的困难,都始终对生活充满希望。生命教育的真正意义是引导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培育高尚道德、丰富人生意义、感悟生命意蕴、迸发创造热情,以实现人生的价值。

(2)人生价值观教育

“少追求物质,多追求理想,只有思想才能赋予生活以意义,并具有永恒的价值。”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的思想精髓、教育和武装当代大学生。要继续引导大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学会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加强大学生世界观的改造,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要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信念。你是怎么看待社会,看待自己,看待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决定了你怎样对待社会,对待自己及怎么处理自己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所以有一个健康,积极,正确的世界观尤为重要。

(3)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要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在学生中普及心理卫生常识,提高大学生群体心理素质,加强他们自我心理保健能力,帮助他们以健康的心态融入社会。我们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避免学生因心理问题加重而导致自杀。首先是挫折教育。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提高他们对于挫折的辩证认识能力,使他们坚信生活是美好的,但是生活的道路并不平坦,它会有坎坷和挫折。但挫折不全然是坏事,它给人有益的经验,能激人奋进,引人思索,使人能尽快成熟起来。其次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在老师的指导下建立一些心理健康小组,定期组织活动,让大家相互帮助,相互倾诉,及时解决思想上的问题,正确认识自我。

参考文献:

[1]李建军著.我国青少年自杀问题研究[M].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李建军著.自杀行为的社会文化研究[M].贵阳市: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08.

[3]陈玉焕编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郑州市: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02.

自杀行为 篇4

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癌症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要承受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压力, 易产生恐惧、抑郁和厌世情绪甚至自杀。自杀是一种由于自身意识的动作或行为所造成的死亡[1]。癌症患者是自杀的高危群体, 有资料显示癌症患者自杀死亡率1%~25%不等[2]。癌症患者自杀的原因多种多样, 患者长期受到疼痛的折磨, 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了信心, 性格孤僻, 一旦失去生活乐趣, 就可能产生自杀心理。通过加强心理护理, 有利于及时发现和阻止癌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发生。笔者从事癌症临床护理10余年, 通过对产生自杀倾向、自杀行为的患者采取有效、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取得较好效果。现将其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2000-2009年在本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中, 有5例肿瘤患者出现自杀倾向或发生自杀行为, 男性2例、女性3例, 其中有自杀倾向患者4例, 1例出院后在家中自杀, 家属发现后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自杀年龄50~65岁, 疾病种类有:肺癌2例、食道癌1例、乳癌1例、多发骨转移1例。

2 自杀行为分类及原因分析

2.1 分类

按照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的自杀行为分类方法[3], 分为: (1) 自杀意念:有意念, 未计划。 (2) 自杀计划:有计划, 未准备。 (3) 自杀准备:做了准备, 未采取行动。 (4) 自杀未遂:采取了行动, 但未死亡。 (5) 自杀死亡:采取了行动, 导致死亡。

2.2 自杀行为原因分析

2.2.1 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 产生绝望心理。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对癌症的认识仍然不够, 癌症等于绝症, 等待的只是死亡, 这种观念仍未改变, 加上肿瘤转移、复发, 就更加使癌症患者悲观失望, 意志消沉, 出现沉默寡言、焦虑、抑郁症状。

2.2.2 患者感觉治疗效果不明显, 症状得不到改善, 痛苦难以忍受。

2.2.3 患者的角色紊乱。本来患者是家庭的支柱, 得了癌症后不能履行原来的角色, 反而需要别人照顾, 失去了家庭核心的作用。

2.2.4 患者的经济负担过重。得了癌症后, 使本来是小康水平的家庭, 因自己需要治病而使家庭陷入困境, 或本来已经是拮据的家庭, 因要治病而变得负债累累, 加上癌症的复发、转移、治疗无期, 必定会拖垮家庭和子女, 感觉自己成为家庭的沉重包袱, 存在不如早日了结的意识。

2.2.5 缺乏关心和社会支持也可导致癌症患者自杀。由于疾病的迁延, 部分患者的家属因为工作或其他各种原因, 陪伴照顾探视患者的时间越来越短, 次数越来越少, 加上社会部分人对癌症患者的歧视眼光, 使其产生一种孤独的、被遗弃的感觉, 因而失去了生存的意念。

3 护理对策

3.1 心理护理

发现有自杀倾向的患者, 应尽量避免此类患者相互交往, 以免影响治疗的信心, 并耐心解释癌症不是不治之症。介绍目前治疗癌症的新进展, 介绍成功的病例, 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 并告知患者癌症的发生、发展, 除与理化因素有关外, 还与心理、社会因素明显相关, 情绪乐观、积极配合、善于表达, 身心处于良好的功能状态, 会增加全身免疫功能, 使疾病得以控制或向有利方向发展。

3.2 加强巡视及与患者家属沟通

医务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对癌症患者要有同情心、关爱之心, 护士必须是有心人, 要善于观察体贴患者, 及时发现患者的情绪变化, 及时交流感情, 取得信任, 建立密切的护患关系, 这样就能使患者无顾虑、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于那些性格内向、沉默寡言、抑郁的患者, 要向家属了解患者患病后的心理及言行变化、情绪以及来自家庭关心、经济情况, 朋友及工作单位的支持情况, 因势利导, 引发患者与癌症积极做斗争的勇气。

3.3 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自2000年开始, 我科对癌症患者开展了整体性的心理护理, 对高危自杀倾向的患者建立了三级预防机制, 即主管护士、主管医生、护士长、科主任、总护士长、院长层层干预的方法, 对每一名入院的患者都要深入了解其的心理活动。家人的关心、是否和睦、经济情况、社会背景、文化层次、个人修养等情况, 在患者入院第2天进行集体交班, 对那些高危因素的患者, 集体讨论引起患者自杀倾向的原因, 探讨对策, 一方面报请上级协助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 协助解决患者的问题。另一方面, 科室内全体医务人员都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言行举止, 加强对患者的巡视及心理辅导, 每班记录患者的心理、行为、情绪变化, 班班交接。

3.4 营造和谐安全的治疗环境

对有自杀行为、自杀倾向的患者, 要马上与家属沟通, 取得配合, 让家属陪伴患者, 让患者感到家人是关心自己的, 感受到亲人关心的温暖, 消除孤独心理, 同时要让患者知道自己对家庭、亲人也要负起责任, 不能轻易放弃自己, 对有明显自杀倾向的患者, 环境安全至关重要。应尽可能安置在靠近房门的病床, 避免靠近窗户, 病房最好靠近护士站, 窗户应上锁, 转移一些患者可能用来伤害自己的物品, 如绳、塑料袋、玻璃物品、皮带、剃刀、剪刀和尖锐物品等, 患者离床外出检查、治疗时应有护士或家属陪同, 但所有的安全措施在实施时都应遵循尊重患者的原则, 详细向患者解释, 避免引起患者的对抗。

3.5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处理癌痛, 疼痛的折磨是引发癌症患者自杀倾向的重要因素, 所以, 对癌症患者的不适、疼痛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按时使用止痛药, 并要密切注意评价患者止痛效果, 尽量做好痛前用药, 减少疼痛的发生。在癌症患者进行治疗前, 要详细向患者讲解治疗方案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反应, 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 同时积极处理患者的副反应, 当肿瘤缓解或症状得到改善时, 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患者自身的努力, 让其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

4 讨论

肿瘤患者的心理压力很大, 加上癌症死亡率高, 而且治疗中有很多副作用, 晚期异常痛苦, 因此大多数患者从确诊时就有了一个心理难以承受的反应期[4]。关注癌症患者的心理活动在癌症患者的护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要将对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体现在护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 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为患者营造一个和谐及安全的治疗环境。密切观察患者变化, 及时缓解患者的疼痛, 才能有效地阻止或减少癌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周俏静.综合性医院患者自杀的预防 (J) .国外医学护理分册, 2001, (10) :455.

[2]黄丽, 罗健, 主编.肿瘤心理治疗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96-199.

[3]陈淑清, 刘静芬, 宋文良.精神科临床护理 (M) .长春:长春出版社, 1992:120-122.

高中女生自杀行为心理咨询案例一 篇5

紧急电话

叮铃铃!叮铃铃!”1997年5月中旬的一个下午,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响起。电话的另一端,是一个男子焦灼的声音:“我女儿出事了,昨天下午自杀。现在状况很不好,谁也不愿见,也不愿跟我们说话。她的班主任老师建议我们来找您。孩子自杀决心下得很大,我们怕她再出事,请老师一定抽时间跟她谈一下„„”

事情紧急,心理咨询师答应马上就去。对方在电话里舒了一口气。驱车来接心理咨询师的是当事人的父亲,某市某局干部。在去当事人家的路上,咨询师抓紧时间询问了自杀事件的大体情况以及当事人的一般家庭情况。

当事人是一位名叫妩智的高中二年级女生,父母都是10年前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的中级干部。父亲出身于一个家庭气氛比较宽松的农民家庭,在兄弟姐妹5人当中居老大。母亲则出身于一个家教十分严格的军人家庭,在姐妹俩人中也居老大。妩智从出生到4岁,一直寄养在既疼孩子、护孩子,又十分严厉的外婆家;4岁以后,跟随父母在部队生活了几年,然后转到地方上。妩智一直跟父亲关系不错;跟母亲关系比较疏远,母女之间不大交流。

妩智喜欢交朋友,喜欢读书,喜欢文学,但是脾气很“牛”。她跟她的语文老师——一位温和、性情很好且很有才气的中年女教师关系很好。有一次,她邀请这位老师到她家去做客,老师因为有其它事而谢绝了她,她一气之下骑上自行车,玩命似的横冲直撞,冲出学校,冲上车水马龙的大街,老师吓坏了,跟在后面拼命叫她,她却头也不回。从此以后,这位老师再不敢“怠慢”她。

妩智待人比较热情,因此在同年级的女生当中还有一定的影响力。她最好的朋友是同班同学倩倩,她们同住一栋楼、一个单元,倩倩住三楼,妩智住五楼。她们天天一块儿上学,一块儿回家,一块儿玩耍。妩智喜欢海阔天空地聊天,倩倩喜欢听。妩智性格比较独立豪爽,倩倩性格比较随和温顺,所以她俩性格上很能互补,很合得来,因此也就显得关系十分密切,形影不离。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闲话开始在同学中流传,认为她们之间是“同性恋”。

对于同学中的那些闲话,妩智起初还大大咧咧,满不在乎;可倩倩的父母却十分在意。倩倩的学业成绩不如妩智,进入高二下期以后,倩倩的父母下决心要让倩倩与妩智断交,以避免“名声”上的不利影响,减少分心的事,以利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在父母的苦口婆心、严词训导下,倩倩屈服了。面对倩倩的断交,妩智十分痛心。

出事的那天下午,妩智到倩倩家去问一件事情,倩倩害怕父母责备,不敢理会。倩倩父母以为妩智还来死死纠缠倩倩,不禁怒火中烧,狠狠骂了妩智一顿。1 妩智一气之下,回到5楼自己的家中,在盥洗间找出父亲刮脸用的刀片,在左手手腕上划了3刀,再吞下大把安眠药片,倒在盥洗间的地板上„„

妩智的父母下班回家,见到在血泊中奄奄一息的妩智,马上送医院急救。醒来以后,妩智一直流泪,不愿见人,不愿说话。

初步了解了当事人的一般情况和事件的大体起因,心理咨询师头脑中逐渐形成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大方向和线索。于是,他向这位心力焦瘁的父亲承诺,共同解决好孩子的这次危机,让她尽快地走出阴影。第一次面谈

时间:当天下午3点左右

地点:当事人家客厅

在父亲的耐心劝说下,妩智总算从自己的小卧室中跌跌撞撞地走出来了。

心理咨询师对她的第一眼印象是:个子中等,打扮洒脱,但精神面貌极差,灰暗的目光从散乱的额发中幽幽漫放出来。

心理咨询师欠身站起来,礼貌地招呼她,让她隔开一点距离并排在长沙发上落座。

她低头坐下,姿态像是受审。

一会儿,她微微抬头,发现正前方没有“法官”,于是她的坐姿稍微有点放松。

她依然紧紧抿着嘴,准备就这样沉默下去。

“休息得还好吗?”心理咨询师开始为打破沉默作努力。

妩智点点头,稍微侧侧身子,暗暗的目光透过额发懒懒向心理咨询师一扫,算是回答,也算是对心理咨询师的又一次打量。

“我有很多中学生朋友,初中生、高中生都有。他们许多方面都与你一样„„”

从妩智微微抬头的姿势可以看出,她在听,在揣摩心理咨询师下一步究竟要说什么。

“从你的穿着给我的印象来看,你精神状态好的时候一定像我认识的许多中学生朋友那样活跃。”心理咨询师似乎看出她的心思,绕开了敏感话题,尽量让谈话轻松一些。(后来妩智告诉心理咨询师,当时,要是问及有关她自杀的事情,她会坚决抵制,很可能整个下午她都不会开口。)

她欠欠身子,开始对谈话表现出一点点兴趣,情绪也放松多了。

“我听说你十分喜欢文学,都喜欢一些什么作品呢?”

心理咨询师举出许多作品,询问她读了没有,并简单地谈到一些作品中的人生哲理。

她终于慢慢加入了心理咨询师发起的文学爱好与文学作品的话题。他们一起谈到了琼瑶的作品,谈到了三毛的作品,各自发表了自己对他们作品的看法。

心理咨询师始终对妩智的评说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在接谈的第一个话题中,心理咨询师坚持了“在信任关系未建立起来时,不触及敏感问题”的原则,并初步获得了会谈第一阶段的成功。

妩智的情绪在她投入话题的过程中开始明显好转。头抬起来了,眼睛也少了些灰暗,多了些光亮。

现在,心理咨询师可以试着进行话题转移了。

“有些学者认为:喜爱文学的人比一般人更敏感,你觉得自己也比较敏感吗?”心理咨询师抓住一个谈话间的停顿开始发问。

“嗯,我觉得我这个人还是比较敏感。”妩智回答得比较从容。

“敏感的人常常会比别人多一些烦恼,你遇到过烦恼吗?”

“哎,我的烦恼太多太多了„„”

妩智终于打开了倾诉的闸门。心理咨询师引导会谈顺利地转向了第二个话题。

妩智向咨询师倾诉了她的许许多多烦恼。

咨询师一边听,一边应诺。

她谈到,在她的所有烦恼中,最大的烦恼是与同学朋友之间的友谊总是不理想。

她谈到,她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喜欢帮助别人,对朋友掏心掏肝、说一不二,对友谊忠心耿耿。

倩倩是她最好的朋友,但是性格比较文弱,在倩倩受到别人欺负的时候,她常常站出来保护;倩倩对人对事比较温和,她则比较毛躁,因此倩倩也常常帮她解决一些人际冲突,并且很能理解她,她喜欢倩倩的好性情。但由于她们之间的交往太密切,几乎是形影不离。有些同学莫名其妙地说她们是在搞同性恋。

“老师,你说我们是同性恋吗?”妩智不服气地问。

心理咨询师向她说明了同性恋的诊断条件。她如释重负:“那,我们还不算是同性恋嘛。”

在学生心理咨询中,切忌贴标签,也要尽量引导当事人不要给自己贴标签。特别切忌给某些“倾向”贴上“某某症”的标签。诊断过程应该把重点放在咨询师明确当事人症状以后的问题原因探查上面。

她接着倾诉。

上高二以后,高考的压力越来越明显。倩倩的父母担心倩倩的成绩上不去,对她的行为控制更严了。当他们发现倩倩与妩智形影不离,害怕她们混在一起贪 3 玩误了学习,特别是听到“同性恋”的传言后,断然勒令倩倩与妩智断交,并以十分粗暴的态度对待妩智。每次放学回家路过倩倩家门,只要碰上倩倩父母,她都要受到一次奚落。倩倩性格比较温和软弱,在父母的高压下,只好就范,断绝了与妩智的来往。

这个突然的变故使妩智无论如何也想不通,同学非议,朋友反目,这个打击实在太大了。

这天,妩智终于忍不住了,放学后去倩倩家想问个究竞,结果遭到倩倩父母劈头劈脑一阵谩骂。

一气之下,妩智选择了自杀。

“我最好的朋友都背叛我了,我活着还有什么价值呢?我当时是这样想的„„”

她说完这句话,心理咨询师立即意识到:她的倾诉基本告一段落了,应该马上把话题转向价值澄清。

第三个话题应该是“友谊”,在她关于“友谊”的认知结构中有问题,需要引发她的自我探索,最后达成价值澄清。

她抱怨这个世界上没有友谊,没有真诚,只有虚伪。

“那,你认为什么才是真诚呢?”

妩智谈来谈去,谈了一大堆真诚是什么,真诚应该怎样做,最后自己也说不清楚了。

心理咨询师帮她作总结:“你的意思是:真诚就是体谅朋友,真诚就是朋友有难就去帮,真诚就是自己不应该有对自己前途的追求,真诚就是当朋友有自己的社会计划你就要生气„„”

“你认为你真的是在为友谊献身吗?”我平静地问妩智。

她认真地想了想:“也不全是。”

“那,还为什么呢?”

“也为自尊心。”

“朋友的难处,朋友的自尊心,你考虑过吗?”

“„„”

这时的沉默,是真正的“黄金”,为当事人自我探索和领悟留出了一个适度的空间。

“我当初为什么就没有想到倩倩的难处呢?”

心理咨询师与妩智一起认真地探讨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真正友谊中的相互理解、相互谅解原则;讨论了什么才是真正地为友谊献身,怎样做到真正为朋友着想,等等。

妩智终于意识到:选择自杀是自己没有原谅自己;而在不原谅自己的背后,首先是没有原谅朋友,没有原谅别人。她领悟到:理解朋友、谅解别人方能谅解自己,方有真正的友谊,方有平静的心态。友谊中只要求朋友服从自己,是一种自私;而友谊中的自私是一剂可口的毒药。“发展自己,成全朋友”才是真正的友谊,才是真正的真诚。

一个半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不知什么时候,妩智的额发拢了两边,露出了明亮的眼睛和渐渐变得红润的脸蛋。

心理咨询师约定一周后再去看她,然后起身告辞。妩智把心理咨询师送到门外,愉快地告了别。

第二天,妩智的父母打来电话告诉心理咨询师,咨询后她情绪很 好,当晚睡眠不错。第二次面谈

时间:1周后的一个下午

地点:同前

通过第一次会谈及会谈前所了解的情况,知道在妩智自杀事件的背后,其学校人际关系、家庭人际关系、邻里人际关系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相互缠绕,纠结在一起,通过她的认知结构与性格中的问题,引起强烈的情绪纠葛与震荡,以至酿成了这次严重的自杀事件。

考虑到上次面谈的地点选择比较适宜,因此没有作变动。由于事先在电话上约定了去的时间,心理咨询师一敲门,妩智就主动前来开了门。

与第一次见面相比,妩智像是变了一个人:衣着整洁,面色红润,谈吐大方自然多了。

“还好吗?”咨询师以一个中性的问候开室砘谈。“还可以。”她从容地应答。

“你爸爸、妈妈在电话上告诉我,看到你心情好转,他们十分高兴。你注意到他们心情的变化了吗?”(引导当事人重视人际敏感性训练,也是心理咨询中的重要内容。)

“注意到了。”

“你对他们有什么希望吗?”

紧接下来,咨询师把谈话引入本次会谈的第一个话题:她的家庭关系。

她的外公和外婆都是荣誉军人,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4岁前,她与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不过,当时具体的生活情景她已经记不清了。在以后的年月中,外公给她的印象比较和蔼,外婆也爱她,但是比较严厉一些。

父亲一直是一个态度十分和蔼的人,总是乐哈哈的,容忍她的自由散漫,容 5 忍她说话时的没大没小,唯有在她的学业上喜欢唠叨。母亲则态度十分严肃,要求严格,喜欢训她,用她的话来说,喜欢吹毛求疵。因此,她与母亲之间常常发生冲突。这些冲突往往并不为多大的事情,不是吃饭嚼响了一些,就是洗脚水洒到地上了。解决冲突,一般也就是两个办法:父亲说说笑话,把空气缓过来;要不就是她负气跑到外边去,等气消了再回来。

读小学的时候,负气出去,常常一个人像无家可归的孤儿,躲到一边去发呆。往往是父亲连说带哄地把她“找”回去,然后就是百般迁就,说啥是啥,要啥有啥。上中学以后,她开始与倩倩交上朋友。上高中以后,又交上语文老师这个大朋友。负气出去的时候,往往能够得到她们的安慰、接纳以及温和的劝导。她发现自己似乎在感情上对倩倩和语文老师有些依赖。与此同时,她对父亲的“嬉皮笑脸”、毫无原则又觉得似乎有些厌倦。

正因为如此,倩倩的断交使她非常难受。

她以死相求的“友谊”背后究竟是什么呢?

心理咨询师的理论背景和实践经验告诉他,妩智以死相求的,实际上是母爱的替代品。在妩智的成长史中,最大的缺乏就是“母爱”。她把内心深处对母爱的强烈渴求几乎全部投射到了她所最接近的、温和的女性身上。与倩倩的深厚“友谊”实际上是对母爱缺失的过度补偿。父亲的过分溺爱造就了她的偏执,同时,父亲的过分温和与缺乏原则性又使16岁花季中的她心目中的“英雄偶像”破裂。只有这种“友谊”能够使她得到最大的慰藉,成为她“最后的”一片心灵绿洲,当然再不能失去。

妩智对自己家庭人际关系的坦率看法陈述得差不多了。心理咨询师抓住机会,迅速把话题转移开去。

“我明白了,你还是很爱自己父母的。同时,你也希望他们成为更理想的父母,是不是?”

妩智点点头。

“父爱和母爱是一个人成长离不开的,缺乏其中一方面,人都会以其他方式追求补偿。”

在第二个话题中,心理咨询师帮助妩智分析了她的母爱补偿与择友偏好。她对温柔型女性朋友的情感专注主要是出于对母爱的补偿。当她终于明白原来自己深深渴望着母爱的时候,眼圈湿润了。

“母爱是人性中最伟大的。寻求母爱是人善良天性的集中表现。每一个母亲其实都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或母亲个人的不同性格又使她们的表现方式不同。”心理咨询师用斯巴达母亲以严酷的体能训练使孩子成为优秀战士的故事,把谈话转移到理解母亲、支持父亲的话题上来。

“你有这样强烈的恋母情感,你母亲其实也是十分爱你的。你们可以通过沟通把你们的心连在一起。”

妩智点点头,若有所思。

“你父亲其实是一个十分坚强的人。从部队到地方,白手起家,闯一番事业,没有坚强的意志是不可能像他现在这样在事业中成功的。”

妩智又点点头,笑笑说,这话曾经也有人对她说过,今天听起来感觉很不一样。妩智愉快地接受了心理咨询师布置的任务:了解爸爸、妈妈,用心、用新眼光去观察爸爸、妈妈,并且试着把自己观察结果告诉爸爸、妈妈。

一个小时过去了,会谈结束。心理咨询师接受了她们全家的邀请,留下来共进晚餐。餐桌上,心理咨询师向全家公布了布置给妩智的“家庭作业”。看着女儿的好精神,父亲谈起了自己的艰苦创业史。妩智给妈妈挑去一大夹菜„„母女之间终于结束“冷战”,开始了积极的互动。

心理咨询师微微笑了:第二阶段进展顺利,不仅个别咨询中的深度会谈获得成功,餐桌上的“家庭心理咨询”也取得积极进展。

临别前,心理咨询师建议父亲将妩智的转变情况及时告诉班主任老师,并约定一周后再见面。第三次面谈

时间:第二次会谈的1周以后,一个下午

地点:同前

参加人:妩智全家

心理咨询师进屋后,妩智忙着泡茶、削水果,表现得十分活跃。

“心情还好吗?”

“还不错。这几天我又读完了一部杰克·伦敦写的长篇小说。”

“有什么新想法、新打算吗?”

“这一周,班主任老师和很多同学都来看过我了,下周我就准备去学校了。”

“那很好。耽误了一段时间,回学校学习,有什么担忧的吗?”

咨询师顺利转入第二个话题:重返学校可能遇到的问题。

“现在是高2下学期了,课程进度很快,高3的课程都下到高2来上了。有人建议我去下一个年级重读,因为这件事使我前前后后有将近两个半月没有能够好好学习。学习上欠账太多,怕影响高考。”

“你认为怎样呢?”

“我心里还没有底。不过,班上的一些同学还是希望我回到班上去。”

“班上有部分同学过去说过一些对你不利的话,你担心不担心他们再说一些 7 令人难堪的话?”

“我不会在乎。不过,我相信也许不会有人再说了。就是他们再说,我也不会理会。如果我要回到班上,我肯定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可能没有心思去听别人说什么。”

“我听出来,你其实已经有一个想法了。看看我猜得对不对。心理咨询师又借机转移话题了。

“那你猜猜。”妩智若有所思地说。

“你内心很想再回到原来的班上。”

“你真的猜对了。”妩智目光一闪,高兴地说;“我真的不愿重读,我想努力夺回损失的时间,但是,我还没有想好究竟怎么办。”

“首先,想想你的有利条件。现在是五月下旬,这学期还有一个半月。还有„„”

“还有两个月的暑假可以利用。”妩智接下来说。

“一个半月加上两个月就是3个半月,100多天,计划好可以做很多事情。”

接下来,心理咨询师告诉妩智一整套作计划的科学方法:

(1)分析统计自己的学习资源,主要是时间资源,其次是信息资源,看看自己能够支配的时间有多少,分布在1天、1周的什么时候;能请教谁解决学习上的什么问题;

(2)把困扰自己的学习问题(或需要补课的科目)作一个数量化的统计(按问题个数、知识点个数或页码数进行计量);

(3)把自己能够支配的时间分段,每阶段留出少量机动时间(如每周留出半天作机动)后确定出有效时间,然后把需要解决的学习问题按时段分配到有效的时间中,并具体分配到每一天中相应的时段中去;

(4)努力在每天的有效时段中完成分配的任务,若提前完成,可把后边的任务提前,也可安排一点自我奖赏性的活动,如看看电视、玩玩等等;

(5)在每天的学习中,把所学内容的要点归纳出来,记在一个小本子上。晚上睡觉之前,洗漱完毕后,用10多分钟把小本子上的内容过过“电影”,然后作作自我暗示:“我今天的任务完成得很好,我将睡得特别香。在香香的睡梦中,我所学的内容将记得牢牢„„”

心理咨询师把方法教给妩智,同时说明有人监督在开初的时候可以起到最好的效果,并暗示她应该请父母督促自己。

妩智愉快地请求父母督促,父母欣然答应妩智的请求。

让孩子明白有人督促的好处以后,创设融洽的人际情境让她自己请人督促,比在她不情愿的情况下把督促强加给她要好得多。

第三次会谈结束时的作业,是妩智根据咨询师交给她的方法做好未来三个半月的自我学习计划。

这种计划的方法,不是一般的计划方法,它是一种综合性很强内心理疗法——“生活行动分析法”的变体。这种方法中既有行为主义的强化法则,又有人本主义的内在目的性假设;既有“格式塔疗法”中的“此时此地”原则,又有社会学习理论中的“自我效能”原则,还有睡前复习的记忆策略。在面对巨大学习压力的时候,使用这种方法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这次会谈,是整个会谈的结束式,因此,心理咨询师安排的时间较短,一共只用了35分钟。

临别时,心理咨询师给妩智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叮嘱她不要忘了在计划做好以后打电话告诉他。第三次面谈5天以后的一个晚上

妩智全家人围在电话旁给心理咨询师通了一个电话。他们轮流告诉心理咨询师,妩智已经回到学校,回到原来的班级。班主任老师说妩智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妩智的学习计划也定好了,已经开始实施。心理咨询师表达了自己喜悦的心情,并告诉妩智这种计划的好处:计划中每天的小部分,都是大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当她每天完成当天的任务之后,就知道明天的任务有完成的希望了;当一周的任务完成以后,就知道下一周的任务有完成的希望了;当一个月的任务完成以后,就知道下一个月的任务有完成的希望了。由于能够准确地预知未来,她就不用为未来担忧、为未来的不确定而恐惧、焦虑了。每天生活在具体的目标中,一个人的注意力就会特别集中,而且一旦任务完成,玩一下也会觉得充实、放心、尽兴。加上“睡前过电影”,你会发觉你的学习效率特别高。

心理咨询师最后说;“我相信你会把一切做得很好,因为我已经发现,你是一个悟性很高的中学生。” 尾声

1年多以后,1998年8月下旬,妩智的父亲打来电话,告知妩智已被某省重点医科大学录取。待妩智从某南方城市旅游回来以后,邀心理咨询师去她家聚会。

在这次愉快的聚会上,妩智神采奕奕,表示要争取优秀,要争取出国留学,攻读博士学位。倩倩也考上了大学,妩智准备到校后与她通信联系,互相鼓励。(一个人若能够发现自己情感的真实面,以成熟、理性的心重新体味母爱和友谊,永远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把自己的成长与广阔的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她就一定能够战胜自己的非理性情感,在人生道路上充满信心,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

点评:

自杀是一种恶性的社会事件,历来引起心理咨询工作者的重大关注。当自杀事件发生时,人们一般重视其直接诱因(如家庭问题,事业、经济问题或身体的、精神的疾患问题等),而我们心理咨询工作者则更加重视在自杀行为发生前心理的形成、准备状态(即自杀倾向的产生机制)。无论剖析哪一个自杀的案例都可以发现,在自杀行为出现之前,首先是自杀的心理倾向的形成,然后加上自杀的直接诱因,才最终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

从自杀发生的支接诱因来看,少年儿童主要是家庭和学校生活问题、父母和教师的态度等因素;青春期、青年期的学生主要是异性、同性恋爱问题,以及考试、前途问题等。有时候自杀倾向在社会环境因素、生物学的因素以及心理学的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社会环境的因素如战乱、政治大动荡、经济状况的急剧变化(如破产、失业等)导致自杀现象的发生;生物学的因素如神经症、抑郁症和精神病态者,使得自杀倾向出现的比率增高;心理学因素如来自病理构造的家庭或缺损崩坏家庭中的生活压力外人人格中的极端、偏激、歪曲、异常。此外,青少年的自杀,从季节的变化上看,以春秋两季为较高。

本案例中的少女因同学之间纯真的友情被猜忌为“同性恋”,进而被强行勒令断绝友情,在伤心、绝望、愤怒、痛苦之余,一念之差走上自杀之路。这是本案例中少女自杀的直接诱因。但从另一方面看,少女心理症结的背后潜伏着“人际关系不适应”问题。即目前的独生子女心理非常孤独,她们渴望友情,渴望交流,但自我中心主义、个人主义倾向也十分显著;一旦遇到挫折或流言蜚语,心理承受力很脆弱,性格中走极端、冲动性的倾向就会遏止不住爆发出来。这是青少年自杀倾向形成的心理变化状态的机制。本咨询案例中的少女妩智属于“情感挫折脆弱症侯群”类型,极需及时进行心理的“补强”和辅导。

心理咨询师紧紧把握住这一自杀事件的前因后果,从辅导少女的人际关系问题上着手,采用正确的心理咨询策略,避实就虚,由表及里,丝丝入扣,循循善诱,在短期内成功地化解了少女的“心结”,比较符合对自杀者案例的心理咨询原则。心理咨询师在咨询技术运用上,能灵活地将家庭疗法、认知理性疗法和生活目标分析心理疗法综合起来使用,这是本案例咨询的成功之处。

自杀行为 篇6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自杀行为 心理危机 干预策略

自杀是个体有意识地采用各种手段毁灭自我的行为,包括产生自杀念头、选择自杀方式、获得自杀工具、企图自杀和完成自杀行为等过程。当个体遇到对其造成威胁、使其有压力的应激事件无法处理时,便产生心理失衡,陷入焦虑、沮丧、悲痛的心理危机。如果未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激烈的内心冲突以及严重的无助感,会使个体将自杀行为作为脱離心理困境的唯一应对方式。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行为屡有发生,且逐年上升。在为那些鲜活生命消逝而叹息的同时,如何针对大学生自杀行为制定一系列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便成为高校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明确高校大学生主要心理危机因素

大学生处于青春后期以及成年初期,且经历从青年向成年的重要过渡阶段,在心理方面迅速发展成熟,同时,出现过渡期的不适应与冲突,从而导致心理危机。

1.情感挫折

恋爱是大学生无法回避的话题,处于成年初期的大学生在情感上最为丰富,而在心理上却缺乏准备。因此,大学生极易出现情感困惑,出现心理危机,如果未得到干预,可能会选择自杀行为等极端手段应对情感挫折。

2.发展性压力

高校的学业虽然不存在升学压力,但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因缺失具体的学业目标而茫然,出现严重的心理负担,陷入心理危机。同时,随着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就业压力急剧增大,已经波及刚进入高校的大学新生。

3.支持系统匮乏

支持系统对于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尤为重要。家庭系统未提供相当的情感支持以及其他人际关系失败或是紧张,将导致高校大学生的内心孤独以及严重的无助感。

4.大学生自身的不利因素

在高校集体生活学习的环境中,大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比较心理,身体上的缺陷或物质条件的缺失,将导致学生产生严重的自卑感,这些都将是引起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自杀行为的潜在危险因素。

5.精神症状

有研究结果表明,曾经患有精神分裂症或抑郁症是导致大学生自杀意念形成的首要危险因素。因此,在高校中,患有精神症状的学生是易发生自杀行为的潜在高危群体,应予以紧密关注。

二、推动高校的生命素质教育

针对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心理危机干预,不仅需要明确易引起自杀行为的心理危机因素进行未雨绸缪的相关辅导,更要关注其自杀行为背后大学生对生命的漫不经心。

1.树立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就是个体对生命的体认和理解,是对生命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大学生的生命意识直接影响其对待生命的态度和行为。高校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生命课程,通过各种生命的活动体验,让大学生从认识生命的存在开始,对生命产生接纳、珍惜等情感。

2、体悟生命价值

体悟生命价值就是明确生命的意义以及责任。而大学生对生命的责任意识不够强烈。因此,树立生命责任感是其学业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不仅可以正确引导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更可以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3、坚定生命意志

生命意志是个体对生命主观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大学生的意志品质不够坚定,在情感、人际、学业等问题上遇到挫折,便失去生命的信心与能量。高校可通过开展各类心理拓展等活动方式锻炼大学生的生命意志品格,完成大学生的生命素质教育。

三、建立科学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明确引起大学生自杀行为的主要心理危机因素是高校针对大学生自杀行为心理危机干预的基础策略,推动高校生命素质教育是其关键策略,那么建立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则是具体的、操作性的核心策略。

1.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来源于缺乏适应环境以及自我调节的能力,遇到困惑、挫折,就感觉到无法应付。而人格是心理行为的基础,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所形成的,因此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首要问题就是通过课堂教育、活动体验等方式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2.保障心理健康服务

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工作力度,还要从以下四个层次展开工作:最基础应对全校所有学生广泛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其次,对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进行主题团体辅导;然后,开展重点个案的心理健康咨询工作,针对个体的心理危机予以干预;最后,对需要精神治疗的学生采取措施,寻求医学帮助。在此过程中,确保学生能够了解到心理健康服务的存在,树立求助的意识。

3.筛选高危人群

主要通过心理普查、辅导员等相关人员信息反馈等方式,筛选自杀行为的高危人群。对于出现情感挫折、存在学业就业等发展性压力、支持系统匮乏以及自身不利因素和精神症状等情况的学生要做以标记,予以特别关注。另外,对患有精神疾病、以及有自杀倾向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并对其进行精神科医生会诊,及时采取最有利的有效措施。

另一方面,在班级中建立寝室长-心理委员负责制度,不仅可以更加贴近、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还可以及时掌握学生潜在的心理危机因素,尽早发现心理危机预兆,减少自杀行为等事件发生的意外性。

4.规范应对机制

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发生时,高校需要有及时、切实且规范的应对机制。从学生的辅导员、学院的心理健康老师、学校的心理健康中心到学院、学校相关领导各级应做到对心理危机事件,特别是学生的自杀行为的发生,有缜密的应对流程,逐级逐层、有条不紊。

参考文献:

[1]石文娟,马绍斌,范存欣,王声 .自杀行为及其干预的研究进展.疾病控制,2004,8(6):573-575.

[2]荆春霞,王声 ,吴赤蓬,林汉生,池桂波.广州市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的危险因素.中国学校卫生,2003,24(5):469-470.

自杀行为 篇7

迄今为止, 无论学术界还是舆论界, 纷纷将富士康公司员工自杀原因归咎于其对员工的半军事化管理模式和冷漠人文关怀的企业文化。深圳市委市政府曾派出以副市长带队的专题调查组进驻富士康公司, 该次调查结果使富士康被媒体攻击为“血汗工厂”。[3]贺艳芳指出, 社会转型使企业员工压力过大, 同时富士康公司企业文化及管理制度均存在问题。[4]郑红和汪虎山认为, 富士康公司事件是我国劳资关系紧张的一种极端反映, 也是劳资关系长期失衡的必然结果。[5]同时, 对此极端事件也存有若干不同观点。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说:“你在媒体里面看到的所有关于指责富士康公司的事情, 通通都是表面现象。其实根本不是一个简单的富士康公司危机, 它的幕后黑手才是这一切的根源, 而它竟然逍遥法外没有受到舆论的制裁。你知道它是谁吗?它就是‘苹果’!”。[6]潘毅等也从宏观角度反思了“世界工厂”模式存在的弊端, 指出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忽视了劳动者的尊严与权益, 漠视了底层工人的苦痛与牺牲。[7]罗卫光和朱晶认为, 媒体负面渲染过度, 对事态恶化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8]

但这些不同侧面的观察和不同视角的研究能够构成富士康公司员工自杀的真正原因吗?被媒体恶魔化地指责为“血汗工厂”的富士康公司, 为何仅凭门口张贴告示就能够吸引成千上万应聘者?[9]一方面指责富士康公司不合理的薪酬制度, 如加班费 (周一至周五按1.5倍, 周六周日按2倍) 低于法定的加班费以及管理模式忽视员工的尊严与权益;另一方面, 须承认富士康公司在中国环境中的员工待遇确实具有显著优势, 如较规范的管理、工资较高且不拖欠等。[10]在谴责富士康公司欠缺对员工人文关怀的同时, 该公司也具有一定规模的运动设施、医疗设施、心理辅导室。[11]试问如何解答徐明天和徐小妹提出的“请您列出一家员工收入比富士康公司高、加班比富士康公司少的企业 (能源电力类大型国企除外) ”[12]的问题?这说明富士康公司具有一定的个体特性, 即在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且工资待遇较高的前提下频发极端事件, 此特性正是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根本所在, 也能够说明为什么其他企业不会频发该类事件。

本文以富士康公司和该企业员工为博弈参与人, 建立企业和员工博弈双方的整个动态多阶段博弈过程。

理论回顾

国内外研究均表明, 工作尤其是工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为个人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13]曾磊发现, 不同收入水平的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差异, 收入越高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自我实现、社会因素和人际关系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较大。[14]Diener研究表明, 收入和个人的幸福感相关性非常强, 该相关系数在不同的地区从0.5到0.7不等且随着地区整体富裕水平的提高而降低。[15]

尽管高工资会带给员工极强的满足感, [16]但其他因素 (尤其是工作强度) 所造成的工作压力对员工身体或精神上的负面影响, [17]会导致员工产生自杀行为倾向。[18]学术界在理论上对员工自杀行为及其影响均从不同侧面进行了探讨, 但尚未建立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员工自杀现象问题上基本均从心理或管理的角度进行定性研究和分析, [19,20]但以博弈论为工具进行解释的定量研究仍属于起步阶段。博弈论方法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运用非常广泛, 如Markle颠覆了以往博弈研究假设, 从员工互惠的角度探讨公司的工作环境和制度的影响, 并应用博弈方法揭示了该影响的成立条件;[21]Aime等推翻了稳定的企业管理制度是留住关键员工的主要因素这一传统假设, 利用博弈方法研究了企业应如何避免关键员工不跳槽的问题。[22]

富士康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劳资博弈模型与模型的均衡解

1.博弈模型

富士康公司劳资双方的博弈模型中的博弈行为参与者为两方:富士康公司 (以下简称为“公司”) 与富士康公司的员工 (以下简称为“员工”) 。

在多阶段动态博弈过程中, 参与人的行动顺序依次为 (公司, 员工, 公司, 自然, 自然, 员工) 。博弈过程简要描述为:

(1) 公司首先为员工制定薪资标准, 即“高薪” (高于同行业平均薪资) 、“常薪” (同行业平均薪资) 。

(2) 成功通过招聘程序的员工将根据自己的期望回报, 选择“接受”或“不接受”公司提供的工作职位。

(3) 招聘到员工后, 公司可选择给予员工“常强度”或“高强度”的工作安排。

(4) 接受工作职位的员工在面临高薪和高强度的极大工作压力时, 自然选择员工表现为“适应”或“不适应”的比例。

(5) 对“不适应”的员工, 自然选择员工的心理素质为“有自杀倾向”或“无自杀倾向”的比例。

(6) 对高强度工作“不适应”的员工, 可选择“离职”或“自杀”。不同心理素质的员工的选择不同。

完整的博弈过程可用扩展式描述, 如图1所示:

2.博弈模型的均衡解

虽然富士康公司的工资几乎透明且工作压力近可量化, 但是为了在不失合理性的前提下简化模型, 笔者虚拟参与博弈的劳资双方的收益数据, 进而利用逆向递推法求得该模型的子博弈纳什精炼均衡解。理由如下:

(1) 如公司在博弈初始阶段选择“常薪”, 则与同行其他企业相同, 此时双方收益为 (2, 2) 。

(2) 如公司选择了“高薪”而员工选择“不接受”时, 则企业招聘员工失败。由于任何单个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均相当低, 员工自然会在其它企业继续寻找工作, 此时双方收益为 (0, 2) 。

(3) 公司在工作强度决策节点时如选择“常强度”, 则企业付出的高薪但无法得到员工工作的相应回报, 而员工则拿到高薪却完成正常强度的工作, 结果双方收益为 (1, 4) 。

(4) 当员工可承受高强度作业带来的工作压力时, 双方利益均得到最大化, 结果双方收益为 (3, 3) 。

(5) 对不适应的员工, 无论其选择“辞职”或“自杀”, 企业均可继续招聘新员工;同时, 不适应的员工比例会相对较小。企业的收益均接近 (高薪, 高强度) 时的收益。

(6) 心理素质较强的“不适应”员工会认为“辞职”或“离职”的收益更大, 此时双方收益分别为 (3, 1) 、 (3, -5) 。

(7) 抗压能力较弱的“不适应”员工, “辞职”产生失败感的收益小于选择“自杀”的解脱行为带来的收益, 此时双方收益分别为 (3, -8) 、 (3, -5) 。

该博弈的子博弈纳什精炼均衡解可利用逆向归纳法得到, 此解受自然选择值和心理素质参数的影响。首先分析末端员工决策节点:心理素质“无自杀倾向”的员工会选择“辞职”;而心理素质“有自杀倾向”的员工会选择“自杀”。“不适应”员工的期望收益非负。与常薪工作相比, “不适应”员工即使不选择自杀, 接受“高薪”也会减少自身期望收益。

由上述分析可知, 无论员工选择“辞职”或“自杀”, 其对公司的经济影响均较微小, 因此公司自然会选择可带来高经济收益的“高强度”。

逆推至初始节点, 公司选择“高薪”和“常薪”的收益分别为 (3, 2) , 可得到子博弈精炼的均衡解:企业的最优策略路径为 (高薪, 高强度) ;“无自杀倾向员工”的最优均衡路径为 (接受, 辞职) ;“有自杀倾向”的员工的最优均衡路径为 (接受, 自杀) 。均衡路径 (黑色粗箭线) 如图2所示:

结论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角度, 富士康公司有责任降低企业员工的自杀率, 则需要降低参数和。此结论与已有定性研究结果一致。

可见, 不适应”的员工接受“高薪”也将减少个人期望收益, 则员工在选择工作时需考虑自身抗压能力, 这为整个社会舆论正向引导员工择业指明正确方向。因此, 仅仅指责富士康公司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舆论恰当地引导才能够挽救许多年轻生命。

摘要: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建立富士康公司及其员工之间的动态多阶段博弈模型, 系统探讨富士康公司员工频繁自杀的本质原因并挖掘导致该企业员工自杀的新的影响因素, 从而既可公正地评价富士康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 也为阻止和减少同类型企业员工自杀行为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分析工具。

自杀行为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5年2月在该院住院过程中出现过自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5例, 均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其中男患者21例, 女患者14例, 年龄在19~58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38岁。病程1个月~16年。已婚19例, 离异7例, 未婚9例。自杀死亡者男5例, 女2例;<40岁者6例, >40岁者1例。

1.2 统计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的方法, 收集35例符合标准的临床资料。以查阅病例、调阅医院质管科医疗安全 (不良) 事件登记表及科室医疗 (安全) 不良事件报告表登记表等获取资料。用统计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归纳和总结。

2 结果

2.1 自杀原因分析

在自杀原因中, 幻觉所占比例最高为25.7%, 见表1。

2.2 自杀方式分析

在自杀方式中, 自缢所占比例最高, 为37.1%, 见表2。

2.3 自杀时间

24例患者选择在午夜或凌晨, 其中午夜13例, 凌晨至晨间11例, 午间4例, 其他时间7例。以午夜至凌晨最多, 占68.5%。

2.4 自杀先兆

77%自杀患者有先兆表现, 情绪变化者21例, 其中抑郁情绪者17例;有行为变化者6例。

2.5 同季节的关系

该组患者中有17例约50%的病人在春季自杀, 有11例约31%的病人在秋季自杀。其表明在春季病人易有自杀倾向, 同相关文献报道一致[3]。

3 讨论

从表1显示, 自杀的原因包括精神病性症状、不良生活事件、出院要求得不到满足等。其中精神病性症状16例 (45.7%) 是发生自杀行为的主要原因。该研究结果与俞其锋[4]研究一致, 幻觉妄想支配导致自杀比例最高。这类患者可能是受精神疾病本身症状———幻觉、妄想的支配, 尤其是命令性幻听、被害妄想及自责自罪妄想, 出现自杀行为。恢复期患者出院要求得不到满足, 对精神疾病缺乏正确认识, 封闭式的住院环境使患者感到单调苦闷、受约束和限制, 处处不自由而导致自杀事件, 与陈淑清[5]研究一致。

汪毅[6]研究表明, 精神分裂症患者最常见的自杀方式是自缢, 比例为41.9%, 其次为吞服异物, 比例为25.8%。该研究与前述结果相似, 最常见的自杀方式为自缢, 比例为37.1%, 其次为吞服异物, 比例为20.0%。不同之处是汪毅的研究除自缢、吞服异物外的其他自杀方式占33%, 该研究其他自杀方式比例占43%, 考虑与该研究自杀方式多样有关。

该研究还发现, 有68.5%的自杀行为发生在午夜到早六点之间。杨孔军[7]研究也发现, 常规上班时间 (8:00~12:00, 14:00~17:00) 自杀行为发生14例 (35.90%) 非常规上班时间 (17:00~次日8:00, 12:00~14:00) 25例 (64.10%) 。主要是因为夜间患者容易受到病态思维的影响, 对未来、事业、家庭及社会等问题产生偏激悲观的想法, 再加上夜班医护人员较少, 不能及时的发现制止患者的自杀行为。

自杀是一种伤害行为, 也是患者在无助无望情况下发出的求救信号。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行为发生的原因和规律性, 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尤为重要。降低自杀意外事故的发生率, 增加抢救成功率, 对住院患者可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3.1 排除不安全因素

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保证患者的住院环境安全, 随时排除不安全因素: (1) 加强对危险物品的管理, 对各种药物、刀、剪、绳及玻璃器皿等严禁流入病房。在患者入院、返院、外出活动返回及探视时, 要严格检查把关, 发现后应立即收回, 并妥善处置。 (2)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包括病房的门窗、病人的床单元, 发现隐患, 及时处理。 (3) 加强巡视制度的落实, 严格按精神科巡视制度进行巡视, 并加强厕所、暗角、僻静等处的巡视, 在午夜、凌晨、午睡、交接班等时段以及工作人员较少的情况下, 要加强巡视。将自杀企图强烈的患者安置于重点房间, 必要时专人护理。患者的活动范围不离开工作人员的视线。

3.2 实施具有针对性的、个别性的护理措施

(1) 详细了解患者的既往史、现病史等, 对每一位住院患者对照自杀因素评估表进行系统的自杀危险性评估。了解病人是否存在自杀意念及自杀、自伤言行、企图等一类危险因素, 准确评估患者的自杀风险。将既往有自杀行为和自杀未遂史者作为高危预警对象, 设置白板护理警示牌、一览表红色警示标志等提醒护理人员高度关注此类病人[8]。熟练掌握精神科基础理论知识, 能识别患者自杀企图的症状特征, 善于观察病情的细微变化, 以及早期识别自杀行为的先兆, 及时采取预防措施[9]。 (2) 做好恢复期患者的预防工作:尤其是患有精神分裂的病人, 其自杀倾向并不是只在疾病的高峰期出现, 其在疾病的恢复期也有很高的复发自杀倾向。此类患者对未来是一种悲观、绝望的心态, 失去对社会生活的信心, 从而出现自杀行为。因此, 当发现精神分裂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的时候, 更应该进行密切的观察, 多数患者在自杀前都会有一些先兆, 及时发现患者异常的情绪、言语和行为, 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3.3 给患者提供希望, 鼓励参加康复活动

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 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 耐心倾听患者对痛苦情感的描述。鼓励患者参加一些有意义的康复活动, 释放紧张和抑郁情绪, 促进患者对生活的参与, 增加其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

3.4 加强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对住院患者制定标准健康教育计划, 贯穿入院、住院、出院的整个过程。向病人讲解精神疾病发生的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护理要点以及预防复发的措施, 教会其如何处理应急事件, 鼓励其恢复生活的信心, 重新回归社会。同时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为患者营造和睦的生活氛围。家庭亲密度低的个体更易出现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及自杀死亡, 注重家庭因素的影响, 把家庭干预引入其中[10]。患者请假外出时, 患者家属要加强监护, 保管好病人的药物, 一旦发现病人出现异常情况, 及时到医院就诊。护士要提前告诫患者家属要掌握患者的行踪, 必要时可以秘密跟踪, 防止发生意外[11]。出院后仍应按时按量服药, 不得随意减、停药, 发现情绪、行为等异常改变应及时就诊。

综上所述, 虽然精神疾病本身症状是发生自杀行为的主要原因, 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能够及时控制患者的病情从而降低其自杀行为的发生;但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原因和规律性等临床特征进行分析, 可以及时采取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干预, 预防和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蔺晓培, 郭巧莉, 周莉萍.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危机及早期护理干预[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5, 21 (2) :165-166.

[2]杨青香.精神分裂症患者产生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分析[J].甘肃科技, 2016, 32 (8) :473-474.

[3]桂市辉, 肖水源.浏阳市农村重性抑郁发作患者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4, 49 (37) :156-157.

[4]俞其锋.浅谈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临床特征分析和护理[J].健康导报:医学版, 2015, 2 (20) :122

[5]陈淑清, 王述彭, 刘静芬.精神科护理学[M].长春:吉林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77-86

[6]汪毅, 甘明远.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5年回顾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 2 (8) :1146-1148.

[7]杨孔军, 肖水源, 李学武, 等.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自杀自伤行为研究[J].四川精神卫生, 2015, 28 (5) :430-435.

[8]陈淑娟, 徐柳柳, 杜鹃.围住院期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行为的分析与干预[J].护理学研究, 2015, 2 (29) :670-673

[9]卢艳, 孙红, 精神病人自杀行为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J].西南军医, 2006, 8 (6) :30-31.

[10]张金玲, 许振强, 王兴隆.家庭环境及家庭功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3, 22 (3) :205-207.

自杀行为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2 年3 月 —2013 年7 月,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抽取武威市和张掖市15 所学校 (初中、 高中和大学) 不同学段的学生为调查对象, 共计调查3 897 名学生, 男生1 890 名, 占48.50%, 女生2 007 名, 占51.50%。 其中初中生1 427 名, 高中生1 855 名, 大学生615 名。

1.2 方法

2012 年3 月 —2013 年7 月, 采取集体问卷调查方式, 统一使用 “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 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 (1) 学生基本情况。 (2) 故意伤害行为: 过去一年内伤害报告率、 伤害发生频次、 伤害原因、 伤害症状或体征、 最近一次伤害发生地点和严重程度; 过去30 天受到欺侮和欺侮的类型; 过去一年斗殴、 学校内不安全行为, 孤独、 失眠、 抑郁、 离家出走、 自杀意念、 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以及自杀等行为发生的原因和寻求帮助情况。 调查以班级为单位, 让老师回避, 利用自习时间, 组织学生集体自填问卷。 采取现场答题方式, 学生现场匿名答题, 问卷当场收回。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 100 份, 收回有效问卷3 897份, 有效率为95.00%。

1.3 统计学方法

资料收集采取Epi Date 3.0 双录入, 使用SPSS 1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P<0.05 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学生自杀意念、 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情况

在过去一年里, 有自杀意念、 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的学生分别占10.80%、 6.95%和3.62%, 男女生之间、 不同类型学校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自杀意念的报告率高中生最高, 自杀计划报告率初中生最高, 自杀意念和自杀计划报告率大学生都是最低; 自杀未遂报告率大学生最高, 男女大学生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自杀时未寻求帮助报告率为13.16%, 初中生高于高中生和大学生, 高中男女生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学生自杀相关的负性情绪

抑郁、 孤独的报告率分别为18.71%和14.75%, 其中高中生的报告率最高, 初中生最低, 不同类型学校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抑郁在男女大学生之间、 孤独在初中男女生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失眠的报告率大学生最高, 初中生最低; 学习压力重报告率为24.04%, 高中生报告率最高, 以上2 项不同类型学校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1。

%

男女生之间比较, *P﹤0.05, **P﹤0.01。

%

不同类型学校比较, *P﹤0.05, **P﹤0.01;男女生之间比较, *P﹤0.05, **P﹤0.01。

%

2.3 学生受欺侮相关行为

学生被恶意取笑的报告率为45.55%, 其中高中生的报告率最高, 大学生的报告率最低, 不同类型学校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被威胁恐吓的报告率大学生最高; 被打、 踢、 推和挤高中生的报告率最高, 以上3 项调查男女生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2。

2.4 学生离家出走相关行为

离家出走意念中学生发生率为35.50%, 离家出走意念、离家出走计划高中生高于初中生, 高中男生高于女生, 男女生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曾经离家出走的初中生高于高中生, 离家出走计划和曾经离家出走发生率男生高于女生, 见表3。

3 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 甘肃省河西地区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报告率低于成都市、广州市、武汉市和杭州市的调查结果[3,4,5], 自杀未遂的报告率高于广州市[4]、柳州市的报道结果[6], 与北京、四川的调查结果相近[7,8]。自杀意念的报告率高中生最高, 分析其原因可能与高中生面临高考、学习任务重和心理压力大有很大的关系;自杀计划初中生报告率最高, 与初中生心理不成熟、自我控制力差和情绪容易受外界影响有关。自杀意念女生的报告率高于男生, 自杀未遂的报告率男生高于女生, 与蚌埠地区的调查结果相符[9]。流行病学研究提示, 自杀意念可能是自杀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10]。自杀时未寻求帮助的报告率为13.16%, 其中初中生报告率最高, 说明学生求助行为的积极性不高, 因此, 在采取干预措施时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并要注意方法。WHO多中心青少年研究显示, 重复自杀未遂后一年是成功自杀最强的预示因素[11]。所以,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对自杀未遂者提供心理援助, 已成为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抑郁的报告率低于武汉市、杭州市的调查结果[5], 男女生之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高中生报告率最高, 与季成叶报道的抑郁、焦虑和孤独在我国处于升学、高考阶段的中学生更明显相符[12]。抑郁与自杀意念、自杀计划都呈显著正相关, 抑郁者易选择自杀作为逃避手段。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受欺侮的比例也很高, 男生报告率高于女生, 受欺侮是抑郁和焦虑的危险因素, 与自杀意念相关[5]。因此, 学校应大力宣传和谐校园的创建, 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 从而提高学生应对心理问题的技能。

导致自杀的关键因素是青少年面临巨大压力下产生的心理—情绪障碍 (抑郁、 焦虑、 孤独、 恐怖、 敌意和失眠) , 青少年心理未成熟, 不能单靠自杀预防教育来降低发生率, 学校、 社会和家长应共同构筑预防青少年自杀的三级防治网络, 在学生中开展生活技能培训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提高学生对环境的承受能力和调适能力。 学校作为预防教育的重要基地, 应逐步落实素质教育, 切实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摘要:目的 了解甘肃省河西地区学生自杀相关行为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为预防学生自杀和指导学生心理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 统一对甘肃省河西地区武威市和张掖市3 89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过自杀意念、自杀未遂的学生比例为10.78%和3.62%;抑郁、孤独和失眠的报告率为18.71%、14.75%和10.44%, 学习压力大的报告率为24.04%, 被恶意取笑的报告率为45.55%, 不同类型学校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被恶意取笑、被威胁恐吓男女生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甘肃省河西地区学生中自杀相关危险行为广泛存在,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互相配合, 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和预防。

关键词:学生,自杀,危险行为,流行病学

参考文献

[1]Shainbn.Suicide and suicide attempts in adolescents[J].Pediatrics, 2007, 120 (3) :669-376.

[2]Osulll Ivan M, Fitagerald M.Suicidal Ideation and acts of selfharm among Dublin school[J].J Adoles, 1998 (21) :427-433.

[3]张涛, 苏应雄, 刘艳, 等.成都市城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8, 24 (10) :760-761.

[4]李芳健, 王家骥, 麦锦城, 等.广州市青少年危害健康行为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2007, 23 (2) :166-168.

[5]刘筑玉, 张巍.武汉、杭州中学生不健康心理及相关行为比较[J].中国健康教育, 2007, 23 (8) :627-628.

[6]黎明强, 王萍, 孟进怀, 等.柳州市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 2006, 27 (12) :1070-1071.

[7]孙莉, 朱鸿斌, 张成云, 等.四川省城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06, 27 (10) :890-89

[8]星一, 季成叶, 白燕, 等.北京市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流行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 2005, 26 (2) :114-115.

[9]袁长江, 姚荣英, 陶芳标, 等.蚌埠地区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心理社会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08, 29 (11) :997-1001.

[10]李立明.流行病学进展:10卷[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194.

[1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The world health report 1999[J].Geneva:WHO, 1999:104-109.

自杀行为 篇10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 1资料来源包括 ( 1) 电子检索: 通过计算机检索电子数据库, 以“student OR adolescent OR juvenile”、“suicide OR suicide idea OR suicide plan OR suicide at- tempt”、“report rate / detection rate / prevalence / inci- dence”为检索词, 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Springer Link外文数据库; 以“学生 / 青少年”、“自杀 / 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报告率/检出率/流行率/ 发生率”为检索 词, 检索中国 期刊全文 数据库 ( CNKI)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中国青少年中学生自杀相关行为的文献。检索年限为2000年1月至2013年4月。 ( 2) 手工检索: 为避免上述电子数据库未收录和未发表的文献, 笔者手工检索国内外一些大型学术会议论文等。

通过文献检索, 本次研究共纳入参考文献42篇, 涉及全国多数省市, 合计样本量153 245例。在所纳入的文献中, 有26篇研究来自东部地区, 8篇来自中部地区, 5篇来自西部地区, 3篇未提及调查地点; 2篇英文文献, 40篇中文文献。

1. 2 纳入 / 排除标准

1. 2. 1纳入标准 ( 1) 研究对象是中国的青少年中学生, 包括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专、高职学生等。 ( 2) 研究设计为现况研究的概率抽样。 ( 3) 文献发表时间为2000年1月至2013年4月。 ( 4) 语种限于英文和中文。 ( 5) 对于多中心的研究以覆盖面更广的大样本量研究为准。 ( 6) 对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概念进行明确定义或者调查采用了公认的自杀相关行为问卷。

1. 2. 2排除标准 ( 1) 研究对象非中国的青少年中学生。 ( 2) 研究类型非现况研究, 抽样方式非概率抽样。 ( 3) 自杀相关行为定义不明确。 ( 4) 文献中的原始数据无法进行提取或者无法转化的。 ( 5) 重复发表的文献。

依据既定的文献检索策略, 由2位评价者以互盲的形式对其进行筛选, 有意见分歧的通过相互讨论解决或者由第3位研究者协助解决。由1位研究者提取和录入资料, 另1位研究者负责核对, 资料信息缺失的与参考文献作者联系予以补充和完善。资料的提取信息包括研究调查时间、调查地区、调查人数、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学习成绩等中国青少年中学生自 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数 ( 率) 。

1. 3统计分析采用Stata 11.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经异质性检验分析, 如果P > 0. 10和I2< 50% , 可认为各研究间同质,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 反之, 则认为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首先进行异质性的分析和处理, 如亚组分析等, 若异质性无法消除时, 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率的Meta分析计算过程如下:

事件发生率 = n/N

率的标准误 = sqrt[r× ( 1 - r) /N]

其中n为事件发生数, N为样本量。

2 结果

2. 1基本情况大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为6. 4% ~ 39. 5% , 自杀计划报告率为2. 0% ~ 13. 4% , 自杀未遂报告率为1. 1% ~7. 5%。见表1。

注: - 表示研究未提及或无法获得相关数据。

2. 2 Meta 分析

2. 2. 1自杀意念对纳入的41篇参考文献经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 ( χ2= 4 104. 40, P < 0. 10, I2= 99. 0% ) , 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经合并效应值结果显示, 青少年中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7. 7% ( 95%CI =15. 7% ~19. 7%) 。

2. 2. 2自杀计划对纳入的27篇参考文献经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 ( χ2= 728. 18, P < 0. 10, I2= 96. 4% ) , 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经合并效应值结果显示, 青少年中学生自杀计划报告率为7. 3% ( 95%CI =6. 4% ~8. 2%) 。

2. 2. 3自杀未遂对纳入的26篇参考文献经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 ( χ2= 346. 48, P < 0. 10, I2= 92. 8% ) , 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经合并效应值结果显示, 青少年中学生自杀未遂报告率为2. 7% ( 95%CI =2. 3% ~3. 0%) 。

2. 3 发表偏倚分析

2. 3. 1自杀意念漏斗图1结果显示, 41个研究的散点分布比较分散; Begg秩相关显示, Z = 0. 40, P = 0. 686; Egger回归分析显示, t = - 0. 39, P = 0. 698, 认为不存在发表偏倚。

2. 3. 2自杀计划漏斗图2结果显示, 27个研究的散点分布比较分散; Begg秩相关显示, Z = 1. 08, P = 0. 278; Egger回归分析显示, t = 2. 51, P = 0. 019, 认为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风险。

2. 3. 3自杀未遂漏斗图3结果显示, 26个研究的散点分布比较分散; Begg秩相关显示, Z = 2. 42, P = 0. 015; Egger回归分析显示, t = 2. 73, P = 0. 012, 认为存在发表偏倚风险。

2. 4不同亚组特征中国青少年中学生自杀行为报告率状况对性别、年级、学习成绩、地区分布等不同特征的中国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 进行亚组分析, 结果见表2。

3 讨论

Meta分析是在严格设计的基础上, 运用恰当的统计方法对同一课题的多个独立研究结果进行系统、客观、定量的综合分析, 优点是通过增大样本量以增加结论的可信度, 解决各研究结果间的不一致性[44]。

目前在中国, 自杀是全人群第5位和15 ~34岁年龄第1位死因[45]。专家普遍认为, 自杀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 由自杀意愿—自杀计划—自杀行为组成[46]。本次研究通过既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共筛选出42篇参考文献, 经Meta分析发现, 青少年中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7. 7% ( 95%CI =15. 7% ~19. 7%) , 自杀计划报告率为7. 3% ( 95% CI = 6. 4% ~ 8. 2%) , 自杀未遂报告率为2. 7% ( 95% CI = 2. 3% ~ 3. 0%) ; 研究涵盖全国大多数省份, 样本量大 ( 153 245例) , 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性较高。值得注意的是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率的研究可能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 因此今后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对本次研究的结论进行验证。国外Evans等[48]对青少年人群的128个研究进行系统综述分析, 发现该人群的自杀意念报告率为29. 9%, 有自杀企图的比例占9. 7%; 与本研究的结果不一致等原因可能是国内外种族的差别, 也有可能与Evans等纳入的研究截止时间是2000年之前有关。国内最新的一篇有关自杀意念发生率的Meta分析中报告了我国中学生的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7. 99%[49], 与本研究结果几乎一致。但此研究仅仅报道了中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 却未对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进行研究, 同时此研究仅仅对性别和年级亚组进行了分析。而本研究除了包含上述研究内容之外, 还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人群的地区分布进行亚组分析, 从而更加细致的分析不同体征的中学生自杀相关行为。

通过本研究发现, 男生的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的报告率均低于女生, 此与国内研究一致[17,20,47]。初中生自杀相关行为的报告率低于高中生, 而职业高等学校的学生自杀相关行为的报告率均比普通初高中学生低, 原因可能与高职中学生比普通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小有关。本研究还发现, 学习成绩越差, 自杀相关行为报告率越高, 原因可能中学生学习成绩越差, 越容易采取极端的行径如自杀等有关。同时研究发现, 东部地区的中学生较中、西部地区自杀相关行为报告率较低, 可能与东部地区经济发达, 素质教育水平高, 注重学生心理发展等因素有关。

自杀行为 篇11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取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首先在北京市近郊区和远郊区的18个区县内的全部中等职业学校中随机抽取31所职业学校,然后按高中年级分层,最后在年级内随机抽取某个班级内全部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城区和近郊区包括朝阳区、西城区、东城区、海淀区、宣武区、石景山区、崇文区和丰台区,远郊区包括顺义区、昌平区、怀柔区、大兴区、房山区、通州区、密云县、门头沟区、延庆县和平谷区。共回收问卷5 382份,有效问卷5 349份,有效率为99.39%。其中男生2 822名(52.8%),女生2 527名(47.2%);高一学生2 588名(49.0%),高二学生2 312名(43.8%),高三学生380名(7.2%),缺失69名。

1.2方法

问卷借鉴了WHO“全球学校学生健康调查”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系统”的相关内容,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设计出“北京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5,6,7]。调查由研究者和经过培训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实施,在教育部门配合下,于2012年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问卷统一发放,限时统一回收,学生独立完成。问卷内容包括学生社会人口学资料(如性别、年龄、年级、城乡、家庭类型、母亲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学习成绩及是否住宿)、故意伤害行为、学生情绪反应、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实施自杀计划以及多次实施自杀计划等。自杀类型包括自杀意念、制定自杀计划、自杀行为、多次自杀行为。家庭类型分为“核心家庭”“大家庭”“单亲家庭”“重组家庭”“隔代家庭”“其他家庭”6类。住宿指本学期每周至少有3 d住宿;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每月总收入/家庭人口数。

1.3统计分析

使用Epi Data 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法得出各研究因素的发生频率。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性别、年级、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伤害行为和不同情绪反应与自杀意念、计划、行为以及多次自杀的关联性,并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学生的自杀意念、计划及行为的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职业高中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行为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在过去12个月里,有12.2%的调查对象有自杀意念,8.3%的调查对象报告有自杀计划,4.4%采取过自杀措施,2.5%曾经多次自杀。曾经多次自杀方面男生检出率高于女生(P<0.05)。年级越高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及自杀行为发生率均越低(P值均<0.05),但多次自杀行为发生率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母亲文化程度越高,学生越容易出现自杀计划、自杀行为以及多次自杀行为(P值均<0.05)。家庭人均月收入最低与最高的两类学生自杀4项指标报告率较高,2 000~2 999元的学生自杀4项指标报告率最低。家庭类型分析发现,单亲家庭、重组家庭还有隔代家庭中学生出现自杀现象报告率较高,其自杀意念发生率分别是16.3%,16.9%,14.0%,自杀计划发生率分别是11.0%,14.0%,10.4%。成绩差的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行为及多次自杀行为报告率明显高于其他学生。住宿学生的自杀意念(10.7%)和自杀计划(7.0%)的报告率低于不住宿学生(13.2%和9.1%)(P值均<0.05)。见表1。

注:()内数字为报告率/%。部分项目存在人数缺失。

2.2职业高中生故意伤害行为及情绪反应与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行为的单因素分析

在故意伤害行为中,过去30 d被恶意取笑、被索取财物、被团体孤立或排斥、被恐吓/威胁、被打踢推挤关、被开色情玩笑/动作骚扰的学生发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行为乃至多次自杀的报告率均升高(P值均<0.01)。在过去12个月内经常感到没有安全保障、与人打架2次以上者自杀报告率较高。在情绪反应中,经常感到孤独、因为学习压力或成绩经常感到不快、因担心某事而经常失眠的职高生自杀意念报告率较高(P值均<0.01)。曾经连续2周及以上因伤心绝望而停止正常活动者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行为以及多次自杀行为的报告率均高于无此类情绪反应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见表2。

注:()内数字为报告率/%。部分项目存在人数缺失。

2.3自杀发生情况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及自杀行为发生与否为因变量,以性别、年级、家庭结构、母亲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学习成绩、是否住宿、故意伤害行为以及情绪反应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利用Backward Wald法对变量进行检验。结果提示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出现自杀意念(OR=1.45,95%CI=1.20~1.76)、自杀计划(OR=1.47,95%CI=1.17~1.84)及自杀行为(OR=1.72,95%CI=1.27~2.34),但在多次自杀行为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级越低的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与自杀行为的报告率越高。单亲、重组、隔代家庭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报告率均高于核心家庭学生。成绩差的学生更容易产生自杀意念(OR=1.82,95%CI=1.23~2.68)。见表3。

过去30 d里被索要财物、被团体孤立/排斥、被色情玩笑/动作骚扰以及因为长相/身材缺陷被嘲笑的学生比无此类情况者更容易出现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行为和多次自杀行为。没有安全感者更容易出现自杀意念而且自杀行为的发生风险也更高,而打架次数2 次以上者发生自杀相关行为的风险均高于1次或从未打过架的学生。经常感到孤独和因成绩而心情不好的学生自杀意念及行为发生风险均高于很少或从未有过相同体验的学生,经常因担心某事而失眠者的自杀意念高于无此类情况者( OR = 1. 32,95%CI = 1. 07 ~ 1. 63,P < 0. 05) 。而曾经因为绝望而长期停止活动的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行为及多次自杀行为的风险均升高( P值均< 0. 05) 。

3 讨论

本调查中北京职高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行为及多次自杀报告率分别是12. 2% ,8. 3% ,4. 4% ,2. 5% ,低于湖南[8]、福建[9]中学生自杀报告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行为与多次自杀行为报告率均下降,提示高一年级可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期。研究还发现在多次尝试自杀中,母亲文化程度高是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与唐记华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因为文化程度高的母亲期望过高,易导致学生心理负担重,遇事易采取极端方式解决。

既往研究认为,家庭人均月收入与学生自杀报告率呈负相关[11]。而本研究发现,职高生群体中人均月收入0 ~ 199 元和≥5 000 元的家庭分别是自杀意念、计划及行为报告率的前两位,可能是因为低收入家庭中某些身心特殊的青少年属于被家庭放弃者,不但生活条件差、压力大,更忍受着其他成员的排挤; 而人均月收入5 000 元以上家庭也是危险因素的原因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本研究还发现,学习成绩差是自杀的危险因素。

单亲、重组和隔代家庭的职高生自杀意念、计划、行为及多次自杀报告率明显高于核心家庭。与核心家庭相比,单亲、重组和隔代家庭的学生由于长期和父母没有联系,导致其幸福感较低。之前的研究也发现,父母离异是中国青少年焦虑抑郁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12]。说明家庭情感支持可以有效预防青少年自杀,学校以及家人发现青少年出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对其进行心理辅导。

2014 年Jones等[13]在美国5 个地区调查发现,职业高中生中曾经有18. 1% ~ 34. 2% 被打过,曾经有10. 5% ~ 20. 7% 被威胁恐吓过,曾有5. 4% ~ 19. 0%尝试过自杀。本研究也发现,调查对象中有6. 8% 的学生被威胁恐吓过,4. 9% 的被打过,说明暴力文化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本研究发现,被踢打、被恶意取笑、被索要财物、被团体孤立、被开色情玩笑或色情动作等故意伤害行为与自杀的发生密切相关,发生频率最高的是被开色情玩笑和被恶意嘲笑,报告率分别为7. 6% 和4. 9% ,均高于广州市的结果[14]。而职高生的自杀意念虽然较低但自杀未遂率较高,可能与社会普遍存在“重普高轻职业教育”的观念有关,导致职高生普遍的自卑心理,以及对未来感到无望而导致自杀率升高[14]。

有研究表明,青少年自杀的发生与其人际关系敏感、心情抑郁、自信心差、焦虑不安和恐惧等心理因素密切相关[15]。美国罗德岛2007 年青少年风险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经常没有安全感使自杀风险增大[16]。本次调查中孤独感和失眠报告率分别为49. 3% 和45. 1% 。上海市的报告率则是11. 9% 和10. 8%[17];密云县则出现较高水平,分别是69. 3% 和65. 7%[18]。说明职高生中失眠和孤独感具有普遍性。失眠是自杀的重要危险因子[19]。不安全感是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青少年经常感受到威胁,会使他们对他人不信任,难以建立同伴关系,容易产生自杀行为[20]。而长期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会降低人的归属感,Baumeister等[21]认为,对归属感的需求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需求,低归属感会催生出一系列的疾病效应甚至自杀行为的产生。

上一篇:中长跑力量训练新探下一篇:ESP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