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日记完整

2024-06-05

研修日记完整(共7篇)

研修日记完整 篇1

研修日志

人类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一种背景文化。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必然要在学科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来检索、收集、分析、处理所学学科的有关资料,促进该学科的教与学。因此,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助于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文化水平。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当前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标准有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教育不再是满足于对知识的获取和积累,学习不只是对结论的记忆,学生不仅仅要具备读写、计算能力。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是高素质、高起点的,应能全面适应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能综合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

整合指的是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并使系统各个要素发挥最大效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信启、技术与学科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从而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并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创新、利用的能力,培养协作意识和能力,促使学生掌握在信息社会中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为人类能力的提高和发挥作用带来了新的空间。”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信息技术是以数字化为支柱,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过程后,引起了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式都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形成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和数字化的学习方式。

通过这些天继续教育的网络学习,认真听了朱玉民和刘茂森老师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课程,尤其是对课程中的视频案例进行仔细的鉴赏后,我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先就自己的理解做一些简单的扩展性复述。

一、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目标就是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我们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该环境能够支持真实的情景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也就是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为了更好地把握和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目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实际问题。

研修日记完整 篇2

6位校长在一所名校里探讨学校管理的艺术,取名叫“校长办学经验分享会”。 我很认同这样的活动,也很认同这样的定位。做校长的,整日在一线忙碌,日积月累,日思夜想,经验积累了不少。学校把校长组织在一起,相互分享彼此的酸甜苦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碰撞的平台。 我相信每一位与会的校长,无论是台上的还是台下的,听后肯定会想、会思:我有哪些可取的地方,有哪些不足之处?基于这样的认识,作为参与者之一,我受到了很大启发。

学校的发展在于校长,但是问题的关键是校长如何才能扮演好这样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校长自身的定位,他所构思的策略,在实施过程中的调控等都是尤为关键的因素。在分享会上,6位同行分别针对各自的工作实践做了较为全面的报告说明, 这都是校长工作的成果。面对这些成果, 有人羡慕,有人坦然,有人冷观,有人热讽。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校长自身怎么看、怎么想,汇报过后今后怎么做。我认为,作为一名校长,应该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定位,根据学校实际实施策略,根据实际进行工作总结。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唐代诗人杨巨源的《城东早春》一诗:“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均。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小声诵读之后,惊觉整首诗构思巧妙,虽只有第二句实写春色,而描写春色又只以柳芽一处概括早春全景。 尤其是后一句明写观花时的盛景,实际却写诗人的慧眼和远见— 这些摩肩接踵的观花人在早春的时候想到过今日这般盛景吗?

学校的“清景”在自由

每所学校都有其独特之处,每所学校的景致都是异彩纷呈的。在我的心目中, 这些景致的背后有共同的精神内核,那就是“自由”。对学生而言,高楼大厦、尖端设备、高学历的师资等条件都比不上 “自由”重要。可以说,学校存在的价值就是为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提供一个安全、舒适、自由的环境。我非常赞赏希腊语境中关于学校的解释—学校,就是闲暇之所。

闲暇之所意味着在此空间里的人,感到空间是属于他们的,时间是属于他们的, 权利是属于他们的,义务也是属于他们的。 学生在这样的学校里学习、生活,他们的内心是舒张的,表情是轻松的,品行是善良的。能让学生达到这样的境界,学校就是令人向往的学校;能让学生达到这样的境界,学校就是具有一道道“清景”的圣地。

校长的高明在“绿柳才黄”时

经营属于学校自己的“清景”,关键在学校的校长,在校长的价值取向和办学思想。现实中,人们很容易把“名校里的校长”和“名校长”画等号,这是因为,这些名校花团锦簇,星光耀眼,魅力四射, 让人叹为观止!他们的办学业绩或者办学现状就如同那“上林”的花。面对鲜花, 人们只顾欣赏,而忘了那些播种、修剪、 施肥之人,他们都是为了让鲜花怒放而付出的人,不应该被人有意无意地忽略。

一位校长接手一所学校,意味着要对学校全体师生的生命成长和学校的发展负责。这种责任在现行的考核制度中有的能体现出来,有的则是无法体现的。所谓高明的校长,应该能让处于低位的学校向高位发展,让处于高位的学校向特色学校发展,让有特色的学校向优质学校的方向发展。一句话,即让学校得到发展,让学生的学业和品行在原来的基础上有进步,让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师德修养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提升,让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提高,从而不断彰显学校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高明校长的办学能力不是体现在“花似锦”那辉煌的一刻,而是在“绿柳才黄” 时节就甚至是对学校发展的所确立定位和判断,并依此而实施的有效办学策略。

《花痴日记》最完整呈现多面刘墉 篇3

本刊讯 刘墉积累了十年的知识和灵感,蛰伏了一个冬天,在美丽的莱克瑟丝湖畔,“对着一片‘静中之动’与‘动中之静’,看天光云影落入水中,再映射出满室流金,总能驰骋我的想像,于是任思绪滑过,无羁无绊地写成这本书——《花痴日记》。”这部“只为娱己,不为娱人”的《花痴日记》将于2014年1月由接力出版社出版,这里将展现出一个更为完整的刘墉。

刘墉将此书称为“私房书”,强调该书“只为娱己,不为娱人”。名之为《花痴日记》,是既与十年前《杀手正传》配对,又因许多题材涉及园艺,其文字和内容都与刘墉的日常生活结合紧密。该书中配有大量的刘墉摄影作品和绘画作品的图片,刘墉认为,把他的文字、摄影和绘画放在一起出版,“最能体现完整的我”。

出版过如《萤窗小语》《说话的魅力》《你不可不知的人性》等经典励志书的刘墉,在几十年间用朴实的文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成长。但刘墉不仅仅是一位励志大师,更是一位生活哲学家,在《花痴日记》中展现的是一个生活艺术家。本书从小寒写到清明,主要描写的是刘墉冬天到初春的生活,风雪、冰笋、枯枝、腊梅……原本萧条的冬天,因为花草的点缀和作者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而显得丰富多彩。书中渗透着刘墉的生活观察和个人感触,在园艺生活方面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不能当做园艺书或学术论文,倒是可以在花鸟鱼虫的背后,对人生有所感悟。

小学老师研修日记 篇4

今天上午,我们XX市王XX名班主任工作室一行17人来到XX镇XX小学,在这里举行了春季的第二次研修。感谢我们工作室的主持人王XX老师为大家提供一个这样好的学习机会!研修活动首先在东道主——XXXX小学钟XX老师的《明天会更好》班会课中拉开帷幕!紧接着,来自企石的黄XX帅锅给大家提供了一节优质的班会课《在挫折中前行》。感谢XX和XX的辛勤付出,辛苦啦!在今天的研修活动中,王XX老师还请来了XX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王XX老师。感谢王XX老师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讲座!一个上午的活动安排得很充实,我们也可谓是收获满满。

一、 立足“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两节班会课观后感。

优点很多,结束后已经谈到。在此不赘言,列举一二。

XX老师的班会活动课《明天会更好》: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这个课堂设计给人的感觉很好。让学生对明天充满了向往。

XX老师的班会课《在挫折中成长》:充分抓住课堂的有效时机,实现课堂生成。体现了课堂的动态过程。(例如:请那个说拍100下的小男孩再来一次。)

给第一节课的建议:

在谈到“梦想”时,老师说到自己有一个大学梦,然后就自然而然地把幻灯片推到了国内的一些著名大学。这个环节虽然衔接自然,但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因为梦想是丰富的、多元的,并不是“上大学”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也并不是“上大学”就意味着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可以鼓励学生多元思维,放开来谈谈各自的梦想。比如有的喜欢绘画、有的喜欢音乐、有的钟情于文学、有的在体育上有特长等等,鼓励同学们朝着自己最感兴趣的方向发展,树立自己的理想,从现在开始为了实现理想而努力。这个过程就是“敢于有梦、努力追梦”。

给第二节课的建议:

能够再放开一点,让学生充分地表达。比如:游戏结束后,先在小组里互相说,再鼓励各个小组中组长带动组员争取机会到讲台前面向全班交流自己的感受。

两节班会课的共同点:

立足“体验”,课堂都采用“小游戏”、“小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这和我们第一次研修的“体验式”班会课是一脉相承的。从去年工作室刚成立时王XX老师给大家推荐的书《小活动 大德育》开始,到第一次研修时李季教授给我们做的主题 “体验式”班会课报告,再到本次研修的“体验式”班会活动……我们一直都希望学生能够在老师精心设计的这些小活动中获得切身体验,从而在活动中成长。

二、 立足“精细”,让班级在规范中发展——王老师讲座听后感。

在这里,我不再对讲座进行过多的解读。就谈谈自己听完后的自我反思吧:

同样是班主任,同样是老师。与王老师相比,我就是一个“瞎忙”的班主任。

资源就在我的身边,怎么就没有想到去调动呢?所以,今后,不但要努力地干工作,更要找准方向。 凡事都自己亲力亲为,即使是“千手观音”,也有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这也是我一直都在原地踏步的原因吧。王老师的讲座给我一个启示:不要做“千手观音”。要充分调动身边的资源,调动家长资源,让家长的关注点由自己的一个孩子变成整个班的孩子。调动学生资源,让班级里人人都主动自觉。注意总结、积累、反思,把常态的事情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样,最终大家都收益。学生在活动中、在管理中能力大大得到提高,得到长足的发展;家长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随着孩子的成长自己也得到了成长;老师也从繁重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让自己有时间反思、总结、提高,从而得到成长!

最后,再次感谢两位王老师专业的引领和大方的分享!感谢工作室的所有同伴——成长路上,有您真好!

-4-30

赴日研修日记个人感想 篇5

,从中国吉林省招聘的第6期研修生14名女性来到日本北海道伊达市,成为日本一家养殖业相关公司的研修生。1月,就在她们欢欢喜喜来到日本,满怀热情地准备投入到新工作之际,日本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311大地震”。因为地震引发了火灾、海啸、甚至是核泄漏,在日本福岛及周边地区留学的学生和就职的外国人都纷纷归国。这家企业在本州地区的实习生都暂时回国了,在这种情况下,北海道伊达市的14名研究生依然继续留在公司,坚守工作岗位。现在,14名中国研修生3年研修期已经结束。

14名中国研修生都是20余岁女性。她们逐一发表了在伊达市生活的感想。一名研修生说:“在这里度过了愉快的3年时间。我很喜欢日本的各位朋友。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再来日本。”

其实,有很多来日本的中国研修生都有这样的体会,日本的领导层尽管做了让中国人痛恨的事情,但是一般市民确实是很友好地对待来务工的中国研修生。在大地震期间,也有过日本市民积极救助中国研修生的感人事迹。

伊达市长菊谷秀呼吁:虽然日中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国民之间保持着良好关系。希望来日研修生回国之后,也能继续努力工作,获得美好的生活。也欢迎他们再次来日本。

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日记 篇6

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 晴

教学领导力与教育家成长

今天的北京,太阳终于露出了笑脸,灰蒙蒙的天空总算现出了一丝蓝意(也是灰蓝灰蓝的哦)。校园的家属楼外,晾晒着不少的床单被子。国庆长假最后一天,返校的大学生们多起来了,校园里到处有人,食堂也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傍晚在运动场上跑了几圈,东操场、西操场、网球场、篮球场、排球场、武术场……占地近44000平方的运动场所,也满满的锻炼的人们:大学生、学校老师、老人、小孩,还有我们这些来短期培训的学员们。

上午,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储宏启教授为我们作《校长教学领导力的提升》专题讲座。让我吃惊的是,在教育界很有影响、鼎鼎大名的储教授竟然曾经和我们下面大多数学员一样,也曾是一名中师生。儒雅、博学的储教授,思路严谨,环环相扣,联系实际,深入浅出,不时也来一两句冷笑话,引发大家的会心一笑。储教授从教育部新颁布《校长专业标准》六大维度开始切入主题,提出一连串问题,激发我们的思考:“大校长(大规模学校)该不该进小课堂?”“校长上课就意味着校长具有教学领导力吗?”“校长上常态课好还是上示范课好?”“校长每周上2、3节课的作用大还是听2、3节课的作用大?”“校长教学领导力就只是指校长听课加评课吗?”……不时的互动交流、现场调研、思想碰撞中让我们领悟到:小课堂里发生的事就是学校发展最大的事,小课堂里体现着教师发展得怎么样,体现着学生发展得怎么样,体现着师生关系怎么样,校长当然该进课堂,深入课堂,回归课堂;问题是,校长进课堂怎么进?不是指一刀切规定每周上多少节课,而是主张深入课堂“扎下去”研究课堂,常听课,多评课,会听善评课,上上示范课。储教授还重点从7个方面【正确、明确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教学内容(教什么、学什么);恰当的教学方法(怎么教,怎么学);优质的教师发展(有效的校本研训);健全的家校、社区联系(育人、教学合力);充分的教学条件支持(物质的、制度的);科学的教学评价、发展评价与反馈】谈校长教学领导力的构成要素,具体指导如何提升教学领导力。最后教授告诫:我们需要丰富的感性体验,需要热情和激情,需要被感动,我们更需要冷静的冷峻的理性思考。并推荐我们阅读《校长管理智慧》(教育科学出版社)、《中国教育管理评论》第1-8卷。

研修日记完整 篇7

上午,张向葵教授的专题讲座《园长在幼儿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与实践创新》,就给了我们很好的解答。

张教授告诉我们,园长应有文化建设意识:文化是生命之根,是核心竞争力,是长久与稳定发展之本,是一种价值追求。即园长应该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想问题。并系统地讲解了文化做为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及发展,讲了幼儿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及幼儿园文化的内涵和作用;最后,重点阐述了园长在幼儿园文化建设实践中的创新。

感悟:

让我们懂得了园长追求的第一要义是价值观念,要形成幼儿园的精神风貌、形成潜移默化的规则、形成教育理想与信念;小孩子,大教育,我们应该站在国际社会发展的高度办幼儿教育。

总之,园长是核心竞争力中流动的鲜活血液, 是灵魂。一年可将幼儿园做大,三年可将幼儿园做强,十年以后靠文化可将幼儿园做长。谁懂得抓幼儿园文化管理,谁将赢得幼儿园的可持续性发展;谁就掌控了竞争力,谁就为幼儿园注入了鲜活血液;谁就有了灵魂,谁就围托起中国梦奠定了生命基础。

上一篇:大秦帝国经典语录新下一篇:助动词be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