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研修

2024-10-17

企业研修(共12篇)

企业研修 篇1

本刊讯 (记者苏大军) 5月14~16日, 中外企业文化杂志社和北京海融心胜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共同举办“青岛标杆企业考察研修班”。考察研修班参观了青岛海尔集团、海信集团、青岛啤酒等三家企业, 对其成长历程、产业规模、经营模式、业界影响、产品科技含量以及业务延伸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重点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深入考察。相关专家针对这三家企业的文化特点和管理风格进行了讲解和分析。

这种活动方式受到参与者的普遍欢迎。

企业研修 篇2

中职教师企业研修心得体会

2011年3月13日至2011年4月2日,我有幸参加省教育厅在常熟理工学院举办的首届职业学校教师企业研修省级培训。在20天的培训时间里,能和来自全省各地的同行精英们在一起学习和交流,聆听了专家精辟的讲座,走进常熟著名企业进行实地研修。对于我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机械专业的前沿知识,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受益非浅。这些将会是我一生受益的宝贵经历和财富,也将会是我日后教学工作中不断前进和提高的垫脚石。现将20天来的研修总结如下: 一、领略了新工艺、新技术,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此次是一次难得的企业实地研修,所以在企业里我努力捕捉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随时随地的认真记录,并用相机将看到的机床、刀具、装夹、产品摄录下来,以便今后上课的时候给学生观看。 企业里很多设备我都是第一次看到,有的只是书本上提及,但未亲眼所见。在这次企业学习中,让我感到企业编程与我们平时教学有很多不同之处,在企业中所有程序中的参数都是由技术人员计算出来的,无论是表面粗糙度值、机床的转速,还是车削中的进给量等等。虽然我们在教学中由于各方面的条件有限,也缺少相关的检测设备,但通过这次学习,在我们今后的教学中要传授这些与企业与时惧进的方法,让他们能够尽快融入企业。 二、学到了新型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 我觉得这是企业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实际的好处。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重点贯彻,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机械加工中的创造性思维,毕竟我们培养的学生最后是为企业服务的。 在我们机械行业,精度的概念应该贯穿于始终。特别是这次对长城轴承厂的实地研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依靠精良的装备,优秀的企业管理,把每个细节都做的很好,比如他们对温度的要求和一尘不染的车间。虽然这些都是细节,其实我觉得 “没有细节,就没有品质”,细节就是质量的精髓,对企业的兴衰成败是非常重要的。 由此想到我们的日常教学,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技能水平,而且要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这也就是我们的细节教育。没有这些细节教育,不会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合格的技能人才。 三、接受了企业文化的熏陶 在短短20天时间里,我们不仅学技术、学管理,同时通过亲身感受、耳濡目染,不同程度地接受了企业文化的教育和感染。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企业是一个技术人才成长的沃土,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它的技术水平,更离不开管理和企业文化。 培养一个工人很简单,但是难的是为技能铸入灵魂。我想,只有学校和企业一起努力,这样我们才能培养更为优秀的`技术工人。 正如常熟理工学院戴国洪副校长所说,本次研修以企业实践为主,体现短期研修、长期受益、终身学习的特点。让我们这些平时站在学校三尺讲台的教师们,利用参训的机会,和企业零距离接触,走访企业,与企业洽谈合作,熟悉工程、商贸环境,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流程,掌握企业主要生产设备的操作、使用等,从而增强自己的企业实践经验与本领。确实20天来,我们分别到五大企业实地了解了各企业的发展战略、生产方式、管理制度、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结合自身专业和企业实际,在实践生产中学习体会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和新方法。为今后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总之,我认为本次企业研修培训对专业教师的冲击是根本性的,它将全体职教教师再一次重新拉回到专业教学的起跑线上,时不我待,起跑的发令枪声已响,面对目前严峻的职教发展形势,我们没有退路,只有积极参与到课改工作中去,通过课改的实践,彻底更新我们陈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不断向前向前再向前,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获得自身专业发展生存的权力。

雪地研修班 篇3

在数九寒冬登上飞往海拉尔的航班,对于常人来说这的确是一个不太正常的举动,但是我此行的目的却是非常有意义的,与广大车主一同参加奔驰中国举办的冰雪驾驶培训。

与大家习惯性思维不同的是,4MATIC并非这次驾驶培训的主角,而传统的后驱轿车却贯穿活动始末,令人费解。究竟是为何,文末自见分晓。

所有的车主被分成了四组,而每一个小组都安排了中德两方的专业教练,随时解答车主遇到的问题。当然,在车辆失控冲上雪墙之后他们还要扮演指挥官,带领组员一同推车!

简单的冰面驾驶适应后,车主们被要求关闭车上的ESP系统,在一片封闭的场地里学习如何漂移。这可难坏了众车主,因为在他们的思维定式中,当车辆遇到转向不足时,继续朝着理想方向打方向与收油门来纠正车身姿态是“正确反应”。但实际上,像驾驶奔驰C200这类后驱车型,遇到转向不足又没有电子系统来帮忙的话,驾驶员应该继续给油并且反打方向来维持车辆向预想方向行驶。经过摸索与尝试,大部分的车主都轻松掌握了这项技能,难以抑制的兴奋溢于言表。也难怪,若没有这样一块场地让他们大胆去尝试,在日常驾驶时若真遇到了类似情况,难免忙中出错,发生不测。

才适应了关闭ESP进行漂移,教练组又向各位车主出了难题。这次的任务是:驾驶车辆在冰面上以时速70公里行驶,再紧急并线躲避桩桶。看似不难,但实际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在踩死刹车让ABS介入的同时打方向规避障碍?很多人最初几次尝试或是因刹车力度不够,或是躲避完障碍没有修正车身,横扫了场地上的桩桶若干。不过好在后来的朋友吸取了前车之鉴,都很顺利地完成了挑战。

随后的项目中,车主们在教练带领下进行了如何选择过弯线路,如何在连续弯道中控制油门等等练习。一天光景,在完成所有项目后,大家谈论最多的便是驾驶感受和奔驰的稳定性,交流中,不时有人在模仿车辆失控时安全带自动收紧时驾驶员的状态以及ABS工作时“咔、咔… …”的声音,谈笑声不绝于耳。多么有意义的一堂驾驶体验课呀!

企业研修 篇4

湖南省原副省长、湖南省企业文化促进会会长唐之享, 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副秘书长王维广, 湖南省委宣传部企业宣传处处长晏向阳, 湖南省企业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谢建军, 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金融企业文化促进会秘书长濮旭, 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秘书长袁宝东, 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社主任曹建, 以及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120余人出席了研修班。

唐之享在研修班开幕式致辞中说, 全国企业文化深化与推进研修班已经举办了十三届, 得到了全国企业和行业协会的高度关注和热情参与, 硕果累累, 贡献突出。本届研修班, 是对全国优秀企业文化建设成果的一次分享, 是弘扬优秀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水平的一个高端平台, 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促进新常态下企业转型升级的实际行动。希望大家共同努力, 切实使本届研修班取得圆满成功。

濮旭在致辞中表示, 企业如何保持健康发展,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刻认识和高度自觉。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次研修班的大好机会多学习、多交流, 特别是要向实体经济行业多学习, 促进金融企业文化和金融事业的深入发展。

袁宝东在致辞中说, 总结河北省企业的实践经验, 我们觉得新常态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要抓好五个着力点:一是要树立机遇意识, 主动适应产业结构大变局, 产业链大调整的形势;二是要凝聚改革共识, 大力营造浓厚的改革氛围, 引导干部职工正确对待改革中的利益调整, 统一思想形成合力;三是要培育创新文化;四是要培育绿色发展理念, 进一步增强节能环保意识, 加强绿色生态文化建设;五是要增强合作共赢的观念, 加强同政府等多方面的协调协作, 维护企业的和谐稳定, 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研修班上, 康凯、宋杼宸、王珏三位专家分别作了《企业管理的第三极思维——职业效能管理》、《新常态下的企业文化建设策略》、《兵家文化、“兵法社会”与企业管理》的专题演讲。三个专题演讲围绕着当前企业的转型升级与文化建设中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深入分析, 受到与会者的高度好评。

北京汽车株洲分公司、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包头钢铁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友谊国际集团、大汉集团、北京铁路局等六家企业的代表进行了典型经验介绍。

北京企业管理研修学院运营计划书 篇5

一:建立学院的留学通道,走特色办学的道路。启用“3+1” 本硕连读模式即3年本科毕业+一年出国留学拿国家承认的硕士毕业证,成为一名真正享有国家特殊待遇的“海归”,比公办大学缩短了一年的时间!具体操作如下: 本硕连读,即专科读网络教育,同时独立本科读北京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或者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采购与管理本科专业,本科段科目大概是14科,这2个大学的自考通过率在95%以上,而且是一年可以考5次,3年可以考15次,平均一次才考一科,所以通过率是95%以上,这么多的考试机会,就算补考也不耽误毕业,3年下来专、本科毕业证都可以拿到,同时申请泰国的东盟斯坦福国际大学的出国留学,泰国东盟斯坦福国际大学无需入学考试,全中文授课,况且留学费用才6万元一年,相当于欧美等国家留学费用的四分之一。一年毕业颁发中国教育部承认的MBA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回国享受“海归”的待遇:即解决北京市、上海市等地户口,创业免税免房租并且无偿提供国家创业基金、优先购买政策房等优厚待遇!况且留学期间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这样学生几乎不花钱就完成了学业,当然,对于家庭富裕的孩子,我们可以把他们送到欧美等国家留学!

“3+1” 本硕连读模式是目前民办大学最具特色和前景的办学模式,目前中国的民办大学尚未启用这个模式,而我们北京企业管理研修学院将开启这一历史的先河!成为“3+1” 本硕连读模式的先驱!

二:成立劳务输出公司。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及巨思特培养的学员将是我们集团的宝贵人力资源,我们可以跟各猎头公司及其他用人单位合作,成为中国企业输送高端人才的劳务公司!

三:成立MBA商学院。向教育部申请颁发国家承认的MBA毕业证书!这是一个可以颁发国家认可的MBA毕业证书的商学院!为我们自己的毕业生、为我们巨思特培训的企业高管们颁发我们的MBA商学院毕业证书!

四.成立基础教育研究院,即中小学课外辅导中心。在北京先试行成立一家中小学课外辅导中心,把它做成一个旗舰店,然后迅速在北京市各城区扩展,随后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为核心向全国的二、三线城市辐射扩展!争取在10年内在全国开办100家中小学课外辅导中心!

五.成立幼教联盟学院。即发展中国的幼儿教育!

铺设赴日研修之路 篇6

胡志斌用4个“农”字概括自己的一生:生在农家,长在农村,学在农校,干在“三农”。

他是第一个开拓渠道、派遣赴日研修生、探讨将“富士苹果”系列引入河北的人。

退休后,他仍然没有离开“农”字,他要把引智“嫁接”到扶贫上。

烫手山芋变成香饽饽

胡志斌曾在河北省新乐县工作了13年,7次被评为劳模,1977年调入河北省农科院担任秘书。1979年,他有幸代表省农科院参加了全省传达贯彻全国科技外事会议精神的大会。

那时候,“文革”刚刚结束,很多人对外事心有余悸,认为外事工作是块烫手的山芋,不愿触碰。因为参加了会议,胡志斌被安排分管外事。他一开始很犹豫,但转念想,跟着国家走总不会错,就接下了这一任务。

1979年,胡志斌组织了河北省果树专家团,由省农业厅副厅长带队,赴日本考察。回来后,又陆续接待了来自日本、美国、法国、德国的来访团。上任伊始就组织了这些活动,胡志斌的组织能力被河北省外事办公室予以肯定——“小胡行啊!又派出又接待,搞得不错!”

此后,再有活动,省外办总是叫上胡志斌一块儿搞。

1982年,河北省与日本长野县结成了“友好省县”。为了给这一名称注入实质性内容,双方决定,中方向日方派出研修生,学习借鉴日本先进的农业技术。“这件事就交给老胡吧,他弄这事儿,行!”因为对胡志斌早有印象,河北省外办把这一任务交给了他。

研修生以前还没有派出过,这个步骤应该怎么走?省外办建议,由胡志斌亲自抓,弄个全过程,就明白了。“可不是,一弄才知道,首先选出5个人进行日语培训,时间3个月,由日方发来邀请,这边办手续。”当时中国开放程度不如现在高,省里办不了护照,办护照需要到外交部。胡志斌多次赴京,最后成功将研修生送出了国门。

第一批研修生回来后,震动了河北省省直有关部门,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胡志斌将研修生找来,请大家做总结。

研修生派出去究竟有没有好处?大家做出了肯定的结论:派出研修生,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所谓投资少,是指研修生派出去中方只掏路费,在日本吃住不花钱,1个月还能挣上3万日元,如果干得好,还会有奖励。所谓周期短,是指培训时间9个月,可以当年去当年回,不耽误事。所谓见效快,是指在日本可以学习新技术,学习管理,学习日语,更新我们的理念。

从此以后,研修生成了香饽饽。

选派更多的研修生出去

开始的时候,研修生只派年轻的脱产干部,几年后,胡志斌发现了问题,认为这样不妥。年轻机关干部派出去,有利也有弊。好处是:他们接受能力强,一学就会;弊端是:他们不在一线,学到的东西,不能应用于生产。

胡志斌想,既然是学习实用技术,就应该尽量贴近农民,让农民通过赴日学习,把先进的技术嫁接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

在他的建议下,派出人员比例改成:一半脱产干部,一半农民。

大家反响好,纷纷要求增加名额。1987年,胡志斌赴日,向日方报告派出成果,并表达了增加派出名额的愿望。会后,胡志斌“带着酒,用中国的老办法,到日方知事家里‘走后门’,其实就是沟通感情。那个知事不错,答应了。”

从此,研修生派出名额,由最初的5个,增加到十几个。后来,赴日培训又增加了进修生,所谓进修生,就是到日本的管理部门去学管理,这样,研修生和进修生回国后可以配套,相得益彰。

需求仍未得到满足,继续增加名额的呼声一直在持续。时值河北省正与日本鸟取县缔结“友好省县”,可否向那里派出研修生?

当时已在河北农业系统出了名的胡志斌,在省政府外事办公室的支持帮助下,参与接待了鸟取县的农政部长。会谈时,他向日方谈起向长野派出研修生的情况,希望同鸟取县也可以展开类似合作。一番协商后,鸟取县同意了中方的请求,答应每年向中方提供5个研修生名额。这样,河北省派出研修生的总名额增加到20多个,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出去了。

研修扶贫,“好吃不贵”,“服务人类”

研修生学到的是技术,发展的是生产力,应该学以致用。但当时的问题是,研修生回来后,很多地方不知道怎么用,甚至没有用的意识。

经过考虑,胡志斌写了一篇文章,通过新华社河北分社的一个朋友,发在了《国内动态清样》上。《清样》是本内参刊物,只供副部长级以上官员参阅。文章发出后,很快被河北省时任省长叶连松看到。

文中,胡志斌力陈研修生的潜在价值,将研修生培养概括为“好吃不贵”一一投入成本低,蕴藏产能大。叶连松批示:选派研修生的经验要积极推广。

赴日研修生得到了省领导的关注和肯定后,胡志斌又开始琢磨如何围绕批示做文章,如何在回国研修生利用上下功夫。他提出一个新词:研修扶贫。

他写了一份报告,提出关于研修扶贫的设想,提交到国家外国专家局,得到了肯定和支持。报告同时提交时任省长叶连松,叶连松也给予了肯定,并支持他在河北省财政厅立了项。

河北省财政厅的负责人没听说过这个词,就让胡志斌讲讲什么叫“研修扶贫”。胡志斌说,他的想法是,把研修生资源利用起来,把引智“嫁接”到扶贫上。根据研修生情况,他已把他们分成4个组:果树组、蔬菜组、植保组、畜牧组,每个组选择有突出贡献的研修生牵头,让他们根据专长,自选一方,推广技术,助农脱贫。负责人一听,拨给他13万元。

研修扶贫按照胡志斌的设计运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争取到更多支持,他总结出“四到”:听到、看到、摸到、用到。就是说,对所有能为研修扶贫提供支持的单位和个人,他都要使扶贫成果为他们所听到、所看到、所摸到、所用到。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每到这时候,他都要用丰田面包车拉上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到田间地头实地察看扶贫成果,一个点一个点地去看。“哎呀,真好!”“哎呀,真好!”看到第三个点的时候,省财政厅农财处负责人把他叫到一边,说:“老胡,你这真叫扶贫!这样,我明年给你加大支持力度。”

第二年,省财政厅拨给他30万元。

资金扶持力度加大,研修扶贫力度也加大,原来的6个项目逐步扩展至25个,范围几乎覆盖全省。“我们讲农业要调整结构,如果只是抽象地说,谁知道要调整什么?如果农民看到你的示范点好,你种我跟着种,结构自然就调整了”胡志斌说。

2004年,为使研修扶贫可持续发展,在河北省外国专家局的支持下,胡志斌会同有关人员,在省农科院领导的支持下,组织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河北省农业企业家协会。

胡志斌认为,我们每个人取得的成绩,都是吸收了前人的经验智慧,我们之后,也应该给后人留下点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服务的并非一时一地,而应是全人类,因此,他把“服务人类”写进了协会总则,形成了办会理念。这一理念得到河北省时任省长季允石的赏识,他在批示中肯定了研修扶贫,“好吃不贵”,“服务人类”的成绩和文化理念建设,并嘱再接再厉,更有作为。

人之成才在于做大事

至今,由胡志斌亲自或组织引进的成果,早已惠及干家万户,富土苹果就是其中一例。

胡志斌是最早探讨将富士苹果引入中国的人之一。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胡志斌组织派出研修生,先后引进了长野县42个富士品系,经过专家筛选,确定推广其中的12个。后来,他们向全国提供了5000万个富士苹果接穗,现在市场上能买到的富士苹果,其中不少就是由这12个品系发展而来的。

有些成果,虽然引进不久,但市场前景看好。如日本甜柿,产量高、含糖量高、成熟后摘下即可食,甜脆可口;日本耐寒双季草樱花,人见人爱;荷兰锦带花长势好、适应性强、花期长,是个很具发展前景的品种;美国西梅芳香甜美,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市场预期好;亚美尼亚无花果,结果早、果实个大、蜜甜有香味,抗病、易管理;亚美尼亚甜杏系列极具开发前景。

最近,他还组织引进了一种日本球形块状山芋,并打算亲自培植。这种山芋黏性极高,营养价值比普通山芋高两倍以上。日本人并不煮着吃,而是榨成汁喝,味道香甜,有益健康。这个品种如果在我国试种成功,将会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途径。

2008年他组织并带领农业企业、科研院所走进非洲,探索创业,与此同时,让我国的杂交谷子走出国门,已在埃塞俄比亚试种成功;他还针对河北省的农业现状,撰写了《扩大农业对内对外开放之我见》、《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增强农业“三靠”实力》等文章,分别在科技部和农业部重要刊物上发表。

企业研修 篇7

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外企业文化杂志社编辑委员会主任王维广出席并致辞,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孟宪忠、北京同心动力董事长孙兵、北京捷盟咨询副总裁付立红等做了专题讲座,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云南电网公司楚雄供电局和安徽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公司的代表分别介绍了企业文化建设经验, 来自全国各地100多家企业的130多名代表参加了研修活动。

王维广在致辞中说, 当今时代, 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呈现以文化论输赢、以精神定成败的格局, 企业文化已成为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同时,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打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攻坚战, 对企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培育和建设一流的企业文化显得更加迫切。我们举办本届研修班, 既是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也是宣传推广中宣部“第七届中国企业文化论坛”成果的具体体现。本届研修班以“文化引领中国企业新发展”为主题, 彰显了文化对于企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凸显了企业在推动文化改革发展中的历史责任。大家汇集一堂, 交流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做法新经验, 研讨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 探索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对策, 对于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 推动企业科学发展, 都将发挥积极作用。

孟宪忠在专题研讨中重点论述了文化引领发展中的人性效率问题。他说, 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 都有很多种效率, 如技术效率、设备效率、管理效率、劳动生产率等, 但所有这些效率的背后都是人性效率。一些不法企业之所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 做出损公肥私、坑国害民的事情, 并不是因为这些企业技术效率、设备效率低下, 而是因为人性效率低下。任何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 都是人性效率和其它各种效率同时发展的过程, 如果不追求作为基础的人性效率, 只追求其它效率, 经济社会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事实证明, 真正好的企业, 都是技术、文化和人性三者的结合。

孙兵重点阐述了企业价值观管理的意义、作用和要点。他说, 企业实施价值观管理, 就是要在核心价值观引领下进行企业的战略规划、人力资源发掘、产品品牌创建、财务管理等等, 进而形成一个有序的、有机的管理体系。

付立红主要分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他指出, 21世纪是文化制胜的时代, 中国的企业管理正在进入文化管理的新阶段, 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任务, 培育与管理企业价值观已经成为企业家的重要责任, 是否实施文化管理已经成为评判企业是否具有现代管理意识、是否符合时代要求的重要标准。

与会者普遍认为, 中外企业文化杂志社每年举办一届的研修班, 为企业搭建了一个沟通信息、交流经验、提升文化自觉与自信的良好平台, 希望长期坚持办下去, 为我国企业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研修班为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徐惟成颁发了“特殊贡献奖”, 为51名作者颁发了“优秀成果奖”, 为33家企业颁发了“优秀案例奖”。

企业研修 篇8

8 月12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张志学教授以“变革中的卓越领导力”主题,向中国建筑系统门窗企业家研修班第一期及第二期学员共同进行了授课。当晚系统门窗北大光华同学交流联谊会(简称“同学交流联谊会”)在燕兰楼多功能厅成立,李毅代表同学做了致辞。选举曹湛斌等一、二期72名研修班学员为常务理事,同意第三、四、五期学员为理事,第六期学员以后为会员。选举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圣平,中国建筑系统门窗联盟监事长、全联房地产商会常务副秘书长赵正挺,中国建筑系统门窗联盟执行理事长、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秘书长助理兼联络部主任、全联房地产商会副监事长孟繁军为“同学交流联谊会”顾问。选举中国建筑系统门窗联盟名誉理事长、广东坚美铝业集团董事长曹湛斌,中国建筑系统门窗联盟副理事长、全国建筑幕墙门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王洪涛,中国建筑系统门窗联盟副理事长、中国玻璃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崔向东为名誉会长。中国建筑系统门窗联盟轮值理事长、北京米兰之窗节能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俊清,中国建筑系统门窗联盟名誉理事长、上海奥为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立成,中国建筑系统门窗联盟副理事长、山东裕阳铝业董事长张立军,中国建筑系统门窗联盟轮值理事长、鸿鑫互联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毅为轮值会长。胡振海、王杰、王积刚、李孟合、朱福庆、兰定国、陈刚等为副会长。中国建筑系统门窗联盟副理事长、全联房地产商会写字楼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凯为监事长。李敬芳、彭庆芝为副监事长。中国建筑系统门窗联盟副理事长、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白宝萍为秘书长。边东昱、陈勇、王令军、谭永汉、黄辉、吕永全、靳云雁、李伟萍、李婧、杨文忠、郦江东、金光贤、米建军等为副秘书长。中国建筑系统门窗联盟副理事长、济南德佳机器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小鸥为总工程师。刘万奇、胡宝升、缪明松、程先胜、王鸿安为副总工程师。

8 月13日,研修班在课程开始前举行了第一期结业暨第二期开学典礼仪式。中国建筑系统门窗联盟名誉理事长、系统门窗北大光华同学交流联谊会名誉会长、广东坚美铝业集团董事长曹湛斌先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光华管理学院成都分院院长滕飞老师分别做了精彩的致辞,随后腾飞老师为第一期学员颁发了毕业证书。曹湛斌先生作为第一期学员代表郑重地为第二期学员代表中国建筑系统门窗联盟轮值理事长、系统门窗北大光华同学交流联谊会轮值会长、鸿鑫互联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毅先生佩戴了象征传承与发展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校徽。仪式过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张辛教授就“孔子智慧与国学的基本精神”向两期学员授课。

企业研修 篇9

根据“国培计划”项目的要求和精神, 结合以往的培训经验, 我校创建了“一封信、一张纸、一个课题”的“三个一”研修模式, 将研修前精心准备、研修中积极参与、研修后的研究与追踪三个阶段有机地结合起来, 提升研修培训工作的实效。

研修开始前, 我们首先开展了致学员“一封信”的工作。让学员充分了解“国培计划”研修项目的目的、任务以及主要内容安排等, 使学员提前进入研修状态;要求学员们针对研修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培训需求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做好优秀教学设计、成果作品展示以及说课稿等研修相关准备工作。通过学员们的反馈, 项目培训专家组成员有效了解学员需求, 及时调整研修方案和内容, 增强研修针对性和实效性。

研修过程中, 要求学员随时准备“一张纸”。督促学员随时记下研修过程中的收获与启示、心得与体会以及问题和难点等, 以便于对学员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促使学员每时每刻都积极参与到研修过程中来, 提高学员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研修结束后, 通过选择“一个课题”研究的方式, 促进学员研修效果的巩固和强化。我校培训专家团队为学员策划设计了“国家级培训有效性持续跟踪研究系列项目”。研修结束时, 学员根据研修兴趣点, 结合自身工作和研究实际选择相关的研究课题, 填写课题申报书。专家对于学员的课题研究进行跟踪指导, 帮助其完成课题研究, 形成有关研究成果, 并积极为学员创造成果展示平台。通过这样的方式, 促进学员主动将研修所学到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到自身的工作实践和研究中去。

“三个一”的研修模式, 使研修过程真正实现了一体化, 极大地拓展了研修的时间和空间, 充分调动了学员们参加研修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一步加强了研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有效促进了各地区学员之间的经验交流和整合, 切实保证了“国培计划 (2010) ”研修工作的质量, 实现了“国培计划”示范性培训项目的任务与目标, 是对研修模式的一种创新。

二、优化研修方案

研修效果如何, 关键因素之一在于研修方案是否合理, 研修内容是否切合学员的实际需求。我校项目专家深入研究, 不断优化研修方案, 以此保证研修质量和效果。

首先, 初步形成研修方案。在新课程改革教师培训过程中, 我校各项目专家团队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形成了丰富的培训资源。我们在此基础上, 积极总结培训经验,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的精神和研修项目的要求, 通过调研和访谈了解培训需求, 并结合教育部评审专家组意见, 形成了初步研修方案。

其次, 在进一步了解学员的意见和需求的基础上, 深化和完善研修方案。班主任按照研修学员名单, 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逐一联系研修学员, 征求对学员研修的希望与建议, 培训专家认真汇总, 按照学员需求完善研修方案。

企业研修 篇10

一、收获板块

一年一度的远程研修可以看做是一种集中性的、针对性的、文件规定性的学习。可本人想表达的是:要让学习成为一种常态。———海南省中学政治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陆义淮

远程研修让老师们有机会接触全国著名的中学老师、高端的专家, 为老师们的多层次交流搭建了平台, 在线讨论培养教师们的教研素质, 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东方市铁路中学周义文

远程研修, 让我快乐地分享到同行的教育理论, 教学经验, 教学建议, 拓宽了我狭隘的教学思路, 丰富、更新和完善了我的教育教学思想。———海南文昌中学韩素云

如何避免把应用课上成了例题课或者习题课?如何把应用课上成活动课?如何上好习题课?如何上好复习课?习题课和复习课的区别是什么?通过研修, 对于这些存在于教学中的困惑, 我有了新的认识和领会。———琼海市长坡中学范臣毅

从研修的题目中就可以看出, 大家越来越关注课堂本身, 我们一起探讨怎样让课堂更加有效, 怎样进行教学设计, 甚至就教学的某一个问题某一个概念如何向学生讲述各抒己见。我能感觉到每一位老师都希望用最实用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更多的知识, 更多的能力提高。我努力记着每一个实用的教学案例, 每一次作业其他老师给予的更好的建议。

“学而不思则罔”, 培训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重新审视、反思自我的机会。面对学生, 我要说爱是一种责任, 为承担这份责任, 我愿意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为了这份责任我要勇于创新, 优化课堂, 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下去……三亚市第一中学长青

二、创意展示

“从2009年起, 五指山中学就开设《摄影·摄像》课程, 虽说是山区中学, 学生没钱, 但现代教育理念不能没有。美术老师熊峰的做法是:同学家中有设备的自带, 没有的每个学生收10块钱合租相机, 8-10个人一组。上课讲授授理论, 周末租机分组活动, 下周带回作品欣赏、分析。反复而行之”。———《美术课程团队研修总结》

三、主体反思

总的来说, 远程研修给我的感觉是热闹有余, 思考不足, 流于形式。网络平台上每天出现的大量文章、评论, 有多少是原生态的呢?作业和评论的质量怎么样呢?……年年搞研修, 研修年年一个样, 研修对上峰是政绩, 对下属是鸡肋。就是要政绩能不能换一种新的形式?让下属吃鸡肋也吃得香。感觉到好多老师已经厌倦了, 只能流于形式了。———文昌市华侨中学李德业

几个焦点问题暴露出来:一成不变的研修模式让参与研修的教师热情有所降低;样板式的课例要求, 大同小异的作业, 没能起到学习和示范作用。希望研修突出实用性, 少一些评论, 多一些讨论;希望把研修的问题再细化一些, 具体一些。比如, 我们可以就一节课的内容选择和编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某个重难点该如何突破?这个实验各地是如何开展的?能按教材的要求去完成吗?不能完成的话平时是如何解决的?各地对同一教材是如何处理的?我省是如何处理的?这些实际的问题我认为更值得探讨。再次, 应增加专家在线的时间来解答我们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更好地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而且这个时间不一定局限于假期, 可以延伸到平时, 比如每个月都有一两天, 或每个学期都有一两次也好呀。———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冯银银

研修中问题有:收费问题、培训时间问题、培训内容问题、培训对作业及评论的管理问题。———文昌、定安开展情况检查报告

企业研修 篇11

关键词:录播教室;云储存;校本研修;课程资源;组织实施

当前的信息化环境为教师教学及研修带来了新的机遇,为校本研修活动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以录播室和云存储技术为基点对校本研修带来的变化和影响主要有两方面:对校本研修组织方式的影响;对创生课程资源的存储与展示方式的影响。下面以设计实施的“学经验、上好课”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为例,浅议录播教室和云存储技术支撑下对校本、区域研修与跨区域研修的推动。

一、以录播室和云存储技术为基点的校本研修组织实施模式

校本研修活动的目标是提高教师“学经验、上好课”的能力,核心是通过对优秀学科教师实际课堂教学活动的观、评、议提高本校教师的上课能力。为达到预期目标,在已完成的案例中大致是这样组织实施的:

首先,学校或教师需推荐本校优秀学科教师在录播教室进行一次实际课堂教学,并邀请一位省、市级学科专家及若干位教研室和一线授课教师进行现场听课、评课、议课,网络带宽条件允许的学校也可进行网络同步直播,增加实时参与人数;过程全程录像,并制作成统一格式的数字化研修课程资源;课堂教学用到的电子教案、相关工具软件、试题库等需作为拓展资源一同打包收集。此为初级研修课程资源。需要强调的是,在课堂实录视频中,省、市级学科专家在专业引领的基础之上做出的评课报告与现场的议课讨论活动,是本次校本研修项目的专业引领性课程资源,应做好保存。

其次,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设计能参与评议的面授式培训与网络研修相结合的混合式校本研修,让参训教师在观看初级研修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紧跟学科专家的引领,完成集体观课、研课、磨课等节点任务,并在录播室中进行多次集体学习、讨论,从而进一步制作出研修进阶课程资源。

再次,将初级研修课程资源与进阶研修课程资源上传到云存储平台(如腾讯微云、百度云盘、360云盘等)进行展示、共享,目的是集众人智慧打磨出校级优质课。校本研修结束后,学校可将本校最终的学科优质课程资源上传到区域研修平台中进行展示、共享。

二、以录播室和云存储技术为基点的校本研修具备的技术优势

在互联网条件下,录播室的使用可以完成校本研修资源从无到有的创生,还可以对研修过程中的拓展资源和衍生资源进行收集与整理。云存储技术使用Web2.0技术标准,该技术的核心是分享,在有网络的地方,使用者随时可以通过云存储平台在PC、手机、移动多媒体等多种终端上实现数据、文档、图片、音视频等内容的集中存储和资源共享,在轻松满足学习者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的同时,有效节省硬件投入,让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将更多资金和精力投向研修课程资源的建设中。

三、录播室和云存储技术为校本研修及区域研修带来的变化

1.校本研修层面的变化。目前,样本研修多采用大学与中小学协同创新的合作模式或“教师经验学习圈”模式。这种模式突出学科专家(大学教科研人员和专家型教师)的全程深度参与。相应地, 校本研修参与群体也发生了改变,除了传统的学科专家,它更将参训教师分类为新手教师、胜任教师和成熟教师,并提出了学科研修秘书的概念。学科研修秘书是指本学科具备一定专业素养,会熟练使用相关信息技术,研修期间能为学科专家和参训教师提供协助的教师。这就要求聚焦并优化学科专家、研修秘书、参训教师等研修角色的管理模式,逐步探索适合本校与本区域发展的常态化研修方法与模式。

2.区域研修层面的变化。区域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建设可共享的存储和研修平台,将优势学科在校本研修过程中生成的相对优质的学科研修课程资源进行存储和共享,不同区域之间可以进行优质资源互换学习,也可以设计、实施不同区域校本研修微经验分享等互动式学习,满足不同区域教师教学及科研需求,实现区域间的互助式发展。

四、总结

企业研修 篇12

连续几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教育革命,无论对学校还是对教师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使课程改革能够顺利实施,关键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所以,教师培训无疑是推动课程改革的有力保障。多年来,各类师资培训虽然为推进课改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培训时间紧张、培训方式单一,导致效果有限。所以,基于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提升的“教学攻坚”校本研修方式在我校应运而生。

一、开展“教学攻坚”的由来

在校本研修中,教师是参与的主体,只有教师发挥主动性,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产生的问题,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素质。所以,校本研修要以教学和教师素质现状为研究起点,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改进教学,提升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能力为任务目标。

要切实开展在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的校本研修,需要多角度、多方面地整合力量,创造良好的校本研修生态环境,让教师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体反思实践中实现专业发展。但要真正体现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却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和长期研究的问题。这是因为打造一支高质量教师队伍是校本研修实效性的体现,而教师专业化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校本研修是学校组织发展的整体战略部署,而实现整体战略目标需要一场场精心筹划的“攻坚”战役。这就是我校坚持了十多年的“教学攻坚”校本研修实践的由来。

二、“教学攻坚”的实施路径

我校的“教学攻坚”校本研修有一个整体规划,每学期发布一个主题,到今年已是第十六届了。除此以外,还有记校本研修学分的“寒(暑)假修炼”主题发布会、一年一度的“百人百课”展示活动、“走向名师奠基工程——新进教师培训”等。由于计划清晰有序,阶段目标明确,组织实施细致,措施保障有力,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同时,由于我校只规定了主题,没有限定“攻坚”的形式。于是,我校每个教研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专门研究“三维目标”怎么表述、怎么落实、怎么测量的;有专门研究每章序言课怎么上的等。“自主、合作、探究”逐渐成为我校校本研修的主旋律,不再是单纯讲理念,更注重的是分析案例,在案例中让参与教师潜移默化地接受理念,然后再进一步归纳提炼并进行展示。

上一篇:儿童益智玩具下一篇:带通ΣΔ调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