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

2024-05-29

发展心理学(精选9篇)

发展心理学 篇1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进化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发展心理学的新视角――进化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25号林华萍 进化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结合了进化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新兴学科,其目的是确认社会能力和认知能力发展的一般遗传机制和环境机制以及使这些能力适应于特定条件的进化进程。本文阐述了进化发展心理学的兴起、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讲述了进化发展心理学与进化心理学的异同,以及其的研究任务与研究方法。最后的结论指出了进化发展心理学发展中的一些不足,也肯定了进化发展心理学的价值。 进化发展心理学心理学给我最深的体会是:它利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来研究物种的动态的、连续性的发展,注重的是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注的是人类毕生的发展与变化。这是一门潜力很大的学科,其将会渗入心理学各分支学科中。 本文是一篇理论性的文章,讲述的大部分是有关进化发展心理学的理论,需要阅读很多遍才能弄懂这里面大概的意思,感觉只是一种很表面的了解,想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去查阅很多资料。

发展心理学 篇2

同伴关系在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同伴关系都是儿童社会化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是每一位儿童青少年都无法回避的话题,对儿童青少年的社会化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同伴关系的状况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适应产生重要影响。孤独是一种消极的、弥漫性的心理状态,儿童长期处于此状态会导致适应不良。在孤独感领域的研究中研究对象年龄跨度不平衡,针对老年人的研究比较多,对青少年和儿童的研究比较少,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研究儿童同伴关系与孤独感间的相关关系,最终为缓解儿童的心理适应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增加在孤独感研究领域中对儿童的探索和研究。

2 研究设计

同伴关系作为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可以分为四个水平:个体特征水平、人际交互水平、双向关系水平和群体水平。

本研究选择了同伴关系水平中的双向关系水平和个体特征水平作为考察同伴关系的指标。友谊质量处于双向关系水平,反映的是个体与个体间的情感联系;社交自我知觉处于个体水平,是对自己社交状况的主观评价。

3 研究过程

3.1 被试

在湖北省枣阳市第一实验小学的四、五、六年级的各平行班级中分别随机选取一个班级,在每个班级中按照同学成绩的上、中、下水平,在各水平中随机选取11人,即每个班级抽取33人,每个年级选取一个班级,共99人。发放问卷99份,施测后得到有效问卷97份。其中四年级33人,五年级33人,六年级31人;男生48人,女生49人(见表1)。

3.2 研究工具

3.2.1 儿童孤独量表

Asher等1984年编制的专用于3-6年级学生的儿童孤独量表(Children's Loneliness Scale)。

3.2.2 儿童自我知觉量表

PCSC量表(The Perceived Competence Scale for Children)是Harter 1982年编制的儿童自我知觉问卷。

3.2.3 友谊质量问卷

采用《友谊质量问卷》(Friendship Quality Questionnaire)的简表,共l8个项目,原量表有40个项目。

3.3 施测程序

由经过培训的班主任老师做主试,采用团体施测的方式进行。施测时以班级为单位,由主试讲明要求,解释指导语,必要时给予个人指导以确保被试正确理解问卷。

3.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利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4 研究结果

4.1 儿童孤独感的整体分布

儿童孤独感问卷每个项目按照五级计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数从1-5分,这样16个题目最高分为80分,最低分为16分,分数越高表明儿童的孤独感越强烈。本次调查结果见表2和图1。

由图1可见,较多的儿童集中在分数低的一端,即体验到较低孤独感的儿童比较多。按照Asher的分类方法,现将所得孤独分数标准化,据Z分数将儿童分为三类:高孤独型(Z>1),一般孤独型(-1≤Z≤1),低孤独型(Z<-1),如果Z>2,表明儿童具有严重的孤独感。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体验到低孤独感型儿童占13.4%;一般孤独型儿童占73.2%;高孤独型儿童占13.4%;3%的小学儿童体验到严重的孤独感。此结果与Asher和我国学者邹泓调查结果相近。

4.2 儿童孤独感的性别、年级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儿童孤独感在性别上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见表3)表明:儿童孤独感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t=0.66,p=0.511>0.05),也就是说,男女生之间孤独感体验差异不大。

研究结果(表4)显示,儿童孤独感不存在年级差异(F=1.403,P=0.251>0.05)。

4.3 友谊质量的整体分布

《友谊质量问卷》共18个项目,评价与最好朋友的友谊质量,包括肯定与关心、帮助与指导、陪伴与娱乐、亲密袒露与交流、冲突解决策略、冲突与背叛这6个友谊维度,该量表为5点量表从完全不符到完全符合,分别记为1-5分,将冲突与背叛的项目反向记分后,再将l8个项目相加得到友谊质量总分,分数越高则友谊质量越好。本次调查结果见表5:

注:FQ1~FQ6分别表示友谊质量的六个维度,依次为肯定与关心、帮助与指导、陪伴与娱乐、亲密袒露、冲突解决和冲突背叛,下同。

4.4 儿童友谊质量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儿童友谊质量及其六个维度在不同性别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见表6):在友谊质量的亲密与袒露维度上存在极其显著的性别差异,表现为女生的亲密与袒露程度要高于男生。男女生的友谊质量总分也差异显著,表现为女生的友谊质量要显著高于男生。在其他维度上男女生差异不显著。

采取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见表7),儿童友谊质量及其六个维度在不同年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4.5 儿童自我知觉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社交自我知觉是选用《儿童自我知觉量表》中的一个维度,该量表为4点量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记为1-4分,计算该维度所有项目的总分,得到儿童的社交自我知觉分。社交自我知觉分越高则社交自我知觉水平越高。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见表8)男女生社交自我知觉差异不显著(T=1.580,p=0.117>0.05)。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见表9)社交自我知觉的年级差异不显著(F=2.209,p=0.116>0.05)。

5 结论

(1)儿童的社交自我知觉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社交自我知觉较高的儿童体验到的孤独感较低。(2)积极友谊质量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消极友谊质量与孤独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儿童的友谊质量越高则其体验到的孤独感越低。(3)儿童社交自我知觉这一主观指标与孤独感的相关比友谊质量这一客观指标与孤独感的相关更显著。(4)社交自我知觉除了与友谊质量的消极维度(冲突背叛)不存在显著相关外,与其他所有变量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其中,和友谊质量的积极维度为显著正相关,而与孤独感则为显著负相关。(5)友谊质量的亲密袒露维度得分以及友谊质量得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亲密袒露程度和友谊质量显著高于男生。(6)儿童同伴关系与孤独感水平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处于稳定状态。

摘要:儿童孤独感与同伴关系的研究是儿童发展心理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孤独感是一种消极的,弥漫性的心理状态,儿童长期处于此状态会导致适应不良。国外对孤独的研究比较多,我国对孤独的研究最近十几年来发展比较快。综合国内外的研究资料发现:研究对象年龄跨度不平衡,针对老年人的研究比较多,对青少年和儿童的研究比较少。本研究便是以儿童为研究对象展开的。

关键词:同伴关系,友谊质量,社交自我知觉,孤独感

参考文献

[1]潘玉进,金笑笑,杨青影,等.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孤独感的调查研究[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6(6):108-120.

[2]“中国独生子女人格发展”课题组.中国城市中国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现状及教育研究报告[J].教育研究,1998,10:39-44.

[3]Asher S.R,Hynel S.&Renshaw PD,Loneliness in children[J].child development,1984,55:1456-1464.

发展心理学研究什么 篇3

先列举几个日常教育实践中常见的问题:

一个胆子很小的一年级学生,上课不敢发言,站起来就脸红、浑身哆嗦。过几年到上中学时,他还会这样胆小吗?

一个中学女生,在班上没有朋友,不是因为她胆子小,也不是因为她缺乏社交技能,而是因为她待人态度冷漠,对谁都不信任,大家当然都不愿理睬她。她的这种个性,跟她小时候与自己的妈妈亲不亲有关系吗?

初二学生开始学平面几何时,总有一部分人学得慢些,听老师讲新课时,他们似是而非地“懂”了,可是一做作业就错。这些学生是智力差吗?

一个学习、品德都比较落后的中学生,教师每次见到他的妈妈,都感觉妈妈对孩子很厉害,总是劈头盖脸地训斥孩子。这个学生现在的状况和他母亲从小对他的教育方式有关系吗?

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必然要遇到很多麻烦吗?为什么他们不能像小学生或高中生那样平静地度过这一阶段呢?

对这些问题,只要做过几年教师的,都会有所了解,也都能说出一些所以然。有经验的教师往往还有一套“对付”这些问题的办法。

其实,我们在校园里司空见惯的这些问题和现象,就是发展心理学要研究的典型问题。

有些人可能对“发展心理学”中的“发展”理解得不大准确。“发展”其实是指一个人从胎儿期开始直到死亡的身心发育、成长、成熟、退化、衰老、机能逐渐丧失的过程。由于心理学起先并不关心人成熟以后的发展过程,所以只谈“儿童心理学”,也就是只探索人从0岁至18岁左右的心理发展。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心理学家日益形成共识,对人的发展,必须做毕生的考虑,这样,中年和老年时期的发展自然也不能排除在外。

那么,从一生发展的角度,一个人走完生命全程,要经历多少个阶段呢?现在一般认为,要经历8个阶段:

婴儿期(0~1岁)学步期(2~3岁)

幼儿期(4~6岁)儿童期(7~11岁)

青少年期(12~20岁) 成年早期(21~40岁)

成年中期(41~60岁) 成年晚期(60岁以后)

作为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高度关注前5个阶段尤其是儿童期和青少年期这两个阶段——也就是从小学到高中毕业的人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有两个大的领域,一个是认知发展,一个是情绪与社会性发展。在认知方面,考察感知觉、注意、信息加工、问题解决、创造力这些认知活动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在情绪与社会性方面,考察情绪、情感、气质、人格、道德这些心理特性的发展过程和规律性。

发展心理学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有三个。

第一,心理发展的稳定性和变化。对于一个人来说,他身上表现出的各种行为特征,是一直稳定、持久的,还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哪些东西是稳定的,哪些是容易变化的?在哪个阶段比较稳定,哪个阶段又容易变化?

第二,遗传和环境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分别起着怎样的作用?现在谁也不会否认“遗传和环境共同对人的发展起作用”,但是,究竟遗传起的作用大,还是环境起的作用大,抑或遗传、环境各发挥一半的作用?对这样的问题,发展心理学和相邻的行为遗传学正在试图作出回答。在心理学中,对遗传和环境的关系,也常被称做“天性”与“习性”的关系,或“成熟”与“经验”的关系,其实说的都是同一件事。

第三,心理发展是连续不断的,还是分阶段的?连续不断,指发展均衡、速度稳定、不停顿;分阶段,指发展不均衡、速度不稳定(有时快有时慢)、有时会发生停顿和停滞现象。还有,在人生的某些时候,会出现非常重要、非常关键、不可错过的发展时期,这种时期被称为“关键期”。发展心理学家想探明,人生中这样的关键期有几个?

例如,本文开头提到的第一个问题,初入小学时胆小,到中学时还胆小吗?就属于心理发展的稳定性和变化问题;学习几何的差异,其实涉及遗传、环境的关系问题;青春期中学生的心理危机,则与发展的关键期有关。

中小学教师一般都学习过一些发展心理学或儿童心理学的知识,对上述基本问题有所了解。但是,发展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还远远没有在我国中小学普及,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外发展心理学有不少新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让人们有了一些新的看法和观念——

1岁以内婴儿与母亲、父亲之间形成什么样的依恋关系,会影响他长大以后的同伴关系。

2岁时候对周围事物具有内在兴趣的儿童,到小学生和中学生时期仍然对新奇事物怀有浓厚的兴趣。

学生智力测验的差异,有50%以上可由遗传基因来解释,而且遗传对智力的影响,在13岁以后逐渐增大,而不是逐渐减小。

家庭环境对儿童人格的影响,在婴幼儿时期比较大,到初中以后,父母的影响基本上只剩下基因的影响,对中学生人格影响最大的环境是他们的同伴群体,而不是家庭。

如果一个家庭有两个孩子,那么父母对这两个孩子的态度和教育方式往往差别很大,而不是相似或相同。

……

诸如此类的研究结果,在教育上的意义其实是巨大的。根据这些事实,在第一线工作的教师可能要认真审视一下自己过去固有的一些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了。

对上面列举的这些研究成果,我将在以后的文章里一一加以介绍,并分析其在教育上的应用。

心理学家用什么办法来研究人的心理发展规律?让我们来想一个问题:“发展”过程是发生在什么地方的?毫无疑问,发展过程是发生在每个个体身上的。要描述发展,最好的办法是针对每一个孩子,从他出生的时候起,就跟踪他,一直到他长大成人,详细记录他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每一个事实和现象。这种方法叫做个案研究法,很多心理学家都曾使用这种方法,他们大多追踪自己孩子的发展,并著书立说,像德国的普莱尔、瑞士的皮亚杰、我国的陈鹤琴等。

但是,这种方法的可推广性较差,不能描述普遍规律,所以后来多数心理学家采用实验法和横断研究法。实验法,就是人为控制情境,把所要研究的儿童随机分成不同的实验处理组,有的组有干预,有的组任其自然不予干预,以此来发现特定的干预措施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实际上也就是探明一些因果关系。这种方法虽然从科学上来看效度较好,但是也有推广上的问题:实验控制越严格,推广性越差。横断研究就是在同一个时间点上,同时测量不同年龄的儿童,考察年龄这个因素怎样影响儿童某一心理特点的发展。这种方法可以很容易地画出一条发展曲线,但它也有很致命的问题,就是研究者在选取不同年龄儿童进行测试并画出这条曲线时,心中往往有这样的假设:现在7岁的孩子,当他们长到10岁时,和现在10岁的孩子一样。但是,现在7岁的孩子,3年后真的和现在10岁的孩子一样吗?很难说。

现在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最提倡的是纵向追踪研究,就是对一群孩子进行较长时间的追踪。例如,在10年里,对选定的一定数量的孩子进行5次详尽的测验和考察,对数据进行严格的统计。这样,既可以描述真实的发展,又可以得出一般性的结论。但是,漫长的追踪所造成的被试流失,还有被试对反复进行的测验越来越熟悉,也可能造成结果的误差。

从1995年起,我主持的一个追踪项目,追踪了北京市200多个儿童的社会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这一追踪从儿童2岁时开始进行,到现在已经过去12年多。当初那些牙牙学语的孩子,如今已经快上高中了,而我们也从中发现了很多宝贵的事实。以此为依据,我们已经在国内外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其中的一些有趣发现,我将通过《河南教育》的《教育科学讲堂》栏目,有选择地加以介绍。

以上,我简要介绍了发展心理学的概念、研究领域、主要的研究问题以及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发展心理学并不深奥,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能掌握一些研究方法和技术,遵循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原则,每个教师都可能成为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者。

发展心理学总结 篇4

皮亚杰的发展观(1)只讲外因不讲发展的;(2)只讲内因而不讲发展的;(3)讲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而不讲发展的;(4)既讲外因又讲发展的;(5)既讲内因又讲发展的。皮亚杰认为自己的理论和这五种发展理论不同,是属于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既强调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量和质的变化。皮亚杰认为,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adaptation)。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皮亚杰在认为支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四:(1)成熟;(2)物理因素;(3)社会环境;(4)平衡

同化,即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顺应,即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维果茨基 是内化学说最早推出人之一

学生早年还不能使用语言这个工具来组织自己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的形式是直接的、不随意的、低级的、自然的。只有掌握语言这个工具,才能转化为间接的、随意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技能。

胚胎期是生命开始的非常重要的阶段,从绒毛到胎儿身体部分的一般形式和基本结构在胚胎期初步形成。

胚胎期是生命开始的非常重要的阶段,从绒毛到胎儿身体部分的一般形式和基本结构在胚胎期初步形成胎动是指胎儿在母体内自发的身体活动或蠕动

神经元具有兴奋和传导两种功能。神经元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是一种对刺激的反应能力,表现为神经冲动

到妊娠第8周末,神经系统的大体结构已基本形成胎教方法;音乐胎教,言语胎教,抚摸胎教,光照胎教

习惯化是一种由于重复或不断受到某种能导致个体选择性定向反应的刺激,而引起个体对该刺激反应的减少的现象

胎教方法;音乐胎教,言语胎教,抚摸胎教,光照胎教

婴儿的学习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层次:(1)习惯化;(2)经典或工具性条件反射;(3)语言的掌握、概念的学习等各种复杂类型的学习

婴儿动作的发展规律;从上到下,从近到远,由粗到细

分离焦虑的产生的因素首先,,提取记忆的能力、比较过去和现在的能力、预期可能在最近发生的事件的能力。其次,分离焦虑的产生也与婴儿应付情境的能力有关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类型有;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

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第三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第四阶段: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

婴儿早期同伴交往经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一是以客体为中心阶段,婴儿的交往更多地集中在玩具或物品上,而不是对方本身;二是简单交往阶段,婴儿已能对同伴的行为作出反应,经常企图去控制另一个婴儿的行为;是互补性交往阶段,婴儿同伴间的行为趋于互补,出现了更多更复杂的社交行为,相互间模仿已较普遍,婴儿不仅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动,而且还可以与同伴开展需要合作的游戏

。幼儿游戏;首先,游戏具有社会性其次,游戏是想象与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结合,它不是社会生活简单的翻版最后,游戏是儿童主动参与的、伴有愉悦体验的活动,它既不像劳动那样要求创造财富,又不像学习那样具有强制的义务性,因而深受儿童喜爱

帕滕按照儿童社会性发展把游戏分为六种:无所用心的行为、旁观者行为、单独一人的游戏、平行的游戏、联合的游戏和合作的游戏

(一)儿童语法的掌握(1)从简单句到复合句(2)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3)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有几个基本特点:(1)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复杂;(2)儿童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3)儿童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所采取的行动;(4)儿童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5)儿童开始形成同伴团体。

班杜拉认为;榜样能够影响他人的行为:一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动方式从而学会这种行为方式;二是通过榜样了解采取某种行为方式可能产生的后果;三是榜样可以为儿童提示在陌生环境中所能采取的行为方式

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有几个基本特点:(1)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复杂;(2)儿童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3)儿童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所采取的行动;(4)儿童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5)儿童开始形成同伴团体

一)自我意识的基本特点

1、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

2、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

3、强烈地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

4、自我评价的成熟。

5、有较强的自尊心。

6、道德意识的高度发展。

青年自我概念(自我形象):主要是指一个人对自身的连续性、同一性的认识

2、青少年的自我概念(与早期相比)的特点:1)自我概念更加抽象。2)自我概念更加具有整合性和组织性。3)自我概念的结构更加分化

(三)自我评价

1、青少年逐渐学会了较为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待自己、分析自己。

2、自我评价能力发展的最终结果将导致青少年更好地实现自我监督和调控及自我改造和完善。

3、青少年在自我评价的发展上表现出个体差异。

发展心理学课件一 篇5

第一节:概述

第一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发展心理学属于基础心里学科,以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心理发展的规律。

一、心理发展的内涵:

种系的发展;

种族的发展;

个体的发展(狭义的发展)

以上三方面合起来是广义的心理发展内涵。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

1、心理发展的整体性;

2、心理发展的社会性;

3、心理发展的活动性;

4、心理发展的规律性:

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1、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

2、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问题;

3、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问题;

4、“关键期”问题。

第二单元: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式

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和特殊性

1、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2、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方式:(1)横向研究设计:

定义:

优点:

(2)纵向研究设计:

定义:

优点:

(3)纵横交叉研究设计:

定义:

3、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多选题)(1)、跨文化比较研究

缺点:缺点:特点:1

(2)、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3)、研究方法的整合(4)、训练研究和教育实验越来越受重视

第三单元:心理发展的动因

一、遗传决定论(高尔顿)主要观点:

1、心理发展是受遗传因素决定的

2、心理发展过程只是这些先天内在因素的自然显现

3、环境(包括)教育只起一个引发作用,最多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因素的自我显现而已。

二、环境决定论(华生)主要观点:

1、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2、片面地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3、否认遗传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三、二因素论(遗传与环境共同决定心理发展)观点:

1、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决定的

2、把遗传和环境视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同等成分;看作是两种各自孤立存在的因素

3、企图揭示各因素单独发挥作用的程度

四、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班都拉)主张儿童是通过观察和模仿而获得社会行为的,强调儿童习得社会行为的主要方式是观察学习和替代性强化。

五、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维果茨基)

1、维果茨基认为低级心理机能转化到高级心理机能的标志有:

(1)、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的形成和发展

(2)、心理活动抽象概括机能的形成和发展

(3)、形成新质的心理机构

(4)、心理活动越发突出个性特征

2、维果茨基提出教育、教学与心理发展关系的几个重要问题:(常考)

(1)、最近发展区

(2)、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3)、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指心理机能处在开始形成而尚未达到成熟的地步时)

A、以个体的发育成熟为前提

B、以一定的心理技能发展为条件

六、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相互作用理论(皮亚杰)

1、主要观点

2、四个基本概念: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3、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

4、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平衡化

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过程

一、心理发展的连续论

二、心理发展的阶段论

三、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四、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

(一)、以认知结构发展特点为标准划分心理发展年龄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手的抓取、嘴的吸吮;

2、前运算阶段(2—

6、7岁):

泛灵论、自我中心、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思维的不可逆、缺乏守恒。

3、具体运算阶段(6、7—

11、12岁):

获得守恒、思维可逆、可进行逻辑运算、但思维需具体内容的支持。

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及以后):

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二)、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划分年龄阶段

1、艾里克森划分人格发展阶段的标准是:心理社会危机

2、艾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划分:

(1)、婴儿前期(0—2岁)信任感对怀疑感,希望品质;

(2)、婴儿后期(2—4岁)自主感对羞耻感,意志品质;

(3)、幼儿期

(4—7岁)主动感对内疚感,目标品质;

(4)、童年期

(7—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能力品质;

(5)、青少年期(12—18岁)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诚实品质;(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感对孤独感,爱的品质;(7)、成年中期(25—50岁)繁衍感对停滞感,关心品质;(8)、成年后期(50岁后)

完善感对厌恶感,智慧、贤明品质。

3、艾里克森划分年龄阶段的特点:

(1)、心理发展阶段是从出生到衰亡整个人生历程的划分

(2)、二维的发展阶段说,不只是纵向发展阶段划分,还包括横向维度的人格发展

(3)、动态过程。

(4)、个体一生发展是连续一生的渐进发展进程。

第五单元: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

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之间的关系是:

1、儿童心理发展是内动力和外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2、人自身的内在动因是其发展的原动力

3、外在环境和教育需要通过内在动力来发挥作用

4、内动力和外动力良性互动的结果是形成具有新质的发展动力

第六单元: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1、人类婴儿的关键期表现在感受系统范围内。

2、儿童早期是对个体长期发展影响最深远的阶段,这种观点包括:

(1)、个体早期发展的优劣对毕生心理发展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2)、儿童早期是独特的发展时期(3)、儿童早期的发展变化既迅速,又显著

(4)、个体发展的早期对负面影响最为敏感

第七单元:发展心理学简史

一、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前身)的诞生和演变(一)、儿童心理学诞生的基础:

1、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思想基础

2、儿童心理学诞生的研究基础

(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标志是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发表《儿童心理》一书。

(三)、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二、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变:

儿童发展心理学ppt 篇6

(1)学校教育对人的性格的形成,特别是人对社会、事业、人的看法和态度的形成,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理想、奋斗目标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对人的影响不同于家庭和一般社会环境,不是偶然的、零碎的,而是系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包括学校领导、老师提出的要求、方向,加上必要的奖惩措施,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内容,学校环境和班集体的影响,有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还有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如此等等。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而品德包含在性格之中,是性格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性格的其他部分紧密相联。品德不可能离开其他性格成分而单独发挥作用,因而学校也不可能离开良好性格的培养而孤立地培养品德。因此,学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2)影响人的性格的家庭因素有很多方面,家庭环境家庭被称为“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它是儿童最早接触的环境。包括父母教养方式和态度、家庭自然结构状况,比如父母的观念、思想、职业、性格、文化水平,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就是对子女的哪些行为给予鼓励,哪些行为予以批评,希望子女成为怎样的人,如此等等,集中地表现为父母的养育态度、方式。不同的养育态度会直接影响子女不同性格特征的形成。父母对子女采取严厉型态度,子女容易容易形成执行拗、冷淡、粗暴、依赖、自卑等不良性格特征;采取放任型的态度,子女容易形成冷酷、攻击、情绪不安或消极、与世无争和玩世不恭的性格特征;采取溺爱型的态度,子女容易形成任性、幼稚、以自我为中心、撒娇放肆、缺乏独立性、胆小怕事、对人没有礼貌等消极的性格特征;采取民主型的态度,子女容易形成独立、直率、积极、协作社会适应性强等积极的性格特征。可见,父母的态度对子女性格形成至关重要。(3)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具体的文化特征,比如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道德理想、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生活方式。这些都会在人的性格上打上不同的烙印。比如,中国人含蓄、内倾的偏多,沉静,三思而后行,善于节制;西方人直率、外倾的偏多,好动,情绪波动强烈,容易冲动。这种情况与中国历来倡导的礼仪、节制、忍让、和谐,与西方主张竞争、冒险、强调个人愿望的满足有一定的关系。不同国家也有各自民族的性格特征。比如,俄罗斯人的坚忍与淡淡的忧郁情调,英国人的绅士风度、聪明、保守,法国人的浪漫、激情澎湃,美国人的求实、幽默,德国人的严谨、深沉,如此等等。每个民族的性格都与其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生活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南北方因为气候不同,高原、平原、海岸地带由于地势不同,对人的性格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北方人往往粗犷、豪迈、外向,南方人往往细腻、含蓄、内向,高山地带的人意志坚毅,海岸地带的人心开阔,平原地带的人多克制。自然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影响带有普遍性。人们在现实生活、社会交往中也会感觉得到这种影响。但是,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并不是绝对的。比如,不论是高原、平原、海岸、北方、南方都有或是意志坚毅、或是善于克制、或是含蓄内向、或是粗犷豪爽的人。否定自然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影响是不对的,而自然决定论也是不对的。任何事物都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一般与个别。自然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影响也是这样,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既有一般也有个别。

(4)总结环境包括家庭、自然、社会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是对不同的人起着不同的作用罢了。人的体态、成熟程度和气质是性格形成的生理条件,而家庭、学校和社会是性格形成的社会条件。这些生理条件和社会条件因个体内在心理活动的差异而对性格形成发挥着不同的功效,致使人们形成独特的性格特征。同样处于逆境,消极者消沉、悲观、退缩,而积极者坚强、奋发、进取,原因就在于两者内在心理活动的不同。由此看来,外部因素对性格形成的影响首先取决于个体对自己与外部因素之间的认识,而这正是个体自我意识和动机等内在心理因素的问题。因此,自我意识和动机等内在心理因素与外部因素的深度整合便构成了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发展心理学 篇7

一般来说儿童的成长路线有两条:一种是亲子关系, 就是和父母之间的相处状态, 另一种是同伴关系, 就是和同年龄的小朋友间的相处状态。孩子刚出生那会, 家庭是其主要的生活空间, 亲子关系是儿童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原因。但随着生长和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他们的活动范围慢慢一点点的扩展到家庭之外, 儿童和他们小伙伴们之间的关系就开始成为儿童接触外面世界的主要方面;特别是现在,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许多孩子的父母亲都出去工作, 孩子就开始大多数时间都是与自己的小伙伴相处。同伴关系并不等同于亲子关系。这两者是存在很大区别的。所以同伴关系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都有不可撼动的地位。所以, 探究同伴关系就对小孩子的身心健康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儿童同伴关系理论的研究基础

同伴关系是儿童在同样的年龄段一起互相协作的活动, 或者主要是指对个人的心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种人际关系。个体的发育涵概了个体整个的生命过程, 也就是从受精卵开始发展最后到个体死亡的过程。大部分研究人员指出, 个体的早期发展对个体整个的生命发展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科学家沙利文已经根据人际关系的特点把个体的人格发展分为六个阶段, 分别为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前青春期、青春初期、青春后期。经过这六个阶段, 个人才可以成长成真正的成年人。而在个人的整个发展过程中, 对儿童来说, 人际关系有很特殊作用。因此, 儿童与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一直是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一) 国内外儿童同伴关系理论的发展

儿童同伴关系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独生子女开始出现, 这使得同伴关系的研究显的更为重要并已成为多学科之间的一个热门话题。在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 研究人员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 进行儿童之间的同伴关系的研究.从我国对孩子的同伴交往研究的现状, 我们主要集中讨论孩子的沟通能力,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能否有一个良好的同伴关系的关键因素。

儿童的同伴关系在儿童的生活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它不仅是对儿童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培训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孩子们的认知和人格的健康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 爱和尊重可以从由同伴关系中获得。第二是同伴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可以给孩子提高一定的信息和参考;第三, 同伴关系也可以成为孩子的情感支持的重要来源。同伴关系不仅可以促进儿童的社会能力、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发展。而可以促进儿童的自我概念和个性的发展。

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 同伴关系从不稳定逐渐趋于稳定。在儿童交际能力的发展过程中, 小班到中班的交流水平和大班的孩子的交流水平几乎是一样的。根据研究发现:3-6岁的儿童是同性交流比异性交流多, 在3~4岁组, 两者之间的区别很小, 在4-5岁组男生和同性交流是异性交流的几乎两倍, 但女孩没有明显差异。男孩的交往对象非常广泛的。儿童5-6岁组和之前两组相比, 是相反的现象, 女生与同性交流是与异性交流的两倍。而男孩并没有明显的差别, 女生的沟通水平比男孩高。女孩的合作型游戏比男生多, 男生则比女孩要做出较多的消极反应, 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拒绝。

影响同伴关系因素有很多, 但大致可以包括孩子的性格, 社交技巧和策略, 空间距离 (例如, 家庭地址的距离远近) , 外形, 情感特征, 沟通方式, 教师因素, 家庭因素 (父母受教育程度, 父母教养方式, 家庭结构, 家庭心理氛围, 家长的沟通) , 情境因素等这些都有可能到影响孩子的同伴交往关系。

(二) 国外儿童同伴关系理论的发展

在中世纪的欧洲, 人们没有意识到, 儿童和成人有不同的想法, 因此, 就忽略了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直到十九世纪, 才逐步开始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 从二十世纪的三十到四十年代, 研究人员检查了婴儿的互动, 社会参与和群体动力。探讨了社会发展对同伴关系的作用。这是一种伙伴关系和情感上的共鸣, 这是在对等关系中, 让孩子获得更广泛的认知。孩子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但是, 为了平等关系的建立, 可能会导致谈判或协商的出现。这种平等和互惠的概念在儿童的身心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孩子意识到, 通过与同龄人的合作, 可以产生积极的互动因素。“友谊”是对等的社会支持关系, 是孩子们可以共同获益的一件事。帕顿从孩子的社会互动将儿童的游戏分为五类:游戏的观众, 独自游戏, 平行游戏, 一般的游戏, 合作游戏。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研究人员停止了儿童与同伴之间的关系研究。冷战时期, 研究者主要关注儿童的学习和智力。然而, 在1970《儿童心理手册》的发表是一个转折点, 它提醒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 儿童的同伴关系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它缺乏对儿童的同伴关系的研究数据。

三、儿童同伴关系的类型

(一) 儿童同伴社交类型的特征

孩子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受欢迎的儿童、被忽视的儿童、被拒绝的孩子

1. 受欢迎儿童通常有会比较干净卫生、行为比较活跃、友好的、有较少的消极行为;性格外向、活泼开朗、喜欢交往, 能够和别人有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他们可以正确评估自己的社会地位, 良好的同伴的陪伴为他们的成长铺平了道路。

2. 被忽视的孩子觉得很寂寞, 他们往往身体虚弱, 积极行为较少和更少的消极行为;性格内向, 安静, 不太高兴, 胆小, 不是很善于交际和与别人沟通、缺乏主动性, 经常独自一人, 在没有玩的同伴的时候会感到难过和沮丧。

3. 被拒绝的孩子会存在一些消极行为, 冲动, 会经常发脾气, 不友好, 但是能力较强, 比较聪明, 会玩, 性格很外向, 太活泼;喜欢沟通并且愿意和其他同伴积极交流, 但并不能有一个很好的沟通, 虽然在一起玩的朋友不多但是自己并不在乎。

(二) 儿童同伴交往类型性别分布以及行为性格特征

在受欢迎的儿童中, 女孩比男孩多。一般的女孩看起来文静, 爱干净, 比较注意自己的外表, 行为更听话, 更遵守规则;男孩们的体力更好, 但不注重外观, 行为更淘气, 不遵守规则。研究表明人们会在孩子的生活中开始对男女生有不同的要求, 给他们不同的性别角色认同。例如女孩是干净的, 不冲动, 乖。男孩是勇敢的、有责任感的。甚至允许鼓励进行激烈的活动。不同的环境、教育要求形成了男孩与女孩们不同的性格、行为特征, 从而形成各自的特点。

四、同伴交往的意义

同伴关系是一种关系, 在交往过程中, 在孩子的生活中, 特别是在儿童的人格和社会性游戏发展不能取代一个成人的作用, 它是有利于健康发展的文化和个性的孩子的认知和社会价值和社交能力。其意义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儿童同伴关系可以满足爱和尊重的需要;第二, 儿童的情感支持也主要来自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是以满足社会需要的儿童的能力的重要的社会背景, 社会支持和社会保障是有利于自我概念与儿童人格发展的一个重要来源。同伴关系对儿童的行为学习起到了催化作用。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各方面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1) 有利于儿童形成平等的概念; (2) 帮助培养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3) 有助于形成孩子良好的性格; (4) 有利于孩子精神训练的统一; (5) 有益于孩子的自我教育。

儿童时期在人的整个发展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所以同伴关系在儿童的整个发展中就显的尤其重要。同伴关系不仅会对儿童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产生影响, 对儿童自身的性格形成也会有影响。所以拥有良好的同伴关系就变的极为有意义。老师或家长可以把儿童的同伴关系看成是孩子心理是否健康的窗口。要预防孩子形成不好的同伴关系。可以对儿童的同伴关系进行适当的干预。这样可以促进儿童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利, 莫雷, 王瑞明.探析儿童的同伴交往[J].当代教育论坛, 2005 (8) .

[2]纪红艳, 刘春蕾.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综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8 (2) .

[3]王朝霞.关于儿童.青少年同伴关系研究的进展[J].阴山学刊, 2002 (3) .

[4]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385.

发展心理学中的整体交互作用理论 篇8

关键词:整体交互作用理论;人—情境系统;个体定向方法

当下,发展心理学以操纵变量、获得变量间线性因果关系为主要研究方法,该方法无法探测到影响个体发展的情境因素、动态特性以及多变量间的相互作用,限制了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Magnusson和Stattin提出了整体交互作用理论[1],它系统的分析了发展心理学的学科特点,为发展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开辟了新道路。

一、整体交互作用理论中的个体发展

(一)发展的整体性

个体发展是行为、心理和生理在多个水平、层次上相互联系与作用的结果,三者作为一个整体而发挥作用。单看一者并不能全面了解个体发展的真正意义。实验法将个体的心理特质看成变量,假定是变量导致了个体间的心理差异。而这仅是方便研究者探究而提出是一种猜想,从个体中抽离了单个的影响因素,其实际作用还必须回到原有的整体和系统中考察。

整体性还体现在个体发展是开放的,并自觉进行建构。个体开放地接受着来自内外因、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在作用过程中,个体发展还得看固有的心理结构和主观能动性。当外界的信息流入,个体能够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保持有序地活动。固有的心理结构和主观能动性起到了中介作用,使得个体的发展更具目的性,各因素协调作用,整体功效大于原有单一因素的作用。

(二)发展的动态性

个体与环境具有双向的相互作用关系。个体对环境的感知影响个体原有的认知和行为,新的认知和行为起点又进一步影响个体对后续环境的感知,这种交互作用循环反复,螺旋上升,促进了心理与生理、心理與环境之间的动态连续发展。

皮亚杰认为个体发展过程中,新事物出现时,个体心理结构变得不平衡,个体运用顺应和同化方式,实现质的飞跃,随后暂入平衡状态,以待新事物出现。整体交互作用理论也认为,发展是新系统和结构产生,稳定状态是动态的稳定,不稳定状态是系统和结构质变的转折点。由稳定状态进入不稳定状态,会出现“突变”或“分叉”现象[2][3],个体获得新系统和结构,原有系统和结构丧失、衰退,这使得个体发展时刻处于动态中,具有多变性。

(三)发展的非线性

长期以来,发展心理学探索线性的因果关系,以预测和控制个体行为发展规律,但这尚未很好地解释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整体交互作用理论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个体的发展是生理、心理、行为与环境中的文化、社会、物理等因素在多维度水平上的相互作用,是动态的、非线性的。

非线性还体现在发展过程中的最小值放大效应,有如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蝴蝶效应”[4]。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一件小事也会有深远影响。事件引发个体行为表现偏离,并与环境反复作用,双方不断剧烈反应,从而导致了后续发展的巨大变化。如对于高考填报志愿,个体当下可能无法感知其作用,但变化是逐步展开的,一个高考志愿也许就改变了今后的人生方向。

二、基于整体交互作用理论的研究取向和研究方法

(一)采用整体的、发展的、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研究取向

从整体观点出发,整体交互作用理论将个体的生理、心理、行为与环境相互作用作为整体考察,倡导以聚类分析、因素分析等多变量的方法来研究人与情境之间的模式。变量研究法将心理学分割为多个领域,领域间界限相隔;整体交互作用理论则将心理现象作整体统一的解释,更为人性化、生态化。越来越多研究者认为对心理现象整体统一的解释比预测和控制行为更为重要。

发展的观点强调不断产生新的发展形式。整体交互作用理论坚持发展的观点,认为系统间是连续的交互作用,而“突变”现象是质的飞跃时期,它关注现象的发展速度、产生的时间与情境,倡导个体发展的纵向研究。

整体交互作用理论源于人-情境交互作用理论,强调不能脱离情境探讨个体发展,更不能不分年龄、情境、文化和时代背景来推广研究结果。因此,关注情境性和关联性,从个体内外的多因素水平整合地理解个体发展,才是整体交互作用理论的研究取向。

(二)个体定向的研究方法

发展中的个体是自我建构的整体,其作用方式和建构模式导致个体间的发展差异。个体定向法是依个体发展的整体性、动态性和差异性提出的,找出个体的发展模式或变量相互作用的模式,确定出具有相同模式的个体类型[5]。具体可用多因同果性和同因多果性来说明[5][6]。如两个个体都具有回避型人际交往障碍,前者由生理因素引发,而后者由社会环境因素引发,即多因同果性;如对于同伴攻击性行为,有个体变得胆小回避,有个体则出现回击行为,即同因多果性。以这两个概念为原则划分不同的组类,以描述这一组类个体的平均趋势和整体发展。个体定向方法关注个体的差异,而变量方法关注一般心理规律,两者相互补充,可以结合运用。

(三)简评

整体交互作用理论关注个体发展的整体性、动态性和非线性,把握住了个体发展的实质,体现了研究的生态观。尽管如此,整体交互作用理论的研究取向存在巨大困难,要考虑影响个体发展的各种内外因素,可谓包罗万象,而多因素多水平、动态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加大了研究的难度。整体交互作用理论虽与倡导线性的传统实验科学不同,但它仍可依据耗散结构论、突变论、混沌动力学等非线性科学方法论来研究个体发展。值得注意的是,非线性科学与线性科学并不是两个极端,当事物处于平衡与接近平衡的状态下,事物间的相互作用是线性的[2]。线性与非线性都是心理现象的本质,应相互补充,以整体交互作用理论为发展心理学注入新力量。(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Magnusson,D.& Stattin,H.Person-Context Interaction Theories[M]// Lerner,R.M.(series ed.).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New York:Wiley,1998,vol.1.(5th ed.)

[2]孙明遐,余嘉元.发展心理学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13(2):80-83.

[3]王荣,桑标.人——情境整体交互作用理论与发展心理学研究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5(1):68-72.

[4]曾守锤,桑标.人与情境交互作用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2005,28(5):1256-1258.

[5]纪林芹,张文新.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定向的理论与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1):1563-1571.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 篇9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现象。广义包含心理的种系发展、心理的种族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狭义指个体心理发展。

☻个体发展心理学是对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普遍性和差异性;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连续性和阶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显现而判断阶段(8/、9岁以后)。自已。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律道德判断是指儿童的道德英国的高尔顿。判断受他自己的主观价值标☻环境决定论:心理发展是由准所支配。环境因素决定的;片面的强调☻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和机械地看待环境或教育在段理论

他根据个体在不同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否认遗传时期的心理社会危机的特点,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代表人将个体人格发展过程发展为物是美国的华生。八个阶段:

1、婴儿前期(0-2☻二因素论主张遗传因素和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环境因素共同决定心里的发务是获得信任感,客服怀疑展;把两者视为相互孤立存在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的因素;他们关注各因素在心质。

2、婴儿后期(2-4岁):理发展中发挥作用的程度。德自主、羞耻;意志。

3、幼儿国儿童心理学家施太伦

期(4-7

岁)

:主动、内疚;目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只能决定发展的速度或改变其道德内容,但不能改变它的发展顺序。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婴儿期的年龄范围0-3岁。☻婴儿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

1、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2、外部表现

3、促进了空间认知的发展

4、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

1、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段性的统一。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任务: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遗传和环境的关系;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心理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的关系;不同心理机能是否存在关键期。☻普莱尔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基人,于1882年发表《儿童心理》是儿童心理学诞生标志。

☻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的标志: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章的名称。

☻横断研究是在短的相同时间段内,同时考察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 试组间的心理变化。是最常用的设计方式。优点:可以同时研究较大样本;在短时间内取得大量资料,降低成本节省时间和人力。缺点;难以得出个体心理连续变化过程;难以了解心理变化中各个事件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中出现的组间差异可能有不属于心理发展因素。

☻纵向研究是在较长的时间系列内对被试个体或同一被试组群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查,以了解心理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优点:便于了解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发展的连续变化过程;便于揭示量变、质变现象,了解心理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和比较迅速的变化时期;比较容易发现心理发展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缺点:样本少而且在追踪过程中容易流失样本;由于时间较长,会因环境变迁而出现某些新的变量;同一测量方法反复应用会导致重复效应;成本较高,耗费人力和时间。

☻交叉设计研究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优缺点的取长补短。☻遗传决定论: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心理发展的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然显现过程;环境的作用只能促进或美国的吴伟士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动作是认识的源泉。图式是指动作或活动的结构或组织。图式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进行的。同化是指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顺应是指主体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外界新的刺激,就要按新刺激的要求改变原有认知结构或创造新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环境的需要。☻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皮亚杰将儿童心理发展分4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大约在9-12个月,儿童逐渐获得了客体永久性,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了。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活动处于感知动作思维水平,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2前运算阶段(2-6/7岁):具体表现为;①泛灵论,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②自我中心,认为所有的人与自己都有相同的感受,不能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③思维的不可逆性,只知道A>B,不知道B

1、前道德判断阶段(4-5岁)。这个时期儿童尚不能判断,他们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属于道德判断之前的阶段。

2、他律道德判断阶段(4、5岁-8/、9岁)。他律道德判断又称道德实在论。他律道德判断是指儿童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之所以又称道德实在论就是指儿童对行为作出判断时主要是依据行为的物质后果,而不考虑行为者的主要动机。

3、自律道德标。

4、童年期(7-12岁):勤奋、自卑;能力。

5、青少年期(12-18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诚实品质。

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避免孤独;爱的。

7、成年中期(25-50岁);敷衍、停滞 ;关心。

8、成年后期(50岁以后):完善、失望或延误;

☻艾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特点如下:

1、人格发展是自我逐渐形成的过程;

2、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的观点;

3、人格发展是连续一生的发展过程,他的心理发展阶段划分包括从出生到衰亡整个人生历程;

4、二维性的发展阶段说。☻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这一理论也超越了传统行为主义的局限性,成为新行为主义的代表性理论。

观察学习: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矫正已有的某些行为反应特征,而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并未对示范反应作出实际的外部操作。☻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和心理发展观。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最近发展区:在有指导的情景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学习的最佳期限是建立在正在开始又尚未形成的机能之上。☻柯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分为3种水平6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定向阶段;

2、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第四阶段: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即强调对法律和权威的服从;

3、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法律可以通过共同协商和民主的程序来改变;第六阶段;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除了法律以外还有诸如生命的价值、全人类的正义、个人的尊严等更高的道德原则。

2、从不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3、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头尾原则、近远原则、大小原则。

☻成熟是训练的前提条件。训练对成熟只能起到加速或延缓作用。

☻感知觉是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成熟的心理过程。婴儿感知觉的发展是主动的、有选择性的心理过程。

☻习惯化范式又称习惯化与去习惯化习惯化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去习惯化指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又增强。☻优先注视范式也称刺激偏爱程序,以注视时间为指标。☻视崖 深度知觉

☻婴儿期是感知能力发展的干预和发展的最宝贵时期。☻6-12个月的婴儿出现“认生”现象。☻思维的发展: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婴儿期的思维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其典型特征是直觉行动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指思维活动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

☻婴儿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

1、直觉性和行动性。

2、间接性和概括性。

3、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4、思维的狭隘性。

5、思维与语言开始联系,开始出现形象性特点。

☻后天学习理论:强调环境对儿童获得言语的决定作用,其代表人物斯金纳、班杜拉和布鲁纳。

☻强化说以操作条件反射的操作行为和正强化、负强化等概念来解释言语的获得。☻社会学习说认为儿童学习言语是通通过模仿成人而获得的,强调模仿作用,后又提出“选择性模仿”的概念。☻先天成熟理论:强调先天因素对言语发展的决定作用,认为儿童言语的发展决定于成熟,所以也称自然成熟说。其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

乔姆斯基是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创始人。通过大脑中的语言获得装置(LAD),普遍语法转变成个别语法。

☻婴儿发音的发展顺序分为三个阶段:

1、简单发音阶段

(0-4个月)。

2、多音节阶段(4-9个月)。

3、有意义的语音,即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活动。

2、认知论:游戏是一种同化过程,儿童的认知水平反映在游戏活动中。

☻幼儿的游戏是象征性游戏。

的结果。

☻同伴关系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

1、掌握守恒:达到数概念守恒和长度守恒在6-8岁,液体守恒和物质守恒约在7-9岁,面积守恒和重量守恒约在8/9☻3岁儿童基本上能掌握母语的语法规则。从单词句、双词句到电报句。

☻婴儿的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掌握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社会行为技,以适应社会生活,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的发展过程。

☻笑的发展过程:

1、自发性微笑(0-5周);

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4个月):他们对熟悉人与陌生人都可以报以微笑,是不加区分的;

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4个月以后):这个时期的婴儿对熟悉人比不熟悉的人有更多的微笑。

☻恐惧的发展:

1、本能的恐惧;

2、与直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3、怕生;

4、预测性恐惧。

☻气质以托马斯和切斯的类型学说近期最受重视。

婴儿的气质类型:

1、容易型

2、困难型

3、迟缓型。☻社会性依恋: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之间的最出的社会性连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鲍尔比将婴儿依恋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无差别的社会反映阶段;

2、有差别的社会反映阶段;

3、特殊情感连结阶段。

☻艾斯沃斯将婴儿对母亲的依恋表现分为:

1、安全型依恋;

2、回避型依恋;

3、反抗型依恋。

☻自我意识是个人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对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的认识。婴儿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婴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一个具有关键意义的标志。☻威廉·詹姆斯把自我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客体我的发展:这一时期婴儿具有了用适当人称代词称呼自己和他人这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针对不同类型的气质特点,积极对待婴儿:对困难型婴儿,需要父母具有特别的热情、耐心和爱心,理智的克制自己的烦燥,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有针对性的方法,才能使这些孩子健康的适应社会。对迟缓型婴儿教养的关键,在于让这些孩子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特点去适应环境。家长不要给他们施加压力,多鼓励他们去尝试新经验。

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幼儿期的年龄范围是3-6岁,这个时期儿童心理发展仍属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

☻关于游戏的理论:

1、精力过剩论:主要是指人需要活动的倾向,将剩余精力用于游戏童年儿童游戏是规则性游戏。☻根据儿童游戏的社会性特点,可将游戏分为独立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

☻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1、游戏是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

2、游戏是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

3、通过游戏实现自我价值,体现创造性能力。

4、培养健全的人格。

5、增强体质。☻幼儿期是儿童言语发展的具有关键性时期。

☻幼儿掌握各类词汇数量中名词最多,其次是动词、形容词、数次、量词。

☻幼儿期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

☻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有意识记较为薄弱。

☻幼儿容易运用机械记忆的方法;意义记忆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幼儿期以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词语记忆薄弱;

☻记忆策略是人们为了有效地记忆而对输入信息采取有助于记忆的手段和方法。☻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具体形象思维的主要特点:

1、具体形象性;

2、不清晰性和易变性;

3、具有符号功能;

4、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提问类型的变化表现在提问“是什么”的模式向提问“为什么”的模式变化。

☻幼儿的概念水平属于形象概括水平。

☻儿童的自我评价能力是从幼儿期开始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

1、从依从成人的评价发展到开始有独立的评价。

2、从对外部行为表现的评价向内在品质评价的转化。

3、从简单、笼统的评价发展到较为具体的评价。

4、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向初步客观性评价发展。

☻儿童的自我控制活动区分为四种类型:

1、运动抑制;

2、情绪抑制;

3、认知活动抑制;

4、延迟满足。

☻亲社会行为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积极行为及趋向。☻攻击行为是指针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哈特普把攻击行为分为工具型攻击和敌意性攻击。所谓工具型攻击指儿童为了获得某个物品而作出的抢夺、推搡等动作。敌意型攻击则是以人为指向的,采用嘲笑、骂人等言语指责,其根本目的是打击、伤害他人。研究发现年龄较小的儿童以工具型攻击为主,年龄较大的孩子以敌意型攻击为主。☻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性别角色是儿童对同性别父母认同☻幼儿的友谊多半建立在地理位置接近、喜爱共同的活动或拥有有趣的玩具的基础上,所以很容易建立,也很容易破裂。

☻同伴关系在儿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首先,同伴交往促进了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其次,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第三,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蔼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第四,同伴交往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格。☻第一反抗期大约在幼儿三四岁时出现。

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童年期的年龄范围大约是7-12岁,属于小学阶段。童年期儿童的生活从以游戏为主导转为以学习为主导。

☻考生学习的一般特点:

1、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3、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型和强制性。

☻小学儿童的数学记忆广度已经与成人水平接近。

☻意义记忆在记忆活动中逐渐占主导地位。

☻童年期主要的记忆策略是复述和组织。组织是把要识记的材料中所包含的项目,按其间的意义联系归类成系统以帮助记忆。

☻元记忆是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活动。

☻记忆监控是指主体在记忆活动过程中,将自己的记忆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自觉地对其进行积极地监视、控制和调节。

☻童年期的思维获得飞跃发展,其基本特征在于: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形象逻辑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特点:

1、经历一个思维发展的质变过程

幼儿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导,经过童年期就进入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导的阶段。这一转变是思维发展过程的质的变化。2.、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

3、10岁左右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转折期。即小学四年级。

☻小学儿童的概括水平:

1、直观形象水平:是指所概括的事物特征或属性是事物的外表的直观形象特征。

2、形象抽象水平:既有外部的直观形象特征,又有内部的本质特征。

3、初步本质抽象水平:是以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为主。

☻推理可以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小学高年级基本具有逻辑推理能力。

☻新的思维结构的主要特点:岁-10岁,容积守恒要在11-12岁才能掌握。

2、思维具有可逆性:是指在头脑中进行的运算活动,也可以朝相反的方向运转。

3、补偿关系认知:思维结构中的补偿关系认知是思维活动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转换。

☻童年期自我描述是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逐步转向比较抽象的内部心理特征。☻自我评价的特点:

1、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长。

2、自我评价的批判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3.、自我评价的内容逐渐扩大和深化。蒙达·哈特尔认为自我评价内容的发展顺序从身体的自我、活动的自我向社会的自我和心理的自我发展。

4、自我评价的稳定性越来越高。☻童年期亲子关系:父母与儿童交往时间明显减少;父母在儿童教养方面所处理日常问题类型变化,如学习、做家务、同伴交往等;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量变化,三阶段,父母控制(6岁以前)共同控制(6-12岁)儿童控制(12岁以上)。

☻影响儿童在同伴中是否受欢迎的基本因素是儿童本人的社会交往能力。

☻儿童在伙伴集团中的3种关系期:依从性集合关系期,他们的人际联结关系首先是教师;平行性集合关系期,组成团伙。整合性集合关系期。☻友谊的发展:第一阶段(3-5岁)短期游戏伙伴关系;第二阶段(6-9岁)单向帮助关系;第三阶段(9-12岁)双向帮助关系;又称顺利时的合作;第四阶段(12岁以后)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影响儿童选择朋友的因素:

1、相互接近;

2、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

3、人格尊重并相互敬慕;

4、人际交往中的协同关系。

☻竞争假设理论认为儿童的欺负行为是在学校参与竞争和追求成绩的结果,是对在学校受到挫折和失败的一种反应。外部特异性假设理论认为儿童之所以受欺负是由于其自身具有一些外部异常特征,如肥胖、戴眼镜、讲方言等。依恋理论则认为儿童早期形成的不安全依恋是欺负产生的主要原因。

第五节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 ☻青春期年龄范围11、12岁-

15、16岁。特点:身心发展不平衡、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错综矛盾及心理和行为的特殊变化。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也是第二发展加速期。(0-1岁第一加速期)☻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1、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

2、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

3、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4、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青春期的思维发展水平达到皮亚杰所划分的形式运算阶段;

☻自我意识的发展: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开始反复萦绕于心,导致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具体表现:

1、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特征

2、深切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

3、十分关心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 ☻第二反抗期:三四岁幼儿处于第一反抗期;初中少年进入第二反抗期。第一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主要在于争取自我主张和活动与行为动作的自主性与自由权;第二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则是全面性的,从外部因素深入到内在因素,从行为表现到要求人格的独立。其表现形式:硬抵抗、软抵抗、反抗的迁移。原因:集中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反抗期的出现是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人际关系:青春期交友范围缩小。选择朋友标准:志趣相同、烦恼相似、性格相近、能相互理解。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是先疏远、后接近。对父母依赖减少,能看到父母很多缺点;对老师品头论足。

☻反抗期中矛盾的焦点在于:成长者对自己发展的认识超前,父母对他们发展的认识滞后。父母帮助孩子渡过反抗期要点:

1、在反抗期到来之前做好思想准备;

2、尊重其独立自主要求;

3、以友相待;

4、引导子女正确接纳自己的变化,正确对待自己成长、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第六节 青年期心理发展 ☻青年期(成年初期)年龄范围17、18-35岁。

☻卡特尔把智力的构成区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是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晶体智力是指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在成人阶段,流体智力呈缓慢下降趋势,而晶体智力则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并随经验和知识积累而呈上升趋势。

☻帕瑞对青年期思维发展分三阶段;1二元论阶段

2、相对性阶段

3、约定性阶段,能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到两个相反的观点都是正确的,因为每个观点的出发点不同

☻拉勃维维夫把成人的思维看做是一种“实用性思维”并不严格按照逻辑法则进行。☻自我意识发展:青年期的注意力集中到发现自我、关心自我的存在。自我意识的修正主要依据:

1、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

2、来自他人的评价修正自我意识个体表现自我接纳和自我否定两种形式。自我接纳是个体对自身以及自身所具有的特征持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平常心面对自我现实。自我否定是否定自己的两个方面,忽视自己的优点。

☻人生观是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价值观是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内部尺度。☻斯普兰格把人分为6类:理论的、积极、经济的、审美的、社会的、政治的、宗教的。☻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个体成熟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人生护航舰:恋爱和结婚,与家庭成员的关系、与朋友的关系。(安托露丝)☻青年期朋友关系:女性朋友数量多于男性,女性朋友之间谈更多的心里话,有更多的情感支持;女性朋友之间是相互聊天,男性朋友之间是在一起做事;女性对情感关系更有责任心,包括对爱人、朋友、家庭和孩子。

☻霍兰德把人格类型分为:现实的、研究的、艺术的、社会的、企业的、常规的6类。☻青年人的人格表现的越来越成熟。

第七节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 ☻中年期年龄范围35或40岁-60或65岁。

☻更年期是指个体由中年向老年过渡过程中生理变化和心理状态明显改变的时期。年龄在50岁左右。

☻中年期的记忆力保持平稳或下降很小。对表面细节的记忆下降,而对意义或主题的记忆并没有下降。

☻中年期对自我的看法表现出更加积极、满意的变化。☻中年期的人格变得较为成熟,具体表现:内省日趋明显;性别角色日趋整合(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男女同化”);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为人处世日趋圆通。☻艾里克森:繁衍并不单单指生育后代,更多的是指事业的发展。职业发展表现在:工作满意度(达到一生最高峰)、工作绩效

☻中年人的人际关系最复杂。与同事和领导的关系是一种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中年期朋友的数量少于青年期,但朋友间亲密程度高于青年期。☻艾文森发现37-41岁对于多数男人是一个不稳定、焦虑和变化的时期。

第八节 老年人的心理发展 ☻老年期(晚年期)指60岁以后的人生阶段。有丧失期的观点和毕生发展观。丧失期:心理机能衰退;“心身健康”“经济基础”“社会角色”和“生活价值”的丧失。

☻毕生发展观的基本观点:

1、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

2、不同心理机能发展的形态和变化速率也有差异

3、心理发展总是有生长和衰退两方面结

合而成4、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可塑性

5、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年龄阶段)社会历史文化、非规范事件等。☻认知活动的退行性变化是老年期的心理发展总趋势的一个特征。

☻感知觉是个体心理发展最早,衰退也最早的心理机能。老化最明显的视觉、听觉,其次是味觉、痛觉。

☻老年人记忆变化的总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原因:一是记忆加工过程的速度变慢,整个记忆加工过程需要的时间太长。二是工作记忆容量变小。

☻老年人的思维能力显示普遍下降的趋势

☻适应退休过程分4个时期:

1、期待期

2、退休期

3、适应期

4、稳定期

上一篇:考勤统计查询系统下一篇:坚强话题作文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