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经营管理办法(共9篇)
生产经营管理办法 篇1
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办法
为了规范
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适应市场的发展,结合有关会议精神,制定本办法。第一条:生产经营
一.项目部的设立。项目部组成必须由不少于2人的 公司在职员工设立,要明确项目部负责人,由项目部负责人直接对公司负责人负责,公司负责人对法人直接负责。对于以前未加明确的项目合伙人,可在此文件下发后向办公室提交申请,并办理相关手续。项目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项目负责人对项目负管理与经济总责。公司对项目收取的相应比例的管理费用。
项目部在上缴公司管理费的同时还应完成本项目部成员的支出,该笔费用按照有关文件计算后从进款中直接扣除。
二.合同的签订。对于各项目部承担的工程项目,在合同签订前,必须按照合同签订的相关规定,由公司领导逐一审批,经评审合格后才能签订合同。
材料、劳务等项目内采购合同,不得以公司名义进行签署,也不得印盖公司印鉴。具体管理办法按照
公司合同管理办法执行。三.项目费用的管理。进账资金统一进到
公司账户上,然后由院财务在扣除管理费及税金后拨付给
公司各项目部账户,各项目部按国家税务制度提供相应的票据给
公司财务部,公司财务部负责项目财务管理。
四.各项目部承接的工程,由各项目部负责人统一组织实施,并负责其相对应的职责。第二条:项目管理
一.公司的日常业务管理部门为公司办公室。所有公司印鉴及证件、仪器均由办公室负责管理,使用时办理相应的使用手续;不得未经容许私自制作、刻印公司印鉴、证书。
二.实行项目备用金制度,针对不同的项目及付款情况,由项目 部负责人提出项目用款计划及还款时间表,报请公司及院领导审批后方可使用。
三.分包工程款的支付,分包工程款的支付必须要等工程款进账后由项目负责人分期分批支付。原则上要先结算后付款。
四.资料整理。工程完工后,工程资料应及时整理归档。特别是工程决算资料要及时交回
公司财务,否则财务有权拒绝余款的支付。
五.项目资料审批流程。
1、勘察项目实施前,项目负责人应先提出勘察方案报送
公司总工审批后实施,完成勘察任务后工程技术负责人提出书面
工程技术报告,报告签字人为:经理、审定人、审核人、工程技术负责人(现场技术负责签字);
2、设计项目由工程负责人将图纸和计算书提交审核,审核后方可盖章。图纸签字人为:工程负责人、制图、校对、审核、审定,图纸会签必须由本人签字,不得代签,并在完成盖章后向办公室归档图纸和计算书。
3、测量项目报告必须经过公司总工审核,在办公室归档后,方能生效。
第三条:施工现场的生产管理
一.现场项目部的组建。现场项目部组建由项目负责人完成,包括项目经理、工程技术人员的聘用,及其工资和协调等工作。现场项目部全权负责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及资金的回收。项目负责人对现场项目部负全部责任。
二.聘用人员工资的发放,为保证一线生产队伍的稳定,现场项目部的人员必须每月准时发放工资,其工资由项目负责人制表报批并发放,工资发放时间一定应在第二个月的15日前。
三.事故的处理,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出现安全事故或质量事故,由项目部内部协调解决。重大事故要及时上报公司,公司协助解决。事故产生的费用等由项目部承担。第四条:奖罚措施
一.公司收取的管理费原则上保证公司资质的正常运营及公共支出。
二、奖励,奖金提取。公司开展经营业务要首先确保完成下达的任务指标,实际完成指标的奖罚按相关文件执行。
三、亏损解决办法。在施工过程中,如因经营管理不善出现周转不灵等,公司有权收回其项目部的经营权,并更换项目负责人,相应的损失应由原项目负责人承担。
生产经营管理办法 篇2
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体系是基于生产过程控制的业务流程标准化管理、基于作业流程的标准成本管理及配套绩效考核管理体系的有机结合, 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实现对生产的有效反馈、对过程的有效控制、对结果的有效考核, 保证采油厂各方面工作稳定协调开展, 实现油气产量、成本控制效果最佳化目标。
二、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体系目标
采油厂作为油藏经营管理生产阶段成本控制的主要管理者, 需要整合内部管理资源, 运用和发挥生产、经营各自的优势, 竭力构造一种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生产经营一体化体系。
建立生产经营一体化的目标就是从生产实际出发, 实现生产向经营渗透, 经营向生产延伸, 生产管理者也是经营管理者, 达到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管理目标。通过生产经营一体化的实施, 建立生产经营联动的相关机制, 做到“五个一同”, 即经营和生产要一同编制预算、生产和经营要一同分析预算运行中产生的偏差、生产和经营要一同制定和落实纠偏的措施和办法、生产和经营要一同落实预算外事项资金预算、经营和生产要一同考核兑现。
三、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体系构成
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体系以生产管理、成本控制和绩效考核三个子系统为基础, 坚持制度、执行与评估三个运行环节, 在科学决策、过程管理与持续改进的支撑下实现采油厂生产与经营相融合的管理目标。
1. 生产管理子系统
生产管理子系统包括整章建制, 梳理、修订完善现行的管理标准和制度, 推行生产操作程序的标准化, 为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成本控制子系统
成本控制子系统主要是加强经营管理的过程管理, 主要体现在对采油厂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作业法下标准成本管理体系、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及业务流程管理。
3. 绩效考核子系统
绩效考核子系统指的是建立生产、经营岗位绩效量化考核指标体系, 加大经营管理的考核力度, 努力促进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的实现过程。
四、建立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体系程序
生产经营一体化就是要求采油厂在油藏经营管理模式下, 既追求产量增长、又控制成本支出, 从追求短期完成生产任务转变为追求长期的持续发展, 更加重视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更加突出管理创新, 提升采油厂核心竞争力。 (具体程序见图-1)
1. 依据现场实际, 建立标准生产流程
采油厂的生产过程管理首先从基本操作抓起, 进而规范生产流程, 形成标准作业程序, 实现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和流程化。《标准作业程序》的形成分三个阶段:一是修订完善《操作规程》, 二是实践检验《操作规程》, 三是形成《标准作业程序》。员工依据《标准作业程序》和岗位分工, 各司其职, 规范操作, 及时纠正偏差, 减少失误, 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结合标准生产流程, 完善成本控制系统
(1) 完善三分两全标准成本法
建立标准生产流程后, 一是可以通过标准生产流程查找作业成本动因, 准确定位节点, 分析影响因素, 制定保障措施;二是可以明确岗位责任, 依据标准生产流程, 可以十分清晰发现岗位工作流程的重点、管理难点, 设立考核到岗位的财务和非财务的技术指标, 保障各节点的成本最优化, 形成岗位保班组、班组保分队、分队保采油厂自下而上的成本控制局面;三是有利于建立标准生产流程的消耗标准, 完善基于作业流程的三分两全标准成本管理法。
(2) 结合生产消耗标准, 提高预算编制准确性
结合逐步完善的标准成本, 提高各项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利用预算确定和实现采油厂年度经营目标的过程, 建立优先保障以油田稳产和增储上产为目标的预算管理办法, 通过“年零基、季滚动、月分析、周监控”的预算控制手段, 形成覆盖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 全员参与、全程跟踪与控制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3. 建立配套绩效考核体系, 完善岗位绩效考评制度
(1) 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采油厂成本、预算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业务预算与财务预算的脱节, 财务预算对业务预算约束乏力;二是预算考核不细, 没有将指标下沉到班组和岗位, 成本控制的责任仍停留在厂长、科室长、分队队长层面;三是根据油藏经营管理要求, 采油厂成本核算以区块成本核算管理为重心, 未在FMIS建立班组核算单元, 班组全口径成本数据取得的难度较大, 无法真正落实班组成本管理责任;四是未全面建立基于标准生产流程的消耗标准, 岗位人员生产消耗无法进行比较, 若进行成本责任考核有失公允。
(2) 岗位绩效考核方法
为解决存在的问题, 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一是根据油田经营管理需要, 按作业区块设队;二是实施班组全口径成本核算;三是逐步完善标准成本体系, 建立岗位消耗对比标准。通过以上措施, 实现建立基于生产经营一体化的绩效考核体系, 结合标准生产流程完善岗位绩效考评制度。
绩效考评制度包括编制定员、岗位职责、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和反馈制度等内容, 通过完善薪酬激励和约束机制, 准确、公正地考核各基层单位 (部门) 履行职责和任务完成情况, 确保厂生产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将生产经营一体化落到实处。
绩效考核体系中考核层级:对及其所辖井站 (班组) 全体岗位员工;考核对象包括管理人员岗位、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岗位三类人员, 依据工作责任不同, 采取不同考核方式。
(1) 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以岗位职责为基础, 以效益类、营运类和控制类指标为重点进行考核。
(2) 技术人员绩效考核:以岗位职责为基础, 以业绩为重点进行考核。
(3) 操作人员绩效考评:以完成本工种、岗位工作中的业绩为考核重点, 兼顾技术业务水平和工作表现。
五、完善企业文化, 夯实成本管理长效机制基础
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文化做支撑, 采油厂应通过建立成本管理“标杆队”、“标杆班组”、“标杆岗位”, 引导员工找差距、定措施, 不断超越标杆指标, 激发基层创新管理的活力;挖掘成本精细管理的典型, 利用板报、橱窗、内部网站等工具, 广泛宣传其成本管理的先进经验, 引导基层职工人人关心生产成本, 积极参与到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的工作中去;积极开展“降本增效”、“修旧利废”、“五小发明”、“设备零缺陷”等群众性的成本控制活动, 营造良好、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六、坚持管理和技术创新, 持续改进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体系
坚持管理和技术创新可使生产经营一体化体系永葆活力, 通过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和油田开发技术、生产管理技术融合, 将油藏研究、开发运行、现场管理等工作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为采油生产经营一体化的持续改进提供支撑。
同时, 应加快信息化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 不断提升油田精细化管理水平, 提高劳动生产率。分公司从2011年10月开始实施远程监测系统, 第一批次主要针对电泵井, 监测套压、回压等7项参数;2012年开始实施全参数监测包括自喷井、机抽井, 监测油压、套压等参数;目前已覆盖9口机抽井、33口自喷井, 实现108口电泵远传监测全覆盖。通过远传预警管理, 电泵故障处理时间由2011年7.7小时下降至4.2小时, 降低46%;月均故障停机井次由54井次下降至38井次, 降低16井次/月;月均躺井率由10.1%下降至5.2%, 下降4.9%;对降低电泵停机、躺井、减少产量及稀油损失意义重大。
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 篇3
第一条为加强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规范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申请、审核、核发和监管,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受理、审核、核发和监管工作。
第四条负责审核、核发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办理条件、程序等在办公场所公示。
第五条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利于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提升农作物品种选育和生产水平、促进公平竞争的原则,依法发放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
第二章生产许可
第六条生产主要农作物商品种子的,应当依法取得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以下简称种子生产许可证)。
主要农作物杂交种子及其亲本种子、常规种原种种子的生产许可证由生产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其他主要农作物的种子生产许可证由生产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
生产所在地为非主要农作物,在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为主要农作物,生产者申请办理种子生产许可证的,生产所在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受理并依法核发。
第七条申请领取种子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申请杂交稻、杂交玉米种子及其亲本种子生产许可证的,注册资本不少于3000万元;申请其他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的,注册资本不少于500万元;
(二)生产的品种通过品种审定;生产具有植物新品种权的种子,还应当征得品种权人的书面同意;
(三)具有完好的净度分析台、电子秤、置床设备、电泳仪、电泳槽、样品粉碎机、烘箱、生物显微镜、电冰箱各1台(套)以上,电子天平(感量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和万分之一)1套以上,扦样器、分样器、发芽箱各2台(套)以上;申请杂交稻、杂交玉米种子生产许可证的,还应当配备pcr扩增仪、酸度计、高压灭菌锅、磁力搅拌器、恒温水浴锅、高速冷冻离心机、成套移液器各1台(套)以上;
(四)检验室100平方米以上;申请杂交稻、杂交玉米种子及其亲本种子生产许可证的,检验室150平方米以上;
(五)有仓库500平方米以上,晒场1000平方米以上或者相应的种子干燥设施设备;
(六)有专职的种子生产技术人员、贮藏技术人员和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种子检验人员(涵盖田间检验、扦样和室内检验,下同)各3名以上;其中,生产杂交稻、杂交玉米种子及其亲本种子的,种子生产技术人员和种子检验人员各5名以上;
(七)生产地点无检疫性有害生物;
(八)符合种子生产规程要求的隔离和生产条件;
(九)农业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八条申请种子生产许可证,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种子生产许可证申请表;
(二)验资报告或者申请之日前1年内的年度会计报表及中介机构审计报告等注册资本证明材料复印件;种子检验等设备清单和购置发票复印件;在生产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种子检验室、仓库的产权证明复印件;在生产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晒场的产权证明(或租赁协议)复印件,或者种子干燥设施设备的产权证明复印件;计量检定机构出具的涉及计量的检验设备检定证书复印件;相关设施设备的情况说明及实景照片;
(三)种子生产、贮藏、检验技术人员资质证明和劳动合同复印件;
(四)种子生产地点检疫证明;
(五)品种审定证书复印件;
(六)生产具有植物新品种权的种子,提交品种权人的书面同意证明;
(七)种子生产安全隔离和生产条件说明;
(八)农业部规定的其他材料。
种子生产许可证申请者已取得相应作物的种子经营许可证的,免于提交前款第二项规定的材料和种子贮藏、检验技术人员资质证明及劳动合同复印件,但应当提交种子经营许可证复印件。
生产经营管理办法 篇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安徽省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健康体检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体检,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第三条在本省范围内开展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健康体检活动,应遵守本办法。
第二章从业人员健康体检
第四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组织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健康体检,不得使用无健康证明人员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从业人员已取得其他公共卫生健康证明且在有效期的,不需要再重新体检。
第五条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员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者,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将其调整到其他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
第六条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佩戴健康证明上岗,如佩戴健康证明有碍食品安全的,健康证明应当由单位集中保存,便于检查。
第七条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健康证明在安徽省范围内有效,如有遗失,应及时向原体检单位申请补发,原体检单位核查无误后应当及时补发。
第八条患有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疾病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痊愈后,需重新开展健康体检,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恢复原工作。
第三章健康体检单位
第九条开展食品安全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单位应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经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条 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单位应满足本办法所规定的设备和人员要求。第十一条 健康体检单位设备要求
(一)主要仪器设备:分光光度计、培养箱、干燥箱、普通冰箱、恒温水浴箱、生物显微镜、离心机、高压消灭菌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标仪、生物安全柜、X 光机(200mA)等。各种设备运行良好,有相应的规范操作规程。
(二)体检用房:候检厅、体格检查室、抽血室、粪便采样室、X光检查室、微生物室、化验室、医疗废物处置室等功能用房。
第十二条健康体检单位专业人员要求
1.医疗、放射、检验科室技术负责人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2.医疗人员、放射医师应取得执业医师证书并具有两年以上专业工作经验。
3.检验人员应具有初级以上技术职称,有两年以上专业工作经验。
4.质量管理人员应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第四章体检内容和流程
第十三条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内容
(一)既往病史:是否患有肝炎、是否患有痢疾、是否患有伤寒、是否患有肺结核、是否患有皮肤病、是否患有其它疾病。
(二)体格检查:包括心、肺、肝、脾和皮肤等检查,详见附件《安徽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表》。
(三)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简称转氨酶):如果转氨酶异常,则增加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测定(IgM)、戊型肝炎病毒抗体测定(IgM)。
2.常规微生物项目检验:痢疾杆菌、伤寒、副伤寒
3.X线胸部透视或胸部拍片:
胸部透视如有异常需做X线胸片检查,X线胸片发现异常时应做好鉴别诊断。如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时,应按照肺结核病的防治规定进行转诊治疗管理。
体检结论:由主检医师负责体检结果审核并做好登记,合格者办理健康证明,不合格人员不予办理健康合格证明,并告知复检或调离岗位。
第十四条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流程:
(一)从业人员所在生产经营单位组织从业人员到经卫生行政部门备案的健康体检机构进行健康体检;
(二)健康体检单位在对体检人员核对无误后进行体检,并在7个工作日内出具书面体检报告;
(三)健康体检单位对从业人员体检结果符合要求的,在10个工作日内发放健康证明;
(四)从业人员对检查结果有疑议的,可在7日内向原体检单位申请复检,复检结果与原检查结果不一致时,以复检结果为准。
第十五条健康体检使用省卫生厅统一制定的健康体检用表和健康证明。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单位的备案和监督管理。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备案的体检单位及时通报给当地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公示具备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健康体检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名单。
第十八条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本地从事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健康体检工作的领导和监督检查,严禁未经批准而擅自开展健康体检活动。
第十九条卫生行政部门对不按程序体检、出具虚假报告、检查项目不齐全、乱收费、不按规定报送检查结果的健康体检单位,要责令改正,对拒不改正或情节严重的,应当注销备案。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者,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健康体检单位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由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违反《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罚,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者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生产经营管理办法 篇5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主任和安全督导员的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海南经济特区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本行政区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生产经营单位。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安全主任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中具有一定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并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管理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层管理人员。
安全督导员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中具有一定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配备安全主任管理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并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督导员。
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副职以上职务的人员担任安全主任。
第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为安全主任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研究解决安全主任提出的安全生产问题。
第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支持安全主任行使职权,确保其能正常履行职责;对安全主任提交的有关本单位安全生产及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建议,应当及时签署意见,并归档保存三年。
第二章 聘任条件及发证、继续教育
第七条 凡身体健康,具有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或符合下列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可聘任为本单位的安全主任:
(一)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及使用危险物品的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单位聘用的安全主任,应当具有相关安全生产专业知识,且从事本行业安全管理工作满三年。
(二)危险物品运输企业,船舶修造企业,冶金、有色企业,机械制造企业,建材生产企业,电力企业聘用的安全主任,应该具有相关安全生产专业知识,且从事相关行业安全管理工作满二年。
(三)安全生产重点单位聘用的安全主任,应当具有相关安全生产专业知识,且从事相关工作满一年,但本条第(一)项、第(二)项已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四)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聘用的安全主任,应当具有安全生产专业知识,并从事相关工作满一年。
具有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或职称、安全培训、相关学历证明等均可认定为具有相关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第八条 安全督导员应当身体健康,具有相关工作经历一年以上。
第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按以下规定配备安全督导员:
(一)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及使用危险物品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应当按员工人数5%-6%的比例配备专职安全督导员。
(二)前项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应当按员工人数3%-4%的比例配备专职安全督导员;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应当按员工人数1%-2%的比例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督导员。
第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聘用安全主任和安全督导员时,应当将所聘用人员的姓名、学历、专业、健康状况、工作年限、工作业绩等基本情况报所在地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对符合条件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分别颁发《海南省安全主任证书》和《海南省安全督导员证书》,并向社会公布;对不符合条件的,责令生产经营单位重新聘用。
市、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将本辖区的安全主任和安全督导员的登记发证情况报送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海南省安全主任证书》和《海南省安全督导员证书》由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统一制定。
第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生产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公示安全主任、安全督导员的姓名、通讯方式和职责。
生产经营单位更换安全主任和安全督导员的,应当及时书面报告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并将原证书收回同时上交。
第十二条 安全主任和安全督导员应当每年参加不少于16个学时的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应急救援知识等。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督促安全主任和安全督导员及时参加业务培训。
第十三条 安全主任和安全督导员的业务培训工作,由安全生产专业协会或有资质的培训机构承担。
第十四条 从事安全主任和安全督导员业务培训的机构必须严格按照统一培训大纲和规范教材要求组织实施。培训大纲由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订。
第十五条 安全主任具有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证明或注册安全工程师继续教育证明的,可视为安全主任的业务培训,但须向安全主任登记机关办理确认手续。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证明或注册安全工程师继续教育的证明可视同参加安全督导员的业务培训,但须向安全督导员登记机关办理确认手续。
第三章 工作职责
第十六条 安全主任应当按照《海南经济特区安全生产条例》的规定履行如下职责:
(一)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检查和督促落实。
(二)审核本单位上报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报告,审核本单位安全生产资金投入计划及资金落实和使用情况。
(三)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考核工作部署。
(四)负责本单位安全作业管理,组织本单位员工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五)组织好本单位的日常安全检查,按要求开展安全设备定期检验检测工作,督促落实整改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对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有权直接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他业务主管部门报告。
(六)发现有危及员工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紧急情况,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因特殊情况无法报告的,有权决定员工暂停作业、撤离作业现场或者采取其他应急措施。
(七)参与本单位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的风险评估,以及新建、改建和扩建生产性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的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及竣工验收工作。
(八)负责本单位组织的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向主要负责人报告调查结果并提出整改意见。
(九)组织召开本单位的安全生产会议。
(十)依法经办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十一)监督、指导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安全督导员开展工作。
(十二)每月一次将安全生产情况书面报告单位主要负责人。
第十七条 安全督导员应当在安全主任的领导下具体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履行如下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协助安全主任做好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二)参与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并检查执行情况。
(三)协助做好职工的安全、安全技术教育和考核工作,督促检查职工安全教育。
(四)深入现场检查,对危险作业实施现场监督,及时发现隐患,制止违章作业。在紧急情况下对不听劝阻者,可停止其工作,并立即报请安全主任处理。
(五)及时、如实报告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并参加本单位组织的生产安全事故调查。
(六)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基础资料,做到基础资料齐全、实用、规范化。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省安全主任和安全督导员制度实施的组织、指导和监督管理,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本办法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十九条 安全主任和安全督导员业务上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二十条 凡生产经营单位不按规定聘任安全主任和安全督导员或聘任不具备资格的人员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照《海南经济特区安全生产条例》第五十八条第四项予以处罚。
第二十一条 安全主任和安全督导员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原负责办理登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责令生产经营单位撤换其安全主任或安全督导员职务:
(一)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
(二)受到刑事责任追究的。
(三)经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认定具有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行为的。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
生产经营管理办法 篇6
1.欧美企业管理哲学研究综述。谢尔登1923年出版的《管理哲学》是最早研究管理哲学的专著, 然而谢尔登在全书中并未给出“管理哲学是什么”的定义, 但从全书的意旨来看, 谢尔登对管理哲学的定位是:在管理领域中反思哲学问题:基于管理是什么的追问来重新反思管理的本质, 对当时管理现象进行宏观性、根本性的追问、质疑, 进而冲淡管理活动中过度精细化、机械化的研究倾向。
但戴维斯1951年提出了对于企业管理哲学完全不同的定义, 将管理哲学大部分等同于经营哲学, 戴维斯认为, 管理哲学是对于如何认识企业经营问题与如何解决经营问题的系统性的理念。斯里克曼1959年出版《管理的道德哲学》一书, 着重从管理中的道德伦理视角来定义管理哲学, 包括如何对待管理层的自利、怠责与被管理者的协商等问题。李津格尔将管理哲学的研究划分为五个分支:美学的、形而上学的、认识论的、伦理学的、方法论的分支。在本文看来, 上述五个分支较为含混, 例如认识论在哲学史上与形而上学有太多瓜葛, 不好区分;美学亦与认识论、形而上学有诸多重叠之处。
2.日本企业经营哲学研究综述。日本企业界和企业家倡导较早的是经营理念, 松下幸之助在1973年出版的《经营沉思录》提出了一整套经营理念, 指出经商、销售最重要的是保持一种态度, 在商业经营中, 反省是很重要的, 不管是经营者自己还是每天一起工作的销售人员, 应该养成早晨计划、昼间实行、晚上总结反思的习惯。松下幸之助表示, 自己的经营理念正是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形成的。
住原则也在总结研究松下幸之助等企业家经营理念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经营理念的定义:作为企业内部的经营指导原则, 经营理念对内能够使组织统一为一个整体, 所起作用不可低估, 对外它又传达了企业存在的意义, 是企业“信念”的表达, 经营理念是关乎企业和经营本质的大课题。住原则也指出经营理念的表达方式很多, 诸如社训、社意、社魂、信条、经营方针、行动指针、某某精神、某某誓言、企业宪章、哲理、格言、口号、标语、使命、纲领等, 甚至包括未成文的。
上述所谓“经营理念”与“经营哲学”实际上很接近, 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最早将“经营”和“哲学”这两个词联系在一起, 稻盛和夫2009年在北京大学曾做“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的演讲, 在演讲中, 稻盛和夫指出, 既然当了经营者, 既然开展了事业, 就必须对接踵而来的各种问题作出判断, 而“哲学”就是进行这些判断的基准。以上大致相当于哲学中“世界观”的部分。
日本企业经营中有关“方法论”的部分被描述为企业经营的“套路 (KATA) ”, 西方学者鲁斯在对丰田汽车的研究中看到, 作为全球汽车业中最为成功的企业之一, 多数学者研究和描述了丰田汽车的一系列组织实践和工作方式, 也许单个要点都是正确的, 但是他们只列出了要点明细, 并没有解释丰田公司的管理方式, 而且二十年的努力都无法复制丰田公司的成功, 这表明此类明细都是无效的。鲁斯指出, 试图效仿或复制另一家企业的工具、技巧或工作方式根本无法使本企业变得和成功企业一样, 这个底层的根本的东西, 即思维和行为的习惯或范式就是日本企业家所谓“套路”。很显然, 用较为学术化的语言来表达, 套路就是一整套、成系统的方法、原则、模式即方法论。
二、作为企业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经营管理哲学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 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 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 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哲学包含世界观和方法论两个方面, 也就是用一种特有的方法来把握世界的学问。没有和世界观相脱离、相分裂的孤立的方法论;也没有不具备方法论意义的纯粹的世界观。
1.经营管理哲学包含企业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环境、目标、管理过程等的根本看法。尼根西和埃斯塔芬1965年明确提出企业管理哲学主要是指企业中管理人员对雇员、消费者、供应商、股东、政府、社会的态度, 即一种世界观, 并指出这种世界观是有着民族文化差异的, 基于此, 美国企业管理哲学中某些元素可能很难迁移到其他文化中去。实际上在此之前, 乔亨利和鲍尔在1960年就指出, 西方企业基于短期利润与东方企业基于长期利润的世界观在企业计划、组织、领导等诸方面导致的巨大差异。其他方面的例子, 如松下幸之助在谈到对竞争的理解的时候说, 为了成长和发展, 必须认清竞争的真实含义, 竞争不是战争, 不一定非要把对方打倒不可, 只有为了共存共荣而竞争, 才能使企业共同成长和发展起来。显然, 松下幸之助这一看法与当时的西方主流经济管理学对于竞争的理解也是有出入的。
经营管理哲学首先体现为一种企业的世界观, 这种世界观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不光是日本, 在西方, 企业家们的经营管理哲学也一再改变与创新, 例如苹果的消费者哲学就将市场营销的视角从消费者转移到企业自身:在苹果看来, 一个在数字世界求生存的公司如果请求大众为它创造理念、编辑文本或是编纂电影脚本, 那么它是不会成功的, 成功只来源于商业模式下对自主产品的清晰定位。
2.经营管理哲学是指如何达到企业目标的思路、思维和行为的习惯或范式, 具体体现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般性指导原则。稻盛和夫认为, 所谓经营哲学, 首先是经营公司的规范、规则或者说必须遵守的事项, 经营公司无论如何都必须有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规范规则或事项, 这些作为“哲学”, 必须在企业内部清晰地确定下来。
鲁斯更深入地研究了作为方法论的“一般性指导原则”和具体的规则之间的区别, 鲁斯认为, 经营管理哲学中的方法论包括思维和行为的习惯或范式, 这些习惯或范式从表面来看体现为一套具体的规范, 但真正的精神是建立在“不可视的思维与行为模式基础之上的”。鲁斯在日本丰田公司的研究表明, 即使丰田公司的员工也很难解释清楚他们独特的思维与行为模式, 这些模式在该公司已经成为习惯, 早就渗入整个运营过程。
企业思维和行动的方法论并不只出现在日本, 早期重要的管理家和管理学家法约尔就曾提出过企业管理工作的14项原则, 包括:分工、权力、纪律、集权、等级链等, 从组织管理哲学的视角来看, 法约尔的上述原则绝不是全人类普适的管理原则, 在其背后深深地渗入了西方工具理性的思想, 它与传统的东方管理方式存在很大差别。
3.经营管理哲学是对企业实际采用经营管理的视角、方法等的高度概括, 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稻盛和夫认为, 所谓“哲学”, 它用来表明企业的目的、目标, 即要将这个企业办成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同时这种“哲学”还表明, 为了实现自己希望的、理想的企业的目的, 需要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稻盛和夫这段话典型地表明企业经营管理哲学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的密切关系。
例如, 以当前流行于企业界的术语“执行力”来看, 鲁斯认为, “执行”一词在使用时通常具有积极的意义, 但是不管你相信不相信, 在丰田公司, 具有执行导向性实际上会阻碍组织的进步和员工能力的提高, 只有了解丰田管理的精神, 包括企业对自己以及消费者、市场的完整认知, 才算是真正了解到该公司管理的精髓。这表明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 一定的世界观在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中的运用表现为方法, 没有和世界观相脱离、相分裂的孤立的方法论;也没有不具备方法论意义的纯粹的世界观。
三、企业经营管理哲学: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图式理性
图式 (schemas) 是指人们用来组织他们关于某个主题的知识、关于周围的社会世界的心理结构, 这种心理结构会影响人们所注意思考和识记的信息。在社会心理学中, 图式这一术语广泛用于我们对于许多事情, 例如我们自己、其他人、社会角色和特定事件的解释。心理学的研究揭示, 人类的基础心理功能如记忆具有重构性, 人们常常用和他们的图示相一致的信息来填充空白, 在很多情况下, 我们并不能准确记得在一个综合的情形中发生了什么, 除非我们的大脑就像一部摄像机一样精确记录下了影像和声音, 相反, 我们记住了一些真实的信息, 尤其是那些受我们的图式所导引注意的内容, 同时记住了一些根本就不存在、实际上是我们后来不知不觉加入的信息。
借鉴以上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很明显地知道, 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一种图式, 心理学中关于图式的自证预言可以更充分地说明这一点。所谓自证预言指的是, 当人们发现新的证据或旧的证据是虚假的时候, 他们可能并不如我们所意料的那样改变他们的图式, 人们并不总是被动地接受信息, 而是常常不同程度地支持已有的图式, 据此采取行动。而且心理学的研究证实, 民族文化背景是图式形成的一个重要来源。
尤为重要的, 图式并非是一种感性认识, 而是一种理性认识。在心理学中, 感性认识与感觉密切相关, 感性认识与如下的问题相关:工厂的火灾警报器要多响工人才能在喧闹的机器声中听到它?飞机控制板上的警示灯要多亮才能看起来比其他的灯亮两倍?咖啡中加多少糖才能感觉到甜?而理性包含认知、推理或问题的解决过程, 理性这一概念只表示推理与思路的心理过程, 并不必然意味着结果的客观性。
西蒙曾指出人类认识上的“有限理性”, 曾对古典经济学中的完全理性做出重大修正。古典经济学一直以完全理性为前提, 在古典经济学中由于行为人可以得到所有资讯, 因此可以在多种方案中, 选择能使效用最大化的一种方案, 但是于现实状况中, 人们所获得的资讯、知识与能力都是有限的, 所能够考虑的方案也是有限的, 未必能作出使得效用最大化的决策。因此, 西蒙认为, 必须考虑人的基本生理限制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认知限制、动机限制及其相互影响的限制。然而, 企业家或企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能用“有限理性”来描述, 有限理性强调的是人们在运用理性中的限制因素, 而图式强调的是人们在应用理性中的导向因素, 因此, 我们可以称企业经营管理哲学是一种“图式理性 (schemas rationality) ”, 即在一定图式导向下的理性决策过程。
四、图式理性视角下传统管理学的改造与实证管理哲学
无论是日本还是西方, 抑或中国, 企业家们都在谈论经营管理哲学。德国人拜克曼在《失去乔布斯, 苹果会怎么做》一书中明确指出, 苹果的核心经营哲学来自于乔布斯, 苹果的经营哲学推崇的是一种理念, 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哲学, 这一哲学带动整个公司形成了一个核心品牌, 支撑着公司在创新路上渡过了无数困难———苹果是一个有着疯狂的世界观并坚定地将其付诸实践的公司。
正是在东西方、古典现代等各种不同的企业经营管理哲学的支配下, 人类的商业世界才会不断地进步创新, 才显现出持久的生机与活力, 而传统管理学置经营管理哲学于不顾, 将人类丰富多彩的商业活动的差异归结为“情境”的差异, 逐渐形成一种僵死的、故步自封的经院式知识。传统管理学必须改造, 对传统管理学进行改造的方法就是将视角从企业外部重新拉回到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 当然这种重新回归的过程不再简单地假定管理者的完全理性, 甚至也不是西蒙的有限理性, 而是包含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图式理性。从另一个方面来看, 管理哲学的研究可划分为如下三个方向:管理的本质与反思或元管理研究的方向;企业经营管理哲学、企业伦理的方向。其中企业经营管理哲学不是一种形而上的追问与思辨, 作为一种企业家或者企业的图式理性, 它实存于现实商业世界中, 因此完全可以通过实证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这样一种研究取向可以称之为实证管理哲学。
摘要:经营管理哲学是对企业实际经营管理的视角、方法等的高度概括, 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可以将企业经营管理哲学视为一种图式理性, 即在一定图式导向下的理性决策过程。
关键词:经营哲学,管理哲学,有限理性,图式理性
参考文献
[1]李培挺.破“科学管理”, 立“管理哲学”[J].管理学报, 2011, (10) .
[2]Nefandhi A R., B D Estafen.A Research Model to Determine the Applicability Management Know-How in Differing Cultures and/or Environments[J].Academy of Managemnt, 1965, (4) .
[3]稻盛和夫.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M].曹岫云, 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1.
[4]松下幸之助.经营沉思录[M].猿渡清光, 路秀明, 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2009.
[5]丹尼尔.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李柱流, 等,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6]迪尔克.拜克曼.失去乔布斯, 苹果会怎么做[M].汤磊, 等, 译.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11.
[7]迈克.鲁斯.丰田套路——转变我们对领导力的认知[M].张杰,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8]住原则也.经营理念——继承与传播的经营人类学研究[M].王向华, 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1.
生产经营管理办法 篇7
浅层稠油生产经营管理的现状
(一)浅层稠油油田自身持续发展的不足
由于该油田经26年的开发建设后,生产作业环境变的异常恶劣:井点多、设备、设施因使用年限较长面临着报废及淘汰风险,可利用价值较低,油藏因其自身物性差,不具备低成本高效开采条件,导致生产操作成本逐年上升,造成油田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二)产量下降使生产经营成本压力增大
由于浅层稠油生产方式主要为高温高压蒸汽驱油开采,由于稠油产量持续快速下降,高温高压蒸汽量并没有减少,使注采比下降,稠油吨油生产运行成本不斷上升,使企业经济效益持续下滑,生产经营压力增大。
(三)“以产量为主”的管理方式
对于一个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下属企业,由于稠油原油产量不断下降,油田生产效益持续下滑,企业生存压力突显。为了提高稠油原油产量,在紧紧围绕如何完成稠油计划产量的生产经营管理中,经常采取“上产会战”的方式完成计划产量,吨油生产成本持续攀升且控制困难。
浅层稠油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指导思想
根据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运用统筹规划的方法,针对油田开发现状,结合内外部环境的影响,设计规划制定生产与经营一体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思路。将一体化管理理念及方法融入于生产经营的实践中,企业管理完成从“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转变, “生产型”向“生产经营管理型”的转变,从而为油田实现高效开发奠定牢固的基础。
(二)目标
1、完成原油产量计划
完成原油计划产量是每个石油企业的首要任务,也是石油企业生存的基础,根据油田实际开发现状运用对比和分析的方法制定科学细致的上产措施,保证产量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
2、实现生产成本节约
要细分成本构成,对下达的吨油操作费用进行层层分解,实施预算管理、指标分解管理,各项经营活动都紧紧围绕原油产量这个中心去开展工作,全面核算经济成本与作业过程管理的有机结合,真正实现稠油生产成本的控制和节约。
3、健全管理制度流程
建立和不断完善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梳理管理流程,健全质量管理、设备管理、HSE管理等各类管理体系。各种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层次分明,基础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原则,实现程序化工作和程序化管理。
4、建立全员考核体系
构建了层次分明、执行有效地考核监督机制,决策与管理层、技术层、生产层的领导签订绩效考核目标任务责任书,对生产经营指标层层分解,分解到班组,实现全员考核。
(三)管理模式
建立生产经营“前评估、中反馈、后评价”三个环节的控制管理体系,其中,前评估是对稠油开发方案、技术改造、科研等项目在实施前进行经济效益评估和实施的可行性审查评估;中反馈是通过生产中过程数据信息的反馈,实现过程的持续改进;后评价是实施完成的项目和生产措施进行数据分析和经济效果评价。以三个环节为基础,利用科学决策、过程管理、持续改进的工作流程,实现生产与经营的协调工作,达到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的目标。
(四)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的特征
协同性。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体现生产与经营、产量与成本之间的协同一致性,即:生产管理部门与经营管理部门、科研部门与生产单位、管理者与操作者之间创造一种协同工作环境,紧密联系,彼此协调。
关联性。通过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活动的全过程控制,分析研究生产经营数据,对各个过程进行辨析,总结相互间的规律,找出相互影响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通过一体化管理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关联,消除了生产过程中安全隐患。
企业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为了使企业更好更快发展,使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模式充分有效运行,关键在于推进其在企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一)建立集约化的管理机制
建立集约化的管理体系。建立由公司值班领导、机关各部门和生产、科研部门的管理人员共同组成的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机构,按照将各个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专业管理作用,协同运作,生产指令得到快速执行,实现生产过程的协调统一指挥,提高办事效率,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和难题。该机构的工作模式是采用日生产碰头会、周例会制、月度生产经营例会的流程。
(二)整合制度标准
根据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需求,建立以生产管理、经营管理、设备管理、HSE管理、质量管理、内控管理、培训管理、开发管理等覆盖生产经营管理各领域的八大制度和标准,形成指导企业工作的基本管理制度标准。
(三)建立成本预算定额管理机制
成本预算定额管理机制是通过预算管理、计划管理、材料的统一采购、结算管理、绩效管理形成一个闭环管理,使稠油生产的全过程得到成本控制。对生产单位制定成本预算定额指标采取两个原则:一是对重点油区加大人力资源及资金投入,对低效油区合理优化管理;二是按照优先保障企业人员、安全环保隐患治理的费用,合理控制材料、井下作业及用电费用,从而确保操作成本不突破预算目标。
(四)加强经营管理的过程控制
加强经营管理的过程控制是各单位按照年初下达生产经营计划,以成本预算定额指标为生产经营管理的工作目标,加强生产经营的过程管理,实现成本定额指标的控制。具体执行措施有:一是实施成本的精细管理,将成本构成层层分解,落实到区队、基层班组、每一个员工,形成人人有成本的紧迫感;二是实施成本的控制管理,对单位耗水、电、材料等实行对标管理;三是运用节能降耗技术手段实施保温改造、强化合同能源管理、电网优化升级等项目,达到降本增效;四是每月对组织机构中各部门的经营状况结算,及时反馈考核结果,对成本的各类指标进行绩效考核。
(五)建立技术创新机制
一是制定出合理的科研规划。不断完善科技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和规范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的管理,加强对科研项目的实施跟踪和评价,积极推动科技项目有效实施;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通过建立健全科技评价与奖励机制,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率。
二是推动协作技术研究创新。积极借助科研院所、大学院校的技术力量,开展多项科研攻关,形成符合稠油油藏特点的高效开发技术、方案和策略。遵循和坚持一个中心“以油田生产和效益为中心”,通过各专业、各部门、各层面的大力协作,解决油田开发中的三大难题(解决:油层平面和纵向上蒸汽推进不均衡、特超稠油开采技术、油藏中后期开采)。
(六)运用科研技术推动生产经营最佳运行
推动全员参与技术研究的创新及实施。一方面研究所加大油田开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特别是稠油生产中成本所占比例最大的蒸汽,对蒸汽有效利用的研究,在稠油开发中实施注汽精细管理,通过提压注汽、蒸汽计量、吞吐井分层合采、汽驱井单层注汽、提高蒸汽干度等科研技术手段,有效缓解了油藏开发矛盾,降低了稠油生产吨油成本;在工艺技术上开展降粘、防砂、封堵、优化井下管柱结构和泵型、提高供热锅炉热交换等科研攻关,有效改善了单井生产环境,从而提高单井最终采收率。另一方面对生产各环节进行精细管理,针对制约生产的关键问题,坚持“因地制宜,适用简约,低耗高效”的原则,积极开展群众性献计献策、小改小革、发明创新活动及QC质量管理活动,集中团队智慧解决实际生产难题,如:电网改造、污水回用锅炉、冬季采出液站区保温等,减少了人员、设备、燃料、水量等生产成本的费用,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
结语
通过构建稠油油田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机制,确保了油田的高效开发。使原油生产任务、成本、效益的理念深入至企业中每位员工的日常工作中,企业持续发展意识、效益意识不断增强。通过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结合科研技术的攻坚克难,寻找摸索出符合稠油油田开发特点的管理之路,使油田各项生产指标呈现良好态势,油田递减率得到控制,为今后油田持续、高效、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1重油开发公司 2新疆油田分公司)
生产经营管理办法 篇8
(十二)(应急预案)
单位: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错1空扣1分,共50分)
1.应急预案的管理遵循()、()、()、()的原则。
2.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和同级人民政府以及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制定相应的部门应急预案。
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结合本单位的()、()和(),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4.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按照针对情况的不同,分为()、()和()。
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编制本单位的综合应急预案。
6.综合应急预案应当包括本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1)等主要内容。
7.专项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应急处臵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
8.现场处臵方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和()等内容。
9.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对本部门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审定;必要时,可以召开(),听取社会有关方面的意见。
10.()、()和()、()、()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单位和()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评审应当形成书面纪要并附有专家名单。
11.评审人员与所评审预案的生产经营单位有利害关系的,应当()。
12.应急预案的评审或者论证应当注重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素的()、预防措施的()、组织体系的()、响应程序的()、应急保障措施的()、应急预案的()等内容。
13.受理备案登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应急预案进行(),经审查符合要求的,予以备案并出具();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备案并()。
14.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应急预案的培训纳入()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应急预案培训工作。
1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臵方案演练。
16.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至少()修订一次,预案修订情况应()并归档。
1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配备相应的(),建立()档案,定期检测和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18.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未按照规定备案的,由()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并处()以下罚款。
19.生产经营单位未制定应急预案或者未按照应急预案采取预防措施,导致事故救援不力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由()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责令(),并依法给予()。
20.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后,应当及时启动(),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救援,并按照规定将()及()启动情况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36分)
1、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2、生产经营单位申请应急预案备案,应当提交哪些材料?
3、发生哪些情形时,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
三、案例分析(14分)
C 市有一化工园区,其中规模最大的企业是甲石化厂。该化工园区内,与甲石化厂相邻的有乙、丙、丁三家化工厂。针对该化工园区的火灾、爆炸、中毒和环境污染风险,该市编制了《 C 市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应急救援预案颁布后,该市在甲石化厂进行了事故应急救援演练。以正是应急求援演练的相关情况。模拟事故:甲石化厂液化石油气球罐发生严重的泄露,泄露的液化气对相邻化工厂和行人造成威胁,如发生爆炸会造成供电线路和市政供水管道的损坏。演练的参与人员:市领导,市应急办,安监,公安,消防,环保,卫生等部门相关人员,甲石化厂有关人员,有关专家。演练地点:甲石化厂厂区内。演练过程L2009年7月11日13时55分,甲石化厂主要负责人
接到液化石油气罐区员工关于罐区发生严重泄漏的报告后,启动了甲石化厂事故应急求援预案,同时向市应急办报告示。市应急办立即报告领导,市领导指示启动C市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应急求援预案。按照预案要求,市应急办通知相关部门,求援队伍,专家组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市领导到达事故现场时,消除队正在堵漏、控制泄漏物,医务人员正在抢救受伤人员。市领导简要听取甲石化厂主要负责人的汇报后,指示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并采取相应应急处臵措施。为了减小影响,没有通知相邻化工厂。16时30分,现场演练结束,市领导在指挥部进行了口头总结后,宣布演练结束。
食品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制度 篇9
确保员工的健康与个人卫生处于受控状态,以预防可能引入的生物性(如传染病等)、化学性(如化妆品等)、物理性(如饰物等)食品安全危害。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特制定本要求。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与包装材料、食品原料、生产线和成品直接接触的员工的健康、卫生控制。
3.0职责
3.1厂部负责编制本制度,各相关部门严格执行。
3.2办公室负责安排员工身体健康检查工作,生产科及各生产班组负责当班组工人的卫生控制工作。
4.0程序
4.1生产、检验及生产管理人员上岗前,须先经过卫生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新参加或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必须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参加工作,公司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卫生监督员1次/月检查,填《定期卫生检查表》。凡患有下列疾病之一者,不得在食品加工车间工作:
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源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每年检查一次,1次/月,新聘员工时。
4.2发现工作人员因健康可能导致产品、原料污染时,应及时将可疑的健康问题汇报告卫生监督员。卫生监督员应检查工作人员有无可能污染产品、原料的受感染的伤口,填《日常卫生检查表》。每天开工前检查次。
4.3个人卫生:
1)食品加工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不得留长指甲和涂指甲油,勤理发,勤洗澡,勤换衣。
2)进车间前,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靴,工作服应盖住外衣,头发不得露于帽外,并洗手清洁。
3)食品加工人员上岗后遇下述情况之一者,各班组长监视执行洗手消毒:
上厕所之后;
处理被污染的物品之后;
从事与生产无关的其他活动之后。
4)不得将手表和各种饰物及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用品带入车间。
5)不得穿工作服、鞋进入厕所或离开车间。
6)食品加工人员上岗前应洗手消毒,其工作服、工作帽应定期清洗消毒。
7)严禁在车间内吸烟、吃食物及做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活动。
8)进入生产加工车间的其他人员(包括参观人员)均应遵守上述规定。
车间领班上班时负责考核人员的个人卫生遵守情况,并下班时填写《日常卫生检查表》。
5.纠正措施
a)未及时体检的员工应进行体检,体检不合格的,调离原工作岗位或不许上岗,未参加培训的员工应及时组织进行食品卫生相关知识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b)受伤者应调离原工作岗位或重新分给其不接触产品的工作。
c)个人卫生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纠正,班长或副班长应针对不符合情节影响程序采取适当措施,如上厕所之后或处理被污染的物品之后未按要求洗手消毒而进入车间作业时,报质量负责人确定处置方案。
【生产经营管理办法】推荐阅读:
企业生产管理经营07-18
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口号06-09
烟花爆竹生产经营管理06-29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制度11-02
2018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模拟试题08-18
农业部关于加强种公牛站生产经营管理的意见08-27
生产经营09-03
茶叶生产经营05-14
食品生产经营05-18
生产经营模式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