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经营体系(通用12篇)
生产经营体系 篇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即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森林经营特别是商品林经营须能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形势要求探索并构建能促进两体系建设和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森林经营体系, 实现森林多资源永续利用, 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森林资源基础。
1 森林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森林经营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 表明缺乏科学的森林经营体系, 森林经营还处于粗放阶段, 不利于快速提升林业产业档次, 不利于发挥森林三大效益, 不能满足两大体系建设和两个根本性转变要求。
1.1 森林经营定向化程度低
森林资源功能是多样性, 某些功能之间是兼容的, 而某些功能之间是相斥的森林资源须定向经营。森林资源定向经营要求:对具体林分都应确定主导培育目标, 对经营范围内森林整体应确定各类森林的合理经营结构公益林的主导目标有水资源涵养保护、土壤保持、保健游憩、风景美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商品林的主导目标有优质太径材生产、一般用材生产、名忧果品生产等森林资源调查中, 森林培育目标以前粗略地五大材种反映, 近年则有所细化, 但用材林仅分一般用材林、短轮伐期用材林两个欢级林种。营林生产中, 部分林分的培育目标或者粗略、或者模糊不清;森林经营结构不合理, 结构优化观念不强, 用材林效益低的一般用材林为主这些现象意味着森林资源培育定向化程度低, 定向经营仍处于低水平状态。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原因是森林经营中没有前瞻性地以林业需求结构变化为引导, 确定并调整森林经营目标。
1.2 森林作业法单一化和简单化倾向
作业法是根据树种和森林类型的特点, 为实现一定的经营目标, 从培育到采伐和更新所采用的一套完整的经营利用作业体系。每一具体林分 (小班) 应按龄级法或小班经营法实施相应的作业法但是, 目前林业生产中太部分林分之间的作业措施并无多大区别, 甚至对风景林更新采用与用材林更新一样的皆伐方式。
1.3 森林经营方法不明确
森林经营方法分龄级法和小班经营法两类, 两者都以小班为单位实施。龄级法的核心是组织森林经营类型, 按照经营类型进行设计, 每一经营类型按龄级设计作业法, 每个小班 (细班) 归人相应的森林经营类型并按龄级套用相应的经营措施。小班经营法的核心是按经营小班进行设计和施工。
2 森林经营体系
2.1 森林经营体系的建立
森林经营体系是将森林自然分类系统和森林经营分类系统结合起来, 采取适宜的森林经营方法, 分级分类组织科学的森林经营系统森林经营体系可按“经营区一林种 (一级或二缀) 一森林经营单位”分级组织。森林经营单位是基本的规划设计单位, 龄级法以森林经营类型作为森林经营单位, 小班经营法以经营小班作为森林经营单位龄级法按经营类型进行设计, 有许多优点:规划设计的工作量大为减小, 而且这种经营方式已基本上能满足森林定向培育、集约经营的需要, 便于森林组织定量化决策。因此, 目前世界各国经营林业大多采用这种方法。龄级法经营在我国林业中仍占主要地位。
2.2 森林经营体系的优化决策
以龄级法为基础的森林经营体系优化决策可通过森林经营类型优化设计、森林经营类型优化组合、用材林森林经营类型年龄结构优化等优化过程实现。
森林经营类型设计即根据经营范围内各小班的立地条件、位置交通条件、林分因子 (如树种、起源等) 、经营目的等因素合理确定森林经营类型种类数量并命名, 科学制定各森林经营类型的作业法。
近年来作者编制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过程中采用了一些森林经营类型。用材林类有:杉木速生丰产用材林、实生杉木一般用材林、萌芽杉木用材林、低产杉木临时经营林、松木速生丰产用材林、松木皆伐一般用材、松木择伐用材林、柏木用材林、阔叶速生丰产用材林、阔叶皆伐一般用材林、阔叶择伐用材林。薪炭林类有:松木薪炭林、阔叶薪炭林。经济林类有:果树林、药材林、茶叶林等。防护林类有:松木防护林、杉木防护临时竖营林、阔叶防护林。特用林类有:种质资源林、松木风景林、杉木风景林、垂直郁闭阔叶风景林、水平郁团阔叶风景林、色叶风景林。竹林类有:毛竹风景林、材笋两用毛竹林、材用毛竹林、笋用毛竹林、笋用杂竹林。
3 结语
森林经营体系是森林经理理论和营林生产实践中的重要课题, 以森林经营类型为基本单位的龄级法森林经营体系占有主要地位, 研究并实施科学的森林经营体系将提高森林经营水平, 取得良好效果实施经优化设计的森林经营类型将有效地克服培育定向化程度低、作业法单一化和简单化、森林经营方法不明确等森林经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森林经营类型的优化组合、森林年龄结构优化, 林种、树种等各种森林结构将得到逐步调整和优化, 林地资源配置将逐步合理化, 从而森林功能将满足社会需求结构变化要求。现代森林经营决策就是采用定量的优化决策方法, 在经营范围内, 构造并求解森林生长经营模型, 优化经营措施, 在森林经营过程中同步调整并优化各种森林结构。
生产经营体系 篇2
本标准规定了XXXXXX发电公司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和监督体系管理工作的管理职责、管理内容与要求及检查与考核。
本标准适用于XXXXXX发电公司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和监督体系管理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 《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 3 定义和术语 3.1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为了实现组织的安全生产目标,保证正常的生产秩序,而建立的三级管理组织网络。3.2安全生产监督体系
为了实现组织的安全生产目标,监督生产秩序正常进行,而建立的专门安全管理机构。4 安全生产管理内容与要求
4.1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静态、动态过程的管理力度,完善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管理体系,由被动控制转变为主动预防,由管结果变为管因素、管过程,形成集约管理的机制。
4.2 根据公司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能,为避免发生工作互相推诿的现象,促进相互协调,共同保证安全生产正常秩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完成生产任务,依据职责与分工不同,明确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及相应功能和职责。
4.3 安全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工作。为了实现确保安全生产的目的,公司从实际需要出发,明确公司安全保障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组织。4.4 根据两个体系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相互独立、相互统一、相互作用和相互支持的特点,为保证两个体系的正常运转,根据两个体系的职能和所管辖的范围,明确相应的职责。4.5 为充分发挥两个体系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保障与监督作用,使公司的安全生产始终处于在控和可控,明确了两个体系的工作到位标准。5 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监督体系的构成
5.1 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包含决策指挥、执行运作、规章标准、安全技术、设备管理五个保证系统。主要由办公室、财务部、生产技术部、发电部、设备维护部、输煤运行部、计划经营部组成。
5.2 安全生产监督体系主要由安全监察部、政治工作部组成。6 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的管理职责 6.1 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职责
6.1.1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上级的规定,巩固安全生产的基础地位。
6.1.2 根据公司及安全生产委员会的具体要求和部署,制订保证安全生产的组织措施。6.1.3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益、质量、速度、经营的关系;正确组织实施安全目标管理(安全目标制定、安全目标控制、安全目标考核);建立以总经理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思想、组织、责任、工作到位;实施严格的经济责任考核,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
6.1.4 建立有效的班组安全管理机制,实施标准化作业,开展有效的职业素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
6.1.5 健全规章标准,实施法制化管理,重点在“健全”和“执行”上;加大反习惯性违章查处力度,解决有章不循的问题;坚持“四不放过”原则,杜绝同类事故重复发生。6.1.6 加强技术监督与技术管理,巩固安全管理基础,确保设备健康运行;加大科技进步力度,努力实现安全技术现代化;加强安全信息工作,建立信息反馈系统,提高安全信息效应。6.1.7 有针对性、有计划地组织实施技术改造、大修和小修工作,保证资源(人力、材料)到位,避免发生准备不充分而延误工期或漏项等现象。
6.1.7 制订并组织落实“反措”计划,实施有效的缺陷管理、设备评级和检修质量评定标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提高运行在线监控能力,适应电网需要;加强设备可靠性分析与管理,建立完整的设备技术档案,提高对设备隐患的预见性。6.2 安全生产监督体系的职责
6.2.1 认真监督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上级的有关规定以及本公司的安全管理标准,牢固树立以安全生产为基础的思想。
6.2.2 在安全生产委员会的指导下,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经常深入生产现场,对作业人员行为、设备系统安全技术状况、作业环境进行检查,对“反措”、“安措”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6.2.3 协同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与监督标准、标准,真正做到有章可循,形成有效的安全监督、纠正机制。
6.2.4 充分发挥和调动基层党、团、工会组织、安全生产监督网的在线监督作用,对执行“两票三制”等各项安全生产规章标准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
6.2.5 定期组织全公司安全活动,促进公司员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思想,提高“四不伤害”和“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意识,推动公司安全文化建设。6.2.6 充分应用现代网络技术和设备,提高安全管理与监督工作的技术含量,保证安全信息传输与反馈的及时性,达到对贯彻上级安全工作要求、班组安全活动内容等远程监督与检查的目的。
6.2.7 定期参加公司每月一次的安全分析会和安委会活动,汇报执行安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对不安全环节的改进建议;不定期地参加生产部门、班组安全活动,听取和采纳部门管理人员和员工对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及时纠正不良倾向。
6.2.8 在设备大、小修和抢修过程中,经常深入检修现场,监督、检查劳动安全技术措施执行情况、安全工器具使用情况、作业人员安全行为和作业环境,以及管理上存在的缺陷。对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的环节及时进行制止和纠正,必要时向有关部门提出整改意见或下达安全检
查通知书,并负责整改过程的检查和验收工作。
6.2.9 坚持“四不放过”原则,组织或参加人身轻伤及以上人身事故、人为责任一类障碍及以上设备事故等不安全情况的调查分析工作,对有关责任单位、部门或人员提出处理意见,同时应对防范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7 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各部门的安全职责 7.1 生产技术部安全职责
7.1.1 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执行各项规章标准,对全公司安全生产、设备检修、更新改造、运行管理及节能工作负责。7.1.2 对全公司的检修及运行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确保安全、经济发供电。
7.1.3 做好检修、运行技术管理工作及防暑、防冻工作。经常深入现场,了解检修、运行情况,协助部解决检修、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7.1.4 负责组织反事故技术措施的制定,审核全公司有关检修、运行方面的规章标准。参加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设计、调试、投运工作,并对其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制订相应的技术措施,保证安全生产。
7.1.5 审核重要备品配件加工图,负责编制电气热力设备的保护定值。对设备的改进和新设备的选型方案负责,当情况有变化时,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修改,否则,造成经济损失应负有直接责任。
7.1.6 加强技术监督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设备损坏、腐蚀、绝缘老化、油质劣化、电气和热力保护失灵等影响安全生产的问题发生。
7.1.7 发生事故后,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事故调查分析,查找事故原因,制定反事故的技术措施。
7.1.8 对检修、运行管理工作进行考核。由于检修质量、运行管理不善等问题而导致发生事故,应负有直接责任。7.2 计划经营部安全职责
7.2.1 对全公司备品配件质量、设备材料、库房的安全全面负责。7.2.2 对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设备、备品配件、工器具等,按计划及时组织供应,并对采购 货源、物品质量负责。对因供应不及时,质量不合格,或因保管维护不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及生产事故负有直接责任。
7.2.3 对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的急需物品,要千方百计地保证供应。
7.2.4 对仓库的安全、防盗、防火工作进行定期检查,防止不安全事件发生。7.3 财务部安全职责
7.3.1 对全公司财务安全全面负责。
7.3.2 对安全用具、安全技术措施、劳动保护用品、工业卫生防护用品等费用,按规定保证其资金的落实。
7.3.3 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三同时”费用列入财务计划,及时提供。7.3.4 监督上述费用,确保专款专用,合理使用。
7.3.5 支持安全生产工作,面向生产,要把财务工作与安全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一切为安 全生产服务。7.4 办公室安全职责
7.4.1 将上级领导下达的各类安全生产文件及时转交领导批阅,并按批示意见迅速交有关领导和部门贯彻执行。
7.4.2 经常深入生产现场,了解安全生产情况,面向生产,一切为安全生产服务。7.4.3 对群众来信来访,反映安全生产的意见、建议,如实迅速地报告总经理或主管领导,及时研究解决。
7.4.4 参加厂部召开的安全生产例会,认真做好记录,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安全生产方面的工作。
7.4.5 按国家有关规定,正确发放劳动保护用品和保健用品。
7.4.6 审定各部门人员定额,并合理调配生产人员,经调查验证,对不符合安全生产的人员要及时调离生产岗位,否则,对因此而发生的人身事故负有安全责任。7.4.7组织有关人员定期检查劳动纪律,促进安全生产。
7.4.8组织工人的入厂教育,签订用工合同,做好劳动用工管理工作。7.4.9参加人身事故的调查分析活动,对工伤人员按有关规定做好合理调配。7.5 计划经营部安全职责
7.5.1 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促进安全生产。7.5.2 深入生产现场了解和掌握安全生产情况,面向生产,一切为安全生产服务。7.5.3 经常反馈企业管理信息,给厂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不断改进企业管理方法,促进企业管理工作向前发展。
7.5.4 以安全生产为中心,开展企业管理活动,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7.5.5 汇总企业管理的信息,提供给有关部门实施,促进和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7.5.6 在开展企业达标活动中,积极组织推动现代化管理的实施,把达标工作与安全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7.6 发电部安全职责
7.6.1 对公司安排的安全生产负有直接责任。7.6.2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及上级有关规定,并根据本企业的安全目标计划,组织制订本部实现企业安全目标计划的具体措施,按部门控制轻伤和障碍,班组控制异常和未遂的安全目标层层落实安全责任,确保部级安全目标的实现。7.6.3 经常深入生产现场,掌握设备的运行、备用方式、消防器材的管理及使用情况,经常督促定期试验、巡回检查等工作应按时进行,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
7.6.4 对新进厂人员进行两级安全教育,组织安排本单位职工定期进行《安规》、《运规》的学习和考试,对未进行考试或考试不合格的人员不安排上岗,由此而引起的人身或设备事故负有直接责任。
7.6.5 每月定期召开部安全分析会,每月至少参加一次班组的安全日活动,抽查班组安全活动记录,并作出指示。
7.6.6 组织领导本单位的定期安全大检查活动,严肃查处违章违纪行为。
7.6.7 发生事故时,应立即赶赴现场,协助当班运行人员处理事故。同时应按“四不放过” 的原则,组织当班运行人员参加事故调查分析会,制定反事故对策,对事故有关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上报公司审核。
7.6.8 组织有关人员编制部门反事故措施计划和安全措施计划,并在生产过程中加以实施。7.6.9 教育全体职工,认真填写各种原始运行记录、报表,对原始资料的正确性负责。对本部事故统计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7.6.10 对本单位所使用的劳务工,合同工应事先进行体检合格后方可签订用工合同,并经过公证,同时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学习有关的安全作业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参加工作。
7.7 设备维护部安全职责
7.7.1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及上级有关规定;并根据本企业的安全目标计划,组织制订本部门实现企业安全目标计划的具体措施,按部门控制轻伤和障碍,班组控制异常和未遂的安全目标,层层落实安全责任,确保部安全目标的实现。7.7.2 组织实施公司下达的“两措”计划,并按时组织编制本部门的“两措”计划,经审批后组织实施。
7.7.3 对重要检修(施工、操作)项目,参加或组织制订安全技术措施,并对措施的正确性、完整性承担相应的责任。
7.7.4 每月定期召开部安全分析会,每月至少参加一次班组的安全日活动,抽查班组安全活动记录,并作出批示。
7.7.5 领导本部门的定期安全大检查活动,经常深入生产现场,检查指导安全生产,严肃查处违章违纪行为。
7.7.6 负责组织本部门安全工作规程的学习、定期考试及新入厂工人的安全教育工作,协调所属各班组、各专业之间的安全协作配合关系,负责做好所使用临时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7.7.7 对本单位所使用的劳务工、合同工应事先进行体检合格后,方可签订用工合同,并经过公证,同时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学习有关安全作业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 参加工作。
7.7.7 按照《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的规定,参加或主持有关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对本部门事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7.8 输煤运行部安全职责
7.8.1 对所管辖设备、器材的安全全面负责。
7.8.2 制定有关规章制度,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尽职尽责,为安全生产服务。
7.8.3 负责组织燃料的正常供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保证煤场有足够的备用燃煤。7.8.4 加强煤质管理,做到煤质稳定,防止煤中混入三大块和矸石。对由于煤质低劣而导致发生事故或三大块损坏设备的事故,负有直接责任。
7.8.5 负责组织安排雇佣汽车司机的安全教育,教育汽车司机必须严格遵守执行《关于汽车运煤安全作业规定》及《煤场安全管理标准》的有关规定。8 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各部门的安全职责 8.1 安全监察部的安全职责
8.1.1 负责监督各级人员落实安全责任,监督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反事故技术措施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指示的贯彻落实,重点是现场运行规程、检修规程、“安规”和“两票三制”等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8.1.2 经常进行现场监督巡视。监督涉及设备安全技术状况和人身安全的防护设施状况;监督安全工器具、起重机具、登高用具及公司内运输装备的购置、发放、使用、保管和定期试验工作。严把质量关,保证无“三无”产品入厂。
8.1.3 协助公司领导组织开展安全大检查,编制安全整改规划,监督整改措施的落实。8.1.4 参加或协助公司领导组织事故调查分析,监督“四不放过”原则的贯彻落实,同时要做好日常的安全考核、事故统计、分析、上报工作,并对防范措施的实施进行监督。归口管理事故统计报告工作,做到及时、准确、完整。
8.1.5 负责组织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的制定,监督“两措”计划的落实情况。8.1.6 定期总结、分析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带倾向性的问题,并提出具体措施和改进意见。
8.1.7 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和隐患,提出整改要求,必要时向有关部门发出《安全检查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
8.1.8 参加新建工程、技改项目设计审查及外包工程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建立外包工程安全管理标准,明确甲乙方应承担的安全职责。
8.1.9 及时以通报、快报等形式进行安全信息反馈,配合有关部门运用各种形式和手段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
8.1.10 监督本公司安全培训计划的落实,组织或配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考试和安全网活动。
8.1.11 做好安全资料的积累,组织开展各项安全例行工作。8.1.12 对安全生产做出贡献者,提出给予表扬或奖励的建议,对事故责任者,提出批评或处罚建议。
8.1.13 建立和完善公司安全管理标准,并监督执行,同时应经常指导生产部门、班组开展安全工作。
8.2 政治工作部的安全职责
8.2.1 协助纪委书记做好宣传、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指示及上级和公司的有关规定、规程、标准,以保证员工安全与健康,保证国家财产安全,维护公司内的生产经营秩序稳定。
8.2.2 负责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公司所属各单位党支部政治、思想、理论、作风建设工作,领导并帮助部门各级党支部,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进度、安全与改革的关系,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安全生产中的保证与监督作用。
8.2.3 把安全生产列入党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党员身边无事故、无违章活动,并认真组织检查,把安全生产业绩作为评选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员的重要依据。
8.2.4 经常深入生产现场了解安全生产情况,掌握员工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员工在相对稳定的心态下,投入到电力生产过程中。
8.2.5 参加安全大检查活动和重要的安全工作会议,负责组织党员、管理人员完成安全生产中的突击性工作,监督公司管理人员履行安全生产职责。
8.2.6 每季度组织一次全面的安全生产情况监督和检查,对安全生产职责的履行情况和安全生产业绩进行检查和考核。
8.2.7 开展或组织精神文明的检查和考核工作,督促各单位、部门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改善现场安全文明生产环境。
8.2.8 参加人身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重大设备事故、重大交通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有权对有关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
8.2.9 将安全生产列入职代会的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职业健康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每季度对公司领导的安全工作写出评价;对总经理工作报告中的安全工作部分给予评价。
8.2.10 监督公司行政执行劳保法规,对公司的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的群众监督工作全面负责。
8.2.11 按《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暂行条例》、《基层(车间)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和《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工作条例》,负责建立、健全公司的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监督体系,广泛开展群众监督工作。
8.2.12 定期组织劳动、安全、卫生组织或职工代表,对本公司各级行政领导人员、管理人员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政策、法规及上级有关规定的情况进行检查;对查出的问题,以书面形式送达行政负责人和有关部门,提出解决或纠正意见、建议,限期整改。8.2.13 参加公司安全生产目标的制订,以及“两措”计划和重大反事故措施的决策和审定。8.2.14 参加上级召开的安全生产电话会议和公司安全工作会议,经常深入生产、施工现场,了解公司安全生产情况和员工的安全生产心态,及时纠正危及安全生产的不良倾向,并组织
基 层工会对员工进行安全思想教育。
8.2.15 参加公司的安全大检查活动,对检查中发现的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的隐患,及时向有关行政领导或生产管理部门提出整改意见。
8.2.16 参加公司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和重大及以上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对事故调查处理有异议时,应向上级工会组织报告。
8.2.17 组织基层工会系统,大力宣传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及电力行业的安全规章标准,并会同行政广泛开展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各种安全生产劳动竞赛活动。
8.2.18 组织开展公司的合理化建议工作,重视收集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及时向行政反馈员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理化建议。9 安全生产保证“十到位”要求 9.1 思想政治工作保证到位
有一支政治素质高、技术业务素质强的员工队伍。即具备高度的事业心、强烈的责任感、娴熟的业务技能、严格的组织纪律、听从指挥的优良品质的员工队伍。9.2 决策指挥保证工作到位
决策指挥正确、无误,无违章指挥的行为发生,真正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和法规。9.3 岗位职责到位
各级各类人员都有明确、操作性强的安全职责,并认真履行。9.4 规程制度工作保证到位
物资采购、设计、制造、安装、检修、运行维护、监测等生产环节,都有标准,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规程和标准,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在生产过程中一丝不苟地贯彻执行,无违章违纪行为。
9.5 技术进步工作保证到位
采用先进的设备技术,及时更新改造可靠性低、技术落后的设备;监测手段先进,实现在线监测和遥信、遥测、遥调,实施诊断性状态检修。9.6 设备管理工作到位
及时消除设备缺陷,消灭设备事故隐患,使设备保持在健康运行状态,完成设备可靠性和可用率指标。
9.7 安全管理工作保证到位
适时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资料齐全,管理规范。贯彻落实上级安全工作决定和指令一丝不苟,结合本单位实际,不走过场,安全基础工作正常有序进行,利用激励手段,实行目标管理,开展有效的安全培训工作。9.8 生产环境工作保证到位
劳动保护用具、用品发放使用符合要求,生产环境不危及职工生产作业安全与健康,及时治理不安全环境因素。9.9 后勤服务保证工作到位
保证安全生产所需资金,首先保证“两措”费用。要努力解决员工生活上的困难,解决员工后顾之忧,使员工安居乐业。9.10 反事故斗争工作到位
严格按“四不放过”原则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和处理。制定反事故措施并实施。认真落实“三级控制”,狠抓“反习惯性违章”,按规定进行季节性安全检查和设备检修工作。10 安全生产监察“十到位”要求 10.1 安全生产宣传到位
大力宣传国家及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定及方针政策,以及本业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好人好事,营造公司安全文化氛围。10.2 现场监督、监察到位
经常深入基层和生产现场,了解、掌握各单位、部门安全生产情况,指导其开展安全工作,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有关单位和部门整改。10.3 检修工作监察到位
对检修前编制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监督和审查。对开工前的作业现场的安全环境状况进行检查,对检修过程中实行现场检查,对修后投运前督促有关部门进行试验与验收。10.4 规程标准执行情况监督、监察到位
认真检查和督促有关单位贯彻落实国家、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及本公司的规程标准,重点监督、检查“安规”及现场规程标准的执行情况。10.5 设备管理监督、监察到位
检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督促有关单位、部门及时消除缺陷,提高设备健康水平。10.6 事故处理监督、监察到位
监督事故发生单位、部门对事故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提出处理和整改意见,督促落实防范措施。认真审查事故调查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10.7 安全信息反馈到位
及时进行事故通报,使有关单位、部门人员及时了解各方面事故信
息,以便从中吸取教训,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及时将本单位、部门的安全生产情况向第一责任者和主管领导汇报,提出意见,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10.8 事故隐患检查和防范措施落实监督到位
对事故隐患防范措施和治理方案、治理过程实施专项监督,确保有效控制或消除。10.9 现场作业环境检查到位
对可能对员工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的输煤系统、除尘器、炉膛内等作业点进行检查,监督管理部门改善作业环境,督促作业人员正确使用防护用品。10.10 对所发生的不安全情况考核到位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体系研究 篇3
当前,我国国有资本数额巨大,为保障国有资本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经营预算方式来具体指引和调控国有资本运营的意义日益突出,建立详细全面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系对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具有重要作用。《国务院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此作了明确的规定,要求相关单位按照要求编制。
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体系现状
(一)实践回顾
在实践中,国务院公布的《意见》对国有经营预算的内容和项目做了具体的界定,并要求各省参照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央也对其监管的企业做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具体编制规定,其中收入项目按规定列示,支出项目具体化。
目前,全国各省级地区都开始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工作,各省预算的主体基本都是各级财政部门。对比中央及各省市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表可知,现有预算表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严格按照《意见》的规定编制预算表;二是按照中央预算表格式编制;三是少数省市自主编制的预算表。
(二)理论回顾
在理论界,学者们对于如何编制报表问题存在分歧,主流观点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观点认为预算报表应包括收入预算与支出预算。这种预算编制较为简单,项目严格按照《意见》规定进行编制,便于同一主体不同时期和不同主体同一时期的比较,且能够有效地反映预算收支平衡情况。但是,由于过多地关注当前的收支情况,无法真正反映国有资本的规模和价值,没有反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宏观经济效益,同时无法通过预算收支表提供的财务信息对国有资本运营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第二类观点认为预算报表应包括预算说明书和预算收支表。这种观点在第一种观点的基础上融入预算说明书,是第一种观点的进一步延伸。通过补充预算说明书,来补充说明预算编制单位概况、预算报表的形成依据,编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针对性的解决办法。这一做法的优点在于其有助于实现预算对国有资本经营活动的控制功能,而不足在于其仍然未能反映对国有资本预算的规模和效益的管理是否有效。
第三类观点认为预算报表应包括预算收支表和财务会计报表。其中财务会计报表由主表和附表组成,这能反映经营性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和经营绩效情况,但是缺少了预算编制单位的信息,以及编制过程的依据和问题。
综上,现有研究的三种观点都能反映预算收支平衡的基本情况,但均不能兼顾收支平衡情况、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情况和编制单位概况。因而,亟待建立一种新的预算编制体系,使之既能有效反映收支平衡,又能反映当年国有资本是否增值、累计增值总额以及国有资本经营活动的宏观经济效益,还能反映编制单位的概况和财务变动情况,以利于对国有资本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评价。
二、建立预算编制体系的理论基础
(一)编制目的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政府复式预算的组成部分,是政府作为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享有国有资本的经营收益并安排支出的专门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家从整体利益出发,站在宏观角度编制的,以调整国有资本权益分布并使国有资本实现保值增值为目标,为国家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服务。考虑到国有资本的逐利本质,预算报表不仅要反映当年的经营性国有资本收支状况,还要反映一段时期内经营性国有资本的财务状况,判断其是否增值,以及国有资本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并披露经营过程中的重大事项等。如此才能使社会公众充分、及时地了解有关信息,使政府能够更好地利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这个工具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强宏观调控能力,让国有资本更好地实现保值增值。
(二)编制原则
1.?量入为出,周期平衡。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多少要以收入来决定,因此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状况决定了预算的规模。由于受经济波动因素影响,经济建设或生产投资的见效周期通常超过一年,因此要以周期平衡的原则来衡量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不能寻求简单机械的平衡。
2.?资本保值增值原则。考虑到资本的逐利本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要追求国有资本在保值基础上尽可能多的增值,在此基础上兼顾一些社会责任。基于这一原则,设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项目要从分解权益和盈余出发,围绕盈余目标和战略目标,安排国有资本的投入和收益获取活动。
3.?统筹兼顾,适度集中。统筹兼顾企业自身积累与发展和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及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使国有资本收益适度集中,确定合理的预算收支规模,以保证国有资本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保值增值。
4.?彼此独立,相互衔接。本文在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系时,在一般收支预算的基础上加入了财务会计报表和预算说明书。尽量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能够保持自身的完整性与相对独立性,又能很好地与公共预算衔接。
(三)预算的主体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主体是各级财政部门。据上述编制目的可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从国家的角度出发编制的,注重宏观整体利益,以实现保值增值为目标,为国家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服务。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主体应当是国家,但国家不能具体执行,只能授权出资人代表负责预算的编制与执行。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中,各级财政部门作为预算主管单位,负责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收支,为预算主体。
(四)编制方法
生产经营体系 篇4
1 新型农村经营体系含义
在我国,新型农村经营体系这一概念第1次出现是在党中央文件中,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种新的趋势及发展战略。所谓的新型是与过去的农业传统小规模分散经营特点相对而言的,其实农业经营有着相当丰富的内涵,具体涉及了农产品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的所有环节的内容,同时还包括各种生产性服务。总的来说可以看成是农产品产前、产中以及产后各活动的总称。所说的体系,按照词义的内涵解释就是将相关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所指的体系主要指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各类主体之间的联结机制,也可以理解为各类主体及其关系的综合[1]。
2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特点
从中共十八大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四化”要求,这也是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特点的体现。这“四化”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中,集约化、专业化处在一个分的层级,而组织化、社会化处于一个统的层级,2个层级的着重点各不相同,前者着重农业的生产效率等方面的内容,后者注重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问题。但“四化”有着相同的目标,即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以及实现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继承与发展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另一大特点。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提出,是创新我国农业经营机制的最新理论成果[2]。
3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侧重点
3.1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国家是十分注重农业经营主体这一方面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确立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并将其作为我国农村经营的基本制度。党中央将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工商企业等作为“统”的层次,并强调组织对农户的服务功能。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表明: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的经营主体。这是我国党中央第1次在文件中将上述几类组织加入到农业经营主体当中。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一起构成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其作用功能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即由参与社会化服务扩展到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各个环节。因此,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过程中,应将加快培育其经营主体、努力建设一支优秀的骨干经营主队伍作为工作的重点内容,使得各类经营主体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并起到对小规模农户的带动作用。农产品的生产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基础环节,要不断强调专业大户、家庭农产这类经营主体商品生产的功能作用,同时注重发挥小规模农户的示范性作用。此外,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过程中,应向采用先进科学技术与生产手段方向的转变,不断提高农业技术含量,加大资本等相关生产要素的投入,着重提高集约化水平。
3.2 稳步发展规模经营
在发展新型农业规模经营的过程中,主要侧重2个方面的内容。努力实现规模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并始终坚持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走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规模经营道路。从我国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规模发展现状分析来看,主要的方式有农户承包地的“互换并地”、社会化服务下的农户横向联合、农户间承包地的流转、土地股份合作、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等。像一些高度集约化的、生产要素投入成倍增加的小规模经营,也可将其归属于规模经营这一范畴。所以,发展规模经营一定不能简单的定义为土地大规模的流转,不能走欧美国家规模经营的道路;规模经营的发展必须有原则的进行,其发展过程应是循序渐进的、稳步的,要以当地的城镇化、工业化水平为基础。如果产业的规模不能够支撑就业以及城市对人口的容纳,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3.3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
根据相关的中央文件的指示,不断加强农业的社会化服务,能够有效解决分散经营下,统一功能不足的问题。在加强社会化服务的过程中不仅要着重培育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同时还应充分发挥各类培育组织的比较优势。怎样有效的对社会服务化组织进行有效的培养,党中央的相关文件做出了相应的部署,主要做好“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的落实工作。积极引导公共服务机构职能的转变,使其逐步退出经营性领域。经营化社会服务组织的培育将会成为我国当前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重点培育对象,这也是未来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此外,我国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相关政策应注重社会化服务主体、拓宽产后服务以及创新服务模式等方面。对于经营主体的培育,应该将农资经销企业、农机服务队、农技服务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合作社等纳入政策的支持范围,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在这方面多做努力。为了切实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水平,还要强化产后服务这一块领域,因为一直以来,产后服务这一块的发展并不理想。但农产品的加工、储藏、包装、品牌创立以及宣传等仍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在服务模式上,应该开发出深受农民喜欢的、方便的、证明强的以及效益高的服务模式,不断开发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化服务。
3.4 不断创新组织模式
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化体系的过程中,实现各类农业经营主体间的协同发展的组织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目前,虽然我国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都有了各自的利益经营模式,但其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龙头企业与农户的相互结盟过程中,农民在利益获取方面处于一定的劣势地位,参与谈话的权利与话语权都不具分量。对于“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相对比较松散,很多行业出现订单履行率不高的情况,这不仅会给农户的经济方面造成一定的损失,而且还会打击农户经营的积极性。此外,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的制度还有待完善、缺乏民主的管机制,运作管理有很大的随意性,经营收益的分配权往往掌握在少数负责人的手里。因此,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应加强组织模式的创新。进行组织模式的创新,主要把握2个方面:提高小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其话语权;不断完善利益联结的关系,加深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的融合[3]。
4 结束语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推动我国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重大措举,党与政府相关部门都给予最大的政策上的支持;还应该加强农村经营体制的改革,对其不断创新,开发出最切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经营体制模式,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煜,赫伟.稳步推进农村经营体制创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16-18,21.
[2]符毅.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4(2):77-78,81.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篇5
苏州捷达消防车辆装备公司新建厂区工程
苏州捷达消防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新建厂房工程
安 全 生 产 保 证 体 系
编制单位:江苏苏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编
制 人:张秋华 审
核 人:徐菊初
编制日期: 2011年11月11日
江苏苏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保证计划
苏州捷达消防车辆装备公司新建厂区工程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一、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1、企业负责;管理原则的确立,进一步完善了实行的“国家监察、行政管理、群众监督”的管理体制,明确了企业应认真贯彻执行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政策、法令和规章制度,要对本企业的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2、行业管理;企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管理本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技术干部,组织贯彻执行国家安全方针、政策、法规;制定行业的规章制度和规范标准;对本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和监督检查、考核。
3、国家监察;由劳动部门按照国务院要求实施国家劳动安全监察。国家监察是一种执行监察,主要是监察国家法规、政策的执行情况,预防和纠正违反法规、政策的偏差。
4、群众监督;保护职工的安全健康是项目部的职责。项目部对危害职工安全健康的现象有抵制、纠正以至控告的权力,可以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这种监督是与国家安全监察和行政管理相辅相成的,应密切配合,相互合作,互通情况,共同搞好安全生产工作。
5、职工遵章守法;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应该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违章操作,职工遵章守法是减少事故,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江苏苏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保证计划
苏州捷达消防车辆装备公司新建厂区工程
二、工程难点分析
2.1本工程位于奉浦路边与对面高层住宅,位置显要,施工过程中的一切情况将直接受到社会机构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同时将成为项目施工中的重大压力。
2.2本工程两面面临交通要道,又面临实际住户对面 ,交通繁忙,行人众多,对高空施工安全要求高。
施工人员的安全。2.3工程重点部位 2.3.1临近高压线防护。2.3.2临近的车道人行道防护。2.3.3基础施工管线防护。2.3.4高层外脚手保护。2.3.5电梯井道防护。
2.3.6施工用电防护(装饰阶段)。2.3.7大型机械使用及装、拆。
三、安全保证计划引用的安全标准文件、适用范围及有效期 3.1 引用标准文件
3.1.1 苏州市《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DBJ08—903—98 3.1.2 苏州建设工程安全技术管理手册(苏州市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站)。
3.1.3 苏州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有关文件汇编 3.1.4 江苏苏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SO9001贯标程序文件ZS-M/S江苏苏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保证计划
苏州捷达消防车辆装备公司新建厂区工程
-300-2003 3.1.5 江苏苏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安全管理运行》。
3.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注:各工程项目部在保证计划中引用有关文件时,可结合企业制度的有关制度有针对性地引用。
3.2
管理资料标准文本外增设的安全记录(暂定)3.2.1 设备 4.9-5施工设备需求计划表 3.2.2 设备 4.9-8施工设备检查记录 3.2.3 设-1 施工机械日常保养单 3.2.4 设-3 机械分承包方综合评定表 3.2.5 设-5 合格分承包方综合评定表 3.2.6 设-7 施工机械使用验收单 3.2.6安4.9-12分项分部安全技术交底 3.2.7安4.9-13公司安全生产整改指令书 3.2.8安4.9-14公司内部罚款通知单3 3.2.9安6-2-1劳动分包承包方评价(审批)表 3.3安全保证计划适用范围
3.3.1本计划仅用于苏州捷达消防车辆装备有限公司工程项目土建、安装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与控制。
3.3.2本计划安全管理和控制的对象为人、物及环境与自然。3.4安全保证计划的管理
江苏苏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保证计划
苏州捷达消防车辆装备公司新建厂区工程
3.4.1本计划的有效期从2011年11月—2012年9月工程结束止。3.4.2安全保证计划因设计变更、施工方法、程序的变化需作修改时,应将修改内容在实施前,上报上级机构进行审核及备案。
3.4.3安全保证计划,由上级机构技术负责人批准下发后,即成为有效版本,不准随意复印及分发,应加以控制。
四、安全保证体系要求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建立应符合建筑企业内部的特点。并形成安全体系文件;人员的配备、岗位的设置应符合本工程的特点而定,做到相对固定,不随意变动;配备必要的设施,装备和专业人员,确定控制和检查手段、措施;确定整个施工中重点内容,关键点、危险部位的控制手段和措施,以确保安全计划的内容具有可操作性、严密性、可行性。3.1管理职责 3.1.1安全管理目标
(1)事故负伤频率控制在0.5‰以下。
(2)杜绝死亡、火灾、交通管线、设备等大事故。(3)工地管理具体目标:
安全文明合格工程
工程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现场安全保证体系第一责任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3.1.2.1具体组织如下:(1)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拟定落实安全管理目标,制订安全保证计划,江苏苏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保证计划
苏州捷达消防车辆装备公司新建厂区工程
根据保证计划的要求,落实资源的配置。
(2)负责安全体系实施过程中的运行实施监督、检查。
(3)对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运行过程中,出现不符合要素的要求,施工中出现的隐患,制订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对上述措施进行复查。3.1.2.2工程项目部安全保证体系要素及职能分配表(见安1-3)3.1.2.3安全管理网络图(见附表)3.1.2.4职责与权限 A、项目经理:(1)履行承揽合同要求,确定安全管理目标,确保项目工程安全施工,对工程项目的安全全面负责;(2)参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建立项目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组织编制安全保证计划;(3)贯彻执行各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令、法规、标准、规范和制度,落实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和资源的配备;
(4)支持项目安全员及施工管理人员行使安全监督、检查、和督促、检查工作;
(5)适时组织对工程项目部的安全体系评审和协调。B、项目生产副经理:
(1)根据项目安全保证计划组织有关管理人员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经常注意督促检查;
(2)协调安全保证体系运行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江苏苏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保证计划
苏州捷达消防车辆装备公司新建厂区工程
(3)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章制度的学习;(4)实施现场管理标准化,确保操作现场工作环境不影响施工安全;(5)组织安全设施的验收,协助上级部门对工程项目的安全检查和督促;
(6)负责安全设施所需的材料、设备及设施的采购计划的审核及批准。
(7)处理一般工伤事故,协助处理重大工伤、机械事故,处理事故遵循“四不放过”原则,并采取有效整改措施,防止再发生;(8)对各分包单位制定例会制度,建立会议纪要,并发放给有关人员。
C、项目工程师(项目安全工程师):
(1)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负责对安全难度系数大的施工操作方案进行优化;
(2)组织编制相应的安全保证计划,并组织内部评审,上级审核通过后督促实施;
(3)确定危险部位和过程,对风险较大和专业性强的工程项目应组织安全技术论证;
(4)作出因本工程项目的特殊而须补充的安全操作规定;(5)选择或制定施工各阶段针对性安全技术交底文本;
(6)对工程技术部门负责的安全体系要素进行监控,落实改进措施。D、项目安全检查科:
(1)贯彻安全保证计划中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组织参与安全设施、江苏苏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保证计划
苏州捷达消防车辆装备公司新建厂区工程
施工用电、施工机械的验收;
(2)监督、检查操作人员的遵章守纪。组织、参与安全技术交底,对施工全过程的安全实施控制,并做好记录;
(3)掌握安全动态,发现事故苗子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4)制止违章作业,严格安全纪律,当安全与生产发生冲突时,有权制止冒险作业;
(5)对进入现场使用的各种安全用品及机械设备,配合材料部门进行验收检查工作;
(6)协助上级部门的安全检查,如实汇报工程项目的安全状况;(7)负责一般事故的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协助处理重大工伤、机械事故,并参于制订纠正和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再发生。E、项目经济师:
(1)参与制定、贯彻项目安全管理目标,组织实施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2)对工程项目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的经费进行成本规划、控制。
F、项目施工科:
(1)按照安全保证计划要求,对施工现场全过程进行控制;(2)严格监督实施本工种的安全操作技术规范;
(3)有权拒绝不符合安全操作的施工任务,除及时制止外,有责任向项目主管安全经理汇报;
(4)认真执行对施工人员的分部分项工程有针对的安全技术交底;
江苏苏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保证计划
苏州捷达消防车辆装备公司新建厂区工程
(5)发生工伤事故,应立即采取措施,并保护现场,迅速报告;(6)对已发生的事故隐患落实整改,并向主管安全经理反馈整改情况。
G、项目技术科:
(1)贯彻项目安全管理目标,组织实施安全生产保证体系;(2)负责临边、洞口的安全防护的技术措施以及特殊脚手架、施工用电、大型机械拆装方案的落实;(3)协助对施工班组的安全监督。H、项目材料科:
(1)按照项目安全保证计划要求,组织各种资源的供应工作;(2)对供应商进行分析,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
(3)负责对合格供应的安全防护用口若悬河的验收、取证、记录的工作,并做好验收状态标识,储藏保管好安全防护用品(具);(4)负责对进场材料按场容标化要求堆放,消除事故隐患;(5)对现场使用的井架、脚手架、高凳、吊钩、安全网等安全设施和配件应保证质量,并定期检查和试验,对不合格和破损的,要及时进行更新替换;
(6)对易然易爆品进行重点保管。
(7)负责施工现场的中小型机械使用前的验收和日常保养及维修工作;
(8)对施工现场使用的机械进行可追溯性记录;
(9)对施工现场的用电设施按要求验收和平时安全用电的管理。
江苏苏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保证计划
苏州捷达消防车辆装备公司新建厂区工程
I、项目劳资料:
(1)组织务工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发证工作;
(2)对进场的劳务人员进行安全规章、文明施工制度的教育;(3)对施工过程中劳务人员的进出场进行记录,做好动态管理;(4)对劳动保护技术费用列出专款专用,并督促实施,年终提出决算;
(5)对执行安全生产奖罚条例后的奖金发放和罚款收入进行监督检查。
J、项目综合办:
(1)负责开展各种多样化的安全培训教育,定期出黑板报、张贴安全标语等宣工作;
(2)做好施工现场动用明火和宿舍的防火安全工作;(3)对食堂的用电、用气进行安全管理;
(4)负责工地及项目管理临时办公室的安全保卫工作,特别是财务室、资料室、电脑室等场所。3.1.3资源
(1)配备经培训考核持证的管理、执行和检查人员;(2)制定施工安全技术并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3)设置用电和消防设施;(4)配备施工机械安全装置;(5)配备必要的安全检测工具(测定扣件紧固的力矩扳手、风速仪、接地电阻测试仪等);
江苏苏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保证计划
苏州捷达消防车辆装备公司新建厂区工程
(6)保障一定的安全技术措施经费。3.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3.2.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以本公司安全管理运行手册等引用文件为依据,并着重按本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实施。3.2.2安全生产策划: 3.2.2.1根据本工程的规模、结构、环境、承包性质等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安全保证计划。
3.2.2.2为达到本工程的安全管理目标,配置一个综合素质好的项目经理部人员班子,选择有一定资质、整体力量强的施工队伍,并有性能好良好的机械设备和技术水平较高的维修人员作保障。3.2.2.3本工程所执行的安全规范目录: 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33-8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3.2.2.5专项安全技措:(1)临时用电组织设计;(2)大型机械拆装方案;(3)脚手架施工组织设计;(4)悬挂钢平台施工组织设计。
3.2.2.6施工前选择或制定施工各阶段针对性安全技术交底文本。3.3采购(安全设施所需材料、设备及防护用品的保证措施)江苏苏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保证计划
苏州捷达消防车辆装备公司新建厂区工程
3.3.1通过对采购过程进行控制,使所采购的钢管、扣件、安全网、安全笆、安全帽等符合安全规定的要求。3.3.2对供应商评定条件: 3.3.2.1供应方依法取得法人资格,是具有较好质量信誉、经工商行政部门和有关监督机构所批准,有经营许可范围的企业。
3.3.2.2进沪企业应出示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证明,还必须持有上海市建管办核发的有效期内的进沪许可证。
3.3.2.3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3.3.3采购文件的审批:
3.3.3.1工程项目部生产副经理负责项目经理部采购文件的审核和批准。
3.3.4材料采购和验收控制点:
3.3.4.1由工程项目部材料负责,对项目所需要安全防护用品进行采购,由工程项目部材设部门进行验收,安全科配合。
3.3.4.2采购可以采用计划、直接二种方式,其中计划采购要上报安全部门批准后方可采购。直接采购经由工程项目部材料员填写申请表,经由工程项目部安全副经理批准后从合格供应商名录中的厂或商店进行采购。
3.3.4.3对业主所提供的物资最终验收,由工程项目部安全、技术、材设部门共同执行。对材料的质量保证书、安全性能进行检查,同时办理好入库手续,进行贮存维护。
3.3.4.4对于不按国家的标准、规范、合同、安全设计要求的所供和产江苏苏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保证计划
苏州捷达消防车辆装备公司新建厂区工程
品,材设部门应予拒收。3.3.5采购资料的管理;
对合同书、协议书、质保书等应根据各类资料的类别和用途分别装订成册,采善保存。3.4分包方的控制 3.4.1对分包方的评价内容: 3.4.1.1资质证明。
分包方应具有相应资质证明。内容包括营业执照、资质等级证书、经营手册、外省市企业进沪许可证等。3.4.1.2施工业绩。
主要指分包工程的工程量,施工技术水平,安全措施,文明施工,管理能力,依此评定分包方能否满足本工程项目部安全体系要求等。3.4.2 考察施工现场
工程项目部组织有关人员,对分包方的安全管理、文明施工措施等进行考察,是否符合本工程项目部安全生产要求,确定合格的分包方。
3.4.3 对分包方的管理 3.4.3.1分包合同:
(1)工程项目与合格分包方进行协商,就相关问题达成协议,包括有关分包方提供相关名单,安全人员管理图表和项目相对应的安全管理体系。
(2)对下属施工人员建立有关安全管理挡案,由项目安全部门进行核江苏苏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保证计划
苏州捷达消防车辆装备公司新建厂区工程
实、检查、监督、分包方配合和实施。
(3)分包方对分包项目制订的安全技术措施方案,项目技术部门应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审核和确认。3.4.4 控制点:
3.4.4.1 分包方进入施工现场的管理和施工人员,必须是企业自有职工或符合市建委、市劳动局规定的可用人员,不得违章自行招聘社会外来人员和盲流人员。
3.4.4.2 进行一周内将施工人员的“五证”登记造册,并送交工程项目部归档,经备政府行业、安全管理部门核查。
3.4.4.3非操作人员(包括家属和儿童)不得住入施工现场的工地宿舍。3.5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工程项目部对施工过程国可能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进行控制,确保施工生产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顺序要求进行。开工前做好以下准备:
(1)落实施工机械设备、安全设施、设备及防护用品进场的计划;(2)落实现场施工人员;(3)办理职工意外伤害人员;3.5.1持证上岗
施工现场内的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对电工、焊工、塔吊、施工升降机械的装拆工人还应进行培训、考察、持相关证件上岗。由项目部宣传和劳资部门负责确认。3.5.2对安全设施、设备、防护用品的检查验收。
江苏苏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保证计划
苏州捷达消防车辆装备公司新建厂区工程
本工程占地面积大,施工队伍多,安全防护工作十分重要。对临边、洞边、高处作业、交叉作业的安全防护必须做到防护明确、技术合理、经济适用、安全可靠。实施要点:
(1)按照安全防护的技术措施方案执行。
(2)防护职责落实到人,具体由施工科、安全科、各施工班负责操作。
(3)钢平台应有搭设方案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具体实施人:架子班:
验收人:)3.5.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3.5.3.1安全用电技术措施;(1)地下室临时用电线路全部架空,临时照明采用36V安全电压。(2)施工现场供电线路、电气设备的安装、维修保养及拆除工作,必须由专业人员(经有关部门培训并考试合格、持有效证件上岗的维修电工)进行。
(3)配电房室内安全工具及防护措施、灭火器材必须齐全。
(4)对易然易爆、危险品存在放场所的设备,要加强监控、检查工作,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5)对移动机具及照明的使用应实行二级漏电保护。并经常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
(6)对施工现场大型用电设备、大型机具等,配有专人进行维护和管理。
江苏苏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保证计划
苏州捷达消防车辆装备公司新建厂区工程
3.5.3.2实施要点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按照工程项目部编制的《临时用电组织设计》进行设置,再由安全副经理会同安全科以及有关部门专业人员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对大型机械如塔吊、施工升降机等应单独设置随机控制电箱。
(1)电工晚间值班必须双人上岗。(持上岗证电工:耿其鸿)(2)特殊情况下需带电操作时,必须配备必要的安全用具,采取可靠的安全隔离措施,并指定专业人员进行监护。(3)施工用电常见通病必须杜绝。3.5.4施工机械: 3.5.4.1塔吊和施工升降机.为确保施工的正常运行,特使用3台塔吊。为了加强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和职工的人身安全,塔吊在使用过程中因进度、塔机自身的高度等原因,为了避免发生机械碰撞,特委派项目常务副经理与机管员负责塔吊运转的总协调。塔吊的安装拆装详见安装搭拆方案。A、实施要点:
(1)安装(或拆除)前,必须制订方案,经公司总工批准后方可实施,并报当地安监站备案。
(2)安装(或拆除)前,由生产副经理组织必须对专业操作人员进行操作规程教育,进行装拆安全技术交底。
(3)安装(或拆除)时,由安全科安排设置警戒区域,设立警示标江苏苏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保证计划
苏州捷达消防车辆装备公司新建厂区工程
志,并有专人监护。
(4)安装完毕后,经公司主管部门、市建委、市劳动局检测中心检测合格挂牌后方可使用。
(5)定期进行检查、保养、维修,并做好运转保养记录,交接班记录。(电工:机修工:司机:)待定
(6)塔吊、施工升降机加节,每次均应申请,经批准后加节,再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验收人:沈百林)
(7)安装队及其他分管单位需使用大型机械时,应先经土建方同意,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B、控制点:
(1)必须有总工批准的安装(或拆除)方案方可实施。(2)司机、指挥及拆装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3)安全装置必须齐全,灵敏可靠。3.5.4.2中、小型机械的使用
本工程共有钢筋弯曲机1台、切割机2台、对焊机1台、竖向对焊机1台、木工机械五台、搅拌机2台、空压机四台、混凝土振动器十台、电焊机五台、因此必须加强对施工现场中、小型机械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A、实施要点:
(1)项目部指派机管员负责机械使用前的验收工作,平时做好检查机械运行情况。
(2)中、小型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上岗。
江苏苏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保证计划
苏州捷达消防车辆装备公司新建厂区工程
(3)按规定搭设机械防护棚由架子班负责。(4)机械设备必须接地或接零,随机开关灵敏可靠。
(5)督促机操人员做好定期检查、保养及维修工作,并做好运转保养记录。B、控制点:
(1)机械设备的防护装置必须齐全有效,严禁带病运转。(2)固定机械设备和手持移动电具,必须实施二级漏电保护。(3)中、小型机械必须做到定机、定人、定岗位。3.5.5脚手架工程
本工程结构施工、装饰施工脚手架主要有五种类型:(1)高压线防护脚手架,(2)施工采用双排钢管脚手架,(3)高层主体施工采用外脚手架,(4)内墙装饰施工用满脚手架,(5)电梯井道内脚手架。3.5.5.1外墙施工脚手架。
根据进度要求和施工现场的场地情况,结构、装饰外墙施工过程的围护脚手架,考虑采用双排钢管脚手架。脚手架选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即采用¢48×3.5高频焊接钢管和扣件(直角、旋转和对接扣件)进行搭设。A、实施要点:
(1)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按照沪建施(83)201号、(87)525号文件规范要求搭设并按JGJ59—99中的脚手架检查评分要求进行验收。
(3)安排经过培训的架子工进行搭设。(负责人:搭设人:)见(安江苏苏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保证计划
苏州捷达消防车辆装备公司新建厂区工程
8-4)
(4)搭设、拆除时设立警戒标志,派专人监护。(5)搭设完毕,经验收合格挂牌后使用。(6)定期进行检查验收。B、控制点:
(1)选用材料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2)搭设过程中分阶段验收,即从基础开始,每搭完一步验收一次,分步、分阶段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并有接地与避雷措施。(3)使用时要按规定荷载要求使用,严禁乱堆乱放各种施工物料,避免超载。
3.5.5.2高层主体施工采用的钢管扣件式脚手架。
此脚手架属一般类型脚手架,单独编制方案,详见外墙脚手架施工方案。
3.5.5.3高层外墙粉饰装修施工利用外墙脚手架。此脚手架为一般类型,详见施工方案。3.5.5.4电梯井道内脚手架。A、实施要点:
电梯井道内脚手架的搭设考虑在井边剪力墙预留孔和洞及相应预埋铁件,对穿搁制12号槽钢和8号槽钢作钢平台,下用12号槽钢作三角撑,钢平台上部用¢48×3.5钢管塔设脚手架,满足剪力墙内则的施工要求,对穿搁制的槽钢进行加固,确保结构安全。B、控制点:
江苏苏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保证计划
苏州捷达消防车辆装备公司新建厂区工程
(1)加固排架必须从上到下对准设置,保证荷载均匀传递到基础底板。
(2)电梯井道内脚手架必须防护到位,无脚手架的井道内应采用二层一隔离或每隔10m设一道安全网。
(3)设施共用时要做好协调及移交书面手续。拆除时必须有方案,并经批准方可实施。3.5.6防火安全。
保障施工现场的防火安全,以利用施工作业的顺朦胧进行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A、实施要点:
(1)防火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按照防火制度对重点部位进行 检查,发现火患必须立即消除。(2)建立义务消防队,正常进行活动。
(3)施工现场必须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由安全员负责维护、管理、定期更新,保证完好。B、控制点:
(1)必须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节假日动火作业要升级审批。(2)明火作业,监护人及灭火器材到位。
(3)重点部位专人监管:木工间、危险品仓库、配电间、食堂、宿舍等。3.5.7文明施工
本工程位于奉浦路边,是交通要道,因此必须树立都市形象,搞江苏苏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保证计划
苏州捷达消防车辆装备公司新建厂区工程
好文明施工。A、实施要点:
将文明施工、环境卫生纳入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文明施工的要求,严禁野蛮施工,并由项目经理按照文明施工方案组织实施,具体由项目生产副经理落实。B、控制点:
(1)控制晚点不必要的加班加点,夜间十点心以后一般不施工。(2)严防粉尘污染,实行围档封闭。(3)泥浆废水实行二级沉淀后排放。3.5.8季节性施工
本工程工期为300天,因此对抓好季节性施工中有安全生产十分重要。特别是要做好雨季、夏季、冬季施工的安全保证工作。A、实施要点:
(1)暴风雨、台风前后要检查工地临时设施,脚手架、机电设施、临时线路,发现倾斜、变形下沉、漏电等现象,应及时修理加固,有严重危险的应及时排除。
(2)机械、电气设备应有防雨防潮措施,塔吊要有固定措施。同时,原料、成品、半成品也须有防雨措施。
(3)雨季施工道应加强维护,斜道和脚手板应有防滑措施。同时做好现场排水工作。
(4)冬季施工要做好防火、防寒、防毒、防滑、防爆等工作。(5)高出建筑物的塔吊、施工电梯等要按规定设置避雷装置。
江苏苏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保证计划
苏州捷达消防车辆装备公司新建厂区工程
B、控制点:
(1)夏季要有防暑降温措施,杜绝中暑事故的发生。食堂要保证卫生并做好食品留样工作。
(2)冬季要做好防寒工作介暧工作。(3)雨季施工防雷击,防机械倾斜。3.6检查、检验的控制
对施工过程中,暴露出的安全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违章操作、指挥的不安全行为、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缺陷情况,应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复查,以确保符合安全文明施工要求,并做好安全记录。实施要点:
(1)建立以生产副经理为负责人的安全生产检查组织,健全完善安全检查制度,按照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实施。(2)对安全防护用品要按照安全保证计划的规定以及合同的规定要求进行检查,杜绝不合格安全用品进场。
(3)对中、小型机械、脚步手架、安全网平等安全设施要按照安全保证计划的规定以及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检查验收后挂牌使用。
(4)大型机械设备要按照经过审批的安装方案规定进行基础难能验收、塔身验收,搭设完毕后经主管部门以及上海市建委、劳动局的检测合格后,挂牌使用。
(5)脚手架要按照安全保证计划中指定的搭设方案进行验收,并每江苏苏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保证计划
苏州捷达消防车辆装备公司新建厂区工程
提升一层验收一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6)施工用电按照临时施工用电规范要求和临时施工用电方案进行检查验收。
(7)对临边洞口的防护按照安全保证计划中规定进行检查验收。(8)对工地防火按照安全保证计划中的规定进行验收。(检查人:张斌)
(9)对环境卫生、劳动保护、文明施工要求按照安全保证计划中规定进行检查验收。
(10)对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检查,严禁无证或持有效证件上岗与违章作业。
(11)对职工遵章守纪的情况进行检查,有违章严肃处理。(12)工地每天检查,工程项目部每周一次,发现隐患定人、定时、定措施进行整改。3.7事故隐患的控制
3.7.1按《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教材中附录4“建筑安装工程安全生产作业指导书”中要求实施各阶段、各工种的安全操作。同时,必须结合具体施工对象增加补充和针对安全技术交底内容。
3.7.2任何人不得违章指挥作业,安全员是安全生产的执法人员,有仅制止违章作业,任何人不得干涉。
3.7.3当生产、施工与安全发生冲突时,必须服从安全需要。3.7.4做好全员发动,使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事故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江苏苏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保证计划
苏州捷达消防车辆装备公司新建厂区工程
处理,确保不合格设施不使用、不合格过程不通过、不安全行为不放过。
3.7.5对发生的事故隐患及时进行整改以达到规定要求,并组织复查验收,对有不安全行为的人员进行教育或处罚。3.8纠正和预防措施: 3.8.1纠正措施:
3.8.1.1由项目安全员在查明原因、在有调查结论的前提下提出纠正、防范措施的建议。
3.8.1.2根据建议,由有关部门制定纠正措施,并进行审核批准。3.8.1.3安全科监控纠正措施,记录纠正措施的实施过程。3.8.2预防措施:
3.8.2.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建全和正常是预防的根本。
3.8.2.2推行全面、全过程、全员的标准化管理,教育工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见,执行各项安全技术规范和日常的监督、检查、指导。3.8.2.3针对性安全交底和教育是预防事故的必要手段。3.9教育和培训
3.9.1做好进场工人的安全教育,并贯穿始终、全过程覆盖地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教育培训的重点是操作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3.9.2在事故多发期及上级部门下达指令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3.9.3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教育形式,如黑板报、宣传标语、大会、录像等。
3.9.4实施施工队伍职工安全进行教育及时的安全教育培训,新工人江苏苏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保证计划
苏州捷达消防车辆装备公司新建厂区工程
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
3.9.5由宣传科负责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并做记录,劳资科建立职工劳动保护记录卡。3.10安全记录
3.10.1由项目安全员组织相关人员建立证明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有效运行安全记录,包括相关的台帐、报表、原始记录。
3.10.2安全记录由项目安全资料员进行收集、整理,并进行标识、编目和立卷。
3.10.3安全记录应完整及时,并延续在工程项目竣工。3.10.4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管理资料共分8册;(1)安全生产管理职责;(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文件;
(3)采购(安全设施所需的材料、设备、及防护用品)(4)分包管理;
(5)安全技术交底及动火审批;(6)检查、检验记录;(7)事故的隐患控制;(8)安全教育和培训。3.11内部安全体系审核
(1)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项目内部各门相关人员,对本项目在安全保证计划运行一个阶段后进行可行性评审。
(2)评审以后报请上级公司有关部门进行内部审核,以确定安全保江苏苏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保证计划
苏州捷达消防车辆装备公司新建厂区工程
存证计划的有效性、适应性。
(3)经过内审后,项目部对安全保证计划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拟订纠正和预防措施,在以后的施工中改进,并进一步完善安全保证计划。
(4)经过上级公司内审通过后,向市有关认证机构申请对工程项目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认证。
生产经营体系 篇6
关键词:营销 体系 经营 管控 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1
质量和效益是企业发展的两大主题。盘锦供电公司提出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以营销信息化建设为依托,完善一个体系(营销质量控制体系),推进两个建设(营销标准化、专业化建设),加强三项管理(目标管理、基础管理、过程管理),提升四个能力(盈利能力、服务能力、科技应用能力、风险防控能力),努力使公司营销管理水平、效益水平、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的营销工作方针,就是围绕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来做文章,为企业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 管理成效促进四大能力提升
1.1 提升盈利能力
(1)加强负荷分析和经济调度,充分利用网内发电资源,有效改善供电结构,降低供电成本。(2)加大增供扩销工作力度,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充分做好分析预测,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全力稳住现有市场。(3)结合国家政策,争取政府支持,努力延伸潜在市场。加快汽车充电站和充电桩建设进度,实施能源替代,积极培育新兴市场,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市场的比重。(4)规范业扩报装管理,严格按照“三不指定”要求,优化业扩报装流程,规范收费标准和电价政策,实行“阳光报装”,提高业扩报装向有效电量转换速度,达到增供扩效。(5)以服务拉动电量增长。围绕国家扩大内需、改善民生重点领域,密切关注铁路、公路、保障性安居工程、城镇化建设等重点工程建设,切实做好供电服务,紧盯大户生产,加强大客户和重要客户的跟踪服务管理,促进电量增长,保障电力供应可靠和电费及时回收。
1.2 提升服务能力
(1)根据国网公司总体部署,制定方案措施,深入推进“塑文化、强队伍、铸品质”供电服务提升工程。促进供电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实现“四个确保”(确保实现“三个十条”;确保城市、农村客户平均停电时间不超过7 h、29.6 h;确保城市、农村客户供电可靠率分别完成99.92%、99.662%;确保重大活动保电零失误)、“三个百分百”(客户投诉举报、客户授电工程、客户故障报修的回访率达到100%)、“三个不发生”(不发生因电网责任引起的重要客户人身死亡事故;不发生影响公司形象的媒体曝光事件;不发生因客户授电工程三指定问题被查处的情况)的供电服务目标。
(2)拓展营业收费渠道,应用银电联网、邮政储蓄等方式开展电费代收、委托承付、批量代扣等收费业务,试点超市收费、自助缴费、移动收费车等新方法,扩大社会化代收率,2011年内力争达到30%的社会化代收目标。
(3)创新服务手段,规范服务行为,推行供电服务周例会和月通报制度。完善“95598”管理职能,打造供电2.4强化业务工单跟踪考核,完善供电服务应急处理机制,开展供电服务应急预案演练,提升供电服务应急响应能力。
(4)全面实施抄表机抄表、逐步推行短信催费、停供电服務“温馨提示”。
(5)探索建设“社区服务站”,农村“电费绿卡村”。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不断丰富VIP服务内涵,全面开展差异化
服务。
(6)加强供电服务实践,积极听取客户对供电服务的意见和建议,研究探讨有效解决供电服务难点、热点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整改服务薄弱环节。开展服务品质评价和第三方满意度调查,进一步提升服务监督,以行风建设促进供电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1.3 提升科技应用能力
按照全州营销业务系统建设目标,完善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功能、“95598”客户呼叫系统应用功能,拓展低压集抄预付费管理功能。充分运用现有的发变电站、台区关口、低压小区的负控、采集系统平台,逐步形成适应发展要求的营销科技应用体系,为开展营销信息采集分析、用电负荷控制和线损管理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1.4 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1)强化沟通协调能力。对内加强部门、单位以及营销与生产、主业与辅业之间的工作联系和沟通协调。对外加强与各级政府、职能管理部门、新闻媒体以及广大用电客户的联系交流和沟通协调,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2)强化营销风险防范。一方面加强电费预警管理、信用评价管理,强化电费回收措施,加快低压集抄预付费管理功能的开发应用,有效防范电费风险。另一方面加强营销安全管理,加大对网内重要及高危客户用电安全检查,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规避和防范客户用电引起的安全管理风险。同时,加强供电服务风险管理,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注重服务细节,强化工作责任,避免因服务不到位引起的投诉举报和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3)强化工作执行力。一方面公司要求各单位负责人要带头解放思想,树立表率,强化执行意识,抓大事、谋大局,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领导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保护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职工积极进取,埋头苦干,进一步提高营销单位工作执行力。
(4)强化员工营销专业技术能力。一方面公司要求各单位要大力倡导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把所学知识转化为专业应用的能力。另一方面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的开展营销培训工作,深化专业培训,开展技能培训。结合年度工作实际,针对性组织营销业务系统操作技能、供电服务技能、电力营销法律法规知识等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员工专业技能水平。
2 结语
盘锦供电公司持续开展的营销质效管理工作,致力于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将提高经营质效纳入常态工作轨道,促使营销工作各环节按时、有序、保质、保量完成,全面提高营销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这是我们所期望的,也正是我们要继续努力做好和做出成效的。
参考文献
[1]刘秋华.电力市场营销[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国家电网“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宣传
经营分析体系研究初探 篇7
一、经营分析体系研究的提出
(一) 建立完善的经营分析体系是公司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及提升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内企业管理制度及体系的变革, 以及国际国内环境对企业发展的要求, 公司的管理水平在不断改进。在此基础上, 公司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三大战略的持续推进, 尤其是国际化战略的快速发展, 客观上要求公司进一步的提升经营和管理水平。建立一套完善的经营分析体系, 将其作为精细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工具, 就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二) 完善的经营分析体系也是股份公司管理会计建设目标的重要内容
管理会计是管理与会计相结合的企业内部会计, 把企业当前和以后的资金运作作为对象, 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作为最终目标, 通过对财务、生产经营等数据的深加工和再利用, 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等职能, 为企业内部管理者制定相关决策提供依据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建立完善的经营分析体系, 可以为公司经营决策及风险控制提供合理的技术支持;同时通过分析与预算体系的结合, 能更好的提高生产效率, 纠正经营过程的偏差, 确保经营目标的完成。
(三) 目前的经营分析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从实际情况来看, 目前的经营分析体系主要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年度分析, 加以对标分析和专题分析。各地区公司分别规范了经营活动分析会议的召开程序, 以及对地市分公司的分析要求及编制模板规范, 实现了规范化的分析模式。经营分析报告主要是按照销售板块下发的经营分析模板, 从指标分析、利润分析、对标分析、专题分析四个方面展开, 围绕公司预算考核的关键指标 (吨油利润、吨油营销成本) , 采用比较和比率分析法, 对比各项业绩指标的预算完成情况及同比环比变动原因, 从而更深入的剖析各项业务运行与目标之间的差异。但部分单位对地市分公司分析模板的要求仍是多年以前的, 没有进行过更新完善, 在很多方面不能满足现在管理制度的要求, 对公司经营分析会议的制度化、流程化建设不够。
归纳一下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 体系建设上, 尚未形成完整统一的分析体系, 没有明确的制度和流程规范。各单位的经营活动分析都是按照各自公司领导的要求和公司的工作惯例开展, 无法形成统一的、具有可比性的数据或者分析报告, 建立一套完善统一的分析体系势在必行。 (2) 分析方法上, 大多为财务人员站在财务角度进行分析, 停留在财务报表和利润指标层面的事后分析, 忽视了企业实际运用和实时监控的需求。习惯于定期分析、对比分析和以预算为参照分析, 不善于进行专题分析和抽样典型分析;习惯于“数字表格加说明”, 不善于“文字数据论证兼顾”的归纳分析和演绎分析。 (3) 信息来源上, 主要依靠财务报表, 只能在月末报表报送完成后才能开始分析, 影响分析报告的时效性。同时对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生产、运输、仓储、能耗等其他内部资料, 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取得或者取得不完整, 使得经营分析片面的停留在财务分析层面, 不能完整反映企业的整体经营情况。 (4) 指标设置上, 侧重于对预算指标的分析和通报, 对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项经营指标及财务评价指标分析的少;对于费用分析多, 成本分析少;对销售分析多, 对采购、库存分析少。
二、经营分析体系应达到的目标
(一) 及时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管理漏洞, 保证企业始终处于安全的运行环境
及时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管理漏洞、管理失误、重大风险和隐患, 并采取适当措施, 保证企业始终处于安全的运行环境。要及时关注经营分析各项指标值的变动情况, 主要包括营销指标、市场指标、财务指标、物流指标等, 及时发现并分析运营中出现的情况, 判断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 积极采取措施将经营风险降至最低。
(二) 培训全员经营风险意识, 提高企业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
通过建立一套覆盖全公司、上下支撑、横向一体化的经营分析体系, 与风险管理预警体系相结合, 利用经营分析会议的形式, 对各专业线的指标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对比、统计等方法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判断风险程度及预警情况, 促进公司内部风险控制流程, 确保企业经营环境平稳安全, 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 充分利用ERP等信息平台的优势, 挖掘企业发展潜力, 提高企业运行效率
经营活动分析体系要充分发挥现有信息平台数据集中、资源共享、处理速度快捷高效的优势, 创造性的开展经营分析工作, 弥补手工处理差错率高、处理不及时等劣势, 提高分析工作效率。
三、建立经营分析体系的总体思路
经营分析体系的总体思路概括为“一项制度、一套体系、一个平台、一支队伍”, 即通过建立规范的经营活动分析制度, 搭建具有企业特点的框架体系,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决策支持队伍, 利用共享的管理平台, 实现公司经营分析的制度化、体系化、流程化、信息化, 全面提升公司决策支持水平, 最终成为公司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核心环节。
四、推进经营分析体系运行的建议措施
(一) 加强领导、健全制度、明确责任
企业经营活动分析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 需要各职能部门和各所属单位的密切配合及相互沟通, 建立和健全组织机构及制度是开展该项工作的基础。要形成上下支撑、统一而各有特色的分析体系, 根据各级公司不同需求、不同分工要求, 开展不同层次和侧重点的经营活动分析。首先, 工作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经营活动分析是为企业内部管理层服务, 领导班子的重视程度决定了经营活动分析报告的质量高低, 是经营分析工作的根本;其次, 健全经营活动分析流程, 完善制度规范, 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是建立经营活动分析体系的基本保证。公司专门制定了各类会议的召开程序及会议议程文件, 其中对经营活动分析会有专门的规定, 以公司制度的形式加以规范, 形成了主管领导负责、牵头部门组织、配合部门分析细化, 分工专责的工作体系, 保证经营分析工作的可操作性;再次, 定期召开企业经营活动分析会议, 形成管理惯性, 是做好经营活动分析工作的关键所在。
(二) 形成一体化的、相互支撑的经营分析体系
1. 注重经营分析与预算编制的有机结合
经营分析中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就是实际完成与预算和计划指标的对比分析。尤其是成本费用分析, 主要标杆指标就是年度成本费用预算, 加之年度预算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的特性, 也决定了预算工作对于经营分析工作的重要性。因此从经营分析的角度去理解和编制预算, 注重预算编制的严肃性和实效性, 注重预算编制与经营活动分析模式的结合, 提高预算数据的质量, 可以有效保证企业经营分析中, 对比分析方法结果的准确性和分析结果的可参考性。通过提高预算数据的质量和预算架构与经营分析结构的结合, 实现经营分析有据可比, 有据可依, 是提高经济分析中成本分析质量的有效方式。
2. 注重经营活动分析与风险管理结合
目前股份公司已经建立了以风险管理为核心, 完善且有效运行的内部控制体系, 建立了风险评估方法和风险报告机制, 同时将建立风险管理预警机制。风险管理工作与经营分析工作密不可分, 二者目的相同, 方法一致。经营分析是通过了解企业的现状, 揭示经营活动中的问题, 解决实际经营与经营责任目标之间的矛盾, 为企业创效服务。风险管理工作需要通过经营分析来发现风险, 判断风险, 及时启动风险控制措施。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与经营分析指标体系相结合, 通过风险预警指标的变动分析, 及时发现差异, 判断差异原因, 提示风险, 是提升经营活动分析价值, 也是更好的发挥经营活动分析服务管理、服务经营核心理念的有效手段。
3. 注重经营分析与财务指标分析相结合
目前地区公司经营分析指标中大多为各类生产经营直接指标分析, 主要包括进销存指标、利润指标、成本费用指标。对于一些评价公司整体质量的财务指标较少分析, 如总资产报酬率、投资回报率、应收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财务指标以利润分析为中心, 这和企业经营“利润最大化”的目的是一致的。因此应将财务指标分析纳入经营分析范围, 提高企业对利润和效益的重视程度。
4. 注重经营分析与公司评价管理体系结合
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对照相应的评价标准, 对所属企业的盈利能力、成本控制、营运能力、经营风险、发展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客观评判。实质上是一种综合的经营分析方式, 实现从整体上对企业经营情况的总结。经营对标分析中可以将各所属企业的综合评价指标作为对标的基础指标, 既减少了具体指标的特殊性和不可比性, 也能从整体上反应所属企业的经营成果, 较直观的对比出优势和不足。
5. 注重经营分析与公司绩效考核相结合
提出问题不是经营分析的结果, 解决问题、实现企业有序健康的发展才是经营活动分析的目的。通过经营活动分析检验企业的发展战略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客观规律, 通过经营活动分析不断检验和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 是企业搞好经营活动分析的最终结果。对经营活动分析结果的后续执行跟踪就成为经营分析不可或缺的环节, 也是最容易忽视的环节。要形成经营分析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后续跟踪完善的全过程流程化操作, 与年度绩效考核相挂钩, 督促经营活动分析落到实处。考核体系要与分析体系相结合, 根据经营分析分为月度、季度、年度分析, 考核指标也应各月份侧重不同, 月度侧重重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季度侧重经营工作及策略的总结评价, 指导下一季度的工作;越到年底, 考核越应与年度预算靠拢, 确保经营实际执行结果处于可控、在控状态。
(三) 完善分析范围, 强化分析方法的使用, 提高经营分析的实用性
1. 经营活动分析的范围
转变以往以财务利润为中心的“倒推式”的分析模式。不仅仅依赖财务报表数据, 更多得从生产经营数据出发分析问题, 由各业务线源头开始分析判断。注重各业务线具体运作的情况分析, 发现存在的问题及风险点, 预测可能出现的结果, 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力求反映分析的问题完整、客观、准确。转变以往只注重大合并指标和地市公司指标完成通报的分析;建立既包含大合并指标的公司层面分析, 又有侧重的开展基层库站效益、成本费用指标分析。
2. 经营活动分析的方法
(1) 遵循“寻找差异-原因分析-建议措施”的原则。编写经营活动分析报告要遵循经营活动分析的流程, 建立经营分析指标体系, 寻找指标差异, 分析差异原因, 发现存在问题及不足, 提出合理的解决建议。只有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 真正担负起“参谋”的重要角色, 才能提高经营活动分析报告的有用性和分量。
(2) 遵循重要性原则。通过经营分析指标设置, 从不同角度对经营过程中的各项指标进行零散分析, 每一个分析角度都有很多业务类别或者所属企业的多个指标情况。一方面在具体分析时, 要预先知道本期可能存在的重点问题 (在数据整理时具有对财务数据的敏感性, 就能感觉到本期可能存在的重大异常情况) ;另一方面善于从前面零散的分析中筛选出1-2个焦点性问题, 就能切实找出影响经营的主要问题, 达到经营活动分析的目的。
(3) 遵循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经营活动分析要坚持科学的原则, 既要有定性分析, 又要有定量分析, 以定量分析为主。要做好资料统计、报表分析等基础性工作, 收集的资料要齐全、数据要真实准确, 不能回避矛盾, 更不能弄虚作假。同时要正确分析企业的经营成果, 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并重, 做好“死指标”与“活情况”的有机结合。要对公司大的政策方针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在理解公司经营政策的前提下, 发挥经营分析的导向作用。
(4) 遵循传统分析方法和现代分析方法结合的原则。传统分析方法是以因素分析法为代表的一系列分析方法, 包括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现金流量分析法, 它们在反应和监督预算完成情况时, 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四) 利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 提高经营活动分析的效率
目前各种业务活动均实现系统自动化操作, 尤其是ERP系统、加油站管理系统、资金管理平台的上线使用, 财务融合系统与各个系统间数据接口的使用, 极大的提高了数据统计处理的速度和准确度, 基本上可以实现各种信息均通过系统自动归集, 实现数据共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果为经营活动分析数据平台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不仅可以实现统一数据口径、提高数据统计效率, 同时也可以提高经营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一些原先由手工分析较易出现差错的分析方法可以改由计算机分析处理, 同时还可以使用较为复杂的模型分析方法, 如因素分析方法改进后, 分解的因素可以更细化, 差错率可以降至最低;企业内含报酬率分析可以改由系统软件完成, 提高分析的速度;同时也为一些新分析方法的使用提供了推广条件, 从而提高经营活动分析的效率和质量。
(五) 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素质
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和完备的分析手段才会写出高质量的分析报告, 因此, 优秀的分析人员是做好经营分析的基础。首先,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经营分析队伍, 培养企业自己的经营分析人才。经营活动分析是为企业管理服务的, 重在对经营活动的分析。对分析人员的要求, 最重要的是贴近企业经营实际, 熟悉行业经营特点, 熟练应用各种财务指标及财务专业知识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 应注重对在职的分析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业务培训, 提高分析人员对各种数据及财务报表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鼓励他们主动学习宏观经济、企业各类业务、企业经营策略等相关知识, 及时更新分析观念, 使公司的经营分析能够与时俱进。其次, 积极引入分析型人才, 尤其是各类专业人才及管理会计人才, 为经营分析工作注入新鲜的血液。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体系优化 篇8
(一)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体系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体系包括五种分配方法, 分别是直接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顺序分配法、计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这五种分配方法学校都在学习, 没有明显的重点非重点之分。而会计教学的内容和方式, 决定了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 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又决定了其在工作中的思维及工作习惯。所以, 在企业中, 会计人员并未对五种方法认真进行比较, 而是哪个简单用哪个, 或者沿袭师傅传承下来的某一种方法, 并未考虑其合理性和改革的必要性。
(二) 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瑕疵评述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体系改革的主要动力, 是因为各辅助方法本身存在瑕疵。 (1) 直接分配法。直接分配法的最大优点是简单, 使会计工作因此轻松简易, 但是却抹杀了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及产品的客观事实。无论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的紧密程度如何, 但相互之间不提供劳务的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这种方法很容易放松对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控制, 也有违于会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原则。可见这种方法属于粗放型、低层次的管理方法。目前这种方法的使用还很广泛, 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水准。 (2) 一次交互分配法。与直接分配法相比, 一次交互分配法加强了对辅助生产车间消耗其他辅助生产车间所产劳务及产品的考核, 成本管理水准应是提高了一个档次。然而, 其交互分配的费用分配率是以交互前的待分配费用为依据计算的, 故分配结果也不准确。此外, 由于需要交互分配, 导致需要两次计算分配率并进行账务处理, 由此拉长了会计处理的过程, 增加了成本计算和账务处理的工作量。 (3) 顺序分配法。与前两种方法相比, 顺序分配法本质上是有选择地对辅助生车间使用其他辅助生产车间所产劳务及产品的考核, 即只对受惠较多的、排在后面的辅助车间进行较严格的考核, 而对于排在前面的不考核。这种方法摈弃了直接分配法不考核辅助生产车间消耗辅助生产劳务及产品的缺点, 同时也不像一次交互分配法那样, 对所有辅助生产车间消耗辅助生产劳务及产品都予以考核。故从管理的疏严程度而言, 严于直接分配法, 疏于一次交互分配法;从会计工作量而言, 高于直接分配法, 低于一次交互分配法。但由于是有选择地对辅助车间消耗辅助生产劳务及产品进行考核, 故分配结果的准确性有所下降。更需要注意的是, 该方法要求预先对辅助生产车间进行排序, 这样不仅增加了工作量, 还导致分配结果增加了更多的主观任意性。 (4) 计划分配法。与前几种方法相比, 计划分配法省略了分配率的计算, 而采取了较稳定的“计划分配率” (亦称计划价格) 。其实, 这种方法的弊端很多。首先, 在该方法下, 将所有的差异计入“管理费用”, 使“管理费用”账户起到了“成本蓄水池”的作用, 掩盖了分配结果在准确性方面存在的不足。其次, 因为须将实际与计划分配间的差异计入“管理费用”, 也拉长了会计处理过程。再次, 由于“计划价格” (计划分配率) 的制定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 进一步导致了分配结果的不准确和“管理费用成本蓄水池”的滥用, 长此下去, 成本核算不仅在准确性方面存在不足, 而且使成本核算工作的责任心逐渐变得麻木, 因为所有差异都会计入“管理费用”这个“成本蓄水池”。 (5) 代数分配法。代数分配法是通过联立方程组并对其求解来获取分配率和完成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这种方法的逻辑最为严谨, 分配结果最为准确, 同时对辅助生产车间消耗辅助生产劳务及产品进行了较严格的考核。这种方法唯一的“缺点”是“计算量大”, 提高了分配工作的“难度”。
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体系优化指导思想及设计
(一)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体系优化指导思想
包括: (1) 成本信息“准确性”优先。企业核算生产成本的根本目的, 是为控制成本及经营决策工作提供依据———准确的成本信息。若为了达到降低会计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以及提高所谓的“及时性”等目的, 以牺牲“准确性”为代价, 则“及时性”就失去任何意义, 极度扭曲的成本信息“假情报”不仅没有任何价值, 还容易误导企业决策。提供这样的成本信息其危害甚于不提供成本信息。长期以来, 会计工作的“及时性”甚至已成为某些会计部门及会计人员掩饰其会计工作粗放浮浅的经典借口, 以糊弄不具备会计专业知识的企业高层决策者。 (2) 在保证成本信息“准确性”的前提下, 尽量降低工作量和提高“及时性”。在确保成本信息的前提下,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过程应尽量降低工作量, 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性”, 并可使会计人员将精力从价值较低的、简单化的计算工作, 向价值更高和更富有智力含量的成本分析、成本决策等方面的工作转移。这也是对会计人员精力和智慧的优化使用。
(二)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体系优化设计
辅助生产费用“代数法”是最准确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 那么, 为了优先保证成本信息的“准确性”, 就应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普及使用这种方法。同时, 由于某些企业自身的特殊原因, 直接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还有一定存在价值。结合以上考虑, 提出以下优化设想。 (1) 优化后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体系。优化后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体系包括代数分配法、直接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等三种方法。其中, 代数分配法为普遍推广的主要方法, 直接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为特殊环境下的辅助方法。与以前相比, 其体系结构大为简约。简约的体系不仅突出了分配方法的应用价值, 还节约了学习精力和智力, 客观上也使学习者的精力、智力得到优化分配。 (2) 体系内各种方法的地位及应用指导。一是普及“代数法”应用并提高其应用技术和效果。首先, 条件较好的企业直接使用“代数法”。对这类企业, 建议其成本会计人员积极使用“代数法”并熟练操作会计软件。当辅助生产车间数量增加以后, 亦能及时地将会计软件升级, 提高成本信息的“及时性”。此外, 成本会计人员应将节约的时间用来加强成本分析的学习, 借以提高成本分析能力, 为企业决策工作当好参谋。其次, 会计部门配备计算机, 但尚未实行电算化、或电算化软件功能未包括“代数法”的企业。相当一部分小企业, 会计部门配备了计算机, 但由于经费原因, 尚未实行电算化, 或者虽实行电算化, 但电算化水准很低, 其会计软件功能里未设置“代数法”功能。对此类企业的成本会计人员, 建议利用EXCEL软件自行开发设计“代数法”的简易电算化程序。小企业的辅助生产车间较少, 短时间内其数量变化的可能性也不大, 所以针对自己企业量体裁衣设计的简易“代数法”EXCEL应用软件, 反而更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稳定性。二是将直接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作为辅助方法。直接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仍可作为辅助方法使用。比如, 有些企业的某些基本生产车间规模较大, 内部门类比较齐全, 即基本生产车间内也设有机修工段和锅炉工段等内部辅助生产部门, 内部也需要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基于其成本核算条件及管理目标定位。可以选择“直接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等辅助方法。
三、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教学改革建议
(一) 加强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意义与正确理念的学习
让学生对辅助生产费用的意义、目的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以正确的理念指导其学习和未来的工作。使学生明白, 目前会计数据处理已经以电子手段代替了手工手段, 成本信息“及时性”已无虞, 则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工作应完全围绕其工作的核心价值———“准确性”展开。
(二) 突出“代数法”的学习
既然“代数法”有无可替代的准确性, 且在在会计数据处理电子化条件下, “代数法”的“计算难”已经不是问题, 那么, 可将“代数法”作为主要方法进行学习。对其他方法, 仅出于拓宽知识面的需要, 作为一般了解即可。可采取教师简要介绍、学生课余自学的方法进行学习。
(三) 加强“代数法”所需的数学知识学习
“代数法”需要准确联立“一次方程组”并能准确求解。虽然这是初中数学知识, 但仍有少数会计学习人员不能熟练掌握。此外, 当辅助生产车间个数达到三个及三个以上, 相信有更多的人感到不习惯。因为人们更习惯于解二元方程组。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扎实的初、高中数学知识及耐心, 让学生掌握这一知识点并熟练运用。
(四) 强化设计“代数法”电算化软件所需的EXCEL知识学习
学生毕业后未必都能进条件较好的企业。若就业企业条件较差, 企业没有可供现成使用的“代数法”电算化软件, 可开发简易“代数法”电算化软件。教师应加强EXCEL简单编程知识的讲授, 并指导学生完成简单程序的设计练习。
(五) 加强对企业生产实践的观摩与学习
安全生产工作体系建设 篇9
1 安全生产工作体系整体性概念
系统论中有一个基本原理是“整体不等于各部分之和”,即所谓系统的整体性概念。各部分之和可以理解为所有的“体”简单算术累加。在各部分之间还缺乏有机联系或尚未集成为稳定和谐的结构时,就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因而不具备系统的功能。当各要素之间建立有机联系,并按一定次序和结构排列并运行,这时才构成整体或系统,体系才具有整体功能。简单的例子是,当你把全部自行车零件(一件也不少)散乱地堆放在一起,这些零件并不具备自行车可被骑行的功能,只有把它们装配成一辆完整的自行车(整体)时,自行车才有可能被骑走。每一部分的“体”只有在体系中找到合适位置并为体系运行做出贡献时,才能具有“体”的基本属性和体现出其价值。实际上,任何一个“部分”如果脱离了整体,它也就不再具有系统的属性和功能。试想,再强壮的四肢如离开了身体,它还有什么功能上的意义?
但整体性也不是包罗万象,并不是所有与之相关的要素都进入体系之内。任何系统都具有相对性,当一些要素虽然对体系运行有影响,但从联系强度和属性上来看具有相对独立性,可归类于另外一些系统,可以将其视为系统的环境。系统要与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性。如,交通和火灾等公共安全领域主体就可形成各自的体系,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们与安全生产工作体系互为环境,既不能相互取代,也不能完全分离,应按照系统开放性的特征实现协同发展。从宏观系统论上讲,这些系统与安全生产工作体系又都是某个大系统中的组成部分,以更大的共同目标形成非常紧密的联系。
体系不但具有要素与结构完整的概念,还十分强调目标一致性的要求。无论一个工程设施多么庞大,或某一个工作领域多么复杂,但都必须在服从一个总体目标前提下形成一个整体,以确保目标实现。总体目标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中心”或“全局”。安全生产工作体系是一个复杂开放巨系统,必须强调安全生产工作的全局观念和目标的高度统一,这样才能形成功能完整的体系,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的效率和质量。
2 安全生产工作体系结构性要求
“系统功能最优取决于结构最优”,这是系统论和系统工程中所谓最优化的观念。实际上,即使都是由性能近似甚至完全一致的要素(单元)所形成的体系,但由于各自的结构不同,系统的属性和功能会有很大差别,甚至表现为完全的非同质性。在一些大型装置和复杂技术系统的设计施工中,其系统安全性能主要取决于系统的结构,例如,把十个可靠性为99%的元件,采用串联结构形成一个简单系统,其系统的整体可靠性约为90.4%左右;由100个这样的元件串联,可靠性则下降为36.6%;如由10000个这样的元件串联,可靠性竟会下降到接近于零!如仍然使用同样的元件,但采用并联结构,那么10个元件组成的整体其可靠性将增加到99.99%以上(P=1-0.1×10-10)。100个元件的并联系统结构,其失效概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见,系统的安全性不仅取决于元件的质量(素质),还取决于系统结构的最优化。
系统最优化除依靠其结构整体性外,还取决其层次性。如果所有要素无序地排列在一个水平线上形成单维结构,一般不可能成为最优的结构,只能称其为“联系”。显然,一个复杂巨系统,需要至少用二维或更多维的层次结构才能体现出系统的本质。就像人的机体,从系统论的角度可以划分多个层次,人体由呼吸、循环、神经和消化等七大系统组成,每一个系统又再分为心、肺、肝等若干器官,器官又由众多的组织构筑,而组织来源于不同细胞,细胞内又分成大量的细胞器,细胞器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分子水平结构。这种分层方法是人类目前能够找到的认识人体结构性和功能性的唯一捷径。而对于像安全生产工作体系这样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层次性概念对于结构最优化的意义显而易见。
就层次性而言,也有许多分层结构模型,如树枝状、扁平网格状和封闭循环状等,根据系统的特点可采用不同分层结构。安全生产工作几乎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工作对象千差万别,应用的工作机制包括法律、监察、管理、经济、科技和文化等众多领域,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更需应用层次性的办法研究其系统的结构。目前,可以梳理出的安全生产工作体系要素大致包括: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监管监察、工伤保险、目标责任、应急救援、科学技术、信息通讯、宣传文化、基础管理、教育培训、保障措施、事故调查等十多个。如果只是简单把这些要素并列在一起,笼统的称其为若干个要素,不仅在实践上不便实行,而且在逻辑上也难以讲通。实际上,这些体系要素并不完全处在一个层面上。梳理只是找出系统覆盖的范围,而分层则是通过集成和凝炼认识系统的结构。按照重要度和从属关系分析,可以找出其中的核心要素作为第一层,再分析其间的联系强度列出第二层,然后根据工作需求划出第三层,这样的结构才有利于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均衡性。
在市场经济国家,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起始于1833年,当时在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安全生产监察机构,而现代安全生产工作体制与机制形成于上世纪70年中期以后。目前,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安全生产工作体系是建立在政府、企业和工人三方协调机制基础之上,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调控主要依靠制定法律、执法监察和经济政策,形成了“三角框架”(参见图1)结构,这个框架的意义是:法律是基础,执法监察是条件和保证,经济政策是动力,用三角形框架模型形象地揭示了三者之间互为依存,互为支持,紧密联系,而成为一个稳定的整体关系。法律、监察和经济政策这三者是核心要素(主体系),其他都是从属于它的次级要素(子体系)。按照系统论的认识,核心要素不宜过多,否则系统结构可能出现混杂与偏倚。考虑到我国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和安全生产工作现状,建议中国安全生产工作体系应采用树状分层结构(参见图2)。
如图2所示,给出的是对安全生产工作体系的原型结构模型,该模型是以法律法规、执法监察、经济政策和技术支撑四个子体系应作为一级核心要素,而其他的内容作为二级要素可以根据其联系强度分别纳入上述四个一级子体系,例如,政策措施和技术标准应纳入法规体系;目标责任、基础管理、应急救援和事故调查可纳入执法监察体系;工伤保险是经济政策应有之义;科学技术、信息通讯、统计分析、教育培训则可纳入技术支撑体系范围之内,实际也可以把所有二级要素的内容都看作大系统的支撑体系。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意见不过是对安全生产工作体系设计的粗浅思路而已,对体系的具体分层与分类又另当别论。
如前所述,最优化结构才能实现最优化功能,这不仅是出于事物客观规律的基本认识,更是安全生产工作实践的要求。一个工作体系的运行状况主要取决于制度化建设和运行机制,而且需要执行力做保证。显然,完善的体系顶层设计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基础。
3 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系统的动态性与开放性
系统的演化方向基本是从无序走向有序,我们对安全生产工作体系的认识也是在不断深化、升华。而且系统论中关于系统开放性和动态性的特征也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系统都不会一成不变。随着系统外部环境变化和系统内部自组织性完善,系统也会不断扬弃、更新、与时俱进。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个基本层面上来看,历史进程出现的包括各类体系在内的经济社会形态其发生、发展和消亡有着自身的客观规律,既无法超越,也不可能回避。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安全生产的工作体制与机制几经反复,不断发展,大家对安全生产工作体系的讨论许多,认识差别很大,观念变化也很大,理论和实践都在不断进步。尤其是今年夏天在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领域开展的安全生产思想解放大讨论,改革创新气氛空前活跃,对安全生产本质和基本科学规律的认识更加清晰,基础工作更加坚实。“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随着系统内的良性调整和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善,相信中国的安全生产工作体系一定会更加完善,并推进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持续稳定好转。
摘要:本文应用系统论的方法,将安全生产工作体系看作“复杂、开放、巨系统”,分析了安全生产工作体系整体性和总体目标一致性的特征。按照最优化理论,提出以法律法规、执法监察、经济政策和技术支撑四个核心要素为主体的安全生产工作体系,其结构宜采用树状分层结构模型。认为在当前安全生产领域里开展的思想解放、改革创新大讨论,必将有力推动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
关键词:安全生产,系统论,体系,安全生产工作体系
参考文献
[1]欧文.拉兹洛.系统哲学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煤炭企业经营预控体系初探 篇10
煤炭工业是我国的基础能源产业。近年来, 煤炭企业面对煤炭价格持续下滑, 国内外经济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 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生产经营任务存在许多压力。精细化的成本管控逐渐成为煤炭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谋求最高效益的根本途径。
1 生产经营指标预测
步骤一:测算经营目标。根据上级下达的年度生产任务计划, 结合上级经营指标测算相关规定和矿井自身的定额、限额, 各级经营管控部门测算出实际完全成本和实际利润。步骤二:评估生产经营目标。经营目标测算后, 将实际完全成本和内部利润与上级下达的计划对比分析, 重新评估, 一是分析矿井生产接替和生产组织管理中的潜力, 提出年度生产计划的提升空间。二是通过建立节支降耗项目管理, 提高材料回收复用、修旧利废的工作力度, 降低非生产性支出, 确定年度完全成本的降低空间。步骤三:确定生产经营目标。根据评估分析的生产和完全成本的提升空间, 制定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目标。
2 目标成本费用体系构建
(1) 财务科负责煤炭企业煤炭产品单位完全成本的总体目标管理;负责分解目标成本计划, 配合企管科制定目标成本考核办法和考核方案等工作。 (2) 企管科负责制定并下达生产经营计划、基本建设计划及各类专项资金计划。负责新建项目、改扩建及技改项目、续建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论证、绩效考核和企业管理创新等工作。 (3) 技术科负责年度地区接替安排, 开拓巷道、生产巷修等切块项目的施工设计、计划审查及验收考核工作。同时, 根据采掘平衡关系, 合理安排年度煤炭产量计划目标和月度分解指标, 指导生产区队提升煤矿采掘机械化水平, 提高工作效率, 确保生产矿井安全、稳产、高效。 (4) 通防科负责区域瓦斯治理和瓦斯抽采利用考核和费用控制。 (5) 地测科负责年度防治水方案的施工设计、组织实施及验收考核工作, 负责材料费用中防治水费用总额指标控制。 (6) 调度室负责年度煤炭产量和质量考核指标。根据各生产单位的采掘平衡关系, 合理组织生产;强化煤质管理, 提高煤炭质量。 (7) 劳资科负责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目标预算的控制、分配工作。负责合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全面提升吨煤工效, 降低人工成本。 (8) 供应科负责吨煤材料费和储备资金的总额控制。负责按照生产过程将材料费在科室和基层单位进行横向和纵向分解, 负责指导各区队开展大型材料的重复利用和修旧利废, 强化材料的过程控制和现场管理, 规避跑、冒、滴、漏, 降低材料消耗。 (9) 机运科负责吨煤电力成本、矿管设备大修费、租赁设备租赁费、机电设备配件的总额控制。负责建立合理的电力消耗定额, 优化电力系统运行调度, 做好避峰就谷工作, 降低电力成本消耗;负责指导生产区队提升煤矿采掘机械化水平, 提高工作效率, 以及加强现场设备维护, 确保设备运行效率, 降低设备维修费用;通过内部租赁市场构建设备调剂平台, 加大内部资产的优化调剂, 最大限度降低租赁费用支出。 (10) 安监科负责监督安全费用的提取、计划执行情况, 对安全投入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负责安全质量标准化投入的监督和管理。 (11) 福利科负责地面土建修理费及事物用品费用控制。 (12) 办公室负责区队、科室电脑耗材、业务招待费的监督、控制。 (13) 宣传科负责年度报刊、宣传费用和印刷品费用控制。 (14) 工会负责排版和标语制作费用控制。
3 成本费用分解
3.1 年度成本指标分解原则
确保矿井年度成本总目标的完成;自上而下层层分解落实即下级主体分解落实上级主体下达的指标;谁负责谁分解。
3.2 年度成本指标分解的依据
依据上级成本责任主体下达的年度成本总指标;依据往年的定额、限额及同指标先进水平;依据矿井生产实际, 必要时可对定额限额进行修订。
3.3 年度成本指标的分解程序
(1) 按照自上而下、分级负责的原则, 确定各级责任主体的年度成本总指标。 (2) 各级成本责任主体根据上一级成本主体下达的年度总指标, 结合预算年度内各季度的计划生产情况, 将年度总指标分解到各季度。 (3) 各级成本主体根据季度内各月份的不同生产情况, 分解落实各月份的具体指标。形成年、季、月度指标分解表。
4 目标成本的控制
煤炭企业的成本控制应对设计、采购、库存、生产、销售及售后等整个过程实施全面控制, 而不仅是对直接发生在生产过程中的制造成本控制。
严格成本评审, 明确相关的签字权限。成本控制目标一旦确定, 成本管理部门应及时对成本测算值作进一步拆分。材料采购坚持“三堂会审、货比三家, 最低价中标”的原则, 充分进行市场调研, 了解有关新工艺、新材料、积累广泛的市场信息。材料样板提早开始研究、完善。人力资源成本由人力资源部负责, 依据项目规模及发展进度合理制度人员配备方案, 预算人力资源成本。财务部依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发展计划》、《年度现金流量预算》, 合理安排资金计划, 发挥集团资金统筹的优势, 保证项目资金供求平衡, 最大限度降低项目资金成本。
5 生产经营目标考核
5.1 动态管理与分析
建立安全生产经营的动态管理体系, 一是建立安全生产经营信息旬报表报送机制, 完善各类信息传递程序。二是建立异动分析机制, 将安全生产经营完成情况与月度生产经营计划进行对比分析, 与分管单位结合找到异常出现的原因, 制定措施并严格执行。三是建立经营快报机制, 将安全生产经营旬报表内容和专题分析内容以快报的形式发送相关单位和矿领导。
5.2 生产经营目标考核
5.2.1 考核分工
生产经营目标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考核基础数据, 出具月度考核结果报送领导小组上审批;验收部门负责生产任务完成情况的验收;财务部门负责经营目标的确认。
5.2.2 目标成本考核依据
月度计划或经过调整的月度计划;上级考核结果;验收部门对生产任务完成情况的验收情况;财务部门确认的经营目标完成情况。
5.2.3 考核表的编制
(1) 安全目标考核表中将年度目标作为计划数, 集团公司双基考核和质量标准化考核结果作为对科室考核表的实际数, 矿对区队的双基考核和质量标准化考核结果作为对区队考核表的实际数。 (2) 生产目标考核表中将月度计划作为计划数, 实际验收数量作为考核表的计划数。 (3) 经营目标考核表的内部收入、单位完全成本和内部利润中将月度计划作为计划数, 财务科出具的月度指标完成情况作为实际数。目标成本考核按照目标成本管控体系中要求执行。
6 实施效果
(1) 财务科充分发挥财务管理职能, 依靠盈亏平衡点等方法对当年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反复预测, 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成本目标分解和管控, 形成以财务预算为终点的经营预测体系。 (2) 财务科根据生产经营计划, 通过经营测算编制多种备选方案, 为领导生产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3) 通过经营预测预算出影响企业经营指标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提出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 (4) 加大成本费用的预算控制与考核激励力度, 实行成本预算单元控制模型体系和动态考核体系, 增强成本考核评价导向作用。
本成果主要是做好超前预测, 合理分解经营指标, 为事后经营管控和考核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有红主笔.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韩杰.浅议如何构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J].价值工程, 2010 (12) .
生产经营体系 篇11
【关键词】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经营
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想要健康、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要做好内部控制方面的工作,而想要做好内部控制,就必须构建完善的内控体系。目前,我国很多医院内控体系的构建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基于这一现象,研究构建医院内控体系的具体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医院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很多医院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但事实上,内部控制的有效开展可以提高医院的内部管理水平,提高医院的经营效率,促进医院发展。医院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医院领导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认为开展内部控制是没必要的工作,不会带来什么实际的作用,发挥会加大管理方面的工作量,增加医院管理成本,所以对内部控制体系制度方面的建设也没有投入过多的热情及精力。(2)医院各科室领导及职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程度不高,很多人认为内部控制是对自身的一种约束,在这种情绪下,医院内部的凝聚力被不断瓦解,甚至还会出现职工消极工作的现象。
2.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完善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完善也是现阶段我国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方面,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构建和会计工作不匹配,甚至存在一定的矛盾,在这种制度下,难以保证会计内部控制顺利开展,甚至还会对会计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另一方面,没有明确各各科室和其他管理部门在内部会计控制中的权责,为做好工作上的组织协调,使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出现混乱,还有一些科室、部门管理人员不积极配合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开展。
3.资金、资产方面的控制力度不足
医院内部控制中,对资金、资产方面的控制是重点内容。在新医改背景下,我国公立医院开始逐渐向自收自支的经营模式转型,而想要保证医院稳定经营,就必须要做好资金、资产方面的控制,从而提高资金、资产的使用效率,避免资金、资产流失。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金记账方面存在问题。由于医院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导致记账过程中时常容易出现错记、漏记等现象,降低了账面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2)在资产管理方面,部分医院还未能做到及时的对资产进行清点、核对,甚至有时候出现资产使用活动没有登记的现象,造成登记结果和实际资产数量、去向不符的现象。(3)在资金使用方面,因为还没有进行严格的监控,而一些职工利用这一漏洞,私自挪用、占用公款。
4.缺乏有效的监督
目前,我国医院主要通过内部审计来实现监督管理的功能,而现阶段很多医院内部审计相关方面的建设并没有做到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这样就导致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受其他科室、部门领导的制约,无法深入科室、部门内部来了解需要的信息。(2)并未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制度上的缺陷使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无章可循,甚至使内部审计工作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实际作用。(3)缺乏高素质的审计人员,很多审计人员都是从财务部门调过来的,而这些员工在入职前甚至都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没有掌握内部审计知识和技能,导致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并不是很高,甚至由于审计工作出现的偏差导致医院决策失误,由此触发相应的风险。
二、完善医院内控体系提高经营效率的对策
1.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保障医院内部控制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出发:(1)完善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各科室、各部门职工的岗位责任,并加强各岗位之间的牵制,实现相互监督、相互约束。(2)建立以财务部门为主体的内部控制执行机制,强调财务内部是内部控制的执行者身份,结合内部控制工作实际需要来提高财务部门的权利,引入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实现财务部门由核算型到管理型的转变,从而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质量。(3)建立以内部审计部门为主的监督体系,加强对各部门之间的监管,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一些违纪违规的现象,并做相应的纠错措施。如加强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监管,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符合相应规定,同时评价会计信息数据是否真实、完整,从而提高会计报表质量,加强医院决策的准确性。
2.构建科学的激励机制
构建科学的激励机制有利于提高医院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激励机制的构建需要和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相互结合。首先,以内部控制执行情况来作为激励工作的依据,制定统一的标准来实施奖惩。其次,奖惩制度要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想要发挥激励效果,就必须从精神及物质两个层面出发,如职工在内部控制中表现优异的,可以给于口头表扬以及物质上的奖励,反之则需要进行批评以及物质惩罚,以此来使员工意识到自身利益是和医院挂钩的,提高他们在今后工作中的积极性,尽自己最大能力来提高医疗服务及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树立以人为本的控制理念
现阶段,想要加强医院内部控制提高经营效率,就必须要树立以人文本的控制理念。职工时医院业务开展和管理活动的主体,以人为本的进行内部控制,可促进内部控制效率、质量的提升,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出发:(1)在内部控制活动开展过程中,医院领导要做好带头作用,规范好自身行为,为职工树立起一个良好的榜样。同时,领导还需要加强和职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职工工作中的困难,并帮助职工解决困难。让职工反馈自身对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构建的看法,并适当的听取职工意见,让职工积极参与到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中来,提高医院内部凝聚力,加强职工对医院的归属感,从而提高经营效率。(2)加强对科室、部门各岗位职工的思想教育,提高职工的思想觉悟,端正职工工作态度、行为,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做好法律普及工作,提高职工法律意识,避免违法犯罪的现象发生。(3)加强对职工专业素质方面的培养,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开展对职工知识、技能方面的培训,提高职工业务能力及行为规范性,降低工作中出错的现象。
4.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可促进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首先,医院应该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要求内部审计部门只对医院决策层负责,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内部审计工作,从而保证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开展,且不受其他部门领导的制约。其次,规范好内部审计基础工作,针对医院内部审计需要,来制定相应的审计工作规范和标准,学习现代事业单位或其他机构的内部审计办法,从而提高自身内部审计质量。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通过实践来不断完善制度方面的建设。最后,提高内部审计团队素质,引进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才,改善用人机制,加强审计队伍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审计工作的公平公正,避免审计人员受利益诱惑而隐瞒审计事实的现象发生,从而最大化的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不断促进医院内部控制水平的提高。
三、总结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医院在内部控制方面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如医院领导和员工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完善、资金资产发那个面的控制力度不足以及缺乏有效的监督。这些问题都使内部控制的作用难以发挥。而想要改善这些问题,就必须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科学的激励制度,并转变思想观念,建立以人为本的控制理念。同时,还需要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从而有效的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和效率,促进我国医院经营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立新.加强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探讨[J].中国市场,2014,(12):96-97.
[2]吴永民,杨娜.论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新旧制度比较的视角[J].经济师,2012,(6):157-159.
[3]侯筱轩.浅析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J].财经界,2016,(8):111,100.
[4]谢桦.基于风险导向的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研究[J].财经界,2016,(27):151.
[5]赵曙.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加强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5,(29):115-116.
[6]潘珺.建立健全医院内部控制体系探索[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7):114-115.
作者简介:
生产预算定额体系探索与研究 篇12
本文根据目前烟草生产预算管理的现状, 结合烟叶生产的实际情况, 就如何实现烟草生产过程中的预算定额管理, 实现科学有效控制烟叶生产成本费用的目标, 提出建立以最小作业环节法和资源配置原理为基础的烟草生产预算定额标准体系, 最后针对该体系构建的要点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建议。
一、烟草生产行业预算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一, 目前烟草预算与定额存在“两张皮”现象, 一边在制定定额, 另一边却不按照定额进行预算管理。这主要是因为对已制定的定额标准的合理性缺乏科学性的验证, 烟草企业主要采用归口部门控制方法对预算进行控制, 但归口部门在控制手段上单一, 控制的标准与关键环节并未掌握导致定额管理意识不强, 定额标准的制定与运用随意性较大, 定额管理水平相对比较低下。
第二, 烟草生产预算定额管理缺乏完善的理论培训和系统化的指导。在定额的过程中, 对定额的知识和功能的应用没有全过程的由浅入深的研究, 所以在对定额管理及其指定的全过程中缺乏企业运行整体效率的考虑。传统的定额是定量、定时的综合, 忽略了将定额标准与预算指标事项相结合, 其人员在对定额的管理上存在对时代动态观察不够细腻, 对定额管理的改进缺乏主动性和前瞻性。
第三, 烟草公司以体系文件的形式下达了预算指标标准, 如:差旅费标准、接待标准、生产投入补贴标准等, 实际上就是公司管理的各种定额, 在与生产定额标准相对应时, 缺少与之相对应的归口。已有预算标准体系缺乏实用性、预算编制与评价缺乏科学依据、生产作业标准化流程得不到统一实现等问题。
第四, 烟草生产预算定额一般情况下是根据下级上报进行汇总得到的标准, 缺乏实际应用性, 这主要是由于没有专门的部门对定额进行管理, 部分标准已经过时, 其准确性很难核实, 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烟草发展的需要。
二、构建烟草生产行业预算定额标准体系
(一) 烟草生产行业预算定额标准的编制依据
烟草生产预算定额标准的制定依据主要有法律、法规、国家出台的政策以及烟草企业相关的规章制度等。首先, 应认真学习烟草生产成本定额标准的编制依据, 了解烟草生产制定每项成本费用定额的要求及规定;其次, 根据实际情况区分烟草生产各成本费用所涉及的预算指标事项, 并将各个预算指标事项尽量分解为最详细的可操作对象, 分别分析各个可操作对象的预算指标成本确切的金额、影响因素以及影响的程度等。然后, 根据烟草生产过程中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成本费用定额标准编制方法, 计算相应的定额标准和数学模型。最后, 审查所制定的成本费用定额标准与预算指标事项相结合, 并根据实际的执行情况的反馈信息作适当的调整。
(二) 建立烟草生产行业预算定额标准体系
根据烟草企业对生产预算定额的实际应用, 并结合定额相关理论和企业组织结构, 烟草生产预算定额标准体系包括三个层级, 第一层级是以企业生产预算定额标准为基础中心, 企业生产预算指标事项为指导, 两者相结合, 相辅相成为企业生产预算定额标准体系做支撑;第二层级是业务环节定额和专用定额为项, 将生产业务环节定额标准和生产服务定额标准划分为各个子环节和各项职能活动, 进行最小作业环节定额和资源配置定额;第三层级分为两项:一是按照最小作业环节对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以人工消耗、材料消耗、机械消耗、其他消耗数据和模型为依托建立生产环节定额表;二是按照生产服务过程中各项与生产活动相关的职能部门所需要的资金、人员、技术、信息等结合资源配置原理出具生产服务资源配置定额表 (如图1所示) 。
三、烟草生产行业预算定额标准体系构建要点
根据对烟草生产流程的实际调研, 结合预算指标事项, 在执行烟草生产预算定额标准体系时应该首先明确该体系中生产环节定额标准中关键环节作业的划分和生产服务环节定额标准中各项职能活动的资源配置。
(一) 明确生产环节定额标准中关键环节的划分
1. 育苗定额
育苗定额是指在苗圃、温床或温室里培育烟叶幼苗, 以备移植至土地里去栽种直至能独立生存的这个阶段合理地组织人工、材料、机械通过计算获得单位资源消耗。育苗关键环节由消毒清理、苗池垫膜放水、播种、苗期管理、苗棚清理五个环节。
2. 移栽定额
移栽定额是指将烟叶幼苗根据一定的技术规范移至田地进行种植的过程中组织人工、材料、机械通过计算获得单位资源消耗。移栽关键环节由拔运烟杆、喷药除草、机耕、开沟、施肥、起垄、覆膜、烟苗购买、起苗运输、插苗、施定根水十一个环节。
3. 大田管理定额
大田管理定额是指将针对烟地进行的一系列管理规范和技术过程中组织人工、材料、机械通过计算获得单位资源消耗。大田管理关键环节由查苗补苗、提苗、追肥、揭膜中耕培土、打顶抹芽、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杂草控制八个环节。
4. 采收定额
指对成熟烟叶进行采收、烘烤这一阶段合理组织人工、材料、机械通过计算获得单位资源消耗。采收关键环节由烤房检修、采收、装卸搬运、绑杆、上棚、烘烤出棚、下杆、分级扎把九个环节。
5. 烘烤定额:
烘烤定额是指针对采收的成熟烟叶进行科学烘烤的技术阶段合理组织人工、材料、机械通过计算获得单位资源消耗。
6. 最小作业环节定额:
将烟叶生产作业环节链上每一细分关键环节的人工、物料、机械消耗、其他消耗运用定额理论和相关数学模型进行计算。
(二) 明确生产服务环节定额标准中各项职能活动的资源配置
1. 生产服务定额标准定义
烟叶生产环节非直接相关, 并且辅助烟叶生产所必须的其他职能活动涉及的资源配置的单位消耗定额。包括烟叶生产服务各个职能活动所需的资金、人员、技术、信息等资源进行合理的资源配备。
2. 编制生产服务定额的流程
首先细分烟叶生产各项职能活动的业务流程, 梳理烟叶生产活动各项职能活动的业务流程中涉及到资源配置的事项 (资金、人员、技术、信息) ;其次, 将涉及到的资源事项进行梳理, 结合实际调研过程中资料记录和数据测量编制资源配置量进行科学地效度和信度检验;最后, 确定资源事项的归口部门与公司财务的烟叶生产预算事项相对应, 确立对应关系并编制生产服务定额 (如图2所示) 。
(三) 检验调研收集资料和测量数据的科学性
用信度与效度分析的方法检验统计调查所取得的资料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以及符合实际的程度, 直接说明了统计调查的质量。其中, 效度是指问卷设计或实地测量数据表的有效性或准确性 (Accuracy) , 信度是指问卷设计或测量数据的可靠性或一致性 (Consistency) 。
信度是指使用相同研究技术重复测量同一个研究对象时, 得到相同研究结果的可能性。通常信度可以界定为真实数值与观测数值之间的方差之比, 常用的信度检验方法主要是Cronbach’sα系数。在编制生产定额表运用此方法对调研测量的数据进行检验, 通常,
其中, K表示量表中题项的总数, σ2i表示该题得分的题内方差, σ2T为总题项得分的方差。如果概念有多维, 则需要对每一维分别计算Cronbach’sα系数。α的取值范围是[0, 1], 0表示完全不可靠, 1表示完全可靠。对于α取值的接受范围, 没有绝对的观点, Nunnally (1978) 认为α系数值等于0.70是一个较低, 但是可以接受的量表边界值, De Vellis (1991) 提出以下观点:α系数值如果在0.60-0.65之间最好不要接受;α系数值界于0.65-0.70之间是最小可接受值;α系数值界于0.70-0.80之间相当好;α系数值界于0.80-0.90之间非常好。Santos (1999) 提出0.70的α系数值是信度可接受程度的分界线。
因此, 构建烟草生产预算定额标准体系时, 对搜集的资料和测量的数据整理方面应充分考虑对其取得资料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 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其定额标准的科学性, 从而准确地反映预算定额标准体系的实用性。
四、完善烟草生产行业预算定额标准体系的建议
(一) 完善预算指标事项的设置
在构建烟草生产预算定额标准体系时, 发现预算事项与烟叶生产环节之间的归口存在较大的差距, 根据调研的实际情况增加预算事项的名称, 进一步完善预算定额标准体系的建设。
(二) 合理确定生产定额编制方法
烟草生产预算定额标准体系框架的构建, 需要对各个层级编制单位进行长期的历史数据分析和检验, 然后根据实际生产流程中各个环节所涉及的资源消耗不同采取相应的编制原则和编制技术。
第一, 对于生产环节定额, 通过实地调研数据测量和历史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并利用信度和效度检验方法对前期调研过程的调查表和测量数据进行验证, 运用调研过程收集的资料和测量数据用最小作业环节思想编制烟叶生产标准定额表为构建烟草生产预算定额标准体系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
第二, 对于生产服务定额, 通过历史数据分析、本年业务量和目前实际情况设置综合考虑其资源配置, 想要获得合理的配置方法, 应更加深入的对影响资源配置的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建立资源配置模型。
第三, 针对突发事件和无法预先预料的事项, 应根据实际情况列出, 上报上级进行审批, 并以此类事件建立参考定额。
(三) 提高预算定额标准体系管理
提高预算定额标准体系管理的理论培训和系统化指导, 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应用高科技的管理系统, 将定额的系统知识和功能由浅入深的应用到烟草企业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高海霞.基于BSC的烟草商业企业全面预算评价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 2011.
[2].叶宁.阎玉秀.服装生产中动态工时定额的制定及应用[J].上海纺织科技, 2009 (11) .
[3].朱家波, 浅谈地市级市烟草公司如何科学建立预算定额管理体系[J].经济师, 2011 (4) .
[4].程丽, 黄承锋, 基于定额思想的物流标准成本制定方法探讨[J].重庆交通大学, 201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