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设置理论(通用4篇)
议题设置理论 篇1
5月12日,万科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200万元,网友纷纷发帖质疑万科捐款数额太少。面对网友的质疑,5月15日,王石发表博客回应,“万科捐出200万是合适的”,并规定“普通员工限捐10元,不要让慈善成为负担”。遭广大网友指责甚至谩骂,王石“冷静”“理智”的博客回应引来骂声一片。一时间,“万科捐款门”被众多舆论推向风口浪尖,引起各方争议。5月15日,王石首次道歉之后,网上出现了一些力挺王石的声音,但不少网友仍不接受道歉。
5月21日王石接受凤凰卫视《金石财经》主持人曾静漪独家采访时对网友表达歉意:“我现在认为在当时这种情况下,我所说的那句话还是值得反思。”不少网友仍表示不接受道歉,认为王石此时道歉是迫于公司压力。5月22日王石就“捐款门”事件公开表示道歉;5月23日潘石屹发表博客为王石“辩护”引发新一轮讨论。
围绕王石道歉引发的网民反应,不少传统媒体继续就这一话题开展报道,形成一片评论热潮。针对网民的意见和批评,不少媒体发表了回应的分析评论。如5月25日《广州日报》发表评论《王石道歉网友为何不能原谅》。《解放日报》5月27日的评论《王石的道歉绝不是可有可无的》。
6月1日,事态进一步发展,“原谅王石”还是“王石下课”成为各方激烈争论的焦点。6月5日,万科股东大会高票通过捐赠一亿预案,王石再次无条件道歉,但网友要求王石“引咎辞职”的呼声又起。传统媒体纷纷第一时间对此进行报道。
从捐款门事件来看,正是网友对捐款门事件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正是万科捐款事件在网络的火爆程度,使传统媒体迅速跟进,纷纷开始对该事件来龙去脉的报道。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媒体对捐款门事件的报道中,不少媒体将网友列入标题,网友的态度和观点不仅成为报道重点关注的对象,也成为推动议程发展的关键因素。网络空间的关注和事件,为传统媒体设置了议题。
从王石捐款门事件来看,最开始无数网民在各大论坛发帖、各大博客撰文发表质疑万科捐款的内容,在传统媒体没有介入前,仅仅只在网络空间设置了议程。尽管关注网民众多,这个话题的影响力也还暂时限于网络。随着传统媒体的介入,通过大量的新闻报道和评论,这个话题才开始成为全社会范围内的话题。
由于不同网友关注角度不同,阐释话题的影响力有不同,经过网友的不断互动和讨论甚至激辩,一个话题常常演变为很多话题,正面的话题可以演变为负面话题,负面话题可以演变为正面话题,这在网络上经常发生。这在王石捐款门事件中也得以充分展现,网友争辩的话题从企业该捐多少到慈善不以多寡论,再到对王石态度和言辞的反感;从房地产企业的暴利与责任,到为什么不接受王石的道歉。争辩的话题不断拓展,网友讨论的议题也不断变化。
从王石捐款门事件来看,这种相互转化的特征显现得非常明显。网友对王石捐款数额及言论的关注和质疑,引起平面媒体的广泛报道;传统媒体的报道(如王石通过凤凰卫视的道歉)又在网络上大量转载和传播,引发新的讨论;网友对王石道歉的不接受,又引起了传统媒体的后续评论(网友为何不接受王石的道歉),议题进一步延伸拓展。
某种程度上,今天网上舆论最终产生作用和影响,往往是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报道相结合而造成的。网络通过与传统媒体形成合力,将网络的议题放大到全社会,形成社会舆论。网上舆论的“滚雪球”效应,是通过网络的多种功能实现的。网上论坛中的讨论毕竟较为分散,传统新闻媒体将网上舆论加以概括和集中报道,便起到了将其影响“放大”的作用。此外,传统媒体大众传播的优势,就在于其意见的权威性和影响的广泛性,它可以调动一切手段邀请专家和知情者去评论和访谈,然后大面积而且有重点地向受众进行集中轰炸。这样的社会议题,一般都会产生轰动的效果和社会的关注。
议题设置理论 篇2
“新闻每天发生, 视角各有不同”, 央视二套《第一时间》这一栏目的宣传语广为人知。其实, 媒体对每天发生的新闻, 不单单存在一个视角选择问题, 重要的是分清事情的大小和重要程度。看看目前媒体热炒的、连篇累牍报道的:重大、重要的有;但鸡毛蒜皮、低级趣味也不少。有些都市生活类报纸甚至将这些杂七杂八当做了竞争的法宝。多少受众需要这类报道呢?这些报道会让受众对所处的社会和所生活的环境有怎样的一个舆论呢?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问题:
媒体关于“社会热点”的议题设置以及如何利用议题设置来引导社会舆论?
社会热点的议题设置
所谓议题设置, 是指新闻传媒经过精心策划, 突出报道某些包含深意的事实、事件或问题, 使之成为公众议论的焦点, 并形成媒介所预期的社会舆论或社会情绪。 (1)
如果媒体不设置重大事件的议题, 社会公众也会在一些场合自发地将它设置为议题, 结果只会是消极因素远甚于积极因素。媒体因势利导, 积极主动地设置议题, 可自始至终拥有对舆论导向的控制权。“先入为主”是受众接受信息的普遍规律, 在重大事件发生初期, 新闻媒体要先于公众对社会现实情况有正确认识, 特别是对存在的社会矛盾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表明自己的立场与态度, 把最值得公众知晓的事件在第一时间告知公众。
设置议题的最理想状态是与实际发生的新闻事件同步进行, 这样媒体就能把握住新闻事件的发展, 不至于“缺席”, 更不会让事件的发生失去控制。
例:这是厦门卫视2006年10月9日播出的海峡新闻。 (来源:厦门卫视网站)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抵京访华
数字黄金周:全国3亿多人在路上
首次两岸中秋包机圆满结束
厦门航点中秋包机圆满结束节后航班游客多
倒扁总部宣布:10日全台发动罢免“挺扁立委”
准备“天下围攻”红衫军情绪高亢
倒扁挺扁两批人马台中拼场
“海峡月·中华情”中秋双语晚会在厦举行
“海峡月·中华情”中秋晚会舞美景观打造视觉盛宴
两岸中秋博饼王中王大赛落幕状元捧回房子一套
施明德发布“天下围攻”动员令
大陆旅行团车祸部分伤者离台
全球华人共庆中秋佳节
“十一”黄金周迎来旅客返程高峰
邱毅:SOGO案黄彦芳拿千万礼券
“环台倒扁”车队重返台北火车站施明德劝陈水扁知所进退
受伤大陆旅客再三感谢台湾医护人员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 在这17条新闻中:台湾岛内政治局势的新闻6条;两岸经济、民生的新闻4条;厦门本土的与两岸有关新闻3条;国内重要新闻3条;国际重要新闻1条。
这种新闻议题的设置, 与《海峡报道》该栏目的定位基本吻合:以电视文摘的形式, 全景展现两岸关注的新闻, 把“和”与“解”的理念融入节目中, 宣传党和政府的对台政策, 及时报道两岸财经、科教新闻, 分析台湾岛内政治现象,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但是从新闻的位置来说, 一般放在开头的新闻具有更好的议题设置效果。 (2) 而且同一主题的报道如果按照重要顺序排列在一起, 会形成集体轰炸的效果。所以建议:是否将中秋的报道按重要顺序的先后捆绑在一起播出, 是否将“倒扁”的消息也按重要顺序的先后捆绑在一起播出?传播效果似乎会更好。
如何通过“社会热点”的议题设置来引导舆论
传统的议题设置研究集中在客体层面上, 通过对客体 (如议题、候选人、事件和问题) 的优先次序的安排, 来影响人们对客体的感受。媒介告诉我们“想什么”也能告诉我们对某些客体“怎么想”。 (3)
通过“议题设置”的方式引导舆论, 我国的新闻媒介是有着丰富的经验的, 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在刚刚粉碎“四人帮”以后的一段时间里, “两个凡是”的现代迷信还禁锢着大家的思想, 使拨乱反正无法进行, 改革迈不开步伐。1978年5月11日, 《光明日报》发表了“本报特约评论员”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二天《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全文转载, 不久, 《解放军报》又发表与此文相呼应的评论员文章《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原则》。于是, 在全国迅速开展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洪流, 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樊篱, 破除了现代迷信, 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最重要的思想准备和舆论准备。
我认为, 要通过议题设置来引导舆论, 应该突出以下三个方面:
1.进一步增强报道的针对性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建明说, 在事实与受众之间并不是一块透明的玻璃, 而是一块透镜, 有时新闻的意识形态就发挥透镜的作用。所有意识形态的倡导者, 同时更是意识形态的传播者。当受众还没有认真体察, 意识形态就随着新闻事实钻进了他们的头脑。 (4)
目前, 在报道的题材选择方面, 一些正面宣传出现“一头热”。比如在选择典型时较少考虑群众需要什么样的典型;在党务、政务信息报道上, 不太善于从人们切身利益的角度解读政策;有些正面报道缺乏层次感, 角度单一, 报道雷同;对于百姓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 报道不深入。
要解决主流媒体报道针对性不强的问题, 必须通过多渠道了解人民群众口头舆论的主要内容, 并有针对性地释疑解惑。
宣传部门和主流媒体要注重对民情、舆情的科学调查和研究, 通过整合当前各新闻单位设立的调查机构和一些社会中介资源, 建立由政府支持又相对独立的大型调查咨询机构, 对舆情民意进行定期、深入、全面、准确的调查研究;充分有效地利用互联网和短信等新兴媒体了解舆情。
厦门独特的对台优势和厦门卫视独特的对台定位使它旗下的新闻栏目都颇有针对性。2009年全新改版的《两岸新新闻》栏目, 用“海量内容+迅捷速度+个性主持”, 通过实时连线两岸的时事评论, 汇集两岸知名专家和评论员, 针对两岸和国际话题作出及时的反应, 全景展现两岸关注的新闻, 把“和”与“解”的理念融入节目中, 宣传党和政府的对台政策, 及时报道两岸财经、科教新闻, 分析台湾岛内政治现象,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报道两岸人关切的两岸事务、两岸人关心的两岸资讯、两岸人关注的国际新闻。
栏目的每个板块都有自己的受众群:普通百姓、关注两岸关系的百姓、以及专家学者, 都可以针对自己的需要收看到满意的节目。并且, 厦门卫视针对每天播出的节目, 都有及时的收视调查和市场份额数据的反馈, 并且及时反应在节目的播出和编排上。
2.进一步增强报道的时效性
资料显示:在信息渠道多元化的状况下, 如果受众从主流媒体上得不到消息或不能及时得到消息, 或不能及时得到较充分的信息, 就会通过非主流媒体如网络、口头传播甚至是境外电台、境外网站等获取有关信息, 并且有意识地与主流媒体的报道进行比较。如果人们从其他渠道得到的是不真实准确的报道, 先入为主的信息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判断, 形成负面舆论。这种状况不仅仅表现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上, 同时也表现在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报道上。
自从厦门卫视开播后, 我们发现厦门本土受众和国内受众对台海热点和难点问题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调查发现, 凡是主流媒体及时、充分给予报道的, 如施明德的“倒扁”事件、扁妻受贿“SOGO”礼券案等事件, 往往能够取得很好的报道效果;反之, 如果让一些境外媒体或权威性不够、责任心不强的媒体抢先报道, 往往不能有效控制谣言四起的局面, 影响社会稳定, 使党和政府工作陷入被动。
3.进一步增强报道的贴近性
调查发现, 一些主流媒体仍习惯于按自己的意图去宣传、灌输观念和事实, 在舆论宣传上搞倾盆大雨, 忽视“不断线”的均衡宣传;指令性语言多, 协商启发少;单向灌输多, 双向交流少;重视工作语言、工作角度写报道, 忽视用群众的语言教育群众。
把新闻完全宣传化, 破坏了意识形态的表达规则, 对某些不具有意识形态倾向的事实也涂上了意识形态色彩, 出现了泛意识形态化。只有受众欣然接受新闻文本时, 它的意识形态才可以找到落脚点。 (5)
用事实和细节说话, 也要注意与群众的心理状况、接受方式和生活背景对接, 这样才能引发共鸣, 感动人、吸引人。我们在报道“倒扁”事件时引用了台湾媒体拍摄的大量新闻现场、同期声和细节, 真实而可信。
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雷跃捷教授总结出新闻工作者进行正确舆论导向应达到的四个要求: (6) 1.宜解不宜避, 坚持舆论引导的鲜明性。2.宜缓不宜急, 把握舆论引导的渐进性。3.宜全不宜片, 讲求舆论引导的辩证性。4.宜诱不宜硬, 注意舆论引导的启发性。
这四点又被称为“舆论引导的艺术”。而合理、巧妙地设置议程, 就非常贴近“宜诱不宜硬”的舆论引导艺术的要求。
议程设置展现了大众媒介影响社会的一种方式。媒介可以形成人们对目前社会重大问题的观点, 而媒介着重强调的议题可能并非现实生活中的主导问题。“新闻媒介不能告诉我们该怎样想, 却可以告诉我们该想些什么”这一旧的表述有必要做出修改, 新的说法应该是:“媒体对人们思考方式的影响和思考对象的影响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也许媒体没有告诉你如何去思考和理解议程之外的事物, 但他们已经告诉你如何去思考和理解作为议程以及被选中的事物———当媒体这样做的时候, 他们就已经把如何思考和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灌输给了受众, 使后者按照已经被告知的方式去思考和理解远远超出媒体关注范围的更为广阔的对象领域。” (7)
议题设置研究显示, 媒介并非如人们所说的那样, 是一面镜子, 按照本来面目反映社会现实。媒介更像是探照灯, 该探照灯往何处照, 往往取决于在某议题上有其特殊利益的集团, 取决于人们为获取注意而制造的伪事件, 也取决于新闻记者本身的某些工作惯例。 (8) ■
参考文献
[1]《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沃纳.塞弗林、小詹姆斯.坦卡德, 郭镇之等译, 华夏出版社, 2000年版
[2]《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 曹书乐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3]《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 曹书乐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4]《新闻学前沿》刘建明, 新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5]《新闻学前沿》刘建明, 新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6]《新闻理论》雷跃捷,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年版
[7]《新闻舆论研究》王雄, 新华出版社, 2002年版
议题设置理论 篇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与议题设置理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都是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理想人格的主要环节。随着全球化趋势的继续深入发展与信息通讯技术及互联网的普及,各种不同信息通过新的传播媒体大量地进入了大学生的视野。零距离地面对来自不同意识形态领域的声音,使他们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和冲击。就大学生群体来说,在校生年龄构成大约是18岁~24岁。这个年龄段是他们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和基本确立的重要阶段。伴随着思想价值观念的逐渐独立和认知世界能力的不断提高,大学生容易表现出强烈的逆反心理与怀疑态度。由于年龄和心理的特点,他们容易对形式单一、做法简单的传统教育方式产生反感,以致常常在教育之初就陷入有情绪、抵制传统教育方式的局面。这些状况的客观存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特别注重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议题设置理论是传播效果研究的众多成果之一,也是传播者在传播实践中用以提高传播效果的有效方法。1972年,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大学新闻学教授M·E·麦肯姆斯和D·L·肖发表的《大众传播媒介的议题设置功能》一文,首次阐释了大众传播的议题设置理论。他们依据1968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大众传媒的传播活动,运用内容分析法测算了媒介对主要问题的强调与选民对主要问题的判断之间的相关性。测算结果表明:“在竞选中,媒介对主要问题的强调与选民们对重要问题的判断之间相关系数高达0.967,即媒介对某个问题的重视程度与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具有高度的一致性。”[1]也就是说,在某一段时间内,媒体即传播者突出报道、宣传的问题,会受到受众的特别关注,传播者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受众所关心和思考的问题。
议题设置理论的含义在于,媒体在某一个时期所选择并加以强调传播的问题,往往会构成社会舆论的中心议题。“在特定的一系列问题和论题中,那些得到媒体更多晓之以理的问题或论题,在一段时间内将日益为人们所熟悉,它们的重要性也将日益为人们所感知,而那些得到较少注意的问题或论题在这两方面则相应地下降。”[2] 也就是说,传播活动显著的效果是传播者引导受众关注某一个问题,受众就会根据这一议题在众多的信息当中进行梳理、加工信息,形成自身的认识。
将议题设置理论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进行教育方法的创新,就是要使教育者的作用不能再仅仅是强迫受教育者去接受具体的信息,而是希望通过教育者的精心安排,把受教育者的注意力从大量、多元的信息中,吸引到某个经教育者预设的问题或议题上来。也就是说,在充分尊重大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基础上,将教育思想与社会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有意设置议题,因势利导,为他们提供看待社会、人生、校园的视角和方法,引发他们进行积极的、正确的思考,吸引更多的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活动之中,从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全面提高。
二、应用议题设置理论的意义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议题设置理论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理论构建上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思想资源,在综合应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需要,也是其在实践过程中借鉴其他国家的有关经验、研究成果,进一步加强可操作性的需要,对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增强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复杂工作,需要我们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总结新经验,形成新思路。将议题设置理论引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是为了消除以往教育中存在的单一灌输的做法、固定统一的模式等教育方法的弊端;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往往与社会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特点,根据教育目标的特定方向,主动设置一些与学生思想实际密切相关的不同议题,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些议题上来,达到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的目的,最终实现对大学生的社会认知、价值观念、态度行为的全面引导,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发挥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2.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理念的实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其主体意识的养成,促成其主体效应的产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以往的教育中,我们往往只注重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单方面施教的过程,而对于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接受教育后是否能够有效地将教育内容转化为自身的主体效应,则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将议题设置理论引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助于改变这一状况。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当代大学生思维敏捷、思路开阔、思想活跃的特点,运用一些具有普遍性、共性或特殊性、个性的问题,设置相关议题,引发大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围绕议题进行思考,鼓励他们走上学习的前台,充分展示自己思考的收获,使之以积极的姿态自觉自愿地参与教育的全过程,最终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提高他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身修养和道德素质,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3.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增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引导学生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实践表明,大学生思想问题的产生都是与客观实际紧密相联的,只有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才能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有实效性。当前大学生主要是面临着学习、生活、就业的压力,存在着社会适应、人际交往和个人感情等实际问题。这些都迫切需要教育者去关心、理解、引导和帮助。将议题设置理论引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社会现实问题、学生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通过设置议题,将一个个与实际问题相关的议题放置在学生面前,引导他们进行研究和探讨。我们要主动地为学生回答问题、化解压力,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实际困难,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之中,从而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三、应用议题设置理论的方法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议题设置理论作为教育方法的一种借鉴与创新,还有许多具体的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选择和确定好议题。设置议题的基本原则是:必须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定目标,选取与学生关心、需求相联系的问题作为最佳结合点,能够引起他们的广泛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其中,最终达到教育目标的实现。在议题设置的操作层面,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考虑:
1.将大众媒介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设置为议题
大众媒体的发展,使身在校园之中的大学生时时都能够了解到校园外面的世界。事实上,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正确认识与分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其能够对大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引起他们的高度关注。所以,将社会热点问题设置为议题,显然是进行议题设置的主要内容。
议题设置理论认为:利用新出现的社会问题设置议题,能够引起受众的注意与思考。研究社会热点问题对学生具有吸引力,是这类议题能够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的前提条件。例如,借助传媒对诸如“神六上天”、“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筹备”等社会热点的传播,设置议题,能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强大,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将传媒关注的伊拉克社会动荡不安、恐怖事件不断等国际问题设置为议题,能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社会稳定有序的必要,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在将媒体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转化为议题时,要注意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力求使学生在了解分析各种观点的基础上保持冷静与正确的态度。在与学生探讨热点问题时,特别要注意正确引导学生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选择与学生个人未来发展的相关问题设置议题
渴望了解社会生活、规划未来人生发展,是当代大学生思考最多的问题之一。由于现在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每名学生都希望在自己正式进入社会之前,能够了解一些必要的社会知识、学习一些有益的社会经验。所以,将学生未来发展的相关问题设置为议题,是议题的重要内容。
议题设置理论认为:利用与个人密切相关的具体问题设置议题,能够得到受众的注意与引起思考。探讨个人发展问题对学生具有吸引力,是这类议题能够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的基础条件。例如,就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设置“社会风气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为什么要倡导诚实守信的品质?”等议题;就某些成功人士的成长事例,设置“什么是人才成功的最根本原因?”、“人情关系和专业过硬两者哪个更重要?”等议题,使学生们能够在了解社会、思考人生的同时,确立高尚的道德观念。
由于这些议题都是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还没有经历过的,所以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采取情景模拟方式进行,或者是请相关的人士举行座谈会,让学生在亲身体验或感受中去领悟和成长,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储备必要的知识与经验。
3.依据校园生活中发生的某些具体事例设置议题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贴近学生,就必须注意从校园生活中挖掘教育学生的素材。一般来说,大学生不会拒绝与自己紧密相关的议题,与现实经历接近程度越高的议题,越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所以,将校园中的学生生活素材设置为议题,同样是进行议题设置的重要内容之一。
议题设置理论认为:传播者在某一时期对某些问题的着重强调,能够引起受众的注意与思考。讨论身边发生的事情对学生具有吸引力,是这类议题能够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的先决条件。例如,就宿舍里有时发生日常生活或贵重用品丢失的现象,设置“如何正确看待自己和同学在物质生活上的差距?”、“面对物质诱惑自己该怎么办?”等议题;就学生中发生的违犯教学纪律的事情,设置“逃课使谁受到了损失?”、“考试作弊会给个人带来什么样的结果?”等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展开系列的教育活动,以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目的。
当然,要成功地将已发生的事件转化为议题,教育者必须注意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不就事论事,而是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去发掘议题与所发生的具体事例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要避免将某个富有教育意义的议题强加在某个具体事例上,使学生不能立足于实践进行思考。
综上所述,将议题设置理论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在积极参与的前提下,进行主动思考,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为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必要的基础和条件。这是一种借鉴,也是一种探索,更是一种方法创新,真正要把它做好,还需要在实践中做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注释:
1.戴元光,《传播:人的本能》[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6页
2.[美]沃纳·塞佛林,小詹姆斯·坦德卡《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246页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
普通高校瑜伽课程设置的理论研究 篇4
【关键词】普通高校 瑜伽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14-02
瑜伽印度传来,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而传入中国并被人们逐渐接受以来却并没有多长的时间。人们在练瑜伽时可能只是考虑到身体的舒展,和尽量做到呼吸的均匀,但瑜伽最初的理念是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更注重的是人与天的合一,而这可能在网上的视频或健身房里与老师传授的就不太一样了,而对于高校来说开设这种课程的还远没有普及,更不用说利用瑜伽课的设置来帮助学生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健康了,但是这些或许更是当今大学生所需要的在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时代里,保持一个心灵的安定和健康的精神世界。因此对于高校课开设瑜伽课来说,不仅锻炼了身体,保持了体型,还有更重要的是修身养性,锻炼了心性,也净化了心灵。
一、助于身体的健康锻炼
众所周知,瑜伽课的学习通过呼吸的吐纳,身体各关节的舒展和在一定稳定的呼吸下对于较高动作的保持、扭曲,这对于身体的各个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都是大有帮助的。在练习时,通过跟随着音乐慢慢进入一片意境中,消除了大脑皮层的紧张状态并加强了它的调节功能,从而起到了对神经系统的维护作用;在聚精会神伸展身体的各个关节时,人体相应的周围血管开始扩张,加速了静脉血的回流,为心脏减轻了负担;通过身体中躯干、四肢的大量扭曲、挤压,使得脏腑器官都处于精血状态中,很好得调节了身体的循环系统。此外,还有大家都很能很好理解的呼吸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帮助等。如今大学生除了通过打球、跑步等锻炼方式外,瑜伽对于身体的锻炼是更值得去做并坚持的。
二、助于心理的健康
除了能够保持体型和加强身体的锻炼外,大学们可能也都了解一些瑜伽对于心灵上的帮助。在练习瑜伽时,通过缓慢的呼吸、吸气可以慢慢得让练习者缓和自己的情绪,逐渐进入到一种冥想的状态里,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练习时间里,自己的内心也就得到了一次净化。这对于现比较躁动的大学生而言,是非常有裨益的。因受环境的影响很大,一些家庭背景不是太好的学生在面对出身较好的一批学生里总是会有些按捺不住去思考一些社会上的不公平,变的焦躁和急功近利,但是他们能在这培养以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最好时光里,以及为自己充电、积累更多的文化修养时是一定需要健康的心理作为保障的,心定了,即使外面的世界再浮躁,也能安心下来好好看书,好好看世界。所以瑜伽课的开设是非常适合当代的大学生的。
三、助于文化的培养
就连很多做文化的人或者瑜伽老师,可能很多人都是容易会忽略掉瑜伽还有其在文化上的作用的。瑜伽看似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运动,表面上与宗教无关,但是《瑜伽经》是古印度宗教学派里的经典,它也是瑜伽学派的根本经典,与佛教禅定的方式基本相一致,实现的是对“心”的控制。通过体位、调息、摄心和凝神等逐渐趋于达到“心”的修养。大学生在练习瑜伽时,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在世界,不断认识到自我和提升自我,领悟能力深的人从中也慢慢学会了如何做人的道理。在这种意义上,瑜伽是一门具有培养学生如何认识自我和保持心灵的净土的文化课了,学生们通过学习能够领会到与佛教类似的人与天合一的精神境界。
四、助于其他方面
瑜伽无论是从能够锻炼身体和保持身材体型的好处,还是说能够让心灵、精神相和谐统一的益处,它都已经被人们广为接受。而其所带来的经济价值也是一项非常可观的收入,大学生们可以利用这个课程的设置为自己积累经验和不断锻炼,可能在毕业不久发现自己确实很适合这类的生活途径,那也是瑜伽课开设的另一好处了。当然除此以外,学生们若能真正学会瑜伽课的要领,不管其能否带来经济价值,对于毕业以后踏入社会工作,在于人打交道的生涯里,其保持内心健康的能力是通过在瑜伽的学习过程中可以保持和不断增强的。现在的网络信息发达也让瑜伽课的学习可以随时随地,不受健身房的限制,也不受有没有瑜伽老师的限制,通过在大学时期积累的瑜伽基础和心得经验,即使在社会上也能随时学习和加强锻炼,得到一生的受益。那时候可能就会想到,大学里能有这门课,而自己又修了这门瑜伽课是多么幸运和明智的。
总而言之,在如今较纷繁嘈杂的社会中,瑜伽课程的设置,除了能帮助学生健康体魄,修身养性外,还能让学生们拥有一份安静的心,去好好认识自己和提升自己,不断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这对于高校的体育专业或心理疏导工作而言都是非常需要的。
参考文献:
[1]符雪姣.普通高校大学体育瑜伽课程设置的理论研究[J].内江科技,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