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管理

2024-09-20

议题管理(精选12篇)

议题管理 篇1

议题管理是谢斯(Chase W.H.)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既是对组织战略管理理论的重要发展,还是组织战略决策和管理的重要技术和工具。但是国内高等教育领域学者对战略议题管理的研究几乎没有,实践中高校管理者对战略议题管理缺乏清晰的和理性的认识。但不能说在战略管理实践中议题管理不存在,如国外研究者指出的那样,议题管理在谢斯“命名”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是管理咨询专家经常做的事情,是他们经常使用的规划技术,而谢斯的贡献只是把它概念化和理论化了[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克服地方高校实际存在的同质化倾向,提出要促进高校办出特色。这就将地方高校实施特色发展战略、走特色办学之路提上了日程。笔者主要考察我国地方高校特色发展战略模式中的议题管理,揭示其存在的问题。思考地方高校发展战略和战略议题,有助于地方高校实现其使命和战略目标并形成合理的战略决策。

一、地方高校特色发展战略议题的内涵和管理活动

1. 地方高校特色发展战略议题的内涵。

议题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谢斯把它界定为为了实现有意义参与创造影响个人或组织命运的公共政策目标,理解、动员、协调和指导所有战略和政策规划的能力以及公共事务/公共关系的技术[2]。90年代西方学者对它进行了重新界定,议题管理是对那些能影响组织实现其使命和目标的机会和威胁保持明智认识的过程,它的目标是找出潜在的或正在出现的、可能对组织构成影响的问题(法律、政策、政治、经济、社会或者文化教育问题),然后动用并协调组织的资源去对这些问题施加战略影响[3]。运用议题管理的理论分析我国地方高校的特色发展战略的内涵和活动,将有助于对地方高校特色发展战略制定和执行的理解。

地方高校是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时期建立或者合并升格而成的。许多地方高校由于缺乏本科大学的历史和文化的积累,在其办学实践中以学科专业增加和在校生规模扩大代替了如何形成特色的办学思路,发展呈现出同质化现象,这些一直被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诟病。在反思地方高校办学思路和发展战略的同时,一些高校管理者从历史、文化和社会适应的视角审视、提炼和培育学校的办学特色,制定和执行特色发展战略。地方高校特色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是将地方高校提供的知识活动或教育服务差异化,通过地方高校的知识活动与竞争对手的明显区别,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树立起一些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地方高校特色发展战略的议题管理活动是指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为了实现地方高校的“服务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战略使命和目标,根据学校的文化历史和外部环境,选择学校的关键发展区和特色发展战略,然后动用并协调学校的各种资源去执行其战略的全部活动。

2. 地方高校特色发展战略议题管理的活动。

一所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是什么,这对其战略管理者来说是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在其历史传统、环境和资源条件影响下形成的,而且各个学校之间的历史和资源条件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还要面对不同的区域高等教育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关键是这些环境因素越来越复杂,而且在不断的变化中,这就会形成不同的办学特色和不同的特色发展战略。特色发展战略议题的内涵反映了各个地方高校在办学过程中面临的不同的关键发展区,通过解决这些关键发展区问题,实现它们的整体发展,即在资源条件既定的情况下,作为战略议题的办学特色是从战略的高度建构地方高校发展关键区,促进学校的战略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力的提高。

在战略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地方高校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发展战略议题的主张。地方高校办学特色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如学科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特色、区域文化特色、行业特色、知识组织特色、大学文化特色等等。除了表1所列举的办学特色外,还有研究者指出的学校管理特色、科研特色和校园文化特色。办学特色往往包括多个方面,是多种特色的融合。有人把目前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归纳为以学科特色为龙头、人才特色为落脚点、管理特色为支撑的办学特色体系[4]。这反映了目前地方高校特色发展战略管理的实际,也反映了我国地方高校特色发展战略议题的多元化特征。出现这种状况在于各个学校既定条件的差别,特别是学校的历史文化、资源条件以及战略能力之间的差别。因此,地方高校战略管理者根据自身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做出不同的反应,就如我们经验可以观察到的那样,有的特色项目来自于各个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势,如学科专业特色、行业特色、人才培养特色等;有的来自它们对所面临的环境压力的反应,如知识组织特色、大学文化特色、区域文化特色等。

从议题管理的过程看,表1所列举的各种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战略主张,是地方高校特色发展战略议题的认定。地方高校办学特色议题认定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根据地方高校自身的历史文化提炼办学特色;二是根据地方高校与地方社会经济互动形成办学特色。这两种观点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合理的,因为它反映了地方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的现实因素,同时表达了一定的战略视角。地方高校发展是在历史中不断积累而成长起来的,而且受内外部环境的影响。这个过程包含着战略议题分析的活动,即对地方高校发展战略环境的分析,也就是说对地方高校发展的政治环境、法律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地方社会文化环境和科技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明确地方高校发展的威胁和机遇。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影响其实施特色发展战略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政治环境,即政府高等教育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政府对地方高校办学行为的影响等;其次是法律环境,即关于高等教育和地方高校的法律法规以及政府、地方高校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法律意识;再次是社会文化环境,即生源环境(教育人口环境)以及地方社会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和社会发展趋势;最后是经济环境,指地方高校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对地方高校特色发展战略的环境分析有助于地方高校内外部环境的信息收集分析。战略议题分析赋予地方高校管理者战略洞察力,使地方高校能有效预测未来环境的变化,拟定应对策略;也可以使地方高校通过影响政府的教育政策以及学校内部决策,明智地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

地方高校培养和开发办学特色的实践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相似性或者采取雷同的策略。地方高校特色发展战略的策略是形成别人难以模仿和超越的核心特色。从地方高校议题管理的具体情况来看,有的以行业特色为议题管理活动,因为行业院校具有鲜明的行业背景和行业特色,在办学定位上,以教学应用性为主,以服务于行业发展为目标;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重点在于培养具有鲜明行业特征的人才,为本行业提供高质量的实用性人才;在学科设置上,建立起与行业紧密相关的互相促进、互相补充、互为依托的专业群。也有高校以学科特色为议题管理活动,这类主要多指音、体、美或以某一(些)特色学科为主的地方高校。特色学科建设是办学特色战略议题当中最重要的因素,许多地方高校试图通过学科特色和传统优势取胜。总的来说,地方高校议题管理的策略可以概括为办学特色的形成坚持“人无我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结合自身的办学传统来培育办学特色。从地方高校特色发展战略的实践看,由于它在特色发展的议题选择和发展策略方面的雷同,地方高校并没有形成具有真正意义的办学特色,反而是趋同性在增强。反思其产生的原因,可能与地方高校战略管理者选择的战略视角相关。地方高校发展战略管理者选择的“文化———环境互动”的战略视角基本上属于适应性的,这把地方高校战略管理者的办学视野局限在传统的办学模式上,而不能主动地创新办学特色和追求学校具有特色的发展。

二、地方高校发展战略特色议题管理的问题与反思

地方高校发展战略管理需要选择合理的战略议题,这样可以使其明确战略中心任务。由于国内学者对战略议题管理的探究很少,战略议题管理实践基本上还处于一种自发状态,导致了研究者和地方高校领导者对发展战略议题管理缺乏理性认识,在实践中也不够重视,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对地方高校发展战略议题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战略议题是组织必须面对的关系到其使命实现和走向期望的未来的基本问题。它包括独特和有意义的规划挑战,是由组织实行事先(环境、差距和标准的)分析带来的结果。发展战略议题管理是对那些能影响地方高校实现其使命和战略目标的机会和威胁保持明智认识的过程,是地方高校发展战略规划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对地方高校发展战略议题管理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从过去经验中获得知识和能力,还有助于理解未来趋势和发展。战略议题管理有助于领导者认识高校面临的机遇和威胁,把握战略目标和现实之间的差距,灵敏地应对来自环境、政策的挑战和社会公众的要求,实现地方高校更好的发展,同时提高地方高校发展战略管理的能力。在地方教育发展战略规划中战略议题管理已经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但在高校战略管理的实践中很少人专门探讨发展战略的议题是什么、如何进行战略议题管理、议题管理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忽视说明目前对地方高校发展战略议题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

2. 地方高校发展战略议题管理知识匮乏和能力不足。

国内几乎没有关于高校发展战略议题管理的研究成果,这不仅说明高校发展战略议题管理还处于知识匮乏的状况下,也进一步制约着地方高校领导者的战略议题管理能力。对于什么是发展战略、什么是战略议题管理等问题,地方高校战略管理者还缺乏理性认识,同时也不能从理论界得到知识和技术支持。战略议题管理能力是地方高校战略管理者审视、监控、分析和优先考虑环境的能力,也就是说,战略议题是地方高校对自身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反映,地方高校的战略管理者对这些环境的敏锐的把握和理解、快速的反映、明智的决策,就是其战略议题管理能力的体现。地方高校不仅处于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监控之中,还处于全球高等教育系统之中,所以其面临的环境压力不仅来自国内,还有来自国际的和全球化的。环境变化意味着外部环境对地方高校的战略要求的变化,即它们要求地方高校做不同于其他高校的事情,或者通过不同方式实现其战略愿景。但是并不等同于特色就是“文化-环境”的互动,一旦适应性战略理念代替了发展性战略理念,在适应性战略视野下,地方高校发展战略管理者很难提出新的办学特色议题。因此,一方面要求地方高校战略管理者要具有能明智、迅速把握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具有能根据环境变化主动创新地选择发展战略议题并开展议题管理活动的能力。

3. 地方高校发展战略议题管理的路径依赖。

议题管理首先要明确地方高校的关键发展区,也就是选择地方高校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而且在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和知识环境下,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实现地方高校的战略使命。不管是地方高校的战略使命、目标还是发展政策,都长期受国家政治和政策的影响,“使得不少大学在管理思想和观念上产生了体制依赖,指望政府在不同时期推出不同的政策来保护或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5]。这种状况导致地方高校发展战略的议题管理陷入政治论路径依赖的困境中,一旦进入这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可能使地方高校进入循环发展的怪圈并受其驱使。环境变化要求突破路径依赖的困境,寻找新的战略管理路径。地方高校特色发展战略以培养学校特色为议题,是竞争战略理论的内在逻辑建立的。这种思路基本上具有内在逻辑自洽性,属于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注定与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会发生一定的冲突。

特色发展战略建立在战略理论的逻辑框架下,是国外竞争战略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认识论路径体现了地方高校自主办学的意识,但是理论的逻辑遭遇到制度和现实的困扰。竞争战略理论假定存在一个高等教育的生源市场和财政资源市场,在中国高等教育体制下,高等教育市场或许还是一种假设,不存在完全意义的市场或者还只是存在一个局部的市场,那么市场细分或者形成办学特色等问题也只存在理论意义。高等教育制度成为竞争战略理论在实践中的门槛。现在高校管理者普遍存在一种高校的生存与发展由国家政府负责,缺乏公共意识,缺乏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或许市场还真是非常好的试金石,高校进入市场,可能侵蚀传统的大学理念,却可以形成新的公共理念和办学理念。

三、地方高校特色发展战略议题管理策略

由于地方高校的战略议题管理的知识匮乏和地方高校战略管理者更缺乏有关议题管理的理性思考,所以我们不仅要针对目前地方高校发展战略议题管理存在的问题而突出相关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还要从理性的立场出发思考特色发展战略的策略,后者或许更重要一些。虽然地方高校特色发展战略的议题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但是特色战略议题管理基本上拥有相同的策略,包括地方高校的使命和战略目标的认识和陈述、地方高校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影响的分析、识别和选择地方高校的战略议题、形成地方高校发展的特殊的战略视角、运用地方高校的资源对这些环境施加战略影响。

1. 地方高校的组织属性和使命陈述。

“什么是地方高校?”我们可以在一般意义上探讨地方高校的组织属性。有学者研究认为,大学具有学术属性、行政属性和产业属性三种属性[6]。这种观点不利于明确大学这种特殊社会组织与政府、企业等组织的边界。大学自诞生以来,其职能在逐渐增多,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也是大学基本活动。大学的这些职能的实现与大学活动的开展,都以知识为基本要素,它表现为知识传播、知识生产和知识应用。知识不仅是大学活动的基本要素,还规定了大学的组织边界。知识决定大学这种组织的基本属性,也确立大学与其他社会组织,如政府、企业以及各种团体之间的区别。因此,知识组织是大学最基本的组织属性。“地方”表示这一类型高校的空间差异。空间差异决定了地方高校与部属及处于省会城市的大学之间在目标定位、功能定位和策略定位等方面的差异。地方高校对中心城市发展及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和人才培养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地方高校发展问题与其说是局部问题,还不如说是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及整个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

地方高校的使命阐明地方高校为什么存在以及它究竟能做些什么?地方高校是我国特殊政治格局下的知识组织,它围绕知识的传播、应用与生产为中心而开展知识活动,满足和服务地方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其中也包含了其重要的战略使命和目标。

2. 地方高校发展的环境特征分析。

地方高校在形成发展战略决策时,要选择合适的议题,这既要考虑地方高校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及当前的资源、知识和能力,还要考虑高等教育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内部环境关系着一所地方高校相对其他高校的优势和劣势,外部环境关系着一所地方高校发展的机会和威胁。进行战略环境分析的目的之一是确立合理的地方高校的愿景和战略目标,具体说,环境分析就是为了确定一所地方高校“能做什么”、“需要做什么”,它是战略决策和选择战略议题的依据。地方高校在办学过程中普遍存在趋同倾向和同质化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是通过分析地方高校的历史文化和现实条件,发现其特色,以确保其在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最主要的环境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地方高校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而蓬勃发展起来,学校数量增多、规模扩大,承担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任务。由于受地方高校原本的教育能力———特别是资源能力的制约,地方高校面临着教育质量普遍下降、规模和效率之间的矛盾异常突出的问题。地方高校领导者和管理者一般认为,在特色发展战略理念下,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合理配置有限的教育资源,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能力,即以培育地方高校特色为战略议题,这是实现其战略使命的关键。

3. 识别和选择地方高校的战略议题。

如何选择地方高校发展战略议题取决于该校和社会的历史文化传统、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环境、社会结构和高校知识活动的技术特点,这就会形成地方高校发展战略议题管理的路径依赖。一般来说,战略议题管理的路径有两种:一是可以把战略议题看作是外部环境的发展(事件、趋势或者不连续的事件)而产生的结果,可以简单地定义为由外部发展带来的机遇或挑战。外部的发展通常包括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或技术的发展这几个方面。二是把某些问题当作“议题”来研究,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7]。地方高校发展战略议题管理基本采用第二种路径,即议题管理,也就是问题管理。

办学特色就是地方高校运用其个性化的知识实践活动满足特定社会需求。地方高校办出特色就会形成极具特点的人才培育模式和教育教学模式,这是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具体实施载体,是地方高校强化自身优势、形成和发挥特色竞争力的具体路径。这种观点依照竞争战略理论逻辑,核心竞争能力必须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不可复制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组织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得以持续[8]。因此,地方高校特色发展战略的议题是培育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各个高校根据自身的内外部条件,选择不同内涵的特色发展战略议题,呈现出表1所归纳出来的多元化特征的战略议题的内涵。

4. 形成地方高校发展的特殊的战略视角。

地方高校的愿景与战略议题结合在一起,形成关于地方高校发展的特殊的战略视角。从不同的战略视角,我们将会发现地方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具有的办学特色,以及它们在将来的办学过程中可以培育的办学特色,可以把这些特色看作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关键区。从表1关于地方高校特色发展战略议题的内涵来看,地方高校发展战略视角包括人力资源视角、知识视角和文化视角。

从人力资源的视角看,人才培养特色这个战略议题把特色人才素质规格和培养机制结合起来,一方面强调地方高校在办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个性、专业化知识和符合社会要求的职业能力技巧;另一方面不断优化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学校的教育教学方法和优化课程结构,在现代环境中发展学生的特色才能。

从知识的视角看,大学从其诞生开始就是一个与知识相关的组织。伯顿·克拉克指出,“只要高等教育仍是正规组织,它就是控制高深知识和方法的社会机构”[9]。一方面,“保存知识和观念,过去和现在都被视为大学的任务,有时甚至被视为其唯一的任务,现在偶尔也被看作是最重要的任务。无论如何,大学总是将其当作自己的一项职能;不管大学如何变化,任何重建工作都不会剥夺大学的这一职能”[10]。另一方面,大学以加工高深知识为己任,而高深知识不仅限定了大学的主要组成人员,还限定了它的组成状态、目的以及活动形式。在知识社会中,地方高校作为一种区域性高等教育机构,其一切活动都是以知识为手段,甚至以知识为目的。目前,大学的知识组织状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大学知识的学科分化和专业化造成了学科壁垒,阻碍了学科知识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还有现代知识类型也发生了变化,传统认知性知识受到程序性知识的挑战。在某种意义上说明,知识的战略视角与地方高校组织属性具有契合性。

从文化的视角看,地方高校的办学孕育于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之中,是全校师生共同培育的和遵循的价值和行为规范。同时地方高校处于一定的行政区域之内,地方文化和地方性知识对学校的办学影响是显著的,这不仅体现在地方高校定位为“服务地方”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之中,进而影响地方高校的人才培育规格,还对地方高校的课程、学校文化、价值观等产生深刻的影响。培育地方高校校园特色文化和区域特色文化既具有历史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

5. 对多元主体施加战略影响。

地方高校发展环境越来越复杂,而且这些复杂的环境还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地方高校战略管理者需要运用各种资源对环境施加不同的战略影响。

首先,强化地方高校战略规划和管理过程,对那些来自公众和市场所倡导的影响公共政策的观念所带来的威胁和机会保持清醒的认识,提供支持,以使组织明智地思考这些机会和威胁,迅速地采取行动策略。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仍然在计划制度模式下运行,高校与政府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政府是高校的举办者、投资者和认同者,高校在现实中往往成为政府机构的附属物或者政府机构的延伸物,政府对高校的认同往往决定高校发展的前景和命运。

其次,强化地方高校理解和实现其责任的符合标准的能力,以满足和超越利益相关者的期望。高校竞争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实现其社会价值,这些价值需要通过高校的社会活动来实现。现代高校具有多种社会角色,首先它是教育机构,其次是学术研究机构,最后还是一种社会服务机构,因此其活动为教育活动、研究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教育与知识具有必然的内在联系,教育是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的主要途径,知识是教育活动的内容和载体。学术研究也是一种应用知识活动,其目的在于知识创新,是生产新知识的过程。高校的社会服务与其他组织的社会服务不同,高校的社会服务主要是把知识应用于社会的活动。社会组织或企业通过与大学合作,一批新型学术组织产生,科学园区的广泛发展,让企业家能够与大学研究人员密切合作,符合企业需要的知识传播业应运而生。地方高校开展具有特色的知识活动,充分发挥知识的功用,实现其价值与其对学生的责任、对知识的责任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满足和超越利益相关者的期望。

再次,增强地方高校参与战略性公共政策对话,采取顽强的防御或明智的反击。在发展战略的理论框架下,高校面临着环境威胁,试图发展与政治监督体系之间的关系,加强高校组织内部的控制,以免政府财政支持被削减或者取消。地方高校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生存与发展是艰难的,硬件资源不足,办学经费紧张,财政援助属于被“遗忘的角落”,优质生源短缺。因此,地方高校需要通过各种途径竞争优质生源和丰富教育资源,确立各自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竞争优势。由于地方高校受地理区位与政治格局的影响,其本身的办学条件相对有限,国家和社会要求地方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这些给地方高校带来空前的经济与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压力。同时,在法律与政策领域,地方高校往往成为高等教育资助政策的盲区。这种紧张状况所带来的压力将地方高校带到一种完全不同的局面的同时,高校领导者尝试重新定位地方高校的办学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服务目标。在重新定位过程中,所制定的决策和发展性战略是根据情况改变地方高校的核心能力或者主要的科研与教育教学活动。然而现实却表现出相反的方向,地方高校的关键发展区还不明确,我国高校定位趋同的现象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地方高校在办学过程中提出以培养办学特色为战略议题,可以看作是对上述问题的回应。

参考文献

[1]Ray Ewing.The Uses of Futurist Techniques in IssuesManagement[J].Public Relation Quarterly,1979,24(04).

[2]Chase W H.Issue management conference-special reports[J].Corporate Public Issue and Their Management,1982,7(23).

[3]Heath Robert L.Issues Management:Its Past,Present,andFuture[J].Journal of Public Affairs:An InternationalJournal,2002,2(04).

[4]雷金火.办学特色建设的探索和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

[5]陈翠荣.中国大学办学特色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9(14).

[6]季诚均.大学属性与结构的组织学分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78-82.

[7][美]保罗.乔伊斯.公共服务战略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44-45.

[8]Prahlad C K&Hamel G.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6(May-June).

[9][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1.

[10][美]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5.

议题管理 篇2

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

(一)(时间:11 月14 日13:30—15:00;地点:友谊宫二层会议厅;主持人:时勘,井润田)U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AMT应用与创新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 ——以江苏制造业为例U U雇佣关系对员工创造性的作用机制:一个整合框架U

U魅力型领导与变革型领导行为比较研究U

U基于人本管理的企业文化塑造[1]——以泰安盐业公司为例U

U具有社会责任的人力资源管理U

U制造业管理者胜任特征的评价:基于个性优势识别的视角U

U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关系实证研究U

U员工创造性研究回顾与展望U

U民营企业知识型员工离职的影响因素研究

X

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

(二)(时间:11 月14 日15:20—17:30;地点:友谊宫二层会议厅;主持人:时勘,井润田)U高管团队信任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团队冲突的中介作用U

U领导行为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U

U推动组织创新的企业特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实证研究U

U管理者的工作-生活整合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U

UComponents and the Impact of Current Employee Benefit Systems in ChinaU

U人才管理问题研究U

U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影响因素分析U

U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研发人员就业能力U

U组织变革情境中控制点、变革图式以及变革承诺之间关系研究U

U转型经济下员工工作价值观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要求U

U人力资本入股的策略探究——兼论企业高管短期行为的防治U

U知识经济时代的跨文化冲突与管理U

U知识主体中心性对团队知识扩散影响及其实证研究U

U基于系统视角的城市人才活力动力因素分析

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

(三)(时间:11 月14 日15:20—17:30;地点:会议楼202;主持人:肖鸣政,李超平)U服务人员情绪工作与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U

U论“四位一体”的组织学习动力学机制U

U商业银行行长胜任力模型绩效追踪验证研究U

U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整合视角下的理论框架U

U公仆型领导与员工绩效的关系U

U团队主动性构思的开发研究-基于扎根理论方法U

U知识工作的结构性特征对生产率的作用分析及实证研究U

U人才租赁优化模型—基于用人单位与人力资源租赁公司视角的研究U

U80 后员工的个性特征及管理策略研究U

U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关联机制研究U

U影响企业家成长因素的研究综述U

XI

U管理者胜任特征与个人绩效的关系研究:心理契约的调节作用分析U

U战略性绩效管理及评价系统综述

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

(四)(时间:11 月14 日15:20—17:30;地点:会议楼203;主持人:孙健敏,刘蓉晖)U试析组织文化胜任力开发:隐性胜任特征的显性化U

U中国文化情境下工作越轨行为结构维度的初步探索U

U胜任特征模型理论和实践的探索U

U工作压力研究:国内二十年的回顾与评析U

U人与组织匹配对个体创新行为的影响U

U学习型组织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U

U工作不安全感与员工绩效、身心紧张的关系:可雇用性的调节作用U

U绩效评价中主管评价与自我评价的差异性研究U

U社会支持对求职行为和求职满意度的影响——基于高校毕业生的追踪研究U

U在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建立心理契约U

U企业高层管理者应对危机事件的抗逆力模型探索U

U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综述U

U激励手段(支持、奖励、反馈)对个体创造力的影响机制U

U员工工作家庭平衡的初步研究

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

(五)(时间:11 月15 日9:00—10:30;地点:友谊宫二层会议厅;主持人:陈国权,王永丽)U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U

U社会交换、管理困境与组织协作U

U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保障机制的建立与对策U

U科研工作者学术责任对科研经费使用行为的影响研究U

U中国情境下人力资源管理角色的实证研究U

U雇员群体离职的动因、过程与后果:一个初步的分析模型U

U领导:员工心中组织的代言人——基于LMX对情感承诺影响的实证研究U

U心理所有权在中国情境下的验证与理论拓展U

XII

U浅谈我国企业在线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

(六)(时间:11 月15 日10:50—12:00;地点:友谊宫二层会议厅;主持人:陈国权,王永丽)

U北京市青年科技人才开发中的问题调研与对策初探U

U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破裂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研究U

U管理者胜任素质研究的人本主义范式U

U向职场边缘化说“NO”:来自关系和组织政治的解释U

U组织诊断的压力感理论模型U

U3G时代电信企业管理人员胜任力模型研究U

U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整合协同的障碍及对策

心理资本与大五人格对组织行为预测作用的比较研究

第一大类:员工士气和满意度研究

1、组织士气培养与提升研究

2、员工士气诊断与提升研究—以**企业为例

3、基于人力资源管理视角的顾客满意度提升研究-以汽车零售业为例

4、顾客满意度与员工满意度关系研究

5、有效的精神激励方式研究

6、员工满意度提升研究

第二大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引进、评价、培养问题

7、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引进、评价、培养模式及配套政策研究

8、山东省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评价指标体系

9、山东省高层次创新人才竞争力比较分析

10、海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引进备选岗位及备选人才数据库的定量化研究

11、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引进对策和配套政策研究

第三大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问题

12、科技创新型人才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创新管理等因素关系研究

13、科技创新型人才创造力培养理论框架

14、高科技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与创新型人才创造力关系的定量研究

15、如何科学地测量科技创新型人才创造力

16、科技创新型人才创造力培养机制研究(以高科技企业为例、以科研机构研究人员为例、以高校大学生的教育为例)

议题管理 篇3

关键词: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分类;议题

尽管在社会学、心理学领域,已有文献对关系的重要性进行了诸多阐述,但目前运用“关系”视角探讨我国本土特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成果却寥若晨星。本研究首先对关系的内涵及类型进行了细致梳理,然后分析了在关系视角下研究本土人力资源管理可能的相关议题,从而为后人研究具有本土契合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奠定基础。

一、 本土关系构念: guanxi与relationship的区别

在英文相关文献中,“关系”一词所对应的词汇中既有“relationship”,也有“guanxi”。那么“guanxi”是华人独有的本土概念吗?“relationship”是否能代替“guanxi”诠释中国情境下的关系内涵?本文认为尽管其他文化也存在着关系现象,但西方语境中的“relationship”与华人的“guanxi”却存在重大差异。基于前人研究,本文认为两者的差异如下:

1. 文化根源差异。“Guanxi”现象与行为根植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的“伦”。所谓五伦是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种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五伦中每个角色都承担相应的义务,承担“父、兄、夫、长、君”等角色的人,应当分别根据“慈、良、义、惠、仁”的原则进行决策;相应地,扮演“子、弟、妇、幼、臣”等角色的人,则应当分别依照“孝、悌、听、顺、忠”的原则行事。以五伦为基础的关系是有亲疏差异的,费孝通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格局类似于把一块石头丢进水里之后水面上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即以“己”为中心,依据与自身的亲疏远近而向外伸展的一轮轮关系网络,他将这种格局称之为差序格局。而西方语境中的“relationship”根植于西方宗教思想,该思想有着两个重要的派生观念:一是每个个体在神面前的一律平等,二是神对每个个体的公道。费孝通将基于这种宗教思想产生的格局称之为团体格局。在这种格局中,人际交往所遵从的原则是普遍性原则而非特殊原则。

2. 关系基础差异。华人社会的“Guanxi”更加强调共同的关系基础,如血缘、地缘、同事、同学、结拜兄弟、同性、师生关系等。例如,乔健归纳了十二种关系类型。在诸多关系种类中,最重要的是血缘关系。相对来说,基于社会网络的“relationship”则偏重强调基于人口统计特征的同构型或相似性。尽管强连带与弱连带的概念是分析社会网络的重要工具,但作为“guanxi”中最重要的关系基础——家人关系并非其研究的重要内容。

3. 时间导向差异。建立长期关系是华人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重要原则,虽然儒家社会常言“受人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但是具体回报的时间,却是可长可短。Yeung与Tung认为儒家社会成员中每次交往事件均是普遍联系的,长期的相互利益而非短期的个人获取是华人人际关系的典型特征。双方的关系帐户需要保持足够的充裕,以便未来的某一时间方便及时取出。在这个资产负债表中,借方和贷方双方永远不可能保持平衡状态,因为一旦平衡就意味着双方关系的结束。“Guanxi”就是这样通过双方不断的长期互动得以加强,因此“Guanxi”是建立在长期导向基础上的关系。相对而言,以社会网络为基础的“relationship”则将每一次双方交换事件视为一个单独行为过程,强调每次交换事件的公平性,这是一种典型的短期导向。

二、 关系的分类

目前研究者对关系的分类主要有二元、三元以及四元分类方式。

1. 二元分类。在费孝通由“己——家——国——天下”不断外推的“差序格局”概念中,个人人际关系以“己”为中心如同一串同心圆向外逐渐推开。越接近“自己”,关系越亲密,越接近外圈,关系越疏远。在此基础上,费孝通构建了“自己人与外人”的重要二元分类,他的二元分类成为后来华人人际关系研究中的最重要的概念构架。

2. 三元分类。黄光国将人际关系大致分为情感性关系、工具性关系、混合性关系三种类型。所谓情感性关系是一种长久而稳定的社会性关系,例如家庭成员关系就是一种典型的情感性关系;工具性关系指的是个人为了达到某些目的,而和他人进行短暂而不稳定的交往,类似的例子包括公车司机和乘客之间的关系、售货员和顾客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中,人际交往双方互不知对方的姓名,其间的感情成分十分有限;在混合性关系中,交往双方可能彼此认识,也可能通过共同的第三方认识,双方之间有一定程度的感情成分,但其感情成分又并未达到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深度。这类关系可能包括师生、同事、同学、邻居、同乡等。在黄光国看来,不同类型的关系往往会遵循不同的交往法则。在情感性关系中,人际互动以满足成员对归属感的需求为主,遵循的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需求法则;在工具性关系中,双方属于“合则来,不合则去”的关系,人际交往坚持的是“童叟无欺”的公平法则;混合型关系介于情感性关系与工具情关系之间,人际交往法则强调的是人情法则。当资源请托者一方要求资源分配者提供资源时,资源支配者往往会陷入人情困境,他会依据其所付出的代价、未来有可能的回报以及关系网内其他人的回应进行比较,以此来决定是否答应请托者的请求。

与黄光国相似的思路,杨国枢依关系基础不同提出三类关系:家人关系——熟人关系——生人关系。家人关系是所有关系中的核心关系,生人关系和熟人关系并非存在泾渭分明的界限:生人关系可以通过领养、结拜、认干亲等形式发展成为熟人关系,而熟人关系可能会因为意外事件或交往频率的降低而慢慢成为生人关系。

3. 四元分类。Tsui 和Far在杨国枢研究的基础上对“生人关系”进一步分解为具有相似人口背景的同质生人和不具相似人口背景的异质生人,并将华人组织中的关系类型区分为家人、熟人、同质生人与异质生人四种类型。前人的研究认为,无论是同质生人还是异质生人,其交往皆是基于输赢的工具计算,但Tsui与Far对此提出异议,他们认为,同质生人之间的交往将会得到更多的便利,而异质生人之间的交往则是遵循小心谨慎的原则来进行。

杨中芳和彭泗清认为人际交往中包括既定关系基础成分(即既定成分)和交往成分。既定成分类似于Jacobs所提出的关系基础的概念,如同乡、同学、同事、莫逆之交,但这种关系基础涵盖义务性的成分。而交往成分则包括工具成分与情感成分。与以往黄光国的情感性关系——混合性关系——工具性关系的静态分析方法不同,杨中芳主张运用动态的视角看待关系,她认为人际关系是随着时间的延续及交往的次数的增加而发生增减变化的,随着人际信任的深入,人际关系也相应地由浅入深。在随后的研究中,杨宜音又进一步突出了义务的重要性,将关系依其含有人情(应有之情)及感情(真情)的多寡高低分为四类,分别是高应有之情与高真有之情的“亲情关系”、低应有之情与低真有之情的“市场交换关系”、低应有之情与高真有之情的“友情关系”和高应有之情与低真有之情的“恩情关系”。

三、 关系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学术界对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国理论”的热情激发了学者们运用关系视角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动力。值得说明的是,组织管理的研究存在多种视角,如对偶层次(Dyad)、三方关系(Triads)与关系网络(Networks)。其中对偶关系一般包括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与同级之间的关系。在组织管理的各类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当属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因此,目前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偶层次中的上下级关系研究。开拓性的研究主要是沿着以下三条主线展开:一是在比较西方主流上下级关系(leader-member exchange,LMX)构念和中国上下级关系(supervisor-subordinate guanxi,SSG)构念差异基础上剖析上下级关系的内涵,并探索其结构及测量;二是对上下级关系(SSG)的结果变量展开研究;三是探讨上下级关系的前因变量。

1. 上下级关系及其测量。与西方主流上下级关系(LMX)构念所强调的工作范围之内的互惠不同,中国的上下级关系(SSG)构念还包括工作范围之外的、非正式的私人关系。Wong 等人的研究发现主管与下属关系互动行为主要表现在社会活动、经济支持、优先照顾、节日庆祝和情绪支持五个方面。Law 等人明确了六种下级与上级构建良好私人关系的各种行为活动, 包括工作之外拜访上级、上级邀请下级吃饭、特别节日送给上级礼物、下级与上级分享情感思想、下级关心上级的家庭与生活状况、冲突事件发生之时下级坚定不移地支持上级等。他们运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探讨了SSG与 LMX 在构念上的区分效度,发现两者分属不同因子,实证结果也表明,SSG与 LMX分别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决策具有不同的解释力,从而进一步说明了两者并非同一构念。

2. 上下级关系的结果变量探讨。一些研究从关系基础的角度探讨关系对信任的影响。例如,Farh、Tsui 和Xin考察了同学、亲戚、同姓、同乡、同事、师生、前上下级和邻里关系这八种关系基础对信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亲戚、邻里关系这两类特殊联系的关系与对上级的信任显著相关。Chen, Chen 和Xin (2004)以程序正义观为基础,讨论了关系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guanxi HRM)对管理信任的影响机制。研究中运用“通过关系进入公司、依靠关系获得晋升、薪酬与奖金依靠关系来决定、基于关系的任务分配、绩效评估受关系好坏的影响”五项条目来测量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关系实践。研究结果发现了关系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管理信任的负面影响,在此关系中,员工感知的程序正义起到了中介作用。研究还发现,关系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负面作用会因关系基础的不同而改变,例如上司对亲戚或同乡差别化的特殊对待会降低下级对上级的信任感,而上级对同学或好友的照顾却不会影响下级对上级的信任。

当然,由于关系基础到关系成分的推论不够清晰,所以一些学者另辟蹊径,从关系品质的视角讨论关系与产出之间的联系。例如Law 等人认为,上级与下级的私人关系品质能影响主管的管理决策,如对下级的晋升机会、奖金分配、工作安排等。Lin和Ho讨论了关系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面子与情感对组织公民行为中的组织认同、利他行为与敬业精神三维度均有显著影响。

亦有文献对上下级关系与角色外行为——“谏言”之间的影响机制展开了研究。汪林等人通过以中国本土家族企业高层领导及其下属经理人为配对样本的研究证明,在个体层面上,下属与高层领导的关系和下属“谏言”显著正相关,组织自尊与内部人身份认知在两者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团队层面上,威权领导对组织自尊与经理人“谏言”的关系具有跨层次的调节作用,即在弱威权领导的团队中,组织自尊与经理人“谏言”的相关关系较强,而在强威权领导的团队中,两者的相关关系较弱。

3. 上下级关系的前因变量研究。从提升关系品质的角度出发,哪些因素会对上下级关系质量的好坏产生影响?Wei、Liu 和Chen等将下级个人的政治技能纳入上下级关系的研究框架中。政治技能一般包括社交敏锐性、人际影响力关系网络能力、真诚表现。研究收集了16家制造型企业中的343个员工、662个同事及343个直接领导的配对数据,运用多层线性分析模型,他们发现员工的政治技能对其与上级的关系有正面影响,同时良好的上下级关系又有助于个人在组织中职业生涯的成功。因此,在中国情景下,为了获取个人职业生涯的成功,员工有必要通过提升政治技能来培养其与上级关系品质的提升。

四、 可能的议题展望

基于已有文献分析,笔者认为未来的研究可以有如下可行议题:

1. 关系内涵的丰富与量表的构建。目前研究者对关系内涵的探讨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如探讨关系的维度以及组织常见的关系类型——上下级关系的内涵与测量。但现有的探索性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第一,学者们对关系维度的认知存在不一致性甚至矛盾性,例如一些学者将信任作为关系变量其中的一个维度,然而也有学者将信任作为关系的后果变量。第二,目前关系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主要偏重于上下级对偶关系的研究,而缺乏对同事之间的对偶关系的探讨,同时也缺乏三方关系和整体网络的研究。对关系内涵的把握和测量工具的有效构建是研究的着眼点,因此全面深入理解关系的内涵,发展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关系量表是今后研究者需要解决的重要议题。

2. 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郑伯埙和林家五的研究显示,台湾大型家族企业高级管理层和决策层通常是他的家人以及少数和他有亲信关系的“自己人”所组成,中层管理人员则主要由可作为企业所有者心腹的“自己人”构成,而基层的员工来源一般是与企业所有者没有特殊关系的普通员工(即“陌生人”或“外人”),针对不同类型的员工,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亦有所差别。事实上,根据员工类别的不同采取差异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不仅仅局限于家族企业,在特殊主义盛行的中国,管理者天然就具有招聘具有关系基础或与其具有良好关系品质的“自己人”的倾向和偏好,与之伴随的是员工的晋升机会、薪酬管理、培训机会等各方面的差异化管理。组织上述的人力资源差异化管理实践是否会影响组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组织认同感以及组织公民行为?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其影响机制又为如何?这些议题亦值得进一步的探讨。

3. 关系的前因变量研究。就已有文献而言,关系在华人组织中的重要性得到了较多的强调,但学者们对关系的前因变量研究还远远关注不够。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思想激烈碰撞的华人社会中,关系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较少是基于关系基础,更多强调的是关系的工具性或关系的品质,例如Far等人在一项以 560 对上下级关系为样本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具有同学、亲戚、同姓、同乡等关系基础的出现率仅在3.4%以下。因此未来的研究应不仅仅局限于关系基础,而应该在更大范围内探讨关系的建立、关系品质的提升、关系品质的衰减的影响因素,从而更加全面地和动态地探讨关系的形成机制。

4. 关系与员工绩效、组织绩效的关系。关系基础的有无或关系品质的好坏究竟对个人绩效产生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本文认为,一方面与上级、同事或与下级关系品质的提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从而提高组织凝聚力,降低缺勤率,提升个人生产率及周边绩效;另一方面,对上级、同事和下属的关系分类及差序对待,可能会在促进组织圈内个人绩效提高的同时,增加圈外人离职意愿并导致个人生产率的降低,上述推论是否合理值得进一步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验证。

在关系与组织绩效的关系方面,这是目前研究者最为模糊亦是最有争议之处。一些研究结果认为,关系是组织获取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之一,然而亦有学者认为,关系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可能有诸多负面性,资源支配者会分别依据人情法则和需求法则给予不同关系类型的资源请托者一定的资源,倘若这种做法是以公共资源的牺牲作为代价,必将导致组织绩效的降低。不仅如此,在一个关系盛行的组织中,必然会出现不同的派系,派系之间的不良竞争长久以往必将增加组织的内耗。关系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究竟是正面还是负面的?此项议题将是今后研究者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课题。

参考文献:

1. 李平.中国管理本土研究:理念定义及范式设计.管理学报,2010,(5):633-641.

2. 周丽芳.华人组织中的关系与社会网络.李原.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三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3-86.

3. 黄光国.建构中国管理学理论的机会与挑战.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93-94.

4. 汪林,储小平,黄嘉欣等.与高层领导的关系对经理人“谏言”的影响机制——来自本土家族企业的经验证据.管理世界,2010,(5).

5. 黄光国.儒家关系主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号:YWF-11-06-19)。

作者简介:谢凌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

从“黑名单”谈议题管理的必要性 篇4

从公共关系的角度来看,这场新闻发布会之所以发生导向上的偏差,是由于发言人未能进行有效的“议题管理”(issue management)。美国学者罗伯特·希斯(Robert Heath)将修辞学引入公共关系的研究当中,创立了“议题管理”学派。在他看来,有效的议题管理应当体现修辞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事实与价值的一致性。由于议题管理的目的是有效传播公共政策,因此议题管理的精髓便是事实、价值和政策三者的统一,从而以符合公共性和专业性要求的修辞手段来表述政策,获得媒体和公众的认可与支持。

在上述的例子中,科学认识添加剂是一个具有紧迫性的议题,是制定和实施与保障食品安全有关的公共政策的前提条件。虽然“将那些误导公众的记者列入黑名单”是发言人想要传播的一个重要事实,但由于“黑名单”所包含的价值观与公共政策的指向不完全吻合,因此导致了媒体和公众忽视了主要议题——科学认识添加剂,而转向了一个有悖于公共性的议题——黑名单。显然,如果我们把“黑名单”列入议题,就会发现它所包含的是一种威权主义的价值观。它让我们想到了那些动辄动用公权力打压不同意见的“思想警察”们。无论开列黑名单的动机是什么,这个事实所包含的价值观是难以让媒体和公众接受的,甚至会引发他们种种不愉快的联想,诱发他们强烈的抵触情绪。这一点在发布会结束后的媒体报道和网上舆论中得到了印证。

这种事实维度和价值维度的矛盾在我国政府部门的公关活动中普遍存在。究其原因,媒体和传播素养的淡薄,议题管理意识的缺失,是产生问题的主要根源。因此,如何坚持事实和价值的统一,公共性与专业性的统一,是各级政府部门提升议题管理能力的切入点。类似“黑名单”这样的“标签语”带有浓厚的斗争哲学的色彩,把记者、媒体乃至于公众置于发言人所代表的组织的对立面。类似这样的用语还有:“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不明真相被蒙蔽的群众”、“从重从快、狠狠打击、一个不留”等。上述这些表述显然都是公共性和专业性缺失的典型例证。前几年教育部发言人曾经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将在年底清退所有的民办教师”,引发了舆论的一片谴责。与“黑名单”一样,“清退民办教师”所包含的事实维度是不容置疑的。民办教师是过渡历史时期的产物,确实不符合当今教育发展的要求。但是,就“清退”这一事实而言,其价值维度体现的仍然是斗争哲学,把民办教师在物质条件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为国家教育所做的贡献一笔勾销了。

上述两个例子充分说明,政府出台的公共政策要想获得媒体和公众的理解和认可,必须借助有效的议题管理和公共传播机制——其核心便是事实与价值、公共性与专业性的统一。如果卫生部发言人能够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他应当摒弃“黑名单”的说法,采用一种更体现公共性和专业性的修辞方式。

2012两会议题 篇5

1.聚焦两会、关注两会——贫富差距 2.聚焦两会、关注两会——住房 3.聚焦两会、关注两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4.聚焦两会、关注两会——教育乱收费 5.聚焦两会、关注两会——“十一五”规划纲要 6.聚焦两会、关注两会——幸福指数 7.聚焦两会、关注两会——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8.【聚焦两会、关注两会】—— 设立小额法庭建议好 9.【聚焦两会、关注两会】——“议案大户”感叹好代表难当 10.【聚焦两会、关注两会】——地方支持不是高招指标倾斜理由 11.【聚焦两会、关注两会】——人民监督员应根据监督的案件数确定任期 12.【聚焦两会、关注两会】——《刑法》对十六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适用转化型抢劫的规定打击过重 13.[聚焦两会、关注两会]——拨“择校费”用于教育扶贫14.[聚焦两会、关注两会]——莫让听证会成“涨价会”15.[聚焦两会、关注两会]——人均GDP翻一番,新增就业 16.【聚焦两会、关注两会】:中央领导在两会上发表重要 17.〔聚焦两会 关注两会〕-李银河同性婚姻立法提案再受挫 被称太超前 18.【聚焦两会、关注两会】政协委员建议每月应休个“小黄金周” 19.【聚焦两会、关注两会】甘肃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女职工55周岁再退休20.【聚焦两会、关注两会】委员建议公务员道德立法 对公务员体重进行限制21.【聚焦两会、关注两会】妇联建议遏制选美泛滥 提议规范选美比赛 22.【聚焦两会、关注两会】委员剖析“看病贵”:人均年医疗费26年涨30多倍23.【聚焦两会、关注两会】人大代表建议全国统考公务员24.【聚焦两会、关注两会】广东代表采纳网友建议提议高考录取线应全国统一

25.【聚焦两会、关注两会】代表委员叩问城乡同命不同价 统一死亡赔偿标准26.【聚焦两会、关注两会】----关注女性健康首先从关注女童开始 27.【聚焦两会、关注两会】—— 代表委员热议发展农村教育关心农民工子女 28.【聚焦两会、关注两会】----周旭代表建议立法打造29.【聚焦两会、关注两会】----王建伦委员希望政府出台方案规范公务员工资外收入

30.【聚焦两会、关注两会】----卢强委员代表民盟中央发言:有教无类,为了一切孩子

“中国提议”走向“世界议题” 篇6

11月11日下午4时35分许,这场被视作2014APEC会议周压轴活动的记者会正式开始,尽管发布会只进行了十多分钟,而且没有设置问答环节,现场很多记者依然颇感振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多分钟的陈述中,介绍了会议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其中包括“两份成果文件”:通过了“北京纲领”,“构建融合、创新、互联的亚太——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以及“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亚太经合组织成立25周年声明”。

“我们决定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批准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路线图,这是我们朝着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方向迈出的历史性一步,标志着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的正式启动,体现了亚太经合组织成员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信心和决心。”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在现场留意到,在说到“历史性一步”时,习近平主席稍稍提高了声调,并进一步强调,“这是一个载入史册的决定”。

建设亚太自貿区(FTAAP)的概念,首次被提出是在10年前的亚太经社理事会上,会议的举办地是上海。但此后,这一概念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当继13年前的上海APEC会议后,中国通过北京再度给APEC提供了一个“主场”,关于中国能否在“主场”将亚太自贸区的概念再次激活,成为会前最受期待的成果之一。

除了激活先前的议题,本次会议也成为让“中国提议”进一步走向“世界议题”的平台。“我们批准了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确立了在2025年前实现加强软件、硬件和人员交流互联互通的远景目标。”习近平在记者会上宣布。

在会议的成果文件中,“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成为各成员共识。而约一年前正是由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也在会上得到了多数成员的响应和支持。

在为期两天的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互联互通”和“一带一路”成为高频词。而于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前进行的这一峰会,因为有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等多数APEC成员领导人的到场,吸引了上千工商界人士的参与。

“中国提议”同时出现两个会议中

11月10日晚,在紧邻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举办地国家会议中心的水立方,出席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各成员领导人,身着特色中式服装,出现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为他们举行的欢迎宴会现场。有些意外的是,数天前在京参加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的多位外国领导人,也悉数现身于这个通常只属于APEC成员领导人的场合。

领导人都穿上主办方所设计的特色服装,已经成为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一个鲜有例外的“规定动作”。数位参加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的外国领导人的加入,不仅让已有25年历史的APEC会议有了更加鲜明的“中国创意”,也凸显了开放、包容的“APEC精神”。

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的召开时间是11月8日,和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的首日“撞在了一起”。这个刻意的选择背后,却是因为两个会议在议题上的契合。

除了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上海合作组织两个国际或区域组织外,出席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的国家有孟加拉国、老挝、蒙古国、缅甸、塔吉克斯坦、柬埔寨、巴基斯坦和东道主中国,共八个国家。

在对话会上,习近平对“互联互通”的内涵予以全新诠释。他表示,要建设的互联互通,不仅是修路架桥,不光是平面化和单线条的联通,而更应该是基础设施、制度规章、人员交流三位一体,应该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领域齐头并进。“这是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大联通,是生机勃勃、群策群力的开放系统”。分析称,按照习近平的这一全新阐述,“互联互通”既涉及道路等基础设施的“硬联通”,也包括规章制度方面的“软联通”,还将推动人员流动的“人联通”。

而早在10月29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就在第十届“蓝厅论坛”上透露,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是今年的APEC会议的三大主题之一。另外两大主题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

两大重要会议同时举行并“撞题”的背后,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从“中国提议”转向“世界议题”过程中的重要一步。

“一年来,‘一带一路已从理念设计、总体框架到完成战略规划,开始进入务实合作阶段。”今年9月,在习近平主席结束了为时9天的出访中亚行程后,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对媒体谈起习主席此次出访成果。

而同日并行的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和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前者的参与方全是位于“一路一带”区域的经济体,后者的多数成员也与“一路一带”区域存在很高的重合度。

“‘一带一路战略不再是一项独立的国内政策,而是着眼于亚太区域的一项政策。” 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主任刘晨阳说。尽管在他看来,“一带一路”战略和APEC在运行机制和模式上并不一致。

在本次APEC会议周开始前一天,11月4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召开,会议的主要议程是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和设立丝路基金。亚投行总部将设在北京,计划2015年底前投入运作。

亚投行同样来自于“中国提议”。正是在一年前,在习近平在访问东南亚并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他提出了筹建亚投行的倡议。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在11月9日举行的2014 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引用唐朝诗人刘禹锡描绘秋色的诗句开始了他的演讲,并首次提出创造和实现亚太梦想。对于“亚太梦”这个新的“中国议题”,习近平的进一步阐述是,“坚持亚太大家庭精神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致力于亚太繁荣进步”,以及“让人民过上更加安宁富足的生活,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第一次在现场听习近平演讲的戴雷博士称,提出中国梦的两年来,习近平展示了他很强的改革决心,如今又首次提出“亚太梦”,“我觉得也是个很好的愿景”。

戴雷博士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APEC如能实现互联互通和一体化,对中国经济会有很大的帮助。作为东风英菲尼迪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英菲尼迪中国总经理,他将总部设在了香港,他觉得中国是他的企业的一个重要机遇。“我们是一个为美国市场诞生的品牌,但现在对于我们最重要的市场是中国”。

主导推动“APEC议题”

“我们大力推动亚太反腐败合作,建立亚太经合组织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就追逃、追赃开展执法合作等达成重要共识。”这是习近平在记者会上透露的本次APEC会议的另一个重要成果。

11月8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26届部长级会议通过《北京反腐败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首个由中国主导起草的国际性反腐败宣言。一天后,中纪委官网全文公布了《宣言》,并称此举“搭建了最大的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平台”。

加强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合作被看作是《宣言》的核心内容。中纪委公布的全文中称,追逃的主要做法有引渡、非法移民遣返、异地追诉、劝返等;追赃的主要做法是通过双边刑事司法协助条约或引渡条约、利用赃款赃物所在国犯罪所得追缴法或其他国内法、境外民事诉讼等。

《宣言》中还提出,建立亚太经合组织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ACT-NET)并设立秘书处。2013年6月,时任APEC反腐败工作组轮值主席的印度尼西亚反腐败委员会首次建立ACT-NET的构想,获得APEC各成员一致同意。而自去年10月APEC会议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后的一年里,中国积极利用“APEC中国年”的主场优势,推动ACT-NET的建立,提出职权范围文件,ACT-NET的职责定位、组织结构、工作機制等逐渐成型。

此次《宣言》进一步明确,这一合作网络主席由每年的APEC反腐败工作组主席担任,秘书处责由各国反腐败机构人员、执法机构人员80人左右组成,中国监察部、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人民银行等5部门派员参与。在其开始运行的第一年,ACT-NET办公室也设在中国。

和推动《宣言》一样,亚太自贸区进程的启动是“中国年”里中国主导推动的又一个APEC议题。

在为期两天的工商领导人峰会的十多场对话会中,亚太自贸区几乎无一例外地被提及。这一进程也得到了世界贸易组织(WTO)总干事阿泽维多的认同,他11月8日下午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亚太自贸区与WTO是兼容协调的,它们相互补充、共同存在,不存在竞争性。

随后进行的对话会上,针对有言论称“FTAAP是中国在争夺对亚太经济的主导权,与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等区域贸易协定对立”的说法,阿泽维多称,亚太自贸区的推进将成为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补充,与现行贸易体制并行不悖。

西尔弗曼:社会议题传播 篇7

西尔弗曼:与我初进奥美的时候相比, 整个社会变化很大, 包括媒介环境, 社会自身等等, 但唯一吸引我的一点就是奥美的文化, 这是区别于其他公关公司的独特之处。这个文化分三点, 分别是我们的技术、客户和员工。在奥美, 重要的不是有多少客户, 而是用怎样的方式去接触客户, 如何让其与奥美合作。我们认为客户至上, 同时也认为员工至上。

作为一名女性, 这一点就更为重要了。奥美对女性员工的尊重是有目共睹的。每一个国家的奥美公司都对女人的需求很敏感, 比如说单身的女人, 已婚的女人, 有孩子的女人, 她们各自的需求是什么?公司非常愿意去了解并给予帮助。从我当初事业的发展到生养孩子到退休, 奥美都给予我足够的尊重。女人的敏感使得她们在某些领域具有专长, 如果不关注她们的建议, 注重对她们性格的把握, 对于公司是一个损失。

《国际公关》:什么是社会议题传播?通过社会议题的传播带来了哪些改变?

西尔弗曼:社会议题传播, 即通过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 改变人们对某一社会问题或者某项疾病的认知, 提高整个社会运行的效率, 如吸烟有害健康这一类的议题, 这项业务在美国得到很好的发展, 但我们希望把这项技能和专长更多的带到亚洲、欧洲。7月份的时候, 我还会回到中国来从事这项活动的推广。我不仅会来北京, 还会去上海、香港, 更多地传播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健康习惯, 不仅包括糖尿病、肾病等这一类的疾病类的传播, 同时我们也会和一些潜在的客户去分享在其他的市场我们是怎样去做这些项目, 以及如何在中国市场实践。

在美国, 我们曾做过一个知名项目, 即让美国妇女对心脏病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并了解其预防方法。活动刚开始的时候, 认知率只有26%, 到今年已有68%, 改变非常巨大。现在也有更多的社会议题在亚洲等地区得到关注, 尤其是在中国。在现代职场中都存在一个老龄化的问题, 比如说有X时代, Y时代等时代的人, 现在他们已经变老了, 那谁来代替他们来做这些工作呢?这在美国已经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 在亚洲这个问题也开始慢慢出现。这些问题出现的时候, 就需要一些有经验的人来贡献他们的智慧。

《国际公关》:对于这些社会议题的传播, 你们是通过什么样的传播手段来达到这样一个改变的效果?

西尔弗曼:对于社会议题传播来说, 采取怎样的传播手段取决于项目本身。比如“红衫”的案例, 它不仅仅是对公众进行传播, 提升知名度, 更多的是运用了明星代言的方式。在美国, 我们通过时装周来做推广, 其中美国的“第一夫人”也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因此, 最首要的是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 然后再把我们想要传达的信息传递给他们。“红衫”活动是政府支持的项目, 资金相对较少, 但它在纽约、迈阿密等很多城市都已经成功运行。其实这个创意是来自于我们的一个员工。这位员工的母亲有严重的心脏病, 她的灵感来自于家里壁橱里的一件红衣服, 就想到这会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同时这样一个想法是来自于家中而非办公室, 并且是亲身经历的人提出的想法, 所以很成功, 得到了受众的理解。

中国环保与传媒议题 篇8

对环境议题认识的曲折性

关注环境议题的形成过程, 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把握。前者主要是社会变动方面的反映, 如环境恶化问题的出现、受害者抗议、传媒报道的发展历程等;后者主要指传媒是如何反映环境问题的, 包括收集信息、制作新闻的流程、产生舆论压力等。这里有两个议题生成模式:一是企业排污———受害者抗议———政府治理———传媒报道;二是政府默许、企业排污———传媒揭露、受害者抗议———传媒报道———政府治理。不论哪一种模式, 都离不开传媒的关键作用。

在这方面, 社会建构理论提供了很好的解读视角。环境社会学家汉尼根指出, 将特定的环境状况转变成“问题”, 并进而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 在这一过程中, 媒介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媒介建构环境问题的实际过程是非常复杂的。 (1) 汉尼根指出, 公众对于环境的关心并不直接与环境的客观状况相关, 而且公众对于环境的关心程度在不同时期并不一定一致。事实上, 环境问题必须经由个人或组织的“建构”, 被认为是令人担心且必须采取行动加以应付的情况, 这时才构成问题。科学界、大众传媒、政治界是不同的角色, 履行不同的功能, 但功能又互为交叉, 相互补充, 而不是“井水不犯河水”、泾渭分明的。在环境问题的集合中, 科学界发挥其专业优势, 发现问题、给问题命名、建立参数等, 这些又是新闻媒介的消息来源。在引起关注、使环境主张合法化方面, 新闻传媒的制作逻辑就是按照新闻价值规律, 采取与流行问题或原因挂钩、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可直观的图像、修辞策略和方法等将具有新闻意义的事件、问题实现报道影响力的最大化。 (2) 当然, 在政策的制定、问题的解决、诉诸行动、动员支持等方面, 政府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

根据英诺的观点, 具有以下特点的事件才能上升为环境问题: (1) 引起媒体关注; (2) 涉及政府的权力; (3) 需要政府决策; (4) 不会被公众当作异想天开或昙花一现的事件而遗忘; (5) 与大多数市民的个人利益相关。只有当环境问题在媒体、政府、科学界和公众等领域都具有合法身份时, 才算达到了目的。

中国环境问题成为新议题还源于社会大多数人包括传媒以往对此普遍缺乏一种自觉意识。尽管环境问题早已存在, 但是在农业经济时代, 人们对环境的破坏规模和深度都不足以超过自然对此的修复能力。但是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彻底打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状态与和谐关系, 代之以征服、奴役与践踏自然。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业化发展一度处处点火, 户户冒烟, 甚至作家们还特意讴歌工厂的烟囱。 (3) 由于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过分迷信, 就形成了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对待环境问题也是如此。

环境问题是由个别媒体、个别时期的议题逐步演变为多数媒体的常态议题和重要议题的。但我们有必要考察环境议题在中国传媒上的地位是如何发生转化的。

传媒环境议题发展的四个不同阶段

环境成为新议题简单地看是由20世纪80年代文学领域的呐喊, 转型为90年代的大众传媒揭露, 由伦理批判、政治诉求转向公共参与的。其主体也从作家、学者演变为传媒记者、环保NGO、普通民众等社会各阶层人员的共同参与。具体看有这么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79年~1982年。1979年新华社记者和通讯员李一功、黄正根、傅上伦、李忠诚发表的《风沙紧逼北京城》第一次引发环境议题;对北京乃至全国的风沙治理、生态环境恶化的揭示还有沙青的《北京失去平衡》《沉沦的地平线》。这一时期记者多是极为敏感的、富有诗人气质的, 怀着对土地和自然的强烈感情, 用自己的笔记录下自然发生的细微变化, 警示人们对自然采取友善的态度。这些作品轰动一时, 影响深远。

第二个阶段:1987年~1997年。1987年《中国青年报》刊发了反响强烈的“大兴安岭火灾系列” (《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 。报道第一次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给予了强烈关注。几乎同时揭露环境问题的还有记者出身的诗人徐刚。徐刚堪称中国的卡逊, 他的《伐木者, 醒来!》对中国环境发出的棒喝之声, 堪与《寂静的春天》之于美国媲美。报告文学中揭示的事实及进行的痛彻反思, 是矫正无视环境生态后果, 盲目追求眼前利益行为的一剂良药。此前, 维护生态平衡, 不过就是一些节约用水、搞好环境卫生之类的生活琐事。但到了徐刚, 作家的思考达到问题的根本层面———必须从维护生态平衡着手来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徐刚为维护森林的生存权利和人类自身的生存向愚昧、向贪婪、向罪恶发出了大声的控诉, 为保护环境不遭破坏发出了强劲的呐喊。此后, 岳非丘的《只有一条长江》、杨兆兴的《沙坡头世界奇迹》、长江的《走出古老的寓言》等都发出了保护环境的呐喊。 (4) 但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 只有作家陈桂棣1994年推出的《淮河的警告》颇有影响。

第三个阶段:1998年~2000年。1998年是中国环境发展的转折点, 也是政府环境工作和传媒环境报道的新起点。这一年的世纪大洪水, 震惊了全社会, 随后国家开始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以及全面禁伐天然林政策;这一年传媒披露的藏羚羊被疯狂猎杀的惨象、野牦牛队舍生忘死反盗猎的壮举引发举国关注;而后北方发生了连续3年的冬春强沙尘暴, 又深深刺痛了国人的神经。这时期出现了获奖新闻《长江上游仍在砍树》以及《川西天然林的浩劫》《让沙尘暴来得更猛烈些吧》等反响强烈的新闻作品。环保传播的呐喊对于人们意识的转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培育了一批环保行动者。

第四个阶段:新世纪以来。环保传播开始成为社会显著议题, 出现了报道增多的现象。这包括2003年起环保NGO干预的“怒江建坝”、杨柳湖工程、北京动物园搬迁、圆明园铺设防渗膜事件, 以及厦门海沧化工事件。在过去的8年中, 还有一个以社区环境抗争为特征的现象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诸如古民居的野蛮拆迁、物业 (居委会、污染源) 与居民的冲突等。这里既有公共利益的维护, 也出现了基于个人利益的环境抗争, 它们共同普及着公共性。

这样4个阶段只是一个粗略的划分。但是在这里也不能不遗憾地看到, 环保传播的效力还是很有限、很迟缓, 20多年时间并没有唤起全民的环境意识, 直到21世纪的最初几年, 人们才感同身受环境恶果的侵害, 有了环境诉求, 有了对原来视若无睹的清洁空气、净水、植被的强烈需求。这里还需要看到4个阶段不同的社会背景, 以及其他原因怎样遮蔽了环境传播的议题, 使得应该受到重视的问题反而被边缘化了。即使到了今天, 仍然有不少人从实用理性出发, 坚持发展压倒一切, 环保只是富人的奢侈品, 可见思想引导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环保传播作为新议题的生成机制

首先, 环保议题从边缘进入中心是环境挑战的结果, 是基于利益受损的反应, 但是它的生成需要社会的合力。在1980年前后, 固然有少数先知先觉的记者、作家发出一声呐喊, 带给人匆忙一瞥之后, 就几乎无声无息了。当时社会的主调是对外开放, 分田到户轰轰烈烈, 是全民奔向致富之路, 是“有水快流”的鼓吹。至于北京的风沙只是局部问题。而到了1987年前后, 民间“反官倒”的呼声高涨, 《中国青年报》“三色报道”就体现了这种事实的轻重安排。政治风潮的激荡使人们尤其是身怀家国意识的知识分子普遍增长着变革现实的诉求, 并通过传媒大量反映出来。到世纪末情况才发生了变化, 环境保护成为社会新议题的时代到来了。长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的大洪水、可可西里的血雨腥风、大西北沙尘暴恶性发作等事件令人震惊, 大自然的报复开始警醒“沉睡”中的人们。如果说以往人们可以对个别地方环境破坏视而不见的话, 那么今天则是环境恶化到形成对生活的致命威胁, 已经无法回避。人们既期待通过传媒提供环境信息, 认识自己所面临的境遇, 又希望传媒对自己的行动有所提示和指导。当大众主动寻求环境信息时, 环境议题的产生、壮大就变得十分自然了。

调查发现, 人们对环保的认识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依赖于大众传媒的 (5) 。借助于迅速扩散信息的能力, 大众传媒对社会变动的反应快捷和广泛, 新闻事实在短时间内就广为人知, 引发舆论关注, 这是传媒的技术优势。

其次, 环保传播成为新议题还在于它在传媒上面以一个异于其他报道类别的“他者”形象———负面新闻出现。环保传播的对象———环境问题一直以来并未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话题, 尽管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就如影随形地出现了。但在以后的几十年里, 人们一直把环境问题当作资本主义的弊端加以批判, 并在1972年的人类第一次环境会议上明确地表达了社会主义不存在环境污染的立场。追随国家意识形态, 大众传媒也不愿承认和意识到环境问题。同时, 传媒还面对着一个接受心理的转型, 即由“喜鹊文化”转向“乌鸦文化”, 这迥然有别于中国人的“大团圆”心理, 也有悖于“报喜不报忧”的宣传惯性。当然不是说环保传播只是负面报道, 而是说负面报道构成了它的主色调, 意在“揭出病痛, 引起疗救者的注意” (鲁迅语) 。由此可以看出, 环保传播不同于其他诸如文化新闻、教育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具有可消费性和娱乐性, 它不仅不娱乐, 而且还会因为展示环境美被毁灭的真相使人痛苦不安:“美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鲁迅语) 环保传播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涉及人类的安全、幸福及未来的命运, 许多话题既是宏大而深刻的, 又是具体而细微的。“既然看见了, 就不能背过脸去。” (6) 面对严峻形势, 社会大众也这样要求传媒满足他们的环境知情权。

再次, 环境议题的强化也是各类传媒关注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大众传媒得到空前发展。除了电视、报纸上面有关绿色、生态的信息不断出现之外, 网络上新开设的环保网站增多。中国电影界近年来也推出了一些有关环保的影片, 《可可西里》《红飘带》《图雅的婚事》《天狗》等获得广泛好评, 这充分说明环保已经成为传媒的普遍议题, 演变为当今社会一股势不可挡的热潮。由于环保成为时尚, 连一向精明的商家也越来越多地打起了“环保牌”, 将产品、服务标榜为环保型、节能型、无公害。这就促使传媒追随人们的价值趣味去更多地反映环保, 扩大传播的规模和深度。

最后, 环境问题成为新议题还在于近年来发生的重要事件几乎都与环保有关。2003年非典疫情曾造成全国范围的大恐慌;一些地方暴发的禽流感更让人看到环境生态的脆弱性;2005年因为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的哈尔滨停水事件使人们生活受到严重影响;2006年甘肃徽县血铅超标数百人住院事故令人震惊;2007年连续发生无锡太湖蓝藻大面积爆发引发供水危机, 巢湖、滇池也爆发蓝藻, 2009年盐城发生污染停水事件。这充分说明, 今天极为脆弱的生态环境已经难以承受过度的开发, 普通民众在生活受到侵害的情况下也在抵制非科学发展行为。民众也有了更多的环境知情的需求, 这需要传媒的积极回应, 它是传媒报道转向的“发动机”。

总之, 环保传播成为传媒新议题在大的社会框架下催生的公共问题。但是这种公共问题在中国是个不速之客, 其代表性的环境问题在中国大规模发生的历史还比较短暂, 作为传媒反映的对象还没有得到深刻的认识, 因而成为一种被动反映的新议题。环保传播今天借助于人对自然生态修复的反映从而呼唤公众参与, 这种转向无疑走向了公共性提升之途, 这使得环保议题今后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

参考文献

①②姜晓萍、陈昌岑主编《环境社会学》, 2000年版, 四川人民出版社, 第28页。

③李运抟:《“颂歌文学”文化意识的批判》, 乐山新闻网, 2007年8月9日。

④舒晋瑜:《解读生命的精彩》, 《中华读书报》, 2001年6月7日。

⑤当然80年代与90年代还有区别, 前期以广播、书籍和期刊杂志为主导, 后期则由于电视和都市报崛起, 夺走了广播和书刊受众的大部分市场。

国际市场新议题——竞争中立 篇9

关键词:竞争中立,OECD,策略

一、竞争中立规则的提出

2011年美国副国务卿罗伯特·霍马茨提出“竞争中立”的概念, 并积极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 OECD)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 UNCTAD) 等国际组织中推进有关“竞争中立”框架的制定和推广, 在以美国为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 ( TPP) 中, 美国提出了有关国有企业的提案, 想要以竞争中立政策约束国有企业, 使其成为对抗所谓的国家资本主义的一个平台。1竞争中立规则成为国际社会的新议题, 竞争中立到底是什么? 其实, 竞争中立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早在20世纪70年代, 澳大利亚提出了该概念, 指政府的商业活动不得因其公共部门所有权地位而享受私营部门竞争者所不能享受的竞争优势。

现阶段竞争中立备受推崇的主要原因在于受2008年金融危机对美国和欧盟的发达经济体的重创, 仅仅依赖传统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来发展经济是远远不够, 其需要通过贸易的发展来重返制造业以刺激出口, 拉动经济的复苏。但采用此种方式, 面临来自发展中国有企业以及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巨大竞争, 而其片面的认为国有企业和新兴市场经济体拥有如此强的竞争力主要源自其背后的整个国家的支持, 使得这些国有企业获得补贴或者拥有垄断地位, 对发达国家私营企业造成不公平竞争。因此其在提出竞争中立原则为保障公平的市场和竞争环境, 以便能有效的对国有企业的行为进行限制, 保持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OECD 制定的竞争中立规则

OECD是对竞争中立研究的最为深入、详细的国际组织, 其在2012年报告中明确竞争中立的定义: 当经济市场中没有经营实体享有过度的竞争优势或竞争劣势时, 就达到了竞争中立状态。其制定了竞争中立制度的的基本内容架构并将竞争中立原则分4个部分: ( 1) 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和促使国有企业经理、董事和政府所有者利用这些竞争优势的激励机制; ( 2) 打击竞争优势的国内途径; ( 3) 可供竞争机构用以应对SOE反竞争实践的途径; ( 4) 有助于促进竞争中立的措施。2其报告中指出构建竞争中立原则的根本目的在于消除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之间不对等的资源分配机制, 以便双方可以在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展开竞争。

国有企业享有优势的竞争地位主要原因有: 首先国家给予完全补贴和各种优惠政策, 这直接或间接的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提高了其竞争实力。其次国有企业在主导的产业中占据优势地位, 把持着产业链中最重要的环节, 最后国有企业的股份一般被“锁定”, 又没有信息披露义务, 因此其控股权很稳定, 导致其在制定价格的时候无需考虑股本、成本等因素。因此产生竞争中立原则, 要求政府在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竞争市场中保持税收中立、信贷中立、规则中立、披露国有企业的经营成本等, 保证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的利润率具有可比性、保证国有企业的价格形成方法与其实际成本相对应。OECD提出了三种维持竞争中立原则的基本途径: ( 1) 竞争机构对立法机构进行游说, 使其改变政策, 处于中立状态。 ( 2) 竞争法途径: 立法机构事先制定详细的竞争立法的方式来确保竞争中立, ( 3) 综合立法途径: 通过政府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进行协调与合作的方式来来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 以期实现竞争中立的目的。

三、竞争中立国际化规则对我国的影响和对策

竞争中立的核心是确保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国家在竞争环境中处于中立地位, 虽然我国没有相应的制度框架, 但是竞争中立却与我国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一致的, 我国企业想要走出去, 就必须使政府庇护下的国有企业变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去参与竞争。目前相关竞争中立规则的制定大多是以澳大利亚、欧盟国内法规为基准, 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而制定的, 因此要使竞争中立规则的制定更符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并转变对我国的不利规则, 就需要我国积极主动的参与当前国际组织和区域协定如OECD、TPP关于竞争中立规则的研究和制定, 尽早掌握规则制定的话语权, 力图使其能够反映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诉求, 以体现“有区别但共同”的发展原则, 使得竞争中立对中国的压力转变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古祖雪.国际造法:基本原则及其对国际法的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 2012 (2) .

[2]王婷.竞争中立:国际贸易与投资规则的新焦点[J].国际经济合作, 2012 (9) .

“城市留守儿童”并非矫情的议题 篇10

当我们提到留守儿童时, 总会想到一些农村父母由于在外打工, 把孩子留在家里托给老人照顾。 其实城市也有留守儿童, 表现为一些年轻父母在一线城市工作打拼, 而把孩子留给生活在二三线城市的祖父母一辈;也有些是因为在国外生活无法照料, 就把孩子留在国内亲人身边。 在专家看来, 由于城市孩子的物质生活条件相对优越, “ 留守”带来的伤害常常被忽视。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 城市留守儿童并非矫情的议题。 客观地讲, 留守儿童不是现在才产生的, 但在社会大流动的背景下, 以及一些体制机制的束缚, 现在表现得尤其严重。 这其中,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城市留守儿童问题也不容小觑。 而预防孩子“ 生长痛”问题, 既需要父母穷尽努力, 也需要社会尽力而为。 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和社会的希望, “ 决不能让留守儿童成为家庭之痛社会之殇! ”

APEC三大重点议题解读 篇11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更是促进APEC各成员实现互利共赢,建立更紧密的伙伴关系,实现地区经济持续增长,在全球经济中发挥引领作用的重要途径。

目前,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亚太区域内存在多种合作机制,既加速了参与各方经济的深层次融合,也对亚太区域一体化整体进程的推进造成了影响。

此外,APEC主要成员加大了参与亚太合作的投入,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创造了有利的合作环境,同时也造成竞争性自由化格局中的战略博弈。因此,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将长期作为APEC合作的核心领域。

成员共识之一:对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进程进行回顾和总结

2014年是APEC成立25周年和茂物目标设立20周年的重要时点,APEC将对自身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进程所取得的进展与成就,及其对促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全球贸易投资和世界经济增长所作出的贡献进行全面回顾和总结,彰显APEC对于地区及全球经济的重要作用。同时,APEC也将致力于鼓励所有成员继续为实现茂物目标采取积极、务实的行动。

成员共识之二:为WTO多边贸易体制注入新的活力

2013年对于WTO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是关键的一年。2013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第九届多哈回合部长级会议上各成员达成了早期共识,标志着WTO多哈回合的阶段性成功。2014年,APEC将继续突出自身对WTO进程的引领作用,呼吁WTO成员努力落实已达成的自由化条款,并继续就尚未完成的谈判付出努力,制定明确的一揽子谈判结束时间表。

成员共识之三:推动亚太价值链合作

亚太价值链合作不仅有助于深化、拓展APEC贸易便利化合作,还可以反对促进贸易保护主义、促进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联动发展以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诸多议题讨论,具有非常广阔的合作空间。2014年,APEC将积极推动针对亚太价值链的定义、亚太地区融入全球价值链的瓶颈、解决上述瓶颈的政策建议、构建亚太价值链的最佳范例等问题展开充分交流和讨论,并在取得广泛共识的基础上着手制定《亚太价值链合作框架及路线图》。

预期成果深入推进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

针对目前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格局和现状,APEC积极倡导开放而非封闭的理念,加强各个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机制的透明度和协调性,形成了相互促进、谋求融合的局面。APEC将积极推进建立并尽早启动自由贸易区信息交流机制,尝试建立APEC内部的自由贸易区通报和审查制度。

同时,基于目前亚太区域合作错综复杂的局势,APEC将针对亚太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展开深入讨论。需要强调的是,鉴于目前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一个比较可行的思路是将FTAAP的构建和茂物目标的推进结合起来,在综合考虑当前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整体水平和各成员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在茂物目标涵盖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各领域设立更为具体的标准和指导性目标,此后再逐步探索纳入约束性原则,进一步提升FTAAP的一体化水平。

重点议题之二:促进创新发展、经济改革与增长

近年来,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APEC成员普遍对增长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和重视,并出台了以平衡增长、包容增长、可持续增长、创新增长和安全增长为主要内容的“APEC经济增长新战略”。我国作为2014年APEC会议的东道主,首次将创新发展与经济改革同时纳入APEC的合作框架之下,并且和增长问题有机结合起来,颇具开拓意义。将创新发展与经济改革明确为实现亚太经济增长的有效路径,对APEC进程的未来发展将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成员共识之一促进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发展

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倡导低碳、资源高效性和社会包容性的经济,是经济转型最直接的体现。APEC近年来在应对气候变化、绿色增长、能源安全等领域所开展的合作均与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有相关性,便于各成员就该议题达成共识。此外,该领域的合作可以和推进创新增长密切结合,从而使合作成果更具现实意义。

成员共识之二推进蓝色经济合作

从亚太区域合作的视角来看,实现海洋及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近年来受到了APEC各成员的广泛关注,并由此催生了蓝色经济的概念。蓝色经济的核心理念与APEC在亚太地区倡导新的增长理念、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的目标是一致的。从前景来看,随着APEC海洋事务主流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发展蓝色经济将在APEC范围内持续升温,合作前景非常广阔。

成员共识之三合理的金融和财税政策支持

在亚太地区推进创新发展与经济改革不仅应该在具体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同时还需要为其创造良好的地区宏观环境,金融和财税政策无疑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完善、合理的金融和财税政策应该有助于促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平衡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这些都将成为促进经济改革和增长的有效工具。

反之则会成为障碍。同时,金融和财税领域的合作也有助于强化APEC成员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的协调,为促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提高注入新的动力。

重点议题之三: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持续深入发展,APEC成员经济体通过不断加强相互之间的贸易与投资往来,逐渐形成了相互交织、高度依存的亚太区域生产和销售网络。然而,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与演进也暴露出APEC成员经济体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经济结构的深层次问题,亚太经济仍然处于深度调整期,既有复苏迹象,也面临基础不稳、动力不足、速度不均的问题。如何在后危机时代寻找到新的合作突破口,继续扩大区域合作范围、提升合作层次、缩小发展差距,并实现亚太经济全面、均衡、可持续增长目标已经成为摆在APEC成员面前的共同课题。同时涵盖基础设施联通建设、区域规制协调与融合以及本地区人员更紧密交往等多层面合作的APEC互联互通合作不失为一个现实而可行的选择。

成员共识之一积极落实《亚太互联互通框架》和多年期计划

2014年,APEC将积极落实印尼巴厘岛会议上通过的《亚太互联互通框架》及多年期计划,使其成为指导APEC长期开展务实合作的纲领性文件。落实过程中将侧重于以下几个核心问题:

确认互联互通合作对APEC成员的战略重要性和优先合作地位;

制定跨越太平洋两岸的互联互通框架,超越地理局限性;

以《APEC互联互通框架》为基础,制定APEC互联互通合作的领域清单和路线图;

制定实现本地区全面互联互通的评估标准和具体时间表。成员共识之二倡议举行APEC互联互通部长级会议

结合当前APEC各成员对于互联互通议题的重视程度,以及互联互通特有的政府间国际合作的特征,APEC将协商召开APEC互联互通部长级会议。在短期内,“APEC互联互通部长会议”可以作为现有的APEC交通运输部长会议的拓展和延伸。从长期来看,APEC各成员产业规划领域的部级官员也应参加APEC互联互通部长级会议。

成员共识之三推动建立亚太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

当前,APEC互联互通合作仍以实施大型跨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主,融资需求巨大,迫切需要提供充足、稳定、持久的资金支持,并做到更有效、更合理地安排和使用这些资金。因此,APEC应推动建立“亚太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并尝试从以下渠道筹措资金:

1.亚太互联互通合作基金

APEC各成员将讨论设立“APEC互联互通合作基金”的可行性,以进一步丰富本地区互联互通项目开发的股权融资渠道。该基金应设定明确的资金总额、各成员出资额度和基金投资规则,资金来源可以包括:APEC成员的政府财政拨款和扩充并整合本地区已建立的各种基础设施融资动议。

2.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APEC将考虑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其主要功能是整合全球和区域的资金资源,向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项目的开发商提供资金支持,向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本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3.国际和区域开发银行

“亚太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还必须加强与国际和地区多边开发银行的合作,与其相互取长补短,共同促进亚太地区互联互通合作的持续稳定发展。

4.私营部门资金

APEC将利用PPP模式积极利用金融创新工具,吸收私营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合作融资。通过充分调动私营企业的参与,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国家投资的风险,而且可以促进各成员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

成员共识之四倡议各成员分享“APEC互联互通合作项目执行最佳范例”

提炼衍生议题落实群文荐读 篇12

1.抓住课堂中的精彩生成, 衍生议题, 落实荐读。如教学《谈刘备》时, 抓住一个学生的发现:“刘备是虚伪的”, 布置了“你如何看刘备的虚伪”的衍生议题, 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三国志》。

2.根据阅读材料中某一个小问题, 衍生议题, 落实荐读。在教学《聊聊曹操》时, 一个学生说到曹操求才若渴, 举了曹操和虎将关羽的故事为证。教师就抓住这个触发点衍生“三国虎将我最佩服谁”的新议题, 推荐学生阅读《三国英雄记》《易中天品三国》。

3.挖掘选文的不同价值, 衍生议题, 落实荐读。如表达方法、结构形式、情感内容等。在教学《动物个性秀》时, 通过挖掘《母鸡》《北极母熊》中蕴含的情感内容价值, 衍生出动物个性之外的议题“寻找动物世界中的爱”, 推荐学生阅读《椋鸠十动物小说爱藏本》。

上一篇:招录培养下一篇:贸易专业学生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