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银行调研方法

2024-09-12

社区银行调研方法(通用7篇)

社区银行调研方法 篇1

内部文件 注意保存

第 期(总第 期)调研专刊之二

2011年4月12日

福田区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调研报告

【编者按】社区戒毒作为一种全新的戒毒制度的提出,彻底改变了以往实行的“凡吸毒必强戒、凡复吸必强戒”禁毒制度,是以人为本社会管理理念在戒毒工作的重要体现。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禁毒法》精神,区禁毒办认真组织各成员单位及禁毒工作者展开调研,全面总结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现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措施。

一、我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主要做法及成效 总体来讲,我区社区戒毒工作在缺乏可借鉴经验,受限于职能机构设臵和行政人员编制的条件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探索开展路径,促使社区戒毒、社区康 1 复工作有效推进。

(一)领导高度重视,创新工作模式。一方面,市禁毒办为贯彻落实《禁毒法》精神,推动全市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开展,结合深圳市大力发展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契机,于2008年10月,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引入全市第一批专职禁毒社工,并在我区开展社工介入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试点工作。

另一方面,我区于2009年8月正式成立药物维持治疗门诊,为鸦片类成瘾者提供社区内的替代性治疗方式,是社区戒毒工作的又一突破。2010年,区政府由区财政购买5名禁毒社工补充到现有社工队伍中,并为禁毒社工提供包括办公场地、活动经费、培训补贴等工作保障措施,确保社工顺利、有效开展帮教工作。

(二)社工介入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禁毒社工开展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服务已有两年半的时间,通过此阶段实践,我区已探索出一套社工工作模式,取得明显成效。

第一,个案帮教是社工开展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服务的最主要工作手法,是社工零距离接触戒毒康复人员、为其提供多样化服务的基础。目前,社工个案帮教工作范围已推广至全区;个案帮教来源由单一的社区排查扩展至社区排查、美沙酮门诊、无缝接轨(市戒毒所)、学校及通过媒体了解禁毒社工而主动求助等多元化渠道。截止2010年底,社工开展个案服务工作200多例,其中不乏在服务协议期限内保持戒毒成果、家庭工作生活稳定的戒毒康复人员。

第二,社区宣传是社工开展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服务的重要手法。社区宣传的主要内容包括《禁毒法》等法律法规、毒品危害及防毒抗毒技巧、降低社区居民对戒毒康复人员的歧视、增强社区接纳度等方面宣传,通过社区禁毒宣传工作,我区社区居民的防毒意识和技巧、对法律法规的认识及对社区戒毒人员的认识有了明显提升。

第三,学校禁毒教育是预防工作的重要阵地。我区重视青少年禁毒预防教育工作,连续两年开展系列校园宣讲活动,结合作品大赛、体验式学习等形式,使得全区中小学生增加对毒品尤其是新型毒品的认识,学习防毒技巧;并在基层教育基础上,开展中层防范试点工作,针对学校高危学生给予提早介入,以更深入推进青少年禁毒预防工作。

第四,针对进入戒毒所接受强制戒毒的戒毒人员,未能在出所后第一时间接受康复服务而导致难以开展跟踪帮教、复吸风险增加的情况,区禁毒办与市戒毒所于2010年5月份签订合作“无缝接轨”合作协议。此合作由社工在戒毒人员出所前一个月入所与其面谈,建立关系,于出所当日接其出所并确定回归社区后帮教计划及跟进,预防复吸,协助其更好适应社会。无缝接轨项目是对现有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创新,是完善服务链条的重要举措,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专业化、科学化具有创新意义。

第五,多部门合作开展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区禁毒办重视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戒毒工作,指导社工与北大医院、康宁医院、深圳大学等建立合作机制,在戒毒 3 康复人员转介、心理干预等层面合力开展戒毒康复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三)落实推进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工作。福田区药物(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成立后,区禁毒办第一时间委派一名禁毒社工驻守门诊,协助门诊统筹社工开展服务工作。截止2010年12月,门诊新入组受治者人数达到100人,每天服药人数约为70人。

为了开展好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社工协助门诊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制定了《美沙酮门诊奖励机制办法》、《美沙酮治疗中的相关检查规定》、《美沙酮门诊综合干预措施规范》、《社工服务流程与规范》等规章制度,建立了各项登记记录本,使各项操作走向了正规化、规范化。因为受治者为特殊人群,遵循服药规则仍有一定的困难,社工在工作中协助门诊对治疗者入组时及每月进行尿吗啡定性检测,帮助阳性者进行分析、正面引导,帮助和关爱,及时为他们排除各种情绪问题,提高他们的尿检阴性率,预防偷吸毒品。受治者反馈此治疗安全有效,多数人生活有规律,工作服药两不误,家庭、社会功能得到了改善。为了让更多的市民了解美沙酮,禁毒社工还协助美沙酮门诊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药物(美沙酮)维持治疗系列宣传活动,提高了门诊在治人数,并接待更多有需要市民的咨询和求助。

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有效开展的制约因素及存在问题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4 但由于此项工作是一个全新戒毒模式的实施,没有现成经验可遵循,因此,运行过程中难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正视和认真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完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作机制不健全,配套政策不完善。《禁毒法》颁布并实施以来,对于如何执行社区戒毒等有关的戒毒条例迟迟没有出台,相关的戒毒政策、制度、措施也就难以制定,这给具体戒毒康复工作带来了政策不明确、标准不统一等影响。而在执行程序、落实监督、评估考核等方面的工作机制也严重缺乏,没有专门的社区戒毒机构,社区工作人员普遍缺乏专业意识与专业知识,工作理念落后,工作随意性大,难以提供专业化服务,直接影响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成效。

(二)责任划分模糊,缺乏有效协调机制。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涉及多部门的配合、联动,而各类戒毒部门或戒毒工作又分属于不同主管部门,如公安、司法、卫生、禁毒等,各主管部门有各自的工作立场和指标,责任边界的模糊,不仅导致各司其职,整体合力不足,甚至影响整个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进展,使有限的戒毒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最终影响戒毒康复人员的利益。

(三)社会资源严重不足,未建立有效就业安置渠道。《禁毒法》提出社区戒毒这一全新戒毒措施,旨在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戒毒工作。结合目前我区工作实际,社工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社会功能修复、保持 5 戒毒成效等工作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就是缺乏社会资源的支持,如无缝接轨服务中,出所学员的交通、就业、住所安臵等中转性资源缺失,导致后续社区跟踪帮教难以开展。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建议

一是健全法规政策,完善工作机制。尽快出台相关法律和地方性规章,明确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适用条件和执行、解除、中止等适用程序,使工作有依可循;将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纳入有关评估考核体系中,建立科学系统的监督考核机制,调动禁毒工作人员积极性,保证工作开展成效。

二是明确工作责任,协调科学管理。建立专门社区戒毒机构,落实人员编制,禁毒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明确划分各相关部门职责,建立有效的沟通和信息反馈机制,保持工作平衡局面,如公安部门应严格把握抓送强戒的标准,与药物维持治疗门诊保持有效合作;有针对性、具体化、多元化开展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加强对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完善工作激励机制,保证戒毒康复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是拓宽经费渠道,整合社会资源。禁毒主管部门及相关成员单位应该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各部门通过社会宣传和倡导,呼吁有社会责任的企业、个人、基金会等公益组织提供物质、经费、就业岗位等资源,由禁毒主管部门联合市禁毒基金会、民政部门等给予一定激励措施,以吸引社会关注戒毒康复人员的生活改善。

四是充分发挥社工作用,创新思路解决安置。以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形式完善工作链条,如建立戒毒人员中途宿 6 舍,为接受完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宿条件,由禁毒社工提供戒瘾辅导、兴趣培养、家庭关系辅导、建立支持网络等服务,并联合医疗部门为其提供身体检查等,以巩固戒毒成果,恢复社会功能;建立戒毒人员就业安臵基地。由政府出资提供必要的场地、设备及初期运作成本,委托民间社会机构进行实体运作,由社工及其他专业人员为戒毒人员提供心理辅导、职业规划、技能培训,组织戒毒人员发挥创意和劳动,自产产品、自创销路,并将产品收益按照戒毒人员收益和安臵基地运营费用进行分配,最终达到集辅导、就业、自我实现及自负盈亏为一体的独立运作实体。

抄送:市委政法委领导,区有关领导,市委政法委,市禁毒办,区禁毒委成员单位,本委各部门。签发: 核稿: 撰稿: 共印70份

社区银行调研方法 篇2

良好的企业形象树立, 是实现企业发展理想的必然途径。随着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 社区宣讲作为一种“零距离”接触买方、提升企业形象的重要途径, 越来越多的受到企业家和学者们的重视。

河北银行的发展战略与其他四大国有银行不同, 其发展方向为服务地方经济, 紧随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步伐, 坚持打造特色经营品牌, 通过进行企业形象宣传, 可以更加快速普及现代金融理念, 提高市民对本银行服务新手段的认知度与使用率。

二、河北银行企业形象及形象分析

1. 河北银行的企业形象。

河北银行 (原石家庄市商业银行) 成立于1996年5月, 是全国首批五家城市合作银行试点之一, 也是目前河北省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城市商业银行。近年来, 河北银行继续坚定建设环渤海区域领先的公众银行这一目标, 加快发展战略步伐, 提升品牌形象, 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中树立了良好形象, 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2. 社区居民眼中的河北银行。

社区居民主要使用哪家银行的业务, 其中有13.64%的居民选择了河北银行, 22.73%和27.27%的居民分别选择了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 这说明河北在本地区的认同度还不算很高。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 有61%的居民会鼓励亲朋好友使用河北银行服务, 有39%的居民不会鼓励。从此项调查中, 可以总体上看出河北银行在本社区居民眼中的形象如何。

因此, 由于银行的特殊性, 不管是河北银行还是其它银行强调的各种理念, 似乎只停留在一句口号上, 在服务人群、业务提供上并没有本质差别。此次调研分析可知, 河北银行存在着这样一种的现状:品牌知名度激烈的竞争中河北银行品牌知名度虽然高, 但是与其他各个银行的品牌形象却难以区分。

三、河北银行社区宣传现状分析

1. 河北银行社区宣传现状

(1) 河北银行社区宣传地点分析。根据河北银行工作人员的提供的资料显示, 河北的社区宣传目前主要还是在市区范围内, 集中在较大营业网点的周边社区。一般县镇范围的社区宣传较少, 农村乡镇几乎没有。相对于一般县镇群众对河北少有特殊好感的情况, 在市区内河北有较高的认知度和名誉度, 群众评价良好。

(2) 河北银行社区宣传内容分析。河北银行社区宣传内容主要有两方面组成:一方面是把居民日常生活中需要了解的金融知识, 需要掌握的金融技能, 传授给社区居民, 丰富百姓的金融知识和理财方式, 提高公众的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

另一方面河北银行陆续开办了包括代收电话费、代办公交IC卡及充值、等20多个中间业务品种以方便市民生活, 让群众进一步认识到河北银行。

(3) 河北银行社区宣传形式分析。河北银行社区宣传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社区宣传栏都是物业和业主交流信息的主要平台, 但这种形式始终存在信息量有限、时效性不强以及操作性较弱等问题。“LED显示屏和宣传栏”的形式。条幅、海报广告作为一种宣传形式, 发放宣传材料, 回馈老客户小礼品、纪念品。

2. 社区宣传形式存在的问题

经过暑期社区调查问发现, 社区宣传最普遍的形式是社区宣传栏的。本调研社区中, 有约63%的居民会经常注意社区宣传栏, 37%的居民不会经常注意, 经过本次社区调研活动发现宣传栏内容, 包括银行宣传内容, 陈旧、更新慢、形式单一, 这是社区居民渐渐不关注宣传栏的主要原因。

四、利用社区宣传提升河北银行企业形象的建议及规划

1. 引进专业人才, 宣传多样化。

居民社区宣传适应居民的金融服务需求和理财要求,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印制银行系列产品宣传册, 摆放在社区网点, 吸引客户、引导客户;张贴宣传画, 大力宣传河北银行业务品种, 有效地促进了河北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

2. 立足网点, 开展银行企业形象和品牌建设。

企业形象与品牌都是主、客观因素的综合体, 企业整体形象与企业整体品牌的主、客观因素具有高度重合, 也可以视为同一概念。两者的区别主要在建设行为的侧重点上:企业形象建设更多地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外向展示, 而品牌建设则基于对客户积极印象与评价的争取。

3. 加快转变经营观念。

客户是金融企业的“上帝”, 金融企业要千方百计寻找、争取客户, 尤其是优质客户。最好的措施是给个人提供个性化、差别化和组合化的超值的金融服务。为此, 金融企业特别是商业银行必须转变忽视对个人服务的。

4. 大力拓展理财业务, 为“社区人”提供理财服务。

随着社区人金融知识的普及与提高, 他们的理财意识日益增强, 会向银行提出这方面的需求, 而银行的产品创新也将会随着社会需求而创新。银行对经济、金融的信息反馈比较灵敏, 在理财服务上有一定的优势, 充分发挥这些优势, 对客户与银行都是双赢的。

五、结语

经过调研, 我们对河北银行通过社区宣讲提升企业形象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 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想出一些可行的改进建议, 同时也熟悉了调研的整个流程。虽然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 但是我们都一一攻破, 处理问题的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均得到提高, 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曹凤岐.中国商业银行改革与创新W].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调研 篇3

[关键词]社区文化;现状;对策研究

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在长期活动过程中形成的, 具有鲜明个性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等文化现象的总和。[1]具体来说, 社区文化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物质方面,即该社区内的文化活动、场所、设施; 精神方面, 即通过社区文化活动培养起来的社区居民对社区认同感、归属感、新的信仰、价值观、人生观、审美情趣、人生乐趣和生活方式等; 制度方面, 即为保障社区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而建立的一系列规章、发布的一系列政策所构成的规范结构。[2]

近年来,铜陵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对于该市创建“精致大气之城”,保障和实现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铜陵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

铜陵市近年来创新社区管理模式,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事业,积极建设适应创建“精致大气之城”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社区文化,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社区文体活动蓬勃开展,社区特色文化品牌不断涌现,社区文化工作网络不断健全,社区文化建设得到稳步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

(一)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自2008年起,铜陵市政府将“四优”和谐社区建设纳入民生工程,市财政每年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社区场所等工程建设,并启动了社区综合整治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投入资金近2亿元,对全市所有社区实施综合整治。社区文化活动的场地面积和文体活动设施有显著增加,所有的社区均建有“一厅三室一中心”。2009年,铜陵市将78个社区文化家园工程建设列入市民生工程,共投入资金273万元,给城区全部社区文化活动场所配置了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信息共享设备等,在全省率先实现社区文化场所全覆盖。该社区文化家园项目获国家社会文化政府最高奖第十五届“群星奖”,反映了铜陵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大幅提高,文化民生出现新气象。

(二)体制创新推动社区文化大发展。铜陵市于2010年7月在主城区铜官山区启动了“区直管社区”的综合体制改革,将原有的6个街道办事处、49个社区整合调整为18个新社区,重新界定社区职能,将经济发展、城管执法等主体职能收归区直部门,将计生、民政、社保等服务职能全部下放到社区,进一步实现重心下沉。这是我国第一个在全区范围内撤销街道办,实现区直管社区的市区社区直管改革。社区管理体制上的改革创新,解决了过去社区文化工作“政出多门”,互相扯皮推诿的现象,扫除了社区文化建设的体制性障碍。这种创新的社区管理运行模式,因为更加贴近基层、更加方便群众,推动了铜陵市社区文化大发展。

(三)城市文化社区建设项目在稳步推进。2011年,铜陵市城市文化社区建设项目获得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资格,这必将不断完善社区公共文化设施,不断丰富群众文艺活动,不断提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当前,铜陵市积极推进城市文化社区创建工作,创建项目中,社区图书室调配中心正由市、县图书馆着力建设;社区文艺人才培训中心,由市、县文化馆承建,现已面向社区舞蹈队举办四期舞蹈培训班,培训人数达500人次;业余文艺团体“样板工程”由市、县文化馆、艺术剧院承建,首期以市中老年民乐艺术团、京剧业余爱好者协会艺术团、黄梅戏业余爱好者协会艺术团、民管协会少儿艺术团、铜娃少儿舞蹈艺术团等五个业余文艺团体为对象,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业余文艺团体的“样板”;社区文化活动“品牌工程”正在进行,新苑、官塘等社区相继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月、邻里节等;社区文化建设“示范点工程”已选定以黄梅戏为特色的安铜办、以木兰扇为特色的白鹤社区等作为示范点,同时“公共文化服务门户网”正在筹建。

(四)社区群众文体活动异彩纷呈。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的指导下,为创建“精致大气之城”,铜陵市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不断建立健全市社区文体工作网络,繁荣群众文体生活。各社区在发展业余文艺团体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楼群文化、家庭文化、广场文化、老年文化、节庆文化等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满足群众多层次的文化需要。社区文化家园制定了“五有”目标:每天有居民文化活动,每周有文艺团体活动,每月有广场演出活动,每季有公益文艺骨干培训活动,每个假日有群众文化活动。政府和有关部门还经常组织社区文化主题活动,如“文艺进社区”、“社区文化活动月”、“全民健身、健康铜陵”、“邻里节”等,极大地推动了社区文化的发展。

(五)社区特色文化品牌在不断涌现。2010年以来,铜陵市以组织实施特色文化活动为重点,广泛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引导居民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为培养居民对社区文化的认同感,铜陵市连续4年开展了几十万人次参加的规模浩大的“社区文化月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营造守望相助的人际氛围与和谐共处的人文环境。在打造文化社区的过程中,各社区还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打造社区特色文化品牌,全市现已拥有“廉政文化”、“连心桥”工程、“阳光生活”、“幸福列车”、“楼道文化等一批社区特色文化品牌,为社区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增强了广大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铜陵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铜陵市的社区文化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还远远不能够满足社区居民快速增长的文化需求。社区文化建设虽然红红火火,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到位。一是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定位不准确,“对于什么是社区文化,社区文化如何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的方向是什么,怎样提高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等,都是我们进行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二是在社区建设中,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对社区工作进行检查、指导、考核时,对文化建设的关注力度不够,致使各社区开展文化活动不均衡,我们不仅仅要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更要重视如何去开展有内涵、有品位的文化活动;三是社区文化活动的兼容性和互补性比较弱,市内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和学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方法以被动接受的居多,主动参与进来的比较少。这说明在推动机关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企业文化,突破单位和行业界限,融入到整个社区文化体系中的力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投入不足。近年来,尽管铜陵市财政加大了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解决了一些社区文化活动场所和设备的问题,但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依然有较大差距。有的社区文化活动场所面积还不大,很多室内活动场所都是一室多用,在冬季,就限制了文化活动的开展。还有一些社区没有室外活动场所,靠借用辖区单位的场地开展文体活动,因为距离较远,让居民感觉很不方便。此外,社区文化活动基本没有专项经费,因此社区开展文化活动,很多都是社区文化爱好者自己掏钱做服装、购道具、找场地等,社区因为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有时只能靠“募捐”和“化缘”来解决,影响了社区文化建设的持续性。而且,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较快,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从这种发展态势看,没有各级财政对社区文化建设更大的和专项的投入,社区文化建设就很难适应创建“精致大气之城”和居民的实际文化需求。

(三)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存在欠缺。搞好社区文化建设,需要有一支高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同时热心于社区文化建设的骨干队伍。社区文化队伍包括社区文化工作者、离退休文化专业人士和社区文化积极分子。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各类文化专业人才较为缺乏,许多社区工作者都是兼职从事社区文化工作并且经验不足,延缓了社区文化建设的步伐。[3]另外,社区文化活动参与群体的单一化也制约了社区文化的发展。目前社区在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时,依靠的对象、参与的对象和服务的对象大多是离退休人员,而社区里的青壮年在职人员参与活动的不多。这种现象非常不利于社区文化的整体健康发展,最终导致部分社区居民对社区丧失依赖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社区因此也缺乏凝聚力。

(四)社区文化资源开发保护力度不够。铜陵市虽有三千年的铜冶炼史,有深厚的铜文化底蕴,传统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但由于建市时间短,而且是在矿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工业城市,传统文化资源分散在不同地点和社区,开发保护力度不够。如历史上的“五松山”到底在什么位置,面积有多大,至今未有科学的考证和结论。金牛洞等珍贵的古铜矿遗址,因为资金的缺乏,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保护,没有发展成能创造经济价值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同时,因为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一些已经枯竭的铜矿井和停用的铜冶炼高炉,本来完全可以作为现代工业遗址保护下来,却为了局部的经济建设和城市规划,将它们夷为平地,确实可惜。

三、加强铜陵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方方面面,涉及许多领域。而且各个社区的发展状况和人文地理条件差异比较大,社区文化发展的程度和层次不尽相同。要建设好社区文化,关键是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坚持富有成效的探索和选择正确的路径,这样才能把铜陵市的社区文化建设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一)充分认识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那些社区文化建设搞得好的社区,对社区文化的概念、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对社区文化建设规律的探索都比较明确。现阶段,社区文化建设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精致大气之城”的创建。社区文化建设搞得好,可以增强社区内部的凝聚力、引导力和创造力。现在铜陵市很多社区的文化建设发展不均衡,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识是行动的前提,发展和做强社区文化就必须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有一个统一的、深刻的认识。当务之急,就是加强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使各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各级各部门充分认识到社区文化建设是一件关系创建“精致大气之城”和社区平安幸福和谐的战略工程。只有这样,全社会才能从思想和行动上真正重视社区文化建设,才能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来加强社区文化的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开创全市社区文化建设新局面。

(二)建立多渠道社区文化资金投入体系。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主要是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政府拨款应当是社区文化建设资金的最主要来源。因此,各级财政要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投入,设立社区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但是,仅仅只有国家的投入还不能满足社区文化建设的需求,还要形成多渠道投入、多形式发展的良性格局,才能彻底解决社区文化建设经费缺乏的问题。这里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首先是主动联系,积极宣传。要通过多种路径与辖区里的有关单位联系,提倡共享、共建的社区文化建设理念, 争取它们从资金上进行支持。其次是建立互益的共享机制。要建立可持续的、循环互利的资源整合方式,使辖区单位的投入不只是一种公益性奉献,要使它们能够获得一定的收益和回报,从而实现社区文化持续、良性和长效发展。再次是建立灵活适宜的组织形式。要逐步完善社区文化资源整合的组织程度和规范化的运行程度, 使社区文化资源整合由不固定、零散的“募捐式”发展,变为固定的组织形式和运行制度。

(三)加强社区文化队伍建设。社区工作者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引领人,他们的整体素质、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社区文化建设的工作成效。所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文化建设工作队伍,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在选拔任用社区干部时,要充分考虑社区建设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必要时可根据工作性质和职务要求来聘用。其次要专门对社区从事文化建设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文化主管部门要组成文化指导组经常深入社区,对文化建设进行业务指导和具体帮助。再次要培养社区自己的文艺团队,各社区要通过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发现那些既有文艺特长,又热心社区文体工作的居民,要努力把社区内不同层次、不同界别的人员团结起来,建设好社区文艺队伍。要重视社区文艺队伍的培训工作,请文艺名家为社区文艺队伍进行专业辅导,促进形成演出队伍稳定、演出场次提高、演出质量提升的良性格局。

(四)重视社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社区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以开展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生活为起点,到找到社区文化建设规律,形成品牌,创出特色,由此发展到对社区文化资源的开放和保护这个较深入的阶段。首先需要摸清家底,了解本社区的发展过程,以及所在地区的历史渊源,发掘有自己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再请教专家学者研究整理这些传统文化资源,与社区文化建设相结合,提高社区文化的品质,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其次,在关注传统文化资源的同时,还要留意当代有文化内涵的工业遗址,要有保护意识,在经济建设和城市规划时,尽量绕开这些遗址并能投入资金加以切实保护,为我们的子孙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也为这座现代工业城市累积人文底蕴,这样才真正符合创建“精致大气之城”的需要。

(五)强化社区文化建设的创新意识。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极其丰富,它包含道德文化、科教文化、生态文化、网络文化和休闲文化等,它们都处于社区整体互动之中。因此,其中某一种文化的创新与发展都要与其他文化系统保持平衡。我们只有把现代社区文化建设与传统的伦理道德结合起来,才能协调好邻里关系、家庭关系、同志关系和单位关系,才能引导社区成员进一步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社区文化还要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来适应不同群体的需求。社区文化建设除了要适应老年人在社区参加各种文化活动、丰富晚年生活和保持身心健康外,也要适应少年儿童在社区找到课外活动场所,作为学校教育在社区的一种延伸。此外,还要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活动方式,吸引中青年更广泛地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从而实现社区文化建设的整体效应。

(六)积极探索文化设施的社会化经营管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居民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开始多样化,有一部分居民对社区文化产品的有偿消费,从观念上和经济能力上都能接受。因此,对不同的社区文化产品可以采取分类管理。一些健身保健类的、休闲娱乐性的文化产品,可以采用准成本的经营模式。具体地说,社区对于这类文化设施可以采用公开招投标形式。通过社会上的个人、企业来经营管理,而社区起协调和监督作用。这样不仅可以缓解资金短缺的矛盾,而且也能使居民得到更专业化的服务。

总的来说,社区文化是一种集体文化,一种群众文化,一种创新文化。社区文化建设的目标不仅仅是有多少文化进入到社区,社区内办了多少文化活动这些浅层次的东西。更深层次的社区文化建设是通过社区文化的营造,增进社区的凝聚力,提升社区成员的生活品质,增强社区的和谐性。社区文化建设需要社会各个方面来关心和关注,要在政府的带动下、基层的推动下和企业的拉动下进行发展。让政府、单位和社会看到发展社区文化的意义和商机,这样社区文化才能走出发展的窘境,在铜陵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精致大气之城”中发挥出积极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青山.社区建设与发展读本[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社,2001.

[2]李慧.我国社区文化发展中的问题探析[J].消费导刊,2008,(8).

[3]马海燕.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对策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6).

基金项目

2014年度安徽省党校系统重点课题(AHDXKT2014053)

作者简介

社区调研报告 篇4

一、社区基本情况:

........二、社区特点

1、退休人员多。社区管理服务的退休职工人数逐年净增,从社区成立时的X人,到目前已达到X人,且大部分退休工资低,年老体弱,身体多病。

2、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多。....3、社区党员多。....4、困难家庭多。企业破产后,许多家庭三代人同在一个厂,年老的退休工资低,年轻的技能单一,就业竞争力差,又有一定的“国有企业职工面子”思想,不愿外出打工,下岗失业后全家生活依靠老人退休金,相对贫困家庭的面大。

5、社区矛盾多。各类矛盾突出:..........三、结合社区实际,大处谋划,小处着手,认真做事。

(一)针对社区党员多,以党建工作为抓手,以加强和发挥党组织作用为切入点,践行群众路线,做到“五个到位”。

注重学习,组织到位。每月召开一次支部书记会议:学习上级文件精神,通报、协商、沟通和安排社区近期工作,2011年起每月组织开展一期道德讲堂学习等,各支部根据实际情况每年至少组织2次集中党课学习。

注重监督,民主到位。凡是社区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以及财政支出

都必须经过党委会、监委会讨论研究,形成集体决议。例如:2011年为了做好AA社区三个生活区设施的改造,社区党委组织召开了4次沟通会,3次现场协调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注重激励,表彰到位。每两年举办一次大型党组织活动,从07年至今社区党委共计开展了4次大型党建庆祝活动,累计表彰优秀共产党员112名、优秀党务工作者27名、先进党支部13个、五好文明家庭342户。注重帮扶,慰问到位。企业破产后,党员群众存在心理落差较大,产生失落感、孤独感、社区通过重大病慰问、节假日困难慰问等一系列关怀沟通,知情解难,增强了党员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对组织的信任、归属感。

注重搭建平台,活动到位。社区积极倡导,以文体活动为支点,为离退休党员群众搭建舞台,整合辖区资源,相继成立了夕阳红舞蹈队、太极拳队、门球队、柔力球队、器乐队等多支群众文化体育队伍。为搞好活动,社区经常为老年居民搭建展示自我平台,2012年举办了XX门球邀请赛,每年为社区门球队报销1000元内的对外交流比赛费用,2014年计划开展一次规模较大社区和辖区单位互动的“社区邻里游园”活动,用以丰富党员群众文化精神生活,增强主动参与社区建设与管理的热情。

(二)针对管理的退休人员多。开拓便民服务思路和措施,坚持开展“四上门服务”。

1、居民服务工作延伸到门。延时服务,延时不延事,工作日实行“早

九晚六”的上班制,上午:9:00至12:00,下午1:00至6:00。

2、电话开通便利到门。工作时间之外实行预约制度,向社会公布社区服务电话、QQ群等联系方式,做好咨询政策、事务办理程序、预约办理事项的登记工作。

3、老弱病残服务到门。针对孤寡老人、残障人士等无法通过正常渠道了解、掌握政策,或不能到现场完成办理事宜的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一是上门前要做好联系工作,不影响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二是建好服务对象的服务需求登记,使服务具有针对性。三是代理服务,为有需要的群众代理,不需要本人亲自到场办理,避免行动不便等特殊人群的无谓奔波和辛苦劳顿,竭力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

4、党员、困难群众住院看望慰问到门。每遇退休老同志、党员、困难群众重病住院,社区安排专人上门看望慰问,进行精神抚慰。

(三)针对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多。为下岗失业人员服好务。以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为重点,抓好社区劳动保障工作。

辖区灾后重建后,社区积极和摩尔广场商贸区及未来城协调,收集整理各类商家就业信息,为下岗职工提供就业信息,发展楼宇经济,打造社区“就业创业孵化中心”。为社区经济发展提供造血功能。

(四)针对困难家庭多。社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整合辖区资源,多渠道开展帮扶。

建立残疾人、优抚对象、低保人群等特别困难的档案,全面落实民政救助工作,在政策帮扶的同时,AA社区于2009年成立了AA社区爱心帮扶站,作为政策帮扶外的资源解决居民的困难,该帮扶站的资金运行完全由居民代表监督、管理,因此从成立至今得到了全体党

员和居民群众的支持,党委在2011年、2013年庆七一全体党员大会上,现场募捐分别达5066元、6543.8元。从成立至今累计接受捐款40505.8元,累计帮扶了14个困难家庭18人次,共计捐出帮扶资金29000元,现结余捐款资金11505.8元(该数据未计利息)。

(五)针对社区矛盾多。社区采取勤上门、多倾听,把智慧和力量统一,扎实做好疏民怨、解民忧、通民情和安民心工作。

1、充分发挥楼院党支部、楼院长的作用,做好社情民意掌握。党支部、楼院长平常时间是民情民意的收集者、居民诉求的代言人,每年“七一”和“春节”还集中组织开展困难党员群众摸排,同时,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将社区的安全、卫生、稳定等情况反映到社区,社区才能根据情况及时应对。

2、运用现代网络,建立社情民情网络平台,做好社情民意交流。社区工作人员为群主,通过“AA社区交流群”、“131灾后重建交流群”、“五栋楼小区群”等QQ群,建立AA社区网站(http:),通过这些措施,方便居民及时反映情况、社区及时了解民情和快捷发布服务信息。

3、坚持民主协商处理社区事务,做好社情民意广益集思。转变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方式,实现由“自己办事”变为“大家共同办事”,由“管理居民”变为“服务居民”的转变,让社区居民共同分享社区建设的成果。在3个条件成熟家属区建“群众联系工作站”,将党的方针政策、各项惠民措施,便民服务流程等放入小区,在小区由居民自发选举管理员1-3名,负责工作站的日常管理服务。

4、把握社区不同时段的重点突出问题,做好社情民意重点控制。畅

通信息反映渠道的同时,针对涉及矛盾激化的稳定问题,列为突出重点问题,安排信息员专门收集相关情况,超前排摸纠纷。例如:...5、通过各类活动转移企业破产带来的纠结心理,做好社情民意疏导。通过开展各类慰问帮扶、文娱活动、道德讲堂等方式,让居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逐渐转变观念,缓解因企业破产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社区文化调研 篇5

努力推动社区文化建设蓬勃发展

富蕴县委宣传部

近年来,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富蕴县立足实际和居民素质现状,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居民兴趣协会建设为载体,积极组织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使小兴趣促进了大教育,小协会发挥出大作用,居民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高,社区整体凝聚力得到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得到巩固,真正走出了一条以居民兴趣协会带动社区现代文化建设的新路子。

一、创新思路,探索成立居民兴趣协会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发展,社区居民健康向上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社区管理服务模式单一等问题在社区中普遍存在。鉴于此,富蕴县对社区文化建设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创新性地提出了在社区开展居民兴趣协会建设的总体思路,以居民群众的兴趣为切入点,鼓励、引导社区居民根据自己的不同兴趣爱好,成立、参加相应的协会组织,通过协会作用的发挥,把社区居民紧紧吸引到社区党组织周围,让社区真正成为群众心目中的精神家园。为更多掌握居民兴趣协会创建的第一手资料,1

论证协会建设的可行性,富蕴县积极组织专人深入各社区进行专题调研,制定出台了《关于成立居民兴趣协会的实施意见》,按照“试点先行、总结经验、逐步推广”的思路,率先在库额尔齐斯镇赛尔江东路社区试点推行,进而推动居民兴趣协会在各社区普遍建立、完善提高。同时,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区居民参加兴趣协会的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截止目前,仅库镇5个社区就成立社火协会、书法协会、豫剧协会、音乐协会、爱心妈妈协会、奇石协会、钓鱼协会等居民兴趣协会32个,协会成员达837人。

二、加强管理,推动兴趣协会健康发展

一是健全组织,提供保障。在协会成立之初,同步设立党支部,协会党组织覆盖率达100%,确保协会在党的领导下顺利开展活动,保证了协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同时,由各乡镇党委牵头,成立社区共建单位、社区辖区单位参加的区域性党建协调机构,定期召开例会,帮助解决协会发展中的困难,县委还将此作为“三联共建”的重要内容,督促各单位支持协会发展。截止目前,各单位共投入协会扶持资金近百万元,帮助解决实际问题3000多个。

二是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加快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社区文化设施网络,全天候向协会开放;先后在13个小区实施了社区服务、居民活动

为一体的小区活动中心建设,全部允许各协会开展活动;结合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及活动场所设备多的实际,进行优势资源整合,协调动员其向协会和居民免费开放,既使辖区资源的配置更趋合理,又缓解了协会活动经费不足的现状。截止目前,各单位向协会开放的场所达70余处。

三是培育骨干,加强引领。在开展居民兴趣协会建设过程中,注重骨干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动员社区内有一技之长、思想觉悟高、组织能力强、热心公益事业的老干部、老党员担当协会骨干,有效解决了社区工作人员少、精力不够的难题。还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把辖区内各方面有专长的特色人才组织起来,成立了居民兴趣协会优秀人才储备库,纳入统一管理,作为活动开展的师资来源。目前,每个协会均能保证有3—8名骨干,负责协会筹备、完善、拓展队伍的职责和任务,确保了协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四是完善机制,规范管理。各级党组织积极引导、帮助协会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协会科学、规范运行,自身发展能力不断提高。为引导协会组织加快发展,及时建立评先晋优等多项机制,积极鼓励协会组织参加各级别的评选活动,对获得荣誉的协会给予一定物质奖励,激发了各协会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豫剧、音乐、书画等协会先后荣获国家奖项3个、自治区及地区奖项21个。

三、以协会为载体,带动社区现代文化建设

近年来,富蕴县始终围绕中心工作、主题教育及时事政策,以各类协会组织为载体,大力开展不同主题、多种形式的社区文化活动,推动了社区文化建设蓬勃发展。特别是在在弘扬现代文化、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居民素质和自治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社区居民爱国爱县意识增强。在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庆祝建党90周年等主题活动期间,豫剧、音乐等协会用群众耳熟能详的语言,创作了《今日富蕴》、《请到富蕴来做客》等20多部文艺作品,大力宣传党的各项政策,及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等重要会议精神,使各族群众凝聚共识,形成同心同向、同调同力的强大合力,进一步坚定了各族群众共创美好未来的信心和决心。二是社区自治管理水平有效提升。从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角度出发,充分发挥爱心妈妈、扶贫帮困、民主议事等协会的作用,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服务原则,先后建立了爱心超市、岗位银行、群众议事厅等服务项目146个,广泛开展面向弱势群体的福利服务、面向全体居民的便民服务和面向商业网点的社会化服务,让困难居民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关心和关爱。截至目前,各协会共为32名贫困学生资助学费11.7万元,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1100多个。三是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充分考虑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教育性和知识性的结合,引导民族特色协会组织

从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元素中挖掘素材,创作了一批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的精品力作,充分展示了富蕴文化的独有魅力。例如,幸福路社区成立阿肯阿依特斯协会,积极传承哈萨克族的木沙依拉(诗歌朗诵),受到群众的欢迎。在其带动下,哈萨克群众学习木沙依拉的热情高涨,2011年,富蕴县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哈萨克族木沙依拉)之乡”。四是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充分发挥健身舞蹈、腰鼓等协会组织作用,组织开展以文艺演出、书画比赛、趣味体育等为主线的社区文化、广场文化、军营文化和家庭文化活动,举办了“额河源”—社区文化节、周末大舞台、“八一”军民鱼水情联欢会及大型节日庆祝活动,丰富了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目前,共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575场次,参与群众达3.5万余人次。

社区调研报告 篇6

一、xx社区网格化管理主要做法

社区网格化管理就是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等原则,把社区划分成若干网格状的单元,并对每个网格实行动态、全方位管理。

(一)摸清基本情况,定格

组织专班深入各巷道、楼栋,再次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对辖区总户数、总人口、单位户数、散居居民户数、小区坐落四至界限、区域分布情况等进行全面摸底。社区面积、居民小组,辖区单位,常驻人口户数、人口,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500余人。社区社区。xx社区将辖区内的市场、学校、医院等单位一级楼栋、院落等归入网格。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原则,依据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和管辖面积等实际情况,将xx社区划分为24个网格,每个网格300-500户,平均人口800-1500人左右,通过建立网格,为全面摸清社情信息、实施精细的社会服务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社区网格化基本情况)

(二)选配网格员,定人

对社区网格实行“一格一员、综合履职”。一是配齐网格员。为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管理员,共24名,共分两批次全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网格员待遇参照公益性岗位人员待遇,并享受社区工作人员同等福利。对网格员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学习了相关的政策法规、工作程序、业务知识和考核办法等。二是明确网格管理工作程序。一般性工作由网格员现场处理,并登记备案;需要协调处理的,由网格员带回社区网格管理站协商,再反馈服务对象;突发性工作由网格员立即上报社区、城关镇等相关部门处理,网格员跟踪处理结果。三是实行考核激励制度。对网格员的“德、能、勤、绩”进行考核,考核实行百分制,网格员每月的浮动工资作为考核工资,根据考核得分按比例发放,考核得分在90分以上的,浮动工资全额发放;80-90分的,浮动工资发90%;70-80分的,浮动工资发80%;70分以下的,浮动工资扣发。

(三)全力服务群众,定责

着眼于群众实际需要,网格明确网格员职责,主要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教育居民遵纪守法,履行法定的义务;采集上报网格内综治、信访、计生、民政、城管、就业及安全生产等各类基础信息;通过网格巡查,排查各类不和谐因素,上报社区;做好不和谐因素稳控工作,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网格内;协助有关部门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化解网格内不和谐因素;定期走访网格内居民,了解居民的思想动态,做到知百家情、办百家事,全力为居民排忧解难;掌握流动人口动态,开展对重点监管对象帮教工作等。实行网格化管理后,不管大事小事,家里事还是社区事,即使是在工作时间外,给网格员打个电话,网格员就会迅速赶到现场帮助解决,实现了基层有人管事、有人做事的良好局面。20xx年,网格化工作开展以来,共采集居民信息20xx余户,收集居民意见400余条,排查社会矛盾隐患6起,安全隐患5起,发现并化解重大群体性上访事件1起,发现并处理计划生育对象20余人,完善空巢老人、困难群众、留守儿童、大病伤残人员的档案信息50余条。排查消防安全隐患20余处。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社区信访量为零,实现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网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网格化管理在受到广大群众欢迎的同时,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探索和完善。

(一)网格人员主体责任有待进一步明确

按照网格化管理的要求,网格管理人员由社区领导、社区网格员、居民小组长组成,社区领导为负责人。网格化管理的要求更高,面对xx社区的特殊情况,居民小组长的工作不可能局限于纯粹联系、汇报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把三人的具体职责明确出来,没有充分调动居民小组长的积极性,网格管理出现真空地带,同时,网格员对社区干部的依赖较大,自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够。

(二)网格管理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试行社区网格管理是一件新事物,调查发现目前还有少数居民不知道什么是网格管理,对网格管理员的身份以及承担的工作不够理解,有与自己无关的态度;网格员上门调查还存在不开门、不配合的情况发生。另外,xx社区是老旧院落社区,居民整体文明程度相对较低,要实现在社区内形成 “文明礼貌、诚实守信、互助友爱、扶正祛邪、邻里和睦、敬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文明风尚和生活方式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目前,xx社区还存在乱丢垃圾、生活垃圾不及时入桶、乱晾晒等一系列不文明的现象,要扭转这一局面,就需要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宣传教育,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网格管理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网格管理是数字化管理,但是目前xx社区的网格员收集、上报的信息依然采用纸质材料记载,电子化信息系统尚未建立,这样不利于信息的及时更新和管理。社区网格化管理是一项全新的管理模式,在现阶段的探索过程,强调管理人员责任意识的同时,也应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为推行网格化管理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虽然出台了有关的责任追究、绩效考核制度,但考评中缺少群众参与环节,未形成全面、规范、科学、有效、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监督、考核、评价、奖惩机制。

(四)网格员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本次xx社区招录的网格员中有5名是专科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年纪较轻心态不稳定,社会实践经验欠缺,进入工作状态慢。在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而不善于解决问题,存在畏难情绪。网格管理人员能够发现问题,但是不能主动地解决问题。诚然,在实际工作中确实有在网格的层面解决不了的问题,但在网格层面也有很多可以解决的问题,由于畏难情绪或者短期难见成效需要反复做工作,怕麻烦而搁置下来不去解决。

三、网格管理工作对策与建议

社区网格化管理是社会管理的新课题、新手段、新趋势,面临的是新格局,要通过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机制创新和队伍建设,从而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科学高效发展。

(一)完善网格信息化管理,明确职责,强化责任

社区网格化管理是精细、快捷、准确的综合管理服务系统,信息化是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技术支撑,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服务通过网络沟通,实现网上交流,人口管理数据、社区管理和服务各项数据都可以进一步在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平台上获取,促进整个网格化管理建设的高效性。搭建社区信息综合管理“三大平台”,即区、街道、社区社会矛盾联动化解信息管理平台、人口信息分类管理平台、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保障网格化管理的高效执行作支撑。这“三大平台”信息资源实行多方共享、动态综合管理,畅通政民互通渠道,为社区实行网格精细化管理构建信息支撑系统。

民生银行社区银行转型战略研究 篇7

1 民生银行的经营状况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公司在1996年成立, 至今已有20年历史了。在这么多年的经营过程中, 民生银行的经营范围越来越广, 客户群越来越大, 民生银行的目标客户包括了各大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以及一些新兴高科技企业。民生银行为这些客户提供了市场调查、管理咨询、资本运作方案以及资金支持等。但是民生银行的规模不能处于领先地位, 其业务份额低于平均水平, 和国有银行相比, 民生银行的网占较少。所以民生银行必须实现战略转型, 把社区银行作为其战略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

2 民生社区银行转型的动因

民生银行进行社区银行转型, 既有内部发展因素的影响, 又有外部金融环境发展的需求。

(1) 内部发展因素的影响。民生银行属于中小型商业银行, 在运行过程中体制较为灵活。政策的制定者以及决策者的“眼光高远”, 紧随市场化发展的形势, 所以不管是银行发展方面的冒险精神还是创新精神方面, 民生银行比其它国有银行都具有优越性。在银行业的竞争压力下, 我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量和民生银行相比, 具有很大优势, 所以民生银行必须改变传统业务的模式, 从而获得更多客户的“青睐”。

(2) 外部金融环境发展的需求。到2015年底,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 逾4300多万家, 它们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发展潜力巨大, 能够全社会投资、创造就业岗位以及增加政府税收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些中小企业的发展在资金方面的需求量巨大, 但是它们从银行金融机构获取贷款的数量有限, 对于企业发展的步伐起着巨大的阻碍作用, 这些民生银行社区银行的转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社区银行转型也是金融服务发展的需要。国内五大国有银行的目标是“大城市、大企业、大银行”, 它们在乡镇虽然设立了一些网点, 但是这些网点只吸引存款, 不对外发放贷款, 导致农村的小型金额贷款无法落实。而开展社区银行就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 社区银行具有“草根性”和“亲民性”, 根植于当地社区, 通过与客户的长期互动更容易获得客户的“软信息”, 从而了解资金需求方的信用状况, 解决社区居民贷款难的问题。

3 民生银行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 风险管理方面的问题。民生银行为了抢占客户市场, 在转型为社区银行的过程中, 员工录用、客户信息的保密以及安全防控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2) 业务模式方面的问题。社区银行经营模式在我国还处于摸索阶段,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 银行的征信系统和监管体系不太完善, 民生银行为了抢占市场份额, 促使社区银行转型成功, 采取了“人工咨询+自助服务”的业务模式, 但是民生银行的社区银行仅仅是“准社区银行”, 在管理模式以及治理模式并没有实质性的进步, 多家银行借鉴民生银行并不成熟的转型模式, 不但不利于民生银行的转型, 同时也不利于社区银行的整体发展。

(3) 产品服务方面的问题。民生银行虽然进入了社区, 但是该社区银行在社区开展的业务产品比较单一。仅向客户提供理财产品的服务、咨询服务以及微型贷款等业务, 一些大型的业务———信托业务、金融市场业务、证券化业务等方面没有很大的突破。另外, 我国民生银行为了快速抢占市场, 并没有结合自身竞争力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盈利模式, 客户对民生银行的各类业务没有吸引力, 对银行的忠诚度并不很高, 不利于开发“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4) 产品和服务缺乏创新。民生银行进驻社区之后, 无法满足客户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因为民生银行受资产规模较小、创新能力有限和监管体制的限制, 我国目前的社区银行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程度跟不上客户需求的变化, 产品服务种类与传统支行产品别无二致, 缺乏功能上的多元化创新, 达不到为客户提供人性化、定制式的金融服务的目的。

4 民生银行转型为社区银行的建议

(1) 完善社区银行的成长环境。民生社区银行的发展需要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完善法律保障体系、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完善社会信用评估体系, 记录客户的信用状况, 完善客户的个人信息, 准确地评估客户的信誉度, 有利于民生社区银行的营运效率, 保进民生社区银行的效益收成;社区银行的发展缺少法律的保障, 则其发展就没有强大后盾的支持, 无法实现持续的经营发展, 只有在进入门槛、经营机制以及退出机制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法律条文, 才能有效地发挥民生社区银行的作用;政府部门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可以提供民生社区银行外部发展的推动力, 例如给予民生银行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 降低营业所得税或给予银行利率补贴等。

(2) 实行差异化经营。自从民生银行进驻社区之后, 国内各大银行仿效民生银行的经营模式, 这不利于社区银行的经营发展。所以不同社区的民生银行首先要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 摒弃自身的不足之处, 找准自身已具备的竞争优势, 发挥自身的个性, 实行差异化经营。在差异化经营的过程中, 能够不做的事情不要去做, 而应做的事情则必须把它做到最好。在差异化时也不能一味“走自己的路”, 还应该了解其它银行差异化经营中的特色, 借鉴其特色, 内化为自身的经验, 才能有效地规避社区银行经营中存在的风险,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促进自身发展。

(3) 明确产品服务定位。民生银行自从进入社区之后, 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越来越多, 他们对于资金的需求存在着急迫和小额量的特点, 所以为了适应客户的需要, 民生社区银行必须明确产品的定位, 设计出能够普惠客户的各类金融产品, 吸引新客户的注意力和兴趣, 当客户认为产品能给自己带来一定利益时, 客户的忠诚度才能培养起来。另外, 民生社区银行在确定产品服务定位时, 一定要根据客户的收入情况、消费状况等诸多情况去分析客户的需求, 推出多样化的产品服务品牌。

(4) 提高社区银行的抗风险能力。要想规避民生社区银行经营过程中的风险, 必须从银行的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健全社区银行的风险机制, 预见社区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对它进行详细的分析, 制定详尽的预防措施、应急措施和解决对策, 确保社区银行的稳定运行。其次要不断更新银行运行软件, 尽可能把客户的信息置于最安全的管理系统中, 降低社区银行的营运风险。

5 结语

民生银行在转型过程中获得颇多益处的同时, 也面临着种种问题, 问题主要来源于自身治理结构、创新能力上存在的不足, 经济环境的限制以及法律监管体系的不健全, 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和银行共同努力改善去解决, 才能确保民生社区银行的成功转型。

参考文献

[1]谢欣.社区银行:农信社转型的蓝海战略——富国银行的启示[J].银行家, 2014, (07) :56-57.

[2]刘勇奋.竞争环境下社区银行发展策略研究——以上海农商银行为例[J].上海金融, 2015, (03) :45-46.

上一篇:劳动节小学活动总结下一篇:小学生班级岗位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