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基本道德

2025-01-09

社会基本道德(精选8篇)

社会基本道德 篇1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信、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爱国守法。国家是一个政治实体,是人民群众最高利益的象征和代表。爱国是每个公民的天职和第一义务,责无旁贷。守法,法是国家纪律的集中表现,人人必须遵守,奉公守法。

明礼诚信。礼是人们文明表现的一种行为规范。明者,懂也,明白也,实践也。诚信,诚者,实也,真也;信者,实也。诚信是一个人品德的重要方面,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国与国的道德准则,不诚不信,将无法群处。

团结友善。团结友善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原则和准绳。因为人是社会的人,彼此必然发生各种关系,而处理彼此关系必须从好心出发,团结友善。勤俭自强。勤与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及优良传统,勤与俭相辅相成,终成大业。

敬业奉献。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三百六十行,即是“业”,这“状元”就是敬业中的优秀者。个人的社会存在是以他人的存在为前提,个人要存在必须要奉献,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社会公德主要规范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文明礼貌是反映一个人内在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也体现化是否尊重人、关心人、懂得人际交往的艺术,应做到卫生整洁、仪表文明;仪态优美、举止文明;谈吐礼貌、语言文明;遵守礼仪,行为文明。

助人为乐是新生人、关心人、爱护人,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直接体现。

爱护公物是爱护国家财产;爱护国家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爱护历史文物、保护古迹等。

保护环境是讲究公共卫生、美化个人生活环境,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能源等。

遵纪守法是严格遵守各项法律和纪律,不做任何违法违纪的事,使守法由“要我做”变成“我要做”,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

社会基本道德 篇2

一、非诚信行为的表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 尤其是会计信息越来越被广大决策者、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 它成为了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同时, 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几乎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其主要表现在: (1) 会计法制观念淡薄, 违法干预会计工作; (2) 授意、指使、强令篡改会计数据, 假造凭证、账表进行假审计、假评估; (3) 账外设账, 私设小金库; (4) 转移国有资产、偷逃税收、粉饰业绩; (5) 会计人员执法环境差, 会计监督严重弱化, 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薄弱; (6) 违法违纪手段隐匿, 做假技术不断提高; (7) 会计工作中有法不依, 违法不究的现象比较严重。

二、非诚信行为的危害

1. 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 没有信用, 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如果大量的会计资料失真, 直接影响国家税收, 导致各项经济指标失真, 最终导致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的偏离, 影响国家的方针政策, 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2. 危害投资者。

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 他们投资的主要依据是经审计后公布的会计报表, 而会计报表的失真, 将直接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3. 危害会计人员自身。

孔子说:“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个人交往中不诚信损害人际关系的和谐, 致使人情淡薄。而会计人员不诚信, 轻者不得从事会计职业, 重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三、产生非诚信行为的原因

1. 不当利益的驱动。

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为单位谋取各种不正当利益, 是会计造假的主要动机之一。一些企业的管理层, 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下, 失去理性, 走上唯利是图的道路, 就会不择手段, 图谋攫取不义之财, 做假账, 编假报表, 串通作弊, 虚报利润, 制作虚幻的高速增长, 来蒙蔽监管者, 欺诈社会, 严重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如有的企业通过多提固定资产折旧、多提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将资本性支出在当期费用中列支等手段来挤占成本, 减少利润, 以偷逃国家税收, 为企业获取不正当经济利益。还有的企业为了小集体的部门利益, 截留、隐瞒收入, 私设“小金库”等等。

2. 屈从领导的压力, 被动做假。

在目前的经济社会中, 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在地位上属从属关系, 有了这种天然的从属关系,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在单位会计工作中能否发挥作用和发挥作用的大小, 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了从属性。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某种利益往往会向会计人员施压, 致使会计人员违背现有会计法规, 在工作中弄虚作假。调查显示, 当前普遍发生的做假问题, 大部分会计人员不是故意的, 如果他们没有接到授意、指使、强令, 那么自己是不会主动造假的。

3. 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缺乏职业道德。

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社会不良风气给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造成了重要的影响。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 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逐步抬头, 私欲不断膨胀, 部分会计人员不顾会计行业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 在个人利益的驱动下, 不顾一切地故意伪造、编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 他们利用职务之便监守自盗, 大肆贪污, 挪用公款, 最终以身试法。

4. 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 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

在日常工作中, 经常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 造成企业法律意识淡薄, 削弱了企业自我约束能力。当企业的财务行为与会计法规制度发生抵触时, 往往片面强调搞活经营, 而放松了对违纪违规行为的监督。况且目前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监督标准又不统一, 各部门在管理上各自为政, 功能上相互交叉, 造成各种监督不能有机结合, 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虽然有关部门每年都要进行税收财务物价检查, 会计师事务所每年都要对会计报表审计验证, 但其经常性, 规范性以及广度、深度、力度都不能给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提供有力的支持。有关部门对单位财务的监督与检查不够严格, 流于形式, 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制止, 即使发现一些问题, 往往也能通过沟通、教育, 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起不到应有的制约作用, 进而难以形成有效的再监督机制。

四、针对非诚信行为的对策

1. 实行会计委派, 强化独立地位。

根据有关会计法规的要求, 会计从业人员必须真实及时地反映会计信息, 同时履行财务监督职能。但在实际工作中, 会计人员处于从属的地位, 很难保证其工作的独立性, 工作中往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牵制。实行会计委派制度, 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会计人员的从属地位, 保持会计工作的独立, 使会计人员的诚信行为不受干扰,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2. 追究造假单位责任人的责任。

新《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责任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明确了单位负责人是会计信息真实性、完整性的第一责任人, 加大了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所以明确单位负责人为会计责任主体, 也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只有单位负责人认识到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自己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才能促使单位负责人重视会计工作, 加强会计管理, 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资料真实、完整, 不再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做假账, 并保证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不对会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

3. 开展诚信教育,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职业的特性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道德素质。当前, 造假等违法行为多是会计人员在单位负责人的强令、胁迫、指使和授意下实施的, 当会计人员做假账时, 将面临来自法律和单位负责人的双重压力, 如不服从, 可能遭致报复, 如果服从, 就是实施违法行为。如果会计人员不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 那么就会按单位负责人的意愿去做。另一方面, 会计人员的工资, 福利待遇等都是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相挂钩, 会计人员为了追求个人的经济利益, 对造假行为往往不加抵制, 甚至还会帮助出谋划策。所以, 如果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不高, 就会上顶不住压力, 下挡不住诱惑, 从而导致造假的发生。会计监管部门不仅要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 帮助会计人员增强业务能力, 更要在会计人员中开展诚信教育, 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 培养诚信品质, 使他们对待假账有从“敢做”到“不愿做”、“不敢做”的质的转变, 从观念上铲除假账的根源。同时, 特别要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处理力度, 以此来约束和管制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

4. 强化会计监督, 加大监管力度。

道德的基本特征探析 篇3

一、突出的民族性

自从阶级社会出现以来,一切社会意识形态都具阶级性、民族性和普世性相统一的特征,但在不同的历史时代统一的内在结构关系有所不同。政治与法律的阶级性最突出,民族性其次。文艺,尤其宗教最为突出的是普世性。而道德,恰恰是民族性最为突出。道德从来是民族的道德,表现出独有的民族风格,反映着鲜明的民族性格。在这一个民族被视为善的行为,在另一个民族中可能就不被允许;甚至某一种环境、某一些人身上是道德的,在另一个环境、另一些人身上就是不道德。可见,道德总是存在于特定的人群和环境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谈到道德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的关系时,曾把以往社会的道德归结为阶级的道德,强调道德的阶级性特征,这显然是从当时动员和组织无产阶级向不平等的剥削制度作斗争的实际需要出发的,但与此同时也没有否认道德的民族性和普世性特征。实际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道德的民族差异性还体现在不同民族之间,甚至体现在同一民族的不同地区之间,使道德成为一种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构成要素。

二、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均衡性

任何社会意识形态都具有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特征,但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内在构成上是不一样的。政治与法律的内涵主要是价值观念和标准,集中反映特定历史时代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社会制度的性质。一国的政治和法律本质上是从维护该国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超越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之上的政治和法律在今天实际上仍然十分罕见。文学艺术在本质上是一种伦理价值和审美价值,它以形象的思维方式概括反映社会生活,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引导人们崇尚和追求美和善的生活。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重视的是艺术逻辑而不是生活逻辑,有时尽管描写的是理想化的情节,但人们还是对其流连忘返,就因为其思想内容具有超越性,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宗教对人们心灵的影响主要是凭借其超越性价值。对“主”或“神”的敬仰和信仰,可以使人产生敬畏和归属心理,从而使人的心灵得到安宁,调节人的心理,减轻不安全感。这是人们信教的根本原因所在。而道德在其真理与价值两者在由此构成的相统一的结构关系中是比较均衡的,一般不存在主次的问题。过去中国人理解道德时习惯于只将其看成是一种价值,用“应当”的命令方式将其区别于政治和法律,这其实是有悖于道德的基本特性的。道德在内涵上是真理与价值的统一体,作为真理,它根源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并与其他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存在着深刻的逻辑联系,一定社会的道德应能真实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政治和法律的建设大体上相协调,与大多数人道德品质的实际水平大体上相一致。正因为如此,道德能够充当评判社会文明进步的实际水平的真理尺度。而道德作为价值形式,一方面引导人们向社会提倡的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看齐,满足现实社会的和谐要求,另一方面要引领社会不断走向超越现实标准的理想境界,引导人们不断走向崇高,因此道德总是会表现为对人行为和欲望的一种约束,总是要求在或多或少的自我利益牺牲中实现。前者,即所谓道德的广泛性要求,后者则是先进性要求;社会道德应当是广泛性要求和先进性要求的统一体。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道德充当着引领社会和人不断走向文明进步的指南针。把道德看成是真理与价值大体上处于均衡状态的统一体的思维方式,对于科学地提倡道德、开展道德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社会提倡的道德和要求人们所具有的道德素质,首先应当是真实地反映所处时代的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客观要求,其次才是价值和价值导向问题。社会所提倡的道德和个人所具有的道德素质,都应当做到真与善的统一。

三、明显的精神强制性

道德和政治、法律、文艺、宗教,都具有价值导向的社会功能,都包含着价值因素,在实践中都具有明显的价值倾向,但在强制性这一点上表现程度不同。政治与法律的强制性最为明显,而且主要是对群体成员进行外在的行为强制,并渐渐形成心理上的强制性的影响。文学艺术对人行为的强制性影响很弱,而对人的心理影响却比较强烈。这种影响的情况比较复杂,例如优良的文艺作品对人的影响一般是潜移默化的,不良的文艺作品对人的影响则往往是立竿见影的,后者在青少年人群中的反映比较明显,如有一些青少年看了黄色的作品便随之模仿作品中人物的做法,有的甚至因此而违法犯罪。宗教对人们的影响都是从价值导向开始,而最终达到精神控制的目的,对人的精神强制最为明显。这种精神强制一般也是以对教徒实行行为规定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有的邪教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道德具有价值导向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它是社会和人的生活的“指南针”。相比较而言,道德的精神强制特征其实比其价值导向特征更为明显。维系道德离不开人们的内心信念,良知、道德感等是人们内心的“法官”,是监督和调整人的价值取向、实行精神强制的心理机制。良心会使人在做了合乎道德的事情之后感受到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因而产生荣誉感和幸福感;也会使人在做了违背道德的事情之后感受到失去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因而产生羞耻感和痛苦,这就是精神强制。相对于政治、法律、文艺和宗教来说,道德的精神强制普遍性较强,只要是思维能力正常的人都会感受到道德的精神强制作用,这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人人都会有一个内心的道德法庭,感到这个“法庭”的“法官”在时刻注视和审判自己。轻视甚至忽视道德的精神强制性,是“道德无用论”的典型表现。过去,中国人看道德更多的是看道德的价值导向的一面,而对道德的精神强制性的一面重视不够,这种思维定势是需要改变的,它涉及到如何看待道德思维方式的变革问题。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需要加强道德建设,道德建设需要与其他方面尤其是经济、政治和法律建设协调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充分肯定和强调道德对人具有精神强制性特征,显然是很有必要的。

四、广泛的渗透性

道德是广泛地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首先,社会调控的调节器系统中包含着道德规范或道德准则。一个社会要维护自己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不断赢得繁荣和进步,就需要从多方面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调控,建造一种调节器系统,道德规范或准则体系就是这种调节器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渗透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道德规范体系与调节器系统中的其他社会规范体系以并行的方式而存在。一般来说,一个社会的调节器系统是由政治、法律、职业、道德四大基本规范体系构成,道德规范体系是其中的一个方面。(2)道德规范体系以与其他社会规范体系相衔接的方式而存在。健全的法律制度下的法律规范体系与道德规范体系之间的逻辑关系应当是“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道德是最高水准的法律”;道德上公认为是善的行为,在法律上就应当受到保护,反之,法律就应当加以禁止。在行政运作系统中,行政规则应当以社会道义为逻辑基础,得到社会道德的说明和支撑。(3)道德规范体系以与其他社会规范系统相交叉或重叠的方式而存在。这种情况最为普遍。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和法律规范中总是包容着道德规范,道德被政治化、法律化,出现所谓政治化道德和法律化道德,因此道德调节的方式往往为政治和法律的调节方式所替代。其次,人的价值追求包含对道德价值的追求。人的行为与动物行为的本质区别,在于人的行为总是表现为以一种追求的姿态出现,而追求又总是从某种价值需求出发,总是为了实现某种价值目标,而所追求的价值在内涵上又总是包含着真、善、美的因素。而每个人的价值追求都不会是单一的,总是以一种系统的方式而存在。人在一生中时常会把道德价值作为直接追求的目标,从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善良意志出发,做一些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事情。除此之外,人对任何真和美的事物的追求总是或多或少地包含着对善的追求,因为人的行为动机和追求目标往往包含着某种善的价值倾向。即使没有包含明确的善的价值取向,这种追求行为本身也具有善的客观倾向。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真和美的价值追求所包含的道德价值,通常以动机和目的的形式表现出来,因而成为道德评价的对象。有的人在追求自己的价值目标的过程中会有意排斥道德价值目标的内涵,为自己的放纵行为制造理由,因此有时这种排斥会发展为破坏道德标准的恶念,最终产生一种恶的价值观。再次,各种形态的社会关系中包含着道德关系。道德关系作为一种思想的社会关系,是由物质形态的社会关系决定的,同时渗透在物质形态的社会关系之中。渗透在物质和思想等各种形态的社会关系中的道德关系,是连接相应的社会关系的纽带。道德关系以渗透的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其他社会关系的质量。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简要分析大致可以看出,道德是以广泛渗透的方式存在的。这是道德生成、发展和不断走向进步的一大特征。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篇4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按照道德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和维护社会秩序,这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根本要求。在善与恶、美与丑、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问题上,每一个公民要自觉在实践中提高道德觉悟,培养首先情感,锻炼道德意志,争做高尚精神生活的拥有者,先进文化的代表者,精神文明的传播者„„

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内容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

尊老爱幼:继承传统

发扬美德

幼有所教

老有所养 男女平等:尊重妇女

保护儿童

优生优育

男女一样 夫妻和睦:互敬互爱

互信互勉

互帮互让

互慰互谅 勤俭持家:勤劳致富

生活俭朴

婚丧节庆

从简为上 邻里团结:和睦友善

互相帮助

不弄是非

彼此谦让

社会公德主要内容:

文明礼貌:举止大方 语言文明

和气谦让 礼貌待人 助人为乐:敬老爱幼 帮孤助残 乐善好施 扶贫济困 爱护公物:热心公益 关心集体

勤俭节约 保护环境:珍爱自然

爱护绿化 遵纪守法:维护秩序

见义勇为

职业道德主要内容:

爱岗敬业:立足本职

钻研业务 诚实守信:言而有信

以诚为本 办事公道:坚持原则

公平正直 服务群众:学习雷锋 热情周到 奉献社会;我为人人

多作贡献

利国利民 美化家园 讲究卫生 严守法纪 弘扬新风 忠于职守 工作勤奋 童叟无欺 取信于人 廉洁奉公 是非分明 不谋私利

方便他人

人人为我 报效国家

市民文明守则

一、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二、遵纪守法,维护公德。

三、讲究卫生,美化环境。

四、诚实守信,优质服务。

五、关心集体,爱护公物。

六、尊师重教,勤奋学习。

七、相信科学,移风易俗。

八、尊老爱幼,邻里和睦。

九、语言文明,礼貌待人。

十、艰苦奋斗,建设慈溪

市民“十不”行为规范

一、不随地吐痰

二、不乱丢垃圾

三、不损坏公物

四、不毁坏绿地

五、不乱穿马路

六、不在公共场所吸烟

七、不说粗话脏话

八、不乱涂乱贴

九、不乱堆乱占

十、不随地便溺

市民文明守则

一、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二、遵纪守法,维护公德。

三、讲究卫生,美化环境。

四、诚实守信,优质服务。

五、关心集体,爱护公物。

六、尊师重教,勤奋学习。

七、相信科学,移风易俗。

八、尊老爱幼,邻里和睦。

九、语言文明,礼貌待人。

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篇5

学习目标

1、掌握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的具体内容与要求

2、树立敬业精神质量意识为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打好基础。

认知明理

1、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每个从业者是否有职业道德的首要标志。

2、爱岗敬业要做到乐业、勤业、精业

能力培养 通过学生思考、研讨、用文字或漫画描述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活动加深对爱岗敬业的理解同时联系各行各业的实际说明对学生概括能力文字或形象表达能力的培养。重点难点

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对学生今后从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是教学的重点但在实践上做到这一基本要求也是不容易的又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 分析法、实例说明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一个人要想像雄鹰一样的振翅高飞就必须有智慧和良好的道德这 两个坚硬的翅膀而职业道德素质则是一个人未来职业生涯是否成功的关 键作为新世纪主人的中职生掌握职业道德及其规范的内容与要求树立起现代职业道德观念既有利于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又有利于在职业活动中增加成功的机会有利于推进整个社会风气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那么什么是职业道德和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有哪些具体内容和要求下面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这节课。

二、授新课

(开始板书)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爱岗敬业

1、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并注意黑板上问题

(1)什么是爱岗敬业?在行为上有哪些要求?

提问学生、让学生提问、小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分析归纳:爱岗敬业就是要求人们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爱岗敬业要做到乐业、勤业、精业。

(2)那么什么是乐业、勤业、精业?

组织课堂讨论,并要求学生用自己身边的实例说明什么是爱岗敬业,在行为上乐业、勤业、精业的具体事例表现。

乐业,就是喜欢自己的专业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李素丽同志具有90年代新劳模的时代特点。

她以强烈的首都意识、服务意识和公交窗口意识在三尺票台和车厢服务中把党的关怀、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传送到每个乘客的心坎上净化了社会风气和人们的心灵把流动的车厢变成了展示首都精神文明的窗口。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公交服务的新要求她刻苦学习文化知识认真学习英语、哑语并努力钻研心理学、语言学利用业余时间走访地理环境潜心研究各种乘客心理和要求有针对性地为不同乘客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她亲切、诚恳、朴实、大方、得体的服务使平凡的售票工作升华为一种艺术化的服务。

李素丽同志在近20年的售票工作中岗位作奉献真情为他人用真情架起了一座与乘客相互理解的桥梁把微笑送给四面八方被广大群众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群众的贴心人模范体现了公交一心为乘客服务最光荣的行业宗旨赢得了广大乘

客的尊敬和爱戴。

1992年荣获首都劳动奖章1993年晋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优秀售票员称号1994年被评为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1996年起先后荣获五四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职业道德标兵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她在参加中国妇女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受到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建国五十周年大庆之际荣获首都楷模称号200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现实生活中像李素丽式的人物不胜枚举如掏粪工人时传祥、纺织工人郝建秀、水电工人徐虎、他们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作出出色的成绩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是爱岗敬业的具体体现。是乐业理论的实践。

勤业,就是勤奋学习专业钻研自己的本职工作。

问:怎样才能做到勤业呢

答:要做到这一点一要勤奋、二要刻苦、三要顽强

问:同学们你能举出生活中具体勤业的表现吗

答:电脑打字员每天要击打无数次的键盘常常手会麻木商店的营业员每天要接待许多顾客有时会口干舌燥汽车司机长时间的高度精神集中长时间的保持同一个姿势需要有一种吃苦精神才可能胜任。

例:大庆的新一代“铁人”王启民忘我工作说明了什么?

凡是在本职工作出贡献的人无不具备坚强的意志有不怕困难和挫折的精神。

(典型事例“李姐的碗最铁”)

什么叫精业呢?

精业,就是使自己的本职工作的技术,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精益求精。

问:售货员张秉贵“一抓准”“一口清”说明了什么?

答:搞好工作需要有严格要求,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2、教师小结:

我们今天所说的敬业就是爱社会主义事业并为它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地工作辨证看爱岗与敬业爱岗与敬业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不爱岗就很难做到敬业不敬业也很难说是真正的爱岗。

爱岗敬业,用一句通俗的话说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

3、教师留作业:

从正反两方面用文字或漫画描述“乐业、勤业、精业”的爱岗敬业职业道德行为特征:

玩忽职守坚守岗位不学无术

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 篇6

明确规定监督和惩戒措施

作者: 陈思 发布时间: 2010-12-15 11:19:29

今日,最高法院公布修订后的《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法官行为规范》

中国法院网讯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简称《职业道德准则》)、《法官行为规范》(简称《行为规范》)的有关情况。

据悉,最高法院于2001年10月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2005年11月制定颁布了《法官行为规范(试行)》。两个文件的颁布实施,对人民法院加强队伍建设、改进司法作风,发挥了重要作用。文件颁布以后,各级人民法院不断加强和改进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此次修订后的《职业道德准则》主体内容分为五章,分别是:忠诚司法事业;保证司法公正;确保司法廉洁;坚持司法为民;维护司法形象。每章包括3至5条具体条文,连同总则和附则,全文共7章30条。

修订后的《行为规范》,以“三个至上”工作指导思想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为指导,以新的法律、司法解释、司法理念为依据,特别是按照调解优先、能动司法、司法便民的要求,对部分条文的具体表述进行了修改。为保障规范的贯彻落实,专门增加了“监督和惩戒”一章。全文共10个部分96条。

■不在企业及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法律顾问 不就未决案件或者再审案件给提供咨询意见

修订后的《职业道德准则》从加强法官职业道德建设方面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要求。比如,在“忠诚司法事业”章节中,强调要“热爱司法事业,珍惜法官荣誉,坚持职业操守,恪守法官良知,牢固树立司法核心价值观,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己任,认真履行法官职责”;在“保证司法公正”章节中,明确规定要“严格遵守法定办案时限,提高审判执行效率,及时化解纠纷,注重节约司法资源,杜绝玩忽职守、拖延办案等行为”,强调“审理案件保持中立公正的立场,平等对待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不偏袒或歧视任何一方当事人,不私自单独会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在“确保司法廉洁”章节中,强调法官“不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的经营活动,不在企业及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法律顾问等职务,不就未决案件或者再审案件给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提供咨询意见”;在“坚持司法为民”章节中,明确指出要“尊重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人格尊严,避免盛气凌人、‘冷硬横推’等不良作风”;在“维护司法形象”章节中,强调“法官退休后应当遵守国家相关规定,不利用自己的原有身份和便利条件过问、干预执法办案,避免因个人不当言行对法官职业形象造成不良影响”等。

■保障当事人依法行使诉权 防止片面追求调解率

修订后的《行为规范》则对立案、庭审、诉讼调解、文书制作、执行、涉诉信访处理、业外活动等各个环节的法官行为进行了规范。首先,《行为规范》对每个环节都专门提出了基本要求。比如在立案方面,《行为规范》强调要“保障当事人依法行使诉权,特别关注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诉讼需求;便利人民群众诉讼,减少当事人诉累;确保立案质量,提高立案效率”;在诉讼调解方面,《行为规范》要求“树立调解理念,增强调解意识,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充分发挥调解在解决纠纷中的作用;切实遵循合法、自愿原则,防止不当调解、片面追求调解率;讲究方式方法,提高调解能力,努力实现案结事了”等。

■不得超标的、超金额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财产

其次,《行为规范》还对每个环节都进行了了详细阐释和具体说明。比如针对当事人提出上门立案或者远程立案的要求,《行为规范》第十二条强调“当事人因肢体残疾行动不便或者身患重病卧床不起等原因,确实无法到法院起诉且没有能力委托代理人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上门接收起诉材料;当事人所在地离受案法院距离远且案件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可以通过网络或者邮寄的方式接收起诉材料”;针对需要更改原定开庭时间的行为,《行为规范》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不得无故更改开庭时间;因特殊情况确需延期的,应当立即通知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加人;无法通知的,应当安排人员在原定庭审时间和地点向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加人解释”;针对被执行人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等措施,《行为规范》第六十四条要求要“严格依照规定办理手续,不得超标的、超金额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财产;对采取措施的财产要认真制作清单,记录好种类、数量,并由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予以确认;严格按照拍卖、变卖的有关规定,依法委托评估、拍卖机构,不得损害当事人合法利益”。

■法官对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律师事务所等邀请参加座谈应当谢绝

此外,《行为规范》还对法官业外言行进行了约束,比如第八十一条规定法官受邀请参加座谈、研讨活动“对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律师事务所、中介机构等的邀请应当谢绝”,第八十七条规定“严禁乘警车、穿制服出入营业性娱乐场所”等等,以杜绝与法官形象不相称的、可能影响公正履行职责的不良嗜好和行为。

社会基本道德 篇7

网络行为主体间的行为方式应统一符合某种一致的、相互认同的规范和准则。个人的网络行为应该能够被其他网络社会行为人及整个网络社会道德规范、法律法规所接受, 最终实现个人网络交往行为的规范化、网络语言的责任化和信息交流的有序化。

首先, 注重把价值观念的教育开放性地融入在知识性教育之中。网络道德教育最为重要的工作, 就是使得受教育主体能够在良莠混杂的网络信息世界中明辨是非, 正确、理性选择自己的道德立场并形成责任意识, 从而引导和帮助高校学生建立健全起自身的道德责任体系。

其次, 注重把网络道德责任教育理念和责任观念开放融入在校园网络体系的建设之中。青年高校学生群体是一个心理同质性很强的受教育群体, 他们在心理特点、生理特点、道德追求、行为方式、责任意识等方面都比较接近, 有着较为一致的道德责任认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要主动参与和积极参与引导, 校园网络道德的各个领域建设。把高校道德责任教育开放性的地融入在这块承载着高校学生的归属感和自我教育意识的,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中。

二、自由自主原则

黑格尔曾经说过:“人的决心是他自己的活动, 是本于他的自由做出的, 并且是他的责任”。[1]正如夏伟东所言:“道德与主体的关系已经紧密到了这样的程度, 即没有主体, 便没有道德, 而且即便有了主体, 但如果主体并不敬仰和服膺道德, 也同样没有道德。”[2]自由自主原则之所以是网络道德责任教育的基础, 还表现在自由自主原则的确立, 还体现在了高校学生道德责任教育目的上, 它的最终目的是教育高校学生网络行为选择应具有自主选择性、自觉性、自控性的自由自觉的道德责任感。

高校网络道德责任教育应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选择的主体性, 而不是外在约束强加的、被迫的道德责任行为活动。这种道德责任自主性活动教育包含三层含义:

首先, 教育学生选择的前提明确性, 这个前提就是以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主体道德标准为前提。

其次, 教育学生选择的方向性, 这个方向就是以符合青少年自身发展需要, 与社会主流政治方向, 价值取向相顺应的思想指引为方向。

最后, 教育学生选择的适度性, 这个适度就是以符合青少年身心健康, 符合高校学生文化层次、道德水平为适合的适度性。通过目标明确、方向准确、适度合理, 真正教育学生在网络社会自主选择接受符合自身特征需要的网络道德责任观念。

诚如杜威所言:“在这种由强迫造成的一致性的背后, 一些个人的倾向就在不正常的和或多或少是在被禁止的方式下作出一些活动”。[3]

三、互利互惠原则

网络信息资源有相当大的部分是网民自发无偿提供的, 任何方面的问题在网络交往中都能得到广大热心网民的积极回应, 网络社会中的协作互助、互惠互利性体现了网络社会共享、合作、互惠、平等的民主精神。大学生群体作为网络资源的受益者, 在无偿享受网络信息资源带来的信息满足和情感愉悦的同时, 应学会将这种互惠互利的共享合作精神融会贯通、发扬光大, 在网络道德生活中也应该遵守互惠互利原则, 实现网络道德对传统道德体系的发展和补充。约翰.杜威曾经说过:“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 人类本质里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4]

实现人与人的相互尊重是实现社会高度文明的重要标志。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中教会学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尊重他人的名誉权利等。网络道德教育就是教会大学生正确处理网络人际关系, 培养大学生良好社会技能的发展。高校网络道德培养的目的, 即让高校学生在未来参与网络生活、学习、交往过程中, 能以优秀的品格, 健全的人格, 健康的责任观念融入社会生活, 并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价值, 以网络道德教育带动高校学生的行为、价值取向、人格发展。由于青年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容和水平处于接近成熟的成型阶段, 高校学生对道德所形成的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变化之中, 而且它必将随着高校学生对现实社会的实践认知的增长而不断深入。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下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下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

[2]夏伟东.道德本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2]夏伟东.道德本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3]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年版.[3]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年版.

社会基本道德 篇8

内心阴暗的人是可怕的,像狼一样危险。内心阴暗的教师更是可怕的,无异于“披着羊皮的狼”。让一群毫无戒心又毫无防御能力的学生每天生活在其周围,得到的可能就不是教育而是伤害。

教师中辱骂 体罚 劳役学生的行为比比皆是,这样的教师将对学生的内心以及一生造成怎样的影响,想来可怕。如果教师队伍不早日得到净化,必将失去家长和社会的信任。

内心阳光的教师更容易与学生沟通,更能把纯净健康的思想灌输给学生。当年我在师大就读的时候,有位同窗内心就有些阴暗,据说现在也已经混迹于教师行业当中,真是令人担忧。

善良的心地,纯净的思想是做人的前提,也是教师基本道德素养的第一要素。

二、合格的教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尽管国家对教师的待遇一再提高,但这一职业仍然是相对清贫或者寂寞的,它没有生意人的大富大贵,没有政客们的飞黄腾达,如果选择了这一职业就应该安于平淡,毕竟除去物质我们还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如果一名教师本身就嗜钱如命,唯利是图,又怎么能在教师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奉献自我,又怎么能教育学生抛却名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一个班级黑板上的励志条幅是这样写的:为了母亲而读书。品来很动人,也很实在,但未免有些狭隘。教师的志向远大,人生观正确才能引导学生成为志存高远的国家栋梁。

很多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得到老师更多的照顾,往往会想方设法给老师送礼。礼物可能是物品,也可能是现金。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对待?如果只是微薄的礼物,只是表达一份心情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礼物过于厚重的话,那就有受贿这嫌了。如果欣然接受并“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又是单独辅导又是安排座位,那么得到的可能就是有限的可怜的一点财物,而失去的将是作为一名老师的尊严。没有哪个家长会真正为你保密的,他这边谦卑的给你送礼,等你接受了马上就为摧毁了一名教师的职业道德而沾沾自喜,把“老师,也不过如此”的话放在嘴边。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这样的方式得到钱财,得不偿失。试想,当你再面对学生大论清高,大讲道义的时候,是否还能唤起学生的崇拜之情而内心接受,估计得到的只是家长的鄙视和学生的怀疑。

三、合格的教师要有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

1不说脏话。

说脏话对于普通人来讲都是羞耻的,既不尊重别人也不尊重自己,是个人素质极其低下的表现,更何况是为人榜样的教师。

2不随地吐痰。

3衣着整洁。

4指甲干净。

5娱乐适当,不熬夜狂欢。

6饮酒适当,不亢奋过度。

以上几条看似简单,但都是对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如果这几点都做不到,就不适合做一名教师了。

四、合格的教师还应具备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有人把中国的文化比做酱缸,越沉越香,越老越值钱。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观点,无论是什么样的事物,都只有向前发展才会呈现生机。

一些教师在具备了一定的资历后往往就丢开了工作初期的干劲儿。书也不读了,笔也不落了,啃着几本旧教案惨淡度日,殊不知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几多变化。新课标 新教材 新题型,对于每位教师无论新旧都是一种挑战。教育事业不断的发展进步,学生思想的不断改变都在要求每位教师都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只有积极挑战变化,时候丰满自己的教师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变化。想要带出先进的学生,自己首先要走在前列。

惰性每个人都有,并随着年龄增长,一旦被消极怠惰打败就会生活于一潭死水,但战胜它其实也很容易,关键看你自己想不想。制定计划,认真执行,每天的每一小时都实现价值,多接触新鲜事物,让自己时刻处于积极的进步状态。我给自己制定了“四个一”计划:每天读书一小时,每天练字一小时,每天上网阅读新闻一小时,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四个小时,只占每天的六分之一,但这小小的四小时却让我的生活每天都是新鲜的,让我时刻在进步,让我的生活充实起来。

五、合格的教师要有勇敢,有责任心

学生有时很淘气,装做很强悍的样子,但其实他们是弱小的,在很多时候他们需要更多的帮助,而父母不在身边时老师就是他们的守护者。当然这种守护可能没有利润而且可能是危险的,但是每名教师都应该勇敢地承担。汶川地震中的范跑跑,在弱小的学生危难之时,跑得比谁都快。的确,他没有触犯法律,但他违背了做为一名教师的基本道德准则,所以他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唾骂。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我所带的班级有一名总给我制造些小麻烦的女生。她爱留怪异发型,爱穿奇装异服,不爱学习,是一名家在外地的住宿生。她的过分招摇给她引来了不少麻烦。有一次,几名社会上的女孩来找她,据说是想来教训一下她。班级学生把情况告诉我后我马上出面解决问题,那两个女孩见到我后根本没有任何收敛,但我牢牢把我班的女生保护在身后,平时桀傲不训的她当时那种恐惧的眼神更增加了我的勇气,没有让她受到一点伤害。事后,她表示了对我的感激,但我觉得虽然她不是个好学生,但她只要是一名学生,做老师的就有责任保护她。

在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的今天,教师更应该做到勇敢和有责任心。如果是自己的孩子有危险,每位家长都不惜以生命做代价去保护,而一名合格的教师也是一样。汶川地震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教师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楷模。不必自诩,教师这一职业要求我们人格要伟大。

上一篇:人教版五年级品社上册下一篇:主持稿七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