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法基本理论

2024-06-07

社会法基本理论(共12篇)

社会法基本理论 篇1

在经济全球化, 急剧的市场竞争, 不断分化的利益群体和公民社会崛起等因素作用下, 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 也给社会管理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这就要求过去以政府作为一元管理主体地位, 要向社会分权的多元主体转变。因此, 进行了突破传统管理思维, 以寻找新的治理方式的实践探索。与此同时, 西方治理理念被引入中国, 治理作为促进公民参与、公开、权责对等的制度模式进入了公众视野, 也被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个人、政府、社会都致力于通过治理以实现秩序、效率、公平等多元价值, 以适应信息时代带来的诸多挑战。因此, 在把治理理念引入现代社会管理模式变革中时, 关于社会治理的研究成为了一种潮流。理论界对社会治理概念的定义日渐丰富。治理是个人、政府和社会组织等部门或机构管理公共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 被广泛运用在社会的各个层级, 表现为全球治理、国家治理、区域治理、地方治理和社会治理等。“治理理论是一套用于解释现代国家与社会结构变化特征的规范性理论分析框架。但是, 由于研究者的视野局限在特定的国家或特定的角度, 对初露端倪的或不断变化的现象的把握尺度、采用的标准、得出的结论并不统一。”在我们把治理理念应用到社会层面时, 学界对社会治理内涵的界定也会是千差万别, 难以全面准确的把握社会治理的核质。

一、社会治理及其特点

社会治理是现代治理理念的一个方面, 是把治理理念和基本观点引入政府行政职能转变和社会公共事务有效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全部过程中去。社会治理有两个基本特质:一是社会治理是国家权力让渡出来的特定领域内的治理, 完全具有治理理念一切特征;二是社会治理又有其独特性, 就是体现出包括政府在内的各种经济社会组织的特征和要求。在此基础上, 我们对社会治理可以做更全面地理解:

社会治理是在公民社会走向成熟, 政府、社会和私人之间的互信合作关系不断加强的前提条件下, 基于政府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和重新定位的基础上, 公共管理权力在各种社会组织间重新配置, 形成政府主导、个人和各种经济社会组织协同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过程。

社会治理的内涵表现出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公权力仍然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占主导地位;二是社会治理的主体将由个人、政府、私人部门等各种社会组织构成, 而不仅仅限于政府一元治理主体;三是社会治理将综合运用经济、政治、法律以及各种非正式的手段;四是社会治理不但是一般意义上的选举参与, 还包括协商、咨询等一切制度或非制度安排;五是社会治理是一个表达不同利益, 到利益整合的过程;六是社会治理意味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行政方式的变革。

二、社会治理的主要内容

综上对社会治理的内涵及其特点做了粗浅的分析和概括。既然社会治理更多的是被作为一种治理模式来解释现代国家和社会结构变化, 我们有必要对社会治理基本要求作深入剖析。目前, 我们根据对关于社会治理理论的归纳和结合实践中的一些表现形式, 社会治理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 公共管理权力的重新配置

社会治理是在治理理念的引导下, 社会管理领域内的一场深刻变革。社会治理的主体包括个人、政府组织、自治组织和各类经济社会组织。首要解决的是关于社会公共管理权力在这些主体间得到科学、合理地分配, 这是充分调动这些力量参与社会公共管理的基础。这其中就包括社会公共管理的决策权、执行权、财权和事权的归属问题, 自治组织、各种经济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公共管理的权力保障问题, 政府与社会各类组织间的权力范围和边界问题等。

2. 不同利益的充分表达和整合

社会治理以兼顾绝大多数人利益为基础, 具备完善的利益表达和博弈机制, 最终实现不同利益的有机整合。这是因为社会治理的主体就是不同利益群体, 他们是不同利益群体为解决社会公共问题而结成的组织体系。特别表现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上, 不同社会治理主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公共政策的决策和实施中来, 实现对社会公共利益分配的公平、公正。因此社会治理是一个充满了协商、沟通、协调的利益博弈和整合过程, 在社会治理主体间达成共识, 最终合理配置社会公共资源。

3. 政府的自我调适和重新定位

社会成长本身就取决于国家的权力自觉, 社会治理也是政府自我调适和重新定位的结果。这是因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面临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 社会问题和社会事务增多的情况下, 政府通过激发社会各种力量, 通过不同方式、手段, 来解决共同面临社会公共问题, 取得了显著成效。政府和社会各类组织间互信、合作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是社会治理的核心环节, 也是政府关于自身在社会管理中的重新调适和新的定位。这种变化包括政府职能转变, 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 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式的转变, 政府机构调整以及政府与个人、社会团体关系的重新调整等等。

4. 公民社会的培育和成长

公民社会的强大和公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是社会治理的基础, 取决于政府对公民社会的培育。这就要求政府重新认识公民及各类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政府放宽对社会的管控, 降低各类社会组织进入社会管理、开展社会活动的门槛。授权给社区、授权给各种社会组织, 让他们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 积极培养和提升各类社会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让公民在参与中成长。实现权力真正回归于民、回归于社会, 建构起新型政府——社会关系。

摘要:在把治理理念引入现代社会管理模式变革中时, 关于社会治理的研究成为了一种潮流。理论界对社会治理概念的定义日渐丰富。治理作为促进公民参与、公开、权责对等的制度模式进入了公众视野, 也被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个人、政府、社会都致力于通过治理以实现秩序、效率、公平等多元价值, 以适应信息时代带来的诸多挑战。因此, 治理作为一种一种价值追求, 就要求改变传统权力的运行方式, 社会治理包括公民社会的成长、公共管理权力的重新分配、政府作用和地位的自我调适等内容。

关键词:社会治理,基本内涵,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孙伯英.当代地方治理.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4:第19页.

[2][美]詹姆斯·N·罗西瑙.张军译.没有政府的治理——世界政治中的秩序与变革.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第5页.

社会法基本理论 篇2

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研究概述

通过对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研究问题上的不同观点,可以搞清诸如社会基本矛盾的提出、内涵,基本矛盾、根本矛盾、主要矛盾的`关系,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质、性质及主要矛盾等理论问题.

作 者:郑健蓉 ZHENG Jian-rong 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太原,030001刊 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COLLEGES OF SHANXI年,卷(期):13(6)分类号:B032关键词:社会 基本矛盾 根本矛盾 主要矛盾 理论研究

社会法基本理论 篇3

【关键词】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制度

一、弱势群体的含义、构成及特征

(一)弱势群体的含义

弱势群体,也通常被称作社会弱者群体,它在形式上是一个虚拟群体,根据人的社会地位、生存状况来界定。弱势群体是对社会中一些生活困难、能力不足或被边缘化、受到社会排斥的散落的人的概称。

(二)弱势群体的构成

弱势群体从主体的性质出发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社会性弱势群体和生理性弱势群体。社会性弱势群体包括城镇下岗和失业人员中的贫困群体、农村贫困群体以及正在形成中的弱势群体。前两者是社会性弱势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正在形成中得弱势群体也日益成为焦点。正在形成中的弱势群体指困难企业的贫困职工 、犯罪的青少年、贫困单亲家庭、居无定所和固定职业的城市流动人口等。生理性弱势群体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处境困难的儿童[1]。

目前我国的弱势群体主要包括四部分人:(1)下岗职工。这部分人群再就业能力较低,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2)“体制外”的人。通过打零工或者做些小生意谋生的人,以及残疾人和孤寡老人。(3)进城的农民工。他们劳动权益得不到保护,往往受到城里人的歧视。(4)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这部分人主要是从集体企业退下来的。

(三)弱势群体的特征

第一,弱势群体大都面临贫困性。尽管“弱势群体”的概念和“贫困人口”的概念不完全相同,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高度重叠,很多弱势群体的成因都是因为贫困。第二,在社会和政治层面上,弱势群体都处于弱势的地位。虽然弱势群体可能在人口数量上比较多,但是他们在掌握资源的数量上却很少,还缺乏沟通渠道。他们的诉求很难在社会中发表出来,也很难得到社会的关注与帮助。第三,弱势群体的成因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客观的表现为社会规章制度,也可能是生理特征上的健康状况较差等。主观的体现为对女性和城市农民工的歧视等。

二、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内涵及意义

(一)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内涵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等手段,积极调动和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弱势群体,为他们的基本生活给予保障的制度。具体表现:维持和保障低收入、无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维护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在此进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政府努力提高公共福利总体水平和国民生活质量。

社会保障的表现形式是国民收入再分配,它需要一定的制度来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应运而生。社会保障制度是由法律规定、按照某种确定规则经常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

(二)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意义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社会保障都是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手段。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使由于收入差距而导致的社会及经济地位不平等现象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有利于企业在市场上有序公平的竞争,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社会意外事故的发生也可以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对于保障我国公民生活质量和国家、社会秩序稳定方面具有较大的作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也是国家负责任行为的体现,人类对自身的人身和社会的发展都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意义深远。

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弱势群体受到的剥削也越来越严重,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社会保障可以通过再分配调节社会总需求,平稳经济波动;社会保障能够确保劳动者在丧失经济收入或劳动能力的情况下,维持自身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

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建设和谐社会。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而就在实现达到共同富裕目标的同时,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实行社会保障,通过对国民收入再分配这一手段,对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和增加社会整体福利发挥重要作用,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一项重要手段,从而有利于在根本上维护社会稳定。

加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弱势群体的生活比较困难,同时缺少经济来源,社会保障制度使公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才有机会和前提投入到对自身和社會有意义的事情中去,才能全心全意的去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不仅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也对社会的全面进步起到积极作用。

保障人权,保持社会公平。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为了保持社会公平采取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妥善处理弱势群体的生存问题,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更好的保障社会成员的人权,尊重社会成员的人权,鲜明地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二是通过在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承担风险,对国民收入实行再分配,努力缩小贫富差距,尽量减少社会分配结果的不公平现象。另外,在当今这样一个竞争社会中,会分流化出强和弱这两大群体,弱势一方无疑将处在不利的地位,而人生而不平等,加上后天的因素影响,使得弱势地位更加明显。另外,社会保障制度的出现,表明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在实行竞争原则的同时,还要强调公正原则,效率和公正应当兼顾实行。

参考文献

[1]薛晓明.社会分层理论与弱势群体问题研究[N].中共山西省委党校报.2004-1-1,1.

作者简介

社会法基本理论 篇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总体上看, 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从涵义上看,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当代中国特色有机结合的重要理论成果;历史地位上看, 是我们党最宝贵的政治财富和精神财富,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从关系上看, 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所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根本上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理论和原则

1. 高度重视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中心问题。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社会主义一定要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这不仅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是比资本主义制度更高更先进的社会制度, 能够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而且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才能创造并满足社会主义对物质财富的需要, 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及其理论体系的优势。

2. 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即生产资料归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的所有制形式,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 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它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产品交换和分配的关系, 生产关系的总和又构成整个社会的基础, 它决定该社会的政治、法律、文化等制度。因此,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

3. 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分配关系, 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决定的, 社会主义社会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体现出劳动既是每一个社会主义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 也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应尽的基本义务。依据我国国情, 经过多年的探索, 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则,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4. 坚持共同富裕原则

共同富裕原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 共同富裕是公平与公正的最核心内容, 共同富裕绝不等同于同步富裕或平均富裕, 邓小平所倡导的共同富裕, 其领域既包括人们物质生活的富裕, 也涵盖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丰富性。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理论和原则

1.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 国家和社会必须按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进行改造。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之一,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在国家问题上一个最卓越地重要思想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同时认为, 无产阶级专政本质上来看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这是人类社会国家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 是人类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历史经验表明, 我国只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才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

2.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 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保证各级人民代表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支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体现人民意志, 维护人民利益。

3. 坚持工人阶级政党领导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是工人阶级的队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人阶级的数量增加, 队伍不断壮大;工人阶级内部人员的知识分子比重不断增加, 整体素质有很大的提升;工人阶级是社会的主要建设者、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工人先进性最根本的体现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中国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始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所以在新的历史进程下, 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1. 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 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其中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他们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因为它是完备的学说, 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正如列宁所指出:“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 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 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的科学体系, 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 所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动摇。

2. 吸收人类文化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同时, 注重精神文明的塑造, 坚持了吸收世界先进文化, 为我所用, 为社会主义社会增添活力, 注入生机。先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对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助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强大, 构成综合国力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是社会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世界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人类文化史的继承与创新, 中国亦是如此, 在对待人类文化发展的态度上坚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吸收人类文化成果的同时,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重要力量, 必须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从而不断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 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原则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 也是实现最高理想即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恩格斯曾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发展是自由的发展, 是全面的发展, 是建立在个人的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 而不是强迫的发展, 不仅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发展, 而且是在涉及科技、研究、工作能力、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等多方面也应得到发展。从而, 使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实现真正的统一。值得一提的是, 无论是个人的发展还是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都具备一定的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具备了充分有力地条件, 诸如旧社会的分工等制度已经解除等因素。其次,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由于人们对自由的发展的意识增强, 为自己争取到了很多自由时间与空间, 这就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故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要坚持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为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做出坚实的努力, 逐步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

总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 从根本上说是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坚定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并付诸于实践, 进一步增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韩振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的有机结合[J].前沿话题, 2009 (2) .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3]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 2012.

社会法基本理论 篇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不断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新的实际相结合,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一 迄今为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的阶段:

第一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的起步。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了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走自己道路的思想,并对苏联的模式和苏联的理论提出了一系列不同的见解。同时还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重要文献,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艰难曲折中得到了发展。

第二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促进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路,确立了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新型工业化道路、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

第三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完善。十六大以来,准确分析我国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公平正义等重大战略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发展的新境界和新局面。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这一理论包括以下一些重要内容:

(一)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同富裕、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调节等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从实际出发,发展和创新了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从目的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又提出了“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的思想。

二是从制度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完整的体系,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

三是从属性和要求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及“又好又快”、“统筹兼顾”等重要论断。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调整和改革了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同时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两个基本原则,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指明了现阶段中国经济制度的根本性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经济基础。

(三)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制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过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在新的社会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二是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将实行按需分配原则,低级阶段则要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从以下三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上述分配原则:一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二是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大,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三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程中作出的历史性贡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它既要反映和体现市场与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要反映和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包括: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等。

(五)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关于发展的思想和理论非常丰富,主要有: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和发展是硬道理的理论,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国的理论,关于做好“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论,关于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论,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理论,关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关于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理论,关于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理论,关于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理论,等等。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六)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理论。实行对外开放和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一内容包括以下主要的原则:一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二是强调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进程,具有二重性,可以有两种发展趋势:一方面它促进世界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从而造福各国人民。另一方面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全球扩张,进一步加剧世界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继续扩大南北发展差距,加剧贫富分化和环境恶化。我们应选择并推进前一种趋势,警惕并控制后一种趋势。三是要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同时,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身力量的基础上,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实现自主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除了以上六个方面的内容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理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政府职能和政府调节的理论等也都是很重要的。不过,以上六个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最基本的了,它们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等主要环节,以及基本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等主要方面。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还很不够,还有许多未知的必然王国。因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内容不是凝固不变的,是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集中体现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的立场或价值观、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以及基本的制度规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既是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上形成的,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所要求的,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并不是要坚持其中的某一个具体的观点或结论,而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论原则,并以此为指导研究中国的具体情况,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特有主题、活的灵魂和不竭的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历史、系统经验和丰富的实践,它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又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的伟大实践,不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社会法基本理论 篇6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理论问题;深度理论问题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2—0024—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成果。对这一重大理论的研究,应既重视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又重视深度理论问题的研究。从二者的辩证关系来看,基本理论问题研究需要深度理论问题研究的延伸支持和拓展支撑,而深度理论问题研究需要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基础依赖和牢固筑底。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一方面,要进一步打牢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基础,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要进一步加强对其中蕴含着的深度理论问题的研究。在这个问题上,由博士生导师李爱华教授作序、史家亮博士撰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论》(甘肃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22万字),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较好地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是既有理论的思辨又有实证的开放式研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言,不论是基本理论问题还是深度理论问题的研究,首先需要有理论的思辨,否则,对这一理论的研究与思考就会流于肤浅的层面,难以从实质上把握这一重大理论。但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由此,对这一理论的研究与思考仅有理论的思辨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实证的开放式研究,这有助于增强这一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论》的论述自始至终体现了对理论问题的理性思考与现实中国的结合,体现了作者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二是既忠实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运用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对这一理论问题的研究首要地是应忠实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精神,尊重马克思主义原著,同时又要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以进一步增強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论》研究的理论基点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同时又运用了社会学、价值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得出了一些有理论深度、有新意的见解。

三是既有对理论的分阶段分析又有对理论的整体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而且,这一理论体系还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由此,对中国特色理论体系的研究需要有分阶段的研究与分析,这是深入研究这一理论的首要环节。但仅此研究显然不够,还应重视对这一理论体系的整体研究,这是更好地发挥这一理论的时代价值所必须要做的关键环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论》的研究既以理论发展阶段为依据,论及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思想的诸多重大理论问题,也从整体角度论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地位、基本特征、价值取向、实践价值、发展走向等问题,显示了作者从整体角度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努力。对作者而言,这一探索尽管是初步的,但应该说是成功的,研究的价值值得充分肯定。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论》(下转31页)(上接24页)一书在基本理论问题与深度理论问题研究的结合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将有助于推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入研究,也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发展。

Explore Basic Theoretical Issues and Depth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etical Study

——Comment on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onographs”

CHEN Jia-fu

(Shandong University, Marxism College, Jinan 250100,China)

Abstract: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basic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the depth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etical issues.To this end, need to adhere to the theory of open speculation and empirical research by combining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adherence to Marxism and the use of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dhere to the theory of phase analysis and the overall combination.In these respects,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onographs” for a useful exploration, which will help promote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in-depth research.

Key words: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basic theoretical issues; depth theoretical issues

社会法基本理论 篇7

WHO基本药物目录诞生30年以来,得到了广泛的认可。WHO 193个成员国中,已经有156个制定了基本药物目录,有些国家还建立了省级或州级的基本药物目录[1]。许多国际组织(例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非政府组织都采纳了基本药物的理念,国际红十字和新月联盟、英国药学会、国际制药联盟等专业组织也根据WHO的基本药物目录来提供药品[2]。基本药物目录在药品采购和供应、医疗保险报销、药品捐赠和生产等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基本药物的概念

1. 基本药物理念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WHO提出这样一个理念:某些药品比其他药品更为重要,并且指出,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有许多药品是没有用处的,同时有许多人无法获得他们所需要的药品。因此,一个经过精心选择的有限的药品目录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要,政府应该努力提高人们对目录内的药品的可及性[2]。1977年,WHO根据这个理念遴选出了第一个《基本药物示范目录》(Model List of Essential Drugs),共包含205个药品[2]。

2. 基本药物概念的发展

30年来,WHO关于基本药物的理念没有变化,然而对基本药物的概念则进行了多次修正,使得这个概念更加具有现实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具体见信息框1。

信息框1:基本药物概念的发展

●1977年,基本药物的定义是“最重要的、基本的、不可缺少的、满足人们所必需”的药品[3]。

●1985年,WHO在内罗毕会议上发展了基本药物的概念:基本药物不仅应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卫生保健需要,而且国家应保证其生产和供应,还应高度重视合理用药。即基本药物必须与合理用药相结合。

●1999年,WHO基本药物专家组提出的基本药物的概念是“满足大部分群众的卫生保健需要,在任何时候均有足够的数量和适宜的剂型,其价格是个人和社区能够承受得起的药品”[4]。显然,这个概念比原先的概念更具有现实性。基本药物的选择是健康需要、社会供应能力、价格、社会经济能力等各个方面权衡的结果。

●2002年基本药物的概念有了一个巨大发展。基本药物是“能满足人们基本的健康需要,根据公共卫生的现状、有效性和安全性,并通过成本-效果比较的证据所遴选的药品。其在任何时候均有足够的数量和适宜的剂型,其价格是个人和社区能够承受得起的。”这个概念强调了基本药物遴选过程中循证的原则,使得遴选过程更加透明、公正,具有科学性。同时,WHO为了更精确地表述基本药物,将基本药物essential drugs改成essential medicines。

3. 关于基本药物理念的争议

1977年,WHO第一次颁布基本药物目录,即被指责企图限制医生的处方权[5],其主要争议来自制药产业。1987年,国际制药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he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es Associations,IFPMA)从医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基本药物提出了质疑,它认为基本药物政策将导致“次优的医疗服务,可能降低健康水平”[6]。产业界尤其反对在发达国家和私立部门引入这种限制性的基本药物目录。1982年,美国一位代表制药组织的发言人指出“产业界认为WHO和国家的基本药物措施不应该干预目前私立部门的运作方式”。基本药物目录已经提出30年,产业界一直坚持基本药物政策应该只限于不发达国家的公立部门。直到最近,IFPMA还是认为,如果把限制药品的政策扩展到工业化国家,将严重威胁到卫生服务的有效提供,威胁到药品研发的投入[6]。

尽管产业界反对把基本药物政策引入到私立部门和发达国家,但是它们还是支持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贫困国家的行动,例如配合政府和国际组织的药品采购、在贫困国家实行低价政策、向政府医疗救助计划捐助药品等。

面对来自产业界的质疑,WHO采取了合作的态度,对基本药物的遴选依据和程序做了重大调整。例如以实证为基础遴选基本药物目录,允许产业界向WHO的基本药物专家委员会派观察员,使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过程更加透明化等。这种科学、公正的态度最终得到了产业界的欢迎。

过去30年中,WHO基本药物目录发生的巨大变化印证了基本药物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界的创新力。在1977年的第1版WHO目录中只有205个条目(186种药品);在2007年的第14版目录中,有541个条目(313种药品),目录的条目增长了1倍多。有文献[2]把2003年的第12版目录与第1版做比较:在第12版中增加了195个药品,删除了86个,只有89个药品(占第12版目录的27.4%,占第1版目录的43.4%)在过去的12个版本中一直没有变化。这说明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的划分是相对的,基本药物发展变化的动力来自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药研发的进步。这也提示了来自产业界的担忧有一定的合理性:基本药物政策的实行不应该以损害制药产业的创新力为代价。

(二)基本药物制度

1. 基本药物制度的目标

根据WHO关于基本药物的理念,可以归纳出基本药物制度的目标:一是提高贫困人群对基本药物的可及性;二是促进合理用药。前一个目标对于维护健康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后一个目标则通过提高药品使用的效率来促进社会福利。此处的健康公平是指处于社会经济不同阶层的人群都能获得维持其健康所必要的资源和服务,其中的关键在于保障弱势群体对基本卫生服务的可及性,而要实现此目标则需要促进卫生资源在不同社会经济群体的公平分配。而药品使用的效率是指药品的使用成本与其所带来的疗效之间的对比关系,基本药物制度的目标之一是要确保消费者在药品使用中以最小的成本获得相同的治疗效果。基本药物制度实质上体现的是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这两大目标在执行上的优先性有所不同。在发达国家,医疗保险覆盖面很广,药物的可获得性不成问题时,合理用药就可能被关注。在最不发达国家,医疗和药品的花费可能是自费的,人们可能支付不起最基本的药品,基本药物的生产也可能无法得到保障。在这种情况下,政策的焦点将会更多地集中在提高基本药物的可及性上[4]。

有些文献也提出了基本药物制度的第三个目标:保证药品的安全性。我们认为这个目标应该是国家药物制度的目标之一。政府应该保证所有药品的安全性,而不仅仅是基本药物,基本药物制度是国家药物制度的一个部分。当然,基本药物目录的推广,有助于提高药品使用的安全性,但是这主要是从合理用药(安全使用)的角度来看的,并非基本药物制度的直接目标

2. 遴选基本药物目录的原则

基本药物是指那些能满足人们卫生保健优先需要的药物,这些药物是根据公共卫生的相关性、安全性、有效性以及相对的经济性等证据原则筛选出来的。根据WHO的建议,基本药物目录遴选标准包括[7]:

●首先,应考虑地方疾病和各国的具体条件,特别是疾病谱的情况;

●应选择在各种医疗单位常规使用中或在临床研究中具有较好疗效和安全可靠的药物;

●应保证选出的每一种药物都能以一定的方式获得,并保证药物质量及在一定条件下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如果两种或者更多种药物在以上几个方面均很相似,则应对它们之间的相对疗效、安全性、质量、价格、可获得性等进行仔细评价,再作出选择;

●药物之间的价格比较不仅要考虑其单价,更应当考虑整个疗程的费用;

●基本药物应由单一成分组成,但是如果有证据表明复方制剂在有效性、安全性、依从性等方面的确比分别使用单组分药物有优势时,应该考虑选择复方制剂。

以上遴选标准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药品自身所固有的属性,如疗效、安全性、稳定性、使用方便等;第二是短期内不可控的社会条件,如人群疾病谱、生产和储存能力、临床使用能力等;第三则是在一定范围内政策可调控的因素,如产量、供应量、价格等。

第一个标准说明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基本药物应该具有一定的共性;第二个标准则说明在不同的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可能有差异;第三个标准进一步说明,即使在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水平相似的国家之间,由于卫生制度和医药政策的差异,基本药物目录也可能有差异。第三个标准为优化基本药物政策指出了方向。正因为基本药物遴选标准具有以上特性,所以各国的基本药物目录存在很大差异(见信息框2)。

信息框2:各国基本药物目录情况

在发达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与医疗保险报销目录基本统一,而且目录的覆盖面较广,几乎覆盖了所有的临床常用药。

●澳大利亚公立医疗保险部门制定的药品报销目录(PBS),包含了现有的80%的药品[8]

●美国退休军人事务部、各州政府,以及医疗保险公司推出的《药品处方集》(drug formulary),其中州的目录采取“负目录(negative list)”的方法[9]。

●瑞典的医疗保险目录中,采取“负目录(negative list)”的方法,被目录剔除的药品约占现有药品的10%[10]。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医疗保险覆盖面比较狭窄,基本药物目录与医疗保险目录没有统一,政府往往参照WHO的示范目录制定本国的基本药物目录。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基本药物目录种类见表1。

3. 基本药物制度和基本卫生制度的关系

基本卫生制度是国家通过干预卫生服务的筹资、生产、提供等各个环节保障人民基本卫生服务需要的一套制度。从功能上看,国家基本卫生制度的框架(如图1)包括筹资制度和服务提供体系两个方面。筹资制度包括公立医疗保险、税收筹资和私人直接支付三个部分,其中前两个部分属于公共筹资,是基本卫生制度主要的筹资方式;服务提供体系包括物质和人力资本的投入,其中物质的投入包括药品、医疗设备以及土地、建筑等。价格和支付机制是联系筹资和服务提供的关键环节,毫无疑问也包括在国家基本卫生制度之中。

基本药物制度是镶嵌在基本卫生制度内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图1)。基本药物制度的筹资也包括公立医疗保险、税收筹资和私人直接支付三个部分,其中前两个部分是重点。在服务体系中,基本药物制度关注药物的投入,以及医师和药师的人力资本投入。另外,基本药物的价格和支付也是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环节。

实际上,在许多卫生保健制度比较完善的发达国家,往往没有独立的基本药物制度,而是把基本药物的理念和相关政策,分散在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医疗服务提供,以及药品生产、流通、报销等相关政策之中。但是,基本药物制度的两大目标仍然是清晰的,即提高对基本药物的可及性和促进合理用药。在贫困的国家,绝大多数医疗卫生服务由个人直接支付,国家为了提高人们对非常有限的基本药物的可及性,可能针对基本药物专门制定一套采购、流通、使用以及价格控制的政策。

4. 基本药物制度的政策框架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不仅是出台一个相对完整合理的《国家基本药物口录》。为了达到基本药物政策的两大目标,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相互协调的高效率政策体系,这些政策可以自成体系,也可以镶嵌在国家卫生制度之中。这一政策体系的具体内容至少需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1]:

●基本药物目录的科学制定和定期更新

●国家处方集和标准治疗指南的配套政策

●市场准入和质量控制政策

●流通和采购政策

●基本药物的宣传、培训、教育及信息传播

●基本药物临床使用政策

●基本药物的价格政策

●筹资与财税政策

●费用补偿与支付政策

二、基本药物再认识:经济学视角

20世纪70年代WHO提出基本药物的概念以来,人们对基本药物的特征经常存有这样一个印象:安全、有效、廉价。然而这个印象本身存在矛盾:为什么安全、有效的药品还会廉价?进一步说,如果基本药物确实具有以上的良好特征,那么它一定会把非基本药物淘汰,然而为什么在实际中我们却经常看到基本药物“使用不足”和“供应不足”的现象?

在本章,我们就带着以上两个问题来探讨基本药物的经济特性,以加深对基本药物的认识,为制定良好的基本药物政策打下基础。这里我们只分析有同类替代药品的基本药物,因为只有这类基本药物才存在以上提出的两个问题,这类药物在WHO的基本药物目录中占绝大多数。

(一)基本药物的经济学特征

1. 药物效用函数的特殊性

人们经常从三个维度来考虑药品的经济性,即安全性、疗效和费用。为了分析方便,我们把安全性和疗效合并成一个维度,即药品的效用。药品具有一个很重要的经济学特性,就是它的效用函数不具备一般商品所具有的数量-效用关系。一般商品的效用随数量递增,而对于药品来说,在数量达到规定剂量之前效用增加缓慢,而达到规定剂量的时候效用最高;剂量继续增加,由于副作用增大,实际效用反而减少(如果可以无成本地处置这些药品,那么效用将保持不变)(见图2)。例如,按规定剂量接种某种流感疫苗后,预防流感的有效率为70%(具有一定的效用);剂量不足时,可能有效率接近为0(效用接近0);而剂量超过规定量时,不但有效率无法提高,还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正是因为药品具有以上效用函数的特征,消费者无法通过增加药品的消费量来获得更高的效用,而必须寻找在规定剂量下具有更高效用的药品,这使得新药的研发具有了重要的意义(见图3)。

2. 成本-效用关系

一般来说效用较高(疗效较好、安全性较好)的药品可以得到较高的定价,亦即使用该药品的成本较高。但是成本-效用关系经常不是直线,而是边际递减的,这种关系符合财富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如果把成本作为横坐标,推荐剂量下的效用作为纵坐标,那么成本-效用的关系见图4。

假设现在有三种治疗流感的药物A (板蓝根)、B (对症治疗的常规疗法,如新康泰克)和C (新型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它们都是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效性和安全性标准的上市药物。三种药物治疗的总成本(包括挂号费、治疗费、药费和检查费等)分别为280元、570元和780元[12];其效果(与安慰剂相比)分别是缓解感冒症状3天、5天和6天[13]。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们对数据进行了简化处理,并假设了A治疗药物的成本和效果数据。

假设每缓解感冒症状1天就代表了给患者带来1个单位的效用,则药品B的效果(效用)约是药品A的1.7倍,但是成本约是A的2.0倍;药品C的效果(效用)是药品B的1.2倍,但是成本约是B的1.4倍。

药物经济学上常用成本-效用比(CostUtility Ratio)的概念(即单位价格的效用)对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对比,那么药品A具有最好的成本-效用,即(280/3=93.3,570/5=1 14,780/6=130),

如果根据安全、有效、廉价的标准来遴选基本药物,那么药品A应该入选为基本药物,因为在同类药品中平均每一单位的成本能获得最高的效用(包括疗效和安全)。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药品A的缺陷:绝对效用(效果)较低(只能缓解3天流感症状,病人平均需要经历的感冒症状时间长于其他组)。因为绝对效用较低,基本药物在市场上只能获得较低的定价。

根据以上分析,明确了基本药物的一个重要经济特性:较低的绝对效用,而较好的成本-效用,或者更精确地说是“绝对效用和成本-效用的权衡”。

(二)基本药物市场的特征

1. 消费者行为

消费者(或支付方)在决定“该药品是否值得购买?”的时候,考虑的并不是药品的成本-效用比,而是“增量成本-效果比(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ICER)”,即假定相对于成本较低而效果也较差的药物,成本更高而效果更好的药物多获得一单位效果病人需要多支付多少成本?例如,病人采用B药物治疗,则相对于采用A药物治疗需要多花费290 (570—280)元,而多获得2 (5-3)天的感冒症状缓解时间,则增量成本效果比就是145元/天,即B药物治疗比A药物治疗每多获得1天感冒症状的缓解多支付了14 5元。此时,病人在作出选择时必须考虑用145元缓解1天感冒症状是否值得,如果认为值得,则会选择成本较高效果较好的B药物;反之,则会选择A药物。同样道理,当病人选择C药物治疗时,相对于B药物治疗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

当病人在B药物和C药物之间进行选择时,也需要考虑类似于上面的问题,即如果认为用多花费210元获得1天感冒症状的缓解值得,则会选择C药物;否则,选择B药物。显然,收入越高的消费者越可能选择绝对效用较高,成本也较高,但是成本-效用较差的药品(非基本药物)。

图5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表明了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选择药品的情况。为了达到效用的最大化,当消费者的收入为ml时,他将消费ql数量的其他商品和药品A;当收入为m2时,他将消费q2数量的其他商品和药品B;以此类推,当收入为m3时,他将消费q3数量的其他商品和药品C。但是,极低收入的消费者(收入小于ml)则无法承担这三种药品中的任何一种。

以上分析说明,从效率的角度(福利最大化)看,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应该选择不同档次的药品。如果强制(或诱导)所有的消费者使用基本药物,将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另外,从公平的角度看,政府有责任通过各种措施帮助贫困人群获得基本药物,因为基本药物具有最好的成本-效用,并且其成本最低,是社会所能承受的。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分析也说明了基本药物的选择与社会经济水平有关,在经济比较发达的社会(所有社会成员的收入都大于m2),药品A将被淘汰,而药品B成为基本药物。这说明基本药物具有相对性。

2. 基本药物市场的脆弱性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印度等,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大,当相当一部分人的收入大于m2时,还有部分社会成员的收入甚至达不到m1。这时候由于低收入消费者(收入大于m1小于m2)的需求较少,那么生产药品A的厂商将无利可图,药品A也会被淘汰,这些原本可以支付得起基本药物(药品A)的人群面临市场供给不足的问题,这时候政府应该采取措施保障药品A的供应。因此,较低的绝对效用可能导致基本药物市场的脆弱性。

医务人员的行为是造成基本药物市场的脆弱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药品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自身往往没有选择药品的能力,而是委托给医生帮助做出选择。如果医生能够从药品的销售中获得利益,那么他可能向病人推荐费用较高的药品,这种不合理用药的行为加速了低费用的基本药物的淘汰,使得低收入人群面临基本药物供给不足的困境。

基本药物市场的脆弱性衬托出了基本药物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社会法基本理论 篇8

1. 近年来, 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逐渐加深。下列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认识正确的是 ()

A.食品添加剂必须用纯天然物质才对人体无害

B.SO2漂白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 可广泛用于食品漂白

C.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多食用加碘食盐和加铁酱油

D.食醋中含少量乙酸, 可同时用作防腐剂和调味剂

2. 通过复习总结, 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

A.简单非金属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而金属阳离子不一定只有氧化性

B.Na2O、NaOH、Na2CO3、NaCl、Na2SO4、Na2O2都属于钠的含氧化合物

C.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 但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有化学键断裂与生成, 并伴有能量变化, 而发生物理变化就一定没有化学键断裂与生成, 也没有能量变化

3. 下列物质按照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 ()

A.盐酸、水煤气、醋酸、干冰

B.冰醋酸、福尔马林、硫酸钠、乙醇

C.单甘油酯、混甘油酯、苛性钾、石灰石D.胆矾、漂白粉、氯化钾、氯气

4.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D.次氯酸的结构式:ClHO

5.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以下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NaCl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 又能表示物质的分子式

B.16 O与18 O互为同位素;H216 O、D216 O、H218 O、D218 O互为同素异形体

C.质量数之和是质子数之和两倍的水分子符号可能是:D216 O

6. 已知:

(1) 在发烟硫酸 (H2SO4·SO3) 中, I2和I2O5生成I2 (SO4) 3。 (2) I2 (SO4) 3溶于水生成I2和I2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烟硫酸的摩尔质量为178

B.反应 (1) 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C.反应 (2) 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D.反应 (2) 中若消耗2molI2 (SO4) 3则有电子转移3mol

7. 已知下述三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实验 (1) 和 (3) 中的铁钉只作还原剂

B.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Fe3+>Fe2+>Cu2+

C.实验 (2) 中Fe2+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

8. 根据表中信息, 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表中 (1) 组反应可能有一种或两种元素被氧化

B.氧化性强弱比较:KClO3>Fe3+>Cl2>Br2

D.表中 (3) 组反应的还原产物是KCl, 电子转移数目是6e-

9.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1 0. 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 ()

1 1. 某澄清、透明的浅黄色溶液中, 可能含有下列八种离子:

Na+、NH4+、Fe3+、Ba2+、Al 3+、SO42-、HCO3-、I-, 在设计检验方案前的初步分析中, 可确定该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最多有 ()

A.4种B.5种

C.6种D.7种

1 2.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 11.2L CH3CH2OH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 NA

B.78g过氧化钠固体中所含阴、阳离子总数为4 NA

C.常温常压下, 2.24L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 NA

D.常温下, 32g含有少量臭氧的氧气中, 共含有氧原子2 NA

1 3.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L1mol·L-1的硫酸铝溶液中含有的Al 3+为2 NA

B.pH=1的H2SO4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为0.2 NA

C.常温下5.6g Fe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 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3 NA

D.27g铝与足量的盐酸或NaOH溶液反应, 转移电子的数目均为3 NA

1 4.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X、Y是金属元素, X的焰色呈黄色。

W、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工业上一般通过电解氧化物的方法获得Y的单质,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W、X、Y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

B.Z和W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2和1∶3的共价化合物

C.Y和Z形成的化合物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

D.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两两反应

1 5. X、Y、Z、M、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短周期元素。X的质子总数与电子层数相同, Y、Z、M同周期且相邻, W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Z与其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可形成常见气体甲 (甲有刺激性气味) 。X、Y、Z三种元素形成化合物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Y>Z>M>X

B.X分别与Y、Z、M、W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 稳定性最强的是XM, 沸点X2Z>XM

C.W与Z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原子晶体

D.化合物乙中一定只有共价键

16.新一代无污染、大推力火箭发动机, 燃料改肼 (N2H4) 、H2O2为煤油、液氧。下列有关肼、煤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肼性质稳定, 无毒、无污染, 是火箭最理想的推进剂

C.煤油作为新型火箭发动机燃料, 原因是使用方便、安全性好, 无污染, 且煤油价格便宜

D.煤油可以由石油蒸馏得到, 是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 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17.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kJ·mol-1, 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A.放电时, 右槽发生还原反应

B.放电时, 左槽电解液pH升高

D.充电时, 每转移1mol电子, n (H+) 的变化量为1mol

19.体积为1L的某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及浓度如下表所示:

在上述溶液中插入惰性电极通电电解, 若忽略电解时溶液体积的变化和电极产物可能存在的溶解现象, 下列关于电路中有3mole-通过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后溶液的pH=0

B.a=3

C.阳极生成1.5molCl2

D.阴极析出的金属是铜与铝

20.T℃时, 将气体X与气体Y置于一密闭容器中, 反应生成气体Z, 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图 (Ⅰ) 所示。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在T1、T2两种温度下, Y的体积分数变化如图 (Ⅱ) 所示,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图 (Ⅱ) 中T1>T2, 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t2min时, 保持压强不变, 通入稀有气体,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其他条件不变, 升高温度, 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且X的转化率增大

D.T℃时, 若密闭容器中各物质起始浓度为:0.4mol·L-1 X、0.4mol·L-1 Y、0.2mol·L-1Z,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达到平衡时Z的浓度为0.4mol·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后升高温度, K>400

B.平衡时, c (CH3OCH3) =1.6mol·L-1

C.平衡时, 反应混合物的总能量减少20kJ

D.平衡时, 再加入与起始等量的CH3OH, 达新平衡后CH3OH转化率增大

22.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在0.1mol·L-1 Na2CO3溶液中, 加两滴酚酞显浅红色, 微热后红色加深, 说明盐类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B.先用水将pH试纸湿润, 再测量某未知溶液的pH, 若pH=1, 说明该溶液中c (H+) =0.1mol·L-1

C.向某FeCl3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观察到溶液呈血红色, 说明该FeCl3溶液中不含Fe2+离子

D.等体积、pH都为3的酸HA和HB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 HA放出的氢气多, 说明酸性:HA>HB

23.常温下, 将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9

B.在乙组混合液中c (OH-) -c (HA) =10-9 mol/L

C.c1<0.2

D.在丁组混合液中c (Na+) >c (A-)

24.常温时, 用0.1000mol/L NaOH滴定25.00mL 0.1000mol/L某一元酸HX, 滴定过程中pH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定前, 酸中c (H+) 等于碱中c (OH-)

B.在A点, c (Na+) >c (X-) >c (HX) >c (H+) >c (OH-)

C.在B点, 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D.在C点, c (X-) +c (HX) =0.05mol/L

25.常温下, 0.1mol·L-1的HA溶液中c (OH-) /c (H+) =1×10-8,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0.01mol·L-1 HA的溶液中c (H+) =1×10-4 mol·L-1

B.pH=3的HA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 (Na+) >c (A-) >c (OH-) >c (H+)

C.浓度均为0.1mol·L-1的HA溶液和Na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 则c (OH-) -c (H+) <c (HA) -c (A-)

D.pH=3的HA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按体积比1∶10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 (OH-) +c (A-) =c (H+) +c (Na+)

26.下列化学过程及其表述正确的是 ()

B.由水电离的c (H+) 为10-3 mol·L-1的溶液中, Na+、NO3-、SO32-、Cl-一定能大量共存

C.向含有1mol KAl (SO4) 2的溶液中加入Ba (OH) 2溶液至沉淀物质的量最大时, 沉淀的总的物质的量为2mol

D.可以用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混合, 以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

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1mo1·L-l 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 由于CH3COONa水解显碱性, 所以溶液的pH升高

D.已知298K时, MgCO3的Ksp=6.82×10-6, 溶液中c (Mg2+) =0.0001mol·L-1, c (CO32-) =0.0001mol·L-1, 此时Mg2+和CO32-不能共存

28.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

二、非选择题

29.锌锰电池是使用历史最久, 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电池, 生产这种电池的材料是二氧化锰、锌和铵盐 (如氯化铵、硫酸铵等) 。电池污染成为目前人们头痛的事情, 而对电池进行合理化回收利用, 则既可以防止电池污染, 又可以回收某些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用铵盐溶液作为电解质的锌锰电池为酸性电池, 该电池反应的总反应式为:

负极的反应式为、正极的反应式为。

(4) 已知某含Zn2+的溶液中含有Fe3+、Fe2+等离子, 下面的实验可以除去杂质, 纯化Zn2+离子:

(1) 在试管中取少量上述含有Zn2+的溶液, 加入过量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 振荡。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将溶液pH调到, 溶液中的Fe3+可以沉淀完全。

已知下面表格中的数据:

30.纳米级Cu2O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 下表为制取Cu2O的三种方法:

(1) 工业上常用方法Ⅱ和方法Ⅲ制取Cu2O, 而很少用方法Ⅰ, 其原因是。

ΔH=kJ·mol-1

(3) 方法Ⅱ采用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解液中OH-的浓度而制备纳米级Cu2O, 装置如下图所示, 该电池的阳极反应式为。

(4) 方法Ⅲ为加热条件下用液态肼 (N2H4) 还原新制Cu (OH) 2来制备纳米级Cu2O, 同时放出N2。该制法的化学方程式为。

31.碳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科研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的过程可以描述为以下两步:

则绿色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并放出氧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 工业上利用水煤气合成甲醇的主要反应可表示为:

向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10molH2和0.05molCO, 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上述反应, 10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测得放出热量3.632kJ。

(1) 该温度条件下, 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2) 若容器容积不变, 下列措施可增加CH3OH产率的是 (填写序号) 。

A.升高温度

B.将CH3OH (g) 从体系中分离

C.充入He, 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再充入0.10molH2和0.05molCO

(3) 反应达到平衡后,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若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平衡 (填“逆向”、“正向”或“不”) 移动, 化学平衡常数K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3) 已知反应:2CO (g) +O2 (g) 2CO2 (g) ΔH<0, 根据原电池原理该反应能否设计成燃料电池。若能, 请写出当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时的负极反应式 (若不能, 该空可不作答) :。

32.现有A、B、C、D、E五种可溶性强电解质, 它们在水中可电离产生下列离子 (各离子不重复) :

阳离子:H+、Na+、Al 3+、Ag+、Ba2+

阴离子:OH-、Cl-、CO32-、NO3-、SO42-

已知: (1) A、B两溶液呈碱性, C、D、E溶液呈酸性。

(2) 向E溶液中逐滴滴加B溶液至过量, 沉淀量先增加后减少但不消失。

(3) D溶液与另外四种溶液反应都能产生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A与D的化学式:A, D。

(2) 写出A与E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 若25℃时, C、E及醋酸三种溶液的pH=4, 则E和C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的比是;将C与醋酸混合, 醋酸的电离程度将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水的浓度视为常数) 。

(5) 用惰性电极电解0.1mol·L-1 D与0.1mol·L-1C各100mL混合后的溶液, 电解一段时间后, 阴极质量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下同) ;溶液的pH。

(6) 向 (5) 中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 则所能溶解的铁粉质量为g。

33.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分析解答以下问题

(1) 已知:

且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依次为K1、K2、K3。

化学平衡常数K= (用含K1、K2、K3的代数式表示) 。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c.CO和H2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d.CO的消耗速率等于CO2的生成速率

(3) 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在25°C下, 将xmol·L-1的氨水与y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 反应后溶液中显中性, 则c (NH4+) c (Cl-) (填“>”、“<”或“=”) ;用含x和y的代数式表示出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

34.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溶液的组成与性质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氨水显弱碱性, 若用水稀释0.1mol·L-1的氨水, 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的是 (填写序号) 。

(3) c (H+) 和c (OH-) 的乘积 (4) c (H+)

(2) 室温下, 将0.01mol·L-1 NH4HSO4溶液与0.01mol·L-1烧碱溶液等体积混合, 所得溶液中所有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为 (用具体离子的浓度表达式回答) 。

(3) 已知:25℃时, Ksp (AgCl) =1.8×10-10 (mol·L-1) 2, Ksp (AgI) =1.0×10-16 (mol·L-1) 2。在25℃条件下, 向0.1L0.002mol·L-1的NaCl溶液中逐滴加入0.1L0.002mol·L-1的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从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角度解释产生沉淀的原因是, 向反应后的浑浊液中继续加入0.1L0.002mol·L-1的NaI溶液, 观察到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回答) 。

(4) 在25℃条件下, 将amol·L-1的醋酸与bmol·L-1的烧碱溶液等体积混合 (混合后体积为混合前体积之和) , 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显中性。则25℃条件下所得混合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mol·L-1 (用含a、b的式子表示) 。

(5) 用惰性电极电解含有NaHCO3的NaCl溶液, 假设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测得溶液pH变化如右图所示。则在0→t1时间内, 阳极反应式为, 溶液pH升高比较缓慢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回答) 。

35.现有常温条件下甲、乙、丙三种溶液, 甲为0.1 mol·L-1的NaOH溶液, 乙为0.1mol·L-1的盐酸, 丙为未知浓度的FeCl2溶液,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甲溶液的pH=。

(2) 丙溶液中存在的化学平衡有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3) 甲、乙、丙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OH-) 的大小关系为。

(1) 实验前, 首先要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250mL, 配制时需要的仪器除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筒外, 还需 (填写仪器名称) 。

(2) 滴定实验要用到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 使用该仪器的第一步操作是。

(3) 某同学设计的下列滴定方式中, 最合理的是 (夹持部分略去, 填字母序号) , 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36.天然气 (以甲烷计) 在工业生产中用途广泛。

Ⅰ.在制备合成氨原料气H2中的应用

(1) 甲烷蒸汽转化法制H2的主要转化反应如下:

上述反应所得原料气中的CO能使氨合成催化剂中毒, 必须除去。工业上常采用催化剂存在下CO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易除去的CO2, 同时又可制得等体积的氢气的方法。此反应称为一氧化碳变换反应,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 CO变换反应的汽气比 (水蒸气与原料气中CO物质的量之比) 与CO平衡变换率 (已转化的一氧化碳量与变换前一氧化碳量之比)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析图可知

汽气比与CO平衡变换率的关系:

(1) 相同温度时, CO平衡变换率与汽气比的关系是。

(2) 汽气比相同时, CO平衡变换率与温度的关系是。

(3) 对于气相反应, 用某组分 (B) 的平衡压强 (pB) 代替物质的量浓度也可以表示平衡常数 (记作Kp) , 则CO变换反应的平衡常数表示式为:Kp=。随温度的降低, 该平衡常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Ⅱ.在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以熔融Li2CO3和K2CO3为电解质, 天然气经内重整催化作用提供反应气的燃料电池示意图如下:

(1) 外电路电子流动方向:由流向 (填字母) 。

(2) 空气极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 以此燃料电池为电源电解精炼铜, 当电路有0.6mol e-转移, 有g精铜析出。

参考答案:

1.D【解析】食品添加剂不一定是纯天然物质, 很多是人工合成的, 在一定范围内对人体无害, A项错误;SO2有毒, 不可广泛用于食品漂白, B项错误;加碘食盐不可过多摄取, 加铁酱油也一样, C项错误;乙酸具有消毒杀菌作用, D项正确。

2.A【解析】B项, NaCl不是含氧化合物;C项, 一种元素的同种化合价可以形成不同的氧化物, 如NO2和N2O4;D项, 有些物理变化也可能有化学键的断裂, 也有能量变化, 如固体氯化钠熔化, 有离子键断裂并吸收能量。

3.B【解析】A项, 盐酸是混合物;C项, 单甘油酯、混甘油酯是纯净物, 石灰石是混合物, 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项, 氯气是单质, 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

5.C【解析】NaCl仅能表示物质的组成, 不能表示物质的分子式;B中H216 O、D216 O、H218 O、D218 O是氢、氧的同位素形成的不同化合物, 不能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因其是化合物;D216 O质子数之和为10, 质量数之和为20, 是质子数之和的两倍, C项正确;D项中CO2-3水解应分两步进行。

10.B【解析】A项中Al (OH) 3不溶于过量的氨水, 评价错;C项中产物应是HCO-3, 评价错;D项离子方程式正确, 评价错。

11.B【解析】由溶液有色知一定含有Fe3+, 因Fe3+能氧化I-也能与HCO-3发生双水解反应, 故溶液中无I-、HCO-3;由电中性原理知此溶液中一定有SO2-4, 无Ba2+;其他离子间彼此不发生反应, 故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最多有5种。

12.D【解析】标准状况下, CH3CH2OH为液态, A项错误;过氧化钠的化学式为Na2O2, 阳、阴离子个数之比为2∶1, 78g过氧化钠固体中所含阴、阳离子总数为3 NA, B项错误;常温常压下, 2.24LCO和CO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0.1mol, C项错误;32g含有少量臭氧的氧气中, 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D项正确。

13.D【解析】因为Al 3+能发生水解, 故A项错;因为没有溶液的体积, 故B项错;因为常温下铁能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 故C项错;Al不论与盐酸反应还是NaOH溶液反应, 都生成+3价Al, 故D项正确。

14.C【解析】焰色反应为黄色, 则确定X为钠元素, 短周期元素中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为2倍关系的元素为氧元素和硫元素, 即W为氧元素, Z为硫元素。Y为金属元素, 结合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推测可能为镁元素或铝元素, 工业上制取镁为电解熔融的氯化镁, 而制取铝则利用电解熔融氧化铝, 所以Y为铝元素。O2-、Na+、Al 3+核外均为10个电子, A项正确;SO2和SO3均为共价化合物, B项正确;由于Al 3+和S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因此不能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Al2S3, C项错误;NaOH、Al (OH) 3、H2SO4可以两两发生反应, D项正确。

15.D【解析】X的质子总数与电子层数相同, 故X为氢;Z与其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可形成常见气体甲, 而甲有刺激性气味, 应为SO2, 则Z为氧;又Y、Z、M同周期且相邻, 故Y为氮、M为氟;结合W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 W应为硅。原子半径:W>Y>Z>M>X, A项正确;因它们之中氟的非金属性最强, 故氟化氢最稳定, 由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 沸点H2O>HF, B项正确;氧与硅两元素形成的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 C项正确;H、N、O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含有离子键, 如NH4NO3, D项错误。

16.C【解析】A选项错误, 肼有毒、有污染;B选项错误, 燃烧是放热反应, 焓变为负;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煤油是有机物, 含碳量高, 燃烧火焰不是蓝色。

17.C【解析】A选项错在水的状态标成了气态;合成氨反应为可逆反应, 并不能完全转化, B项错误;1molNaOH完全中和放出热量为57.4kJ, 0.5mol应放出28.7kJ热量, C项正确;从S (s) 到S (g) 是一个吸热过程, 则ΔH1<ΔH2, D项错误。

19.A【解析】从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可知, a=4, B项错;从电解后溶液的电子守恒的角度知, n (H+) =1mol, 故溶液pH=0, A项正确;

上述电解反应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有:

21.B【解析】因为ΔH<0, 正向放热, 升温平衡左移, K值减小, 故A项错;

可以求出CH3OH的起始浓度为3.28mol·L-1。

根据K在某温度下

可算出c (CH3OCH3) =1.6mol·L-1, B项正确;根据B的结果, 转化的甲醇的物质的量为3.2mol,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可求算转化3.2mol甲醇放出40kJ热量, C项错;由于反应前后化学计量数相等, 再加入与起始量相等的CH3OH, 转化率不变, 故D项错。

22.A【解析】Na2CO3溶液显碱性是因为CO2-3离子水解得到OH-, 加热促进水解, 红色加深;B选项中用水稀释pH试纸将导致待测液被稀释, 测量结果不准;C选项中无法判断是否存在Fe2+;D选项中HA放出的氢气多, 说明HA的物质的量浓度更大, 但是两者pH相同, 说明HA酸性更弱才对。

23.B【解析】由乙组实验知HA是弱酸, 而甲、乙两组实验中, 酸碱均恰好反应完, 因甲中生成的c (A-) 比乙组中的小, 故7<a<9, A项错, 由质子守恒原理知B项对;当HA与碱恰好反应完, 溶液应该呈碱性, 当溶液呈中性时, 表明酸略微地过量, 即c1略大于0.2mol/L, C项错;由电荷守恒原理知D项错。

24.D【解析】由图像可知, 当加入25.00mL (C点) NaOH溶液时, 一元酸HX与NaOH完全反应, 溶液显碱性, 故该酸为弱酸, A项错;B选项中的电荷不守恒;是C点恰好完全反应而非B点;根据X元素守恒可知D选项正确。

25.D【解析】在0.1mol·L-1的HA溶液中, 因c (OH-) /c (H+) =1×10-8, 结合水的离子积c (OH-) ×c (H+) =1×10-14, 得出c (H+) =1×10-3, c (OH-) =1×10-11, 故HA为弱酸。因不同浓度弱酸的电离程度不同, 故0.01mol·L-1 HA的溶液中c (H+) ≠1×10-4mol·L-1, A项错误;pH=3的HA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HA酸过量, 故所得溶液中c (A-) >c (Na+) >c (H+) >c (OH-) , B项错误;浓度均为0.1mol·L-1的HA溶液和Na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所得溶液显酸性, 说明HA的电离程度大于NaA的水解程度, 故c (Na+) >c (HA) , 又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c (OH-) +c (A-) =c (H+) +c (Na+) , 得c (OH-) +c (A-) >c (H+) +c (HA) , 即c (OH-) -c (H+) >c (HA) -c (A-) , C项错误;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c (OH-) +c (A-) =c (H+) +c (Na+) , D项正确。

(2) MnO 4000mol

(3) H2O、CO2↑

【解析】 (1) 锌为电池负极, 锌被氧化生成二价锌;二氧化锰为正极, 其中的锰元素化合价由+4价被还原为+3价。

(2) 该反应中, 二氧化锰是氧化剂, 被还原为MnO;142kg的MnO的物质的量为2000mol, MnO2~MnO转移2个电子, 故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000mol。

(3) 根据元素守恒及反应事实可知化学方程式中所缺的物质是H2O、CO2。

(4) 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 能够氧化Fe2+为Fe3+;pH>3.7时, Fe3+完全沉淀出来, 而pH<8.6时, Mn2+不会沉淀。

30. (1) 反应不易控制, 易还原产生Cu

(2) +34.5

【解析】 (1) 方法Ⅰ中反应条件高温不易达到, 反应可能产生铜单质造成产物不纯。

(2) (1) 100L·mol-1 (2) BD (3) 正向不变

平衡正向移动可增加CH3OH产率。

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即增大了容器内的压强, 平衡正向移动, 但温度不变, 故平衡常数不变。

32. (1) Na2CO3 AgNO3

(4) 106∶1不变

(5) 不变减小

(6) 0.21

【解析】先判断出各离子间可组成的物质为:Na2CO3、AgNO3和Ba (OH) 2, 再结合 (2) 向E溶液中逐滴滴加B溶液至过量, 沉淀量先增加后减少但不消失, 则说明E为Al2 (SO4) 3, B为Ba (OH) 2, 又 (1) A、B两溶液呈碱性, 故A为碳酸钠;再根据D溶液与另外四种溶液反应都能产生沉淀, 则D为AgNO3, C为盐酸。

(1) A的化学式为Na2CO3, D的化学式为AgNO3。

(4) pH=4的盐酸中, 由水电离出的c (H+) 水=c (OH-) 水=10-10, pH=4的Al2 (SO4) 3中, 由水电离出的c (H+) 水=10-4, 所以E、C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之比为10-4∶10-10=106∶1;把pH=4的HCl和醋酸混合, 由于两者的pH相同, 故醋酸的电离程度不变。

(5) 用惰性电极电解0.1mol·L-1 AgNO3与0.1mol·L-1 HCl各100mL混合后的溶液, 即电解HNO3溶液, 也就是相当于电解水, 故电解一段时间后, 阴极质量不变, 溶液的酸性增强, pH减小。

33. (1) -247kJ·mol-1 K21·K2·K3

(2) ac

(3) =K=10-7 y/ (x-y) mol·L-1

【解析】 (1) 依据盖斯定律, 由 (1) ×2+ (2) + (3) 得热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得上述反应化学平衡常数K=K21·K2·K3。

(2)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 V (正) =V (逆) , 因反应前后体积发生变化, 当体系压强保持不变时, 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 a项正确;因反应前后均为气体, 质量不变, 混合气体密度始终保持不变, b项不正确;CO和H2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 c项正确;CO和CO2的系数不等, CO的消耗速率等于CO2的生成速率, 反应逆向移动, 没有达到平衡, d项不正确。

34. (1) (2) (4)

(2) c (Na+) =c (SO2-4) >c (NH+4) >c (H+) >c (OH-)

(2) “0.01mol·L-1 NH4HSO4溶液与0.01mol·L-1烧碱溶液等体积混合”, 生成等浓度的 (NH4) 2SO4和Na2SO4, 由于NH+4水解显酸性, 故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 (Na+) =c (SO2-4) >c (NH+4) >c (H+) >c (OH-) 。

(3) 从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角度解释产生沉淀的原因是浓度商大于该物质的Ksp;沉淀的转化是难溶的转化为更难溶的:AgCl (s) +I- (aq) AgI (s) +Cl- (aq) 。

35. (1) 13

(3) 甲=乙<丙

(4) (1) 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 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3) b当滴入最后一滴酸性KMnO4溶液时, 锥形瓶内的颜色由浅绿色变为紫红色, 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3) 等浓度的c (H+) 和c (OH-) 对水的电离的抑制程度相同, 而盐类的水解能促进水的电离平衡, 故甲=乙<丙。

(4) 还缺25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使用滴定管的第一步操作是检查是否漏水;酸性KMnO4溶液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

(2) (1) 汽气比越大, CO平衡变化率越大 (2) 温度越高, CO平衡变化率越小

Ⅱ. (1) 由A流向B

(3) 19.2

【解析】 (1) 将第1个反应颠倒与第2个反应相加即得:

(2) 由图像可得, 汽气比越大, CO平衡变化率越大;温度越高, CO平衡变化率越小。

(3) 由平衡常数表达式, 将浓度换为平衡压强即可;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温度降低, 平衡正向移动, 平衡常数增大。

Ⅱ. (1) 由图可知, 通入甲烷的一极为负极, 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 故电子流动方向由A流向B。

(3) 当电路有0.6mole-转移, 有0.3molCu生成, 质量为19.2g。

事项会计基本理论初探 篇9

一、事项会计内涵与目标

(一) 事项会计的内涵

事项是指可以观察到的, 亦可用会计数据表现其特性的具体活动、交易、事件和行为。事项会计是以事项为基础, 采用多种计量属性全面、完整地反映事项各方面的特征, 多维地揭示事项的价值和非价值方面的信息, 从而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原始的经济业务事项信息的信息系统。事项会计理论就是构筑于“事项”基础之上的会计理论, 以“事项”为起点并贯穿始终。

(二) 事项会计的目标

事项法认为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是不可知的, 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存在不同的信息需求, 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无法满足所有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会计人员可能对决策者如何使用信息一无所知, 会计的目标是提供用于信息使用者各种可能的决策模型的相关经济活动的信息。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具有个性化特征, 依赖于个人的期望函数、个人的偏好函数、个人的决策模型以及决策者的心理类型等, 且同一信息使用者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信息要求。因此, 事项会计提出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 较少地汇总信息是合适的, 即要尽量提供与经济活动相一致的原始信息。会计信息用户可以通过对相关原始信息进行汇总处理来获取与其决策模型和效应函数相一致的信息输入值。如何将事项信息运用于决策, 完全由会计信息用户自己处理, 与事项会计活动无关, 会计人员的任务只是提供有关事项的信息, 而让使用者自己选择适用的事项。

在价值法下, 会计信息系统对所有信息使用者“一视同仁”地提供同样的会计信息, 不同的信息使用者被动地接受同样的会计信息, 这本身就有悖于“决策有用观”。构筑于价值法基础上的财务会计强调货币计量和报表揭示, 导致许多与决策相关的有用信息难以纳入财务报表体系。因此, 现行财务会计系统只能履行受托责任。与价值法不同, 事项会计是由会计信息使用者“各取所需”, 符合会计的“决策有用观”。首先, 事项法把会计信息系统的对外报告从财务报告扩展到企业报告, 对外提供更为全面的企业信息, 从而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功能。其次, 事项会计尽管以事项为核心, 但是有些事项依然可以采用货币计量来描述。这部分可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事项构成了价值法为基础的财务会计, 它服务于企业的“受托责任观”目标。因此, 事项会计包含了构筑于价值法基础上的财务会计, 实现了“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的统一。

二、事项会计假设

(一) 信息使用者需求的不可预知性假设

在价值法下现行财务会计是以“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是可预知的”为假设的, 这将导致财务报告数据的高度综合性, 从而使得信息使用者只能接受通用财务报告模式, 而不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得到个性化的财务报告。而事项法财务会计认为, 每个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是不同的, 其决策模型也是不同的。因此会计人员的工作应该是提供与各种可能经济决策模型相关的没有加工处理过的经济事项, 而让信息使用者根据自己的决策来选择相应的事项信息。事项法否定了价值法的“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可预知性和同一性”假设, 更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二) 强式资本市场假设

根据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 法玛将资本市场划分为弱式资本市场、次强式资本市场和强式资本市场。在弱式有效市场上, 存在着公开信息和内幕信息, 只有极少数人控制着内幕信息, 大部分人只能获得公开信息, 因此, 在弱式资本市场上得到的信息必然具有滞后性。在半强式资本市场上, 所有参加交易的投资者所占有的公开信息都是一样的, 该市场体现了全部现时可公开的数据, 信息使用者得到的信息必然是不完整的。在强式资本市场上, 参加交易的投资者掌握了所有信息, 无论其公开与否。所有投资者, 无论是否特权群体, 所占有的信息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 信息的产生、公开、处理和反馈几乎是同时的。事项会计将信息处理权交给信息使用者, 这就要求信息使用者能够充分获取业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使用者对数据的充分获取必然伴随着组织对业务数据进行充分的披露。因此, 只有在强式资本市场上, 信息使用者才会获得全部的数据, 其得到的信息才会及时完整, 才有利于事项会计目标的实现。也只有在强式资本市场假设前提下, 事项会计才能得以实施。

(三) 专业知识能力假设

事项会计向使用者提供的是“原汁原味”的会计信息, 需要由信息使用者自己根据需要对其进行加工, 以满足其不同的需求。事项会计把会计信息的处理权交给信息使用者, 因此要求信息使用者具有更好的会计及相关专业知识与能力。所以专业知识能力假设应成为事项会计的前提条件之一。

(四) 动态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济活动分割为一定的期间。传统会计一般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 (如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 经过由“凭证——账簿——报表”的处理过程, 按期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显然, 传统会计采用的是静态会计分期。当今社会, 企业生产周期缩短, 而且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企业目标, 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可能要求获得不同时点的信息。如当企业发生亏损时, 债权人可能希望立刻得到通知, 而不是等到会计期末。而投资者可能更关心企业期末计算出来的利润数额。对于事项会计来说, 要真正实现“决策有用”与“实时报告”的目标, 采用静态会计分期是无法达到的, 必须采用动态会计分期, 即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任一时刻的财务状况、任一期间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这样, 企业就需要在经济事项发生的同时, 为会计信息需求者提供原始信息, 会计信息系统通过网络系统直接收集有关数据信息, 从而可以消除会计信息与业务活动的时间差。这样, 每位信息使用者均可在任何时点获得其所需要的信息。这种动态会计分期所产生的“过程性信息”可以真正实现“决策有用观”和“实时报告”的目标。

三、事项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

传统的财务会计为了进行汇总反映, 将会计报表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 而事项会计的反映要素即是事项本身。事项会计的核心就是将事项作为会计分类的最小单元, 在日常核算中仅把各项交易活动的事项进行存储、传递而不进行会计处理。会计信息用户根据各自的需要, 对事项信息进行必要的积累分配和价值计量, 最终将事项信息转化为适合用户决策模型的各种会计信息。如果在会计工作中应用事项会计, 就必须制定一套严格的“事项”确认标准, 来规范经济事项信息的收集。事项的确认标准, 也就是应将哪些事项纳入事项会计核算体系。由于事项会计认为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不可知, 所以在制定事项的确认标准前, 应通过调查了解使用者需要哪些信息, 并根据重要性原则来确定纳入事项会计核算体系的事项。

(一) 事项会计的确认与计量

事项会计采用多种计量方式和属性, 克服了传统财务会计采用单一的历史成本计价和货币计量的缺陷。事项法将所有的事项分为不同的类型, 如交易活动与环境变动等, 不同类型的事项具有不同的特征, 对不同信息用户的意义也不相同, 这就需要扩大会计计量属性的范围, 对不同的事项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如存货以历史成本计量, 反映的是存货的取得和使用;以重置成本计量, 则反映了环境事项的变化。不同事项的属性可以分别用不同的计量尺度 (货币金额、实物数量等) 来计量, 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 (数字、文字、图表等) 来进行描述。事项会计可以采用多维计量方式和多重计量属性。众多难以用货币计量的信息如人力资源、团队精神、社会责任等, 在事项会计中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真实地提供给信息使用者。事项会计正是为了满足人们将客户满意程度、产品质量、市场份额、人力资源、社会责任等非财务信息与财务信息兼收并蓄反映这一客观需要应运而生的。因此, 事项法对经济事项的计量是多角度、全方位的, 其提供的信息具有全面性、完整性, 能较好地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增强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二) 事项会计的报告

在传统财务会计中, 财务报表数据是会计人员根据会计核算原则加总计算的结果, 在费用的分摊、递延等方面过多地融入了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因而会计信息难以满足所有使用者的需求。在事项法下财务报告中所展示的数据, 详细数据较多而合计数据较少。这样, 便于信息使用者从详细的数据中选择所需要的信息, 并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合计。事项会计资产负债表将成为已发生的各种事项的综合体, 不再像传统报表那样直接进行价值汇总反映, 而是将企业自创建以来的所有有关会计事项, 在各种账户中汇总反映;而且将提供的所有事项, 按一定结构排列, 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信息可自行加工得到。如对固定资产项目, 可能不反映其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 却反映该固定资产的用途、性能、维修保养等情况, 因为信息使用者可以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随时查询到该类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等信息;应收项目也可以分解为企业创建以来的所有应收项目的发生额、期末余额、信用政策、坏账损失等情况。事项会计的损益表 (也称经营事项表) 应反映企业某一期间发生的经营事项 (主要是重要事项) , 要求对每一关键性事项进行报告, 而无需报告净利润。按最有利于信息用户预测未来同样事项发生的形式加以列示。事项会计的现金流量表只需报告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事项即可, 不再侧重于反映营运资本的变动, 而是侧重于揭示与筹资、投资和分配决策相关的事项。因此, 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决策需要和对风险的态度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模式,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关注某些特殊事项。同时, 信息使用者还可以自主选择会计政策, 自主分类、汇总并生成实时事项会计报告。

四、事项会计发展前景

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的多样性已经超出了传统会计学所界定的范围, 也远远超出了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目标和功能, 事项法便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改进当前会计信息系统的首选。建立在事项会计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 将提供及时、实时、不同计量属性的事项信息, 能极大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同时, 全面反映业务活动的事项信息也可被其他业务系统所调用, 可以有效地消除“信息孤岛”现象。事项法把会计信息系统的对外报告从财务报告扩展到企业报告, 从而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因此, 在“会计信息化”要求构建开放的会计信息系统的今天, 基于事项会计的会计信息系统将会得到快速发展。由于事项会计要求的多重计量属性以及提供以事项为主的信息留给会计信息使用者自己加工的余地与目前主流的价值法会计的思想不符, 而且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 传递分散信息的难度很大, 这导致事项会计在提出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并未引起响应和得到发展。但随着衍生工具的发展为事项法的应用提供了必要, 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为事项法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事项会计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发展的必然方向。

参考文献

[1]胡玉明:《事项会计: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统一》,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年第3期。

[2]宋献中、谭小平:《关于事项会计的探讨》, 《当代财经》2003年第10期。

[3]李松青:《事项会计假设的探讨》,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2月。

[4]陈平平:《事项法必将取代价值法——西方两种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比较分析》, 《浙江财税与会计》2001年第2期。

[5]储娇、邓畅:《事项会计与传统会计的比较分析》, 《浙江财税与会计》2002年第6期。

[6]徐宗宇:《对事项法会计理论的思考》, 《财经论丛》2003年第6期。

[7]张永雄:《事项法会计应用探讨》, 《中国管理信息化》 (综合版) 2005年第7期。

品牌基本理论研究 篇10

品牌的概念基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阐述, 本文针对品牌营销进行研究从营销学角度进行定义。“现代营销之父”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研究院教授菲利普﹒科特勒 (Philip Kotler) 阐述了品牌的6层意思:第一属性, 即一个品牌固有的外在印象;二是利益, 即使用该品牌带来的满足;三是价值, 即该品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感;四是文化, 即附加和象征该品牌的文化;五是个性, 即品牌可以给人带来浮想和心理定势的特点;六是使用者, 即品牌还体现了购买或使用这种产品的是哪一类消费者。一个品牌如果能具备所有6层含义, 才是一个完整的品牌。而其核心是品牌的价值、文化和个性, 它们确定着品牌的基础。总结以上6层含义, 菲利普﹒科特勒将品牌的定义阐述为:“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 其目的是藉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消费者的产品, 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区分开来。”[2]

二、品牌特征

品牌是带有各种特征的产品, 有了这些特征使得其在竞争中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第一, 品牌是产品的高级阶段

品牌是一种特殊产品, 是产品升华到高级阶段的体现。有些品牌依靠其产品的突出表现获得了极大的成就, 如苹果公司的工程师们制造的每一种产品是他们自己也希望拥有的, 产品操作简单且易于学习, 苹果使得选择变得简单, 选择苹果手机只有iphone, 苹果的客户服务和商店代表了高科技产品销售和支持的黄金标准, 苹果通常不会去发明一种产品而是在现存产品基础上的再创造, 而以上苹果的这些制胜法宝使之成为史上市值最高的企业。但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产品能成就一个品牌, 也能毁掉一个品牌, 二者密切相关。

第二, 品牌是产品个性的标识

品牌能使产品冲破其品类的共性获得竞争优势, 同样的产品在品牌力的影响下就会呈现不同的档次, 如LV的包在其品牌影响力下, 对于消费者来说已经不是单纯的包, LV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 它是一种奢侈品。虽然其产品本身也只是具有像其他品牌包一样的功能, 但是因其品牌文化、品牌营销、品牌服务构成了其强大的品牌实力冲破了普通品牌包的范畴, 成就了LV的成功。

第三, 品牌是一把双刃剑

拥有优质形象的品牌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成功, 但是一旦品牌中的一种产品出现问题, 就可能使整个品牌形象受到影响, 这种影响有可能是短期的但也有可能是致命的。如近期肯德基在华因“速成鸡”滥用抗生素事件而陷入空前的信任危机, 其母公司市值两日蒸发近13亿元。早在2005年肯德基餐饮中的新奥尔良烤翅和新奥尔良烤鸡腿堡调料中就被发现含有“苏丹红一号”, 当时由于肯德基的主动认错和积极承担相关责任, 赢来了媒体和消费者的一致“掌声”将危机的损失降到了最低点, 肯德基品牌依旧保持强势。而中国乳业巨头三鹿集团因在奶粉中掺含三聚氰胺蛋白粉最终走向了破产。

三、品牌意义

品牌对于企业和消费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企业不惜重金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消费者在市场中会对品牌的东西产生更大的购买欲。

第一, 品牌对企业的意义

品牌是企业财富的象征, 可以为企业带来巨额的品牌资产。优质品牌激发了消费者的忠诚度, 而消费者的忠诚度就是企业获得利润的保证。通过广告宣传、高质量、高品质的保证, 塑造企业的优质品牌, 是企业盈利的关键。优质品牌还可以通过品牌授权获得额外的利益。优质的品牌能够稳定产品价格, 减少价格弹性, 保持产品的地位, 保证企业的利润。降低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风险, 新产品投入市场的风险是极大的, 成本也相当高, 但是当一个优质品牌推出新产品时, 在其原有的品牌号召力下能够快速提高消费者的关注度, 最终促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当一个品牌做大做强后就会引来许多的模仿者, 产品可以模仿但是品牌不可以模仿, 消费者基于对品牌的忠诚度会更倾向于选择原有品牌。品牌也可以通过注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抵御竞争者的攻击。当遇到市场疲软, 消费不景气的时候, 消费者还是会优先选择优质品牌, 这使得优质品牌受市场消极影响小于其他企业。在进入新市场时, 优质品牌能获得更好的合作机会, 一定程度上减少宣传成本, 获得更多的延伸利润。

第二, 品牌对消费者的意义

选择品牌有助于降低消费者的交易成本, 一方面使消费者省去考虑各种相关问题的时间和精力, 消费者有时对选购的产品并不十分了解, 比如高科技或是比较专业的问题, 另一方面是减少消费者寻找产品的时间和金钱。选择品牌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 减少消费者的购买风险, 做优质品牌目的在于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培养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 同时标注品牌也表明了企业愿意承担责任, 保证消费者的权益。品牌仿佛成了消费者和企业之间的契约, 品牌代表着企业对其产品质量、性能、价格等的承诺, 而消费者选择品牌是对品牌付出了信任。消费者选择品牌也是选择了一种身份和地位, 选择捷豹汽车就等于选择了一种绅士贵族的生活方式, 选择DIOR就是选择了一种精致优雅的生活气息。选择品牌产品使得消费者获得了身心的满足, 也能向社会大众彰显其身份和地位。

摘要:“品牌”一词源于古斯堪的纳维亚语“Brandr”, 意思是“打上烙印”。品牌意识的出现距今不少于5000年的历史, 品牌化的初衷是手工匠人用来标识自己的劳动成果, 以便顾客能够轻而易举地辨认它们。21世纪是品牌的天下, 因此对品牌基本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品牌,概念,特征,意义

参考文献

[1]、KevinLaneKeller.品牌战略管理[M].李乃和, 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25.

理论创新基本经验论 篇11

关键词:理论创新;解放思想;尊重规律;实践第一;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07—0042—02

创新作为一个规范的学术概念,人们一般认为始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创新是人类独有的活动,是人类所进行的能动的创造性活动,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显著特征。理论创新是对传统理论的一种突破,具有先导性、现实性、历史性、包容性和针对性特征。理论创新绝不是凭借创新主体个人的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盲目行为,必须遵循一定的科学原则来进行。总结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可以将其概括为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必须坚持尊重规律、必须坚持实践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四个方面。

一、必须坚持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解放思想的目的,就是为了冲破思想僵化,深入实际,从调查研究中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发现新事物,解决新问题。把这些充实到原有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之中,使之得到进一步创新。

解放思想带有历史阶段特征。解放思想是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为了更好地生活和发展而作出的必然要求和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每一不同的事物都有其自身特殊的矛盾,每一事物在其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也都包含着各自的特殊矛盾。因而,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解放思想有着不同的要求。我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五四运动;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延安整风,它把我党从教条主义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树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是30年前邓小平同志领导的思想解放运动,否则就没有改革开放;第四次思想解放运动是十七大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解放思想要在“敢”字上下功夫。敢说真话,敢做真事,敢说新话,敢做新事,是哲学社会科学理论能否创新的关键所在。为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要敢于思考问题。思想创新是基础。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思想指挥行动,思路决定方法,方法决定出路。思想观念正成为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软实力。一个人要解放思想,首先思想要创新,就是每做一件事,每抓一项工作要有开阔的视野,不能拘泥于当前、当地的框框套套,要克服保守思想,树立并强化新的发展观念。

要敢于发现新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客观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能创造、改变、消灭。客观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它表现出来的种种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逐步掌握它、驾驭它、利用它来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要敢于修正理论观点错误。人们对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思维规律的认识,有一个过程,有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地认识过程,因此离不开对理论和观点的不断修正。

二、必须坚持尊重规律

客观规律是对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思维规律的内在考察,其本身没有任何前提、根据,因此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人们要认识它、掌握它,必须等到完全看清楚它的本质特征之后,才能有效地利用它来改造世界。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边学习、边了解、边实践、边创新的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必须因势利导地利用客观规律。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减少盲目性,保证创新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自己的内在规律,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类的思维,都是按照自身的内在规律运动发展的,均受一般规律支配。

解放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就是要求我们的思想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改变因循守旧、不断接受新事物的精神状态。

三、必须坚持实践第一

强化研究现实问题的意识。即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与问题采取一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态度。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问题,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正确地认识与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所面临的诸多重大矛盾问题,比如城乡、区域发展关系,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社会发展与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中央与地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国内与国际关系,国际发展的风险与机遇的关系。这些重大关系问题无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需要研究的,也最有可能出创新的方面与领域。

尊重实践中的鲜活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在社会生活的实践基础上产生,又经过实践的检验而成为真理的,并在与实践的结合中发挥其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作用,同时也使理论自身得到坚持和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是一次完成的,它接受实践的检验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善于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理论的党。从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新的伟大理论成果,不断地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都是我们党在推进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最重要成果和最集中体现。

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理论。要以彻底的实践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其任务之一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地适应深刻而急剧变化着的世界与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新形势、新特点,不断认识当代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新问题,大胆吸收与借鉴包括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先进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新成果,赋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以新的理论形态、思想内涵、语言特点。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先后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世界等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这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当代的最新发展,共同体现出鲜明的实践特色、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

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我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并不否认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它所强调的是,发展经济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人的全面发展,这才是发展的真正目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不仅具有政治、政策上的重大意义,而且在哲学、理论上也是一个长足的进步,富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的意蕴和根据。

创新活动要依靠人民。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二者的统一构成了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试金石。经济全球化以知识与信息经济的运行、科学与技术的创新为特征,促使人才资源成为第一资源。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经济社会已经进入依靠自主创新飞速发展的新时期,必须转变过去那种拼资源能源消耗,不断扩大外延再生产的模式。必须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主要区别是在重视发展的物质因素、物质条件前提下,认为决定性因素是人而不是物,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强调发展要依靠人民,要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成为创业的主体,依靠人民的创造活力和艰苦奋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党和国家要为人民创业与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形成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潜能,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创新成果要惠及人民。效率与公平问题是始终贯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并随着发展阶段和水平不同而不断变化的一对矛盾。如何正确处理两者关系,将哪一方面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是不同发展观的不同答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随着客观形势的不断变化,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部分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文化差距不断扩大,公平问题日益凸显。要使创新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必须最大限度地公平分配,使绝大多数群众得到实惠、享受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欧阳康.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J].哲学研究,2005,(09).

[2]庄福龄.当代中国哲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其与时俱进的创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05).

[3]袁贵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J].求是,2005,(22).

[4]夏甄陶.以人为本与唯物史观[J].晋阳学刊,2005,(02).

[5]周爱兵.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N].光明日报, 2004-04-23.

[6]施哲.思想解放与理论创新(会议综述)[N].光明日报,2008-07-23.

[7]江蓝生.理论创新就是发展马克思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09).

[8]张一兵,刘怀玉.以彻底的实践精神推进理论创新[N].中国教育报,(3),2008-05-06.

人生中心教育基本理论概要 篇12

人生中心教育的基本命题

教育是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必然与自身以外的其他因素联结。很显然, 与教育有关联的因素无限, 教育必是而且只是与这些因素的关联中展开。通过证明, 在教育所有的一切关联中, 教育与人生关系是最本源性和根本性的关系。从教育的重要又最本源的根本关系出发, 抓住了教育研究的主要矛盾, 避免了历史上某些教育的局限性。

教育基本问题是教育中自在的、原生的、能够派生和决定其他问题的问题。基本问题是学科研究的总出发点, 能解释学科全部研究内容的本质联系, 可以导出学科的范畴体系和概念体系。人生中心教育同意并尊重一般教育关于基本问题的提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映射到人生中心教育中, 基本问题应该是:准备什么人生、怎样准备人生。人生中心教育的全部内容是:教人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生活;人生中心教育的目的是教人会做人、教人会做事、教人会生活。人生中心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使受教育者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幸福生活, 即实现美好人生。

18岁被世界规定为“成人”的年龄, 表明生理、心理成熟了。进入了18岁则进入了“成人初期”, 身体和心理都能承担压力, 被要求承担许多的社会义务和责任。18岁是人生中心教育最为关注的人生分水岭。18岁以前的教育是对未成年人的教育, 是学习人生、准备人生和享受人生的阶段。人生中心教育最感兴趣的是从出生到18岁的未成年段, 可称为人生中心基础教育。

人生中心教育的公理、原理及推论

教育属于社会科学, 不能脱离实践, “做出来”是其最好的证明。但教育作为社会存在物在周而复始地发生着、进行着、发展着, 虽不具备形式科学那样非常严谨的逻辑体系, 但同样会表现出它自身的规律性。因此, 人生中心教育的理论体系尝试着借助一些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构建甚或是局部构建, 以使人生中心教育理论系统表现出相当程度的严谨性, 即成为一个有“很好质量”的体系, 显出“一点科学性”及更多的可信度。

公理是经过人们长期实践检验、不需证明的客观规律。在数学上, 如果能以公理建立体系的话, 这个体系是严谨的、科学的。因此, 我们尝试着借助公理这一体系来进行人生中心教育理论的构建或是局部的构建。人生中心教育有无类似于数学中的“公理”呢?人生中心教育核心概念的成功提出和有效运用就强有力证明了人生中心教育理论体系中是可以有公理的加入。人生公理 (基本公理1) 、教育公理 (基本公理2) 、整体公理、连续公理、性向公理和渐进公理构成了人生中心教育的6个公理。

除去公理之外, 还有一些由对教育有奠基作用的科学理论已经揭示或证明的事实或规律, 对构建和实施人生中心教育起到基础性作用, 成为人生中心教育理论和实践生成、构建和实施的出发点, 我们称之为人生中心教育的原理, 包括基本关系原理、人生向度原理、差异原理、空间原理、社会原理、“结构—功能”原理、“心智—学制”原理、系统性原理、开放性原理和自组织原理。

人生中心教育全部理论体系的建立, 除去公理和原理外, 必然产生可由公理及原理导出的命题, 称为人生中心教育的基本推论。这28个基本推论对构建和实施人生中心教育具有直接意义。

人生中心教育的理论基础

人生中心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多学科的, 其中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是人生中心教育的三大理论基石, 因为这些是关于人的最基础理论。

哲学是构建人生中心教育的理论基石。人或人生都离不开哲学。哲学的对象是人生, 它的使命是赋予人生以意义。哲学指导人生, 人生中心教育影响人生, 二者关系紧密;同样, 人或者人生也不能没有教育, 教育指导和影响着人们的人生准备。因哲学属于上位科学, 所以人生中心教育必须得到哲学的支持;人生中心教育作为和谐时代、和谐社会、和谐中国、和谐世界背景与渴求下的教育, 它更应得到关于人的哲学的支持, 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支持;人生中心教育作为当今时代的教育, 它也必须得到当今时代哲学——整体论、人本论、和谐论、创新论的支持。

心理学、特别是发展心理学、重点又是生命全程发展心理学的成果将成为人生中心教育的生成、构建和深入研究的基础。心理学或它的重要分支学科——发展心理学是以人的心理作为中心研究对象的。心理学研究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 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教育的功能和任务是促进人的发展, 最关键的是促进人的心理发展, 人生中心教育也不例外。所以, 离开心理学、特别是发展心理学, 人生中心教育的生成和研究将都失去基础成为茫然。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生命全程发展心理学为教育、特别为人生中心教育提供了可以作为前提的基础理论。

人生中心教育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 师生也是社会人;人生中心教育过程表现为教育活动, 教育活动又是包含在社会活动中, 所以, 社会的规律会在教育活动中体现, 社会学也就成了教育学的基础, 也就成为人生中心教育的构建与实践的理论基础。

同时, 在人生中心教育命题体系内, 不证自明的公理也可以从人生中心教育据为立命基础的科学理论中找到证明, 这样, 我们不仅立论更严谨, 而且也证明了这些提供证明的理论真正是人生中心教育理论得以成立的理论基础。心理学将证明心理空间的存在、心理发展可被影响, 并提供整体公理、连续公理、渐进公理的证明;社会学提供人生公理、教育公理、性向公理的证明;而哲学则对“人生”“教育”“教育与人生”等最基本概念、命题提供解析, 并从价值上、认识上、方法上为人生中心教育提供全面的分析和指导。

人生中心教育的课程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和心脏。如果存在教育“再造”, 课程也需要“再造”。人生中心教育是完全有别于以往教育的新教育“再造”, 因此人生中心教育课程具有新的“再造”课程的意义。

人生中心教育对课程概念做了一个新定义:社会成人 (含教师) 为使儿童实现美好人生而设计和生成的一切必要且充分的积极影响和过程, 并在过程中充满了儿童的参与性和课程的生成性。

人生中心教育课程的逻辑构建

根据人生向度原理:确定任何具体人生, 需要而且只需要三个向度——空间向度、内容向度、时间向度。所以, 人生中心教育的课程构建需要而且只需要三个维度:空间维度、内容维度和时间维度。空间维度指人存在的实然空间及非实然空间 (心理空间) ;内容维度指人和人生内容一一对应, 即人不同, 人生内容不同;反之, 人生内容不同, 是不同人的人生, 所以, 由内容区别不同的人;时间维度指时间延续, 说明生命存在, 人生继续。由此可知, 人生中心教育的课程有而且仅有三个维度——空间维度、内容维度、时间维度。

根据人生公理:任何人的一生有且仅有三项内容——做人、做事、生活。所以, 人生中心教育的课程从内容 (功能) 向度分, 功能课程有且仅有三种:做人课程、做事课程和生活课程。根据空间原理, 学生生活在四类空间——学校空间、社会空间、自然空间和心理空间。所以, 人生中心教育的课程就存在空间向度划分, 即空间课程:学校空间课程、自然空间课程、社会空间课程、心理空间课程。

根据基础教育的年段划分, 或12年, 或15年, 得出人生中心教育课程的时间维度。

以上分析得出:内容 (功能) 、空间和年段是决定人生中心教育课程的三个要素, 这实际是决定人生的三个要素, 即人生内容、人生空间、人生过程在课程建构时的反映。形成了功能课程及空间课程, 所以, 人生中心教育课程是全面人生课程、是教育的全功能课程。

人生中心教育的课堂与教学

人生中心教育认为在空间中发生课程活动时才成为课堂。这里的“空间”系指“课程活动”空间, 即“课程空间”, 所指为两类——实然空间 (又可分为学校空间、自然空间、社会空间) 与心理空间 (虚拟空间) ;这里的“课程活动”是在课程空间中师生、生生、学生的自我与客我所进行的互动以及师生共同、生生共同或学生个体所进行的对课程空间中的课程要素所进行的认识和改造活动。

在学校“教室”空间中“教学活动”时, “课程活动”的内容和结构都会简化。这时, 只要进行着有师生参加并由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时, 学校内的“教学课堂”就出现了。教学课堂的构成要素分为物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物理因素是教室所具备的教育教学的条件因素。人生中心教育力图创造适合于课程实施的优质空间环境:教室向多功能转变, 成为学习室、教授室、信息室、图书室、讨论室、交流室、生活室;教室向智能教室转变, 高速互联网连接, 互动电子白板, 学习资源的上网本、摄像头、多屏幕和投影系统……让教室成为没有围墙的教室;教室向弹性化、可组合空间转变;教室充满生活气息……

以上因素都是“静态的”, 课堂的社会因素及师生的活动, 是“动态的”。师生的活动是决定课程活动的质量, 才能使物理因素充分发挥作用。课程活动, 师生、生生或学生自我与客我之间所进行的社会互动才是课堂中的核心要素。

人生中心教育主张的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 更是师生共同参与实现课程育人功效的活动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师生共同的对话、交流活动是教学过程的主要表现。人生中心教育课堂认为师生在思考、讨论、交流、对话……是平等身份, 但又承认师生在很多方面是不平等的, 教师因知识、经验、责任……又处在为师、领导的位置。

人生中心教育的课堂, 除具备一般课堂必需的条件之外, 具有自由、民主、主体、活力、思考、智慧、生长、哲理8个特征。由此看出, 人生中心教育的课堂有着远高于一般课堂的规定性, 这是更高的育人要求, 因此它有更强、更优的育人功能。通过这样的课堂培育的人, 会更适应现代时代, 他们的人生会成为现代人生。这样的课堂怎样实现?很显然, 仅教学内容是无法实现的, 必须借助于“过程”才能“合作”实现。

人生中心教育的课堂从读开始, 看 (听) 、思、辨、研、做、写……课程活动不是课程在活动, 不是读本在活动, 而是师生主体性活动。教学目标是通过过程才能实现, 所以, 过程也是课程。人生中心教育的课程不仅是预设的, 而且是生成的, 是在过程即活动中生成, 是动态生成的课程, 师生都是课程生成的参与者, 特别是学生, 他们既可以生成课程, 又可以设计和创造课程。优秀的人生中心教育课程不是完全预设的, 而是在课程活动中不断被生成的。

摘要:人生中心教育是当代最新的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其全部内容是教人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生活。这一理念体系的构建, 借助了数学思想、方法和公理体系, 还有对构建和实施人生中心教育起到基础性作用的科学理论、事实或规律。人生中心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生中心教育的课程构建需要三个维度:空间维度、内容维度和时间维度。人生中心教育的课堂, 具有自由、民主、主体、活力、思考、智慧、生长、哲理8个特征。探索人生中心教育基本理论, 对开展人生中心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上一篇:室内塑料排水管道安装下一篇:生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