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动员理论

2024-07-13

社会动员理论(精选7篇)

社会动员理论 篇1

摘要:社会共生论已经逐渐成为阐释体育界发生现象的一种常见的研究工具。本文从社会共生论的视角深入分析了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资源要素关系和约束条件,帮助读者理清体育界教练员与运动员复杂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社会共生系统,教练员与运动员

竞技体育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但是最重要的关系无疑是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前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尽管改革开放后,竞技体育在足球、篮球、排球等人口基数大、民众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中开展了职业体育化进程,但以为祖国增光添彩为目的的国家梯队训练系统仍以举国体制为主,很多教练员至今被称作X指,既是沿用之前计划经济时期指战员的称谓。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关系也常常处于“师徒如父子”之间的关系。但同时,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了当代运动员商品化、资本化的转变,运动员的知名度成为运动员最大的资本。于是运动员自身利益与教练员甚至培养单位利益之间的冲突就变的不可避免。近些年,“师徒反目”、“师徒对薄公堂”事件愈发频繁。鉴于此,理清教练员与与运动员之间的利益纠葛点,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和谐、稳定的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社会共生关系就显得迫在眉睫。

1 教练员与运动员关系现状

根据我国教育学和运动训练学的内容,教练员是运动训练的组织者,运动员是受训的运动员,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不存在上下级,谁领导谁的关系[1]。但根据程云峰等对中国篮球、排球、足球等13个项目319人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个人项目中,运动员与教练员保持融洽关系的占总人数的93%,而对于集体项目,不融洽关系占到27%。这说明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不融洽仍然占有比较大的比例。

2 社会共生论的理论知识

社会共生理论认为,社会共生现象是存在,是独立于人的主观意识而有的存在[2]。胡守钧在《社会共生伦》里指出:社会共生是从共生角度来分析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一种社会理论[3]。任何社会共生关系,至少必须由主体要素、资源要素、约束条件三大部分组成。

主体要素是指人以及由人构成的组织。胡守钧先生在《社会共生论》一书中提出:“社会共生论以人人平等为前提,每个人生而平等。无论信仰、阶级、性别、职业、年龄等所有生物性和社会性的不同。人之间有不同利益,团体之间有不同利益,阶级之间有不同利益,当然有冲突有竞争,但是冲突和竞争并不是要消灭对方,而是以共生为前提。”平等主体是教练员与运动员共生关系建立的首要前提。而传统的中国式教练员运动员的关系更接近于父子关系[4]。

资源要素是社会主体共生的纽带,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产生某些效应以满足人之需要者,包括物质系列、精神系列、劳务系列、关系系列等内容。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资源要素主要是指维持教练员与运动员关系的一系列事物。

约束条件是指拥有共生关系的各社会主体必须遵守的条件。任何共生关系之间都存在约束条件,一旦失去这些约束条件,这组共生关系就无法存在。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约束条件是在中国的竞技体育制度下教练员与运动员都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以及队内默认的规则。

3 教练员与运动员共生系统解析

以主体间的力量对比为指标,可将共生系统分为均衡共生关系、偏生共生关系和寄生。由于中国由上而下的选拔体制,导致了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存在着不平等性,而同时,运动员可以凭借较好的体育成绩迅速提高自身价值的特性决定了运动员与教练员之间的共生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动态发展的过程。

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关系怎么定义,根据不同的分类指标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法。以资源纽带为指标可以将共生关系分为以经济资源为主要纽带的共生系统、以政治资源为主要纽带的共生系统,以文化资源为主要纽带的共生系统。教练员与运动员尤其是中国的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决定了我国教练员队伍的权威性,是由教练员选择运动员的单项选择。运动员鲜有自主选择教练的机会和权利,体工大队与教练员之间不是简单的雇佣关系,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是以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为主要纽带的多元综合共生系统。

3 . 1以政治资源为主要纽带的共生系统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体育其最终目标就是以优异的体育成绩在国际赛场上为祖国争光。由此建立的省、市梯队以及业余体育学校都是围绕这一终极目标开展运动的,运动员是由其运动成绩进行评判,教练员是由其培养的运动员成绩来进行评判。因此运动员的成绩成为维系教练员与运动员社会共生关系的重要依据。尽管在我国,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项目已经开始职业化的进程,但还有如柔道、摔跤、举重等大部分项目还没有开始或很难进行职业化进程。这就决定了这些项目是以取得较好竞赛成绩为主要目的。教练员荣誉的取得也主要取决于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因此,运动员运动的竞赛成绩成为维持教练员与运动员取得政治资源的主要手段。

运动员在取得优异成绩之后,政治资源会短时间内迅速增加, 例如刘翔在奥运会上取得巨大成功之后,被推选为全国政协委员。这时候其与教练孙海平之间的政治资源关系就变得非常微妙,孙海平是刘翔的教练,对其有管理的职责和权利,但刘翔在取得优异成绩之后,知名度和政治资源超过了孙海平,此时,孙海平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政治资源丰富的刘翔是关系到其与刘翔之间能否继续师徒关系的根本。孙杨事件亦是如此,孙杨固然在很多方面表现的不成熟,但朱志根是否在孙杨成名前后改变对其态度,重新根据两者之间的政治资源关系审视他们之间的关系。我想,朱指导如果认真对待这个问题,就不会惹怒孙杨,使其做出扬言要换教练的举动。

3 . 2以经济资源为纽带的共生系统

经济资源方面,如柔道、摔跤、举重等以取得竞赛成绩为主要目的的项目并不是以取得经济效益为目的。而社会影响较大的项目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有诸多经济利益交叉,孙杨与教练员师徒反目很大的原因就是经济利益冲突。经济利益冲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国家或者社会对在奥运会或者其他重大竞技体育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团队或者个人经济上的奖励;另一种是运动员利用自己的明星效应从事代言等获取经济利益。优异成绩带来的巨大利益该如何分配也是影响师徒关系,甚至是运动员与体育管理单位之间关系非常重要的因素。20世纪90年代马家军从辉煌到衰弱的过程即印证了这个过程。马家军的家长马俊仁将队员取得的经济资源大部分占为己有,从而使得马家军队员纷纷出走而致使马家军四分五裂。跳水王子田亮也曾经因为代言问题和主管单位闹的不开心。以中国女子网球为代表的竞技体育“单飞”项目群体尝试出一个新的模式,但这个模式能否在其他项目上应用依然等待实践的考验。

3 . 3以文化资源为纽带的共生系统

文化资源方面,要理清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文化资源的要求, 首先就要理清什么是体育文化。体育文化是一切体育现象和和体育运动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即人们在体育活动和实践过程中,通过竞技性、娱乐性、教育性等手段,以身体形态变化和动作技能所表现出来的具有运动属性的文化,它包含有体育理想、体育道德、体育制度、体育物质设施和体育价值,分为体育精神文化、体育物质文化和体育制度文化三个层次[5]。

广义上的体育文化代表了可以分为精神文化、体育物质文化和体育制度文化三个层次,而根据本文研究需要,我们将体育文化界定为体育运动所创造的观念、意识、精神、思维等意识形态方面的精神财富。

根据本文研究,认为体育文化的概念可以这样界定:人们围绕体育运动所形成的一切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既包括体育运动规则、技战术的演进,也包括体育运动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更包括体育运动所创造的观念、意识、精神、思维等意识形态方面的精神财富,这也是体育文化的核心内涵。

教练员与运动员维持共生最根本的就是体育文化资源,教练员在运动员成长过程中,不断的给运动员传授关于体育法律法规以及提高运动成绩的技巧与方法,这些都是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文化资源。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文化资源是其政治资源、经济资源的基础,如果教练员没有能力指导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时,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共生关系亦不复存在。孙杨在声称要换教练时非常重要的一个理由就是:他认为朱志根训练方法落后,不能帮助提高其成绩。

4 结语

“以竞技体育为中心,以举国体制为模式”的中国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社会共生关系是一种融合了经济资源纽带、政治资源纽带与文化资源纽带为一体的综合社会共生系统,理清社会共生系统的三大要素,对理解中国竞技体育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共生关系的动态变化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研究 篇2

关键词:排球运动,体能,排球专项体能训练

在竞技体育领域, 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 在整个训练系统中, 体能甚至被认为是竞技运动制胜的决定性因素。

体能是指运动员机体的运动能力, 是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运动员为提高技战术水平和创造优异成绩所必需的各种身体运动能力的综合。这些能力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其中运动素质是体能的最重要决定因素, 身体形态、身体机能是形成良好运动素质的基础。运动员体能水平的高低, 是通过速度、力量耐力、协调、灵敏和柔韧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

随着现代排球运动的发展, 运动素质越来越成为决定运动员自身技战术水平发挥的重要因素。因此, 充分认识和了解排球运动对身体的要求, 全面发展自己的运动素质, 打好坚实的基础, 对从事排球运动至关紧要。

1 排球的运动特征

根据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个人运动形式, 可将其运动特征简单的概括为八个字, 即“全面、快速、高度、持久”。对于这八个字, 可以理解为:

全面:排球运动特点决定了运动员需随时向各个方位运动, 包括直线、曲线、腾空、支撑、旋转击打、立体和摆动、缓冲和蹬伸等。因此, 排球运动对运动员的关节和各个肌群的要求很高, 相应的关节和各个肌群均不能出现相对弱势, 否则, 会影响技术动作的完成。

快速:主要指运动员完成一系列动作的时间值极短, 很多动作都是在瞬间完成的。如对运动员的弹跳要求, 不但要跳得高, 更要跳得快。同时, 现代排球运动的发展使传球、扣球、跳发球等速度提高很快。如男子跳发球球速已达30m/s, 30m/s以下的球速已不能对对方构成威胁。高水平的二传手都在高点传球、跳传及传球弧度上下功夫, 副攻手与主攻手则在移动、助跑、起跳、挥臂扣球等技术环节上挖掘速度潜能。

高度:主要包括身高和弹跳高度。现代排球运动的发展使运动员更加“大型化”, 身高和弹跳高度是影响运动员 (运动队) 竞技水平和比赛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日本学者研究证明, 排球运动员的摸高与比赛中发球、扣球、拦网的成功率成正比。没有高度, 就难以有很强的主动得分能力。

持久:一场排球比赛的时间 (5局) 一般持续近一个半小时, 而运动员在一场比赛中的起跳次数可达200次以上。因此, 对运动员的弹跳持久力和移动持久力有较高的要求。

2 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特征

排球运动属技能类集体对抗性中的隔网对抗性项目。排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机能和运动素质具有鲜明的专项特征。具体表现为:

1) 网上争夺是排球比赛中攻防对抗的焦点, 扣球和拦球是制胜的关键。排球运动员在身材大型化的前提下, 不仅要跳的高、冲的远, 而且还要跳的快、能持久。

2) 接发球和接扣球能力是排球比赛取胜的基础, 低、中、高重心的反应速度、移动速度和变方向的移动能力, 是提高防守起球效率的关键。排球运动员不仅要反应快、身体重心变方向控制能力强, 而且还要具备快速移动能力。

3) 扣球是排球比赛进攻和得分的最主要的手段, 比赛中扣球效果优劣一方面取决于运动员的身体和跳跃能力, 另一方面取决于运动员击球的挥臂能力。运动员的击球挥臂, 即要挥的快、又要力量大, 同时还必须具备灵活的变向挥臂能力。

3 排球专项体能训练的内容

排球运动员的运动水平是由其竞技能力所决定购, 是运动员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的综合表现。体能即身体能力, 是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专项身体素质、机体机能水平和身体形态特征的综合体现。在竞技能力的四大因素中, 体能是最基础的因素, 良好的体能是不断提高技战术水平的重要保证, 提高体能训练水平是取得优异成绩重要的途径。体能训练在现代排球训练中占有重要地位。

现代排球运动的对抗日趋激烈, 大强度的比赛对运动员的体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不仅要求运动员有极优秀的弹跳, 而且要有敏捷的反应, 良好的协调性和灵巧性。因此, 运动员体能的水平越来越成为决定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 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体能训练要根据排球运动的特点, 采用专门的训练手段来发展与排球运动水平有直接关系的专项身体素质、机体机能能力和身体形态。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主要有:

力量——腰、腹力量, 腿、跺部力量, 手臂、手指、手腕力量等。

速度——反应速度、移动速度、起跳速度、挥臂速度等。

弹跳力——原地弹跳力、助跑弹跳力、连续弹跳力等。

耐力——移动耐力、弹跳耐力、速度耐力、比赛耐力等。

灵活性——腿、手、腰、腹的协调配合能力及场上的灵活应变能力等。

柔韧性——肩、腕、腰、膝、踝等关节的活动范围等。

4 排球专项体能训练的依据

为使体能训练取得良好效果, 在选择方法和手段时必须考虑排球比赛对身体素质和机体机能的要求, 而这种要求必须符合运动生理学原理。

从能量代谢的角度看, 人体工作时的能量来自于三个供能系统:一是无氧非乳酸供能系统, 它可使肌肉活动在较高的水平上支持5~10s, 如100m短跑;二是无氧乳酸供能系统, 工作时间在20~30s, 有时持续1~2min, 如400m跑项目;三是有氧供能系统, 即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提供能量, 工作时间往往在2~3min或更长时间, 如长距离的运动项目有氧供能是基础。

排球比赛属间歇运动形式, 即短时间爆发式的身体运动被短暂的间歇体息分隔开。短时间、爆发式的扣球、拦网主要是无氧非乳酸系统供能。而短促的动作重复, 或连续的多回合争夺, 则是无氧乳酸系统供能居主要地位。从这个角度来看, 排球主要取决于无氧供能系统, 但从势均力敌的排球比赛时间可达一个多小时这点看, 提高有氧供能能力同样不能忽视。

5 排球专项体能训练的原则

1) 在力量训练中应突出速度因素, 不要片面追求负荷量和难度, 关键是在动作正确的情况下选择适宜的负荷强度, 重点突出速度。

2) 身体训练一定要与专项技术紧密结合, 与所采用的技战术特点相适应。

3) 身体训练应循序渐进, 训练负荷逐渐递增, 使运动员始终处于不适应状态, 不断打破旧的循环, 建立新的循环。

4) 力量训练一定要全面, 上下肢、前后肌群要平衡发展, 离心收缩与向心收缩要成比例, 主动肌、协同肌与对抗肌的放松训练要纳入力量训练计划中。

5) 在一节力量训练课中, 其安排应遵循从大肌群训练至小肌群的训练。在常年或多年的训练过程中应坚持小肌群训练的不间断。

6) 力量训练要因人而异, 根据不同年龄、形态、场上位置、个体特征等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

7) 速度训练可遵循“超负荷”原则在负重力量训练后, 利用肌肉剩余兴奋的惯性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与运动, 既可发展力量, 又可发展速度, 使神经始终处于灵活控制中, 防止产生动作僵硬和不协调。例如在进行杠铃训练后立即转入徒手的, 与所运用的技术动作相似或相同的练习, 利用肌肉剩余兴奋的“惯性”动员比平时徒手练习时更多的肌纤维参与运动, 提高运动能力。“超负荷”训练应采用先阻力, 后助力, 先向心, 后离心的训练方法。

8) 身体训练要防止产生不良影响的积累, 如做完速度较慢的练习后要安排速度较快的练习, 形成训练的良性转移。

参考文献

[1]陈华.体能训练的创新问题探析[J].体育学刊, 2005, 15:20.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6:376-377.

[3]黄汉升.排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63.

[4]梁瑞林, 李久德.论新规则执行后排球运动训练的改进[J].济宁师专学报, 2001, 22 (3) .

[5]庞明, 黄大华.刍议排球训练的体能训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8, 24 (2) :68.

[6]刘强, 颜秉峰.对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探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2, 17 (2) .

[7]党旭梅, 谢永安.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方法探讨[J].阴山学刊, 2008, 22 (2) .

[8]运动生理学编写组.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6.

运动员科学选材预测理论研究综述 篇3

所谓运动员选材是指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要求, 用科学的、先进的手段和方法, 通过客观指标的测试, 全面综合评价和预测, 把先天条件优越、适合从事某项运动的人从小选拔出来, 进行系统培养, 并且不断的检测其发展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核心是预测。前苏联、东欧诸国、美国等国家选材理论已趋于成熟, 而我国科学选材工作始于上世纪70年代, 期间对青少年儿童运动员的生长发育与选材、遗传与选材、心理与选材等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特别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 医学、人体科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等许多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 对我国选材预测理论奠定了多科学的基础理论。我国目前的选材分为初级选材、中级选材以及高级选材三个阶段, 我国学者大多数进行的是初级选材阶段的研究, 初级选材作为最基础阶段的选材非常重要, 其研究成果比较多, 形成了一套选材预测理论。初级选材是指从众多的儿童少年中选拔出适合参加基础运动的天才少年, 如何确诊天才儿童少年具有运动的潜力, 那就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法, 对其未来的运动能力作出可能性判断。

1 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理论基础

A代表遗传规律 B代表环境因素 C生长发育规律

“运动员选材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是建立在生物学、人类学、遗传学、解剖学、生理学、医学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数学、测量学和统计学等众多学科的基础上的。[1]人体生长发育规律、人类遗传学原理和人类生存环境则构成运动选材的基础即“理论三角”, (如图) 在这里人体生长发育规律占首要地位, 这是儿童少年选材的立足性依据, 其次遗传规律, 决定着人体性状及发展潜力, 再者就是环境, 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 构成了运动选材的理论基石。

1.1 人体生长发育规律理论

(资料来源:王家宏.运动选材 运动训练学 运动竞赛学[M]。.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12)

1.1.1 “运动员科学选材研究的核心问题, 是认识和掌握运动员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运动成绩以及生理生化、生理特征等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规律”[2]。生长发育即生长和发育, 生长是指人体细胞不停地增多、增大, 同时细胞间质增多, 人体才有小变大, 有轻变重, 这是人的量变过程。在这一量变过程的同时, 人体各器组织、系统还在形态上进行分化在机能上逐渐专门化, 使他们发生着质的变化, 逐渐走向完善与成熟, 这就是发育。 (如表1) , 人体生长发育的八个阶段。

1.1.2 人的生长发育速度不是直线上升的, 它是包括两个生长发育突增期波浪式向前发展的。第一生长高峰期是胎儿期到一岁阶段, 身高每年增长4~5厘米, 体重每年增加1.5kg~2kg, 一直保持到青春前期。“2~12岁的体重计算公式:周岁数×2+8 (或7) =体重 (千克) ;2~15岁身高计算公式: (实际岁数×5) ÷80=身高 (厘米) ”[3]第二生长高峰期出现在青春期, 这时身高年增长7~8厘米, 最快可达12~14厘米。体重一般年增长5~6kg, 甚至8~10kg.在第一次突增期, 儿童增长有“头尾律”特点, 即长头快, 长腿慢的发展规律;在第二突增期, 不以长头为主, 而是发展人的体型, 即“向心律”是指身体发育增长趋势是先长四肢, 尤其是下肢, 再长上肢, 最后长躯干的规律。

1.1.3 依据生物年龄与日历年龄之间差距我们将发育分为三大类, 生物年龄大于日历年龄一年以上的叫做早熟型, 属于提早发育;生物年龄小于日历年龄一年以下的叫做晚熟型, 属于推迟发育;两者差距不到一年的叫做正常型, 属正常发育。依据青春期开始发育的时间和持续时间的早迟和长短, 人体生长发育大体上分三类九等, (如表2) 依据国内外报导, 正常时间开始发育的延长型者的成才率较高, 而推迟发育的各型均差。

(资料来源:刘献武.《运动员选材学》简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987, (2) :49)

1.2 人类遗传学理论

1.2.1

“人体性状及其发展潜力在不同程度上受遗传因素的控制。因此, 从人类遗传学的角度来看, 运动能力是反映在人体运动方面的各种特定性状, 它包括人体形态, 生理机能, 生化代谢特征、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力、个性和意识运动能力等”[1]。试验结果和训练实践已经证明适宜人体运动的一整套竞技能力是遗传的。在注意人体运动能力遗传时, 必须注意其遗传变异, 根据人类遗传学原理可知, 变异对运动能力有利也有弊, 它必然影响组成人体运动能力各性状的遗传和发展。克莱贝和格莱次盖达研究称, 著名运动员的后代有50%的人运动能力突出。

1.2.2 遗传选材的理论依据——多基因学说

1.2.2.1 多基因遗传性状特征

遗传选材时测试和研究的人体性状, 绝大多数为多基因遗传性状, 多基因遗传性状是由多对基因控制的, 每个基因的作用不是很大, 叫微效基因, 它具有累加作用。人类多基因遗传性状的特征是有多对基因控制, 为数量性状, 呈常态曲线分布以及性状发育受环境影响等特征。

1.2.2.2 多基因学说

瑞典遗传学家Nillson-Ehle根据人类身高在人群中分布的特征认为, 社会环境, 家庭生活以及体育活动等等环境因素对人体身高发生了影响, 其次认为导致人体身高这种分布规律的重要原因“在于身高这个多基因性状是由许多具有累加作用的微效基因决定的。而这些基因的单独作用又都比较小, 由于众多的基因分离和组合, 基因型的变化非常多, 再加环境因素的作用, 便造成人类身高的变异更加多, 并呈连续分布的状况。另外, 控制人类身高的微效基因, 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涉及到多个位点, 它们的实际作用又各不相同有些基因对性状的形成具原初作用, 而其他一些基因则产生具有调节功能的生长调节物质, 还有一些基因为间接地影响性状, 或是作为基因的多效性发生影响 (即一个基因可以影响多个性状的发育) , 或是作为修饰基因等等”[4]。人类各种多基因遗传性状的形成及其变异都非常复杂, 人群中体重重的、上肢特长的、相对肌力大的、无氧耐力好的、柔韧性好的、反应速度快的、最大吸氧量高的、节奏感强的其变化规律大体上与身高相仿。

1.2.3

进行遗传选材, 应选择性状发育完全的或这些性状与其他性状有一定关联度, 这样能推测其他性状发育状况, 把这种人类遗传性状作为主要遗传选材内容, 并根据他们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做出运动潜力的预测。

1.3 环境因素对人体运动能力各性状的影响

“环境, 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外界 (包括胚胎发育的母体子宫) 各种条件的总和”[1]。刘献武认为:组成人体运动能力的各种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和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处的环境共同决定的。遗传因素与环境对人体的某一性状的作用不是等同的, 可因家庭、营养条件、体育运动、教育、生活习惯、睡眠和空气清洁度等影响而产生性状上的差异。

2 运动选材预测理论分析及方法应用

2.1 运动选材预测分析

预测是选材问题的关键, 要想预测就要集中精力把决定运动成绩的各种因素进行分类, 总的讲可分三类:第一类为可控的即可变的因素;第二类为不可控和很难控制的因素;第三类为在一定的条件下或发展中是稳定的因素。预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哪些因素是先天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也就是不可控或很难控制的因素, 以及如何预测这些因素[5]。扎西奥尔斯基曾断言:“没有预测就没有选材”。“根据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 成功的预测只有当被研究的变化具有稳定的性质时才有可能。如果发展过程中或运动成绩提高过程中的变化具有偶然性, 那么便不可能进行有效预测”[6]。乌尔布利希指出:“只有存在发展的稳定性, 才能在少年甚至是儿童身体状况的基础上可靠的预测成人时的身体状况”。稳定是遗传的表现, 凡是有较大遗传性的身体特征都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所谓稳定是指不受或很少受客观因素的影响, 不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或者稍有变化, 但各个发展阶段的变化和最后的指标有较大的相关性。

2.2 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包括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以及智力能力

体能包括形态、身体素质、生理机能, 其中形态包括长度、高度及维度等以及内涵因素, 身体素质包括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素质等以及内涵因素, 依此类推, 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 将决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及敏感指标进行数据测试, 将数据整理并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潜在能力预测。许多专家认为:适合体育运动的一整套才能也是遗传的。在我国有陈氏举重家族和穆氏游泳家族, 他们的后代虽有的项目与父辈不同, 但都是运动名将。

2.3 预测理论的应用

2.3.1 形态选材及其预测

身体条件是取得优异成绩的最基本条件, 各项运动高水平的发展, 越来越显示出身体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适合于某项运动体型的人, 比一般人更容易出好成绩, 研究人体生长发育的状况通常是以身高、体重以及各肢体长度及其比例为指标, 作为身体发育的重要特征。国外对许多的成绩增长速度较快的项目分析后发现身体条件改善是重要原因之一。

2.3.1.1 身高的预测

青春发育期是人体发育最快时期, 变化较大不稳定, 男孩14岁后, 女孩13岁后, 个体间差异较大。女孩在11岁前一般高于男孩, 11岁-13岁出现两次交叉, 以后男孩高于女孩。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 四肢的发育较早结束的也早。

2.3.1.1.1 父母身高推算子女身高

波波夫斯基研究认为:按父母的体型可以预测少年运动员的个体发育速度。父母身高与子女身高相关系数为0.50.捷克的哈弗利采克将父母与子女的身高关系总结出了未来子女身高预测公式。儿子的身高= (父亲高+母亲高) ×1.08/2, 女儿的身高= (父亲高×0.923+母亲高) /2。

2.3.1.1.2 自己身高推算自己身高

作为形态最基础的指标, 经过数位专家及多年的测算, 对所得数据进行数理统计, 找出身高推算的规律, 指标数据获得源的不同, 产生的推算结果也会有不同地域性特点。首先用身高相关系数预测未来身高, 根据坦纳、图德登哈姆、西蒙斯、沙特尔沃思和威尔逊等人绘制的相关系数图可知, 8-12岁及15岁时身高相关系数最高, 相关系数越高预测越准确, 此法有局限性, 男13-15岁、女11-14岁身高相关系数最低, 因此预测性较低, 所以此年龄段少年无从准确预测未来, 留下预测盲点。其次卡帕林氏和坦纳氏预测, 二人分别根据捷克国家和英国居民统计数据制作了身高预测表, 从3岁起可以根据当年身高以及对照表中的身高百分比推算出未来身高, 但此方法只适用于东欧人群。另外卡帕林氏根据捷克国家13万多名男孩绘制了男子体型函数表, 影响该函数的因素是年龄、体重以及发育水平和速度, 但此法只适用于中欧人群;还有梅德维德氏的身高对照表预测法。值得着重说的是瓦尔克尔氏预测法, 其方法有三种, 分别设计了一次预测法常数表、二次预测法常数表以及最快青春期前后两次身高预测法常数表。三种预测法的优点之处是动态的, 适合每个人的具体情况, 实践证明, 三种方法的预测结果最大误差不超过3厘米, 比较准确, 男孩在10-11岁女孩在8-9岁时预测结果更准确。罗马尼亚在青少年运动员选材的研究中提出了用身高的百分来预测未来男女运动员身高的方法。

2.3.1.1.3 脚长预测身高

在儿童少年发育过程中, 脚的生长要快于其他部位, 脚长占身高的比例不同身高的人其差值不是很明显。在我国孙登潮进行过这方面研究。从13000多名不同年龄的男女儿童少年统计资料看出, 脚长者也是身材高者[7]。

2.3.1.1.4 骨龄预测身高

我国目前发育程度的鉴别主要依靠骨龄, 骨龄相对生活年龄更能反映人体生长发育的真实情况。骨龄是以骨成熟过程中所经过的连续性变化, 并在X光片中有可见特征, 它是预测身高的重要生物学依据, 因为它与未来身高之间有一个固定的比例关系。能否准确评定骨龄是预测身高的关键, 河北李娥恒1980年根据G-P图谱和北京医科大学李氏法二种方法比较后认为, 用中外两种评定骨龄的方法和标准相比较结果是基本一致[8]。贝利和平纽根据正常、早熟、晚熟三种发育类型对美国居民的身高进行了数据统计, 制作了在某一骨龄时的身高与未来身高百分比对照表, 后经过修定后, 西德赫尔舍审核后, 经实践证明该预测法对西德1941-1954年出生的儿童预测未来身高是有效的。

2.3.1.2 利用身体维度预测选材

身体维度能彰显一个人胖瘦的体型特点, 包括上下肢维度、胸部维度以及体重等,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 维度的增长要慢于身体长度的增长, 但男女性别差异较大。专家往往利用维度和身高之比所得指数作为能力潜力预测。应该注意的是由于女子青春期间的身体发育及生理特点, 选材时女子不能像男子那样选择维度大的儿童少年。

2.3.1.3 利用身体宽度预测选材, 包括肩宽、骨盆宽以及肩宽比骨盆宽的指数

骨盆的宽窄在不同运动项目中有不同的要求, 男女骨盆表现出先天的生物学差异, 女孩明显宽于男孩, 骨盆宽者直接影响以下肢为主的运动项目。对于力量型项目来说, 肩带及肩宽有利于更大的发挥力量及潜力。肩宽比身高指数在12岁后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直到20岁左右保持平衡。

2.3.1.4 利用身体的充实度预测选材

身体的充实度在一定情况下反映了身体的均匀、营养状况、肥胖、结实以及瘦弱的标准。一般采用体重/身高、艾里加指数 (胸围—1/2身高) 、劳尔指数等预测选材。

2.3.2 生理机能预测选材

心肺功能的强弱是运动员能力高低和能否承担大负荷的标志。反映心肺功能的指标有血压、脉搏、肺活量等, 心肺功能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 据专家研究发现, 人体最大摄氧能力的遗传度高达0.93, 最大脉搏频率的遗传系数是0.86以及最大血乳酸浓度的遗传系数为0.81.捷克国家的乌尔布利研究称:心肺功能的各项指标从童年到成人均有较大的发展稳定性。尤其是青春期前后即11-12岁和16-17岁心肺功能发展较为稳定, 青春期由于生长较快其稳定性最差。刘正对城市男女11-17岁儿童少年的肺活量以及五项身体素质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对比, 结果显示, 肺活量大者五项素质的绝对值均优于低着并且具有显著性。因此在选材时, 在未经训练儿童少年同龄组中应选那些心肺功能较高者。

2.3.3 利用身体素质预测选材

身体素质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 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是身体素质发展的物质基础, 选材首先应该是有较好的物质基础然后再选素质较好的儿童少年。运动素质影响因素有的是先天遗传的或者后天训练不能或者很少改变的, 而另外的一些身体素质后天训练影响较大。素质选材首先确定好各项素质的遗传度, 初级选材尤其要选那些遗传度较高的指标。塔巴契尼克等人认为速度能力是天生的, 是很难培养和改变的, 换言之速度素质有较大的稳定性。水野忠文研究证明, 50米快跑能力遗传系数达到0.78。速度素质的最大步频及快速跑中的支持时间较为稳定, 可以预测未来运动员的速度发展潜力。“苏联科研人员对大量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成长过程进行了跟踪研究, 他们发现运动素质、运动成绩的原始水平和提高速度两项重要指标携带了青少年选手未来发展前途的重要信息”[9]。苏联科研制定了预测短跑运动员发展潜力的公式, 即素质增长速度=100 (训练后测试成绩-初次测试成绩) /0.5 (训练后测试成绩+初次测试成绩) , 根据公式计算结果, 通过评价未来成绩的参数表就可以判断运动员未来的成绩。反映运动员耐力的指标是植物性速率, 植物性速率是指长时间的保持步频和心率高度协调的能力。苏联费明和戈罗霍夫的研究表明, 植物性速率指标不随年龄增长而改变, 具有稳定性, 可以作为预测从事长跑运动员的潜在能力的一个因素, 另据尼基丘教授研究, 神经肌肉器官在负荷后机能恢复时间的长短是预测耐力项目的又一指标。力量素质是人体运动能力的基础, 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其他素质的发展。力量的大小取决于肌肉的体积、长度以及肌纤维的本身机能, 实验证明, 肌纤维长的其力量要大于短的, 而且肌纤维种类及长度具有稳定的遗传性, 不受后天训练的影响, 因此可以预测未来的肌肉力量。尼基丘克教授认为比肌力也是一项预测力量类运动项目发展潜力的可靠指标。科罗蒂洛娃、弗林等人研究证实, 最有预测意义的是肌肉相对力量指标。运动员的协调性及节奏感同样具有很高的遗传性, 是一种很难训练的素质。因此对那些要求有很好的协调性及节奏感强的运动项目的运动员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2.3.4 心智能力选材及预测

由于心理素质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可变性, 具有不稳定的一面, 变数较大, 再有加之测试难度较高, 由于受客观多种因素的影响及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所测数据的可靠性有较大波幅, 因此比较难于预测。智力的高低对于运动员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自我分析能力有重要意义。一般选材应选那些心理素质好的和智力较高者为优秀。

2.3.5 骨龄选材及预测

骨龄是指骨骼的年龄, 一般采用手腕部X光片来判断骨龄, 骨龄能反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程度。首先骨龄能够区别发育的类型, 即早熟型、晚熟型和正常型三类, 实践证明发育较晚且发育持续时间正常的或者开始发育时间正常而发育时间较长的这类儿童少年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骨龄不仅可以预测身高还可以预测女孩的月经初潮, 一般说初潮提前者骨龄提前, 初潮晚者骨龄迟。Baldwin1928年提出用内收肌种籽骨来预测初潮, Flory发现种籽骨出现在初潮之前, 二者相关系数为0.751, 骨龄与第二性征的关系密切, 通过第二性征分度与骨龄的相关系数就可推导出身体发育程度, 以供选材。骨龄临床医学的意义最大之处可以诊断出是否有内分泌疾病做出科学判断, 对外科矫形手术时间的确定有重要参考价值。目前较多的采用G-P图谱法和TW骨龄记分法来判断骨骼的年龄。

2.3.6 遗传选材及预测

遗传学的观点认为, 一切人体的外在表现, 都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类只有少数性状一经形成就不再受环境影响, 但大多数性状均在不同程度上受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变异。根据赖荣兴的科研结果归纳出运动员遗传选材的方法主要有遗传度法、家系选材法、皮纹法、血型法 (A B O系统) 、苯硫脲 (PTC) 法、染色体法和相关选材法。

2.3.6.1 遗传度选材

遗传度是指某性状传递其遗传特性的能力, 组成人体运动能力的各遗传性状其遗传度是不同的, 人们可根据遗传度选材时, 对遗传度大的要着重考虑先天的潜在能力因素, 使其充分发挥出来, 对于遗传度较小的要加强后天的训练, 如果遗传度和环境影响因素对等, 将来要两者兼顾。

2.3.6.2 家系选材

家系选材首先确定决定运动员运动潜力的某一性状或某些性状, 然后对预选对象的家属针对该性状的情况进行调查。其中一级亲属是该运动员的父母亲及同胞子女, 二级亲属包括外祖父母、外孙子女、祖父母、孙子女、叔舅姨姑侄及外甥, 三级亲属包括堂表兄弟、曾祖父母等。如果发现某性状在预选对象亲属中出现几率较普通人高则表明此性状遗传度高, 我们可以推算几代人的具体情况, 这样可以预测未来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2.3.6.3 皮纹选材

皮纹学应用于运动员选材其理论依据是皮纹的多基因遗传机制。皮纹是指手指手掌的纹理, 经研究人类的皮纹从胚胎第13周发育到第19周形成, 此后终身不变。遗传学家发现, 人类的皮纹与本人的健康水平、智力、身体素质有一定关系[4]。原苏联医学专家发现, 手指前段的纹路数目与体育能力直接相关, 一个人指端数目越少, 就越适合从事体育运动。儿童从十岁以后便能从指纹中显示其体育天赋[10]。湖北省体科所沈邦华对运动员子女肤纹进行研究指出:运动员子女的主要肤纹性状与优秀运动员非常接近, 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而与非运动员子女的肤纹性状相比较则有显著性意义[11]。成都体育学院的谢燕群研究得出结论是, 指纹脊线越少, 运动能力越好, 反之则越弱。我国广州体育学院赖荣兴通过研究认为, 食指斗纹、中指桡箕纹、环指尺箕纹出现率高、a-b脊线具有较多的趋势、atd角趋向较小, 左右手真实花纹出现率高、通贯手少等是良好柔韧性的主要特征。随之对速度及爆发力素质与肤纹特征做了相关研究。通过各种形状的肤纹特征我们可以预测某一项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2.3.6.4 血型选材

日本生理专家从血型与选材的研究认为, 血型是人类学的基础材料, 它对人的生态、行动、表现、反应及人的性质、特性、结构追踪等有一定的关系。经过大量数据测验发现, O型血的人具有“大力士”体质和富有弹性的特征, A型血的人掌握技术比较扎实, B型血的人具有艺术创造性, AB血型的人具有较好的耐力[12]。在进行运动员选材时, 结合运动项目的具体要求, 依据血型特征, 挑选运动员。

2.3.6.5 苯硫脲 (PTC)

PTC尝味能力是一种先天的遗传性状, 据研究, PTC尝味能力与人体其他性状有一定的相关性, 通过相关系数我们可以预测人体其他性状的发育状况, 对未来运动员做出选材判断。

2.3.6.6 染色体选材

染色体是人类的遗传物质基础, 它携带了相关性状的基因图谱, 如果人类通过科学对遗传基因进行了解密, 找到人体各种性状的基因表达方式, 那么对我们的选材可以说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人类身高与性染色体的长度有关。我国从1980年开始科学研究, 经过潜心研究我国制定出了包括田径、游泳、体操、排球、足球等五个项目的选材标准, 并取得了许多成果。“发现了细胞中XY染色体长臂长度的测定可预测身高, 通过对第二性征、骨龄、发育高潮的持续时间等方面的研究, 可预测少年的发育潜力等等”[13]。

3 结论与建议

1.运动选材的基础理论为“理论三角”, 多学科理论研究是目前选材的发展趋势。

2.运动选材预测理论已经从宏观领域发展到微观领域。

3.数理统计方法应用于运动选材较为成熟与普遍, 目前此法发展是未来选材的一大趋势。

4.目前预测理论研究大多从某一方面或局域出发, 不能对未来运动员潜力做出全面预测, 建议从多学科多方面着手进行选材预测研究, 提高选材成功率。

浅析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理论与方法 篇4

一、体能与体能训练在国内外的研究概况与发展现状

国际运动医学委员会并制定了标准体能测试的6大内容 (身体资源调查、运动经历调查, 医学检查与测验、生理学测验、体格和身体组织测验、运动能力测验) 。1983年熊斗寅和卢先吾合译的《体育运动词汇》中的身体负荷能力 (Physical capacity) 也可以译为“身体能力”或“体能”, 可解释为:本来的和已经达到的赖以完成各种不同结构与份量的负荷的运动能力的总称。

我国现行的《运动训练学》教材中田麦久等专家把体能视为运动员先天具有的遗传素质与后天经训练形成的运动员在专项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机体持续运动的能力。对其给的定义为:运动员体能是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 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运动员体能发展水平是由其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及运动素质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

关于体能, 运动素质和适能等运动训练学的术语、概念和释义国内外有过多种不同的理解和论述, 在对诸学说进行分析与考察并汲取其共同点的基础上, 可将体能定义如下:体能是指人体通过先天遗传和后天训练获得的在形态结构方面, 在功能及其调节方面、物质能量的贮存和转移方面所具有的潜在能力以及与外界环境结合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运动能力。其大小是由机体形态结构、系统器官的机能水平、能量物质贮备及基础代谢水平等条件决定的, 运动素质是体能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 在运动时表现为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等各种运动能力。

这一概念阐明了如下三个层次的观点:1) 体能是通过先天遗传和后天训练途径获得;2) 体能是一种人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运动素质的综合运动能力;3) 体能是一种潜在能力与外在表现结合的结合体, 其表现是与外界环境相结合的产物, 换言之, 体能的发挥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从现代竞技运动史来看, 纵观近20年奥运会历史, 连续5届奥运会的金牌和奖牌位居世界第一的美国无疑是国际竞技体育强国, 美国的体能训练也走在世界的前列。1994年美国第一部体能训练的专著《Essentials of Strength Training and Conditioning》出版。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美国体能训练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体能训练所涉及的内容来看, 体能训练不仅仅是狭义上的跑、跳、投, 而是与训练学, 人体运动生物学有机融合的综合性学科, 因此, 体能训练的专家常常是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二、运动员体能恢复的方法学体系

(一) 促进体能恢复的主要方法

1.训练学方法

主要是指在安排多年、全年及各个单元的体能训练中合理安排训练的节奏。从负荷性质出发, 安排好间歇时间和方式, 注重安排轻松愉快、富有趣味性的恢复手段等。同时, 要利用活动性休息加速恢复。如运动员主动的自我放松练习和伸展练习, 这两种方法能有将效消除肌肉僵硬, 减轻或消除肌肉酸疼现象。

2.物理学方法

主要是采用物理的方法, 主要是利用光、电、温度、压力等物理刺激, 以加速体内微循环进而达到活血散淤的作用。如各种水疗、按摩、理疗、吸氧、空气负离子疗法等。其中水疗包括淋浴、盆浴、浸浴、涡流浴、脉冲式水力按摩浴、桑拿浴和蒸气浴等。

3.医学与生物学方法

主要是根据项目特点对运动员训练后及时补充有机体的消耗。生物学方法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恢复方式, 主要是通过人体内的体液调节和利用生物的、人体的血液及器官制品来达到加速体能恢复的目的。

4.心理学方法

教练员在训练中可以考虑采用通过语言提示、暗示、诱导等心理训练方法, 调节运动员大脑皮层的功能, 加速疲劳的消除。主要方法有自然暗示、放松训练和生物反馈以及音乐疗法等。主要是通过调节大脑皮层的机能, 调节呼吸、循环系统以及改善注意力等, 以达到消除疲劳的目的。还可利用运动员的业余爱好, 丰富其文化生活来转移精神紧张, 减轻压力。

(二) 体能恢复常用的监督方法与手段

1.观察法。

2.自我感觉法。

3.技能分析法, 当机体疲劳时, 会出现动作僵硬, 协调性下降, 动作无力, 动作幅度速度减小、失误率升高, 动作的连贯性和稳定性等均会下降或减弱。当体力恢复后, 上述症状可逐渐消失。

4.生理生化指标检查法。通过心率、呼吸肌耐力的测定、肌肉力量的测定、心电图S-T段及T波的恢复、等指标来判断机体的恢复状况。同时可结合有些生化指标来监督, 如血乳酸、血清肌酸激酶、等, 这些指标一般可在训练不同时段、训练后和第二天清晨取样测定。

5.心理机能测定法。用心理学的方法判断机体的疲劳及恢复程度有很多方法, 采用较多的有主观体力感觉等级表、反应时、闪光融合频率等方法。

参考文献

[1]高强.体育、身体、知识-体育哲学的认识论维度[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2, (03) .

社会动员理论 篇5

一、运动训练控制内容以及特点

(一) 运动训练控制内容

1. 训练目标控制

根据运动训练控制理论, “训练目标”是为了了解和掌握训练过程的发展进程而设计的理想模式。训练目标的确立, 对运动训练过程的科学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训练目标是教练员确立训练原则、训练计划、训练负荷方法手段的重要依据, 它可以有效的激发运动员为国争光、艰苦训练的拼搏进取精神, 为整个训练过程的控制和评定行为提供一个参考点。

2. 训练计划控制

训练计划的控制包括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计划的有效实施、训练计划的适时调整。对运动训练的控制, 既要有相对的稳定性又要有动态的变化特点, 灵活实施和把握训练过程。相对稳定的训练计划要求教练员必须严格执行既定的训练计划进行训练已完成预计的训练内容;动态的变化特点要求教练员在进行运动训练的过程中根据运动员实际的现实可能和身体适应规律对训练计划进行适应性调整。

3. 训练课实施过程的控制

训练课包括准备活动、主训和辅助训练等部分。准备活动主要以适量小强度的有氧活动为主, 提高运动员植物性神经和躯体神经的兴奋性, 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水平, 减小肌肉粘滞性和摩擦力以适应大强度训练和比赛。辅助训练以结合专项动作进行的辅助性练习, 进行单个与专项技术动作相近似的身体练习, 达到动员和预训相关肌肉和过节的目的, 为主要训练做铺垫。主要训练内容是训练过程的核心部分, 不同的专项有着不同的训练内容和方法, 主要训练是提竞技能力和高运动成绩的重要部分。

4. 运动员完成动作的质量的控制

不断提高动作质量是运动员训练控制的主要目的, 也是运动员获得优异成绩的前提条件。训练中教练员要以掌握正确的技术要领为前提, 教练员对运动员完成动作的细节和不规范进行细致的指导。在完成动作的负荷安排上应以适宜负荷原则为指导思路, 有计划的循序渐进的方式增大训练负荷和强度, 观察运动员的身体适应规律, 根据运动员自身特点安排适宜负荷。

5. 训练过后的康复、营养补充及消除疲劳的控制

训练后的营养补充及恢复是运动员进行训练的重要保障, 对运动员训练中可能出现的损伤主要以预防为主。第一, 要为运动员配备医务人员, 及时了解运动员身体状况, 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第二, 给运动员讲解有关营养、疲劳、生理生化知识, 提高运动员预防损伤、积极消除疲劳的意识。第三, 针对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和训练的需要合理优化膳食搭配结构, 有选择的补充微量元素。第四, 强化按摩、电刺激、针灸等治疗手段, 针对重点队或重点运动员进行治疗, 定期安排专家会诊。对运动员训练产生的损伤、疲劳进行积极性控制。

(二) 运动训练控制的特点

训练计划制定更加严谨, 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更多, 在计划制定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计划执行的有效性和难易程度, 计划的前后连续性和阶段性, 计划实施的可控性和灵活性等方面考虑的更加全面谨慎。

训练课实施更加周密, 教练员必须严格执行既定的训练课计划内容进行训练, 对运动员的训练进行检查和监督。运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使训练课达到预定的目标, 高标准、严格周密的完成每一项训练内容。

二、高水平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

优秀运动员具有极强的个性特征, 比赛场上不同国家和地区运动员具有不同的特性特征和技术特点。教练员对运动员的训练控制要根据每一名运动员的个性特征加以区别对待, 优秀运动员的个性特征表现在有足够的信心、在比赛前和比赛期间较少焦虑、注意力高度集中与比赛过程、面对比赛失误积极应对、求胜欲望强烈。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往往表现的异常兴奋, 对崭新的器械、明亮的灯光效果、观众的热烈欢呼声有着激烈的情感表现欲望。

结论预分析

高水平运动员训练行为控制是现代运动训练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动员个体层面的训练控制由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的压力控制和有效的激励组成。教练员对运动员实施的行为控制中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及时满足运动员的需要、物质和精神奖励, 合理制定训练目标、严格设计训练计划、准确评定运动员的训练绩效、及时修正训练过程中的偏差、同时, 应充分注意运动员的个性特点, 发挥优秀运动员个人技战术能力。建立群体规范机制、树立危机感、保持团队高度的凝聚力, 发挥团队效应。

参考文献

[1]牛振喜, 任远.制约我校高水平运动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对策[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年01期.

虚拟社会中社会动员及其治理 篇6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地发展和渗透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社会兴起并逐渐成熟,互联网构建的虚拟社会已经成为和现实社会形态并存的一个社会形态。作为现实社会主体的个人,也逐渐成为虚拟社会的主体,网民在虚拟社会中的活动影响正日益扩散到现实社会中,虚拟社会中社会动员正对现实社会带来强有力的影响。

因特网这个虚拟世界在初创和原始阶段,主要是用来交流科学、军事、经济类的数据,它们是不带人类感情的。经过短暂的发展,当人类意识中的情感开始注入虚拟世界时,虚拟世界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虚拟世界中并将自己的情感汇入信息的洪流之中时,虚拟世界终于诞生了一个我们人类梦寐以求的新的人类社会——虚拟社会[1]。这个虚拟社会,改变了人际互动的模式,改变了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模式,给社会动员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虚拟社会动员即将现实社会中的社会动员延伸到了虚拟空间,网络成为社会动员信息的流动渠道和平台,网民通过虚拟符号化信息传达想法、引导受众、集聚资源、获得现实关注和行动。虚拟社会的社会动员一般是借助于网站、论坛、博客、即时聊天通讯工具等交流组织实施,也可称为互联网社会动员。如广东茂名PX项目事件等一些社会事件的发生,都与网络社会动员相关,越来越多的群体性事件都是在网络这个虚拟的舆论场发酵、扩散,进而影响到现实社会的行动。

2 虚拟社会中社会动员的正负效应

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通讯技术,它的出现和迅速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对现代生活施加着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2.1 虚拟社会中社会动员的正面效应

2.1.1 表达民意与诉求,宣泄和减压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深水区、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各种利益冲突频繁、社会矛盾凸显。人民群众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与当前的社会现状问题形成冲突,人们急需表达民意与诉求的渠道,网络空间便给网民提供了一个公共的平台,可以发挥社会“减压阀”的作用。

2.1.2 促进社会问题解决,保障和发展民生

在网络空间点滴网民行动可以汇聚成社会动员的巨大力量,甚至能从中透视出社会变迁运动的迹象与脉络。杨国斌认为,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普普通通,并不表达争取宏大政治目标的崇高愿望,但就在这些平凡的斗争背后,流淌着能量巨大的暗流[2]。网络空间为网民提供了开放的平台。在互联网上,网民可以通过社交工具等多种方式联系,如论坛、微博、微信等,并且实现较为稳固的联系。

2.1.3 丰富精神生活,促进个性发展

在网络空间,有着相似兴趣爱好、相似利益诉求、相似行为习惯的网民聚集在一起,交流讨论,丰富了其精神生活,并且可以在网络社会动员中迅速积聚力量。在与其他网民的互动中,营造出促进个人个性发展的丰富多彩的群体环境,网民个性得以发展,潜能得以充分开发。

2.1.4 提高民主素养,推进民主化进程

网络社会动员中,公众参与政治活动更加灵活、便捷、可选择,以及参与活动成本低廉,使得广泛直接的民主成为可能,激发和增强了公众参与政治的热情和兴趣,体现了言论自由,实现了公民的知情权和接近权,促进了社会民主化的进程。

2.2 虚拟社会中社会动员的负面效应

2.2.1 非理性表达易引发社会冲突

在网络空间这个虚拟的社会中,没有国界、不分民族,每个网民都可以借助虚拟身份畅所欲言。在社会动员中,一些网民群情激奋,意气用事,有不少非理性表达的声音。在网络中“没有人知道你的性别和年龄,没有人与你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竞争,网络便成了宣泄感情、显示‘本我’的最佳地点”[3]。

2.2.2 散布谣言扰乱社会政治经济秩序

网络社会动员,具有传播的迅速性、海量性、自由性等特点,网络的“把关”功能会相对弱化,缺少把关导致部分信息的迅速传播,虚假新闻、小道消息、谣言也充斥其中,尤其是谣言以其特殊性和轰动性吸引眼球,在传播中不断放大,扰乱了公众情绪,增加了社会压力,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破坏社会政治经济秩序。

2.2.3 淡漠感情,诱发认同危机

在网络动员中,网民之间的交往采用文本语言、动画表情等,缺少面对面的交往,淡漠了个体之间的感情。网络提供的更多是一种情感宣泄的渠道,在线上的交流是暂时的、虚拟的,个人与电脑机器的交往是单调的,网民回到现实生活中就会产生新的社会孤独心理。

3 虚拟社会中社会动员的社会治理

所谓社会治理,是指各种公共或私人机构和公民个人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4]。社会治理的主体既包括政府,也包括公民社会组织,其在网络关系上也是平等的,双方互动协同合作;在具体管理上,政府更多的是对社会事务的引导,要发挥市场力量作用,调动公民社会更多的参与。

在互联网虚拟社会中,社会动员“度”的问题尤为重要,过度的社会动员会产生负面的效应,不足的社会动员不足以调动并合理配置资源,而只有适度的社会动员才能充分调动民众投身到社会事业的建设中去,发挥民众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表达和疏导民意,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等。而对社会动员中非理性表达引发社会冲突,人肉搜索侵犯公民权益,谣言散布扰乱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等负面效应提前采用社会治理方式进行预防、引导,避免甚至消除其负面效应。

3.1 重视引导网路社会动员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虚拟社会的社会动员既可以对社会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也要看到社会动员操作不当或被少数分子利用,就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要有引导网络社会动员的意识,预防不良的社会动员思想侵占主流思想,及时采取措施来防范。

3.2 强化网络舆论的监测

互联网是没有国界的,一些负面热点事件的传播,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舆论传播影响巨大,影响到组织形象、政府形象,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测十分必要。通过监测,把脉社会动员的原因、动向,及时进行干预和疏导。

3.3 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法治中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总结历史、着眼未来,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法治建设作出重大部署。我国作为互联网使用大国之一,虽然已经初步构建了自己的网络法律体系,仍有很多具体的问题需要写进法律。

3.4 加强教育提高网民素质

网民是网络空间的“主人”,网民的素质直接决定着网民的行为,主导着虚拟社会动员的方向。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手段加强宣传,通过学校的媒介素质教育等来提高网民的综合素质、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使其能够辨别网络社会动员的正负方向,正确运用网络。

3.5 建立动员机制主动出击

网络已成为网民参与政治活动的一个途径,网络社会动员是网民表达民意诉求的一种方式,为防止恶意社会动员的发生,政府要畅通网络渠道,主动动员民众表达诉求,建立日常的社会动员协调机制,支持积极的社会动员,改变消极应对社会动员的理念与工作方式,主动出击,成为虚拟社会中的舆论领袖。

总之,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深水区、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各种利益冲突频繁、社会矛盾凸显。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并存的环境下,要特别关注网络安全,坚持用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引导处理好网络社会动员,加大依法管理网络的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治理好虚拟社会中社会动员,趋利避害,为实现国家“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而保驾护航。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和基于网络技术的新兴媒体不断发展,虚拟社会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为社会动员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声平台。虚拟社会中的社会动员具有推动事件的解决、表达释放民意、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正效应,也伴随着非理性表达引发社会冲突、谣言散布扰乱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等负面效应,如何理性面对网络社会,深刻把握虚拟社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科学引导虚拟社会中社会动员的良性发展,使网络社会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渠道和有效平台,是政府、社会、公民必须关注和思考的。

关键词:虚拟社会,社会动员,社会治理

参考文献

[1]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M].商务印书馆,2002:125.

[2]杨国斌.连线力:中国网民在行动[M].邓燕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34.

[3]刘冰.从网民心理因素看网络非理性舆论的调控[J].新闻知识,2006,(11).

社会动员理论 篇7

《运动员社会行为论》是作者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最近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从该著作的研究背景来看,由于自然科学发展较早,以往对运动员行为的研究大部分是从生物学科层面来进行,从心理、社会、文化等多层次多角度来认识和研究运动员个体和群体的系统和成熟的成果十分鲜见。而《运动员社会行为论》则从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行为学、训练学等学科层面,以运动员的社会行为为逻辑起点,系统综合地对运动员和谐发展这一核心问题,以及如何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队的综合制胜力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可以说填补了运动员行为多视角研究中的一项空白。

《运动员社会行为论》以运动员社会行为主体为分类标准,从运动员个体(微观)、运动员小群体(中观)、运动员大群体(宏观)三个层次展开,全书分为三篇,共十八章。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一)第一篇是对运动员个体层次社会行为的分析和研究。

作者首先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国情特点,对我国运动员社会行为发生、发展的基本模式进行了描述,并特别强调了社会需要在引发运动员社会性动机和行为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探索了运动员社会行为的精神动力来源和主客观因素影响,最后讨论了运动员当中几种典型的社会行为。实证方面,就非智力因素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影响和我国优秀运动员的职业态度这两个专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第二篇是对运动团队社会行为的研究。

运动团队是运动员生活、训练、竞赛的小环境,运动员的社会行为更多地受所属团队群体的影响和制约。在本篇中,作者对优秀运动团队的基本特征和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团队运作的三个机制,对团队凝聚力、团队精神、团队综合制胜力和团队文化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并构建了团队凝聚力评价体系和团队综合制胜力评估指标体系。

(三)第三篇是对运动员群体的宏观审视。

作者不仅仅把运动员群体作为一个职业群体,还将运动员群体置于社会宏观背景下,把运动员看作“社会人”、“价值人”来进行考量,即从社会学角度对运动员群体进行了分析,对运动员的社会保障、运动员退役再就业、奥林匹克运动与运动员的和谐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运动员的成长、成才与发展问题近年来一直是体育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焦点,《运动员社会行为论》就是将运动员的“和谐发展”和“夺标争光”这两个问题作为研究的根本任务。纵观全书,整个研究的特色可以这样来概括: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相结合。

(一)一个中心,即全书始终围绕运动员社会行为主体这个立体式的中心来开展。

之所以称之为立体式中心,是因为:第一,在整个研究框架中,行为主体处在研究对象层面,在本层面的横向延展上,按照运动员社会行为主体的不同将其分为运动员个体、运动队和运动员群体。第二,在单就行为主体本身来说,又是从微观、中观到宏观的纵向递进。

(二)两个基本点,即“和谐发展”与“夺标争光”。

“和谐发展”是运动员培养的根本目标,同时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需要,全书的论证回答和解决了“运动员应该成为怎样的人以及怎样成为这样的人”的问题。“夺标争光”是运动员职业中心工作和任务,是肩负的社会责任。运动员只有刻苦训练,努力拼搏,才能不负众望,不辱使命。所以,全书还从“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方面回答和解决了“如何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运动团队综合制胜力的问题”。

(三)三个相结合,即理论构建与问题研究相结合,科学严谨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多维视角与主要视角相结合。

首先,理论构建与问题研究相结合是全书方法论的核心。在哲学层次上,理论构建和问题研究体现实证主义与实用主义、范式理论与问题模型理论特点,并讲求几种哲学方法论的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在一般方法层次上,运用了科学解释、证明等逻辑方法。论证伊始,作者提出了三个假设:运动员的社会行为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规律;运动团队是运动员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环境;运动团队在结构、运行、动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基于以上假设,作者密切联系运动员社会行为、运动团队和运动员群体的实际,整合有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构建了运动员社会行为研究的理论体系。同时,用理论来指导实践,针对竞技运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对策和建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又是对理论构建的验证和反馈。

其次,科学严谨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是体现全书价值取向的重要特征。在运动员社会行为的研究中,作者遵循科学研究的基本模式来进行,提出假设、查阅文献、收集数据、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如运动员的职业态度、非智力因素,团队凝聚力、综合制胜力等方面运用数据进行了量化的研究,是前期的假设和理论构建强有力的佐证。同时,作者大量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方面的理论,紧紧围绕运动员开展,以人为本,设身处地地理解运动员社会行为的动机,主观地判断影响运动员社会行为的内在原因。作者不仅关注运动员的职业性发展,而且从更高层次上关注运动员作为社会人的自我实现,即“和谐发展”。在严谨科学论证的同时体现了相当程度的人文关怀。

最后,多维视角与主要视角相结合是全书论证角度和理论基础的最大亮点。正如作者所说,运动员社会行为研究是体育行为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也是多学科知识、方法相互交叉、融汇的一个新领域。人,是科学研究最为复杂的对象,人的行为多因多变,惟有采用多维视角和多维方法才能较为全面、系统地加以认识和把握。本书的理论基础涉及了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行为科学、管理学、运动训练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理论,论述视野开阔是本书最大特色之一。在全面、系统论证的同时,作者时刻把握社会学这个主要论证角度,运用了许多社会学的理论,如发展论、公平论、冲突学说、互动论、结构功能论、学习论等。

上一篇:补助制度下一篇: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