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的实践与思考(共9篇)
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篇1
学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复制链接]
一、问题的提出
1、对学生数感状态了解不深入
以一年级数学为例,初入学的小学生禀赋各异,再加上学前教育水平的参差不齐,他们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准备和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何去发展学生的数感呢?这给承担一年级数学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为把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落到实处,一年级的教师一方面要坦然面对学生之间智力上和知识积累上存在的差异,树立信心去帮助每一位学生,另一方面要下工夫钻研实验教材精心备课。
2、教材的编排与学生生活经验没有完全相结合现在大部分学生通过学前教育,都已学会1—10这些简单的数字,而且在调查中还显示出他们对1—10这些数字的意义已有初步理解,所以教材内容的安排可以紧凑一点,把1到10的数字安排在一起学习。
3、在培养学生数感时没有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他们的接受能力
新教材第四册的第一单元例题1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而例题2则是两步计算应用题和小括号的教学。如果按照教材这么做,就会使学生难以接受,因为这个单元是学生刚刚接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这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刚刚接触还没深入理解的时候教材在第二个例题就又加入了小括号的教学难点在里面。这使得学生无所适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当然没问题,但对于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同学来说这是不合适的。而且这是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一旦对刚开始的新学期感到恐惧那他接下来的数学兴趣也就没有了,我们的教学也会变得更难了。
二、数感培养的策略
1、整合教材内容帮助建立数感
低年级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低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接受能力强。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备好每一节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的内容或进度。我曾对自己担任教学的班在入学初进行测试和调查,摸清了学生们在学前已积累的数学知识及形成的能力。
调查结果表明:这个班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水平分布比较均衡,20%的同学已掌握了〈〈实验教材一年级数学上册〉〉的主要内容,有51%的同学已经会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另外有40%的同学尚需系统学习上册才能达到要求的水平。整个班级的数学能力比较好。
这一册实验教材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认识20以内的数字和学习相关的加减法。为了帮助初入学的学生初步建立数感,能够很快很好地认识20以内的数,我根据自己班里的具体情况,调整了教学进度,大胆整合教材相关内容,当我上到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时,考虑到班上绝大多数同学会很容易学会1—5这几个数字。遂决定把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第六单元“6—10的认识” 整合为一课时来完成。当学生学完这几个数后能够马上举出
生活中的实例,例如自己的岁数、家里的电话号码、自己的学号、还能说出我们的书都有页码这些页码是数字组成的等等。这说明学生已经理解了这些数的意义,并且知道这些数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在快乐游戏中形成数感
游戏是低年级学生数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的形式,学生在参与教师设计的游戏中,能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在这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自主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和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
低年级在认数教学中可让学生联系身边的具体情景,通过观察、操作、相互交流等游戏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许多生活现象。我在教学1—10的认识时,根据小朋友对游戏具有浓烈的兴趣,设计了一场情景教学。具体如是:准备好红、蓝两套纸制球码,号码分别为1、2、3、4、5(红)6、7、8、9、10(蓝)。然后模拟打一场篮球比赛,比赛分五节进行,每节5分钟。比赛规则:下场队员根据教师指令去盯防相应号码的同学。人人参赛,交叉盯防,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辨认1—10的数字(教师佩戴“0”号球码。)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经常组织学生做 “小蚂蚁找家”“青蛙比赛跳荷叶”“过独木桥”等游戏。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从而让他们牢固地掌握了所要学的知识并提高了他们学数学的兴趣。通过这样具体的尝试,把具体的教学任务完全融合在游戏中让学生体会了“数”的意义而且还知道了这些数在平时生活中是可以用来交流的,使他们对“数”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
3、在实践操作中培养数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智慧之花开在指尖上。”实践证明,学生在动手操作时,眼、耳、口、手相结合,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助于他们正确、全面、深刻地感知数、认识数。实践操作活动是学生主动发展的自由天地,注重实践活动的数学课堂将成为学生探索的乐园,创新的摇篮。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动手做数学,用数学,而不是听数学,记数学,让学生体会到“数”就在身边,感受到“数”的趣味和作用,对数产生亲切感。
例如,认识11—20以内各数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摆学具。教师请学生先思考:“怎么摆就能一下子看出圆片的个数?”这时,小朋友们的思维被激活了,有的一字儿排开;有的2个2个摆成一堆;有的5个5个摆;还有(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的先把10个小圆片放在一起,再把剩下的放在另一边。通过观看同学间不同的摆法,比较优缺点得出最佳的答案。接着教师再让小朋友思考:“你想现在可以怎样表示15这个数呢?”此时,学生已经模糊感受到15即为10个加上5个。小朋友们能用各种形式来表示15这个数:有的用10个正方体再加5个正方体,有的用10朵花加5朵花,有的用10根小棒加5根小棒„„这些丰富多彩的作品都是学生在向我们传递着同一个信息:这些图案我们都可以用来表示“15”这个数,从而达到对“15”这个数本质意义上的感悟与把握。
如在教学长度单位时,可通过让学生到操场上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500米的距离,在春游、秋游中感受1千米的路程
又如,教学找规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老师给出的涂色卡上涂颜色,使它们变成一组有规律的图案。这时,小朋友们的积极性大增,他们会创造出很多美丽的图案,再请他的同伴找一找规律在哪里?最后通过学生来摆一摆学具,自己来摆出一组有规律的图形。学生深入到数学内部,才能使学生触摸到数学的本质。通过实践操作,还可以让学生估计一下一把糖有几颗?一本故事书有多少页?一筐苹果有多少个?从而逐步地增强学生的数感。
4、在已有生活经验中体验数感
低年级学生的数感是他们在学前主动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和对事物做出理解而形成的。是比较模糊比较肤浅的,我们如何在这样的基础上去发展他们的数感呢?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鼓励儿童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去经历学习过程,用他们自己理解的方式去探索和重建数学知识,这就是实现“再创造”。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充分利用好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自己试着去感知、去发现数学就在身边。例如:在第一册准备课“同样多、多些、少些”中,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帮助学生建立“一一对应”的概念:小明家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以及他五人,妈妈把晚饭准备好了,让小明帮忙摆椅子、分碗筷,你能帮小明想一想,他要摆几把椅子,放几个碗,几双筷子吗?通过这些熟悉的场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在家吃饭的经验明确地知道,每人必须要有一把椅子、一个碗、一双筷子。学生置身于这种模拟的生活情景中,人人参与,有效地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兴趣盎然。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充满了好奇、想象,而生活是数学的宝库,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优化生活,启蒙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让学生在自己的活动中积累经验,体会、感觉数的大小,表达交流自己的所见所想„„
5、在应用探索中升华数感
课程改革给数学课堂的教学资源带来了开放性,扩大了课堂教学的范围。让生活世界中的数学问题走进了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数感的培养就是让学生学到一种“活”的数学,是能够在实践中应用的数学。例如:人教版第四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中出现四个班的小朋友乘船去鸟岛观鸟的实际问题,一班有23人,二班有31人,三班有32人,四班有39人。每条船只限乘68人,怎样安排才比较合算?通过这样的具体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合理与问题的实际背景有关系。
又比如二年级租船方案:学校组织学生划船,大船每条坐6人,租金10元;小船每条坐4人,租金8元;全班50人,请你设计一种租船方案,计算出钱数,比较哪种方案租金最省?并说说理由。春游是一件让学生快乐的事情,学生思维异常活跃,想出了多种解决方案:①1条大船和11条小船,租金98元;②3条大船和8条小船,租金94元;③5条大船和5条小船,租金90元;④7条大船和2条小船,租金86元。经过比较发现租7条大船、2条小船租金最省。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种,而且答案也并非只有一个,因此结合实际问题选择恰当的算法,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渗透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数学思想。通过这些途径,加深学生对运算实际意义的理解,促进学生数感的建立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三、形成数感对教育教学的作用
经过一个学期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我发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浓了,经调查喜欢数学课的学生由原来的50%上升到了90%,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断地提升,优秀率也急剧上升。看到学生的进步,让我感受到学生数感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我还发现学生更喜欢学习了,不仅喜欢数学还喜欢其他学科的学习,比如我们班的同学特别喜欢下象棋,还特别喜欢拼七巧板,学生在形成了数感后在不知不觉中对知识产生了迁移;除此外,学生还能自觉把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去。例如在学习“锐角和钝角”时,通过学生动手对自己做的一些角的分类,分成了直角、比直角小的教、比直角大的角的不同类别,从而获得“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在学习了概念后,学生在课堂或生活中都能找锐角、钝角,并且还知道了这些角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而且作用是非常大的。这样,拓展了数学的课堂,把数学真正延伸到生活中来。
总之,数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的时间逐步培养。而且,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数学学习内容的深入,数感的培养必将被赋予新的内容。因此,作为教师,一方面要努力钻研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巧设教学环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把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作为教学的基本目标,落实到具体课堂教学中去。另一方面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学生数感的建立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篇2
这是笔者亲历的一个故事。学校来了水表抄表工:“本月用水600多吨。”我:“呀, 又要用去2000多元钱。”“不要这么多, 你们学校是按最低价收取水费的, 2.2元/吨。”“我们一直是按2.85元/吨交的呀, 我按3元/吨×600多吨约等于2000元。”“不, 你们肯定只要2.2元/吨。”回到总务处一查, 果然几年来学校一共多交了2万多元钱, “估算———灵感———数感”为学校要回了一笔不少的钱呢!很自然, 有意识地与数联系起来, 形成数学化和抽象化的数学观点、运用数学进行预测, 较好地解决了现实问题。在教学中,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下面浅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玩——理解数的含义和计算
学生数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 是学生在学的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 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有关内容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 把数感的培养贯穿在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
1. 玩数字
孩子们和我都喜欢玩数字, 我每个星期都会和学生玩上好几次。如, 复习倍数的概念和四则运算时, 我带领学生玩下面的游戏。全班起立, 我随便假设一个数字, 假设是6, 那么孩子们可以这么玩:从1开始, 每个人说一个数, 这个数里不含数字6, 不能是6的倍数, 各个数位上的数通过四则运算后结果不能是6。如:学生说“1”, (2、3、4、5都可以) 。但“6”不能说, 把“6”说成“Buzz” (不可以说6, 挑学生最喜欢的一个称号。) 接下来, 7、8、9、10、11都可以说, 但接下来的“12”不能说, 只能说“Buzz” (不可以说12, 因为是6的倍数) ;再接下来, 13、14都可以说, 但再往下的15、16、17这个数又不能说, 因为15这个数, 个位上的“5”和十位上的“1”相加是6, “16”这个数不能说, 因为里面有6。17、18也不能说, 因为7-1=6, 18是6的倍数, 不能说的数用“Buzz”代替。
Buzz (不可以说16)
Buzz (不可以说17)
Buzz。
我们也可以换另一种玩法, 例如不让学生说质数。看到学生在轮到自己的时候绞尽脑汁的模样, 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你会看见他在心里默默运用着四则运算的规则, 然后说出数字或用Buzz代替, 这个时候其他50多名学生会安静地等着。他专心地算, 而大家也都给予尊重, 因为每个人都遇到过这种状况。当学生最后说出“91”的时候, 我问全班同学他为什么不用Buzz来代替。学生们回答:13×7=91。这个回答在我听来就像音乐般美妙。这些游戏带来的欢笑和兴奋感受, 以及让学生们知道更多的知识, 都是做练习题无法达到的。
2. 数字砖
我们班的数学课一直从心算开始, 同时配上网站上大力推荐的“数字砖”, 每人一套。每一个数字砖都是一平方分米的方块, 上面分别印着数字1~9。幼儿园的小孩子可以玩这个游戏。学三角函数的初中生也可以用它来找余弦。如:
老师:好, 孩子们, 每个人心里想着7 (他们照做了) 。
乘4 (孩子们默默地想着28) 。
加倍 (56) 。
减50 (6) 。给我看答案。
学生们立刻把6的数字砖拿起来。
我很喜欢把数学以外的其他知识放在心算游戏里。我想要孩子们知道更多更广泛的知识。如:
老师:从中国的省份数开始 (34) 。
加上一打 (他们现在想着46) 。
加最大的一位数。 (孩子们得到55)
除以11, 然后给我看答案。
每个学生都把5举起来。孩子们能在脑中牢记这么多的信息真让我感到惊讶。
老师:从一星期有几天开始 (7)
加上棒球赛的局数9 (16)
乘1厘米之于1毫米的倍数 (160)
减去民族的个数56 (104) ,
折半 (52)
加上一打 (64)
给我看平方根。
数字8闪电般快速出现。
二、变化——选择适当的算法
1. 算法多样并优化
“体现算法多样化, 能为解决问题选择适当的算法”是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数感的主要内容之一。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 同样一个算式, 也可以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这也是培养学生数感的一种方法。
例如, 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 教师提出“25-7你们会算吗”这个问题后, 要求学生自己想想办法, 可以用算盘拨一拨, 也可以在自己本子上算一算, 如果同桌两个小朋友都算好了, 也可以相互说说自己的算法。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 得出了多种算法:
(1) 珠算的方法。25减7, 个位减7不够减, 找7的补数3, 从十位退1加3, 得18。
(2) 15-7=810+8=18
(3) 25-5-2=18
(4) 7-5=220-2=18
(5) 10-7=33+5=810+8=18……
学生做完后, 让学生对自己的算法作出必要的解释, 然后教师组织学生思考:在这些解法中, 哪种思路比较容易理解和操作。通过讨论, 使学生清楚, 解法 (2) 在用了从前学过的旧知 (20以内退位减法) , 且步骤简单清楚, 对一般的两位数减一位数都适用, 因此, 可将解法 (2) 作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一般方法。整个教学过程, 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然后在多种解法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与对比, 找到一种一般的适合于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简捷方法, 从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感。
2. 等值变换
根据数据特点, 采用非常规方法进行简算。
(2) 2007×200820082008-2008×200720072007。
(1) 题如果按常规计算方法是将分数的分子相乘再除以分母, 即两位数乘两位数再除以两位数, 是够繁杂的了。我们不妨引导学生想一想算式中的数据有什么特点 (68和69只相差1) , 然后将原式等值变换成:
, 这样就很快算出了结果。
(2) 题算式很长很长, 数字很大很大, 照常规算很繁很繁, 没意义, 同样可引导学生寻找数据特点, 并根据特点找到简便方法。算式 (200820082008表示为2008×100010001, 算式即为:2007×2008×100010001-2008×2007×100010001=0。
三、估计——合理地进行推测
培养学生数感, 不是仅靠教师讲解, 而是要结合具体情境, 这样的优美变化带给学生无尽的想象, 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例如, 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 在认识10以内数的时候, 必须通过实物、图片, 使物与数一一对应, 甚至可以将学生带出教室, 数一数教室门前有几棵树, 有几盆花, 使学生对10以内的数与身边实物的数量结合起来。在认识万以内数的时候, 不可能让学生具体数一数实物, 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 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感受和体验, 如联系本校实际, “我校有学生1000人”, 让学生回忆一下每星期一, 1000人在操场集合是什么样的, 像10所这样的学校学生集中在一起就是1万人。这样一些具体的、与学生密切联系的活动, 可以使学生对数形成一个鲜明的表象, 并且在遇到相似情境时, 在头脑中出现一个具体的参照物。
又如, 教师事前准备好一袋花生 (内装100颗花生) 让学生看, 猜约有多少个。学生的答案不一, 相差很大, 体现了学生对数量的原有感知水平。教师用手抓一把, 让学生再猜约有几颗, 数了以后证实是9颗, 再抓一把, 再猜:可能有20多颗吗?可能只有四五颗吗?让学生明确:两把差不多, 数量不可能相差太大, 估数要有一个范围。数了证实是11颗, 比较两次的花生, 第二次抓的个小一些, 所以数量多一些。这样抓了几次后知道一把可抓10颗左右的花生。学生通过估计抓一把大约有多少, 先获得一个直观感觉, 再通过均匀地抓几次, 估一估, 数一数, 逐步建立一个较稳定的“一把大约抓多少”的直观感觉。这时让学生再重估这袋花生的颗数, 在原来估数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提高使学生对数量的感知水平。从剩下的花生里继续抓, 抓了10把刚好抓完, 得到结论:这袋花生有100颗左右。最后让学生亲自数一数, 来验证估计的数和实际的数相差多少, 体会估数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感知与体验过程, 学生不仅可以借助“一把花生大约有多少”的标准估计出一袋花生的数量, 还可以借助其他中间量去估计, 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数感。
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篇3
关键词:解决问题;审题;数量关系;实际运用
自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低年级的数学教学,我发现解决问题是很多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难点。中高年级提到了很多解决问题的策略,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都不足,和他们讲什么策略,确实有很大的难度,我们只有在不断的教学中加以渗透,让他们逐步形成这样一些意识,来帮助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对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我们要求学生学会认真听教师读题,分析数量关系,弄清题中的条件和要求的问题各是什么。
在以前的学习中,应用题是以纯文字形式出现的,对于条件和问题一目了然,而现在新改编后的教材在解决问题内容呈现上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形式,情境图、对话、表格等,这些形式的出现其实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使解决问题变得生动起来,有效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让学生学会从多种形式的题目中找到条件和问题,为解决问题做好必要的准备。
二、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意识
从数量关系出发确实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很多的问题,但当题目给定很多条件时,虽清楚数量关系,却找不到需要的条件,还是会有很多的不便。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根据所给的问题,选择需要的条件,这样才能使解题的正确率大大提高。
例如,一年级下册教材中曾遇到这样一个题目:“已知原来有20本,还剩5本,问一共拿走了多少本?”有的学生根本不分析题目,直接把原有的和还剩的加起来求总数,而实际上题目的“一共”并不是指总数,所以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味地告诉学生用加法来求一共,否则遇到类似这样的题目就会出错。还有的学生也明白这道题的意思,他能很快地说出拿走了多少本,但在实际解决过程中就会出现“20-15=5(本)”,显然这样也是有问题的,他们对题目的关系理解不清,没意识到要求的是拿走的,还是还剩的。
对于这类错误,学生虽然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但是在解题时并未依据题目意思解决,从中我也很疑惑,于是在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又试着带学生从问题加以分析,找出所需要的条件,再解决。似乎这样一来,学生也或多或少地有了一定的解题意识。
其实我们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时候,还可以运用适合学生特点的画画图、摆摆圆片等一些形式来辅助学生解决问题。
三、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教学不光是要让学生能解决问题,更要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这才是我们教学的重中之重。
例如,解决问题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给定几个条件,如鸡鸭鹅的只数,然后提出两个问题,解决后再让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来。每当这时便会有一些学生提出的问题让你既好气又好笑:鸡和鸭多多少只?鸭比鹅一共有多少只?
由此可见,我们的学生对待问题的意识还是很缺乏的。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会利用一切可乘之机,让学生练习提问题,解决问题前都先让他们提一提自己可以想到的问题,以此方式来逐步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慢慢地训练,学生在一点一点积累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不断地成长起来,现在再让他们提问题,他们不会干巴巴地说道算式什么的。
四、注意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
一年级下学期对学生而言,有关“元、角、分”的知识是比较抽象的,而相关的实际问题难度则更大,学生解决问题时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例如,题目常会给定几种商品的价格,问哪个比哪个贵多少元,或便宜多少元,付多少元找回多少元,某种商品的价格是多少;或是告诉你付的钱和找回的钱,问买的是什么,或者已知买东西的钱和找回的钱,算一算付出的钱。还有会出现带几十元买哪两样东西够不够。
综上所述,低年级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解题思维方法掌握得如何,都将直接影响以后解决问题的学习。作为低年级数学教师,我们有必要做好低年级解决问题的教学,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篇4
心理学认为,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是学生认知数学对象进而成为数学气质的心智技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结构变量。通俗地说,数感是人对于数及其运算的一般理解和感受,这种理解和感受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形式为:1、理解数的意义;2、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4、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5、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6、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以上六条是建立和培养学生数感的主要任务,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下面从五个方面谈点个人粗浅的体会。
一、密切数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过程中形成数感。
数学源于生活,数感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提起“数感”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但只要架起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那学生就不会感觉“数”离我们很远。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从学生生活经验中举出的例子,将有助于他们把所学习的概念跟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来。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作用,从生活实际中获取数感。如教师经常有意识的问同学:“大家观察我们周围,看看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通过观察后,就会利用数学的语言进行交流:“我们班45个同学”、“我班有前后两个门”、“现在9点了”“现在的温度为20摄氏度”“我从学校走回家要10分钟”“我做出租车花了8元钱”“我的学号是5”“我穿30号的鞋”……学生在切身地体会、感悟中了解数学与我们日常活动是密切相关的,“数”就在我们身边,他们就会在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并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数感也慢慢地建立起来了。此种教学方法对低年级孩子养成数感及为重要。另外,通过此种经常的对话不仅很快的使低年级孩子建立并形成“数就在我们身边”,而且促进学生养成主动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
二、在游戏中体验数感。
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威廉詹姆斯博士认为:“游戏是动物的本能,要善用游戏的方式训练孩子的头脑。”尤其是针对低年级孩子好玩、好动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积极创设充满诱惑的育教于乐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元动力。如“猜数”这一数学游戏就非常有意思。游戏中通过一个同学想数,另一个同学来猜,两个人在用数学语言不断交流,不断修正数的大小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多得多”“多一些”“少一些”……这些数学语言的理解,更加体验到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从而建立数感。另外,教师应该在教材的基础上再多为学生设计一些有趣的、有知识含量的游戏,如“接龙游戏”教师数几个数后学生接着数。
(1)1、3、5、……
(2)5、10、15、20、……
(3)37、36、35、……
通过这些游戏的设计,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头脑得以训练,提高了思维的灵活性,对数感有了更多的体验。
三、在动手操作中建立数感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我们都了解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对数的概念认识较为模糊,所以教师应为学生充分地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体会、形成对数及运算的理解,建立数感。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实践操作,动手做数学、用数学,而不是听数学、记数学,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感悟数学知识,增强数感,培养数学应用能力。如在教学《加与减》(一)100以内不进位加、不退位减时,尤其重视动手操作:
3捆小棒加2捆小棒等于5捆,也就是50根,30+20=50;
从5捆小棒中拿走1捆还剩多少个?引导学生列出50-10=40。通过学生动手摆小棒,不仅加深了对加减法的意义、位值观念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思维得到发展,获得了积极的数感的感性体验,从而形成数感。
又如在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设计以下操作活动:
(1)称一称:学生动手称苹果(1千克)、盐(500克,2袋)、洗衣粉(250克,4袋)。
(2)数一数:学生点数,1千克盐有几袋?1千克洗衣粉有几袋?1千克苹果有几个?
(3)掂一掂:让学生用手掂自己称的1千克的物品,再在组内交换物品掂,边掂边闭上眼睛体会1千克的物品有多重。
(4)找一找:教师拿出课前准备的三种外型一样而重量各异的盒子,要求学生不能用秤称,只能用手掂,找出重1千克的盒子。
通过以上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触摸”了数学,体验了“1千克”的实际重量,获得了亲身感受,并借对苹果等重的感受来体会1千克究竟有多重,从而利用这种直接经验去测量其他物品的重,增强了学生的数感,为将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在估算训练中发展数感
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发展学生的数感方面明确提出: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激发学会估算的兴趣与技能,让不同的学生在数感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教学时教师可以抓住这一有利因素,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好估算的兴趣。
例如:教师事前准备好一袋100颗的豆子让学生看,估计有多少颗?学生的答案不一,相差很大,体现了学生对数量的原有感知水平。教师用手抓一把,让学生再猜约有几颗,数了以后证实是9颗,再抓一把,再猜:可能有二十多颗吗?可能只有4、5颗吗?让学生明确:两把差不多,数量不可能相差太远,估数要有一个范围。数了证实是11颗,比较两次的花生,第二次抓的个小一些,所以数量多一些。这样抓了几次后知道一把大约是抓10颗花生左右。学生通过估计抓一把大约有多少,先获得一个直观感觉,再通过均匀的抓几次,估一估,数一数,逐步建立一个较稳定的“一把大约抓多少”的直观感觉。这时让学生再重估这袋花生的颗数,在原来估数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使对数量的感知水平提高。从剩下的花生里继续抓,抓了10把刚好抓完,得到结论:这袋花生大约是100颗左右。最后让学生亲自数一数,来验证估计的数和实际的数相差多少,体会估数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感知与体验过程,学生不仅可以借助“一把花生大约有多少”的标准估计出一袋花生的数量,还可以借助其他中间量去估计,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数感。接下来让学生讨论“怎样知道自己带了多少瓜子,怎样能数出100颗”,学生的策略就是丰富而又多样的。
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数出100,有的2颗2颗数;有的5颗5颗数;有的10颗一堆,分了10堆;有的50颗一堆,分了2堆。数出100颗以后,再根据100颗瓜子的多少,比较剩下的瓜子,估计自己带了多少的瓜子。学生在估算时,大多数都把所有的瓜子分一分,看看能大约分成几个100颗这样的一份,用这种方法估算到底总数是多少。当学生把一份的数量与大数进行比较时,观察并感受到大数相当于小数的几倍,体会了大数的多少。学生在此过程中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促进知识的内化,具体地感知了数量的多少,体会到数的大小、多少不同,能够以小数感知大数,从而作出对数量的判断,训练了学生的数感,使数感得到进一步发展。
学生的良好的数据感和量化能力还表现在对数据的提取和加工上,同时还表现在能估计运算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上,如三册数学中加减法估算中设计了这样一题:妈妈带100元钱去商店买下列生活用品:热水瓶28元、烧水壶43元、茶杯24元。问妈妈带的钱够吗?不同学生的估计策略不同?有些学生说:买热水瓶后大约剩70元,买烧水壶后大约还有30元,买茶杯够了。还有些学生说:买热水瓶和烧水壶大约花去70元,还剩30元,买茶杯够了。还有些学生说买这三样东西:20加40加20是80,买这三样东西大约要九十几元,所以够了。这样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各自估算方法,比较各自估算结果,说出各自对估算结果的合理性解释,逐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策略。教师经常不矢良机地给学生估算,学生自然会领悟到估算在生活中随处都有,随时要用,从而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自主的意识,进而形成一种习惯,使学生在不断地估算中发展自己的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学习的起始阶段,学生认识数的时候,对数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都带有各自鲜明的生活烙印,反映了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数感,就一定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地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五、在解决问题中培养数感。
建立和培养学生的数感就得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在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感,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后,让学生解决:“有15架飞机参加飞行表演,4架飞机编成一组,可以编成几组,还剩几架飞机?”的问题。学生通过思考、动手操作摆小棒、计算,不难得出可以编成3组,还剩3个人。教师让学生说说可以怎样编组,学生的方案有4×3+3;4+4+4+3;4×4-1;4×2+3×2+1等。在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找到答案的方法并非只有一种,答案也并非只有一个,知道如何选择合理的方案。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生知道了计算的意义和如何运用计算的结果,学会如何选择适当的算法解决问题,学会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发展了数感。
六、在科学练习中,升华数感
学生能力和思维的培养,都必须以学生的数学知识积累为前提。知识转化为能力,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完成这一过程一要靠理解,二要靠练习,而数感就是理解与练习程度的指标。数学基础知识始终在智能发展过程中起着奠基和主导作用,没有知识,就无法形成数感;反之,数感越健全,知识也就越扎实,而且知识更易活化。因此,课堂教学应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扩张和加深练习内容,通过科学选题,必要的训练作用于学生。因为,必要的科学性练习是学生形成数感的重要途径。如教学100以内的数比较大小后安排38>3□,25<□,□<□这几道练习,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充分探索的时间,自由探索,自由地发挥,通过不同层次的开放训练,发展学生的数感。
七、在创新中培养数感。
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数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数学家和教材编者头脑里特有的,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眼光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为了能更好地理解和接触现实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形成学习数学的心理自由,心理安全。激励学生能大胆质疑,乐于讨论,对数学活动充满热情,敢于提出问题并积极主动地从事探究活动。如在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时用一录像情节引入:小明和妈妈去商场买东西,买一个书包花去28元,又买了一个文具盒花去5元钱。根据录像情节,让学生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其中的一个数学问题:买书包和文具盒共花去多少钱?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真实的购物情景,使学生产生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激起深入探索的欲望,避免了学习计算枯燥乏味、掌握算法就算完成任务现象的产生。巧设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而且还能有效的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师只有树立创新观念,才能在教学中进行创新教学,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方面的数感,使学生获得有效持续的发展。
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篇5
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鲁迅说:“文章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的,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吕叔湘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都说是课外看书.”显然,多读书就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效途径,多读书就能提高语文能力已成为古往今来人们的共识.
作 者:张玉荣 作者单位:南通市通州区南兴小学,江苏,南通,226313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39)分类号:G62关键词:
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篇6
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七都小学 陈 敏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来,并且把“数感”摆在六个核心概念中的首要位置,充分表明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标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然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作业:“小明身高2分米”,“爸爸的体重是70克”,“动车每小时行驶200米”……这样荒唐的结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问问其他的同事,也都说学生有类似这样的错误。这就让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数学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我想: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忽视了学生数感的培养,孩子们眼中的数仅是作为一种抽象的、毫无意义的符号而存在,没有跟生活联系起来,可见我们的学生“数感”是很不强的。
一、联系生活实际,形成数感
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充满了好奇、想象,而生活是教学的宝库,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数感的培养也要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要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素材,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努力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自己去试着感知、发现,主动地探索,建立新的认知结构。许多小学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头脑中不能很好地建立表象,更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和概念的本质属性,这就需要教师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采撷“生活实例”。
比如在四年级教学认识整万数时,让学生感受一万、十万、一百万、一千万这些数究竟有多大时,出示图片一张纸很薄很薄,一万张纸大约1米,比我们的课桌高一点,十万张纸大约10米,相当于3层楼的高度,一百万张纸大约100米,大约是一座30层大厦的高度,一千万张纸大约1000米高,差不多是一座大山的高度,同学们在一片感叹声中,真切感受到了这些数到底有多大,这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它不仅可以启蒙数感,还能培养学生“亲数学”的行为,使数学学习充满乐趣。
二、通过探索合作,体验数感
小学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的学习方式。因此,作为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就应该将一些静态的、结论性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帮助他们在探索过程中建立良好的数感。
比如教学“认识11到20的数”时,我让学生数出16根小棒,数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由于生活经验、知识背景或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们数的方式各种各样:有的是l根1根地数,直到数出16根;有的是2根2根地数,直到数出16根;有的先数出10根,把10根捆成一捆,就很容易数出16根……哆种数法都是可行的。然后通过交流,学生自己感受到了“把10根捆成一捆的”方法的优越性,也对“10个一是1个十”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为以后认识更大的数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鼓励猜测与猜想,发展数感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时应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会估计的策略,养成对数值(包括计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判断的习惯。数学猜测能启迪学生积极思考,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通过猜测,能够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从中建立数感,发展数感。
(一)对数量多少的猜测
1.组织学生玩猜数游戏。如:猜测10本练习本叠起来有多么高。学习了“长方体的认识”后,让学生猜―个文具用品: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等。
2.进行估测训练。如:在课本上请学生先数出10张纸,看看有多厚,然后要求学生不看页码,不数张数,直接翻出20张纸,看看谁翻的最接近。要给一定数量的人准备凳子,不用数,看看能不能估计出凳子够不够。
(二)对计算结果的猜测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在估算方面的“数学现实”,让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估算,其方法往往是灵活多样的,估算的结果是不唯一、开放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估算的结果正好是一个正确答案并不一定比指出一个大致范围来得好。估算的结果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是由于估算方法的不同而带来误差大小而已。如让学生估算3.6×2.8学生的方法丰富多彩。
生1:3×3=9,面积在9平方米左右。
生2:4×3=12,面积比12平方米小。
生3:3.5×3=10.5,面积在,10平方米左右。
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估算策略,或简约,或转换,或补偿,这些方法都是合理的、正确的,教师要鼓励并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展示自己的想法,提高估算技能,发展数感。
四、综合运用,升华数感
(一)数感的.真正建立需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对应联系。
例如:组织学生思考,据粮食部门测算,1公斤大米约有米粒40000个。我国约13亿人口,若每人每天节约1粒大米,则全国每天可节约32500公斤大米,每年可节约1200万公斤大米,这可以养活35000人。若以平均亩产550公斤计算,相当于每年开发良田多少万亩?这些问题的解决正是一个现实问题“数学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也正是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逐步学会数学地理解和认识事物。
(二)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让现实问题文学化,使学生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中升华数感。
如:同学们组织去公园划船,大船每条坐6人,租金10元,小船每条坐4人,租金8元。全班50人,你能设计出一种租船方案吗?哪种方案租金最少?于是种种方案应运而生,经过比较发现,租7条大船、2条小船最省。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只有一种,而且答案也并非只有一个,因此,结合实际问题选择恰当的算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切实了解计算的意义和如何运用计算的结果,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数感。
谈低年级学生的“数感”培养 篇7
关键词:学生,数感,生活
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提出: “数感”是数学学习最基本的内容。数感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一个人数学能力的高低, 是人的数学水平的基本要素。数感主要表现在: 理解数的意义, 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 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 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恰当的算法, 能估计运算的结果, 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在小学低年级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 通过观察、操作, 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 感受数的意义, 体会数用来表达和交流的作用, 初步建立数感。作为低年级教师, 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 怎样把培养学生的数感落到实处呢?
一、体验生活, 启蒙数感
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充满了好奇、想象, 而生活是数学的宝库。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优化于生活, 启蒙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内化知识。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能培养的, 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 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经验, 体会、感受数的大小, 表达交流自己的所见所想。
比如, 教学“千米的认识”时, 我把学生带到了学校的操场上, 让他们置身于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先让学生看一看学校的操场, 说一说一圈是多少米 ( 一圈200米) , 在算一算这样的5圈是多少米。通过简单的换算, 使学生领悟到沿学校操场跑5圈就是1千米。然后, 在组织学生走一走1千米, 同时还通过请几位学生走1千米所用的时间等一系列实践活动, 加强学生对1千米实际观念的知识体验。
二、动手操作, 形成数感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 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 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学生亲自动手是知识形成, 经验内化的过程。所以, 强化学生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
比如, 在教学《11 ~20各数的认识》时, 我让学生数出12根小棒, 启发学生“怎样摆能很快地看出是12根”, 学生积极地动手操作, 小组合作探究, 然后汇报摆的方法: ①1根1根地摆; ②2根2根地摆; ③5根5根地摆; ④一边是10根, 另一边是2根等几种摆法。但是一边是10根, 另一边摆2根的同学很少, 部分学生操作时无从入手, 他们不理解“这些小棒怎样摆放, 让别人能很快看出是12根”, 根本无法体会到10根捆成一捆的优越性。此时, 我安排了一个游戏: “比一比, 谁的眼力最好! ”师生一起观看课件, 第一幅画面, 1根1根地摆, 画面出现2秒种后马上消失, 问: 刚才画面上出现的是几根小棒? 学生无奈地摇摇头。第二幅画面2根2根地摆, 方法同上, 学生又是无奈地摇摇头。第三幅画面, 把10根捆成一捆, 当课件一出现时, 学生兴奋异常, 异口同声地叫起来: 14根。“其实三幅画面上出现的都是14根, 现在你喜欢哪一种摆法?”“我喜欢10根扎成一捆的方法。”“我也喜欢10根扎成一捆的方法”……学生的意见基本统一。通过比较体验, 学生感受到把“10根扎成一捆”是最容易看出是多少根的, 并体会到“10根扎成一捆”这种方法的优越性。然后通过摆小棒说组成, 在脑子中想小棒说组成, 看数说组成等活动,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体验数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并在这一过程中建立清晰的数感。体验数学思考的方法。
三、在交流中优化数感
在数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启发, 互相学习, 互相借鉴, 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 使学生在交流对数的感知时, 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 体会数学的价值, 从而促进数感的优化。
比如, 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 请学生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此时, 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列举如下: 我家有3口人, 爸爸、妈妈和我; 我们教室有6盏日光灯, 20张桌子, 40把椅子; 我们班有40名学生, 男生23人, 女生17人; 语文课本里有整体认读音节16个; 教室的墙面上张贴《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条》; 我用的水彩笔有18色; 我爷爷今年62岁了……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在开放的信息中, 不断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 学生眼中的数学真实、亲切, 不再枯燥。在富有情境、具有活力的数学交流中优化了学生的数感。
四、在比较中发展数感
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不仅是理解数的需要, 同时也会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使学生在比较中有了多、少、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几倍的认识。如18、20、68、60, 这些数, 用大一些 ( 小一些) 、大得多 ( 小得多) 等词语描述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再比如, 组织猜数游戏: 师写出15, 盖住, 让学生猜一猜, 生:10; 师: 小了! 生再猜:18; 师: 大了! 生再猜:14; 师: 小了……逐步逼近这个数。这种游戏, 使学生提高了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的本领, 还能学到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其中包含着朴素的“区间套”逐步逼近的思想。这样的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数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在应用中升华数感
数感的建立来源于生活, 只有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才能得到提升。良好的数感能帮助学生深化知识, 综合应用, 进而达到对知识的举一反三。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时间和空间, 创设各种生活情境, 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和生活是不可分的, 通过应用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
比如, 四年级上册七单元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烙3张饼, 每次只能烙两张, 两面都要烙, 每面需3分钟, 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 有多少种烙法, 哪种比较合理? 学生探索3张饼的烙法方案。方法一: 一张一张地烙, 需18分钟; 方法二: 先烙两张, 再烙一张, 需12分钟; 方法三: 先烙1、2号饼的正面 ( 3分钟) , 接着烙1号饼的反面和3号饼的正面 ( 3分钟) , 最后烙2号和3号饼的反面 ( 3分钟) , 共需9分钟。经过比较, 发现第三种方法最合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种, 而且答案也并非只有一个, 通过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进而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数学思想。
如何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篇8
荷兰著名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经说过:“让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好的方法是做。”学生天生好动,活动可以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是学生保持积极主动学习的原动力。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调动视觉、触觉、听觉等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在积极的感知中尝试、感悟学习材料的相互联系,从而有效地把数学知识结构转化为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
一、让学生开展课堂操作活动——在活动中感悟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指出:儿童天生就喜欢活动,操作活动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操作活动的机会,如圈一圈、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分一分等,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数学联系。
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先让学生拿出8根小棒,看能摆出几个正方形,学生都会情不自禁地操作起来。再让学生用8根小棒摆三角形,摆完后问学生:“你用8根小棒摆出了几个三角形?”学生说“摆了两个”,然后教师引问:“8根小棒都摆完了吗?”学生说“还余2根。”用算式表示8÷3=2(个),余2根,然后导入新课。把小棒的根数一根一根地增加,让学生摆几次,导出多个有余数和没余数的除法算式。学生在摆的过程中不断感悟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及余数之间的关系,真正理解了有余数除法的关系和余数变化规律。这比教师示范给出结论要好得多,学生感受的知识要亲切得多、深刻得多。
二、让学生进行猜想和估计——在联想中感悟
估算和猜想一样能激起学生的主动感悟,每个学生有好奇性、好胜心。猜想和估计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优化认识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地学习。猜想过程是学生综合处理信息,从中不断反省自悟的过程。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主动反思的猜想情境,从中感悟事物间的数学联系。
如二年级“比多(比少)求和”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学时教师让学生开展猜点子的游戏。第一层次,理解两个量之间比多(比少)的关系,教师出示一张明牌5点,和一张暗牌,并告诉学生,暗牌是比明牌多2点,猜暗牌是几点,并要求写出算式。学生猜后,教师翻开暗牌给学生看答案,稍停片刻继续出题,调换明暗牌关系叙述或换成比少关系叙述。第二层次,把问题换成明牌暗牌共有几点,并写出算式。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千万注意不要让学生回答为什么或你是怎么想的之类的问题,也应允许学生出现错误,要给学生努力成功的信心,只要学生思考便就是在感悟。这时学生的思维主动积极,思考量大又有深度。
三、进行开放性练习——在练习中感悟
因为开放性练习题给了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的空间,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情境,积极参与多向的思维活动,在主动参与探索的过程中感悟数学规律。如第九册小数的乘法教学时让学生练习这样一道题:把125×8=1000,移动因数中小数点的位置,使结果等于1或等于10或等于0.1的算式,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结果写算式,比一比哪个组写得又对又多。学生通过练习发现结果相等的算式有很多个,从这些不同的算式中使学生领悟到积的小数点与因数的小数点之间的变化规律,以及两个因数小数点移动变化规律。这些规律是比较复杂的抽象的知识,但学生通过开放性的练习,理解思路是清晰的、明白的,尽管有些知识不能言表,但成为学生头脑中的一种数感。
当然,强化性的练习、重复的练习也能让学生有所感悟,也能发展学生的悟性,但这是在加重学生负担的基础上的,是让少数人得到发展的教学方式。
四、创设生活情境——在模仿中感悟
生活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大课堂,一个人的大部分知识是在生活中、与人交往中,通过观察体验别人的成功行为和经验,并在自己的行动中不断地模仿、尝试感悟到的。所以教师要经常创设学生经历过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带着自己切身的体验去感受数量间的关系。
如“折扣问题”的教学时,我改变了课本中的例题,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的问题:小商品商场内一个摊主在卖一件很漂亮的衣服,他在这件衣服下挂着这样一句话“打九折出售”,如果让你去买,你打算怎样买?于是学生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一位学生说“我向他讨价还价,他说打九折,我还他八折。”我当作摊主跟他说:“成交!原价要100元,你该付多少钱?”大家忙着给他算出80元。另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去买,先问原价是多少?然后再讨价还价。”这位学生就精明多了,我告诉她每件60元,让他买,她还要让原价再低点,于给她一个原价50元,让她算出自己该付的钱。还有学生还了原价还折数,有的提出既还原价,又还折数,还掉现价零钱部分。我分别让他们算出自己要付的现价。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感觉到自己该怎么买才便宜,悟出了原价、折数和现价之间的关系,更领会了数学问题中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不知不觉地学会并懂得这种数学方法。
五、设计实践问题——在体验中感悟
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参与解决实际问题,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把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实践生活结合起来,把自己作为实践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主体,从对问题的设计、改进和完善中感悟数量关系,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是“再创造”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意识。
如学习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后,让学生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学校搞基建有500块砖要搬到工地,由四<1>班和六<1>班两个班完成,四<1>班有48人,六<1>班有50人。请你设计一个分配劳动任务的方案。于是学生中出现了多种思路,(1)按1:1平均分。(2)按人数的比例分即25:24,有人补充欠合理,还有2块多余,应该让六<1>班同学来搬。(3)六年级年纪大理应多搬所以按3:2分。(4)按2:1分比较合理……从不同的设计中学生领悟到不同的比,分配到不同的结果,感受到比的变化与总量之间的关系,同时给数学问题带上了一层浓浓的感情色彩。
感悟作为一种学生认识活动的过程,对于数学学习来说通过感悟得到的知识比其他方法获得数学知识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通过感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方法,是一个人的数学灵感,但它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活动。
运用让学生在实践与活动中感悟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增强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还有利于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经历和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数学,同时学生的个性、情感等也得到了积极和谐的发展。
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教学策略 篇9
所谓“数感”,狭义地讲就是对数学的感觉、感受乃至感情。从数学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具体地表现在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和运算有敏锐的感受力,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善于捕捉一般问题中潜在的数学特征。广义地讲是指学生对数值的一种直觉,对数的近似值的一种估计;是在一定情境中对数学概念的直接反映。数感说到底是一种心智技能,如果说动作技能主要靠肌肉运动,表现于外部行动,那么心智技能主要是意识活动,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有良好数感的人在需要数感发挥作用的时候,它便会自然出现,仿佛不需要人有意识地探索一般。
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要加强学生在数方面的数学思考力,让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能自觉地运用数的相关知识及思考问题的数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首先要让学生看到数,其次是要学生用到数。1.让学生看到数,而且要让学生真切地看到数。
为了把数看得更清晰而更真切。对于数的大小,不能只是抽象地看,可以借助直观方式让学生看到数的大小。数在量中,看数的大小。在数概念教学中重视数感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可感知的现实背景,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数概念。
(1)让学生学会带着量看数。
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从而认识到数也有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使得学生对数概念有具体、深刻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尝试创设有利的现实情境,让学生体验数概念。例如,在教学面积单位、长度单位时,可以带学生去操场走走、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400米的长度,1平方米、1公顷、1亩的大小,让学生发现自己身边物体的长度和面积,如手指盖的大小、臂长、一拓的长度等;教学质量单位时,可以到食堂去看看、称称、估估各类蔬菜、肉类的重量,或去医务室称称自己的体重等。
(2)学生在对应中感受数的大小。将数的大小对应到可见之处。如学习数时,可以让学生看到数越大,气温越高,天气越热。数的高度越大,数越高。数越大,表示数的颜色越深。
(3)从大处着眼,看到数量级。让学生会数学地思考,不是仅仅要让学生急着算出数来。学生要学会从大处着眼,对问题先有整体判断,知道大概是哪个数量级的,不急着精确。仅求精确会使数学窄化。
①感知数量级
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感知数量级的重要。可以通过一些题目让学生尝试。如:二年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大数时让学生填一填计数单位,填一填对生活中数量的感知(北师大版数学伴你成长)。
②感知数量级的变化
加或减带来数的大小变化,乘或除更快地带来数量级的变化,小数点移动会直接带来数量级的变化,成整10、100、1000„倍数地变大或变小。
(4)关注有意义地近似
①四舍五入。根据实际问题进行近似。比如大件商品与小件商品计价时近似的程度有很大不同。
②取整。根据实际问题,加一或减一。如19人要过河,每条船最多可以乘4人,至少需要几条船?怎样乘船才合理?学生在探索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会切实了解计算的意义和运用计算的结果。
2.让学生看到数的关系
数数间有确定关系,也有随机关系。数在量中,就成了数据。(1)数数关系。
单纯从数与数来看,两个数或几个数之间有大小关系,相等或不相等。
(2)数量关系。
生活中无处不在数量关系。教材中从传统的13种数量关系到现在不区分这些种类的解决问题。让学生把数量关系直观画出来,用加减乘除运算来解决。
(3)量量关系。
将数量关系进一步抽象,从算术向代数迈进,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4)随机关系。
生活中广泛存在的随机现象中蕴含的随机关系。3.看数及关系的角度(1)分类看数
①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基数和表示顺序的序数。②小数:十进分数。
③分数:体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④负数: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2)在圈外看数
山外看山,更易观到山之全貌。圈外看数,更易看到数的特性。如史家小学刘颖老师教学与倍数相关的除法时,教师在教学中混进需要用加法或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师给出信息,小明跳绳25个,小军跳绳56个,小芳跳绳8个,小红跳绳64个。让学生提问题,不仅有小军跳的是小芳的几倍这样的本节课涉及的倍数除法问题,还鼓励学生提出小军比小芳多跳了几下这样的减法解决的问题。避免学生一味地照葫芦画瓢,增强学生灵活应用的意识。
(3)看到整体
从圈外进入圈内看数,看数时看有大致感觉。看到数量级,看到一群数据所传递出的总体情况。
(4)排序看数 排序看数,有了顺序,也就心中有数。一组看得到的数放在一起,而且是按顺序放在一起,会让学生看得很清晰。
将几组数排序更容易发现统一规律。如《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用纸条围三角形,学生汇报后教师把能围成三角形的三个纸条的长度记录在黑板上。多组数杂乱地放在那里,学生不容易发现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而学生有排序试试看的想法后,把每组数据排序,再结合学生的操作过程中对道理感知而来的直观猜测,学生更容易发现规律。
(5)一组一组地看数
将很多数分组来看,可以使复杂的事情变得更简单。如让学生写出32的所有因数,按顺序一对一对地写更容易写全。再如让学生写出由2、0、7、8四个数字能组成的四位数,学生按顺序一组一组地写更容易写得不重不漏。
再如数轴上跳8格1个单位,让学生把每个8看成1个单位,会使问题更简单。探索规律教学中,一个规律是一组,比如红、黄、蓝循环出现,则红、黄、蓝为一组,相当于循环小数中的一个循环节。让学生找到一组,学生也就找到了规律。
(6)看清开头之处
凡事开头难。让学生知道什么是“1”,什么是“2”,他们才更清楚自己的“几”是否正确。如植树问题的教学中,切木头,切1刀后木头成2段;切2刀木头则成3段。开头的地方明白了,更容易后面进行抽象。在平移教学中,学生如果明白了什么叫平移了1格,再多几个格他们也就无所谓了。
(7)在沟通中看数
学生是带着以往的数学学习经验和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进入课堂的;学生更容易理解直观形象的数学;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经验。在教学中将学生多种多样的理解问题方法、解决问题方法沟通起来,会使学生的数学更简单。如学习除法竖式时,对学生而言,竖式是很抽象的,分小棒是很简单的。将二者沟通起来进行学习,学生更易理解除法竖式的意义,使得死记硬背的过程变得更有道理、熟悉而简单。
4.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内运用数,提升学生的数感(1)让学生给数赋予情境
生活中有数,放过来,数就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让学生给数赋予情境,促进学生数感的提升。
如学习分数的意义时,给学生两个问题:让学生用1/3或2/5说话;让学生用1/3和2/5说话。学生可以举出各种各样的事例。
(2)让学生借助经验学习数学
很多数学中的概念、定律等在生活中都有类似现象。可以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学生对生活现象的理解来学习。如学习循环小数时,学生可以借助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循环往复进行学习。在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中,有的老师借助词语的分配来学习,在课前先让学生说我爱爸爸、我爱妈妈,又概括地说我爱爸爸和妈妈。合起来说与分开来说表达了相同的意思。而乘法分配律的内涵正是合起来乘与分开来乘积相等。
(3)让学生形成先有大感觉的习惯
在运算时都可以让学生先估计运算结果大概是多少,计算后再回过头来看一看是否计算结果是否与估算结果相近。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也要让学生看看计算结果是否符合实际,看结果是否有意义。形成习惯,有利于学生把握具体问题的数量级,在遇到很多生活中的问题时,把握得更为准确。
(4)关注学生过程性经验的积累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体验、估计、选择、运用等活动,让学生体会数。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积累很多过程性经验。如学生在解决跑步的实际问题中,模拟跑道画图,学生在跑道中标示路程时边标边调整。相信学生调整的经验,标示路程的经验会对学生数感的培养肯定有促进作用。教师可以想办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数学地思考。
【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的实践与思考】推荐阅读: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感10-05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10-27
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07-30
培养学生的数感09-17
学生数感的培养策略10-23
多元化培养学生的数感08-17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黄海英07-04
培养学生数感四部曲07-25
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研究与实践10-20
小学生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