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课程总体教学计划(通用10篇)
实习课程总体教学计划 篇1
班主任工作实习总体计划
鉴于我是从10月9号即汕头聿怀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的第6周开始接手高一(2)班实习班主任工作的,实习10周,于是班级工作便从第6周开始计划到第15周。根据学校安排和学生实际情况,计划如下:
1.了解所带班级和学生的基本情况并做好班级总体计划安排。
2.检查学生考勤,两操(眼保健操和跑操),卫生,考试监考,课堂表现以及体检排队秩序等纪律情况。
3.确定个别生教育对象,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渠道了解和接触他,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给予帮助。
4.参与到学生的各种互动当中去。
5.检查学生早读,英语听力,仪容仪表等纪律表现情况。
6.向学生作期中考前的学习总动员,介绍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和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的解决途径。
7.与学生一起参加升旗仪式,并在班会上就上一周的班级总体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做汇报总结。
8.开展 “树立远大的理想,追寻人生目标” 的主题班会活动。
9.进行班主任工作实习总结,与学生告别。
实习课程总体教学计划 篇2
2008年1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开始正式实施, 2011年3月初, 国务院学位管理办公室正式决定, 将城乡规划学作为一级学科, 这标志着我国进入到了城乡一体化时代。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作为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 应紧跟时代发展, 适应国家关于城乡规划的法规、政策及相关技术规范的调整, 以便学生对城乡规划的编制程序、成果和表达等方面有明确的认识, 并应用到课程设计实践中。
1 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在教学体系上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在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中的相互协作有待提高
在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 考虑到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地了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各个环节, 但是教学中又不允许每位学生独立完成一套城市总体规划成果, 只好分工完成, 在分工过程中, 肯定有部分学生不能深入接触城市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空间布局, 尽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之间的交流来弥补, 但毕竟有部分学生没有系统地做过。如何保证所有学生既能了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 又能掌握专业核心内容, 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1.2 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的实践性难以得到检验
城市总体规划课程SEI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 还需要具备同地方决策者、企业负责人等相关人员面对面交流的能力, 深刻体会城市总体规划决策的形成背景。然而, 交流沟通能力与背景知识掌握是经过社会长期实践才能获取的, 学生不能在学校立即学得, 也就难以检验。
1.3 教学方式与方法尚需改进
目前, 教学方式与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其一, 理论与设计衔接不畅。许多高校将城市总体规划理论课进行集中讲授, 与相应的总体规划课程设计衔接不畅, 无形中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离, 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无法消化、吸收和运用, 导致规划设计时无所适从。其二, 教学方式单调, 基本以“单兵作战式”、“师徒式”为主, 学生多半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创新意识不够。其三, 理论与实践严重脱钩, 现状实践调查无法进行, 课程设计基本上是纸上谈兵, 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 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2.1 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
基于应用型城市规划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教学改革的思路应着重贯彻三个理念。其一, 城市规划课程设计应强调对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为培养学生的规划设计能力和表达能力奠定坚实基础。其二, 通过大量的城市规划课程设计实践训练, 着重培养学生的规划设计技能, 逐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三, “特色”教学求发展。因此, 城市规划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路可以归结为12个字即重基础、强技能、求特色、谋发展。
2.2 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
规划始于问题, 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之一就是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所以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特别适合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中。运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必须设定特定的情境, 对于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而言, 其情境就是城市场景。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必须是真题真做或者真题假做, 引导学生带着特定的问题, 深入到城市中去, 培养学生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式思维方法。
2.3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城市总体规划是政策选择的过程, 解决同一问题往往存在着不同的政策方案, 也就是说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可能存在若干个方案设计, 所以指导教师应启发学生设计出不同的设计方案, 避免以先入为主的方式提出解决方案, 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方案设计, 以免扼杀学生的创造激情。启发式教学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应当明确的是, 启发不只是来自于学生, 也来自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2.4 构筑团队教学的教学模式方法改革
团队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以团队学习为中心, 以课程项目为主线, 以任务目标为使命, 强调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三维培养, 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团队教学法可以通过设计团队建立、制定团队考评规则、制订设计项目内容、设计项目探讨、设计成果展示、总结评比等步骤进行, 强调团队的解决问题、专业技能、人际关系技能。
2.5 采用渐进分工教学方法
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必须合作完成, 不可能每位同学独立完成一套规划设计成果。在分工过程中, 尽可能让每位学生有机会参与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土地利用规划与空间布局, 因此教学组织建议采用渐进分工方式。在调查城市现状后, 首先集中研究城市土地利用, 然后再分工编制各专项规划, 最后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在城市土地利用研究中, 最初由2位学生合作完成一套用地规划草案, 经过公开点评讨论, 4位学生合作完成一套用地规划正草图, 再经过公开讲评讨论, 8位学生合作完成一套用地规划方案。通过渐进分工的教学方式, 避免过早分工而造成的有些学生没有机会接触用地规划的问题。同时, 渐进分工教学组织方式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来考察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 为以后公正地评定成绩奠定了基础。
2.6 加强课程设计教学中的互动交流
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的教学重点不在方案的好坏而重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事实证明, 这个过程只有在开放式的教学中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课程设计过程中, 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与工作方法的掌握, 不仅需要教师手把手地传授, 更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 甚至教师与教师之间进行多向交流与沟通。这种互动式、交流式教学过程, 可以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工作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方案构思的多向性和不确定性。更重要的是, 针对规划项目的实际情况, 让学生逐步学会如何抓住方案构思的要点将理论知识灵活加以运用, 从而有意识地培养与锻炼他们的规划设计能力, 还可使学生之间互相激励、互相启发、共同协作,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结语
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 其实践教学必须立足专业所长, 注重体现城市规划知识的综合性与实践性, , 体现教学内容的和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必须与时俱进, 围绕学科发展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展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 通过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的调整与完善, 力求在本科教学阶段就能够满足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趋向。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应结合生产实践, 引入项目化教学方法, 增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环节, 以增强学生城市规划综合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使课程发展更趋合理完善, 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王勇.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指导[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1.
[2]李庆武.项目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教育探索, 2008 (4) :32-33.
银行实习生年终总体结论 篇3
2006年底了,该是总结总结的时候了,这一年干的怎么样呢?(其实是半年,在这只工作了半年)一句话~马马乎乎吧!到不是因为我干的不好,但也不是特好,所以就用马马乎乎这个词来形容了,这词笔人觉得自己用的恰如其分。
俗话说,淹死会水的、打死犟嘴的,咱就是矬子里拔将军里边的那个矬子,这位看官该问了,为啥子呢?哎……对我们实习生来讲,能在实习单位干上半年之久,已经是来之不易的事了,何况现在社会就业压力这么地大,很多大学生都为就业而东奔西跑,始终也找不到合适自己的工作,但对于我们学校分配出来的实习生来说,虽然是工作选择了我们(大学生可是都自己个的挑工作),但能有一个好工作、稳定的工作,也都是求知不得的,何况这份工作我本人还是非常之喜爱的。喜欢自己的工作,对这个人的工作上进心,工作热情,积极程度都是有很大关系的,如果一个人干一份年薪10万的工作,可他自己很不喜欢,干活就会懒懒散散(我估计现在没这样的人了,就当个例子吧),反之,干一份月收入只有1千的人,可他很喜欢自己的这份工作,他能从中找到乐趣,自然就会有干劲,所以我对我现在的工作就属于后者,虽然谈不上干劲十足,可咱还有把子力气,就能把这份工作干好。
来到工作单位,给我第一个感觉就是,好!没别的,就冲咱那主任的热情招待,让人就感觉到跟自家前院儿大姐一样的可蔼可亲,在看看同事们,就像见到了往日朝夕相处的战友们,他们在自己监守的堡垒上,奋勇迎敌,不畏艰辛的英勇奋斗,时刻号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马列主义贯穿在自己的思想里,可以说看到他们,就能使我这个刚来的新兵热血沸腾,很想和他们一起战斗,一起为新中国的胜利而前进!!(远了,拉回来)
在实习期间的工作中,我的指导员(就我师傅。还一游未尽)给了我很大帮助,是她教我如何完成好上级分配的任务,教我如何做个正直的好人,教我怎样把工作做到一步到位,是她成就了今天的我,如果没有她,也许我早被许许多多,突如其来的困难和麻烦所吓倒,如果没有她,我将对这样恶劣的环境和天气束手无策,如果没有她,也许今天在这写总结的人会是另一位仁兄。总而言之,我师傅是个很热心肠的同志,虽然有时候嗓门挺大的吧,不过我能接受,能理解,这毕竟是党的需要嘛~(不喊玻璃外边的顾客都听不见啊~没办法,成天里外对着喊,跟打架似的)。
实习课程总体教学计划 篇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目的是让学生联系自然和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和相关内容的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重大改革,是促进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关于启动技术设计与创新教育实验研究的通知》(豫教综实【2014】0003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完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实施,规范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行为,我校结合自身实际,特制定以下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于学习者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社会,在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征的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科学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课程形态。这一新型的课程,其课程内容的选择有较大的灵活性,我们在遵循这一特性的同时,必须保证课程的严肃性、规范性与科学性。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过程中,如果完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而独立自主地选择并确定研究主题,则会影响课程实施与管理的有序性,影响学生研究的深度和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如果是教师为学生预先选择并设定研究主题,则又将遏制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从而影响学生对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为此,我们认为,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应结合当地及学生实际,根据课程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的总体框架,在此范围内,实施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内容,如此,既能维护课程的严肃性与规范性,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组织机构
经研究,决定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为:办公室主任、教导主任、政教处主任以及七八九年级的全体教师。学校领导中由教导主任直接分管该项工作。
三、实施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注重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体目标包括:(一)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 ?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形成初步的环境保护能力。
(二)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 ?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养成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三)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四)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探究的态度,了解并学习运用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发展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制定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活动方案 ?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初步具有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 ?开展问题探究,体验探究过程,了解与学习问题解决的基本研究方法,对感兴趣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活动的主要内容
1.课时集中安排与分散安排相结合的策略 科学合理地设置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以弹性课时为原则,集中、分散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使学生在开放时空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对社会、自然、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
2.总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的策略 结合本校实际,制订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规划和目标要求,同时也根据我校生源实际情况和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制订分阶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不同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做到分类指导,分步实施。
3.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的策略 信息技术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探究内容,要做到信息技术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与其它内容的有机整合。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充分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地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
教学法课程实习总结 篇5
学生:孙秀春班级:09级机制教育班学号:200940914123
本次教学法课程实习,先后经历了选题、阅读教材、写教案、交流、试讲、谈论、评课、议课、总结。期间老师和同学都给了我很大帮助与启示。我感悟很深,受益非浅。我本次教学实习所作、所见、所感、所得一一回顾和总结如下:
王老师给我们讲授了很多上课的技巧,听起来感觉挺好的,我也挺喜欢老师介绍的技巧。可是这周在自己应用时感到有些迷茫和用起来不那么顺手。我真正的感到了“实践出真知”这句话的内涵,自己亲身实践的东西是自己永生难忘的,我想这也是人类得以生活得更好的根本原因吧。这次教学法课程实习,我不敢说我懂了点点滴滴,但我所学到的和感受到的是我终生受用一笔财富。
具体的来说,第一、怎么去写教案,一个具体的教案包括哪些,在写教案时应注意哪些。不同的课题内容选择的教学方法和教具应有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具应该选择较适合内容的,有所讲究。
第二、选择多媒体授课时应把课件做好,课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上课质量和效率。本次教学法实习我又重新温习了课件的有些基本做法。在选择多媒体教学时也应适当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以及大概课题内容。
第三、跟小组成员一起讨论、选题、交流、试讲、谈论,我体会到了团结互助是必不可少的,力量的巨大。那种相互信任、诚心诚意的指点不足和怎么改进,我更是感到一种家的温馨。要想干好事得静下心来好好的想和去做,有同伴的一起合作更是有效率和快乐。
第四、经过自己的试讲和同学的试讲以及评课我觉得要想把一堂课讲好应该具备如下内容:讲授者课前好好研读所讲内容,做好分析和写好教案,对问题的分析和讲解应采用一些比较恰当合理的语言以及实例。在多媒体课件方面应以学生来思考课件怎么做才更容易调动积极性和兴趣以及易懂。在教态方面应以一种平和的一起学习的心态去与学生学习,利用自己的,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鼓励和批评学生,注意语言的圆滑和学生的接受情况。在教学方法方面应尽量采用讲授谈论法、案例分析法、对比法、引导课文教学法。在上课方面应与学生的互动学习,讲课语言修炼和普通话尽量标准,教态要好,给学生有亲切感和老师的样子!
实习课程总体教学计划 篇6
一、基本说明
1.教材的选用、学习对象及课时分配
选用教材是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系列教学教材之一《计算机专业英语》 (龙天才主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0年9月) 。课程学习对象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高二学生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专业) 。课时安排:每周2节, 完成时间为高二一学年。
2.研究的理论指导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性指导纲要文件。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人文主义学习理论、TRIZ创新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关理论。
3.研究价值指向
试图让具有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知识结构、不同追求目标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泛在知识信息化环境下, 通过“做中学”和“学中做”, 个性化地学习, 有意义地学习, 社会性互动和协作学习, 像专家、师傅一样进行思考和实践, 注重培养自我学习力、观察力、系统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基于未来职业发展的其他必备职前能力素养。
4.术语界定
学生未来发展:在本研究是指教师根据调查, 基于学生一年后可能从事的职业选择与职业方向, 而对学生未来发展所作的可能发展职业生涯途径预设。
课程教学设计:中职学校课程教学设计, 主要是指微观教学设计, 包括单元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和微观教学设计。本研究的课程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相关的理论与创新方法指导, 实现《计算机专业英语》单元课程教学设计总体思路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根本目的, 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
总体思路:基于“总体”“思路”在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 本研究中的总体思路是指以“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理论作为指南, 思考课程教学整体设计方向。
课程教学设计总体思路:基于上述界定, 在本文研究中的课程教学设计总体思路主要是指《计算机专业英语》单元课程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方向“程序”或大致“过程”框架描述。
二、探索过程
1.课程教学设计前端分析
教学设计前端分析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主要运用DW和DM技术, 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设计前端分析。
(1) 学生学习需要分析
高二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在专业学习和使用计算机过程中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专业术语。通过课程学习,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专业术语, 掌握常用的科技词汇, 引导学生较好地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 提升计算机专业素养和知识结构, 为即将开展的计算机行业实习、就业做好准备。
(2) 学生学习内容分析
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须要完成如下学习任务 (见表1) 。
(3) 学生学习特征分析
高二中职计算机专业大多数学生是因为喜欢游戏而选择该专业, 因此学习计算机的动力不足。他们尽管思维活跃, 对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生活的世界充满好奇心, 但自身存在知识缺陷, 知识迁移能力差, 有较为严重的非智力障碍。针对学生普遍兴趣不浓、信心不足、畏难心理严重、齐加尼克现象突出, 半数学生不具备英语学习基础, 三分之一的学生不认识音标, 面对“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 处于想学而又学不好、看不懂而弃学的状况, 教师需要多下工夫, 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学习。
(4) 学生学习环境分析
我校建设了有线与无线网络, 为了增强信号, 还在各个部门、处室、各层教学楼增设了无线路由器, 教室里安装了多媒体电视, 初步构建了学校泛在学习知识环境, 为“翻转课堂”提供可能。“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安排在教室进行。学校信息中心为每个班主任配备笔记本, 方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实现多媒体教学与现代信息化教学。
2.课程教学设计与信息技术的预设整合
综合课程教学设计分析, 基于高二中职学生未来发展, 笔者进行了“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设计与媒体技术的预设整合 (见表2) 。
3.实施的课堂观察与结果分析
笔者将“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设计与媒体技术的预设整合的探索成果先运用于高2014届。在实施中, 采用了请学生协助教师进行全信息课堂教学录像、记录课堂教学时间分配表、随机记录学生各环节具体活动表现情况表等课堂观察技术与方法。
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1) 学生在学习音标、补习基础英语时, 兴趣高涨, 有很强的学习热情。
(2) 学生在观摩职业场景活动片断时, 注意力较集中。
(3) 学生游戏场景时, 参与性较强。
(4) 采用翻转课堂前期, 效果不是很好, 没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在第二学期, 学生即将实习、就业, 有56.7%的学生开始重视与教师的合作, 职场秀有生气。
(5) 学生对于职前需具备的就业素养和知识能力结构认识模糊。学生分组进行成果展现时, 参与率为32.4%。
(6) 22.9%的学生惰性强, 教师需要时刻个别沟通和交流。在实习、就业的前一个月, 受学校职业技能大赛、风采大赛等各项赛事的影响, 40.5%的学生对本课程教学没有参与主动性。
(7) 班上34.6%的学生“屏奴”现象突出。
(8) 在学生主体活动课堂中, 教学评价语言过少;而在基础导入时, 过于侧重讲解, 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少了引导和让学生表现的机会。当教师留给学生较充分的自主探究学习时间时, 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不够;与学生沟通交流时, 过程跟踪与信息交流反馈有时有些滞后。
基于学生未来发展, 笔者随后采用问卷调查 (作业式) 、师生交流总结的方式对本课程教学结果进行调查, 结果分析如下: (1) 学生分组成员搭配需要调整; (2) 对学生的“屏奴”现象需要用TRIZ创新理论方法突解; (3) 67.5%的学生认为各单元教学设计信息技术的运用有效, 能够使他们更多了解即将面对的职场生活; (4) 83.2%的学生认为教师对基础性英语入门补课有用, 教会了他们如何学习英语单词; (5) 25.9%的学生认为需要增加职业实景观摩或体验; (6) 40.5%的学生对本课程教学持无所谓的态度。
4.课程教学设计与媒体技术的整合改进
笔者对“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设计与媒体技术的整合进行了改进。随后应用于现在正在教学的高2015届计算机网络班的学生, 并在应用中对每个单元进行学习结果分析及相应的改进, 最终形成“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设计与媒体技术的整合 (见表3) 。其中, 黑色加粗部分为重点整合改进部分。
三、研究反思
历时两年的“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设计总体思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探索之路, 使笔者对专业课程教学设计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悟:
(1) 泛在知识时代背景下, 中职学生的“屏奴”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学生“心智”模式的重塑和健康成长及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职业锚”规划与定位很关键。
(2) 教师与学生必须要有亲密而深入的交流, 无论是在课堂上, 还是在网络内外。对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 教师要恰当使用正鼓励及正评价, 凡事尽可能“建造学生”。
(3) 要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包括学生本身所拥有的信息资源 (iPad、笔记本、智能手机、蓝牙音箱、学生网络空间群组等) 。
(4) 基于学生未来发展, 课程教学设计总体思路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中要注意学生“职智”“财智”“情智”教育与行业规范的“实景”体验。实施中, 勇于采用“翻转课堂”, 要对学生进行恰当、互促、互补式分组。分组后对组内差异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价。
(5) 在课程教学设计与信息技术整合过程中, 特别要注意教学设计前端分析、课堂观察及课后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分析, 确保课程教学设计思路有高度、实施有可视度、事后有效度。
(6) 当前学生“屏奴”有所增多, 教师需要“破冰”, 后期重点关注。
四、结束语
在泛在知识时代背景下, 课程改革永远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本文展示的仅是笔者历经两年多的课程教学设计总体思路与信息技术整合探索的点滴成果, 在此愿与教育同仁分享、交流, 集同仁之智慧结晶, 共创更优成绩。
参考文献
[1]Gray A.Griffin.The Education of Teachers[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9.
[2]G.S.Altshuller.创造是一门精确的科学[M].魏相, 徐明, 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7.
[3]檀润华.创新设计—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社, 2002.
[4]MARSH D, WATERS F, MARSH T.40 Inventive Principle Switch Application in Education[J].The TRIZ Journal, 2004 (4) .
[5]侯圣智, 牛占文.TRIZ理论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 (29) :30-32.
[6]余胜泉, 何克抗.基于Internet的教学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 1998 (4) :58-61.
实习课程总体教学计划 篇7
一、实践目的和意义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中一门基础性和导论性课程,是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之一。人文地理课程主要向学生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地理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其它课程及开展研究奠定基础。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是课堂教学的继续,也是让学生掌握地理调查与人文地理基本研究方法的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对于人类各种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只有到现实环境中去考察,才能使认识深化,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的目的就是加强学生对人地关系的了解,扩展、加深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
(1)理论与实际结合,通过野外实习使学生课堂所学的各种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复杂关系,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印证,联系实际加深对人文地理事象及其规律的认识。
(2)学习人文地理野外考察的基本方法及开展人文地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开展野外考察和实习教学,使学生了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田野工作方法和人文地理研究的基本程序,为以后的教学与实践工作服务。
二、主要实习内容及任务
按照本门课程野外实习大纲的基本要求,拟定本次实习的主要实习内容及任务如下:
1、参观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组织学生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各个展厅,并聘请馆内专家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陕西(关中)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并通过查阅三秦文化相关的资料文献,自己总结分析三秦文化的基本特点、形成过程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让学生深入了解文化、文化特点及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西安市商业微区位及商业业态调查研究
选择不同等级的城市商圈(钟楼/康复路、小寨/土门/龙首村/韩森寨、长延堡/吉祥村等、城中村及各居民社区),通过路线调查,学生分组实践,采集数据。最后,学生归纳和制作不同等级商业圈业态分布专题地图,并结合服务半径和服务特点,分析商业布局的微区位条件及其特点。
3、西安市南郊主要住宅区土地及住房价格调查
选择西安市南郊主要的居民住宅小区,通过设计调查表,实地调查各住宅小区及其售楼点,了解土地价格、房屋价格,做出西安市南郊住宅用地地价和房价专题图,并结合交通、重要商业及公共设施、城市规划政策等分析影响南郊房价的主要因素。
4、仰韶文化发展与地理环境关系调研——半坡历史博物馆
参观和考察西安半坡历史博物馆及周围地理环境,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仰韶文化的分布、基本特点,并结合当时的地理环境状况,分析关中(半坡母系氏族)仰韶文化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撰写实习小论文。
5、西安市城市地域结构与城市景观调查
结合西安市地图和城市规划材料,分析西安市城市地域结构,再每一个城市功能区选择几个点,实地调查主要功能区的社会经济等功能特点、布局的区位条件以及城市景观特征,做西安市城市地域结构图,深入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分化及其分化的原因和内在机制。
6、参观西安市城市规划展示馆
西安规划展示馆是一座用于规划展示的多功能综合性展馆,总面积约为2000余平方米,分为展示厅、模型厅和多媒体演示厅。
带领学生到参观西安市城市规划展示馆,让学生了解西安城市发展现状;了解西安城市规划的过程及其第四次总体规划(2004年-2020 年)的内容等。
7、柞水凤凰古镇民居参观与调查
结合乡村与聚落地理学主要内容,实地考察与了解民居建筑特点与功用。分组制作凤凰镇聚落功用专题图。
8、翠花山旅游地理学考察与调研
结合白凯老师项目,学生实践了解景区规划和建设的相关内容,并完成项目问卷调查工作。
拟计划安排以上实习内容,具体可以根据实习时间和经费情况进行调整。
三、野外实习方法
1、实践方式:指导教师或聘请的领导、专家和技术人员的专题讲座和现场
指导基础上,学生以考察实习小组为单元独立进行线路调查与访谈调查。
2、数据整理:野外作业考察记录填写、问卷设计与访谈设计实践、调查报告撰写、景观摄影和实习日记等结合;最后,小组为单元的实习报告写作和实习汇报交流。
3、成绩评定:将野外作业、实习报告成绩与实习综合表现三者结合,评定实习总成绩。
四、实习整体安排
1、实习时间安排
时间拟定于2010年7月10到7月16日期间,共计7天进行实习。(1)校内准备阶段:1天,分两阶段进行,进行实习动员和实习准备,各种实习仪器、材料的购置,实习区域概况与实习任务、实习方法讲座,设计调查表等。
(2)野外实习阶段:5天,分专题进行野外调查、参观。
(3)校内考核总结阶段:1天,撰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进行实习总结和鉴定。
2.参加人员安排
本次野外实习主要参加人员共计190人,其中:(1)带队教师:贠疆、师谦友、陈林、王钰等4人;(2)实习学生:2009级地理科学专业学生186人。
五、经费预算
1、西安周边包车:2天×4辆×800元/天(往返)=6400元
2、实习参观费(包括门票)及讲解费:190人×60元/人=11400元
3、地形图(西安市交通图)、制图纸、调查问卷等的购买和印制等材料费用:700元
4、教师补助:260*5 = 1300元
合计:19800元 学校拨付经费 18400元 缺口约1400元
《人文地理》课程实习小组
实习课程总体教学计划 篇8
一、实习课程说明
1、课程代码:(小四宋体)
2、课程名称(中英文):工程水文学
Engineering Hydrology
3、学时学分:8 学时,0.5 学分
4、适用专业:港海工程
5、开课学院:河海学院
6、课程负责人:刘相超
7、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水力学》、《工程测量》和《工程地质》、《土力学》等
二、实习目的
参照理论课和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要求。
三、实习内容及要求
①水文站参观。了解水文站历史、观测项目,各水文要素的意义(水位、流量、泥沙、降雨等),观测方法,仪器构造及原理;
②水文观测资料的整编;
③对如何看待和使用水文资料进行总结,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水文分析计算方法的理解。
④
四、实习的组织实施
校外集中实习,实习方法为参观实习,实习地点:长江重庆寸滩水文站、嘉陵江北碚水文站、各项实习内容的时间安排等。
五、实习纪律与注意事项
①全体同学一定要听从指挥,遵守纪律,不得擅离集体; ②各组组长召集本组成员,负责协调和安全;
③水文站内的设备仪器未经允许不得碰动,要爱护仪器设备,损坏则照价赔偿,无责任人时由全组赔偿,全班,直至全体人员; ④不得穿拖鞋、高跟鞋,不得打闹推搡;
⑤尊重水文站的工作人员,认真听取介绍,不干扰他人; ⑥各组提前预习实习的相关内容; ⑦实习结束后认真完成实习报告。⑧⑨⑩
六、指导方式
抵达水文站以后,先集中听取站长对水文站总体情况的介绍,合影留念,然后分组现场参观实习,由水文站的工程师带领各组上测船,介绍演示测流仪器。现场实习完成后返回,完成内业作业。
七、实习考核和成绩评定
根据实习表现、等方面综合评分,实习表现20%,实习报告80%。实习报告内容(参考):
1、实习的目的意义。
2、水文站情况概述(包括位置、面积、站级、作用、特值发生情况等)
3、观测仪器及测量原理(观测原理、观测条件和观测计算)3.1流速仪测流
3.1.1测流原理 3.1.2断面测量 3.1.3流速测量 3.1.4流量计算
3.2水位观测设备及其观测原理 3.3降水观测设备及其观测原理 3.4含沙量测验 3.5输沙率测验
输沙率测验由含沙量测验与流量测验两部分组成。
4、流量资料、泥沙资料的整理(流量、泥沙表格计算)
5、实习总结(实习心得体会)
(1)从观测技术上,讲讲你的体会和看法;(2)从实际应用上,你应该着重注意那些问题;(3)通过实习你明白了那些在课堂上尚不清楚的问题。
(4)从本次实习的情况,从自己的切身体会,觉得以后的实习应该还需要有那些改进及完善,对我们的实习安排提出意见和建议。报告书不少于3000字。
八、参考资料 1.《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 278—2002)》,水利部,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2.水利部.《水文资料整编规范》(SL 247-1999),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3.国标《.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 50179-93).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4.4.水利部.《水文普通测量规范》(SL 58-93),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4.5.中国水文信息网
/ 7.大纲制定者:刘相超,杨斌
大纲审定者:杨斌
机电课程实习教学的几点探讨 篇9
关键词:实习教学,重要性,采取方法
在技工教育工作中, 机械电气等课程的实习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技工学校必须认真进行实习教学。
一、加大投入、为实习教学提供保证
技师学院办学的目的是为社会及企业培养合格的技术工人。在实习教学上要加大投入, 建立实习教学基地。如七台河技师学院结合学校的具体特点, 建立了实训工艺室。如:采掘通风类、矿山电气类、矿山机械类和机械加工类等五大类实习实训工艺室。采掘通风类工艺室有:模拟采煤工作面、模拟掘进工作面、矿井通风实验室、瓦斯监测工艺室和瓦斯抽放工艺室。矿山电气类工艺室有:电工工艺室、电机工艺室、开关工艺室和矿井信号工艺室。矿山机械类工艺室有:采掘机械工艺室、运输机械工艺室、支架与支柱工艺室和液压元件工艺室。机械加工类工艺室有:钳工工艺室、焊工工艺室和机加工艺室。各工艺室内设施齐全, 为搞好实习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实习教学过程中, 主管领导要, 及时解决实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要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水平就要让学生多练, 多练消耗材料就多, 学校要舍得投入。如:七台河技师学院在电工实习中各种电缆材料的消耗, 电焊工实习中钢材、电焊条的消耗等。学校都能及时保证实习材料的供应, 保证实习教学的顺利进行。为了搞好实习教学为适应企业用人的实际需要, 学校除建立校内实习基地外, 还应在各厂矿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结合实际定好课题, 编制切实可行的实习教学计划。比如七台河矿区为薄煤层, 地质条件复杂, 为高瓦斯矿井。在制定实习时就结合了具体特点, 所采用的采煤工艺机械设备来确定实习内容。定好课题, 对每个课题明确目标, 明确学生要学什么, 达到什么程度, 这样有了针对性地定位, 就会收到良好的实习效果。
二、强化实习教学的规范化、科学化
为搞好实习教学, 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习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习期间边听讲解理论边看实际操作演示, 将抽象的原理构造和复杂的工艺, 变得直观形象, 便于掌握应用。这种实习教学方法围绕以下重点展开, 即:做什么、解决什么问题;怎么做, 做的过程和方法;学什么, 通过追求何种学习结果。体现了“做中学”的教育改革思想。教学实现了教学与实训场地的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教学与生产的结合。在每一个实习课题进行之前, 实习指导教师与学生一同做好课题分析, 确立课题目标, 明确课题所要达到的标准, 完成课题所需要的工具及设备, 完成课题并达到标准所必备的技能及操作规程。然后教师示范, 学生模仿练习, 最后学生独立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检查, 直到对照标准严格考核, 体现实习教学规范化。校外实习要明确实习指导教师的职责。指导教师要根据实习大纲的要求深入现场了解实际情况收集资料, 并同实习单位有关人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习执行计划, 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大纲、实习指导书、实习执行计划等。在实习过程中, 要对学生严格要求, 加强指导, 及时检查学生实习日记, 指导学生完成实习报告, 保证完成实习教学大纲要求。严格管理学生的考勤, 经常与实习单位联系, 并定期汇报实习情况, 争取实习单位的支持与帮助, 注意搞好企业关系。实习考核和成绩评定要严格、科学。学生必须完成实习的全部任务, 写好实习报告, 方可参加考核。实习成绩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分制评定, 对学生实习过程中表现、遵纪守法、安全、劳动、学习态度、对实习内容掌握程度加以评语。
三、采用科学的实习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实习积极性
技工学校学生学习较为被动, 学习热情不高, 实习指导教师把握好学生, 调动好学生实习的积极性是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搞好实习教学的前提基础。学生刚来到实习现场, 对一切都感到很新鲜、很好奇, 都想动手摸一摸、做一做、试一试。这时实习指导教师采用直观演示方法教学, 就达到事半工倍的效果, 如对电工实习, 对各种电工工具的使用, 实习指导教师讲解时, 力求对每一种工具的使用作出直观的演示。如电工刀割导线的角度, 各种工导线的连接方法, 电烙铁焊接的正确方法等等。只管演示教学是实习教学中入门指导中应用最多, 最广泛的, 学生最易接受的一种身体语言, 对学生的影响很深, 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 产生兴趣, 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采用类比启发式教学法, 对激发学生实习积极性效果显著。如在电工实习线路安装的实习教学过程中, 首先要学生安装接触器控制单向运转电路, 当该电路安装完毕通电试车后, 即进行接触器控制的正反转线路安装, 这时采用类比方法教学, 启发学生, 能完成电动机正转方向电路的安装, 那么电动机反转方向控制电路是否也一样呢?学生思考后回答;在主电路上改变电源相序, 在控制电路上是相同的, 这样, 学生学会了电动机单向正转的基础上, 采用同样的元件和控制原理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两个方向的控制电路的安装。在用类比启发:如果实现电动机正反转自动往复运动电路的安装能否行?让学生比较一下限位开关和按钮开关的结构原理, 学生即明白。限位开关和按钮开关的动作原理是一样的, 只不过是一个安装在板内, 一个安装在板外, 原电动机正反转电路不动, 增加两只限位开关, 在控制电路上采用常闭触点串联, 常开触点并联的连接方式, 即可达到电路的要求。因此顺序控制, 多地控制等线路的实习教学都可采用类比启发, 学生容易接受。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 能激发学生的自发活动, 挖掘他们的自发潜能, 并将他们的活力和潜能转为推动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爱的精神, 使学生明白了要通过刻苦学习, 勤奋扎实工作, 就能够掌握知识技能, 就一定能够成为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四、实习指导教师要注重实效, 采用有效的指导方法
实习课程总体教学计划 篇10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及总体目标
【课程简介】
细致地介绍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基本理念、总体目标及十个核心概念。用框架图的方式对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进行了整体介绍,并对五条基本理念进行了逐条的解释。
学习完本模块后学员应达到如下目标:
(1)理解并掌握标准修订稿的基本理念、总体目标及十个核心概念的内涵。(2)在教学中积极落实理念和目标,并探索符合课程理念的教学方式。【学习要求】
(1)认真倾听,及时记录学习过程中的思维火花或困惑,及时在学习的平台上与学习共同体成员共享和沟通。
(2)阅读相关的文献、书籍,加深对数感、符号意识、模型思想等十个核心词的认识和理解。
(3)边学习边实践,积极探索符合课程理念的课,并将经验在学习的平台上与大家共享。
专题讲座
《义务教务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及总体目标 王尚志(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马云鹏(东北师范大学教授)
刘晓玫(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话题
一、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两部分内容,课程标准的理念,从五个方面来阐述,分别从数学教育,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还有新技术,这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第一条,是一个总的论述。
这一条是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做了总体的阐述,就是义务教育的阶段的数学,在这个阶段的数学教育使学生获得一个什么样的数学教育,使他在数学方面,获得什么样的发展,这里边强调的要根据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的成长,是整个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它为学生打基础的阶段,在打基础的阶段,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各个方面打好基础,而数学是学生应该掌握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的非常重要组成部分。
正因为是义务教育,所以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义务教育阶段是面向所有学生发展的阶段。
这里强调两个要点,第一,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接受良好的数学教育。每个学生都要提高数学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数学素养是学生公民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重要的任务就是使学生将来能够成为一个社会需要的、具有良好的素养、各方面能够健康发展的公民。他们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是非常重要,所以良好的数学教育就是让每一个学生获得他所需要的良好的数学素养。
第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是针对学生的差异,因为每一个学生都要接受义务教育,而在学生的发展和学生原有的基础存在很大的差异。良好的数学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一样的教育,得到一样的机会,但最后的发展可能是有差别的。根据学生的智力的差异,根据兴趣的不同,标准特别强调要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他所应该得到的发展。
在任何国家,数学教育都是一个具有基础性、发展性的一个学科,一般在很多国家都把它叫做核心课程,或者说它在某种意义上,和语文、外语等成为一个人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所以在义务教育阶段,要保证人人都得到发展。才能保证一个国家的基本教育水平。不是有人可以学数学,有人可以不学数学,而是所有的人都必须接受一个良好的数学教育。因为义务在某种意义上,带有一定“强迫性”。
良好的数学教育并不是要以分数为目标的。当然希望学生具有一定的考试能力,也能考出一个好分数,但是这不是数学教育的全部,所以怎样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教育氛围是特别重要的。在知识技能方面,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在理解数学的基本思想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方面,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这样的想法,也是制订课程标准的一个基点。
(二)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这一条对课程内容做了一个描述,课程内容要反应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是课程内容选取的一个基本原则。另一个基本原则是社会的需求,比如说,为什么在课程要增加统计,原来没有,现在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社会的需求。当学生迈入社会以后,他所碰到的大量的数据,怎么样能从这些数据里得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而不上当受骗,这就需要有一种能力,需要有一种识别和判断的能力。
这样的需求就使得数学课程,在内容上要做调整,要把统计作为数学课程的一个主要的内容。所以现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需要学习有关统计的知识。
另外就是数学课程要符合数学本身的特点,数学发展的非常快。一个发展的标志就是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数学自身的发展很快,在不同的领域都能得到应用,在经济、在社会等等方面,所以就出现了一些新的数学,比如说,经济数学、金融数学、社会数学、生物数学等等。数学本身的这些变化,势必会反应到课程的内容。所以在课程里就增加了关于数学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特别是设置了综合与实践活动,综合的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确定课程内容重要原则。
课程内容不仅要包括数学的结果,也要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它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从学生的需要,从数学本身的需要,从数学的结果和过程这两个方面,在选择课程内容时都要重视。标准里后一段在讲述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内容的选择,怎样组织方面,包括在教材中如何去组织,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组织,在内容组织上,强调了三个方面,一个是过程和结果,一个是直观和抽象,一个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在标准里边,特别强调了在课程组织上,内容的组织上,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和抽象的关系,重视直接经验,要处理好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这三对是呈现表述和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重视,重视结果数学要有结果,要有精辟的结果,要得到一个答案,这个没有问题,但是还要重视过程,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内容的选择上,在内容的呈现上,在例题、习题的选择和呈现上,重视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使学生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理解数学。
直观和抽象也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一对关系,数学是抽象的,这个没有问题,抽象的思维能力,抽象能力,要在数学中培养,但抽象能力的培养,要有直观作为铺垫,作为一个学生,这是思考抽象问题的一个支柱,所以说,重视直观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学习的内容,多半是间接经验,这个是没有问题,但是这种间接经验的形成,也需要一些直接经验的积累,所以课程里边特别强调活动经验的积累,其实也是处理好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这样的关系。
(三)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应当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有效的教学活动,应该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进一步阐述了刚才说的这个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样一个理念,现在很多老师也都能琅琅上口,但真正要实践它的,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标准这样明确的提出来,也值得老师进一步的思考,怎样在实践中去践行。
另外这个标准谈到了教学活动,除了刚才谈到的这几个方面,这样一个过程特点,还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包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这一点也应该是教学设计或开展教育活动首先要想到的一条。教学活动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希望通过的努力,让学生不要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有了好的习惯,才能够学好数学,才能够有信心。
接下来要讲学习方式的重要性。
数学的学习,应该是有多样的方式,这里强调一点,学生学习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赋予个性的过程。就是要使教学过程、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活泼。在这个标准里边列举了一些学习的方式,比如说接受学习,动手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同样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老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该灵活的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多种学习的方式,既有一定的接受式的学习,同时更应该重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近些年来老师在实践中,其实已经探索了很多改进学习方式的很好案例,他们在教学中,开发了各种课程资源,让学生动手操作,设计很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己探索,让学生合作交流。这样的多种教学方式运用,合理的运用,在数学教学的改革过程中应该引起重视。重要的就是像标准说的,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展现他的学习,在足够的时间空间中,去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等各种活动,这样就使数学的学习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而不是单调的去听,自己去练,改变这种单调的这种学习方式。
(四)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建立信心。激励不只是表面的表扬一下,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也包括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都是一个激励的过程。改进教师的教学,不仅是看学生学的怎么样,还应该通过学生学的怎么样,来看教师教学的组织和教学的效果,透过学生的学来看教师的教,反应了教学过程的效果和效率。
有效的教学,其实更重要的看学生的学习效果怎么样,所以说,这种评价还要看教师,通过学生的表现,折射出教学过程是否需要改进,所以说,改进教学这个作用,这个功能是评价中最重要的。这个意义上来说,评价不仅是对学生,而且是对教师,特别是对教师改进教学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说,应该特别重视这种评价的目标和功能。
我们强调要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目标的多元,不仅要指向于基础知识和知识技能,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和数学思考等等方面的评价,评价应该指向多元的课程目标,所以说评价目标应该是多元的,方法也应该是多样的。
评价的方法不仅是充分的利用纸笔测验,考试当然要保留,但要改进,同时,用多元的评价方法,包括过程性的评价,包括智力的评价,成长记录带,课程观察,学生的活动过程的记录等等,这些都应该做一种评价的方法,近些年在评价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这方面,的重点其实做了很多好的探索,这方面其实有非常多的案例,供老师去参考。
(五)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理解,实际上信息技术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的生活,到底会对教育产生多么大的影响,现在来评价还有点为时过早。希望老师能够充分的认识到信息技术可能会给教育带来的潜在的好处。
信息技术不仅在教学中,而且在评价中,在学生的交流中,在老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中,都可能会发挥作用。
孩子对于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有特殊的敏感性。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很快就能掌握,所以建议尽量采取疏导的方式,让信息技术在教学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来说,一个是搜集信息的能力,一个是利用信息的能力,在数学教学里面,不仅是演示一个 PPT,最主要的是学生利用现在技术去搜集信息,去利用信息,数学的学习有很多方面是需要学生搜集社会上的、生活中的一些信息,这个搜集信息的方式手段有很多,可以简单的去观察一些信息,观察一些数据,这也是搜集。然后还可以利用现代的互联网去搜集一些信息,然后就是利用这些信息解决问题,然后把它变成一种资源,用到学习过程里,感受不只在书本上学习,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学习。利用信息技术的作为工具,在标准里面,也强调了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利工具,就是体现了这样一点。要运用各种手段去搜集和利用各种信息来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问题。
信息技术还帮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它还是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使用图形计算机,使用 I-Pad,已经进入了美国某些学校的高中课堂,去做些探究活动等等的。使用信息技术这么几个阶段,一个就是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做 PPT 演示,第二个是作为工具。就是作为一种探究工具的使用,这个在数学教育中,也发挥了一些作用。第三个层次就是作为一个搜集、整理信息的一个工具,这个是大大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包括数学学习。比如说得到的数学定理,到底有哪些证明,上网一点,马上就会搜集很多,学生就可以进行研究,可以提升自己的认识。
【实习课程总体教学计划】推荐阅读:
重庆理工大学实践教学大纲(实习设计)04 课程实习大纲(行政管理)ok10-07
工业实习课程06-21
实习就业指导课程10-21
画法几何课程实习报告07-08
物业管理实务课程实习07-28
《旅行社管理》课程实习报告05-29
实习报告——专业课程设计总结06-14
钢结构课程认识实习报告10-22
重庆理工大学实践教学大纲(实习设计)04 数据结构 课程设计大纲 ok07-06
道路桥梁概预算课程设计实习心得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