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论文的参考文献

2024-10-31

高血压论文的参考文献(共12篇)

高血压论文的参考文献 篇1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7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2].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患者血清铜和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6期.何邦平.李东方.马(ma)建伟.陈杰.刘小宇.张欣荣.徐建明.

[3].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和控制状况.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期.顾东风.吴锡桂.甘文奇.刘东海.宿少勇.段秀芳.黄广勇.

[4].武汉市高血压前期患者的心脏代谢异常风险因素分析.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8期.汪亚芸.陈玲.陈曼华.

高血压论文的参考文献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为2009 年1 月—2015 年12 月知网、万方、维普等资料库中出现的8 篇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治疗有关的文献资料。

1.2 方法

以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为检索词进行搜索, 所选参考文献均符合以下要求: (1) 一般资料完善; (2) 随机方法; (3) 两组对照分析; (4) 不良反应发生与处理措施; (5) 研究对象; (6) 盲法; (7) ;疗效评估标准; (8) 随访良好。 在循证医学理论的指导下评价我国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试验效果。

2 结果

2.1 文献资料研究对象的样本量与特征

在本次探究过程中, 8 篇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治疗有关的文献资料中共涉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608 例, 其中341 例男患者, 267 例女患者, 患者年龄最高是79 岁, 最低是52 岁, 平均是 (66.5±4.5) 岁, 病程是6~23 年, 平均是 (15.2±2.8) 年。 多数文献资料均涉及患者的年龄、平均血压、空腹血糖、并发症、性别以及病程等, 但不对患者的文化程度与职业等进行说明。

2.2 文献资料的对照分析

8 篇文献资料中均进行对照分析, 满足随机对照试验的要求, 给予某些特定药物进行治疗, 内容较为单一, 参考文献对照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药物进行治疗, 结果中均对比血压、产后血糖、餐后胰岛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等。

2.3 临床治疗效果与评判标准

观察组或者是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存在明显差异性 (P<0.05) 。 疗效判定标准较为统一, 主要针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压、餐后血糖PBG等, 少数文献资料涉及患者的蛋白尿变化, 仅有1 篇文献资料将心室质量指数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的评估标准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较长, 需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变化对治疗方案进行不断调整, 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但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深受心理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将心理因素纳入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评估范畴中。

2.4 不良反应与随访

8 篇文献资料中均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所记录, 但均未明确不良反应干预措施。 8 篇参考文献中涉及到的608 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 多数患者均完成随访活动, 少数患者失访, 但没有对失访原因进行介绍。

3 讨论

循证医学属于临床实践与临床研究综合的一种新的理念、思路与方法, 重点评价临床实践与临床研究的有效性与真实性[5]。 循证医学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哲学思想付诸实践, 以温故纳新、全程监控、实事求是、后效评价等为核心, 遵循严谨、真实、客观的研究态度, 实行可靠、可信、可行的试验措施, 通过真实、有效的证据进行论证, 从而得出实践结果的可信度。 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时, 主要针对三个方面: (1) 理想证据的获取、应用与更新; (2) 论文撰写的可靠、规范与详细; (3) 试验研究的严谨、准确与客观[6,7]。

3.1 文献资料选取不均衡

有的文献资料中过于重视降血压药物联用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以及并发症发生, 与中医或者是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相关试验报道较少, 但是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极为重要, 特别是中医治疗中的辨证治疗, 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调节患者的机体环境, 对胰岛 β 细胞产生保护作用, 同时能够降低西药的用药剂量, 减轻毒副作用, 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因此需扩充文献资料样本, 需涉及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 以保证文献资料抽选的均衡性。

3.2 对照措施不统一

多数文献资料中是比较单纯用药与联合用药或者是几种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 在这篇参考文献中属于研究药物, 在另一篇文献中属于对照药物, 因此对照组标准不统一, 例如:有的参考文献中, 实验组或者是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常规治疗或者是常规治疗+某种药物, 各个文献资料均不相同。

3.3 样本量较少, 未估计样本量

样本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其估算的正确性与准确性对实验的可行性、严密性、结果可靠性等产生直接影响。 而参考文献中的样本数量随意确定, 为进行估计, 导致样本量较小, 实验结果不精确, 影响研究结果的价值。

3.4 分组方法随意, 双盲法使用率偏低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相关的文献资料中的分组方法较为随意, 不能交代清楚, 盲法主要是为了避免偏向的发生, 事先不知研究对象的治疗方法与处理方法, 以保证临床治疗结果不受干扰。 一旦研究者知道实验组或者是对照组成员的话, 会影响研究者对研究结论与研究结果的脐带, 进而影响研究人员的行为与实验的进行, 最终影响实验结果, 因此需排除上述因素, 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本研究中研究对象为知网、万方、维普等资料库中的8 篇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治疗有关的文献资料, 观察组或者是实验室均使用某些特定药物进行治疗, 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压、餐后血糖PBG等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范晓华[8]等人的探究结果相差不大。

综上所述, 我国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临床试验越来越受到重视, 与其相关的参考文献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特别是降压药物联用的文献资料数量增加更为明显, 但是缺乏创新性, 研究人员未遵循随机、对照、双盲等原则设计实验, 且疗效判定标准未统一, 因此对实验结论与结果产生不良影响, 需加大探究力度。

参考文献

[1]鲁华.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 2013, 32 (35) :99-100.

[2]王晓瑞.36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 2015, 25 (9) :146.

[3]张丽云.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治疗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 2011, 8 (22) :270-271.

[4]夏伟知.硝苯地平控释片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中南药学, 2009, 7 (6) :460-463.

[5]何菲, 邹凡文, 苏立, 等.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22) :5731-5732.

[6]陈穗, 戴俊彦.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12) :621-622.

[7]余彩英.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医疗, 2013, 32 (17) :46, 48.

高血压论文的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抗磷脂综合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1 临床资料

患者34岁,汉族。因发现抗磷脂综合征3年,停经8月余,血压升高1月余,于2012年11月06日10时30分入院。患者末次月经:2012年3月15日,孕期检查,唐氏筛查、糖尿病筛查及排畸B超未见异常。患者分别于2007年、2009年胎死宫内两次,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为抗磷脂综合征,未予治疗。2011年7月就诊于我院风湿免疫科开始口服芬乐(羟氯喹),每次2片,bid,阿司匹林,每日一次,每次3片(75mg),2012年8月加用低分子肝素钠,肌注每日一次,5000IU/次,持续至今。一月前检查发现血压升高,当时血压143/93mmHg,建议自行监测血压。昨日产检发现胎监基线变异减少,建议入院治疗,自发病来,无皮疹、口腔溃疡、无脱发,无双手雷诺现象,无关节肌肉疼痛,无发热,无口干、眼干,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排尿不适,精神饮食一般,大小便正常。入院查体:BP170/110mmHg,产科检查:宫高27cm,腹围97cm,胎方位枕左前,胎心150次/分,自觉胎动减少,无宫缩,骨盆外测量正常。辅助检查:B超:双顶径72mm,股骨长49mm,羊水偏少,胎儿超声孕周28W4d小于临床孕周33W5d,提示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心彩超: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卵圆孔开放过小(卵圆孔闭合趋向),左房,左室内径偏小,右房、右室内径偏小,肺动脉/主动脉增大(肺动脉内径增宽)心包积液。狼疮化验:抗核抗体(ANA)1:160,抗磷脂抗体定量(ELISA法)6.00U/mL,抗双链DNA(ds-DNA)26.00IU/ML,血沉:10mm/h,血浆蛋白:白蛋白29.1g/L,24小时尿蛋白定量:12.1g/24h,尿液分析:尿蛋白(3+)。血常规:血小板91×109/L,尿酸:365umol/L,C4 0.07g/L。诊断:①孕3产0孕33+3周;②臀位;③抗磷脂综合征;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重度;⑤胎儿宫内发育迟缓;⑥胎儿窘迫;⑦羊水过少。于2012年11月7日因胎监胎心基线变异消失,胎儿窘迫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破膜后见羊水清亮,量约50mL,胎儿左枕前位娩出一男活婴,新生儿体重935g,Apgar评分8~9分,新生儿术后转新生儿科治疗,术中娩出前壁胎盘,见胎盘小且薄,大面积钙化,多发小出血点及梗死灶,胎盘送病理:胎盘组织中绒毛血管减少,并见灶状梗死及钙化部分绒毛出血,生炎及坏死。送检脐带组织未见明显病变。产妇术后第五天转风湿免疫科继续治疗。于2012年11月12日转风湿免疫科间断补充白蛋白,甲基强的松龙激素冲击治疗,并加用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治疗,于2012年11月30日出院,出院时患者精神好,进食好,无明显不适,血压控制满意,复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4.3g/24h,狼疮五项:抗磷脂抗体定量2.30U/mL,抗核抗体(ANA)均质型1:80,补体C3、C4未见异常,免疫球蛋白G 6.03g/L,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3.85×109/L,淋巴细胞比率12.62%,血小板计数221×109/L,血沉9.00mm/h,白蛋白(BCG法)33.9g/L,肝肾功离子未见异常,出院后继续口服强的松片并逐渐减量,定期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治疗,定期复查。

2 讨论

抗磷脂抗体(APA)主要包括抗心磷脂抗体(ACA)和狼疮抗凝因子(LAC),其中ACA的灵敏度高于LAC,故临床多将前者作为磷脂类的代表物。这种免疫抗体可使血管壁形成免疫复合物堆积,造成内皮细胞损伤,致PGI2/TXA2比值下降,激活血小板,发生凝血功能障碍,血管收缩,后者可使血小板聚集破坏增加,血小板减少[2]。由于胎盘内绒毛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而使胎盘功能受损,从而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如死胎、IUGR等。

主要症状是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血小板减少及神经系统症状。产科中主要表现为复发性流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胎死宫内、早产等[3~8]。本病例有2次胎死宫内史。孕前诊断抗磷脂综合征,故早孕期开始口服抗血小板凝集剂阿司匹林及肝素治疗可减轻ACA引起的病理改变。

在正常孕妇中ACA阳性率为2.1%~3%,国外报道先兆子痫患者中阳性率为17.5%,子痫病人为20%,远高于正常孕妇。本文结果显示,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抗磷脂综合征的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容易伴发严重并发症,而且围产儿死亡和低体重儿发生率均高于ACA阴性者,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ACA阳性者提示可能预后不良。

妊娠合并APA阳性者,应用肝素和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可减轻ACA引起的病理改变,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IUGR[9~10],但不宜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妊娠终止后ACA水平可自行消失。

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是一种妊娠合并免疫性疾病,其原因是子宫动脉蜕膜螺旋小动脉血栓形成,造成胎盘缺血,胚胎发育停止而死亡,国内发病率很低,须和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鉴别。主要临床症状是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血小板减少及神经精神系统症状。产科中主要表现为复发性流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胎死宫内、早产等。本病例有两次胎死宫内病史。孕前检查排除妊娠合并其他免疫性疾病,诊断“抗磷脂综合征”,故早孕开始口服免疫抑制剂泼尼松及抗血小板凝集剂阿司匹林联合治疗。上诉情况与文献报道相符。在临床上若出现复发难免流产(2~3次以上)或伴有血小板减少、IUGR、胎死宫内等,在排除染色体异常、病毒细菌感染等病因情况下,应考虑有本病的可能。可在孕早期口服小剂量抗血小板凝集剂及免疫抑制剂性预防性治疗,动态观察血小板数量,适当调节药物剂量。中晚其严密观母儿监护,防止孕妇出现神经精神系统症状体征及IUGR、胎儿发育迟缓、胎儿窘迫,并适时终止妊娠。在术前或产前可以根据血小板数量级凝血功能减少停服阿司匹林。妊娠终止后停服阿司匹林,但免疫抑制剂不能骤停,应逐渐减量并注意产褥期随访。

总之,抗磷脂抗体不仅可以造成流产,而且对妊娠晚期的妊娠高血压疾病有加重作用,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伴ACA阳性,预示母婴预后不良。

参考文献:

[1]杨京晶,梁梅英,王山米,等.妊娠合并抗磷脂綜合征13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4;15(1):41-44.

[2]练小芬,陈志强,梁显章,等.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妊娠早期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的实验观察[J].现代医院,2011;11(1):85-87.

[3]陈志清,刘英光,徐春玲.抗磷脂综合征在产科领域的研究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2):1451-1452.

[4]郑晓娟,登晓莉,刘湘源.54例抗磷脂综合征患者的妊娠结局[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6(2):323-328.

[5]周晔,黄引平.11例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孕妇的52次妊娠结局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0):1575-1578.

[6]许晓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同分娩方式分析和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4):69-71.

[7]朱玉香,拉·乌云毕力格.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同分娩方式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25):82-83.

[8]连海丽.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同分娩方式相关因素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49.

[9]赵海波,夏梦兰.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静注免疫球蛋白治疗的结局[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0;27(1):45.

[10]Mller A, Ferstl B, Harrer T,等.妊娠期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妇女的治疗:文献回顾和病例报道[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2005;(1):39.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的表述格式 篇4

(1)必须列出不少于5种以上的参考文献,文中提及者必须列入参考文献,用以说明论文写作的背景资料。

(2)参考文献置于论文正文之后,单独成页排版。

(3)参考文献依次采用[1]、[2]、[3]……的序号。

(4)“参考文献”四个字用宋体小三号加黑打印,顶格。其他所列的具体参考文献转行空两格排版,用宋体小四号,不加黑。

(5)中文参考文献按作者姓氏第一个字笔划由小到大排序;英文参考文献按作者姓氏第一个字母排序。其它表述格式与上述论文注释中的格式一致,著作可不用列出页码。

文科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表述及排版打印格式,具体示例如下:

参考文献(宋体四号,加黑)

[1]王利明:《违约责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版。(宋体小四号,不加黑)

[2]肖永平、王承志:《晚近欧洲冲突法之发展》,《中国法学》第5期。

[3] ××××

[4] ××××

[5] ××××

2.理工科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文献的表述格式要求:

(1)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文献主要用于注明论文(设计)中所参考文献的来源。作者对论文(设计)中某观点或概念的说明,也置于参考文献中进行。统一采用尾注(文末注)的形式,单独成页排版。

(2)参考文献依次采用[1]、[2]、[3]……的序号。

(3)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文献各项内容的表述顺序为:

a.参考专著的:作者.著作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号.

b.参考期刊文章的:作者.文章题名.刊名,年,卷(期):页码号.

c.参考论文集中的论文的:论文作者.论文题名.论文集主编者.论文集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号.

d.参考报纸文章的:作者.文章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e.参考外文版专著、期刊、论文集、报纸等:按照上述顺序用原文表述各项内容,书名和论文名用斜体,切忌中文与外文混用。

理工科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表述及排版打印格式,具体示例如下:

参考文献

[1] 惠晓实,王凯航,陆舟等.一种基于Web技术的网络数据库系统设计.计算机应用研究,,17(1):84~86.

[2]强文久,元章,雯荣. 数学分析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53~167.

[3]詹东风.中国漆树酶分离制备及反映功能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81~89.

[4]Wayn Carmichale. The Toxins of Cyanobacteria. Scientific American, 1994,270(1):78~86.

[5]Buchberger Collins Computer Algebra Symbolic and Algebraic Computation. New York: Springer Verlag, 1998:58~76.

论文的参考文献如何快速修改 篇5

http://blog.renren.com/blog/62439/454082555

写论文,参考文献的修改很麻烦,删除一个,添加一个,就需要改一长串数字。怎么办呢。本人推荐一种简单方法:尾注法 方法如下(以Word2003为例):

1.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

2.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所在位置建议选“节的结尾”。

3.如“自动编号”后不是阿拉伯数字,选右下角的“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中阿拉伯数字。

4.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

5.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改成正常(记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将它删掉重新输入,否则参考文献以后就是移动的位置,这个序号也不会变),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格式按杂志要求来慢慢输,好像没有什么办法简化)。

6.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可以继续写文章了。

7.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

8.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你会发现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页面视图里才能看到),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横线,这些线无法选中,也无法删除。这是尾注的标志,但一般科技论文格式中都不能有这样的线,所以一定要把它们删除。

9.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这时最下方出现了尾注的编辑栏。

10.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1.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2.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参考文献插入已经完成了。这时,无论文章如何改动,参考文献都会自动地排好序了。如果删除了,后面的参考文献也会自动消失,绝不出错。

13.参考文献越多,这种方法的优势就体现的越大。

还没完,标号上的方括号如何加呢?很简单:

在全文中,查找尾注标记^e,然后全部替换为[^&]即可;如果用了脚注就查找脚注标记^f,再全部替换为[^&]便可以了(注意查找时让“不限定格式”按钮为灰色)

城市轨道交通论文的参考文献 篇6

[2]高微. 经济视角下交通运输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7):210+216.

[3]郭延永,刘攀,吴瑶,马超群. 城市轨道交通单线服务水平评价方法与应用[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3):384-389.

[4]周文通,陆军,孙铁山. 轨道交通对北京产业发展的.空间影响[J]. 城市问题,2017,(03):35-42.

[5]潘彦洁. 商洛市中心城区自行车交通系统优化设计研究[J]. 榆林学院学报,2017,(02):39-42.

[6]李成兵,魏磊,李奉孝,路远征. 基于攻击策略的城市群复合交通网络脆弱性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2017,(03):101-109.

[7]徐雪艺,张国强,吕永波. 城市交通低碳化发展策略研究[J]. 综合运输,2017,(03):29-33.

[8]耿彦斌. 再论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 综合运输,2017,(03):18-23.

[9]金书鑫,王建军,徐嫚谷. 区域高速路网交通事故影响区划分及交通诱导[J].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2):89-98.

[10]李彬娴. 刍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控制[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7):275.

[11]赵红旗. 网约车遭遇交通事故由谁赔[N]. 法制日报,2017-03-03(008).

[12]张海涛. 传递交通广播的爱心力量[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03):7-8.

[13]张琛. 基于DID模型的交通运输业营改增政策效果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7.

[14]曹宇静. 城市轨道交通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探讨[J].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7,(01):17-20.

[15]杨红. 构建“大交通” 提升城市交通管理能力[N]. 广西法治日报,2017-02-28(A01).

[16]任杰. 停车库交通影响评价中交通分配方法的研究[J]. 甘肃科技纵横,2017,(02):58-60.

[17]刘锡鑫,孟军,刘兴,胡建军,王丙. 新形势下国防交通教育工作研究[J].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7,(02):14-16+34.

[18]邱亚娟. 智能交通信号灯模拟控制系统设计[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6):82-83.

[19]钟洋,胡碧松,谭波,张涵玥. 基于交通可达性的新兴高铁枢纽城市旅游发展响应研究--以江西省上饶市为例[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02):238-243.

[20]施裕琴. 智慧城市建设中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概述[J]. 物联网技术,2017,(02):54-55.

[21]薄雪萍. 论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企业利润的影响--以中海发展股份公司为例[J].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7,(01):10-16.

[22]杨兆林,肖红萍,史平平. 北京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PPP开发模式探讨[J].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7,(02):69-72.

[23]郭惠君.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地区的投资合作--基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视角[J]. 国际经济合作,2017,(02):71-75.

[24]陈蔚敏. 交通运输发展与环境保护探析[J]. 科技展望,2017,(05):293.

[25]郑伟范,邓绯,江宝山,殷中慧,张继业. 几种随机相互作用势相关的交通流模型比较[J].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17,(01):80-86.

[26]王春生. 大数据思维下城市交通信息化建设要点研究[J]. 信息系统工程,2017,(02):99-100.

[27]张铿,陆振益. 大城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指挥警务模式探讨[J].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01):13-25.

[28]张文斌,刘选,赵霞. 兰州市轨道交通对沿线住房价格的影响预测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02):38-42.

[29]王绍博,郭建科. 我国城市整体交通运输流发展的时空演化及其空间关联性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02):43-49.

[30]姚霏,刘庆元,龚星星. 不同城市规划层面下可持续发展交通规划指标研究[J]. 交通科技,2017,(01):145-147+154.

[31]畅明肖,赵阿群,吕禄明. 基于复杂网络的轨道交通网络结构特性研究[J]. 计算机系统应用,2017,(02):254-259.

[32]李晓峰,黄海南,李金海,许红. 基于百度地图应用程序接口的轨道交通生成预测[J]. 山东科学,2017,(01):82-88.

[33]武超群,裴玉龙,高敬鹏.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交通供需调节能力分析[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7,(01):22-26+31.

[34]宁滨,刘朝英. 中国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技术及应用[J]. 铁道学报,2017,(02):1-9.

[35]王超,郑旭芳,王蕾. 交汇航路空中交通流的非线性特征研究[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7,(01):171-178.

[36]李成兵. 城市群交通运输系统供需非均衡模型研究[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7,(01):47-53.

[37]梁喜,阮实惠. 基于客流量的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财政补贴分配优化研究[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7,(01):54-59+81.

[38]黄元利. 交通建设资金的管理问题与优化建议[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3):71+131.

[39]王志,韩焱红,李蔼恂. 我国公路交通气象研究与业务进展[J]. 气象科技进展,2017,(01):85-89.

[40]姜文龙. 城市交通秩序管理策略与方法研究[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1):67-70.

[41]张云燕. 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管理的意义及管理关键[J]. 北方经贸,2017,(02):145-146.

[42]张斌. 轨道交通预制箱梁架设设备的维修与保养[J].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7,(02):109+111.

[43]王晓斌,黄金杰,刘文举. 基于优化卷积神经网络结构的交通标志识别[J]. 计算机应用,2017,(02):530-534.

[44]卢宇清. 上海轨道交通标准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铁道经济研究,2017,(01):44-47.

[45]肖玉兰,王俊彪,赵方. 基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纵向整合模式研究[J]. 铁道经济研究,2017,(01):39-43.

[46]谢魁元. 加强科学管理公共交通安全体系建设[J]. 价值工程,2017,(04):59-62.

[47]黄雅纯,殷越铭,包晓洁. 小区结构规划与周边道路交通发展的协调性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17,(04):7-8.

[48]禹丽.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投标报价与风险控制[J].城市道桥与防洪,,01:147~149+14.

[49]刘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控制分析[J].铁道工程学报,2014,06:104~108.

[50]张梦婕.简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投标报价与风险控制[J].智能城市,,04:170.

关于参考文献的要求 篇7

1.期刊文章 (文献类型标识“J”)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 年, 卷 (期) :起止页码.

例:[1] 华本良.国有企业公平竞争论[J].商业研究, 2001 (6) :52-54.

2.专著[M]、论文集[C]、学术论文[D]、报告[R]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目[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起止页码 (任选) .

例:[1] 刘国钧, 陈绍业, 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57:15-18.

3.报纸文章[N]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目[N].报纸名, 出版日期 (版次) .

会计准则论文的参考文献 篇8

[2].曹艳春:《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影响因素与效应研究》,《当代经济科学》20第3期。

[3]蔡昉、杨涛:《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4].蔡昉、万广华:《转轨时期收入差距与贫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

[5].陈宗胜、周云波:《再论改革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中国发生两极分化了吗?》,经济科学出版社版。

[6].陈宗胜、陈晓东、周云波:《中国农村二元经济发展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南方论从》3月第1期

[7]陈建东、马骁、秦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否缩小了居民收入差距》,《财政研究》第4期。

[8].陈建东、蒲明:《个人所得税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尚有明显局限和扭曲》,《财政研究简报》20第4期。

[9].陈卫东:《从国际比较看中国个人所得税发挥再分配功能的改革思路》,《涉外税务》第5期。

[10].陈宗胜、周云波:《城镇居民收入差别及制约其变动的某些因素》,《经济学》204月第3期。

[11].郭建军:《现阶段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特征、面临的矛盾和对策》,《中国农村经济》第6期。

[12].郭兴方:《基于多因素的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实证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第4期

[13].高连水、周云波、武鹏:《中国农村地区收入差距解释:-》,《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5月第3期

[14].李睿渊:《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必要性与建议》,《经济论坛》,2010年第3期

[15].李实、李婷:《库兹涅茨假说可以解释中国的收入差距变化吗》,《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第3期

[16].李实、赵人伟、张平:《中国经济转型与收入分配变动》,《经济研究》第4期。

[17].李实、魏众、B?古斯塔夫森:《中国城镇居民的`财产分配》,《经济研究》20第3期。

[18].李实、魏众、丁赛:《中国居民财产分布不均等及其原因的经验分析》,《经济研究》2J05年第6期。

[19].李实:《中国城镇就业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原因》,《经济学动态》2010年10期。

[20].李实、杨穗:《中国城市低保政策对收入分配和贫困的影响作用》,《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

[21].李菁:《日本个人所得税与社会保障对缩小收入差距的影响》,《涉外税务:〉20第1期。

[22].李延辉、王碧珍:《个人所得税调节城镇居民收人分配的实证研究》,《涉外税务》2009年第1期。

[23].刘尚希、应亚珍:《个人所得税:如何发挥调节功能》,《税务研究》20第3期。

[24].刘小川、汪冲:《个人所得税公平功能的实证分析》,《税务研究》第1期。

[25].卢嘉瑞:《现阶段城市各阶层及其收入差距研究》,《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第1期。

[2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98页。

[27].潘雷驰:《我国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差距效用的实证分析》,《税务研究》48

[28].王洪亮.中国区域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实证分析-对区域收入位次变动强弱的研究,《管理世界》(月刊)2009年第3期.

[29].王海港.中国居民家庭的收入变动及其对长期不平等的影响.<经济研究>2005年第1期.

[30].陈建东.个人所得税对省际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和社会福利的影响.财政研究第七期

[31].A.C.Pigou.(l951)“SomeAspectsofWelfareEconomics”,AmericanEco?nomicReview,Vol6,PP288-289

[32].Cai, F.“TheInvisibleHandandVisibleFeet:InternalMigrationinChina”.WorkingPaperSeriesNo.5.

[33].Chen, J.,Hon?W.andJin,S,(2008)“StudyontheChineseGiniCoeffic-ientstheChineseGiniCoefficientanditsDecompositionfrom1978to2005”,Tianjingconference17-19April2008,Sponsoredby^.ChineseEconomistSociety(CES).

[34] .Khan,A.andRiskin,C.()“InequalityandPovertyinChinaintheAgeofGlobalisation”,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

[35].Kuznet s.(1955)”EconomicGrowthandIncomeInequality“,AmericanEconomicReview,Vol45,pi8(,No.lMarch,1955)

[36].Mookheijee, DandShorrocks,A.(1982)”ADecompositionAnalysisoftheTrendinUKIncomeInequality“,TheEconomicJournal,Vol.92,pp886-902.

[37].Park, A.(2008)”Rural-UrbanInequalityinChina”CollectedinChinaUrbanizesConsequences,Strategies,andPolicieseditedbyShahidYusufandTonySaich,WorldBank:Washington,D.C.

[38].Shorrocks. F.andWan,G.(2005)“SpatialDecompositionofInequality”?JournalofEconomicGeography,Vol.5,pp59-82.

参考文献的撰写格式 篇9

参考文献应列入文后, 并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列出, 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一般不宜引用。文献的作者3人以内全部列出, 4人以上列前3位, 后加“等”;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姓名一律采用姓前名后著录法;西文作者的名字部分可缩写, 并省略缩写点“.”。文章中引用文献时, 视具体情况将序号作为上角标。

2.著录格式

(1) 期刊文章:[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 出版年, 卷号 (期号) :起页-止页.

(2) 书籍:[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 (第一版不标注) .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起页-止页.

(3) 论文集文章:[序号]作者.题名[C]//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起页-止页.

(4)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x x学位论文][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 年份.

(5) 报纸文章:[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 出版日期 (版次) .

(6) 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名[P].国别, 专利文献种类, 专利号, 出版日期.

(7) 标准:[序号]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S].

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标注的设置方法 篇10

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标注的设置方法

光标放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在菜单栏上选【插入|脚注和尾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点击【选项】按钮修改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位置为“文档结尾”,确定后Word就在光标的地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应编号处请你键入参考文献的说明,在这里按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添加相应文献。参考文献标注要求用中括号把编号括起来,至今我也没找到让Word自动加中括号的方法,需要手动添加中括号。在文档中需要多次引用同一文献时,在第一次引用此文献时需要制作尾注,再次引用此文献时点【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选“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带格式)”,然后选择相应的文献,插入即可。不要以为已经搞定了,我们离成功还差一步。论文格式要求参考文献在正文之后,参考文献后还有发表论文情况说明、附录和致谢,而Word的尾注要么在文档的结尾,要么在“节”的结尾,这两种都不符合我们的要求。解决的方法似乎有点笨拙。首先删除尾注文本中所有的编号(我们不需要它,因为它的格式不对),然后选中所有尾注文本(参考文献说明文本),点【插入|书签】,命名为“参考文献文本”,添加到书签中。这样就把所有的参考文献文本做成了书签。在正文后新建一页,标题为“参考文献”,并设置好格式。光标移到标题下,选【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为“书签”,点“参考文献文本”后插入,这样就把参考文献文本复制了一份。选中刚刚插入的文本,按格式要求修改字体字号等,并用项目编号进行自动编号。到这里,我们离完美还差一点点。打印文档时,尾注页同样会打印出来,而这几页是我们不需要的。当然,可以通过设置打印页码范围的方法不打印最后几页。这里有另外一种方法,如果你想多学一点东西,请接着往下看。选中所有的尾注文本,点【格式|字体】,改为“隐藏文字”,切换到普通视图,选择【视图|脚注】,此时所有的尾注出现在窗口的下端,在【尾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尾注分割符”,将默认的横线删除。同样的方法删除“尾注延续分割符”和“尾注延续标记”。删除页眉和页脚(包括分隔线),选择【视图|页眉和页脚】,首先删除文字,然后点击页眉页脚工具栏的【页面设置】”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上点【边框】,在【页面边框】选项卡,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本节”;【边框】选项卡的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段落”。切换到“页脚”,删除页码。选择【工具|选项】,在【打印】选项卡里确认不打印隐藏文字(Word默认)。省时省力——写论文时如何利用word编辑参考文献 使用Word中尾注的功能可以很好地解决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排序问题。方法如下: 1.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2.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所在位置选“节的结尾”。3.如“自动编号”后不是阿拉伯数字,选右下角的“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中阿拉伯数字。4.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5.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改成正常(记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将它删掉重新输入,否则参考文献以后就是移动的位置,这个序号也不会变),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格式按杂志要求来慢慢输,好像没有什么办法简化)。6.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可以继续写文章了。7.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8.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你会发现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普通视图里才能看到),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横线,这些线无法选中,也无法删除。这是尾注的标志,但一般科技论文格式中都不能有这样的线,所以一定要把它们删除。(怎么做?)9.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尾注的编辑栏: 10.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11.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12.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参考文献插入已经完成了。这时,无论文章如何改动,参考文献都会自动地排好序了。如果删除了,后面的参考文献也会自动消失,绝不出错。13.参考文献越多,这种方法的优势就体现的越大。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我就是用这个方法分节插入参考文献的,真爽!以上就是我用Word中的尾注插入参考文献的方法,拿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请高手们不要见笑。存在一个小问题: 如果同一个参考文献两处被引用,只能在前一个引用的地方插入尾注,不能同时都插入。这样改动文章后,后插入的参考文献的编号不会自动改动。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 1,单击要插入对注释的引用的位置3。2,单击“插入”菜单中的“引用”——“交叉引用”命令。3,在“引用类型”框中,单击“脚注”或“尾注”。(加粗者为首选)4,在“引用哪一个脚注”或“引用哪一个尾注”框中,单击要引用的注释。5,单击“引用内容”框中的“脚注编号”或“尾注编号”选项。6,单击“插入”按钮,然后单击“关闭”按钮。不过得注意:Word 插入的新编号实际上是对原引用标记的交叉引用。如果添加、删除或移动了注释,Word 将在打印文档或选定交叉引用编号后按 F9 键时更新交叉引用编号。如果不容易只选定交叉引用编号,请连同周围的文字一起选定,然后按 F9 键。

学术论文英文参考文献的格式 篇11

按照现行规定,学术期刊中论文参考文献的标注采用顺序编码制,即在文内的引文处按引用文献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同一文献在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这一规定使得所列文献简洁明了,应该引起论文作者注意。英文参考文献和中文参考文献一样,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与中文文献混合连续编码着录;英文文献用印刷体;英文书名、期刊名和报纸名等用斜体;所列项目及次序与中文文献相同,但文献类型可不标出;忌用中文叙述英文。其格式为:

专着、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示例:[1]Day,C.,Veen,D.van,& Walraven,G. Children and youth at risk and urban education. Research,policy and prac-tice. Leuven/Apeldoorn:Garant. .

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示例:[2] Driessen,G.,& Van der Grinten,M. Home language proficiency in the Netherland:The evaluation of Turkish andMoroccan bilingual programmes- A critical review,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1994,20(3):365- 386.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示例:[3] Driessen,G.,Mulder,L.,& Jungbluth,P. Structural and cultural determinants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in theNetherlands. In S.Weil(Ed.),Root and migration in global perspective. Jerusalem:Magnes Press.1999. pp.83- 104.[5]

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示例:[4] Lgnatieff,M. Keeping an old flame burning brightly. The Guardian,1998- 12- 20(12)。

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的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

示例:[5] Baboescu,F. Algorithms for fast packet classification. www lib.global.umi.com/dissertations/preview/3076340,.

二、关于英文人名的标注。

现行编排规范对英文人名如何标注未作明确要求,英文人名的标注较为混乱,有标注全名的,有标注时将名缩写、姓不缩写、保持原来顺序的,还有在姓、名之间加圆点的,后者是我国翻译作品中,中文书写外国人名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其实,标注英文人名是有章可循的,在国外学术着作的参考文献中,关于人名的标注已约定俗成为一种统一的格式,即英文参考文献标注作者姓名时,要求姓在前、名在后,姓与名之间用逗号隔开,姓的词首字母大写,其余字母不大写;名用词首大写字母表示,后加缩写符号圆点,缩写符号不可省略。由于欧美国家人的姓名排列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后,在标注时必须加以调整。如Georg Paghet Thomson,前面两个词是名,最后一个词是姓,应标注为Thomson,G. P为什么要如此标注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

1.在应用计算机等信息工具进行英文文献检索时,以英文作者姓名中的姓作为依据之一,即以姓作为检索目标之一。

2.在欧美人姓名表达含义里,姓比名的重要性更强、更正式。用姓而不是名来代表作者,还有尊重、礼貌的意味。名缩写后加缩写符号圆点,也含有正式、尊重和礼貌的意味,缩写符号不可省略。

3.表示与平常书写姓名的不同,体现学术论文重要性、简约性和准确性的要求,符合科研论文文体风格。这种标注在英文学术着作、科技文献中已广泛采用,也容易被广大读者、作者理解、接受。

对于复姓情况,如Jory Albores-Saavedra等,在引用标注时,应将复姓全部写出,即Albores-Saavedra, J对于姓前带有冠词或介词的情况,如带有Mac,Le,Von,Van den等,标注时不能省略,应同姓一起提到前面标注,如Mac Donald,La Fontaina,Von Eschenbach,Van den Bery等。这里有个有趣的现象,对于北欧人常见的姓Van den Bery,如Van的词首字母大写,表示它是姓的一部分,标注时应与姓一起前置;如果作者姓名书写为Graham van den Bery,其中van的词首字母v没有大写,则表示它不是姓的一部分,姓Bery前置时,van den仍留在原来的位置,并且不可缩写或省略,标注为Bery,G. van den.另外,对于“姓名+学位”的情况,标注时一般把“学位”删去,不要将其误认为姓或姓的一部分.

一个参考文献有两位或两位以上作者时,标注时除按上述要求将每位作者的姓提前书写外,作者与作者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位作者前加&符号,如示例[1],也可仅保留前三位作者,之后加etc.表示。

三、关于英文参考文献发表(出版)时间标注到年的问题。

发表(出版)时间是参考文献的一项重要内容,标示引用文献发表的历史时间位置,是判断引用文献新旧的一个根据,不可遗漏。国外学术论着中参考文献的发表(出版)时间标注到年,这与我国学术论着中参考文献的标注规定相同。国外学术论着中参考文献的发表(出版)时间的标注位置有标注在作者后的情况,并加圆括号,这是因为采用了“着者-出版年”制。我国学术期刊编排规范参考文献的标注采用“顺序编码”制,发表(出版)时间标注靠后,如示例[1]、[3],应按此要求标注为是。

四、英文析出文献名和原文献名的标注。

由于现行编排规范对英文析出文献和原文献的标注书写要求不够明确,目前有把析出文献名排成斜体,而把原文献名(论文集名或期刊名等)排成正体的情况。这种标注方式是不对的,混淆了析出文献名和原文献名的效力,正确的编排要求与此相反,国外的普遍作法与我国学者的论述[4]要求一致,因此这一现象值得编辑同行注意。

英文书名在英文文章中出现有排成斜体的习惯,论文集名、期刊名或报纸名与书名效力相同,故排成斜体,析出文献名相当于书中的章节标题,不具有书名的分量,故不可排成斜体。

在标注原文献名及作者时,原文献多指论文集或与之类似的着作,英文标注习惯上在编着者名前加词首字母大写的介词In,作者姓名前后次序不作调整,名缩写为词首大写字母,后加缩写符号圆点,姓完整标出,不缩写。作者后加编者一词的缩写形式及缩写符号圆点,词首字母大写,外加圆括号,如标注为In S. Weil(Ed.),如示例[3].然后斜体标注原文献题名,后加注出版年,起至页码的缩写形式pp.和析出文献的起至页码。当原文献有两位或两位以上作者时,作者姓名同上述情况一样,前后次序不作调整,分别标出,编者一词缩写用复数形式Eds.,如In L. Eedering,& P. Leseman(Eds.)。

文献类型不宜标出。文献类型是我国编排规范制定的标注要求,国外并未采用。在中文中标注醒目、自然,在英文中此一项目的标注容易产生误解和干扰。如果是为方便计算机在检索或统计时辨识,是技术上的要求,那么就应当统一要求标注,从“可不标出”来看,尚未有技术上的要求。因而,文献类型在英文参考文献中不作标注为妥。

五、出版地和出版社(商)的标注。

出版地和出版社(商)是参考文献的重要内容,标示版权信息,不可遗漏或省略。我国一部着作一般由一家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出版地一般也就比较明确为出版社所在的城市。国外情况就比较复杂了,由于市场经济高度成熟,语言通用程度高,着作权被普遍保护等原因,一部着作可能由不止一家出版社(商)合作出版发行,出版地也可能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城市。当出版地有两处或两处以上、出版社(商)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应当一一标出,中间用斜杠分开。如Amsterdam/Philadephia:Ben-jamins,又如Den Haag:Sdu/DOP出版地一般是出版社(商)所在的城市,标注城市名,不可标注为国家名。

1.学术论文英文参考文献注入格式

2.学术论文格式与参考文献格式

3.学术论文格式

4.标准学术论文格式

5.学术论文写作格式

6.学术论文格式标准

7.大学学术论文格式

8.关于学术论文的格式要求

9.学术论文格式要求说明

关于本刊参考文献的说明 篇12

采用顺序编码制时, 在引文处, 对引用的文献, 按它们在论著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排序, 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 并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标, 或者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

采用顺序编码制时, 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 各条文献按在论文中的文献序号顺序排列, 项目应完整, 内容应准确, 各个项目的次序和著录符号应符合规定。

上一篇:英文招聘信范文下一篇:情报信息推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