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税改革试点分析

2024-10-02

房产税改革试点分析(通用8篇)

房产税改革试点分析 篇1

2010年5月31日公布的《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员会的通知》首次具体提出“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又进一步提出要“研究推进房地产税改革”。2011年1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上海、重庆作为房产税改革试点城市,开始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房产税改革从提出到至今已两年有余,其实行成效是否达到预期目的是国人所关注的。本文试图从房产税实施目的出发,结合目前房产税改革所采取的措施,分析房产税改革所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弊端,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及建议。

房产税,又称房屋税,是国家以房产作为课税对象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对房产征税的目的是运用税收杠杆,加强对房产的管理,提高房产的使用效率,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配合国家房产政策的调整,合理调节房产所有人和经营人的收入。2010 年国务院同意发改委《关于2010 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重庆市、上海市为开征房产税试点,于2011 年1 月28 日起正式开征房产税。

一、房产税改革的原因

国家实施房产税改革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的房产税并不能体现房产税本身所具有的调控职能。具体为以下三点:

(一)征税范围过窄

现行房产税征税范围限定在“经营性用房”,而居民个人所有的非营业用房产并未纳入房产税的征税范围,这不利于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二)计税依据不能反映房地产的真实价值

目前我国房产税的计税依据有两种,分别为从价计征和从租计征。这种计税依据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即以房产原值作为计税依据无法反映房地产的市场价值,也无法抑制房地产租赁市场的膨胀发展。

(三)税率设计缺乏灵活性

我国现行房产税的税率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并没有根据不同收入的人群设置不同的税率,没有体现出“差别化”的税率。这意味着无论房地产的持有者持有多少价值的房产,其在纳税数额的比例上是完全相等的。这也成为房地产投机者对房地产进行大量投资,以致大量房产空置积压的原因之一。

二、实施房产税改革的目的

针对现阶段我国的房产税不能体现房产税本身所具有的调控职能的现状,国家实施房产税改革的主要目的为以下几点:

(一)完善房产在保有阶段的税收制度缺失

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地理位置的唯一性决定了土地价值的巨大差异性,更造就了特殊城市和某些城市特殊地段房产价格的高企性。同时,我国现行的房地产的税费主要集中在投资和开发环节,而在个人房地产的保有阶段并没有相配套的税收制度。个人持有多套房产几乎没有成本,因此,投机性炒房的收益随着房价的上升越来越高,这样的高收益又进一步吸引了更多的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进而又推高了房价。目前土地资源相对有限,特别是大中城市土地资源日益枯竭,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城市房价上涨的恐慌。由于我国现阶段房产在保有阶段的税收制度不健全,全国各地大量出现“空置房”现象,如鄂尔多斯空置新城,海南的空置小区等。

(二)扩大政府财政收入,调整地方财政收入结构

我国1994 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后,中央政府拿走了全国税收的大部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出现了严重的事权和财权不匹配的现象。地方政府为增加财政收入,将眼光投向了土地开发,这直接造成了今天的“土地财政”现象。全国土地出让金从2006 年的7000 亿元增加到2010 年的2.7万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40.1%。“土地财政”不仅助推了房价,而且不具有可持续性,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所以,目前急需调整现阶段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来源。

纵观当今世界上其他国家,物业税或房产税都是其地方财政的重要收入来源。英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全部来自房产税,法国为69%,加拿大为85%,美国为50%-80%。但在我国,近几年房产税的收入仅占地方税收收入的6%左右。从长期角度来看,房产税将会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税收收入,因为房产税的征收不仅能解决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不足的问题,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土地财政”问题,调整地方财政收入结构。

(三)调整我国目前畸形的投资方向,遏制投机性购房

目前我国商品房价格居高不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投机性炒房现象的存在。买房子,等升值,再卖房子。这个循环将大量的资本吸引进入房地产市场,一路推动房地产市场向畸形的方向发展,使得我国楼市超过股市成为第一大资金的蓄水池。开征房产税的目的之一就是逐渐降低房产作为投机品的价值。因为在未来市场面临不确定的条件下,征收房产税使投机者要直接面对确定的税负,从而使房屋投机属性大大降低,进而引导民间资本重新关注商业市场的发展,引导资金进入生产领域和高科技制造领域,从而逐渐调整产业结构,使国民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通过税收手段调控我国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之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特殊背景,中国将迅速产生一批超大型城市,如北京、上海等。随着大城市群发展的提速,世界性大城市所面临的难题必然会出现:城市资源的有限性与城市人口增长的爆发性的矛盾。城市越发展,人口越增加,越会推高土地价格和房屋价格;并且城市交通、公共卫生、新增人口就业、社会治安和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也更为凸显。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居高的房价和滞堵的交通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面对这样的情况,北京采取的“限购令”手段不仅效果十分有限,而且产生了大量的副作用,如人才流失,资本流失等。国外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一些思路:美国的纽约、法国的巴黎、日本的东京、英国的伦敦等都采取了城市化向城郊化的发展。即在城市周围建立多个卫星城,每个卫星城都有自己的配套设置,同时也和主城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但是卫星城市的规划建设是一个高投入低产出的项目,需要大量的配套设施来有效地吸引居民。政府的资金投入、政策导向、规划水平是影响卫星城成败的重要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政策调控手段就是房产税。

综上所述,房产税改革的目的不是打压房地产市场,而是引导包括房地产行业在内的多行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基本权利的正常享受,维护广大人民的合法利益。

三、实施房产税改革的措施自房产税改革通知公布以后,上海和重庆作为全国的试地区,率先在全国实行了房产税改革。虽然同为国家首批房产税试点城市,但是沪渝两市的方案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上海房产税征收范围主要是全部新购住房,且涉及全部行政区域,影响的范围是新购房群体。然而,其税率为0.4%-0.6%,为固定的税率且税率较低,存量房没有纳入到征税对象之中。

重庆主要是打击高端住宅和投机性购房,其采取了分档征收的方案,操作起来难度较大。不会影响大多数老百姓的正常购房需求,但其征收对象的范围较窄,影响范围不如上海。重庆开征房产税主要是在心理层面上对房地产市场造成冲击。

四、房产税改革实行措施的成效及弊端

至今,上海、重庆两地的房产税试行虽没有达到预期的显著效果,其征收收入所占的比例不是很高,但实行至今在各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效。房产税试行至今,重庆、上海两市的高端房产成交量明显下降,而高端房产成交量的下降也使得整体房价成交水平趋于平稳,房价至今未出现大幅上涨的情况。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重庆在70 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中排名比较靠后,这说明房产税改革具有一定的成效。据相关资料统计,2012 年1-6 月份,上海商品房销售面积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3.8%;重庆多数高档住宅商品住宅楼盘访客量下降30%-50%,且主城区应税住房交易价格也都有所下降,较房产税实施前同类房屋成交价下降10.48%。另外,上海通过此次税制的具体设计,取得了很好的实际调节效果。由于公众都倾向在中心区购置不动产,上海的房产税试点方案里设计的一个很小的杠杆,即中心区域的税率是0.6%,周边区域的税率是0.4%,这个细微的差距就使成交量被引流到周边区域。另外,有“人均60平方米”和“均价两倍”这样的数量界限来区分不同的税负,明显促进了小户型的销售占比上升和均价的稳定。并且,2011 年重庆房产税税收收入为1 亿元人民币,上海房产税收入为22.1 亿元。虽然收入额相对较小,但其收入全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这对房地产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但是,在上海、重庆的试点试行中也发现房产税改革目前存在的一些弊端,主要为:目前信息登记、联网等配套制度不完善,使房产税的征收有一定的困难,效果堪忧。并且房产税的设计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高房价的现状,税收改革的征税对象最终会以房租或者房价的形式转嫁给普通购房者,从而使房产税不能更好地行驶其调节房价的功能。而且,从此次试点方案的各项课税要素来看,目前房产税实施仍存在与税法公平原则相悖之处,而这些相悖之处将影响调节收入差距、完善房地产税制等长期目标的实现。

五、个人对房产税改革的意见及建议

从房产税改革的目的出发,结合目前上海、重庆的试点试行情况,现提出个人对房产税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一)完善房产税的配套制度。

房产税改革必须要建立和完善房地产产权制度。只有产权关系明晰,才能合理界定纳税人并准确界定纳税人财产的评估价值。其次,为保证税负公平、杜绝偷漏税,国家也可以参考公司年检制度,实行房产年检制度。即房产无论何种性质,持有人须每年到房产管理局办理年检手续,未通过上年年检的房产,不得进行出租、出售、抵押等任何交易,从而保证税收的征税对象不转嫁给普通购房者。

(二)统一纳税人标准

就纳税人而言,目前试点方案中对其区分主要是基于经济宏观调控的目的,即调控高居不下的房价,故其主要目的在于限制非本市人口的购房行为,遏制房地产投资。以经济调控为目的的立法具有暂时性,而作为需长期存在的税收制度,则需要以公平原则作为立法指导。因此,在今后的立法中,应当对现行的区分纳税人的做法进行统一,以拥有房产的数量作为统一纳税人标准的方向,从而保证税法的公平原则。

(三)降低房地产流转环节的税负并进行“清费立税”

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存在名目繁多的税费,这些税费不仅增加了房地产开发成本.而且与房产税有很多重合。因此,在推行房产税的过程中,必须减少或者合并这些税费。这样能使房产税在打击房地产投机的同时降低房价的成本。从而使得房产税更好地履行其调控房价的功能。

(四)对于房产税的支出,要实行“专款专用”

要保障房产税的“专款专用”,需将征收的房产税用于地方公共事业的建设和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并在实行过程中引入社会监督机制,切实落实好社会舆论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房产税改革的顺利执行,才能真正把房产税改革的目的落到实处。与此同时,征收房产税还将给地方政府带来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缓解地方政府过分依赖“土地财政”的问题。

(五)应以不增加普通老百姓的负担为原则

目前,房地产改革的侧重点应放在遏制投机炒房囤地、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方面;放在调节收入分配和缩小贫富差距,而不是着眼于增加财政收入方面。因此,在房产税制度设计时,应该特别注重保护中低收入家庭。如实行起点税率较低的累进税率,住房面积越大、套数越多,税率就越高;对首套房免征房产税,对中低收入家庭实行低税率等。

参考文献:

[1]喻景忠,杨蔚.我国房产税改革的困局与思路[J].当代经济,2011,3(下).[2]任宇.房产税改革简析[J].高教论述,2012(20).[3]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有关司负责人就取消城市房地产税———统一征收房产税问题答记者问.[4]祝林林.房产税改革研究[J].大观周刊,第14期.[5]王清川.我国房产税征收成效及创新[J].税务管理,2012(3).[6]孙新翔,陈诚.关于房产税征收若干问题的再思考[J].中国外资,2012(3).[7]贾学智.房产税改革的经济效应分析[J].北方经济,2011(4).(作者:陈霞 边江璐)

房产税改革试点分析 篇2

一、房产税与其他相似税种的区别

房产税是以房产为征税对象,依据房产的计税余值或房产租金收入,向产权所有人或经营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1986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房产税征收范围为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征税对象是房产,计税依据是以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后的余值,税率为1.2%,具体减除幅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没有房产原值作为依据的,由房产所在地税务机关参考同类房产核定;房产出租的,以房产租金收入作为房产税计税依据,税率为12%。房产税按年征收。该条例将房产税税基定为按房产原值进行确定。

此次两地试点的房产新政较之原来的房产税暂行条例,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原条例中个人所有非营业用房产一律享受税收优惠而免征房产税,现在对个人拥有多套非自住房特别是高档大户型住房取消房产免征优惠,按适当税率征税。二是,对于纳税主体而言,之前在房产保有环节是没有成本的,但如今除了交易环节,在房产保有环节也需缴纳税款。三是,针对这部分高档房计征的房产税其计税依据不再是房产原值而是市值,所以如果房价上涨,每年缴纳的税款也会随市值相应增加。

房产税同之前一直被关注的物业税是有区别的。物业税主要是针对土地、房屋等不动产,产权所有人或承租者在保有环节就不动产的市值每年缴纳一定税款。物业税开征的基本框架是,将现行的土地出让金、房产税以及土地增值税等税费合并,转化为房产保有阶段统一收取的物业税,并使物业税的总体规模与之保持基本相当。但是,由于物业税是一个新的税种,开征物业税需要通过复杂的立法程序,政策成本和时间成本较高。而现阶段我国房地产市场特殊的运行机制决定了物业税开征将涉及到土地使用制度、市场调控手段、住宅建设方式等方方面面,真正实施起来面临着诸多难以解决的困难。现如今上海和重庆试点征收的房产税,某种程度上是简化了的变相的物业税。

二、房产税改革试点原因探析

1. 进一步遏止房价上涨过快的势头,保障房地产市场安全

房产税兼具直接税与间接税双重属性,税收转嫁形成税负,使得经济税负人的福利受到影响,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承担税负的人将会由于税收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经济行为,从而产生综合的社会经济效应。房产税的税率税基、征税对象和计税依据的变化都会产生价格变迁,通过价格机制的传导作用,对房产价值或者房产租金产生影响。征收房产税后,相当于房产价格上升,因而从房产作为资本品的角度来看,将会在房产资本投入和其他资本投入之间产生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对于调节收入分配和有效配置资源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加大房产保有环节的税负,增加房产的空置成本,从而鼓励合理购置住房,限制房产投机行为,促进房产市场健康发展。通过开征房产税还能够减少房屋空置率,调节我国土地的使用,减缓人地矛盾。

2. 调节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

尽管我国当前的GDP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但从人均GDP这个更有价值的指标来看,城乡差距、行业差距、贫富差距、区域发展差距等几方面构成了中国人均GDP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国际上用基尼系数来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这个指数在0和1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擦黑局的警戒线。我国城乡人均收入差距之比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8:1扩大到2007年的3.33:1,社会两极分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此外,近年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一直在向政府倾斜,我国居民收入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从统计数据看,1993-2007年,居民部分的劳动者报酬由49.49%降至37.74%,政府部门的财政收入由11.68%增加至14.81%,企业部门的资本收益由38.83%增至45.45%。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居民收入年均增长6.7%,与我国高达两位数的GDP增速形成鲜明反差。同时,在企业内部的各行业间,也出现了行业间的利润差距越来越大、企业利润向少数几个行业集中的趋势。根据中国经济统计年鉴的数据,有的垄断行业职工收入比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超出4~10倍,并且这种收入差距仍有扩大趋势。目前我国行业工资水平差距已超4.88倍,而国际公认合理水平在3倍左右。

作为我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此次房产税改革最主要的目的并不局限于调控房价,更深层次目标是公平市场竞争,调节收入分配。国际上财产税是调节收入差距的一项重要税种。此次房产税试点本质上是一种财产税,政府针对高档大面积房产征税,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税改将少数人过度集中的财富收归国有,然后再通过转移支付制度等重新分配,限制了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改善收入分配不均。尤其重庆实施的两档税率,以房产市值为征税基础,体现了量能课税的基本原则。

3. 增加地方税源,完善地方财政

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运行十几年来成效显著,但由于地方政府缺少稳定的自主税源,加上各级政府支出范围界定不清,“卖地、举债谋发展”成为不少地方通行的做法,在近两年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更是愈演愈烈,由此带来了资源日益枯竭、债务规模膨胀等新的执政隐患和治理风险。

从这个角度分析,开征房产税有推进房地产税费改革、优化税制结构、增加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的考虑。房产税有利于保证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更好地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让中央和地方最大受益。开征房地产税,可以使地方政府得到一种大宗、稳定的支柱税源。目前,房产税在全国地方财政收入中占比较低。2009年,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920.97亿元,房产税完成803.64亿元,两个税种占地方本级收入的比重仅为5.3%。与国外相比,我国现在的房产税收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很少;国外房产税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25%~30%。

三、国外房产税的实践和启示

美国对土地和房屋直接征收房地产税,税基是房地产评估值的一定比例(各州规定不一,从10%~20%不等)。征税对象主要是居民住宅,收入中95%以上由地方政府征收,税法由各州制定,各州和地方政府的不动产税率不同,平均为1%~3%。对房产税的减免主要是对自住房屋给予减免税,通过减少税基或低估财产价值来实现。根据美国国家统计局数据,从2000年到2007年,美国的个人收入增长了28%,中等价位房的房价增长了48%,而美国房产税的同期增幅是62%。在美国政府拿走房产税后,这些税款都用于改善教育、治安、环境上,进而促使房产自然升值,形成良性循环。

日本的不动产保有类课税主要由物业税和都市规划税两部分组成。物业税是地方税,日本《地方税法》规定,物业税征收对象涵盖土地、建筑和折旧资产(如机械设备等)三类。在房地产领域,物业税征收对象主要是土地和建筑两个部分。物业税的课税依据是按征税对象的市场价值计征的,每三个基准年度进行一次交替评估。目前,日本的物业税标准税率为1.4%,都市规划税的税率上限为0.3%,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不同地区的实际税率略有差异。物业税在日本地方财税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大,如2005年和2006年的物业税税收分别占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的45.3%和42.5%。日本针对物业税和都市规划税也有相应的减免制度,如根据住宅用地面积大小、建筑新旧程度不同均可获得一定的税收优惠。

英国对物业所有者与租用者征收的税种称之为住房财产税,它是英国目前唯一的地方税,由城市、郡、片区三级分享,是按房产价值征收的一种税。征税对象是居民住宅,住宅房产的价值由国内收入署的房产估价部分评估,每5年重估一次。英国房地产税税率是累进税率,但各个郡的税级和边际税率均不相同,按房产的价值分为A~H共8个级别,分别征收不同的税率。

综观国外房产税的规定,其计税依据一般为房产的市场评估价值,并由专门评估机构对房产市值定期进行评估,保证房产市值上升,税收相应增加,体现了税收的受益与公平原则。在房产税的使用上,发达国家基本都遵循“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征收的房产税都明确用于当地社会福利,诸如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文化通讯设施、环境卫生保护等民生福利。它已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在地方经济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对两地房产税改革试点方案的比较分析

1. 征收对象的范围

按照重庆方案,重庆房产税征收对象包括:独栋商品住宅,不管存量还是增量;个人新购的高档住房;在重庆市同时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新购的第二套(含)以上的普通住房。所有存量的高端住宅都将征收房产税,打击投资性购房与高端住宅。而上海的方案只针对新购住房。相形之下,重庆方案更体现了税收的公平原则,也能更有效发挥财产税调节收入差距的重要功能。而上海方案对于存量房的“盲点”在目前房价畸高的楼市下也给未来留下了进一步改革的空间。

2. 税率的确定

这次试点的房产税方案中,重庆方案采取了多档累进税率,对于房价达到当地均价2~3倍的房产,将按房产价值的0.5%征税;对于房价达到当地均价3~4倍的房产,将按房产价值的1%征税;4倍以上,按1.2%的税率征税。上海则是采取了相对简单0.6%和0.4%两档税率,应税住房每平方米市场交易价格低于本市上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平均销售价格2倍(含2倍)的,税率暂减为0.4%。首先,税率的确定要顾及地区间、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程度以及纳税人的贫富差距和负担能力的差距。多档累进税率可以更好调节贫富差距,体现量能征收的原则,但在实际税收征收过程中征管成本也会相应增大。其次,税率高低的确定也对于平抑房价起到重要作用。如果房产税率过低,房地产价格上涨率高于该比率,则该税率对抑制房地产投机并无实质意义,房价还会继续上涨。反之,如果税率过高,又可能会过度打击房地产市场甚至房地产行业,对于整个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3. 房产税税基的准确计量

两地试点的方案中都将房屋市值作为征税依据,这就涉及到了房产市场价值的评估问题。房产价值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和区位、房型、小区环境、周边环境、物业等因素有关,如何动态地评估房屋价值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我国目前从事房产评估的中介机构规模小、人员少、公众信任度不高,难以承担巨量的房产评估重任。单纯依靠税务部门工作人员,也是不切实际的。从长远来看,如何培养一支合格的房产评估人员队伍,建立健全房产评估制度成为当务之急。另外,当房价评估不合理时,还要建立起相应的申诉程度。

此外,上海方案中涉及到了第二套房产及以上差别对待,这里如何确定一个人真正拥有多少套房产也是一个关键问题。全国房产情况之复杂,千变万化的户套数、户人数、户人均居住面积等怎样界定?一个家庭内究竟有多少住房?单靠房管部门的数据,恐怕无法实现,更加无法甄别哪些房应该是征税范围。如何强化房产产权登记制度,建立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的房产登记、评估、税收征管的信息资料库,加强信息的有效管理和使用是房产税落实中需要切实解决的课题。

4. 税收优惠

上海方案中对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婚姻购房需要及对高层次、紧缺人才的购房需要给予了免征优惠;重庆方案则是对因不可抗力导致房屋毁损给予酌情减免。除了可以直接利用税收减免条款给予税收优惠外,还可以利用计税价值变相给予优惠。如上海方案中实际计税价值为房屋交易价格的70%,而重庆方案中对于存量独栋商品住宅给予180平方米的免税面积,对于新购高档住房给予100平方米的免税面积,在应税面积中予以扣除。这些变相优惠使纳税人能够以相对较平和的心态接受房产税改革。税收优惠把征税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照顾到特殊人群的特殊需要,体现了税收刚性之外的弹性一面。同时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调整权限,以适应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

5. 房产税的用途

房产税应该有合理的用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征收的房产税都明确用于当地社会福利。而此次试点中,上海方案中明确指出对房产税试点征收收入,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方面的支出。重庆方案中尽管没有明确房产税的用途,但考虑到该市正逐步实现对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房产税收入想必也会被用于公租房建设,完成其自2010年始3年内实现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建设的市政规划目标。在政府大量提供保障性住房的前提下,市场供给增大,切实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实现住有所居的梦想。

参考文献

[1].刘素荣.关于我国房产税改革的思考.财会研究.2010.11

[2].傅樵.房产税的国际经验借鉴和税基取向.财政金融.2010.12

[3].王鹏 张雁东.完善我国房产税计税依据的几点建议.当代经济研究.2009.12

房产税改革试点分析 篇3

关键词:房产税改革;试点;对策

一、房产税的定义和征收房产税的原因及目的

(一)房产税内涵解读

所谓的房产税,指的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房屋所有者依照计税余额向国家缴纳的税收。我国的房产税的征税范围包括城镇,但是不包括农村。房产税初期的改革的重点主要放在城市,未来可能会向农村扩展。

(二)征收房产税的原因

我国的房价依然在持续地上涨,目前我国房产税的改革的目标主要是压低房价。虽然,房产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压低房价,但这只是人们对于房价过高的一种期望而已。国家在制定每一种税收的征收范围和征收标准时都需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因为这对于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房产税并不是打压房价的一种手段。商品房的买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人们对于房产的需要是刚性需求,受到市场价值理论的影响。同时,将房产税作为一种房价调控手段的操作难度过大,且调节的时机不成熟。国家进行房产税的征收调整,其主要的原因是当前房价的过快上涨给国家各个方面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首先,房地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过大,造成了经济发展的平衡。其次,造成了经济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我国目前东部经济较为发达、西部经济较为落后是公认的事实。过高的房价只会导致这种不平衡的状态更加不平衡,造成了财富流向了经济发达的地区,这不利于国家未来的发展。再次,结合当前国家实施的城镇化进程我们可以知道,高房价抑制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人口转化的动力,最终影响了城镇化的进程。最后,过高的房价抑制了人们对其他方面的投资,这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当劳动所得占总收入的比例过低时,劳动者必然会走向投机市场,这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征收房产税的目的

首先,随着商品房的大规模建设,我国可供应的土地的数量也越来越少了,当然这是导致房价的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保住国家18亿亩耕地的土地红线,国家需要保护民族未来的发展。其次,促进一些对房产有切实需求的人们顺利买房。再次,矫正现行所得税的一些缺陷,提高国家财政收入。最后,通过压制房地产业的过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保持经济的快速稳定有效发展。

(四)现行房产税征收暂行办法的缺陷

一是税收重叠,有实际住房需求的人税负过重;二是税法不统一,实行的是内外两套税,不利于市场竞争;三是税收的征收范围界定不清,往往是按照行政地域进行划分。

二、房产税改革的积极意义

(一)增加了地方的话语权,制定的法律法规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我们可以看到,首批实行房产税改革的城市中,上海和重庆参与到了立法的过程中。依照我国的法律规定,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常务委员会才有权利制定法律。当前,上海市和重庆市政府已经深入到立法之中,姑且不论其合法性,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先进性。一是地方争渡的话语权增加。地方政府作为地方的财政主管,对于当地的税收的实际情况,如税收的税源、税收结构、纳税人等方面有深刻的了解,在制定法律时,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更符合实际的征收方案,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二是我国税收法律的调整是非常频繁的,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经济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但是同时也存在很大的滞后性。让地方政府参与到法律的制定中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个缺点。三是未来国家在制定其他的法律时可以以此作为参考,使法律更贴近实际生活,确保法律的可实施性。

(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个人财产税的制定

个人财产税是国家税收的大头,但是我国目前在个人财产方面的税收是个空白。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国家房产税试点改革一方面是调控楼市,调节贫富差距;另一方面,从更深层来看,我国已经拉开对财产保有开征税收的帷幕,虽然这还仅仅是个开始。

(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分税制的改革

我国自从1994年进行了分税制改革,地方政府在财政上的话语权和决定权逐渐下降,但是其自身的政府功能却在增加,政府的开支也在增加,造成了中央财政的压力。所以,房产税开辟了地方政府新的财源,拓宽了地方政府的收入范围。虽然这一目标短期内还不能实现,但这比为了吸引外来资金而通过发债融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要好很多了。

三、重庆和上海两市房产税改革试点的内容

2011年1月28日,重庆和上海两市作为试点城市开始实施由国务院制定颁发的房产税改革,正式开始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

重庆市试点的主要内容是对在重庆所购第二套房征收房产税,其税率为0.5%~1.2%。上海试点的主要内容是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实行差别化的比例税率,制定上海最低的人均住房面积,对于超过这一最低要求的新购房屋所有者进行征税,房产税暂按应税住房市场交易价格的70%缴纳。

四、对房产税改革的思考

从沪渝两市的房产税改革中我们可以分析出两市改革的主要特点:保证刚性需求者的需求,减轻这类购房者的负担。由于重庆市的人口密度远低于上海,所以重庆的房产税改革侧重于第二套房屋的所得税。上海由于人口密度大,所以需要制定人均最低住房面积,对超过规定的房屋面积进行征收。

对于未来房产税的改革我们有以下几点期待。

第一,取消内外两套税收的方案,统一税制。具体来说,就是将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城市房地产税三个税种合并,设置统一的房地产税,以房产和土地合一作为征税对象,按房地产的评估价值进行征税。

第二,拓宽征收范围,可以将农村房产纳入征收范围,针对农村的情况,实行和城镇不同的税率。

第三,房屋征收的房产税的税额可以参考房屋的实际价值。因此,我们需对房屋的价值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征收税额,这有利于解决地段差而造成的收益不公的现象。

第四,制定机动灵活的税率,在制定税率时可以让地方政府参与进来,依照地方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税收制度和税收比例,确保法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第五,加强房产税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加强房地产等级制度,确保数据清晰准确。加强房屋价值评估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估价师的素质和水平。

四、结语

针对目前房地产业发展过热、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过大等现实的情况,我国进行了房产税的改革。进行房产税改革的初衷是为了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平衡区域发展,保持经济良好有序发展。在进行改革时,也需要对现有的一些税收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做到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吴霞.房产税改革的影响分析及存在的问题[J].商业经济,2013(17).

[2]丁凯.房产税改革试点引发的思考[J].财会月刊,2011(14).

房产税改革试点分析 篇4

2014/07/05 09:44来源:荆楚网 0条评论

备受关注的“不动产登记条例”,最终未能在6月底前如约出台。

伴随着“不动产登记条例”的推进,与之相关的房产税试点扩围的准备工作也开始启动。事实上,在今年国土部不动产登记局挂牌后,就有专家认为,“不动产统一登记能为征收房产税提供帮助”。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也认为,重申房产税改革大方向已定,与之呼应的正是不动产登记的推进。安邦咨询宏观组高级研究员杨志荣表示,不动产登记条例出台是一个难度极大的问题,它是收房产税的前置条件。“完成不动产登记需要3到4年时间,而房产税开征的时间节点也差不多”。

与此同时,日前多个城市已将房产税试点方案上报国务院待批。“房产税的开征会为地方政府的支出找到一笔收入。”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曾康华对记者表示,目前,各地卖地收入锐减,征收房产税的意愿会增强。

房产税改革试点分析 篇5

以房产税为核心的长效调控机制正在谋划之中,包括杭州(楼盘)在内的几个城市已经在拟定房产税试点方案,待国务院批准后,可能将在下半年落地。(中国广播网7月15日)

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公布的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中,房地产可谓一枝独秀,今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6828亿元,同比增长20.3%,增速快于全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0.2个百分点。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希望国家加大楼市调控的呼声再起,其中房产税作为楼市调控加码和去行政化调控手段的重要政策被寄予厚 望。

种种迹象表明,国家将房产税扩围改革提上议事日程。国家发改委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中,就明确提出扩大房产税改革试点 范围。但是,尽管官方文件明确扩大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可并没有明确何时扩大、那些城市将纳入试点范围等,使得市场对房产税改革猜测较多,房产税改革也如 雾里看花。

首先,官方为何对房产税改革的信息作为“加密项”管理?笔者认为,由于房产税涉及房地产调控等市场非常敏感的信息,官方担心房产税信息披露过早过多会影响市场稳定,让市场产生震荡,特别是股市震荡,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

对这种担忧,笔者认为没有必要。新一届政府承担市场震荡的能力较强,比如6月银行间“钱荒”造成的股市波动,新一届政府并没有因为股市波动向银行“放 水”,而是以“激活货币存量”的政策引导市场应对短期的震荡。目前股市震荡平稳过渡和逐渐向好,已经说明新一届中央政府对宏观经济的把控能力和主动抗风险 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房产税扩围改革的信息披露虽然会波及股市,但是由于中央政府有应对的能力和经验,有风险承担的意识,相关职能部门和扩大试点的地方 政府没有必要担忧房产税信息披露对市场稳定的冲击,而应该及时披露,做到公开透明。

其次,由于房产税是向居民财产直接课税,因此房产税 改革是否符合法定程序、是否公开以及公开透明程度等决定房产税改革之后纳税人的税收遵从等,因此房产税改革不宜闭门造车,而应该公开透明。让公民参与到房 产税改革的进程中来,吸纳公民对房产税改革的意见和建议,使得改革更加完善。改革之后公民遵从税法,让税法权威和调控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

目前,重庆上海试点房产税,采取政府决定的形式推进。这种改革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初级阶段,对于追求改革效率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公民法治意识和公平意识诉求逐渐提升的情况下,房产税等向居民财产直接课税税种必须走立法改革道路,以争取公民支持和遵 从。

再次,新一届中央政府着力打造法治政府和阳光政 府,而推进政府信息公开透明是法治和阳光政府建设的重要方面。为了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目前房产税以政府立法改革的形式推进很有必要。并且政府立法,其 草案的起草和审议也应该按照立法程序进行,该公开的必须公开,该通过听证会征求公民意见的必须征求意见。

房产税改革试点分析 篇6

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纳税人还是税务人员,在判定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发生与截止时间时,经常有模糊概念,为了便于统一掌握,就相关文件综合分析,谈谈个人观点。

一、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相关规定

(一)早在1986年《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房产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和暂行规定》([86]财税地字第008号)第十九条:纳税人自建的房屋,自建成之次月起征收房产税。纳税人委托施工企业建设的房屋,从办理验收手续之次月起征收房产税。纳税人在办理验收手续前已使用或出租、出借的新建房屋,应按规定征收房产税。第二十条规定:企业停产、撤销后,对他们原有的房产闲置不用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局批准可暂不征收房产税;如果这些房产转给其他征税单位使用或者企业恢复生产的时候,应依照规定征收房产税。第二十一条规定:凡是在基建工地为基建工地服务的各种临时性房屋,在施工期间,一律免征房产税。但是,如果在基建工程结束以后,施工企业将这种临时性房屋交还或者估价转让给基建单位的,应当从基建单位接收的次月起,依照规定征收房产税。

(二)2003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关政策规定的通知》(国税发[2003]89号)第二条、关于确定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问题规定:

1、购置新建商品房,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次月起计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2、购置存量房,自办理房屋权属转移、变更登记手续,房地产权属登记机关签发房屋权属证书之次月起计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3、出租、出借房产,自交付出租、出借房产之次月起计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4、房地产开发企业自用、出租、出借本企业建造的商品房,自房屋使用或交付之次月起计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该文件第二条第4款中有关房地产开发企业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规定被财税[2006]186号文件废止。)。

(三)2006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186号)第二条、关于有偿取得土地使用权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问题是这样规定的:以出让或转让方式有偿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应由受让方从合同约定交付土地时间的次月起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合同未约定交付土地时间的,由受让方从合同签订的次月起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自2007年1月1日起执行。

(四)2009年《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2号)第三条,关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截止时间的问题规定:纳税人因房产、土地的实物或权利状态发生变化而依法终止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的,其应纳税款的计算应截止到房产、土地的实物或权利状态发生变化的当月末。自2009年1月1日起执行。

二、综合分析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发生与截止时间 上述四个文件都是关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发生与截止时间相关规定,为了方便掌握,现就可能发生的业务列项解析如下:

1、自建的房屋,自建成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2、委托施工企业建设的房屋,从办理验收手续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在办理验收手续前已使用的,自使用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3、委托施工企业建设的房屋或者房地产开企业自建的房屋,在办理验收手续前或未出售前出租的,自签订出租合同并取得租金(或合同中明确支付租金)之日起发生房产税纳税义务;出借的,自出借之次月起由使用人缴纳房产税。

4、房地产开发企业自用的商品房,自房屋使用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5、凡是在基建工地为基建工地服务的各种临时性房屋,如果在基建工程结束以后,施工企业将这种临时性房屋交还或者估价转让给基建单位的,应当从基建单位接收的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上述1、2、3、4、5、涉及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则由纳税人从取得土地使用权合同约定交付土地时间的次月起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合同未约定交付土地时间的,由受让方从合同签订的次月起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对于是否取得《土地使用证》不能作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依据。

6、企业停产后对原有的房产闲置不用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局确定征免。吉地税地字„1999‟95号文件规定:经有关部门批准,关闭、停产一年以上的企业,在停产期间,闲置未用的房产,经当地县以上地税机关报省地税局批准,可暂免征收房产税。

7、企业撤销后,对原有的房产闲置不用的,可暂不征收房产税。对撤销后,如果这些房产转给其他征税单位使用或者企业恢复生产的时候,应从恢复生产次月起征收房产税。

8、纳税人购置新建(在建)商品房或存量房(已建成的商品房),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次月起计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或自办理房屋权属转移、变更登记手续,房地产权属登记机关签发房屋权属证书之次月起缴纳。

A、如果在没办理“房屋权属证书”前进行装修的,要根据签订合同的交付使用时间为准。如果合同中未明确交付时间的,应以纳税人实际使用(开始装修)时间为准。

B、如果开发商未交付使用或未办理“房屋权属证书”前纳税人委托开发商进行装修则属于实物或权利状态未发生变化,对购置人不缴纳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待装修完成交付使用时确定纳税义务发生。

C、如果合同中约定了交付使用时间,开发商未能如期履行的,应以实际交付时间为准。

三、几个名词概念的分析

关于财税[2008]152号“纳税人因房产、土地的实物或权利状态发生变化而依法终止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的规定,有着双重意义,某种意义上讲,一方终止,则别一方开始缴纳。具体判定: A、实物发生变化,如:某纳税人将房屋或土地使用权转让给房地产企业,房屋被拆除了。

B、权利发生变化:应该主要从合同签订判断,财税[2006]186号说的是合同签订日是判定缴纳土地使用税的依据,相反,对出让土地的一方应该是合同签订日终止纳税义务。权力发生变化,主要是办理相关手续,即:《产权证》、《土地使用证》或“合同”、“协议”这些履行了,就是权力发生变化了。C、状态发生变化:状态应该理解为是否改变原状和实物形态,如:原来的房屋是办公楼,现在变成商场或经营场所了,原来的土地是耕地,现在变成了撂荒地。

实物、权力、状态发生变化,这三项其中有一项发生了改变,就应当判定,一方终止,则别一方开始缴纳。

四、几个实务分析

1、企业将部分房屋出租后,是从当月减少按原值计算的房产税,还是从下月减少?即,权利状态发生变化的当月终止纳税义务,也就是从下月减少。

2、纳税人取得政府划拨土地后,在没到土地管理部门办理手续前,是否征收土地使用税?即:如果实物状态未发生变化,原土地使用者还在耕种或原住户的生产生活都没有改变,则没有发生纳税义务。如果房屋实施动迁,或耕地撂荒,或该土地的实际经营管理都属于被划拨者所有,则发生了纳税义务。

3、企业与土地管理部门签订了合同,只付一部分款,没办理《土地使用证》这时是否纳税土地使用税?即:首先从合同约定交付土地时间判定,没有交付时的,依签订合同为准。是否交款,交多少,办不办证都不是判定依据。

4、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商品房,从什么时间确定终止缴纳土地使用税?即:要从合同约定的交房时间判定,如果约定到期,开发商并没有交房,则应从实际交付时终止缴纳土地使用税,如果合同没有约定交房时间,就不能以签订商品房销售合同的时间判定终止纳税了,就要按房产、土地的实物或权利状态发生变化的当月末终止纳税。具体判定,则应从开发商将住户钥匙交给购房人时作为终止缴纳土地使用税的时间。

陈永山

房产税改革试点分析 篇7

关键词:房产税改革,试点,对策

一、房产税的定义和征收房产税的原因及目的

(一) 房产税内涵解读

所谓的房产税, 指的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 房屋所有者依照计税余额向国家缴纳的税收。我国的房产税的征税范围包括城镇, 但是不包括农村。房产税初期的改革的重点主要放在城市, 未来可能会向农村扩展。

(二) 征收房产税的原因

我国的房价依然在持续地上涨, 目前我国房产税的改革的目标主要是压低房价。虽然, 房产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压低房价, 但这只是人们对于房价过高的一种期望而已。国家在制定每一种税收的征收范围和征收标准时都需要进行充分的论证, 因为这对于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 房产税并不是打压房价的一种手段。商品房的买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人们对于房产的需要是刚性需求, 受到市场价值理论的影响。同时, 将房产税作为一种房价调控手段的操作难度过大, 且调节的时机不成熟。国家进行房产税的征收调整, 其主要的原因是当前房价的过快上涨给国家各个方面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首先, 房地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过大, 造成了经济发展的平衡。其次, 造成了经济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我国目前东部经济较为发达、西部经济较为落后是公认的事实。过高的房价只会导致这种不平衡的状态更加不平衡, 造成了财富流向了经济发达的地区, 这不利于国家未来的发展。再次, 结合当前国家实施的城镇化进程我们可以知道, 高房价抑制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人口转化的动力, 最终影响了城镇化的进程。最后, 过高的房价抑制了人们对其他方面的投资, 这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当劳动所得占总收入的比例过低时, 劳动者必然会走向投机市场, 这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 征收房产税的目的

首先, 随着商品房的大规模建设, 我国可供应的土地的数量也越来越少了, 当然这是导致房价的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保住国家18亿亩耕地的土地红线, 国家需要保护民族未来的发展。其次, 促进一些对房产有切实需求的人们顺利买房。再次, 矫正现行所得税的一些缺陷, 提高国家财政收入。最后, 通过压制房地产业的过快发展, 调整经济结构, 保持经济的快速稳定有效发展。

(四) 现行房产税征收暂行办法的缺陷

一是税收重叠, 有实际住房需求的人税负过重;二是税法不统一, 实行的是内外两套税, 不利于市场竞争;三是税收的征收范围界定不清, 往往是按照行政地域进行划分。

二、房产税改革的积极意义

(一) 增加了地方的话语权, 制定的法律法规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我们可以看到, 首批实行房产税改革的城市中, 上海和重庆参与到了立法的过程中。依照我国的法律规定, 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常务委员会才有权利制定法律。当前, 上海市和重庆市政府已经深入到立法之中, 姑且不论其合法性, 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先进性。一是地方争渡的话语权增加。地方政府作为地方的财政主管, 对于当地的税收的实际情况, 如税收的税源、税收结构、纳税人等方面有深刻的了解, 在制定法律时, 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更符合实际的征收方案, 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二是我国税收法律的调整是非常频繁的, 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经济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 但是同时也存在很大的滞后性。让地方政府参与到法律的制定中来,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个缺点。三是未来国家在制定其他的法律时可以以此作为参考, 使法律更贴近实际生活, 确保法律的可实施性。

(二)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个人财产税的制定

个人财产税是国家税收的大头, 但是我国目前在个人财产方面的税收是个空白。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国家房产税试点改革一方面是调控楼市, 调节贫富差距;另一方面, 从更深层来看, 我国已经拉开对财产保有开征税收的帷幕, 虽然这还仅仅是个开始。

(三)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分税制的改革

我国自从1994年进行了分税制改革, 地方政府在财政上的话语权和决定权逐渐下降, 但是其自身的政府功能却在增加, 政府的开支也在增加, 造成了中央财政的压力。所以, 房产税开辟了地方政府新的财源, 拓宽了地方政府的收入范围。虽然这一目标短期内还不能实现, 但这比为了吸引外来资金而通过发债融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要好很多了。

三、重庆和上海两市房产税改革试点的内容

2011年1月28日, 重庆和上海两市作为试点城市开始实施由国务院制定颁发的房产税改革, 正式开始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

重庆市试点的主要内容是对在重庆所购第二套房征收房产税, 其税率为0.5%~1.2%。上海试点的主要内容是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 实行差别化的比例税率, 制定上海最低的人均住房面积, 对于超过这一最低要求的新购房屋所有者进行征税, 房产税暂按应税住房市场交易价格的70%缴纳。

四、对房产税改革的思考

从沪渝两市的房产税改革中我们可以分析出两市改革的主要特点:保证刚性需求者的需求, 减轻这类购房者的负担。由于重庆市的人口密度远低于上海, 所以重庆的房产税改革侧重于第二套房屋的所得税。上海由于人口密度大, 所以需要制定人均最低住房面积, 对超过规定的房屋面积进行征收。

对于未来房产税的改革我们有以下几点期待。

第一, 取消内外两套税收的方案, 统一税制。具体来说, 就是将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城市房地产税三个税种合并, 设置统一的房地产税, 以房产和土地合一作为征税对象, 按房地产的评估价值进行征税。

第二, 拓宽征收范围, 可以将农村房产纳入征收范围, 针对农村的情况, 实行和城镇不同的税率。

第三, 房屋征收的房产税的税额可以参考房屋的实际价值。因此, 我们需对房屋的价值进行评估, 制定相应的征收税额, 这有利于解决地段差而造成的收益不公的现象。

第四, 制定机动灵活的税率, 在制定税率时可以让地方政府参与进来, 依照地方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税收制度和税收比例, 确保法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第五, 加强房产税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 加强房地产等级制度, 确保数据清晰准确。加强房屋价值评估人员队伍建设, 提高估价师的素质和水平。

四、结语

针对目前房地产业发展过热、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过大等现实的情况, 我国进行了房产税的改革。进行房产税改革的初衷是为了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平衡区域发展, 保持经济良好有序发展。在进行改革时, 也需要对现有的一些税收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 做到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吴霞.房产税改革的影响分析及存在的问题[J].商业经济, 2013 (17) .

中国房产税试点何以如此尴尬? 篇8

2011年,重庆和上海开展房产税试点时,它被社会舆论赋予了太多的功能。一年时间过去了,试点效果并不理想。2011年,重庆市征收的房产税约1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0.04%,占土地出让收入的0.12%;业内预测上海征收的房产税约为3亿元左右,占地方财政收入的0.09%,占土地出让收入的0.20%。为何在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房产税在中国又水土不服了?

从上海和重庆的试点经验看,征税范围窄、税率低是导致房产税总体水平偏低的原因。根据两地的试点方案,上海的房产税主要面向增量房征收,税率分为0.4%和0.6%两档;重庆征税范围主要是增量房和别墅,税率分0.5%、1%和1.2%三档,且仅面向主城区。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实践表明,仅仅就房产税本身而言,两地的税率和征税范围都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但由于国家和国家之间税制结构差异较大,简单的对比并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特别是,在目前我国宏观税负偏高的情况下,房产税税率的调整和征税范围的扩大是否合适?2010年,我国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8.2%,加上社保基金收入为22.5%,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资料,发展中国家的这一平均比重为17.9%(包括社保税)。很明显,我国的税收负担还是比较重的。

与此相应的是,政府在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中占的比重逐步提高,而居民占的比重逐年下降。在宏观税负相对较高、收入分配改革不到位、个人所得税征收不合理的情况下,贸然提高房产税的税率和扩大征收范围,不仅会加重居民的税收负担,还有可能压缩全社会的消费空间,与“扩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长久之策有冲突。更何况,在房价进入下行通道的时候,提高税率和扩大征税范围,有可能引发20世纪70年代曾在美国加州出现的“抗税风暴”,也有可能成为压垮房地产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2012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中提出的“适时扩大房产税试点范围”的“适时”非常重要。

从房地产内部的租税费体系看,也比较混乱,政府以各种名义从房地产上取得的收益比较高,与民争利的问题较为突出。2010年,全国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82万亿元,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33.93%,占地方財政总收入的69.43%,如果再加上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和耕地占用税等从土地上取得的收益,政府从土地上取得的收益就高达32265.01亿元,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38.82%,占地方财政收入的79.44%,远远高于2009年美国财产税占州和地方税收35.8%的比重。尽管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和房产税属于不同的范畴,不能简单加总,但从本质上都是政府从土地上取得的收益,也可以简单地类比。因此,扩大房产税试点需要按照“明租、正税、少费”的要求,理顺房地产租税费体系的关系,同时,合并同类型的税种,避免对同一标的物重复征税。

上一篇:一带一路实施方案下一篇:关于自信的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