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防范有效机制

2024-08-27

校园安全防范有效机制(通用8篇)

校园安全防范有效机制 篇1

云岩区圣源学校园安全防范制度

校园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校园安全事关全体师生的生命和财产,事关学校和社会稳定和发展。安全工作已经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

为确保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学校安全保卫制度,完善防范机制,学校成立以校长、工作人员、体育老师组成的校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安全工作责任制度》,加强有关人员的安全工作责任心,真正使学校安全工作落到实处,杜绝责任事故的发生。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将校园安全工作与各处室、班级和教职工学期考核相挂钩,实行安全责任事故一票否决制,确保各项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

安全工作的重点是及时消除隐患,加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多年来学校利用橱窗板报、标语、校园广播、班级黑板报、主题班会、宣传画、升旗仪式、放光盘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营造出“人人讲安全,处处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浓厚氛围。邀请交警讲“交通安全常识”,邀请消防队员讲“消防安全知识”,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采取切实措施,创建“平安校园”

开展创建安全班级、安全校园活动,认真落实“人防、技防、物防”三位一体的防范措施,坚持“从细微处着眼,从最小处抓起”的原则,加大安全工作人力、物力的投入。一方面在班级内部宣传安全知识,加强学生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二是领导小组做好平时学生教育和班级管理,在周一升旗多次强调学生安全并提出要求。针对课间操及升旗全校800多学生聚集后的安全疏散有了明文规定,要求学生分几路整队回教室,杜绝了校园乱跑及上下楼的拥挤现象。学生在校内也不允许打闹、疯跑,以防发生碰撞事故。三是总务处对出现的设施安全隐患都能够及时排除,一时不能解决的先围起来不让学生靠近,并加挂

安全警示牌。各处的电源、电线、插座、体育器材做到经常检查,随时维护。除了平时的检查外,每学期针对安全工作进行多次全校性的排查,排除安全隐患。

四、为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学校对二号楼、四号楼楼道安装了塑钢推拉窗加固楼道走廊护栏,二号楼、四号楼教室后窗也封闭起来。四个楼顶通道门都上了锁。

五、从安全、防盗考虑学校已着手“红外线安防监视摄像头”安装工程,加强硬件建设,覆盖学校操场、校门口等处,对犯罪分子起到震慑作用。同时将增加警用器材、消防器材,加强安全防范。此外,在以技术防范为主要手段的同时,加强人防安全,严格值班制度和夜间值班巡逻制度,完善值班预案和节假日领导带班制度,学生上下学管理制度的措施。

四、建立报告制度,加强安全管理

1.建立安全工作日报告制度。在全校各班级、各处室中设立安全检查员,要求每天对各自范围内的学生动态、教学生活设施、设备进行检查、记录,并向班 主任和总务处责任人汇报;在校园各区域配备消防设施,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使学校安全管理网络覆盖到校园的每一个区域,每一个角落。教育学生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开展必要的安全防范技能培训,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严格值周值班制度。实行值周领导提前半小时到岗,值周教师上下学时间在岗,学生全部离校后才能下班。对学生入校、放学、在校安全,实行全方位、无间隙监控。严格校规校纪,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要严肃处理。

五、突出学生安全重点,抓好学生安全管理

1.严格门卫制度,严格校规校纪,每天上午下午学生进出校门时均有值周学生和值周教师在校门口进行检查。严格控制社会人员、非联中师生进校。外来人员联系事宜的须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登记后才能进校,否则一概不得进入,值班人员如违反规定擅自放入无关人员将按学校纪律处理,严重者开除岗位。

2.门卫值班人员学生上学后及时锁大门。开门时间:早7:00-8:00,11:30-12:15;中午2:00-2:30,4:50-6:20。要求小学生5:30必须全部离校。

3.加强课间管理,要求政教处和值周教师每天课间在校园、操场、各教室间巡视,杜绝学生在课余时间打闹滋生事端。

4.进一步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安全防范知识的教育。狠抓校园安全措施的落实,在校门口、楼梯口、体育设施旁设有安全警示语。

5.加强交通安全法规教育,经常性的进行交通安全常识讲座,教育全体师生注意交通安全。

6.定期联系家长,齐抓共管,家校结合不断提高学生、家长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寒暑假、五一和国庆长假,学校都要求家长配合提醒家长注意对子女的安全教育,以保证学生假期中的安全,严防事故的发生。

7.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和特殊学生档案。对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学生,有心脏病、心理疾病的学生和行为不规的学生进行特别关注,建立跟踪档案,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班主任报办公室统计建档)

六、定期进行安全工作检查

建立、完善检查制度,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除每周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一次大检查外,还要不定期抽查学校安全工作,每学期初、学期末和每年雨季前,学校后勤人员都将所有楼房、水电线路检查一遍,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学校不定时召开安全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做好安全工作的方法,解决工作出现的问题,将隐患和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坚持不懈的抓好安全工作,努力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校园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决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不能有丝毫松懈麻痹思想,真正做到思想重视、措施有效、防范到位。要深入开展学校周边环境集中整治,认真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堵塞安全漏洞。

云岩区圣源学校

校园安全防范有效机制 篇2

一、校园安全隐患分析

学校是个复杂的集合体, 尤其对于各地大学而言, 学生来自全国各地, 五湖四海, 校园环境复杂, 校园潜在的安全隐患众多。深究校园内存在的安全隐患成因, 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表现为学校内部不安全因素突出或者激化为矛盾, 外因表现为学校安全受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分析校园安全隐患因素, 有助于及时发现察觉校园内潜在的安全隐患, 有利于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 加强预警管理。

(一) 学校内部的因素

学校是由学校老师、员工、学生以及必要的教学校园环境所组成。校园安全主要取决于学校内部老师、员工和学生之间关系的协调以及社会提供的帮助与保护, 其中学校方面参与教育与教学、管理与服务活动是学校存在的最重要的基础, 也是校园安全最终的决定性因素。学校内部的因素主要包括:

1. 教师因素。

主要是指部分教师因违反安全管理规定, 或者在教育管理上策略失误而产生的安全隐患。如部分教师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或是在处理问题上有失公正、出现偏激言行, 使学生心理失衡, 造成对学生心理的伤害;部分教师在活动过程或操作规程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学校安全管理规定, 造成安全管理渎职失职等。[3]

2. 学生因素。

主要是指部分学生无视学校的规章纪律, 违反社会治安管理规定, 发生打架斗殴、偷窃诈骗、赌博传销、携带或使用违禁物品以及网络侵害等违法违纪行为;学生因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众多压力产生心理失衡而导致的自杀心理危机、犯罪心理危机、抑郁心理危机以及存在的生理疾患;学生因心理因素而旷课、逃学、离家出走, 不听从安全预警和安全教育;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发生意外等。

3. 环境因素。

主要是指学校的安全预警系统不完善, 安全设施不到位而产生的安全隐患。部分学校由于种种原因, 未能尽到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学生的责任。如学校制定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够系统完善, 使校园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学校设立的安全管理机构缺乏管理经验, 校园安全管理组织工作混乱;部分学校提供的公共安全设施设备不符合安全标准;必要的场地设施安全提醒不当甚至缺失, 有关部门自然灾害预警、社会公共安全预警没有严格执行等;部分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教育教学活动, 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措施缺失, 学校师生缺乏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演练和安全管理未予实施等。

(二) 学校外部的因素

社会是人类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经济关系和社会制度而结成的有机总体, 社会环境是人类生存及活动范围内的社会物质、精神条件的总和, 广义包括整个社会经济文化体系, 狭义仅指人类生活的直接环境。[4]学校周边的社会环境与学生身处的家庭环境也是影响校园安全隐患的重要外部因素。

1. 周边环境因素:

学校周边的社会环境因素往往直接或间接对校园安全构成威胁。如重大急性传染病暴发、食品安全危害、核辐射等引起的公共卫生事件;学校周边公共场所寻衅滋事、群体性事件、治安事件、刑事警情等社会安全事件;交通、火灾、电力、建筑物、环境污染等事故灾难;拆迁、改建、扩建等城市建设活动;歌厅、舞厅、网吧、游戏厅等社会闲杂人员出入场所的开设等。

2. 学生家庭因素:

家庭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直接的环境。学生家庭由于矛盾冲突、经济困难、遇到灾难等诸多因素导致在校学生失去精神支柱、对生活失去信心等心理危机;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不当引发孩子过激行为、逆反心理, 形成学生特殊个性和人格障碍;父母对子女有极大的期望, 学业要求过高, 使子女承受沉重的心理压力等。学生家庭方面的因素是通过学校主体中的学生构成校园安全隐患的关键因素, 它对学生的影响比起学校内部的因素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足够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学校安全预警机制的功能及意义

(一) 学校安全预警机制的功能

1. 预见危机的功能

通过对交通、饮食、治安、火灾、意外伤害、疾病、心理、网络以及自然灾害事件各个领域中特定指标要项的研究, 找出某些敏感性指标的异常变化并预先指出其发展征兆。这是校园安全危机预警的最主要的功能, 也是其他功能的必要核心, 其他功能基本上是由此衍生出来的。

2. 警示危机的功能

通过对交通、饮食、治安、火灾、意外伤害、疾病、心理、网络以及自然灾害各个领域中特定指标要项的监测, 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将有关信息和结果向各级学校发出警示, 发挥导向功能。

3. 减缓、延缓的功能

对于这一点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实际上许多校园安全危机的损害程度和规模之所以最终达到难以收场的地步,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认识到一些危机可能是难以完全避免的。比如一些非人力所能及的自然灾害, 对此就只能尽可能地利用已存在和潜在的条件来尽力减缓、延缓其发展的速度, 减少其所带来的损失, 避免危机的扩大和升级。[5]

4. 阻止、化解的功能

对于许多现实问题, 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给予相应的阻止和化解, 实际上也是在某种程度上防范了未来危机事件的爆发。这是预警系统最重要也是最现实的目标。

(二) 学校安全预警机制的意义

首先, 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可以预防学校安全问题的发生。对于学校安全问题的发生, 我们不可能完全避免,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学校预警机制来保障学生的安全, 维护学校的稳定环境不被破坏。当代社会产生安全问题的原因有:社会失序、生态失衡、经济失衡、心理失衡等。这些均是容易引发社会危机的不安全因素, 对学校安全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有效预防和应对学校安全问题, 保障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重要职能。通过建立、完善学校安全预警机制, 提高学生认识和预防安全危机发生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危机意识, 就可以预防安全问题的发生, 减少已发生的安全危机所造成的损失。

其次, 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可以减缓学校安全问题的恶化。如今我国学校安全问题比较突出, 特大交通安全事故、特大食物中毒事件、特大火灾事故时有发生, 学校意外伤害事故频繁, 校园治安问题严重、学生心理问题更不容忽视。诸多学校安全问题需要我们通过建立、完善安全预警机制来减少减轻学校安全问题带来的压力, 通过不断研究、认识和总结学校安全问题发生的因素和规律, 完善学校安全预警机制, 避免学校安全问题的加剧。

最后, 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可以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学校安全危机具有发生原因和发展过程的多种可能性、突发性、紧急性, 危机后果的不确定性、信息传递中的不对称性等特点。[6]引发学校安全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 但不论是自然灾害还是社会原因, 均会对学校安全带来严峻冲击, 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学校安全预警机制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学校安全存在的隐患, 减少学校安全问题的发生, 还可以便于学校及时通报信息, 及时、科学、有效地对危机进行防治, 控制、避免造成更大的安全事故和不必要的损失。如今, 我国在气候、环境、卫生、粮食、公共安全等领域都建立了有效的安全预警机制, 而学校安全预警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实现教育管理和学校运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了避免更多的学校安全问题的悲剧发生, 我们必须注重于如何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学校安全预警机制。随着危机时代的到来, 建立科学、有效的学校安全预警机制是21世纪教育管理必然要关注的问题。

三、构建校园环境安全预警系统的策略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全国学校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有:交通安全事故、火灾事故、盗窃案件、刑事案件、意外伤害事故等, 还存在可能影响校园政治稳定、治安稳定的潜在威胁。[7]针对上述问题, 结合上文校园安全隐患的分析, 制定相应的学校安全预警机制策略, 保障校园、学生的安全。

(一) 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预警机制对策

1. 学校安全意识预警。

校园教师及员工应当学习必要的学校安全预警系统的培训, 当学校自身以及校园管理存在安全问题, 教师员工发现、职能部门检查发现可能存在的校园安全问题, 可向相关部门汇报。属于职能部门职权范围内的, 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应详细询问有关情况, 判断隐患性质、程度, 做好登记工作, 并提出初步意见及相应处置方案, 积极配合有关学校进行整改。非职能部门职权范围内的, 学校应及时汇总有关隐患情况, 迅速汇报社会相关部门, 与相关部门分析隐患, 评估校园安全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 及时整改, 合理处置, 必要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排除隐患。

2. 学生心理危机预警。

各所学校应当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采取普遍教育和个别疏导相结合的方法, 建立心理健康防御的长效机制。开设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与课程, 遵循心理健康教育和人生价值观教育相结合、知识传授与心理素质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普及心理学、心理卫生等知识, 增强在校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心理承受力;教育和引导在校学生以健康、乐观的心态去对待学业、人际交往等问题, 正确地认识社会和生活。

3. 校园设施安全预警。

学校应当依法建立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设定相应职能部门管理、负责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 具体规定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以及善后恢复工作, 使校园安全事件得以妥善处理。对于有条件的学校, 可以利用网络技术, 建立学校安全预警防范网络, 将重点部位、要害部门和生活管理区等安全服务网点通过校园网有机地结合起来, 实现“服务点 (信息源) ——校园网络监控点———专业出警机构”讯息传送, 通过“110”、“119”“120”、“122”等实现防盗报警、消防报警、远程检测、医疗救护、违章管理、移动监控以及突发性事件处理等全方位防范管理和安全服务。[8]

(二) 校园安全隐患与危机处理的有效措施

当发生学校安全问题时, 学校应当及时、正确、高效地处理校园存安全危机、消除安全隐患, 对于无法避免的安全危机要做到最大程度地减轻或者消除危害所造成的影响。这是发生校园危机后学校安全预警机制的目标。正确的处理危机的方法可以了解认识校园危机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 及时、高效、圆满地处理与解决问题, 避免情况继续恶化, 消除事后影响, 防止危机再次发生。

1. 安全事故的处理。

学校发生安全事故、火灾事故、治安事故、食物中毒安全事故、建筑物安全事故、流行传染疾病安全事故、爆炸事故等, 应在发生安全事故后, 及时启动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根据事故的不同类别, 依照国家出台的《学校突发事件处理办法》采取对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及时与相关救助机构取得联系, 及时处理, 有伤员的应当积极抢救, 对疑似传染性、流行性疫病的必须及时果断进行隔离并指导学生教师迅速离开危险区域, 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要及时制定并实施善后事宜, 做好相关受影响师生的思想工作, 帮助稳定其情绪, 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2. 突发事件的处理: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 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9]学校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 要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灾情预警预报信息, 及时启动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各学校应当本着未雨绸缪的原则, 在平时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进行应急演练及培训, 防患于未然。

四、结论

学校预警机制的重点应当是“防范优于救治”, 在日常管理阶段, 完善学校安全预警机制, 加强校园内师生的预警知识培训和心理健康教育, 健全完善校园安全设施, 建立一套安全、合理、高效的预警系统, 保障学校师生的安全。同时, 在发生突发事件时, 能科学、冷静地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依照相关的法律与规定, 做到最大程度地减轻或者消除危害所造成的影响。预防与处理的相互结合, 才是学校预警机制的全部体现, 才能维护国家稳定, 维护社会和谐, 保障校园学生安全, 为祖国输送人才。

摘要:2013年, 从复旦投毒事件, 到南航金城学院伤人事件, 学校的安全似乎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学校安全预警机制, 对于维护校园的和谐与稳定以及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校园,安全,预警机制

参考文献

[1]张维平.突发公共事件与预警机制[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6, 25 (3) .

[2]360百科.http://baike.so.com/doc/2788192.html[OL].2013.

[3]莫利拉, 李燕凌.公共危机管理——农村社会突发事件预警、应急与责任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107-115.

[4]李永和.高校安全管理现代模型的探索与实践[J].保卫学研究, 2009 (2) .

[5]王超.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府预警管理模式研究[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213-220.

[6]黄银江, 李晓明.构建校园环境安全预警系统的策略选择[J].常州大学, 2011 (1) .

[7]刘畅, 张玉堂.学校安全预警机制的构成与运行[J].教学与管理, 2007 (2) .

[8]余凌云.警察预警与应急机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6:357-360.

如何完善校园的安全机制 篇3

关键词:校园;安全机制;原因;办法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01-01

校园安全永远都是家长讨论的话题,所以,为了更好地完善校园安全机制,提高学生的安全,提高家长对学校的放心程度,本文就对如何完善校园的安全机制做出了相关的分析。

一、校园事故的类型

1. 物理类型。在校园事故当中,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物理类型,也就是说学生发生校园事故是由于一些物理事件导致的,不是人为的。例如,由于地板湿滑导致学生跌倒的事故就属于物理事故,与人无关的。物理事故主要是与校园的安全防护措施有关,故此要杜绝物理事故的发生,学校就要完善有关的安全防护建设,提高校园的安全系数。

2. 暴力类型。由于初中生比较暴躁易怒,所以在初中校园也会发生一些暴力事件,这样事件就是人为导致的,故此,要杜绝校园暴力的事件的发生,就要从学生出发,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暴力事件的认识。

二、导致校园事故的原因

1. 校园的防护措施不够完善。出现校园物理事故主要是与校园的安全防护措施有关,也就是说正是由于校园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够完善,从而导致了校园物理事故的发生。校园的安全防护主要有:楼梯扶手、栏杆、水池等等。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部分的防护设施会出现老化的情况,但是由于学校的检查力度不够,从而导致学校不能及时地对已经老化的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更新,从而提高了物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除了检查力度不够外,学校对于某些细节的关注度不够,这样也会导致物理安全事故的发生,比如,学校对于地板的干湿程度不够重视,如果地板过于潮湿,那么就会很容易发生滑到事件。例如,在下完雨后,教学楼下的地板是非常的湿滑的,如果学校不能及时让清洁工人将地板拖干,那么将很容易出现滑倒事件。故此,导致校园安全事故的原因之一就是校园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够完善。

2. 学生的安全意识不够高。导致校园安全事故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的安全意识不够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不够高,那么学生就会很容易忽略了处在身边的危险。例如,由于学生的安全意识不够高,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如果做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分散注意力,那么就很容易出现一些体育活动事故,比如,学生在跑步的时候左看右看,那么学生就很容易摔倒,或者扭伤,故此,学生的安全意识不足是导致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3. 缺乏有效的教育。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处在叛逆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心情变化较大,情绪波动较大,所以,由于学生对自己情绪的控制不足,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学生之间发生冲突,从而导致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导致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老师对于学生的教育不足。在初中教育中,老师除了要教授学生知识外,老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正处在的青春期,教授学生一些青春期的知识,教授学生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教授学生如何与人相处,从而降低学生之间的矛盾,降低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正是因为缺乏这样的教育,从而导致了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三、完善校园安全机制的办法

1. 加强校园的防护措施的建设。为了降低校园物理事故的发生,学校应该完善校园安全防护措施,提高学生的安全系数。例如,学校应该加强对安全防护措施的检查力度,对于一些已经老化的设施,应该及时地更新和处理,从而更好地确保学生的安全。还有,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在校园的安全,学校还应该加强对某些细节的处理,比如,在下雨的时候,学校应该让清洁工人及时地拖干潮湿的地板,杜绝滑倒事件的发生。

2. 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为了提高学生在校园的安全程度,学校除了提高完善安全防护措施外,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例如,在班会上,老师可以播放一些关于校园安全事故的视频给同学们观看,然后让同学们通过观看视频来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从而降低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学生在校园的安全程度。

3. 加强对学生道德的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杜绝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为了杜绝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初中老师一定要做好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初中正是学生的青春时期,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开始逐渐地形成,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文明程度,杜绝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老师就要重视道德教育,加强道德教育在初中教学中的渗透。例如,不管是什么科目,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无时无刻地渗透道德教育,这样才能无时无刻地提醒学生,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除了要加强道德教育,老师要需要加强对学生关于青春期的教学,让学生更好地认识青春期,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青春期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困惑,从而降低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故此,要杜绝校园事故的发生,提高学生在校园的安全系数,学校首先就要了解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这样才能根据原因来找出解决办法,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 罗巧飞. 初中校园学生暴力的学校原因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 黄锋. 浅析初中校园安全教育问题及对策[A].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2)[C].:,2013:1.

校园安全防范有效机制 篇4

——上蔡县蔡都三小吴松山

安全无小事,安全重于泰山。学校安全工作事关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和安宁,关系到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学校始终把校园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做到警钟长鸣,为此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管理机制,强化了安全责任意识,狠抓措施落实,形成了点面结合,人人参与,整体联动的安全管理模式,积极构建学校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

(一)加强领导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校长为校园安全第一责任人,主管副校长为分管责任人,实行校园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安全制度建设是安全工作的基础,是安全工作开展的依据,学校制定完善了安全工作的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及各种突发应急预案,层层分解安全管理责任,细化了安全工作岗位要求。学校与各处室、各班任课教师及学生家长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落实好班级点名或提示制度(每班配备一名安全管理员)。在南北教学楼的各楼梯口,校园前后区域,操场厕所等重点地段,安排教师佩带标志,实行全天值日,确保学生一进校园就纳入教师视线。此外学校还安排学生在楼梯、厕所等重点地段值日,实行重点地段的安全“双保险”。学校还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安全工作的方法,解决安全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层层有安全目标,人人有安全责任,安全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的安全管理格局。

(二)严格管理建立校园安全督察制

学校成立以安全领导督察小组,每天负责对校园、楼梯、操场、厕所、学校大门值日的教师的值岗情况进行督察,设立了督察快讯台,对督察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及时纠正。带着真感情,采取硬措施,追究到真,做好督察记录,一天一通报,一周一总结,一月一汇总。把教师的值日情况纳入教师考核、绩效工资、晋级、评优评先工作之中,期末评选优秀值岗教师和优秀值岗学生。把学校安全管理融入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注重了过程,狠抓了细节,夯实了责任,确保“一

岗双责”落实到个人。严格实行安全责任事故一票否决制,确保校园

内无重大事故发生。

(三)拓宽思路强化学生的安全教育

利用多种渠道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做到安全教育进课堂,让安全意识在师生心中扎根永驻。

1、聘请了卧龙办事处司法所长许党生到校为全校师生做了法制安全教育报告。许所长深入浅出,结合具体案例,教育师生学法、懂法、知法,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牢固树立防范意识。

2、每期为全校师生作两次安全知识讲座,讲座分交通安全、游泳安全、防火安全、卫生安全、户外活动安全、家庭生活安全、用电安全等七个方面,教育师生遵章守纪,重视安全,远离伤痛,珍爱生命。

3、以活动为载体,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开展了丰富多彩安全教育活动。一月一主题,相继举行了消防安全疏散演练,法制安全教育讲座,组织学生参观了学校安全预防图片展览,并要求学生写出观后感,举行了“安全隐患我排查”“安全在我心中”“告别零食”主题队会,开展了“我的安全我负责”演讲比赛及安全征文活动,各班轮流出一期安全教育板报,举办了三至六年级以安全为主题手抄报大赛。此外各班还开展了国庆节假期安全教育。暑假、寒假前学校统一印制假期安全讲话稿,对学生进行假期安全教育,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真正做到安全工作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让“安全第一”的观念深深烙在每一个师生脑海中。种种活动的开展,使师生树立了牢固的安全防范意识。

(四)明确责任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隐患胜于明火,防范胜于未然。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坚持每月进行两次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对教室内外的线路,电器设备,体育器材及设施、房屋围墙、,教楼栏杆、操场、厕所进行细致的拉网式排查,并做好排查记录,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对排查出的问题隐患,立即责成有关人员进行整改。上学年经排查反馈,学校及时作出整改。新建了厕所,撤掉操场东围墙,在楼道、校园等显著地点,重新张贴布臵安全标语、提示语及安全疏散通道标志,更换了部分班级的开关、插座、电灯、吊扇,整修了教楼后的枯树,及时地消除了校园安全隐患,做到未雨绸缪,排患务尽,不留死角,增强了校园的安全系数,确保了师生的安全。

(五)重点防范细化对保安、门卫要求

门卫是保障校园安全的第一道关口,是保障校园安全的重要屏障。学校根据上级要求,配备了两名专职保安人员,并统一着装,购买了部分警械,并对保安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保安人员上午7:00、下午1:00准时到校值班,站立大门口密切注视学校大门口的动态,放学静校后,巡视校园,确保校园无安全隐患后再行离校。上课期间大门落锁,学生没有班主任签名的出入证不得离校。实行外来人员登记制度和教师外出登记制度。节假日实行领导带班制度,实行二十四小时巡逻制,并在校园内安装了有十六个摄像头的监控设备,对校园每一个区域,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时段实行全天候,全方位,无缝隙的监控,提高了人防、物防、技防的能力。强化了事故防范措施。牢牢筑起了保障校园安全的围墙。

(六)齐抓共管加强放学路队的监管

学校位于城区中心,门前过往人群多,车辆多,接送学生家长多,对学生的出行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学校为加大路队管理力度,先后制定了《路队管理条例》、《路队监管条例》和《检查与评比制度》,坚持上、下午站队放学,高低年级实行错峰放学,每班学生按回家的方向分为东、西两队,班内选派两名路队长,高举路队牌,教师亲自护送,文明岗学生负责打分,每周评选一次红旗路队,政教处升旗仪式后颁发红旗路队牌,现在东到丁字路口,西至教育局门口,路队整齐有序,歌声嘹亮,消除了门前拥挤的隐患,学生路队成为三小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县教育电视台和县电视台曾分别给予报道和推广。

校园安全防范有效机制 篇5

1、学校制订了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学校坚持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与全校干部教师职工签订了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书。在校内设立了:领导值班制。教师包联制、课间(及集会活动)楼道值班制、下午放学疏散学生离校制等。将按照县教科局安全工作量化考评实施细则要求健全制度、档案,扎实、有序、规范开展工作。

3、学校通过宣传橱窗、黑板报、班会团队会、校园广播、LED显示屏出示宣传标语、安全预案演练等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技能;

4、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加强与学生家长沟通共同做好学生安全工作;

5、学校将心理教育与课堂教育、德育教育相结合,开展学生心理疏导;

6、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自治区规定开设课程,避免私自征订教辅资料,减轻学生学习压力负担;

7、强化考评,学校通过检查、督察等方式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考评,量化考评结果将与教师的评优、评先挂钩。发生安全事故,实行一票否决,以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8、我们还将通过增派校园保安,对原有技防设施提档升级,警校共建,聘请法制副校长,多手段进一步增加校园的安全系数。

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协调工作机制 篇6

为了加强我校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安全稳定,确保我校学生在校的安全,特作此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协调工作机制。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关于做好校园及校园周边环境的安全稳定的有关文件、通知精神,切实加强学校校园及校园周边环境的安全稳定,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有序开展,杜绝安全的事故发生。

二、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肖启贵校长

副组长: 王冬副校长

成员:周波黄定武袁青云黄开俊兰玉刚何帆

三、协调机制

1、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是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展开的,服从学校党政领导的指挥。

2、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服从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做好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

试论构建和谐安全校园的管理机制 篇7

在高校安全管理中如何正确的认识变革?如何明智的选择管理机制?又如何在管理实践中运用正确的方法来做正确的事情呢?这些都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1 关于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研究之综述

关于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的研究中, 大多数采取了比较分析法, 本着“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的原则, 通过对中外的比较分析剖析我国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的现状和出路。

例如, 山东济南市公安局文化保卫支队支队长张仁骏根据自己出国考察的心得, 在《美国安全管理现状考察及启示》一文中, “完善的法律和规章、专门的校园警察机构、犯罪警报体系、犯罪预防体系以及现代化的安全措施等带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认真履行校园安全保卫职责;完善校园立法, 促进校园安全管理的法制化;针对特殊群体和区域, 建立专门的校园警察机构;公开安全信息, 增加安全管理工作透明度;提高预防能力, 加快现代化安全防范措施的建设;调动各方力量, 形成广泛的校园安全参与机制”, 这些具体的感受和启示实际上折射出的是美国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制度建设, 其寓服务于管理的管理理念、先进合理的权责规范与制度设计, 科学的高效的现代监控技术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另外一篇苏州大学保卫处余宏明的《美国高校安全管理及启示》则指出了“公安机关在高校设驻派出所 (或警务站) ;政府对从事高校安全管理人员实行从业资格认定制度;同时, 也提出了高校建立技术防范系统, 实行人性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从文化的角度来诠释校园安全管理的邹长城在《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功能及建设》文中, 运用大视野, 反对单方面的采取制度层面、技术层面和物质层面的考察。认为安全文化就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为维护安全而创造的各类物态产品及形成的意识形态的总和”, 是“客观存在的, 只是对于不同性质的行业, 具有不同的内涵于特点”。安全文化有着精神、制度和物质三个层次, 校园安全建设就要综合三个层次着手;安全文化有着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和规范行为功能。同时提出了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模式——“安全意识转变 (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提高安全意识, 建立正确的安全观) →强化安全管理 (建立制度, 严格管理, 明确责任, 加强检查落实) →建立安全激励机制 (制度实施激励措施, 包括物资激励和精神激励) →安全管理活动 (安全隐患识别、评价、整改) ”。

此外, 有许多针对具体的高校安全环境下管理策略研究:金文斌的《高校发展的新特点对大学生安全的影响》中分析了高校扩招、多校区办学和高校后勤社会化带给高校安全管理的影响;李锐和李威武在《试论高校后勤社会化中的校园安全管理机制》中着重分析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影响, 指出目前安全管理模式和后勤社会化改革之间矛盾的日益突出, 主张建立适应后勤社会化的安全管理模式和机制;陈文波在《关于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社会化的思考》中采用要素分析的方法, 对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社会化模式和保卫部门管理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 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具体看法和建议;赵广的《运用危机管理理论构建新型高校按管理模式》提出了危机管理的新角度和视野。

2 高校安全环境变革和安全现状

随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离去, 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深化, 高校也开始发生一些显著变化, 而这些变化对于高校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1) 高校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增加。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 特别是扩招后, 办学规模扩大、速度加快、学生素质良莠不齐、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多校区的安全管理, 以及日益开放的校园环境。这些都使得校园治安管理增加了变数。如何在急速发展的高校扩张中牢牢抓住安全管理, 为师生的人生安全和财产安全负责, 这是一个必须得认真面对的挑战。

(2) 生活在新时代的学生的自主性意识增强与传统封闭式管理之间的矛盾问题。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 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举止行为等等都发生了急剧变化, 他们更多的追求一种自由、时尚而新潮的生活方式, 对于社会的变化极具好奇心, 而与此相对应的管理机制却是处于不相适应的状态中, 这不可避免的导致了管理对象和管理方式的冲突与矛盾, 也就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 社会环境的变化, 特别是互联网和学校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对于学校治安工作的压力。现代社会是一个日益开放的社会,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增多, 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这种强影响力就对于敏感而求知欲强的大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校园周边环境的鱼龙混杂则对于大学生有着不好的诱导作用, 比如一些反动、暴力、色情、游戏、不卫生的食物等等, 而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学生对于花花世界还是缺乏足够的甄别和判断能力。

(4) 高校安全保卫管理工作乏力、体制不够健全。虽然其自身不属于变革, 但却是因为管理环境和管理对象的变革所造成的管理方式相对滞后。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高校安全管理体制是高校的保卫处 (科) , 它具备双重身份:既是本单位的职能部门又是公安机关派出的代表机构, 具有执法权力。而1994年4月, 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企事业单位公安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 “对企业事业单位设立的公安机构, 原则上应予撤销”, 这时高校保卫处没有了执法权, 只是本单位的职能部门。这就导致了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管理乏力, 致使校内外相关安全案件不能得到及时的查处。同时高校后勤社会化所带来的各种纠纷和安全事故, 保卫处 (科) 也难以起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

高校治安环境、安全管理对象、安全管理的内容和安全管理的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革和变化, 这就导致了当前高校安全管理的一系列问题:

(1) 管理主体也就是高校安全保卫处 (科) 缺乏必要的权力, 管理机制滞后。前面也提到过, 现在的安全保卫处 (科) 只是本学校的一个职能部门, 缺乏必要的执法能力, 这意味着他无法及时有效的处理各种安全问题, 只能做一些预防性安全管理和值班执岗及巡逻防范等基本工作。同时学校领导对安全管理支持不足、组织不力, 安全管理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和文件上, 而具体的工作却很少落实。

(2) 管理技术落后, 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目前高校的管理技术、物质基础和人员队伍都是不能适应安全管理的要求, 当前高校安全管理的对象和管理环境的变革都要求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高素质的管理人员, 而当前的管理技术和物质基础大多数都是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围墙+值班”模式, 这样的管理方法没有与时俱进。同时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 没有经过严格的筛选、培训必要的程序就可以直接上岗。

(3) 高校后勤社会化带来的不利影响。由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所导致的人员结构复杂、关系交互和冲突发生的高概率, 学校的安全管理面临着这很大的压力。高校安全管理的范围扩大了, 内容增加了, 这就要求更多的管理付出和更有效的管理技术。如何协调校内外治安, 构建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3 高校安全管理的体制和模式

针对上述高校安全环境变革和管理现状, 借鉴前人的研究和自己多年的校园安全工作实践经验。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安全管理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响应党的号召,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校园安全管理工作, 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安全、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的校园生活环境, 以保证师生更好地徜徉于知识的海洋, 为祖国培养优秀的人才。

(1) 管理理念的人性化建设。美国校园警察非常重视对学生提供多种各种各样人性化和服务, 其将管理寓于服务之中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以人为本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也就是要对学生实行柔性管理, 破除之前的“严父”形象, 要用微笑和贴心的服务感动感化学生。

(2) 管理技术的现代化建设。由于当代高校安全管理环境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必需采用高效有效的现代化检测、预警、处理和反馈等技术。在传统的“人防”基础上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作用, 建立多功能的防火防盗、交通安全、报警等电子信息监控系统和信息系统, 以提高处理事故的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

(3) 管理机制的社会化和开放化。学校是一个较为纯粹的地方, 但是它还是我们整个大社会的一部分, 其自身构成的小社会是隶属于大社会的。随着高校后勤的社会化, 高校的安全管理机制必须社会化, 与时俱进。可以恢复之前高校保卫处的公安机关派出代表的身份, 也可以新设校园警察。同时高校的安全管理也必须开放化, 及时的公布有关信息, 建立新闻发布定期制度, 以利于外界对学校完全管理的监督和支持。

(4) 管理人员的专门化建设。上述高校安全管理的要求决定了从事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 应该建立相关的职业从事资格认定制度, 认真选拔、加强培训。并改革相关的薪酬管理和绩效管理, 采用较为流动而灵活的任用制度, 将其工作业绩和学生以及外界的反馈信息结合起来。

(5) 加强高校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宣传和教育。由学校保卫处带头, 多个职能部门参与, 对在校师生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必要的安全技能教育, 可以进行事故虚拟演练课堂, 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逃生技能。现在高校学生中很多不会使用灭火器, 这种现象是非常危险的。

(6) 建立应急事故反应系统。为及时有效的预防、控制和处理重大突发性事件, 需要把危机管理纳入学校制度化管理的范畴, 逐步建立健全应付突发事件的工作运作机制, 加强应急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模拟演练, 增强预案的实效性, 维护校园师生安全和稳定。

(7) 建立有效的预警系统, 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本着“防患于未然”和“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 要强化安全意识, 建立相关的安全识别系统, 定期对学校环境进行检查, 消除隐患。同时要加强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 对有失意的同学进行疏导, 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同时, 建立警校兼用、社区联防、内外协作的校园安全管理模式, 结合具体的校园治安实况, 充分调动现实资源, 整合学校、社区和国家三者的资源、制度和文化等创立一个立体的有效的高校安全管理模式。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高校后勤社会化和扩招带来了新的校园安全管理情景, 适应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封闭式管理必须进行改革。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法, 借鉴于美国的校园安全管理经验, 同时立足于校园安全管理一线的实践心得, 认为校园安全管理应该实行理念的人性化、技术的现代化、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管理机制的社会化和开放化, 采用警校兼用、社区联防、内外协作的校园安全管理模式。

关键词:高校,安全管理,机制,变革

参考文献

[1]曹军锋, 魏新华, 徐宗彦, 冉广彦.构建新型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大学和谐校园[J].高校后勤研究, 2007 (4) .

[2]陈文波.关于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社会化的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从, 2005 (4) .

[3]赵广.运用危机管理理论构建新型高校安全管理模式[J].人口与经济, 2007 (4) .

校园安全防范有效机制 篇8

【关键词】人民满意安全校园 领导者 角色定位 长效机制 举措

【作者简介】 卢岳華,中共长沙市委党校、长沙行政学院政治学与领导科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本文是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人民满意的校园安全长效机制建构研究——长沙校园安全与校园暴力防治的调查思考》(2010YBB319)的部分研究成果。

建设无校园暴力的人民满意的安全校园是一个系统工程,是评价各地党委、政府善治能力、管理绩效的一个标志。这就要求各级领导者要以科学的角色定位和正确的行为选择为构建人民满意校园长效机制夯实基础,提供保障。

一、当好创新者、维护者,健全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校园安全的先导带动机制

从创建人民满意安全学校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来看,学校暴力“零案发”的人民满意安全学校是学生宜学、教师宜教、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美誉度和知名度兼有的可持续发展的学校。各级领导者要切实转变观念,树立“师生安全无小事、校园安全重于泰山”、“防重于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理念,变僵化的被动滞后应付为灵活常态的主动服务应对,制订各种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快速反应机制,才能从源头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校园安全问题,才能让家长师生的安全感更强一些,心里更踏实一些,幸福指数更高一些,享受到更多优质教育成果。具体而言:

1. 做身体力行的先行者、宣传者。要健全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校园安全的先导带动机制。除了党政一把手亲自出席校园安全工作会议外,还要建立健全联点联校制和主管、分管领导对校园安全实施长期“承包”的制度。每学期初、期中、期末要定时到各级各类学校(包括幼儿园、中小学、职业中专、大学)去走走看看,检查督促安全设施、安全制度贯彻执行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 做民意的倾听者。要在校园暴力防治、校园安全网络建设中树立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理念,完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联防、联创机制,健全社会动员、社会整合的立体防控机制。从校园暴力的实施主体来看,既有教职工对学生、学生对学生、学生对老师、管理者对教职工,更有社会上的精神病患者和违法犯罪分子针对师生的一切身体心理伤害行为。从校园安全事件产生的原因和类型看,既有教室校舍设备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食品卫生管理、疾病预防管理、校内和学校附近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漏洞,又有安全保卫制度不健全,有效的应急预案缺失,监督和执行不力的原因,还包括安全意识匮乏、预防能力欠缺、疏忽大意等原因。正是由于安全隐患点多面广,不确定性大,更需要对家长、师生和社区(村)群众进行护校维权“全民总动员”,整合一切人力资源,调动他们参与防范学校暴力、减少或杜绝校园安全事件发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做拒腐防变、反腐倡廉的垂范者、清廉者。贪腐和玩忽职守对校园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各级领导包括学校领导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入学招生以及教学用品(课本及教辅资料)、学生用品(校服、住宿用品)、食堂食品等物资采购各环节中,要做到严格按照基建、招生和采购程序办事,坚持基建(修缮)项目、采购项目集体决策制度和按规定报批制度,不违规“打招呼”干预招投标活动,以确保硬件设施质量,大幅度降低办公楼教室校舍等的安全隐患。要坚决查处和打击利用择校费、分班(重点和普通班)费、补课费等名义违规敛财,加重学生家庭负担、激化家长和学校矛盾的行为,以维护学校的美誉度。

二、当好履责者、问责者,健全校园安全责任事故追究惩戒机制

由于校园安全是一个具有涉及面甚广、关注度甚高、关联度甚强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各级领导者、管理者必须构筑有恒负责,忠于职守的责任链,多元联动,确保预防校园安全事故、治理学校暴力的系统工程有序推进。

1. 当好确保校园安全的自觉履责者。人民满意的安全学校是责任为先、依法治校、民主管理、人文关怀为重的创新型、活力魅力型、人性化校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道精神和西方平等、博爱等普适价值观,按照孔子“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和孟子“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德倡导,各级领导干部要培育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强化兼济苍生的使命感;要具备平民情结和对师生等弱势群体赋予深切人文关怀的政治道德品格。由于领导者集祖(外)父母、父母、兄弟姐妹等多种社会角色于一体,其社会关系的广泛性决定了谁都有学生身份的子女和亲属,这就需要各级领导者构筑一条由呵护脆弱生命的爱心、帮扶弱势群体的良心、重视正义和谐的公心组成并主导的内生责任链。培育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高情商,把维护校园安全作为起码的政治道德责任和行政伦理。要构建自觉履责的动力机制,促进责任外生(被动负责)向责任内生(主动负责)的转型,做到责无旁贷、当仁不让地捍卫师生生命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权益。

2. 当好依规问责的执行者。要健全追究惩戒机制,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对校园安全负总责的党纪和行政问责机制。校园安全事故和学校暴力案件屡屡发生,固然有其事件的突发性、不可预判性、隐患的长期性等客观因素,但与少数领导干部和监管部门的责任意识淡薄、履责能力弱化息息相关,还与责任边界模糊、责任抽象缺乏刚性约束、问责人治化风暴化(风声过后,异地为官或重新提拔)有关。但校园安全事故和学校暴力事件的发生同时有其可预测性、有规律可循性、隐患的可排除性、损失的可降低性特点。因此,要通过强化责任追究,打造由敬畏生命之心、担忧舆论谴责之心、惧怕问责撤职之心构成的外在压力链,提高渎职失责的风险成本。

3. 做严明的考核者。要建立完善市、县(区、市)、乡镇“三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乡校园安全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监管责任链条,连点成线,点面结合,形成立体防控网络系统。做到数字化、网格化管理全面覆盖,推动城乡学校安全管理与城乡教育发展同步。校园暴力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复杂性、连锁性、转嫁传递性,如教师遭遇不公正的待遇可能影响教学质量,导致对学生的态度恶劣和行为偏差;教育主管部门的部门利益至上、监管不力和校长们的急功近利、纵容默许可能导致少数家长蒙受“乱收费”、受歧视之苦,有可能转化为报复学校的恶性犯罪;社会治安秩序不佳、学校管理混乱可能会导致问题学生和社会无良之徒恃强欺弱,殴打强奸学生等。因此,必须健全完善长效的校园安全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机制:要明确主管分管市长、县(区、市)长、乡镇长、街道(村)社区主任的监管责任;在学校内部,要将校长、教务处(组)长、教研室(组)主任、保卫处(科)长、班主任、任课教师、工勤人员、门卫保安等各自的安全管理职责分解、细化、量化,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一旦出现重大校园安全责任事故和学校暴力事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目标管理绩效一律考核为不合格。要形成履责必受奖,渎职必受罚,办事有程序,操作有规章的良好氛围。

三、做标本兼治、内外兼修的善治者、服务者

学校软硬件建设和管理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所谓善治就是在管理和服务过程中能善于探索、总结和遵循学校治理的各种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却奢望平安无事,无疑是痴人说梦!要既立足当前又放眼未来,既抓基础设施的完善又着眼于制度规则的健全,既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治标)又致力于寻求治本之策。

1. 做精细化管理者、监督者。要提升硬件设施的健全、耐用和安全度。在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上,细节决定成败、廉洁决定品质、认真决定效果。要加大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建设项目决策民主化、论证科学化、招投标合法化、预决算严谨化、承建过程监管透明化的力度,推行基建(修缮)项目全过程公开监理和严格审计。强化学校硬件建设的管理和监督,严格规范办事程序,防止在招投标、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和单一来源采购过程中的暗箱违规操作,确保学校建设资金安全和有效使用。要认真督促检查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公楼、教室及楼道、宿舍、食堂、围墙等房屋的质量情况,防止发生“墻脆脆、楼歪歪”现象。要科学设计楼道、完善防护网窗设施,防范学生因拥挤发生踩踏等意外伤亡和自杀事件。要强化学校各种设施安全建设与管理,定期检查用水、用电、用气、锅炉、消防通道设备等设施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质量标准,维护维修设备设施是否及时,做到防患于未然。

2. 做校园环境的优化者。领导者思想的高度、视角的广度、思维的系统度决定着学校安防措施的严密度,也决定了尊重、关爱师生生命的深度和实效。如果缺乏安全保障,教职工和学生的生命生存都饱受威胁,学校的功能和教育的目的性何以实现?学校的美誉度和政府的公信力从何谈起?因此,要全方位谋划,制定更为周密、更为细致、更为严厉、更具可操作性、执行力更强的长效督察监管机制,方能做到全时空防范,全地段监控,如建立完善学校周边的电子警察监控系统;健全教室、办公室和校园安监系统,加强对学生、老师、班主任和校长的监控,防止歧视差生和问题学生、侮辱殴打学生、性侵犯女生等损害学生人格尊严、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现象发生,确保百密而无一疏。

3. 做善于运用教育规律的善治者、善教者。领导者要善于掌握教师职工和学生心理,做校园矛盾纠纷的化解者。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的调解网络全覆盖,全方位协调的机制,把矛盾排查调处责任落实到班级,科室(系)、学校,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调处,有效化解学校内部纠纷,尽力做到小事不出班级、大事不出校园,矛盾化解在学校。对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领导和学校领导而言,要身体力行,引导教师和管理者以探索教育规律、青少年成长规律为原则,以独生子女固执任性、自私懒散、叛逆性强,不善关心他人,不懂得感恩等性格缺陷为依据,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辅导室,引进和培养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强化心理疏导,加强对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到服务质量标准化、师生行为文明化。对教职工,要开展经常性的忠诚敬业慈爱教育。对学生,要开展常态化的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教育、尊师爱亲(父母长辈)的感恩教育、戒早恋戒网瘾教育、抗挫折教育,以及集体荣誉团队精神教育,培育青少年坚韧、宽容、自制、独立、果断、乐群、负责的良好性格,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使学生形成知国情、分国忧、明己任、担己责的主流特质。

上一篇:合同纠纷的法律法规下一篇:九年级毕业班百日宣誓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