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拾零散文鉴赏

2024-11-02

乡村拾零散文鉴赏(精选10篇)

乡村拾零散文鉴赏 篇1

散文鉴赏-我的乡村,我的梦

总有一幅画,在有月亮的晚上隐现;总有一首童谣,在杨柳婀娜的湖畔荡涤。似那样一幅画,如那么一首童谣。我的乡村——如此熟悉,而又变得寂寞的乡村。

我的乡村。她不高贵,只在平凡中闪烁着伟大的光芒;她很朴实,事温馨的阳光诠释着她的仁慈。她就像天下所有的母亲疼爱她们的孩子一样,养育一代代生活在这一方热土上的人们。

在我的记忆里,乡村的生活是平淡而充实的。

清晨,淡淡青雾在人家的黄墙灰瓦上缠绕。浓郁的树冠中的,清脆的鸟鸣声也不曾打破乡村甜甜的梦。在地平线下休息了一整晚的太阳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轻轻挑开大地的纱帐,它的万丈光芒便倾泻在了青山绿水之间。隔壁的大锦公鸡在工作了一个早晨之后,扑腾着翅膀从草垛上跳下来奔向了食槽。不知谁家的黄狗也从门前的空地欢快跑过。腰后别个独脚马扎身着蓝布衫的老人牵着那头老牛在乡间的.田陌停停。在一处青草茂盛的地方,他取下马扎,放稳坐下。然后从裤袋中掏出旱烟,“吧嗒、吧嗒”地抽着,他抬眼后的目光落在绵延的远山上,幽深而古老。老牛颈下的铜铃,清脆的声响撒在路边。牛蹄踩后的脚印里盛满了一个个平凡而动人的故事。流传在乡村的每一寸土地里。

乡村就像一坛老酒,在泥土的芬芳中慢慢酝酿。

夏日,太阳的余热还未散尽,农家的灯火便约好似的亮了起来。在夜幕完全拉拢之后,乡村就是万家灯火映照的温馨世界。农人们都是淳朴而憨厚的,他们在洗去了一身的疲惫,收拾好了一天用过的农具之后,在葡萄茵茵的叶下摇着蒲扇,指着浩瀚天河边的两颗闪闪的星星向他们的孩子讲述那个美丽的故事。

转眼间,一轮皓月升至中天。远远地,望见山谷。那场景真的是销魂荡魄。银色的月光倾泻而下,是水的灵动?纱的透薄?还是烟的缥缈?一束束、一道道,它所到的每一处都如神话仙境。那朦胧的月光不仅照在了我一路走来的路上,也流淌在乡村人的灵魂深处。

夜风凉嗖嗖地吹过田野,那沉甸甸的稻林奏响了丰收的乐曲。隐匿在草丛间,树叶上的昆虫乐队依旧不知疲倦地演奏乡村之歌。

我的乡村。晨光曦微,是谁如雷般的吆牛声惊醒了太阳?暮色渐合,是谁锄锹磕碰硬土块的声响溅出了星星?放眼望去。又是谁豆大的汗珠滋润了田野的万顷禾苗?

我的乡村。在我熟睡的梦里,在她慈爱的眼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她辛酸的眼泪,滴滴落在我幼年时候的心上。

作者:林霖

忆高崇熙先生旧事拾零散文 篇2

高先生是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大家承认他业务很好,可是说他脾气不太好,落落难合。高太太善交际,所以我们夫妇尽管不善交际,也和他们有些来往。我们发现高先生脾气并不坏,和他很合得来。

大约一九五○年,清华附近建立了一所化工厂,高先生当厂长。他们夫妇迁进工厂,住在简陋的办公室一般的宿舍里。我们夫妇曾到他新家去拜访过两次。

一九五一年秋,一个星期日,正是晴朗的.好秋天,我们忽然高兴,想出去走走。我记起高太太送了我鲜花,还没去谢谢她。我们就步出南校门,穿过麦田,到化工厂去。当时三反运动已在社会上发动起来,但是还没有转为思想改造运动。学校里的知识分子以为于己无涉,还不大关心。

我们进了工厂,拐弯曲折,到了高氏夫妇寓所,高太太进城了,家里只高先生一人。他正独坐在又像教室又像办公室的客堂里,对我们的拜访好像出乎意外,并不欢迎。他勉强请我们坐,拿了两只肮脏的玻璃杯,为我们斟了两个半杯热水瓶底带水碱的剩水。他笑得很勉强,和我们酬答也只一声两声。我觉得来得不是时候,坐不住了,就说我们是路过,顺道看看他们,还要到别处去。我们就起身告辞了。

高先生并不挽留,却殷勤送我们出来:送出客堂,送出那条走廊,送出院子,还直往外送。我们请他留步,他硬是要送,直送到工厂的大门口。我记得大门口站着个看门的,他站在那人旁边,目送我们往远处去。我们俩走入麦田。

我说:“他好像不欢迎我们。”

“不欢迎。”

“所以我不敢多坐了。”

“是该走了。”

我说:“他大概有事呢,咱们打扰他了。”

“不,他没事,他就那么坐着。”

“不在看书?”

“我看见他就那么坐着,也不看书,也不做什么事。”

“哦,也许因为运动,他心绪不好。”

“我问起他们厂里的运动,他说没什么事,快完了。”

“我觉得他巴不得我们快走”。

“可是他送了又送。”

这话不错。他简直依依不舍似的,不像厌恶我们。我说:“也许他简慢了咱们又抱歉了。”

“他也没有简慢。况且,他送出院子不就行了吗?”我们俩自作聪明地捉摸来、捉摸去,总觉得纳闷。他也不是冷淡,也不是板着脸,他只是笑得那么勉强,那么怪。真怪!没有别的字可以形容。

过了一天,星期二上午,传来消息:化工厂的高先生昨天自杀了。据说星期一上午,工间休息的时候,高太太和厂里的一些女职工在会客室里煮元宵吃呢,回隔壁卧房见高先生倒在床上,脸已变黑,他服了氰酸。

我们看见他的时候,他大约正在打主意。或者已经打定主意,所以把太太支使进城。

事后回想,他从接待我们到送我们出工厂大门,全都说明这一件事,都是自然的,只恨我们糊涂,没有及时了解。

冤案错案如今正一一落实。高先生自杀后,高太太相继去世,多少年过去了,谁还记得他们吗?高先生自杀前夕,撞见他的,大概只有我们夫妇俩。

怎样鉴赏散文 篇3

作者:何望珍

散文是文学性很强的文体,究竟应如何去教学呢?我认为应把传统的散文分析课变为鉴赏课。让散文的教学更加具备作为“美”的特质。体现语言文字的原汁原味。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鉴赏散文的能力,特别是名家作品。

那么散文需要作哪些鉴赏呢?

(一)散文鉴赏的内容

1.赏“我心”

欣赏散文,看其是否真的写出了鲜明的自我和个性,是很要紧的。赏析时,要走进那个活生生的“自我”。文革后把主要精力转向散文创作的老作家巴金,在总结他自己写散文的“经验”时说道:“我自己有一种看法,那就是我的任何一篇散文里都有我自己” 因此散文,是一种最适于抒写作者主观情感、心灵的文学形式。它是一种“自我”的文学,“个性”的文学!

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等,就是以“我”为主的散文名篇。在这些作品中,作者真实的“自我”个性,特别是其思想感情、内心波动、情绪变化、心理体验等,都被表现得形象而生动,使“我”成为全文“表现”的主角。因此鉴赏散文就要赏“我心”。

2、鉴“虚实”

散文是一种“实”“虚”结合、因“实”出“虚”的艺术。所谓“实”,指的是现实生活中人、事、物、景等真实的客观外物。写作“主体”(我)生活在社会现实里,处身于这些人、事、物、景的实生活环绕之中,他自然会有所观照、感应,并产生出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映。因此,它实在是营造作品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基石”,是构筑整个情感大厦必不可少的“铺垫”。散文需要写“实”,但写“实”并非终极目的。散文的真正用意或精神是在铺垫好这些“基石”后,构建出一个精神或心灵的大厦!而这即是写“虚”。

欣赏散文要看到它是一种实、虚结合的艺术:虚,不离实(外物)的铺垫,实,有待虚(精神)的上升,有实无虚,缺乏精神的含金量,而有虚无实,缺少心灵寄植的根基。真正是触发作家的“激活点”,思想、精神的“闪光点”,散文作品的魅力所在!

3.析“小大”

散文写作,题材广泛,所谓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入文,即指此意;但从写作实际来看,多数篇什却具有“即小见大”的特点。

郁达夫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他于此借引了两句西方谚语。很明显:在这里,“一粒沙”“半瓣花”,都确实小得不能再小了;但写了这“小”,却能从中“见世界”“说人情”,看出“大”来,这不是地道的“以小见大”吗!

在季羡林看来:时不分古今,地不分中外,作为“散文”写作成功的一条“规律”,它无例外地都是“即小见大”!

4.品“情、文”。

散文在各种文体中,偏于“阳春白雪”类,是一种高雅而精粹的“表现”(非“再现”)艺术。一般说,它篇幅不长,但立意深,多见识,有真情,饶趣味,特别是其文字表现,有个性、富文采,是民族语言中最为隽美的部分。

一篇好的散文,总能写出一种独有的“情致”来。所谓情致,也就是情趣(性情、志趣)和风味。它和所写的内容自然有关;但它并非内容本身,而是透过全部内容所表现、散发出的那种气韵、味道或笔致。这当然和作家的气质、性情即风格有关。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散文就是一种“情趣”的艺术。

像《背影》,写父子亲情:事很少,话不多,只以儿子的“视角”三写父亲“背影”在自己内心所激起的幽深微澜,味之潸然,自有一番动人心弦的情致;而《阿长与山海经》,开篇即出以谐谑的文笔,继之则庄谐并作,而最后竟变为谦恭而肃敬,这种诙谐而多变的笔墨,反映了作者对阿长自浅而深的认识过程,别有一种回甘余韵的情致;《我儿子一家》,以角色置换的新奇,造成了一种“童趣可掬”的情致美;《紫藤萝瀑布》,颂赞生命的蓬勃向上,情致表现为热烈、奔放。

“文”即“文采”,是汉语散文写作或鉴赏中一个重要概念。俗所赞“情文并茂”,由此可见,文与情的鉴赏是同等重要的。即鉴赏在遣词造语上,文字表达的整齐之美、参差之美和回环之美;要讲究文字达意的形象美、色彩美和声音美等诸多方面。、明哲思

鉴赏散文这种独特的哲思美,需要开放性地理解散文的哲思。观照世界,无论作者或读者都不能不基于一定的角度,受制于一定的时空,因而,无论其寄寓或所感受到的哲思都逃脱不了注定的死角。但历史社会文明的复杂性却时时提醒人们不可以用一种模式来诠释世界,无限纷繁的世界、各式各样的感悟,需要以多元的精神为导引,开放性地接纳、理解,由此而拓展着自己的认识空间,从而更好地提高审美品位。

初中散文鉴赏:承诺 篇4

初中散文:承诺

有时,我会依窗凝望天空很久,我希望看见上帝对我微笑,那时我能许愿。我思念着一个人,他的名字深刻,让人感到象在剧烈燃烧。他曾在本子上一笔一划地写下,你是我最知心的朋友,我们一辈子相互陪伴。他的名字叫熳。我思念着他,我知道他也在思念着我。那片天空下,他是我最信任的人。我们交换自己的全部。彼此安慰,相互依赖。他寸头,古铜色的皮肤,略带沙哑的声音,会唱抚慰人心灵的歌。给人一种历经苍桑的成熟稳重。我喜欢那种男人,拥有安全感可以放心的坐在身边倾诉。和他的主要沟通方式是纸和笔。这样,心灵更容易贴近。他说他很宿命。他常给自己占卦,星座书上说,他是个注定一辈子孤单的人,会有很多的朋友,停留,而后和他擦肩而过,又剩下一个人。他用笔认真的写,安,我知道你不会。你不会让我一个人。字迹模糊,但透露着伤感的期盼。仿佛他手上的笔在为他寻找着什么。

那时,我想,他是个受过伤的孩子,畏惧孤单。我告诉他,不,我不会,我不会,我们一辈子相互陪伴。好,一辈子相互陪伴。那是我们共同的承诺,给彼此的一辈子的承诺。很多时候,他会逗我开心,追打一片,然后,看他站在阳光下,金色稳重的笑容,我喜欢他的笑容。那时,我们都单纯的快乐。我爱上他的一个朋友。恋爱又分开。我告诉熳,我无法承担这段感情,我想离开。他抬起头,看我,而后走出教室。一直不和我说话。很久。临走前的哪个晚上,夜色很晴朗,满天的星光与月光倾泻在大地上。洒在熳身上。短短的头发,古铜色的皮肤,略带沙哑的声音,,还有一双神秘的眼睛,被黑夜浸透,他略低下头说,安,跟我走。我看不清他的眼睛,从一开始。

我与他并肩在晴朗的星空下,围着学校的操场走着。这里满载着我们曾经的回忆。印满着我们足个的脚印。拼搏,汗水,欢笑,痛苦,甜蜜,会让我们泪流满面。熳说,安你要走?对,我要走。什么时候?今天,最后一个夜晚。我不会自私的让你留在一个痛苦的地方,虽然那片天空不适合你,但至少你会平静的生活。还会快乐。真的会快乐吗/他突然笑,声音沙哑,让人毛傈。知道吗?安。有时候消失是很快的事情,很多人一旦分开,也许永远都不会再相见而有的人上天注定他一辈子孤单。安,请记住,我们给过彼此过一个承诺,一个关于一辈子的承诺。我在沉默中点头。我已说不出话来。然后,他转身拥抱我。我呆立在空气中。熳的举动让我吃惊的没有思想。突然觉得世间的一切在这一瞬间凝固。风在我们周围无声的`穿越。我感觉到熳身上炙热的体温,在我身上蔓延。他的胸口像起伏的海藻规律的澎湃着。我听到了夜色里,树叶和星光的呼吸声,还有他的眼泪流淌破碎的声音,我想到了醉生梦死。一个世纪的漫长在10秒钟后结束。熳说,按,记住这个拥抱。我会等你回来。然后他转身离开。我冲着他迷糊的背影说,熳,我不会让你一个人。请记住我。永远。然后,等我回来。

解放团散文鉴赏 篇5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三年严重自然灾害期间,素以鱼米之乡著称的太湖之滨,也被饥荒的阴影所笼罩。那时我才十多岁,一天三顿粥,整天只觉得肚子饿,不少人因饥荒而得了浮肿病,凡得浮肿病的人,大队里就免费每人每月给一斤“维补龙”,所谓维补龙,实质是用青糠加糖加油精制而成。我父亲也得了浮肿病,所以也得到过每月一斤维补龙的优待,那滋味我尝过,当时觉得又香又甜很好吃。

在饥荒年间,乡下人的生活却实艰苦到了极点,每人每天吃不到半斤粮。那时油水少,人的肚子特别空,困难时期初还能吃到粥饭,后来约有年把时间,一天三顿不见米,只吃无米糊糊,为了生存,乡下人挖空心思以糠菜代饭,品种大致有:青糠、豆饼、金花菜、红花草、山芋、南瓜、葫萝卜,还有解放团等,人们连老鼠也吃。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要数吃榆树皮做的解放团了。

那大概是一九六一年冬,饥荒使村前村后的榆树遭了殃,每棵榆树从上到下的树皮,都被人剥得精光。来年春天,被剥掉树皮的榆树全部枯死了。我也剥过榆树皮,剥树皮的人们各显神通,有的用菜刀,有的用镰刀。我用快镰刀剥树皮,因榆树皮有韧性,一剥就是一大块。人们争抢剥树皮,只几天工夫,村前村后的榆树皮都剥光了,留下去皮的树身可怜兮兮。人们将剥回家的树皮撕成小块,放在铁锅内烘干炒熟,然后用石臼舂碎过筛,熟榆树皮成粉末状。吃法是:用开水象拌糯米粉那样,将树皮粉和好做树皮团子,馅芯用咸菜,包好后放在蒸笼里蒸熟。揭开锅盖,只见一个个树皮团子红腾腾粘乎乎的,看着煞是馋人,这就是所谓的解放团。这种树皮团子上口感觉良好,但必竟不是糯米团子。岂知,饥饿的人们吃下树皮团子后,大便发生了困难,老人憋得跳,小孩憋得叫。无奈之下,大人只得用法卡给小孩掏屎,有的老人被送进了医院。

饮食文化散文鉴赏 篇6

今天是夏至,跟在端午节屁股后面,不知道在这里过的是第几个夏至了。其实过不过夏至对我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在家里夏至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庆祝,它对于家里面的人来说只是为这一天多了个名字而已。韶钢是一个聚集五湖四海的人,有些人对这个节日比较重视,在我认识的广东人中间就有许多人过这一天,他们说这一天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所谓盛极而衰,过了今天热是慢慢下降了,所以是最适合进补的。在这一天如果吃点狗肉的话,不仅不会上火,而且在今年整个冬天都不会怕冷,我是最怕冷的,但却不知道这个时候那里有狗肉吃。

在韶钢的这么多年来,别的方面不知道有没有成长,但吃饭和喝茶却是讲究了。湖南人不重视吃(可能是我个人的看法),最喜欢的就是辣椒,每餐都要炒一个辣菜才下饭。广东人到湖南旅游回来都说,湖南人吃辣椒很厉害,在饭店要点菜微辣就相当于广东的加辣,更有人说湖南人每个菜都要放辣椒,青菜也不例外,别的地方我不知道,但我的家乡――耒阳青菜是不放辣椒的。广东人很注重吃,他们对各种吃都感兴趣,我们班有时会去吃饭,然后听大家在讨论去那里吃饭,说的都是一些那些饭店有什么好吃的,那些饭店的东西好吃,吃完回来后又听他们对菜式的点评,我是从来不注重吃的,在跟他们一起呆久了,也慢慢的会对一些菜进行挑剔了。

还有一个就是喝茶,家里面爸妈都喝茶,每天都喝茶,而我却不喝,原因是妈妈告诉我茶是有颜色的,喝茶会使牙齿变黑,所以我就一直不喝茶,怕也自己的牙齿也变黑,可问题是不管我怎么不喝茶牙齿一直都是黄的。广东的人都喜欢喝茶,还在学校的时候就学过一篇功夫茶,讲的是广东潮汕有名的茶,那里家家户户都喝茶,客人来了不管认识不认识进屋来了都请喝茶,如果去了潮汕没有喝功夫茶,那不能算是去过潮汕。我们工作的节奏很慢,有活干就干,没活干就是坐下来吹吹水,喝喝茶。坐下为之后不管你喝不喝都会为你倒上一杯,刚开始不是很习惯,有时别人觉得很好喝的茶到了我嘴里我还觉得苦涩。在这样的环境里,每天都面对这样的事,久而久之我也对铁观音一喝就知道了。

以前经常挂在嘴边的入乡随俗,在韶钢的这七年我也慢慢的被当地的文化所感染着。

散文鉴赏:我们属于六月 篇7

十二星座里,思绪于穿行。你秀发飘香,衣衫巧巧。--题记

十二年书中的一行浅墨,是指尖滑落的冰凉,一屏风物是月光漂白的过往。清茶、淡酒,在擦肩的缘里调来调去,调得了相思,调不得相忘。没有星星的夜晚自然没有闪烁,偌大个红尘,在摔落的瑶琴上错位一奏。山之魂,水之韵,便分隔成一个个断想。这个充满缤纷的六月毕业季,我该拿什么去舍掉这一样。

喜怒哀乐加重了流年里的飘忽,衣食住行沉静了双眸里的迷茫。路,无可去天涯,亦无可通海角,芳草之梦,寄予三生里的轮回。麻木的情感在静籁的一刻开始放风,终于,从不肯相忘到无可相忘。清墨挥洒处,不怜不艾中也痴也狂。这一季,我知道,比阳春三月的娴熟更加柔美。

流年似水到如今,使我不忍想起与你的六月。

我与你相识于六月,在这即将到来的夏之际,我和盘托出与你的.六月.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便肯定你是属于六月.六月的树是你浓密的秀发,六月的天气是你多变的小心灵,六月的一切,仿佛属于我和你.

那一年,你十六岁,我十六岁零六个月.

那一年,是碧绿的竹林.还记得吗.在这个充满意象的六月,你穿着泛白的牛仔裤,一件玲珑的衬衫,微厚的唇散发出清香,你清澈的眸子是一潭悠静的湖水.你说你是这竹叶,我是竹枝,我们一生一世都不分开.还依稀记得那永恒的六月...

描写的岁月散文鉴赏 篇8

矮冬青属多年生草本不落叶乔木,仅此品种就多达几十几种,整个族系四百多种,分布于世界各地。目前,在北方大多地区喜欢种植矮冬青,兼或有族系里的其它高主干品种。原因是矮冬青生命顽强,四季常青,观赏性强,加之矮冬青素有“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崇高品格,所以人们“喜闻乐见”它。

据说矮冬青原产于南方诸省,后来北方精明地商人,看到了它的潜在商机,便加以引进实行人工培植,逐渐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绿植产业。矮冬青的落户,使北方罕见稀缺不落叶乔木家族中,又多了一个特别的新成员。

至于它的生命起源则无从考起,但从它坚韧不拔地高尚品格来判断,估计在地球上有了生命以后就有了此物种。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更加增添了它的神秘感,也更加让我对它生命起源的祢久而肃然起敬——这当然也是对它顽强生命力地肃然,也是对它代代不断繁延壮大地起敬!正因为它有了这份顽强和不息,才使世界丰富多彩。也使人类自觉或不自觉地敬畏生死、敬畏繁延!

矮冬青的名字不甚好听,带有一个“矮”字,总给人一种其貌不扬地感觉。殊不知,正是这个“矮”字,才使人类在它那个庞大地家庭里分清了它的属性和命运,避免了人类主观上对它的歧视。当你理清矮冬青的属性命运后,会在你的感知感觉中,立马出现由“矮”变“高”地一幕。

据我了解,矮冬青的基因里没有矮的成分。我们平时看到它的矮是因为人类为了自身的观赏需要,残酷地对其抑制而为之。一把老剪和一把呼呼作声的机械剪枝机,瞬间就把它那凌天的头颅残忍地夷去,使之“俏”在人的平行视线以下。

在历代凄风苦雨的岁月里,它的头颅再次凌起再次被夷平。尽管剪刀一次次夷平了它的头颅,却始终没能剪掉它那顽强地生命意志,依然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忍受着巨痛和屈辱,笑傲江湖!

每当我看到它遭遇不幸的一幕时,恻隐之心总不能释怀。我想如果不是人类一次次对它大动干戈,有着“贵族血统”的它,无论是智商还是体型,都丝毫不逊于“足智多谋”地菩提树!

悲乎!哀乎!从它悲情的一生中,我冥冥之中感悟到它多么像一个为了大局而委曲求全、心宽似海的智者。

矮冬青高尚地品格探触着我的灵魂,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我对矮冬青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不解的缘分,每每驻足亲近它、观赏它,呵护它。

我蓦然发现矮冬青的主干是茁壮地;主干上有很多支干也是茁壮地;支干上又有很多的小支,小支上面又生出小小支,也是茁壮地。我还发现它们“祖孙多代”的支体都是往上冲的,没有下长之枝,代表着它贫贱不移和宁死不弯的性格。

它也深谙人多力量大之道,生出那么多枝枝蔓蔓,誓想子子孙孙为沙漠绿洲添砖加瓦,大有“愚公移山”地可贵精神。再细细地观看,它主树干有十多厘米的直径,主干上的斜支有三四厘米,小的一。二厘米。它每个主干和支干的皮肤呈灰白色,明显得有些沧老,不像其他树种皮肤光亮鲜艳,这可能是它的身体长年累月不间断透支造成的。

它的叶子肥肥胖胖地也是往上翘着,像蛇凫水一样张着头。矮冬青就是这样,平时省吃俭用,把全部地精华毫不吝啬地供给叶子,其目的就是让叶子流光溢彩,给人间最大能量地释放温馨色彩。这就是矮冬青的魅力所在。

每到夏至,它漂亮的头上,不严格地说,是它漂亮地叶子上面绽放出一片片黄色的花朵,一蔟一蔟地被六七厘米花颈举起,散发着幽香。每一朵花均由四个花瓣组成,争奇斗艳,很是迷人;长长的花须从花心中探出头来,似乎给欣赏它的人们致意,又似乎欢迎贵宾常来常往。

这一幕,很容易让你想起满地飘香地油菜花。它的花败落以后,拱出一咕嘟一咕嘟的青黄色的果实胚胎,不多久就结出赤红的果实。这些红红的果实有的躺在茂密的树叶上,也有在支干里挂着的,红的扎眼,让人看了不忍离开。眼前的一幕,绝配“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经典诗句。

矮冬青似乎还在胚胎中,上帝就赋予了它“天将大任于斯人”的重任。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和城市化进程,当你走进高原戈壁、断壁残垣、黄土高坡、河流沙滩、荒山野岭、公路两旁、繁华都市、偏僻县城、公园广场和乡村街道,无不看到它泄绿泄黄泄红泄紫地身影。

有的像一片绿麦洋洋洒洒,婆婆乷乷;有的像一道道红红绿绿黄黄相间的围墙,密不透风;有的像细雨下飘动地油纸伞摇摇摆摆,浪漫迷人;有的像只球蓝,寓意地球周而复始的转动;有的像圆圆的立柱给以力量的象征;有的像大海波浪。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

它们一株株相拥,相互支撑,深谙团结就是力量之意,大风吹过,唰唰作响,从不倒伏。矮冬青没有落叶乔木的福分,冬季谢幕以后可以养精蓄锐。但它们中的每一株都要日复一日的劳作,没有歇息的机会,始终一以贯之地用心血浇灌五颜六色。它们就像老黄牛一样,吃的是草,耕耘的是希望和收获;还有奶牛的秉性,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

我认为矮冬青做的这些已经足够了。难道你不认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假如没有冬青的眷顾和无私,世界将会变的多么单调和枯燥!

矮冬青哦,你的品格是那么高尚。你用生命之源,竭尽全力倾泄着你的斑斓色彩,浸润着人们的心灵,使芸芸众生得到灵魂的洗礼和升华,性情暴躁的变得平和了,减少了几多少摩擦和不和,矮冬青哦,你使人类感悟到柔和的色彩促进祥和,满目的绿色唤起和平!

矮冬青哦,你实在付出的太多,索取的太少,却无怨无悔。尽管你拿出百倍地努力缤纷世界,哪怕有一个文人骚客给你一丁点的赞扬和安慰,我也不会为你如此的心怀不平。我翻阅了许多的史料,除了有一些记录你的种类和生长习性寥寥数笔外,却没有一篇颂扬你的篇章。

《离骚》、《九歌》没有你,《论语》、《诗经》没有你,唐诗宋词汉文章明清小说没有你,就连当代以擅长写花草树木着称的大家丁玲、冰心、茅盾也没有走近你。你面对如此不公的待遇,却从来没有一丝的气馁,依然蓬蓬勃勃、枝繁茂盛地给人类默默奉献。冥冥之中反而还似乎听到了你对我的安慰:“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生愁?”。多么宽广地胸襟和高风亮节呀!对于你的宠辱不惊,我由衷地敬佩。

矮冬青哦,我搜索着你的点点滴滴,也使我明白了大家们不写你的缘由,这是因为你太低调朴实了。你不像梅花那样哗众取宠,老早出了报春,没俏几天却花落入泥,还赚得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感慨。从这一点来看,你就像一个老实本分的农夫,心安理得地守着他那一亩三分地,两腿叉在地垧沟里辛勤耕耘,从没想过种出“花样年华”作物,让左邻右舍另眼相看迎得她们的标榜。

矮冬青哦,当看到白杨和松柏我估计历代大家不歌颂你,也许是嫌你的身躯不够高大,没有白杨和松柏它们伟岸,要不,茅盾兴许会写完《白杨礼赞》继而撰写《冬青礼赞》。我认为没有伟岸的身躯不是你的先天不足,也不是你的基因不好,你也能长成参天大树,可是你总是委曲求全,甘做美化环境的使者。你坚守“俏”也不比眉的道德底线,这无形之中平添了你在我心目中的高度。

矮冬青哦,从你从来不挑肥拣瘦的作风上,我还明白了大家们不歌颂你,也还因为你随遇而安,从不讨价还价。人类把你安在哪里哪里就是你的家,像一个保守而又本分的女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相夫教子,勤俭持家。

你不像玫瑰和樱花那样富贵难侍,没有肥沃地土壤和优雅地环境绝不屈身下嫁。大家们也是有嫌贫爱富之心的,要不冰心怎么会在日本跋山涉水观赏各种各样的樱花,写出洋洋洒洒的赞美之词呢。还有一首庞龙的《玫瑰花》旋风般地席卷大江南北,温柔了泱泱大国是男是女的心。

可你不管是沙石瓦砾,还是煤渣焦土,只要给你一块栖身之处,你就会怀着感恩地心扎根吐艳回报,缤纷着人的眼帘,绿满着人的心田。

如何阅读鉴赏游记类散文 篇9

|浏览:305|更新:2013-05-21 17:44|标签:中考 散文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游记散文和抒情散文存在交叉关系,如作者在记游过程中常常通过写景状物表达自己的情感。好的游记散文,往往独具语言风格,如朱自清的隽永、孙犁的清新、刘白羽的豪放、冰心的婉丽等。

卓越教育网认为阅读和鉴赏游记散文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准确辨明体裁

从内容上看,游记散文有四个要素——时间、游踪、风貌、游感;从题目上看,有些游记散文的文题常带有明显的游记特征:(1)有明显的词语标志,如常冠以“游”“漫游”“记”“游记”“杂记”“小记”“漫记”“散记”“游录”“行”等词语;(2)以客体为题,如《北固亭》《镜泊湖》等文章的文题;(3)以嵌入客体方位的短语为题,如《峨眉山下》《在草原上》等文章的文题;(4)以客体的某一特色为题,如《沧海日出》《崂山降雪》等文章的文题;(5)以游历的中心事件为题,如《雨中登泰山》《重阳节游灵隐》等文章的文题。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游记散文和抒情散文存在交叉关系,如作者在记游过程中常常通过写景状物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大部分因景抒情的散文,景常常只是一个引发感情的触发点,而游记则不论抒情色彩如何浓郁,总要摹山拟水,总要描述自然景观和与之相联系的人文景观。

二、理清游人行踪

阅读游记散文,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找出作者的行踪,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并提炼出写作提纲。理清游踪是理清游记散文结构的一把钥匙,做到这一点,游记散文的结构就会一目了然。

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组成纵式结构是游记散文最为普遍的结构形式。阅读鉴赏此类游记散文时,首先要明确哪些段落是总览全貌、哪些段落是分项描写、文章依次写了哪些景物,每一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其次要把握作者的立足点和观察点,明确作者是怎样移步换景的,即作者是怎样把参观到的全貌呈现于读者面前的,方法是找出表明作者游踪的词语。

以导游引路为线索组成横式结构也是游记散文的一种主要结构形式。这种结构的游记散文,作者常常是以导游的口气,重点突出、分门别类地介绍游览地的特色。

三、把握作者的情感

游记散文中,作者总会或显或隐地对特定风物作出审美评价,或流露出自己特有的情绪和感受。因此,阅读鉴赏游记散文时,要深入地挥“情”解“意”,把握游感。具体地讲,就是要透过游记散文描写的自然景观揣摩和体会作者的感情,挖掘和概括文章的主题。

1.缘景入情法。

游记散文中,作者往往是将感情浓缩于自然景物中间接地表露出来。因此,阅读鉴赏游记散文时应透过作者所写之景和所状之物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将作者情感的“借代物”——自然风景,还原为作者的喜怒哀乐。

2.设身处地法。

就是要从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以及作者的身份、阅历、文化素养等多方面全方位地解析文章,把自己摆在作者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体会作者的思想起伏和感情变化,力求与作者共鸣。比如,阅读鉴赏《瓢城古韵》,要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踏进这些静幽的小巷,就仿佛跨进了历史,踏进了流淌的岁月之河”,就要联系作者看到的景物、想到的历史思考。小巷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历史氛围、古色古香的建筑、儒雅灵秀的巷名,甚至是那些颓破的墙壁、斑驳的苔藓、迎风摇摆的狗尾巴草和旧式的木排门等,都无一例外地把作者和读者的思绪拉回千百年前。这就是作者所说的“就仿佛跨进了历史,踏进了流淌的岁月之河”。

3.因果悟理法。

有些游记散文,作者往往在记游的基础上阐述事理或揭示哲理。这类游记散文中,写景是说理的基础,说理是写景的升华。阅读鉴赏这类游记散文,要紧紧抓住所写景物的特征,细心领悟作者着意揭示的道理。这样,悟出了作者着意揭示的道理,自然就把握住作者的情感了。

四、欣赏优美语言

欣赏游记散文的语言,应主要从审美角度入手。

1.品味形象美。

就是透过语言外壳审视和品味游记散文语言的形象美。因此,阅读鉴赏游记散文,不但要看作者描绘了哪些美的形象,还要看作者描绘形象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段,尤其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分析如此运用的好处,突出事物的情状。比如,《瓢城古韵》中的“小巷两边的墙壁由无数的小青砖砌成,纹理整齐犹如图书馆的书列,随便抽出一块,怕也是一本泛黄的线装书吧!这书上一定写满了繁体字,是唐诗宋词还是古乐府诗”,就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青砖比喻成泛黄的线装书,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古城小巷的悠久历史及文化韵味,进而表达了作者对瓢城深厚文化底蕴的赞美。

2.鉴赏风格美。

高考语文散文鉴赏的方法 篇10

1、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的关联与安排。

(1)段落层次的划分

划分标准: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先后,地点转换,内容变化,总分总结构等。

适用技巧:语言标志(关联词: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而且);相似性结构;写景与抒情议论;段落内部可以从标点符号如分号、句号入手。

(2)各段落层次的关系:总分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

(3)材料的选择与安排:

A、围绕中心

B、详略得当

详写的依据材料是对思想内容起重要作用,内涵深刻、情节生动;略写材料对主题起补充衬托作用。

C、组织方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4)线索:贯穿全文、连缀人物和事件的顺序叫做线索。

A、方式:单线与双线(主次、明暗)

B、内容:时间推移,地点和空间转换,人物行踪,感情变化(记叙性散文);某种事物(抒情性散文)

C、作用:组织材料,结构全篇,情感脉络。

(5)顺序

A、顺叙:按时间或空间顺序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B、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C、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D、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作某些交代;

E、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6)开头: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设置悬念,埋下伏笔。

(7)过渡:承上启下,转换自然;连接事件,转换场景;衔接紧密,上下连贯;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8)结尾:呼应前文,卒章显志,深化主旨;耐人寻味,余音绕梁,让人难忘。

(9)前后照应:贯通文脉,突出中心,渲染气氛

(10)设置悬念(设伏笔):巧设悬念,使文章波澜起伏,引出下文,主题突出,情节动人,吸引读者。

(11)抑扬(先抑后扬):使文章避免平铺直叙,波澜起伏,摇曳生姿。

2、作品主题的概括:

要从作品实际出发,注意时代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即作品通过……的描写,营造了……的氛围,歌颂或揭露了……的精神或现实,抒发了……的感情,传达了一种……的社会理想或价值观念)

(1)概括题型:归纳段落内容,归纳层次内容,概括作品主题。

(2)概括形式:基本照抄原文句子;改造原句,抓重要词语和短语重新组合;依据大意,换成自己的话加以总结。

(3)抓住关键语句:

A、从内容上看,抓能揭示题意、主旨的语句,抓住每一个段落中那些能概括段意的语句;

B、从结构上看,注意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语句,前后呼应、承上启下的语句,有重要指示代词的语句,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的语句,独立成段的句子;

C、从表达方式上看,注意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注意发表议论的句子,意蕴丰厚的哲理句;

D、从修辞上看,注意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连问、排比、象征等手法的语句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语句。

E、从意思上看,注意矛盾句、易混句、深奥句、隐晦句、有言外之意的句子(双关)。

(4)结合文体特点:

1、抒情性散文:写了什么景物,抒发了什么感情或阐发了什么哲理;

2、记叙性散文:记叙了什么人物或事件,表现了什么精神或人格;

3、议论性散文:通过哪些论据,证明了什么样的观点。

(5)散文主题情感丰富复杂,与诗歌有相似之处。

有对故乡思念、热爱、祝福之情,有对过去贫穷生活的回顾反思与现在巨大变迁的赞扬及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期盼,有对美好人情与习俗的怀念,有战胜苦难的信心、意志、坚韧,有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肯定、追求与张扬,有对自然力量的讴歌,有对祖先优秀传统、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有对默默无闻执著奉献的精神礼赞,借古讽今、感受生命,追求自由,热爱报效祖国,奥运精神、和谐社会等。也有对某种丑陋、庸俗的社会(文化)现象的批判,对落后、陈旧观念的摒弃,对错误价值观念的批判,对破坏自然、虐杀生物的谴责等。

二、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1、散文的特点

(1)情境交融。散文意境的分析:一是作者的内心孕育着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二是作者选择了怎样的生活画面来表现这种思想感情;三是这两者的结合自然巧妙的程度如何。

(2)形散神聚(选材、表现手法的自由与主题的集中)

2、表达方式:

(1)记叙:顺序、线索、详略、照应等。

(2)描写

内容:环境描写(景物和场面,自然和社会);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

手法: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概括描写与细节描写,总写与分写,点与面,动与静,虚与实,角度变化(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远近上下高低关系、时间推移与明暗变化、色彩变化、白描与工笔、动词形容词拟声词选用。

(3)议论:夹叙夹议,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小见大,画龙点睛。

(4)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境交融,以景结情,托物言志。

(5)说明:简明扼要交代.

三、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1.散文语言的特点

(1)凝练优美、富有感情的语言;

(2)准确形象、特别传神的语言;

(3)独特的语言风格(多用口语、通俗如话、幽默风趣、反语讽刺、含蓄蕴藉、曲折委婉等)

2.富有特色的修辞

比喻、比拟、夸张、通感等效果是生动形象;对偶、反复、排比、倒装等效果是突出强调;设问、反问、感叹等效果是增强语气。

3.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重在思想性;

要把握住句子的表层义(可以是交代时间、节令、地点、事物、特点等)和深层义(可以是传达时代、气氛、地位、作用、影响、情感等)。

4.精彩语句的表现力,重在艺术性。(同上关键句)对句子作用的分析,要从结构形式方面和内容主题、思想情感方面入手。

四、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

1.把握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在把握全文主旨的基础上,要结合作品中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注意那些议论性和抒情性的句子,借用一些修饰性词汇,按照“人物+外在特征+精神实质(性格特征、主要情感、心理尤其是矛盾心理)+身份+反映出的历史社会属性”的一般思路回答。

作品中的形象主要还是那些游子思乡、老人怀旧、建设祖国、悲天悯人、奋发进取、直面苦难、批判现实等。

2.注意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尤其是运用比喻、象征手法表达的言外之意(即表层义和深层义)。

五、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要求体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即作品运用了……的艺术手法,逼真地描绘了……的特征,营造了……的氛围,生动地传达了……的感情)

1.人称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

(2)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抒情自由灵活,亲切自然;如果是物,还有拟人化效果。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能从更多方面灵活自由地叙述。

2.修辞: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拟:感情色彩鲜明,描绘形象生动,表意丰富。

(3)夸张: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给人以启示;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情态度,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生动性;创造气氛,引人联想。

(4)排比:句式整齐,节奏匀称;内容集中,语势强劲;条分缕析,说理透辟,抒情酣畅淋漓。

(5)对偶:整齐匀称,节奏鲜明;音调铿锵,富有音乐美;表意凝练集中,概括力强;便于记忆,便于传诵。

(6)借代: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7)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条理分明,节奏感强。

3.表现手法:

(1)象征:利用景物的特征或隐含内容来象征人的品行、节操。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使文章表达含蓄深沉。

(2)类比:以浅寓深,以近比远,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3)抑扬:突出重点,强调语意,抒发情感;行文跌宕,曲折含蓄,引人入胜。

(4)对比:特点鲜明,矛盾突出,具有强烈的反差。

(5)衬托:突出事物特征,强化思想感情,形象鲜明,主次分明。

(6)渲染:浓墨重彩,营造氛围;情景相生,深化主题。

(7)铺垫(伏笔):给下文情节的产生提供一种暗示。

(8)反语、讽刺:强化态度与情感。

(9)引用:引用传说故事或神话是为了增强文章的传奇性、风物的隐秘性,丰富文章的内容;引用诗歌除了丰富文章内容外,结合描写的景物,可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引用名言,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4.描写作用:总体作用:再现自然风光,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人物对话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3)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氛围,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4)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六、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要求对作品表现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内涵作出评价。

1、价值判断:人生价值、时代精神、人文情怀、道德情操等(特别是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民族文化、改革开放、人文关怀等政治热点词汇)

2、审美取向: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歌颂赞美光明正义,鞭挞批驳黑暗邪恶;悲悯弱小者,憎恶恃强者。

3、艺术美感:语言美、形象美、主旨美、情趣美、意境美等

七、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1.思想内容:历史、哲学、审美、民族心理、人文精神

2.艺术表现:(可参照诗歌鉴赏)

八、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结合作品,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

九、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要求立足于自己,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综合以上各方面,可以从思想内容、艺术表现等方面展开,一定要有观点有依据,使用鉴赏术语。

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

一、整体感知文章的主旨。

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神”,指文章的主旨,即贯穿文章始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散文的材料虽散,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必须围绕作者的思想感情展开。因此,阅读散文,要从文章的整体入手,宏观把握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从而读懂作者的感悟,领会文章的主旨。高考试卷中的散文阅读几乎每年都有这方面的命题。

例如高考语文试卷第21题:俞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二、深入分析文章的思路。

叶圣陶先生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散文的材料是按照一定的思路组织在作品中的,作品的结构就是它的思路的具体展现。高考试题常常通过对作品的结构进行设题,考查学生对作品的思路的把握能力。阅读散文,要善于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语句,更要把握文章的脉络。要解答这两个问题,必须结合上下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作者为什么看到玉簪花“探出头来”就吃惊呢?该句后面用“先是”作标志,对其作了回答,那就是“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至于“怅然”的原因,第五段末的“让人心里警惕着”和第六段中“总是在不安的焦虑中”提示了作者的思路,稍加归纳整理,可得答案“收获季节还两手空空”。

三、仔细品味散文的语言。

散文的语言描写细腻,表达深刻,内涵丰富。高考散文阅读命题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对散文中负载信息量大、内容含蓄、意义深刻、表现力强的语言进行鉴赏。鉴赏散文的语言,只有联系文章的主旨,根据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细加品味、揣摩,才能正确理解其中的含义。这也是阅读散文的基础。《门》这篇散文赋予“门”以象征意义,写出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要解答“开门”和“关门”的含义,就必须通观全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找出相关的信息。文中说“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一个结束”,据此可以直接概括出“关门的含义是意味着一个结束”。而关于“开门”的含义,相关的句子很多,如“它包含着某种未知的情趣,某种进入新的时刻的感知和人类繁琐仪式的一种新形式”,“它包含着人间至乐的最高闪现,即使在悲伤之际,一扇门的开启也许会带来安慰……”,但归纳起来,“开门”的最主要的含义是“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发展”。

四、正确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

散文的写作,一般都很讲究表现手法的恰当运用,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烘托对比、虚实相生、象征手法、修辞技法等等,这些手法的巧妙运用,常使作品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加鲜明突出。高考试题通过对这些技巧的鉴赏,可以直接透视学生的阅读品位。所以,阅读散文还要注意鉴赏常见表达技巧的表达效果。这道题就是考查学生对散文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的。《长城》这篇散文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在于将长城拟人化,便于作者直接与长城对话,便于作者抒发感情。至于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是因为“它”之前说的是“由是人们发现:边墙是屏障,紫塞不再嶔奇”,这里变换了视角,是通过人的眼光来看长城,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所以这种变换是自然而然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五、精心组织符合要求的答案。

高考散文阅读试题,一直以主观性测试为主,题型基本不变,每年只在所考查的知识点上略有不同。从试题的要求和要求回答的问题看,难度在逐步降低,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多数问题的答案在原文中都有照应、有暗示,甚至直接暗示。这就告诉我们,回答问题要善于从原文中抽取关键语句,并根据题目要求进行适当整合,这样才有可能写出精练确切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例如高考语文试卷第21题: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上一篇:仓库保管员的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快乐的小鸟》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