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批判性教学拾零(精选9篇)
语文批判性教学拾零 篇1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在学习上不能只是一味埋头学习,学生还要多多思考。西方发达国家很重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而我国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多数教师一味追赶教学进度,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现状
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少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也很少接触到批判性思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当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文章欣赏与分析时,对于教案给的“标准性参考答案”盲目信从。学生宁可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否定,也不会去怀疑“标准性参考答案”的正确性,这样就造成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严重缺失。初中阶段是对学生进行素质塑造的最好时机,学生在这个时期对于事物也具有一定的想法和观点,具有创造性。作为教师,要引导好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建立。
二、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意义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学好语文是运用好语言的前提。批判性思维对于学生的个性成长、独立见解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也有着重要推动力。在这个信息发达的年代,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见与想法,才能客观地看待问题,这就要求学生要有批判性思维,才不会被大量的信息所干扰。作为初中生,是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最佳时期。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培养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培养批判性思维的主要策略
批判性思维属于多方面发展的思维,属于创新性思维。作为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去多方面思考问题,客观地看待问题。
(1)激发学生敢于想的意识。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主要原因就是每个读者对于文章的理解都不同,思考的方向也不一样。通过对本校各班级进行实情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思维被文章束缚,多数学生思维受到限制,更不要说有批判性思维。作为授课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让学生不仅仅跟随教师的授课思维,更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敢于质疑,以批判性的眼光去思考和看待问题。批判性思维培养主要是让学生改变思维方式,重中之重就是让学生敢于想,从不同方面思考,跳出思维定式才能有批判性思维。
(2)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向前发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与之前不一样的批判性思维,就是一种思维创新。以前的学生,多数是“读死书,死读书”,缺少独立的自我思维和创新能力。随着时代不断进步与发展,创新思维受到普遍欢迎。通过跟班实验研究发现,在语文课堂中,通过精心设置情境问题,可以带动学生主动思考,并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学生思考问题时逐渐从批判性的角度进行考虑,大大改变以前的死板思维。
(3)课前、课上、课后科学结合。教师在授课之前,将要学习的内容安排下去,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并要求学生在阅读之后自我设疑。在不明白的方面设置疑问,自我去深层思考,为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效率进行了铺垫,也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打好基础。教师在授课时,对文章设置不一样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不让学生只是表面地从课后习题设置的问题方向思考,而是跳出思维定式,以批判性思维创造性地将问题解决。这样,逐步对批判性思维进行训练,让学生习惯批判性地看待问题。课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总结工作,及时掌握文章主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代入式思维培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将自己的思想渗透到文章之中,让学生在学习文章的时候有一种代入感。这样,学生就能将自我实际生活感受与文章的内在感受结合到一起,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5)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仅仅靠课堂上的理论讲解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教师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高训练。教师本着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意愿,对文章进行精心分析,然后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典型习题,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在习题训练之后,教师通过对习题的讲解与总结,让学生对批判性思维有更深一层的理解。要注意,在进行训练的同时,教师要掌握好习题梯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调整好习题的难度。这样,经过科学的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结束语
在初中阶段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更深一层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发展,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语文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精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寿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导刊,2010(07).
[2]代顺丽,王荣生.语文阅读教学有效问题的本质特征[J].课程·教材·教法,2014(08).
[3]吴格明.批判性思维素养应当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J].课程·教材·教法,2009(02).
语文批判性教学拾零 篇2
[作者]
[内容]
高中6册语文课本(必修),共42个单元,现代新诗仅4首,加上两首外国诗歌,算1个单元。只教这几首诗就想读写过关,是极为困难的。怎么办?我的办法是,排除障碍,强化读写。
首先,创设诱因。在高二上学期,我挤出5课时,让学生阅读郭沫若、卞之琳、舒婷、顾城等人的6首新诗(包括朦胧诗),旨在为下学期讲授新诗奠定基矗新诗反映的虽然是新生活、新思想、新感情,但理解难度并不亚于古诗。所以有些新诗学生读后常常茫然不知所云。这时,我于疑难处给学生一一点拨,竭力培养他们的悟性,帮助他们找到理解的门径。
学生由迷惘朦胧到清晰明白,这是一大进步。他们学到以前没有学到的知识,自然就产生了求知欲望和浓厚兴趣。我趁热打铁,介绍一些诗刊、诗报和新诗集让他们在课余阅读。这么一来,学生读诗抄诗,便蔚然成风。
其次,运用浅易诗歌原理,帮助学生排除阅读障碍。(一)区分物象与意象。物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意象是诗人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融入主观情趣和美学理想的客观物象的映象;它是诗人构思中最活跃、最基本的因素,是读诗写诗入门的向导。比如,自然界里的“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橡树”、“木棉”等是物象,但在诗歌《致橡树》里,“凌霄花”、“橡树”、“木棉”等就是意象,二者不可等同。(二)区分意境与意象。意境与意象是相互关联而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意境通常指整首诗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单位。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建筑的砖石、沙子、水泥。意境虚,意象实,二者不可混淆。例如,《礁石》里的意象是“礁石”和“海浪”;而诗中的意境则是表现一个不屈的民族或一个求生存的人的不畏强暴的刚强性格和斗争精神。(三)理清抒情脉络。诗歌抒情丝缕与感情发展是一致的。如《就是那一只蟋蟀》,诗人的抒情是由外在到内在、从宏观到微观、由民族感受到个人感受,逐层向前发展。把握了感情的起伏变化,抒情脉络便显豁分明。(四)熟悉新诗语言。新诗的语言具有多义性、跳跃性、音乐性等特征,讲读时必须阐明。冯文炳的《理发店》,全诗八句,跳跃性大,容量也大。乍一看,诗意似乎凌乱,但补出省略部分诗意就明晰了。“胰子沫”、“人类的理想”、“无线电”是这首诗的意象系统。“胰子沫”是“匠人”用“剃刀”劳动的产物;“人类的理想”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无线电”净化人们的灵魂。可见,这首诗是劳动的颂歌,表明诗人对真善美的呼唤与追求,暗示心灵美比外观美更重要。学生懂得了一点浅易的诗歌原理,犹如猎人获得一支猎枪,渔人获得一张鱼网,再读其他诗作,就不觉得特别困难了。
第三,指导写作。历年高考作文不准写成诗歌,但并不意味可以取消写作训练。因此,我仍把写诗纳入读写计划。学生通过写诗,可以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艺术鉴赏水平,培养想像、联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所以,讲读之后,立即跟上写作训练是十分必要的。我本着由易到难的原则,让学生从写咏物抒情小诗入手,逐步学会运用集合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复杂感情。一个学期,学生可以在日记里或小
语文教学中批判性媒介素养的培养 篇3
教育生态学把种群生态和群落生态结合为群体生态。学校的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对教育的关系反映出明显的个体生态特征, 有利的小生态环境可以促成个体的超常发挥, 不利的小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相反的结果。班级可视为一个教育生态群落, 而一所学校就是一个教育系统。学校采用再生纸作为考试试卷, 鼓励学生使用再生纸, 就是在创设有利的小生态环境, 通过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 进行促进班级 (教育生态群落) 、学校 (教育系统) 的发展。
3.数字化学习与考试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字化学习与考试是变革传统教学和评价测量工具的重要途径。采用数字化学习和考试, 可以减少用纸量。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 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数字化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 学习者是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 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数字化学习方式具有资源利用的学习、自主发现的学习、协商合作的学习、实践创造的学习等多种途径, 但不论哪种学习方式, 数字化都是其最重要的特征。在数字化环境中学习者不必使用纸即可进行学习, 经济、环保、有效。同样, 数字化环境中的考试, 只需在线提交或者发一封电子邮件, 即可完成考试过程。
在二元对立中, 用一个简单的方法去否定另一种方法, 其实都是对教育现象局部、孤立的认知。综合运用降低考试频率、采用再生纸、数字化学习与考试等几项策略, 对于考试改革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型意义重大。改革的目的是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促进教学评价方式的进步和发展, 促进“教育生态发展”与“考试功能的实现”从二元对立走向二元共生。
参考文献
[1]高校BBS热点:问大学考试为何物, 直教人背得想吐.扬子晚报, 2012-1-4.
[2]吴鼎福, 诸文蔚.教育生态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8. (责任编辑杨子)
筅安徽省阜阳师范学院杜红梅
一、批判性媒介素养的内涵
所谓批判性媒介素养是对丰富多彩的媒体信息进行主动审视、理性分析、正确鉴别的能力;对媒体作品中蕴含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进行思考和批判性解读;并能理智甄别媒介建构的内容和形式, 利用媒介表情达意, 有效交流。
现代媒介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 它使学生借助媒体表情达意, 在有效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媒介语言的美感, 领略媒体文化的魅力和学习收获的愉悦, 但媒体同时也塑造着学生的价值观、改变着他们的精神风貌, 使他们处在消极接受、思想随媒体逐流的被动状态。在专家、学者大声疾呼媒介素养教育迫在眉睫的同时, 我们更应该有效地运用这把双刃剑, 加强学生批判性媒介素养的培养, 让学生在眼花缭乱的媒介信息中学会质疑、评判和运用, 在最优化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过程中不迷失自我。
二、语文课程中批判性媒介素养培养的目标
在一个思想受媒体牵制、随媒体逐流的社会中, 对缺少免疫能力的青少年进行批判性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有志之士的共识。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走在了前面, 并把批判性媒介素养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 作为核心课程的母语教育当然责无旁贷, 很多国家把批判性媒介素养的培养以学习条款的方式写进语文课程标准。如美国《马萨诸塞州英语语言艺术课程标准》规定:“学生将能够运用不同媒体获得信息, 评判所获信息的质量。分析印刷报刊的文章和图像与电子报刊文章、图像和声音对读者和观众的影响效果, 区别每种媒体所用的实现这些效果的技巧。”[1]其他国家如德国、加拿大、阿根廷、智利等众多国家的母语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也运用诸如此类的语言表达了批判性媒介素养培养的共同诉求。这些条款不仅让我们耳目一新, 更应该让我们在东张西望、博采众长的同时要融会贯通, 为我所用。因此, 批判性媒介素养在我们语文课程中不能缺席, 它是培养学生批判精神的“题中之义”, 也是丰富多彩的媒体文化与语文素养联姻的主要途径。综观外国母语课程中批判性媒介素养培养的相关条款, 其批判性媒介素养的目标主要着眼于:识别媒介的性质和功能, 鉴别各种媒体传递信息的手段和效果;利用批判性技巧解读媒介内容;媒介话语的批判性解读。结合我国语文课程三维目标体系的构建, 批判性媒介素养也应该着眼于媒介信息的甄别和评价、媒介内容和话语的质疑和批判。具体来说, 语文课程中批判性媒介素养培养的目标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认知目标:甄别媒介信息, 了解媒介的意图, 辨别媒介中的事实和观点、刻板印象和社会偏见, 理解媒介的建构和现实的偏差。
技能目标:理智筛选、批判性运用媒介信息和语言, 借助媒介表情达意, 有效交流, 并能制作媒体作品, 反思媒体使用的效果。
情意目标:理解媒介信息在生产和传递过程中所浸染的不同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 批判性地解读媒介话语, 形成自己的判断和思考, 抵制媒介控制, 养成兼容并包的态度。
这些批判性媒介素养目标的落实不必另列模块, 可以以一种灵活多样的方式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 以参与互动的方式解除学生在学习时必须完成一定学习任务的精神重压, 使相关批判性媒介素养的知识和技能浸润在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过程中, 以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渐内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技能结构中, 与学生的情趣点相契合。
三、语文教学中批判性媒介素养培养的途径
1. 批判性解读教科书中的媒介作品
现行的语文实验教科书旧貌换新颜, 收录了影视经典片段、流行歌曲、广告、新闻等媒介文体, 把媒介文本渗透到书面文本之中。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在选修课中增列了“新闻与传记”系列, 各种选修教材也如雨后春笋, 这可以说是以新闻为代表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的一次尝试。一些媒介作品, 尤其是新闻体裁绝不仅仅只具有“客观、真实”这一特征, 这些作品本身就是各种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冲突的载体, 批判性解读毋庸置疑。批判性解读文本要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方面教学目标的设置要蕴含批判意识。如可以设置:“区分新闻报道中主观评论与客观事实, 识别媒介作品中的刻板印象和社会偏见, 理解媒介的建构和现实的偏差, 并对媒介中所隐含的被建构的价值观有清醒的认识。”这样的目标本身就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质疑精神不谋而合。另一方面要教给学生批判性解读文本的策略, 主要有自我提问的策略和区别事实与观点的策略。自我提问的策略就是读者在阅读教科书里媒介作品的过程中, 在理解文本的关键处向自己提出问题。如这则媒介作品发布的目的是什么, 它对读者会有何影响?文中哪些是客观事实, 哪些是新闻事实, 哪些内容是合乎情理的细节虚构和场景铺陈?文中陈述的内容与现实是否有偏差、哪些内容是真实的, 哪些内容被夸大。区别事实和观点的策略是把观点从客观事实中区分出来, 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写作目的和隐含的价值观。通过自问和区别事实与观点的策略, 引导学生在阅读时积极深入地思考, 区分媒介文本中的“客观事实”、“新闻事实”与“虚构的事实”, 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分析、鉴别、归纳文章隐含的主流价值观和现实的偏差, 批判性解读媒介话语, 形成自己的判断和思考。在主动阅读、理解、分析的过程中体现批判精神, 在反映、评价的过程中凸显了与文本对话的能力。
2. 经典文学作品和影视文本比较阅读, 让学生在比较中提升批判性媒介素养
语文教材中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已经走上影视屏幕, 在进行这类作品教学时, 进行经典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比较, 让学生在比较中提升批判性媒介素养。首先学生在阅读文本、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 师生共同观摩改编自名著的影视作品, 然后以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站立场等方式比较印刷文本和视像文本的异同, 辨析两类文本传递信息的方式、不同人群的形象、所体现的不同立场、观点和价值观、给人心理感受的差异等, 这种讨论能让大家集思广益, 在畅所欲言中引导大家对两种文本作出多元化的阐释, 在比较、分析、质疑、争论中把问题向深处挖掘, 突破学习者的思维定势, 提高参与者的批判意识。如大家熟悉的《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是发生在法庭上围绕着一磅肉的契约展开的扣人心悬的生死交锋。其中波澜起伏的情节、你死我活的矛盾冲突、引人入胜的对白和瞠目结舌的结局令人回味无穷。为了让学生了解文学史上闻名于世的经典人物夏洛克的多面性、复杂性和模糊性, 品味这个争议不休、莫衷一是的艺术典型经久不衰的魅力, 感悟话剧艺术的独特之美, 就可以在阅读剧本、观看影视剧作的基础上, 以一系列问题如“哪种文本呈现的夏洛克的形象更容易使读者接受?”“两种文本呈现的主流价值观有无差异”“比较影视与名著给人感受的异同”引领, 通过辩论或角色表演等参与式活动牵引, 使学生融情入境, 从事角色所进行的独白、交流和唇枪舌战的争辩等言语实践活动, 设身处地地体验角色的处境和立场;思考影视文本和原著不同角色话语后的动机和支撑。因为影视作品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图像、字幕、场景、细节、叙述和声音的刺激, 这可以引领学生合理运用影视作品中的媒介信息和话语去支撑自己的立场, 借助媒介重构自己的观点, 表情达意, 有效交流。这样学习者在走进经典时就不仅是倾听智者的声音, 与不同文本展开对话, 更主要是他们在不同文本面前保持清醒的认识, 对剧中“夏洛克贪婪、阴险、偏执、冷酷、凶残、高利的形象”进行质疑、辩解, 并形成自己的判断和思考, 在唇枪舌战的观点交锋中激荡思维, 在对话和交流中产生新的认识火花。
3. 开展媒介交际实践活动
所谓媒介交际活动, 就是以广播、电视、网络、手机、广告、报纸等为载体, 以丰富多彩的媒介信息为内容, 以培养学生的媒体交流和制作为目标, 以提供一系列的清晰有序的操作步骤为途径, 通过学习主体的参与, 把言语实践的情境转化为活动, 并在此过程中涵养媒介批判意识, 体验媒介互动的美感, 同时获得利用媒介表情达意的能力, 使学生成为一个有鉴别能力、爱思考的主动学习者。媒介交际要充分发挥视像、声音、图片等媒介语言的信息交流功能, 把媒介语言和听说读写视融合在一起, 在获取媒体信息的同时利用媒体激发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耳聪目明、勤于思考的习惯, 让学生在与各种媒介互动的愉悦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信息鉴别、批判和加工能力的培养。媒介交际活动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了解媒体的性质和功能, 借助媒体获取、鉴别信息, 激发思考, 然后通过组间交流促进批判性媒介素养的提升。众所周知有争议的、有一定影响的事件往往会引起多种媒介的关注和报道, 如“鲁迅作品进出语文教材”、“我爸是李刚”, 我们可以让学生倾听不同媒体的声音, 体会视像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异同;鉴别它们是否使用了同样的图画和信息;甄别不同媒体所体现的不同立场, 受众对不同媒体所激起的情感反映的异同。学生通过不同媒介获取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并从不同视角, 在对媒介信息和话语进行分析、鉴别的基础上提升批判性媒介素养。媒介交际活动的另一内容是交流、评介媒体作品, 利用媒体表情达意。如讨论某一剧本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可行, 还可以对不同媒体塑造的领导形象、教师形象、女性形象和青少年形象进行回顾和分析, 媒体塑造了不同群体的刻板印象, 通过审视媒体, 培养学生对影视塑造的定型印象的批判意识等等。如下面例举的小型参与式媒介交际活动:
不同媒体对教师形象的建构
(1) 学习目标:
(1) 体会不同媒介语言的异同。
(2) 挖掘出渗透在不同媒体中的立场和价值观。
(3) 批判性解读媒介中的刻板印象。
(2) 教学过程
(1) 学生四五人一组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想象中的教师形象。
(2) 交流主流媒体所塑造的教师形象。
(3) 展示网络杂志中教师的另类形象。
(4) 讨论媒介话语与现实教师形象的偏差。
语文批判性教学拾零 篇4
一. prefer sth.
“Do you like French?”“Yes, but I prefer English.”“你喜欢法语吗?”“喜欢,但是我更喜欢英语。”
“Which do you prefer, rice or bread?”“Either will do.”“你比较喜欢吃什么,米饭还是面包?”“随便哪一个都行.”
注:prefer是“比较喜欢,更喜欢”的意思,即like better,因此就不能再与better, more等比较级词语连用。
二.prefer over sth.
I prefer over this newly-built lab, and you? 我比较喜欢这个新建的实验室,你呢?
They prefer over new works that sing of their life today. 他们更喜欢歌颂他们今天生活的新作品。
三. prefer sth. above all others
I prefer the book above all others. 我最喜欢这本书。
The middle-aged man
prefers swimming above all others. 这位中年人最喜欢游泳。
四. prefer A to B
I prefer the original book to the revised edition. 我觉得原书比修订本好。
Those Red Army men preferred death to surrender in their struggle with the enemy. 在对敌斗争中,那些红军战士宁死不屈。
五. prefer doing A to doing B
Even on holidays Mr. Wang preferred reading to doing nothing. 即使在假日,王先生宁愿读书而不愿闲着。
注:在这种结构中,to为介词,而不是不定式符号,故其后应当接动名词形式,决不能接动词原形。另外,为了保持前后对应关系,prefer后面也应当接动名词形式。
六. prefer to do sth.
They prefer to spend the rest of the morning wandering in the streets. 他们比较喜欢把早上剩下的时间都用来在街上闲逛。
七. prefer doing sth.
So you prefer speaking without referring to your notes? 这么说,你更喜欢不看稿子做报告了?
Mr. Brown preferred spending his spare time doing some reading. 布朗先生比较喜欢把业余时间用来读点书。
注: 这种prefer后面接动名词的结构,用来谈论一般情况下“更喜欢某种活动”,而在一个特定场合下表示“特别喜欢”时,得用上述prefer后接动词不定式结构。
八. prefer to do sth. rather than do sth.
These workers prefered to work extra hours at night rather than leave the work until the next week. 这些工人宁愿加班干,也不愿把工作留到下一个星期。
注:这种结构中的rather than可以置于句首。例如:
Rather than go on holiday to the seaside I prefer to work days and go to school nights. 我宁愿白天工作,晚上上学,而不愿到海边度假。
注:有时rather可以移至第一个不定式之前,而让than留在第二个不定式之前,即为prefer rather...than结构.这种用法多见于书面语言,在口语中很少用.例如:
She prefers rather to sew than to knit. 她喜欢缝纫而不爱编织。
九. prefer to do sth. rather than doing sth.
They prefer to join in the celebrations rather than going on a visit to the Palace Museum. 他们宁愿参加庆祝活动而不愿参观故宫。
注:有时名词也可用于rather than之后,这种用法多用以表示在某种具体场合的选择。例如:
“What shall we have for lunch, rice or buns?”“I prefer rice rather than buns.”“我们午饭吃什么,米饭还是圆面包?”“我宁可吃米饭而不想吃圆面包。”
这句话表示:在这种具体的场合“我宁可吃米饭。”实际可视为在prefer 和rather than之后均省略了to have.
注:有时该结构前后两个不定式意思相同,仅各自带有不同的修饰附加成分,那么第二个不定式可予以省略,只保留不同的修饰附加成分而置于rather than之后。例如:
Mr. Smith preferred to meet us downstairs rather than upstairs. 史密斯先生宁愿在楼下而不愿在楼上会见我们。
十. prefer sb. to do sth.
I prefer you to spare some time to come to our art exhibition next week. 我宁愿你们下星期抽出点时间来看看我们的美展。
十一. prefer+that-clause.在that宾语从句中,我们应当用虚拟语气“should+动词原形”,其中的should可以省略。
We prefer that each new student take a science course. 我们希望每位新生修一门理科课程.
十二. prefer sth. (or sb.)+adj.
I prefer the door open. 我宁愿门开着。
I prefer my coffee black. 我爱喝不加奶的咖啡。
论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篇5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1.教学模式不合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 很多学校开始重视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主体性, 但目前, 我国教育体系仍以应试教育为主流, 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处于主导地位, 教学内容也以考试范围为基础, 对考试重点进行详细讲解, 对于非重点知识一概而过, 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缺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点也是听之任之, 不会主动提问, 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 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 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2.师生对培养批判性思维缺乏重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老师往往采用“填鸭式”教学形式, 老师讲授, 学生被动接受, 或听或记, 知识点都是老师拼命灌输, 为了保证教学进度, 对于教学内容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老师都直接给出答案, 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很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导致学生形成依赖心理, 依赖老师对知识点的讲授, 被动接受知识点, 难以深入理解知识点, 主要依赖死记硬背的方式。由于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分离, 在实践过程中缺乏知识的运用, 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难以发挥实际作用, 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措施
1.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学内容有一定的难度, 单纯的理论知识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在讲授过程中要将学生摆在主体地位, 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所教内容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由学生自由分组讨论, 老师主要发挥引导作用, 使学生能往正确的方向展开讨论。例如, 李煜的《虞美人》, 全文为“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其中“只是朱颜改”应怎样理解?普遍的答案认为朱颜指的是红颜少女, 这里说的是旧时南唐的宫女。通过学生的讨论, 有些学生会提出这里的朱颜不仅仅指南唐的宫女, 也是南唐旧主李煜自己, 原因是要理解这句必须对整首词综合理解, 这首词主要表现的是李煜的故国之思, 传达的是江山易主, 物是人非的悲恨之情, 这些情感都是李煜的所想所感, 因此朱颜也指李煜本人。这时,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这个结论展开讨论, 不管是学生自疑, 还是老师激疑, 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不仅活跃课堂气氛, 也使学生自觉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老师侧重于讲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 学生在学习时一知半解, 难以深入理解知识点, 很难发挥创新意识。针对这种情况, 老师可以在讲授理论知识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使学生主动思考、独立思考。例如, 在讲《师说》时, 老师在讲解前, 先让学生独自通读全篇, 并让学生去思考文章中的观点“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对“师”的理解是否合理, 结合当下, 现代老师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地方。老师将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并结合当代老师发挥的作用与文章中提到的作用进行对比, 当然, 很多学生会不好意思拿文章中的老师与自己的老师做对比, 这时候老师就应该发挥引导作用, 鼓励学生, 或者老师提出一些相关的开放性问题来向学生请教, 学生可以通过搜集资料、访问、调研、调查等渠道找出合理的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权, 让学生亲身参与并体会, 加深学生的印象与理解,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3.组织课堂活动, 发散思维,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高中阶段, 学生的心理发展已趋成熟, 他们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维, 对新鲜事物喜欢追根求底, 喜欢怀疑、争论。苏轼有句名诗:“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结合学生心性, 老师在教授过程中, 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轻松的学习氛围, 允许学生“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发表异议, 产生质疑, 同时还可以组织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活动, 让学生发散思维, 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思考问题, 例如, 在讲《病梅馆记》时, 当讲到“既泣之三日, 乃誓疗之”可以让同学对“三”进行解释, 有些同学认为这个“三”是一个确数, 因为“三”后面跟着“日”, 翻译成“三天”合乎语境;有些同学则认为这个“三”是数词的虚指, 应翻译为“多”,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 该学生还列举了《鸿门宴》中的“范增数目项王, 举所佩玉玦者三”、《木兰诗》中的“军书十二卷”等为佐证加以论述。再比如在《荷蓧丈人》中, 对“至则行矣”的理解上有些学生提出异议, 译文中的翻译为“子路到了, 但是丈人又走了”, 该学生认为译文中对丈人的理解不准确, 因为丈人在古时候应翻译为老年人, 在现代应翻译为岳父, 这是古今异义词, 因此, 这句话翻译为“子路到了, 但是老人又走了”更为准确。对于学生对文章内容提出的怀疑和争议, 老师应进行鼓励和表扬,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高尔基曾说:“懒于思考, 不善于钻研和深入理解, 自满自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 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在相互争论过程中, 使学生们不断发散思维, 批判性看待问题, 使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在高中语文的传统教学过程中, 由于教学模式不合理, 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 往往采用老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形式, 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 对于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争议, 很多学生不会主动提出, 只是按照老师的思路进行死记硬背, 导致学生过分依赖老师、缺乏主动学习思考的能力。批判性思维是学生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检阅的有效途径, 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必须加强批判性思维培养,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 老师耐心指导鼓励, 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并针对问题进行讨论、争论, 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同时, 在讲授过程中, 还要理论联系实际, 针对文章内容提出开放性问题, 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调研、访问、调查, 找出合理答案,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善于用批判性思维看待问题, 不断创新, 发散思维, 为我国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摘要:21世纪, 人才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 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对综合素质培养要求越来越高, 在高中时期, 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能够锻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创新型、创造性,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做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创新性,综合素质,发散思维,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黄砾卉, 张庆林, 陈宁.论批判性思维训练与问题解决教学的有效结合[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01) .
[2]王瑞霞, 郭爱萍.国内近三十年批判性思维研究:现状、思考、展望[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 (05) .
论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篇6
一、批判性思维的内涵
“批判性”的概念最早来自希腊语,它的基本意思就是提出疑问,解决分析疑问。而“批判性思维”则是在20世纪20年代由德国学者提出的,它的本质就是教育者对教育中的常规问题进行反思,或者是对社会的教育模式进行批判性讨论,而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对教材和教师的权威提出质疑。在多数学者的观点中,批判性思维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思维方式。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考虑和审视。所以,批判性思维的基本内涵就是对某种主张和观点进行理性审查,是辩证的分析和评估,是思维技巧和模式的集合。
二、批判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1. 语文教学现状的需要
虽然近年来,我国对于学生素质教学已经进行长时间的改革,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却依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们通常只注重学生的接受情况,并不重视所传授的知识的准确性以及真实性,并且在我国传统的“尊师重道”的儒学观念中,有些教师尽力维护自己的权威形象,甚至不希望学生评价和讨论知识;或者在学生有疑问时,认为学生是冒犯自己,而打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鉴于我国的语文教学现状,加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无疑是必要的。
2. 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需要
在西方的经济观点中,创造性人才是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而批判性思维就是创造性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并且西方国家普遍重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认为批判性思维是经济发展和人才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在我国,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于创造性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但是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对人才培养有很大的限制,所以在近年来进行的素质教育改革中,批判性思维成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可以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3. 语文教学的本质需要
在许多人看来,语文仅仅是一门语言学科,但是这种观点无疑是错误的,因为语文不仅仅是语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思维学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思维和语言已经被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我国前些年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有一个基本内容就是,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发展思维。也就是要将我国传统的文字语言型教育向语言思维型教育转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仅是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的本质需要。
三、语文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建议
1. 教会学生提问题
不会提问题,是现在我国学生最突出的问题,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首先就要教会学生提问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提问。
第一种就是开放性问题。这一类的问题就是不给学生提示和暗示,让学生自由思考,这比带有指向性的思考更具有训练效果。这一类的问题往往注重学生自身的感悟和理解,答案和结论都需要学生自己经过积极思考才能获得。
第二种就是迁移性问题。这类问题需要学生进行迁移性的思考,也就是举一反三地延伸思维模式,扩大学生的推测和思考领域,以此丰富学生的思维技能。
第三种是个性问题。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一些富有个人见解的问题,并且进行发散性的思考,从而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
2. 教会学生讨论
百家争鸣才能百花齐放。在语文学习中,需要不同的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此达到思维的碰撞,得出一些富有创造性的结论。但是,在传统的师长权威中,学生们少了一点自由的思维空间,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会学生讨论也是关键之一。要启发学生进行争辩讨论,老师首先要提出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问题,这种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这样就能发挥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讨论效果。
批判性思维是现代社会中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思维能力。而语文教学作为我国的基础学科,将批判性思维与之相结合,无论是在理论依据和实践操作中,都能够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但是,语文教学中开展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中才刚刚起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张雪辉.论批判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建构[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7,(8):90-92.
[2]肖喜丽.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研究[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5,(11):6-8.
语文批判性教学拾零 篇7
批判性思维是人们对所学知识的真实性、精确性、过程、理论、方法、背景、论据和评价等进行个人的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决策的思维认知过程。培养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即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科学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中学生因知识和能力所限,常常对所学的知识、看到的或书上的知识迷信或盲从,常常对教师、名人、伟人的言论、观点不敢怀疑,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导致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不平衡,思维品质的进一步提高也受到影响。如何提高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呢?
一、充分利用科学发展史进行教育,使学生树立批判的意识
顾颉刚先生说:“怀疑批判不仅仅是消极方面辨妄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必要条件。”从这个角度看,怀疑批判精神是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心理特质,有了这种特质,便有了颠覆既成定论的可能,有了这种可能便也有了新创造新发现的可能。难道不是这样的吗?哥白尼正是因为怀疑欧多克斯、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心说,才提出了日心说,出版了《天体运行》一书;伽利略正是由于怀疑亚里士多德的力学理论,才进行了比萨斜塔实验,从而证明了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达尔文不质疑上帝,就不会有《物种起源》;袁隆平不质疑水稻不能单性繁殖的定论,就不会有杂交水稻的出现……从科学发展史上看,人们对自然认识的提高无不与人们的批判性思维有关。事实上,就是因为人们敢于对以前的知识、结论的正确性产生怀疑和批判,对它们孜孜以求地探索求证,才能够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现象到本质地认识自然的规律,最终推动人们认识的提高和科学的进步。
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人们的正确认识就是在质疑、批判、提高,再质疑、再批判、再提高中螺旋式上升的。汤姆生、卢瑟福、玻尔等几位科学家都是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他们勇于怀疑科学上的“定论”,不迷信权威,孜孜以求地探索求证,使人们获得了对于原子结构的科学认识。元素周期表的发明,也说明了人们的认识就是在怀疑、批判和探究的过程中得以提高和发展。这类事例不胜枚举,科学发展史一次又一次告诉我们,谁不迷信权威,敢于与传统观念决裂,敢于提出新问题、新思想、新方法、新见解,谁就能获得创造性的发现。
二、破除迷信、挑战权威,树立批判的勇气和信心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批判性思维教学。特别是针对教材和课文中的问题,因其影响大,容易误导学生,更应该认真对待,树立挑战权威的勇气和信心。
例如,教授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时,我让学生思考:文中“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一句是否为病句?学生经过研讨,一致认为是病句,典型的动宾搭配不当———“感出……触觉”,应改为:“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有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感觉。”从这一错例中启发学生,不要迷信名家、权威,从而帮助他们树立了批判的信心和勇气。
不久,有学生提出老舍的《想北平》中“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一句有问题,认为“杜鹃啼血”是一个典故,它与痛苦、思念相关联,作者用它与“俊伟”相搭配,是一种明显的失误,可改为“啼出对北平的相思”。我认为很有道理。
为进一步树立学生挑战权威的勇气和信心,我们师生一起针对“苏教版教材写作指导是否合理”这一话题进行了研讨,我把人教版的写作指导印发给学生,并让学生将人教版教材与苏教版教材中的写作指导相对比。经过近一个月的自由讨论,学生们得出结论:苏教版写作指导安排随性、散漫,缺乏系统、序列,让作文教学难以操作。以下是苏教版的写作指导安排:
必修一:激活我们的诗情 (激活情感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 ;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夹叙夹议,枝繁叶茂;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
必修二: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 (详略安排) ;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准确、及时与便捷 (消息与通讯的写作) ;看好处,说门道 (鉴赏文的写作) 。
必修三:生成诗歌的意象 (如何写诗歌) ;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
必修四:让说理更令人信服;要有描写意识;文学短评的写作;演讲稿,写给听众。
必修五:说明要说得清楚明白;写出你的真情实感;学会分析;让你的认识更加深刻。
写作指导 (特别是不同文体写作指导) ,要求相关写作技术知识的系统性和写作技术指导的延续性。苏教版的写作指导明显呈散状无序编排,不成系统、序列 (也有个别学生认为合理,是按专题来指导写作的) 。
同一文体写作指导跨越多本教材,教学操作相当困难。如对议论文的写作指导,必修一第二个写作指导是“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必修二第四个写作指导是“看好处,说门道 (鉴赏文的写作) ”;必修三第三个写作指导是“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必修四第一个写作指导是“让说理更令人信服”;必修五第三个写作指导是“学会分析”。一种文体的系统写作指导竟然跨越五本书,横贯高一、高二两学年,且其中夹杂叙事、描写、文学短评等其他文体的写作指导。如必修三,诗歌写作→写出人物的个性→为观点提供支撑;再如必修四,学会说理→如何描写→文学短评写作→演讲稿写作。这种安排容易使教师、学生产生困惑。这种紧随专题思想内涵的写作指导编排,让教师对一种写作文体的写作指导时断时续;让学生对同一写作文体的练习浮光掠影。
通过这一活动,培养了学生比较求证的科学素养。批判要言之有物,注意批判的真实性,事实胜于雄辩,不唯权威,只唯事实。
三、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鼓励学生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精心培育学生的批判意识
正如万里同志所指出的:“我们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可以说是一种封闭型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教育内容是固定的、僵化的,教育的任务就是灌输这些内容,不能稍加发挥,不能问个为什么,更不能怀疑,考试按固定的内容和格式照答就行,把学生引导到追求高分数上去。这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人才,只能是‘唯书’、‘唯上’,必然缺乏创造性和进取精神。”学生长期受这种教育,往往思想僵化,思维懒惰,从来不愿也不会有自己的思考,更不用说怀疑和质疑书本、师长了。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任何人都不可能穷尽真理,更不可能垄断真理。学生的任务当然是学习,但学习的最终目的还在于发展和创造。如果都拜倒在书本权威脚下而不敢越雷池一步,那科学就终结了,历史就停止了,文明就消失了。
新的教育观提倡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科学素养的提高,注重运用启发式、探究式等优秀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无疑非常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允许学生自主探究,允许学生表达和提出自己的思想、观点、方法,哪怕是一些幼稚的想法。在教授关汉卿《窦娥冤》一文时,一位学生提出:“第三桩誓愿”这个情节不符合窦娥的性格特点,因为:窦娥本质是善良的,官吏严刑逼供她不屈服,当官吏拷打蔡婆,他怕蔡婆惨死刑杖下,她说“休打我婆婆,情愿我招了罢”。她把生留给别人,自己却选择了死亡。当窦娥被压赴刑场时,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不幸,而是怕婆婆看到自己披枷带锁赴刑场而伤心,可见她极为善良。这样一个善良的人,临死前会发出“亢旱三年”的誓愿吗?她来自社会底层,难道不知道楚州亢旱三年的后果吗?所以这个情节与窦娥性格不合。我当即肯定并表扬了这位学生:“关汉卿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想用天地动容来表现窦娥的滔天冤屈,但这一情节确与窦娥性格相矛盾,你分析得很有道理。”
学生针对教师讲述的内容或问题提出不同的观点、想法或见解,表明了学生是真正用心思考了,说明学生存在迷惑进而质疑甚至进行了批判,这实质上是学生批判性思维提高的表现。学生主动向教师表述观点、想法或见解,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和信心,这中间有激烈的思想斗争,有否定、有继承和扬弃,这不正是我们教育孜孜以求的效果吗?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也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帮助和支持。
2.指导学生养成善于质疑的习惯,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行”成于“思”,“思”起于“疑”。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独立意识,反对人云亦云。要让学生自由讨论,多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问题。要让学生经常问“为什么”“怎么样或怎么办”而非“是不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纠错,自我评价,不断修正以前的错误认识,从而不断提高批判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作业和练习有利于学生培养严谨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生在作业中常常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有的思维不严密,有的思维逻辑性不强,有的思维广阔性不够。让学生相互批改作业、相互探讨,就能及时发现问题,暴露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不足,改正错误的认识,提高思辨能力和批判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吴格明《批判性思维素养应当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 《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第2期。
[2].万里《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语文批判性教学拾零 篇8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相对西方表音文字而言,中国文字更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与美。随手翻看中国历史上的诗歌、小说等等都是让西方学者叹为观止的。但是,中国近现代的文学发展,尤其是近二三十年的文学创作与发展是令人感到惋惜的。至今中国只有莫言先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对于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来说是值得深思的。其多数原因和中国的教育有一定的关系,下面将分析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文本的理解不够深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拥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和娴熟的教学技巧,但是在语文教学中某些教师在升学的压力之下,并没有认真地研究文本,而是按着课本讲解。整个语文课堂上,几乎就是教师在一直说话,学生在一直写。
(二)教科书的选文不够精准
初中选文多数都不是很长,一些文章在进入教科书中已经被编辑所改变了。但是一些编辑在改变文章时,并没有对原文进行一个深刻的、全面的解读,按着自己的意思就改变文章。而且多数课文在课后并没有附带原文。
(三)学生的惯性思维的限制
在长期的学习中,我国多数学生已经形成了一种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的惯性思维。学生深深的相信,老师讲解的知识一定是正确的,而且是唯一的答案。在考试中对于相似的题目,会发现学生的回答千篇一律,尤其是作文,具有创新的文章太少了。
二、培养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
(一)改革升学制
教师墨守成规的讲课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教育部门的规定而导致的。很多教师都是拥有比较好的专业知识,但是一篇课文最后应该有怎样的思想情感,基本都是固定的。老师在这样的压力之下,也不敢讲得太多。应该对升学制进行改革的,学生在进入高中时中考分数不作为唯一参考标准。比如,一些学生不善于考试,但是在写作方面比较有天赋,学校可以依据学生这一方面作为参考,相应的制定这方面的考试。这样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并不是只学习语文基础,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如何写作。这对于我国文学发展来说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二)完善课文选文标准
凡是进入初中语文课本的选文,编辑者应该给予重视。必须在熟读原文的基础之上,深刻的了解原文的内涵。编辑在修改完原文之后务必要将修改之后的文章发给原作者看,如果作者已经不在世,编辑可将修改好的课文发给其他专业人士看。在得到同意之后方可入中学课文。此外,还应附带一本小手册,里面将录入所有的原文,以供学生参考。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才能看到与选文不同之处,可能就会有不一样的想法。
(三)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学生敢于质疑才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好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提问,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从而改变学生原有的惯性思维。
例如:人教版《未选择的路》,这是外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诗歌。这首诗歌归于翻译文学,因为每个人对翻译又有着不一样的解释。因此,可以将几个版本罗列出来,让学生鉴赏。人教版选取的是顾子欣的翻译版本,多数学生便会认为这一定是最好的翻译。但是顾子欣的翻译并不是完全的把作者的原意表达出来,教师可以将方平的译本、雷鸣的译本、曹明伦的译本等让学生进行对比学习,之后便会觉得方平的译本最精准,曹明论的最通顺、顾子欣的最雅。又基于中国诗歌重雅,因此选择了顾子欣的版本。还有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课文中只保留了原文的中坚部分,从而省略了原文的一头一尾。教师可以把原文省略一头一尾展现出来,让学生分析原文的好处是什么?原文所要表达的是什么内涵?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便会发现课文和选文所表达的思想是不一样的。原文是故事套故事,更体现出故事的真实性,而且原文在批判菲利普夫妇的同时,也表达还有像“我”这样善良的人。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仅影响着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更影响着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因此,语文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做到这一点。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为我国的文学事业打下基础,才能使中国文化继续闻名于世。
参考文献
[1]刘红.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J].吉林教育,2013(23).
语文批判性教学拾零 篇9
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认识文字, 学会读文章。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目, 学好语文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素质。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体会, 因为只有有了自己主动的意识, 才能拥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 所以很有必要通过语文的教学对学生的批判思维进行训练。
(一)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意义
学生只有具有了批判和判别的能力, 才能拥有创新思想。批判思维不是墨守成规的, 它冲破思维定势的禁锢, 打破陈旧的思路, 从而进行创造性活动。专家学者曾经说过:通过对整个思维活动进行校正和调整并且拥有自我意识, 这就形成了思维的批判性, 在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活动中, 这种批判性思维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就等于在培养创新性人才, 它推动着素质教育不断发展向前。
(二) 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信息素养
当今我国社会形态为学习型社会, 学生只有学会批判性思维, 才能学会更好的学习。目前, 国内社会信息量巨大, 信息的素养对每个人的生存都存在着一定的影响, 学生只有不断提升批判性思维, 才能更加在大量信息中区分和判别出有效、准确的信息, 从而取得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摒弃对自己无用且有害的信息,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然而, 在面对大量信息, 如何对信息进行提取和识别, 也成为一个判断的标准, 这个标准严重影响着思维能力, 所以只有加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才能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提高。
(三) 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竞争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科技、经济以及军事方面实力不断增强, 这使我国迅速地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走向世界的同时我国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比如在思想创新、文化延续和信息交流方面还存在着缺陷, 特别是在我国文化在世界影响力越来越广的今天, 我国迫切地需要发展文化, 这就必须从青年一代做起, 提升思维能力和批判性, 这样在与国外交流时, 就可以有针对性, 有正确的判别性, 以吸收国外对我国有用的文化科技, 对一些不利于我国发展的进行摒弃。在高中阶段养成这种习惯, 才能成为有竞争力, 有思想, 有创新力的新型人才。
二、针对高中生的思维特点培养批判性思维
学生在高中阶段思维趋向成熟, 思维中已经存在了辩证逻辑关系, 其思维中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已经有所增加, 在日常学习中, 他们表现出已经能够独立完成问题, 思维逻辑趋向全面发展的趋势, 他们思维中的批判性、组织性、深刻性已经逐渐变得全面了。他们开始有依据、有标准的判断是非, 并且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说法。在一些问题上, 他们已经开始对别人的说法产生质疑, 并且推敲更有说服力的结论, 所以说他们的思维已经具有逻辑性。
教师在培养过程中应当观察到学生的这些特点, 多鼓励学生提出质疑,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 激发学生独创的能力, 鼓励他们打破常规, 按照自己的想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不要盲目地相信一些权威的理论, 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 找出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方法。教师应当意识到批判性教育对高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 并且只有教会学生掌握批判性思维看问题的方法, 才能使学生在独立面对问题时真正拥有批判性思维。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一) 从阅读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如今社会中, 信息的交流非常广泛, 学生的思维活动也随之变得非常活跃,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一些人或者一些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并且希望自己的看法可以得到肯定。教师应当抓住学生这种特点, 在阅读过程中, 让学生对文章或者文章中的任务进行评价,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使他们自己融入课文, 或者融入评论式的课堂教学, 让学生自己不断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这样, 通过阅读进行评论的方式, 不仅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提升, 还使他们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并且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了乐趣。
(二) 通过写作提升学生批判性思想
在写作过程中, 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思维空间。只有拥有新的思维, 突破僵化的写作程序和写作模式, 写作才能变得个性化。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态度评价,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创意。学生写作时, 教师应当减少对学生写作题材及写作内容的干涉, 只有拥有广阔的发挥空间, 学生才能有更广阔的空间创新。学生有了自主表达权, 才能充分地体现学生分析评判的能力, 学生的个性特点才能得到均衡的发展, 批判性思想才能充分的体现并且发展。
四、结语
随着我国不断走向“创新型社会”, 我国批判性教育也将不断加强。各学科中批判性教学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 只有不断开拓思路,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将课程与社会生活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断得到提高, 在未来的工作及生活中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问题。
摘要:人们在对外界事物进行比较推理和分析后, 了解了事物的本质, 并且产生独特的见解, 这就形成了批判性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培养是相当关键的。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时, 教师应当在符合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情况下, 把教学思维重点放在记忆性思维教学模式基础上, 并且多借鉴优良的教学范例, 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在日后的生活中形成比较正确的批判性思维。
关键词:作文教学,阅读教学,批判性思维,高中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陈萍.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缺失及培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4) .
[2]韩凤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途径的探析[D].广州:广州大学, 2011.
[3]孙至娟.“诱思探究”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语文批判性教学拾零】推荐阅读:
语文学科工具性批判08-06
批判性08-27
批判性研究07-05
批判性分析08-28
学会批判性思考11-12
如何练习批判性思维05-18
批判性思维学规范10-17
拆解型批判性论文范文07-05
批判性思维与医学教育10-15
批判性思维的医学教育05-15